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论说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子思想中的理政思想 老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在一些人的印象里,老子是一位遁世远俗、玄之又玄的思想家。事实上,社会人生、治国理政等问题,才是老子思考的中心。从老子那些古老的思想中,我们可以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明晓盛衰之道、成败之数。‎ 大德非小惠。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也就是说,真正有大德、厚德的人,不刻意去追求有德,是以有德;一些人不愿意失去德的名声,刻意去追求德,反而失去了德。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深含智慧。对于理政者而言,德的重要表现就是使人各得其位、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各得所需。只要把人们的得利、得位及其途径、多少、高低等用合理的规则固定下来并严格执行,就是德的表现,不必刻意去求德施德,这样才会成全大德。相反,如果理政者总是为了德的名声,热衷于对个别人施小仁给小惠,搞“有求必应”,表面上看起来积了很多德,其实是偏私,是小惠个人、失德人民。‎ 老子推崇“无为而治”,“无为”是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无为”是要“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而不妄为。也就是说,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法则,根据实际条件采取适宜行动。世间万物包括人类社会,都有其运行的内在规律,即“道”在其间。离开了这个“道”,事倍功半;顺应了这个“道”,事半功倍。“无为”,就要顺势而动,按照自然和社会法则,使其自行运转。“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要通过“无为”达到有为,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控制乱作为,即不妄为。秦亡汉兴,实行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 的盛世,这是老子所讲的“我无事,而民自富”的例证。对于理政者而言,“无为而治”的启示在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自己的“无为”而引导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应通过控制、监督,限制权力的私自膨胀,防止乱作为。‎ 老子认为天道忌盈。什么是“盈”呢?口满为盈,权大为盈,富奢为盈。口满,不仅难以兑现,而且招人记恨;权大,则生骄横,骄横必然侵害他人;富贵且奢侈,挥金如土,必然被食不果腹者怨恨。月满则亏,盛极则衰。老子曰:“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这句话点出了贫富无常的道理。怎样才能常虚不盈呢?关键是在成功的时候不忘忧患。有忧患意识,则无忧患;无忧患意识,则终忧患。也就是要做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乐不忘悲。‎ 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小之事如何才能变成伟业呢?老子认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就是说,根本的方法在于不断地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天下大事皆由积累而成。所以,对于理政者而言,从小处做起,从一点一滴积累,抓好关键细节,方能成就大业。事物的发展在于积累的道理还启示人们,积小过会成大恶,千里之堤会溃于蚁穴。因此,理政者应当努力看得远一些、深一些,见事于初萌,防患于未然。‎ ‎1. 下列对老子的“德政”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不刻意追求有德反而成就大德的理政者,才是真正有大德、厚德的理政者;为名声求德的人,反而失去了德。‎ B. 理政者只有用合理的规则将人们的得利、得位及其途径、多少、高低等固定下来并严格执行,才能成全大德。‎ C. 对理政者而言,能使人各得其位,各得其所,各得所利,各得所需,就是有德。‎ D. 理政者刻意求德施德,热衷于对个别人施小仁给小惠,搞“有求必应”,其实质是小惠个人,失德人民。‎ ‎2. 下列对文章第三段画线句子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无为”指的是“道法自然”,理政者的行为必须遵循事物的内在规律。‎ B. “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理政者通过自己的“无为”引导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达到“有为”。‎ C. 防止理政者乱作为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通过控制、监督限制权力的私自膨胀。‎ D. 理政者要从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中得到治政的启示,否则就会私欲膨胀,扰民乱民。‎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老子认为大事由小事积累而成,对理政者而言,如果不善于从小事做起,抓住关键细节,就不能成就大业。‎ B. 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得益于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这是老子提倡“我无事,而民自富”的依据。‎ C. ‎ 老子认为天道忌盈,他主张理政者应该具有忧患意识,做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乐不忘悲。‎ D. 在作者看来,虽然老子是一位遁世远俗、玄之又玄的思想家,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他那些古老的思想中汲取不少治国理政的智慧。‎ ‎【答案】1. B 2. D 3. A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理解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的细微差别,此题B项“只有…才能”混淆逻辑范围,把充分条件当作必要条件,应为“只要…就”。‎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D项“否则就会私欲膨胀”绝对化,混淆范围,应在“否则就”后加“可能”。‎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B项,“依据”错,偷换概念,原文为“例证”,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文景之治”在汉代;C项,“老子…主张…”错,张冠李戴,这是作者的观点,是作者认为理政者应该从老子思想中得到的启示,而非老子的主张;D项,扩大范围,混淆范围,原文说“在一些人的印象里,老子是…思想家”,意谓这是对老子思想的一种误解。‎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①作吏部侍郎,侯②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将,渐益堆积。丞相居政府,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遂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后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③。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是欲求适意而反取憀栗。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刓阙、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自来家传《周易》、《左氏传》,故两家者流,文字最备。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至靖康丙午岁,侯守淄川。闻金人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建炎丁未春三月,奔太夫人丧南来。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 己酉夏五月,至池阳,侯被旨知湖州,过阙上殿。遂驻家池阳,独赴召。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灿灿射人,望舟中告别。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去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遂驰马去。‎ ‎(选自《〈金石录〉后序》,有删改)‎ ‎【注】《金石录》,宋赵明诚所撰。该书著录从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以来,钟鼎彝器的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研究专著之一。本文节选自李清照为该书所做的序言。①相:这里指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时为吏部侍郎。②侯:侯,古时士大夫平辈之间的尊称。此指作者的丈夫赵明诚。③椠:古代用木削成以备书写的版本,引申为刻本。‎ ‎4. 下面一段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A.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B.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C.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 不得/饮而起。‎ D.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 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5.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说明赵氏夫妇有“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的一组是( )‎ ‎①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 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③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④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⑤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⑥遇书史百家字不阙、本不讹谬者,辄市之 A. ①②⑥ B. 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③⑤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节选的序文部分,集中笔墨详细叙述了李清照夫妇二人收藏金石书画等的聚散经过,表现了他们高雅的情趣以及在时局动荡中无能为力的悲痛。‎ B. 赵明诚当太学生时就酷爱碑文,做官后,更是立下了即使节衣缩食,也要游遍辽远的地方,把天下的古文奇字全部搜集起来的志向。‎ C. 夫妇二人志趣相投,或共同校勘书籍,或相对惋惜无钱购买珍品,或以饮茶先后为赌注考察记忆力。点滴小事,看似琐屑,却颇有情致。‎ D. 危急时赵明诚要求妻子亲自抱着所说的宗庙祭器,并与之共存亡,这让李清照心里很不好受,也让人看到了他的爱物成痴。‎ ‎7. 把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 ‎(2)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答案】4. A 5. A 6. D ‎ ‎7. (1) 收书的任务既已完成,就在归来堂中建起书库,把大橱编上了甲乙丙丁的号码,中间放上书册。(2)一时间四顾茫然,只见满箱满笼都是书籍,一边恋恋不舍,一边怅惘不已,心知这些东西一定不会成为自己的东西了。‎ ‎【解析】‎ ‎4. ‎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此题注意“饭罢”和“坐归来堂”“烹茶”是三个动作,后两者语意较紧,不要断开;“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是并列关系,同一层次,要断就全断开,要么就不断;“中”是“说中”的意思,和前面断开,和后面的“反“对举。‎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5.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等字样,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还有某人的什么做法、某人做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景物或物象特征的分析等,答题方式和人物性格分析类似。答题时中排除法,此题③写夫妻的生活情趣;④⑤写“收书既成”后阅读时如何小心谨慎。排除这三项可得到答案。‎ ‎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此题D项李清照心里很不好受并不是因为赵明诚的话。而是夫妻别离和战乱。‎ ‎7.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归来堂:名词作状语,在归来堂;簿:编排;置:放置;且……且……:一边……一边……。‎ 参考译文:‎ 呜呼!自从唐代的王播(原文:王播,但应该是王涯,是李清照记录错误。)与元载遭到杀身之祸以后,书画跟胡椒都是他们取杀身之祸的原凶;而和峤、杜预所患的“病”,一个是贪财病、一个是《左传》病,其实也没有什么区别。听起来不相同,但痴迷其中都是一样的。‎ 我在建中靖国元年(注:宋徽宗年号,即公元1101‎ 年),出嫁从此属赵氏的人。当时先父是礼部员外郎,明诚的父亲是礼部侍郎。丈夫赵明诚年方二十一岁,正在太学当学生。赵、李两家本是寒门,向来清贫俭朴。每月初一、十五,明诚都请假出去,把衣服押在当铺里,取五百铜钱,走进大相国寺,购买碑文和果实。两人对着买回来的碑文一起欣赏着,反复研究,自认为夫妻二人像远古时代葛天氏的臣民那样自由和快乐。两年以后,明诚出仕做官,便立下即使节衣缩食,要走遍四方,把天下的古文奇字全部搜集起来的志愿。日积月累,碑文也越积越多。因为赵明诚的父亲在政府工作,其中还亲戚和老朋友掌管国家图书和编修史志,常常可以看到像《诗经》以外的佚诗、正史以外的逸史,以及从鲁国孔子旧壁中、汲郡魏安釐王墓中发掘出来的古文经传和竹简文字,于是就尽力抄写,渐渐感到趣味无穷,到了难以自控的地步。从那以后如果看到古今名人的书画和夏、商、周三代的奇器,也还是脱下衣服去当了也要把它买下来。曾记得崇宁年间,有一个人拿来一幅徐熙所画的《牡丹图》,要价二十万钱才肯卖。当时虽是官宦子弟,但要筹备二十万铜钱,谈何容易啊!夫妻二人把玩了它两夜,想尽办法也筹不到钱,只有还给了卖家。夫妇二人互叹可惜,为此不开心了好几天。‎ 后来明诚罢官,带我回青州故乡闲居了十年。夫妇勤俭持家,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明诚复官后,又接连做了莱州和淄州的知州,把他的全部俸禄拿出来,从事书籍的校勘、刻写。每得一本书,我们就一起校勘,整理成类,题上书名。得到书画和彝、鼎古玩,也摩挲把玩或摊开来欣赏,指出存在的不足。每次等到蜡烛为烧完才去睡觉。因此所收藏的古籍,在精致和完整上超过许多收藏家。我天性博闻强记,每次吃完饭,和明诚坐在归来堂上烹茶,指着堆积的书史,说某一典故出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二人以猜中与否来定胜负,然后以胜负作为饮茶的先后。猜中了的便举杯大笑,常常把茶不小心倒在胸前衣襟上,反而饮不到一口。真愿意这样过一辈子!虽然生活不是很富裕中,但理想从没有被忘记。收集的书籍达到了要求,就在归来堂中建起书库,把大橱编上了甲乙丙丁的号码,中间放上书册。如需讲读,就拿来钥匙开橱,在簿子上登记,然后取出所要的书籍。如果谁把书籍损坏或弄脏了一点,定要责令此人揩干净涂改正确,改掉以前那种随便很不在意书籍的作风。所以想求得舒心反而心生不安。我性子实在忍耐不住,就想办法不吃第二道荤菜,不穿第二件绣有文彩的衣裳,头上没有明珠翡翠的首饰,室内没有镀金刺绣的家具。节省下来的钱遇到想要的书籍,只要字不残缺、正规版本,就马上买下,储存起来作为副本。向来家传的《周易》和《左传》,原有两个版本源流,文字最为完备。于是罗列在几案上,堆积在枕席间,我们意会心谋,目往神授,这种乐趣远远超过那些追逐歌舞女色斗狗走马的低级趣味的人。‎ 到了钦宗靖康元年,明诚做了淄州知州,听说金军进犯京师汴梁,一时间很茫然,满箱满笼的书籍,即恋恋不舍,又怅惘不已,心知这些东西必将不为己有了。高宗建炎元年三月间,我的婆婆太夫人郭氏死于建康,明诚到南边奔丧。所有的物品不能全部载去,便先把书籍中重而且大的印本去掉,又把藏画中重复的几幅去掉,再把古器中没有款识的去掉。后来又去掉书籍中的国子监刻本、画卷中的平平之作及古器中又重又大的几件。经多次削减,还装了十五车书籍。‎ 五月,到贵池,皇帝有旨任命他为湖州知州,需上殿朝见。于是我们把家暂时安置在贵池,他一人奉旨入朝。六月十三日,开始挑起行李,舍舟登岸。他穿着一身夏布衣服,翻起覆在前额的头巾,坐在岸上,精神如虎,明亮的目光直向人射来,向船上告别。此刻我的情绪很不好,大喊道:“假如听说城里局势紧急,怎么办呀?”他伸出两个手指,远远地答应道:“跟随众人吧。实在万不得已,先丢掉包裹箱笼,再丢掉衣服被褥,再丢掉书册卷轴,再丢掉古董,只是那些宗庙祭器和礼乐之器,必须抱着背着,与自身共存亡,别忘了!”说罢策马而去。‎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诗和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梅 ‎[宋]王淇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清江引•咏梅 ‎[元]贯云石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漏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注】林和靖:北宋诗人,字和靖。他的《山园小梅》诗脍炙人口,成为千古佳唱。‎ ‎8. 请简要分析上面的宋诗和元曲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共同特点。‎ ‎9. 分析说明上面的宋诗和元曲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答案】8. 宋诗写梅花不愿受到尘埃的污染,甘心生长在简陋的竹篱茅舍旁边,后悔和林和靖相识,以致惹得诗人们反复吟咏它。元曲写梅花只愿和纯洁无暇的白雪和月光为伴,不喜欢和蜜蜂蝴蝶嬉戏。二者都写出了梅花一尘不染、圣洁高尚、甘于寂寞、不事张扬的特点。 ‎ ‎9. 相同点:宋诗中的“自甘心”“误识”和元曲中的“泄漏”“交”“不惹”等动词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都赋予了梅花以人的品格。[亦可答“托物言志”(象征)手法,二者均是句句不离梅花纯洁高雅的品性,同时,又是字字言志,正是作者贞洁自守、不慕名利、不逐流俗的高尚人格的写照。]‎ 不同点:元曲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雪月和蜂蝶对比,说梅花愿和雪月为伴,不愿和蜂蝶相戏。(或说将梅花和百花对比,梅花不像百花那样喜欢开在风和日暖的春天,喜欢和蜂蝶相戏。)层次清晰1分。‎ ‎【解析】‎ ‎8.‎ ‎ 试题分析:此题分析“景物形象”。分析两句诗描写景色的特点时,需要抓住原诗中的“不受尘埃”“偏宜雪月交”等内容具体解说,都写出了梅花一尘不染、圣洁高尚、甘于寂寞、不事张扬的特点。宋诗写梅花不愿受到尘埃的污染,甘心生长在简陋的竹篱茅舍旁边,后悔和林和靖相识,以致惹得诗人们反复吟咏它。元曲写梅花只愿和纯洁无暇的白雪和月光为伴,不喜欢和蜜蜂蝴蝶嬉戏。‎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此诗选材即景抒情的两首同一主题、同一作者的诗歌,形式较新。此题考查对意象的分析,同一作者在不同的环境中,对不同的景物描写特点各不相同,需要抓住原诗中的“不受尘埃”“偏宜雪月交”等内容具体解说,都写出了梅花一尘不染、圣洁高尚、甘于寂寞、不事张扬的特点。宋诗写梅花不愿受到尘埃的污染,甘心生长在简陋的竹篱茅舍旁边,后悔和林和靖相识,以致惹得诗人们反复吟咏它。元曲写梅花只愿和纯洁无暇的白雪和月光为伴,不喜欢和蜜蜂蝴蝶嬉戏。答题步骤先分别概括两句景色特点,然后分别具体分析两句诗所表现的的具体景色及特点。‎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表现手法。由题干可知“表现手法的异同”,选取最突出的、最明显的手法分析。相同点:宋诗中的“自甘心”“误识”和元曲中的“泄漏”“交”“不惹”等动词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都赋予了梅花以人的品格。不同点:元曲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雪月和蜂蝶对比,说梅花愿和雪月为伴,不愿和蜂蝶相戏。‎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规范答题: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特别提示:答题时要区分“一”“些”“主要”等关键词。如问“运用了哪一种艺术手法”,只答一种即可。如问“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至少两种以上。诗歌的表达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如本题相同点:宋诗中的“自甘心”“误识”和元曲中的“泄漏”“交”“不惹”等动词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都赋予了梅花以人的品格。不同点:元曲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雪月和蜂蝶对比,说梅花愿和雪月为伴,不愿和蜂蝶相戏。‎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云销雨霁,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王勃《滕王阁序》)‎ ‎(3)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庄周《逍遥游》)‎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答案】 (1). 云无心以出岫 (2). 抚孤松而盘桓 (3). 彩彻区明 (4). 落霞与孤鹜齐飞 (5). 秋水共长天一色 (6). 水击三千里 (7).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8). 去以六月息者也 (9).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10). 茕茕孑立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属于根据上下文默写,注意“岫”“鹜”“抟”“僮”“茕”“孑”的写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棋魂 游子 清晨,家丁刚刚打开大门,突然跌进一个人来。这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人,双目紧闭,浑身水湿,左臂负了刀伤,鲜血湿透了衣袖。王管家赶忙吩咐送到下房急救。‎ 许久,青年人才醒了过来,问道:“这里可是江州刺史王景文大人的府第?”王管家点点头:“请问足下从何而来?”青年人笑道:“小人莫谷青,江北中州人氏,自幼好围棋,因得知王大人棋艺精绝,便有心来切磋棋艺。只因两国以江为界,各守疆域,小人只好于夜间偷渡。上岸后又路遇劫匪,寡不敌众。不过终于可以一会王大人了!”王管家听了急进内堂禀报,回来后道:“老爷说,足下远道而来,身体又有所不适,先请静养数日,待到神定气足后,再请公子赐教。”‎ 十天后,莫谷青终于跨进了王府的“松云轩”。只见堂中檀木椅上端坐着一个中年人,三绺长须,面色祥和。这人就是当今深得皇上宠幸的皇太妃王燕春的亲弟弟王景文。莫谷青双手一揖,朗声说道:“江北棋士莫谷青,特来向江南棋王领教!”王管家见莫谷青长揖不跪,正要厉声喝斥,王景文摇手止住:“莫谷公子不远千里而来,以棋会友,不可以常礼拘之。”说着,躬身向莫谷青道:“公子过奖了,老夫怎能担当‘棋王’二字?今天公子前来指教,老夫喜不自胜。请!”便令摆上棋盘,与莫谷青分宾主落座。‎ 两个时辰过去,双方各分秋色。这时,莫谷青执子强行打入白方腹地,结果被王景文击中要害,首尾难顾。莫谷青额间沁出了细汗,一口腥血蹿上喉咙。他不动声色地咽了回去,颤抖地投下一子。王景文身后的幕僚们,个个面露喜色。谁知,王景文落子竟下出一步坏棋。莫谷青抓住机会,逆转了棋局。王景文微微一笑,推枰认输:“公子少年英雄,老夫领教了!”莫谷青笑道:“在下胜得侥幸,受教不少,就此告辞!”起身一揖飘出门去。‎ 王景文望着莫谷青背影,沉吟不语。一个幕僚不解问道:“这局棋大人有两次可以杀死黑方大龙,为何将它放过了?”王景文笑道:“此人棋力不下于我,但锋芒太露,这就和棋道不符了。 我见他少年得志,心性极高,我若胜了这一局,他轻则一蹶不振,重则会呕血而死啊。但愿他回去复盘时明白其中道理,修身养性,领悟棋道精神,可望成为一个旷世奇才。”‎ 几个月后皇太妃因病薨逝,接着,先帝禅位于太子。王景文刚从朝中回到江州,王管家来报:那个莫谷青又来了!‎ 莫谷青沉稳了许多:“在下回去将对局反复推演,发现是大人存心相让,寝食难安。士可杀不可辱,在下想与大人再弈一局,务请大人放出手段,使出‘江南棋王’真本领,让在下输得口服心服!”随即从身上掏出一张押单,“在下渡江之前,已托贵国商人将价值十万两白银的货物押在江州大兴隆栈,这是押单。在下就以此物为注,和王大人对弈一局。”王景文一愣,笑了:“公子是怕王某不肯竭尽全力,故以此相激啊?王某应了,此局若输给足下,照数赔还。请!”‎ 莫谷青执黑先行,步步为营。王景文应对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藏着绵绵后劲。双方进入“官子”阶段,莫谷青见盘面上白棋形势略优,不由心头焦急。就在这时,一个家人进来禀报:“皇上圣旨到,请大人即刻接旨!”王景文一怔,对莫谷青说声“失陪”,走出房间。约莫半个时辰,王景文进来,朝莫谷青抱歉地一笑:“官身不由己,让公子久等了。”莫谷青也不说话,“叭”地落下一子。王景文一愣,仓促落下一子。莫谷青却连发妙手,终盘一数,莫谷青恰胜一子。‎ 王景文看着棋盘,呆了一阵,苦笑道:“迅速备银十万两,送莫棋友出城过江!”莫谷青拦住了:“此局在下虽胜了王大人,仍属侥幸。这十万两银子请暂时存放在贵府,待数月后王大人公务稍闲,在下再来与王大人重博一局。”‎ 王景文一笑:“感谢公子厚爱!只是王某再也无缘与公子共研棋艺了。”说着,从衣袖里掏出圣旨,展开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尚书仆射、江州刺史王景文勾通敌国,与燕帝三子慕容白交游,图谋不轨,着即赐死。钦此。”早就在门外等得不耐烦的两个黑衣使者端着一壶“鹤顶红”应声而进。‎ 王景文对众人一笑:“这酒不便相劝大家了。”刚一举壶,莫谷青身形一闪,夺下酒壶,朗声道:“在下慕容白两番渡江,不过是想与王大人切磋棋艺。既然祸由我起,就请贵使者将我押解到京城,以释王大人清白!”说着将双手反在身后。‎ 王景文叹息道:“慕容公子,你上次在敝府养伤时,我就查明了你的身份。但我和你同样醉心棋道,愿南北棋界有所交流,所以两次和你对局。我死不足惜,你赶紧走吧!”说着,一把抓过酒壶,一仰头吞下大半,身子一晃,栽倒在地。‎ 慕容白双膝跪地,拉住王景文的手,含泪笑道:“王大人棋艺超凡,地府中哪有对手?南北有界,不如阴曹畅通 无阻。在下愿做你的两世棋友,也好无羁无绊地下棋!”抓过剩余的小半壶酒,一饮而尽,亦倒在地上。‎ ‎11. 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小说开端细致描写了莫谷青入门时的状态,制造了悬念,暗示了南北分裂的紧张局势,也暗示了来人的真实身份。‎ B. 小说第二、三两段交代了王景文的刺史身份和他姐姐深得皇上宠幸的情况,目的是与结尾王景文被赐死一节形成反差,制造了情节上的波澜。‎ C. 第一次弈棋时,王景文故意下出一招坏棋,输给对方,是希望他能够领悟棋道精神,在棋艺上继续提高,不至于因输棋而一蹶不振。‎ D. 第二次弈棋时,莫谷青看出王景文又在让棋,认为自己赢得侥幸,所以不愿接受赌银,想等王景文公务闲时再博一局。‎ E. 小说以王景文和慕容白双双自尽为结尾,为读者展现了两个为冲破阻隔、增进交流而不惜牺牲生命的高大棋士形象,将情节推向了高潮。‎ ‎12. 以“棋魂”为题,暗示着做人的精神。你认为这个题目在文中有哪些具体内涵?‎ ‎13. 小说中莫谷青(慕容白)这个人物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14. 有人认为小说中主人公是王景文,但也有人认为是莫谷青。你认为小说的主人 公是哪一个?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1. EC 12. ①弈棋如做人,棋道为上,荣辱其次。(人与人之间重在交流,赢输其次);②对他人尤其是暂不如已的人,应有宽容与爱惜的精神;③不受权势约束的人格的独立。(士可杀不可辱的傲岸是棋道的精髓之一。) ‎ ‎13. ①酷爱棋艺,为与弈棋高手切磋,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渡江而来;②心 ‎ 性浮躁,棋力不低,但锋芒毕露,不知内敛;求胜心切,强行用出险招,导致处于劣势;处于劣势时心头焦急,胸中气血翻滚,无法自已;③心性傲岸,不愿接受对方的故意相让,数月后再度渡江弈棋;④道义为上,在得知王景文因自己而被赐死后,也饮鸩自尽而不苟活。 ‎ ‎14. 第一种观点:主人公是王景文。①故事发生的地点设置在王景文一方;②文章实际上是以王景文的命运起伏为线索来组织小说情节的;③对其他人尤其是对莫谷青的精彩描写有力烘托了王景文这一核心人物形象;④对王景文的描写,凸显了文章的主旨。王景文明明早知对方身份,却不为苟利而将其出卖,凸显出作者要彰显的精神。第二种观点:主人公是莫谷青。①莫谷青是最早出现的人物,因为这个人物展开了情节;②莫谷青的两次到来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而莫谷青的自杀又把小说推向了高潮;③对王景文形象的刻画,有力地烘托了莫谷青的形象,凸显了他们之间的志同道合;④莫谷青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人格理想,突出了作品的主旨,莫谷青的以棋道为上、超越政治对立的行为为作者所欣赏。‎ ‎【解析】‎ ‎11. 试题分析:A项错误在于,根据文本,不能暗示来人真实身份;D项 错误在于,无法判断莫谷青看出王景文又在让棋;B项错误在于,目的并非单一。‎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文学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此题的选项CD考核内容,选项ABE考核手法。其中ABD理解或分析出现偏差。‎ ‎12. 试题分析:标题的含义注意结合文章的情节和主旨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答。此题主要结合文章的主旨作答。‎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 ‎13.‎ ‎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为与弈棋高手切磋,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渡江而来”等情节中概括出其“酷爱棋艺”的性格特征。‎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酷爱棋艺、心性浮躁、心性傲岸、道义为上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 ‎14. 试题分析: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的情节、标题、人物性格和主旨进行分析。‎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小说的解读注意五位一体的原则,即“主题”“环境”“情节”“人物”“标题“五位要同时解读,分析一种要从其余的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分析主人公是谁,注意结合此人物和标题、情节、主旨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还要分析其和另一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第II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 ‎ ‎15. 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颜真卿家境贫寒,数米而炊,于是向好友李光弼求助,“拙于生事……故令投告,惠及少米,实济艰勤”,这便是颜真卿《与李太保乞米帖》的由来。‎ B. 高利贷具有涸泽而渔的“效应”,能够让中小企业暂时“宽松”一下,渡过眼前的难关,避免即刻停业、歇业或者破产。‎ C. 奥巴马带着马丁·路德· 金的“梦想”入主白宫时信誓旦旦,要把美国从战争、经济衰退的泥沼中拯救出来,要彻底改变美国。‎ D. 出狱后的高晓松“拿自己说事”,义务参拍劝诫酒驾公益宣传片,但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B项,涸泽而渔:抽干池水捉鱼。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放在此处属于对象误用。‎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 ‎ ‎1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些欧美发达国家采用强力刺激经济、维持高福利的发展模式,不仅导致其国家内部产生各种弊病,也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 B. 地铁公司近期在全体员工中开展安全教育,要求员工牢固树立“地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保障地铁网络运营安全。‎ C. 据权威部门调查显示,全国各大中城市楼市成交量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措施让不少购房者仍持观望态度。‎ D. 针对近期发生的“绿色猪肉”事件,沃尔玛公司表示将对相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并增强员工培训力度和商场的食品管理流程。‎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B项,“树立”缺少宾语,应在“地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加上宾语中心语。C项,句子成分残缺,应去掉句首的“据”。D项,“增强……流程”搭配不当。‎ 考点: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本题贴近社会生活实际,选材广泛,联系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联系了社会时事。并且句子中的语病设计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的六种类型,涉及了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等语病,意在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和准确表达的言语意识。‎ ‎1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从保障粮食安全的途径看,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把中央精神、中央部署贯彻全面,执行有力。‎ ‎①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个“底线”,绝不能以为可以放松粮食生产了 ‎②我们要像保护文物、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好耕地这个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③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才能准确理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④关键是守住“红线”、保住“底线”‎ ‎⑤严防死守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而且是质量上的 ‎⑥可以适当增加进口和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绝不能误读为可以放松国内粮食生产 A. ②⑥⑤④③① B. ②③①④⑤⑥‎ C. ④⑤②①⑥③ D. ④⑥⑤①③②‎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注意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此题注意④总领下文的句子,③是总结上文的句子,⑤②照应④中的“红线”,①⑥照应④中的“底线”。‎ 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18. 请将下面一个长句改写为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 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里,收藏有一只出土于埃及加纳地区,制作于公元前32世纪、形状具有典型的埃及古王国风格的陶罐。‎ ‎【答案】思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里,收藏有一只从埃及加纳地区出土的陶罐,它制作于公元前32世纪,陶罐的形状具有典型的埃及古王国风格。‎ ‎【解析】试题分析:文段中主语是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里,谓语是收藏,宾语中心词是陶罐。“陶罐”的定语又有“一只出土于埃及加纳地区”。这构成一个短句“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里,收藏有一只从埃及加纳地区出土的陶罐。”还有陶罐的制作时间,形态规模。各自构成短句。‎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长句改短句,第一步,找准主干句,暂放一边。“主干句”是指重要的中心的句子,不简单等同于“句子主干”,它可以包含部分修饰语。之所以“暂放一边”,一是因为这个句子的位置待定——或放在段首,或放在段尾,一般不在中间,二是因为这个句子在整理成段时或需要“增删词语”。找准主干句就等于完成了长变短的三分之二。第二步,抽出修饰语独立成句。把长句的修饰语分别抽出,写成若干个完整的短句。第三步,整合成连贯的语段。长句变成短句后,这些短句必须构成一个连贯的语段,而不是互不相干的几个独立句子,所以在操作时不要被题目中给出的序号、标点所迷惑。通过合理排序、使用衔接词(借代词和关联词)、增删词语等手段把前两步析出的短句整理成一段连贯的话。文段主干是“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里,收藏有一只从埃及加纳地区出土的陶罐”,其他的陶罐制作时间、陶罐的形态规模各自组成短句。‎ ‎19. 仿照下面的示例,从你熟悉的诗歌题材类型中任选两种,以诗为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 山水诗是一位隐者,明月、清泉、宁静、淡远,让人喜爱又留恋。‎ ‎【答案】乡诗是一位游子,归雁、落叶,天涯、家书,让人无奈又感伤。闺怨诗是一位少妇,缺月、征衣、弱柳、残梦,让人怜惜又惆怅 。边塞诗是一位侠客,大漠、孤烟、羌笛、鸿雁,让人振奋又彷徨。咏史诗是一位老叟,乌衣巷、秦淮河、后庭花、石头城,让人怀念又感伤。‎ ‎【解析】试题分析:仿写句式首先要仿结构,所写句子和原句的句式完全相同;其次要仿修辞,要恰当运用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最后仿主旨,所写句子和原句的格调一致。本题涉及诗歌的类别,要扣住该类诗歌的特点和常用意象来写,同时注意句子的结构。‎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答好仿写句至少需要三方面的能力:一、遣词造句的能力;二、汉语语法修辞运用能力;三、较强的联想能力。还必须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形式的束缚性,即一定要符合题目的要求,不可另起炉灶;二是内容上的创造性,内容上不能再去重复原来的内容,要尽量开拓境界。在这诸多项要求中,至关重要的是敏捷而丰富的联想能力。只有联想丰富,思维发散面广,答题方能得心应手。明确题目的要求和仿写的类型,分析句式的特点和修辞手法。如本题注意拟人修辞,选取诗歌的特点和常用意象来写,注意句式。‎ 五、作文 ‎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飞机上,同样是30岁到40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 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候机区的人几乎全在玩手机。‎ 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呢?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环境与行为相辅相成 是什么造就了头等舱中的人与经济舱中的人的巨大差距?是环境影响了他们的行为,还是他们的行为影响了环境?在我们的一生当中,会遇到无数次环境与行为的“等价交换”。我想,也许就在这一次次的潜移默化的“交易”中,成就了每个不同的人生差异。‎ 环境是行为的天然土壤。环境,是外界从我们一出生起就赐予我们的一块土壤。我们所处的最初的环境,就是我们家里的父母。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就是因为当一个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开始的时候,父母的所作所为,将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影响巨大。在一个和睦快乐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他必然会懂得善待他人,分享快乐;而在一个父母整日争吵,甚至双方大打出手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他们从小内心就留下了一块伤疤,他们大多数是沉默寡言,懦弱胆小,更有甚者还会仇视社会,做出冷酷无情的事来。因此,很明显,环境对人的影响深远,就像肥沃的土壤能开出娇艳的花朵,而一片有毒的土地能开出的只是狼毒花一样。‎ 行为是环境的后天养料。行为,取决于我们自身的想法。你想将来拥有什么样的环境,你就要为此付诸什么样的行动。想想看,每天大家都来到同一个班级,听同样的老师讲课,写同样的作业,那为什么分数会有高有低?现在,仅仅也就是分数的差距,那么10年后呢?20年后呢?差距会变成什么样?我不是强调学习能怎样,学习不仅仅能决定什么,到却能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别人能比你多一份努力与执着,意味着别人正在为他自己将来采取行动。如果将人生比作你修建房子,,我们现在做的点滴就是在为他添一块砖,加一片瓦。有的人偷工减料,有的人精心打造,那么等房子建好的那天,你是希望住简陋狭小的房子,还是住宽敞明亮的房子?所以,到了那时候,再有什么希望,都为时已晚矣。‎ 环境行为是成功的双翼。拥有一个理想的环境,帮助你形成良好的行为,从而赢得更美好的环境。正所谓,内外双修方能成大器。一个人一直很努力的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他的努力是成功的主动力,若是给予他更能施展才能的美好的外部环境,他定如虎添翼,加速冲向成功。可见,环境与行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没有人会平白无故的坐在头等舱里,他们现在的位置,来源于过去的汗水与艰辛。坐在头等舱里的人更不会是玩手机,因为当周围都在读书时,你是不是显得太愚昧无知、太无聊浅陋?这就是环境与行为,看似矛盾却十分合理的“等价交换”。人生不能重来,请慎重考虑你周围的两个朋友:“环境”和“行为”的和谐相处,让他们帮你成就你的美好的未来。‎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