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

★ 2019 年 5 月 三台中学实验学校 2019 年秋季高 2017 级 高二下期 5 月月考 语文试题 命题人:李祎 审题人:王大国 本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从“抵制韩流”看消费型民族主义 梁文道 韩剧风猛烈吹袭大陆后,就有很多人看不过去要出来说话,这种事我们大可以引为茶 余饭后的闲谈话题,一笑置之。但是我们也应认真思索,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轻易地把爱韩 剧就等于汉奸、看国产片就等于爱国的逻辑理直气壮地宣之于口,而且竟还有市场?很多人 之所以能够不假思索地说出这种话,是因为近年有一股更大的潮流,这股潮流就是“消费型 民族主义”。 首先,我们要注意它与抵制日货的理路不尽相同。不管你同意与否,提倡抵制日货的 人至少还试图搬出一套罢买日货可以打击日本商界,然后日本企业会抱怨日本政府外交政策 的推理。“消费型民族主义”却是诉诸感情直觉,要大家以抵制某产品的方式直接表达爱国 情怀。当然,实际操作起来,“消费型民族主义”又会和抵制日货运动相混杂,成为后者的 指导精神。 其次,“消费型民族主义”不是一种经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奉行保护主义的国家如 韩国,会硬性规定电影院每年要有一定日数放映韩片,以保证电影生产数量的稳定,以阻挡 外来电影带来的竞争压力,目的是扶持自己国家的特定产业。保护政策好还是不好,各有各 的观点,但它起码也是套言之成理的说法。“消费型民族主义”着眼的却不是这么深层次的 产业问题,它只不过是一种浮浅的情绪表达和标签。 “消费型民族主义”的出现,靠的是两种逻辑。一个是民族主义本身的空洞,另一个 是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什么叫民族主义的空洞呢?难道民族主义不是很强大很澎湃的一种 意识形态吗?的确,它是的。但它之所以强大,之所以能够把一切事物都纳在民族旗号下, 照研究民族主义的人类学家安德森的说法,正是因为它的内涵是空的。举个例子,由于没有 人能够肯定到底某物的民族性是什么,所以我们才能把一件衣服说成是很有民族性的,一部 汽车是很民族的,甚至连一种动物也是很能代表某民族的(尽管他在血统上和这一民族无关, 也不是这一民族培育出来的品种),没有什么不可以被命名为很民族的。 也要注意如今的市场营销越来越强调感性和文化,怎样将一件产品从市场上芸芸竞争 者中区分出来,靠的不一定是价廉,也未必是物美,而是它带给你的体验与文化印象。所以 广告和设计等创意产业才会变得日益吃香,所以一双外国名牌运动鞋要比同厂生产的本地杂 牌贵得多。诉诸正统的国家印象正是产品营销的手段之一,某个服装品牌标榜自己来自法国, 让人穿了就变得很高档很浪漫,与某位明星标榜自己是土产中国人,让人看了就证明自己很 爱国,其实是同一回事。 “消费型民族主义”建立在这两种逻辑之上,几乎可以运用于所有商品而无往不利。 它总是呼唤大家的身份认同,要求大家“团结”,叫大家“是中国人的就得看中国片”“是 中国人的就得抽中国烟”“是中国人的就要穿中国内裤”,仿佛电影、香烟与内裤和人一样 都是有国籍的。但说到底,“消费型民族主义”只不过是商人们促销的借口,经不起严格分 分析,纯粹是种循环论证:我是中国人因为我看中国人投资的电视剧,我看中国人投资的电 视剧因为我是中国人。 (选自《噪音太多》,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 分) A.“消费型民族主义”不同于抵制日货的理路,从而成为实际操作中的抵制日货的指导 精神。 B.“消费型民族主义”基于民族主义的空洞和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用于所有商品无往 不利。 C.作者认为 “消费型民族主义”只着眼于产业发展的浮浅层面,不及经济政策上的保 护主义。 D.如今产品的体验与文化印象越来越成为产品的竞争优势,这促进了创意产业 的发展。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3 分) A.文章开头写抵制韩流现象,是为了由此引出“消费型民族主义”的概念,随后进一步 分析。 B.文章第六段单独作为一个论述层次收束全文,表达作者对“消费型民族主义”的否定 批判。 C.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的方法,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消费型民族主义”的 特点。 D.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消费型民族主义”基于两种逻辑,彰显了作者的理性 思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 分) A.在如今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的背景形势下,物美价廉的商品不一定能在芸芸竞争者中 脱颖而出。 B.如果民族主义的内涵充实具体,它就不可能成为把一切事物都纳在民族旗号下的强大 意识形态。 C.通过罢买日货来打击日本商界从而引起日本企业的不满,是“消费型民族主义”者的 一厢情愿。 D.按照“消费型民族主义”的要求,具有爱国情怀的人就应该抵制其他国家的产品、消 费本国产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背叛炊烟 胡宗波 “背叛”炊烟,需要勇气。 生活在鄂西南山区的人,似乎从出生之日起,就已被命运圈养在了重重大山怀抱里,整 日里要和炊烟相依为命。 或许是命运的驯化,温顺的山区人顾家,更恋家。每天,村人执拗地在炊烟上挂满家的 味道,倔强地把炊烟定格成为家的方向。一天天,一年年,炊烟被雕琢成了人们心灵的归宿, 剪不断,理还乱。 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走出炊烟划出的半径。 我一直认为,我是炊烟喂养大的。少时的我,对炊烟的惦念近乎痴迷。甚至刚吃了饭, 就挂念起了炊烟,盼它早点站在屋檐上,手搭凉棚,呼唤我的乳名。 在我眼里,炊烟就是宣布吃饭的口令。 在那个饥肠辘辘的年代,对于还是个孩子的我来说,食物散发出的诱惑,无疑令我无法 抗拒。至于下顿将着落在哪儿,我大抵是不会去理会的。我心里只有炊烟。发展到了最后, 就算全村的炊烟同时升起,哪一道炊烟是自家的,我能一眼分辨出。 那时,炊烟不仅滋润了我的肠胃,也滋润了我的梦。 可我从来不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相反,我回报给炊烟的,大多是怨,是恨:恨它营养 不够丰富,恨它花样太过单一,更恨它有时还填不饱我肚子。 与我对炊烟的矛盾态度相比,父母从来怀着一颗虔诚之心。他们能看懂炊烟的表情,也 能读懂炊烟的语言。炊烟生病了,父母精心呵护着,助它早日康复;炊烟失落了,父母安慰 开导着,帮它尽快振作。炊烟有灵性。虔诚的心,换来了炊烟的信任。它配合着父母,苦苦 支撑着摇摇欲坠的日子。 然而,在父母虔诚的背后,其实也蜷缩着一颗不安分守己的心。父母领着我在日子里摸 爬滚打的同时,矢志不渝送我去读书。他们已领教了日子的苦。他们不想将这种苦留成“财 产”,等我去继承。 为了孩子长远计议,父母替我谋划着对炊烟的“背叛”。 背叛,是需要勇气的;勇气,则需要成本。为了抵抗不断膨胀的生活,搀扶起勇气,父 母几乎把腰弯得和大地平行,瞪大疲惫的眼睛,在日子里翻拣着能对抗生活的元素。其间, 父母还要顶住村人随手扔来的冷嘲热讽。那大都是些认为读书没用的村人。他们将自己的讽 刺和挖苦当“礼物”,总是不失时机地免费赠送。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向导。站在父母的“背叛”上,我把父母的期望打包,系在 肩膀上,在“背叛”的道路上愈走愈远。若干年后,我彻底“背叛”了炊烟,走出了乡村。 在异乡,任我踮脚眺望,却看不到一丝炊烟。内心的空虚惆怅如同滚着的雪球。 在炊烟的浸泡里长大的人,炊烟就是他的根。一个人,一生里烙印着三条根,那是从国 别、地域、家庭三者文化差异中沉淀出来的。“背叛”了炊烟,就斩断了地域和家庭这两条 根,我这一生,注定将处于失根后的无根状态。这时,在记忆里存活的新鲜炊烟,仿佛一封 封家书,用眼眸盖上思念的邮戳,不时呼唤着我回去。 每一年,我都会回故乡,只为亲手摸摸升腾的炊烟。摸着它,我才能暂时找回丢失已久 的乡音,才能短暂回收久违了的内心踏实。 这些年,每次回去,家乡都有变化。村人的生活水平真正像是芝麻开花。在欣慰的同时, 我却觉得与故乡又生疏隔膜了几分。现代化的炊具,不断打压着炊烟氤氲的范围。我希冀的 炊烟,越发地单薄瘦削。 尽管,那些还对炊烟心怀感恩的人,就像我父母,还忍受着烟熏火燎,顽强地坚守着, 但他们培育的那点炊烟,不过蚍蜉撼树。 我知道,终有一天,故乡会被膀阔腰圆趾高气扬的现代化日子改写。 我也知道,总有一天,我再也看不到炊烟。 我更知道,一缕缕炊烟,终会在我记忆的窖藏中酝酿成一种乡愁,继而在我的记忆里, 站成一道道风景,更站成一位位亲人。 背叛,总是要付出代价。没有了炊烟,也就失去了故乡,再也没有远道而来的消息,能 把一种叫幸福的感觉催生。 失去了炊烟,我们注定还有别的希望。 (选自《人民日报》) 4.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本文开篇照应标题,总领全文,交代了特定的地点与独特的地理环境,并且引出下文 对山区人们生活的描写,吸引读者。 B. 本文包含了多处对比,例如:我“背叛”炊烟成功与在异乡看不到炊烟的空虚惆怅形 成对比,表现出“我”的无奈和思念。 C. “故乡会被膀阔腰圆趾高气扬的现代化日子改写”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故乡传统的生活会被现代化的生活取代。 D. 作者以悠远深沉的笔触叙写了自己离开故乡的过程和之后在异乡的生活,语言隽永优 美,情感丰富真挚,伤感中蕴含着希望。 5.作者说“背叛,是需要勇气的;勇气,则需要成本”,“我”和父母付出了哪些“成本”。联 系全文,请简要概括。(6 分) 6. 本文题为“背叛炊烟”,其中“背叛”包含哪两层含义,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种“背叛” 的理解。(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 7—9 题。 材料一: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 60 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 10%,65 岁及以上人口比 例达到 7%以上,即被称为老龄化社会。19 世纪后期,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生育率持续下降,老 龄化现象在部分国家出现。1851 年,法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龄化国家,此后,瑞典、挪威、 英国等一批欧洲国家步入老龄化。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生育率的下降以及人口平均寿命的延 长,老龄化逐渐向亚洲和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扩散,进入 21 世纪,全球老龄化速度加快。2015 年,全球有 6.17 亿人口年龄在 65 岁以上;预计到 2020 年,13 个国家将成为“超高龄” 国,即 20%以上的人口超过 65 岁。到 2050 年全球将有 16 亿老年人,届时将有 94 个国家的老 龄化人口占比超过 21%,其中有 39 个国家的老龄化比例达 28%以上。 1982 年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第一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了《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 划》;1991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老年人原则》;2002 年联合国在马德里召开第二次 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了《老龄化马德里政治宣言》.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政府 制定法律法规、政策,积极老龄化观念被纳入各国发展框架。 (摘自《全球老龄化状况及其应对策略》) 材料二: 全面两孩政策下的生育态势,2017-2021 年 年份 新增出生人口(万人)总出生人口(万人) 总和生育率 2017 339.9 2019.9 1.97 2018 463.8 2188.6 2.09 2019 402.8 2077.3 2.04 2020 352.8 1935.8 1.96 2021 160.2 1689.1 1.77 材料三 全面两孩政策使老年人口比例略有下降,而老年人口数量不会有任何差异。到 2035 年 6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会降低 0.5 个百分点,而到 2050 年也仅降低 1 个百分点,全面两孩政策 无法缓解我国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进程。21 世界后半叶,中国将处于超稳定和超高的老龄 化态势,60 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高达 40%,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 35%.从世界经验看, 通过生育政策调整以提升生育率进而改变人口结构和老龄化趋势往往很难奏效。应对乃至引 领中国的老龄社会,需要在长期发展战略的高度,设计一个综合性的经济、社会、人口政策 的框架体系。(摘自《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人口老龄化》)材料三: 1999 年,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比例首次超过 10%;2015 年,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达 到 2.22 亿,占总人口的 16.15%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突破两亿的国家;预计到 2025 年, 老年人口突破 3 亿,2033 年突破 4 亿,2053 年达到 4.87 亿,占亚洲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二, 全球的四分之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稳居世界第一。2000 年-2005 年全球人口老龄化水平从 10%提高到 22%,同期中国人口老龄化水平从 10%提高到 34%.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最大的问题就 是失能化、高龄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剧,2050 年,80 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将达到 1 亿,占老 年人口总量的 22.3%,占世界高龄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 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和发达地区,留下来的大多是缺乏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农村老龄化程 度高于城镇,不发达地区高于发达地区。与“边富边老”甚至“先富后老”的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超前经济发展,“未富先老”,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加严峻。 人口老龄化使得我国人口负担比加重,同时也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老年人口增多,特别是高龄、患病老年人增多,对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并且提 出更多方面的要求。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身体较弱,有病的相对较多,对卫生资源的需求 不断增加。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产生了不同于其他人口群体的特殊物质需 求和精神需求,这预示着在社会总需求中,老年人需求市场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摘自《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应对策略》)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 分) A.全面两孩政策下,生育率会有短暂上升,不过很快又回落到较低水平,生育率的短暂 上升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十分有限。 B.人口生育率的提高能使老年人口比例有所下降,但老年人口数量不会下降,因此,无 法缓解我国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进程。 C.尽管用提高生育率改变老龄化趋势很困难,但实施全面两孩以及鼓励生育的政策仍是 遏制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最有效举措。 D.应对、引领中国的老龄社会,不只是短期内改变人口结构,还需要从长期发展的角度 设计综合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政策体系。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 分) A.生育率下降和平均寿命延长是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人口 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突出的社会问题。 B.上世纪 80 年代,联合国就开始探索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世界各国都制定相应法规、 政策,积极老龄化观念已纳入各国发展框架。 C.养老配套设施不全,医疗卫生资源有限,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这是我国高龄、患病 老年人不断增多的重要原因。 D.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增多,不仅带来了我国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 更使满足不同年龄群体需求的难度加大。 9.根据上述材料,请简要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骆钟麟,字挺生,浙江临安人。顺治四年进士副榜,授安吉学正。十六年,迁陕西盩厔[注] 知县。为政先教化,春秋大会明伦堂,进诸生迪以仁义忠信之道。朔望诣里社讲演,访耆年 有德、孝弟著闻者,见与钧礼,岁时劳以粟肉。立学社,择民间子弟授以小学、孝经。饬保 伍,修社仓。莅狱明决,所案治即势豪居间莫能夺,人畏而爱之。县城去渭不十里,钟麟行 河畔,知水势将南浸,议自览家寨迤东开复故道,众难之。康熙元年夏,大雨,渭南溢,且 及城,斋沐临祷,自跪水中,幸雨止,水顿减,徒而北流者数里。兼摄兴平鄠两县兴平豪右 分为部党前令不能治廉得其状收案以法奏最内迁北城兵马司指挥复出为西安府同知八年,擢 江南常州知府。常州、县赋重,科条繁多,吏缘为奸。钟麟立法钩稽清逋,吏受成事而已。 属邑岁例馈漕羡三千金,钟麟曰:“利若金,如吾民何?”峻却之。诸漕卒咸敛手奉法。初, 钟麟在盩厔以师礼数造李颙庐,至是创延陵书院,迎颙讲学,率僚属及荐绅学士北面听。问 为学之要,颙曰:“天下之治乱在人心,人心之邪正在学术。人心正,风俗移,治道毕矣。” 钟麟书其言,终身诵之。已而江阴、靖江、无锡诸有司争礼致颙,颙为发明性善之旨,格物 致知之说,士林蒸蒸向风,吏治亦和。九年,大水,发仓廪,劝富人出粟赈,民无荒亡。十 年夏,大旱,葛衣草履,步祷不应,言知府不德累民,涕泣并下。寻丁母忧,士民乞留,不 可。既归,连遭父丧,以毁卒。郡人论贤有司知治体必首推钟麟。 (节选自《清史稿·骆钟麟传》) [注]盩厔(zhōu zhì):今陕西省周至县。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兼摄兴平鄠两县/兴平豪右分为部党/前令不能治廉/得其状/收案以法奏最/内迁北城兵马 司指挥/复出为西安府同知/ B. 兼摄兴平鄠两县/兴平豪右分为部党/前令不能治/廉得其状/收案以法奏最/内迁北城兵马 司指挥/复出为西安府同知/ C. 兼摄兴平鄠两县/兴平豪右分为部党/前令不能治廉/得其状/收案以法/奏最/内迁北城兵 马司指挥/复出为西安府同知/ D. 兼摄兴平鄠两县/兴平豪右分为部党/前令不能治/廉得其状/收案以法/奏最/内迁北城兵 马司指挥/复出为西安府同知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朔望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农历以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一月的长度。 B. 孝弟即孝梯,指孝敬父母、关爱兄弟,是儒家倡导并恪守的传统伦理道德。 C. 小学是隋唐后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的总称,有别于教授修身、治人之道的大学。 D. 斋沐即斋戒和沐浴,古人参与祭祀、外交等重大活动前,洁身净心,以示虔诚庄敬。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骆钟麟重视教化,礼遇乡贤。担任盩厔知县时,他以仁义忠信教导诸生,走访乡里宜传教 化;拜访德高望重的老者和以孝悌闻名的人,并以平等之礼相待。 B. 骆钟麟施政惠民,为官清廉。常州州县赋税苛重,条目繁多,他订立法度,清查账目,使 官吏们再不能作奸渔利;在他的垂范影响下,漕卒们都收手守法。 C. 骆钟麟崇敬鸿儒,重视学术。在盩厔任上,他对当世大儒李颙以师礼相待,多次亲往拜谒, 并创办延陵书院,邀他讲学,在李颙影响下,士林吏治为之改观。 D. 骆钟麟关爱百姓,积极赈灾。渭水泛滥,他跪水祈祷;常州洪水时,他开仓赈济,劝富人 捐粟赈灾,使百姓不致流离失所;大旱之际,他自责知府失德,连累百姓。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莅狱明决,所案治即势豪居间莫能夺,人畏而爱之。(5 分) (2) 属邑岁例馈漕羡三千金,钟麟曰:“利若金,如吾民何?”(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① 周紫芝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②.不应③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注] ①光州:今河南潢川,南宋时期是接近金国的边防重镇。使君,汉唐以来,称州郡 的 长官为使君,此沿袭旧称。②青冥:青色的天空。这里代指朝廷。③不应:不顾。 14.下列对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______(3 分) A.诗人没有料到短暂相聚后又要再次分离,上片中“谁知”、“还与”的搭配,表达了他不 得不 再次送友人登程时内心的悲伤。 B.下片通过“铁马”“寒日暮”“霜塞晚”等的描绘,表现了友人久守边城的艰辛以及思归 的 急切之情。 C.此词写惜别之情,却一反常态,以较多的笔墨塑造了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使君形象,表 达 出对友人的勉励和期许。 D.“横槊看诗成”与《赤壁赋》中的“横槊赋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时的场景虽然不同, 但 都赞扬了他们的文韬武略。 15.清人有言:“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请结合 本词 简要赏析。(6 分) (二)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 相似句子: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定风波》中与“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旨趣相同的诗句是 , 表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诗句是 。 (3)《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 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近年来,不少地方都在纷纷上马特色小镇项目建设。但很多所谓特色小镇只有耸立的高 楼、光鲜的外表,其内部既缺乏特色产业,也没有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 独特产业生态,结果花巨资打造的所谓“特色小镇”,没有灵魂,空有其貌,最后反而让此 项目和公共资源都浪费了。 而浙江省则能够结合本地特色,集聚创新要素,______,把特色小镇建设成产值强劲的 发展平台,实现了小平台大产业的发展目标。比如,杭州余杭艺尚小镇,集聚 23 家服装类企 业总部,引进 24 个国内外顶尖设计师,引领浙江省时尚产业的发展;再如,西湖云栖小镇不 断积聚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的资源,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云计算产业生态。在浙江特色小镇 的带动下,其他地区______,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陕西礼泉一些特色小镇保留着乡村 记忆的元素,既有包括古关中的磨面、织布、榨油、酿醋在内的传统手工作坊,又有______ 的秦腔、民间说书等文化支撑。 从上述有“特色”的案例来看,只有拥有符合本地特色的实体产业,才能发挥出______ 的内生动力来支撑小镇的长远发展。一句话,( )。双管齐下,才能形成以小镇为载 体的产业集聚空间,这也是特色小镇的灵魂所在。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结果花巨资打造的所谓“特色小镇”没有灵魂,空有其貌,最后不仅让此项目落了空, 甚至浪费了公共资源。 B. 结果花巨资打造的所谓“特色小镇”空有其貌,没有灵魂,最后不仅让此项目落了空, 也浪费了公共资源。 C. 结果花巨资打造的所谓“特色小镇”空有其貌,没有灵魂,最后反而让此项目和公共 资源都落了空。 D. 结果花巨资打造的所谓“特色小镇”没有灵魂,空有其貌,最后由于浪费了公共资源 而项目落了空。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实体产业和本地特色决定着特色小镇的建设。 B. 实体产业和本地特色促进特色小镇的建设。 C. 实体产业或本地特色对特色小镇建设起促进作用。 D. 特色小镇建设取决于实体产业或本地特色。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独树一帜 如法炮制 原汁原味 源源不断 B. 别具匠心 如法炮制 古色古香 源源不断 C. 独树一帜 亦步亦趋 原汁原味 连绵不断 D. 别具匠心 亦步亦趋 古色古香 连绵不断 20.为弘扬中国古典诗词文化,某校高三年级将举行“千古流韵--唐诗宋词分组朗诵会”。请 你在第二组“思乡诗”和第三组“边塞诗”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话。要求:所写内容与 串联的诗歌主题密切相关,衔接自然。不少于 60 字。(5 分) 21.思维过程中有一些最基本的规则,虽然难以证明,但却是人类长期思维时间的正确反映, 这就是“逻辑规律”。逻辑规律主要有“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同一律”是 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概念和命题必须始终保持同一,不能中途偷换概念,改变话 题。“矛盾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针对同一个对象,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都 是真的,肯定一个,就必须否定另一个,不能两个都肯定。“排中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 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是假的。 分析下面例子违背了什么逻辑规律,将序号写在横线后。(6 分) 违背同一律 违背矛盾律 违背排中律 (1) 某报纸载文,题为《世界上抽烟人数最多的国家》。文中说:尼泊尔 60%以上的男人抽烟, 30%以上的女人抽烟,因此,尼泊尔是世界上抽烟人数最多的国家。 (2) 严禁触摸电线,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3) 这次实验一定会成功,当然,也有失败的可能。 (4) 或者跟他一起去吃饭,或者不跟他一起去吃饭,我都不同意。 (5)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6) 在讨论被告是否犯了贪污罪时,有人说:“不能认为被告犯了贪污罪,也不能认为被告没 有犯贪污罪。”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苷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一一清代诗人袁枚 ②时间,你不开拓它,它就悄悄长出青苔,爬上你生命的庭院,把你一生掩埋一一格言 ③让自己的内心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雨果 ④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春秋孔丘弟子 ⑤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富有哲理的句子总是会点燃内心的某些火花。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五月月考答案 1. D A 项,“从而”强加因果逻辑,原文第二段表述为“当然,实际操作起来,‘消费型 民族主义’又会和抵制日货运动相混杂,成为后者的指导精神”.B 项,“用于所有商品无往 不利”错误,原文最后一段“几乎可以运用于所有商品而无往不利”,混淆必然与或然.C 项, “着眼于产业发展的浮浅层面,不及经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无中生有. 2.B B 项,“单独作为一个论述层次”错误.第四、五、六段为一个论述层次,第四段分析 “消费型民族主 义”基于的逻辑之一,即民族主义本身的空洞,第五段分析其基于的另一 逻辑,即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第六段是对四、五两段内容的进一步分析. 3.C C 项,据原文第二段可知“罢买日货可以打击日本商界然后日本企业会抱怨日本政府外 交政策”只是抵制日货的人搬出的推理,抵制日货的人不等于“消费型民族主义者”. 4. C “比喻”有误,应为“拟人”。 5.(1)“父母几乎把腰弯得和大地平行,瞪大疲惫的眼睛,在日子里翻拣着能对抗生活的 元素。”体力的付出远大于同村人;(2)要顶住认为读书无用的同村人的冷嘲热讽。精神上 的自我支撑,尤其需要勇气和识见;(3)“我把父母的期望打包,系在肩膀上” ,勤奋学 习,勉力奋斗,矢志不渝,需要极大的勇气;(4)“背叛炊烟”成功之后,身处异乡,忍受 对故乡的思念,时间越久,“成本”越高。 6.(2 分)“背叛”的含义:①“我”走出贫穷封闭的农村,到城市寻求新的生活;② 现代 文明逐渐替代传统的农耕文明。 (4 分)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7. C. “趋势很困难”错误,原文表述为“通过生育政策调整以提升生育率进而改变人口结 构和老龄化趋势往往很难奏效”;“最有效举措”错误,原文表述为“应对乃至引领中国的 老龄社会,需要在长期发展战略的高度,设计一个综合性的经济、社会、人口政策的框架体 系” 8.A. B.“世界各国”扩大范围,原文是“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政府制定法律法规、 政策”。C.“滞后”表述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提出更多方面的要求”,并非是“滞后”。 故 D 错误。D“更使满足不同年龄群体需求的难度加大”无依据。故 E 错误。 9.①绝对规模大,增长速度快:自 1999 年,老龄人口比例不断增大、数量增多。 ②失能化、高龄化趋势不断加剧:2050 年,80 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将达到 1 亿。 ③地域分布不平衡: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不发达地区高于发达地区。 ④超前经济发展:“未富先老”现象明显,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加严峻。 10. D 11. B “关爱兄弟”错误,悌,敬爱兄长,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故选 B。 12. C 题中 C 项,“在盩厔任上,……并创办延陵书院”错误,骆钟麟“创办延陵书院” 是在他任常州知府时。 13. (1)(骆钟麟)亲临监狱明察决断,所查办的案件即使权势豪族居中调解也不能改变(判 决),人们既畏惧又敬爱他。(2)下属地方按每年惯例馈赠三千两漕费余银,骆钟麟说:“从 这些钱中获利,百姓该怎么办呢?” 莅:亲临;所案治:查办的案件;夺:改变;羡:余;利:以……为利,从……中获利;如…… 何:……怎么办、怎么样。 【参考译文】 骆钟麟,字挺生,是浙江临安人。顺治四年考中进士,名列副榜,被授予安吉学正。顺 治十六年,升任陕西盩厔知县。他治理地方以教化为先,春秋时节在明伦堂会集众生员,以 仁义忠信之道启迪劝勉他们。每月初一、十五到乡里讲解,拜访那些德高望重的老者和以孝 悌闻名的人,以平等之礼对待他们,每年定时置办米肉慰劳他们。创立学社,挑选民间子弟, 教授他们“小学”和《孝经》。整饬保伍制度,修缮社仓。(骆钟麟)亲临监狱明察决断,所 查办的案件即使权势豪族居中调解也不能改变(判决),人们既畏惧又敬爱他。县城距离渭水 不足十里,骆钟麟巡查河岸,知道水势将会向南泛滥,商议从览家寨向东重新开挖旧有河道, 众人认为这事很难。康熙元年夏天,下起大雨,渭水向南溢出,将到城垣,骆钟麟斋戒沐浴, 亲临祈祷,跪在水中,幸而大雨停止,水势顿减,转而向北流淌数里。兼任代理兴平、鄠两 县的县令,兴平县世家富豪分结朋党,之前的县令不能整顿,骆钟麟访查获得他们结党的情 况,对他们依法拘捕查办。政绩上报为优等,调回京城任北城兵马司指挥,又外任为西安府 同知。康熙八年,升任江南常州知府。常州州县赋税苛重,条目繁多,官吏们借此作奸渔利。 骆钟麟订立法度,查考账目,清理拖欠,小吏只是接收安排办事罢了。下属地方按每年惯例 馈赠漕费余银三千两,骆钟麟说:“从这些钱中获利,百姓该怎么办呢?”态度严厉地退还了 这些钱。那些漕运士卒全都从此收手守法。起初,骆钟麟在盩厔曾以对待老师的礼数多次造 访李颙的家,至此创办了延陵书院,迎接李颙前来讲学,率领下属和缙绅学士面北听讲。询 问治学的要诀,李颙说:“天下的治乱在于人心,人心的邪正在于学术。人心正派,风俗向好, 治国的方针就具备了。”骆钟麟写下了这些话,终身诵读。不久江阴、靖江、无锡等地官员争 相礼遇招揽李颙,李颙为他们阐明性善的宗旨、格物致知的学说,文人士大夫都很仰慕他, 吏治也越来越和顺。康熙九年,发生洪水灾害,骆钟麟打开谷仓,劝富人拿出粟米赈灾,百 姓没有流离失所的。康熙十年夏,大旱,骆钟麟穿葛衣草鞋,徒步祷告(秋雨),没有应验, 他自言知府不修德行连累百姓,为之痛哭流涕。不久遭逢母丧离职,士民乞求留任,(朝廷) 不同意。归家之后,又接连遭逢父丧,因过度哀伤而死。郡里人议论通晓治理之道的贤能官 吏一定首先推举骆钟麟。 14. B B.热爱雄壮的边塞生活,及写诗赞美的豪情. 15. 虚写:上片回忆往事,下片想象使君到任后的生活和心境 。回忆相聚的种种快乐,畅想 友人在边地的场景。 实写:上片杯酒相倾。再见面。两人头已花白,再相逢与友人把酒言欢。 虚实结合:将时间和空间的范围扩大。包含了对往昔欢乐团聚的怀念,对友人的依依惜 别之情。勉励友人在边塞施展文武才干,为国立功的情意。 16.(1)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2)一蓑烟雨任平生 也无风雨也无晴 (3)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17.B 由外貌及灵魂,照应上文,按照由表及里的逻辑顺序,排除 AD。“项目和公共资源都 落了空”搭配不当,排除 C。 18.A 结合上下文可知应为“实体产业和本地特色”两者兼具,排除 CD。根据上文可见,“决 定作用”比“促进作用”更恰当,排除 B。 19.A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独树一帜:单 独树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中药,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亦 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仿效或依从别人。原汁原味:比喻事物本来 的、没有受到外来影响的风格、特征。古色古香:形容富于古雅的色彩和情调。源源不断: 继续不断的样子。连绵不断:山脉、河流、雨雪、思绪等接连不断。 第一空,由“结合本地艺术特色”可知应该选“独树一帜”,排除 BD。第二空,形容其他地 区的效仿,应该选“如法炮制”,排除 CD。第三空,由“秦腔、民间说书等文化支撑”可知 应选“原汁原味”,排除 BD。第四空,形容“内生动力”,应该选“源源不断”,排除 CD。 20.感谢第二组的同学让我们欣赏了一首首融进无限乡愁的诗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月怀远记取着亘古不移的游子思乡情怀,而那轮明月夜慰藉了边疆将士的孤寂心灵,戍疆 守边的将士又有何种情怀呢?下面有请第三组的同学为我们朗诵边塞诗。 本题要求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话,串联两个节目,解题关键在于找到两个节目的切合点(即 相似相同之处)。题干中提到的思乡诗歌和边塞诗歌,都有着思乡之情,漂泊之苦。从此处 入手,就很好作答了。本题实际上要求我们写串台词。串台词,要能够把上下两个节目“串” 起来,这就要求所写的内容必须与这两个节目有直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节目的相同点和不 同点入手。在从大的方面来说,它考核的是语言表达能力,这就要求同学们的语言要做到简 明、生动、连贯、得体。 21.违背同一律(1)(5) 违背矛盾律(2)(3) 违背排中律(4)(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