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7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2017-04)
2017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 语文试题 2017.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 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9分,每小题 3分) 艺术与宗教 艺术与宗教认识、掌握世界的方式有不少共同之处。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等诸多心 理因素,在艺术与宗教领域中都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审美感情与宗教感情一样,往往都是 超越日常生活的感情,追求精神愉悦而不是物质满足。马克思认为艺术的、宗教的方式都同 属于一个领域,它们在掌握世界的方式上与科学有着本质的不同。 艺术与宗教的密切联系,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宗教对艺术的利用。尤其是中世纪的欧洲, 宗教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影响遍及当时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宗教 艺术几乎取代了世俗的艺术,直接影响着各种艺术的发展。宗教对艺术的利用,不仅在西方 存在,在中国也同样存在,尤其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各门艺术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仅仅从敦煌、云岗、龙门、麦积山这四大石窟,就可以看到佛教对绘画、雕塑、建筑、文学 宗教影响艺术,首先表现在利用各门艺术来宣传宗教,为艺术提供了宗教题材和内容。 对后世欧洲文化发展起过巨大作用的《荷马史诗》,正是在神的故事和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传说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从建筑艺术来看,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和古希腊的神庙,到中世纪遍布欧洲的哥特式教堂,从佛教的庙宇到伊斯兰教的清真寺,都可以看到宗教的巨大影响。敦煌、云岗等石窟中大量宗教题材的绘画、雕塑,更是直接以造型艺术的方式,讲述了“舍身饲虎”、“割肉贸鸽”等佛经故事,塑造出佛、菩萨、天王、力士等宗教人物形象。 宗教对艺术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发展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 上。由于宗教常常利用艺术来形象地宣传教义,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 为许多艺术家提供了艺术实践的天地和舞台,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动艺术发展的实际促进作 用。与此同时,宗教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艺术的发展,如中世纪欧洲的教会文学,其基本 主题是宣传基督教教义,产生了大量艺术低劣的福音故事、赞美诗、宗教剧,使这个时期的 艺术沦落为替宗教服务的“神学婢女”,受到严重的破坏,极大地阻碍了中世纪欧洲文艺的 发展。 艺术影响宗教,主要表现在参与宗教活动。早在艺术诞生的初期,原始的歌舞、表演、 绘画、雕刻等,在当时也是一种巫术或宗教活动,远古的图腾歌舞本身就是一种狂热的巫术 礼仪活动。只是到后来,这种图腾歌舞才衍变分化为歌、舞、诗、乐、绘画、戏剧等等。人 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艺术仍然参与着宗教活动,从音乐来看,基督教有唱诗班,有多声部 的宗教歌曲,有管风琴弹奏的音乐,还有专门的弥撒曲、安魂曲等宗教音乐,用于基督教各 种不同宗教活动,增强了宗教活动的仪式感与影响力。 艺术与宗教尽管联系密切,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根本上讲,宗教是人的自我意识的 丧失,艺术却是对人的自由创造本质的确证;宗教劝人到天国去寻求精神安慰,艺术却鼓励 人们热爱并珍惜现实生活。因此,虽然宗教由于利用艺术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的发展, 但从本质上讲,宗教也阻碍、束缚和限制着艺术的发展。 (节选自《艺术学概论》,张瑞麟编,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与宗教在掌握世界的方式途径上相同处很多,这也是艺术与宗教联系密切的重 要原因之一。 B.艺术审美无需依赖日常生活的体验,把追求精神愉悦视为第一要务,而在物质享受 上要求不高。 C.宗教对艺术的利用是艺术与宗教联系密切的另一原因,在作者看来,此原因显得尤 为重要一些。 D.不管在西方还是中国,都存在着宗教利用艺术的例子,中世纪的欧洲,宗教的影响 广泛而深入。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神话故事为西方文学巨著《荷马史诗》提供了素材基础,这是宗教影响艺术创作的 典型证据。 B.宗教利用各种艺术形式扩大其影响力,其中,宗教对建筑、绘画、雕塑艺术的影响 尤为突出。 C.敦煌、云岗等石窟中的绘画、雕塑塑造了大量的宗教人物形象,其创作灵感主要源 于佛教故事。 D.宗教对艺术的影响很大,客观上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但同时,它对艺术的消极影响 也不容小觑。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艺术诞生初期,艺术与宗教的界限并不是非常明显,彼此密切相关,后来才逐渐 有所区分。 B.艺术对宗教也会产生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参与宗教活动,并影响着宗教活动的表 达效果。 C.《西游记》、《封神演义》在人物塑造及情节设置上宗教色彩浓厚,这与宗教对艺术的 影响有关。 D.因为艺术和宗教本质不同,而且宗教阻碍了艺术的发展,所以艺术要发展就要紧密 联系科学。 二、现代文阅读(二)(12分) 金润泉的金融世界 曹涵 金润泉幼时家境贫寒,14岁时,被迫辍学,到染坊厂做帮工。后经人介绍,到杭州乾 泰钱庄当学徒,至此进入金融领域。 1909年经汤寿潜、陈静斋举荐,金润泉出任大清银行浙江分行经理,因经营有道,被 清政府封为三品官衔,成为浙江省继胡雪岩之后的第二个红顶商人。辛亥革命后,金润泉被 任命为中国银行浙江分行总经理。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政治风云变幻,头顶国字号的中国银行自是常被各势力所觊觎和 拉拢,金润泉采用“四面结好,各不得罪”的周旋手法,广交诸路来者,竭力为中国银行浙 江分行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金润泉在钱庄多年,深谙钱业之道为合作共赢,他借助拥有官办银行职位的有利条件, 同浙江各地钱庄建立密切关系,通过其开展浙江分行的相关业务。金润泉这种银行与钱庄捆 绑式共生的做法,屡次在紧急关头让中国银行浙江分行化险为夷。 1924年 9月,盘踞在福建的军阀孙传芳直趋杭州,声称要洗劫杭州城三日。消息传来, 全城震惊,头面人物紧急磋商但仍束手无策。金润泉言,孙是为钱而来,断不会轻易退去, 唯有稍微满足其要求,方可避开兵祸。众人一致赞同,并当场报出出款项目。经金润泉斡旋, 孙传芳收回了“大索三日”之成命,杭州免去一场浩劫。 在蒋介石建立政权后,金润泉的“四面结好”为中国银行浙江分行赢得了愈发宽松的 社会环境。在诸多关系中,金润泉与“当朝国舅”宋子文的结交笃深。1935年宋子文出任 中国银行董事长,赴上海视事摸清了浙江分行的业务状况后,深为金润泉的为人处世和统筹 谋划能力所折服,回上海后给金润泉写了一封感谢信,言辞非常谦逊客气,这在宋的一生中 可谓罕见。正因如此,他被人称为“上达高官,下联平民”,换言之,就是说金润泉能够超 然于政治派别之上,专心致志于银行业务,这在战火不断、政治时局复杂的年代,实属难能 可贵。 然而,虽广泛结交,但金润泉亦有原则和底线,有两类人他是决计不肯相交的:其一, 是卖国投敌的汉奸;其二,是侵略中国的日军。因为在浙江政商两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号 召力,金润泉早就成了日军关注的对象。1938年,攻占杭州的日军多次派人登门拜访,许 以优厚条件,竭力拉拢金润泉出任浙江省伪省长,金润泉严辞拒绝并声言:“我决不当汉奸!” 日军恼羞成怒,先斩后奏在报上发布了聘请金润泉担任浙江省省长的消息。金润泉获悉后,连夜离开,避走香港。 在事关民生的领域,金润泉开辟了许多投资新路,修建杭江铁路和建造钱塘江大桥就 是其中的义举。当时浙江的交通运输多依赖水路,行程缓慢犹如蜗牛爬行。金润泉敏锐地抓 住了浙江全省人民的核心诉求,他于 1930年联合浙江各大银行成立“银团”,为修建杭江铁路筹集资金,先后发放了八次共计两千九百五十万元的建设贷款。最难的是在钱塘江上建造大桥。富可敌国的胡雪岩早年也曾想在钱塘江建造一座大桥,但终因难度太大和“烧钱”太多而放弃,不曾想竟被金润泉做到了。在当时国弱民穷的国情下,没有足够大的决心和勇气,是万万做不出来的。 抗战期间金润泉还先后在商贸、电力、教育、基础设施等多个行业投入大量的资金, 最大限度地改善了浙江人民的衣食住行。 金润泉的这种“成为服务社会的银行家”的思想,以及其造福一方百姓的追求,成为 那个时代独有的鲜明特色。 (节选自《金润泉的金融世界》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我一生服务本省,因而和社会各界均有极深的关系,各种团体,几乎无不参加,就大 概的说,例如浙江全省商会联合会、杭州银行公会,推而至于慈善团体,如世界红十字会, 以及救火总会等,大都被推为支持人,所以每天自早至晚,会客开会,几无片刻之暇,地方 人士以本人尚能为地方做事,谬加推许。(金润泉自述) ②1949年 5月 3日,金润泉与准备逃离的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周喦通电话。“听说你 准备炸钱塘江大桥,我劝你还是积点功德,不要做对不起杭州人的事。”周佯为允诺,但提 出要一笔遣散费。金润泉答应了周的条件,由中国银行垫款,保下钱塘江大桥。(节选自申 俭《金融巨子金润泉》)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经人举荐,金润泉任大清银行浙江分行经理,进入金融领域,后被封三品官衔,成 为浙江省继胡雪岩后的又一红顶商人。 B.对于孙传芳的威胁,金润泉认为孙是为钱财而来,只有稍微满足其要求,方可避开 兵祸,这说明金润泉也有懦弱的一面。 C.胡雪岩早年也曾想在钱塘江建造一座大桥,但最终因难度太大、资金不足而不得不 放弃,而金润泉却难以置信地做到了。 D.金润泉出身草根,却有睿智认知、民生意识和民族大义,很好地践行了有别于旧时 代钱庄掌柜的新式银行家的社会责任。 5.结合文本,概述金润泉的“服务社会”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6.作为银行家,金润泉“四面结好,各不得罪”,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金润泉这种做 法的看法。(5分) 三、现代文阅读(三)(14分) 贤 人 图 聂鑫森 城里有两个画画的先生,一个是陆小知,一个是覃怡斋。 陆先生和覃先生住在同一条街上,一个住街头,一个住街尾。 陆小知,字文无,生得十分魁梧,脸上一圈连鬓胡须,很黑,很硬挺。他是河北沧州府 人。他名小知,字文无,人以为字是名的阐释,既“小知”,当然也就“文无”了。只有覃 先生懂得此中奥妙,文无其实是中药当归的别称,表示对乡土的眷恋。陆先生无妻室无儿女, 与他日夜厮守的是画室壁上悬挂着的一柄古剑,抽出鞘来寒光逼人。他画山水,也画花卉、 鳞毛,但花卉中,他不画梅花、蝴蝶兰;水中鳞介类,他不画螃蟹。这几样东西是覃先生爱 画的,陆先生自谓不如,所以藏拙。他画的牡丹与水仙,别有风韵。他的桃也画得好,鲜嫩 得让你嘴馋。这画要的人很多。贺寿的,结婚的,都悦目于这一派喜气,也肯给价钱。有了 钱,他就去喝酒。街中段有家小酒楼叫“一街春”,跑堂的一见他来,就迎上前,唱一个喏: “陆先生——雅座!”不需吩咐,就会摆上酒与菜,然后去请覃先生。 覃先生拖着一家子,一妻四儿女,粗茶淡饭维持下去就不容易了,哪有钱上馆子?但陆 先生喜欢做他的东,觉得和他聊天是一大乐趣。覃先生肯读书,虽穷而不俗,时有高论,很 使陆先生钦服。覃先生的题画词句也多有妙趣,有一回画一仕女图,臂外露,娴静动人,题 句为:夜凉如水,问玉臂寒否?陆先生知是从杜诗中点化而来,很佩服他的才思。 覃先生名怡斋,字少疾。他善画梅花、蝴蝶兰,螃蟹也画得别有情味,活生生的。 覃先生和陆先生同行,又住一条街,但彼此很敬重,从不生忌。有人要画梅花、蝴蝶兰、 墨蟹,陆先生说:“画这些玩意儿,覃先生有好手笔,请找他。”有人要画桃,画牡丹、水仙,覃先生说:“我不及陆先生,他有高招儿,我领你去。” 本城有个无赖叫“二花子”的,前些日子找覃先生要了张墨蟹,忽将退回来,说是没画 好,要求索回二十块大洋,其实买时只付了一块大洋。陆先生一听,回家取了剑,一路疾步 到了覃家,威威武武地坐在画室里。那张退回的墨蟹图悬挂在壁间。 “二花子”进来,径直窜进画室,头一昂:“覃先生,备好钱了?” 陆先生蓦地站起:“早备好了,龟孙子!” “二花子”一看,不是覃先生,是陆先生。 陆先生说:“你说这画不好,哪一笔不好?你指给我看。” 说完拔剑出鞘,但见寒光满室,冷气森森。“二花子”打了个愣噤。 陆先生用剑往画上划去,剑尖在纸上游动,却不触墙壁,宣纸条条落下,大小均等。“二 花子”一张脸顿时吓白,惶恐间,陆先生一掉剑锋,直取“二花子”胸前,往下一划,一件 黑绸褂脆然裂开,却不伤皮肉。 这功夫了不得! “老子是河北沧州人氏,你可知沧州向来武风盛烈?没两下子,我能在这站地面?滚!” “二花子”仓皇地逃了。覃先生很感谢陆先生。 日子一天天打飞脚过去。陆先生大约是因为喝酒太没节制,身体渐渐地坏了下来,三天 两天会咳出一大碗淤血,但他依旧不禁酒。 覃先生踱过来看望陆先生。陆先生见他来了,很高兴,让进画室,喝过茶就要抻纸、调 色,运笔作画。说是要请少疾指正。平素,陆先生画画从不让人看,再好的朋友也不破例。 陆先生画桃,先提笔用清水浸透,再在红色碟内蘸少许红色,然后在红白碟里反复使所 蘸红色与笔中的清水混合成淡红色;又将笔回到红色碟内蘸红色,所蘸红色部分约到笔毫长 度的三分之一处。淡红画桃实,深红画桃尖。一笔点去,再按倒笔毫,原地一旋,画出圆硕 的桃实,笔没有离开纸,一笔画成一个桃子,鲜色可人。接着画牡丹、水仙。“你儿女多, 往后得用钱。”陆先生说。覃先生差点流出泪来。 陆先生终于一病不起了。每顿饭覃先生都让妻子做好,自己亲自送去。 不久,陆先生故去了。覃先生一手张罗了后事,借了一笔钱,雇请了几个人,亲自扶柩 去沧州安葬。陆先生平生所念的是“当归”,覃先生再穷也要把他送回去。 覃先生得到陆先生的笔法,私下里练了些日子,笔法酷似,可以乱真。买的人也多,名 气渐扬。家境富足了。他也时常到“一街春”去,跑堂的迎上前,唱一个喏:“覃先生—— 雅座!” 覃先生说:“搁两副杯、筷。” “还有客人?可要催请。” “没有。”心里却说:还有陆先生。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小说语言用词考究,典雅而富有韵味,细微处见功力,如小酒楼名为“一街春”,看 似寻常,实则蕴含深意。 B. 小说采用对比的写法,将陆先生与覃先生在画功和为人上处处作对比,是为了突出陆 先生比覃先生更有才华。 C. 洗练而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早准备好了,龟孙子!”表现 出陆先生的刚猛与仗义。 D. 陆先生破例在覃先生面前演示作画过程,表明陆先生视覃先生为知己,同时也是对覃 先生生活的关心和帮助。 E. 小说通过叙写两位画家的人生际遇,描绘了一幅普通知识分子生活图景,旨在表达对 知识分子境遇困窘的同情。 8. 小说多处使用了照应手法,请举两例并作简要分析。(4分) 9.请简要分析小说题目“贤人图”的作用。(5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李栖筠,字贞一,世为赵人。幼孤。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喜书,多所能晓, 为文章,劲迅有体要。不妄交游。族子每称有王佐才,士多慕向。 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 魁然有宰相望。元载忌之,出为常州刺史。岁旱,民多死徙。栖筠为浚渠,分江流灌田,遂 大稔。宿贼张度踞阳羡西山,累年吏讨不克。至是发卒捕斩,支党皆尽,里无吠狗。乃大起 学校,堂上画《孝友传》示诸生,人人知劝。以治行进光禄大夫。人为刻石颂德。 苏州方清因岁凶,诱饥民为盗,积数万,依黟、歙间,阻山自防,东南厌苦。诏李光弼 分兵讨之。会平卢行军司马许杲恃功,擅留上元,有窥江、吴意。朝廷以创残重起兵,即拜 栖筠浙西都团练观察使,使图之。栖筠至,张设武备,遣辩士厚赍金币抵杲军赏劳,使士歆 爱,夺其谋。杲惧,悉众度江,掠楚、泗而溃。以功进御史大夫。则又增学庐,表宿儒河南 褚冲、吴何员等,拜为师,身执经问义。远迩趋慕,至徒数百人。 元载当国久,益恣横。栖筠素方挺,无所屈。时华原尉侯莫陈①怤以优 补长安尉,当参台②。栖筠询其劳,怤色动,不能对,乃自言为徐浩、杜济、薛邕所引,非真优也。始,浩 罢岭南节度使,以瑰宝数十万饷载,而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三人者,皆载所厚,栖筠并劾之。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曰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由是怤等皆坐贬。 帝欲相栖筠,惮载辄止。然有进用,皆密访焉,多所补助。栖筠见帝猗违不断,亦内忧 愤。卒,年五十八,自为墓志。赠吏部尚书,谥曰文献。 《新唐书列传》 注:①侯莫陈,三字复姓。②台,御史台,御使大夫官署。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曰/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 下邪/由是怤等皆坐贬。 B.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曰/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 下邪/由是怤等皆坐贬。 C.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曰/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 下邪/由是怤等皆坐贬。 D.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曰/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 下邪/由是怤等皆坐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中,本文所指相当于今之陕西省中部。从郑国渠修好以后,关中就成为了物产更 丰饶的沃野之地。古代的“关中”和今天的“关内”所指基本上是同一地区。 B.诸生,文中指的是在州府学习的学生。诸生本指众有知识学问之士或在学读书的学 生,明清时期指经科举考试考取秀才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C.优,优等。“以优补长安尉”,是说侯莫陈怤因考核得到优秀等级从而补任长安尉。 唐代对官员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官员的政绩、才干和品德,考核后分出三等九级。 D.赠,赠官,“赠吏部尚书”,即朝廷在李栖筠逝世后追赠其为吏部尚书。古代朝廷对 功臣死后追赠官职,一般是在其生前官职基础上加赠一级官阶以表示褒奖肯定。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栖筠心系百姓,不畏豪族。豪门大族拦截郑国渠上游的水修建水碓,大量占有农 业用水,李栖筠请求朝廷拆毁这些水碓,为老百姓谋取福利。 B.李栖筠重视教育,关心后学。在任职期间,他曾大力修建学校,鼓励学生,虚心拜 有学问的人为师,这就吸引了远近不同地方的读书人来求学。 C.李栖筠文武兼通,治政有方。他为百姓修整水利,从而战胜了旱灾饥荒;在对付许 杲时,既加强军备,又连施妙计,使得许部后来不战而溃散。 D.李栖筠方正刚直,处事公正。在任御史大夫的时候,虽然此时元载把持了国政,栖 筠仍严查并重罚了买官卖官的徐浩、杜济、薛邕、元载等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岁旱,民多死徙。栖筠为浚渠,分江流灌田,遂大稔。(5分) (2)帝欲相栖筠,惮载辄止。然有进用,皆密访焉,多所补助。(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雨 中 花 高观国① 旆拂西风② ,客应星汉③ ,行参玉节征鞍。缓带轻裘,争看盛世衣冠。吟倦西湖风月,去看北塞关山。过离宫禾黍,故垒烟尘,有泪应弹。 文章俊伟,颖露囊锥④ ,名动万里呼韩⑤。知素有、平戎手段,小试何难!情寄吴梅香冷,梦随陇雁霜寒⑥。立勋未晚,归来依旧,酒社诗坛。 【注】①高观国,南宋词人。开禧元年(1205)七月,史达祖随李壁使金祝贺金主完颜 璟的生辰。吟社词友为他送行,其好友高观国写下本词赠之。②旆:古代旗末状如燕尾的垂 毓,此泛指旌旗。③客应星汉,借用“乘槎上天河”典故喻指出使。④颖露囊锥,用毛遂“锥 处囊中”之典。⑤呼韩,即汉呼韩邪单于,这里指金主。⑥寄梅句用陆凯自江南寄梅花给范 晔的典故,梦雁句用梁简文帝《赋得陇坻雁初飞》“相思不得反,且寄别书归”句意。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旆拂西风……盛世衣冠”用旌旗、“玉节征鞍”、“缓带轻裘”等意象极力渲染了出使场面的宏大非凡,表现了南宋统治者的腐朽奢侈。 B.“吟倦……关山”句视野开阔,意境高远。词人猜想,西湖边的吟咏作诗,已令友人产生 缕缕倦意,正好趁此行一睹北边边塞的关山。 C.“过离宫……泪应弹”承接前句“看北塞关山”,虚写友人出使路上的所见所感,“离宫禾黍”“故垒烟尘”为已废弃的故国宫苑和堡垒工事。 D.“文章„„何难”赞扬了史达祖的才能,预示了史达祖能完成任务。“知素有、平戎手段, 小试何难”可看出史达祖准备借此次出使消灭金国。 E.“情寄„„霜寒”,虽连用典故,但并不晦涩,读者即使不知所引典故,也可从“情寄” “梦随”处领会诗意,收到了言简意丰的表达效果。 15. 作者借本词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逍遥游》中用以杯为舟,水浅则舟滞的比喻说明大鹏要高飞就要有所待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高》中杜甫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自己的羁旅之苦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词人的尽情畅饮、胸怀开 阔、胆气豪壮。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高明盈香生态乐园种植了西瓜、荔枝等不同品种的瓜果和果树,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 采摘,他们在瓜田李下拍照留影,享受着夏日的一丝清凉。 ②顺应天时地利,中国人传承出一整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依二十四节气安排 日常生活及农业活动,这曾在漫长的农耕时代被奉为圭臬。 ③毋庸置疑,诗词大会上武亦姝的走红,说明古诗文教育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为人 们对古诗文缺乏更深刻的认识,所以出现了这种追捧。 ④作为金融业较发达的地区,佛山金融人才缺口依然存在,市金融办正着手推进金融人 才招揽工作,“佛山版”金融引才方案已是呼之欲出。 ⑤近年来,一些二三线城市出现了奇特的现象:市政设施完善、住宅群落整齐,却万人 空巷,这是当地政府违背市场规律大搞房产开发的后遗症。 ⑥江苏卫视 2017春晚亲民之至,不仅请来了炙手可热的网红少女傅园慧登台演绎洪荒 之力,还开放热线允许观众在直播时来电发表意见。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今年 5月,参加北京国际合作高峰大会的国家将共建合作平台,共商合作大计,共享合作成果,为解决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 B.能否通过铁拳反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对我们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 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C.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点评称: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国足在长沙雨夜击败韩国,拿到 了本届 12强赛首胜,延续着进军 2018年世界杯。 D.佛山秋色、行通济、西樵山万人斋宴、官窑生菜会等众多的民俗文化活动深受佛山民众追 捧,对舞龙、七姐诞等民俗活动却越来越不重视。 19.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古今中外不少学问大家,对读书都有过思考和总结, ① 不乏专门论著。这些是读书人永恒的问题,我称之为“十字架般的问题”,读书人永远背负着它们, ② 为了寻求一种上升和超脱。人可以 ③ 分为“读书”和“不读书”两类, ④ 同为读书人也有不同的境界,比如为消遣的阅读、为知识的阅读,以及为观点和思想的阅读。 ⑤ 不乏专门论著。后一种境界能让我们对书籍以及书籍背后的人保持极大的敬意和热情,⑥让阅读成为我们终身不可废离的生活方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A 甚至 本来 即使 但是 而且 B 也 就是 固然 但 惟有 C 而且 只是 当然 然而 并且 D 并且 是 可是 只有 而且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个字。(5分) 声调是指发音时贯穿于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不同的声调分别具有或升或降、或平 或曲的变化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同一个人的不同的音高变化,__________________。 声带越紧,声调越高;声带越松,声调越低。声带先松后紧,声音就由低变高;声带先紧后 松,_____________ 。控制声带的松紧可以形成不同的音高,从而构成不同的声调。 21.阅读下面漫画材料,按要求作答。(6分) 改编自心理咨询网漫画作品《找工作》,作者不详 (1)简要描述漫画的主体内容,不超过 80个字。(4分) (2)用一句话概括漫画寓意,不超过 30个字。(2分) 六、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60分) 佛山中学的小莉、小雨在打扫学校教学楼的走廊时,发现一株小树苗长在走廊边的下水 道边的地砖缝中。小莉说:“小树苗的生命力真强,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好好照顾 它。”小雨说:“小树苗的生命力虽然强,可它长错了地方,如果我们把它移植到花坛里,不是可以生长得更好吗?”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 2017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 语文答案 1、 B A.原文“艺术与宗教认识、掌握世界的方式有不少共同之处”,“相同之处很多”与“有 不少共同之处”是等值转述;而依据原文“艺术与宗教的密切联系,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宗教对艺术的利用”表述,根据文章上下段的逻辑关系,“艺术与宗教在掌握世界的方式途径上 相同之处很多”确实是艺术与宗教联系密切的原因之一。选项表述符合原文内容。 B.曲解文意、以偏概全。原文“审美感情与宗教感情一样,往往都是超越日常生活的 感情”,“往往”:即审美感情既有基于日常生活的也有超越日常生活的。而 B项“无需依赖日常生活的体验”,否定了审美感情有基于日常生活的,仅只强调超越日常生活的,曲解文意,以偏概全。 C.原文“艺术与宗教的密切联系,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宗教对艺术的利用”,可知在作者 看来,宗教对艺术的利用是艺术与宗教联系密切的一个原因,且相对其他原因,尤为重要一些。选项表述符合原文内容。 D.依据文章二、三自然段中所列举的论述及例子,以及原文“宗教对艺术的利用,不 仅在西方存在,在中国也同样存在”的表述,可知“不管在西方还是中国,都存在着宗教利用艺术的例子”是符合文意的。依据原文“影响遍及当时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宗教艺术几乎取代了世俗的艺术,直接影响着各种艺术的发展”“中世纪遍布欧洲的哥特式教堂,都可以看到宗教的巨大影响。”等,可知“中世纪的欧洲,宗教的影响广泛而深入”是言之有据的。选项符合原文内容。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2、B A.原文“《荷马史诗》,正是在神的故事和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传说的基础上产生出 来的。”即《荷马史诗》的素材基础有神的故事和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传说,选项“神话故事为西方文学巨著《荷马史诗》提供了素材基础”,并未否定英雄传说是基础,符合原文意思。 B. 不合逻辑。原文只是列举了宗教对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影响,但并不能 据此得出“宗教对建筑、绘画、雕塑艺术的影响尤为突出”的结论,论据与结论不匹配,结论判断不具有逻辑性。 C.原文“敦煌、云岗等石窟中大量宗教题材的绘画、雕塑,更是直接以造型艺术的方 式,讲述了‘舍身饲虎’、‘ 割肉贸鸽’等佛经故事,塑造出佛、菩萨、天王、力士等宗教人物形象。”可知该选项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是符合原文意思的。 D.依据文中第四自然段的相关论述,特别是“宗教对艺术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它具有 促进艺术发展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上”、“ 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动艺术发展的实际促进作用”、“ 使这个时期的艺术沦落为替宗教服务的‘神学婢女’,受到严重的破坏,极大 地阻碍了中世纪欧洲文艺的发展”等句子,可知选项的理解与分析符合原文意思。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3、D A.依据原文“早在艺术诞生的初期,原始的歌舞、表演、绘画、雕刻等,在当时也是 一种巫术或宗教活动,远古的图腾歌舞本身就是一种狂热的巫术礼仪活动。只是到后来,这种图腾歌舞才衍变分化为歌、舞、诗、乐、绘画、戏剧等等”,可知该选项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是符合文意的。 B.依据文中第五自然段,尤其是“艺术影响宗教,主要表现在参与宗教活动”、“增强 了宗教活动的仪式感与影响力”等句子,可知,艺术对宗教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参与宗教活动,而“仪式感”、“影响力”等词语也强调了艺术对宗教活动表达效果的影响。 符合文意。 C.《西游记》、《封神演义》虽然在原文并未提及,但作为经典名著,考生对其内容应有 所了解,《西游记》、《封神演义》在人物塑造及情节设置上宗教色彩浓厚,这当然是宗教影响艺术的典型例子。选项的理解与分析符合原文内容。 D.强加因果。依据末段“艺术与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宗教也阻碍、束缚和限制着艺 术的发展。”选项“艺术和宗教有本质不同,宗教阻碍了艺术的发展”正确,而依据原文首段艺术“在掌握世界的方式上与科学有着本质的不同。”无法得出“艺术要发展就要紧密联系科学”的结论,属于强加因果。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4、D 解析: A.金润泉进入金融领域应是“到杭州乾泰钱庄当学徒”的时候。 B.“表现了金润泉的懦弱”有误,应是表现了他的明智(或“睿智”)。 C.“资金不足”错误,原文说胡雪岩富可敌国,但是因 “烧钱”太多而放弃,“烧钱” 太多,准确理解应为花费巨大。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5、 ①重视建设,开辟投资新路,修建杭江铁路和建造钱塘江大桥; ②投入资金,改善民生,大量投资于商贸、电力、教育、基础设施; ③热心慈善,服务社会,积极参加多个社会团体,尽力为地方做事; ④阻止破坏,保卫家园,满足周喦的要求,阻止其炸钱塘江大桥。 (1点 1分,4点 4分,先概述,再列举。如只列举无概述,该点不得分。考生若有其 它答案,如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6、 看法: 这种做法是值得肯定的。(看法态度,1分) 这是在特殊年代里金润泉的特殊做法。(原因背景,1分) 他这种做法也有原则和底线,他决不结交卖国投敌的汉奸和侵略中国的日军。(原则底 线,1分) 这种做法体现了金润泉务实、睿智的处世与经营之道和爱国思想。(性质评价,1分) 这种做法对金润泉的银行事业的发展和他服务社会理念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意 义效果,1分) 考生若有其它答案,如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考查考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级。 7、B、E B小说虽然安排了两个主要人物,也有所对比,但纵观全文,这样写并不是为了突出某 一个,更多的是表现出陆、覃两位先生虽个性不同但互相欣赏,互相关爱和彼此敬重,刻画了具有坦荡襟怀的两位贤人形象。 E透过小说,作者在小说中表现的是对传统知识分子精神与节操的颂扬,对知识分子境 遇困窘的同情不是作者要强调的内容。 本题考查考生体会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8、 ①陆先生为覃先生抱打不平而惩治“二花子”的情节照应了前文对陆先生外貌、籍贯、 家中摆设的描绘与交代,表现了陆先生的勇猛仗义; ②覃先生将病故的陆先生送回沧州安葬的情节照应了前文陆先生字文无的真正含义的 交代,表现了陆先生的故土情结及覃先生对陆先生的理解和情义; ③文末覃先生喝酒时心系陆先生照应了前文陆先生喝酒必请覃先生的情节,表现了两位 贤人彼此间的相互敬重。 ④覃先生得到陆先生的笔法,买他画的人也多,名气渐扬照应了前文陆先生的牡丹、水 仙、桃画得好,要的人很多的情节,表现了陆先生对朋友的情谊和关照。 (1点2分,举例1分,分析1分;任意两点4分。考生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本题考查考生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9、 ① 概括了主要情节,两位主要人物均以作图画画为生,故事情节围绕作图画画展开; ② 概括了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两位先生既有画才,更有贤德; ③ 蕴含了主旨,“贤”字,表明了作者对传统知识分子互相敬重的君子之风的敬仰与 颂扬。 (1点 2分,2点 4分;3点 5分) 本题考查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能力层 级为 F级。 10、D. 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曰/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 由是怤等皆坐贬。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 B级。 11、A 关内,古代在今陕西建都的王朝,统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叫关内。今指山海 关以西或嘉峪关以东一带地区。历史上“关内”与今之“关中”不等同。 本题考查考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12、D. 没有将“卖官”的丞相元载法办。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13、(1)岁旱,民多死徙。栖筠为浚渠,分江流灌田,遂大稔。 常州这一年遭遇旱灾,老百姓多因饥饿而死在迁移(或:逃荒的)路上。栖筠为百姓 疏通渠道,分引长江之水灌溉农田,于是当年取得大丰收。 (“死徙”的省略“于”:在;浚渠:疏通渠道;大稔:取得大丰收。每点各 1 分。大 意 2分) (2)帝欲相栖筠,惮载辄止。然有进用,皆密访焉,多所补助。 帝想任命栖筠为丞相,但因为惧怕元载就此作罢。然而有要晋升任用的人,皇帝都暗 中向李栖筠询求意见,栖筠的意见也多有补助。 (相:以„„为相;惮:害怕;密访:暗中咨询。每点各 1分。大意 2分)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参考译文: 李栖筠,字贞一,世代都是赵人。小时候就死了父亲。他有高远的气度,为人庄重少言,体格高大形貌与众不同。他喜欢读书,大多数书籍都能通晓。他写的文章,简明流畅,切中要害。他不胡乱结交朋友。同族人经常称赞他有辅佐君主的才能,士人大多仰慕他。 关中地区过去依靠郑国渠灌溉农田,但豪族贵戚拦截上游水源,修建借水力舂米的水碓 以谋取利益,设置了将近百所水碓坊,抢夺了农业用水的十分之七。栖筠请朝廷彻底拆毁这些水碓(以保障百姓的农田用水)。李栖筠业绩很突出,有宰相般的崇高声望。丞相元载嫉妒他,让他出京担任常州刺史。常州这一年遭遇旱灾,老百姓多因饿而死在迁移(逃荒的)路上。栖筠为百姓疏通渠道,分引长江之水灌溉农田,于是当年取得大丰收。长期为盗的张度盘踞阳羡县西山这个地方,多年来,官吏征讨都不能取得胜利。到这时李栖筠派遣士卒追捕斩杀了张度。张度的分支余党都被歼灭,乡里安定到连晚上报警吠叫的狗声都没有。于是李栖筠又大力修建学校,学校正堂上绘《孝友传》给求学的儒生看,人人得到鼓励。他凭着政绩和品行晋升为光禄大夫。百姓为他立碑刻文颂扬其德。 苏州方清趁年成不好闹饥荒,诱骗灾民做盗贼,聚集了数万人。盘踞在黟州、歙州之间,凭借高山险阻自我防护,东南百姓厌烦之,并引以为苦。朝廷下诏命令李光弼派兵讨伐叛乱。刚好平卢行军司马许杲依仗军功大,擅自停留在上元(而不配合朝廷的军队),有觊觎江、吴之意。朝廷因为国家在受到创伤残破之后再次起兵征伐,就授予李栖筠浙西都团练观察使的职务,命他谋取许杲。李栖筠到任,大力部署安排武器装备,派遣口才出众的人携带厚重的财物到许杲军营犒劳士兵,让士卒们欢喜,强行破除了许杲的图谋。许杲害怕,率领全部人马渡过长江,抢掠楚、泗,其后溃散。李栖筠凭借功劳大,晋升为御史大夫。他又增设学校,上表推荐年高有声望的儒者河南人褚冲、吴人何员等,拜学官为自己的老师,亲自手执经书问询经意。远近的读书人趋附慕名而来,到了收学徒几百人的地步。 元载执掌国政时间长,更加放肆专横。栖筠向来方正刚直,没有什么屈服的。当时华原尉侯莫陈怤凭着优等考核补任长安尉,应当参拜御史台。李栖筠询问他的功劳,侯莫陈怤脸色大变,不能回答,于是自己承认是被徐浩、杜济、薛邕所引进推荐的,不是真正的优等。 当初,徐浩被罢免了岭南节度使官职,把价值数十万钱的贵重而美丽的珠宝送给元载,而杜济当时正担任京兆尹、薛邕任吏部侍郎。这三个人都是元载所亲近重用的,李栖筠一并弹劾这三人。皇帝还没决断,适逢遇到月食,皇帝问栖筠发生月食的原因,栖筠回答说:“月食显示对犯罪者的惩罚,现在欺瞒陛下包藏私心行事的人没有得到惩罚,上天好像是要以月食警示陛下吧?”由此怤等人都因罪被贬官。 帝想任命栖筠为丞相,但因为害怕元载就此作罢。然而有要晋升任用的人,皇帝都暗中向李栖筠询求意见,栖筠的意见也多有补助。栖筠见皇帝遇事迟疑不决,也内心忧愁愤懑。去世时,终年五十八岁,自己写好墓志铭。朝廷追赠他吏部尚书的官职,谥号文献。 14、A、D。 A. “旆拂西风,客应星汉,行参玉节征鞍”确实渲染了出使场面的宏大非凡,因为依据注 解,此次词人的友人也跟随出使,词人作此词赠别,意在肯定此次出使的意义与价值,而不是借出使场面讽刺南宋统治者。同时,下文的“争看” 主语应是百姓,百姓争先恐后的围观出使的队伍,可见此次出使是得民心的,可知作者也并非借机讽刺当朝统治者。 D.“知素有、平戎手段,小试何难!”只是暗示了史达祖此次出使实际上还有“借此窥察敌情,为北伐战争作准备”的任务。达祖平戎手段很多,此次小试更无难处,所以不仅可以完成出使使命,还可以为北伐做好侦察工作。出使贺寿而消灭金国,过于夸张了。 答对 1项 3分,答对 2项 5分。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级。 15. ①伤悼故国之情,作者设想友人出使途中的所见所感,看到故国荒凉破坏,故垒布满烟尘; 也抒写了自己的伤悼故国之情。 ②对友人文才武略的盛赞之情,词中借用毛遂自荐的典故,暗示友人是有才之人,同时也直接评价友人文采斐然,且素有平戎之才; ③诗人对国家未来的自信豪迈之情,友人名动金国,说明南宋并不缺乏才俊,同时“立勋未晚”也洋溢着个人建立功业,国家必有未来的自信与豪迈; ④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借用典故,设想友人到达金国时,作者将从江南寄梅花以表思念,也希望友人能捎回书信以慰相思之情。 (每点 2分,观点 1分,分析 1分。任意 3点 6分)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鉴赏参考这是一首满含深挚情谊的赠别词,同时也流露出词人渴望抗金平戎的爱国情怀。 开禧元年(1205)七月,在史达祖随李璧使金前夕,吟社词友为之置酒送行,史达祖在 席上赠赋《龙吟曲·陪节欲行留别社友》词。作为他的亲密社友,高观国于是也写下本词,预祝友人完成使命,早日归来。词的上片设想出使盛况和出使途中的见闻感受,寄托了深深的亡国之痛;下片称赞词友的文韬武略,对其此次出使寄予厚望,并婉转表达了对密友的真挚情谊。 “旆拂西风,客应星汉,行参玉节征鞍。缓带轻裘,争看盛世衣冠。”旆:古代旗末状 如燕尾的垂毓,此泛指旌旗。星汉:即银河、天河,又称河汉。玉节:玉做的符节,古代用作出使的重要信物。几句大意是:持节使金的队伍即将跨马启程,旌旗在西风中飒飒飘动。你仿佛那乘槎上天河的海边之人一样,也是出使队伍中的一员。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涌来,争看个个身着宽带轻裘的豪华出行队伍,都说他们颇具盛世仪容,不输我大宋国威。开头几句设想出使前的盛况,旌旗、“玉节征鞍”、“缓带轻裘”、“盛世衣冠”等意象极力渲染场面的豪华,而“客应星汉”句则借用“乘槎上天河”的典故喻指出使,增添了几许神秘浪漫气息。据张华《博物志》载,传说天河与海想通,近世有位住在海边的人,年年八月乘浮槎前往天河,并遇一牵牛之人。后至蜀中问严君平,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 “吟倦西湖风月,去看北塞关山。过离宫禾黍,故垒烟尘,有泪应弹。”离宫禾黍:指 战乱后的中原故都。《诗·王风·黍离》序云:“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文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几句大意是:你在西湖边对着无边风景吟咏作诗,已有缕缕倦意,正好可趁此行一睹北边边塞之关山。当你经过“彼黍离离”的故国宫苑,目睹那布满烟尘早被废弃的防御工事时,你将油然而生黍离之悲、沧桑之叹,并为此掉下几滴酸楚的眼泪。此四句设想词友出使途中的感受,寄寓着词人自己的伤悼故国之情。 “文章俊伟,颖露囊锥,名动万里呼韩。知素有、平戎手段,小试何难!”颖露囊锥: 比喻有才能的人脱颖而出。据《史记· 平原君列传》载,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门客毛遂自荐请求随平原君出使楚国,以囊中之锥自比,后果然帮平原君出色完成使命。颖,锥尖。呼韩:即汉代的呼韩邪单于,这里借指金主。几句大意是:你所写的诗词文章英锋俊彩,绝伦超群,盛名甚至传到了金主耳中。而且我知道你平素对抗金平戎的策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正好可趁出使小试牛刀,相信你会很出色地完成出使任务。 这几句盛赞词友的文采武略,并表示现在正是他一显身手,为国效命的时候,并能不辱使命完成出使的人物。当时侂胃当权,力主北伐,李璧使金表面上是去祝贺金主完颜璟的生辰“天寿节”,实际则是欲借此窥察敌情,为北伐战争作准备。史达祖是韩侂胃的亲信,是坚决支持北伐的,因此被派陪李璧同行,是负有特殊使命的。这些情况想必词人也是深知的,故词中才提及“平戎手段,并云“小试何难!”表达出其对金国的蔑视和对抗金平戎的必胜信心。 “情寄吴梅香冷,梦随陇雁霜寒。立勋未晚,归来依旧,酒社诗坛。”吴梅:吴地(江 南)的梅花。这句用陆凯自江南寄梅花给范晔的典故,并云“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典故,表示对友人的思念。梦随陇雁:用梁简文帝《赋得陇坻雁初飞》诗中“相思不得反,且寄别书归”句意,盼望词友早日寄书信归来。几句大意是:估计你到达金国时已是秋冬季节,我会将一枝带着冷香的吴梅从江南给你寄去,也希望你能早日让那塞北的鸿雁将你的书信捎给我,以解我魂牵梦绕之相思。等你立功而回,我们依旧可以在一起饮酒赋诗,结社交游,共度美好时光。“情寄吴梅香冷,梦随陇雁霜寒”两句化用二典,表意委婉缠绵,富有韵味,而深挚的友情尽在其中。 全词工巧含蓄,情真意切,风致绮丽,用典生动贴切,颇有清真余绪,通篇叙事和抒情融合,议论和赞扬相称,个人之情和爱国之情统一,语言圆熟,如弹丸脱手,格调清新,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16、(1)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酒酣胸胆尚开张。 错、漏、多字,该空不得分。 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A级。 17、B 瓜田李下:喻指容易使人误解的地方。望文生义,使用不当。 奉为圭臬: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使用正确。 毋庸置疑:毋庸,不必。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使用恰当。 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使用正确。 万人空巷:成千上万的人涌向某处,使里巷空阔冷落。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使用不当。 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使用不当。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18、B. A.语序不当。应先“共商”合作大计,再“共建”合作平台,后“共享”合作成果。 C.病点:成分残缺。“延续”后面没有宾语与之搭配,可加上“的希望”。 D.最后一个分句暗换主语,应在“对”前加上“人们”。 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19、B 第一条横线:“对读书都有过思考和总结”与“不乏专门论著”之间可以是递进关系, 也可以是并列关系,所以四个选项都可以成立; 第二条横线可排除“只是”,因其过于绝对。也可以排除“”,因为句子不通顺。“就是”和“是”的区别在于“就是”的语气更加强烈,用在此处更为恰当; 第三和第四条横线应为“固然„„但”的搭配,表示“承认人可分为两类,但同一类中 也有所区别”; 第五条横线“惟有”和“只有”都能成立,以突出强调后一种境界才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第六条横线可不填,以体现句式的工整:让„„让„„。 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20、 ① 这种变化主要取决于音高。或:这种变化主要是看音高的变化(2 分)(“变化” “音高”都涉及给 1 分,答及两者关系“取决于”或“主要”给 1 分) ② 是由控制声带的松紧决定的。或:和控制声带的松紧有关。(2 分)(“声带”“松 紧”各 1 分) ③ 声音就由高变低。(1 分) 解析:根据空格前面的关键词“变化”和空格后面“音高”一词以及文段最后一句所总 述的三者关系 “从而构成”的提示,第一处可填“这种变化主要取决于音高”或“这种变 化主要是看音高的变化”; 根据空格后“声带越紧,声调越高”、“声带越松,声调越低”的规律,第二处可填“是 由控制声带的松紧决定的”或“和控制声带的松紧有关”; 根据空格前“声带先松后紧,声音就由低变高”句式,结合照应关系,第三处可填“声 音就由高变低”。 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21、 (1) 描述漫画:一个人一只手搭在椅子上,另一只手放在额前,眼睛望向远方,他对身 边几条简陋的凳子不屑一顾,脑海中浮现出一张高档的皮椅,画面上写着 “工作岗 位”四个字。(主体内容:人、椅、想、字 2分,与寓意相关内容的描述性语言 2分) (2) 寓意:讽刺了社会上一些人找工作不愿从基层做起,好高骛远的现象。或:找工作 时不能脚踏实地,眼高手低。(2分) 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22、作文 审题立意分析: 本次作文题型为新材料作文,题目由一则叙述性材料和写作要求组成。叙述性材料提供 了一个可供考生写作的具体情境,考生可据此具体情境中的要素(人、物、事件、细节等) 选取角度审题立意进行写作,也可在具体的要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而延伸至人生、社会等更 宽广的层面上进行拓展写作。 材料中的要素有小莉、小雨、小树苗、下水道边的地砖缝。小树苗是一株成长中的小植物,而下水道边的地砖缝是小树苗萌芽生长的具体环境,现在长出了一株小树苗,这是引发小莉、小雨讨论的具体背景。小莉、小雨的话语代表了各自对小树苗生长于地砖缝中这一具体事件的看法。 小莉认为小树苗能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萌芽生长,这体现了生命的坚强,值得大家学习,小莉从小树苗身上意识到生命的顽强,因此认为要好好照顾小树苗。小莉的看法反映的是对弱小但顽强生命的尊重、赞扬。 小雨的看法与小莉有交叉之处,也意识到小树苗生命力的顽强,但她认为小树苗长错了地方,建议把小树苗移植到花坛里,如此,更利于小树苗的生长。从小树苗与生长环境的角度考虑,小雨认为应该为小树苗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除了围绕小莉、小雨二人对小树苗生长在下水道边的地砖缝这一事件发表的不同看法选取角度立意外,考生还可以把小树苗作为立意的角度,小树苗生长于下水道边的地砖缝,一方面体现了生命的坚强,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发关于每一个生命生长环境的思考。同时,在立意写作的时候,要注意材料中的两个细节,一是“小树苗”而非大树,意指此处的生命应是处于弱小、发展状态的生命,而非蓬勃与强大;二是材料中小树苗从萌芽到生长的具体环境是“下水道边的地砖缝”,下水道,阴暗肮脏,地砖缝,空间狭窄。这两处均是命题材料所设置的具体细节。 综上所述,本题围绕小树苗生长在下水道边的地砖缝这一具体情境提供了三个立意角度。 小莉角度:尊重每一个卑微、弱小的生命;每一个卑微、弱小的生命都拥有生长、发展的权利;善待每一个卑微、弱小的生命。 小雨角度:为每一个卑微、弱小的生命提供合适的、良好的生存、成长环境。 小树苗角度:卑微与弱小不是放弃成长的理由。 需要提醒的是,不管是选取哪一个角度立意,所持观点均要来源于材料,不能凭空产生,考生可在对命题材料所提供的具体情境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延伸,并展现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例如由“小树苗”与“走廊下水道边的地砖缝”的关系可以延伸至对人才与成才环境的思考、社会底层群体与平等尊重、社会保障的思考等,而这种思考的差别,也是区分考生写作水平、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准。 考生不能无视材料的存在,全文毫不提及材料内容,不能全文不联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 例文示例: 为每一份希望提供发展的可能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 谢植宣 一株小树苗长在走廊旁的下水道边的地砖缝中,无疑,这是生命的坚强。对此,小莉赞叹不已,但除了赞叹,面对那生长在下水道边的地砖缝中的不屈的小生命,我们是否还应该要做些什么呢? 是的,这一株小树苗理应为我们所赞叹。在地砖缝中如此逼仄的环境中依然能萌芽生长,这令人肃然起敬。生活不易,生存不易,他们不能选择生长的环境,但依然去争取生存的可能与生长的姿态。一株小树苗,不能扎根于肥沃松软的土壤,不能享受那惬意的阳光雨露,下水道、地砖缝,这就是他们所面对的生存现实。蚊虫的滋扰自不会少,甚至那从走廊上经过的每一个步伐,都有可能令他们弱小的生命陷于夭折的境地。这是生长在走廊边的下水道边的地砖缝中的小生命所面临的人生。 而现实生活中,如此的小树苗难道还少吗?犹记得那张被视为“希望工程”宣传标志的照片,照片中,手握铅笔的大眼睛女孩,直视前方,眼中满是希冀。这一张照片曾经打动了无数人,也让我们更为明了“希望工程”的“希望”所在。而那位大眼睛女孩,又何尝不是一株生长在下水道边的地砖缝中的小树苗?弱小与卑微并没有剥夺他们对希望的执着、对未来的憧憬,但我们,难道只作为旁观者俯视之,然后为之鼓掌,表现我们的怜悯与赞叹吗? 不,这是远远不够的,这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与作为,而应该像小雨一样,在赞叹之后,为改变它们的现实处境作出应有的努力,为它们的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让它们也能像其他的小树苗一样能汲取成长的必要养分、享受那阳光雨露,而不是顾影自怜、自怨自艾。他们不能选择生存的环境,但我们能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环境,让每一个弱小、卑微的小生命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平等与成长的尊重,让每一个匍匐前行的个体都能感受到希望的力量与奋斗的意义。 这是一种美好,一种温暖的美好。不是鄙夷与遗弃,不是止步于怜悯与同情,不是满足于赞叹与感动,而是满怀着对生命与奋斗的敬意为现实的改变作出努力,就像“希望工程”,给与希望,创造希望的可能,让每一株小树苗都有成为参天大树的可能。这是一种温暖的美好,也是让我们奋斗的力量源泉。 因此,当我们注视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下水道、看到地砖缝,看到那在地砖缝中坚强成长的小树苗,除此之外,我们还会看到那落后的乡村、那破败的瓦房、为生活辗转奔波的农民工、在城市蜗居一角的青年......生存的现状与生活的状态千姿百态,但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不应厚此薄彼。每一种努力,都应令人尊重并肃然起敬,而每一个个体的成长与发展,都应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不管你是弱小、卑微的小树苗,还是高大挺拔的参天大树。 为每一份希望提供发展的可能,让每一棵小树苗都能茁壮成长,这是我们的愿望,也是我们的责任。(1086字) 不论何方,光芒万丈 佛山市南海区石门高级中学 程晟 一株生长在下水道边地砖缝中的小树苗引起了两位同学的讨论。小莉认为它生命力真强,而小雨则认为它长错了地方,应该挪到花坛里,这样才会长得更好。 于我而言,我更认同小莉的观点。 诚然,挪至花坛,加以呵护,也许长势确实会更良好。但,那是实用至上功利主义者的观点。从生命本质意义上来说,有太多的因素不是我们“挪”一下就可以改变的。比如我们的出身、遗传、家境、血缘、所处的客观环境等等。身处何处无法改变的前提下,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像小雨同学所看到的那样焕发出足够的光芒,让生命有足够的精彩。 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那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人不正因为处于一个“错”了的时代,“错”了的地方吗?不抱怨环境,是金子总会发光。平凡之处更显伟大,恶劣之境方显坚韧,逆境之中更显价值。我赞美小树苗,不是因为它将来枝繁叶茂,能遮风挡雨,取木建房,而是因为它们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不断地接近太阳,把枝丫伸向天空,去抚摸温暖的风,去拥抱迷人的蓝。它长势良好,枝繁叶茂只是守林人,木匠所关心的。生命本身有它独特的完美。超越实用至上功利主义的想法吧!逆境之中体现出来的蓬勃的生命力与精神才是它们的价值所在。论起生长环境,应该没有比黄山松更恶劣的了吧?无一丝土壤的乱石堆上!可是,世人为何赞美黄山松? 顾城在《哲思录》一书中这样写到:“生命本身就是闪耀的此刻,不是过程。就像芳香不需要道路一样。”是的,就像精神不会被所处位置而阻挡一样。面对恶劣环境,不屈的生命力才是我们所提倡的。这样会激励更多平凡的人们不放弃对生活梦想的追求,不失去对生活的期盼,不抱怨自身,不埋怨周遭,而是全身心投入到更精彩的拼搏中去。于社会,这是有大裨益的。《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出生农村,忍饥挨饿,置身于暗无天日的地下煤矿中。虽有机会换个工作环境。但他做出的选择却是留下,留在大地的深处,为什么?因为他懂得了生命的真谛在于永不止息的奋斗。 所有被风吹过的树,才显得有神。这风,是电闪雷鸣,是狂风暴雨,是无情水火,是穷乡僻壤……但也正因此,它装饰了自然的四季。就像无数身处平凡岗位的人们,风里来雨里去,他们装饰了梦想一样。 感谢小树苗,它虽比四季短,却比世界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