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北京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北京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语文试卷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嫉妒(jì) 跌宕(dàng) 佶屈聱牙(jí) 悭吝(qiān) B. 推诿(wěi) 档案(dàng) 韦编三绝(wěi) 掇拾旧闻(duō) C. 绯闻(fēi) 包庇(bì) 栉风沐雨(zhì) 市侩之气(kuài) D. 粗犷(guǎng) 摒弃(bǐng) 如蚁附膻(shān) 恣意妄为(zì)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识能力。对常用字的易错音考查得比较多,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一些常用字的不常见读音的识记.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A选项,“嫉妒(jì)”错误,应该为“妒(jí)”。B选项,“韦编三绝(wěi)”错误,应该为“韦(wéi)”。D选项,“摒弃(bǐng)”错误,应该为“摒(bìng)”。故选C。 【点睛】高考对字音的考查主要以形声字和多音字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采用以点连线的方法来复习形声字。所谓的“点”,指的是形声字的声旁,“线”就是指声旁相同的形声字。我们以声旁为点向外扩散,就可以将很多形声字连成一条线,组成一个整体,大大的提高了记忆积累的效率。 2.选出字形全对的一组 A. 幅射 利令智昏 事必恭亲 色厉内荏 B. 桎梏 民生凋蔽 安然无恙 不容置喙 C. 复辟 美轮美奂 食不果腹 蛛丝蚂迹 D. 眩晕 老生常谈 休戚相关 万事俱备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 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还可以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A选项,“幅射”中的“幅”错误,应该为“辐”;“事必恭亲”中的“恭”错误,应该为“躬”。B选项,“民生凋蔽”中的“蔽”错误,应该为“敝”。C选项,“蛛丝蚂迹”中的“蚂”错误,应该为“马”。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可以用结构辨析法。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还有一部分就只能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了。总之,可以多使用结构分析法:一是字形本身结构,二是词语结构。辨析字形要注意把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看词语不宜太长久,要善于回想什么时候在课本或课堂上接触到这个字的。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记号来提示自己。 3.选出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 按照新课改精神,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不要越俎代庖。 B. 周杰伦对自己的电影《头文字D》在金马奖评选中能够获奖早已充满了信心,这次真的获奖了,面对这不虞之誉,他激动万分。 C. 近年来禽流感在国内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必须筚路蓝缕,积极作好预防,以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D.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考查重点是测试那些常见但又容易用错的成语。成语运用是否正确,主要看它是否符合语境,和整个句子的氛围吻合,和人称相应,和句意一致,使用就是正确的,忽视语境,就会导致用词不当。A选项,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也指多管闲事。使用正确。B选项,不虞之誉:指没有意料到或意想不到的赞扬。 “早已充满了信心”,说明早已料到、想到,不合语境。C选项,筚路蓝缕:指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形容创业的艰苦。此处的语境是各级政府对“禽流感”积极作好预防,不合语境。D选项,趋之若鹜:指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 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不好的事物。贬义词,此处是指艺术爱好者对齐白石画展的喜爱,不能用贬义词,褒贬误用。故选A。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就是为人类生活确立的最基本的和最高的道德原则。 B. 《老子》论“道”,突出的是“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就是把自然看成是万事万物的最高法则,而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他主张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 C.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大学》,指的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和内在本质的探究来获得真知,开启智慧。 D.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新唐书》《明史》等,这些史书采用的是编年体体例。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选项,“这些史书采用的是编年体体例。”错误,采用的是“纪传体”编写。故选D。 【点睛】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发展,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所以,更显示出它的复杂性,主要包括古代文学常识和古代文化常识。古代的文化常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和刑法、宗法和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天文、古代音乐等。对于这些常识都要有所了解,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辨。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上下交征利 征服 B. 愿无伐善 夸耀 C.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 抛弃 D. 在明明德 使显明、彰明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A选项,“征:征服”错误,应该为“征:争夺”。故选A。 【点睛】推断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用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这是在推断词义时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即把自己认为的意思代入具体语境中看句意是否通顺。代入后,如果句意通顺,那么可能就是正确的,反之必是错误的。 6.下列句子中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愿闻子之志 诲女知之乎 B.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 曲肱而枕之 C.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何以利吾国 D. 知之为知之 克己复礼为仁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A选项,第一个“之”,助词,“的”的意思。第二个“之”,代词,代指孔子说的道理。B选项,第一个“而”,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却”的意思;第二个“而”,连词,起承接的作用,把”曲肱“和”枕之“两个动作连接起来。C选项,第一个“以”,介词,“把”的意思。第二个“以”,介词,“拿或者凭、用”的意思。D选项,两个“为”,都是“就是”的意思。故选D。 【点睛】文言虚词的语法分析法是根据语法知识判别虚词意义,首先将句子主干抽出,划分句子成分,而后看虚词的功能。一般来说,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浯;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往往与名词、代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补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动态或语气。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山盟虽在,___________________。莫莫莫。(《钗头凤》) (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菩萨蛮》) (5)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有写“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四时的景色,其中春、夏景色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朝往暮归,赏乐无穷。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___________________,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8)少之时,血气未定,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季氏》) (9)小国寡民,___________________,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老子第八十章》) (1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学》) 【答案】 (1). 风烟望五津 (2). 随君直到夜郎西 (3). 锦书难托 (4). 江晚正愁余 (5). 山深闻鹧鸪 (6). 野芳发而幽香 (7). 佳木秀而繁阴 (8). 先帝不以臣卑鄙 (9). 猥自枉屈 (10). 就有道而正焉 (11). 戒之在色 (12).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13). 在亲民 (14). 在止于至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津”“鹧鸪”“阴”“猥”。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材料一 人们常说“太阳照常升起”。天天升起的太阳意味着一种周而复始、亘古不变的永恒。因此,绝大部分人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太阳会发生什么变化。那么,未来的某一天,太阳会不会突然衰老或膨胀,迫使地球踏上流浪的漫漫旅途呢? 目前,太阳是一颗正值壮年的“黄矮星”,曾经的46亿年中,一直源源不断地为地球提供光照和热量。这些能量源于太阳核心发生的氢元素聚变反应,即每4个氢原子核经过一些中间反应生成1个氦原子核,进而释放能量,而绝大部分能量以光的形式散发。一秒钟之内,太阳可以把6亿吨的氢原子转化为氦原子,生成的能量中,仅有微小的一部分被地球吸收,不过,这一小部分能量就足以维持地球上的生命繁衍生息。 现如今,太阳聚变反应的速率和恒星的引力之间达成了一种精妙的平衡,若太阳要打破这一平衡状态且向外膨胀,则中心受到的压迫会减少,聚变反应的速率会降低,因此,太阳中心的温度会逐步降低。这样一来,太阳中心向外膨胀的力无法抗衡内向收缩的引力,其膨胀的过程就不能持续下去。反之,若太阳要打破这一平衡状态且向内收缩,则聚变反应的速率会大幅飙升,产生更强大的外向推力,致使收缩的过程也无法持续下去。除了太阳之外,天文学家们发现宇宙中的大部分恒星也处于这一平衡状态,他们把这一类恒星称为“主序恒星”。 不过,太阳进入“主序恒星”阶段之后,其整体亮度上升了20%左右,这一变化对地球上的生命演化产生了深重的影响。当然,对于存续时间仅仅百万年、千万年的某一物种而言,太阳的变化并不会产生什么显著的影响。但是,依照太阳的发展趋势,未来的10亿年里,它输出的能量会再上升10%左右,这一变化可能导致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完全失控,那时,地球就只能另外寻找生存空间了。 (取材于公众号“品读百卷”) 材料二 春节期间,电影《流浪地球》刷进了很多人的朋友圈,因为作者刘慈欣,因为主演吴京,更因为这是一部以大片标准呈现的中国原创硬核科幻电影。 所谓“硬核科幻”就是科幻情节尊重技术和理论推演,故事发展受规律制约。影片中,宇航服、强化外骨骼、行星发动机等细节设定完全不输给《环太平洋》《地心引力》等海外大片。片中地球坠入木星时的大气流失逸散,空间站中的重力变化,也都有相对严谨的表现。 科幻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片,不仅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还需要参与者对科学有足够的理解,因此科幻电影往往代表了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中国科幻的银幕呈现一度并不尽如人意,而今天,《流浪地球》用符合科学逻辑的故事讲述,补上了此前原创科幻“硬度”不足的短板。 比技术上“可以为之”更重要的是“如何而为”。《流浪地球》是一个纯粹的中国故事,硬科幻表现的亲情观念、英雄观念、故土家国情怀非常中国。 影片中,因为太阳加速老化将要吞没地球,于是人们在地球上建起了许多行星发动机,将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试图飞出太阳系。无论是原著中的对白,还是现实里海外电影人的提问,“为什么不建造飞船飞离地球”这个问题既关乎科学设定,也能看出中国文化中对家园的理解。导演郭帆说,“带着家园流浪”的想法表现了中国人对故土的情感。正是这样的人文内核,撑起了与好莱坞科幻大片不一样的中国式科幻电影。 观众会发现,影片中平时含蓄内敛的家庭成员之间有着东方式亲情的默契。他们彼此依赖却并不表现出来,小心地保有着一份温度,这样的温度激发了他们在家国责任面前的热度。灾难面前,没有超级英雄,但每个平凡人都是英雄。如倔强的航天员父亲和叛逆的儿子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话可说,却在最后完成了两代人对家园希望的交接。 对于科幻片而言,《流浪地球》是资金和技术基础充实之后,中国电影工业的一次投石问路。它的走红为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提供了一个思考维度——以硬科幻为核,用本土文化意义讲述属于我们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展现我们对未来和世界的思考。唯其如此,才能突破好莱坞式的科幻审美,才能以中国气派打开新的科幻空间。 (取材于王磊的文章) 材料三 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科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也许有人会脱口而答“预言未来”。但预测具体事件和技术,并非科幻的目的。尽管早期科幻作品中提到的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已逐步变成现实,但即使是重量级的科幻作品,对未来的想象也多半没有实现。 也许有人会回答“激发想象力”或者“激励人类探索未知”。的确。在这些方面,科幻的作用堪称显赫。早在公元2世纪,被认为是第一部科幻作品的古希腊语小说《真实的故事》中,就已出现关于星际旅行、外星生命、星际殖民等内容。美国“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坦言,正是经典科幻小说激发自己去探索未知世界。但科幻的作用又不仅如此,好的科幻作品仍然聚焦于“人”。 在西方,科幻作品开始盛行的年代,正是人类最初进入太空的时代,也是人类开始逐渐意识到地球正面临环境、资源等种种严峻挑战的时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越来越多的科幻作品开始提出一系列“如果”的问题。比如,如果人类或者你本人在真实世界面临这样的境况,会如何选择?也因此,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帕梅拉·萨金特将科幻定义为“思想文学”。《纽约时报》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电影《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小说,讲述一个“拯救人类免于灭亡的奋力一搏”的故事。 尽管东方和西方关注的议题不同,但不少科幻名作拥有共通之处,那就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忧思,对人类情感的描摹。 该如何避免陷入“我们会一直如此生存”的盲目乐观,或者“反正灾难终将到来”的盲目消极;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和挑战……这些都是科幻探讨的重要议题。 科幻的“硬核”,并非预言乌托邦或者反乌托邦,而是帮助人们以全新角度审视自身环境和处境,警示人类在技术、文化、伦理等众多领域可能面临问题,并提出“另类”解决方案。而从荧幕回归现实,科幻同样提醒人们用另一种视角去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选择和挑战。 (取材于新华社的文章) 8. 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阳释放的能量源于其核心发生的氢元素聚变反应。 B. 太阳以光形式散发出的能量主要是被地球吸收的。 C. 太阳进入“主序恒星”阶段后整体亮度会持续上升。 D. 太阳的变化对地球物种的影响需很长时间才能显著。 9. 对于材料一提到的“精妙的平衡”,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一精妙的平衡状态是太阳聚变反应速率和恒星的引力之间互相牵制的结果。 B. 太阳聚变反应速率决定太阳中心温度,进而决定太阳向外膨胀的推力的大小。 C. 太阳聚变反应速率和太阳向外膨胀程度成正比,与太阳向内收缩程度成反比。 D. 当太阳向外膨胀推力与向内收缩引力大小相当时,太阳处于精妙的平衡状态。 10.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影片《流浪地球》是“硬核科幻”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科幻情节尊重技术推演 B. 故事讲述符合科学逻辑 C. 细节设定媲美科幻大片 D. 作品主题表现家国情怀 11. 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科幻电影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因此往往代表了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 B. 《流浪地球》中人们在地球上建起许多行星发动机,成功逃离了太阳系。 C. “带着家园流浪”的想法是中国科幻电影区别于好莱坞大片的根本之处。 D. 《流浪地球》中家庭成员间东方式亲情的默契激发了强烈的家国责任感。 12. 下列对三则材料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亘古不变:指从古至今永远也不会改变。亘,gèn,延续不断。 B. 繁衍生息:指繁殖后代,以延续血脉。息,滋息、生长的意思。 C. 投石问路:原指用投石子的方式来探测情况,后比喻进行试探。 D. 堪称显赫:指作用很明显,堪,能的意思。可改为“显赫一时”。 13. 根据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预测具体事件和技术、激励人类探索未知就是科幻的作用和意义。 B. 经典科幻小说《真实的故事》激发了埃隆·马斯克探索未知的热情。 C. 好的科幻作品聚焦人类在可能发生的严峻挑战面前如何选择的话题。 D. 所有的科幻作品都有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忧思以及对人类情感的描摹。 【答案】8. B 9. C 10. D 11. D 12. D 13. C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B选项,“主要是被地球吸收的”错误,由原文“仅有微小的一部分被地球吸收,不过,这一小部分能量就足以维持地球上的生命繁衍生息”可知,是“仅有微小的一部分”被地球吸收,而不是“主要”。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C选项“太阳向外膨胀程度成正比,与太阳向内收缩程度成反比”错误,由原文“若太阳要打破这一平衡状态且向外膨胀,则中心受到的压迫会减少,聚变反应的速率会降低,因此,太阳中心的温度会逐步降低。这样一来,太阳中心向外膨胀的力无法抗衡内向收缩的引力,其膨胀的过程就不能持续下去。反之,若太阳要打破这一平衡状态且向内收缩,则聚变反应的速率会大幅飙升,产生更强大的外向推力,致使收缩的过程也无法持续下去”可知,太阳聚变反应速率和太阳向外膨胀程度成“反比”,与太阳向内收缩程度成“正比”,正反比颠倒了,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D选项,“作品主题表现家国情怀”不是“硬核科幻”的原因,逻辑关系错误,由原文“《流浪地球》是一个纯粹的中国故事,硬科幻表现的亲情观念、英雄观念、故土家国情怀非常中国”可知,作品主题家国情怀是硬科幻的表现。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A选项,“科幻电影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分析不全面,由原文“不仅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还需要参与者对科学有足够的理解,因此科幻电影往往代表了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可知,是不仅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还需要“参与者对科学有足够的理解”选项信息有遗漏,原因不全,另外文本中是往往代表最该水准,所以“科幻电影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因此往往代表了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表述也是绝对的。B选项,“成功逃离了太阳系”错误,由原文“影片中,因为太阳加速老化将要吞没地球,于是人们在地球上建起了许多行星发动机,将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试图飞出太阳系。”可知,是“试图飞出太阳系”,没说“成功逃离了太阳系”。C选项,“根本之处”错误,由原文“‘带着家园流浪’的想法表现了中国人对故土的情感。正是这样的人文内核,撑起了与好莱坞科幻大片不一样的中国式科幻电影”可知,只是说撑起了“不一样”的中国式科幻电影,并没有说“根本之处”。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字义的辨识能力。对常用字的易错音形考查得比较多,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一些常用字的不常见读音和字形的识记,也要注意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还可以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D选项,“可改为‘显赫一时’”错误,显赫一时:指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此处的语境是指科幻的作用很明显,不是指的“名声威势”很盛,不符合语境,所以堪称显赫不能改为“显赫一时”。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A选项,理解错误,根据文意“预测具体事件和技术”,它不是科幻的作用和意义。B选项,“激发了埃隆·马斯克探索未知的热情”错误,偷换概念,由原文“美国‘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坦言,正是经典科幻小说激发自己去探索未知世界”可知,是“经典科幻小说”激发自己去探索未知世界,而不是“《真实的故事》”。D选项,“所有的科幻作品都有”错误,“都有”说法过于绝对。故选C。 【点睛】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首先浏览选项标敏感点,敏感点就是题干要求的“内容”“艺术特色”等。其次回归原文找对应句,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句,筛选信息类要注意是否改变了原文判断,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据。最后排除定答案,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一) 人主之治国也,莫不有法令赏罚。是故其法令明而赏罚之所立者当,则主尊显而奸不生;其法令逆而赏罚之所立者不当,则群臣立私而壅塞之,朋党而劫杀之。故《明法》曰:“灭、塞、侵、壅之所生。从法之不立也。” 法度者,人主之所以制天下而禁奸邪也,所以牧领海内而奉宗庙也。私意者,所以生乱长奸而害公正也,所以壅蔽失正而危亡也。故法度行则国治,私意行则国乱。明主虽心之所爱而无功者不赏也,虽心之所憎而无罪者弗罚也。案法式而验得失,非法度不留意焉。故《明法》曰:“先王之治国也,不淫意于法之外,” 明主之治国也,案其当宜,行其正理。故其当赏者,群臣不得辞也:其当罚者,群臣不敢避也。夫赏功诛罪,所以为天下致利除害也。草茅弗去,则害禾谷;盗贼弗诛,则伤良民。夫舍公法而行私惠,则是利奸邪而长暴乱也。行私惠而赏无功,则是使民偷幸而望于上也;行私惠而赦有罪,则是使民轻上而易为非也。夫舍公法用私惠,明主不为也。故《明法》曰:“不为惠于法之内。” (取材于《管子·明法解》) (二) 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县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法定之后,中程者赏,缺绳者诛。尊贵者不轻其罚,而卑贱者不重其刑,犯法者虽贤必诛,中度者虽不肖必无罪,是故公道通而私道塞矣。 古之置有司也,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其立君也,所以制有司,使无专行也;法籍礼仪者,所以禁君,使无擅断也。人莫得自恣,则道胜;道胜而理达矣,故反于无为。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己出也。 法者,非天堕,非地生,发于人间,而反以自正。是故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所立于下者,不废于上;所禁于民者,不行于身。所谓亡国,非无君也,无法也。变法者,非无法也,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等。人主之立法,先自为检式仪表,故令行于天下。是故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矣。 (取材于《淮南子·主术训》) 14.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所以牧领海内而奉宗庙也 牧:统治 B. 案其当宜,行其正理 案:根据 C. 中程者赏,缺绳者诛 中:符合 D. 法者,非天堕 堕:堕落 15.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是故其法令明而赏罚之所立者当 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 B. 人主之所以制天下而禁奸邪也 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 C. 行私惠而赦有罪 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 D. 所以为天下致利除害也 夫舍公法用私惠,明主不为也 16.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明主虽心之所爱而无功者不赏也:英明君主虽然心中吝惜但无功的人也不奖赏 B. 不为惠于法之内:不会在法理之内给予恩惠 C. 县法者,法不法也:制订颁行刑法,是为了依法惩处犯法的人 D. 道胜而理达矣,故反于无为:道取胜,事理就通达了,于是就返回到无为而治的境地 17. 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夫舍公法而行私惠,则是利奸邪而长暴乱也。 18. 请根据上面两则短文,概括“法令”对治国有哪些作用。 【答案】14. D 15. B 16. A 17. ①如果放弃公法而实行私惠,那就等于使奸邪获利而助长暴乱了。 18. 可以使人主地位尊显;防止奸邪之臣行私结党、蒙蔽君主。可以约束民众不放纵;制约官员不妄为;限制君主不独断专横,从而实现无为而治。(或是可以制约人们使之匡正自己的行为,道胜理达,从而实现无为而治)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理解能力。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D选项,“堕:堕落”错误,应该是“堕:坠落,掉下来”。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A选项,第一个“者”,定语后置的标志;第二个“者”,用于名词之后,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B选项,两个“所以”,都是“用来、用以”的意思。C选项,第一个“而”,表修饰关系的连词;第二个“而”,表转折关系的连词。D选项,第一个“为”,介词,“替,给”的意思。第二个“为”,动词,“干、做”的意思。故选B。 【16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A选项,“所爱”翻译成“吝惜”错误,应该翻译成“自己心爱的人”,句子翻译:英明君主,即使对自己心爱的人,无功也不赏。故选A。 【17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则:那么。利:使……获利。长:助长。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分析并归纳整理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要通读文章,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去归纳整理,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由原文“人主之治国也,莫不有法令赏罚。是故其法令明而赏罚之所立者当,则主尊显而奸不生;”可知,法令可以使人主地位尊显;由原文“其法令逆而赏罚之所立者不当,则群臣立私而壅塞之,朋党而劫杀之。”可知,法令可以防止奸邪之臣行私结党、蒙蔽君主;由原文“古之置有司也,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其立君也,所以制有司,使无专行也;法籍礼仪者,所以禁君,使无擅断也。人莫得自恣,则道胜;道胜而理达矣,故反于无为。”可知,法令可以约束民众不放纵,制约官员不妄为,限制君主不独断专横,从而实现无为而治。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翻译: (一) 人君治国,没有不具备法令和赏罚的。所以,法令明确而赏罚规定得当,君主就尊显而且不出奸臣;法令错误而赏罚规定不当,群臣就会行私而蔽塞君主,就会结党而劫杀君主。所以,《明法》篇说:“灭、塞、侵、壅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法令不够明确。” 法度,是君主用来控制天下和防止奸邪产生的,是用来统治海内而事奉宗庙的。私意,是可以产生祸乱、滋长奸邪而危害公正的,是蒙蔽君主、丧失正道而导致危亡的根源。所以,法度得以实行则国家安定,私意得以实行则国家混乱。英明君主,即使对自己心爱的人,无功也不赏;即使对自己憎恶的人,无罪也不罚。按照法度规程来检验得失,与法度无关的事是不留意的。所以,《明法》篇说:“以前的君王治理国家,不会在法理之外游心肆意。” 明君治国,根据恰当合适的原则,执行正确道理。所以对于当赏的,群臣不得推辞;对于当罚的,群臣不敢逃避。赏功罚罪,本来是为天下兴利除害的。杂草不铲除,就危害庄稼;盗贼不惩治,就伤害良民。如果弃公法而行私惠,那就是使奸邪得利而助长暴乱了。因为行私惠而赏了无功的人,就等于让人民贪图侥幸而谋求向上讨好;行私惠而赦了有罪的人,就等于让人民轻慢君主而轻易为非作歹。弃公法而行私意,明君是不肯干的。所以,《明法》篇说:“不会在法理之内给予恩惠。” (二) 法是天下的尺度标准,也是君主手中的准绳。社会制订颁行刑法,是为了依法惩处犯法的人;设置奖赏制度,奖赏应当奖赏之人。法令确定之后,符合奖赏制度的就要嘉奖、触犯法律的就要受罚。尊贵的人触犯法律也不得减轻处罚,卑贱的人犯了法也不会加重处罚。犯法者尽管贤能也一定严惩,守法者虽然无能也不可无端治罪。所以秉公执法风气盛行,徇私枉法之路就被堵塞。 古代设置各级官吏,是用来制约民众,不让他们恣意放纵。设立君主,是用来制约官员,不让他们专行妄为。而宗法礼义的制定,又是用来限制君主的,不让他独断专横。任何人不可以放纵专行,那么“道”就占了主导地位、取得胜利,“道”取得胜利,这事理就通畅,于是便可返回到无为而治的境地。这里说的“无为”,不是说什么都凝滞不动,而是说不要任何事情都由君主一个人说了算。 法,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下冒出来的,它产生于社会又转过来制约人们使之正派(匡正自己的行为)。所以,自己身上有这样的缺点过错,就不要非难他人身上有的同样缺点过错;自己身上没有的优点美德,也就不要要求别人有这种优点美德。由此推出,要求下层民众遵循法律,那么上层君主百官也应遵循法规;禁止百姓民众不能做的事,那么君主自身也不能做。所谓“亡国”,不是说这个国家没有君主,而是说这个国家没有“法”;现在说变更法制,并不是没有法,而是有法不用,有法不用等于没有法。君主立法,首先自己要作出执法守法的榜样,这样法令就能施行于天下。所以,君主如能用法严格地约束自身,那么法令政令就能够在百姓中施行无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文后小题。 水口行舟①(其一) 宋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注】①庆元三年,学禁严峻,朱熹等五十九人被列入“伪学党”。朱熹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抵达水口,感时而作。 19. 下列对《其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雨一蓑”,与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同,表现出诗人思绪的浩渺与心胸的旷达。 B. “昨夜”“夜如何”的“夜”意义相同,但所指具体时段不同,后者是指入睡之后。 C. “试卷”,意思是“尝试着卷起”,表明作者内心想看又不敢看的极度矛盾的心态。 D. “依旧”,交代出虽经一夜风雨,而眼前的景色没有丝毫变化,仍然是“青山绿水”。 20. 朱熹的诗往往富有理趣,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本诗与其《观书有感》(其一)所蕴含的理趣分别是什么。 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答案】19. C 20. 《水口行舟》作者借一夜“风雨”之后“青山绿水”“依旧多”的风景特点,体现任何困难挫折都阻挡不住事物的发展的哲理,美好的事物永远不会被邪恶所扼杀,可谓以思理见胜。或:人生道路不会总一帆风顺,只有逆流而上,搏击风雨,才能达到青山绿水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 《观书有感》作者用方塘水清因为源头有活水作比,来抒发自己的读书感受,表达了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C选项,“表明作者内心想看又不敢看的极度矛盾的心态。”错误,诗中写诗人能坦然面对风雨,醒来就赶忙地卷蓬要看个究竟,看到的是两岸的景色原来和昨天一样,依然满目是青山绿树。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诗写的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常年旅行在外的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所以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水口行舟》中从诗人对风雨的坦然及对青山绿树经历风雨而依旧的赞叹,我们还可以寻绎出诗人所发挥的哲理:生活中的风雨、磨难,看似来势汹汹,不可战胜,但是,只要能坦然面对,以百折不回的勇气和韧劲与之较量,就一定会有雨过天晴的时候,人生也定会因此焕发绚丽的光彩。《观书有感》中“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够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小题。 鲁院里的柿子树 (1)鲁迅文学院有一座花园,花园里有一棵柿子树。因为我们来的时候是秋天,正属于它的季节,它变成了这里突出的风景。柿子树长在园子的中央,被一些别的树木围绕着,原本跟那些树木一样高大,因为它满枝头缀着柿子的缘故,别的树木都成了陪衬,连它自身的叶子也是陪衬了。 (2)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饭后我到园子里去散步,一眼就看见了它。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结满果子的柿子树,不由得就看的发了呆。微风起的时候,突然觉得它根本不是树,因为它能唱歌。北京的秋天,多的是这样阳光灿烂的日子,天蓝得像是要透到天的外边去,这样的蓝里,白云就呈现出最艳的颜色。这时候美以不可言说的方式击中了我,恍惚中,觉得那柿子树上缀着的是一团团结晶的阳光,散发着平时难以见到的明亮。 (3)很多时候我到花园里并不是为了柿子树,却总是不由自主地止步在它面前,难道是因为它身上有明显的秋意吗?这样想,也许银杏不服。那一棵棵银杏树,所有的叶子都像足透了的金子,在黄昏里闪着朝晖的明亮。有些轻轻地洒落地上,灿灿的,像铺了一层锦,像一幅油画。树上和地上一片金黄,让人觉得这美景可以绵延,可以天长地久。然而就在一个黄昏,寒风起了,银杏的叶子全部被风带走,只剩了树枝。这时候的柿子树一派沉静,虽然它的叶子也被风带走了,但果实仍高高挂满枝头。 (4)我从小径的回环处走,抬头看着树上的柿子,就仿佛看着一双双温暖的眼睛,刹那间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总要到这柿子树旁边了。它们静静地看着我,无声地与我交谈,说它在那些喧腾的日子里,怎样让自己的心泊于安详和沉静;说它在春天开出并不漂亮的花,在夏天曾经是一颗小小的被叶片遮蔽的青果;说它如何耐心等待秋天的到来,使自己变成阳光的金色,凝成一捧盈硕果实、可摸可触的爱。于是我思索柿子树在到这里之前的经历,它是长在一群同样的树木中间吗?它是怎样被命运选中,到鲁院的花园里,成为独特的风景?正如我冥冥之中幸运地到这里。它的命运之中是否也有风雨和雷霆?它的生命里是否也有春风和清露?它是否也深味了人间的悲喜,才呈现出这一树的殷实和辉煌? (5)一天,我清早到柿子树下,在枯萎的草柯间捡了两枚熟透坠落的柿子。它们的光芒和馨香像音乐一样荡漾。由此我知道了,树木怎样靠果实传递快乐和希望。 (6)这座独一无二的花园里,在树阴和花丛中掩映着一些大文学家的雕像,巴金、茅盾、丁玲、冰心……他们有的器宇轩昂,有的神采飞扬,有的在倾心交谈,有的在凝神沉思。他们的生命气息透过颜色沉郁的大理石,火焰一般在时空中传递。我驻足于巴金先生的雕像前,他似乎在用温和的语气跟我说:“我用作品表达我无穷无尽的感情。如果我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温暖,我就十分满意了。”我走到冰心雕像前停下脚步,看到她左手托腮,凝神远眺,一本打开的“书”放在膝上。不由得想起了她的书,她的文字,她的“爱的哲学”,随之,一股温暖明朗的情调蔓延开。 (7)冬天一日一日地深了,花园里的一切都沉浸在静寂的灰色里,只有柿子树还高举着一簇簇火焰般显眼的果子,微笑着,歌唱着…… 21. 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深味:深沉的滋味 B. 殷实:充实 C. 器宇轩昂:气质、风度出众 D. 凝神远眺:聚精会神地向远方眺望 22. 下列对鲁迅及其作品《呐喊》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朝花夕拾》是他的散文集。 B. 《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一共收录了14篇小说,小说集对旧时中国的部分陈腐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C. 鲁迅作品的取材多来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他在《呐喊》中塑造了狂人、阿Q、闰土、孔乙己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D. 《呐喊》中的《药》是以1911年辛亥革命英雄黄花岗起义为背景而写成的。小说发人深省地剖析了这一革命不成功的历史原因。 2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文章情感饱满丰富,既有对柿子树的景仰赞美之情,又有对银杏树的不满之意。 B. 作者描写了北京秋日蓝天白云的美景,衬托出缀满果子的柿子树的独特之美。 C. 第④段结尾处的三个问句,层层递进,形成磅礴之势,表达了“我”的深刻思考。 D. 文章结尾再次描写柿子树的形象,呼应前文,含蓄地表现了文章的主旨,意蕴深长。 E. 文章写柿子树果实灿烂明丽的色泽,高挂枝头的姿态,传达了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 24. 第三段作者为什么写银杏树?请简要分析。 25. 文章写文学大师的雕像,有什么作用? 26.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我”从鲁院里的柿子树身上获得了哪些启迪。 【答案】21. A 22. D 23. AC 24. 银杏树叶美得绚丽、张扬,但很短暂,与柿子树形成对比,突出缀满果子的柿子树的独特之美,美得沉静、安详,但很持久;表达了作者对柿子树的赞美之情;为下文写柿子树对自己的吸引和启迪做铺垫。 25. ①揭示文章主旨:文学大师恰如秋天的柿子树一般,以丰硕的作品馈赠读者,传递温暖,传递生命的气息。②表达了对文学大师的敬仰热爱之情,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的写作追求,使文章意蕴更加丰厚。 26. 柿子树在喧腾中活得安详沉静,让我获得做人的启示。柿子树在春夏慢慢生长,耐心等待秋天的收获,使我得到关于成长的感悟。柿子树经历风霜雨露才结出的丰硕、明亮、温暖的果实,给人传递快乐和希望,如同那些大文学家用自己的文字温暖了读者,历久弥新,令人敬仰,启迪我也要像他们一样传递快乐和温暖。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中重要词语的鉴赏能力。联系词语所在的句子的内容及前后句。理解词语必须联系语境,做到“词不离句”,一般有临时性词义的词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要这样来理解。联系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情感态度揣摩词语的含义。一般分析具有深层含义或特定意义的词语、能点明中心或主旨的词语等依据此法。联系作者写作时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背景等理解词语的含义。因此可以依托描写手法挖掘其背后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要达到什么效果。A选项,“深沉的滋味”错误,由原文“正如我冥冥之中幸运地到这里。它的命运之中是否也有风雨和雷霆?它的生命里是否也有春风和清露?它是否也深味了人间的悲喜,才呈现出这一树的殷实和辉煌?”可知,深味的意思应该是“仔细的体会”。故选A。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学常识的能力。对于文学常识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选项“《药》是以1911年辛亥革命英雄黄花岗起义为背景而写成的”错误,《药》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故选D。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A选项,“又有对银杏树的不满之意”错误,文中并没有流露出“不满之意”。C选项,“层层递进”错误,三个问句属于并列式的关系。故选AC。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根据文本思考:银杏树同文本中写到的柿子树用什么关系?作者对银杏树抱有何种感情?然后根据文本内容作答。比如,银杏树叶美得绚丽、张扬,但很短暂,写它是为了与柿子树形成对比,突出柿子树的优点。作者用这种对比表达了对柿子树的赞美之情,为下文内容做铺垫。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回答此题,要根据文本中写到文学大师雕像的上下文,联系文章主旨思考。文学大师的雕像出现在文本对柿子树的赞美之后,文学大师同柿子树有很多共同点,他们恰如秋天的柿子树一般,以丰硕的作品馈赠读者,传递温暖,传递生命的气息。因此这就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大师的敬仰热爱之情,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的写作追求,使文章意蕴更加丰厚,也就含蓄地点出了文章主题。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所谓的“启迪”,实际指的就是对文本中所描写的物象的象征意义的领悟。柿子树在喧腾中活得安详沉静,让“我”领悟到做人也应该这样安详沉静;柿子树在春夏慢慢生长,耐心等待秋天的收获,使“我”领悟到人的成长过程也应该有收获的季节;柿子树经历风霜雨露才结出的丰硕的果实,使“我”领悟到做人也要像柿子树一样传递快乐和温暖。 【点睛】艺术魅力在一定意义上是永久性的。而艺术终究体现的是人格,是高贵的人性,所以艺术魅力是艺术家,创作者通过某种手法展示高贵的人性,所以真正的艺术会感染人,提升人的境界。 27. “笔底小人物,社会大主题”。优秀作家往往将目光投注到社会底层或边缘的人物身上,通过描述这些小人物的平凡生活,体现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请从《呐喊》中选择一个小人物加以解说。要求:符合人物特征,条理清晰。(不少于150字) 【答案】孔乙己是一个生活在清朝末年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由于深受封建教育思想毒害,又不肯放下读书人的架子,后来无以为生计,越来越穷,以致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沦落为咸亨酒店里人们嘲笑的对象。孔乙己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他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和封建文化教育的牺牲品。统治阶级不但在政治经济上对他进行残酷的控制,摧残了他的肉体,剥夺了他的生路,而且在精神上毒害了他,使他蒙受了极大的耻辱和痛苦。文章对吃人的封建文化教育和害人无数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无情的揭露。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微写作的题目虽然字数少,但考查考生快速成文的能力和文字水平,体现了对记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技巧具体运用能力的考查。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呐喊》中人物的理解和把握,其中既有对作品中人物的考查,又给予了学生呈现个性化阅读的表达机会。此题要求从《呐喊》中选择一个小人物加以解说,“笔底小人物,社会大主题”,通过描述这些小人物的平凡生活,体现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点睛】微写作的考查要求常常与表达方式、修辞、句式、人称、角度等语言表达联系起来。从本质上说,微写作是语言综合运用题。微写作的形式多样化,可以改写、扩写、缩写、仿写以及种种片段性写作。 2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英国的课本讲拿破仑是被英国人打败的,德国的书本则说拿破仑是被德国人打败的。有人问英国著名学者罗素:“让我们的孩子相信谁呢?”罗素答:“让英国的孩子读德国的读本,德国的学生看英国的教材。”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不盲从,敢质疑 英国的课本讲拿破仑是被英国人打败的,德国的书本则说拿破仑是被德国人打败的。可见课本上的知识难免带上创作者的主观认识,要想获得真实情况,最好独立思考,敢于质疑。 当面对某大师的侃侃而谈,抑或是某知名学者教授的高谈阔论,你是会无条件的接受,还是会有所质疑?生活中有这样的人,面对哲学教授十分绝对的言词依然大胆的站出来,说出自己的疑惑,让教授哑口无言。世界上没有谁是绝对的对,我们要敢于质疑,善于思考,这样方能触到真理之光。 苏东坡写过一篇《日喻》,说的是:一个天生的盲人不知太阳为何物,问有目者。有人告诉他太阳像铜盘,并敲了敲铜盘让他听;过几天,盲人听到钟声,就认为是太阳。又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光芒像蜡烛,并让他摸了摸蜡烛,过几天,盲人摸到了竹笛,又以为是太阳。可见,偏听偏信多幼稚可笑。 敢于质疑,是一种不轻易盲从、拒绝迷信的睿智。总是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喜欢随大流,抱大腿。没有自己的主见,盲目听从些高调的言论。这种人是最可悲的,因为他从来没有发现过,也没有实践过。谁是在亲手做过实验之后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言论,是伽利略,他没有跟从当事人的脚步去听信哲人的话,这不正体现了不盲从、不迷信的品格吗? 凡事无绝对,尽信书不如无书,更不要轻易的迷信权威,因为权威有时也会犯错,要敢于质疑。只要有疑惑就大胆地说出来。敢于质疑,是一种懂得思考,善于发现的清醒。哲学家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每个人都应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本事。如果只是跟在别人后面,而没有自己的思想,不会思考,更不发表认知,与随风飘动的蒲公英有什么两样呢? 在那个信奉地心说的时代,是谁开动自己大脑,通过亲身观察,提出了日心说?哥白尼和布鲁诺敢于质疑,具有一种勇于挑战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才让我们记住了他们的名字。 17世纪下半叶,世界的科学权威是牛顿,他认为光是一种微粒流,并用它解释光的直线传播、镜面反射、界面折射等现象。但是,惠更斯却持不同看法,他认为微粒说不能解释更复杂的绕射、干涉等现象,主张光是以太波。由于牛顿的声望高,多数人支持微粒说,惠更斯成了孤立的少数派。但他并不随大流,不迷信权威,坚持独立见解,严谨勤奋和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多么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呀!若无对真理的渴求,又如何能提出真知灼见?不要总是轻易相信那些一成不变的东西,勇敢地挑战自己吧,大胆地说出来,不迷信书本和权威,敢于质疑,或许某天我们也能发现真理之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本题属于材料作文,这种命题形式的主要特点是:给材料不给话题。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全面理解材料,意味着要对本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作一个全面的理解,把材料看透、看全。这个故事结尾是这样的——什么时候大家不再轻易相信什么,教育就有成效了。谈的是罗素对教材以及对教育的看法,涉及了教育的目标,涉及了认得思维方式。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要有自己的观点——绝不盲从别人。教育是要让人学会怀疑,就是善于提出疑问,提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找到独立思考之途径,最根本的方法是亲自实践,不迷信权威和书本知识,正如苏东坡《石钟山记》所言“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当然,也可以谈换个角度看问题,会更全面,更客观。要学会尊重和包容不同观点。也可论述片面性的危害、全面看问题的好处。 立意: (1)不要轻易相信一种观点,要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勤于实践。 (2)要学会尊重和包容不同观点。 (3)可论述片面性的危害、全面看问题的好处。 素材: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如孟德尔杂交豌豆,袁隆平的高产水稻,只有通过不断摸索实践,才能得出真理,千万不要想赵括那样纸上谈兵。只有时间,我们才能进步,才能更好成长。 (2)天文学家哥白尼通过对行星的不断观察,分析计算,得出结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转。”日心说的提出和以往科学家所接受的地心说相左,是像常人那样接受地心说,还是坚持自己?是相信权威,还是忠于实践?又经过数年计算,他终于肯定自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将真理公之于众,引发了一场子让革命。 (3)古希腊有句名言:吃过葡萄的人才知道它的酸甜。只有亲自去体验、去实践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动物园请来的哲学教授,只知空谈大道理,纸上谈兵,殊不知井底之蛙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也是真理。这是一只勇于挑战权威,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青蛙,是一只富有探索精神的伟大的青蛙。动物如此,人类亦有这样的伟人。 (4)澳洲服装制造商克里斯原本是一个喷漆厂员工,但因为着迷于一种前所未有的喷灌服装,他毅然辞去工作搞研究。很多人都认为他不可能成功,经过几年的摸索,拜访各大科学家,他终于成功地研制出了将衣服装在罐中喷在身上穿的衣服。这使服装界掀起了又一场风暴,他的名字也被世人铭记。正是实践,促成他们的辉煌。 结构层次:文章开篇亮明观点:实践出真知。文章举历史上长平之战的例子,说明要善于实践;文章接下来又列举盲人和没人的例子,阐述了实践出真知;举鲁班的例子,得出实践出真知,钻研出智慧;举马伶、李伶的例子,说明实践活动,为他赢得巨大的成功;爱迪生和法拉第的例子,表明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文章结尾点题: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认认真真学习,扎扎实实做事。 【点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