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山西省应县一中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2017-0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山西省应县一中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2017-03)

应 县 一 中 高 二 年 级 月 考 六 ‎ 语 文 试 题 2017.3‎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安培艳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传统意义上看,艺术消费只存在于上层社会文化中,为少数精英阶层所独占,具有明显的阶层特点。在现代背景下,艺术消费呈现一种大众文化趋向。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后的欧美发达国家。60年代后,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步入消费社会阶段,大众文化相应地发展到成熟阶段。自20世纪末以来,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信息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众文化具有了标准化、商业化的特点。这种文化形态也迅速蔓延到艺术消费中,并成为艺术消费的重要形式,现代电影、电视得到普及便是证明。‎ 当今画廊业的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艺术消费的大众文化倾向。画廊曾一度是贵族阶层赏玩绘画的沙龙,为上层社会所独享,而评价绘画艺术性的标准也反映了贵族阶层的旨趣。随着平民阶层地位的提高以及画家对于现实性的关怀,沙龙的形式已经跟不上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各种类型的画廊应运而生。如今,画廊也成为一些城市人们日常文化消费的重要场所,对于他们来说,去画廊参观展览与去电影院一样平常,画廊已成为大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在当今强大的大众文化形态影响下,画廊营造了更多层次的空间,让观众在互联网上就可以欣赏、购买到自己满意的作品,古老的艺术消费形式渐渐受到大众文化标准化、商业化的影响。‎ 中国的艺术消费比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滞后,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大众文化的迅速蔓延,艺术消费逐渐在商业化、世俗化浪潮中兴起,大众文化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主要消费内容。当今中国大众文化取代了传统精英文化的支配地位和美学趣味,并在高科技与现代传媒的强力支持下占有了文化市场中的最大份额,从今天电影大片的热映以及年轻人对于偶像的狂热就可以看到大众文化对于艺术消费的影响有多大。精英艺术、高雅艺术虽然与大众艺术并存,但在现代中国,大众文化俨然成为艺术消费的主角。许多人不愿意去看歌剧、舞剧、音乐会,却热衷于去看流行音乐歌手的演唱会,许多人不愿意去看免费的画展,却对时尚杂志、网络游戏乐此不疲。是什么造成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文化艺术素养的积淀不够,另一方面更是由于文化商人为适应大众消费心理需求,借助传媒进行商业化运作。‎ 艺术消费的大众文化趋向把艺术从高不可攀的神圣殿堂拉到普遍大众的面前,对艺术普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当艺术消费沦为大众文化消费的简单形式,就会由此带来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会使得艺术的审美、认知、批判等功能淡化甚至消解。 ‎ ‎(选自彭燕《消费时代大众文化语境下的艺术消费》)‎ ‎1.下列关于“大众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众文化是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后的欧美发达国家的一种文化形态。‎ B.20世纪60年代后,先后步入消费社会阶段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导致大众文化相应地发展到成熟阶段。‎ C.自20世纪末以来,大众文化具有了标准化、商业化的特点,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信息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 D.大众文化迅速蔓延到艺术消费中,并成为艺术消费的重要形式,现代电影、电视得到普及便是证明。‎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画廊曾一度是贵族阶层赏玩绘画艺术的沙龙,为上层社会所独享,而评价绘画艺术性的标准也反映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B.随着平民阶层地位的提高以及画家对于现实性的关怀,沙龙的形式滞后于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于是各种类型的画廊便产生了。‎ C.人们可以到画廊参观展览,在互联网上购买自己满意的作品,这说明古老的艺术消费形式渐渐受到大众文化标准化、商业化的影响。‎ D.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艺术消费随着大众文化的迅速蔓延,逐渐在商业化、世俗化浪潮中兴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今我国大众文化取代了传统精英文化的支配地位和美学趣味,而且在高科技与现代传媒的支持下占有了文化市场中的最大份额。‎ B.精英艺术、高雅艺术虽然与大众艺术并存,但在现代中国,许多人更热衷于去看流行音乐歌手的演唱会,看时尚杂志,玩网络游戏。‎ C.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是由于人们文化艺术素养的积淀不够,也是由于文化商人的商业化运作。‎ D.艺术消费的大众文化趋向虽有利于艺术普及,但也带来了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使得艺术的审美等功能淡化甚至消解。‎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露  脸 刚子调到县政府给副县长当秘书。‎ 副县长要处理不少分管工作,免不了经常下乡,一下乡免不了带着刚子,记者的摄像机里自然少不了刚子。就这样刚子也频频出现在本县的电视新闻上。刚子从本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来,刚子来之前,那个村的电视普及率不足十分之一。自从人们从电视上看到了刚子,一年时间不到,电视普及率成倍提高。村子这么小,有个娃娃能考上大学,又到这么好的单位上班,还经常在电视上露脸,那是多么荣耀的事啊!‎ 村里人感觉刚子露脸了,就等于村人露脸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骄傲。在他们看来,刚子就是一个官。他们没有发现有个官在前面安排工作,刚子只是拿着笔低着头在小本本上写写画画。‎ 村里人感到骄傲,也使刚子的父母在一片夸赞声中变得骄傲起来。刚子的父母一骄傲,村里人也就知道刚子的电话号码了,知道刚子电话号码的人,在县城一遇到麻烦就给刚子打电话,不管刚子忙不忙。‎ 起初刚子也觉得乡里乡亲来县城办事挺不容易的,遇上麻烦事,举目无亲找谁去呀,于是很热心。特别是村里人来县城车违章被查扣了,刚子不好意思给领导找麻烦,通过同事和同学,找到熟人把车放了,事后刚子通过同事或同学再请人吃饭。如果遇不上熟人,多少要交点钱,村人说没带钱,刚子只好先垫出去,其实后来没有一个人还钱。他们认为,查车的罚点钱,都交给政府了,也等于交给刚子了,所以不还钱也心安理得。‎ 长此以往,刚子真有点招架不住了。给村人办办事也就算了,还得赔钱,自己月工资不足千元,加上县城开销也大,勉强够养家糊口。如果再无限制地给别人垫钱,那真招架不住了。刚子也很矛盾,跟乡亲们直说了吧,自己还真受不了。‎ 有一次,村人的车又被查住了,而且是无证驾驶。给刚子打了电话,刚子一到现场,查车的人和他认识,说:“看熟人的面子,下不为例吧,不过得交200元罚款,抓紧时间办理驾驶证。”村人看看刚子,没有说话,意思是得交钱,怎么办?刚子也摸了摸兜,还差几天才发工资,兜里还真没钱了,便回过头来让查车的人缓一缓,先让车走。查车的说:“我的大秘书,不行啊,不拘留他就看面子了,这钱必须交。”‎ 这时刚子的电话响了,是领导打来的。刚子接完电话赶紧走了。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后,刚子又回到扣车现场。这时村人已经走了,他问查车的情况,查车的说:“刚子,你这一走倒好,你老家的人说你混大了,眼皮高了,老家的事也不管了……”刚子蒙了。‎ 以后,再有村人打电话,刚子就不敢接了。刚子再回老家也不敢选择白天了。刚子再跟着副县长下乡,记者镜头一举,他赶紧撤到领导身后远远的地方。如是几次,领导终于忍不住了用赵本山小品里的话开玩笑说:“刚子,你也晕镜头啊!”刚子苦笑着说:“晕!晕!”‎ 有一天,村里和刚子一块长大的顺子来县城,见到刚子就问:“你很长时间不上电视了!村里人都说你犯错误了被撤职了,是这样吗?”‎ 刚子一愣,忙说:“是,是……” (选自《小小说》)‎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小说反映了这样一种现象:在偏僻的小山村里,如果有个村人在县政府上班做“官”,在电视上经常露脸,村里人就阿Q式地引以为荣。‎ B.村里人感到“骄傲”,其实骄傲的潜台词是,政府有人好办事,诸如车违章这类事,有刚子给说情撑腰,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C.村里人不还刚子垫付的罚款,其理由正大光明:政府的钱就是官员的钱,罚款交给政府,就是交给刚子了,刚子实际上并未垫钱。‎ D.刚子起初乐意为在县城遇上麻烦事的村人办事,后来听到村人指责的话后,很气愤,发誓不再为村人办事,开始主动疏远村人们。‎ E.刚子躲记者镜头,不愿在电视上露脸,虽然有晕镜头的毛病,但主要是想避开村人的视线,远离是非,明哲保身,过几天清静日子。‎ ‎5.小说中的刚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6.刚子经常在电视上露脸,村人就骄傲,刚子是个官;刚子长时间电视上不露脸,村人就说刚子犯错误被撤职了。这反映了村人哪些思想,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5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先秦哲学家荀子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这话运用到艺术美上就是说:艺术既要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 由于“粹”,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有了“虚”,“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由于“全”,才能做到孟子所说的“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 但“全”和“粹”是相互矛盾的。既去粗存精,那就似乎不全了,全就似乎不应“拔萃”。又全又粹,这不是矛盾吗?‎ 然而只讲“全”而不顾“粹”,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主义;只讲“粹”而不能反映“全”,那又容易走上抽象的形式主义的道路;既粹且全,才能在艺术表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全和粹要辩证地结合、统一,才能谓之美,正如荀子在两千年前所正确地指出的。‎ 清初文人赵执信在他的《谈龙录》里有一段话很生动地形象化地说明这全和粹、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才是艺术的最高成就。他说: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固宛然在也。若拘于所见,以为龙具在是,雕绘者反有辞矣!‎ 赵执信指出一鳞一爪的表现方式要能显示龙的“首尾完好宛然存在”。艺术的表现正在于一鳞一爪具有象征力量,使全体宛然存在,不削弱全体丰满的内容,把它们概括在一鳞一爪里。提高了,集中了,一粒沙里看见一个世界。这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不是自然主义的,也不是形式主义的。‎ 赵执信以轻视的口吻说着雕塑绘画,好像它们只是自然主义地刻画现实。这是大大的误解。中国大画家所画的龙正是像赵执信所要求的,云中露出一鳞一爪,却使全体宛然可见。‎ 关于中国绘画处理空间表现方法的问题,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他的一篇《画筌》里说得很好,而这段论画面空间的话,也正相通于中国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他说:‎ 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这段话扼要地说出中国画里处理空间的方法,也叫人联想到中国舞台艺术里的表演方式和布景问题。中国舞台表演方式是有独创性的,我们愈来愈见到它的优越性。而这种艺术表演方式又是和中国独特的绘画艺术相通的,甚至也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中国舞台上一般地不设置逼真的布景(仅用少量的道具桌椅等)。老艺人说得好:“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的身上。”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动,“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不需要环境布景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境,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真”“神”“美”在这里是一体。‎ 做到了这一点,就会使舞台上“空景”的“现”,即空间的构成,不须借助于实物的布置来显示空间,恐怕“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排除了累赘的布景,可使“无景处都成妙境”。‎ 中国传统的艺术很早就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民族的独特的现实主义的表达形式,使真和美、内容和形式高度地统一起来。反映这艺术发展的美学思想也具有独创的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结合艺术的实践来深入地理解和汲取,为我们从新的生活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提供借鉴和营养资料。‎ ‎——节选自宗白华《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全”就是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粹”就是更典型更普遍地表现生活和自然。不全不粹难以形成艺术的美。‎ B.“粹”就是“洗尽尘滓”,去粗取精,对应“虚”,“全”则与“实”相对应。虚实相生,两者辩证统一。‎ C.艺术的最高成就就是做到全和粹、虚和实辩证统一,先秦哲学家荀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指了出来。‎ D.“全”而不“粹”,容易走上自然主义的道路;“粹”而不“全”,又容易走上抽象的形式主义的道路。‎ ‎8.结合本文作者的观点,指出下列诗句艺术手法的运用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3分)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9.读杜牧《长安秋望》,运用本文的知识写出《长安秋望》艺术特点。(4分)   长安秋望 ‎ ‎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刘春,字仁仲,巴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及第。授编修,屡迁翰林学士。正德六年擢吏部右侍耶,进左。八年代傅珪为礼部尚书。淮王祐棨、郑王祐檡皆由旁支袭封,而祐棨称其本生为考,祐檡并被追封入庙。交城王秉杋由镇国将军嗣爵,而进其妹为县主。春皆据礼驳之,遂著为例。帝崇信西僧常袭其衣服演法内厂有绰吉我些儿者出入豹房封大德法王遣其徒二人还乌思藏①,请给国师诰命②如大乘法王例,岁时入贡,且得赍茶以行。春持不可。帝命再议,春执奏曰:“乌思藏远在西方,性极顽犷。虽设四王抚化,其来贡必有节制,使不为边患。若许其赍茶,给之诰敕,万一假上旨以诱羌人,妄有请乞,不从失异俗心,从之则滋害。”奏上,罢赍茶,卒与诰命。春又奏:“西番俗信佛教,故祖宗承前代旧,设立乌思藏诸司,及陕西洮、岷,四川松潘诸寺,令化导番人,许之朝贡。贡期、人数皆有定制。比缘诸番僻远,莫辨真伪。中国逃亡罪人,习其语言,窜身在内,又多创寺请额。番贡日增,宴赏繁费,乞严其期限,酌定人数,每寺给勘合③十道,缘边兵备存勘合底簿,比对相同,方许起送。并禁自后不得滥营寺宇。”报可。春掌礼三年,慎守彝典④。宗藩请封、请婚及文武大臣祭葬、赠谥,多所裁正。遭忧,服阕起南京吏部尚书。寻以礼部尚书专典诰敕,掌詹事府事。十六年卒。赠太子大保,谥文简。刘氏世以科第显。春父规,御史。弟台,云南参政。子彭年,巡抚贵州右副都御史。彭年子起宗,辽东苑马寺卿。起宗子世赏,广东左布政使。台子鹤年,云南布政使,以清誉闻。鹤年孙世曾,巡抚云南右副都御史,有征缅功。皆由进士。  ‎ ‎(选自《明史·卷一百八十四·列传第七十二》)‎ ‎【注】①乌思藏:元代设在今西藏地区的政区。②诰命: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③勘合:验对符合的文书凭证。④彝典:常典、旧典、旧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祟信/西僧常袭其衣服/演法内厂/有绰吉我些儿者/出入豹房/封大德法王/‎ B.帝崇信西僧/常袭其衣服/演法内厂/有绰吉我些儿者/出入豹房/封大德法王/‎ C.帝崇信/西僧常袭其衣服/演法内厂/有绰吉/我些儿者出入豹房/封大德法王/‎ D.帝崇信西僧/常袭其衣服/演法内厂/有绰吉/我些儿者出入豹房/封大德法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德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年号。我国古代多以年号纪年,此法始于汉武帝。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 B.吏部为我国古代中央官制的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其长官称作吏部尚书。‎ C.服阕的意思是服装缺乏,“阕”通“缺”,文中之意为刘春赴任南京吏部尚书,却无一套好衣服,所以内心忧虑。‎ D.帝王及其后妃、诸侯、臣僚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前事迹与品德,而给予他一个中肯的称号叫谥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春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淮王、郑王、交城王欲僭越礼制获取封号,均被刘春依据礼法予以驳斥,并被朝廷记录下来作为定例。‎ B.刘春忠君爱国,大胆进谏。面对西僧的不正当要求,刘春从维护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极力反对,陈述利弊,忠心可见。‎ C.刘春行事谨慎,恪守旧典。刘春掌管礼部,对于受封的皇族要求赏赐,请求赐婚,以及文武大臣的祭葬、赠谥,他都按礼制裁决。‎ D.刘春家族子弟读书勤奋,世代以科举扬名。刘规、刘春、刘彭年等皆为进士,均身居高位,战功卓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奏上,罢赍茶,卒与诰命。(5分)‎ ‎(2)台子鹤年,云南布政使,以清誉闻。(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虢州王录事之任 独孤及 谓子文章达,当年羽翼高。一经俄白首,三命尚青袍。‎ 未遇须藏器,安卑莫告劳。盘根倘相值,试用发硎刀。‎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然而本诗自始至终没有一句直写离情别绪,而送别之情却蕴含其中。‎ B.首联中“羽翼”是比喻,“羽翼高”是说王录事志向高远,希望位至宰辅,与下文他久居低位形成对比。‎ C.颔联中的“青袍”是唐朝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与《琵琶行》中“青衫湿”中的“青衫”含意相近。‎ D.“盘根”喻难办之事,“发硎刀”喻其杰出才干,尾联的意思是希望友人到任后能施展才华,取得良好政绩。‎ E.本诗主要运用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来抒情达意,全诗语言直白浅显,而其抒发的情感却强烈动人。‎ ‎15.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琵琶行》的抒情性表现在以精选的意象来营造恰当的氛围、烘托诗歌的意境上。如“                 ”、“                 ”等等,将瑟瑟作响的枫叶、荻花和茫茫江月构成哀凉孤寂的画面,透露出凄楚、感伤、怅惘的意绪。‎ ‎(2)《师说》中,作者引用孔子的言行推出了“         ,         ”的师生相对关系的新观点。‎ ‎(3)李白的《蜀道难》是一首杂言诗,句式以七言为主,最短的有三言,如“        ”;最长的有十一言,如“                ”。‎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面对当前微信圈信息传播混乱和失实的现状,我们不得不说一些信息发布者推波助澜见风是雨的炒作力可谓登峰造极。‎ ‎②受地震影响的北川市一度人去楼空,重建后人们陆续返回家园,现在这座城市开始故态复萌,恢复了昔日的生活景象。‎ ‎③运钞车里戒备森严,几名守押员在车内各就各位,借助4个先进的窥测孔可以探视车外的任何风吹草动。‎ ‎④中国羽毛球队在伦敦奥运会上包揽了金牌,如今里约奥运会几个夺金点上却纷纷失手,球队陷入了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 ‎⑤他总是改不了添油加醋的习惯,本来几句话就可以写清楚的问题,却洋洋万言,被大家称之为“大锅话”生产工。‎ ‎⑥如果一部电影卖座,那么它的原著也可能攀龙附凤,成为畅销书,相关产品也会获得极大的商业利润。‎ A.②⑤⑥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火爆的《中国诗词大会》不仅是智力游戏,还构建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人们稍一吟咏便会激起文化共鸣。‎ B.春节期间,我国公民出境游人数约615万,同比增幅近7%,其中团队游客人数约37.4万,同比上涨2.5%。‎ C.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创新发展新领域、公共服务新平台和信息分享新渠道,催生了许多新兴产业得以发展。‎ D.作为“一带一路”欧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导国家,中国设计构想了新的以中国为导向的管网、铁路和运输网。‎ ‎1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那时,房前屋后往往挤满了听众。           ,          ;‎ ‎         ,        ;        ,           :回顾自己一生中的幸福时光,回顾这伟大的音乐激起的每一次无限深刻的内心感受。‎ ‎①有新来的听众 ‎②有年轻人 ‎③对于他们,每次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每次都能引起甜蜜的回忆 ‎④也有老人 ‎⑤他们是第一次来此领略肖邦的天才所揭示的无限美好的世界 ‎⑥也有常来的老听众 A.①⑤⑥③②④   B.②④①⑤⑥③   C.①⑥②⑤④③   D.②③④⑤①⑥‎ ‎20.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字。(5分)‎ 在绘画中,  ①  ,它是指绘画时不把画面画满,  ②  ,以求画面的空旷和辽阔,引发读者的艺术再创造。这种“空笔”在诗词作品中,称之为诗词空白艺术。它是以空白激思考、以停歇激想象的艺术方法,通过突然中止正在叙述的事情,突然停顿正在描写的事物,  ③  。‎ ‎21.下面是某公司的组织框架结构图,请把这个图的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人教版《科学》四年级教材有一个内容是“动物的生命周期”,让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从而认识到生命的历程。我县小学生也和很多城市的小学生一样,在老师要求下养起了蚕宝宝,我县桑树少,而且现在还未长出叶子,而杭州、成都等各大城市也闹起了“桑叶荒”。有人计算,以杭州为例,四年级小学生2万多人,如果每人养10条,蚕宝宝就得20多万条。家长们抱怨:所有的孩子都养蚕,哪里去找那么多桑叶?而且孩子小,哪里会喂养?全是家长代劳,尽给我们添负担。但老师们则认为养蚕是相当有好处的,而且每个孩子都应该参与。孩子们觉得养蚕挺有意思,天天去观察蚕的成长。此事经几家媒体报道后引发了热议……‎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社会生活,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高二月考六语文答案2017.3‎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 ‎1.(3分)B(曲解原意,原文为“‎ 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步入消费社会阶段,大众文化相应地发展到成熟阶段”,大众文化成熟不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导致的)‎ ‎2.(3分)C(张冠李戴,原文“人们可以到画廊参观画展”仅仅说明了“画廊已成为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可以在互联网上购买自己满意的作品”才说明了“古老的艺术消费形式渐渐受到大众文化标准化、商业化的影响”)‎ ‎3.(3分)D(偷换概念,根据最后一段,“带来了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的是“艺术消费沦为大众文化消费的简单形式”,而不是“艺术消费的大众文化趋向”)‎ ‎4.(5分)AB,A给2分,B给3分。(B项分析准确到位,直击村里人的内心深处。A项基本正确,但“阿Q式地”不够准确,更多的是他们不明真相地糊里糊涂地引以为荣。C项“理由正大光明”不恰当,是村人自以为“不还钱也心安理得”。 D项 “发誓不再为村人办事”于文无据。E项“有晕镜头的毛病”,理解错误)‎ ‎5.(5分)刚子是一个重乡情而无原则,重面子又逃避现实的形象。刚子多次热心替村人说情办事,尤其是车违章被扣之类的违规事,可以看出他重乡情而不讲原则;从刚子为村人办事还得赔钱,受不了又不愿跟村人们直说,有时村人不领情反而曲解埋怨,只好忍着,可以看出他重面子而畏人言。刚子受了村人委屈,又无处申述,因而不敢接村人电话,不敢白天回老家,躲避镜头,可见他死要面子活受罪,胆小怕事,逃避现实。(“重乡情而无原则”、“ 重面子又逃避现实”各1分,分析合理给3分)‎ ‎6.(5分)①封建落后,愚蠢无知;②一人得道,鸡犬升天;③趋炎附势、攀高结贵;④情大于法,官大于法;⑤自私自利,幸灾乐祸。(具体分析略。每点1分,也可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7.(3分)C(C荀子指出的只是全和粹,没有言及虚和实)‎ ‎8.(3分) B(A化虚为实,缘情写景,把“愁”物化为“东流的一江春水”;C化实为虚,两句诗中的六种景物是按“晨起”、“客行”的特定时空感组合而成的,从而透出了客行的辛苦;D化实为虚,通过春天的花鸟、景物,表达了作者在战乱年代的惊恐心理和恨别愁绪;B为实写,无虚写。)‎ ‎9. (4分)以实托虚是本诗的一大特点。秋色是难以描写的,秋高之势更难形容尽致,但作者却用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了抽象虚泛的秋色,通过“气势两相高”一句,使人不但能具体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连它的气势、精神也展露无遗。特点之二是此诗如一首写意画,在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同时在跃动的气势中结束,留下了充分的想像余地,这体现了艺术上的由实见虚、虚实结合。‎ ‎10.(3分)B(注意叙述主体:“崇信”、“袭”、“演法”的主语是“帝”,“出入”、被封为大德法王的主体是“绰吉我些儿”。另外,虚词“者”的位置也是点断的重要依据)‎ ‎11. C(“服阕”又称“服除”,  “阕”为“终了”之意,乃守孝期满除去孝服。古代根据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分别有“五服”之说:1.斩衰(cuī),用最粗的生麻布制作,断处外露不缉边,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服期三年。2.齐衰(cuī),用粗麻布制做,断处缉边。服期多为一年。3.大功,用粗熟麻布制做。服期九个月。4.小功,用稍粗熟麻布制成。服期五个月。5.缌(sī)麻,“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用较细熟麻布制成,服期三个月)(3分)‎ ‎12.(3分)D(“均战功卓著”错。以偏概全,有战功的仅为刘鹤年的孙子刘世曾,巡抚云南右副都御史,征讨缅甸立有战功)‎ ‎13.(10分)‎ ‎(1)(5分)刘春的奏章呈上,皇上驳回了他们赐给茶叶的请求,但最终还是给予了诰敕。‎ ‎(2)(5分)刘台的儿子刘鹤年,担任云南布政使,凭借廉洁公正的名声闻名。(评分细则(1)“赍”、“卒”、“诰命”各1分,句子通顺得2分。(2)“台子”、“清誉”,“以……闻”各得1分,句子通顺得2分)‎ ‎14.(5分)BE(B“希望位至宰辅”于诗无据。2分)(E“语言直白浅显”错,语言不全是直白浅显的,多处运用比喻,委婉含蓄。3分)‎ ‎15. (6分)①赞美:首联赞美了王录事文采出众,有杰出才能;‎ ‎②同情:颔联对其长期不能升迁的同情安慰;‎ ‎③劝诫(忠告):颈联劝诫他勿露锋芒,安于低位;‎ ‎④希望(鼓励):尾联鼓励其不辞辛劳,建功立业。‎ ‎(每点2分,答出3点给6分。意思对即可。)‎ ‎16. (6分)(1)枫叶荻花秋瑟瑟   别时茫茫江浸月 (2)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3)噫嘘嚱(或“愁空山)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17.(3分)C(①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也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用于此处正确。②故态复萌:旧日的习气或老毛病重新出现。含贬义。感情色彩不当。③风吹草动:比喻微小的变动。用于此处正确。④青黄不接:指庄稼还没有成熟,陈粮已吃完,比喻人力或物力等暂时缺乏,接续不上。用于此处正确。⑤添油加醋: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为了夸大,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带有挑拨性。此处应为“添枝加叶”,意义误用。⑥攀龙附凤:比喻依附皇帝以成就功业或杨威。亦比喻依附有声望的人以立名。不合语境)‎ ‎18.(3分)B(A项,“《中国诗词大会》”构建“心理结构”搭配不当。  C项,句式杂糅,“催生”与“得以发展”任选其一。D项,不合逻辑。“设计构想”语序不当,应为“构想设计”;“运输网”包含“铁路”)‎ ‎19.(3分)B(由句意“也”和句中的分号可知:②④为一组,①⑤为一组:因为年轻,所以“第一次”,⑥③为一组:因为“老”,所以“每一次”, ①⑤与⑥③为并列关系,由“回忆”和“回顾”可知⑥③应排在①⑤之后,②④与①⑤⑥③构成总分关系)‎ ‎20.(5分)‎ 示例:①有一种创作手法是“空笔”(留白)②而是有意留下一些空白  ③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6分)‎ 示例:某公司管理层由总经理和两个副总经理构成,其中一个副总兼风险总监,分管交易部、交易运作部、研究发展部。另一副总分管结算财务部、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由总经理直管。‎ ‎22.参考立意(60分)‎ ‎1.学生养蚕好处多2.学生的实践活动需要社会的配套支持3.要把学生的教育落到实处4.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变通5.不要搞形式主义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刘春,字仁仲,四川人(今重庆)。成化二十三年( 1487)考中进士。授编修职,几次升迁之后,任翰林学士。正德六年( 1511)提升为吏部右侍郎,又升左侍郎。八年接替傅珪为礼部尚书。淮王朱祐棨、郑王朱祐檡都是王族旁支承袭藩王封号,而朱祐棨称他亲生的父亲为先考,朱祐檡并且想追封入庙。交城王秉杋是由镇国将军继承爵位的,而将其妹封为县主。刘春都依据礼法予以驳斥。于是著录作为定例。‎ 明武宗尊崇信任西方(西藏)僧人,常常穿着西方僧人的衣服在内厂演讲佛法。有个叫绰吉我些儿的西域僧人常出入豹房,被封为大德法王,他派遣两个徒弟回乌思藏,要求效法大乘法王的例子授予国师诰命,每年按时向朝廷入贡,朝廷赐给茶叶让其带回去。刘春表示反对。武宗下令再议,刘春奏道:“‎ 乌思藏远在西方,极其愚昧蛮横。虽然设四王安抚他们,但其入朝进贡必须有节制,使其不造成边患。如果同意赐给他们茶叶,给以诰敕,万一他们假冒圣旨诱骗藏人,向朝廷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朝廷不答应其要求则藏人不满,答应其要求则滋生祸害。”奏章呈上,皇上驳回了他们赐给茶叶的请求,但最终还是给予了诰敕。刘春又奏道:“西番信奉佛教,因此祖宗承前代旧例,设立乌思藏诸司,以及在陕西洮州、岷州、四川松潘建立诸寺庙,用以教化引导番人,许其朝贡。贡期、人数都有定制。近因诸番地处僻远,难辨真伪。内地的逃亡罪人,学习番人语言,藏身在内,又多建寺庙请求僧人配额。番人进贡的日益增多,宴请赏赐繁费。请求对上朝入贡的番人严格地限制日期,酌情限定人数,每座寺庙只给经核实的十张通行证,沿边军队备存经核实后的底本,比较对照人员与底本相符合,才允许起程。从此之后禁止滥建寺庙。”武宗回答可以。‎ 刘春掌管礼部三年,慎守法典。对于受封的皇族要求赏赐,请求赐婚以及文武大臣的祭葬、赠谥,他都按礼制裁决。回家里处理丧事,丧服期满,刘春被起用为南京吏部尚书。不久以礼部尚书的身份专门负责诰敕,掌管詹事府的事务。十六年( 1521),去世,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简。‎ 刘氏世代以科举扬名。刘春的父亲刘规是御史,弟弟刘台为云南参政,儿子刘彭年为贵州巡抚兼右副都御史。刘彭年的儿子刘起宗为辽东苑马寺卿。刘起宗的儿子刘世赏为广东左布政使。刘台的儿子刘鹤年担任云南布政使,凭借廉洁公正的名声闻名。刘鹤年的孙子刘世曾以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出征缅甸有功。他们都是由进士进入仕途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