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绝密★启用前 ‎ 厦门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29分)‎ ‎(一)课内现代文阅读(4分)‎ ‎1.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明朝初年出现了首批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可作为标志。‎ 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很多关于“风雪”的描写。如描写草料场的草厅:“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一处,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式,推动了情节发展。‎ C.《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的论调:“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中,“当然”、“固然”、“可是”等典型语言表现了其胆小卑怯的性格。‎ D.《边城》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 ‎2.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祖父同翠翠留在船上,感情仿佛皆追着那唢呐声音走去,走了很远的路方回到自己身边来”,这是细节描写,暗示祖父开始关注孙女婚事,翠翠开始想到要嫁人。‎ B. 《森林中的绅士》这一形象化的标题,可以极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突出了豪猪的本质特征——“绅士风度”,起到了统摄全文的作用。‎ C.《动人的北平》以抒情的语言表达优雅的情怀。如“北平好像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以人物写地方,以品格写城市特点,充满诗意。‎ D. 契诃夫,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作品揭露了封建制度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同情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与莫泊桑、杰克·伦敦并称“短篇小说三巨匠”。‎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13分)‎ 鲁鲁(节选)‎ 宗璞 鲁鲁原是孤身犹太老人的一只狗。老人前天死去了,他的死和他的生一样,对人对世没有任何影响。后事办完了,这矮脚的白狗却守住了房子悲哭,人们打他,他也不肯离去。房东灵机一动说:“送给下江人范先生养吧。”这小村中习惯把躲避战乱到当地的外省人一律称作下江人。于是他给硬拉到范家,拴在大树上。‎ 晚上,鲁鲁坐在地上,悲凉地叫着,声音更带着十分的痛苦、绝望,像一把锐利的刀,把山村的春夜剪碎了。‎ 房门开了,两个孩子走了出来。6岁的弟弟捧着一钵饭,对鲁鲁说:“鲁鲁,你吃饭吧,这饭肉多。”10岁的姐姐温柔地说:“鲁鲁,你就住在我们家吧。拉拉手吧?”这话今天姐姐已经说了好几遍,鲁鲁总是发出一阵悲号,并不伸出脚来。姐姐伸手去摸他的头,鲁鲁一阵颤栗,连毛都微耸起来。这只小手很轻,但却这样温柔,使鲁鲁安心。他咻咻地喘着,向姐姐伸出了前脚。‎ ‎“好鲁鲁!”姐姐高兴地和他握手。“爸爸妈妈!鲁鲁愿意住在我们家了!”‎ 爸妈走出房来,在姐姐介绍下和鲁鲁握手。妈妈轻声责备姐姐说:“你怎么把肉都给了鲁鲁?我们明天吃什么?”弟弟忙说:“明天我们什么也不吃。”‎ 过了十多天,鲁鲁情绪显然已有好转。有一天,鲁鲁出了门,踌躇了一下,却忽然往山下城里跑去了。他要去解开一个谜。‎ 黄昏时他进了城,在一座旧洋房前停住了。他坐在门外,不时发出长长的哀叫。这里是犹太老人和鲁鲁的旧住处。主人是回到这里来了罢?怎么还听不见鲁鲁的哭声呢?有人推开窗户,有人走出来看,但都没有那苍然的白发。鲁鲁在门口蹲了两天两夜。第三天早上,人们气愤起来,拿来绳索棍棒下决心要处理他。他又饿又渴又累,看着屋门,希望在这一瞬间老人会走出来。但是没有。这时他想起了那温柔的小手,便跳起身,冲出重围向城外跑去了。‎ 姐弟俩很难过,傻鲁鲁!怎么能离开爱自己的人呢!你一定会回来的吧。‎ 他们终于等到了鲁鲁回来。姐姐冲过去弯身抱着他的头,他抵着姐弟俩的手,又给爸爸妈妈作揖。那晚全家都高兴极了。‎ 从此鲁鲁正式成为这个家的一员了。‎ 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的那天,整个小村沸腾了。一家人紧紧抱在一起,他们终于可以回北平去了。但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鲁鲁是不能去的。最后的决定是把他送给T市爱狗的唐伯伯。‎ T市附近,有一个著名的大瀑布,十里外便听到水声隆隆。车经这里的那天,姐姐发着烧,还执意要下车去看。于是爸爸在左,妈妈在右,鲁鲁在前,弟弟在后,向观瀑亭上走去。急速的水流从几十丈的绝壁跌落下来,在青山翠峦中形成一个小湖,水气迷蒙,一直飘到亭上。姐姐觉得那白花花的厚重的半透明的水幔和雷鸣般的轰响仿佛离她很远。她努力想走近些看,但它们越来越远,什么也看不见了,倚在爸爸肩上晕了过去。‎ 姐姐因病住进了医院,从此鲁鲁再也没有看见姐姐。没有几天,他就显得憔悴,白毛失去了光泽。唐家的狗饭一律有牛肉,他却嗅嗅便走开,不管弟弟怎样哄劝。‎ 范家人走时,唐伯伯叫人把鲁鲁关在花园里。在飞机上,姐姐和弟弟为了不能再见鲁鲁,一起哭了一场。他们听不见鲁鲁在花园里发出的撕裂了的嗥叫,看不见鲁鲁因为一次又一次想挣脱绳索,磨掉了毛的脖子。他们飞得高高的,遗落了儿时的伙伴。‎ 鲁鲁发疯似地寻找主人。唐伯伯总是试着和他握手,同情地、客气地说:“请你住在我家,这不是已经说好了么,鲁鲁。”‎ 有一天,鲁鲁又不见了。过了半年,大家早以为他已离开这世界,他竟又回到唐家。他瘦多了,身上好几处没有了毛。他又一次去寻找谜底后,又历尽辛苦回来,只是为了不违反主人的安排。‎ 但后来他却有了观赏瀑布的癖好。他常常跑出城去,坐在大瀑布前,久久地望着那跌宕跳荡、白帐幔似的落水,发出悲凉的、撞人心弦的哀号。‎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小狗以人的心理,细腻地描摹小狗鲁鲁的内心活动,使读 者能真切地感受到小狗内心复杂的情感。‎ B.鲁鲁去城里的旧住处守候旧主人,最后又回到范家,只是因为他遭到了人们的驱赶,再加上饥渴疲累,这让读者看到了他的痛苦和无奈。‎ C.去到唐家后,鲁鲁得到了很好的优待,但他并不吃那一律有牛肉的饭,这反映了鲁鲁对新主人的不满,以及对旧主人的忠诚。‎ D.文章以鲁鲁第一次丧家的哀号开篇,以它第二次丧家的哀号结束,首尾呼应,对小狗被无情抛弃的悲剧命运寄予无限的同情。‎ ‎4.文中两次写到了瀑布,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著名作家孙犁评价《鲁鲁》:“表面是动物的悲鸣,内含是人性的呼喊。”请结合文本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6—8题(12分)‎ 祁连雪 ‎ 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临其境之前,总以为那里是黄尘弥漫、阒寂荒凉的,显然是受了古诗的浸染,“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了根,这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原来,河西走廊竟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这片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如今已被国家划定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当你驻足武威、张掖,一定会为那里的依依杨柳、森森苇帐、富饶的粮田、丰硕的果园所构成的“江南秀色”所倾倒。‎ 当然也不是说,整个河西走廊尽是良畴沃野,它的精华所在,只是石羊河流域的武威、永昌平原,黑河、弱水流域的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平原。这片膏腴之地,是仰仗着祁连山的冰川雪水来维系其绿色生命体系的。祁连雪以其丰美、清冽的乳汁汇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果园、林带,哺育着河 西走廊的子孙,一代又一代。‎ 祁连山古称天山,西汉时匈奴人呼“天”为“祁连”,故又名祁连山,一过乌鞘岭,那静绝人世、夐列天南的一脉峦叠峰,就投影在我们游骋的深眸里,映着淡青色的天光,雪岭的素洁的脊线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际,一块块咬缺了完整的晴空。面对着这雪擎穹宇、云幻古今的高山丽景,领略着空际琼瑶的素影清氛,顿觉凉生襟腋,情愫高洁,它使人的内心境界趋向于宁静、明朗、净化。‎ 大自然的魅力固然使人动情,但平心而论,祁连山确也沾了神话和历史的光。这里难以计数的神话传闻和层层叠叠的历史积淀,压低了祁连山,涂饰了祁连山,丰富了祁连山。在那云做梦的少年时代,一部《穆天子传》曾使我如醉如痴,晓夜神驰于荒山瀚海,景慕周天子驾入骏马巡行西北三万五千里,也想着要去西王母那里做客。当时把其中的故事都当成了信史。真正知道它“恍惚无征,夸言寡实”,是后来的事,但祁连山的吸引力并未因之稍减,反而益发强化了,四十余年的渴慕,今朝终于得偿,其欢忭之情是难以形容的。‎ 旅途中我喜欢把记忆中的有关故事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相叠合,车过山丹河(即古弱水)时,我想到了周穆王曾渡弱水会西王母于酒泉南山。《淮南子》里也有后羿过弱水向西王母“请不死之药”的记载,神话传说汇集着一个民族关于远古的一切记忆,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思维、情感、体验以至行动的载体,深入地窥察一个民族以至人类史前的发展轨迹。‎ 观山如读史,驰车河西走廊,眺望那笼罩南山的一派空濛,仿佛能谛听到自然、社会、历史的无声倾诉,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激动和沉甸甸的时间感被呼唤出来,觉得有许多世事已经倏然远逝,又有多少天涯过客正在匆匆走来,我们这些河西走廊的过客,与祁连雪朝夕相对,自然就把它当做了热门话题,有人形容它像一位仪表堂堂,银发飘洒的将军,俯视着苍茫的大地,守护着千里沃野;有人说祁连雪岭像一尊圣洁的神祗,壁立千寻,高悬天半,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隔膜感,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是恋人、挚友般亲切,千里长行,依依相伴,神之所游,意之所注,无往而不是灵山圣雪,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一种相通相化相亲相契的温情,使造化与心源合一,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生命情感交融互渗,一切形象都化作了象征世界。‎ 也许正是这种类似的情感使然,150年前的秋日,林则徐充军西北路过河西走廊时,曾写下诗句:“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甘、青路上,我也即兴赋诗,寄情于祁连雪:“依依只有祁连雪,千里相随照眼明。”(取材于王充阁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旁征博引,大量引用神话传说,并触及了当下现实,把河西走廊的精华所在与江南相提并论 B. 河西走廊的过客对祁连山的形容之所以见仁见智,是因为雪岭常被一派空濛笼罩,真相难以认清。‎ C. 作者在游历河西走廊的同时,也以恋人、挚友般的心态去贴近祁连山,试图体验祁连山的“心史”。‎ D. 本文既从空间的视野描述祁连山特有的自然美景,也从时间的角度传达一种绵长凝重的历史感。‎ ‎7.作者在文章的开关和结尾均引用了古人的诗句,请分别说明其用意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曾说:“雪”是《祁连山》的“文眼”,其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二、文言文阅读(37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8分)‎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苟余情其信芳 只要 御六气之辩 变化 眄庭柯以怡颜 斜视 ‎ B.悟已往之不谏 挽回 匪我愆期 拖延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崇尚 C.祖母刘悯臣孤弱 怜惜 犹蒙矜育 自夸 宁溘死以流亡兮 突然 D.门衰祚薄 福分 无与士耽 沉溺 遥襟甫畅 顿时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宇文新州之懿范 美好 曷不委心任去留 委屈 茕茕孑立 孤单 ‎ B.所赖君子见机 机遇 忍尤而攘诟 责骂 听臣微志 准许 C.凌万顷之茫然 越过 但以刘日薄西山 迫近 命途多舛 不顺 D.会有四方之事 恰逢 既替余以蕙纕兮 代替 责臣逋慢 逃脱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知不可乎骤得 迅速 怒而飞 发怒 俨骖騑于上路 整齐的样子 B.聊乘化以归尽 姑且 穷且益坚 贫穷 及行迷之未远 趁着 C.偭规矩而改错 违背 刘病日笃 病重 而卒莫消长也 死亡 D.川泽纡其骇瞩 迂回 言既遂矣 满足 纵一苇之所如 往 ‎1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乐琴书以消忧 处涸辙以犹欢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B. 善万物之得时 觉宇宙之无穷 鹏之徙于南冥也 C.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穷睇眄于中天 将有事于西畴 D. 抢榆枋而至 抚孤松而盘桓 酌贪泉而觉爽 ‎ ‎13.下列对加点词的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雄州雾列 ②悦亲戚之情话 ③臣不胜犬马不惧之情 ④园日涉以成趣 ⑤臣具以表闻 ⑥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⑦襟三江而带五湖 ⑧而后乃今将图南 ⑨目吴会于云间 ⑩而佂一国者 A. ①③④丨②⑦丨⑤⑩丨⑥丨⑧⑨ B.①⑧⑨丨②⑦丨③④丨⑤丨⑥⑩ ‎ ‎ C. ①⑧⑨丨②⑦丨③④丨⑤⑩丨⑥ D.①③④丨②⑦⑩丨⑤丨⑥丨⑧⑨‎ ‎14.对下列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②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③南冥者,天池也 ④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⑤宇文新州之懿范 ⑥而刘夙婴疾病 ⑦去以六月息者也 ⑧既自以心为形役 ⑨奚以知其然也 A.①③ |②⑦|④⑥|⑤⑨|⑧ B.①③⑦ |②⑨|④|⑤|⑥⑧‎ C.①⑦ |②⑨|③⑤|④|⑥⑧ D.①⑦ |②⑨|③④|⑤|⑥⑧‎ ‎ 15.翻译下列句子(6分)‎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9题。‎ 罗喻义,字湘中,益阳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请假归。天启初还朝,历官谕德。六年擢南京国子祭酒。诸生欲为魏忠贤建祠,喻义惩其倡者,乃已。忠贤党辑东林籍贯,湖广二十人,以喻义为首。庄烈帝嗣位,召拜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寻充日讲官,教习庶吉士。喻义性严冷,闭户读书,不轻接一客。喻义见中外多故,将吏不习兵,锐意讲武事,推演阵图献之。帝为褒纳。以时方用兵,而督抚大吏不立军府,财用无所资,因言:“武有七德,丰财居其一。正饷之外,宜别立军府,朝廷勿预知。飨士、赏功、购敌,皆取给于是。”又极陈车战之利。帝下军府议于所司,令喻义自制战车。喻义以战车营造职在有司,不肯奉诏。帝不悦,疏遂不行。进讲《尚书》,撰《布昭圣武讲义》。中及时事,有“左右之者不得其人”语,颇伤执政;末陈祖宗大阅之规,京营之制,冀有所兴革。呈稿政府,温体仁不怿。使正字官语喻义,令改。喻义造阁中,隔扉诮体仁。体仁怒,上言:“故事,惟经筵进规,多于正讲,日讲则正多规少。今喻义以日讲而用经筵之制,及令删改,反遭其侮,惟圣明裁察。”遂下吏部议。喻义奏辨曰:“讲官于正文外旁及时事,亦旧制也。臣展转敷陈冀少有裨益温体仁删去臣诚恐愚忠不获上达致忤辅臣今稿草具在望圣明省览”‎ 吏部希体仁指,议革职闲住,可之。喻义雅负时望,为体仁所倾,士论交惜。濒行乞恩,请乘传,帝亦报可。家居十年,卒。(选自《明史•罗喻义传》,有删改)‎ ‎1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展转敷陈/冀少有裨益/温体仁删去/臣诚恐愚忠不获/上达致忤辅臣/今稿草具在/望圣明省览 B.臣展转敷陈/冀少有裨益/温体仁删去臣/诚恐愚忠不获/上达致忤辅臣/今稿草具在/望圣明省览 C.臣展转敷陈/冀少有裨益/温体仁删去/臣诚恐愚忠不获上达/致忤辅臣/今稿草具在/望圣明省览 D.臣展转敷陈/冀少有裨益/温体仁删去臣/诚恐愚忠不获上达/致忤辅臣/今稿草具在/望圣明省览 ‎1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嫡子继承。‎ B.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官员考核等职事,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C.有司,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某些官员。‎ D.经筵为皇帝听讲书史之处,宋代明代凡侍读、侍讲学士等官均称经筵官。‎ ‎1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罗喻义反对阿谀奉承。有人打算为魏忠贤建祠堂,罗喻义惩罚了带头的人,魏忠贤的同伙把他列为湖广地区东林党人的首领。‎ B.罗喻义关注军事。他建议完善军队的财务制度;他提出制造战车的好处,皇帝把他的意见下到有关部门,有关部门不予执行。‎ C.罗喻义不惧权贵。罗喻义讲义中的有些话得罪了当权者,惹得温体仁不高兴,温体仁派人转告罗喻义,要罗喻义修改,结果却被罗喻义讥讽。‎ D.罗喻义享有声望。他对温体仁指责自己的言论进行辩白,结果还是被温体仁打倒,罗喻义有声望,很多人对他的遭遇表示惋惜。‎ ‎1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喻义见中外多故,将吏不习兵,锐意讲武事,推演阵图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末陈祖宗大阅之规,京营之制,冀有所兴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12分)‎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一分,共12分)‎ ‎(1)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3)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实这种宠辱不惊的心态,类似庄子《逍遥游》中的:“ , 。”‎ ‎(4) 《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标,至死不悔的语句是:“        ,          。”‎ ‎(6)《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加长自己的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是:“ , 。”‎ ‎(7)《赤壁赋》中写箫声哀怨,能让蛟龙听了也飞舞起来了,一个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语言文字运用(12分)‎ ‎2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迤逦(yǐ) 酒馔(zhuàn) 丰稔(niǎn) 尺牍 付梓 ‎ B. 央浼(mĕi) 傩送(nuó) 泠然(lĕng) 糍粑 仓廒 C. 睇眄(miǎn) 潦水(lǎo) 珐琅(fà) 绣闼 优渥 ‎ D. 寒砧(zhēn) 涔阳(cén) 讥诮(qiào ) 干躁 轻飏 ‎2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本次比赛是她第一次代表中国出战世界大赛,她不孚众望,取得了五战全胜的优异战绩。‎ ‎②见孙本松真心喜欢武术,这人也不吝赐教,亲自示范,他就是日后成为孙本松师傅的李宝歧。‎ ‎③这篇论文用词精准,逻辑严密,作者提出的观点十分具有说服力,可谓不刊之论。‎ ‎④写诗作文要富有创造,剪裁得体,妙在用心,方能不落窠臼。‎ ‎⑤宇宙无限,人生有限,若要以有限见识无限,也只是管窥蠡测,耗精费神而已。‎ ‎⑥这次的火灾来势凶猛,消防战士们一晚上都精神紧绷,这个时候早已心劳日拙,再也支持不住,有些人就在墙角睡着了。‎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23.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稷,小米,又叫谷子。古人以稷代表谷神,和社神(土神)合称为社稷,并以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B.杀青,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竹简用火烤干。后来泛指写定著作。‎ C.表字,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名和字是有关联的,它们之间有协同关系,也有相反相成关系。‎ D.拜礼,主要以叩头跪拜为主;揖礼,以拱手示意为主;如果走过长者尊者面前,要大步快走,以表示敬意。‎ ‎2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温江区检察院积极探索深化检务工作的新途径,通过推行案件公开听证、文书说理、通报工作等,丰富了检务公开新内涵,展示了良好社会形象。‎ B. 国家语委和央视联合推出的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系列节目,展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为增强文化自信做出了引领和示范。 ‎ C.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成为全球储备货币,这不仅投射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的不断提升,也表明中国开始融入世界金融体系。‎ D.至于此次事故的原因,记者今日上午从台湾第九公路警察大队了解到,初步判断系因事故游览车车速过快,具体调查结果还需准确核实后对外发布。‎ ‎2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我虽然毕业于名校,但短时间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只好暂时在这个单位屈就。‎ B. ‎ 我拜读了你的辩论稿,发现在个别词语的使用上有失斟酌,很冒昧地做了雅正。‎ C.化学竞赛冬令营报名即将截止,来不及回家和您磋商,只能擅自做主先报了名。‎ D.世兄谬赞,实不敢当。弟是至浊至愚,只不过一块顽石耳,何敢比世兄品望高清。‎ 五、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 一百年前,我们的祖辈在《新青年》中呐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 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 五十年前,我们的父辈在《青春万岁》中高歌:“我们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从来不淡漠”。‎ 今天,我们这样表达自己的心声:“谁的青春不迷茫/我的青春我做主/再不疯狂就老了……”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答案 ‎ 1. B 此处为侧面描写 ‎2.D杰克·伦敦——欧·亨利 ‎3. A( B项回到范家,不是因为遭到驱赶和饥渴疲累,是因为想起了范家人对它的爱。C项不吃饭是因为思念生病的姐姐 D项犹太老人去世,范家人回北平,并不是被无情抛弃。)‎ ‎4.第一次写瀑布交代与姐姐分别的地点,为下文鲁鲁在瀑布前哀号埋下伏笔;第二次写瀑布,呼应前文,刻画了鲁鲁的形象,表现了鲁鲁对主人的思念和内心的哀伤;瀑布的美及雷鸣般的水流声,与离别的伤感交织在一起,营造了悲剧氛围。‎ ‎(4分。答对一点2分,二点4分。若有其他答法,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 ①动物的悲鸣:狗与主人的两次离别之痛,被世人驱赶打杀之苦,命运颠沛流离之艰。‎ ‎②人性的呼唤:人与人之间要关爱、忠诚,人与动物也应平等、热诚相待。‎ ‎③作者借小狗的悲鸣,反映了战乱中人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无奈,呼唤着心灵之间的贴近和沟通,真挚和热诚。(6分,若有其他答法,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 6、B(B项中,河西走廊的过客对祁连山的形容之所以见仁见智,并非雪岭空濛,难以认清,是因为“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生命情感交融互渗”,所以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7、①开头以古诗渲染作者从前的印象,在强烈的对比中反衬现实真相;起笔大气,在引起下文的同时,也透露出文章特有的书卷气。(2分)‎ ‎ ②结尾的引用既印证了前文自然景物与生命情感交融的关系,引发作者的诗句来收束文章,同时又以林则徐寂寥无奈的心境映衬作者明朗向上的情绪。(2分)‎ ‎8、①雪是贯彻全文的线索;②雪化成水汇成了河流,哺育着河西走廊世世代代的子孙,雪赋予祁连山以壮丽景观;③雪充当的是作者抒发思想感情和表达历史感悟的载体;④雪作为生动鲜明的感性意象,使文章富于艺术感染力。(前三点答对一点得2分,第四点得1分)‎ ‎9.C。(矜:怜惜)‎ ‎10.C。(A 委:顺从,随从 B 机:预兆 D 替:废弃)‎ ‎11.D。(A 骤:屡次 怒:奋发,鼓起翅膀 B 穷:困厄,处境艰难 C 卒:到底)‎ ‎12. B主谓间取独。 (A 表目的,表转折,介词“因为”;C介词“比”,介词“在”,介词“在”;D表承接,表修饰,表转折)‎ ‎13.A(1.3.4为名作状 2.7为意动用法 5.10为使动用法 6为形容词作动词 8.9为名作动)‎ ‎14.D(1、7为状语后置 2、9为宾语前置 3、4为判断句 5为定语后置 6、8为被动句)‎ ‎15.(1)臣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不行、零丁、成立各1分)‎ ‎(2)叔父因为我的贫苦境况(推荐我),于是我被任命为小县城的官吏。(以、遂、被动各1分)‎ ‎16. C。这句话是罗喻义在皇帝面前辩驳的话,意思是“我反复陈述,希望稍有益处。温体仁删去,我确实担心我的忠诚不能传到上面,以致冒犯宰相。现在奏疏的草稿完备的在这里,希望圣明的皇上检查阅览。”其中“臣”不能做“删去”的宾语,根据前文内容可知,“删去”的是罗喻义《布昭圣武讲义》中的内容,“臣”是后句的主语,在其停顿,排除BD.“上达”指的是“愚忠”上传,是“愚忠”的谓语,因此,不能把“上达”与“致忤辅臣”连用。故选C。 ‎ ‎17. B。对礼部的职责解释错误,官员考核的职事属于吏部。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 ‎ ‎18. B。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其中“有关部门不予执行”与原文“喻义以战车营造职在有司,不肯奉诏”不符,应是朝廷命令罗喻义制造战车,罗喻义认为制造战车不是自己的职责,拒绝接受命令。 ‎ ‎19. (1)罗喻义看到朝廷内外很多变故,军官不熟悉兵法,就专心讲解军事,推演作战图献给朝廷。(译出大意给3分;“习”“阵”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 ‎(2)末尾陈述祖宗大检阅的规定,京城军营的制度,希望有所振兴和变革。(译出大意给3分;“末”“冀”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0. 1.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2.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4.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6.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7.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1. C(A项 稔 rĕn B项 lÍng D项 干燥)‎ ‎22. 答案:A。(①不孚众望:指不能使众人信服,含贬义,此处应用褒义词的“不负众望”。②不吝赐教: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不合语境。③‎ 不刊之论:刊,削除,删改,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④不落窠臼:比喻文章或艺术等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⑤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目光狭窄,见识短浅,此处使用正确。⑥心劳日拙:费尽心机,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处境越来越糟,含有贬义色彩,此处使用不当,可改为“心力交瘁”。)‎ ‎23.D.小步快走,以表示敬意。‎ ‎24. B 。解析: A.成分残缺,应在“通报工作等”后加“机制”。C.语序不当,“不仅…也”后面的内容调换一下。D.句式杂糅,“的原因 … …系因 … …”句式杂糅。可去掉“系因”中的“因”字。‎ ‎25.D.A 项问题出在“屈就”上,“屈就”常用作请别人担任职务的客气话。此处使用错误。B 项的“雅正”是请别人修改文章时的敬词。此处使用错误。C项“磋商”多用于正式场合,表示双方仔细商量和研究并交换意见。此处使用错误。‎ ‎ ‎ 参考译文:‎ 罗喻义,字湘中,益阳人。万历四十一年考中进士。调为庶吉士,授任检讨。请假回家。天启初年返回朝廷,曾任谕德官职。天启六年提升为南京国子祭酒。各生员打算替魏忠贤建生祠,罗喻义惩罚了带头的人,事情才停止。魏忠贤的同伙编辑东林党人的籍贯,湖广地区二十人,以罗喻义为首。庄烈帝继位,征召罗喻义授任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不久充任日讲官,庶吉士教习官。罗喻义性格严肃冷峻,闭户读书,不轻易接待一位来客。罗喻义看到朝廷内外很多变故,军官不熟悉兵法,就专心讲解军事,推演(研究)作战图献给朝廷。皇帝表扬并采纳。由于当时正在打仗,而督抚这些大官员却不设立军事府库,财政费用没有地方供给,于是进言:“军事有七种德性,使钱财富足是其中一种。正常的军饷以外,应当另外设立军事府库,朝廷不加干预。酒食款待将士、奖赏有功劳的人、收买敌人,都从这里取用供应。”又极力陈述车战的好处。皇帝将他的意见下到有关部门讨论,朝廷命令罗喻义自己制造战车。罗喻义认为制造战车的职责在有关官员,不肯接受诏令。皇帝不高兴,奏疏里所讲的事于是没有实行。进讲《尚书》,撰写《布昭圣武讲义》。其中说到时事,有“左右是些不称职的人”‎ 的话,大大得罪了当权者;末尾陈述祖宗大检阅的规定,京城军营的制度,希望有所振兴和变革。奏稿呈到政府,温体仁不高兴。派正字官告诉罗喻义,命令他修改。罗喻义到了内阁,隔着门讥讽温体仁。温体仁生气,向皇帝进言:“旧例,只有经筵向皇帝劝告,比正讲多,日讲却是正讲多劝告少。现在罗喻义凭着日讲的身份而采用经筵的制度,等到让他修改,反而遭他侮辱,希望圣明的皇上考察裁定。”于是将这件事下到吏部讨论。罗喻义上奏辩白说:“讲官在正文以外就近涉及时事,也是旧有的制度。我反复陈述,希望稍有益处。温体仁删去,我确实担心我的忠诚不能传到上面,以致冒犯宰相。现在奏疏的草稿完备的在这里,希望圣明的皇上检查阅览。”吏部迎合温体仁的意思,议定将罗喻义撤职闲居,皇帝同意了。罗喻义一向享有一时的声望,被温体仁所颠覆,士大夫谈论起来纷纷表示惋惜。临行前请求开恩,请求准予使用驿站的车马,皇帝也批准了。在家居住十年,去世。‎ ‎ ‎ ‎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