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成语、病句辨析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9)
2019届二轮复习 成语、病句辨析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繁华(fán) 翠幕(mù) 参差(cēn) 重湖叠(xiàn) B.罗绮(qǐ) 钓叟(sǒu) 箫鼓(xiāo) 吟赏烟霞(yín) C.寒蝉(chán) 骤雨(zhòu) 暮霭(ǎi) 良辰美景(chén) D.凝噎(yē) 经年(jīnɡ) 甘霖(lín) 兰舟催发(cuī) 思路解析:A项,“山献”应读“yǎn”。 答案:A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近年来,鉴于数字图书的发展及互联在线教育的持续火爆,使得智能教育泡沫进一步扩大,引起了教育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B.2015年起,所有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考试不得超过两门,考核过程全程录像,以防避免作弊。 C.《北京晨报》消息称,社科院文学研究员李建军在接受采访时说,《平凡的世界》一书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写作已经衰落,对此我们深表惋惜。 D.政法战线的同志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思路解析:A项,无主语,去掉“鉴于”或“使得”。B项,成分赘余,删除“以防”或“避免”。C项,“对此”的“此”指代不明。 答案:D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苏东坡真正的生活四十岁才开始。进入他的徐州时期,苏东坡显露了真实的自我, 。 , 。 。 , 。 ①在密州虽然身为太守,但是地方贫穷而偏远,也无法一展其行政才能 ②这才是我们所知道、百姓所爱戴的苏东坡——一个具有伟大人格的伟大人物 ③因为这是他人生中首次以行动为人所知,做事,兴建工程,忙于公众活动,从今以后他的生活都是具有这些特色的 ④后来,他被迫暂时退隐,在政坛上韬光养晦 ⑤现在,一个充实、完满、练达、活跃、忠贞的苏东坡出现了 ⑥过去在杭州,他始终充任辅佐官员,始终不能从事具有建设性的重要工作 A.⑤③⑥①④② B.⑤③①⑥④② C.③⑥①④⑤② D.③②①⑥④⑤ 思路解析:③句“因为”紧承前文“显露了真实的自我”,⑥①④句回顾“徐州时期”前的任职情况,⑤②句回到“现在”。 答案:C 4.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4分)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知识。解答时首先要仔细分析这些短语的特点,找出对偶的短语,如“门上桃符”对“江边柳线”,“碧波竞舟”对“青艾驱瘴”,“迎春绿”对“耀眼红”,“十里欢”对“千家乐”。其次,考虑意象与节日特点的关系,将表现同一个节日的短语组合在一起。 参考答案: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 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 碧波竞舟十里欢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5分) 请一定别忘记诗歌!诗是会飞的,会把你带向神秘、自由和解放的语境,带向语言乌托邦。诗,表达着语言的最高理想和生命的最纯粹区域,其追求与音乐很像。青春应是读诗的旺季。这时候的你,内心清澈、葱茏、轻盈,没有磐重的世故,杂芜的沉积和理性禁忌,你的精神体质与诗歌的灵魂是吻合的,美能轻易地诱惑你、俘虏你,你会心甘情愿跟她走。 (节选自王开岭《读书:最美好的生命举止》) 为什么“青春应是读诗的旺季”?请结合材料,用自己的语言阐述。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材料大意的概括能力。解答这道题,最好逐层概括,分条作答。 答题要点及角度提示①诗歌的语境神秘、自由和解放,正符合青春的向往。②诗歌的纯粹与青春的纯真、感性相吻合。③诗歌之美契合青春之美,诱惑青春之心。 二、语基落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薄暮/薄雾浓云 重阳/接踵而至 缜密/玉枕纱厨 B.晶莹/暗香盈袖 妆奁/帘卷西风 悲戚/凄凄惨惨 C.还是/乍暖还寒 相识/博闻强识 堆积/疾风劲草 D.将来/最难将息 憔悴/渔翁樵夫 床笫/次第花开 思路解析:A项,bó/báo,chóng/zhǒng,zhěn。B项,yíng,lián,qī。C项,hái/huán,shí/zhì,jī/jí。D项,jiāng,qiáo,zǐ/dì。 答案:B 2.下面是李清照的一首词,根据词的意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黄昏疏雨湿秋千。 A.病起萧萧两鬓华 B.小院闲窗春已深 C.江梅已过柳生绵 D.归鸿声断残云碧 思路解析:这首词由“寒食天”和词中景物描写可知是写清明前后的风光和作者少妇时期的悠闲情景的,所选意象要符合这个意境与情感。A项,“病起萧萧”不符合这个情景,B、D两项与节气不相符合。也可通过韵脚判断。 答案:C 3.下列对联分别写的是哪几位作家?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②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③明月皓无边,安排铁板铜琶,我亦唱大江东去;春风睡正美,迢递珠崖儋耳,谁更怜孤鹤南飞。 ④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A.①范仲淹 ②苏轼 ③辛弃疾 ④李清照 B.①范仲淹 ②辛弃疾 ③苏轼 ④李清照 C.①苏轼 ②辛弃疾 ③岳飞 ④李煜 D.①苏轼 ②柳永 ③辛弃疾 ④李煜 思路解析:①联中“忧乐关乎天下”化自《岳阳楼记》中的名句;②“继东坡”“冀南宋”写的是辛弃疾;③“铁板铜琶”“珠崖儋耳”写的是苏轼;④上句写李清照的故居,下句指她的诗词风格,其中点明了她的作品集名《漱玉词》及《金石录》。 答案:B 4.根据文意,揣摩画线的句子,以“我喜欢”开头,再仿写两个句子,使之形成排比。 常在书山中漫步,我收获很多。我热爱那些字字珠玑的文字,也喜欢这些风骨独具的文人。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常是“人比黄花瘦”,也有高歌“不肯过江东”的豪情;我喜欢 ;我喜欢 。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的能力。画线句中第一分句与第二、三分句构成总分关系,第二和第三分句构成转折关系。第二分句中的“人比黄花瘦”和第三句中的“不肯过江东”分别照应第一分句中的“婉约”和“英气”。 答案:示例(我喜欢)意气豪迈又沉郁冷峻的陆游,虽只能“夜阑卧听风吹雨”,但仍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忠诚 (我喜欢)疾恶如仇又心怀柔肠的鲁迅,虽多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但也有“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柔情 5.根据所给情景,分别以“金柳”和“菊花”为描写对象,写一段话。要求:(1)语言优美,有文采;(2)表达出诗人的心情;(3)每句40字左右。 情景一: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徐志摩《再别康桥》) 情景二:满地黄花堆积。(李清照《声声慢》) 思路解析:答题时要先理解诗句,在扩写的过程中注意扩展后的语句要符合原诗意境,同时可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答案:示例情景一:夕阳下,那河畔的柳树,镀上了一层金色;微风中,柳枝轻盈起舞,婀娜多姿,仿佛一位美丽的姑娘。 情景二:园中开满了菊花,纷纷扰扰,秋意正浓,而现在物是人非,自己已无心看花,更别提摘它赏它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