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

高一月考 语文试题(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早在大约公元前1550年,人们就已经知道柳树的叶子可以止痛。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在他的著作中也提到过用柳叶汁来镇痛和退热。1763年4月25日,英国牛津郡的牧师爱德华•斯通给伦敦皇家学会主席写了一封信,报告了他应用柳树皮治疗热病的情形。信中说,他5年里总共给大约50例病人服用这种树皮的粉末,几乎从未失败过……1874年,苏格兰医生麦克拉根用柳树皮提取物成功地降低了风湿病患者的体温,并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和浮肿。两年后,他的实验报告发表在了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后来,其他科学家从柳树皮中分离出水杨苷,并制备出水杨酸钠,也证明了它的退热、止痛和消炎作用。‎ 从此,水杨酸钠就一直用于热病、风湿病和痛风的治疗。不过水杨酸钠味道比较苦,而且服后人会有胃不舒服的副作用。1897年,在拜耳公司工作的德国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为他患有严重风湿病的父亲改造水杨酸钠。很快,他找到了制成纯净乙酰水杨酸的方法。随后,拜耳公司工业药品实验室主任、药物学先驱之一赫尔曼•德赖泽对水杨酸进行了缜密的研究,肯定了水杨酸的药理功效。于是,拜耳公司在1899年2月以“阿司匹林”的名字给此药注了册。‎ 阿司匹林最初的使用和推广,没有做很多广告。拜耳公司起初只是免费将它提供给医生使用。由于它效果好,立刻获得患者的欢迎。医生们对此药也十分欣赏,仅仅两年时间里,各出版物上有关它的文章就达到了160篇,使它在全球的影响迅速扩大。‎ ‎20世纪初著名的意大利歌唱家恩里克•卡鲁索一度因为头痛烦恼不已。但在服用阿司匹林之后,卡鲁索称,阿司匹林是“唯一能够减轻他病痛的药品”。捷克作家弗朗茨•卡夫卡把阿司匹林看得更加神奇。他认为,这是“少有的几种能减轻人生痛苦的药品之一”。‎ 近年,除了解热镇痛消炎等药效,阿司匹林还被发现具有抗血小板过度凝集作用,1982年英国药理学家约翰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1988年美国2万多名男性医师参与的一项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以使首次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44%,掀开了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脑梗死的新篇章。由于其确切的疗效和低廉的价格,1985年,时任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长的玛格丽特•赫克勒向媒体宣布“一天一片阿司匹林,可以提高美国人民的素质”‎ ‎。2007年,美国预防学会将阿司匹林、儿童免疫接种和戒烟并列为目前最有效的三种预防医学措施。因此,在新药不断涌现、老药渐被淘汰的今天,它仍然是世界上被用得最多的药物。1994年,全世界消耗阿司匹林的药片、胶囊丸、栓剂等数量多达362.5亿颗,总重量高达1.16万吨。1997年,全世界产量增加到5万吨,如果做成500毫克的片剂排列起来至少有100万公里,可以在地球和月球间走一个来回。‎ 阿司匹林的神奇还不止于此,1988年澳大利亚的G . Kune教授根据研究结果第一次提出阿司匹林可以预防癌症。2007年,一项针对近8万名美国注册女护士、随访长达24年的研究再次证实阿司匹林可以显著降低癌症死亡风险。‎ 正如西班牙著名哲学家何塞•奥尔特加•加塞特在他的专著《阿司匹林的时代》中所说,阿司匹林是“文明带给人类的恩惠”。‎ ‎1.下列对“阿司匹林”药效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阿司匹林能使首次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预防冠心病、脑梗死等。‎ B.阿司匹林具有退热、止痛和消炎作用,还能抗血小板过度凝集。‎ C.阿司匹林能降低风湿病患者的体温,缓解患者的疼痛和浮肿。‎ D.阿司匹林是治疗癌症的特效药,可预防癌症,显著降低癌症死亡率。‎ ‎2.作者借用西班牙著名哲学家何塞•奥尔特加•加塞特的话,说“阿司匹林是‘文明带给人类的恩惠’”,对作者这样说的理由,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阿司匹林用途广泛、疗效显著,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用得最多的药物,有效维护了人类的健康。‎ B.在人类认识、生产阿司匹林的过程中,有大量专家学者参与,集中体现了人类的科学智慧。‎ C.阿司匹林深得专家学者的好评,是因为英国药理学家约翰研究它的疗效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D.阿司匹林是人类通过搜集治疗病例,实验研究等科研活动才逐步认识并最终生产出来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一项涉及人员多、随访时间漫长的研究中,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癌症死亡风险的疗效得到证实。‎ B.由于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在美国阿司匹林受到高度重视,被置于“提高美国人民的素质”的高度。‎ C.当科学家们从柳树皮中制备出水杨酸钠后,人们才初步认识了柳树中具有药物疗效的化学物质。‎ D.阿司匹林的最初发现源于民间,人们用柳树叶汁或柳树皮来镇痛和退热是其最原始的疗效体现。‎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忧伤远逝 非 鱼 ‎ 忧伤像一湖清凉的水,她就像一尾喜欢冷水的鱼。‎ ‎ 她见过那种小鱼,细长,明黄色,很缓慢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她觉得,这鱼肯定是悲伤的、无奈的,早就练就一身刀枪不入的本领,才在这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之上,艰难地存活下来。‎ ‎ 从小她就活在两个姐姐的阴影里。两个姐姐像她们的父亲,长得枝叶舒展,而她偏偏像母亲,单眼皮,小眼睛,厚嘴唇,皮肤生了锈般黑黄。她常常怀疑,她根本就不是父母亲生的。‎ ‎ 母亲似乎也不怎么待见她,总在抱怨:我怎么生了这么个丑丫头,将来可怎么能嫁出去哦?只有父亲喜欢摸她的头,高兴的时候拍她的小肩膀,夸她聪明、能干。‎ ‎ 于是,她唯一的骄傲就是聪明、能干,她只有更加聪明,更加能干。父亲说: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一流的大学。她就拼命地学,把所有能拿的奖状都拿回家,贴了满满一墙。‎ ‎ 她考上了一流大学。她的丑在那一刻被大家忽视了,包括两个姐姐,都热泪盈眶地祝贺她,说她给家里争了光。‎ ‎ 父亲已经退休了,笑呵呵地端起他的小茶壶,歪一歪右嘴角,从小壶嘴吸一口茶水,递给她一个MP3。“丫头,奖励你的。”母亲也送给她一把黑亮的牛角梳:“用脑太多,拿这个多梳梳头有好处。”‎ ‎ 她觉得,只有在那个夏天,才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候。可夏天太短暂,匆忙间就过去了。秋天的风,还有雨,长且冷,而且愈来愈冷。‎ ‎ 大学里,同学们开始悄悄恋爱,可从没有人约她,她总是孤独地呆在教室,使自己看起来很忙的样子。‎ ‎ 四年之后,她比别人多了一张“优秀大学毕业生”证书,也因此第一个被选调到省直机关。看着那些恋爱过的同学凄凄离别,执手相看泪眼,她独自抱着膝盖,坐在她的小床上。‎ ‎ 她听见心里被某种东西敲击的声音,轰,轰,轰,一下又一下,她突然感觉很疼,哪儿都疼。‎ ‎ 她的疼痛持续了很长时间,有四五年吧。她避免一切出头露面的机会,努力把工作干得更好,避免和年轻男同事一起出去,很小心地保护着自己的自尊。‎ ‎ 同事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要给她介绍对象,都被她婉言回绝了,她不是不想恋爱,她怕失望,更怕伤害。‎ ‎ 直到有一天,她独自背了行囊去旅游,看到高原湖水中的鱼,她仿佛看到了自己。这么多年,自己就像小鱼在这冷水中,一直孤独地待在无尽的忧伤里。可人毕竟不是鱼啊,不是。‎ ‎ 那一刻,她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 回到家,她去看父亲。此时母亲已经去世了,两个姐姐也已经结婚,过着世俗的幸福生活,父亲独自一人守着家。‎ ‎ 父亲还喜欢摸她的头:“丫头,该把自己嫁出去了,别总那么高傲。”‎ ‎ 高傲?父亲,难道你觉得我是高傲?我已经把自己降低到尘埃里了,我从来就没有高傲过,我只有自卑。‎ ‎  “但看起来是这样。”父亲说。‎ ‎ 你不觉得是我长得太丑,没人要?‎ ‎ 傻丫头!世上从来就没有丑女人,只有笨女人。再说,你看看你,哪点丑了?‎ ‎ 她不相信父亲的话,父亲从来就是爱她的,不会说她丑,可她知道自己很丑,一直都丑,从小到大。‎ ‎ 你怎么这么固执?父亲好像有点生气:找个好小伙子去恋爱结婚。‎ ‎ 回到单位,她对同事大姐说:帮我介绍个对象吧。她想通了,哪怕为了父亲,就算受伤也得伤一次吧。‎ ‎ 同事大姐一脸的惊讶:真的?真的?哎呀,咱单位那么多小伙子等着呢,你总拒人千里,他们都怕了你了。‎ ‎ 真的?这回是她惊讶了。她从来没想过会有人喜欢她。‎ ‎ 怎么不是真的啊,瞧瞧,气质多好啊,他们都说你像三毛。‎ ‎ 刹那间,二十多年积攒起来的忧伤分崩离析。她的心里绽放出一朵灿烂的花,如鱼儿一跃跳出冰凉的水面,拥抱温暖……‎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她独自背了行囊去旅游,看到高原湖水中的鱼孤独地生活在清凉的水中,“她”觉得自己与它们极为相似,同病相怜中她终于获得了积极进取的力量。‎ ‎ B.姐姐们的漂亮、大学同学的恋爱,给“她”的生活带来了阴影,让“她”感到痛苦,促使着“她”更加努力地学习。‎ ‎ C.“秋天的风,还有雨,长且冷,而且愈来愈冷”的描写,间接表现了“她”的内心情感,也为后文情节做了铺垫。‎ ‎ D.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父亲摸“她”‎ 的头、赠送礼物、催促恋爱结婚等细节,表现了父亲对“她”的关爱。‎ ‎5.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主要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6.小说以“她的心里绽放出一朵灿烂的花,如鱼儿一跃跳出冰凉的水面,拥抱温暖”结尾,请从内容情感和结构特点两个角度,简要分析结尾的作用。(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7—9 题。‎ 材料一:‎ 在“10·17”世界消除贫困日到来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杨多贵认为,消除贫困并不取决于一个国家的财富多少,而在于执政者的责任感和决心,以及强大的调控能力,全力推动扶贫攻坚工作。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说,6年时间减贫7000多万,意味着每年要减贫1170万,平均每月减贫100万,时间非常紧迫、任务非常艰巨。“为实现这个目标,从中央政府到各地方政府都铆足了劲,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系列政策,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我国坚持分类施策原则,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并特别指出了“五个一批”脱贫手段,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各个措施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互相关联的,需要多种措施共同发力。”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黄承伟说。‎ ‎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记者了解到,今年扶贫日前后,教育部等部门将启动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精确对准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加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 ‎ (摘编自新华社2015年10月17日讯)‎ 材料二:‎ 中国社科院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编撰的《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6》公布了一组数据,意味着“十三五”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回看历史,以7亿多贫困人口为起点,中国在这场战役中已经艰苦奋战将近40年;面向未来,到2020年,中国现存几千万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有目标、有思路、有举措,在这场世界范围内的脱贫战争中,中国成绩斐然。‎ ‎ ‎ ‎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改革开放30多年来,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这么快、这么大规模的减贫。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 ‎ 对此,《纽约时报》评价,极端贫困人口的大幅减少主要应归功于中国取得的经济进步。《赫芬顿邮报》则指出,世界减贫成绩“最大的功劳来自中国。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归功于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在改革方面做山的努力。”‎ ‎(摘编白2017年1月1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三:‎ ‎ 提问:现在很多人唱衰中国经济,您如何看待现在的中国形势?‎ ‎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去年我国的经济发展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实现了平稳健康的发展。以下几方面特别突出:第一,经济平稳增长。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都在6.7%,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了6.8%。中国经济的总量大概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5%左右。去年中国经济的增量占全球经济增量将近33%。第二,就业稳中有增。新增创造了1000多万的就业岗位,去年安排了新增就业人口1300多万。第三,千万人口脱贫。去年实现了现行标准下12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放眼全球,可能中国是唯一能够做到的。第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深度进展,为去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为今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也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夯实更好的基拙。‎ ‎ ‎ ‎7.下列对材料二图表的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2012-201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数以每年至少下降1000多万的速度稳步推进。‎ B.2012-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数最少的是2016年,最多的则是2013年。‎ C.至2016年底,贫困发生率下降了将近一半,计划2017年脱贫人数仍在1000万以上。‎ D.中国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至202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面实现脱贫。‎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主要报道了国家主席习近平有关我国坚持分类施策原则,并特别指出了“五个一批”脱贫手段。‎ B.材料二着重介绍中国社科院和国务院有关扶贫、减贫的报告,附以外媒报道,突出中国脱贫攻坚的成果、成因及其世界影响。‎ C.材料三采用访谈形式,从两个方面,如实报道中国现在的经济形势,从新增就业岗位、脱贫人数巨大,说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D.在大数据时代,以上三则材料都充分利用了相关统计数据。以事实说话,不加作者任何主观评价,突出了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9.“在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简要概括:如何使7000多万贫困人口现有标准下全部脱贫。(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0—12 题。‎ 况伯律,名鐘,号龙安,江西靖安人。初,伯律以吏事尚书吕克声,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 大明宣德五年,皇上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伯律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伯律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伯律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 初,清军御史李立勾军暴,同知张徽承立指,动以酷刑抑配平人。伯律疏免百六十人,役止终本身者千二百四十人。属县逋赋四年,凡七百六十余万石。伯律请量折以钞,为部议所格,然自是颇蠲减。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伯律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伯律皆协力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 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此前中使采办及购花木禽鸟者踵至郡佐以下动遭笞缚而卫所将卒时凌虐小民伯律在敛迹不敢肆。虽上官及他省吏过其地者咸心惮之。伯律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伯律。伯律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伯律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务。迁御史。‎ 始伯律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伯律有恩。至是,伯律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伯律尝丁母艰,郡人诣阙乞留。帝特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祠。‎ 伯律为政,廉洁刚正,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伯律之后李从智、朱胜相继知苏州,咸奉敕从事,然敕书委寄不如伯律矣。‎ ‎10. 下列对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此前中/使采办及购花木禽鸟者/踵至郡佐/以下动遭笞缚/而卫所将卒时/凌虐小民/伯律在敛迹/不敢肆。‎ B. 此前中/使采办及购花木禽鸟者踵至/郡佐以下/动遭笞/缚而卫所/将卒/时凌虐小民/伯律在/敛迹不敢肆。‎ C. 此前/中使采办及购花木禽鸟者/踵至郡佐/以下动遭笞/缚而卫所/将卒时/凌虐小民/伯律在敛迹/不敢肆。‎ D. 此前/中使采办及购花木禽鸟者踵至/郡佐以下动遭笞缚/而卫所将卒/时凌虐小民/伯律在/敛迹不敢肆。‎ ‎11.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宣德:是皇帝的年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B. 户部:中国古代署名,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C. 丁母艰:在古代,遭父母之丧称为“丁忧”,也称“丁艰”。遭父丧也称“丁外艰”“丁父忧”,遭母丧也称“丁内艰”“丁母忧”。‎ D. 秩满:指官吏任期届满。秩,指古代官吏的俸禄,也可以指古代官职级别。‎ ‎12. 下列对文中内容理解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 伯律知恩图报,他先后得到过尚书吕克声、吴江平思忠等人的恩惠,得到了升迁。后来他特地让儿子以服侍的方式来报答吕克声。‎ B. 苏州、松江曾经赋税繁重,伯律和巡抚周忱精心计划,奏免赋税七十余万石。凡是周忱所推行的善政,伯律都协助大力办成。‎ C. “伯律虽起刀笔”,说明伯律出身于武将。即便如此,伯律却重视学校教育,礼敬文人儒士,贫寒之家的读书人多有受到他帮助的。‎ D. 伯律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在他前后任苏州知府的人都不能象他一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初,伯律以吏事尚书吕克声,奇其才。‎ ‎(2)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 5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 ‎       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B.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15.填空(2分):‎ 李白在这首《古风》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鲁仲连“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表达自己___________的思想;鲁仲连“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表达自己___________的思想。(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 10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 分)‎ ‎(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3)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琵琶行》一诗具体描写琵琶女的演奏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描写琵琶乐曲,表现了其乐曲的不同特点。其中表现了乐声粗重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乐声轻细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琵琶行》中,作者与琵琶女同样都是沦落世间的人,既然相逢,都会同病相怜。表达同样不幸身世的人互相同情和深厚情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9分)‎ 北宋王安石笔下特长少年方仲永的遭际,代有其事。受虚荣心、名利心等不良影响,一些“望子成名、望女成星”的家长,热衷于_________奔走在童星制造的路上,对有特长的孩子,倾尽一切资源,带孩子参加花样繁多、“套路”很深的娱乐活动、选秀比赛,孩子日常生活也处在夸张的模仿和表演状态。‎ 前不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只有_________的孩子长大后想成为志愿者、公益人士。有观点指出,在少年儿童培养教育上,一些家长正走在_________的路上!也有家长认为:“不都说出名要趁早吗?让我的孩子尽早出名,积累财富,也没啥错!”俗话说,早熟的果子撑不到丰收的金秋。银河星布,_________的星也就那么几颗。过早地让孩子游走于名利场,消费孩子的童年,这对孩子健康人格以及“三观”的塑造,有百害而无一利。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身为家长,如果(     ),方仲永的悲剧就可能被反复复制。‎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快马加鞭  屈指可数  背道而驰  光彩照人 B.揠苗助长  屈指可数  南辕北辙 ‎  璀璨夺目 C.揠苗助长  凤毛麟角  南辕北辙  光彩照人 D.快马加鞭  凤毛麟角  背道而驰  璀璨夺目 17. 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 宅,而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B.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 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C.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 豪宅,而占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D.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 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B.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 C.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D.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 ‎20.杨先生为父亲举办个人书画展,下面是他给某知名书画家写的一份邀请函的正文内容,其中有几处用语不得体,请修改过来。(5分)‎ 明日请您屈驾到我府上一坐,令尊珍藏的墨宝将悉数展出,届时还请您抛砖引玉、不吝赐教。明早七点请您在家恭候,我们将有专车迎接,请您务必光临!‎ (1) ‎______改为________ (2)______改为________ (3)______改为________‎ ‎(4)______改为________ (5)______改为________‎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6分)‎ 回首过去,文学是我们最深的青春记忆。因为只有钟情文学,才会让青春时代简单而美好。坐在北京大学的图书馆里,和馆前那一排银杏树朝夕相对,只有我才能印证它们的成长;坐在剑桥大学的图书馆里,抱着厚厚的《剑桥中国文学史》,深切地体会着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纷纷扰扰的平凡生活中,有了文学,必定能使你的人生精彩。‎ ‎①不是只有钟情文学,才会让青春时代简单而美好。‎ ‎②‎ ‎③‎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初心”。“初心”就是我们最初的理想、最初的信念,要铭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这个纷扰繁杂的世界,存在着太多的诱惑和阻碍。很多人在启程时信心满满,却在路途中迷失了方向,唯有谨记初心,经常回望来时的路,才会明白自己当初为何出发;唯有谨记初心,经常给自己加油鼓劲,才能始终保持前行的勇气;唯有谨记初心,经常擦拭心灯,找准前行的方向,才不会偏离梦想的航道。‎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明确,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高一下月考 语文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7‎ ‎8‎ ‎10‎ ‎11‎ ‎12‎ ‎14‎ ‎17‎ ‎18‎ ‎19‎ 答案 D C B A D B D B C A B D A 全部是单选题,每题3分,共39分 1. ‎(3分)D “是治疗癌症的特效药”理解有误。原文表述为“阿司匹林可以预防癌症”。 ‎ 2. ‎(3分)C 约翰获得了罗贝尔医学奖,是因为发现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过度凝集作用,与“阿司匹林深得专家学者的好评”无因果关系。‎ 3. ‎(3分)B “由于没有任何毒副作用”与原文不合,原文“不过水杨酸钠味道比较苦,而且服后人会有胃不舒服的副作用”。‎ ‎ 4.(3分)A(“获得了积极进取的力量”理解错误。)‎ ‎ 5.(6分)①自卑白怜;②自尊心强;③聪明勤奋;④孝顺听话;⑤敏感固执。(每点2分,共6分,答出3点即可)‎ ‎ 6.(6分)①表达了“她”走出自卑,远离忧伤,获得自信的喜悦;‎ ‎②与前文对比,呼应前文,使结构完整;‎ ‎③运用比喻,具有文采,富有意蕴。(每点3分,答出2点即可)‎ 7. D (A.“至少下降1000多万”错; B.见图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数最少的是“2014年”‎ C.“将近”错,应是“超过”。)‎ ‎8. B ( A项,遗漏信息,不全。C项,从四个方面不是“两个方面”。D项,“不加任何主观评价”错,新闻允许有作者的公平公正评价,选文中“扶贫必扶智”等语句就体现了新闻记者的观点态度。) ‎ ‎9.要点:①执政者:责任感和调控能力。②脱贫手段:分类施策和“五个一批”。③教育部等部门:扶贫必扶智(每点2分,共6分。)‎ ‎10.D。 ‎ ‎11.B。户部掌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 ‎12.C。“伯律出身于武将”错,“起刀”指刀笔吏,是撰写公文或状词的人。‎ 13. ‎(10分)(1)起初伯律以属吏的身份事奉尚书吕克声,吕克声对他才能感到惊异。‎ ‎(2)伯律铲锄豪强,扶植良善,民间将他尊奉若神明一般。‎ ‎14.A ‎15、(2分)建功立业;不慕名利 ‎16(10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3)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4)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7.B.(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快马加鞭:对快跑的马 再打几鞭子,使它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 就能数过来。凤毛麟角:比喻极其难得而宝贵的东西。也比喻罕见的人才。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背道而驰:比喻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璀璨夺目:光辉灿烂耀人眼睛。光彩照人:用以形容人(一般形容女子)或事物十分美好或艺术成 就辉煌,令人注目、敬仰。) 18.D.(句式杂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成分赘余:“超过七成多”应改为“超过七成”或“七成多”。成分残缺:“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之前少了介词“以”。) 19.A.‎ ‎20.(5分)(1)“府上”改为“寒舍”    (2) “令尊”改为“家父”‎ ‎(3)“抛砖引玉”改为“发表高见” (4)“恭候”改为“等待”‎ ‎(5)“务必”改为“尽量”‎ ‎21.(6分)(2)不是只有我才能印证它们的成长 ‎(3)有了文学,不一定能使你的人生更精彩 ‎22.作文(60分)‎ 参考译文:‎ 况伯律,名钟,是江西靖安人。起初伯律以属吏(的身份)事奉尚书吕克声,吕克声对他才能感到惊异,推荐授予他仪制司主事之官,后又升为郎中。‎ 宣德五年,明宣宗因为感到各地郡守大多不能称职,又正逢苏州等九府缺少知府,这九府都是重要难治之地;于是命令六部及都察院大臣推荐属下廉正有能力的官吏补各府之缺。况钟得到尚书蹇义、胡濙等人举荐,升任苏州知府,宣宗特赏赐诰敕而派遣他前往。苏州地区赋役繁重,豪强猾吏舞文弄墨以奸求利,是号称最难治之地。况钟乘驿站车马来到苏州府。他开始处理事务时,群吏围立在四周请他写下判犊。况钟装作不懂,向左右请教询问,一切按照属吏们的意图去办。群吏大喜,说知府昏暗好欺骗。过了三天,况钟召集群吏责问他 ‎ 们道:‚前某件事应该办,你们阻止我;某件事不该办,你们强让我去作,你们这群人,舞文弄墨已久,罪该处死。‛当即下令打死几人,将属僚中贪赃暴虐庸暗懦弱的全都罢斥,全府上下大为震动,全都奉 法行事。伯律于是除去繁杂苛细的赋税(或‚征收‛),定立法规,有不便于民(或“对百姓不利”)的事情,立即上书朝廷讲明。‎ 当初,清军御史李立在征兵时为政暴虐,府同知张徽秉承李立的 心思,动辄用酷刑压制平民改配军籍。况钟上疏奏免一百六十人,只役及本人的一千二百四十人。苏州府属县拖欠的赋税共四年未收齐,总计七百六十余万石。况钟请求适当改为征钞,被户部部议时否决, 但从此后颇有所蠲免和减征。当时,多次下诏减轻苏州、松江的重赋。况钟和巡抚周忱精心计划,奏免赋税七十余万石。凡是周忱所推行的善政,况钟都协助大力办成。所积累的济农仓存粟每年有几十万石, 用来振济灾荒之外,还用来代交民间杂办赋役和拖欠的租赋。况钟为政,纤悉而且周密,他曾设置两本簿籍记录乡民的善恶,用来进行劝善惩恶;又设立通关勘合簿,防止出纳时行奸作伪;设立纲运簿,防 止运夫偷盗侵没;设立馆夫簿,防止无理的需求。他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铲锄豪强,扶植良善,民间将他奉若神明。‎ 以前,采办和购求花木禽鸟的太监接踵而至,府中僚佐以下官吏,动不动便遭他们绑打。又有卫所将士军卒,时常欺凌百姓。况钟到任后,都敛迹不敢再放肆。虽然是上级官员和其他省的官吏经过苏州的,也都从心里对况钟有所畏惧。况钟虽然出身于刀笔吏,却重视学校教育,礼敬文人儒士,贫寒之家的读书人多有受到他帮助的。有个名叫邹亮的人,献况钟,况钟想要推荐他,有人写了匿名书信诋毁邹亮,况钟说道:“这是想让我更快地帮邹亮成名。”当即奏明朝廷,朝廷召授邹亮吏、刑二部司务,后升任御史。‎ 当初况钟为吏员时,吴江人平思忠也由吏员起家,任吏部司务,对况钟有恩。到这时候况钟多次请见,对待他礼节非常恭敬,并且让他的两个儿子到自己属下作事,说:“并非我没有仆役,这是想借此 报答您。”平思忠家素来贫寒,从来不靠旧交情而有所请托。人们称赞他们两人都是贤德之人。‎ 况钟曾遭母丧,府中百姓前往朝廷请求他留任,朝廷为此下诏命他戴孝起复留任。正统六年,况钟任期已满应当升迁,府中百姓二万余人,前往巡按御史张文昌投诉,请求让况钟继续任职。英宗下诏进况钟食正三品俸禄,仍然留任知府。次年十二月,况钟死于任上。苏 州府吏民相聚哭悼,为他立祠致祭。‎ 况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在他前后任苏州知府的都不能象他一样。况钟死后李从智、朱胜相继为苏州知府,也都是奉敕书行事,但是敕书中信用倚靠的程度都赶不上况钟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