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年山东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2019年山东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一、(每小题9分,共15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眼前是一条(湮没/隐没)于高草中的水道,宽度似刚容得一条小船通过,伸手可触岸边湿漉漉的树根。两岸茁壮的竹林、茂密的苇丛,①。竹叶扶疏,树影婆娑,水气缭绕,不禁让人遐想,如果是落英缤纷的春天,在这样的水流中漂泊,该是怎样惬意和妙曼。偶有几株高昂的松树,突兀地立于高地,透出一种桀骜不训的骨气。 船儿(径自/径直)往前,一阵异香袭来,只见一棵棵有着百年树龄的古香樟树依次伫立在水边,②,一下子幽暗下来。在那段悠长的航道里,小船贴着盘根错节的树根和厚实湿润的青苔缓缓滑行,天空消失在树冠里,水巷消失在树荫里,那一刻已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水路渐宽,船过浪涌,漫过了泥岸的水线,又缓缓退去。船上发动机的声音戛然而止,像是屏息静气一般,船身无言地滑过,水面静寂无声。船声复起,船儿在水面上划出长长的弧线,前方豁然开朗,(视线/视野)所及,一片连天的碧水,饱满得像是要溢出来。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 A.惬(qiè) 水气缭绕 B.苔(tái) 落英缤纷 C.冠(guān) 桀骜不训 D.戛(gā) 盘根错节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 A.湮没 径自 视线 B.湮没 径直 视野 C.隐没 径直 视线 D.隐没 径自 视野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 A.①散发出潮湿的霉气 ②水路顿时被树叶的浓影遮蔽了 B.①散发出潮湿的霉气 ②树叶的浓影顿时遮蔽了水路 C.①潮湿的霉气散发出来 ②树叶的浓影顿时遮蔽了水路 D.①潮湿的霉气散发出来 ②水路顿时被树叶的浓影遮蔽了。 二、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支付方式历久弥新,在交易过程中,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等新兴的网络支付方式逐渐成为人们的首选。 ②韩国政府全然不顾民意,对中、俄等国的忠告也充耳不闻,执意引进“萨德”反导系统,致使朝鲜半岛局势空前紧张。 ③尽管娃哈哈集团的销售额已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董事长宗庆后却仍然不胜其烦地走访了上千家经销商,时刻与他们保持着密切的沟通。 ④因主创人员对军事生活缺乏足够的了解,一些抗战题材的影视剧往往粗制滥造,乏善可陈,难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⑤他俩虽然家庭经济条件相差很大,性格特点迥然不同,却成为最亲密的朋友,一有时间就凑在一起,简直是形影不离,难分难解。 ⑥成功的绚烂与美好只是岁月长河里的惊鸿一瞥,普通与平淡才是生命的主旋律,所以我们应该坦然地去面对每一天。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云南大理旅游业在经过几年的稳定发展之后,当地政府应该以更开阔的眼界、更前瞻的构想,来推动这一产业提质升级 B.围绕“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河北省坚持普及和竞技并重的原则,认真学习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加快打造冰雪运动大省 C.省保监会工作人员表示: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扶贫工作的宗旨,而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减少则是扶贫工作的底线 D.倡导大学生探索真理、献身科研,并不是苛求每一位大学生都投身学术研究,而是要培养他们耐得住寂寞、刻苦钻研的精神品质 二、(每小题9分,共9分)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依托文化大传统找寻文化根脉 叶舒宪 在中国历史上,表达文化根脉有一种说法,“三皇五帝到如今”。但近代以来,受西学东渐影响,史学被改造成“历史科学”,一切不能提供证明的说法都被看成是神话或传说,不再属于历史,三皇五帝的文化谱系就这样被终止了。然而,经过一个世纪以来的考古发掘。许多远古文化相继被发现,相当于三皇五帝时代的文化脉络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据此,重新认识文化大传统的理论命题被学者提了出来。所谓文化大传统,就是先于和外于文字记录的文化传统。与之相对应,文化小传统就是文字书写的文化传统。这样重新定义文化的大、小传统,能够刷新我们对文化的认知,重建一种面向未来的新文化观。 把握文化大传统的一个重要意义,是帮助人们较为准确地判断文化的源和流。比如,老子说“圣人被褐怀玉”,孔子认为“君子比德于玉”。圣人或君子与美玉结缘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过去没有人能够说清楚。按照文化小传统即文字书写传统的知识,对于玉文化,许多研究者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但是,按照文化大传统的路径,就可以大致确认玉文化的源流情况:在中国北部西辽河地区最早出现佩玉的葬俗,那是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随后玉文化自北向南发展,在距今5000年之际覆盖到黄河、淮河下游和长江下游地区。东部的玉文化与西部的彩陶文化在陇东地区的常山下层文化时代出现相互融合的迹象,开启了中国西部玉文化发展的先河。常山下层文化之后出现的齐家文化中,玉礼器生产和使用才大规模铺开。在齐家文化衰亡之后,活跃在陇东地区的先周文化和周文化继承西北地区的玉礼器传统,并通过周代统治者的推崇和普及,使得华夏的礼文化与玉文化融为一体。 把握文化大传统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有助于重新认识文化小传统的文字知识之所以然,甚至连汉字本身的由来问题,也能通过文化大传统中实物原型的发现,得到溯本求源的理解。比如,“王”字为什么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被写成斧钺的形状?原来“王”这个象形字,描绘的原型就是钺,它是由史前文化中常见的石斧演化来的,区别在于石斧为实用性的工具或武器,玉钺是象征性的礼器。由于石多玉少,玉钺就成为社会统治者、部落首领的常见标志物,随后发展成为华夏王权的象征符号。 我们生活在文字书写的时代,个人的知识大都是通过识字和读书得来的。但也应认识到,文字的发明是距今5000年才发生的,这意味着人类所经历的绝大部分历史并不依赖文字记录而存在。就华夏文明而言,甲骨文是3000多年前的书写符号。甲骨文所代表的一套汉字系统,以象形字的符号形式出现,本来是专用于通神占卜记录的,后来经过演化和嬗变,承载起记录中国历史的任务。事实上,与文字使用和普及过程相伴出现的文化断裂和文化失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比如,用希腊文和拉丁文教育出来的人,根本不知道有比荷马史诗或《圣经》更早的文化传统,文字的界限反而成为求知的限制。要突破这种限制,就不能只依赖文字,而需要探寻先于文字而存在的文化遗迹,特别是考古新发现的各种文化符号物。我们要善于用“物的叙事”“图象叙事”突破文字和文献的限制,恢复和重建失落已久的文化记忆。 (选自2017年1月2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关于文化大传统,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 A.文化大传统就是文化根脉,“三皇五帝到如今”是其典型的表述,它追求文化谱系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反对割断历史。 B.文化大传统是先于和外于文字记录的文化传统,那些科学性受到怀疑的史料、口口相传的神话或传说都属于文化大传统。 C.文化大传统能够帮助人们较为准确地判断文化的源和流,重新认识文化小传统的形成原因,甚至加深对汉字由来的理解。 D.文化大传统将各种以非文字形式保存、流传下来的文化遗迹作为研究对象,如考古新发现的各种文化符号物。 (2)下列关于文化大、小传统二者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文化小传统相较文化大传统出现的时间较晚,只包含了人类所经历的一部分历史,在历史跨度上要短于文化大传统。 B.尽管文化大传统所依据的研究对象与文化小传统所依据的研究对象不同,但是它们研究的成果可以相互佐证。 C.文化大、小传统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无文字记录,它们以文字的出现为界前后衔接,二者之间没有交集。 D.文化大传统有助于学者凭借“物的叙事”和“图象叙事”,弥补小传统的不足,恢复和重建失落已久的文化记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一个世纪以来,考古发掘陆续发现许多远古文化,这为一定阶段历史的真实性提供了证据,也使三皇五帝时代的文化脉络逐渐清晰。 B.在常山下层文化之后出现的齐家文化中,玉礼器生产和使用才大规模铺开,这意味着华夏的礼文化与玉文化已经融为一体。 C.中国汉字中的部分象形字,在造字之初就有特定的含义,如甲骨文“王”字被写成斧钺的形状,因为玉钺当时已是华夏王权的象征符号。 D.人类所经历的绝大部分历史并不依赖文字记录而存在,因此,在文字使用和普及的过程中,人类往往无法避免文化断裂和文化失忆现象的出现。 三、(每小题22分,共12分)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秦废封建① 苏 轼 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填之,请立诸子。”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郡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 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余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不立强家世卿也。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理囤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此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又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世未有非之者,李斯之论与子房何异?世特以成败为是非耳。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彭、英、卢②.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昔之论封建者,曹元首、陆机、刘颂,及唐太宗时魏征、李百药、颜师古,其后有刘秩、杜佑、柳宗元。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自书契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余卿士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选自《东坡志林•论古》,有删改) 【注释】①封建:指“封国土,建诸侯”的分封制,即君王把爵位、土地赐给宗室和功臣,让他们在封定的区域内建立诸侯国。②韩、彭、英、卢:指韩信、彭越、英布和卢绾,四人跟随刘邦在兴汉中立下大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不置王无以填之 填:通“镇”,使安定。 B.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 附:依附,从属。 C.自书契以来 契:刻,记载。 D.至刑措不用 措:废弃,弃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 A.①以有侯王 ②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B.①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 ②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C.①而学士大夫多非之 ②吾尝跂而望矣 D.①其后有刘秩、杜佑、柳宗元 ②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 A.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 B.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 C.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 D.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针对丞相王绾等人在燕、齐、荆等地设置诸侯王的建议,李斯以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封诸侯产生的弊端为依据提出反对意见,得到了秦始皇认可。 B.苏轼认为圣人不能创造时势却能很好地把握时势,并结合三代、七国、秦、汉等历史时期关于分封诸侯的不同做法,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释。 C.汉高帝刘邦明明知道不应该分封诸侯,却还是听从了张良的建议,封了韩信、彭越等人为王,苏轼认为这是时势使然。 D.在吸取了柳宗元有关分封制的观点的基础上,苏轼认为分封制是争斗的根源和混乱的开始,深刻揭示了分封诸侯这一做法存在的弊端。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②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 五、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4分) 6.阅读下面的清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 金 庄 凄凉晚色,丝雨和愁织。梦到楚江行不得,一片湿云空隔。 年时曾忆城东,杏花点点飞红。门外凭他寒食,玉阑自有春风。 (1)结合这首爱情诗歌的内容,简要说明主人公的感情是如何不断深化的。 (2)简要赏析“门外凭他寒食,玉阑自有春风”两句诗。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姜夔在《扬州慢》中,用“①____,②____”两句,表现了扬州遭到金兵焚掠后的残破景象及人们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2)《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用“③____,④____”两句,向乡人解释了自己请求拜见鲁庄公以帮其出谋划策、迎战齐军的原因。 (3)白居易的《琵琶行》在描写音乐的时候,用“⑤____,⑥____”两句,生动地表现了乐声忽而流畅、忽而冷涩的变化特点。 五、 8.阅读下面文字,从四个方面概括遥感考古的优势,不超过12个字。 遥感考古,就是利用电磁波等对地表及地下遗迹进行远距离观察、探测的手段。相比传统考古手段,遥感考古拥有很大的优势。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遥感考古可以通过卫星对一个地区的地貌进行全方位观察,不会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过去的田野调查主要采用人工调查的方法,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工作量巨大,但收效甚微。 而用遥感技术,却可一劳永逸,在相同范围内,效率往往是传统方法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另外,考古发掘本身就是对文物的一种破坏,但是许多抢救性发掘又势在必行。遥感考古利用遥感图象,在尽可能减小对文物破坏的前提下,能够更好地了解遗址和墓葬的构造。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阿拉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引起无数中国孩子的阅读兴趣,挥舞金箍棒、驾着筋斗云的孙悟空也在海外圈粉无数。优秀的文化,往往会跨越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然而有人认为,文化在跨区域传播中,①____。这纯粹是一种偏见,是对不同文化的误解。只要摈弃偏见,消除误解,②____。例如:原产非洲的咖啡从中东迁徙到欧洲,咖啡文化至今风靡全球: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成为欧洲科学复兴的手段……千百年来,文化的脚步越走越快,文化的道路越走越宽。 10.阅读如图,请简要概括“学习金字塔”的内容,并归纳出一个结论,不超过120个字。 (1)内容:____ (2)结论:____。 六、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他的眼里有整个星空 刘诗瑶 一声点火天地惊。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完美首秀,文昌航天发射场惊艳亮相。 望着高耸巍峨的塔架,有一个人的眼里既模糊又清晰。模糊,是因为他的左眼没有任何光感,右眼裸视仅为0.04;清晰,是因为他见证了发射场从蓝图变成现实。 他是周湘虎,现任文昌发射场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师,全程参与了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建设,在接近失明的情况下,搭建起了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两型运载火箭的通天塔,荣立一等功1次。 创业艰苦,为场区工程建设打通“生命线” 海南对于游客来说,是度假的天堂。但在创业者眼里,这里到处都是荆棘椰林、泥潭沼泽、蚊虫毒蛇和台风暴雨。2009年2月,周湘虎和战友们来到这里,成为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的首批建设者。 他怀揣梦想而来。大学毕业后,周湘虎加入基层工程连队。当得知基地承担文昌发射场建设任务时,学习工程专业的他主动请缨,成为航天事业上的一颗小小“螺丝钉”,在海南一待就是7年。 创业之初极其艰辛。每逢阴雨,地面返潮,衣服发霉,6平方米的板棚犹如蒸笼一般,他和战友们一张桌子白天办公,晚上凉席一铺就当床。勘察地形地貌、坐标边界时,周湘虎整日背着测量设备穿梭于灌木丛林,往返于沼泽水田,蚊虫蚂蟥叮咬得满身起包,烈日晒得全身脱皮,长距离徒步更让脚打满了泡。 有一次,周湘虎走在最前面“开路”,经过一片湿地时,他以为是积水坑,踩进去才发现是淤泥,整个人开始下陷,瞬间就淹到了腰际。他赶快提醒后面的战友注意安全,战友们赶紧合力用棍子把他拉出来。 “岗位就是工地,现场就是战场。”周湘虎笑着说,苦点累点不怕啥,晒黑磕伤也无所谓,把工程建好最重要。 就这样,他和战友们从挖下第一锹土、埋下第一根桩开始,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仅用1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场区10多公里边界围栏划定任务,埋下界桩近700根,踏勘土地1.6万多亩,为场区工程建设打通了水电路的“生命线”。 视力降了,工作标准决不能降 但周湘虎追梦的翅膀刚刚张开就折断了。 2011年夏秋之交,发射场工程建设进入攻坚决战阶段。150多个重大项目接连开工,技术最复杂、质量要求最高的长征七号和长征五号发射塔架建设,更是紧锣密鼓推进。身为现场管理代表,周湘虎始终像钉子一样铆在工地上。 但由于长时间受强烈日光照射、电焊弧光刺激和过度劳累,本就高度近视的周湘虎不幸视网膜脱落,导致左眼永久失明,右眼裸眼视力0.04、矫正视力仅为0.25。 他面临着一次人生选择:是接受组织和领导为自己安排的其他工作,还是就此休养? “但我舍不得离开工地,舍不得发射场,舍不得打下第一根桩的发射塔。”经过短暂治疗恢复后,周湘虎向组织要求回到原岗位。“选择了就要坚守,即使把另一只眼睛献给它,我也无怨无悔。” 回去以后,他所面对的比想象中难得多。由于眼睛还在恢复,又红又肿,就连吃饭时被热气一熏,泪水都止不住往下流,阳光一照、海风一吹,更是酸痛难忍。 “但我要证明给大家看,虽然视力降了,工作标准决不能降。”他更加勤奋和努力。 密密麻麻的数据,一个都不能看错。为确保不出错,他就随身揣着放大镜,眼睛贴在图纸上一行一行读、一点一点记,看几分钟眼睛疼了,就闭上眼在脑海中过一遍,记住了又接着往下看。就这样,他硬是把两个工位摞起来1米多高的图纸一张张刻进了脑子里,把自己逼成了“活图纸”。 塔架构造有数以万计的零部件,一个螺钉质量不过关,都可能为发射埋下隐患。两个发射工位数百个孔桩,最深的20多米,最浅的也有10多米,浇筑前,必须确保桩底无积水残渣、无淤泥碎石、无钢筋歪斜。每个桩在质检员和监理检查后,周湘虎还坚持穿着雨靴,咬着手电筒,扶着钢筋笼下到桩底亲自检查。孔桩直径仅1米多,里面黑暗潮湿、缺氧闷热。手脚很容易被剐伤碰破。 “我们都管他叫老虎。”某安装总队驻海南项目部负责人张松林说,不仅是因为周湘虎名字里带“虎”字,还因为他的那份坚强和勇敢打动了许多人。 愧对家人,却无愧发射场 1米、10米、50米、80米、封顶……塔架在周湘虎和战友们的呵护下,拔地而起。“看着她一天天长高长壮,是我最开心的事。”周湘虎平静的语气里满是温情,他视塔架为另一个“女儿”。 正是有这份感情,7年来,他亲手检测钢筋1.5万多吨、型钢1.1万多吨、混凝土9万多立方米、钢柱焊缝9000多米,无一纰漏;参与探索创新12种新型施工技术和工艺;负责监造的两个发射工位被评为全军质量安全检查优秀项目…… 把发射场当成家,周湘虎却亏欠了另外一个家。父亲患尿毒症多年直至去年年初离世,周湘虎都没能抽出时间照顾:母亲的坐骨神经痛时常发作,他只能在电话里叮嘱安慰;与妻子结婚13个年头,至今两地分居,聚少离多…… 如今,女儿都上初中了,父女俩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一年。“第一次见她是刚出生,第二次见面时她已经会说话走路了,再后来她已经上了幼儿园……”提起女儿,周湘虎有些哽咽。 虽然心中有愧疚,但周湘虎一想到自己监造的发射塔将把祖国的大火箭、载人空间站送上太空。中国航天将从这里开启向更远深空进发的征程,他觉得付出再多都值得。 发射场最常见的树木就是椰子树,它平凡普通,却全身是宝,四季挂果;它坚韧不屈,历经无数台风的侵袭而屹立不倒。像周湘虎一样的发射场的创业者们,就是一棵棵椰子树! (选自2016年11月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开头三个段落有什么作用? (2)本文三个小标题在内容上颇具特点,请简要概括其好处。 (3)周湘虎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全文概括并简要分析。 (4)本文尽管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请探究文章是如何做到打动读者的。 七、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西安某学校违反省教育厅发布的“雾霾重污染天气停课”的指令,私自上课。有学生打电话给当地教育局,对学校的这一做法进行举报。教育局工作人员将举报学生的信息透露给学校,学校因此对举报学生进行批评。此事在网上曝光之后,有的家长也对举报学生表示不满,认为停课放假会耽误自己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针对学校、教育局工作人员或学生家长的做法,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9年山东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每小题9分,共15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眼前是一条(湮没/隐没)于高草中的水道,宽度似刚容得一条小船通过,伸手可触岸边湿漉漉的树根。两岸茁壮的竹林、茂密的苇丛,①。竹叶扶疏,树影婆娑,水气缭绕,不禁让人遐想,如果是落英缤纷的春天,在这样的水流中漂泊,该是怎样惬意和妙曼。偶有几株高昂的松树,突兀地立于高地,透出一种桀骜不训的骨气。 船儿(径自/径直)往前,一阵异香袭来,只见一棵棵有着百年树龄的古香樟树依次伫立在水边,②,一下子幽暗下来。在那段悠长的航道里,小船贴着盘根错节的树根和厚实湿润的青苔缓缓滑行,天空消失在树冠里,水巷消失在树荫里,那一刻已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水路渐宽,船过浪涌,漫过了泥岸的水线,又缓缓退去。船上发动机的声音戛然而止,像是屏息静气一般,船身无言地滑过,水面静寂无声。船声复起,船儿在水面上划出长长的弧线,前方豁然开朗,(视线/视野)所及,一片连天的碧水,饱满得像是要溢出来。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B A.惬(qiè) 水气缭绕 B.苔(tái) 落英缤纷 C.冠(guān) 桀骜不训 D.戛(gā) 盘根错节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A.湮没 径自 视线 B.湮没 径直 视野 C.隐没 径直 视线 D.隐没 径自 视野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A.①散发出潮湿的霉气 ②水路顿时被树叶的浓影遮蔽了 B.①散发出潮湿的霉气 ②树叶的浓影顿时遮蔽了水路 C.①潮湿的霉气散发出来 ②树叶的浓影顿时遮蔽了水路 D.①潮湿的霉气散发出来 ②水路顿时被树叶的浓影遮蔽了。 【考点】88:语段综合考查. 【分析】(1)本题考查常用字的读音和书写; (2)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 (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解答】解析: (1)B A项,“水气缭绕”的“气”,应改为“汽”;C项,“桀骜不训”的“训”,应改为“驯”;D项,“戛”,应读作“jiá”; (2)C 湮没:指埋没;隐没:隐蔽;渐渐看不见.这里表达的意思是“隐蔽”,所以选“隐没”; 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径直:表示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不在中途耽搁;表示直接进行某件事,不在事前费周折.这里表达的意思是船儿直接向某处前进,所以选“径直”; 视线:用眼睛看东西时,眼睛和物体之间的假想直线;指注意力.视野: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眼界.根据“所及”的搭配,应选“视线”; (3)A ①的陈述对象应该是“两岸茁壮的竹林、茂密的苇丛”,所以排除CD;②“一下子幽暗下来”的是“水路”,而不是“树叶的浓影”,所以排除B; 答案: (1)B;(2)C;(3)A. 二、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支付方式历久弥新,在交易过程中,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等新兴的网络支付方式逐渐成为人们的首选。 ②韩国政府全然不顾民意,对中、俄等国的忠告也充耳不闻,执意引进“萨德”反导系统,致使朝鲜半岛局势空前紧张。 ③尽管娃哈哈集团的销售额已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董事长宗庆后却仍然不胜其烦地走访了上千家经销商,时刻与他们保持着密切的沟通。 ④因主创人员对军事生活缺乏足够的了解,一些抗战题材的影视剧往往粗制滥造,乏善可陈,难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⑤他俩虽然家庭经济条件相差很大,性格特点迥然不同,却成为最亲密的朋友,一有时间就凑在一起,简直是形影不离,难分难解。 ⑥成功的绚烂与美好只是岁月长河里的惊鸿一瞥,普通与平淡才是生命的主旋律,所以我们应该坦然地去面对每一天。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考点】18:成语. 【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解答】①不合语境,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传统的支付方式逐渐被淘汰; ②正确,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符合语境; ③不合语境,不胜其烦:烦琐得使人受不了.这里应该使用“不厌其烦”; ④正确,乏善可陈:意为没有什么好称道的,含不太满意之意.符合语境; ⑤正确,难分难解:指双方争吵、斗争、比赛等相持不下,难以分开.有时也形容双方关系十分亲密,分不开.符合语境; ⑥不合语境,惊鸿一瞥:意思是人只是匆匆看了一眼,却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这里要表达的是很短暂的时间; 故选:C.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云南大理旅游业在经过几年的稳定发展之后,当地政府应该以更开阔的眼界、更前瞻的构想,来推动这一产业提质升级 B.围绕“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河北省坚持普及和竞技并重的原则,认真学习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加快打造冰雪运动大省 C.省保监会工作人员表示: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扶贫工作的宗旨,而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减少则是扶贫工作的底线 D.倡导大学生探索真理、献身科研,并不是苛求每一位大学生都投身学术研究,而是要培养他们耐得住寂寞、刻苦钻研的精神品质 【考点】27:病句辨析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梳理枝干法.即用语法分析的方法,依次检句子的主干和修饰部分. (2)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看句子是否合于语言习惯.可与语法分析配合使用. (3)造句类比法.对语感判断或语法分析仍吃不准的句子,可仿原句的结构造一个日常用的句子,比较得出结论. (4)逻辑分析法.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考虑句子是否得当,句间关系、前后顺序等是否合理. 【解答】A.结构混乱,“云南大理旅游业在经过几年的稳定发展之后,当地政府应该以更开阔的眼界、更前瞻的构想”中途易辙,前半句主语“云南大理旅游业”没陈述完整,后句就更换了主语“当地政府”,可将“云南大理旅游业”调至“在”之后. B.成分残缺,“加快打造冰雪运动大省”中“加快”的宾语中心词残缺,可在“运动大省”后加“的步伐”. C.不合逻辑,“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减少”中“防止减少”否定适当. D.正确. 故选:D 二、(每小题9分,共9分)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依托文化大传统找寻文化根脉 叶舒宪 在中国历史上,表达文化根脉有一种说法,“三皇五帝到如今”。但近代以来,受西学东渐影响,史学被改造成“历史科学”,一切不能提供证明的说法都被看成是神话或传说,不再属于历史,三皇五帝的文化谱系就这样被终止了。然而,经过一个世纪以来的考古发掘。许多远古文化相继被发现,相当于三皇五帝时代的文化脉络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据此,重新认识文化大传统的理论命题被学者提了出来。所谓文化大传统,就是先于和外于文字记录的文化传统。与之相对应,文化小传统就是文字书写的文化传统。这样重新定义文化的大、小传统,能够刷新我们对文化的认知,重建一种面向未来的新文化观。 把握文化大传统的一个重要意义,是帮助人们较为准确地判断文化的源和流。比如,老子说“圣人被褐怀玉”,孔子认为“君子比德于玉”。圣人或君子与美玉结缘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过去没有人能够说清楚。按照文化小传统即文字书写传统的知识,对于玉文化,许多研究者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但是,按照文化大传统的路径,就可以大致确认玉文化的源流情况:在中国北部西辽河地区最早出现佩玉的葬俗,那是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随后玉文化自北向南发展,在距今5000年之际覆盖到黄河、淮河下游和长江下游地区。东部的玉文化与西部的彩陶文化在陇东地区的常山下层文化时代出现相互融合的迹象,开启了中国西部玉文化发展的先河。常山下层文化之后出现的齐家文化中,玉礼器生产和使用才大规模铺开。在齐家文化衰亡之后,活跃在陇东地区的先周文化和周文化继承西北地区的玉礼器传统,并通过周代统治者的推崇和普及,使得华夏的礼文化与玉文化融为一体。 把握文化大传统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有助于重新认识文化小传统的文字知识之所以然,甚至连汉字本身的由来问题,也能通过文化大传统中实物原型的发现,得到溯本求源的理解。比如,“王”字为什么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被写成斧钺的形状?原来“王”这个象形字,描绘的原型就是钺,它是由史前文化中常见的石斧演化来的,区别在于石斧为实用性的工具或武器,玉钺是象征性的礼器。由于石多玉少,玉钺就成为社会统治者、部落首领的常见标志物,随后发展成为华夏王权的象征符号。 我们生活在文字书写的时代,个人的知识大都是通过识字和读书得来的。但也应认识到,文字的发明是距今5000年才发生的,这意味着人类所经历的绝大部分历史并不依赖文字记录而存在。就华夏文明而言,甲骨文是3000多年前的书写符号。甲骨文所代表的一套汉字系统,以象形字的符号形式出现,本来是专用于通神占卜记录的,后来经过演化和嬗变,承载起记录中国历史的任务。事实上,与文字使用和普及过程相伴出现的文化断裂和文化失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比如,用希腊文和拉丁文教育出来的人,根本不知道有比荷马史诗或《圣经》更早的文化传统,文字的界限反而成为求知的限制。要突破这种限制,就不能只依赖文字,而需要探寻先于文字而存在的文化遗迹,特别是考古新发现的各种文化符号物。我们要善于用“物的叙事”“图象叙事”突破文字和文献的限制,恢复和重建失落已久的文化记忆。 (选自2017年1月2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关于文化大传统,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A.文化大传统就是文化根脉,“三皇五帝到如今”是其典型的表述,它追求文化谱系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反对割断历史。 B.文化大传统是先于和外于文字记录的文化传统,那些科学性受到怀疑的史料、口口相传的神话或传说都属于文化大传统。 C.文化大传统能够帮助人们较为准确地判断文化的源和流,重新认识文化小传统的形成原因,甚至加深对汉字由来的理解。 D.文化大传统将各种以非文字形式保存、流传下来的文化遗迹作为研究对象,如考古新发现的各种文化符号物。 (2)下列关于文化大、小传统二者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文化小传统相较文化大传统出现的时间较晚,只包含了人类所经历的一部分历史,在历史跨度上要短于文化大传统。 B.尽管文化大传统所依据的研究对象与文化小传统所依据的研究对象不同,但是它们研究的成果可以相互佐证。 C.文化大、小传统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无文字记录,它们以文字的出现为界前后衔接,二者之间没有交集。 D.文化大传统有助于学者凭借“物的叙事”和“图象叙事”,弥补小传统的不足,恢复和重建失落已久的文化记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一个世纪以来,考古发掘陆续发现许多远古文化,这为一定阶段历史的真实性提供了证据,也使三皇五帝时代的文化脉络逐渐清晰。 B.在常山下层文化之后出现的齐家文化中,玉礼器生产和使用才大规模铺开,这意味着华夏的礼文化与玉文化已经融为一体。 C.中国汉字中的部分象形字,在造字之初就有特定的含义,如甲骨文“王”字被写成斧钺的形状,因为玉钺当时已是华夏王权的象征符号。 D.人类所经历的绝大部分历史并不依赖文字记录而存在,因此,在文字使用和普及的过程中,人类往往无法避免文化断裂和文化失忆现象的出现。 【考点】49: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意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的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其前后句含意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意.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句子,答案就隐含在前面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是原句,或者需要考生稍微变通一下.理解句子要瞻前顾后,审读语境,这既是理解句子较普遍的方法,也是理解句子最基本的原则. 【解答】(1)D A“文化大传统就是文化根脉”错误,“三皇五帝到如今”是对文化根脉的表述,“追求文化谱系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反对割断历史”无中生有.B“那些科学性受到怀疑的史料、口口相传的神话或传说都属于文化大传统”错误,史料是否具有科学性不是区分文化大小传统的依据.C重新认识的是“文化小传统的文字知识之所以然”,而不是“文化小传统的形成原因”,相关内容在文章第三段. (2)C“它们以文字的出现为界前后衔接,二者之间没有交集”错误,原文第一段为“所谓文化大传统,就是先于和外于文字记录的文化传统.与之相对应,文化小传统就是文字书写的文化传统.这样重新定义文化的大、小传统,能够刷新我们对文化的认知,重建一种面向未来的新文化观.” (3)B“这意味着华夏的礼文化与玉文化已经融为一体”说法错误,原文第二段为“在齐家文化衰亡之后,活跃在陇东地区的先周文化和周文化继承西北地区的玉礼器传统,并通过周代统治者的推崇和普及,使得华夏的礼文化与玉文化融为一体.” 答案: (1)D (2)C (3)B 三、(每小题22分,共12分)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秦废封建① 苏 轼 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填之,请立诸子。”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郡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余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不立强家世卿也。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理囤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此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又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世未有非之者,李斯之论与子房何异?世特以成败为是非耳。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彭、英、卢②.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昔之论封建者,曹元首、陆机、刘颂,及唐太宗时魏征、李百药、颜师古,其后有刘秩、杜佑、柳宗元。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自书契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余卿士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选自《东坡志林•论古》,有删改) 【注释】①封建:指“封国土,建诸侯”的分封制,即君王把爵位、土地赐给宗室和功臣,让他们在封定的区域内建立诸侯国。②韩、彭、英、卢:指韩信、彭越、英布和卢绾,四人跟随刘邦在兴汉中立下大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不置王无以填之 填:通“镇”,使安定。 B.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 附:依附,从属。 C.自书契以来 契:刻,记载。 D.至刑措不用 措:废弃,弃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①以有侯王 ②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B.①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 ②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C.①而学士大夫多非之 ②吾尝跂而望矣 D.①其后有刘秩、杜佑、柳宗元 ②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 A.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 B.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 C.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 D.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针对丞相王绾等人在燕、齐、荆等地设置诸侯王的建议,李斯以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封诸侯产生的弊端为依据提出反对意见,得到了秦始皇认可。 B.苏轼认为圣人不能创造时势却能很好地把握时势,并结合三代、七国、秦、汉等历史时期关于分封诸侯的不同做法,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释。 C.汉高帝刘邦明明知道不应该分封诸侯,却还是听从了张良的建议,封了韩信、彭越等人为王,苏轼认为这是时势使然。 D.在吸取了柳宗元有关分封制的观点的基础上,苏轼认为分封制是争斗的根源和混乱的开始,深刻揭示了分封诸侯这一做法存在的弊端。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②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 【考点】51:文言文阅读. 【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思,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虚词.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解答】(1)B 所以我采用他的说法,又增补了一些.附:增益. (2)B B.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翻译;A.连词,因为/介词,用;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D.指示代词,那/人称代词,他. (3)D 第一个“诸侯”为名词,作主语,其前断句,排除A、B;“无罪”就是“没有罪”的意思,中间不可断,排除C.句子翻译为:三代兴盛的时候,诸侯如果无罪就不可剥夺(他们的封国),因而国君即使想废除诸侯设置郡守,可能做到吗?这就是所说的不能创造时代. (4)C “却还是听从了张良的建议”于文无据. (5)①赖:依靠;初:刚刚;国:诸侯国;宁息:安定.句子翻译为:依靠祖宗神灵,天下刚刚安定,又恢复(或:再)设置诸侯国,这是培植战争(或:引起战乱)啊.却(要)谋求天下安定,难道不困难吗? ②既:已经,…之后;固:本来;裘:皮衣;私:个人.句子翻译为:秦始皇兼并天下后,(把天下)划分郡邑,按道理本来应该这样,好比冬天穿皮衣夏天穿葛衣,这是时势所适宜(或:应当)的,并非个人的智慧、见解. 答案: (1)B (2)B (3)D (4)C (5)①依靠祖宗神灵,天下刚刚安定,又恢复(或:再)设置诸侯国,这是培植战争(或:引起战乱)啊.却(要)谋求天下安定,难道不困难吗? ②秦始皇兼并天下后,(把天下)划分郡邑,按道理本来应该这样,好比冬天穿皮衣夏天穿葛衣,这是时势所适宜(或:应当)的,并非个人的智慧、见解. 参考译文: 秦王刚刚吞并天下的时候,丞相王绾等说:“燕国、齐国、楚国之地偏远,如果不设置藩王就无法镇守这些地方,请求皇帝分封诸位皇子(为藩王).”秦始皇把这条建议交给大臣们讨论,群臣都以为(分封藩王)有利.廷尉李斯说:“周文王、周武王所分封的同姓子弟很多,然而后来的亲属日益疏远,(他们)像仇人一样互相攻击,各诸侯国更是互相征战,最终达到天子也不能禁止的地步.现在天下依靠陛下的神力,全部统一都成为秦朝的郡县,诸位皇子和功臣,朝廷可以用公家的赋税分别重重地赏赐他们,很容易控制他们.能够使天下人没有异心,这就是使天下安宁的正确办法,(所以说)设置诸侯不利.”秦始皇说:“正因为有诸侯王,天下才一直都苦于战斗不止.现在依靠大秦宗庙的福佑天下刚刚安定,又在设立诸侯国,这是建立(分立的)部队,要想天下安定,岂不是太难了吗!廷尉的意见是对的.”于是就划分天下为三十六个郡,每个郡分别设置守、尉、监. 苏子(即苏轼)说:圣人不能创造时代,也不能不错过时代.时代并不是圣人所能创造的,他们只是能够不错过时代罢了.三代兴盛的时候,诸侯如果无罪就不可剥夺(他们的封国),因而国君即使想废除诸侯设置郡守,可能做到吗?这就是所说的不能创造时代.周朝衰落了,诸侯互相吞并,齐国、晋国、秦国、楚国都达到方圆一千余里的国土,他们的势力足够来分封诸侯树立屏障.到了七国都称了王,做(以前)天子(才能做的)事.然而终就不能分封诸侯,不立强势家族为世卿,可以把鲁国的三桓、晋国的六卿、齐国的田氏当作警戒.(这是已经被验证)很久了的事情,世人害怕诸侯造成的灾祸,不仅李斯和秦始皇知到这一点. 秦始皇吞并天下以后,划分郡县,设置郡县的守吏,道理本来就应当这样,(这就)像冬天穿皮袄夏天穿葛衣,是时令所应当的事情,并不是某些人的个人智慧或独到见解,(一般)所说的不错过时代的情况,求学者和士大夫大多非议它.汉高帝想封六国的后人,张良认为不行,当时没有非议他的意见的,而李斯的意见与张良有什么不同?只是世人以成败论是非罢了.汉高帝听了张良的话,吐出口中的食物大骂郦食其,知道分封诸侯不可恢复,这是非常明显的了.然而最终还是分封韩信、彭越、英布、卢绾,(这件事)岂只是汉高帝,张良也参与了.所以柳宗元说:“分封诸侯并不是圣人的意思,是情势造成的.” 过去议论分封诸侯的人,曹元首、陆机、刘颂,以及唐太宗时的魏征、李百药、颜师古,那以后还有刘秩、杜佑、柳宗元.柳宗元的议论一出,而其他诸人的议论都被废弃了,即使是圣人再复活,也不能改变了.所以我采用他的说法,又增补了一些,说:凡是有血气的人一定会争夺,争夺一定会因为利益,而利益没有比分封诸侯再大的了.分封诸侯,是争战的开端、战乱的开始.从有书面文字记载以来,臣下弑杀他的国君,儿子弑杀他的父亲,父子兄弟互相残杀,有不是因为袭取封国和争夺王位的情况吗?从三代圣人用礼乐教化天下以来,知道不用刑法措施,然而终究不能停止篡位弑君父的祸端.到汉代以来,君臣父子互相残杀的情况,都是诸侯王的子孙,其余的不能世袭的卿和大夫,从未有过.近世不再分封诸侯,所以这种祸事差不多绝迹了.仁人君子,难道忍心再开始这种祸事吗?所以我认为李斯、秦始皇的意见和柳宗元的意见,应当成为万世万代的法则. 五、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4分) 6.阅读下面的清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 金 庄 凄凉晚色,丝雨和愁织。梦到楚江行不得,一片湿云空隔。 年时曾忆城东,杏花点点飞红。门外凭他寒食,玉阑自有春风。 (1)结合这首爱情诗歌的内容,简要说明主人公的感情是如何不断深化的。 (2)简要赏析“门外凭他寒食,玉阑自有春风”两句诗。 【考点】55:思乡怀人诗.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情感变化的基本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情感变化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特别是要突出诗歌表达的准确内涵和思想要点,诗歌首先突出一种阴冷的气氛,营造出内心的孤独情绪,再就是结合具体的表达突出内心的惆怅,用这些色调凸显内心的无奈伤感,徒增一种伤悲之绪.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特别是要侧重于诗歌本身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内涵特点,“门外凭他寒食,玉阑自有春风”,管它外面寒食节是什么样子,我这玉石栏杆里面有我自己的暖意融融,这里写到诗人身处寒冷的时节当中,内心想到了昔日相聚的温暖,这是一种对比的手法,反衬内心的苦楚悲凉. 答案: (1)首先,开头借晚色冷雨营造凄凉氛围,表达孤独愁绪;其次,写梦中相见受阻,又添加无奈遗憾;最后,追忆往昔相聚的时刻,更感现实残酷无情. (2)主人公身处冷冷清清的寒食时节,内心却享受欢聚时春风般的温暖,二者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冷清的环境反衬出主人公的无比快乐;其中“凭他”“自有”写出了主人公的率性与自得的生动形象.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姜夔在《扬州慢》中,用“① 废池乔木 ,② 犹厌言兵 ”两句,表现了扬州遭到金兵焚掠后的残破景象及人们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2)《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用“③ 肉食者鄙 ,④ 未能远谋 ”两句,向乡人解释了自己请求拜见鲁庄公以帮其出谋划策、迎战齐军的原因。 (3)白居易的《琵琶行》在描写音乐的时候,用“⑤ 间关莺语花底滑 ,⑥ 幽咽泉流冰下难 ”两句,生动地表现了乐声忽而流畅、忽而冷涩的变化特点。 【考点】39: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题干要求,然后根据题干中的关键点及平时积累进行解答.注意字形,不要出现错别字,写后要检查. 【解答】(1)①废池乔木②犹厌言兵(重点字:犹) (2)③肉食者鄙④未能远谋(重点字:鄙) (3)⑤间关莺语花底滑⑥幽咽泉流冰下难(重点字:莺) 五、 8.阅读下面文字,从四个方面概括遥感考古的优势,不超过12个字。 遥感考古,就是利用电磁波等对地表及地下遗迹进行远距离观察、探测的手段。相比传统考古手段,遥感考古拥有很大的优势。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遥感考古可以通过卫星对一个地区的地貌进行全方位观察,不会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过去的田野调查主要采用人工调查的方法,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工作量巨大,但收效甚微。 而用遥感技术,却可一劳永逸,在相同范围内,效率往往是传统方法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另外,考古发掘本身就是对文物的一种破坏,但是许多抢救性发掘又势在必行。遥感考古利用遥感图象,在尽可能减小对文物破坏的前提下,能够更好地了解遗址和墓葬的构造。 【考点】85:提炼语意. 【分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中提取关键词的能力. 【解答】解析: 这类题目在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所给文段,明确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什么,关键词是什么,筛选出来后,再进行比较,去掉重复的词语,整合有包含关系的词语,就能得到所要的答案了.本题一共七句话,第一二句是总说遥感考古的优势,第三句讲的是遥感考古能全方位观察,关键词可得出“范围广”;第四句讲的是遥感考古与人工比较花费小,可以得到“成本低”;第五句讲的是遥感考古效率高;第六七句讲的是遥感考古能减小对文物的破坏;这样就可以得到关键词“范围广、成本低、效率高、破坏小”; 答案: 范围广、成本低、效率高、破坏小.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阿拉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引起无数中国孩子的阅读兴趣,挥舞金箍棒、驾着筋斗云的孙悟空也在海外圈粉无数。优秀的文化,往往会跨越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然而有人认为,文化在跨区域传播中,① 会影响其自身的发展 。这纯粹是一种偏见,是对不同文化的误解。只要摈弃偏见,消除误解,② 完全可以让异域(外来)文化大放异彩 。例如:原产非洲的咖啡从中东迁徙到欧洲,咖啡文化至今风靡全球: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成为欧洲科学复兴的手段……千百年来,文化的脚步越走越快,文化的道路越走越宽。 【考点】2F: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补写语句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认真体会各道横线的上下文,根据具体的语境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解答】第一处根据语段“然而有人认为,文化在跨区域传播中”,这与前文形成巨大的转折语义,表明会有一定的影响,可以填入“会影响其自身的发展”;第二处根据后文“原产非洲的咖啡从中东迁徙到欧洲,咖啡文化至今风靡全球: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成为欧洲科学复兴的手段…”,这是外来文化大放异彩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可以填写为“完全可以让异域(外来)文化大放异彩”. 答案: ①会影响其自身的发展; ②完全可以让异域(外来)文化大放异彩. 10.阅读如图,请简要概括“学习金字塔”的内容,并归纳出一个结论,不超过120个字。 (1)内容: 听讲、阅读、试听和演示四种方式的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低于30%,属于被动学习; (2)结论: 学习方式不同,学习效果也不同,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参与、合作中提高学习效率.(或:主动学习的学习效果远高于被动学习的学习效果) 。 【考点】87:图文、表文转化. 【分析】解答本题时,需要明确题目要求,要求是“请简要概括‘学习金字塔’的内容,并归纳出一个结论,不超过120个字”,解答本题要认真观察“学习金字塔”示意图,明确示意图中的内容,然后比较图中各种学习方式的百分比得出结论. 【解答】本题是“学习金字塔”示意图,解答本题首先认真观察示意图内容,分析哪些学习方式属于被动学习,哪些属于主动学习,根据图中学习效率留存率的不同,得出学习方式不同,学习效果也不同的结论,最后根据分析结合示意图运用恰当的语言完成题目要求; 参考答案: (1)内容:听讲、阅读、视听和演示四种方式的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低于30%,属于被动学习,讨论、实践和教授给他人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高于50%,属于主动学习; (2)结论:学习方式不同,学习效果也不同,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参与、合作中提高学习效率.(或:主动学习的学习效果远高于被动学习的学习效果) 六、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他的眼里有整个星空 刘诗瑶 一声点火天地惊。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完美首秀,文昌航天发射场惊艳亮相。 望着高耸巍峨的塔架,有一个人的眼里既模糊又清晰。模糊,是因为他的左眼没有任何光感,右眼裸视仅为0.04;清晰,是因为他见证了发射场从蓝图变成现实。 他是周湘虎,现任文昌发射场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师,全程参与了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建设,在接近失明的情况下,搭建起了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两型运载火箭的通天塔,荣立一等功1次。 创业艰苦,为场区工程建设打通“生命线” 海南对于游客来说,是度假的天堂。但在创业者眼里,这里到处都是荆棘椰林、泥潭沼泽、蚊虫毒蛇和台风暴雨。2009年2月,周湘虎和战友们来到这里,成为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的首批建设者。 他怀揣梦想而来。大学毕业后,周湘虎加入基层工程连队。当得知基地承担文昌发射场建设任务时,学习工程专业的他主动请缨,成为航天事业上的一颗小小“螺丝钉”,在海南一待就是7年。 创业之初极其艰辛。每逢阴雨,地面返潮,衣服发霉,6平方米的板棚犹如蒸笼一般,他和战友们一张桌子白天办公,晚上凉席一铺就当床。勘察地形地貌、坐标边界时,周湘虎整日背着测量设备穿梭于灌木丛林,往返于沼泽水田,蚊虫蚂蟥叮咬得满身起包,烈日晒得全身脱皮,长距离徒步更让脚打满了泡。 有一次,周湘虎走在最前面“开路”,经过一片湿地时,他以为是积水坑,踩进去才发现是淤泥,整个人开始下陷,瞬间就淹到了腰际。他赶快提醒后面的战友注意安全,战友们赶紧合力用棍子把他拉出来。 “岗位就是工地,现场就是战场。”周湘虎笑着说,苦点累点不怕啥,晒黑磕伤也无所谓,把工程建好最重要。 就这样,他和战友们从挖下第一锹土、埋下第一根桩开始,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仅用1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场区10多公里边界围栏划定任务,埋下界桩近700根,踏勘土地1.6万多亩,为场区工程建设打通了水电路的“生命线”。 视力降了,工作标准决不能降 但周湘虎追梦的翅膀刚刚张开就折断了。 2011年夏秋之交,发射场工程建设进入攻坚决战阶段。150多个重大项目接连开工,技术最复杂、质量要求最高的长征七号和长征五号发射塔架建设,更是紧锣密鼓推进。身为现场管理代表,周湘虎始终像钉子一样铆在工地上。 但由于长时间受强烈日光照射、电焊弧光刺激和过度劳累,本就高度近视的周湘虎不幸视网膜脱落,导致左眼永久失明,右眼裸眼视力0.04、矫正视力仅为0.25。 他面临着一次人生选择:是接受组织和领导为自己安排的其他工作,还是就此休养? “但我舍不得离开工地,舍不得发射场,舍不得打下第一根桩的发射塔。”经过短暂治疗恢复后,周湘虎向组织要求回到原岗位。“选择了就要坚守,即使把另一只眼睛献给它,我也无怨无悔。” 回去以后,他所面对的比想象中难得多。由于眼睛还在恢复,又红又肿,就连吃饭时被热气一熏,泪水都止不住往下流,阳光一照、海风一吹,更是酸痛难忍。 “但我要证明给大家看,虽然视力降了,工作标准决不能降。”他更加勤奋和努力。 密密麻麻的数据,一个都不能看错。为确保不出错,他就随身揣着放大镜,眼睛贴在图纸上一行一行读、一点一点记,看几分钟眼睛疼了,就闭上眼在脑海中过一遍,记住了又接着往下看。就这样,他硬是把两个工位摞起来1米多高的图纸一张张刻进了脑子里,把自己逼成了“活图纸”。 塔架构造有数以万计的零部件,一个螺钉质量不过关,都可能为发射埋下隐患。两个发射工位数百个孔桩,最深的20多米,最浅的也有10多米,浇筑前,必须确保桩底无积水残渣、无淤泥碎石、无钢筋歪斜。每个桩在质检员和监理检查后,周湘虎还坚持穿着雨靴,咬着手电筒,扶着钢筋笼下到桩底亲自检查。孔桩直径仅1米多,里面黑暗潮湿、缺氧闷热。手脚很容易被剐伤碰破。 “我们都管他叫老虎。”某安装总队驻海南项目部负责人张松林说,不仅是因为周湘虎名字里带“虎”字,还因为他的那份坚强和勇敢打动了许多人。 愧对家人,却无愧发射场 1米、10米、50米、80米、封顶……塔架在周湘虎和战友们的呵护下,拔地而起。“看着她一天天长高长壮,是我最开心的事。”周湘虎平静的语气里满是温情,他视塔架为另一个“女儿”。 正是有这份感情,7年来,他亲手检测钢筋1.5万多吨、型钢1.1万多吨、混凝土9万多立方米、钢柱焊缝9000多米,无一纰漏;参与探索创新12种新型施工技术和工艺;负责监造的两个发射工位被评为全军质量安全检查优秀项目…… 把发射场当成家,周湘虎却亏欠了另外一个家。父亲患尿毒症多年直至去年年初离世,周湘虎都没能抽出时间照顾:母亲的坐骨神经痛时常发作,他只能在电话里叮嘱安慰;与妻子结婚13个年头,至今两地分居,聚少离多…… 如今,女儿都上初中了,父女俩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一年。“第一次见她是刚出生,第二次见面时她已经会说话走路了,再后来她已经上了幼儿园……”提起女儿,周湘虎有些哽咽。 虽然心中有愧疚,但周湘虎一想到自己监造的发射塔将把祖国的大火箭、载人空间站送上太空。中国航天将从这里开启向更远深空进发的征程,他觉得付出再多都值得。 发射场最常见的树木就是椰子树,它平凡普通,却全身是宝,四季挂果;它坚韧不屈,历经无数台风的侵袭而屹立不倒。像周湘虎一样的发射场的创业者们,就是一棵棵椰子树! (选自2016年11月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开头三个段落有什么作用? (2)本文三个小标题在内容上颇具特点,请简要概括其好处。 (3)周湘虎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全文概括并简要分析。 (4)本文尽管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请探究文章是如何做到打动读者的。 【考点】43:传记阅读.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结构的基本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结构,分析文章标题作用的基本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传主的人物形象的基本能力. (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解答】 (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结构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分析内容的结构特点,尤其是要把握这些具体的安排与文章的结构联系,这是把握文章的思路特点.文章开头三个自然段引出文章主要论述的对象,突出其形象的伟大,再就是解周湘虎自身身体的缺陷,但是却能始终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突出其精神品质的崇高.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结构,分析文章标题作用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短靴细致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尤其是需要学生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及其分析把握.文章的三个小标题具体相互联系,第一个标题“创业艰苦,为场区工程建设打通‘生命线’”突出其不畏艰险的事业特点;第二个标题“视力降了,工作标准决不能降”则是表明周湘虎先生自身身体出了问题,但是依然保持高强度的工作特点;第三个标题“愧对家人,却无愧发射场”则是揭示出舍小家为大家的伟大情怀,三个标题层层递进,丰满了周湘虎先生的崇高形象.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传主的人物形象的基本能力.从“当得知基地承担文昌发射场建设任务时,学习工程专业的他主动请缨,成为航天事业上的一颗小小‘螺丝钉’,在海南一待就是7年”,这里突出的是周湘虎先生胸怀大志,勇于担当的形象;从“每逢阴雨,地面返潮,衣服发霉,6平方米的板棚犹如蒸笼一般,他和战友们一张桌子白天办公,晚上凉席一铺就当床.勘察地形地貌、坐标边界时,周湘虎整日背着测量设备穿梭于灌木丛林,往返于沼泽水田,蚊虫蚂蟥叮咬得满身起包,烈日晒得全身脱皮,长距离徒步更让脚打满了泡”能够看出周湘虎条件艰苦、吃苦耐劳的品质;从“本就高度近视的周湘虎不幸视网膜脱落,导致左眼永久失明,右眼裸眼视力0.04、矫正视力仅为0.25…经过短暂治疗恢复后,周湘虎向组织要求回到原岗位”可以看出周湘虎身残志坚、亲力亲为的崇高品质与价值追求. (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或者分析传主成功的原因,实际原因的主观方面也就是传主的品质.探究传主的品质有时给出品质,让考生在文中找具体的事例,有时需要先概括出品质,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还有的是结合文章的标题或具体的语句进行探究,但基本的答题指向是一致的.这样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这篇文章用典型的细节描写,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写起,描写人物平凡的生活一面,突出其精神实质的可贵,也写出了自己的人格形象,文章还用精确的数字来表明主人公所作出的功勋伟业,突出默默奉献,艰苦奋斗的人生追求. 答案: (1)一是借火箭完美首秀、发射场惊艳亮相自然引出主人公周湘虎,烘托其形象,突出其贡献的伟大:二是借周湘虎尽管患有严重眼疾却依然心系祖国、献身航天伟业点明题旨,突出其精神境界的崇高. (2)一是每个小标题自身在内容上前后形成转折关系,蕴含鲜明的对比,有利于在矛盾冲突中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二是三个小标题在内容上前后构成了递进关系,从不畏困难艰险创业,到不顾身体重疾,再到舍弃小家利益,使文章一步步走向深入,人物形象越来越丰满. (3)①胸怀大志,勇于担当:主动请缨参加航天发射场建设.②吃苦耐劳,顽强坚守.面对恶劣的条件毫不退缩,七年如一日坚守在一线.③事必躬亲,精益求精.严守工作标准,不留隐患.身残志坚,公而忘私.眼睛近乎失明,仍不离发射场;牺牲小家顾全大家. (4)①细节描写生动再现主人公艰苦创业时的情景,使读者感同身受,深受感动;②突出强化主人公普通平凡的一面,更能衬托出其精神的可贵和功绩的不凡,更有震撼力和感召力;③直接引用主人公的言语,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也易于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④ 用精确的数字来详尽地体现主人公创业的艰辛和奉献的无私,以真实性来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和感染力.(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得满分.) 七、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西安某学校违反省教育厅发布的“雾霾重污染天气停课”的指令,私自上课。有学生打电话给当地教育局,对学校的这一做法进行举报。教育局工作人员将举报学生的信息透露给学校,学校因此对举报学生进行批评。此事在网上曝光之后,有的家长也对举报学生表示不满,认为停课放假会耽误自己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针对学校、教育局工作人员或学生家长的做法,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点】91:材料作文. 【分析】本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学生举报学校违规上课,是对还是错”.但题目要求“针对学校、教育局工作人员或学生家长的做法”,表明态度,所以,在审题立意时要从“学校、教育局工作人员或学生家长”的角度出发,所以可以有如下立意: 1、学校:违规补课,批评举报学生.这是它不对的做法,虽然出发点是好的,要其做法欠妥. 2、教育局工作人员:未批评学校,竟然还将举报学生的信息透露给学校.做法实在不对,缺乏诚信. 3、学生家长:他们“认为停课放假会耽误自己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告诉他们在这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比孩子的成绩更重要. 【解答】 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成长的岁月像流水,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不知不觉中,又到了一年中的变更时期.在每一个和我一样的孩子的身边,都有快乐和烦恼灌溉着我们的成长. 快乐与烦恼永远是两个不离不弃的灵魂,它们互相照耀.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希望烦恼留在身边,他们只要快乐,以为没有烦恼,快乐就会永远伴随在身边.也有的人觉得世间并没有快乐,命运时时都在捉弄他们,脑中充斥的烦恼让他们不能去想象快乐的模样.可我却不这么认为,造物主创造了事物的两极:光和暗,黑和白,正义与邪恶…只有快乐和烦恼同在,才能有一个无悔的成长经历. 成长中的快乐,错过了吗? 匆匆忙忙地过了一年,当零点钟声敲响,我又长大了.数数过去一年开心的事,一开始还真想不起来.再仔细想想?有了!参加学校的军训,真有趣!学校组织去秋游,玩得好高兴啊!还去看了演唱会,那场面真激动人心啊!还有我每次做作业,速度总是比其他同学快一倍,别人都还没有做完,我已经在看课外书了!还有竞赛得奖的时候;交到新朋友的时候;节日收到礼物的时候…认真想想,就这么短短一年,我的成长记录上就增添了这么多亮闪闪的星星.这不是“学海无涯苦作舟”就能学到的文学知识,也不是在奥林匹克数学中能领悟出来的解题思路,这是像糖果一般甜的快乐.我还有不服输的倔强,还有调皮的叛逆,在成长中神采飞扬地追赶成长的脚步,紧握住璀璨的年华. 想到这里我咯咯地笑了起来,原来成长中的快乐并没有溜走,都被我尽获囊中.我就像得到糖果似的满足,正迫不及待地要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成长中的烦恼,是喜是忧? 每样东西都有不足之处,也正是这瑕疵造就了真正的完美,是烦恼让原本多彩的成长路更加绚丽.成长,就是告别过去,告别我留恋、不舍的一切.童年的往事回味无穷,每一样都让我们开心,让我们感动.洋娃娃、冰淇淋、旋转木马,这些美好的东西在成长中都会抛在我们的身后.突然从梦中醒来,我哭着要妈妈.妈妈说,我长大了,要独立,不能再依靠别人了.身边的伙伴和我一起长大,我发现他们越来越不了解我,还经常说我的坏话;老师也不像以前那样关心我,却有了越来越多的不理解…我经历了许多我害怕,我讨厌的事,我不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和我作对.我的烦恼数也数不清,理也理不齐,可正是这烦恼教会了快乐不能给我的知识:坚强,理解,宽容…它就像一杯茶,刚品时苦涩,可回味却无穷. 成长的脚步还在继续,它不能回头,也不需要回头.只有明白不能第二次长大,才能好好的去成长,不辜负这几年的岁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