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贵州省湄潭县湄江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0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贵州省湄潭县湄江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04)

湄江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半期考试 高二语文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网红”,原本是“网络红人”的意思。然而在当下,“网红”一词逐渐特指那些依靠秀脸蛋、秀身材、秀美食、秀财富而走红的青年女性。每当媒体提及“网红”,几乎都对其加以挞伐,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阶层,更是一碰到“网红”就蹙眉,唯恐避之不及。“肤浅”“拜金”“媚俗”等骂名与“网红”总是如影随形。对这些“网红”的鄙夷和批判,也成为一种主流舆论。‎ ‎“网红”们走红的方式的确肤浅,粉丝对“网红”的追捧,也确实物质了些,庸俗了些。然而,“网红”们为何能以如此肤浅的方式走红?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又为何毫无保留地把热情和时间,献给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网红”?对于这些现象存在的内生合理性,鲜见具备人文关怀的思考,这是不应该的。‎ 其实,只要我们愿意试着去理解“网红”现象,年轻人追捧“网红”的真正原因并不难找。“网红”之所以能够依靠发自拍、发美食赢得追捧,不就是因为社会中许多下层的年轻人,需要依靠这些东西来满足自己对现实和未来的幻想,让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吗?对于大多已经在社会上立足的成年人,和少数有幸享受较好教育环境的年轻人而言,这种充实精神生活的方式或许过于廉价,过于媚俗了。但对社会中大多数下层年轻人而言,“网红”们那半真半假的姣好面容,逛逛吃吃的悠闲生活,正是他们最真实的内心向往。对他们来说,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大多数青年都没有机会接受精英式教育,叫他们欣赏曲高和寡的高雅文化,未免有些强人所难,经济上的压力则让他们难以负担日益高昂的文化消费成本,进一步挤压着他们的精神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或许只能在网络上用这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 我也是年轻人,我幼时的玩伴中,有不少人也是这些“网红”的粉丝。他们可能甫一成年,就挑起了生活的担子。我深知和他们相比,自己是幸运的,有幸生在小康之家,接受高等教育,因此绝不会对他们的精神生活加以批判和鄙夷,而我们的社会也应该有更强的同理心,去理解“网红”现象背后的社会现实。‎ 说“网红”肤浅也好,低俗也好,既不是“网红”自己的错,也不是“网红”粉丝群体的错。社会文化既需要有高雅的形式,也需要有通俗的形式。如果要让网络文化环境更加高雅,更加丰富,那么我们就应该对社会阶层差距的根源开刀,让身处社会中下层的年轻人能过得更富裕,更有尊严,让他们能够有余暇和条件去追求更加高雅,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 试想,如果有一天,每个人都可以走进影院欣赏一场精彩深刻的电影,每个人都可以抽出时间,摊开书本,在阅读中遨游知识与艺术的海洋,那人们又何必要依靠追捧“网红”来填充自己的心灵?努力去创造一个这样的社会,远比坐在清谈室中,高高在上地批判“网红”更有意义。‎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6年2月26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红”们以秀脸蛋、秀身材等肤浅的方式走红,并成为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追捧的对象,这些现象存在的内生合理性,需要具备人文关怀的思考。‎ B.在当下,媒体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阶层,他们对“网红”几乎都是鄙夷和批判的态度,这也成为现在看待“网红”的一种主流舆论。‎ C.社会中大多数下层年轻人,因受到教育水平及经济收入的影响,导致他们只能在网络上用一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 D.社会中许多下层的年轻人,需要用“网红”的那种生存状态来满足自己对现实和未来的幻想,这是“网红”能够赢得追捧的原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想要让网络文化环境更加高雅,更加丰富,我们就应该从社会层面着手,让身处社会中下层的年轻人有条件去追求更加高雅,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 B.“网红”们那半真半假的姣好面容,逛逛吃吃的悠闲生活,是现在社会中大多数下层年轻人最真实的内心向往。‎ C.让每个人都能有时间摊开书本,在阅读中遨游知识与艺术的海洋,这远比坐在清谈室中,高高在上地批判“网红”更有意义。‎ D.本文作者不对“网红”粉丝们的精神生活加以批判和鄙夷,这是由于作者幼时的玩伴中,有不少人也是这些“网红”的粉丝。‎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红”是指“网络红人”,原本没有褒贬之意,然而在当下,“网红”却背负着“肤浅”“拜金”“媚俗”等骂名。‎ B.如果每个人都能走进影院欣赏一场精彩深刻的电影,或抽出时间,摊开书本阅读,那人们就不必依靠追捧“网红”来填充自己的心灵。‎ C.对高雅文化欣赏的困难,以及日益高昂的文化消费成本,这些都挤压着大多数生活在社会下层的青年人的精神空间。‎ D.社会文化既然需要有高雅与通俗的形式之分,因此在评判“网红”肤浅、低俗与否时,不能将错误归咎于“网红”自己或“网红”粉丝群体。‎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赖远明:破冻土难题 创天路奇迹 昆仑山下,一条闻名于世的钢铁大动脉穿过戈壁冻土,跨越雪域高山。这就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运营。这一天,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寒旱所”)组织60多名外国专家,坐上开往拉萨的列车,心潮澎湃的赖远明也在其中。当列车员讲解到“主动冷却路基”时,赖远明的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他转过头,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雪山,4年来千百次的实验情景在脑海中浮现……‎ ‎2002年,寒旱所接到了国家关于解决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路基及寒区隧道问题的任务。青藏铁路中有一半是多年冻土地段,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要穿越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如何保证修建中冻土不融沉、路基保持稳定,西方人士曾判断“这是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 在冻土区修建铁路,传统保护冻土的方法是设置保温材料,“就好像为了保证冰棍儿不融化,给它盖上一层棉被保冷。”赖远明解释说,但用这种方法保温的冰棍儿早晚还是要化掉。因此,青藏铁路的设计思路要从“被动保温”转为“主动降温”。但主动冷却路基如何修建?从理论分析到试验数据在国内外冻土工程学研究中都是空白。‎ ‎“我是处女座,做事情比较挑剔、追求完美,一件事情喜欢从不同侧面、不同层面去思考,曾经一行字推敲了一个星期。”赖远明笑称自己不善言谈,更喜欢思考。‎ ‎“比如青藏铁路上的‘U’形块碎石路基,选择多大粒径的碎石最合适?在试验进行到第150天左右,我们终于找到了拐点——10~30cm粒径的块碎石降温效果良好,当粒径为22cm时对冻土的 降温效果最好。”得到这个结果,赖远明如释重负,“心中的一块儿石头终于落地了”。‎ 昆仑山隧道海拔4600 米,隧道向里打通600米左右时,赖远明进入隧道采集岩石样品。未打通的隧道内空气更加稀薄。“当时忙着采集样品没太顾忌,谁想到缺氧三个小时之后,头疼欲裂、恶心呕吐。”赖远明说,读书 的时候,自己甚至能准确记住哪条公式在书上的哪一页,自从那次大脑长时间缺氧以后,自己的后脑勺时常会疼,记忆力也不如从前。‎ 但是,这次“负伤”却解决了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昆仑山隧道衬砌和保温措施的参数优化设计问题,消除了冻胀和融化对这两座冻土隧道的破坏作用。这两个隧道目前已经服役10年,没出现任何问题。‎ 赖远明的人生道路可谓平坦——1983年毕业于江西理工大学,1986年在兰州交通大学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9年在寒旱所获博士学位,2000年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生导师,同年12月被任命为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看似平坦的人生缘何成就辉煌?“在我的人生的道路上 ,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几步”,赖远明说。人生中关键的第一步是在程国栋院士的极力推荐下,他破格进入了中科院“优秀百人计划”,程院士的理由是:国家太需要这样既懂土木工程又懂冻土,并愿意扎根西部的优秀人才了!当时的冻土专家多是地质地理专业背景,主要研究冻土的天然属性,难以在冻土路基结构设计方面提出精准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赖远明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这是我人生中关键的第二步,它给予我鞭策,为200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打下基础”。‎ 关键的第三步,赖远明坦言自己差点儿走歪了。2008年,南方有所大学招聘副校长,赖远明动了回南方的念头。“程老师劝我一定要慎重作决定,南方没有冻土,一旦去了那里,我的学术研究将不完整、不系统。”赖远明也暗自给自己鼓劲,“刚来甘肃流鼻血、吃黑面馍馍的日子都熬过来了,已经适应了西部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冻土还有很多现象和机理没有揭示。”‎ 说到这里,赖远明笑了:“现在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我都会说我是甘肃人。”‎ 来西部32年,结缘冻土21载,赖远明感叹,冻土研究这门冷门的学科,变成了热门的学科,冻土变成了“热土”,“但依然还有很多空白在等待我们研究,有很多与冻土领域关系密切的工程需要我们提供理论支持和解决方案”。‎ 赖远明认为,青藏铁路给了他报效祖国的机会,他常常对学生说,做科研不仅要将论文发表到国际一流的杂志上,更要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把论文写到祖国的大地上。‎ ‎(摘自《中国科学报》,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赖远明为在昆仑山隧道采集岩石样品,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解决了很多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B.青藏铁路中一半是多年冻土地段,修建中要使冻土不融沉、路基保持稳定难度极大,以致西方人士都判定“这是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但中国人却凭借自身的努力解决了这一世界难题。‎ C.设置保温材料这一传统的保护冻土的方法不适合青藏铁路的修建,因为保温材料的保温功能丧失,冻土就会马上融化。‎ D.在西部的32年间,赖远明为一心扑在冻土的研究上,推动了冻土研究这门冷门学科的发展,他表示还将为与冻土领域有关的工程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解决方案。‎ ‎5.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赖远明能“破冻土难题,创天路奇迹”的原因。(4分)‎ ‎6.请结合文章分析赖远明在平坦的人生中成就辉煌的三个关键步骤,并联系现实举出实例谈谈你认为哪一点最重要?(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 狼 杀 ‎(一)‎ 刘老汉除了种地,还在西山埋了不少捕兽夹子。村里很多人都把这当作副业。只是这两年已很难在西山捕到野猪和狼了,它们差不多都快绝迹了。‎ 这天,刘老汉在山顶意外发现了一只被兽夹困住的小狼。刘老汉见狼皮已受损,且又是一只幼狼,便一脚踩住小狼的脑袋,抽出随身的匕首,冲小狼的脖子上一抹。‎ 血流尽,刘老汉便蹲下身,三下两下剥了小狼的皮,割断它的两条后腿,清理出两副狼骨。听说用小狼的腿骨泡烧酒,可疗治经年不愈的风湿性关节炎。‎ 那天晚上,西山上有只母狼整整哀号了一夜。‎ ‎(二)‎ 刘老汉翻身起床,隔壁竹床上的儿子,睡得正香。他想了想,决定不喊他。‎ 日未出,天未醒,林子里的老鸹子还在叫。东边山头只有一丝麻麻亮。刘老汉提着镰刀,踩着露水,深一步,浅一步,径直赶往西山脚的那块油麦地。他想趁天亮前把地里熟透的麦子收割掉。‎ 山风沁凉,刘老汉站在田埂上紧了紧黑布褂,心想,等把这茬麦子卖了,娃儿明年娶媳妇的钱就不用愁了。‎ 忽然,刘老汉觉得身后有动静,扭头一看,扑面来的竟是一张龇着獠牙的血盆大口!‎ ‎……‎ 刘小山起床时,满屋子都是毛茸茸的太阳光了。昨晚的梦好美咧,他梦见自己跟陆家庄的李晓燕成亲了。‎ 隔壁床是空的,爹已经下地干活了。起得这么迟,爹肯定要骂我咧!刘小山一骨碌从床上跳下来,飞也似的奔向西山脚的油麦地。‎ 然而,油麦地里没有爹。刘小山只在田埂边看到爹的镰刀。地上有斑斑的血迹。刘小山的头皮噌的一下就麻了。最后,在山顶的一块苔痕斑驳的石头上,刘小山看到了一个面目全非的头颅。‎ 刘小山抱着头颅号啕大哭,从早上一直哭到晚上,哭到眼泪都干了时,他对头颅说,爹,孩儿一定替你报仇!‎ ‎(三)‎ 雾起。日隐。天地笼着一抹浑浊的灰白。‎ 一阵腥风扫过,他知道,它来了。‎ 追了它三天三夜。他已精疲力竭。本打算找个草窝随便躺一下,但就在这时,它出现了,像幽灵一样无声无息,从峡谷的纵深处,它是一头灰色的母狼,额角一块疤痕,壮硕如小牛。踩着碎石,朝这边一步步紧逼过来。‎ 但雾掩藏不住它嗜血的死神的气息。正如雾也掩饰不了他熊熊的仇恨的火焰。‎ 它知道这将是一场无可避免的血战。眼前这个人身形消瘦,看起来疲弱不堪,但他的眼神却和他手中的刀一样,杀气腾腾。‎ 它低吼着,压低前肢,龇出尖利的獠牙,趁对方眼神稍一游离,纵身一跃,瞅准喉管,闪电般直扑过去。‎ 他深知狼的奸猾,故意拿眼瞟了下别处。他知道它一定会发起攻击。只是,他没想到它的速度会那么快,快到像一阵风,快到像一道电,他差点被扑了个措手不及。‎ 一道青白的光倏地划过。‎ 它落地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左后腿火辣辣的,被刀切开一道深已见骨的伤口,血汩汩地流。‎ 他捂着肚腹,血水顺着指缝漫溢而出,滴滴答答,溅落在被雾打湿的碎石和青草上。‎ 他喘息着,忍着剧痛,举起镰刀冲上去,决计给受伤的狼最后一击。‎ 刀锋直奔狼首。‎ 它拖着沉重的后腿,躲过了呼啸而来的刀锋。瞅准机会,反身跳到他的后背上,两只前爪死死地插进他的双肩。‎ 牙死死地咬着他的脖子,刀深深地扎在它的肚腹上。‎ ‎(四)‎ 刘小山七岁那年,在西山脚放牛时发现一只额角有道疤痕的“小狗”。小东西瘦骨嶙峋,好像有很多天没吃东西了,看起来很可怜。刘小山便丢了几颗油炒花生给它。‎ 吃完了花生,“小狗”走过来舔了舔刘小山的手,像是表示感激。刘小山想抱下它,它却跳开了,并冲刘小山龇出了两颗小獠牙。刘小山冲它摆手,示意它不要怕,那“小狗”却头也不回地窜进了山林。它的尾巴一直是拖着的。此时,刘小山才反应过来,那是一只狼。‎ 但刘小山并没感到害怕,而是冲小狼逃去的方向笑出了声。心想,那只狼以后说不定会怀念油炒花生米咧。‎ 太阳落山时,刘小山骑在牛背上,跟同村的小伙伴们炫耀着他与一只小狼的神奇邂逅。夕阳很美。那时的西山安静得就像一幅画。‎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刘老汉杀死了小狼是因为自己的风湿性关节炎经年不愈,听说要用小狼的腿骨泡烧酒来治疗,而且现在在西山已经很难捕捉到狼了。‎ B.小说描写刘老汉杀死小狼,虽用语不多,但非常形象,一“踩”一“抽”一“抹”,三个动词充分展现了刘老汉捕杀猎物的娴熟技艺。‎ C.刘老汉对儿子的怜爱、儿子成亲的美梦、温暖的阳光与獠牙、血盆大口、斑斑血迹、面目全非的头颅,一喜一悲展现了人生的无常。‎ D.刘小山与母狼的生死搏斗是小说的高潮部分,叙事角度在人狼之间不断切换,营造了让人窒息的紧张气氛,突显了人狼之间的仇恨。‎ E.小说最后的环境描写“夕阳很美。那时的西山安静得就像一幅画”渲染了宁静的氛围,象征了人和狼(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8.小说以“狼杀”为标题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4分)‎ ‎9.小说最后一部分写到刘小山“与一只小狼的神奇邂逅”,这样刻意地营造一种情节上的巧合,你觉得好吗?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理解。(5分) ‎ ‎ 二、古诗文阅读(共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 睿宗景襄皇帝,讳拖雷,太祖第四子,太宗母弟也。方太祖崩 时,太宗留霍博之地,国事无所属,拖雷实身任之。闻燕京盗贼白昼剽掠富民财物,吏不能禁,遂遣塔察、吾图撒合里往穷治之,杀十有六人,盗始屏息。‎ 庚寅秋,太宗伐金,命拖雷帅师以从,破天城堡,拔蒲城县,闻金平章合达、参政蒲阿守西边,遂渡河,攻凤翔。凤翔既下,有降人李昌国者言:“金主迁汴,所恃者黄河、潼关之险尔。若出宝鸡,入汉中,不一月可达唐、邓。金人闻之,宁不谓我师从天而下乎!”拖雷然之,言于太宗。太宗大喜,语诸王大臣曰:“昔太祖尝有志此举,今拖雷能言之,真赛因也。”赛因,犹华言大好云。遂大发兵。‎ 拖雷总右军自凤翔渡渭水,过宝鸡,入小潼关,涉宋人之境,沿汉水而下。拖雷既渡汉,金大将合达设伏二十余万于邓州之西,据隘待之。时拖雷兵不满四万,及得谍报,乃悉留辎重,轻骑以进。十二月丙子,及金人战于禹山,佯北以诱之,金人不动。拖雷举火夜行,金合达闻其且至,退保邓州,攻之,三日不下。遂将而北。‎ 壬辰春,合达等知拖雷已北,合步骑十五万蹑其后。拖雷按兵,遣其将忽都忽等诱之。日且暮,令军中曰:“毋令彼得休息,宜夜鼓以扰之。”太宗时亦渡河,遣亲王口温不花等将万余骑来会。天大雨雪,金人僵冻无人色,几不能军,拖雷即欲击之,诸将请俟太宗至破之未晚,拖雷曰:“机不可失,彼脱入城,未易图也。况大敌在前,敢以遗君父乎!”遂奋击于三峰山,大破之,追奔数十里,流血被道,资仗委积,金之精锐尽于此矣。太宗寻至按行战地顾谓拖雷曰微汝不能致此捷也诸侯王进曰诚如圣谕然拖雷之功著在社稷盖又指其定册云尔。拖雷从容对曰:“臣何功之有,此天之威,皇帝之福也。”闻者服其不伐。‎ 五月,太宗不豫。六月,疾甚。拖雷祷于天地,请以身代之,又取巫觋祓除衅涤之水饮焉。居数日,太宗疾愈,拖雷从之北还,至阿剌合的思之地,遇疾而薨,寿四十有阙。‎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二》,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太宗寻至/按行战地/顾谓拖雷曰/微汝不能致此/捷也/诸侯王进曰/诚如圣谕然/拖雷之功/著在社稷/‎ B.太宗寻至/按行战地/顾谓拖雷曰/微汝/不能致此捷也/诸侯王进曰/诚如圣谕/然拖雷之功/著在社稷/‎ C.太宗寻至按行/战地顾谓拖雷曰/微汝/不能致此捷也/诸侯王进/曰/诚如圣谕/然拖雷之功/著在社稷/‎ D.太宗寻至/按行战地顾谓/拖雷曰/微汝/不能致此捷也/诸侯王进曰/诚如圣谕/然拖雷之功/著在社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庚寅是汉族传统纪年——干支纪年中的一个年份。“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 B.定册亦作“定策”。古时任命将帅,书其事于简册上以告宗庙,这就叫做“定策”。‎ C.不豫是天子有病的讳称。“豫”本意为安和之意,“不豫”就是不舒服。文中指太宗患病。‎ D.薨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前文的“崩”指帝王死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拖雷能担重任。太祖去世时,国家大事无人掌管,拖雷实际上肩负起这个责任。他派遣官员严厉整治燕京盗贼白天抢劫富人财物的事件,杀死16人,使盗贼销声匿迹。‎ B.拖雷善于听取意见。他跟随太宗征伐金朝,渡过黄河,攻下凤翔。降将李昌国建议从宝鸡出兵,进入汉中,到达唐州、邓州,拖雷认为该计策很好,上奏太宗,得到赞赏。‎ C.拖雷用兵果敢。拖雷渡过汉水,探知金朝大将合达占据险要之地埋伏20多万大军等待他,便留下全部军用物资,让骑兵轻装前进。在禹山佯败诱敌,举火夜行,大获全胜。‎ D.拖雷骁勇善战。天下大雪,金兵冻得几乎不能作战,拖雷没有同意众将领提出的等太宗到达后再去袭击敌人的请求,在三峰山发动攻击,大败金兵,全歼金人的精锐部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拖雷曰:“机不可失,彼脱入城,未易图也。况大敌在前,敢以遗君父乎!”‎ ‎ (2)拖雷从容对曰:“臣何功之有,此天之威,皇帝之福也。”闻者服其不伐。‎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11分)‎ 减字木兰花·题雄州①驿 蒋兴祖女②‎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注】①雄州:今河北雄县。 ②蒋兴祖女:宜兴(属江苏)人,父蒋兴祖,靖康时阳武令,金人入侵时死于国难。其女被金兵掳去,北行途中作词题于雄州驿。‎ ‎14.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辘辘车声如水去”是怎样表达感情的?(5分)‎ ‎ 15.本词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在抒情方式上侧重点不同,请以“月照孤村三两家”和“万结愁肠无昼夜”为例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5分)‎ ‎(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 ‎(2)《劝学》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 。”‎ ‎(3)《登高》中从时间和空间着笔,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疾病缠身而漂泊孤独的诗句是:‎ ‎“ , 。” ‎ ‎(4)《锦瑟》一诗中自问自答,追忆往昔,表现怅惘痛苦心情的诗句是:‎ ‎“ , 。”‎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  “ , 。”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莫言在中国文坛上虽非________,但其文学才华和艺术创造力令人瞩目。他的小说创作以乡土气息和农民本位为主线,塑造了余占鳌、上官氏、西门闹等率情任性的农民形象。小说《丰乳肥臀》,运用________的艺术概括力,通过上官鲁氏这个母亲的遭遇,把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性所遭受的苦难和母亲的伟大与宽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纯以文学水平而言,莫言获奖________。‎ A.出类拔萃 不同凡响 实至名归 B.出类拔萃 出神入化 名副其实 C.鹤立鸡群 出神入化 名副其实 D.鹤立鸡群 不同凡响 实至名归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驾驶自动挡汽车常发生错把油门当刹车,甚是危险。安徽无为中学高二学生俞笑花了一年多时间,发明出紧急刹车误踩油门自动刹车系统。‎ B.茶叶价格在经过多年上涨后,茶叶市场受到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公务用茶、商务用茶的需求锐减,高端茶叶市场萎靡不振,高档名优茶价格下跌。‎ C.村落文化的复兴与重构迫在眉睫,将优秀的传统村落文化纳入国家主流媒体的视野,使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与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这些关系到国家民族文化安全。‎ D.北京海关力争经过半年努力,打击扰乱粮食进出口秩序的走私违法活动,全力铲除走私进口粮食的专业性犯罪团伙,维护国家粮食的切实安全。‎ ‎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 ‎《中国成语大会》以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输出和传播为己任,以轻松愉悦的竞赛形式向全国广大电视观众传递成语之美。从根本的正道沧桑讲,________。中国要建成文化大国、文化强国,要靠文化的力量提升,靠价值观的影响力。‎ A.只要把握了成语的内在含义,就能继承和使用成语 B.继承和使用成语,需要把握成语的内在含义 C.准确把握成语的内在含义,才是继承和使用成语的最好方式 D.只有了解了成语的内在含义,才可以继承和使用成语 ‎20.下面这幅图画在第8届全国税收宣传漫画大赛获得二等奖,请你为图画拟一个标题并揭示其寓意。(5分)‎ 标题:____ _ ‎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 ‎ ‎21. 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6分)‎ 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 ‎,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湄江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半期考试 高二语文答案 ‎ ‎ ‎1.C(“他们只能在网络上用一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说法过于绝对,原文第3段末尾表述为“他们或许只能在网络上用这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 ‎2.D(对“本文作者不对‘网红’粉丝们的精神生活加以批判和鄙夷”的原因分析有误,从原文来看,原因是认识到“网红”粉丝们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下层,大多数没有机会接受精英式教育。)‎ ‎3.D(“社会文化既然需要有高雅与通俗的形式之分”与“在评判‘网红’肤浅、低俗与否时,不能将错误归咎于‘网红’自己或‘网红’粉丝群体”两个分句从原文内容来分析推断,没有构成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 ‎4、(1)B(A项不正确,赖远明的确为在隧道采集岩石样品,使身体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但用“惨重”一词形容不大妥当。C项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用这种方法保温的冰棍儿早晚还是要化掉”但不是说“马上融化”。D项说赖远明“在西部的32年间,一心扑在冻土的研究上”不当,与冻土结缘的时间是21年。)‎ ‎5、①有创新精神:如何主动冷却路基,从理论到实验数据都是空白的,工作没有规范,需要赖远明有创新精神。②思考问题深入全面:如思考研究碎石粒径,从不同侧面、层面思考了碎石粒径的问题。③有崇高的敬业精神:为了进入隧道采集岩石样品,缺氧三个小时,身体上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④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赖远明被程国栋举荐加入中科院“优秀百人计划”就是因为他在冻土路基结构设计方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答对2点给满分)‎ ‎6、三个关键步骤:①伯乐的赏识:赖明远是在程国栋院士的极力推荐下,才进入了中科院“优秀百人计划”;②国家的鼓励: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给了他科研工作以鞭策,为进一步成功打下了基础;③对人生道路的准确选择:推掉南方某大学副校长的职务,留在甘肃研究冻土研究。(1点1分,2点3分)‎ 我认为伯乐的赏识很重要,纵然你有过人之资,如果没有人赏识,也就难以找到一条通往成功的大路,比如华罗庚,如果没有熊庆来的举荐,他怎能成为清华的一员,并在数学事业中勇攀高峰。(2分,要求结合现实,举出例子,言之成理)‎ ‎7.D.E.(选E给3分,选D给2分,选B给1分,选A、C不得分。B.动作描写的作用分析不完整,不仅“体现了刘老汉捕杀猎物的娴熟技艺”,更表现了人残杀动物的可怕。A.杀小狼并不是因为狼稀少了,小说中也没有提及是刘老汉自己的风湿性关节炎经年不愈,这只是乡村人的蒙昧。C.这一喜一悲并在不展现人生的无常,而表现的是人类的残忍与仇恨破坏了人类自身的美好生活与自然的祥和平静。)‎ ‎8.①狼杀是文章的线索,全文都围绕人与狼互杀来展开事件。②以“狼杀”为标题,表面上写狼杀了人,但实际上暗示了大自然的报复是人类自身行为招致的,揭示了主题。‎ ‎(4分。每点2分)‎ ‎9.这样写好。因为①小说最后以补叙的方式写到了小山小时候喂小狼的经历,与前面小山追杀母狼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同一只小狼从受人点滴恩惠表达感激到杀人报仇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写升华了主题,发人深思。②小说最后的补叙更加鲜明地揭示出悲剧的根源就在于人类的贪婪与仇恨心理,当我们心中对自然充满善意的时候,自然和人一定会和平共处的。③描写小狼吃了小山给的花生,也懂得感谢,但与人之间还是保持了距离,这也提示我们人类应该对大自然保持足够的敬畏,维持应有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5分。观点明确(好或不好)1分,原因解说每点2分,写出两点即可。如只有观点而无解说,则观点不得分。如有其它理解,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0.B (这段文字是太宗与诸侯王褒奖拖雷的对话。抓住人称“太宗”“诸侯王”,以及关键词“曰”即可断句。加上标点符号为:太宗寻至,按行战地,顾谓拖雷曰:“微汝,不能致此捷也。”诸侯王进曰:“诚如圣谕,然拖雷之功,著在社稷。”)‎ ‎11.B (“任命将帅”错误,应为“尊立天子”。)‎ ‎12.C (“大获全胜”与原文意思不符,原文是“退保邓州,攻之,三日不下。遂将而北”。)‎ ‎13.(1)拖雷说:“机不可失,他们倘若逃入城内,就不容易消灭他们了。况且大敌就在眼前,怎敢把他们遗留给国君呢!”(“彼”“脱”“图”“敢”各1分,大意1分。) ‎ ‎(2)拖雷从容地回答说:“臣有什么功劳?这完全是上天的神威,是皇帝的福气啊!”听的人都佩服他不自我夸耀。(“对”“何功之有”“此……也”“伐”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  睿宗景襄皇帝,名拖雷,是太祖的第四个儿子,太宗同母的弟弟。当太祖逝世时,太宗留居在霍博一带,国家大事无人执掌,是拖雷实际肩负这个责任。他听说燕京的盗贼白天抢劫富人财物,官吏不能禁止,就派遣塔察、吾图撒合里前去严厉整治,杀了16人,盗贼才销声匿迹。‎ 庚寅年秋天,太宗征伐金朝,命令拖雷率领军队跟随,攻下天城堡,占领蒲城县,听说金朝的平章合达、参政蒲阿防守在西部边境,于是就渡过黄河,去攻打凤翔。凤翔攻下来以后,有一个投降过来叫李昌国的人说:“金朝君主迁都到汴京,所依仗的只是黄河、潼关的险要。如果从宝鸡方向进兵,进入汉中,用不了一个月就可以到达唐州、邓州。金人如果知道我军已至,定会觉得我们的军队是从天而降!”拖雷认为他说的对,就告诉了太宗。太宗非常高兴,对各位诸侯王和大臣说:“以前太祖就曾经有心这样做,现在拖雷能说出来,真是赛因啊!”“赛因”,就像汉语说的“非常好”。于是就大规模地发兵了。‎ 拖雷率领右军从凤翔渡过渭水,经过宝鸡、穿过小潼关,进入宋人境地,沿着汉水而下。拖雷渡过汉水之后,金朝大将合达在邓州西部埋伏了20多万兵力,占据险要之地等待着他。这时拖雷的兵力还不足4万,等得到刺探来的情报后,他便留下全部的军用物资,骑兵轻装前进。十二月丙子日,同金兵在禹山交战,拖雷假装败退来引诱他们,金兵不为所动。拖雷的部队举着火把趁夜前行,金将合达得知拖雷将要到来,就退兵去保邓州,拖雷攻打邓州,三天没有攻下来。于是率军北返。‎ 壬辰年春天,合达等人得知拖雷已经北返,集合15万步兵、骑兵跟在他的部队后面。拖雷按兵不动,派遣部将忽都忽等人去引诱金兵。将近黄昏时,拖雷向军队下达命令说:“不要让他们得到休息,应当在夜里击鼓呼叫来骚扰他们。”太宗这时也渡过黄河,派亲王口温不花等人率领一万多骑兵前来会师。当时天下着大雪,金兵冻得不能动弹、面无人色,几乎不能作战了,拖雷要立即袭击他们,各位将领则请求:等太宗到达后再去袭击敌人也不晚。拖雷说:“机不可失,他们倘若逃入城内,就不容易消灭他们了。况且大敌就在眼前,怎敢把他们遗留给国君呢!”于是在三峰山奋勇击敌,大败金兵,追赶几十里,金兵血流遍道,物资兵器抛弃满地,金人的精锐部队在这次战斗中被全歼了。太宗不久到达,到战地巡行视察,回头对拖雷说:“如果没有你,是不能取得这样大的胜利的。”各位诸侯王向太宗进言说:“事情确实正如皇上所说的一样,然而拖雷的功劳,最主要的还是在安邦定国。”这指的是拖雷拥立太宗为帝一事。拖雷从容地回答说:“臣有什么功劳?这完全是上天的神威,是皇帝的福气啊!”听的人都佩服他不自我夸耀。‎ 五月,太宗身体不适。六月,病情加重。拖雷对天地祷告,请求用自己的身躯代替太宗得病,又取来男女巫师举行除灾去祸仪式的涂抹洗浴之水喝了。过了几天,太宗病好了,拖雷跟随他返回北方,走到阿剌合的思一带,拖雷患病逝世,享年不足40岁。‎ ‎14.第一问: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国破家亡以及难以归乡的苦痛之情。(2分)第二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抒情,把不停前行的囚车声比作不断的流水声,用渐渐远去的车声表达了作者离故乡越来越远、再也无法返乡的痛苦心情。(比喻2分,分析1分。手法如果答“以实写虚”可得1分。其他答案,意思对即可。) ‎ ‎15.前半部分侧重于借景抒情。(1分)“月照孤村三两家”是借景抒情,描绘了一幅只有三两户人家的荒村景象,不仅揭示了金兵烧杀掳掠造成的惨象,更衬托出作者被掳离乡、身陷异地那种无比悲苦的心境。(2分)后半部分侧重于直抒胸臆。(1分)“万结愁肠无昼夜”直接写作者到了日也愁、夜也愁的地步,突出了国破家亡的悲哀。(2分)(意思对即可)‎ ‎16.(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分。每小题1分。)‎ ‎17.D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第一空,根据“虽非……但其文学才华和艺术创造力令人瞩目”,填“鹤立鸡群”更恰当。不同凡响: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不平凡。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第二空,根据“通过上官鲁氏这个母亲的遭遇……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填“不同凡响”更恰当。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第三空,根据“纯以文学水平而言”,填“实至名归”更恰当。)‎ ‎18.C (A.成分残缺。缺少“发生”的宾语中心词,在“错把油门当刹车”后补上“的事情”。B.两主争锋。将“在”移到“茶叶价格”前面。D.语序不当。“维护国家粮食的切实安全”中的“切实”作状语,应放在“维护”前,改为“切实维护国家粮食的安全”。)‎ ‎19.C.‎ ‎20.(标题)明知故犯(2分) (寓意)讽刺社会上某些人知法犯法,恣意践踏法律的可耻行径。(2分)‎ ‎21.本题要求在语段中嵌入仿写的句子,题干指向很明确,隐含信息也很丰富:一是补写的两句话要与前两句话构成一组排比句;二是每个句子中后面的词语都要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四字短语;三是所写内容要与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参考答案:与苏轼夜游赤壁 与王昌龄伴舞琵琶 ‎22.作文参看全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范文示例:‎ ‎“红包奖励”折射教育低俗化 红包,译名lucky money,颇具幸运之意,在中国传统礼俗中是用于年节庆典中长辈对晚辈的赠给,也有主客之间的礼节往来。在当下“互联网+”的时代,红包已不再只是那带有粗糙厚实之感的小红纸袋,摇身一变成为微信窗口里的虚拟图片,弹指间即可收获红包的快感。‎ 当如此娱乐化的红包被江苏某高校的焦老师用作点名神器时,我既佩服其善于捕捉职业高校学生的好奇逐利的心理,同事也为今天的师道竟已沦落到先取悦学生,在换取教学秩序的稳定,而深感悲哀。学生出满勤,成绩进步,过节……都能赢得焦老师的红包奖励,不论含金是几何,但终得以换来他的课堂座无虚席,师徒日渐升温的和谐美满的场面。但撤去其外表的冠冕堂皇,余下的仅是“我出钱你出勤,我包红包你回心”‎ 罢了。如此新招到底于教学有多少价值?学生抢红包出满勤又折射出怎样的求学意志?‎ ‎“红包”本是“礼轻情意重”,在生活中我们用它来表达祝福,焦世奇老师与时俱进“诱惑”学生,其用心良苦值得肯定,但用红包物欲刺激,逗引学生,从另一角度看却是引诱学生的金钱欲望。学生到课堂听课,学好学业,本是分内之事,而如今却与红包这浓厚的金钱色彩相挂钩,于那些真心读好书的学生也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原本单纯的求知,如今却因老师的这一做法也沾上了利欲色彩。‎ ‎“微信签到”、“刷脸神器”、“拍合影照”等点名神器层出不穷,在网友调侃逗乐的同时,也引发我们的深思:当下学生的求知欲只能由金钱来刺激?而师道尊严又该何去何从?这些看似创新的举措,冲击了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思想,也不自觉地自我贬低,师道尊严已在红包发出时消失殆尽了。‎ 但事实上,我相信焦世奇老师发微信红包实属无奈之举。“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很多高校的学生翘课已是家常便饭,学风堕落更是见怪不怪。本该是人生最佳探究与思考年龄却厌学,沉迷于电子产品的现象并非个例。由此担负“欲人之无惑”之重担的教师更是举步维艰,发红包以“讨好学生”,成为“美女老师”“女神老师”来吸引学生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这又确实是教育手段低俗化的表现。由此学生与老师间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的结果就是教育的衰败。‎ 欲改变现状,纠正歪风邪气,从根源来说,教育者应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注重实践,使学生真心爱上学习,真切地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充实感与愉悦感。而求学者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师长,尊重知识。‎ 红包包不住沉甸甸的知识,知识亦不需要红包的外包装。红包作为习俗符号,该被珍惜使用;而知识作为个人灵魂的填充,更应该被崇敬与尊重。新时代下的师道尊严该由师生共同维护。‎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