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张家港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 语文试题 命题:陈凤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有人说,悔恨是紧跟着罪过的,这句话似乎并不适用于________在我们心灵里的仿佛已经在那里安家落户的罪过。我们能够痛悔和改正因一时的措手不及或者是感情冲动而犯下的罪过,但是,那种年深日久、________,而且扎根在意志坚定者身上的邪恶则是不容易扭转的。后悔就是否定我们的初衷,反对我们原来的想法,叫我们四处乱走,________。 A. 盘桓 根深蒂固 无所适从 B. 盘踞 盘根错节 不知所措 C. 盘桓 盘根错节 不知所措 D. 盘踞 根深蒂固 无所适从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盘桓:徘徊,逗留。盘踞:非法占据,霸占。从后文的“安家落户”来看应选“盘踞”。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容易动摇。盘根错节:形容事情或关系复杂,纠缠不清。从后文“扎根”“不容易扭转”来看,强调根基深,不可动摇,应选“根深蒂固”。无所适从:指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或不知怎么办才好。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根据前文“四处乱走”,应选“无所适从”。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A.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B.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C.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D.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答案】D 【解析】 - 24 - 【详解】此题考核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考纲规定的常用的修辞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借代和反复,有人也把对比列入到修辞的行列,注意明确修辞的特征,然后具体的区分,此题主要考核比拟,题中A项,由“赴”可知是比拟;B项,由“莲愁”可知是比拟;C项,由“明月不谙”可知是比拟;D项,“听”和“过”都是“人”的行为,不是比拟。故选D。 3.下面对联中没有提及的古代名人是( ) 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洞庭月广陵潮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氏文右军字南华经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书窗。 A. 王维 B. 王羲之 C. 司马迁 D. 杜甫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此题主要考核作家作品等,题中“少陵”指杜甫,“摩诘”指王维,“左氏”指左丘明,“右军”指王羲之,“南华”指庄子的《南华经》,“屈子”指屈原,对联中没有提到司马迁。故选C。 4.下列选项中诗句,填入白居易的《曲江有感》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曲江西岸又春风,万树花前一老翁。__________________,若论惆怅事何穷? A. 年事已多筋力在 B. 自别花来多少事 C. 遇酒逢花还且醉 D. 西南一望云和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文学常识的能力,要求根据内容补写诗句,答题时注意从格式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从格式看,注意对仗,四个选项对仗都不是特工整,但根据内容看,前面是“万树花前一老翁”,后句应该围绕“花”写,排除AD项,B项,虽写“花”,但是“别花”,不是眼前,排除。故选C。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24 - 到了天池,有人脱口说了一句:“春水碧于蓝。”________这样的风景就像在明信片上看到过的一样。 ①它们长得非常整齐,一棵一棵挨着,依山而上 ②天池的水,就是碧蓝碧蓝的。 ③池水极平静,雪山和塔松倒映在池水当中。 ④上面稍远处,是雪白的雪山。 ⑤山上密密匝匝地布满了塔松,塔松即云杉。 A. ②①③⑤④ B. ②④⑤①③ C. ③②④①⑤ D. ③④⑤①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横线上内容的第一句应该紧承“春水碧于蓝”,与“水”有关,②③都与“水”有关,但第③句中还有“雪山和塔松”,在第③句前面应该有对“雪山和塔松”分别解说的内容,所以第②句应放在最前面,且第②句中的“就是碧蓝碧蓝的”内容与“春水碧于蓝”接应。所以排除C、D项。从第③句中“雪山和塔松”推断,④⑤句应放在③句的前面,“塔松”是长在“山上(雪山)”的,所以④在⑤前,①句又紧承⑤句,是云杉“长得非常整齐,一棵一棵挨着,依山而上”,所以选B项。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记旧本韩文后 欧阳修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 - 24 - 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欲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当然者。而孔、孟皇皇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予固知其不足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就而学之。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已矣。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 集本出于蜀,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凡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黎先生文集》为旧物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予于此本,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6.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 游:游玩 B. 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 怪:对……感到奇怪 C. 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素:向来 D. 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 特:特别 7. 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开头部分记叙了作者年少时偶然从朋友家得到《昌黎先生文集》的经历。文中提到的《昌黎先生文集》《昌黎集》《昌黎先生集》以及标题中的“旧本韩文”均指同一部书。 B. 欧阳修认为,韩氏之文的湮没无闻与盛行于世都有其当然之理。韩文的兴废表明,真正的好文章固然可能“沉投弃废”于一时。但终究会为“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 C. 欧阳修曾利用其它版本对旧本韩文进行多次修订,补足了缺失的卷帙。使之最终成为善本。他认为韩文之大行于世并非因为自己的倡导,而是因为韩文本身“深厚而雄博”。 D. 本文追述了作者得韩集、读韩文、作古文的亲身经历,反映了韩氏之文从“沉投弃废”到“大施于今”的情况,从而也反映出北宋中期“古文”创作逐渐兴盛的发展过程。 - 24 - 8. 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孔、孟皇皇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 (2)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 9. 欧阳修钟情韩愈文章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答案】6. D 7. C 8. (1)所以孔子、孟子会惶恐不安于一时,却被千世万代学习效法。 (2)那么我的所作所为,难道是用来急于博取名誉和势利的吗? 9. 少得《昌黎集》藏于家中,后反复阅读、补缀校订;韩文深厚雄博,意义重大,大行天下。 【解析】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D项,“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中的“特”可以联系课内所学的内容解答,《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句子“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由此可以知道此处的“特”应解释为“只是”。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比如本题的D项可以联系课内的内容解答。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C项,“并非因为自己的倡导”错,从文章第三段所说“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可知。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 24 - 【技巧点拨】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就可以找到选项对应的内容,在文章的第三段,经过比对即可发现问题所在。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翻译的时候,应先找名词,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第一句中,“皇皇”,惶恐不安;两个“而”,前一个表因果关系,后一个表转折关系;“而师法于千万世”被动句式,“孔、孟皇皇于一时”状语后置句。第二句中,“岂”,难道;“所以”,用来……的;“干”,求取。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9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欧阳修钟情于韩愈文章的原因有哪些”,这是考查学生筛选概括的能力。可以到文中找到答题的区域,筛选出相关的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或者翻译。文章第一段“见其言深厚而雄博,……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文章最后一段“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找到诸如此类的文字,然后再进行概括即可。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解答文言文的概括题,首先应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意;然后仔细审题,寻找答题区间,比如本题,就可以到文中找到有关“欧阳修钟情于韩愈文章”这样的内容,然后进行概括。最后组织答案的时候,可以采取如下方法。一是摘录法,就是选摘原文词句来作答的一种方法。要点:解题时应抓住与答案有关的关键语句,文中有的关键句如观点句或抒情议论句如果吻合题意,可以直接摘录;如只出现关键词,那还需要去改写。如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的,文中的重要句子就必须翻译。二是句意(层意)提取法:就是需要概括的内容在文章或文段中并无明显的中心句,读者要通过阅读文章,自己去感受、体会、把握和提炼大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方法。 【参考译文】 - 24 - 我年少时家住汉东,汉东地处偏僻闭塞没有什么求学的人,我家里又贫穷没有藏书。(只有)州郡南边有一大户人家姓李,他的儿子李尧辅很好学。我儿时常常到他家游玩,看见墙壁间有个破筐藏着旧书,我打开它来看,得到《昌黎先生文集》六卷,文字有遗漏颠倒没有次序,于是向李家求借这部书回去。阅读它们,感到其中文辞深远厚重雄浑博大,但是我因年纪还小,不能穷究它的意义,只是感到它境界开阔浩大无边,令人喜爱。 这时天下人学习的是杨亿、刘筠的“西昆体”,号称时尚文章,擅长这种文体的能够考中科举,博取名声,在世人面前夸耀,不曾有人提起韩愈的文章。我也正在考进士,把考试的诗赋作为主要的文章来写。十七岁应州试,被主考官黜退。于是取出所藏的韩愈文章重新阅读,感叹道:学写文章的人应当达到这个地步才罢休啊!于是对当时人不谈韩愈文深感奇怪,但是自己也没有空闲学习韩愈的文章,只是时时独自挂念在心里,认为自己正在考进士谋求禄位来奉养母亲,如果获取了禄位,应该好好在韩愈的文章上下工夫,来实现我向来的志愿。 过了七年,我进士及第,在洛阳做官。当时尹师鲁这些人都还在,于是我们就一起写作古文。就拿出所收藏的《昌黎集》来修补连缀它,又向别人家索取所拥有的旧版本来校对审定。那以后天下求学的人也渐渐地趋向于写作古文,韩愈的文章就流行于世,到今天大概有三十多年了,求学的人非韩愈不学了,可以说是盛事了啊! 啊!圣人之道本来有施行很远却在眼前被限止,也有过去被忽视而在今天被看重的现象。不仅仅是世俗的喜欢或厌恶它让它这样的,也有它理当如此的方面。所以孔子、孟子会惶恐不安于一时,却被千世万代学习效法。韩愈的文章,被埋没不被人看重达二百年之久,但到今天被普遍重视。这又不只是喜好或厌恶所能决定的,也许是它时间久了意义更显明,不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消失,虽然暂时被埋没,但最终会永远光耀下去,那圣人之道也是这样。 我起初得到韩愈的文章,是在它们被埋没被废弃的时候,我本来知道它们不能足够用来追逐时代所喜好的以求取权势和好处,在这时去亲近它学习它,那么我的所作所为,难道是用来急于博取名誉和势利的吗?也只是久已有志于此罢了!所以我做官晋进时不会为之高兴;降退时也不会为之惧怕,大概是我的志向先已定下了,而学习韩愈也使我理应如此。 《昌黎先生文集》本来是从蜀地印行的,文字刻画比现在流行的版本要精致多了,但脱字错误的地方很多。三十年来,只要听说别人有较好的版本,我一定会求取来校正我收藏的版本。文集最后册数不够,现在不再补充,是慎重对待增添文集内容的缘故。我家里藏书上万卷,只有《昌黎先生集》是旧有的东西。啊!韩愈的文章、学说,是万代共敬仰,天下共同传诵并享有的。我对于这本集子,只因为它是旧有的东西而特别珍惜它。 - 24 -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各题。 送李九贬南阳 钱起 玉柱金罍醉不欢,云山驿道向东看。 鸿声断续暮天远,柳影萧疏秋日寒。 霜降幽林沾蕙若,弦惊翰苑失鸳鸾。 秋来回首君门阻,马上应歌行路难。 【注】金罍:大型盛酒器和礼器。蕙若:蕙草与杜若,皆香草。 10. 作者如何以“送”贯穿全诗?请简要分析。 11. 请概述诗歌颈联表达的丰富情感。 【答案】10. 首联从送别之宴写起,点出送别地点; 颔联描绘送别之景;颈联抒发送别之情; 尾联想象别后友人途中的情形。 11. 对友人才高志洁的称赞;对友人横遭贬谪的同情;自己失去同道的伤感。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梳理诗歌构思脉络,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全面理解诗歌的内容,在答题思路方面,分层理清每部分的内容,如果诗歌中有行文线索,需要围绕线索进行概括。在答题形式与规范方面,一般逐联去分析概括便可,然后进行表述,重点在于真的读懂古诗。全诗以“送”字为线索,首联交代送别地点,描绘送别时把酒言欢依依不舍的场景。颔联重在描绘送别之时的环境氛围,营造了清冷悲寂的意境,通过环境衬托出送别之时的悲 伤之情。“蕙若”“鸳鸾”在古诗里都象征着贤能的人才,颈联通过写“蕙若”被霜打湿, 翰林院失去了“鸳鸾”来表达对友人被贬、无奈送友离去的惋惜和痛心。尾联最终写送别之前,友人不得不踏上征途的无奈处境。考生按照这种思路思考作答即可。 【11题详解】 - 24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题考察学生对于古诗情感的理解把握,可以把“意象”“关键词”作为突破口,同时结合整首诗进行整体把握。“霜降”“弦惊”体现友人遭到贬官的艰难现状。“蕙若”“鸳鸾”象征友人的贤能,这样的贤能之人被贬触发了作者对于友人同情与感伤,朝廷失去了这样的贤能之人也暗含作者的惋惜之情,从“蕙若”“鸾鸳”等词汇也可以看出作者对朋友高尚品格和出众才华的赞赏。此外面对友人的离去,本联也包含了作者的不舍与难过。理解分析古诗情感是古诗鉴赏中学生必备的能力,本题整体难度中等,要求学生们能从整体上把握古诗。答题时应注意审题,锁定范围,可以结合送别诗常见的典型情感,及其本诗的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点睛】古诗词常见思路脉络主要有三种:(1)“二分法”,即上阙是第一层,下阙是第二层。上阙铺陈,下阙议论或抒情或叙事。(2)“三分法”,一般结构是:首联是第一层,颔联和颈联是第二层,大部分为写景叙事, 尾联是第三层,集中抒情比较多。(3)“四分法”,即“起”“承”“转”“合”四个层次。“起”即引起全诗话题,“承”起过渡作用,“转”开始慢慢由写景转入抒情、由写实转入写虚。“合”为收尾,一般集中 抒情比较多。本诗属于典型的送别诗,诗歌标题对于全诗的内容概括比较明显,因此整体难度不 大。颔联中“蕙若”“鸳鸾”两个意象的含义可能会造成学生的答题阻碍,注意要结合注释 进行作答,当然也需要学生加强自身的文学素养。 12.名句默写 (1)燕子来时新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破阵子》)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 (3)秋色连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苏幕遮》) (4)渐霜风凄惨,________________,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 (5) 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林新月人归后。(冯延巳《鹊踏枝》) (6)今逢四海为家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7)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8)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答案】 (1). 梨花落后清明 (2). 庭院深深深几许 (3). 波上寒烟翠 (4). 关河冷落 (5). 独立小桥风满袖 (6). 故垒萧萧芦荻秋 (7). 人迹板桥霜 (8). 肯将衰朽惜残年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根据上下文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芦荻”的写法。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 24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敲铜锣的孩子 袁省梅 初冬的太阳青白冷寂地走到头顶时,铜锣黄亮的声音在羊凹岭的巷里响了起来,咣,咣,咣。正在玩耍的孩子嚷嚷着,耍把戏的来了。 敲铜锣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宽大的棉袄随了胳膊的摆动,像罩了个罩子般硬撅撅地晃,裤子却短,黑红的脚腕露了半截。他看上去也不冷,额上冒着汗,把一面铜锣敲得嘹亮。戏台子下蹲的站的来了好多人。冬闲,人们都出来看个热闹。 开始演出了。都是十来岁的孩子,已经脱了棉袄棉裤,光着脊背,只穿条灰白的单裤子,在一个黑脸大汉的指挥下,钻火圈,骑单车,抛大缸…… 表演顶尖刀的是敲铜锣的孩子和黑脸大汉。一把亮闪闪的尖刀顶在那孩子的脖子下,另一头的尖刀顶在黑脸大汉的脖子上。一旁的铜锣皮鼓霹雳啪擦,敲打得紧紧慢慢。看热闹的人心也跟着紧紧慢慢地乱扑腾,就见那黑脸大汉和那孩子顶着尖刀,伸开着两臂,一步一步转着圈走得缓慢,沉重。只见那孩子的脸胀得紫红黑亮,眼睛瞪得溜圆,眼珠子快要蹦出来般,凸出了眼眶,亮的尖刀已经深深戳进了他的喉里。细的棍子一点点弯曲,弯曲……终于,在一阵急促的锣鼓声中,在人们的唏嘘中,棍子咔嚓折断。那孩子和黑脸大汉慢慢收了气息,微微笑着向一周的人们鞠躬致意。 人们看着那孩子,顺出一口气,旋即就嗷嗷地叫起好来。人们是没想到这小小孩子,黑黑瘦瘦的,还有这般好的气功。有胆大的娃娃悄悄走上去,想摸那孩子的肚子。那孩子故意将肚子鼓得老大,等娃娃们小心地刚碰到他的肚子,他忽地瘪了下去,吓得娃娃手一弹,倏地缩回。那孩子就嘿嘿笑,一旁的人都嘿嘿笑。 锣声又响在羊凹岭的巷子时,敲铜锣的孩子开始挨家挨户地收粮食了。 那孩子见了门,不进去,站在门口把铜锣敲得响亮。屋里的人听见了,就会拿出两个馒头,或者一个南瓜三五个红薯,或者是,一瓢麦子三四个玉米穗,反正是,家里有啥,就给点啥。那孩子见人拿了东西出来,就不敲了,鞠一下躬,翻过铜锣,接了粮食。出了门,他把铜锣里的粮食装到一只灰的布袋子里。 走到二豁子门口时,巷里闲坐的人使着眼色不让那孩子在二豁子家门口敲铜锣。二豁子没有男人,一个寡妇扯着七个淌鼻涕的娃娃,日子过得烂抹布样皱巴。况且,凭着二豁子的性格,她能给你一口唾沫一顿斥骂,还能有什么? - 24 - 那孩子看着人们给他挤眼扯嘴的,以为人家跟他开玩笑,他也朝人们挤眼扯嘴地逗闹。笑闹中,就站在二豁子门口把铜锣咣咣地敲响了。 筛晃着一头枯草样乱发的二豁子看见那孩子手上捧着锣,站在当门口,脸上就黑下一层,撅着嘴,不耐烦地摆着手,走走走。 那孩子却不走。 二豁子看那孩子的黑眼睛溜溜地瞪着她,短的头发硬撅撅地直愣愣,就有点可笑。 你要给我当儿子,我把你这布袋子装满。 那孩子不说话,也不走。 门口看热闹的人哄地笑了,都说留下吧,给二豁子当儿子吧。 捧铜锣的孩子还是不说话,笑笑,把铜锣往二豁子脸前凑。二豁子看见铜锣暗哑的光映出那孩子一张谦卑的倦容,抬眼就看见那孩子的眼神也清明,也倔强,好像是,还有点忧郁。 二豁子的心莫名地疼了一下。 这娃。二豁子拍了拍那孩子的头,轻,而且柔。 有人说,做她娃多好,省得你跟个讨饭的一样可怜。 那孩子突然敲响了铜锣,咣地一声,响亮,突兀,也寒凉,冰块般撞向每个人。人们一个哆嗦,还没回过神来,那孩子缓缓地说,我不是讨饭的。说着,一手提着铜锣,一手把布袋子猛地摔到肩上,在人们的一片惊叹中,走了。 那孩子走了好一会儿了,木槌撞在铜锣上的声音,当当当,还清凉凉地响在二豁子的耳边,细碎,纷乱。 这娃,脾气还挺大。 嗤,再大也是个耍把戏讨饭的。 别说了。二豁子突然大吼一声,白白黑黑的碎语刀切般没了,人们瞪着二豁子,不明白她好好的,咋就生气了。 二豁子从裤腰里摸出一个黑灰的手绢,抽出五角钱,把手绢包好,又塞到腰里,一手抓了三四个玉米棒子,踏踏地跑了出去。人们面面相觑,抬头看天,讪讪地,天要变了,好像是。 人们撵着二豁子时,她已经往回走了。敲铜锣的孩子在她身后咣地敲了一下铜锣,又敲了一下。人们看见那孩子的手上捏着一张皱巴巴的五角钱。过了一会儿,那孩子提着铜锣还在那儿站着。 夕阳红亮,将干黄灰白的羊凹岭涂染得明亮,又温暖。 13. 简要概括小说中羊凹岭人的生活状态。 - 24 - 14. 小说中敲铜锣的孩子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15. 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1)你要给我当儿子,我把你这布袋子装满。 (2)敲铜锣的孩子在她身后咣地敲了一下铜锣,又敲了一下。 16. 请探究小说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 【答案】13. 物质生活艰苦,精神生活贫乏。 14. ①敲锣召集观众的是他,表演最惊险节目的是他,挨家挨户收取粮食的也是他,表现孩子的少年老成和能担当。②表演结束后和村子里的娃娃玩笑,误会村人的意思朝他们挤眼扯嘴逗闹,表现孩子的活泼顽皮,不失稚气天性。③挨家收粮食时不进门,接粮食前鞠躬,表现孩子谦卑。④村人轻慢他跟讨饭的一样,他以锣声表达抗议并转身离开,表现孩子的自尊和倔强。 15. (1) 故意为难孩子,想让他知难而退。(2) 对二豁子的反转行为有点懵(或惊讶),下意识地用敲锣表示感谢。 16. ①通过色彩描绘,渲染了阳光下羊凹岭的明亮、温暖,烘托了人物内心的温暖;②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赞美艰难困苦中绽放的人性美的光辉,升华了主题;③呼应开头,让小说形成完整的结构。 【解析】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简要概括小说中羊凹岭人的生活状态”,这是考查学生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首先根据题干明确概括的要求,“羊凹岭人的生活状态”,然后考生需要到文中圈出作者直接或间接写羊凹岭的内容,如第一段写到“初冬的太阳青白冷寂地走到头顶时,铜锣黄亮的声音在羊凹岭的巷里响了起来,咣,咣,咣。正在玩耍的孩子嚷嚷着,耍把戏的来了”,对于耍把戏的欢迎说明羊凹岭精神生活的贫乏;如演出结束后,敲铜锣的孩子挨家挨户收粮食时,“屋里的人听见了,就会拿出两个馒头,或者一个南瓜三五个红薯,或者是,一瓢麦子三四个玉米穗,反正是,家里有啥,就给点啥”,这说明羊凹岭物质生活的艰苦。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 - 24 - 是“小说中敲铜锣的孩子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考生应到文中圈出描写孩子的内容,然后根据这些描写进行概括。如“敲铜锣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表演顶尖刀的是敲铜锣的孩子和黑脸大汉”“敲铜锣的孩子开始挨家挨户地收粮食了”,从任务的分派来看,这表现出孩子的少年老成和能担当的特点;如“那孩子故意将肚子鼓得老大,等娃娃们小心地刚碰到他的肚子,他忽地瘪了下去,吓得娃娃手一弹,倏地缩回。那孩子就嘿嘿笑”“那孩子看着人们给他挤眼扯嘴的,以为人家跟他开玩笑,他也朝人们挤眼扯嘴地逗闹。笑闹中,就站在二豁子门口把铜锣咣咣地敲响了”,这表现出孩子的活泼顽皮,不失稚气天性;如“那孩子见人拿了东西出来,就不敲了,鞠一下躬,翻过铜锣,接了粮食”,这表现出孩子处事的不卑不亢;如当别人说他是乞丐的时候,“那孩子突然敲响了铜锣,咣地一声,响亮,突兀,也寒凉,冰块般撞向每个人。人们一个哆嗦,还没回过神来,那孩子缓缓地说,我不是讨饭的。说着,一手提着铜锣,一手把布袋子猛地摔到肩上,在人们的一片惊叹中,走了”,这表现出孩子的自尊和倔强。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一般包括两种,即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正面描写指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进行描写,侧面衬托指借助环境和他人进行衬托。然后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到文中圈出描写该人物的内容,如本文中,考生可以根据敲铜锣孩子在表演杂耍和收粮食过程中的表现来概括其特点。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这是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首先找到文中的画线句,然后结合前后的语境分析人物的心理。第一句,“你要给我当儿子,我把你这布袋子装满”,这是语言描写,是二豁子对敲铜锣孩子说的话,联系上文对二豁子的介绍可以知道,二豁子这样说是故意为难孩子,想让孩子知难而退不问自己要粮食;第二句,“敲铜锣的孩子在她身后咣地敲了一下铜锣,又敲了一下”,这是动作描写,一开始二豁子为难孩子,不想给他粮食,而现在不但给了他粮食,还给了他五角钱,敲铜锣的孩子对二豁子的反转行为有点懵,下意识地用敲锣表示感谢。 【16题详解】 - 24 -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这是针对小说结尾设题。一般从情节、人物形象、主旨等几个角度思考作答。首先回归文本找到小说的结尾,“夕阳红亮,将干黄灰白的羊凹岭涂染得明亮,又温暖”,这是以环境描写收尾,这与第一段“初冬的太阳青白冷寂地走到头顶时”的景物描写形成呼应,首尾圆和;“明亮”“温暖”说的不仅仅是环境,更是人情,羊凹岭的生活也许是贫瘠的、艰苦的,但在这种艰苦的生活中,我们依然能看到温暖的人情,作者借助环境描写,赞美艰难困苦中绽放的人性美的光辉,升华了小说的主题;文章以环境描写收尾,一般都是意味深远,言有尽而意无穷。小说结尾从如下几个角度分析理由。情节角度:①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②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主题角度: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手法角度: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情感角度:悲剧性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喜剧性结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 六、 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朱良志 ①不二法门的根本落脚点,就是“世界的意义只在其自身”,真即实,实即真。不二之法,乃是彰显生命意义之法,就是任由生命自由兴现之法。 ②世界的意义只在其自身,禅宗说:何不任由其自在圆成?禅宗有“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一境,最当此理。 ③“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本是苏轼诗中的一联,后来被禅家借来说明禅的境界。禅家以“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韦应物诗)为第一境;以“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为第二境。认为,“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是由第一境(初境)上升而来的。 ④在第一境中,空山茫茫,落叶飘扬,四处寻觅,天地苍苍,目无所见,意态荒荒。在外境的强“夺”下,人的欲望意识如落叶飘零。但这是不是就是“空”的境界?禅家认为,这还不够。因为这还是个“分别境”,就是说,在这个境界中,人还是个清醒的观照者,还是个探求者,还是在“寻”,一“寻”就是有目的的活动,一有目的就是不自由的,不自由活动中的人,不能说是真实的人。 ⑤而第二境“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则是进入到不二之境中,“人”没有了,所谓“空山无人”,“人”到哪里去了呢?“人”与“境”冥然合契了,“人”丢失在“境”中。“人”没有了意识,没有了占有的欲望,没有了追求的念头,这就是意念的“空”,这是一片生命的清空。在这无所羁绊的生命世界中,“水流花开”——一切自在兴现,山是山、水是水的兴现。打开了生命的锁,世界没有了妨碍: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何碍白云飞。不二是空寂的,在不二中,有真机跃现,这又是活泼的。不二是至静的,在至静中有至动,这就是所谓在静穆的观照中有飞跃的生命的含义。陶渊明有诗云:“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在无云的澄明长天中,但有微风澹荡、天鸟翻飞,此得空寂中水流花开之意。 - 24 - ⑥石涛在一幅画中题“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以赠友人。在一幅设色山水中有题跋道:“夕阳在山云在水,高歌人醉杏花天。”又有题画诗道:“茅屋无人到,云生谷口田。”风自起,云自飘,不劳人为,云在青天,水在溪流,就任它们自在兴起吧,一个画家所要表达的就是这世界的语言。戴醇士也是一位对禅有极高修养的艺术家,他说:“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东坡晚年乃悟此妙。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也。”他有题画跋道:“松影阑干,瀑声淙潺。何以怡颜,白云空山。”他的意思是,人还权力于世界自身,人的意识的淡出,人不说了,让世界去说。世界的说就是我的说,落英缤纷,水流淙淙,风轻云淡,春燕差池,那就是我。 ⑦韦应物《滁州西涧》是一首童叟皆知的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我在这里读出的正是自在圆成的思想。世界生机鼓吹,我抱琴来,何用弹之!“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的这些小诗,传达的哲学智慧可不小,清逸的思理,淡远的境界,空花自落的圆成,在无声中,震撼着人的灵根。 (选自《中国美学十五讲》,有删改) 17. 请简要概括文章第⑤段的论述层次。 18. 文章第⑦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9. 请通观全文,概括文中“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之境所包蕴的思想。 【答案】17. ①首先指出进入不二之境中的“空”就是“人”与“境”冥然合契,是生命的清空。②然后指出“水流花开”就是一切自在兴现。③最后用陶渊明的诗来证明不二之境的特点。 18. 引用论证(举例论证)。作用:①有力地证明了“世界是自在圆成”的观点。②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使得论证更加具体。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19. ①世界的意义只在其自身,任其自在圆成。②生命的清空,生命的无所羁绊,“人”与“境”的冥然合契,“人”丢失在“境”中。③人还权力于世界自身,人的意识的淡出,一切自在兴现。④空寂中,有真机跃现,在静穆的观照中有飞跃的生命。 【解析】 17题详解】 - 24 - 此题考核分析文章的论证层次的能力,要求分析文章第⑤段的论述层次,分析时注意根据段落的陈述对象划分层次,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表述,根据文句“‘人’与‘境’冥然合契了”“这就是意念的‘空’,这是一片生命的清空”“‘水流花开’——一切自在兴现,山是山、水是水的兴现”“陶渊明有诗云”可知文段先写“空山无人”,再说“水流花开”,最后用陶诗例证。 【18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文中的论证方法和作用的能力,答题时先明确手法,然后分析作用,此题要求分析文章第⑦段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从文章看,引用韦应物和王维的诗句,分析作用首先从“引用”的作用分析: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使得论证更加具体;丰富了文章内容;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引用诗句论证的观点,根据文中的句子“王维的这些小诗,传达的哲学智慧可不小,清逸的思理,淡远的境界,空花自落的圆成,在无声中,震撼着人的灵根”可知论证观点是“世界是自在圆成的”。 【19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要求概括文中“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之境所包蕴的思想,可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分析概括,此题可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世界的意义只在其自身”概括第一点;根据“‘人’与‘境’冥然合契”“‘人’丢失在‘境’中”“‘人’没有了意识,没有了占有的欲望,没有了追求的念头,这就是意念的‘空’,这是一片生命的清空”概括第二点;根据“在这无所羁绊的生命世界中,‘水流花开’——一切自在兴现,山是山、水是水的兴现”概括第三点;根据“不二是至静的,在至静中有至动,这就是所谓在静穆的观照中有飞跃的生命的含义”概括最后一点。 【点睛】分析文章结构思路,答题时首先要对文章进行简单的层次划分,概括各层次的内容;然后理清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层进关系还是对比关系等;再看提出或论证观点时运用哪些事例, 答题时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的词语连接,尽量使用原句,并把原句用引号引起来。一般的答题方式为“首先借助……引出……;接着通过……,提出……;最后……指出……”。 七、作文(70分) 20.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答案】【习作例文】 造就和谐自我 - 24 - 海派在显摆时常用的一句话就是:“阿拉(我)那能(怎么样),那能”。想当年,即使“阿拉”钻着“鸽子笼”,但到外面也要西装领带,不管别人怎样的嘲笑他的假领头,但“阿拉”还是那样的不以为然,装着阔佬显牛逼,里子不重要,只要形象有了,面子也就有了。这也许就是最体现“阿拉”的“和谐自我”。 “和谐”一词还真是一个现代新词,且还极其的热门。从词义看,就是和睦谐调之意。从社会或群体层面看,反映了一种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社会背景、生活环境等因素,如今海派要“造就和谐自我”,大概就是想抽身于这个背景或环境,独自来解剖自我。否则,作为一个个体怎样体现和谐关系呢? 人有七情六欲,若是某个因素出现了矛盾冲突,自然也就不和谐了。当然,有矛盾并不都是坏事,就人生而言,矛盾也是人生成长的对立统一。正如海派所悟的一样:“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不知当年海派领衔提出“解放思想”的口号,是因为自我的不和谐,还是因为需要被和谐呢?都说人有灵魂,正是人的灵魂主宰着自己的情感和欲望。也正是因为人的情感和欲望经常出现矛盾,所以人的灵魂也常常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然而,在这个世界上,似乎有两种人最富“和谐自我”,一是能自我超脱的人,常被人称为“乐天派”或“逍遥派”,但这种超脱也是暂时的,只是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而已。另一种就是没有意识、没有灵魂、没有欲望,也不知疼痛、不知痛苦的疯子,最典型的人物就是吃了“AX神经阻断药”的横路敬二。(日本电影《追捕》中的人物) 在“阿拉”的灵魂中是“那能”对待自我的情感与欲望,“那能”处理自我心中的“坚硬”与“柔软”的呢?终于从“阿拉”的历史教科书中找到了答案。崇尚英雄是否太坚硬,革命史矛盾冲突是否过于显现了,所以“阿拉”决心把他们剔出历史教科书。历史不是帝王将相写的,是人民写的,所以把领袖删除了,转而替代的盖茨又“那能”代表人民?意识形态少了,思想清空了,灵魂也就荒芜了,“阿拉”自然也超脱了,自我也就和谐了。“阿拉”不仅是这样造就自己,也是用同样的方法造就自己的门徒门生,并高喊着: “阿拉,你看多么神奇的新干线,一直走,不要向两边看,你就会融化在时空隧道里!” 【解析】 试题分析:今年上海题是一则材料作文,延续了近几年高考作文“两概念”对立统一、辩证思维的路子,引导语文教育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这类作文题将比喻型材料和关系型材料合二为一,并在设置好的范围中谈关系。此题看似比较开放,其实有些封闭。“坚硬”和“柔软”的两部分,无论如何权衡轻重、把握分寸,最后的落脚点都是达到自身和谐。题目读起来并不复杂,但审好题很有难度,逻辑性很强。“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其实就是“能”对“能”、“否”对“否”,只有协调好了,才能达到和谐。 - 24 -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高二语文第Ⅱ卷(附加题) 命题:杨颖蕾 友情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案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本卷满分为4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 知 敌 之 害 而 不 知 为 利 之 大 秦 有 六 国 兢 兢 以 强 六 国 既 除 訑 訑 乃 亡 敌 存 灭 祸,敌去召过。有能知此,道大名播。惩病克寿,矜壮死暴;纵欲不戒,匪愚伊耄。我作戒诗,思者无咎。 (柳宗元《敌戒》) 21.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22. 柳宗元与同时代的________ 都是____________的倡导者。 23. 柳宗元在本段中论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案】21. 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利之大/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訑訑乃亡/敌存而惧/敌去而舞/废备自盈/祗益为愈/ 22. (1). 韩愈 (2). 古文运动 23. 敌人存在可以免除灾祸,敌人不存在反而会招致过失 【解析】 【21题详解】 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知”“而不知”语意转折,“而”前断开;“秦”和第二个“六国”做句子的主语,前面断开;“兢兢以强”是“秦有六国”的结果,“訑訑乃亡”是“六国既除”的结果,中间断开;“敌存”“敌去”结构对称,内容对比,中间断开;“祗益为愈”是“废备自盈”的结果,中间断开。 【22题详解】 此题考核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此题考核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和柳宗元,注意平时积累。 【23题详解】 - 24 -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筛选文中的重点句子作答。此题要求概括柳宗元在本段中论述的主要观点,根据文中的句子“敌存灭祸,敌去召过。有能知此,道大名播”可知“敌存灭祸,敌去召过”是文章的中心,也就是作者的观点,翻译成现代汉语即可。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 人人都知道敌人有作为自己仇敌的一面,却不一定懂得对自己还有有益的一面;人人都知道敌人对自己有危害的一面,却不一定懂得对自己还有有利的一面。秦国有六国为敌,因此能够兢兢业业,使国家强盛起来;六国已经除去之后,(秦朝骄傲自得,)不久就灭亡了。敌人存在而知道戒惧;敌人不存在就得意忘形;放弃戒备而骄傲自满,恰恰足以酿成今后的祸患。敌人存在可以免除灾祸,敌人不存在反而会招致过失。能够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他的德行就会光大,名声就会远扬。能够预防疾病的人,才能够长寿;自恃强壮的人,容易死于暴病;纵情逞欲而不知警戒的人,不是愚蠢就是混乱。我写下这篇《敌戒》诗,能够思考其中道理的人可以免除过错和灾祸。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茶馆》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二马》《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有《龙须沟》《方珍珠》等。 B. 长篇小说《家》以20世纪4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 C. 觉民和觉慧称大哥觉新为刘半农的“作揖主义”,说他喜欢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 D. 话剧《茶馆》是老舍先生创作的,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终被无情的社会吞没。 E. 《欧也妮·葛朗台》中,仆人拿侬在葛朗台家辛苦劳作了三十多年,在第二十年上,葛朗台才痛下决心赏了她一件漂亮的衣服,那是她收到的唯一礼物。 - 24 - 【答案】BE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中外名著的能力。名著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的作家、作品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题中B项,“40年代初期”错误,应为“20年代”;E项,“一件漂亮的衣服”错误,应为“一块旧表”。故选BE。 25.简答题 (1)(他扫视了破旧、斑驳、土气的屋子)绷着脸说:“唉!乖乖,我当真是在葛朗台先生的府上吗?他当真做过索漠市长,是巴黎葛朗台先生的哥哥?” 上文“绷着脸”说话的人是谁?“他”为什么来到葛朗台先生的府上?又受到葛朗台先生怎样的“款待”? (2)下面是《茶馆》中哪两个人物的台词?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①“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了,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 ②“年头越乱,我的生意越好!这年月,谁活着谁死都碰运气,怎能不多算算命、相相面呢?” 【答案】(1)查理 查理因为父亲生意破产打算自杀而被打发到葛朗台先生家。 葛朗台拿乌鸦肉招待侄儿,不让拿侬在面包中加奶酪,阻止女儿为侄儿在咖啡里多放糖。 (2)①庞太监。 清末维新变法失败,封建势力依然顽固。 ②唐铁嘴。 民国军阀混战,百姓流离失所。 【解析】 - 24 -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中外名著的能力。这类题目重点考查对名著中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把握,考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可以形成如下知识网络:书中的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有哪些,这些情节能展示人物什么特点;人物和人物有什么样的关联,等等。此题两道题目分别考核《欧也妮·葛朗台》和《茶馆》,重点考核文中的人物以及具体的情节。如第一题是《欧也妮·葛朗台》中的情节,考生可以根据材料中“绷着脸”“巴黎葛朗台先生的哥哥”以及题干中“来到葛朗台先生的府上”“受到葛朗台先生……‘款待’”等信息判断出说话者是“查理”,因为“绷着脸”显示人物此时心情不好,而“巴黎葛朗台先生的哥哥”暗示了说话人与老葛朗台之间的关系,而“款待”加了双引号,暗含讽刺;明确了人物之后,就要回忆查理来到葛朗台府上的原因,以及葛朗台如何来招待他的。第二题是《茶馆》中的人物台词,从题干的要求来看,考生要先根据台词判断出人物,然后再根据台词的内容分析时代的特征,这就需要考生回顾《茶馆》中的人物有哪些,他们的身份分别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他们常说的话是什么,然后再分析题干提供的台词内容,看与哪个形象相关。如“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了,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从“圣旨”“祖宗的章程”等信息可以看出,该人对大清朝应该是拥护的,而对参与维新变法的谭嗣同应是憎恨的,这与文中的庞太监的形象是相合的,因为他是清宫中有权有势的总管太监,在平民百姓面前表现得傲慢不可一世,对“变法”怀着刻骨仇恨,为维新派被镇压而洋洋得意;如“年头越乱,我的生意越好!这年月,谁活着谁死都碰运气,怎能不多算算命、相相面呢”,从“算算命”“相相面”可以看出该人的身份,应该是算命先生,由此可以联系到唐铁嘴。最后还要根据这两人的话概括出当时的时代特点,由“圣旨下来了,谭嗣同问斩”可知,清末维新变法失败;由“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可知封建势力依然顽固;由“年头越乱”“谁活着谁死都碰运气”可知军阀混战,百姓流离失所。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中国古人读书著书重实,这已成为常识。还应当说,不仅是虚中有实,而且是实中有虚。前者不必说;后者可以说是以实事表达思想,以语言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语言之外”的意思。这就是所谓“寓言十九”。以虚表虚的比较少,如《老子》之类。这些书里也有实。不过可能是口传,而记下来的就有骨无肉了。流传广远而悠久的都是有实事或有故事的书,《列子》就是如此。 《列子》是道教的三大“真经”之一,仅次于老子《道德经》和庄子《南华经》。可是久矣夫比不上老、庄,而到现代更受冷落。原因大概是这书被证明为后来的“伪作”,不是《汉书• - 24 - 艺文志》中著录的原本,更不是《庄子》里说的那位“御风而行,泠然善也”的列御寇所作。编订作注的张湛是晋人,所以有人以为可能是注者所作或编纂。《列子》不属于“先秦诸子”,于是地位大降。其实这部书有自己的特色。其中思想的来龙去脉比书的流传更为广远。特色之一便是书中的寓言故事多,也就是以实说虚的多。不仅有浓厚的文学意味,而且有明显的民间色彩。因为可能书出于魏晋,内有佛经故事被“取为我用”,所以书又降低一格。实际上引用故事主要是继承战国诸子以来传统,而且和印度佛经有一点大不相同。佛经故事总是以故事来证明一条已说的道理,中国的,例如《列子》,却常用故事来说明一条未说的道理。道理讲不清楚,就来一段故事。认为《列子》是思想和故事的杂烩也罢,较秦、汉书为晚出也罢,不应当抹杀这书表达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意义。它不仅发挥了秦、汉以来以至魏、晋的社会思想,而且延续到以后,特别是在民间,并未断绝,不仅是神仙理想。 (节选自金克木《“道、理”〈列子〉》,有删改) 26. 请具体解释“以实说虚”在文中的意思。 27. 作者对《列子》这部书,肯定了哪些方面? 28. 材料中有哪些信息可以证明《列子》“可能书出于魏晋”?请分点加以概括。 【答案】26. 以实事或故事来说明难以讲清楚的道理。 27. ①有浓厚文学意味,②有明显的民间色彩,③表达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意义。 28. ①《列子》中有佛经故事,公元前后佛教始传入中国,所以列子的成书时间应该在汉代以后;②现存《列子》的最早版本是由晋人张湛编订作注;③《列子》不属于“先秦诸子”。 【解析】 【2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以实说虚”在文中的意思,如此就要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解读,如“可以说是以实事表达思想,以语言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语言之外’的意思”“常用故事来说明一条未说的道理。道理讲不清楚,就来一段故事”。对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7题详解】 试题分析:作者对《列子》这部书,在很多方面进行了肯定。如作者认为,《列子》这部书“特色之一便是书中的寓言故事多,也就是以实说虚的多。不仅有浓厚的文学意味,而且有明显的民间色彩”“不应当抹杀这书表达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意义。它不仅发挥了秦、汉以来以至魏、晋的社会思想,而且延续到以后,特别是在民间,并未断绝,不仅是神仙理想”。如此,作者就从文学贡献和思想传播方面对这部书进行了肯定。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8题详解】 试题分析:文中证明《列子》“可能书出于魏晋”的相关内容集中在第二段,“编订作注的张湛是晋人,所以有人以为可能是注者所作或编纂。《列子》不属于“先秦诸子”,于是地位大降。”“因为可能书出于魏晋,内有佛经故事被‘取为我用’。”这些都可以作为相关的论证依据。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 24 - - 24 - - 2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