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重庆市北碚区高一上学期期末学生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重庆市北碚区高一上学期期末学生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北碚区2019-2020学年(上)期末学生学业质量调研抽测 高一语文试卷 ‎(分数:150分 时间:150分钟)‎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学界曾普遍认为,我国古代社会停滞以至僵化始于宋代。其实,宋代是个竞争性强、开放性高的社会。传统社会是封闭式的固态社会,人们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以及职业具有非运动性,和前代相比,宋代呈现较为明显的社会流动倾向。社会流动是指人们的社会地位以及职业的变动,是社会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是社会富有活力与否的重要标志。面对社会流动增大的现实,宋人张载在《经学理窟》)中说:“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日饥饿。”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往往世代为官,这种状况到唐代没有根本性改变。宋代“朝廷无世臣”,士庶界限趋于消解,官民之间可以转化。沈伦原是以教书为业的穷书生,后来官拜宰相,去世后,家道随之中落。宋代政治上的流动与科举改革关系极大。宋代“取士不问家世”“一切考诸试篇”,采取弥封、誊录等措施,平民子弟仕进的可能性增大。明代学者胡应麟在《华阳博议下》中说:“五代以还,不崇门阀。”宋代门第观念相对淡薄,人们更加看重科举和官职,这些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前士庶不通婚、不交往的旧习俗有所改变,出现了“婚姻不问阀阅”“所交不限士庶”(朱熹《增损吕氏乡约》)等新现象。 ‎ 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经济色彩浓重。中唐前后,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营利者往往“累千金之得,以求田问舍”,政治权力向经济力量屈服,宋朝政府不得不减少对土地买卖的限制和干预,土地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土地所有权转换频率加快,以致“庄田置后频移主”(刘克庄《故宅》).苏洵曾感叹:“富者之子孙或不能保其地,以复于贫。”商人比田主风险更大,“有朝为富商,暮为乞丐者”,达官显宦同样难免。对于经济上的社会流动,宋人概括道:“富儿更替做。” 我国古代,人们的身份被固化为四大类别 --士农工商。士列四民之首,商居四民之末。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四民由四种不同身份演变为四种不同的职业。范仲淹《四民诗》便将四民一视同仁,并为商人鸣不平:“转货赖斯民。远近日中合,有无天下均。上以利吾国,下以藩吾身。”随着商人地位的提高,宋代士商相混。苏辙渲染道:“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天下之士多出于商,某些贱商旧规被突破,商人之子摇身一变而为士,再变而为官者大有人在;官吏也经商成风,甚至一身二任。大将张俊既是枢密使,又是临安大酒店太平楼主,还经营海外贸易;亦商亦官者,如茶商马季良官至兵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等。 社会流动规模过大,势必造成社会动荡。宋代的社会流动尚属适度,这是宋代既富有活力、又不曾发生全国规模的民众反抗事件的重要原因。当然,宋代的社会流动是有限的,贫者贱者上升的概率不大,远远不足以填平贫富贵贱分化、阶级阶层分野的鸿沟。 (摘编自张帮炜《从社会流动看宋代社会的自我调节与活力》)‎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从张载所说的“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日饥饿”来看,宋朝贫富变化急剧,社会动荡。 B.宋代改变了前代门阀士族世代为官的现象,人们更加重视科举而不很看重门第,士庶可以通婚,有了交往。 C.我国古代,士列四民之首,商人居四民之末;宋代商人地位有了提高,彻底改变了士尊商卑的传统观念。 D.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士商混淆,商人可以为官,官员也可以经商,有识之士对此提出尖锐批评。‎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从政治、经济、职业三方面论证了宋代社会流动的情况,与学界对宋代社会的认识有明显不同。 B.文章以原是穷书生的沈伦官拜宰相,去世后家道中落为例,论证了宋代官民身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文章把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宋代社会进行深入的对比,集中论证了宋代社会流动性强,开放性高的特点。 ‎ D.文章较多引用了典型的、有价值的相关资料,增添了文章的学术色彩,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量。‎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宋代科举“取士不问家世”“一切考诸试篇”,增大了平民子弟仕进的机会,促进了政治方面的社会流动。 B.由于宋朝政府采取了宽松的土地政策,土地作为商品得以进入流通领域,从而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C.贫富贵贱处于变动之中,士庶界限趋于消解,宋代社会各阶层的相互流动对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D.宋代的社会流动尽管不能填平贵贱、阶级的鸿沟,但体现了观念上的一些变化,增强了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麻纸流年 杨晋林       乡间的院落大都是土筑的,光阴洒在屋檐上,黑色的椽头裂着放射状的口子,檐下的燕巢旧了,却有新燕呢喃细语。方格木棂的晴窗上糊有上一年的麻纸,已显陈旧,只有淡红的剪纸还透着过年的气息。       这是二三十年前的乡村。老人穿着斜襟马褂,缅裆裤子,裤脚用猴皮筋扎紧。老人起床后先扫院子,扫过之后,从内衣兜里摸出一把半尺长的铁钥匙,打开东厢房的门,麻纸的霉味像一群淘气的小猫小狗争先恐后涌出来,在院子里打滚撒欢。接着,老人就待在破烂的厢房里,他儿子不屑地跟外人说,七窍迷了一窍,就知道那堆废纸了。老人日复一日地摊晾一堆无人问津逐渐霉变的麻纸,用清水洗涤捏尺、竹帘、搅涵圪朵之类的制麻工具。除了忙碌的老人,一切都尘封在拥挤的寂寞中。       三十多年前,麻纸开始贬值,到二十多年前,几乎成了累赘,村民新修的房子装潢材料选择的是大尺寸的玻璃,村里有好几家纸坊,都一家挨着一家关门歇业。老人的幻觉似乎就是从这开始的,总听到别人家的纸坊在洗麻、碾麻、搅涵、抄纸,只有他家的纸坊打着瞌睡,响着呼噜。一天,儿子把搅涵圪朵往涵池里一丢,头也不回地进城打工了;儿子是大师傅,大师傅一走,等于唱戏缺了须生,锣鼓点再紧凑,也不成其为戏了。雇来二师傅也因涨工钱的事走人了,只剩下赶毛驴碾麻的瘸子,瘸子本想靠老人的纸坊养老,临走的时候还依依不舍地说,啥时开工,喊他一声。 ‎ ‎      老人孤独地照看着纸坊,一遍遍擦洗着从门头摘下来的牌匾。老人是文盲,但他认得牌匾上的字--德和园,这是前清时村里一个秀才给起的,老人摩挲着黑红木上的金字,想象着当初的兴盛,恍然看见了一个精瘦的小男孩在碾房里吆喝着一头毛驴,鼻子下拖着两股清鼻涕,挺着肚子唱赶碾歌。后来,日本人来了,男孩的左腿被小鬼子的狗咬瘸了。       老人晚上听见纸坊有动静,趿拉了鞋开了门,一只硕大的老鼠从麻纸垛里蹿出,踩着老人的脚面跑了。老鼠不重,可老人被踩得心里往外直冒血,他借着灯光一页一页翻检着,想把老鼠啃坏的麻纸挑拣出来。麻纸是一座小山,他又怎么能在昏黄的灯下一页一页翻检得完?       每一页麻纸都经历了破麻、浸泡、沤染蒸馏、碾浆、搅涵、抄纸等十几道工序才最终成型。老人搅浆抄纸时指法灵动而稔熟,像在弹奏钢琴。老人又回到纸坊门庭若市的当年了,德和园的麻纸在晋北或者内蒙、陕西都是响当当的名牌,任意一张麻纸都经得住反复揉搓上百次,而且极随恋地忽略掉时间的腐蚀,据说千年不腐。现在,德和园的麻纸像一个被人冷落的小孩,在狭小的纸坊里形成令人窒息的气场。       孙子一点点大起来,老人枯寂的眼神里透出一缕光芒,他一手攥着孙子的小手,一手反剪背后,握着烟袋,走走停停,在院子里、胡同口打发着日子。从那时起,他的注意力稍稍从纸坊上面移开。       二三十年后,当老人安静地沉睡在祖坟里,当年的孙子已经长大,他透过一页仅存的麻纸,再次回望那个驼背的、胡须上粘连着清涕的执拗老头时,恍惚看到一个孤傲的身影倒映在薄如蝉翼的麻纸上,无声无息。 透过麻纸,年轻人看到岁月的流逝,想象当初仓颉在龟甲和兽骨上记录文字时的表情。尔后,这种雕刻文字的方式并被另一种竹帛、金石平面载体所取代。远古文明有赖于这些材料得以流传后世,而爷爷的祖先们,从纸槽里捞出麻纸,又从根本上颠覆了前人业已形成的所有文字记载的形式,他们是毁灭者,又是缔造者。他不知道一页纸的光阴究竟有多长,但他知道这一页纸背后记录了厚厚一沓断代文化的传统旧事,旧事里的主角不一定是人,不一定是事,或者也是人,也是事。       爷爷常给他讲述:村里造纸兴盛时期,除了德和园,还有德升恒、德太元、德兴裕、德和园……年年春三月都要给祖师爷蔡伦做寿,每年秋季,纸坊要淘洗井底,临下井前供奉井神柳毅。        ‎ 原来的土屋变成了混泥土建筑,高大明净的玻璃窗取代了纤维明朗的麻纸,而街门口那盘石碾却依旧卧在那里。当年的儿子,也迈向了老年,他经常圪蹴在纸坊旧址上,吸着旱烟,眯缝着眼看天色,看流云,看房顶上持久不散的炊烟。 (节选自《散文》2018年第2期,有删减)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开篇以移步换景的方式,选取屋檐、椽头、晴窗等特色元素勾画出乡间院落景象,营造了一种乡村过年的气氛。 B.文章借老人的幻觉插叙纸坊盛衰的情状,显示了纸坊退出历史舞台的必然性,也表现了老人的无奈。 C.吆喝着毛驴的小男孩长成赶驴碾麻的瘸子,纸坊几乎是他一生的依靠,所以作别德和园时他依依不舍。 D.本文融叙事、描写和议论于一体,语言质朴生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平实之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忧思。 (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①除了忙碌的老人,一切都尘封在拥挤的寂寞中。 ②他们是毁灭者,又是缔造者。 (3)文章写了德和园三代人甚至祖祖辈辈与麻纸的交集与情感。试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也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2013年5月13日,韩国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宣布,已成功开发第5代移动通信(‎5G)的核心技术,这一技术预计将于2020年开始推向商业化。华为在‎2013年11月6日宣布将在2018年前投资6亿美元对‎5G的技术进行研发与创新,并预言在2020年用户会享受到20Gbps的商用‎5G移动网络。2016年3月,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表示:‎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未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4G相比,不仅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网络体验,同时还将满足未来万物互联的应用需求。中国三大运营商均已制定了2020年启动‎5G网络商用的计划,于2017年展开试验网络的建设和相关测试。如果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三大运营商在2018年开始投入‎5G网络建设,到2020年正式启动商用。 (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 ‎‎5G 端到端商用系统、‎5G远程驾驶、‎5G无人机、‎5G载人驾驶、‎5G切片视频、‎5G未来课堂……在26日北京召开的2018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来自国内外的约400家企业纷纷“盛装亮相”,集中展示信息通信业的前沿技术及其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 ‎5G时代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国际标准制定、预商用测试等方面实现了领跑。华为在今年年初就推出了基于3GPP ‎5G标准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包括无线基站、传输网、核心网和全球首款‎5G商用终端。更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华为面向全球推出了手机芯片--麒麟980,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采用7nm制程工艺的麒麟980,搭配巴龙5000基带调制解调器,正式成为首个提供‎5G功能的移动平台。 作为大宽带、低时延、大连接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5G将把人们的移动宽带体验推向新高度,极大地丰富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体验。业内人士指出,增强移动宽带、关键业务型服务以及海量物联网,这是‎5G商用的三大类业务。实际上,在一个工厂里,这些业务都会同时存在。 (摘编自《在关键核心技术、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实现领跑5G商用在路上》,《人民日报》‎2018年9月28日) 材料三: “在‎5G信号覆盖范围内,只要戴上这个手套,你就能操控远处的机器人,让它跟你做出相同的动作。”大唐电信技术经理王竟辉告诉记者,‎5G具有低时延等特点,能够实现对机器人的远程操控,未来可代替人类完成一些危险或特殊作业。在‎5G信号的支持下,远程签名机械臂基本实现了即时响应、同写同传。每秒‎10G,这是实时监测到的‎5G速率,是‎4G速率的100倍。‎5G具有超高可靠性、超低时延、超大容量等,能够促进经济社会智能化转型,2020年实现‎5G商用。 网络信息革命的浪潮正席卷而来,这是历史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应坚持研发与应用并重,继续推进 ‎5G技术的研发试验,按时完成第三阶段的组网测试等工作,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大力培育‎5G与工业、交通、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的融合应用,不断探索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同时,加快‎5G网络规划,坚持创新与合作并重,保障‎5G按期实现商用。 “‎5G引领网络技术的创新,但目前‎5G还有很多挑战尚未解决,‎5G的创新永远在路上。” (摘编自《正被揭开“面纱”面对挑战5G的创新永远在路上》光明日报‎2018年8月25日 ‎)材料四: 据报告预计,到 2025年,全球的‎5G用户数将达到13.6亿。 同时,全球移动通信协会的移动趋势报告指出,虽然到 2025年,全球范围的‎5G网络的人口覆盖率(‎5G用户数÷总人口数×100%)将高达15%,但是,‎5G的快速发展却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地区。 按照2025年时的‎5G用户数从高到低:中国(4.54亿‎5G用户)、欧洲(2.03亿‎5G用户)、美国(1.89亿‎5G用户)、日本(9500万‎5G用户)、韩国(3700万‎5G用户)。 按照 2025年时的‎5G用户数在移动通信用户总数占比从高到低:韩国(60%)、日本(49%)、美国(48%)、欧洲(28%)、中国(27%)。 (摘编自《各国5G最新排名!》搜狐网‎2018年9月24日)‎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 不 正 确的一项是 ______ A‎.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未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B‎.5G时代,在一个工厂里,增强移动宽带、关键业务型服务以及海量物联网这些商用业务会同时存在。 C.实时监测到的‎5G速率,是‎4G速率的100倍,‎5G将把人们的移动宽带体验推向新高度。 D‎.5G时代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国际标准制定、打造完整的产业链等方面实现了领跑。‎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说法, 不 正 确的一项是 ______ A‎.5G具有超高可靠性、超低时延、超大容量等特点,能够促进经济社会智能化转型,2020年可实现商用。 B.华为面向全球推出的采用7nm制程工艺的手机芯片--麒麟980,正式成为首个提供‎5G功能的移动平台。 C.作为大宽带、低时延、大连接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将极大地丰富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体验。 D.在未来的2025年,全球的‎5G用户数将达到13.6亿,我国‎5G用户全球最多。‎ 结合以上四则材料,概括并说明我国发展‎5G的优势。‎ 二、文言文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 盛应期,字思徵,吴江人。弘治六年进士。授都水主事,出辖济宁诸闸。太监李广家人市私盐至济,畏应期,投盐水中去。会南京进贡内官诬应期阻荐新船,广从中构逮应期及主事范璋下诏狱。璋管卫河,亦忤中贵者也。狱具,谪云南驿丞。正德初,历云南佥事。武定知府凤应死,其妻摄府事,子朝鸣为寇。应期单车入其境,母子惶怖,归所侵。策凤氏终乱,奏降其秩,设官制之,寝不行,后卒叛。     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讨平天全六番招讨使高文林。会泉江僰蛮普法恶作乱,富顺奸民谢文礼、文义附之。法恶死,指挥何卿等先后讨诛文礼、文义。应期赉银币,以忧归。嘉靖二年,起故官,巡抚江西。宸濠乱后,疮痍未复,奏免杂调缗钱数十万,请留转输南京米四十七万,银二十万,以食饥民。又令诸府积谷备荒至百余万。寻进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将行,籍上积谷数。帝以陈洪谟代,而奖赉应期。后洪谟积益多,亦被赉。应期至广,偕抚宁侯朱麒督参将李璋等,讨平思恩土目刘召,复赉银币。朝议大征岑猛。应期条上方略七事,言广兵疲弱不可用,麒等恚。会御史许中劾应期暴虐,麒等因相与为流言。御史郑洛书复劾应期贿结权贵。应期已迁工部侍郎,引疾归。     六年,黄河水溢入漕渠,沛北庙道口淤数十里,粮艘为阻,侍郎章拯不能治。尚书胡世宁、詹事霍韬、佥事江良材请于昭阳湖东别开漕渠,为经久计。议未定,以御史吴仲言召拯还,即家拜应期右都御史以往。应期乃议于昭阳湖东北进江家口南出留城口开浚百四十余里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会旱灾修省,言者多谓开河非计,帝遽令罢役。应期请展一月竟其功,不听。初,应期请令郎中柯维熊分浚支河,维熊力赞新河之议,至是亦言不便。应期上章自理,帝怒,诏与维熊俱夺职。后更赦,复官致仕,卒。 (节选自《明史•盛应期传》)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应期乃议于昭阳湖东/北进江家口/南出留城口/开浚百四十余里/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 B.应期乃议于昭阳湖东/北进江家口/南出留城口/开浚百四十余里/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 C.应期乃议于昭阳湖东北/进江家口南/出留城口/开浚百四十余里/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 D.应期乃议于昭阳湖东北/进江家口南/出留城口/开浚百四十余里/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中贵指有权势的太监。中,即禁中,指宫中;贵,地位显贵。太监是中国古代专供帝王及其家族成员役使的官员,又称宦官、内侍等。 B.擢,提拔,是古代升任官职的常用词语。“擢右副都御史”意思是“提拔为右副都御史”,本文中与“擢”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起、进、迁等。 C.忧即居丧,多指为父母居丧。居丧应遵循相应的礼仪,官员在家守丧期间,不办理外事,在服丧期满之前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之情。 D.致仕意为辞官退休。致,交还;仕,官职。致仕的年龄一般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还有致事、致政等词,与乞骸骨、乞归等意思较为相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盛应期颇有政名。李广的家人贩私盐,怕盛应期知晓,扔掉私盐后跳入水中离开;在盛应期只身来武定时,知府凤应的妻儿吓得惶恐不安。 B.盛应期关爱黎庶。为饱受战争创伤的百姓奏免了几十万缗钱的赋税,申请了数以万计的救灾钱粮,并安排各府积极储备粮食以备荒年。 C.盛应期仕途坎坷。得罪了太监李广,遭诬陷被贬为云南驿丞;开罪了抚宁侯朱麒,招来他们的流言;御史郑洛书还弹劾他以钱物结交权贵。 D.盛应期治河未竟。盛应期接替章拯治水,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却遇旱灾,皇帝采纳大臣们的建议下令停工,最后还免去了他的治水权。 (4)把下列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策凤氏终乱,奏降其秩,设官制之,寝不行,后卒叛。 ②应期条上方略七事,言广兵疲弱不可用,麒等恚。‎ 三、诗歌鉴赏 1.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辛弃疾在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前后,约为45岁,贬官为民,闲居带湖。 (1)下面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______ A.上片四句描绘夜宿王氏茅屋中的实景,声色形神兼绘,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B.“鼠”是“饥”的,可见这里已经长时间断了“烟火”;蝙蝠翻舞,形象逼真地写出了眼中所见。屋外狂风暴雨,窗纸破烂,瑟瑟作响,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耳中所闻 C ‎.下片抒写词人心理活动和无限感慨。动物猖獗,秋风凉薄,不能安然入睡,浮想联翩,焦急万分,怎不更加衰老呢? D.感慨不等于悲观,梦中醒来“眼前万里江山”,看似闲愁实则旷远雄劲。 E.本词语言平淡,纯用白描,笔墨干练,真切自然,别具一格,生动感人。 (2)本词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四、默写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诗经·蒹葭》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了清晨的露水尚未干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了露水在阳光照射下还没被蒸发完的意思。‎ ‎(2)苏轼在《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苇叶”比喻小船,写出了他泛舟赤壁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的美妙感受。‎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秦人对六国掠夺来的珍宝毫不珍惜、生活奢侈的情形。‎ 五、语言表达 2. 在日前举行的2018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上,京东方公司展示的8K超高清系统解决方案________。由28块‎55英寸8K显示屏组成的巨幕,完美实现了超高清分辨率信号传输,________地展现了冰雪运动的美丽画面,让观者身临其境,________。以前平面显示的最大缺陷是由层次感缺乏,画面纵深感不强造成的,8K显示恰好补充了这一不足,其图像能够呈现自然的3D立体感,层次丰富。随着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5G)脚步渐行渐近,8K超高清将成为‎5G时代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8K+‎5G”,在医疗领域可以更快调取超高清图像信息、开展远程会诊及开展远程手术,真正落实完善而高效的医疗解决方案;在博物馆以及展览馆等艺术展示领域,一些珍贵文物直接展示可能会加速其损伤,(    ),还可以实时传输超高清图像,在全球各地共享艺术佳作。总之,8K解决方案在医疗、博物馆、美术馆等领域能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使各类“完美新视界”的精彩画面________。‎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举世瞩目  栩栩如生  击节叹赏  历历可数 B. 举世闻名  惟妙睢肖  叹为观止  历历可数 ‎ C. 举世瞩目  栩栩如生  叹为观止  历历在目 D. 举世闻名  惟妙惟肖  击节叹赏  历历在目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以前平面显示的最大缺陷是层次感缺乏,画面纵深感不强,8K显示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其图像层次丰富,能够呈现自然的3D立体感。 B. 以前平面显示的最大缺陷是由于层次感缺乏,画面纵深感不强,8K显示恰好填补了这一缺陷,其图像能够呈现自然的3D立体感,层次丰富。 C. 以前平面显示的最大缺陷是层次感缺乏,画面纵深感不强,8K显示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其图像能够呈现自然的3D立体感,层次丰富。 D. 以前平面显示的最大缺陷是由于层次感缺乏,画面纵深感不强,8K显示恰好填补了这一缺陷,其图像层次丰富,能够呈现自然的3D立体感。‎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而采用8K显示,既能完美体现文物细节,如果再配合‎5G,又保障了文物安全 B. 文物安全得不到保障,而采用8K显示,能完美体现文物细节,如果再配合‎5G C. 而采用8K显示,既能完美体现文物细节,又保障了文物安全,如果再配合‎5G D. 文物安全得不到保障,如果采用8K显示,再配合‎5G,就能完美体现文物细节 1. 请根据所提供的文字材料,围绕“爱国”这一话题,在后面的横线上将语句补充完整。要求所填内容的关键信息取自提供的文字材料,填写后的语句前后照应,句式整齐。        材料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都以全部热情为祖国放歌抒怀。        材料二: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        爱国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①______,即便面对天下祸福,也难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放歌;②______,若气节上没有对家国的忠,③______。‎ 2. 参考材料一的方式,分别写出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反驳的话。要求符合逻辑,句式基本一致,每处不超过30字。 ‎ ‎      材料一:李贺考进士。有人说:他父亲名字中的“晋”与进士的“进”谐音,按照避讳的原则,他不能考进士。韩愈反驳说:“如果这样的话,父亲叫‘仁’,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       材料二:众人聊起京剧大师谭鑫培演出的《秦琼卖马》。胡适说:“京剧太落伍,甩一根鞭子就算是马,用两把旗子就算是车,应该用真车真马才对!”黄侃反驳说:“______”       材料三:加拿大外交官朗宁出生于中国,在参选省议员时,反对派:“喝中国人的奶长大的,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朗宁反驳说:“______。”‎ 1. 根据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 提起公诉是侦察终结以后的一个诉讼阶段,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或者免于起诉的案件,以及自行侦察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然后把被告人交付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根据上述文字,“提起公诉”前的准备阶段的工作流程可用下图表示,请你在方框内填上恰当内容。每处不超过10个字。 ‎ 六、写作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从基层上去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而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就是村落。但近年来,人口流失和生活方式转变正在使乡土文化趋于解体。一些具有百年历史的古村庄人去屋空,流传千百年的民俗、手工艺濒临失传,县志、村志等乡土文献整理无人问津,乡村文化设施老旧短缺……凡此种种,让人说到乡愁时,甜蜜中充满着苦涩。著名作家冯骥才感叹:“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 假设你是某大学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根据材料反映的现实状况,以协会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志愿者们开展与此相关的主题活动。注意倡议书的格式,字数不少于800字。‎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 ‎ ‎【解析】(1)B   A.“社会动荡”理解有误,于文无据;C.“彻底改变了士尊商卑的传统观念”理解有误,倒数第二段为“随着商人地位的提高,宋代士商相混”,没有提及“彻底改变”;D.“有识之士对此提出尖锐批评”于文无据. (2)C    “文章把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宋代社会进行深入对比”分析有误,没有对比,文章是叙述不同时代经济的发展状况. (3)B    “由于宋朝政府采取了宽松的土地政策”说法有误,无因果关系,原文第三段为“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土地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 答案: (1)B (2)C (3)B ‎ 该题属于论述类文章阅读,主要考查考生阅读中的信息筛选整合能力.在阅读中主要体现在对文章内容的检索、归纳概括方面.解答该类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本,整体把握,弄懂该文本中陈述的观点及作者的情感态;其次,要熟悉论述类客观题的解题流程:①审题划重点,②通读标段号,③定位划重点,④看题细比对.对比关照是要注意五看:一看对象,二看数量,三看时态,四看肯否,五看因果.说到底,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根据选项找范围,根据范围画重点,根据重点再比较. 完成论述类文本的阅读,要根据各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先回到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看能否得到选项中的某个结论.通过对照,往往会发现干扰项的种种错误:正反颠倒、时间错位、强加因果、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以及种属概念并列等,排除了干扰项,就可确定正确选项了.当然有时很可能几个说法从某个角度看都有不妥之处,这时应该比较一下几个选项中哪个说法的错误更为明显,然后就选定这个明显有错的选项. 2.【答案】A ‎ ‎【解析】(1)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A.文章开篇是“定点观景”的方式。结合后文来看,不是营造“过年气氛”,而是营造有些文化经不住“流年”走向寂寞甚至衰落的气氛。 (2‎ ‎)本题考查分析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本题主要考查语句内涵分析的基本能力。应该从修辞、语言、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深刻含义,语言上有怎样的特点。分析第①句“除了忙碌的老人,一切都尘封在拥挤的寂寞中”的含意,抓住关键词“忙碌的老人”、“尘封”、“在拥挤的寂寞中”,结合该句的前后句子分析其语境意。该句前面的句子是“老人就待在破烂的厢房里,他儿子不屑地跟外人说,七窍迷了一窍,就知道那堆废纸了。老人日复一日地摊晾一堆无人问津逐渐霉变的麻纸,用清水洗涤捏尺、竹帘、搅涵圪朵之类的制麻工具。”从这句话可知“忙碌的老人”是说老人不停地摊晾麻纸,不停地擦洗制麻工具,“寂寞”也是说老人的忙碌无人理解。“现在,德和园的麻纸像一个被人冷落的小孩,在狭小的纸坊里形成令人窒息的气场。”但是随着麻纸的贬值,纸坊一家挨着一家关门歇业,村民新修的房子装潢材料选择的是大尺寸的玻璃,从事制造麻纸的人们外出打工,制造麻纸的工具因没有其他人的眷顾,拥挤在狭小的东厢房中,显得寂寞而与世隔绝。第②句“他们是毁灭者,又是缔造者”的含义,要抓住关键词语理解,结合文章内容。该句之前的句子是:“想象当初仓颉在龟甲和兽骨上记录文字时的表情。尔后,这种雕刻文字的方式并被另一种竹帛、金石平面载体所取代。远古文明有赖于这些材料得以流传后世,而爷爷的祖先们,从纸槽里捞出麻纸,又从根本上颠覆了前人业已形成的所有文字记载的形式”。由此可知句中的“他们”,即指爷爷的祖先们。“毁灭者”是指他们从根本上颠覆了前人业已形成的所有文字记载的形式。“缔造者”是指他们引领人们用麻纸记录了厚厚一沓断代文化的传统旧事。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内容,分析文本创作意图的基本能力。回答“作用”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文章借德和园三代人祖祖辈辈与麻纸的交集与情感,反映德和园三代人与祖祖辈辈对麻纸的不同情感,生动形象地反映麻纸所经历的光阴与世事人情的变迁,真切地再现了老人对麻纸退出历史舞台的无奈与不舍之情,借孙子的想象反思麻纸曾经的历史意义与走向衰亡的必然。以此来丰富文章内容,提升文章的文化内涵。运用对比手法,将纸坊曾经的辉煌与衰落进行对比,将老人与儿子对麻纸的态度进行对比,表现麻纸光阴的流变中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与命运。本题从内容上、手法上、情感上、主旨上等角度回答文章写德和园三代人甚至祖祖辈辈与麻纸的交集与情感的作用。 答案: (1)A (2)①老人不停地摊晾麻纸,不停地擦洗制麻工具,他的忙碌无人理解,这些东西因没有其他人的眷顾,拥挤在狭小的东厢房中,更显寂寞而与世隔绝。②“他们”即指爷爷的祖先们。作为“毁灭者”,他们从根本上颠覆了前人业已形成的所有文字记载的形式;作为“缔造者”,他们引领人们用麻纸记录了厚厚一沓断代文化的传统旧事。 (3)①内容上:文章借德和园三代人祖祖辈辈与麻纸的交集与情感,能生动形象地反映麻纸所经历的光阴与世事人情的变迁,以此来丰富文章内容,提升文章的文化内涵。②手法上:运用对比,如将纸坊曾经的辉煌与衰落进行对比,又如将老人与儿子对麻纸的态度进行对比,表现麻纸光阴的流变中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与命运。③情感上:这样写能反映德和园三代人与祖祖辈辈对麻纸的不同情感。祖辈们对麻纸带有淳朴的感恩与敬意,而德和园的三代人对麻纸的感情却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④主旨上:文章借德和园三代人甚至祖祖辈辈与麻纸的交集与情感,真切地再现了老人对麻纸退出历史舞台的无奈与不舍之情,借孙子的想象反思麻纸曾经的历史意义与走向衰亡的必然。 (1)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2)本题考查分析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3‎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内容,分析文本创作意图的基本能力。 散文中分析句子含意题的解题思路:一、从关键词语入手:1、句中的特定称谓;2、句中的指示代词;3、句中的动词和修饰语,多为形容词和条件、原因状语。二、从特殊位置入手:1、首句,一般具有点明主旨,总领全文的作用;还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以及交代起因或缘由。2、过渡句,多出现在文章的中间部分,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3、段首段尾句,多能对本段内容进行总领和总结。三、从修辞手法入手:关键是将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还原出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比喻句要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借代句要找出相关性,比拟句要找出形象性等。四、从相邻的句子入手。在语段中间的句子,要结合这个句子所在的语段进行分析,重点看与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句,其中往往隐含着解题的信息。五、抓住题目中的提示语或引导语来答题。提示语有明确的也是暗示的,但要记住,题干中一定会有这样的信息,一定要加强审读,不能大略看一下问什么和有几问,就草草答题。六、抓住句子的陈述主体来答题:1、分清句子的陈述主体可以明确回答的方向,不至于抓不住重点。2、如果句子的陈述主体在句中省略必须通过上下文来推断,把它补充出来。 3.【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 ‎ ‎ ‎【解析】(1)D  解析:“打造完整的产业链”不合原文。 (2)B  解析:漏了“搭配巴龙5000基带调制解调器” (3)①政策上支持:‎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未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技术上保障:‎5G时代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国际标准制定、预商用测试等方面实现了领跑;③历史机遇:网络信息革命的浪潮正席卷而来;④用户优势:中国有4.54亿‎5G用户。 略 略 4.【答案】A;B;A ‎ ‎【解析】(1)A    “北进江家口”与“南出留城口”两句对称,中间断句,排除C、D ‎;“六万五千”为数量短语,修饰“夫”,其后断句,排除B.句子翻译为:盛应期于是商议在昭阳湖东,北起江家口,南到留城口,开掘疏浚一百四十余里,比疏通原河道省力并且一劳永逸,民工六万五千,白银二十万两,限期六个月。工程还未完成 (2)B     起,举用、起用,不是提拔、升任的意思。 (3)A     “投盐水中去”理解错误,只是“将盐投入水中”而“人未入水”。 (4)①策:料想;降:降低;秩:品级;制:辖制;寝:搁置;卒:终于。句子翻译为:(盛应期)料想凤氏最终要叛乱,上奏(请求)降低她的品级,(专门)设置官职辖制她,(但)奏章被搁置没有处理,后来(凤氏)终于叛乱了。 ②条:陈述;恚:怨恨。句子翻译为:盛应期备文上陈七条策略,说两广的士兵疲惫衰弱不能征用,朱麒等人很怨恨。 答案: (1)A (2)B (3)A (4)①(盛应期)料想凤氏最终要叛乱,上奏(请求)降低她的品级,(专门)设置官职辖制她,(但)奏章被搁置没有处理,后来(凤氏)终于叛乱了。 ②盛应期备文上陈七条策略,说两广的士兵疲惫衰弱不能征用,朱麒等人很怨恨。 参考译文: 盛应期,字思徵,是吴江人。弘治六年考取进士。任命为都水主事,出京(赴任)管理济宁诸闸。太监李广的家人贩卖私盐到济宁,害怕盛应期,把私盐扔到水中离开。正好南京负责贡品的官员诬陷盛应期阻挠进献新船,李广从中陷害,逮捕盛应期和主事官范璋进了监狱。范璋管理卫河,也是不顺从当权太监的人。罪案已定,(盛应期)被贬为云南驿丞。正德初年,担任云南佥事。武定知府凤应死了,他的妻子代理知府事务,儿子凤朝鸣为非作歹。盛应期只身进入武定境内,凤氏母子非常恐惧,归还了侵占的财物。(盛应期)料想凤氏最终要叛乱,上奏(请求)降低她的品级,(专门)设置官职辖制她,(但)奏章被搁置没有处理,后来(凤氏)终于叛乱了。 ‎ ‎(盛应期)提任右副都御史,管理四川。讨伐平定了天全六番招讨使高文林。正逢泉江僰蛮人普法恶暴乱,富顺刁民谢文礼、文义依附于他。普法恶死了,(盛应期)指挥何卿等人先后讨灭诛杀了谢文礼、谢文义。应期被赏赐银币,因居丧而辞官回家。嘉靖二年,以原来官职起用他,管理江西。宸濠之乱后,人民遭受战祸未曾恢复,盛应期上奏请求免除了几十万缗钱的赋税,请求留下调拨给南京的米四十七万,银二十万,来解决饥民问题。又命令各府储存了百余万的谷物以备荒年。不久(他)担任兵部右侍郎,总管两广军务。将要赴任时,登记呈报储存谷物的数目。皇帝用陈洪谟代替他,并且奖励赏赐盛应期。后来陈洪谟积储的粮食更多,也被赏赐。盛应期到了两广,偕同抚宁侯朱麒监管参将李璋等,讨伐平定了思恩的土目刘召,又被赏赐银币。朝廷商议大规模讨伐岑猛,盛应期备文上陈七条策略,说两广的士兵疲惫衰弱不能征用,朱麒等人很怨恨。正好御史许中弹劾盛应期暴虐,朱麒等人趁机共同制造流言。御史郑洛书又弹劾盛应期贿赂结交权贵。盛应期已经转任工部侍郎,称病辞官回家。 嘉靖六年,黄河水泛滥涌入运粮河道,沛北庙道口淤积几十里,粮船被阻,侍郎章拯不能治理。尚书胡世宁、詹事霍韬、佥事江良材请求在昭阳湖东另外开凿运粮河道,作为长久打算。商议还未决定,因为御史吴仲言召回章拯,于是盛应期在家被授任右都御史前往(治理)。盛应期于是商议在昭阳湖东,北起江家口,南到留城口,开掘疏浚一百四十余里,比疏通原河道省力并且一劳永逸,民工六万五千,白银二十万两,限期六个月。工程还未完成,正逢旱灾(上面责令)修身反省,言官大多认为开凿河道不是好办法,皇帝就立即下令停工。盛应期请求宽限一个月完成工程,不被准许。当初,盛应期请求让郎中柯维熊分管疏通支河,柯维熊全力支持开凿新河的决议,到这时也说工程不适宜。盛应期上书请求自己负责治理,皇帝大怒,下诏,(盛应期)与柯维熊一起被免职。后来又赦免了,恢复了官职,(直到)退休,(后)去世。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4‎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5.【答案】(1)BD ​(2)诗人用饥鼠,蝙蝠,风雨,窗纸等意象,描写了一幅萧瑟破败的意境,抒发了①诗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辛酸;②他半夜惊觉,梦中和现实落差之大,表现出诗人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 ‎ ‎【解析】(1)【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这类题要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解答】 ​A“茅屋中的实景”错,这四句写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故A错误。 B正确。 C“动物猖獗,秋风凉薄”是上阕的内容,不是下阙的内容。故C错误。 D正确。 E“纯用白描”错误,类似“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则是侧满烘托,并非是白描。故E错误。 故选BD。 (2)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中关键词“意境请”“情思”“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手法,具体分析情感。“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描绘的是萧瑟的自然画面,“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突出诗人为国事操劳但没有落得个好的下场;“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两句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崇高理想和报国情怀。 6.【答案】(1)白露未晞    白露未已 (2)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3)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要注意的字如:“晞”“茫然”“砾”等。 7.【答案】【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 ‎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司语意义及用法。 【解答】 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形容影响很大。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形容非常著名。栩栩如生:强调描述对象不是有生命的,多用于雕塑、画像之类。惟妙睢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击节叹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历历可数: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故C正确。 ABD错误。 ​故选C。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解答】 “以前平面显示的最大缺陷是由层次感缺乏,画面纵深感不强造成的,8K显示恰好补充了这一不足,其图像能够呈现自然的3D立体感,层次丰富”,结构混乱,语序不当,改为“是层次感缺乏,画面纵深感不强”“其图像层次丰富,能够呈现自然的3D立体感”。故A正确。 BCD错误。 ‎ ‎​故选A。 【分析】 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补写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解答】 根据“在博物馆以及展览馆等艺术展示领域,一些珍贵文物直接展示可能会加速其损伤”,这是直接展示的缺点,接着是采用8K,及其优点,即“而采用8K显示,既能完美体现文物细节,又保障了文物安全”,根据“还可以实时传输超高清图像,在全球各地共享艺术佳作”,即前边是“如果再配合 ‎5G”。故C正确。 ABD错误。 ​故选C。 8.【答案】倘人格里没有对家国的爱   爱国是一个人的立功之本   即便面对中原风雨,也难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抒怀。 ‎ ‎【解析】示例:①倘人格里没有对家国的爱②爱国是一个人的立功之本③即便面对中原风雨,也难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抒怀。 略 略 9.【答案】如果这样的话,唱《武松打虎》,也一定要用真老虎吗?   如果这样的话,喝牛奶,身上就一定有牛的血统吗 ‎ ‎【解析】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对给出的观点进行反驳,答题时注意针对给出的观点,然后以一个反例进行反驳,如“作品的水平越高,看懂的人必定就越少”错误,可以针对此具有一个特例反驳,如“作品的水平越高,看懂的人必定就越少”。本题中,针对前者“京剧太落伍,甩一根鞭子就算是马,用两把旗子就算是车,应该用真车真马才对”,提出的反例应该是道具不用“真的”,如:如果这样的话,唱《武松打虎》,也一定要用真老虎吗?第二处,前文是“喝中国人的奶长大的,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反例的意思应是:不见得喝什么,身上就有什么。如:如果这样的话,喝牛奶,身上就一定有牛的血统吗? ‎ 答案: 如果这样的话,唱《武松打虎》,也一定要用真老虎吗? 如果这样的话,喝牛奶,身上就一定有牛的血统吗? 本题考查考生逻辑推断能力。 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10.【答案】(1)公安机关移送案件;( 2)检察院自行侦察案件;(3)检察院进行审查;(4)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5)决定不向法院提起诉讼。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这类题答题思路是:先看标题,再看图示,不放过图示中的文字,然后概括答题。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此题注意看准箭头指向,根据文字叙述的内容可知,( 1)公安机关移送案件;( 2)检察院自行侦察案件;(3)检察院进行审查;(4)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5)决定不向法院提起诉讼。 ‎ ‎11.【作文解题】‎ 本次命题属于创设情境+定向引导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此类型作文要求考生必须围绕材料内涵和具体任务指向来立意行文,进行合理类比和联想,精准完成任务指令。‎ 尤其需要把握和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读懂材料所提供真实情境中的内涵仍然是审题立意的前提,主要是要读懂材料中蕴含的逻辑关系——以乡土文化的现状为基点,向内或向外进行有机发散;2.如何把材料中的逻辑关系有机而具体地体现在行文中是作文的重点,是对考生化抽象为具体、从零散到系统能力的精准考查;3.如何通过感悟乡土文化,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是本次作文的难点。‎ ‎【作文立意】‎ 切题立意:‎ ‎1.别让“乡愁”变苦,勿让乡土成愁。‎ ‎2.留一片乡土去品味。‎ ‎3.保护乡土文化,莫让古村落消失。‎ ‎4.保护古村落,志在必行。‎ ‎5.在城镇化的大潮中留一片乡土。‎ ‎……‎ 偏题立意:‎ ‎1.保护乡土中国,保护文化遗产。(概念泛化,可视作偏题立意)‎ ‎2.关注乡村,投身乡村工作。(有过度审题的嫌疑,材料中提到的是“主题活动”,和“乡村工作”有区别,定位有偏差)‎ ‎3.建设美丽乡村,构建和谐社会。(审读材料不严谨,偷换主题,可视作偏题立意)‎ ‎4.要进步更要传统。(泛化主题,偷换概念,可视作偏题立意)       ‎ ‎【作文范文】‎ 别让古村落渐行渐远 亲爱的志愿者们:‎ 你们好!‎ 一砖一瓦皆是史,一草一木皆含情;想起乡土,内心便满是温柔,感受乡土文化,如饮美酒醇厚悠长。可近年来,人口的流失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让乡土文化趋于解体,乡村的一切与我们渐行渐远。所以,我在此倡议:留一片乡土去品味,勿让古村落成为历史。‎ 乡土文化解体,究其根本,是人口流失与生活方式转变的必然。‎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从基层上去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而中国乡土社区的单元就是村落。可以说,村落承载着无法言喻的情谊与韵味,乡村的生活自然、恬淡。可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快速发展与进步的时代,这个时代不断有新的事物、新的契机涌现。大量的乡村人民为了追求更美好的高品质生活,迁徙到了城镇,生活方式的转变让他们无法慢下来……凡此种种,让我也依稀体会到了余光中先生口中乡愁的韵味;乡愁是邮票,是思念,甜蜜中充满着苦涩。如此,怎能不让人感慨、叹息?如何才能留一片乡土去品味?‎ 同学们,我们要读好古村落这本书,让乡土文化在现代生根发芽。‎ 著名作家冯骥才感叹:“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每个古村落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当我们真正了解这些历史时,我们就会明白保护古村落的重要性。古村落的民风民俗、房屋建筑、手工艺都是我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不让这些乡土文化失传,我们应当重新拾起它们,传承并使其发扬光大。乡土文化的没落,古村落的现状都不容乐观,对于这样的现实,我们需要重视。 ‎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古村落,让乡土文化的生机再次焕发。‎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从基层上去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中国的乡土社区就是村落,所以说保护乡土文化应从根本上出发,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活动,组织大家去古村落参观,去学习濒临失传的手工艺,去了解流传千百年的民风民俗,去查看整理无人问津的县志、村志等乡土文献等等,为乡土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乡土文化源远流长,想要留住它们绝非易事。保护乡土文化,避免它们的消失,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与同心。涓涓细流,汇成大海;一片乡土,凝聚无数希望,让我们停下快速的步伐,留一片耐心来呵护我们的乡土,用丰富的思想装点乡土村落,以细腻的心去珍惜乡土文化,让乡土文化永不落幕。‎ 因此,我在此再次发出倡议:“留一片乡土去品味,勿让古村落成为历史!”‎ 倡议人:XX大学志愿者协会 ‎2019年12月12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