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四川省广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广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广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试卷分为试题卷(1-10页)和答题卡两部分。‎ ‎3.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蒙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棒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震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务必将各题答案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予评分,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团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美心理现象,它大量出现在宋以后的戏曲小说中。如《窦娥冤》的申冤昭雪,《赵氏孤儿》的孤儿报仇,《汉宫秋》的“团圆梦境”,《琵琶记》的“玉烛调和”,《精忠旗》的满门旌表,《长生殿》的“蟾宫相见”等等。讲究“团圆之趣”已经成为我国极为普遍的传统审美心理现象。。 ‎ 华夏初民对客观世界的考察,大概从“天”开始的。春夏秋冬的往复,白天黑夜的交替,日出日落的循环,使他们直观地形成了“乾为天,为圆”,以及“浑天如鸡子,天体如弹丸”的观念。由于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耕国家,“天”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农业收成的多寡,因此,对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先民来说,头顶上的那圆的天,就成了他们顶礼膜拜的对象,这种对“天”的崇拜就导致了对于“天”的运行规律——“圆”的亲和与崇尚。 ‎ 作为中国哲学源头的《易经》体现了中国古人的圆道观,循环即圆道是《易经》作者心目中的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对易学而言,“圆”不仅是神秘的示语,而且也是圆融无碍、无往不复的至高至美的境界。 ‎ 而老子哲学思想中的自然观,也是以周行不殆的圆来加以描述的。《老子》“九九”八十一章,象征着道的生生不息、变动不已、周行不止。韩非在《解老篇》中评析老子思想时说:“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揭示了道的周行循环的特征。这种“九九”循环往复式的“道”的结构,是离不开圆的。 ‎ 由于“圆”相以其圆满而使人感到审美的满足,所以,“圆”经常在“圆满”“至美”的意义上为佛家所推崇。佛教称般若真智为“圆智”,称般若真智对世相的观照为“圆照”,称善根为“圆根”,称修行到最高联阶段为“圆成”,称涅槃境界为“圆寂”,将美好至极的事物称做“圆圆海”。这里,“圆”均可作为“圆满”、“大美”和“至美”来解。     ‎ 圆在中国哲学中意味着道境和禅境,易、庄、禅不约而同地将圆作为最高的精神境界,其中具有深刻的美学内涵。儒家的不偏不倚的中庸、道家的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佛家的因果报应的轮回观、《周易》用以解读宇宙人生奥秘的太极思维模式,以及本文论述的“大团圆”的审美心理,似乎都存在于同一个圆的图式之中。“圆”‎ 既是完满的象征,是循环往复的表现,也是华夏民族对社会、人生,以及自身理想的一种构想、理解和追求。体现在中国古代的戏曲小说中,则一切都应该圆满无缺,缺则有憾。中国古代悲剧最悲的要算是关汉卿的《窦娥冤》了,剧中不但有血溅白练,而且还有六月飞雪,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充分显示了窦娥冤屈之大、痛苦之深。但作者笔锋一转,却来个“窦天章为女申冤昭雪”,由悲转喜、由缺为圆。对圆的崇尚似乎已成了一种弥散性的文化——审美理想的规范,“大团圆”即是审美主体对规范的崇尚与屈从,也是审美主体对传统规范的迎合与妥协。它虽然推进了中国文学艺术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以及向圆熟精致的技能方面的发展,却也遏制了中国艺术,特别是悲剧中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或人物被毁灭的怵目惊心的震撼,以及撕肝裂胆的残酷。‎ ‎1.下列关于原文的内容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团圆”审美心理在戏曲小说中以申冤昭雪、报仇雪恨等形式出现,即使不可能在现实中体现,也可能在梦境中显现。‎ B.“大团圆”审美心理现象是中国特有的,并且在宋代以后的戏曲小说中大量出现,其形成与中华民族的尚“圆”观念有关。 ‎ C.“大团圆”审美心理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在其影响下,中国的悲剧往往缺乏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和使人触目惊心的震撼。‎ D.《窦娥冤》结局由悲转喜、由缺为圆,导致对“圆”的崇尚逐渐成为一种弥散性文化,是审美主体对规范的崇尚与屈从,迎合与妥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一段以中国古典戏曲为例,重点论证讲究“团圆之趣“是我国极为普遍的传统审美心理现象。‎ B.文章第二段从对自然的观察认识和农业收成多寡的影响因素揭示华夏先民亲和崇尚“圆”的原因。‎ C.文章最后一段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大团圆虽然使中国古典文学领先于世界,但也遏制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D.文章整体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文章的主体内容阐述了“大团圆”审美心理的文化根源以及“圆”的哲学、美学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四季的往复、日夜的交替、日出日落的循环中,智慧的华夏初民逐渐抽象出“乾为天、为圆”的 先进观念,对天的崇拜导致了他们对“圆”的崇尚与亲和。‎ B.《精忠旗》的满门旌表,《长生殿》的“蟾宫相见”和申冤昭雪、孤儿报仇一样,都是“大团圆”这种传统审美心理的表现。‎ C.“梁山伯与祝英台”‎ 的故事中二人相爱却无法在一起,双双为情而死。结局为二人化蝶双飞,这也是讲究“团圆之趣”的传统审美心理现象。‎ D.《窦娥冤》等中国戏剧,如果没有“窦天章为女申冤昭雪”这一类“大团圆”情书,就能产生更加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城市聆听 崔立 晚上。一个陌生来电,一个年轻男人的声音:“哥——”‎ 我愣了一下,说:“你哪位?”‎ ‎“哥,你不认得我,我也不认得你。你能听我说说话吗?”‎ ‎“好。”‎ ‎“哥,我很孤单,也很寂寞,在这个城市,我没有朋友,你不知道,我是多么的无助。以前在老家,我总是在想,将来一定要来大城市赚大钱,闯出一番天地来。真正来到这里,才感觉到万分的不易……”‎ 我静静地听他说,他接二连三的话语,似乎也不想让我插嘴发表什么意见。‎ ‎“……哥,你知道吗?我刚来第一个月的时候,找不到工作,把家里带来的钱也都花完了。有一晚,我还睡在了街边石椅子上,有点冷,但睡着就不觉得冷了。我刚睡着,就被几个巡逻的警察给吵醒了,叫我别睡那里……”‎ ‎“一切都会好的。”‎ ‎“对。谢谢你,哥。”‎ 又一个晚上。又一个陌生来电,“哥。”‎ 我笑了,说:“你好啊。”‎ 陌生男人想不到我那么客气,不好意思起来,说:“哥,没打扰你休息吧?”‎ ‎“没事,你说吧。”‎ ‎“哥,知道吗?在这个城市,我是迷路的人,找不到方向。我是一个工头老乡介绍来的,老乡说,大上海,遍地都是钱,只要弯弯腰,你就能把钱捡起来。可是,并不是这样的……”‎ 我认真地听他说,屏住呼吸没有说话,我怕我的呼吸声影响了他讲话的气氛。‎ ‎“……哥,我干了一个月,问老乡要钱,老乡说投资方还没给钱。干了三个月,再要,老乡说投资方资金周转不过来。干满半年,老乡竟然不见了。我们就问投资方要钱。投资方拿出签收单给我们看:原来老乡携款跑路了啊!我们一大帮子人就去投资方那里去吵、去闹。闹到后来,投资方只好再结工钱给我们。我们是不是有点不地道?”‎ ‎“一切都会好的。”‎ ‎“对。谢谢你,哥。”‎ 多年之前,一个人站在街角的封闭式的电话亭前,落日的余晖照在他疲惫的身上,不时有路人不无鄙夷地从他身边走过。‎ 他给家里打了个长途。‎ ‎“你都习惯吗?工作累吗?想家了吗……”妈的问题像连珠炮一般。‎ ‎“我很好,您放心吧,一切都很好……”他是想笑的,但笑不出来,寻了个理由,匆忙挂了电话。‎ 电话挂了,他没有离开。他有倾诉的想法,许多无法和熟人去说的苦闷与难过。‎ 他拨了一个陌生号码。一个女人的声音,说:“你找谁?”他说:“我是来这个城市打工的,我能和你说说话吗?”电话挂了。‎ 在他拨了第七个陌生电话,是一个男人的声音。‎ 他说:“我是来这个城市打工的,我能和你说说话吗?”‎ 男人说:“可以呀。”‎ 他说:“我来这个城市一个月,太苦了,你知道吗?蚊子特别多,第一晚我都没睡着。还有,这里养了一条大狗。那狗白天虽然是拴着的,可很吓人。见人吼两声,能把人给吓尿了。到了晚上,这狗就被放了出来,说是为了看家护院。我就不敢开门,天一黑关在屋里。和我一起上班的几个年轻人,他们住得近,晚上可以回家,我只能呆在这里。白天我们几个人去干活,去挖那大大的树穴。挖树穴我挖不动,一天勉强挖了一个。老板眼睛瞪我,很不满意。老板让我给树浇水,那长长的管子,那重重的机器,都是我从没干过的。浇过水,我身上脏兮兮的像是从河里捞出来的……”‎ 他还说:“我想家了,我想过放弃,想过回家,但我又不能回家……”‎ ‎“一切,都会好的。”‎ ‎“对。谢谢你,”‎ 电话挂了。他的心头却暖暖的,是倾诉过后的放松,还有别的什么。‎ 那个人,是我。‎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个倾诉者刚来城市时花光了在家带来的钱,晚上“睡在了街边石椅子上”,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农民工在城市环境中的生存困境。‎ B.第二个倾诉者在谈到老乡携款跑路后一大帮子人找投资方吵闹要来工钱时,说“我们是不是有点不地道”,表现了农民工无奈与善良。‎ C.小说表现了三个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遭遇,他们的遭遇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工作压力巨大,以致于通过向陌生人诉说才得以缓释。‎ D.“我静静地听他说”“我认真地听他说”“一切都会好的”,这些情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充分表现了“我”对倾诉者的尊重和鼓励。‎ ‎5.将小说的题目“城市聆听”改为“打工倾诉”好不好?请简要说明。(5分)‎ ‎6.小说将“我”当年进城打工的遭遇放在了最后,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传承农耕文化起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在有文化的老一辈人那里可能是烂熟于心,在不少年轻人或小孩子那里,可能却相当陌生。事实上,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先祖根据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补充历法,用来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它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遗产。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传承保护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一步。‎ 材料二:‎ 让二十四节气回归日常生活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它对当代生活究竟价值何在?人们对此却有不同的声音。‎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通过观察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而制定。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指南,二十四节气为全国各地所采用,成为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然而,也有不少人从生活中发现,中国幅员辽阔。如果在远离中原的岭南地区,完全按照二十四节气所言指导农事,可能会出现“冬行夏令”的尴尬。‎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二十四节气的地域性虽然确实存在,但它总结了太阳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变化规律,这对于农耕生产依旧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据了解,各地的人们也会根据身边自然的具体变化,生产出符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二十四节气表述,由此诞生了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丰富的本地化知识。‎ 另一方面,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与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 的农事指导功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虽然历史上会出现一些极端气候,但直到现在,全国农业生产仍然在二十四节气的框架内运作。”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王才林解释道。‎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认为,尽管气候条件不断变迁,二十四节气对于城市人来说也不再具备生产方面的指导意义,“但它既唤起我们的回忆,并且时刻提醒我们大自然是按照自身的节奏在循环变化。”他表示,二十四节气能够提醒人类尊重自然和亲近自然。‎ ‎(摘编自《南方日报》)‎ 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文化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对气候、天气的预测与利用的水平越来越高,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确实有所减弱,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数千年,但是二十四节气在延续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很小,现在的农田作物耕种基本上没有脱离原来的节气规律。在中国许多农村地区,二十四节气仍旧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指导广大农民安排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 二十四节气的影响显然已不仅仅限于农事耕作,它已经全面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比如很多地方的百姓会按照“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说法来准备自己的生活物资,清明吃青团、立秋吃西瓜的风俗也依旧流行。尤其是到了冬至时节,到底是应该吃饺子还是吃汤圆,南北方的网友几乎每年都要为此“论战”一次,彼此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好不热闹。而正是在这样的“论战”中,传统文化反而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继承、传播和弘扬,同时也增强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网友对这种“论战”的参与热情,也正是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深远影响力的证明。‎ 二十四节气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绿色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摘编自《兵团日报》)‎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根据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反映了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 B.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但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如果完全按照二十四节气所言指导农事,不一定适应当地气候特征。‎ C.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和现代农业技术的运用,专家对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事的作用认识不一,有的认为二十四节气已不再具有生产方面的指导意义。‎ D.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的指导功能有所削弱;但它已全面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现代社会仍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8.下列对材料的概括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B.用来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的二十四节气歌在中国老一辈人那里可能是烂熟于心,年轻人和小孩可能不知道。‎ C.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先祖用来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业活动的补充历法,它影响着千家万户的生活。‎ D.材料三有多处引用了民谚和民俗事例,其作用是反映了二十四节气与生活的关联。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E.二十四节气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世界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在今天人类的农业生产仍在二十四节气的框架内运作。‎ ‎9.作为农耕文化符号和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生活中有何价值和意义?请结合材料分析。(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梁曾,字贡父,燕人。至元十年,用累考及格,授云南诸路行省都事。十五年,转同知广南西道左右两江宣抚司事。明年,除知南阳府。南阳在宋末为边鄙,桑柘未成,而岁赋丝,民甚苦之。曾请折输布,民便之。‎ 三十年正月,至安南。其国有三门:中曰阳明,左曰日新,右曰云会。陪臣郊迎,将由日新门入。曾大怒曰:“奉诏不由中门,是我辱君命也。”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世子陈日燇大感服,三月,令其国相陶子奇等从曾诣阙请罪,并上万寿颂、金册表章、方物,而以黄金器币奇物遗曾为赆,曾不受,以还诸陶子奇。八月,还京师,入见,进所与陈日燇往复议事书。帝大悦,解衣赐之,右丞阿里意不然,帝怒曰:"梁曾两使外国,以口舌息兵戈,尔何敢尔!"或谗曾受安南赂者,帝以问曾,曾对曰:"安南以黄金器币奇物遗臣,臣不受,以属陶子奇矣。"仍乘传之任淮安。到官,兴学校,厉风俗,河南行省事有疑者,皆委曾议之。‎ 大德元年,除杭州路总管。请禁莫夜鞫囚、游街、酷刑,朝廷是之,著为令。四年,丁内艰。先是,丁忧之制未行,曾上言请如礼。七年,除潭州路总管,以未终制,不赴。寻召还京,辞以母丧未葬,扶柩北归。四年,以疾辞归,敕赐药物,存问备至。延佑元年,还至汴梁,以病不复职,寓居淮南,杜门不通宾客,惟日以书史自娱。至治二年卒,年八十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B.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C.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D.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转” 同“调”“徙”“迁”都是古代有关官职变动的词语。“转”一般指平级调动。‎ B.“路”,宋金元时代行政区划名,是仿唐代的“道”制而设置,“道”和“路”,最初都是监察区,后转化为行政区。‎ C.“丁内艰”,意为遭逢父母丧事。古代封建社会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回家守制,又称“丁忧”,是传统的道德礼制。‎ D.“诣阙”,指奔赴朝廷、皇宫、或都城。“阙”,本意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辅三秦”中的“城阙”即指帝都长安。  ‎ ‎12.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曾擅长外交,成绩卓著。他两次出使安南,以言辞平息战事,成功说服安南国的世子陈日燇入朝请罪,从而取得了外交的胜利。‎ B.梁曾事君忠勤,深得信任。皇帝为表彰其出使安南之功,解衣赐之,这引发了阿里的不满,但皇帝怒斥了阿里,肯定了梁曾的功劳。‎ C.梁曾为官清廉,不贪钱财。安南送给梁曾许多贵重礼物,梁曾拒不接受,这让他后来得以在皇帝面前坦然应对说他接受安南财物的谗言。‎ D.梁曾恪守礼制,不肯苟且。梁曾出使安南,坚持要从中门入城;他还建议按照礼制施行居丧制度,他自己因服丧未满,拒绝到潭州赴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南阳在宋末为边鄙,桑柘未成,而岁赋丝,民甚苦之。(5分)‎ ‎ (2)请禁莫夜鞫囚、游街、酷刑,朝廷是之,著为令。(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浪淘沙 邓剡①‎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②。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①邓剡: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追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与文天祥一道被俘押赴北上,本词为因病羁留建康(今江苏南京)时所作。②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士大夫们经常相邀到此哀叹相慰。‎ ‎14.下列有关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词以“疏雨洗天清”简淡起笔,通过描写秋雨疏落、一洗天地的景象,奠定了全词清新爽朗的情感基调。‎ B.“枕簟凉生”是写此时已从夏季转入秋季,暑退寒来本是自然节序,但一个“生”字却写出了词人是从枕簟渐生凉意的触感中感知到秋的到来。‎ C.“井桐一叶做秋声”一句,既是报秋,又勾起了对自己身世的感叹,将景物的萧条与心境的衰颓熔铸一体。‎ D.“谁念客身轻似叶”是通过设问、比喻手法写出词人由秋叶轻飘联想到身世飘零,道尽了去国离乡、无人顾念的凄苦。‎ E.“千里飘零”不仅写出了词人被押赴北上时远离故土的凄凉,更表达了独自羁留建康的孤苦与个人命运的不可把握之感。‎ ‎15.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词人的思想感情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 。‎ ‎(2)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怅然,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这种感受的两句是: , 。‎ ‎(3)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方面直接描写山势险要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广大新闻工作者常年坚守岗位,夙兴夜寐,坚持用妙笔和镜头记录祖国发展的成就,讴歌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 ‎②只有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才能阻止劣质食品甚至有害食品登堂入室,真正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③中国封闭式小区的形成原因,从历史文化、审批政策,到市场运作等方面不一而足,人们的思维模式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方式,越是封闭的小区越安全。‎ ‎④你作为高教授的学生,却在背后说他的坏话,你真是忝列门墙!你让我们这些同学怎么说你好呢?‎ ‎⑤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⑥由于手机屏幕字体较小,需要使用者目不交睫地盯着看,这会让眼睛睫状肌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时间长了容易诱发近视、干眼症等眼疾。‎ A.②④⑥B.①③⑤C.①②⑥D.③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一些无良商家经过策划,慕善活动嬗变成某些人展示假慈假悲的平台,这是亵渎慈善的本质属性,是对人类文明的侵蚀。‎ B.在村委会主任的换届选举过程中,他们谁也没有干涉王尔德的权利。‎ C.近日,有关延迟退休的多种备选方案已提交有关部门讨论,可是有一个非常现实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延退之后,有幼儿的家庭怎么办?‎ D.中新社记者看到,“桑迪”(飓风)带来的罕见狂风呼啸而过,凄厉的鸣叫令人心惊,大暴雨随着风势倾泻下来,漫天皆雨水……‎ ‎19.下列各项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今天,小王到我家做客,父亲也高兴地与我一同出来迎接,小王一见,问道:“这是家父?我点点头介绍:“这是令尊。”‎ B.一位同学在主题班会上深情地说:“像孙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尽绵薄之力,对此我们深感荣幸。‎ C.暑假,他独自一人背上一个简单的背包,就出门游历了。他仅靠一双腿,走遍了东南五省。回来后把这一路见闻诉诸文字,并请语文老师拜读。‎ D.在小明的再三邀请下,我朗笑出声,对他拱拱手,说道:“那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灵长类非大猩猩莫属,两个物种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8%。科学家通对人类和所有灵长类的大脑结构分析发现,_ ① :大同是指基本的结构是相同的,小异是指 ② ,某个部位的神经细胞数量越多,所承担的功能就越发达。比如黑猩猩的瞬间记忆的能力超过人类,就是说在黑猩程的大脑中,负责瞬间记忆的部位的脑神经细胞数量超过了人类,因此, ③ 。‎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能让各国人民近距离或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势必改变以往形成的偏见。只要大批走向世界的中国人县备了优良的素质和文明的举止,中国文化的地位就能随之提升,中国向世界提供尽可能多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就会快速传播中国文化。‎ ‎①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不一定会让各国人民改变以往形成的偏见。‎ ‎② 。‎ ‎③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革。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十九大报告中出现的不少“关键词”,如美丽中国、主要矛盾、不忘初心、绿色发展、美好生活、新征程、人民、变革、担当、法治、梦想等等,引发热议。‎ 请从中选出两三个关键词来表达你的理解和思考,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广安市2017年秋高二期末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语文 ‎1.B(3分)A.“大团圆”结局呈现方式很多,并非一定要借助梦境。C.“中国的悲剧住往缺乏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错误。D.强加因果,《窦娥冤》“由悲转喜、由缺为圆”只是这种“弥散性的文化”存在的例子,而不是产生的原因。‎ ‎2.C(3分)“大团圆”使中国古典文学领先于世界无依据。‎ ‎3.D(3分)过于绝对。‎ ‎4.C(3分) “他们的遭遇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工作压力巨大”不当,第一个农民工主要倾诉的是精神上的“孤单”,第二个农民工主要倾诉的是物质上的“工资”(被骗)“我”当年倾诉的是生活环境之差和工作之苦,各有侧重。‎ ‎5.不好,(1分)(1)表意上,“城市聆听”已经暗含了“打工倾诉”的意思,若改为“打工倾诉”,却不一定意味着“城市聆听”。(2)人物上,小说重点表现了我由当年的“倾诉”者成为了现在的“聆听”者。(3)主题上,以“城市聆听”为题,更能彰显城市要关注农民工的工作、生存和精神诉求的主题。(答对1点2分,答对3点5分)(如果答“好”,只要能自圆其说。也可在1-3分范围内给分)‎ ‎6.(1)倒叙的叙述方式,使小说形成一定的起伏,避免了平铺直叙。(2)突出了每个人都需要心灵关爱,心灵关爱需要传递的主题。(3)先设疑,再释疑,产生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加深读者印象。(每点2分)‎ ‎7.C (3分)曲解文意,“刘晓峰就否定了二十四节气在生产方面的指导意义”表述不准确,原文说的是“二十四节气对于城市人来说也不再具备生产方面的指导意义”。‎ ‎8.B(3分)E(2分)B项,用来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的是二十四节气,而非二十四节气歌;扩大范围,原文是“有文化的老一辈人”。E项,扩大了范围,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而不是“世界人民”。‎ ‎9.①依然是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重要依据。②能提醒人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按照自然的节奏和规律生活。③在生活习俗中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答对1点1分,答对两点2分,答对3点4分。)‎ ‎10.C(3分)‎ ‎11.C(3分)(“丁内艰”指母亲去世。)‎ ‎12.A(3分)(安南国入朝请罪的人物错误,)‎ ‎13.(1)南阳在宋末属边疆地区,桑柘树尚未长成,而每年(这时候就)要征收蚕丝,百姓为此感到很困苦。(边鄙,边疆地区;岁,每年;赋:征收;苦,感到困苦、痛苦。每点1分,句意1分。共5分。)  (2)(他)上奏请求禁止夜间审讯囚犯、游街、酷刑,朝廷认为他的建议是对的,(就)写成法令。 (补出主语,莫:通“暮”,夜晚;鞫,审问;是,认为正确;著,写。每点1分,共5分。) 【参考译文】梁曾字贡父,燕人。至元十年因考核及格而授云南诸路行省都事。十五年,转任同知广南西道左右两江宣抚司事。第二年被授予南阳府知府。南阳在宋末属边疆地区,桑柘树尚未长成,而每年(这时候就)要征收蚕丝,百姓为此感到很困苦。梁曾请求折算成布匹来交纳,百姓认为这样很方便。   三十年正月梁曾到达安南。其国都有三座门,中间的叫阳明门,左边的叫日新门,右边的叫云会门。陪臣在郊外迎接梁曾等人,将从进日新门进入。梁曾特别生气地说:“奉皇帝命令而来,不从中门进入,这是我有辱君命。”‎ 立即回到驿馆。不久,该国又打开云会门请梁曾进去,梁曾又坚持不进,后来才从阳明门迎诏进城。梁曾要求陈日燇亲自出来迎诏,讲明元朝重右的礼节。用书信的形式和陈日燇多次交流,详细地宣布天子的威德,劝告他们的国君入朝。世子陈日燇深为感动佩服。三月,让安南国相陶子奇等随梁曾到朝廷请罪。并献上万寿颂、金册表章、土产,还拿黄金、器物、丝绸、珍奇物品,送给梁曾作为礼物,梁曾拒不接受,将原物交还陶子奇。八月回京师入宫见帝,献上与陈日燇往来议事的记载。皇帝非常高兴,解下自己的衣服赐给他,右丞相阿里认为这样不对,皇帝生气地说:“梁曾两次出使外国,用言辞平息了战争,你怎么敢这样呢?”有人进谗言说梁曾接受安南贿赂,皇帝用这件事来询问梁曾,曾回答说:“安南把黄金、器物、丝绸、珍奇物品赠送给我,我没接受,还给陶子奇了。”他于是乘驿站的车马赶回淮安上任。他到任后在淮安兴办学校,整肃风俗,河南行省有疑难的事,都委托曾商议。   大德元年,(梁曾)被授予杭州路总管,(他)上奏请求禁止夜间审讯囚犯、游街、酷刑,朝廷认为他的建议是对的,写成法令。四年,母亲去世,归家守孝。在这之前,守孝的制度没有施行,他上奏按礼实施守孝制度。七年授潭州路总管,因服丧期未满没赴任。不久召回京师,因为母亲灵柩尚未下葬而推辞,扶灵柩北上。四年因病辞官归乡,皇帝下令赏赐药物,慰问关怀很周到。延祐元年,回至汴梁,因病不再复职,居住在淮南,闭门不与宾客交往,每天以读书史为乐。至治二年逝世,享年八十一岁。‎ ‎14.(5分)A(3分)D(2分)A项,情感基调概括有误,“疏雨洗天清”虽然写了疏雨过后天空明净如洗,但由后文“秋声”“飘零”“梦断”等词和注释中给出来的背景来看,本词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沉郁伤感的;D项,不是设问,应是反问手法。‎ ‎15.(6分)①借景抒情。词人由“客身”入梦,醒后却发觉梦断古台城,以哀景衬哀情,将哀伤的心境渲染得更加寂寥凄怆。结尾之景抒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的沉痛感慨以及国破家亡的现实悲叹,故国将逝,其情哀婉,以淡语写深悲,融实事于历史。 ‎ ‎②用典抒情。“新亭”一句通过化用典故来抒写自己的亡国之痛,反衬出自己的孤苦无依;“不见”两句又化用了刘禹锡《乌衣巷》的意绪来慨叹历史变迁的无情及南宋灭亡的悲痛。 ‎ ‎(每点3分,指出手法1分,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情感2分)‎ ‎16.(1)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2)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3)峰峦如聚(每句1分,共5分)‎ ‎17.A(3分)①夙兴夜廠:早起晚睡,形容勤劳。使用正确。②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使用对象错误,③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的;现指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使用正确。④忝列门墙: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多作谦辞。⑤不三不四:一般是形容人不正派、不规矩。也用来说明事物不成样子,符合语境。⑥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此处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18.C(3分)(A.中途易辙,“一些无良商家经过策划”改为“经过一些无良商家策划”‎ ‎,或者在“慈善活动”前加“将";B.表意不明,既可以理解为“他们没有去干涉王尔德行使自己的权利”,也可以理解为“他们没有权利干涉王尔德”;D.谓宾不搭配,“看到”“狂风呼啸而过,凄厉的鸣叫令人心惊”。)‎ ‎19.D(3分)“恭敬不如从命”:与其态度谦逊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是谦辞,使用正确。A项“家父”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令尊”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二者应该对调。B项“尽绵薄之力”是自谦之词,只能用于自己,此处用于对方不当。C项“拜读”指读别人的作品或书信,是敬辞,此处用于自己不当。‎ ‎20.示例:①两个物种的大脑结构(或者:两者)大同小异 ‎②每个部位的脑神经细胞数量的差别 ‎③黑猩猩的这一功能超过人类(每点2分,共6分)‎ ‎21.②大批走向世界的中国人具备了优良的素质和文明的举止不一定会使中国文化的地位提升。‎ ‎③中国向世界提供尽可能多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不一定就会快速传播中国文化。‎ ‎(答对一点2分,答对2点5分)‎ ‎22.(60分)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