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对吏治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儒、法、道各派皆有其特色鲜明的吏治理论和方案。儒家以“君权神授”和“以德配天”理论为政府权力的合法性进行解释,并从“人性善”的前提出发,对权力行使者寄予“自我良善”的期待。对待吏治,儒家遵循着“伦理学”的思路:择贤人执政并以德礼约束官员。儒家相信人的道德自觉和内心的自我约束,希望通过对权力执掌者的道德引导和改造,实现权力的正义本性。孔子有关君子、圣贤的人格理想和追求,首先是针对执政者提出的,其“庶人之礼”与“士人之礼”的区别,同样意在给权力执掌者提出更高的道德性要求。在儒家的社会等级理论中,统治者阶层优越的政治和社会地位要与其重大的伦理责任相对应:士者为仕,不仅要自己修身以成仁,还要为“一国兴仁”,为“天下兴仁”,要“泽加于民”。儒家的吏治思想内涵存在于其博大的“仁学”理论体系中。这一理论所构建的道德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为权力执掌者的自我约束提供了标准和依据,其反复强调和敦促统治者以德修己、立身惟正的理念,也对现实政治和吏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与儒家“伦理学”思路不同,法家从“人性自利”的观点出发,强调君主运用“法”“术”相结合的手段控制驾驭百官臣下。法家批判儒家喻君臣为父子的“亲情谎言”,而以“上下一日而百战”来解读现实中的政治关系,在“君臣利异”及“坏人”假设的前提下,主张对臣下全面防范、制约。韩非子认为人君若要等待臣下“忠其心、诚其意、不我叛”,必将陷于被动。对待臣子,君主唯有主动出击,科之以法、驭之以术,方可立于不败。因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法家吏治思想的核心:严明赏罚,奖功罚过——广泛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处罚官吏的违法行为,督促官吏尽职守法。在以法治吏的同时,为君主者还必须懂得和善于运用权术驾驭臣下:暗中试探、观察、发现、控制、打击臣下的种种不轨行为,以“非常”手段实现权力控制。“法”与“术”相互配合,构成法家吏治主张的主体框架。 在吏治问题上,道家对现实中的政府权力及制度的合法性心存质疑:“大道废,有仁义”“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在道家看来,现实中的圣人及其礼法制度都是失道的产物,它们的存在和正当性于天道无据,甚至是违反天道的结果。在道家观念中,政治实为“恶之源”,只有最大限度地限制政府作为,实现“权力谦抑”,才能矫治天下乱象。在现实的吏治问题上,道家的主张和理论贡献如下:主张“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的权力价值取向,为吏治的开展提供前提和方向;以“守道”“无为”为权力运行法则,借此批判现实政府的扰民之政,主张废止“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恶法”;以效法天道、抱朴守真、崇俭寡欲等修身理论告诫天下人秉持中和,克服贪欲和自我膨胀,对执掌权力的官员来说,以上告诫无疑具有特别的意义。 (摘自孙季萍《封建帝制下吏治的努力与无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家认为士者为仕,自己要修身成仁,也要为“一国兴仁”,其博大的仁学体系成为后来选择权力执掌者的标准和依据。 B. 孔子认为执政者应该具备君子、圣贤的人格理想和追求,并希望以此引导改造社会,实现权力的正义本性。 C. 法家和道家的吏治思想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均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恶”,明显有别于儒家“人性善”的思想。 D. 法家的吏治理论否定了儒家的君臣“亲情谎言”,以“上下一日而百战”来解读现实中的政治关系,主张使用“法”“术”相互配合。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了总分结构,论证儒、法、道三种思想对中国古代吏治进行的有意义的探索。 B. 作者对儒、道思想持有明显的褒扬态度,但在对法家的介绍中却暗含一种批评态度。 C. 主体部分对三种吏治思想的阐述,对比色彩明显。法家和道家思想都对儒家思想存疑。 D. 本文主要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说理透彻,明确地指出了三种吏治思想各自的特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家以“君权神授”和“以德配天”理论为政府权力的合法性进行解释,但在本文中却难以找到“君权神授”观点的理论支撑。 B. 从法家思想“人性自利”出发,统治者在此思想下治理百官,不能被动等待百官的忠诚,而要“法”与“术”并用。 C. 道家思想明显不同于儒家、法家思想,但它有很多积极合理的主张,其中一些主张对封建统治者来说,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D. 因为认识到政治实为“恶之源”,所以道家的吏治思想主张“守道”“无为”,即现实政府不能有所作为,否则即为扰民。 【答案】1. D 2. B 3. D 【1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A项,“成为后来选择权力执掌者的标准和依据”错误,原文是“为权力执掌者的自我约束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B项,“并以此引导改造社会,实现权力的正义本性”有误,原文是“是对权力执掌者的道德引导和改造“; C项,“它们均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恶’”错误,由原文“在道家观念中,政治实为‘恶之源’”可知,只是道家认为是,没有说法家也认为“它们均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恶’”。 故选D。 【2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以及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虑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要逐一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什么关系,比对每一个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B项,“但在对法家的介绍中却暗含一种批评态度”错误,无中生有,原文看不出有批评态度。 故选B。 【3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信息区间,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然后仔细分析。 D项,“现实政府不能有所作为,否则即为扰民”有误,“无为”并不是要求无所作为,道家主张政府有为要“守道”。 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中国科幻产业报告》认为,今年中国科幻产业的发展势头将超越2017年,细分市场的数据反映出这一趋势。比如,2018年上半年科幻产业产值已经接近100亿元。 报告分析了我国科幻活动的发展情况。科幻活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涵盖学习、工作和休闲内容的社会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参与,科幻教育有望成为科幻行业的增长点。“去年,涌现了大量以科幻为内容的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教学课程。今年全国多地的高考试题出现跟科幻相关的作文或知识点,这些有望对科幻教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专家说,同时,专家表示,我国科幻资源总体上比较稀缺,管理部门、行业组织以及相关企业等,有必要聚集整合有限的资源,营造良好的产业氛围和生态。 2019年将上映的《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等国产科幻电影,受到业界期待。作为科幻文学、漫画等视觉化呈现的载体,科幻电影被认为是提升科幻影响力的重要产品。 (摘编自《中国科幻前景乐观》,新华网2018年11月26日) 材料二: 我国电影银幕数量增长情况 [注]E,指预测。 (摘编自《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回顾、市场格局分析及2019年发展前景分析[图]》,产业信息网2019年3月11日) 材料三: 新华网记者:目前来看,您觉得未来中国科幻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 刘慈欣(科幻作家):最有利的条件就是中国社会本身。就中国社会来说,它的未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有吸引力。中国可以说是现在世界上最有未来感的一个国家,因为我们周围的世界、中国社会都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这个就是对科幻产业,尤其是科幻文学最有利的一个肥沃的土壤。 新华网记者:科幻小说搬上影视屏幕的很少,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刘慈欣:科幻影视对中国的影视界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表达方式,不管是从故事还是从特效,各方面都是一个全新的表达方式。以前这种方式我们实践不多,特别是高成本的科幻片,那种工业化的科幻片,尤其没有任何经验。这可能就是你说的到目前为止科幻片比较少的原因。另外科幻电影的投资一般都很大,在这种没有经验的前提下,投资方、制片方肯定都是比较谨慎的,但是刚才说过这种情况估计很快就会改变。未来五到十年,中国科幻影视将迎来黄金时代。 (摘编自《未来五到十年中国科幻影视将迎来黄金时代》,新华网2018年11月16日) 材料四: 近年来,随着电影院线不断扩大,受众观影习惯不断养成,影院建设不断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拓展。从开始排片较低到之后一路逆袭,《流浪地球》一枝独秀,上映第二十三天,票房已超44亿元,《流浪地球》选择背负更深沉的题材与更宏大的叙事,选择用中国智慧改造世界、拯救世界,选择对人类命运和地球未来进行深刻思考,从而增强了影片的视觉震撼力和穿透力。父辈牺牲和家园情愫、人类普遍的人性与中国式情感、“硬奇观”和“软感动”融合在一起,矛盾更加突出、更加集中,这是中国式科幻与好菜坞同类影片的不同之处。 2018年12月11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加入城市电影院线的电影院银幕总数达到8万块以上”的目标,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要完成2万块银幕的飞跃。这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国家战略和现实基础,也是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摘编自《中国科幻电影的类型突破》,《(人民日报》2019年3月7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幻电影是科幻文学等视觉化呈现的载体,国产科幻电影的发展对于提升我国科幻产业影响力有重要作用。 B. 材料一中,专家对我国未来科幻产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但同时也对当前科幻产业存在的一些弊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C. 从2006年的不到一万块银幕到2018年底的近六万块银幕,中国电影银幕的增加显示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D. 《流浪地球》题材深沉,叙事宏大,矛盾突出、集中,这是其与都是工业化、高成本的好莱坞科幻电影相比的不同之处。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06年以来我国电影银幕数量持续增长,2009年到2011年同比增速较快,之后除2014年到2015年外同比增速下降。 B. 刘慈欣虽然认为中国科幻电影黄金时代即将来临,但也对其发展充满担忧,觉得中国科幻产业存在经验不足等问题。 C. 由于中国电影界对科幻电影的表达方式不熟悉,加之科幻电影投资成本偏高等,中国的科幻小说很少被搬上大银幕。 D. 《流浪地球》获得了几十亿的票房与作品的质量有关,也与当前电影院线不断扩大、受众观影习惯逐渐养成等有关。 6. 你认为加快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答案】4. D 5. B 6. ①加强科幻教育,聚集整合有限的资源,营造良好的产业氛围和生态,发展整个科幻产业,带动科幻电影的发展。②降低科幻影片投资风险,规范市场,以增强投资、制片信心,③国家战略支持,加快院线建设,增加银幕数量。④选择优秀的题材等,多拍摄像《流浪地球》一样的高质量的中国式科幻片。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D项,“《流浪地球》题材深沉,叙事宏大,矛盾突出、集中,这是其与都是工业化、高成本的好莱坞科幻电影相比的不同之处”错误,材料四中说的是“父辈牺牲和家园情愫、人类普遍的人性与中国式情感、‘硬奇观’和‘软感动’融合在一起,矛盾更加突出、更加集中,这是中国式科幻与好菜坞同类影片的不同之处”,由此可知,《流浪地球》不同于好莱坞科幻电影的是“父辈牺牲和家园情愫、人类普遍的人性与中国式情感、‘硬奇观’和‘软感动’融合在一起,矛盾更加突出、更加集中”;另外,“都是工业化、高成本的好莱坞科幻电影”于文无据。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B 项,“但也对其发展充满担忧”错误,从材料三可知,采访中刘慈欣虽然也提到了实践不多等问题,但对其发展却是充满了信心的。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你认为加快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然后到材料中圈出我国科幻电影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功的案例,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如材料一“我国科幻资源总体上比较稀缺,管理部门、行业组织以及相关企业等,有必要聚集整合有限的资源,营造良好的产业氛围和生态”,如材料三“特别是高成本的科幻片,那种工业化的科幻片,尤其没有任何经验。这可能就是你说的到目前为止科幻片比较少的原因。另外科幻电影的投资一般都很大,在这种没有经验的前提下,投资方、制片方肯定都是比较谨慎的……”,材料四“随着电影院线不断扩大,受众观影习惯不断养成,影院建设不断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拓展”“选择背负更深沉的题材与更宏大的叙事,选择用中国智慧改造世界、拯救世界,选择对人类命运和地球未来进行深刻思考”,等等。考生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平陷落 老舍 天很热,而全国的人心都凉了,北平陷落! 李四爷立在槐荫下,声音凄惨地对大家说“预备下一块白布吧!万一非挂旗不可,到时候用胭脂涂个红球就行!”说完话,他蹲在了地上,呆呆的看着一条绿槐虫儿。 拉车的小崔,赤着背出来进去的乱晃。今天没法出车,而家里没有一粒米。晃了几次,他凑到李老夫妇的跟前:“四奶奶!您还得行行好哇!”李四爷没有抬头,还看着地上的绿虫儿。李四妈,不像平日那么哇啦哇啦的,用低微的声音回答:“待一会儿,我给你送二斤杂合面儿去!”“那敢情好!我这儿谢谢四奶奶啦!”小崔的声音也不很高。剃头匠孙七今天铺子都没开市,他在家中喝了两盅闷酒,脸红扑扑的走出来。借着点酒力,他想发发牢骚:“我恨日本鬼子!我等着,他们敢进咱们的小羊圈,我教他们知道我孙七的厉害!”六号没有人出来。小文夫妇照例现在该吊嗓子,可是没敢出声。刘师傅在屋里用力地擦自己的一把单刀。 头上已没有了飞机,城外已没有了炮声,一切静寂。只有响晴的天上似乎有一点什么波动,随人的脉搏轻跳,跳出一些金的星,白的光。亡国的晴寂! 瑞宣,胖胖的,长得很像父亲。不论他穿着什么衣服,他的样子老是那么自然,文雅。这个文文雅雅的态度,在祁家是独一份儿。在他心境不好的时候,他像一片春阴,教谁也能放心不会有什么狂风暴雨。在他快活的时候,他也只有微笑,好像是笑他自己为什么要快活的样子。 他很用功,对中国与欧西的文艺都有相当的认识。可惜他没机会,或财力,去到外国求深造。当下过雪后,他一定去上北海,爬到小白塔上,去看西山的雪峰。那白而远的山峰把他的思想引到极远极远的地方去。赶到不得已的由塔上下来,他的心便由高山与野海收回来,而想到他对家庭与学校的责任。他没法卸去自己的人世间的责任而跑到理想的世界里去。于是,他顺手儿在路上给祖父与小顺儿买些点心,像个贤孙慈父那样婆婆妈妈的!好吧,既不能远走高飞,便回家招老小一笑吧!他的无可如何的笑纹又摆在他冻红了的脸上。 今天,瑞宣失去了平日的沉静,也不想去掩饰。出了屋门,他仰头看看天,天是那么晴朗美丽,他知道自己还是在北平的青天底下。一低头,仿佛是被强烈的阳光闪的,眼前黑了一小会儿——天还是那么晴蓝,而北平已不是中国人的了!他赶紧走回屋里去。今天,北平亡了,该怎么办?他能甩手一走吗?不能!不能!可是,不走便须在敌人脚底下作亡国奴,他不能受!不能受! 他想起文天祥,史可法,和许多许多的民族英雄,同时也想起杜甫在流离中的诗歌。 老二还在屋中收听广播——日本人的广播。 老三在院中把脚跳起多高:“老二,你要不把它关上,我就用石头砸碎了它!” 瑞宣一声没出的把老三拉到自己的屋中来。 哥儿俩对愣了好大半天,都想说话,而不知从何处说起。 屋里,院中,到处,都没有声响。天是那么晴,阳光是那么亮,可是整个的大城——九门紧闭——像晴光下的古墓!忽然的,远处有些声音,像从山上往下轱辘石头。 “敌人的坦克车,在街上示威!”老三的嘴角上有点为阻拦嘴唇颤动的惨笑。 老大又听了听。“对!坦克车!辆数很多!哼!”他咬住了嘴唇。 最爱和平的中国的最爱和平的北平,带着它的由历代的智慧与心血而建成的湖山,宫殿,坛社,寺宇,宅园,楼阁与九条彩龙的影壁,带着它的合抱的古柏,倒垂的翠柳,白玉石的桥梁,与四季的花草,带着它的最轻脆的语言,温美的礼貌,诚实的交易,徐缓的脚步,与唱给宫廷听的歌剧……不为什么,不为什么,突然地被飞机与坦克蹂躏着它的天空与柏油路! “我得走!大哥!不能在这里作亡国奴!” “啊?”瑞宣的心还跟着坦克的声音往前走。 “我得走!”瑞全重复了一句 “走?上哪儿?” 坦克的声音稍微小了一点。 “上哪儿都好,就是不能在太阳旗下活着!” “我怎么走?难道叫这一家老小都……” “太可惜了!你看,大哥,数一数,咱们国内像你这样受过高等教育,又有些本事的人,可有多少?” “我没办法!”老大又叹了口气,“只好你去尽忠,我来尽孝了!” 瑞全小声地说:“大哥!你要是这样,教我怎好走开呢?” 瑞宣用手背把泪抹去。“你走你的,老三!要记住,永远记住,你家的老大并不是个没出息的人……”他的嗓子里噎了几下,不能说下去。 (选自《四世同堂》,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的李四爷在日本人即将进城时呆呆地看虫,已经开始谋划悬挂日本国旗,小崔来求粮他连头都没抬,可见其见风使舵,为人刻薄。 B. 小说第二、三段写北平陷落时小羊圈胡同中各类人的反应,表现了人们低落、惶恐、害怕等情绪,真实、生动。 C. 文中多次提到天气晴朗,阳光明亮,以此反衬日寇光天化日之下的侵略暴行令人发指也渲染了北平陷落后的死寂。 D. 小说语言有明显的“京味儿”特色,如“绿槐虫儿”“杂合面儿”“那敢情好”等都带有北京独特的地域腔调。 8. 文中画线句描写了北平的风物人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答出两种)?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9. 小说中作者写了祁瑞宣由“笑”到“泪”的变化,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其深刻含义。 【答案】7. A 8. ①运用铺排(或答排比,“带着……带着……带着……”),选取北平有代表性的建筑、景物和生活,体现北平美好的风物、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传达出人们对北平的无限深情;②运用对比,突出北平的温和、友善却无辜受难的悲惨,表达了人们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③运用拟人,表现人们对和平生活的留恋和向往,对战争突至的恐慌与痛苦。 9. ①他的“笑”体现出他温和的性格与面对人生窘境时隐忍的态度;②他的“泪”体现出他面临忠孝不能两全的人生困境时内心的无奈与伤痛;③从“笑”到“泪”的变化体现了他作为传统中国文人面对北平陷落、家国命运剧变的忧虑与悲痛。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主要涉及艺术手法、内容情感等。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结构,然后根据议论抒情的语句明确主旨,关注手法。 A项,“可见其见风使舵,为人刻薄”,对李四爷的形象分析有误,联系上下文看,这一描写是写北平陷落,李四爷的心也有些凉了。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表现手法和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从关键词和表达技巧入手,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在具体语境中的内涵和结构上的特点,分析其作用。从句子结构上看,“带着……带着……带着……”是用的排比修辞;从内容上看,选取北平有代表性的建筑、景物和生活,铺开来写,体现北平美好的风物、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传达出人们对北平的无限深情,增强语势;作者写“最爱和平的中国的最爱和平的北平”的美好风物,“突然地被飞机与坦克蹂躏着它的天空与柏油路”,是运用的对比手法,突出北平的温和、友善却无辜受难的悲惨,表达了人们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此外,“带着它的最轻脆的语言,温美的礼貌,诚实的交易,徐缓的脚步,与唱给宫廷听的歌剧”,说其语言清脆,有温美的礼貌。交易诚实,脚步缓慢,这是拟人化写法,一方面,表现人们对和平生活的留恋和向往,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对战争突至的恐慌与痛苦。作答时,对表现手法加以明确,然后对应结论作简要分析即可。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变化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阅读与有关的内容,梳理小说的情节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体会其“笑”和“泪”的内涵及其作用。分析概括作答时注意语言简洁准确。关于他的“笑”,文中说“在他快活的时候,他也只有微笑,好像是笑他自己为什么要快活的样子”,这体现出他温和的性格与面对人生窘境时隐忍的态度;后文写“老三的嘴角上有点为阻拦嘴唇颤动的惨笑”,为何“惨笑”,联系“敌人的坦克车,在街上示威”这句话看,是因为北平陷落。关于他的“泪”,文中写“瑞宣用手背把泪抹去”,突出他让瑞全好好走开的决心。联系“你走你的,老三!要记住,永远记住,你家的老大并不是个没出息的人……他的嗓子里噎了几下,不能说下去”看,这体现出他面临忠孝不能两全的人生困境时内心的无奈与伤痛。小说中作者写祁瑞宣由“笑”到“泪”的变化,是表现作为传统的中国文人面对北平陷落、家国命运剧变的忧虑与悲痛。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完颜陈和尚,丰州人,系出萧王诸孙。贞祐中,陈和尚年二十余,为北兵①所掠,大帅甚爱之,置帐下。时陈和尚母留丰州,从兄斜烈事之甚谨。陈和尚在北岁余,托以省母,乞还。大帅以卒监之至丰,乃与斜烈劫杀监卒。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②奇之陈和尚天资高明,雅好文史,人以秀才目之。正大二年,斜烈落帅职,例为总领,屯方城。陈和尚随以往,凡兄军中事皆预知之。斜烈时在病,军中李太和者,与方城镇防军葛宜翁相殴,诉于陈和尚,宜翁事不直,即量笞之。宜翁素凶悍,耻以理屈受杖,竟郁郁以死,留语其妻,必报陈和尚。妻讼陈和尚以私忿侵官,故杀其夫,诉于台省。以故陈和尚系狱。议者疑陈和尚倚兵阃之重,必横恣违法,当以大辟。奏上,久不能决。未几,斜烈卒。上闻,始驰赦陈和尚,曰:“有司奏汝以私忿杀人。今以汝兄故,曲法赦汝,天下必有议我者。汝奋发立功名,始以我为不妄赦矣。”陈和尚且泣且拜,不能出一言为谢。乃以白衣领紫微军都统,逾年转忠孝军提控。五年,北兵入大昌原,平章合达问谁可为前锋者,陈和尚出应命。先已沐浴易衣,若将就木然者,擐甲上马不反顾。是日,以四百骑破八千众,名动天下。六年,有卫州之胜。八年,有倒回谷之胜。九年正月,三峰山之败,走钧州。城破,大兵入,即纵军巷战。陈和尚趋避隐处,杀掠稍定乃出,自言曰:“我金国大将,欲见白事。”兵士以数骑夹之,诣行帐前。时欲其降,斫足胫折不为屈,豁口吻至耳,噀血而呼,至死不绝,时年四十一。是年六月,诏赠镇南军节度使,勒石纪其忠烈。 (摘编自《金史·忠义传》) 【注】①北兵:蒙古兵。②宣宗:金朝第八位皇帝,1213年至1224年在位。1234年金朝灭亡。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 B.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 C.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 D.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兄,指父亲的亲兄弟即自己的伯父、叔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也称“从父兄”,现在一般称“堂兄”。 B. 台省,汉朝尚书台、三国魏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后因以“台省”指政府的中央机构。 C. 白衣,犹“布衣”“乌衣”,古代平民穿的衣服。后世以此借指平民,亦用来指代无功名或无官职的读书人。 D. 勒石,刻石记功,亦指立碑。此典故出自《后汉书》“勒石燕然”,当时东汉窦宪破北匈奴后,封燕然山,刻石记功。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和尚出身高贵,天资聪颖。他是金朝贵族,身为武将而有才名,雅好读书,颇受时人称赞。 B. 陈和尚善于应变,处事灵活。他被蒙古兵俘虏后,虽受赏识,但以探望母亲为借口回到丰州。 C. 陈和尚守法不阿,性情刚烈。他因误判葛宜翁案而锒铛入狱,但内心坦然,坚信自己清白无辜。 D. 陈和尚能征善战,忠心报国。他屡破蒙军,“力挽大厦之将倾”,功绩显赫,终于壮烈殉国。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议者疑陈和尚倚兵阃之重,必横恣违法,当以大辟。 (2)先已沐浴易衣,若将就木然者,擐甲上马不反顾。 【答案】10. B 11. C 12. C 13. (1)议论的人怀疑陈和尚依仗统率军队的重大权势,必定横行恣肆,违犯法律,判处死刑。 (2)他先前就已经洗澡更换了衣服,好像就要去死一样,披挂铠甲骑上战马,不再回头看。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一般用排除法。本题根据对原文文句的理解,“夺马奉其母南奔” 夺过马侍候着母亲向南奔逃,“南奔”做状语不能断开,所以可以排除AC两项。根据理解原文文句,“载以鹿角车”就用鹿角车载着她,可以排除D。故答案选B。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考察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选项C,“白衣”“布衣”“乌衣”三者内涵同中有异。布衣,古代平民穿的衣服,借指平民:鸟衣,黑色衣服,古代贫贱者之服,借指穿黑衣的差役。故答案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选项C,“因误判葛宜翁案而锒铛入狱"理解错误,原文是“宜翁事不直,即量笞之”,“宜翁……留语其妻,必报陈和尚"。故答案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疑”怀疑;“倚”依仗;“之”结构助词,的;“横恣”横行恣肆;“以”介词。(2)“已”已经;“易衣”换了衣服;“若”好像;“然”的样子;“擐”披挂;“顾”回头看。 【参考译文】 完颜陈和尚,是丰州人。出身于萧王的孙子辈。贞祐年间,陈和尚二十多岁,被蒙古兵掳掠,蒙古军大帅很喜爱他,将他安置在军帐中。当时陈和尚的母亲留在丰州,堂兄安平都尉完颜斜烈侍奉她很恭敬。陈和尚在北方一年多,假托要探视母亲,乞求回家。大帅派士兵监视他来到丰州,他就与完颜斜烈劫持杀死了监视的士兵。夺过马侍候着母亲向南奔逃,大军发觉后,集合骑兵追赶他们,(他们因为)走其他的道路得以逃脱。不久又丧失了马,母亲年老不能行走,(他们)就用鹿角车载着她,兄弟两人共同拉着,向南渡过黄河。宣宗感到很惊奇。陈和尚天资聪慧,一向爱好文史,人们把他看着是优秀的人才。正大二年,完颜斜烈被罢去元帅之职,按规定改任总领,屯驻在方城。陈和尚跟随他前往,凡是堂兄军中的事务他都参与并了解内情。完颜斜烈当时正患病,军队中李太和与方城镇防军军士葛宣翁相殴斗,向陈和尚申诉,葛宜翁的事理有亏,陈和尚就参酌军令笞打了他。葛宜翁一向凶横强悍,以输理受杖刑为耻辱,竟然忧郁苦闷而死去,(他)留话告诉妻子,一定要报复陈和尚。宜翁的妻子控告陈和尚因为私人愤恨侵犯官吏职权,有意谋杀地的丈夫,向御史台申诉。因为这个缘故,陈和尚被关在狱中。议论的人怀疑陈和尚依仗统率军队的重大权势,必定横行恣肆,违犯法律,判处死刑。奏章呈递上去,很长时间不能决断。不久,完颜斜烈去世。皇帝听到消息,才立即赦免了陈和尚,说:“主管部门上奏你因为私人愤恨杀人。现在因为你兄长去世(的缘故),我违背法令放免你,天下一定会有议论我的人。你发奋努力,建立功名,天下人才会认为我不是随意救免你的。”陈和尚边哭边行拜礼,说不出一句感谢的话。(他)于是以平民百姓身份接受紫微军都统的职务,过了一年调任忠孝军提控官。正大五年,蒙古军进攻大昌原(今甘肃宁县东南),总帅平章政事完颜合达问谁可为前锋,陈和尚应声而出。他先前就已经洗澡更换了衣服,好像就要去死一样,披挂铠甲骑上战马,不再回头看。这一天,他率领四百名骑兵打败了蒙古兵八千之众,名声震动天下。正大六年,取得卫州之战的胜利,正大八年,取得倒回谷之战的胜利。正大九年正月,三峰山之战战败,(他)跑到钧州。钧州城被攻破,蒙古大军入城,(陈和尚)就任由士兵在街巷中作战。陈和尚躲藏在偏僻隐蔽的地方,等到军队杀我掳掠稍微结束才出来,自己声称:“我是金国大将,要见大帅禀告事情。”兵士们用几个骑兵将他夹在中间,来到行营军帐前面。当时蒙古军想叫他归降,他被砍去脚折断胫骨也不屈服,嘴被割开,创口一直连到耳朵边,他仍然喷血呼喊,喊声到死也不停止,当时他年龄是四十一岁。这年六月,(哀宗)下诏赠镇南军节度使,刻石立碑纪念他忠烈的事迹。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钜鹿赠李少府 高适 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 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 投壶①华馆静,纵酒凉风夕。 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②。 【注释】①投壶:古代饮宴时的一种游戏。设投壶一个,宾主依次向壶中投矢,胜者罚负者饮酒。②损益:对自己有损或有益的朋友。《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李少府的“薄宦”与其“时誉籍籍”形成对比,突出李少府的声名卓著。 B. 尾联中“神仙”指李少府。诗人以此称之,包含着对李少府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C. “吾欣知损益”一句运用典故,意思是通过李少府可以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 D. 全诗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着诗人的真挚情意,风格不同于其边塞诗的雄壮浑厚。 15. 请结合诗歌的中间两联,分析李少府的形象特点。 【答案】14. C 15. ①慷慨大方。李少府经常将骏马借与别人,黄金也和他人分享,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慷慨之人。②射艺高超。“投壶华馆静”是说,李少府投壶之时,大家都凝神观赏,大厅内一片寂静,侧面表现其投壶技艺的高妙。③潇洒不羁。傍晚时分,凉风习习,李少府与宾客尽情畅饮,表现出其潇洒不羁的一面。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理解和分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C“吾欣知损益”一句运用典故,意为可以以李少府为典范来辨明朋友的好坏。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此题要注意诗歌中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抓住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如“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李少府经常将骏马借与别人,黄金也和他人分享,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慷慨之人。“投壶华馆静”是说,李少府投壶之时,大家都凝神观赏,大厅内一片寂静,侧面表现其投壶技艺的高妙。“纵酒凉风夕”傍晚时分,凉风习习,李少府与宾客尽情畅饮,表现出其潇洒不羁的一面。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三峡》中,郦道元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出山峰陡峭幽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2)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 (3)自非亭午夜分 (6)不见曦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答好此类题,平时要重视理解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理解语境和侧重点,尤其是表现手法的提示,且注意根据音义确定字形,不丢字加字。注意关键字的写法:“羞”“谀”“缠”“绡”“曦”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 阅读以下文段,完成小题。 美术作品中蕴蓄了丰厚的情感因素,美术教育更不能缺乏情感的贯注。( )。技艺高超的作品只有凝聚了深厚情感,才能成为 。吴冠中在《春如线》中把一串抽象的点线化作对雪泥鸿爪的感悟,用一支画笔耕耘着人生之路。我们若凝视梵高的《星夜》中那平静村庄之上极度变形的星空,便能领悟这就是生命的烦躁与不安让艺术进入 的境界。王国维提出,应该以无功利的审美教育代替功利主义教育。然而当下的美育虽 ,却成了升学的利器,缺乏情感和趣味。过度的艺术技能培养把人与审美的自然关系斩断了,使人丧失了思考美、研究美的能力,这样必定会与美育的本质 。人们进行审美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心灵净化和个性完美。美术教育中情感的贯注不仅培养了人感受美、表现美,还能让人获得人格的成长、道德的成熟。正如孔子把教育视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过程,“陶冶”人的美育能在整体教育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认识美、研究美的基础是情感,两者不可偏废 B. 认识美、研究美的基础是情感,没有情感则无以言美感 C. 情感是认识美、研究美的基础,没有情感则无以言美感 D. 情感是认识美、研究美的基础,拥有情感就能获得美感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吉光凤羽 登堂入室 甚嚣尘上 分道扬镳 B. 黄钟瓦缶 别有天地 风靡一时 分道扬镳 C. 吉光凤羽 别有天地 风靡一时 南辕北辙 D. 黄钟瓦缶 登堂入室 甚嚣尘上 南辕北辙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仅美术教育中情感的贯注培养了人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还能让人获得人格的成长、道德的成熟。 B. 美术教育中情感的贯注不仅能让人获得人格的成长、道德的成熟,还培养了人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C. 不仅美术教育中情感的贯注能让人获得人格的成长、道德的成熟,还培养了人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D. 美术教育中情感的贯注不仅培养了人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还能让人获得人格的成长、道德的成熟。 【答案】17. C 18. C 19. D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前半句“美术教育更不能缺乏情感的贯注”分析,承接上文对象——情感分析,排除A项、B项。D项,“拥有情感就能获得美感”逻辑关系错误。故选C。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吉光凤羽:比喻艺术珍品。黄钟瓦缶:指高雅优秀的和庸俗低劣的,也指贤才与庸才。结合“作品只有凝聚了深厚情感”分析可知,选用“吉光凤羽”。登堂入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亦比喻学问深得师传。别有天地: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入入胜。这里强调绘画因情感因素可以达到极高境界,而不是学问有了进步,选用“别有天地”。风靡一时:形容一个事物在一个时期非常盛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结合语境内容分析,选用“风靡一时”。分道扬镳: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抵触。结合“使人丧失了思考美、研究美的能力,这样必定会与美育的本质”分析可知,选用“南辕北辙”。故选C。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A项、C项,主语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B项、C项,分句语序错误,不仅……而且,在逻辑上是递进关系。故选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①__________________,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②__________________,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而,③__________________,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答案】①也可能对身体产生损害 ②血液中药物浓度会逐渐升高 ③药物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 【解析】①处,根据横线前“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若使用不当”可以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就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意思的句子;②处,根据横线前“逐渐被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和横线后“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可以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血液中药物浓度越来越高”意思的句子;③处,根据横线前“然而”和横线后“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可以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药物浓度不是越高越好”意思的句子。 21.下面是一段介绍菊花的材料。请概括其主要内容,以“菊花”开头写一段文字,不超过50字。 菊花,是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培育出来的一种观赏花卉,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根据花序大小和形状的不同,菊花可分为单瓣、重瓣,扁形、球形等;根据花期的迟早,可分为早菊花、秋菊花、晚菊花等;根据花径的大小,可分为大菊、中菊、小菊;根据瓣型不同,又可分为平瓣、管瓣、匙瓣三类十多个类型。千姿百态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色彩使菊花具有了独特的观赏价值。不仅如此,有些菊花还可食用,可冲饮,可入药,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在百花凋零的秋冬季节,菊花傲霜怒放,被视为高雅不屈的象征,成为历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答案】示例一:菊花是一种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具有观赏价值、实用价值的花卉,是高雅不屈的象征,深得文人喜爱。 示例二:菊花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具有观赏和实用价值,是高雅不屈的象征,深得文人喜爱。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重要信息和概括内容的表达能力,涉及压缩语段。解答本题时,要细读材料,注意题目要求,以“菊花”开头写一段文字,要从文段中筛选出与“菊花”这一事物相关的关键词,关键词可有“历史悠久”“人工养殖”“食用药用”“高雅不屈”等,由“成为历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可推知菊花“深得文人喜爱”。 以“菊花”开头,可以结合下定义方式,按照下定义的公式(被定义的词=本质特征+类属概念)来查找关键词,梳理语意。如将关键词作为要提取的特征,按照多个定语的逻辑顺序排列,组织成“菊花是……的花卉”这样的语言,最后在此基础上完善句意,表达通顺即可。也可以用一般的介绍性文字,从上述几个关键词表现的方面,围绕“菊花”这个话题将特点逐一进行介绍,联成一句话形式。作答时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十月文学奖等国内外数十种文学奖项的著名诗人陈先发在儿子16岁要去美国读书时,曾写过一段告诫之语,劝儿子在生活中要积蓄起人生“四力”。 一、眼力:世界无限而你唯一,你须积累起一种强悍的辨别能力,剔除芜杂而后知道什么是你所应坚持的。 二、思力:习得一种方法,形成一种眼光,而后才有你自己的世界。 三、定力:不为他人的判断与观点所摆布,不为世界的复杂而乱了方寸之心。 四、抗压之力:不因挫败而弃,不因重负而失去对生命的激情。 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感悟,从以上“四力”中任选一种或几种,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眼力”是一种“定力” 鉴定是一门“眼学”,靠的主要是“眼力”,这是没有问题的。 一般人会把眼力理解为“依靠眼光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这从字面上看似乎也没有错,既是“眼力”,自然全部依赖一双眼睛了。然而,眼力之“力”,却未必根植于你的眼睛。 这要怎么解释呢?打个比方吧,拿一条宽20厘米的长木板放在平地上让你行走,你一定不会走到木板外面去,如果把木板升到100米的高空,你原来的“能力”还在吗?再比如,站在一定的距离,把篮球投进篮框里,是一种与准确有关的“能力”,但是象乔丹那样,在NBA总决赛最后一场的最后一秒,从对方的激烈围抢中高高跃起,空中绕过阻碍,投进压哨逆袭的一球,所需要的能力,却不是“准确”所能概括的。 闲聊中拿起一本画册或图录,随手翻翻,说这张是真的,那张是假的,凭借已有的知识,靠的是一种眼力。 有句乡谚说:“当官靠提携,撑船真才子”。撑船的知识和技巧并不复杂,但要想从急流险滩惊涛骇浪中全身而退,却需要一种日积月累的,既与外境周旋,又与“我”周旋的真功夫。鉴定一事,实与撑船相近。 晚明书画鉴藏家张丑在其《清河书画舫》一书中指出:“ 是故善鉴者,毋为重名所骇,毋为秘藏所惑,毋为古纸所欺,毋为拓本所误,则于此道称庶几矣。”这里所谓的“骇”、“惑”、“欺”、“误”,都与“眼”无关,而与“心”有关。 从这个角度看,鉴定也是一门心理学。真正的“眼力”,包含了一种“定力”,是通过与自身各种微妙隐蔽的心理作斗争的过程逐渐建立起来的。 “为重名所骇”者,本质上是自信不足,心虚“怯阵”。“重名”就是“来头大”,包括很多因素,比如世家旧藏,著录累累,前辈大师的结论,题跋“帮手”的过硬等等。 与“怯阵”相反的是“轻敌”,古代书画市场上,那些缺乏“证据链”的,“光头光脑”的“真龙”,被冤枉埋没的又何可胜数。鉴定中的求真与务实,需要的是一种“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独立精神,既能“视袁绍如中枯骨”,又能“识英雄于草莽之中”。 刚愎自用无疑是眼力的“毒药”。鉴定乃层层“掘进”之事业,需要不惮改过、从善如流的态度,如果被身份面子绑架,自护其短,不能虚心面对不同见解与前沿知识,自然无法做到吐故纳新,精进不已。而依赖与从众,则是固执的反面。相信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与其他人一起看东西的时候,或者高水平人士对某件作品已有明确看法,多会不自觉地产生“放松”的心理。据当事者回忆,早年古代书画鉴定七人小组在全国各地文博单位鉴定书画时,就常出现这样的情形----由于鉴定数量庞大,一件书画拿上来后,只要一两个说话影响力大的人发表了观点,其他人除非发现有力证据,多是随声附和。 由贪婪而自欺,因畏难而避责,又是另一对矛盾。贪心一起,智商归零,这是世上绝大多数骗局成立的理由。有些行家帮别人鉴定难得犯错,而自己买东西却时而“马失前蹄”,就是“捡漏”心理的作祟。“捡漏”之心一旦发动,通常八匹马拉不回来,贪念趋进,理性后撤,使劲寻找有利自己判断的“正面”信息,而对反面信息视而不见。于此等处,可知“信息”与“外缘”其实无处不在,只是人心在做捡择。 所以,离开了“定力”,就没有靠得住的“眼力”。“眼学”的背后,是一门“心学”。 一方面,要保持内心的清明、中正、开放、虚灵,“活泼泼地”。另一方面,要随时省察“起心动念”的那一瞬间,警惕所有的先入之见和惯性思维,并且能够及时纠正、“转向”。恰如“中锋用笔”,实质上是一种不断让笔锋从偏侧散乱的状态回归中正与弹性的动态平衡的能力。 佛家云“八风吹不动”、“平常心是道”,《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些玄妙的哲理,都可以运用到鉴定的场合。从这个角度看,鉴定与撑船、写字一样,都可以成为一种“修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