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吉林省扶余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2016-11)
扶余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试题 高二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均为必答题。考生作答时,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交网络让我们更近了吗 于 洋 ①渴望交流是人的本能,交流的形式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征。过去的交流是鱼腹鸿雁,千里传信;现代的交流是书信电话,片语真心;网络时代的交流是面对电脑一遍遍地刷屏,等待对方的回复。 ②网络丰富了人们的交流形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交流和沟通的渴望。社交网络的出现让网络的功能有了更大的扩展。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建立一个庞大的社交群,在动辄以万计数的好友和“粉丝”中,我们以为可以最大程度地对抗孤单、抱团取暖。 ③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注册用户数接近9亿;我国当前最大的社交网站人人网今年注册用户将超过2亿;截至去年年底,我国的微博用户有2.5亿。一个庞大的社交网络正在慢慢张开,越来越多的人被粘到这张大网中。 ④按照“六度空间”理论,我们最多通过6个人,便可以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在社交网络里,你可以找到你多年不见的老友,可能被一个你喜欢的明星关注;只要你愿意,你甚至可以和一国总统成为“好友”。社交网络这种联络的作用让很多人觉得异常温暖,人类沟通的愿望也让社交网站承担了更多情感的使命。 ⑤然而,看似熟络的社交网络,却经常让人感受到刺骨的寒冷。一个网名叫“走饭”的女孩在发表一条微博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几天后,人们知道她的名字叫马洁,是一个“90后”的南京高校学生。翻看她的微博,你会发现她一直在网上“求救”,只是没有人听到。 ⑥我们不能把一个年轻生命的终结归罪于网络,但不得不怀疑,网络到底有没有让我们的关系变得亲密,我们对网络的情感期待是不是太高?在网络上,我们有很多好友,却没有几个见过面的;加入了很多圈子,却没有几个真正有兴趣的;每天都在线上碰到,却没有几个会打招呼的。社交网络给了我们联系,却未必给我们交流;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却未必增加我们的亲密;激发了我们社交的天性,却可能磨平了我们沟通的能力。 ⑦牛津大学进化人类学教授罗宾·邓巴有一个有趣的“邓巴数”理论,即人的大脑新皮层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人的稳定人际关系。也就是说,无论你在社交网络上有多少好友和“粉丝”,你最多能频繁交流的也就150人左右。 ⑧幸福感来自社交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来自于沟通的深度而不是频率。技术让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扁平和肤浅。我们简化了社交的流程,不再需要各种繁文缛节。但这种简化的结果是,我们只希望让人们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最幸福的瞬间,人们在网络上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快乐天使,变成一个隐藏自己真实情感的虚拟人。 ⑨提高人类的幸福感是技术最大的责任和价值,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在使用社交网络沟通时也关注真实世界的交流,正确驾驭技术带来的变革,而不是让技术编织的网络掌控生活。 ⑩网络连接不等于人际交往,沟通便利不代表关系的亲密,技术发展不意味着思想的进步。纸张比键盘更有热度,现实生活比虚拟社区更加阳光,真实的交流比数字的流动更温暖人心。技术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人与人之间真诚和真实的交流有更重要的意义。 (摘自《人民日报》2012年06月05日,有改动) 1.下列关于“社交网络”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社交网络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交流形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交流和沟通的渴望。 B.根据“六度空间”理论,承担着沟通使命及情感期待的社交网络得以出现和推广,因为技术最大的责任和价值在于提高人类的幸福感。 C.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注册用户接近9个亿;我国当前最大的社交网站人人网的注册用户也超过2亿。 D.马洁的死虽然不能归罪于网络,但看似熟络的社交网络,却经常让人感受到刺骨的寒冷, 让人对网络的情感期待产生怀疑。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社交网络里,我们必定找得到多年不见的老友,也会被自己喜欢的某个明星关注;只要愿意,我们甚至可以和国家领导人成为“好友”。 B.人们在网络上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快乐天使,变成一个隐藏自己真实情感的虚拟人,是害怕别人诋毁自己,所以只希望让人看到自己幸福的瞬间。 C.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建立一个庞大的社交群,结识数以万计的好友或为“粉丝”, 最大的限度地对抗孤单、抱团取暖。 D.根据“邓巴数”理论可知,无论你在社交网络上有多少好友和“粉丝”,你最多能跟150人左右频繁的交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人们特别喜欢封闭自己,但还是形成了一定的社交形式,不同时代有不同特征的交流 形式,现代的交流是书信和电话,网络时代则是电脑刷屏。 B.网络连接不等于人际交往,技术发展不意味着思想进步,人们的幸福感并不来自社交的数量,也不来自沟通的频率。 C.社交网络给了我们联系,却未必能给我们交流;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却未必能增加我们的亲密;激发了我们社交的天性,却可能磨平了我们沟通的能力。 D.网络技术的发展固然可以给我们的沟通与交流带来便利,但我们不能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因为真实生活的交流更加温暖人心。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4~6题。 陈寅恪的精神与思想 刘斌 ①清华大学王观堂(王国维)纪念碑铭:“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固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一以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世,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陈寅恪” ②碑文表现出陈寅恪对王国维辞世的痛惜和对其精神思想的推重。 ③陈寅恪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其思想是独特的、自由的;其人格是伟大的、极富个性的。他对中国历史所进行的整体性思考,他对中国学术所进行的深刻探究,他对中国文化的与众不同的审视,都是高标独立、卓尔不群的。他的博大深邃的学术研究,他的特立独行的学术精神,都是当前的中国学术界所缺乏,因之也是所特需的。 ④可以说,陈寅恪的一生经历了20世纪中国数不清的风浪,但他从不为形势所左右,始终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五四”以后,“全盘西化”论独尊一时,而他却以自己的勇气坚称“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面对喧嚣一时的政治思潮,陈寅恪做到不卑不亢,我行我素。虽然他有时迫于时势,噤不得发,但却无所畏惧,依然“论学论治,迥异时流”。并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加坚定了自己逆流而动的信念,所以在暮年的时候,他能欣慰地对世人宣称:“默念平生固未尝侮食自矜,曲学阿世,似可告慰友朋。” ⑤《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一书的封底上写着:“在20世纪的学术追问中,学者们以其超迈的胸襟为这个骚动的世界留下了一座座学术思想的纪念碑,它赫然镌刻着:重建文化,再铸国魂。”陈寅恪所提倡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说到底与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实际是一致的。 ⑥1913年,陈寅恪在《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一文中写道,求中国学术之独立“实吾民族生死一大事”。对于当时学术不能独立的状况,陈寅恪十分悲愤,认为“吾国大学之职责,在求本国学术之独立”。1929年,他在北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中写道:“群趋东邻受国史(东邻是日本,陈先生批评和痛惜,堂堂中国人,却要跑到日本去学习中国的历史),神州士夫羞欲死。”这同时说明陈寅恪十分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陈寅恪游学各国,广泛接触西方文化。但在中西关系上,他坚持“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1932年,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中郑重指出,吸收外来文化,“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收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他维护民族文化地位的态度,同样反映出所坚持的民族独立精神。 ⑦陈寅恪对中华民族学术文化的真情,和他的家庭分不开。他的祖父陈宝箴、父亲陈立三在戊戌变法时,在湖南实行新政,对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进行改革,卓有成效。1937年7月,日本侵华军队进占北平,陈立三忧愤至极,绝食而亡。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目睹父祖的行为,加之平时所受熏陶,自然培育了他高尚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陈寅恪自1929年为王国维撰写碑文,到1964年完成《柳如是别传》,一生尊崇道义和气节,并以自己的残病之身,教书育人,笔耕不辍,这些都是在爱国、爱中华民族、爱学术文化的思想情感支配下完成的。为此,他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献身学术,寻找重建学术文化的途径,才是他所能选择的正确的人生道路,也是唯一的选择。 ⑧作为独具人格魅力的现代知识分子,陈寅恪还有着强烈的使命意识。1927年,王国维的逝世给陈寅恪以巨大的震动,而他在遗书中的“文化托命”,对陈寅恪的影响之大更是贯穿终生。陈寅恪在王国维的挽联序中也写道:“十七年家国久销魂,犹余剩水残山,留与累臣供一死;五千卷牙签新手触,待检玄文奇字,谬承遗命伤身。”至此陈寅恪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即如何以自己的科研成果,如何以自己的学术研究,重新唤起国人对学术文化的信心,从而振奋民族精神,拯救中华民族。 ⑨ 基于这样的使命,陈寅恪首先把自己的目光转向中古史的研究,因为在他看来,中古时期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既有国家的大分裂,又有民族的大融合,同时,外有佛教思想的输入,内有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移植与交流,并且在以后数百年的分裂与动荡之中迎来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于是从1927年开始之后的50多年间,他始终洋溢着“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生命热情,并以弘扬中华民族学术文化为使命,怀着其“终必振复”的信念,致力于学术研究。历大半个世纪岁月的消磨,陈寅恪百折不挠,矢志不渝,在近、现代的中国学者中无人能出其右。这种难能可贵的使命意识,使他不仅仅作为一个历史学大师而存在,更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而存在。 ⑩作为一代大师,陈寅恪为海内外学人树立了一个高峻的标格,使人们觉悟一种严肃的学术追求,一种理性的文化心态。陈一生守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的是凭自己的睿智和胆识,实践一条现代知识分子终将会走通的“续命河汾”之路,意欲建构自成一体的知识分子价值体系。虽然历史造成了先生之不幸,但其超迈的胸襟和独造的胆识在现代文化史上铸造了一个鲜活的灵魂,先生的风骨为后世学者所景仰,先生的思想也必将为后世学者所弘扬。 (节选自《陈寅恪传》有删改) 4.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1929年,陈寅恪在北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中写道:“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 这说明他认为应该坚守民族文化,抵制对外国文化的输入和汲取。 B.历大半个世纪岁月的消磨,陈寅恪百折不挠,矢志不渝,在近、现代的中国学者中几乎 无人能出其右。这种难能可贵的使命意识,使他不仅仅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而存在,更 作为一个历史学大师而存在。 C.陈寅恪一生尊崇道义和气节,在爱国、爱中华民族、爱学术文化的思想情感支配下以自 己的残病之身,教书育人,笔耕不辍,探其根源,这与他自幼的家庭环境关系不大。 D.“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表明在“全盘西化”论独尊一 时的背景下,陈寅恪对自己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思想是秉持着一种坚守的姿态的。 5.结合文本,具体阐释陈寅恪先生对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进行研究的动因是什么。(4分) 6.文章结尾说“这种难能可贵的使命意识,使他不仅仅作为一个历史学大师而存在,更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而存在”。结合全文,具体阐释,陈寅恪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不朽的失眠 张晓风 ①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划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 ②船行似风,江枫如火。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③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该睡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然而,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己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并且眼睁睁地看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油快尽了,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 ④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惟有他,张继,睡不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余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起先,是睡眠排拒着他。而后,是他在赌气,好,无眠就无眠,长夜独醒,就干脆彻底来为自已验伤,有何不可? ⑤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乌啼,粗嗄(shà)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黯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凄绝。 ⑥在须角在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来贴缀他惨淡少年的容颜。 ⑦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的,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种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去工作。只有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是既没有权利去工作,也没福气去睡眠的一个。 ⑧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钟声。一般寺庙,都是暮鼓晨钟,寒山寺庙敲“夜半钟”,用以惊世。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衬底音乐。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钟声那么美丽,但钟声自己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既然失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写下“枫桥夜泊”四字。然后,就把其余二十八字照抄下来。我说“照抄”,是因为那二十八个字在他心底已像白墙上的黑字一样分明凸显: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⑨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 ⑩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就是张继挤不进去的那纸金榜)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哈!管他是谁。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文章有删减) 7. 结合文本阅读,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最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并不重要。我们只记得秋夜 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这表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张继的文学 才华往往能够弥补他落榜的遗憾,他的名气可能已经超过了当年的科举状元。 B.作者在对张继进行描写的时候,较为注重讲故事,他巧妙的将环境和事件紧紧的结合在一 起,从而起到烘托人物的作用。 C.小说重在启发读者正确看待功名利禄及人生中的得意与失意:一时的人生得意未必是真正 的幸福和快乐,人生中的失败与挫折同样是一笔笔难能可贵的财富。所以凡事都不必追求 成功。 D.张继之所以成为不朽,是因为他没有金榜题名。对于文学而言,我们只需要记住失意的张 继,以及他的那场不朽的失眠。 E.文中引用了“枫桥夜泊” 一诗,其作用一可以衬托出文章浓厚的诗意色彩,二可以交代张 继之所以“不朽”的原因,点明文章的主题。 8.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选文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9.文章题为“不朽的失眠”,请结合全文,解释标题的含义,并说说标题的好处。(6分)w w w .x k b 1.c o m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奋少好学,节俭行义,常分损租奉,赡恤宗亲,虽至倾匮,而施与不怠。十七年,儋耳降附,奋来朝上寿,引见宣平殿,应对合旨,显宗异其才,以为侍祠侯。建初元年,拜左中郎将,转五官中郎将,迁长水校尉。七年,为将作大匠,章和元年,免。永元元年,复拜城门校尉。四年,迁长乐卫尉。明年,代桓郁为太常。六年,代刘方为司空。 时岁灾旱,祈雨不应,乃上表曰:“比年不登,人用饥匮,今复久旱,秋稼未立,阳气垂尽,岁月迫促。夫国以民为本,民以谷为命,政之急务,忧之重者也。臣蒙恩尤深,受职过任,夙夜忧惧,章奏不能叙心,愿对中常侍疏奏。”即时引见,复口陈时政之宜。明日,和帝召太尉、司徒幸洛阳狱,录囚徒,收洛阳令陈歆,即大雨三日。 奋在位清白,无它异绩。九年,以病罢。在家上疏曰:“圣人所美,政道至要,本在礼乐。《五经》同归,而礼乐之用尤急。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又曰:‘揖让而化天下者,礼乐之谓也。’先王之道,礼乐可谓盛矣。孔子谓子夏曰:‘礼以修外,乐以制内,丘已矣夫!’又曰:‘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厝其手足。’臣以为汉当制作礼乐,是以先帝圣德,数下诏书,愍伤崩缺,而众儒不达,议多驳异。臣累世台辅,而大典未定,私窃惟忧,不忘寝食。臣犬马齿尽,诚冀先死见礼乐之定。” 十三年,更召拜太常。复上疏曰:“汉当改作礼乐,图书著明。王者化定制礼,功成作乐。谨条礼乐异议三事,愿下有司,以时考定。昔者孝武皇帝、光武皇帝封禅告成,而礼乐不定,事不相副。先帝已诏曹褒,今陛下但奉而成之,犹周公斟酌文武之道,非自为制,诚无所疑。久执谦谦,令大汉之业不以时成,非所以章显祖宗功德,建太平之基,为后世法。”帝虽善之,犹未施行。其冬,复以病罢。明年,卒于家。 (选自《后汉书·张曹郑列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复口陈时政之宜 陈:陈述 B.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厝其手足 厝:放置 C. 和帝召太尉、司徒幸洛阳狱 幸:宠幸 D. 受职过任,夙夜忧惧 夙夜:早晚或日夜 11.下列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其冬,复以病罢。 A.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B.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C.臣具以表闻 D. 农人告余以春及 12.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收洛阳令陈歆,即大雨三日。 A.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B.而后乃今将图南 C.乐琴书以消忧 D.雄州雾列 13.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和帝是元兴东汉和帝刘肇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独创发明的产物,一般由皇帝发 起。年号除了是用于纪年以外,另外还表示祈福、歌颂和改朝换代。 B.布衣是古代对百姓的称呼,与之类似的还有黔首、黎民、庶民、黎庶、苍生、 氓等。 C.谥号是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称陶渊明为五柳先 生,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D.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起于隋朝。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应对合旨,显宗异其才,以为侍祠侯(3分) (2)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两题。(共11分) 村 行①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 ①宋淳化二年(991)作者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在商州一年多的时间里,写了不少山水诗,《村行》是其中的一首。 1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所 以全诗抒发的是诗人观赏山野景色时悠然自得的心情。 B.诗的第二联采用“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手法,突出秋日山野之沉寂。第三联以“胭 脂”和“白雪”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 C.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D.最后两句设为问答,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E.诗中通过情绪的陡然转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怀乡之情。 16.从全诗看,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6分) (三)名句默写(5分) 17.根据提示,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共5分) (1)《归去来兮辞》 中与“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寓意相似的诗句是: , 。 (2)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描绘了古代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时,渔舟纷纷归航,江上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3)《逍遥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 (4) 在《陈情表》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精练、形象地将自己孤独无助、形单影只的窘况表达了出来。 (5)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达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气候(hoú) 逦迤 (yǐ) 央浼 (měi) 鹤汀凫渚 (tīng) B. 穷发 (fà) 出岫(xiù) 窈窕 (tiǎo) 廊腰缦回(màn) C. 睇眄 (miǎn) 险衅(xìn) 锱铢 (liú) 期功强近(qiǎng) D. 泠然 (líng) 潦水(liáo) 陨首 (yǔn) 命运多舛(chuǎn) 19.根据课文,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猥以微贱 盛筵难再 宠命优沃 阮籍猖狂 B.过蒙拔擢 御风而行 上出重宵 日薄西山 C.无路请缨 东隅已逝 恶乎待哉 妃嫔滕嫱 D.除臣洗马 遥襟甫畅 剽掠其人 有酒盈樽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犯罪团伙遭到严重打击后,仍然伺机企图死灰复燃,与政府作对。 B.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的所思所盼,要不断增强工作能力,要有畏首畏尾、如 临深渊的自觉,要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牢记责任重于泰山。 C.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倾注心血扶育我,我对父母的感激真是罄竹难书。 D.周杰伦自幼学习音乐,朝歌夜弦反复揣摩,音乐基础尤为扎实,因而在演艺圈占有了一席 之地。 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那些视“国家间只有永恒的利益,而没有永远的朋友”为外交原则的西方政客而言, 他们态度惊天逆转的原因纵使很多,但关键还是受国内利益的驱使导致的。 B.在非洲,数千名肯尼亚犯人决定在元旦这一天少吃一顿饭,省下钱来帮助数百万面临严 重食物短缺危机的人。 C.央企改革试点正积极推进中,各央企已将自己的方案上报给深改小组反复研究。一些敏 感、有分歧的事项通过不断修改,达成共识,交换意见后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D.针对“绿色猪肉事件,某公司表示将对相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并增强员工培训力 度和商场的食品管理流程。 2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近年来,一系列公益事件的发生,引发了全民对 “正能量”的关注和讨论。“正能量” 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 , 。 。 。 , 。 ①只有多创造多传递“正能量” ②每个人的身上有“正能量”,自然也有“负能量” ③才能增加人体的正能量 ④这辆列车才能安全地驶向远方 ⑤“负能量”如同劣质的汽油,会对社会这辆疾驰的列车造成严重的伤害 ⑥一个人只有减少不该有的欲望,保持心态的平和,喜乐地生活 A. ⑥③②⑤①④ B.②⑥③⑤①④ C.⑥④②⑤①③ D.②①④⑥③⑤ 23.下面是一份家长会邀请函,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修改。(5分) 邀请函 尊敬的家长: 时光如梭,转眼间您的孩子已进入生死攸关的高三年级。在这个关键的时期,您的孩 子更希望得到您悉心的关怀。为了指导您有效地对孩子做心理疏导,贵校决定于本月20 日上午10 时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家长会,聘请省内知名的心理辅导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希望 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准时参加,不得缺席或迟到。 春晖中学高三年级组 2016年5月17日 ①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五、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1岁时,娜塔莉被星探看中,定位为模特,但她决定当一个演员,并开始参加很多现场表演。13岁因参演《这个杀手不太冷》而一夜走红。成名后本有机会全身投入演艺圈,但她却选择一边读书一边拍戏。19岁时,因在《星战前传:幽灵的威胁》中的出色表演,好莱坞向她发出邀请,然而,娜塔莉却选择到哈佛大学心理学系学习;2011年,凭借《黑天鹅》中的完美表现,娜塔莉当选第83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采访中,娜塔莉说:“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我总是选择我要做的事,有时候眼前的角色就是一片树叶,不拒绝它就不能看到一片更大的树林。”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读上述材料,你有何感受,请选准角度,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扶余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1. B (强加因果,前者说的是社交网络的联络作用与功能,后者说的则是技术与幸福感的关系) 2. D ( A.说法绝对,原文表述为“你可以找到你多年不见的老友,可能被一个你喜欢的明星关注”。 B. 无中生有 C.变主观为客观,原文表述为“我们以为可以最大程度地对抗孤单、抱团取暖”) 3. A (曲解原文,原文第一句说“渴望交流是人的本能”。) 4. D(3分) 5.(4分)①家庭环境的影响培育了他高尚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他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献身学术,寻找重建学术文化的途径,才是他所能选择的正确的人生道路,也是唯一的选择。(2分) ②1927年,王国维逝世,遗书中的“文化托命”,对陈寅恪的影响之大贯穿终生。至此陈寅恪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即如何以自己的科研成果,如何以自己的学术研究,重新唤起国人对学术文化的信心,从而振奋民族精神,拯救中华民族。(2分) 6.(5分) 陈寅恪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他在中国历史学术、文化方面所进行的深刻探究,都是卓尔不群的。(1分)同时,他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来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1分)以及拯救民族文化的强烈的使命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1分)作为一代大师,陈寅恪为海内外学人树立了一个高峻的标格,使人们觉悟一种严肃的学术追求,一种理性的文化心态。(2分) (答题思路:陈寅恪作为历史学大师的贡献--陈寅恪作为“文化象征”的意义--陈寅恪作为大师的总的价值) 7. C、D(4分) 8 .(4分)①从结构上说,此句由写张继京城落榜转而写他枫桥夜泊,完成了行文上的自然过渡(承上启下)(2分)②从内容上说,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为下文描写“不朽的失眠”做铺垫(1分)③通过对路途环境的描写,侧面烘托了张继落榜后急切离开京城,希望尽快摆脱令他羞愧沮丧的严酷现实,寻求精神超脱的急切心情。(1分) 9.(6分)含义:“不朽”原意是永不磨灭,永远存在下去。文中张继因落榜失眠而写就了千古不朽的诗篇,故作者用“不朽”来修饰“失眠”。(2分) 好处:①“不朽的失眠”体现了作者命题之妙,这样命题,易于引起读者的思考,从而激发其阅读的兴趣。②借肯定“失眠”来肯定张继的《枫桥夜泊》千古不朽,并以此与他的考场失意相对照,有力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如果没有失意的张继,也就没有了那次失眠之苦,没有了那次失眠,也便没有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枫桥夜泊》。(4分,每点2分) 10. C( 幸:驾临) 11. B 12 . D 13. C 14.(7分)(1)(3分)应对符合皇帝心意,显宗觉得他才能突出,让他担任侍祠侯。(“异”:认为……突出, 1分;“ 以为”:把……认命为,1分;语句通顺得1分。) (2)(4分)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引为鉴戒,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为他们哀叹了。(“哀”:为……悲哀1分;“鉴”:引以为鉴或把……作为鉴戒,意动用法1分;要体现出后面两个“后人”的区别1分;语句逻辑通顺得1分) 15. A C 16.(共6分)作者的感情经历了由悠然到惆怅的变化过程。(2分)前三联写作者骑马走在山路上,看到黄菊、山峰、落叶、荞麦花,听到秋声,欣赏到山村的美景,心情悠然自得。(2分)当看到原野上酷似家乡的大树时,则勾起了乡愁,再加上仕途受挫,所以心情一下子变得惆怅起来。(2分) 17.(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3)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5)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18. B 19. D 20. A ( 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B、畏首畏尾:形容做事胆小,多所猜忌顾虑, 畏缩不前。 C罄竹难书: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 D、朝歌夜弦: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 21. B 22. A 23.【答案】①“生死攸关”改为“至关重要” ②“指导”改为“帮助” ③“贵校”改为“本年级组”或“学校” ④“进行专题讲座”改为“做专题讲座” ⑤“不得”改为“请勿 ” 【解析】①“生死攸关”语气太重,所以应改为“至关重要”; ②“指导” 一般用于上级对下级,所以此处应用“帮助”;③落款是“春晖中学高三年级组”,所以应改为“本年级组”; ④“进行专题讲座”有歧义,所以改为“做专题讲座”; ⑤“不得”语气太生硬,所以改为“请勿 ”。 24. 略 参考译文: 张奋年少好学,生活节俭施行仁义,常常拿出部分租奉,赡养抚恤宗族亲属,即使到了匮乏的地步,也不停止施与。十七年,儋耳投降归附,张奋到朝廷来祝贺,被带到宣平殿拜见皇帝,应对符合皇帝心意,显宗觉得他才能突出,让他担任侍祠侯。建初元年,授予左中郎将,调任五宫中郎将,迁升为长水校尉。七年,担任将作大匠,章和元年,被免职。永元元年,再次授予城门校尉。四年,升迁为长乐卫尉。第二年,代替桓郁任太常。六年,代替刘方任司空。 当时正遇旱灾,求雨不下,于是张奋上表说:“连年歉收,人民饥饿财用缺乏,如今又长期干旱,秋种不成,阳气将尽,时间紧迫。国家以百姓为根本,百姓以粮食为生命,这是最紧迫的政务,最重的忧患。我深受皇恩,担任的职务超过了我的能力,因而日夜担心害怕,奏章不能表明我的心意,希望能让我面对中常侍一条条陈述。”张奋马上受到引见,再次口述当时应该办的政务。第二天,和帝召太尉、司徒一起驾临洛阳监狱,审查记录囚徒的罪状,收捕洛阳令陈歆,随即下了三天大雨。 张奋在位清正廉洁,没有其它特殊的功绩。九年,因病罢官。他在家中上疏说:“圣人所赞美的事,为政之道最重要,其根本在于礼乐。《五经》主旨相同,而礼乐的功用尤其急需要发挥出来。孔子说:‘让国家百姓安定太平,没有比礼更好的方法;移风易俗,没有比乐更好的方法。’又说:‘所谓揖让而教化天下,就是指的以礼乐治天下。’先王为政,礼乐可以算是很兴盛了。孔子对子夏说:‘如能用礼修饰外在行为,用乐陶冶心性情操,我就满足了!,’又说:‘礼乐不兴起,那么刑罚就不会适度;刑罚不适度,百姓就会不知如何行动。’我认为汉应当制定礼乐,因此先帝圣明,多次下诏,感伤于礼乐的损坏残破,可是众儒生不通达,奏议之中有很多异议。我家几世为朝廷台臣宰辅,而大典未确定,我对此十分忧虑,寝食时也不忘此事。我已年老将死,真诚希望能在死前见到礼乐确定下来。”十三年,和帝重又召拜他为太常。张奋又上疏说:“汉应当改制礼乐,用图画和文字明确下来。作为君王教化稳定后制作礼仪,功绩成就后制作音乐。我谨慎地列出三条关于礼乐的不同意见,希望交给有关部门,在规定时间加以考察审定。从前孝武皇帝、光武皇帝封禅时告诉上天大功告成,可是礼乐没有修定,这种行为(和应有的礼法)是不相符合的。先帝已下诏曹褒,(让他修订礼制),如今您只管奉行完成它,如同周公采取文王武王的为政方式,不是自己所制定的,确实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如果)长久保持谦逊的姿态(不改制礼乐),使大汉宏业不能因此当下有成就,就无法用来彰显祖宗的功德,建立起太平盛世的基业,成为后人效法的榜样。“”皇帝虽然认为他说得好,但还是没有实施行动。这年冬天,张奋又因病罢官。第二年,死在家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