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小说鉴赏形象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小说鉴赏形象学案

课 题 小说形象赏析题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 1-4‎ 学习目标 ‎1掌握概括和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途径和方法 ‎2把握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和物象的作用 ‎3解决人物形象特征分析或概括不全面的问题 ‎4小说形象类题目的审题答题规范指导 重点难点 把握解题技巧 方 法 ‎ 讲练结合 探 知 部 分(学生独立完成) ‎ ‎-------------------------------------------------------------------------‎ 构建解答小说形象赏析题的知识体系 一、掌握概括和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途径和方法 小说中的人物,又称典型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采用“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艺术手法创作出来的。对比生活中的原型,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更具有代表性。‎ 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外在特征是指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是指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 把握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是小说阅读的中心任务。如何把握呢?‎ ‎1.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2.结合小说直接描写的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及间接描写的环境和与他人关系等内容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这是最主要的途径和方法。‎ ‎(1)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是一种对人物形象外部特征进行描绘的手法,具体包括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描写。它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从人物肖像描写切入分析,可以迅速掌握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教养甚至内在性格等。 边练边悟1 阅读下面的人物肖像描写,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刘四爷是虎相。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突出了刘四爷的“虎相”和“虎气”。‎ 学 生 笔 记 ‎(2)语言描写 人物语言是小说中体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面,精妙的语言描写可照见人物的内心世界,或内心毒辣,或心细绵密,或憨厚诚实,或单纯可爱。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应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边练边悟2 分析下面的人物语言,概括其性格特征。‎ 玛兰在做部长的同学帮助下做了行政法院参事。??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制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有点权力的。”‎ 一天早上,他去行政法院,在避雨的门口遇到一个老神父(指桑蒂尔,被控告做过许多卑鄙龌龊的事),他说:‎ ‎“如果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这把伞。我到行政法院去。我是那里的参事。‎ ‎“哼!您可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神父。瞧吧,瞧吧,有了我,您的事情解决起来一定非常顺利。”‎ 当他得知那位神父是一个骗子,有损于他的声誉时,张皇失措地对他的同事珀蒂帕说:“别提了??您瞧??我上当了??他这人看上去那么老实??他耍了我??卑鄙可耻地耍了我。我求您,求您设法狠狠地惩办他一下,越狠越好。我要写信。请您告诉我,要惩办他,得给谁写信???对,找总主教!” (节选自莫泊桑《保护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他对熟人及那位陌生神父说的话语中,一方面可以看出他的天真、热心、没有原则,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他的炫耀、虚荣、自私、自高自大。从他对同事珀蒂帕所说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的自私自利、见风使舵。‎ ‎(3)动作描写 动作是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人的每一个行动都受其思想、性格的制约,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的动作,势必会显示出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所以,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还应关注人物的动作描写。‎ 边练边悟3 阅读下面文段,注意画线部分,请简要分析其行为反映了“爷爷”什么样的 心态。‎ ‎(我爷爷靠勤劳发了家,做了大染坊的老板。他劳动或闲暇时总爱嚼黄豆,我父亲是爷爷的独苗,从小沾染上了抽大烟、赌博的恶习。)‎ 我十岁那年,三天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大染坊被抵了赌债。那一天爷爷 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 搬出大染坊时,爷爷习惯性地掏出黄豆,迟疑了一下,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 ‎(节选自王琼华《最后的黄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心态:反映出“爷爷”在产业被抵债之后内心的痛苦、失落和气愤。‎ 分析:①“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是因为内心痛苦,没兴趣嚼黄豆了;②“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寓意其守成的失败,也表达了对儿子败家的气愤。(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从分析人物心态的角度考查对文本的理解鉴赏能力。要结合上下文分析爷爷动作发生变化的前因后果,其反常举动是因为儿子赌输后将染房抵债。‎ ‎(4)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是人类灵魂精髓的支撑。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描述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直接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方面来暗示。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的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交织在一起,有时候描写了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同时也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边练边悟4 阅读下面的文字,注意“他”的心理活动,概括“他”的性格。‎ ‎(他租个黄鱼车,把书从货站运到静安寺。骑黄鱼车的是个小伙子,他骑自行车跟着。)‎ 路上,小伙子问他:“你家住在静安寺?”他说:“是。”小伙子又问:“你家有浴缸吗?”他警觉起来,心想这人是不是要在他家洗澡?他含含糊糊地说:“嗯。”小伙子接着问:“你是在哪里上班?”“机关。”“那你们单位里有浴缸吗?”小伙子再问。他说:“有是有,不过??”他也想含糊过去,可是小伙子看着他,等待下文,他只得说下去:“不过,那浴缸基本没人洗,太大了,需要很多热水。”‎ 路两边的树很稀疏。太阳烤着他俩的背,他俩的汗衫都湿了。从货站到静安寺,几乎斜穿了整个上海。他很渴,可是心想:“如果喝汽水,要不要给他买呢?”想到这里,就打消了念头。‎ 小伙子又问道:“你每天在家还是在单位洗澡呢?”他先说“在家”,可一想这人也许是想在他家洗澡,就改口说“单位”。这时又想起自己刚说过单位浴缸没人用,就又补了句:“看情况而定。”那人接着问:“你家的浴缸大还是小?”他不得已地说:“很小。”“怎样小?”“像我这样的人坐在里面要蜷着 腿。”“那你就要把水放满,泡在里边;或者就站在里面,用脸盆盛水往身上泼,反倒比较省水。”“是的。”他答应道,心里却动了一下,望了一眼那人汗淋淋的身子,想:其实让他洗个澡也没什么。可是想到女人说过“厨房可以合用,洗澡间却不能合用”的一些道理,就没再想下去。这时已到了市区,两边的梧桐树高大而茂密,知了懒洋洋地叫着。风吹在热汗淋淋的身上,很凉爽,他渴得非常厉害,他已经决定去买两瓶汽水,他一瓶,那人一瓶。可是路边却没有冷饮店。 (节选自王安忆《洗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他”既有精明、敏感、细腻、谨慎、多虑、小气甚至吝啬的一面,又有心地善良、通情达理的一面。‎ ‎(5)细节描写 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成功的细节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是文学创作不可忽视的技巧。细节描写主要有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 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的性格、追求、爱好。如鲁迅《孔乙己》中,孔乙己会“回”字的四种写法,典型地表现了这个人物的迂腐和呆气。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严监生临终前望着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芯而不肯断气,入木三分地表现了这一人物的吝啬和刻薄。‎ 边练边悟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董师傅在一所大学里做木匠已经二十几年了,做起活儿来得心应手。)‎ 他精通木匠活儿,也对校园里的山水草木很是熟悉。若是有人了解他的知识,可能聘他为业余园林鉴赏家,其实他自己也不了解。一年年花开花落,人去人来;教师住宅里老的一个个走了,学生宿舍里小的一拨拨来了。董师傅见得多了,也没有什么特别感慨的。家里妻儿都很平安,挣的钱足够用了,日子过得很平静。‎ 校园里有一个不大的湖,绿柳垂岸,柳丝牵引着湖水,湖水清澈,游鱼可见。董师傅每晚收拾好木工工具,便来湖边大石上闲坐,点上一支烟,心静如水,十分自在。‎ ‎(节选自宗璞《董师傅游湖》)‎ 董师傅每晚到湖边闲坐的细节描写,反映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反映了董师傅淡泊平和的情感世界。‎ ‎(6)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是刻画人物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它通过对相关人、事、物、景的描写,来烘托渲染人物形象。这种手法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含蓄曲折地表现人物形象。其方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借助次要人物陪衬烘托。小说中的次要人物的作用有:‎ a.为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b.揭示或凸显主旨;c.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②借助物象陪衬烘托。小说中特殊重要的物象,其基本作用不外乎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暗示环境特征。有时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文章的线索,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③借助环境陪衬烘托。(见本专题题型二)‎ 边练边悟6 阅读下面的文段,从刘四爷和虎妞两人的表现中分析概括祥子的性格。‎ 不拉刘四爷的车,而能住在人和厂,据别的车夫看,是件少有的事。因此,甚至有人猜测,祥子必和刘老头子是亲戚;更有人说,刘老头子大概是看上了祥子,想弄个上门女婿。这种猜想里虽然怀着点妒羡,可是万一要真是这么回事呢,将来刘四爷一死,人和厂就一定归了祥子。这个,教他们只敢胡猜,而不敢在祥子面前说什么不受听的。其实呢,刘老头子的优待祥子是另有笔账儿。祥子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新的环境里还能保持着旧的习惯。假若他去当了兵,他决不会一穿上那套虎皮,马上就不傻装傻地去欺侮人。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做。他去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用不着谁支使,他自己愿意干,干得高高兴兴,仿佛是一种极好的娱乐。厂子里平常总住着二十来个车夫;收了车,大家不是坐着闲谈,便是蒙头大睡;祥子,只有祥子的手不闲着。初上来,大家认为他是向刘四爷献殷勤,狗事巴结人;过了几天,他们看出来他一点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他是那么真诚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刘老头子没有夸奖过他一句,没有格外多看他一眼;老头子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虎妞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当祥子去拉包月的时候,刘家父女都仿佛失去一个朋友。赶到他一回来,连老头子骂人也似乎更痛快而慈善一些。‎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刘四爷的表现中可以看出祥子的真诚勤快、勤劳本分、讲究干净,从虎妞的表现中可以看出祥子的脾气好。‎ ‎3. 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因此引起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节论人。‎ 根据故事情节,概括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全面、恰当、实事求是。人物的性格特征是从情节中引出的结论,反过来可以解释情节。只有全面而恰当的结论才能正确解释全部情节。‎ 第二,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 第三,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 第四,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4. 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形象(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性格。其次,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性格),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这样才能既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人物都是一定的社会环境的产物,每个人的身上都鲜明地体现着时代的烙印。如《林黛玉进贾府》开头的贾府环境描写,把故事发生的背景、时代、社会关系作了明确的交代,林黛玉的性格特点也就有了基础,有了依托。‎ ‎5. 注意作者对人物的直接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间接议论的语句,弄清楚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等等。‎ 二、把握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和物象的作用 ‎1. 主要人物的作用 小说的人物形象众多,其中置于中心地位,被作者着力塑造的就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刻画人物是小说的核心,但不是根本目的,刻画人物的美丑善恶无非是为反映现实服务的,小说的最终落脚点是借助形象透露出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的感受和体会。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即人物形象折射出的社会现象以及带给人们的某种启示,是主要人物形象承担的重要任务。简言之,主要人物承担着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2. 次要人物的作用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④推动情节发展。‎ ‎3. 物象的作用 小说引入特别主要的物象,基本作用有:①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③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 边练边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提 琴 ‎(美)保·琼斯 从我幼年时一直到长大离开家上大学,甚至在那之后,我舅舅迈克的小提琴一直被视为家中的珍宝。它已成为某种象征。‎ 我还记得迈克舅舅第一次让我瞧他那把小提琴。他打开陈旧的黑盒子,里面衬垫着鲜艳华丽的绿天鹅绒,那把琴静静地平卧其中。“现在你可看见了一把出自名匠的古琴。”他语调庄重地告诉我,并且让我透过琴面的f形音孔观看里面褪了色的标记。是他父亲给了他这把琴,追根溯源,琴是一位先辈从意大利带来的。‎ 我父亲是一位面包师傅,在爱塞克斯大街新开辟的铺面是他从事的一桩最大的冒险事业。下面打算作为面包房,背面将辟为冷饮室,里面的桌子都是大理石贴面。当父亲头一次告诉母亲这个计划时,他心里异常兴奋。‎ ‎“我告诉你,玛丽,根本不会有危险,”看见母亲脸色不对头,父亲说道,“你只要在这份三千美元的借贷申请书上签个名就行了。”‎ ‎“可如果是抵押贷款,”她呜咽地说道,“他们可以把我们一家子撵到街上,我们要成为叫花子的,卡尔。”‎ ‎“我想稍微讲几句。”舅舅说。他站起来从陈列柜顶上取下那把小提琴,“我从报上读过,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卖了五千元。把它拿去卖了,卡尔。”‎ ‎“哦,迈克!”母亲很吃惊。‎ ‎“我可不愿那么做,迈克。”父亲说道。‎ ‎“如果你赶快的话,”迈克舅舅告诉他,“你可以在老埃雷特关店之前赶到他那里。”迈克舅舅的双手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于是我父亲腋下夹着提琴盒出门了。‎ 过了一阵子父亲从前门进来,他吹着口哨,脚步轻捷,可是仍然夹着那只提琴盒。他做的头一件事便是将琴盒放回到陈列柜顶上的老地方。‎ ‎“我都已经走到埃雷特那家店的门口了,可我心里突然起了个念头,”父亲解释道,“我们干吗要卖它?就放在老地方不挺好的吗?这就像我们有了一只保险箱,里面放着崭新的五十张一百元面额的票子。有了这笔钱,我们就用不着为那笔三千元的贷款担惊受怕了。你说是吗,玛丽?如果我们要还的话,只消穿过三条马路到埃雷特那家店去就行了。”‎ 母亲显出欣喜的表情:“我很高兴,卡尔。”‎ ‎“一个很明智的主意,”迈克舅舅裁决道,“另外,我自愿把这把琴留给小玛丽,供她在大学里念书的费用。”‎ 那笔贷款并没有给家里造成麻烦。我进中学后,上午上课,下午就在店里帮忙。‎ 在我即将上大学的那年夏天,迈克舅舅溘然长逝,于是他的小提琴便传给了我。‎ ‎“他们难道没有让你们勤工俭学的方案吗?”一天晚上,父亲问我。‎ 我告诉他确实有。‎ ‎“我想那样最好。”他突然说道,“我在你衣柜的抽屉里放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两百元,应该够缴你开始的那些费用了。你母亲可是就指望那把小提琴的。”‎ 母亲确实是这样。不过她不再忧心忡忡,这把琴已经属于我了。‎ 在我离家的头一天,父母都在店里忙着,我提着这把琴来到埃雷特的乐器店。这位老人从后房走出来,眼睛像猫头鹰般一眨一眨。‎ 我打开琴盒:“它值多少钱?”‎ 他拿起琴来:“卖二十五元,也许能卖到五十元,这就要看谁愿意要它了。”‎ ‎“可这是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呀。”我说。‎ ‎“不错,这上面确实有他的标记,”他彬彬有礼地说道,“许多小提琴上都有这种标记,可并不是真的,这也绝不会是真的。”他好奇地凝视着我,“我以前见过这件乐器,你是不是卡尔·恩格勒的女儿?”‎ ‎“是的。”我简短地回答道。当然,这把琴我没有卖掉,我把它带回家,放到楼上自己的房间去了。‎ 在我离家前最后那次晚餐席上,母亲偶然朝陈列柜顶上瞟了一眼。“琴呢?”她问道,一面把手贴在自己胸口,“你们把它卖了?”‎ 父亲显得很忧虑,直到我摇摇头。“在楼上我的衣箱里,”我告诉她,“我想把它放到学校我的房间里,平时看到它就使我想到自己的家。”‎ 母亲高兴起来,显得很满意。“此外,”我继续说道,“那样的话,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我需要钱用,你们就用不着为我担心了。这就像我拥有了一个装得满满的钱匣子,是这样吗,爸爸?”‎ ‎“是这样,玛丽,是这样的。”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 ‎7. 请概括“我”(小玛丽)这一形象的主要性格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主要性格特点:能体贴理解他人(或“善解人意”“成熟懂事”)。‎ 作用:①“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③通过“我”侧面烘托“父亲”的形象。‎ ‎8. 请分析“小提琴”在小说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它是小说组材的中心,甚至可以说是小说的线索。②它较好地体现了人物性格:“舅舅”为了“我”家渡过难关而打算卖掉他珍藏多年的小提琴,表明他对亲情的珍重;“父亲”得知小提琴是赝品却并不说破,而是巧妙地保护着“舅舅”的梦想和“母亲”的希望,表明了“父亲”的心地善良;“我”得知真相后,理解并学习“父亲”的处理方式,表明了“我”的成长。③它是主题的象征,多侧面地体现了“爱的力量和传承”这一主题 ‎------------------------------------------------------------------------------------------------------------‎ 研 究 部 分(小组合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突破]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性格)特征要准确、全面 ‎ 指出答题存在问题,找到解决方法。‎ ‎(2011·江苏)《“这是你的战争!”》(原文见本节专题二)‎ 文中的手帕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 现场答案 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该答案对孟弗之“递”手帕给学生包含的“关爱”“赞赏”两点情感内涵概括得贴切、全面,对学生“接”“递”手帕包含的“友爱”把握得也很准确。可问题就是出在答题的不全面上。围绕“手帕”写了三个层次的细节,除孟弗之的“递”,学生之间的“接”“递”两个层次外,还有学生“还”手帕给孟教授这第三个层次细节没有讲到,其实是阅读不精细所致。再者,对每一个层次的细节中的情感内涵把握不够全面,如学生之间的“接”“递”细节就少了一小点,这是思考不全、未设身处地地思考所致。‎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修改为满分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面对洋溢着爱国热情、要求做志愿者的学生,递手帕的行动表现了孟弗之作为老师的嘉许和关爱。(2)学生间的递、接,表现了志同道合的同学间的默契。(3)师生间的递、接、还,表现了彬彬有礼的师生在民族大任的召唤下情感的水乳交融。‎ 解析 孟弗 之先生将叠得方整的手帕递给志愿应征的大学生擦脸上的雪水,而后又将已是湿布的手帕顶在自己的头上,这些细节都表明孟先生对应征学生的欣赏、爱护、支持、赞扬,并且由衷地高兴。‎ ‎【因题突破】对人物形象特征的分析或概括不准确、不全面,是考生小说复习,尤其是高考小说阅读现场普遍存在的问题。虽说“不准确”与“不全面”有共同的产生原因,但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1. 如何解决人物形象特征分析或概括不准确的问题 ‎(1)读懂故事情节,了解作者对小说中的人物是赞扬还是批判,是肯定还是否定。‎ ‎(2)抓住文中某处具体的人物言行、细节分析时不能孤立地分析,而应着眼全篇、前后观照,结合作品的大背景和具体的情景来分析。‎ ‎(3)分析时要参考人物的身份、地位及所处的环境,防止任意拔高或贬损。‎ ‎(4)使用概括形象特点的词语要字斟句酌,认真推敲,最好能借助原文中的词语。‎ 另外,要具有依据历史时代、文化社会和民族特点去评判人物的思考视角。像概括、分析外国小说中的人物,就不宜照着中国的文化观念和审美习惯进行,而要有西方的文化视角,要站在他们当时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去评判。‎ 即时巩固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光绪三年,淮河发大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河南济源偏北有一铁牛镇也来了几十个衣衫褴褛的灾民,他们在等待镇上最有名的铁公鸡——周老爷子施粥。但周老爷子规定领粥时,必须说“周老爷真慷慨,周老爷真是个大善人”,然后跪下来朝周家大门磕个头……‎ 周老爷的慈善活动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反而被人骂得狗血淋头,那些没有施舍的富户们则耻笑周老爷子做了件蠢事。周老爷子似乎也意识到了,便改了规矩,领粥时可以不跪,但必须为周家做一天活。这个规矩倒还不错,但周家哪有那么多活给人干?于是周老爷子将家里的佣工全部遣走,这些人聚拢起来朝周老爷子讨说法,周老爷子的回话倒也简单:谁干活只要三餐饭,不要工钱,就可以留下。小儿子担心:“爹,灾民们固然用着便宜,可他们总有走的一天,到时候咱们家再找人可就难了。”周老爷子说他们肯定会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活计。小儿子豁然开朗,这老爷子真算计到家了,够狠!结果铁牛镇的佣工价格直线下降。‎ 水灾过后,铁牛镇又恢复了原样。但是,周老爷子的名声在这半年里变得臭不可闻,大家提起他,干脆以“老鬼”相称。‎ 这年,周老爷子病重,临死前对孩子们说:“我知道你们对我颇有微词,但你们不知道,我这么做,既是为他们好,也是为你们好。我原来也讨过饭,当时和我一起讨饭的好朋友,他一生都在讨饭,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大家惊奇地听着。“因为他运气好,遇到了一个好人家,大米饭白馒头管够,让他觉得讨饭的日子真不错;而我运气不好,讨饭被狗咬,被人打,所以我恨透了讨饭。”周老爷子沉痛地说,“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别人不做粥棚,我做。但我不会让灾民们觉得讨来的饭特别香。钱花好了能帮人,花不好就毁人,我落了个坏名声,却总好过给铁牛镇增加一批乞丐……”‎ 说罢,溘然长逝。周家子孙将丧礼办得非常寒酸,百姓们纷纷议论周家孩子不孝,但周家人不在意。几十年后,周家还在,子孙兴盛,出了好几个人才,而其他富户都没有逃过“富不过三代”的规律,相继败亡。(选自刘源《铁公鸡施粥》,有删改)‎ 请概括文中周老爷子的性格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吝啬(勤俭、节省)持家,心地善良,施舍有方,坚持己见(固执己见),教子有方,深谋远虑(深谙事理)。‎ ‎2. 如何解决人物形象特征分析或概括不全面的问题 ‎(1)阅读。要筛选好有关人物的正面文字信息和侧面文字信息。人物形象特点主要靠人物自身的言行举止、所思所想表现出来。首先把这方面内容一点不漏地筛选出来以分析评判。再者,注意有关人物的侧面信息,如别人的反应、环境特点等。对于一些局部文字,要注意抓住关键词语,把握内部小的层次。‎ ‎(2)思考。①处理“平面”与“立体”的关系。所谓“平面”与“立体”,是对人物形象形象的说法。所谓“平面”人物,就是性格较为单一的人物;所谓“立体”人物,就是性格复杂多变的人物。生活中少有“平面”人物,多的是“立体”人物。文学就是人学,文学中的人物是以现实人物为基础的,其性格是丰富、复杂、多侧面的,而且是在变化着的。人性有善有恶,性格有优有劣;境遇条件不同,人的性格表现是不同的;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更是各种各样。认识到这一点,就能更好地分析人物形象,要用联系、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人物,绝不能单一地、静止地评价人物。②要注意区分形象与性格用语的不同,分析形象要外在与内在相结合。人物形象题干中“形象”与“性格”用语是有所区别的,审题时要注意区分。人物形象这一概念的内涵大于人物性格的内涵,人物形象特点的核心是人的性格特点,但还包括人物的肖像、衣着、身份、职业、地位、技能、行为习惯等因素,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则只指人物的品行、情感、精神等心理特点。当分析人物形象特征时,要由表层到内在精神,由外在形象特征到内在思想性格特征。‎ ‎(3)具体做题方法。这类题通常的做法是:首先要从小说中圈画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但这种做法最容易忽略“从情节中把握人物”这一点。情节是人物的性格史,从情节中把握人物,最容易把握人物性格的变化和主次关系。‎ 即时巩固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晚饭时,饭店里正在表演“喂自己影子吃饭”的魔术。](编者所加)‎ 那影子又吃、又喝,泰然自若。不久,那人把灯全部打开,神情冷漠而忧郁,脸色显得格外苍白。他一本正经地说道:‎ ‎“诸位,敝人深知这般玄妙的实验颇易惹人嘲讽、怀疑,但这无关紧要。总有一天,这项旨在使自己的影子独立于本人的实验,必将得到公认和奖励。临走前,敬请凡有疑问者前来搜一下敝人的衣服,以便确信我绝没有藏匿任何物品。诸位的慷慨惠赠,无一不为我影子所食。这如同敝人叫巴龙·卡米洛·弗莱切一样千真万确。十分感谢,祝大家吃好,晚安!”‎ ‎“见鬼去吧!”‎ ‎“谁要搜你的身子!”‎ ‎“幻术玩够了,来点音乐吧!”‎ 卡米洛·弗莱切,真名叫胡安·马里诺,他面朝三方,各鞠了个躬,神态庄重地退出了餐厅。穿过花园时,突然有人一把抓住他的胳膊。‎ ‎“你给我滚!”警察厉声吼道,“下次再看到你,就让你和你的影子统统蹲到警察局过夜去。”‎ 他低下头,慢慢地走了出去。拐过街角,他才稍稍挺直身子,加快脚步回家。‎ ‎[回到家中,他从衣服里掏出一块鸡脯,几块饼,给他的三个孩子吃,女儿请他一块吃,他说自己已经吃过了。](编者所加)(节选自《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文中马里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那影子又吃、又喝,泰然自若……神情冷漠而忧郁,脸色显得格外苍白”这段肖像描写显示了他虽然人前风度翩翩、泰然自若,但内心痛苦、忍辱负重的特点。‎ ‎(2)精彩的谢幕词一方面表现了他的能说会道,有精湛的表演才能,但又表现了他的强颜欢笑。‎ ‎(3)观众的呼声和警察的驱逐,表现了他地位的卑微。‎ ‎------------------------------------------------------------------------‎ 应 用 部 分(独立完成、小组合作)‎ ‎-------------------------------------------------------------------------‎ 小说形象类题目的审题答题规范指导 ‎1. 审题 审题要审清三点:‎ ‎(1)是整体把握还是局部分析 整体把握的提问方式主要有:①他是什么样的人?②请结合全文,分析其性格特点。‎ 局部分析的提问方式主要有:①画线的句子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②画线的句子写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2)是概括还是分析 ‎“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即可,“分析”题要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字分析。‎ ‎(3)是性格还是形象 答形象题时不要忘记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等因素。‎ ‎2. 答题 ‎(1)整体把握题 ‎①只要求概括形象或性格,只要分点列出即可,点与点之间不能交叉。‎ ‎②整体分析,可有两种思路:‎ a.概括→分析:先给出一个总的评判,即用几个关键性的词语高度概括出人物形象(性格)的特点,用“×××是一个……的人物形象”的句式完成,接着在小说中找到相关依据,概要论证分析。‎ b.分析→概括:先列出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后概括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 ‎(2)局部分析题 先看所给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等,抓住描写中的关键词语看其凸显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或心理,再结合情节推进、故事相关背景,就可以准确把握人物的心理或性格。‎ 答这一类题要多往深处想想,因为这类题的答案往往不止一个。‎ ‎(3)学会用术语答题 人物形象的概括,都有较固定的术语。如正面人物常用以下词语概括:正直、公正、勤劳、勤奋、善良、仁慈、乐于助人、宽容、大度、严于律己、聪明、机智、深谋远虑、有志气、有作为、专一、坚定、坚强、勇敢、忠贞、忠诚、真诚、诚实、谦虚、清高、节俭、简朴、廉洁、博学、能干、一视同仁、正直无私、义无反顾、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冰清玉洁、克己奉公、忍辱负重、表里如一、贫贱不移等。(反面人物则换成相应的反义词语)‎ 规范训练 (2011·山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审 丑 严歌苓 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着赵无定,说:“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了。我家小臭儿也出息了,要娶媳妇了。现在的媳妇都得要钢琴,就跟我年轻时候,媳妇们要彩礼一样。没彩礼,娶不上什么体面媳妇。……一个钢琴得五千哪。”‎ 老头两片嘴唇启开着,看得出结了满嘴的话:“我在想,你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差事,就是你爸早先给我找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的。”‎ ‎“大爷,可现在……”‎ ‎“你不用说,我知道我现在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你跟学校说说,要是给别人十块,给我八块就成……”‎ 无定为他争取到的价码是十五元一小时。因为无定父亲的“审丑说”莫名其妙地热起来。一个顶信仰“审丑”原则的学生的画作在全国美展中得了一等奖,许多杂志刊出这个“审丑”创举——巨大的画幅上,那丑浓烈、逼真得让人恶心。‎ 晚秋,那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打旋的透明塑料膜。他告诉无定,小臭儿有了钢琴,也有了媳妇。他们交谈时,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又一年,赵无定被介绍到一个画商家。敲开门,里面的男主人对他叫:“哎呀,是你呀!不认识我啦?”男主人身后是一屋锃亮的家具,锃亮的各“大件儿”,锃亮的钢琴,锃亮的一个女人。‎ ‎“你妈给过我一块冰糖呢,那时糖多金贵!忘啦?”‎ 无定明白了,面前这个双下巴、头开始拔顶的男人是小臭儿。‎ ‎“快请进,快请进!哎,咱家来稀客啦!”他对女人说。‎ 无定在宽大的沙发上落下屁股,挺寒酸地把几张画靠在茶几腿上。‎ ‎“这几张画……”‎ ‎“先不谈生意,先吃饭!哥儿们多少年了!”小臭儿扬声笑起来,“包了饺子,三鲜馅儿的,正下着。冰箱里我存了青岛啤酒。瞅你赶得这个巧!”‎ 这时有人轻轻地敲门。媳妇从猫眼儿看出去,踮着脚尖儿退回来:“你爷爷!”‎ ‎“我哪儿来的爷爷?他不要老脸,我可要脸!”小臭儿说。他起身,嘱咐媳妇:“先不开饭,不然他下回专赶吃饭时间来!你就告诉他我不在家。”然后转脸向无定,笑又回来了:“拿上你的画,咱们上卧室谈。”‎ 无定跟着进了卧室,小臭儿将门挂个死。客厅里传来一清亮一混浊两副嗓音。‎ ‎“臭儿又不在吗?老也没见他,想得慌。”‎ ‎“他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回来!”‎ ‎“那我多等会儿。”‎ ‎“哎哎!……别往那儿坐,那沙发是新的!您坐这儿吧!……”‎ 无定早没了谈生意的心思,心坠得他累。一小时后,老头走了。一锅饺子捂在锅里的时间太长了,全沤烂了,成浆了。‎ 无定客气而坚决地在他们摆开饭桌时离开了。‎ 不久,学校会计科的人告诉无定,老头的计时工资算错了,少付了他百把块钱。无定揣了钱,但从夏天到冬天,一直没遇到老头。他只好从学校找到了老头的合同,那上面有他的地址:某街三百四十一号。街是条偏街,在城郊。无定没费多少时间便找着了三百四十号——这条街的最后一个号码,再往前就是菜田了。‎ 无定走出了街的末端,身后跟了一群热心好事的闲人。在阔大无边的菜田里,有一个柴棚样的小房,门上方有一个手写的号码:三百四十一。门边一辆垃圾车……‎ ‎“噢,您是找他呀!”闲人中有人终于醒悟似的,“曾大爷!他死啦。去年冬天死啦!”‎ 那人说:老头有个很好的孙子,孝敬,挣钱给爷爷花,混得特体面,要接爷爷去他的新公寓,要天天给爷爷包饺子;但老头不愿去,天天喂他饺子的好日子他过不惯,他怕那种被人伺候、供着的日子……这是老头亲口告诉街坊的。‎ ‎“你是曾大爷的什么人?”那人问。‎ ‎“朋友。”无定答。‎ ‎“也认识他孙子小臭子?”‎ ‎“对。”‎ ‎“他真对他爷爷那样好?”‎ 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节选自《审丑》,有删改)‎ ‎1. 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外貌丑陋,(2)吃苦耐劳,(3)深爱自己的孙子并为之全力付出(或“隐忍小臭儿的不孝”),(4)晚景凄凉。‎ 解析 要从文本中找出体现人物形象特点的相关语言、行为、细节描写等,据此进行分析归纳。‎ ‎2. 小说结尾处“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反映了无定的复杂矛盾心理。无定对闲人的话感到意外,在同情老人的同时,还是理解了他的一片苦心;无定憎恶小臭儿的不孝(或“忘恩负义”),却仍愿意为这个淳朴的老人隐瞒真相。‎ 解析 “停了好大一会儿”显示人物内心的迟疑和矛盾。分析人物此时的心理要多方位、多层面地联系人物关系和小说的主题。‎ ‎------------------------------------------------------------‎ 巩固训练 ‎------------------------------------------------------------‎ 一、基础题组 ‎(2013·新课标全国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峡 谷 阿 城 山被直着劈开,于是当中有七八里谷地。大约是那刀有些弯,结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许,愈近峡口,便愈低。‎ 森森冷气漫出峡口,收掉一身黏汗。峡口处,倒一棵大树,连根拔起,似谷里出了什么不测之事,把大树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峡顶一线蓝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 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长,石头生铁般锈着。一块巨石和百十块斗大石头,昏死在峡壁根,一动不动。巨石上伏着两只四脚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子,与石头们赛呆。‎ 因有人在峡中走,壁上时时落下些许小石,声音左右荡着升上去。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 顺路上去,有三五人家在高处。临路立一幢 石屋,门开着,却像睡觉的人。门口一幅布旗静静垂着。靠近人家,便有稀松的石板垫路。‎ 中午的阳光慢慢挤进峡谷,阴气浮开,地气熏上来,石板有些颤。似乎有了噪音,细听却什么也不响。忍不住干咳一两声,总是自讨没趣。一世界都静着,不要谁来多舌。‎ 走近了,方才辨出布旗上有个藏文字,布色已经晒退,字色也相去不远,随旗沉甸甸地垂着。‎ 忽然峡谷中有一点异响,却不辨来源。往身后寻去,只见来路的峡口有一匹马负一条汉,直腿走来。那马腿移得极密,蹄子踏在土路上,闷闷响成一团,骑手侧着身,并不上下颠。‎ 愈来愈近,一到上坡,马慢下来。骑手轻轻一夹,马上了石板,蹄铁连珠般脆响。马一耸一耸向上走,骑手就一坐一坐随它。蹄声在峡谷中回转,又响又高。那只鹰又出现了,慢慢移来移去。‎ 骑手走过眼前,结结实实一脸黑肉,直鼻紧嘴,细眼高颧,眉睫似漆。皮袍裹在身上,胸微敞,露出油灰布衣。手隐在袖中,并不拽缰。藏靴上一层细土,脚尖直翘着。眼睛遇着了,脸一短,肉横着默默一笑,随即复原,似乎咔嚓一响。马直走上去,屁股锦缎一样闪着。‎ 到了布旗下,骑手俯身移下马,将缰绳缚在门前木桩上。马平了脖子立着,甩一甩尾巴,曲一曲前蹄,倒换一下后腿。骑手望望门,那门不算大,骑手似乎比门宽着许多,可拐着腿,左右一晃,竟进去了。‎ 屋里极暗,不辨大小。慢慢就看出两张粗木桌子,三四把长凳,墙里一条木柜。木柜后面一个肥脸汉子,两眼陷进肉里,渗不出光,双肘支在柜上,似在瞌睡。骑手走近柜台,捉出几张纸币,撒在柜上。肥汉也不瞧那钱,转身进了里屋,少顷拿出一大木碗干肉,一副筷,放在骑手面前的木桌上,又回去舀来一碗酒,顺手把钱划在柜里。‎ 骑手喝一口酒,用袖擦一下嘴。又摸出刀割肉,将肉丢进嘴里,脸上凸起,腮紧紧一缩,又紧紧一缩,就咽了。把帽摘了,放在桌上,一头鬈发沉甸甸慢慢松开。手掌在桌上划一划,就有嚓嚓的声音。手指扇一样地散着,一般长短,并不拢。肥汉又端出一碗汤来,放在桌上冒气。‎ 一刻工夫,一碗肉已不见。骑手将嘴啃进酒碗里,一仰头,喉结猛一缩,又缓缓移下来,并不出长气,就喝汤。一时满屋都是喉咙响。‎ 不多时,骑手立起身,把帽捏在手里,脸上蒸出一团热气,向肥汉微微一咧嘴,晃出门外,肥汉梦一样呆着。‎ 阳光又移出峡谷,风又窜来窜去。布旗上下扭着动。马鬃飘起来,马打了一串响鼻。‎ 骑手戴上帽子,正一正,解下缰绳,马就踏起四蹄。骑手翻上去,紧一紧皮袍,用腿一夹,峡谷里响起一片脆响,不多时又闷闷响成一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耳朵一直支着,不信蹄声竟没有了,许久才辨出风声和布旗的响动。‎ ‎1. 小说中三次写到鹰,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强化了峡谷的荒凉僻静,为骑手的出现提供了独特的背景;②“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暗示骑手来了;③“那只鹰又出现了”,空中自由飞翔的鹰与独来独往的骑手相互比照,丰富了骑手的形象内涵。‎ 解析 本题通过考查重要形象的作用,来考查环境描写、重要语句的作用。要找到三次写鹰的语句,根据语境来概括这些语句对环境、情节、人物的作用。‎ ‎2. 小说中的“骑手”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外形:相貌不凡,身体强壮,肌肉结实,有着质朴自然的力与美。②举止:一人一骑,独行于峡谷中,虽山路崎岖,但因骑术高超而从容沉稳。③性情: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不拘生活小节,粗犷而有野性。‎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要抓住人物的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分析。要结合文章主旨,挖掘人物神韵。‎ 二、核心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木 匠 黄荣才 ‎①老开是个木匠。老开是个很老的木匠。‎ ‎②老开当木匠的时候才15岁。那时候,老开的舅舅是乡村里有名的木匠,老开读了几年私塾,字没认多少。老开对舅舅的木匠活倒是很有兴趣,老是缠着舅舅问这问那,帮着拉墨线,磨斧头、刨子、凿子,锉锯锋。趁舅舅休息时,老开还拿着废木料又刨又锯。老开的父亲看了,倒也干脆,把老开从私塾里领到舅舅的跟前,说:“跟着你吧,学一门手艺,饿不了肚子。”老开就这么成为一个木匠,小木匠。‎ ‎③老开的木匠当得风生水起,他整天沉浸在木匠活里,琢磨式样,打磨边角,名气是越来越大,十里八乡娶媳妇嫁女儿,都以请到老开打家具为荣。老开的手艺没得说,人又随和,对价钱也不计较,没有“师傅气”,不会摆架子。主要的家具打完了,还用边角料打个凳子或者小柜子,活忙完了,基本上没有废料。这口碑慢慢传开,老开的生意就越来越好,上门请老开的人越来越多。老开听了要打的家具,心里估摸着需要几天,在墙壁上做个记号,时间到了,就自己挑着木匠工具上门。定好了时间,老开就按照时间表接活,中途谁要加塞,老开根本不理,先来后到的规矩可不能破。‎ ‎④老开的木匠当得来劲,生活也过得很滋润。后来进了手工业者合作社,老开凭手艺赚工分,虽然收入少了,但他依旧沉迷于自己的木匠活。改革了,开放了,老开的生意又火了起来,老开脸上的皱纹舒坦了,干活的时候还跟着录音机哼几句。‎ ‎⑤“我给你打一套家具。”老开的话一出口,老开的孙子就笑了:“爷爷,现在谁还兴那些啊,又笨又重。”老开的脸黑了一下,老开的儿子刚要开口,老开又笑了:“就是啊,现在谁还打家具呢?要什么家具到店里一挑,什么式样没有?新潮,方便。”老开的儿子以为父亲气晕了,在说反话,看看又不像。“还是爷爷开明,不是老脑筋。”孙媳妇脆生生的话,让老开的笑容更灿烂了。孙子也高兴了:“爷爷好,好爷爷。我还以为我的新房要摆上一堆木头的家具呢。”“好了,就你们嘴甜,爷爷是那样的老糊涂吗?我可不干这种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的活。”“那我们选家具去喽。”孙子和孙媳妇手拉手出门了。老开看了,笑容收了起来,眼睛里有了水雾一样的东西。“爹!”儿子担心地叫了一声,老开摆摆手,不说话。‎ ‎⑥等孙子结完婚,老开还是坚持回到乡下。老开把收拾好的木匠工具一样一样 拿出来,一看就是老半天,眼神里满是落寞。“爹,要不你买材料打套家具放老屋里,也许以后人想看老家具就得到您这来呢!”来看老开的儿子小心翼翼地建议。老开的眼睛马上亮了。老开手脚利索地忙活开了,锯,刨,凿,忙得不亦乐乎。两个月过去了,一套家具,床、桌、椅、柜,甚至犁、风柜、耙等农具,一应俱全地出现在眼前,在老屋散发着木头的芳香。坐在这些家具中间,老开笑得很灿烂。“爷爷你太厉害了,要不是这些家具这么大,我都很想搬到我新房里当摆设呢。”孙媳妇的表扬让老开更是如吃了蜜一般。‎ ‎⑦老开天天看着自己的这些家具,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过了半个月,老开打电话给孙子:“带你老婆回来,爷爷送你们一份礼物。”孙子夫妻俩到家的时候,他们都傻眼了,家里的木家具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家具,有床、桌子、椅子、柜子,还有水车、锄头、犁、耙、风柜、木碗,全都活灵活现,只不过是缩小版迷你型的。“好了,这些东西你们要哪几件,拿回去吧。”“爷爷你太伟大了,我要这个,还有这个。”孙媳妇像小孩子一样,挑了这个拿那个。“爷爷,谁说你落伍了?谁说你英雄无用武之地?你继续打这样的小家具,我放到我的超市卖,肯定畅销。”孙子不愧是做生意的,头脑中有这根弦。‎ ‎⑧老开又忙活起来了,小家具越打越多,名气越来越响亮,老远的人都来他家看他打家具。报社、电视台也来采访,“寻找远去的农耕文明”“钩沉儿时记忆,感受农耕文明”“一个人和他的家具情结”等报道出现在报刊、电视上。老开一点也不寂寞,“我要办个家具农具展览”,不管是否畅销,老开每样产品都要留一件,他有了新的想法。(有删改)‎ ‎3. 小说中的儿子、孙子、孙媳妇等是次要人物,他们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方面,这些次要人物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主要人物老开起衬托作用,使得老开的形象更加真实丰满,作品的主题更加突出。‎ ‎4. 文中多处写到老开的表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举一例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中对老开表情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形象特点,并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如第⑤段中,当老开的孙子说老开打的家具“又笨又重”时,“老开的脸黑了一下”,这一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老开内心深处的波动,老开落寞、伤感的心理跃然纸上。第⑥段中,当老开看着自己“收拾好的木匠工具”时,“眼神里满是落寞”,这一描写体现了老开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而听到儿子的建议后,“老开的眼睛马上亮了”表现了老开觉得自己的手艺有了用武之地的惊喜,同时,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举出一个例子并恰当分析即可)‎ ‎5. 请简要概括老开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头脑灵活,手艺精湛,随和厚道,勤劳开明,能与时俱进。‎ 三、综合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夜航灯 袁省梅 在晚上的寒风中,路边的店门都关上了,我在空荡荡的街上慢慢走着,尽量的,挨着街灯走。在我四十二年的生命中,好像是没有比这些日子更喜欢灯光了。走到一个卖烤红薯的小摊,我会停下来。‎ 烤红薯的炉子通体散着热,挑在炉子上的灯像一盏夜航灯,小城晦明的街上,远远的,就能看见。有顾客来,炉边的老人漾着 满脸的笑,推开炉盖,掏出一块烤得焦黄的红薯在手里噗噗地掂,说,刚刚好,照我说,趁热吃好。每天晚上我都要买一块烤红薯,在摊前待一会,跟烤红薯的老人聊上几句。等到一块烤红薯装到袋子里,递到我手上时,好一会儿,我的手里都是热乎乎的。我也喜欢装烤红薯的纸袋子。很平常的纸袋子,是旧书纸糊的,给人一点怀旧的情愫和家常日子里的细微感动。‎ 老人说,照我说,回家吧,冷。我说,您也早点收了回吧。老人说,回,老伴要急了。‎ 老人的老伴等他回家呢,我想,这个冷的夜里,等我的只有一个黑屋子。我捏了捏兜里的瓶子。‎ 我害怕回家,害怕看见黑洞洞的窗户。‎ 黑的窗户冷寂的家是从公司易名、汽车换主,我还顶了高额的债务和老婆离婚后就有了。我不想让老婆担惊受怕被人堵截被人辱骂,跟老婆说好假离婚。我说你相信我困难是一时的,我们会好起来的,过去的一切我们还会拥有。老婆点点头,和我抱头痛哭。谁知,老婆转脸就把自己风风光光地嫁了。‎ 我把自己关在屋里,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三天后的一个晚上我起来了。我咬破嘴唇,眼里摔出一把泪,顺着街道默默地走着。漫无方向。我就看见了这个烤红薯摊,当然是,先看见了挑在炉子上的灯。‎ 老人说,收了摊,咱俩能跟一段。老人把红薯袋子搭在自行车后,掏了炉火,扑灭。我帮老人摘下那盏充电灯,挂在车把上。街上空无一人,几片枯的桐叶在干的枝头哗哗响。寒凉砭人。‎ 老人说,你好像有心事。我一愣,随即,就呵呵笑,没有。兜里的瓶子好像越发地沉了些。‎ 老人说,我儿子去年死了,车祸,白发人送黑发人,你不知道那滋味,老伴一急,脑溢血了,瘫了。照我说,这日子还要过,我还要把孙子养大看他娶媳妇呢。老人说着就嘎嘎笑,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人都说我命不好,照我说,倒要跟这命挣一挣。‎ 可我实在坚持不住了,曾经的显赫和前呼后拥,曾经的逢迎和灯红酒绿,都只剩下了一个冷清的家了。我扁扁嘴,没说话。兜里的瓶子好像压在我的心口上,憋得我透不过气。‎ 老人说,我那儿子从小就犟,就喜欢跟我对着于,照我说,他就是故意地把孩子媳妇和他妈给我扔下不管了,他就是看我的笑话,看我能不能扛过去,我就扛给你看,我给他说。老人嘿嘿笑,好像真的在跟儿子赌气。我抓握着红薯,任由瓶子在我兜里晃来晃去。‎ 跟老人分手时,老人说,这段路不好走,我给你照着。我不让,叫他赶紧回家,冷。老人说,照我说,没什么过不去的,你还年轻,日子长着呢。‎ 我苦笑一下,心里却涛涛浪浪。‎ 老人推着车子,车把上的充电灯洒下了一地淡黄的光。我就走在那黄亮里,走了好远一段,回头看老人,老人还在我们分手的地方站着。‎ 烤红薯暖暖地捂在我的手里,焦黄润白的香在鼻下蜂般嗡嗡绕。站在我家楼下一个窗户洒下的光里,我对老人喊,回吧,我到家了。老人走远了,车把上的灯在黑的夜里亮亮的在我的眼里晃来晃去晃来晃去。‎ 我仰头看着一个个窗口上白的黄的花的亮光,像小孩子看着柜台上的玩具一样贪婪。那些亮光像一个个诱惑刺激着我的心和眼。我像猎人发现了他的猎物一样捕获着那些亮光,一朵,两朵……恍惚中,我看见我家的窗户也是一片灿烂,甚至,明亮得有些刺眼。有些过分和浪费。我几乎是蹦跳着到了门口,那瓶子小鼠般在我兜里嘣嘣嘣乱跳。‎ 门打开了,家里却是漆黑一片。‎ 站在黑寂的屋里,烤红薯 老人那盏充电灯又亮亮地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晃来晃去。老人说,照我说,没什么过不去的,你还年轻,日子长着呢。我抹了把眼,把屋里的灯全都打开。我坐在雪亮的屋里,掏出兜里的瓶子——敌敌畏,紧紧地攥在手心。(选自‎2013年1月1日《沧州日报》)‎ ‎6. “瓶子”在文中多次出现,请分析“瓶子”这一物象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瓶子”贯穿全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制造悬念,体现了“我”心情的变化过程。‎ ‎7. 结合文意,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恍惚中,我看见我家的窗户也是一片灿烂,甚至,明亮得有些刺眼,有些过分和浪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话写出了“我”想象“我”家的窗户灯火辉煌的情景,形象化地表现了老人的言行如夜航灯,让一个濒临死亡的人看到了生之希望。‎ ‎8. 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中的“我”享受过人生的繁华和辉煌,而今跌入人生的低谷,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徘徊在死亡的边缘。“我”受到老人和夜航灯的启迪,找回了生的希望和力量。‎ ‎9. 本文标题“夜航灯”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含义:表层含义是老人摊前那盏招引“我”去买烤红薯的充电灯,深层含义是面对多舛命运的坚强乐观的精神。‎ 作用:(1)夜航灯是全文的线索;(2)彰显主题,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