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扶余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试题 高二语文 第Ⅰ卷 阅读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华礼制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毋庸讳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诸民族之间有过矛盾与冲突。但它们能在认同中华礼制的前提下逐渐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例如,在我国历史上,无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还是之后建立辽朝的契丹族、建立金朝的女真族、建立元朝的蒙古族及建立清朝的满族,无一例外地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从而能使民族融合不断向前推进。显然,发挥中华礼制的凝聚功能,是凝聚国人、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 ‎②中华先民并不只是讲究礼仪“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记·郊特牲》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所谓尊其义,就是追求道德境界、强调道德践履。孔子称颂那些能够修身立德、行礼律己、道德高尚的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这使它起到了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 ‎③可以说,中华礼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教化功能,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将道德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所谓礼仪之邦,就是有高度道德自觉的社会,是诸族和谐、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富庶的社会。这是中华礼制提出的愿景,是中华先民们向往和着力构建的社会。中华礼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等学说,能为今日构建和谐世界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 ‎④作为一种制度,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在封建社会,它强调封建等级,包含一些糟粕。然而更应该看到的是,中华礼制能够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便是一种改革;《礼记》进一步提出“时为大”这一与时俱进的礼制改革原则。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的重要原则,这使它成为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 ‎⑤由孔子创建、孟子加以发挥的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那是因为这种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关注不够。秦汉之后,我们的先人力图将礼与法结合起来,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成为中华礼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法合一要求人们遵礼守法,违礼即违法。礼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规范;礼制既有教化功效,又有法制规范之用。《礼记·经解》认为“礼禁乱之所由生”,可以起到“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的作用。古人通过礼来“止邪于未形”,使人们“徙善远罪”,达到“禁乱”和教育人的目的,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作者汤勤福。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华礼制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它源头久远,延续不断,流传久长,在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自信中作用重大。‎ B. 中华礼制不只是讲究“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这一特点体现了先民的主流价值观。‎ C. 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起到了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 D. 中华礼制将道德教育与理想教育相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具有教化功能。‎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华礼制在中国历史上得到广泛认可,无论是汉族政权,还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都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促进了民族融合。‎ B. 《礼记》所称的“尊其义”指的是追求道德境界、强调道德践履,这与孔子的“不学礼,无以立”义同,都是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 C. 儒家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却关注得不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因而饱受历代思想家的批判。‎ D. 所谓的“礼仪之邦”,就是诸族和谐、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富庶的社会,是先民向往和着力构建的理想社会。‎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华礼制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剂,诸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认同中华礼制的前提下能够逐渐缓和、化解,形成共存共荣的关系。‎ B. 中华礼制演进的原则是适时“损益”,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形成了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 C. 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是中华礼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既是法律的规范,又是道德的要求;礼制既有法制规范之用,又有教化功效。‎ D. 古人通过礼来达到“禁乱”和教育人的目的,今天人们践行中华礼制所倡导的精神,对于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一特点体现了先民的主流价值观”表述错误。原文为“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B曲解文意。‎ ‎2. 试题分析:“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却关注得不够”的是先秦时期的儒家礼制观,而不是广义的儒家礼制观。“因而饱受历代思想家的批判”理解不当,原文为“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 ‎3. 试题分析:“对于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夸大其辞,原文说“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 些 桥 冯文超 ‎①昆仑险,唐古拉高,在两山之间的铁路线上,火车轰隆隆地驶过几百座铁路桥。那些桥最长的达十几公里,绵延望不到边。列车驶过的铿锵声仿佛是桥在歌唱。那不是小夜曲,也不是咏叹调,而是英雄交响曲。那种铿锵声调,无论是彻骨严寒的风雪天气,还是紫外线强烈的炎夏,只要有列车通过时,你都会听到。应该说,列车通过时,是桥最激动的时刻,自然也是它体现自身价值的时刻。‎ ‎②桥是沟通的纽带,逢山修路,遇水架桥。纵观天路上的这些桥,没有仪态万方的造型,没有浓艳色彩,当然也有拉萨河大桥那哈达般洁白优美造型的,但大多数是普普通通的混凝土结构桥。远远望去,呈现的是水泥、钢铁、石子,是一种力的展示。望着它,如望男子汉雄健的脊梁,敬畏感油然而生。‎ ‎③桥常常是和水连在一起的,可是青藏铁路上的桥不光是跨水而过,无水也有桥。这里以桥代路,其原因是火车过冻土地带要架桥,给野生动物设置通道也要架桥,让它们从桥洞通过。‎ ‎④有水的桥自然都一样,说说没水的桥。天路上给野生动物铺设通道的桥,最有代表性的是清水河大桥,长度为十几公里,桥墩有一千多个,是青藏铁路上最长的桥,远望如一架天梯直抵远处洁白的雪山。它的桥孔就是野生动物的通道,让那些没翅膀的生命从中滑翔。 ‎ ‎⑤桥隧车间主任靳东发告诉我,每年草滩上野花点点竞妖娆时,通道便开始热身了。灰褐色、土黄色的藏羚羊开始迁徙,去卓乃湖交配繁衍,一批接一批,而最大的一批,竟有几千只,浩浩荡荡地通过通道。头羊走在前边,两只长犄角像仪仗队的指挥杖,如将军带领着一支长长的队伍去远征。它们快速过桥洞时,像士兵奔赴战场,闪电一般快,颇为震撼。这时,正在干活的桥隧工们会立即放下工具,也快速钻进隐蔽处,屏声敛息,不打扰这些可爱的西部的精灵。一次,一只小藏羚羊见桥头铁路防护网里长着青草,就去吃,头卡在网格里不能动。工人们把它救出来,用牛奶喂养,然后放生。从此以后,防护网换成密度更高的网格,再没有藏羚羊被卡住。这座清水河大桥上走火车,下走野生动物。好天气时,从昆仑山飘来的白云如长长的哈达舒展着、缭绕着,而远处唐古拉雪山送来清凉的风,宽阔的草滩虫吟鸟唱,悠闲的野生动物欢乐蹦跳,桥也叩动多孔清风,与人、与大自然和谐交谈。‎ ‎⑥一对自驾的旅行者在桥边沿路上丢了一个包裹,里边有现金、衣服,想着肯定是找不到了,略感绝望地问了一下桥隧工,结果完整地找到了包裹,里面的东西丝毫不差。感激的旅游者望着那一张泛着高原红的脸,心里发热,将新款的冲锋衣送给小伙子。小伙子喜欢极了,拿出自己一件工作服,上边有橙黄防护色彩和一个鲜红的铁路路徽,回赠给旅游者,俩人高兴地穿着互换的衣服合了一个影。旅游者说,穿上这件衣服,握着他的手,好像心灵上搭了一座桥!‎ ‎⑦这些桥架在山水之间,冻土之上,起着连接沟通的作用。高寒缺氧、烈日暴晒,狂风飞沙,不管山险水恶,或是荒漠旷野,它都恪守着职责,对于“担当”这个词受之无愧。‎ ‎⑧桥是有灵气的,有血肉的,有人情的。人们对桥是感恩的!‎ ‎⑨行驶过青藏铁路的人,会记住雪山、草原、湖泊,也会记住这些铁路桥吧?‎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自然段总领全篇,简要介绍了青藏铁路桥的位置,同时运用比喻手法突出铁路桥的价值,也为全文奠定了雄壮的基调。‎ B. 文章第二自然段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大多数青藏铁路桥没有优美的姿态、艳丽的色彩,有的只是质朴和雄健,这也为后文写桥隧工人做了铺垫。‎ C. 文章第五自然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的描绘出藏羚羊穿过青藏铁路桥洞时的震撼场面,笔墨饱满,读来给人以催人奋进的力量。‎ D. 文章最后一段以揣测的语气作结,婉转地赞美了这些桥以及设计、建造、养护这些桥的劳动者们,同时,在结构上呼应开头,也照应了题目。‎ ‎5. 文中第五自然段划线的一处写景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 本文中的“桥”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4. D 5. ①本段写景用诗意的笔墨描绘了一幅自然与桥优美的画面。②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③侧面表现了桥隧工人保护环境的意识。 ‎ ‎6. ①交通之桥,沟通不同地域。②和谐之桥,沟通了人与大自然。③心灵之桥,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解析】‎ ‎4.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综合性比较强,所设选项往往会涉及全文,因此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整篇文章,找到选项对应区间,仔细对比选项得出答案。A项“总领全文”“奠定了雄壮的基调”错,B项“为后文写铁路工人做了铺垫”错,C项“给人以催人奋进的力量”错。‎ ‎5. 试题分析:第五段画线部分从内容上看,写的是桥所在地的美景,蓝天白云,动物悠闲,桥“与人、与大自然和谐”统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再联系上文来看,这种美景恰是工人们在工作中注重保护动物,注意保护植被的结果,由此可总结出这段文字侧面表现了桥隧工人的环保意识。‎ ‎6. 试题分析:文中说“桥是沟通的纽带”,这是对桥的总体解释。第二段中“逢山修路,遇水架桥”,写的是桥的本义,也就是交通之桥;第四段、第五段“它的桥孔就是野生动物的通道,让那些没翅膀的生命从中滑翔”“桥也叩动多孔清风,与人、与大自然和谐交谈”,这里的桥沟通了人与大自然,也就是和谐之桥;第六段写了一个旅游者和桥隧工人的故事,“好像心灵上搭了一座桥”,这里突出的是桥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作用,也就是心灵之桥。‎ 点睛:本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一般的解题思路是:对内涵比较丰富的词语要注意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答题思路:上下勾连,对使用特殊表现手法的词语,就要抓住它使用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答题步骤:还原手法+作用+情感(把握修辞——由表及里)。本题就是要答出桥的本义——交通之桥,比喻义——和谐之桥,象征义——心灵之桥。‎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 ‎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4%,较2014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从阅读量来看,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0.02本,但对比2013年的4.77本还有微弱下降。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54.76期和4.91,,与2014年相比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 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的阅读环境,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数字阅读已成为人们在碎片化时间重要的阅读方式。据林克艾普大数据,2012年至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电子书阅读量分别为2.35本、2.48本、3.22本和3.26本,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 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2014年的 58.1%上升至64.0%,提升了5.9个百分点,其中,手机阅读增速最快。据统计,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62.21分钟,比2014年的33.82分钟增加了28.39分钟.这是历次统计中首次日均手机阅读时长超过1小时。‎ 注:电子阅读器6.82分钟;手机阅读时间62.21分钟;网络阅读54.84分钟;微信阅读时间22.63分钟;平板电脑12.71分钟。‎ 数据监测发现,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而年轻人则更倾向于数字化阅读形式。在数字化阅读用户中,90后成为了绝对的主力军,占比达到53%;80后以22%的占比紧随其后;其他年龄层占比25%,可以预见的是,未来00后的数字阅读潜力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 ‎(摘编自林克艾普公司《2016年最新国人阅读大数据分析报告》) ‎ 材料二 ‎ ‎2014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的识字率较2007年增加了3.48个百分点,基础教育进一步普及,人口识字率持续上升;2014年6岁及以上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较2007年上升4.97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发展有效提高了国民综合文化素质。 ‎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每年组织实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并发布《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对国民图书阅读量、阅读习惯、数字阅读发展趋势等进行统计研究。近5年来,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与年均图书阅读量均稳步上升,2014年人均图书阅读量4.56册、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反映了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收入增加、受教育程度提高,国民逐渐养成阅读习惯,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支撑图书市场稳步发展。 ‎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读书数量较低,发达国家不仅以经济手段支持图书产业发展,也通过多种途径营造社会读书氛围,如韩国颁布《读书振兴法》、美国颁布《卓越阅读法》,从立法层面鼓励读书。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民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中国图书市场有进一步的增长空间。‎ ‎(摘编自《2017-2022年中国图书零售连锁市场供需预测与投资战略研究告》) ‎ 材料三 ‎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这其中还包括教材教辅。而据不完全统计,犹太人以64本的年人均阅读量雄踞世界首位。日本、法国、韩国的人均阅读读书量分别为40本、20本和11本。与日韩等国相比,我国纸质图书平均阅读量差距不小。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大原因,确实没时间读书,首份《中国国民休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每天用于休闲的时间仅3.156个小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8个国家平均值5.736小时,而中国人工作的时间则达到9.249小时。有限的休闲时间,国人又大把扔进了应酬、交际中。相对于其他国家,我们中国人工作强度是全世界最大的。此外,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快餐化、娱乐化的阅读方式也令人们很难静下心捧一本书细细品味。 ‎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应试教育影响,从小学到大学,被强迫学习,读死书,导致很多人对读书都很抵触,甚至害怕读书。‎ ‎ (摘编自天下趣事网《2016年中国人读书数据》等)‎ ‎7.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 根据材料一,2015年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相比2014年增长了接近一倍,是历年统计中首次日均手机阅读时长超过l小时。‎ B. 根据材料一,虽然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但数字化阅读更受年轻人的喜爱,数字化阅读将会取代纸质化阅读。‎ C. 材料二认为,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的提,,国民不断增长的阅读消费需求将支撑图书市场进一步发展。‎ D. 材料三认为,我国国民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比日韩等国少的最直接原因,是中国人的工作强度全世界最大,导致国民没有时间读书。‎ ‎8. 下列针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合理的两项是 A. 材料一显示,2015年手机阅读增速最快,这一趋势与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阅读的倾向一致。‎ B. 材料一显示2013至2015年,我国国民阅读方式中,纸质图书的阅读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电子书的阅读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C. 材料二中发达国家通过经济手段、立法方式鼓励国民读书,营造良好的社会读书氛围来促进国民阅读,这种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D. 材料三显示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中还包括了对教材和教辅的阅读,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广大中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抵触。‎ E. 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分析,都认为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虽和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但会越来越好。‎ ‎9. 请你对提高我国国民阅读量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结合材料简要阐述。‎ ‎【答案】7. A 8. AC ‎ ‎9. ①制定我国的《阅读法》,从立法角度保障国民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权利,鼓励国民读书。从材料看,发达国家通过立法途径促进全社会阅读氛围,如韩美均颁布读书,这值得我们借鉴。而从现实环境看,我国尚未就阅读立法,这方面的空白需要填补。 ‎ ‎ ②大力发展教育,进一步养成和深化国民的阅读习惯。从材料看,普及基础教育,提高国民识字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对国民的综合文化素质提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且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还包括教材和教辅,如能在这方面下功夫,充分利用好教材、教辅的作用,会更有利于阅读的推广与深化。‎ ‎【解析】‎ ‎7. 试题分析:B项,“数字化阅读将取代纸质化阅读”文中没有根据;C项,“取决于”的说法绝对;D项,“最直接原因”错误。‎ ‎9. 试题分析:注意全面理解材料,对材料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然后概括,如从立法和教育的角度提出建议。‎ 点睛:新闻调查提建议的题目一般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概括,不是针对此现象提出和文章内容不相关的观点,是对文中相关的专家的观点的概括和总结。‎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下面小题。‎ 杜伏威,齐州章丘人。少豪荡,不治生赀,与里人辅公祏约刎颈交。公祏数盗姑家牧羊以馈伏威,县迹捕急,乃相与亡命为盗,时年十六。伏威狡谲多算,每剽劫,众用其策皆效。尝营护诸盗,出为,入为殿,故其党爱服,共推为主。‎ 隋大业九年,入长白山,依贼左君行,不得意,舍去,转剽淮南,称将军。下邳贼苗海潮拥众钞暴,伏威遣公祏胁谕曰:“天下共苦隋豪桀相与兴义然力弱势分不相统若合以为强则无事隋矣公能为主吾且从不然一战以决。”海潮惧,即以众下之。江都留守遣校尉宋颢将兵捕击,伏威与战,伪北,诱颢堕葭榛泽中,顺风纵火迫之,步骑烧死几尽。海陵贼赵破阵闻伏威兵少,轻之,召使并力。伏威引亲将十人操牛酒谒,勒公祏严兵待变。破阵引伏威入幕,置酒,悉召酋首高会。伏威突斩破阵,众眙骇不及救,复杀数十人,下皆畏服。‎ 炀帝遣右御卫将军陈稜以精兵讨之,稜不敢战,伏威遗以妇人服,书称陈姥,怒其军。稜果悉兵至,伏威迎出挑战,稜军射中其额,伏威怒曰:“不杀汝,矢不拔!”遂驰入稜阵,大呼冲击,众披靡,获所射将,使拔箭已,斩之,携其首入稜军示之,又杀数十人,遂大溃,稜走而免。 ‎ ‎ 进破高邮,引兵度淮,伏威选敢死士五千,号“上募”,宠厚之,与均甘苦,每攻取,必先登,战罢,阅创在背者杀之。所虏获必分与麾下,士有战死,以其妻殉,故人自奋战,无完敌。宇文化及以为历阳太守,不受。徙丹阳,自称大行台。始进用士人,缮利兵械,薄赋敛,除殉葬法,民奸若盗及吏受赇,虽轻,皆杀无赦。上表越王侗,封楚王。 ‎ ‎ 是,秦王方讨王世充,遣使招怀,伏威乃献款。高祖授以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安抚大使、上柱国、吴王,,赐姓,,豫属籍.。武德七年二月,卒。‎ ‎(节选自《新唐书•杜伏威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天下共苦 / 隋豪桀相与兴义 / 然力弱势分不相统 / 若合以为强 / 则无事隋矣 /公能为主 / 吾且从 / 不然 / 一战以决 /‎ B. 天下共苦 / 隋豪桀相与兴义 / 然力弱势分不相统 / 若合以为强 / 则无事隋矣 /公能为主 / 吾且从 / 不然一战以决 /‎ C. 天下共苦隋 / 豪桀相与兴义 / 然力弱势分不相统 / 若合以为强 / 则无事隋矣 /公能为主 / 吾且从 / 不然一战以决 /‎ D. 天下共苦隋 / 豪桀相与兴义 / 然力弱势分不相统 / 若合以为强 / 则无事隋矣 /公能为主 / 吾且从 / 不然 / 一战以决 /‎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殉是古代以活人或物品与死者同葬的一种习俗,以活人殉葬直到清代仍然存在.‎ B. 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场文书,主要用于大臣对君王以及下级对上级陈情言事.‎ C. 尚书令是隋唐时代尚书省的长官,隋唐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其长官同为宰相.‎ D. 赐姓指皇帝赐给臣民姓氏,古代帝王常用赐给皇族姓氏的办法褒奖功劳、笼络人心.‎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伏威豪爽放荡,不治生计。他的好友辅公祏多次偷盗姑家的牧羊送给他,官府缉捕很急,二人因此一起逃亡江湖,聚众起义。‎ B. 杜伏威精于算计,富有谋略。对苗海潮威逼利诱,对宋颢诱敌深入,对赵破阵谋定而后动,对陈稜用激将法,都获得成功。‎ C. 杜伏威作战勇敢,身先士卒。在与陈稜之战,,他勇猛地冲入陈稜的军阵,不顾额头中箭,奋力冲杀,大败敌军。‎ D. 杜伏威富有主见,亦能治理。投靠左君行,不如意就离去。宇文化及让他做太守,他不接受。在丹阳,薄赋敛,严法纪,显示出不凡的治理才能。‎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营护诸盗,出为导,入为殿,故其党爱服。‎ ‎②伏威引亲将十人操牛酒谒,勒公祏严兵待变。‎ ‎【答案】10. D 11. B 12. A ‎ ‎13. ①(杜伏威)曾经周旋救护众盗,出行他做向导,收兵他殿后,因而那些党羽爱戴信服他。②杜伏威带着十个亲信将领携带牛酒拜见,命令辅公祏严整兵马以观事变。‎ 参考译文: ‎ 杜伏威,是齐州章丘.。年轻时强横放荡不治産业,与同乡人辅公祏结成生死之交。辅公祏多次盗窃姑母家牧养的羊赠送杜伏威。县里跟踪追捕紧急,于是一道逃亡做了强盗,当时十六岁,杜伏威狡猾多计谋,每次抢劫时,众人使用他的计策都能奏效。曾经救护众盗贼,出则开路,进则殿后,因此同伙都很敬爱佩服他,共同推举他做头领。 ‎ 隋朝大业九年,进入长白山,依附贼人左君行,不得志,离他而,转辗到淮南抢掠,自称将军。下邳强盗苗海潮拥兵抢掠骚扰,杜伏威派辅公祏烕胁劝导説:“天下都厌恶隋朝的统治,豪杰纷纷起义,但势单力弱不相统属,如果合并成强兵,那么就不用事奉隋朝了。公若能做主帅,我就跟随你,不然,就决一死战。”苗海潮害怕,立刻率部下归属杜伏威。江都留守派校尉宋颢率军捕杀,杜伏威与他交战,假装败,,引诱宋颢掉进芦苇丛生的沼泽地,顺风纵火逼他们陷进泥泽,步兵骑兵几乎都被烧死了。海陵贼帅赵破阵听説杜伏威兵力很少,轻视他,召杜伏威要合并兵力。杜伏咸率亲近将领十人携带牛酒前去拜见,命令辅公祏严阵以观事变。赵破阵带杜伏威进入幕帐,设置酒宴,召全部酋长首领举行盛大宴会。杜伏威突然斩杀了赵破阵,众人都惊呆了,来不及救。又杀了数十人,部下全都害怕顺从。‎ 隋炀帝派右御卫将军陈稜率精兵讨伐他们,陈稜不敢出战,杜伏威给他送去一套妇女的衣服,信上称呼他陈姥,来激怒他们。陈棱果然率全军出击,杜伏威迎出挑战,陈棱的军将射中了他的前额,杜伏威发怒説:“不杀你,誓不拔下箭!”于是骑马衝入陈稜军阵中,大喊着前后衝击,众人惊慌溃散,抓获射箭的将领,叫他将箭拔出来后,斩杀了他,提着他的首级来到陈棱军中示众,又杀掉数十人,于是大败,陈稜逃跑幸免。 ‎ 进军攻下高邮,带兵渡过淮水,攻打历阳,攻占后,自称总管。分派军队进攻属下各县,全部拿下,江淮群盗争相归附。杜伏威挑选敢死军士五千人,号称“上募”,对他们的待遇非常丰厚,与他们同甘共苦,每次攻城略地,必定率先登城,战斗结束,查出背部有创伤的人就杀掉。抢掠来的东西一定要分给部下,战死的士兵,让他们的妻子殉葬,所以人人争先奋战,所向无敌。宇文化及任命他为历阳太守,不接受.迁到丹杨,自称大行台。开始进用士人,修缮磨利兵器,减轻赋税,废除殉葬旧习,为非作歹的平民以及受贿官吏,即使很轻微,都要杀头不予赦免。上表给越王杨侗,杨侗任命他爲东南道大总管,封爲楚王。 ‎ 这时,秦王正讨伐王世充,派使者招抚,杜伏威于是投诚。高祖授任他爲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进安抚大使、上柱国、吴王,赐姓李氏,名字列入宗室谱籍。武德七年二月去世。‎ ‎【解析】《新唐书•杜伏威传》 作者:宋祁、欧阳修 年代:北宋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辨别表达方式,这个语段主要是杜伏威派人劝导强盗的话语,故可抓住名词代词;然后找断句的标志,先易后难。先抓名词、动词,再抓特殊句式。名词(代词):“天下”“杜伏威派”“公”“吾”;谓语动词:“苦”“兴”“合”“从”等。借助这些内容即可断开。‎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本题考查了礼俗、官职等。B项,“下级对上级陈情言事”错。‎ ‎12. 试题分析:归纳内容要点这类试题,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对:A项“聚众起义”错,对应原文第一段,应是“聚众为盗”。‎ ‎13. 试题分析:文言文的翻译要做到字字落实,一一对应。主要重点词语的翻译:(1)导:向导,殿:殿后,爱服:爱戴信服。(2)引:带领,勒:命令,严兵待变:严整兵马观察事变。‎ 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文言文的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比如本题“导”在此处这,不能用今天的“引导”理解。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殿”“爱服”“勒”等词语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 参考译文:‎ 杜伏威,是齐州章丘人。年轻时强横放荡,不治産业,与同乡人辅公祏结成生死之交。辅公祏多次盗窃姑母家牧养的羊赠送杜伏威。县里跟踪追捕紧急,于是一道逃亡做了强盗,当时十六岁。杜伏威狡猾多计谋,每次抢劫时,众人使用他的计策都能奏效。曾经救护众盗贼,出则开路,进则殿后,因此同伙都很敬爱佩服他,共同推举他做头领。‎ ‎.....................‎ 隋炀帝派右御卫将军陈稜率精兵讨伐他们,陈稜不敢出战,杜伏威给他送去一套妇女的衣服,信上称呼他陈姥,来激怒他们。陈棱果然率全军出击,杜伏威迎出挑战,陈棱的军将射中了他的前额,杜伏威发怒説:“不杀你,誓不拔下箭!”于是骑马衝入陈稜军阵中,大喊着前后衝击,众人惊慌溃散,抓获射箭的将领,叫他将箭拔出来后,斩杀了他,提着他的首级来到陈棱军中示众,又杀掉数十人,于是大败,陈稜逃跑幸免。‎ 进军攻下高邮,带兵渡过淮水,攻打历阳,攻占后,自称总管。分派军队进攻属下各县,全部拿下,江淮群盗争相归附。杜伏威挑选敢死军士五千人,号称“上募”,对他们的待遇非常丰厚,与他们同甘共苦,每次攻城略地,必定率先登城,战斗结束,查出背部有创伤的人就杀掉。抢掠来的东西一定要分给部下,战死的士兵,让他们的妻子殉葬,所以人人争先奋战,所向无敌。宇文化及任命他为历阳太守,不接受。迁到丹杨,自称大行台。开始进用士人,修缮磨利兵器,减轻赋税,废除殉葬旧习,为非作歹的平民以及受贿官吏,即使很轻微,都要杀头不予赦免。上表给越王杨侗,杨侗任命他爲东南道大总管,封爲楚王。‎ 这时,秦王正讨伐王世充,派使者招抚,杜伏威于是投诚。高祖授任他爲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进安抚大使、上柱国、吴王,赐姓李氏,名字列入宗室谱籍。武德七年二月去世。‎ 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秦川①‎ ‎[唐]李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李颀晚年辞官归隐故乡之前所写。秦川:泛指今秦岭以北平原地带。此诗中指长安一带。‎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领联中的“净”字和“重”字,将秋色的明净阔朗,长安城的庄重肃穆,传神地点染出来了。‎ B. 本诗前两联既写出秦川的广阔视野,又衬托出长安城的巍峨雄姿,不言秋而秋色自现,描绘出一幅萧瑟、苍凉的画面。‎ C. 颈联写秋风吹起,家家户户的竹林飒飒作响,五陵一带的松林蒙卜了一层寒冷的色彩,渲染出一种清冷之境。‎ D. 尾联中的“霜露”,既指自然界中的霜露,也指自己在官场经历的风霜雨露;“凄其霜露浓”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苦。‎ E. 本诗情景交融,对秋景的描写极为生动细致,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黑暗生活的强烈不满。‎ ‎15.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4. BE 15. ①本诗前两联通过描写“秦川”、“日出”、“山河”、“城阙”之景渲染了一种明净、壮丽的氛围,反衬出诗人的官场失意之感;②后两联通过描写“竹之声”、“松之色”、“霜露之浓”,营造了一种萧条、清冷之境,再加上尾联中“归欤叹”和“凄”字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和辞官归乡之前的怅惘、凄凉之情。‎ ‎【解析】‎ ‎14.‎ ‎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B项,“萧瑟、苍凉”错误;“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清晨,遥望辽阔的秦川大地,太阳刚刚从东面苍凉的峰峦间隙中显露出来,照得长安、渭水一片苍翠。一个“迥”字,将渭河平原的辽远开阔,准确地表现了出来;远处山葱草翠,近处渭水泛波。那蜿蜒起伏、逶迤连绵的城阙正是帝都长安。这“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句中的“净”字和“重”字,将长安城周围的庄重肃穆,秋色的苍劲凄清,传神地点染出来。可见这两联描绘出的画面应是“辽阔明净”。E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黑暗生活的强烈不满”错误;全诗没有表达对官场黑暗生活的强烈不满。‎ ‎15.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学生“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前四句描写的景物明净、壮丽,体现了作者对京城生活的留恋与不舍之情;后四句描写的景物萧条、清冷,体现了作者去官途中的怅惘和凄凉之情。尤其是结尾两句,说明写此诗的原意。诗人“望秦川”是因为“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诗人才华出众,为时人所推重,四十五岁中进士后,只任过新乡县尉那样的小官,而且长期不得升迁,而如今就要返乡,诗人郁郁不得志而有“归欤”之叹。尾联是全诗的主旨,表明了作者辞官归隐的决心。‎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比如本诗,前两联借助对秋景的描述来反衬自己的官场失意;后两联又借助对苍凉景物的描绘营造凄凉之境,再借助“凄”等情感词,表达了词人的志向难酬的怅惘之情。‎ 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观沧海》中,曹操以“_______”和“洪波涌起”两句,直接描写海水的动态,显示出大海的辽阔与雄壮。‎ ‎(2)《琵琶行》中白居易以“____,______”自问自答,写出重闻琵琶曲后,自己超出其他听众的悲伤情怀。 ‎ ‎(3)《赤壁赋》中,苏轼面对月下美景,心情舒畅,于是与“______,______”并因此有了如同乘风飞行、羽化升仙的感受。‎ ‎【答案】 (1). 水何澹澹 (2). 座中泣下谁最多 (3). 江州司马青衫湿 (4). 纵一苇之所如 (5). 凌万顷之茫然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澹澹”“座”“江州”“苇”“凌”“万顷”等。‎ 第II卷 表达题 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人传统上是安土重迁的,因为长期的封建自然经济使人们对故土产生了一种依赖和爱恋的情感,到了哪里都不忘落叶归根。 ‎ ‎②调查显示,有192所学校的校训都是“四词八字”的口号式,高校校训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没有灵魂的校训不足为训。 ‎ ‎③普通员工看重工资的高低,在身无长物的前提下,没有想过学习工作经验和提高职业技能。优秀员工更看重宝贵的工作经验和业务技能。 ‎ ‎④武汉一大四学女学生一年发200万微信红包,因此欠下高利贷,而女子父亲为帮其还高利贷卖掉了爱车,可依旧杯水车薪。 ‎ ‎⑤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展开,一些企业从中看到了商机,于是在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良莠不齐的情况下,争先恐后地去做海绵城市建设的项目。 ‎ ‎⑥如果只靠以往的生活经验或在网络上搜索资料,用闭门造车的方式去进行创作,这样写出的作品必然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 A. ②④⑤ B. ①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③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安土重迁,指在一个地方住久了,不愿轻易搬迁,形容留恋故土。‎ 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前提是事物本身是好的,仍有可取之处。此处望文生义。‎ 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此处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杯水车薪,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此处用于形容水平,使用对象错误。‎ 闭门造车,比喻只凭主观办事,不管客观实际。‎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G20峰会达成的《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将使我们在机制上有保障,行动上有计划,理念上有共识。‎ B. 《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一系列文化节目的热播,表明传统文化的魅力始终在国民心中拥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C. 以外滩、豫园、世博园等为代表的经典景点,因其多功能的旅游业态和浓郁的文化底蕴,成为外来游客体验上海风情的首选。‎ D. 心是五脏之主,心脏病基本都是五脏病变作用在心脏上的表现。心悸伴随气短出现,说明心是受到肺的影响了。‎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A项语序不当,“理念、行动”在前,“机制”在后。B项搭配不当。D项表意矛盾“基本”,“都是”。‎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某校学生会的科普小报征稿启事中说:“由于我们的思想水平有限,本报难免有缺点和错误,欢迎批评指正。恳切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帮助我们为办好《科学小报》尽一点绵薄之力。”‎ B. 某饮料广告在广播里播放,其文字稿中这样写道:“ 该饮料(系成人饮品)中含有治癌物质,可以调节人体内循环。特向全国诚招经销商,欢迎垂询。”‎ C. 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主持人赵保乐说:“最后,感谢嘉宾黄格选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欢乐的时光,也祝贺他荣幸地加入我们综艺之友俱乐部!”‎ D. 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参加香港一寺庙大佛开光典礼时,面对媒体的提问说:“谁搞‘三违背’,定会苦海无,,罪过! 罪过!谁搞‘三符合’,自是回头是岸,善哉!善哉!阿弥陀佛!”‎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表达运用能力。可根据词语意思及适用对象,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判断。A项,绵薄之力是谦辞;B项,治癌与致癌同音;C项,荣幸是谦辞。故选D。‎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所谓特定语言环境就是指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对特定对象而使用的特定语言,这类场合使用的语言往往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用语要符合交际目的。用语要注意场合。用语要看对象。用语要注意礼貌。用语要适合语体;用语要注意常规性,也要容许变异性;适应场合,巧妙用语场合;语言的表达要适合表达目的的要求,是说语言的表达应有明确的目的性,目的决定了语言得体的尺度,决定了语言表达的方式。能根据表达目的选用合理的表达方式,就是所谓有的放矢。例如本题就要根据谦词的使用的具体语境来分析判断。‎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义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1970年以后,欧美的营养学家说:“粗粮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因此吃粗粮有益健康。”过去,①____,曾经被认为是对人体不起营养作用的一种非营养成分。营养学家认为粗纤维吃多了,②____,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吸收。直至1970年,欧美的营养学家才认识到,粗粮里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③___,它在预防人体的某些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认识到粗纤维的概念已不适用,因而将这一名词废弃,改称膳食纤维。‎ ‎【答案】 (1). 粗粮中含有的粗纤维 (2). 会阻碍人体对食物中营养素的吸收 (3). 这种膳食纤维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为续写题,实质考查语言表达连贯。根据前句“粗粮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第一句应填“粗粮中含有的粗纤维”;根据后句“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吸收”第二处应填“会阻碍人体对食物中营养素的吸收”;根据后句“它在预防人体的某些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三处应填“这种膳食纤维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 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学习法律,因为只有学法律才能打赢官司,找到做人的尊严,而 有了做人尊严,必将扬眉吐气,也就一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①不是只有学习法律才能打赢官司。‎ ‎【答案】②不是有了做人尊严就一定能扬眉吐气。③不是有了尊严和扬眉吐气就一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要想做好语言仿写题,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同时,平时在阅读各类文章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排比、比喻、对偶、名言警句等好句子的积累和欣赏。只有这样,才能把这一类试题做好、抓牢。本题首先找出另外两处的推断错误的地方,然后再仿照例句用“不是……就”阐述即可。‎ 作文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女教师发现所教的高二班里有28名学生,为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她认为这些学生素质低下,剽窃他人劳动成果,将成绩判为零分。这引起了家长的反对,他们纷纷向学校施压,要求重判成绩。学校不堪重压,迫令她屈从。她严词拒绝,辞职而去。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有人为女教师点赞,有人对学生家长的做法表示理解,也有人对学校先前的做法提出质疑。‎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让我们与诚信同行 我国流传着许多有关诚信的名言,如“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人若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等等。的确,诚信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前提。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天都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如果失掉了别人对自己最基本的信任,我们岂不是会成为人人避之的独行者? ‎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数不胜数的诚信的人有如繁星,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商鞅立木取信,获得了百姓信任,从而推行了新法;臾骈不负信,赢得世人尊敬;季札挂剑了却徐国国君心愿,被传为千古佳话。 ‎ 时空变幻,可诚信依然闪烁着诱人的光芒。许多伟人也是诚信的坚守者和力行者。宋庆龄任国家副主席的时候,有一次许诺幼儿园的孩子们“六一”要去看望他们,但“六一”那天天气突变,倾盆大雨下个不停,老师和孩子们都以为她不会去了。可到了约定的时间,宋庆龄熟悉的身影又出现在他们的视野,孩子们兴奋不已,也感动的留下了眼泪,事后她说:“既然我说了,就得守信。” ‎ 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诚信这一美德却被一些人逐步淡忘和遗失。 ‎ 君不见,为了牟取暴利,商家们给猪肉注水,用福尔马林浸泡海鲜,君不见,屡见不鲜的假烟假酒,毒大米,劣质奶粉,黑心棉,摧残了多少鲜活的生命!面对那些层出不穷的骗子,防不胜防的骗术,以假乱真的产品,在善良人们无奈与无助的背后,更可怕的,是整个社会诚实守信的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 ‎ 不要漠然地说这些与我无关,与同学约好时间却没有准时出现,在考场抄袭作弊,毕业后迟迟不偿还助学贷款,这些难道不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吗?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说与我无关?也许你还会说,这些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到了作大事的时候,我自然会讲诚信。殊不知,高尚的品德是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修养而成,在小事面前尚不能以诚信严格律己,何谈大事?一种在小事中养成的惯性只会让我们在背离诚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没有诚信的人间,是一个苍凉而荒芜的世界。我们诚信待人,付出的是真诚和信任,收获的是友谊和尊重。这是一份无形的财富,这是一笔沉甸甸的无价之宝。把诚信作为根基,我们的生命之厦会更稳固,携诚信上路,我们的生命之旅会更加多彩! ‎ 诚信犹如一潭清澈幽静的湖水,宁静,淡泊,美丽,它以自己朴素而又整洁的面容,向人展示自己的美丽。可就是这样一潭清澈幽静的湖水,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完美。 ‎ 再次踏上征程的时候,携诚信上路吧,让我们这一路始终与诚信同行!‎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试题提供的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体验的故事。讲述了一位高中女教师处罚28名作弊学生而引发的社会影响。材料中的核心事件是28名中学生“为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这个事件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他们或多或少,也做过类似的事情,学生能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认知图式来阅读材料。以叙事体来呈现的材料,在内容的表述上明确、平易且符合考生的认知能力,既在文字理解上没难度、易进入,又有个人化的想象与移情;在材料的叙述中不知不觉“埋下”若干立意的关键词,如植入其中的“抄袭”“剽窃”“施压”“屈从”“严词拒绝”“点赞”“理 解”“质疑”等关键词,有利于激发考生的解读热情和创造性思维,也足以启发考生对立意和角度选择的方向;而“该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听取各方意见”、“大家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等句,更貌似在引导学生选择“家长”、“教师”或“其他市民”的角度来加入争论。 从事件的叙述来分析,材料至少提供两个主要角度:一是高二学生作弊怎么看;一是女教师的行为(处罚学生与辞职而去)怎么看。围绕这两个角度,可以延伸出更多的次要角度以及沾边角度,这样既体现了立意的多样性,又可落实评分的层级性。 同时,材料又提供了诸多思考的向度(维度、角度):辞职的女教师、抄袭的学生、学生家长、学校等等。这些“向度”,为学生写作提供巨大的写作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写作的选择与思考的方向。其实,无论选择“学生”、“教师”、“家长”还是“学校”中的哪一个角度,都要首先对材料中给出的“学生作弊”一事是宽容还是严惩,表明自己的立场与态度。严惩派将批判“为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的“作弊”行为,其主要理由可能有:第一,这种“抄袭、剽窃”行为弄虚作假,严重违背了“诚实”做人原则, ‎ 德行低下,要受到处罚;第二,28名学生参与作弊抄袭,说明这不是个别现象,倘若不及时加以处罚,势必造成可怕后果,未成年人的这种行为要及时制止管教,以免将来败坏社会风气;第三,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远比通过一门生物课程更重要。而宽容派的主要理由可能在:第一,这只是学习中的一件小事,学生抄袭也是为了完成作业,本意是好的;第二,作弊的学生毕竟还是未成年人,应该给他们改正错误、悔过自新 的机会;第三,学校是教育机构,不是司法机关,学校要以教育为主,要讲究教育方法,不能简单粗暴地使用靠“处分”、判“零分”这样的处理方法。28名一起做这样的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在教育上的缺失。其次,写作者还要对女教师的行为持反对还是支持表明自己的态度。女教师的行为又分两个方面,一是“处罚”作弊的学生,一是面对家长、校方的施压,她严词拒绝,辞职而去。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必然要追问女教师所作所为的原因,由表及里,深入考究其是否成立,比如: “她认为这些学生素质低下,剽窃他人劳动成果,将成绩判为零分,并警告他们或将留级。 ”这一看法是否合理?为什么?这样做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她严词拒绝,辞职而去。”她为什么这么做?是为了维护个人的尊严,还是出于对学生的负责?这种行为值得吗?会导致怎样的结果?有了这样理性的追问与深入的分析,就容易明确自己的态度,进而顺理成章地提出解决的办法。同样,如果写作的角度是学生家长或是学校,那么,对于学生家长的“反对”“施压”的理由,对于学校由“迫令”到“听取”的变化原因,也要加以“由表及里”地追问与分析,给出合情合理的解释。 总之,学生可以选择上述角度的任何一个,也可以综合多个角度来确定立意,只要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并在立足于材料的基础上恰当地联系当代社会生活,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成理,那么,都将能在立意上达成重要角度乃至核心角度。 比如,以“抄袭、剽窃”为第一关键词,从学生的角度嵌入,可以分析“公民诚信教育应从未成年(学生时代)开始”、“诚实做人比学业成绩更重要”、“学生作假不可取”等命题,或联想到“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时代话题。比如,以“辞职而去(严词拒绝)”为第一关键词,从女教师的角度切入,可以分析一个人是做屈从外力而改变正确决定没有原则的职业人,还是做一个为坚守正确的决定而做出牺牲的有思想、敢担当的有尊严的独立的公民;或联想到“教书与育人,孰轻孰重”;“工作与人格,孰轻孰重”等话题。比如,以“理解”为第一关键词,从家长的角度切入,理解不等于支持,可以分析学生家长爱护孩子的情感与理智上的矛盾,可怜天下父母心,对孩子的爱可以理解,但在恶行上的庇护却不可取。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孩子抄袭作弊,不反思自己孩 子的错误,而是反对老师的做法,进而对学校施加压力,其结果只会助长孩子作假的行为,有可能毁掉孩子一生,所以,“纵容孩子作假不可取”! ‎ 当然,以“质疑”为第一关键,从学校的角度切入,可以分析一个学校到底是屈从于家长的施压,还是要维护教师的尊严,还是要“立德树人”,都值得追问与分析。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材料最终给出的是一个争论的情境,所以,要将上面任何一个问题讲清楚、讲到位,讲得有分寸、合情理,都需要在充分正面论述的同时,自觉考虑到对方的理据和逻辑,或吸纳或辩驳,从而使自己的论述更辩证更完备。这也是该试题在材料作文命制基础上的一个小小发展和推进, 目的是强化命题对进一步提高高中生的论述能力、 提升思维品质方面的引领作用。 事实上,这也是材料最后一段设置“会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一语的用心所在。在侧重用故事性或描述性内容传达命题意图的传统做法上,通过材料的文字表述凸显其 内容和含意的广度与深度,以利于不同学习风格和思维习惯的考生发现所给材料的多义性和多层级性,进而按照个人的表达愿望做出选择,一直是这类写作材料创编和试题命制追求的效果所在。 ‎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核心事件是“学生为完成作业抄袭,女教师为此拒绝屈从而辞职”,无论选择“老师”“家长”还是“学校”中的哪一个角度,都要首先对材料中给出的“学生作弊”是宽容还是严惩,表明自己的立场与态度;其次,还要对教师行为支持还是反对表明自己的态度。‎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