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习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钢城第四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习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在我国公众持有的各种幸福观中,有两种十分流行。一种可谓之为资源占有幸 福观,它把幸福等同于占有资源(金钱、财富、权力等等),认为占有的社会资源 越多越幸福。另一种把幸福看作是感性欲望(物质欲望)的满足,以为感性欲望越 是得到满足、获得的享受越多越是幸福。这种物质享受幸福观比前一种幸福观更 为流行,为更多的人所奉行。 这两种幸福观自古以来就存在,它们虽然在人性中有其根源,但受到市场经济 利益驱动机制的激发,从过去的羞羞答答走向了今天的大胆直白。在市场经济条 件下,谋求利益最大化成为人们行为的普遍动机。所有社会资源本身都是利益, 而且可以作为带来更大利益的资本。于是,在不少人那里,占有资源便不再是作 为幸福的必要条件,而成为人生的目标,成为自我实现的标志。市场经济发展的 一个重要后果是消费主义盛行。市场主体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断刺激和开发 人们的消费欲望,给人们欲望的满足提供了目不暇接、花样翻新的产品和服务。 在这种消费主义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很容易以为欲望得到越多满足、得到越高层 次的满足就越幸福。于是,物质享受幸福观便流行起来。 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都是偏颇的幸福观,已经导致和可能导致人 生与社会问题。 资源占有幸福观最大的问题是会导致人生异化,即将作为幸福条件的占有资源 当作了幸福本身,并受控于占有欲,从而损害人生和社会。占有一定的资源是人 生幸福的必要条件,但它只是幸福的条件而不是幸福本身。一旦将资源占有当作 人生目的加以追求,当作幸福本身,那么占有欲望就会不断膨胀,最后充斥整个 心灵,人不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而成为不断膨胀的贪欲的奴隶。 物质享受幸福观的问题不在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在于仅局限于此而忽视了人的 其他需要的满足,容易导致心理问题。人的需要或欲望有不同的层次,物质需要 是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除此之外,人还有情感的需要、社会尊重的需要,以及 马斯洛所说的基本需要之上的自我实现需要。所有这些需要都要得到一定程度的 满足,心理才能平衡与和谐,否则就会发生心理问题,甚至会患上抑郁症之类的 心理疾病。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作为唯一追求,必然会导致这样的恶性循环:欲望 得不到满足会感到痛苦、郁闷、愤懑,得到满足又会感到无聊,于是又会追求更 多、更强烈的欲望的满足,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心灵不能承受欲望之重。 如果我们不能将幸福理解为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那么,我们应 当如何理解幸福呢?或者说,幸福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能通过努力奋斗逐步使其人性闪耀善和美的光辉,人格完善 而高尚,个性获得健康而丰富的发展,生活充满乐趣、充满创意和充满魅力。显 然,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状态就是人的幸福状态。 (节选自江畅《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幸福观》,2017 年 1 月 23 日《光明日报》) 1. 下列关于“幸福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源占有幸福观认为占有的社会资源越多就越幸福,把幸福与占有资源混为 一谈,其错误在于把幸福的条件当作幸福本身。 B. 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是当前在我国公众中非常流行的两种幸福 观,但毋庸讳言,这两种幸福观都是有失偏颇的。 C. 物质享受幸福观把物质欲望的满足当作幸福,错误地以为获得物质享受越多 就越幸福,但其危害程度小于资源占有幸福观。 D. 作者认为,幸福不是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而是人的自由与全 面发展。一个人如果达到这一状态,就是幸福的。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种流行的幸福观都存在一定偏颇,已经导致和可能导致人生与社会问题,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导致人生异化。 B. 受物质享受幸福观支配的人难以实现内心的平衡与和谐,相反,却容易陷入 恶性循环之中,直至不能承受欲望之重。 C. 追求物质享受并没有错,物质享受幸福观错在只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满足人 的其他需要,这容易使人产生心理问题。 D. 如果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生活充 满乐趣、创意和魅力,那么他就是幸福的。 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本身就是利益且可以带来更大利益,故而不少 人把占有更多资源当作人生目标与自我实现的标志。 B. 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古已有之,这在人性中有其根源,但在今 天它们变得十分大胆直白,这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C. 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消费主义的盛行,不断刺激和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对 物质享受幸福观的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 D. 资源占有幸福观容易导致人生异化,使人被占有欲控制;且占有欲会不断膨 胀直至充斥人整个心灵,从而使人成为贪欲的奴隶。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5 分)。 年三十的私房菜 付春从城里回家时,爹和妈正在院子里剔玉米棒子。他们都没有发现身后的儿 子付春。付春一声不吭地跨进院门,拎着大包小包进了自己的屋,放下行李,就 一头栽倒在床上。爹和妈同时停止了手上的动作。时间静止了两分钟后,付春透 过掉了半块的玻璃窗听见爹说,春,回来了?妈马上站起身来,责怪爹说,他爹, 春都进屋了,还问?快去抱柴禾,我给儿子做吃的去。付春拉起被角,捂在脸上, 眼泪无声地流下。 付春在城里一家五星级酒店当厨师。付春的厨艺好,在这家酒店一干就是五年, 五年间付春很少回乡下,五年的城市生活让他下意识里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城里人, 他甚至发誓要在这家酒店干一辈子。然而,没想到这家酒店自从去年易主后,因 经营不善,一天比一天不景气,上个月彻底宣告破产。 失业这个月,付春把城里所有的饭店、酒店都找遍了,没有一个地方能容纳他。 一些有名气的饭店、酒店,都有自己稳定的厨师团队,就算人家缺人手,他进去 也只能是个打杂的。太小的饭店,薪水太低,高不成,低不就,就把付春挤回乡 下的家了。付春感觉自己一下子从繁花似锦的春天走进了寒风凌厉的冬天。付春 想着想着睡着了。 春,快起来吃饭了。妈站在窗外,小心翼翼地喊付春,生怕声音大了,把儿子 吓不见了似的,儿子已经有很久没回家了。 饭桌上的菜,都是付春打小就爱吃的菜:干椒炒青菜、韭菜炒鸡蛋、火腿末炝 嫩玉米。汤是酸菜土豆汤,酸菜是妈自己腌的乡下常见的老酸菜。旁边是一锅刚 焖好的玉米饭。这些上不了台面的饭菜,也只有在家里才能吃到,虽说都是些在 付春看来上不了台面的菜,但味道却是出奇的好。 付春很快就风卷残云般,把桌子上的饭菜一扫而光。爹和妈几乎一筷子未动, 看着狼吞虎咽的付春,笑得嘴都合不拢。付春看着爹妈,抹着嘴回味着刚才的饭 菜香味儿,突然脑子里像打开了一道尘封已久的门,付春兴奋地一连说了好几声 “我怎么没想到呢?”爹和妈被付春整糊涂了,还没回过神来,付春已经拎着大 包小包跑出院门了,爹和妈赶紧跟到院门外,说:“春,你这刚回来,又要去哪儿 啊?”“回城里。”付春头也不回地说。 付春有足够信心让自己成为城里人,他不再怕失业,这一切都源于妈做的饭菜。 付春在吃了妈做的菜后,突然想到了时下城里流行的私房菜,他想,现在城里人 吃饭店都吃腻了,我何不当一名专做私房菜的厨师呢? 很快,付春的私房菜就在城里闯出了名气,很多有钱人、领导都请付春到家里 专门为他们做私房菜。尤其是每年的春节,付春更是分身无术。 付春不断创新他的私房菜,几年后名声越来越大,钱也挣下不少,还在城里买 了房子,拥有了城市户口。爹和妈不愿和他来城里,一直住在乡下的小土院,付 春已经有好几个春节没回家陪父母过年了。每次爹妈打电话来,要他回家过年, 付春都推托了。 今年年三十那天,有个搞建筑的大老板,给了付春很多钱,说是特意请付春去 为他父母做一顿年夜饭。这位老板的爹妈一直住在乡下,老板有心想接爹妈去城 里过年,也享享福,可是爹妈不来城里,老板只好回乡下陪父母过年。老板和爹 妈说回去过年,两位老人又忙里忙外辛苦做饭菜,因此老板骗父母不回家过年, 请付春去做私房菜的目的是想让父母过个不用操劳的年。 付春满口答应了,天快擦黑时,和老板一起赶到了老板乡下的父母家。没想到, 他们推开门,首先映入眼前的竟然是一大桌子已经做好的饭菜,碗筷已摆好,就 好像专等老板一到就开席似的。老板惊讶得合不拢嘴,不停地问两老怎么知道他 要回来? 老板的爹说,每年不管你回不回家过年,你妈都会把饭菜做好,万一你回家了, 也好吃上一口热乎饭。老板的妈接着说,这些都是你打小就爱吃的饭菜,在外面 哪能吃到呢?老板两眼含着泪,一把抱住了两位老人。 一直站在门口的付春看着这一家子,缓缓地掏出钱包,把钱悄悄地放在门边的 桌上,轻轻地合上门,头也不回地离去了。绚丽的烟花爆竹在付春身后、头上此 起彼伏地响着、盛开着。付春仿佛闻到了妈做的干椒炒青菜、韭菜炒鸡蛋、火腿 末炝嫩玉米,还有酸菜土豆汤的味道。 (选自《四川文学》,有删改) 4.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小说以第三人称角度叙事,围绕付春这一核心人物,主要写了他失业回家, 他返城创业成功,他陪建筑老板回家做年三十私房菜三个片段,生活气息浓 郁。 B. 付春在城里的酒店当厨师,因为酒店破产,自己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无 奈之下回到家里,他感到无颜面对爹妈,所以一声不吭的钻进屋里,独自流 泪。 C. 付春的妈为了启发和激励付春,又做了些在付春看来上不了台面但味道却是 出奇的好的菜,使付春在困境中找到了出路,说明妈是个了解儿子、智慧的 人。 D. 付春的妈和建筑老板的妈都为儿子做好吃的饭菜,两相映衬,蕴含可怜天下 父母心的感慨,也反衬儿子亲情淡漠,表达作者对处理事业和亲情关系的反 思。 5. 小说两处写到付春妈妈做的干椒炒青菜、韭菜炒鸡蛋、火腿末炝嫩玉米,和酸 菜土豆汤,写作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6. 为什么要写建筑老板带付春回家为父母做私房菜?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 分) 三、实用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0 分) 材料一: 数字阅读升级对文化产业的决定性作用体现在,数字阅读拓宽了文学的内涵 和外延,从而改变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在过去,以传统出版为主流的文学作为 内容的提供方,只占据了产业的小部分,很难聚拢用户,产生足够的影响力。而“网 络文学从作家到读者之间的环节是相对来说比较短。” (中国软件资讯网) 材料二: 当前,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数字文化产品拥有广泛 的用户基础,与百姓生活越来越密切,已经成为目前群众文化消费的主产品,在 这种文化创作生产和消费形态愈加数字化、网络化的形势下,出台《指导意见》, 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提高文化产业供给水平、改 善供给结构;有利于促进文化消费、满足群众不断提高的消费新需求,增强文化 产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有利于推动文化与国民经济各门类融合发展、促进“文 化+”,提高中华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从内容角度来看,《指导意见》在把握数字文化产业瞬息万变的发展形势的基 础上,充分体现了引领和超前的特点,向社会发出国家鼓励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 明确信号,形成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良好预期。 数字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一领域创新活跃,产业门类包罗万象, 产业边界不断拓展,《指导意见》基于对产业发展形势的研判,在整体规划上提出 了优化数字文化产业供给、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扩大和 引导数字文化消费四个主要发展方向,同时立足于文化部职能范围,对动漫、游 戏、网络文化、数字文化装备、数字艺术展示等主要产业领域进行重点布局和引 导,体现出文化部对行业的预期管理,从而坚定业界创业创新的信心,激发社会 领域的投资活力。 (中新网) 材料三: 经过一年多的开发建设,数字文化馆“文化莞家”现已正式启用,为群众提 供服务,并开放参观体验。 据悉,“文化莞家”网站平台试运行至今不到三个月,已有 2 万多名市民注 册,网站浏览量(PV)接近 100 万次。市文化馆与六个试点分馆共在线上推广活动 100 多场,推出活动票数 6500 多张;推出培训课程 119 个,网络报名学位达 4300 多个。今年市文化馆走进艺术公益培训班招生实行网络报名,最快的班不到一分 钟就报满,近两千个公益学位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录满。市民只要通过手机就可以 轻松了解和获取这些服务,大大提高了市民参与文化馆活动的便利度,也提升了 文化馆的服务效能。 此外,东莞市文化馆还整理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打造东莞文化网络电视, 让市民通过不同终端都可以观看到数字资源、参与直播互动,领略东莞文化的魅 力,参与全民艺术普及。 为了让数字化服务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第一批文化馆数字化试点分馆 也同步建设。未来两年,试点分馆还将逐步铺开,直至实现全市全覆盖,打通公 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中国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手机阅读用户的主要特征是阅读次数多,且阅读时间较短,集中值在每天 3 -5 次,每次 30 分钟-1 小时之内。 B.数字阅读改变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的表现之一是传统纸质出版进入手机移 动市场,且产生了足够的影响力。 C.数字文化产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文化部门对行业进行预期的干预和管理, 树立信心并激发社会领域的投资活力。 D.“文化莞家”的网站平台借助于数字化的手段提升了文化馆的服务效能,让 群众感受数字化服务的快捷和便利。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根据材料一中《手机阅读用户特征调查》表的信息,我们能了解到手机阅读 软件主要用户群的生活阶层、收入、阅读习惯等信息。 B.互联网时代,中华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得到不断提高,是因为《指导意见》 的适时出台,有效地管理了文化创作生产和消费。 C.数字化服务带来的便利,仅体现在手机阅读普及、文化馆服务效能增强等文 化服务方面,今后将会更广泛地被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D.“文化莞家”的数字化服务最大的好处就是轻松了解和获取数字化服务,通 过不同终端来获取数字资源,参与全民艺术普及活动。 9.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数字化服务的特点。(4 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小题(19 分)。 新唐书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 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頲为益州 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 剑,为任侠,轻财重施。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 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 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 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颖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 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 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 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 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 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赦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 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 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 年六十余。 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 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冢,禁樵采。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 草书为“三绝”。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 /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 B. 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 /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 C. 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 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 D. 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 /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字”是在本名之处另取的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字往往是名的补 充或解释,古代常常以名为敬称,以字表示谦称。 B. “翰林”在唐代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玄宗时期。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 担当起起草诏书职责的翰林学士;一种是供职于翰林院无甚实权的翰林供奉。 C. “金陵”就是今天的南京,与西安、洛阳、北京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有“六 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D. “黄老”也称黄老学说,道教别称之一。“黄”指道教始祖黄帝;“老”指 道教创始人老子,后世道教追奉他们为始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李白的祖先被迫流亡到西域,直到他父亲这一代才回到四川江油定居,李白 诞生的时候,他母亲梦见太白星,因而取其字为太白。 B. 李白的朋友吴筠被召入京后以后,推荐李白也到长安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 见到李白的诗文,赞叹他的才华人间少有。 C. 李白即使喝醉了,只要酒意稍醒,就能下笔成文,一气呵成,不留余思,所 作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玄宗非常欣赏他的才华。 D. 李白晚年途径牛渚矶来到姑孰,很喜欢那里的青山,他死后,人们就按照他 的意愿,将他葬在那座山东的山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9 分)。 红白牡丹 吴 融① 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 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 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倩鲁阳戈②。 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 【注】①吴融(850—903):晚唐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人,目睹唐朝衰亡,一生仕途不顺。②鲁阳戈:《淮南子》载,鲁阳公跟韩国军 队作战,酣战至日幕,为了趁日间消灭敌人,他挥戈使太阳倒退了三舍(舍,星 次。相传有二十八宿,一宿为一舍),又恢复了光明。后多指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 量。 14.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首联先写繁华的弦弹与歌舞景象,以动衬静,来表明自己宁愿在安静的环境 中与牡丹互相厮守,表现出自己对牡丹的用情之真、情谊之深。 B. 颔联上句写红牡丹,直接用“殷鲜”突出其娇艳欲滴的特点,又运用比喻, 用美丽的红霞写出怒放的红牡丹令人惊艳的情态之美。 C. 颔联下句写白牡丹,想象月下一幅澄澈明净的景象,水中倒映着明月,在风 的吹动下,水面泛着清波,以此来描绘白牡丹的素洁淡雅和极具美感的花形。 D. 尾联写只怕下次重来之时,和这次所见的景象就大不相同了,风吹牡丹,香 消花落,只能见到凋零在地、衬着绿草的残花了,表达了诗人的伤感之情。 15.这首诗颈联的上、下句都运用了典故,有何用意?请简要概括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 分) (1)《蜀道难》中,诗人提醒人们因为蜀道地形险要,若被恶人控制,后果不堪 设想,所以要警惕战乱的两句是:“,。” (2)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夔州峡口秋江景物特点, 映衬诗人心绪起伏、波澜跌宕的两句是:“, 。” (3)白居易《琵琶行》中,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 到的打击,道出既表现全诗主旨,的两句是:,。” (4)李商隐《锦瑟》中,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两 句是“,。” (5)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提出“养民”思想时,强调农业发展应合乎天道,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渔业应“,鱼鳖不可胜食也”,林业砍伐树木,应 “,材木不可胜用也”。 五、语言文字应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小题。 服饰与人类文化_____________,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的发展可 以体现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在人类漫长的发 展过程中,( )。关于服饰的起源,______________,观点众多,如保护说、 装饰说、巫术说、遮羞说等。不论服饰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 因还是为了生存与繁衍的缘故,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这种本能延伸的结果 就是服饰。人穿衣的第一动机是____________的,肯定是诸多因素的合力,这说 明人类在选择“衣”时,已经赋予了其诸多的精神内涵。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人类早期,衣服作为一种奢侈品,自然多多益善,这使 得衣服越穿越多,而衣服的花色品种也越来越多。事物的发展往往______________。 经历了几千年的穿衣史后,人类开始厌倦繁复的穿衣,追求简约。同时一批前卫 的设计师打破内外衣界线,形成内衣外穿潮流,原来穿上的如今脱下,原来长的 现在剪短。繁复穿衣,对人体进行美化包装,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对人体的束缚; 简约,把人们从自己罗织的樊笼中解放出来。人们脱去了繁复的衣服,但仍保持 着对华美的审美喜好。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 休戚相关 众说纷纭 扑朔迷离 否极泰来 B. 息息相关 见仁见智 扑朔迷离 否极泰来 C. 休戚相关 见仁见智 错综复杂 物极必反 D. 息息相关 众说纷纭 错综复杂 物极必反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 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发展状况从服饰这面镜子上得到折射 B. 服饰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发展状况 C. 服饰就像镜子一样,映照出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发展状况 D. 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发展状况从服饰这面镜子上得到映照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 不论服饰的起源有多少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生存与繁衍的 缘故,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 B. 不论服饰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生存与繁衍, 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 C. 不论服饰的起源有多少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生存与繁衍, 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 D. 不论服饰的起源有多少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生存与繁衍,生存 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 20.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 分) () A.小欧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李奶奶,问道:“奶奶,您老身体真硬朗,今 年高寿?” B.下楼时,小龙被别人踩了一下,生气地说:“你走路不长眼呀,差点把我 踩伤了!” C.小红到同学家做客,离开时说:“今日光临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盛情 款待!” D.张老师找小雄到办公室谈话,小雄说:“有什么话赶紧说,我还得回去写 作业呢!”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我们每个人在生命的过程中,__①__。也有始终、一辈子帮助和恩惠我们的, 但大多数的帮助和恩惠都是“随机”的和零散的。无论哪种情况的帮助和恩惠, __②__。需知,茫茫人海中,即便是帮助和恩惠过自己一次、两次的人都不过是 沧海一粟。那又怎能不珍贵呢?即使帮助和恩惠过自己的某人,__③__,那也不 能勾销他曾经给过自己的帮助和恩惠。 六、作文 你身在疫区,肯定有很多感受。请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对“哪有什么岁月 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生活从来都不容易啊”这句话的理解,写一篇 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语文参考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在我国公众持有的各种幸福观中,有两种十分流行。一种可谓之为资源占有幸福观,它 把幸福等同于占有资源(金钱、财富、权力等等),认为占有的社会资源越多越幸福。另一种 把幸福看作是感性欲望(物质欲望)的满足,以为感性欲望越是得到满足、获得的享受越多越 是幸福。这种物质享受幸福观比前一种幸福观更为流行,为更多的人所奉行。 这两种幸福观自古以来就存在,它们虽然在人性中有其根源,但受到市场经济利益驱动 机制的激发,从过去的羞羞答答走向了今天的大胆直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谋求利益最大 化成为人们行为的普遍动机。所有社会资源本身都是利益,而且可以作为带来更大利益的资 本。于是,在不少人那里,占有资源便不再是作为幸福的必要条件,而成为人生的目标,成 为自我实现的标志。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后果是消费主义盛行。市场主体为了获得更多 的利润,不断刺激和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给人们欲望的满足提供了目不暇接、花样翻新的 产品和服务。在这种消费主义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很容易以为欲望得到越多满足、得到越高 层次的满足就越幸福。于是,物质享受幸福观便流行起来。 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都是偏颇的幸福观,已经导致和可能导致人生与社会 问题。 资源占有幸福观最大的问题是会导致人生异化,即将作为幸福条件的占有资源当作了幸 福本身,并受控于占有欲,从而损害人生和社会。占有一定的资源是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 但它只是幸福的条件而不是幸福本身。一旦将资源占有当作人生目的加以追求,当作幸福本 身,那么占有欲望就会不断膨胀,最后充斥整个心灵,人不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而成为不 断膨胀的贪欲的奴隶。 物质享受幸福观的问题不在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在于仅局限于此而忽视了人的其他需要 的满足,容易导致心理问题。人的需要或欲望有不同的层次,物质需要是人的最低层次的需 要。除此之外,人还有情感的需要、社会尊重的需要,以及马斯洛所说的基本需要之上的自 我实现需要。所有这些需要都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心理才能平衡与和谐,否则就会发生 心理问题,甚至会患上抑郁症之类的心理疾病。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作为唯一追求,必然会导 致这样的恶性循环:欲望得不到满足会感到痛苦、郁闷、愤懑,得到满足又会感到无聊,于 是又会追求更多、更强烈的欲望的满足,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心灵不能承受欲望之重。 如果我们不能将幸福理解为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理 解幸福呢?或者说,幸福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能通过努力奋斗逐步使其人性闪耀善和美的光辉,人格完善而高尚,个性获得健康而丰富的 发展,生活充满乐趣、充满创意和充满魅力。显然,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状态就是人的幸福 状态。 (节选自江畅《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幸福观》,2017 年 1 月 23 日《光明日报》) 1. 下列关于“幸福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源占有幸福观认为占有的社会资源越多就越幸福,把幸福与占有资源混为一谈,其错误 在于把幸福的条件当作幸福本身。 B. 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是当前在我国公众中非常流行的两种幸福观,但毋庸讳 言,这两种幸福观都是有失偏颇的。 C. 物质享受幸福观把物质欲望的满足当作幸福,错误地以为获得物质享受越多就越幸福,但 其危害程度小于资源占有幸福观。 D. 作者认为,幸福不是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而是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一个 人如果达到这一状态,就是幸福的。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种流行的幸福观都存在一定偏颇,已经导致和可能导致人生与社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 题是导致人生异化。 B. 受物质享受幸福观支配的人难以实现内心的平衡与和谐,相反,却容易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直至不能承受欲望之重。 C. 追求物质享受并没有错,物质享受幸福观错在只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满足人的其他需要, 这容易使人产生心理问题。 D. 如果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生活充满乐趣、创意 和魅力,那么他就是幸福的。 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本身就是利益且可以带来更大利益,故而不少人把占有更多 资源当作人生目标与自我实现的标志。 B. 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古已有之,这在人性中有其根源,但在今天它们变得十 分大胆直白,这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C. 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消费主义的盛行,不断刺激和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对物质享受幸福 观的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 D. 资源占有幸福观容易导致人生异化,使人被占有欲控制;且占有欲会不断膨胀直至充斥人 整个心灵,从而使人成为贪欲的奴隶。 【答案】1. C 2. A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 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 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 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 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C 物质享受幸福观把物质欲望的 满足当作幸福,错误地以为获得物质享受越多就越幸福,但其危害程度小于资源占有幸福观。 “但其危害程度小于资源占有幸福观”理解有误。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 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已 经导致和可能导致人生与社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导致人生异化。”错,“导致人生异 化”是资源占有幸福观的最大问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 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 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比如 本题 C 项,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消费主义的盛行,不断刺激和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对物质 享受幸福观的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对原文内容理解有误,原文“市场主体为了 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断刺激和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给人们欲望的满足提供了目不暇接、花 样翻新的产品和服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5 分)。 年三十的私房菜 付春从城里回家时,爹和妈正在院子里剔玉米棒子。他们都没有发现身后的儿子付春。 付春一声不吭地跨进院门,拎着大包小包进了自己的屋,放下行李,就一头栽倒在床上。爹 和妈同时停止了手上的动作。时间静止了两分钟后,付春透过掉了半块的玻璃窗听见爹说, 春,回来了?妈马上站起身来,责怪爹说,他爹,春都进屋了,还问?快去抱柴禾,我给儿 子做吃的去。付春拉起被角,捂在脸上,眼泪无声地流下。 付春在城里一家五星级酒店当厨师。付春的厨艺好,在这家酒店一干就是五年,五年间 付春很少回乡下,五年的城市生活让他下意识里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城里人,他甚至发誓要在 这家酒店干一辈子。然而,没想到这家酒店自从去年易主后,因经营不善,一天比一天不景 气,上个月彻底宣告破产。 失业这个月,付春把城里所有的饭店、酒店都找遍了,没有一个地方能容纳他。一些有 名气的饭店、酒店,都有自己稳定的厨师团队,就算人家缺人手,他进去也只能是个打杂的。 太小的饭店,薪水太低,高不成,低不就,就把付春挤回乡下的家了。付春感觉自己一下子 从繁花似锦的春天走进了寒风凌厉的冬天。付春想着想着睡着了。 春,快起来吃饭了。妈站在窗外,小心翼翼地喊付春,生怕声音大了,把儿子吓不见了 似的,儿子已经有很久没回家了。 饭桌上的菜,都是付春打小就爱吃的菜:干椒炒青菜、韭菜炒鸡蛋、火腿末炝嫩玉米。 汤是酸菜土豆汤,酸菜是妈自己腌的乡下常见的老酸菜。旁边是一锅刚焖好的玉米饭。这些 上不了台面的饭菜,也只有在家里才能吃到,虽说都是些在付春看来上不了台面的菜,但味 道却是出奇的好。 付春很快就风卷残云般,把桌子上的饭菜一扫而光。爹和妈几乎一筷子未动,看着狼吞 虎咽的付春,笑得嘴都合不拢。付春看着爹妈,抹着嘴回味着刚才的饭菜香味儿,突然脑子 里像打开了一道尘封已久的门,付春兴奋地一连说了好几声“我怎么没想到呢?”爹和妈被 付春整糊涂了,还没回过神来,付春已经拎着大包小包跑出院门了,爹和妈赶紧跟到院门外, 说:“春,你这刚回来,又要去哪儿啊?”“回城里。”付春头也不回地说。 付春有足够信心让自己成为城里人,他不再怕失业,这一切都源于妈做的饭菜。付春在 吃了妈做的菜后,突然想到了时下城里流行的私房菜,他想,现在城里人吃饭店都吃腻了, 我何不当一名专做私房菜的厨师呢? 很快,付春的私房菜就在城里闯出了名气,很多有钱人、领导都请付春到家里专门为他 们做私房菜。尤其是每年的春节,付春更是分身无术。 付春不断创新他的私房菜,几年后名声越来越大,钱也挣下不少,还在城里买了房子, 拥有了城市户口。爹和妈不愿和他来城里,一直住在乡下的小土院,付春已经有好几个春节 没回家陪父母过年了。每次爹妈打电话来,要他回家过年,付春都推托了。 今年年三十那天,有个搞建筑的大老板,给了付春很多钱,说是特意请付春去为他父母 做一顿年夜饭。这位老板的爹妈一直住在乡下,老板有心想接爹妈去城里过年,也享享福, 可是爹妈不来城里,老板只好回乡下陪父母过年。老板和爹妈说回去过年,两位老人又忙里 忙外辛苦做饭菜,因此老板骗父母不回家过年,请付春去做私房菜的目的是想让父母过个不 用操劳的年。 付春满口答应了,天快擦黑时,和老板一起赶到了老板乡下的父母家。没想到,他们推 开门,首先映入眼前的竟然是一大桌子已经做好的饭菜,碗筷已摆好,就好像专等老板一到 就开席似的。老板惊讶得合不拢嘴,不停地问两老怎么知道他要回来? 老板的爹说,每年不管你回不回家过年,你妈都会把饭菜做好,万一你回家了,也好吃 上一口热乎饭。老板的妈接着说,这些都是你打小就爱吃的饭菜,在外面哪能吃到呢?老板 两眼含着泪,一把抱住了两位老人。 一直站在门口的付春看着这一家子,缓缓地掏出钱包,把钱悄悄地放在门边的桌上,轻 轻地合上门,头也不回地离去了。绚丽的烟花爆竹在付春身后、头上此起彼伏地响着、盛开 着。付春仿佛闻到了妈做的干椒炒青菜、韭菜炒鸡蛋、火腿末炝嫩玉米,还有酸菜土豆汤的 味道。 (选自《四川文学》,有删改) 4.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小说以第三人称角度叙事,围绕付春这一核心人物,主要写了他失业回家,他返城创业成 功,他陪建筑老板回家做年三十私房菜三个片段,生活气息浓郁。 B. 付春在城里的酒店当厨师,因为酒店破产,自己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无奈之下回到家 里,他感到无颜面对爹妈,所以一声不吭的钻进屋里,独自流泪。 C. 付春的妈为了启发和激励付春,又做了些在付春看来上不了台面但味道却是出奇的好的菜, 使付春在困境中找到了出路,说明妈是个了解儿子、智慧的人。 D. 付春的妈和建筑老板的妈都为儿子做好吃的饭菜,两相映衬,蕴含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感慨, 也反衬儿子亲情淡漠,表达作者对处理事业和亲情关系的反思。 5. 小说两处写到付春妈妈做的干椒炒青菜、韭菜炒鸡蛋、火腿末炝嫩玉米,和酸菜土豆汤, 写作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6. 为什么要写建筑老板带付春回家为父母做私房菜?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 分) 【答案】4. A 5. 角度:前面一处是直接写,实写,结尾一处是间接写,虚写。 前面一处的作用:①情节上,推动情节发展,妈做的饭菜使付春突然想到城里流行的私房菜, 决定返城专做私房菜。②结构上,为结尾写付春仿佛闻到妈做的饭菜的味道作铺垫 结尾一处的作用:①结构上,照应上文付春吃妈做的饭菜;②形象上,表现付春由忽视亲情 到思考亲情的转变;③内容上,突出亲情所具有的感染力;④效果上,留有余味,给读者留 下付春会不会回家为爹妈做年夜饭的猜想。 6. ①情节上,营造一家其乐融融的温馨气氛,促使付春反思亲情;②人物形象上,用建筑老板 反衬付春,建筑老板牵挂父母,希望父母过年不用操劳,而付春总是借故不回家陪父母过年, 更加突出了付春忽视亲情的特点;③主题上,突出小说主题,使父母总是牵挂着子女,子女 也应该心里装着父母的主题更加鲜明;④手法上,扣合小说题目,丰富小说内容,小说题目 是“年三十的私房菜”,写老板带付春回家为父母做私房菜,而父母为老板做好了私房菜,令 人深思。 【解析】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 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 A 项考核人称,BC 项考核情节,D 项 考核手法,其中 B 项“无颜面对爹妈”理解错误,是感到未来生活无所适从的苦恼和无奈;C 项“付春的妈为了启发和激励付春”说法不当,给付春做饭是出于母爱,关爱儿子的目的;D 项“反衬儿子亲情淡漠”表述错误,不是为了反衬,是为了表达老板有孝心,进而引出付春 思考亲情的问题。 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语句作用的题目,分析语句的作用,可从结构、内容两个角度分 析,第一次写母亲给付春做菜,从内容上表现了母亲关爱儿子,非常用心给儿子做他喜欢的 饭菜;从结构上,为后文付春受到启发进城做私房菜作铺垫,第二次出现这些菜时,是付春 的想象,仿佛闻到了妈妈做的菜的味道,从内容上写出了付春对亲情的思考;从结构上,照 应了上文。 点睛:此题考核理解文中的句子含义的能力,分析语句的含义注意抓住语句中的重点词语进 行分析,然后还要考虑语句的位置,在文章的开头应该是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下 文和阅读兴趣、照应标题,文章的结尾应该是升华主旨、照应标题和开头等,文中的中间是 承上启下等作用。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句子主要是文章的线索或文章的中心主旨有关。 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探究的题目,探究的内容是“建筑老板带付春回家为父母做私房菜 的原因“,建筑老板带付春回家给自己的父母做私房菜这一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可从情节 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表达角度进行分析.建筑老板非常重视亲情,带上厨师给 父母做菜,可是父母也准备了一桌好菜等儿子,突出了小说的主题;也塑造老板这个孝子的 人物形象,以此来塑造付春这个主人公的形象;在情节上,引发读者的想象。 三、实用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0 分) 材料一:数字阅读升级对文化产业的决定性作用体现在,数字阅读拓宽了文学的内涵和外延, 从而改变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在过去,以传统出版为主流的文学作为内容的提供方,只占 据了产业的小部分,很难聚拢用户,产生足够的影响力。而“网络文学从作家到读者之间的环 节是相对来说比较短。” (中国软件资讯网) 材料二: 当前,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数字文化产品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 与百姓生活越来越密切,已经成为目前群众文化消费的主产品,在这种文化创作生产和消费 形态愈加数字化、网络化的形势下,出台《指导意见》,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 产业优化升级,提高文化产业供给水平、改善供给结构;有利于促进文化消费、满足群众不 断提高的消费新需求,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有利于推动文化与国民经济各门类 融合发展、促进“文化+”,提高中华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从内容角度来看,《指导意见》在把握数字文化产业瞬息万变的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充分 体现了引领和超前的特点,向社会发出国家鼓励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明确信号,形成推动数 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良好预期。 数字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一领域创新活跃,产业门类包罗万象,产业边界 不断拓展,《指导意见》基于对产业发展形势的研判,在整体规划上提出了优化数字文化产业 供给、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扩大和引导数字文化消费四个主要发展 方向,同时立足于文化部职能范围,对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数字文化装备、数字艺术展 示等主要产业领域进行重点布局和引导,体现出文化部对行业的预期管理,从而坚定业界创 业创新的信心,激发社会领域的投资活力。 (中新网) 材料三: 经过一年多的开发建设,数字文化馆“文化莞家”现已正式启用,为群众提供服务,并开放 参观体验。 据悉,“文化莞家”网站平台试运行至今不到三个月,已有 2 万多名市民注册,网站浏览量 (PV)接近 100 万次。市文化馆与六个试点分馆共在线上推广活动 100 多场,推出活动票数 6500 多张;推出培训课程 119 个,网络报名学位达 4300 多个。今年市文化馆走进艺术公益培训班 招生实行网络报名,最快的班不到一分钟就报满,近两千个公益学位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录满。 市民只要通过手机就可以轻松了解和获取这些服务,大大提高了市民参与文化馆活动的便利 度,也提升了文化馆的服务效能。 此外,东莞市文化馆还整理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打造东莞文化网络电视,让市民通过 不同终端都可以观看到数字资源、参与直播互动,领略东莞文化的魅力,参与全民艺术普及。 为了让数字化服务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第一批文化馆数字化试点分馆也同步建设。未 来两年,试点分馆还将逐步铺开,直至实现全市全覆盖,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中国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手机阅读用户的主要特征是阅读次数多,且阅读时间较短,集中值在每天 3-5 次,每次 30 分钟-1 小时之内。 B.数字阅读改变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的表现之一是传统纸质出版进入手机移动市场,且产 生了足够的影响力。 C.数字文化产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文化部门对行业进行预期的干预和管理,树立信心并激 发社会领域的投资活力。 D.“文化莞家”的网站平台借助于数字化的手段提升了文化馆的服务效能,让群众感受数字化 服务的快捷和便利。 【解析】答案:C 根据原文“体现出文化部对行业的预期管理,从而坚定业界创业创新的信 心”,C 项中“预期的干预”系无中生有。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根据材料一中《手机阅读用户特征调查》表的信息,我们能了解到手机阅读软件主要用户 群的生活阶层、收入、阅读习惯等信息。 B.互联网时代,中华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得到不断提高,是因为《指导意见》的适时出台, 有效地管理了文化创作生产和消费。 C.数字化服务带来的便利,仅体现在手机阅读普及、文化馆服务效能增强等文化服务方面, 今后将会更广泛地被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D.“文化莞家”的数字化服务最大的好处就是轻松了解和获取数字化服务,通过不同终端来获 取数字资源,参与全民艺术普及活动。 【解析】答案:AB 项因果关系不成立。《指导意见》是个有利条件。C 项中对“数字化服务”的 描述片面,除“手机阅读普遍、文化馆服务效能增强”外,它还体现在其它方面。D 项无中生有。 “最大好处”的信息在文中没有明确提到。 9.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数字化服务的特点。(4 分) 答:①改变产业发展格局。②有巨大的发展潜力。③贴近群众,易于传播。④提升受众的 文化体验。 四、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小题(19 分)。 新唐书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 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 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 “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 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 左右以水颖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 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 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 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赦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 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 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歙观 察使范传正祭其冢,禁樵采。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 还寻阳坐事/下狱/ B. 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 还/寻阳坐事下狱/ C. 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 还寻阳/坐事下狱/ D. 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 还寻阳/坐事/下狱/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 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 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比如本题:断句的前提是理解 句中大意,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本句大意是“李白游并州,曾见郭子仪,暗暗称奇。当 时郭子仪曾犯法,李白救了他,他才免受处罚。及至李白论罪当诛的时候,郭子仪愿解除官 职以赎李白之罪。朝廷下诏,把他长期流放夜郎。正好碰上大赦,又回寻阳,因事获罪下狱”。 由此就可以判断出正确的断句之处了。“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的意思是李白游并州,曾见郭 子仪,暗暗称奇。句中“白”作主语,“游”“见”作谓语,“并州”“郭子仪”分别作“游”“见”的宾语, 所以应在“见”之前停顿。“奇之”中的“奇”后代宾语“之”,形容词作谓语用,所以应在“奇之”的 前后停顿。排除 A、B、D 项。故选 C。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字”是在本名之处另取的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古代常 常以名为敬称,以字表示谦称。 B. “翰林”在唐代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玄宗时期。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担当起起草诏书职 责的翰林学士;一种是供职于翰林院无甚实权的翰林供奉。 C. “金陵”就是今天的南京,与西安、洛阳、北京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有“六朝古都”,“十朝 都会”之称。 D. “黄老”也称黄老学说,道教别称之一。“黄”指道教始祖黄帝;“老”指道教创始人老子,后世 道教追奉他们为始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 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 官职名称类等等。A 项,“古代常常以名为敬称,以字表示谦称”错误。古代常常以名为谦称, 以字表敬称。故选 A。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李白的祖先被迫流亡到西域,直到他父亲这一代才回到四川江油定居,李白诞生的时候, 他母亲梦见太白星,因而取其字为太白。 B. 李白的朋友吴筠被召入京后以后,推荐李白也到长安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李白的诗 文,赞叹他的才华人间少有。 C. 李白即使喝醉了,只要酒意稍醒,就能下笔成文,一气呵成,不留余思,所作词章婉转华 丽,意精旨切,玄宗非常欣赏他的才华。 D. 李白晚年途径牛渚矶来到姑孰,很喜欢那里的青山,他死后,人们就按照他的意愿,将他 葬在那座山东的山脚。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 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 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B 项,“吴筠被召入京以后, 推荐李白也到长安去拜见贺知章”与原文理解不符。原文中这样表述,“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 往见贺知章”。由此可知吴筠并没有推荐李白去见贺知章。故选 B。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答案】(1)这位士子天赋凛然才智超群,如果再少加努力,增加学问,便可以同汉代的司 马相如相比。(2)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玄宗的亲近所容忍,愈加桀骜不群,放荡不羁。李白恳 求引退还山,玄宗皇帝也就赐给他金帛,让他回去。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 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 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天才英特”:“天 赋凛然才智超群”;“少”:“稍微”;“是”:“这位”。第二句关键点:“为……所”:“被”;“不自 修”:“放荡不羁”;“放还”:“让(他)回去”。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9 分)。 红白牡丹 吴 融① 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 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 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倩鲁阳戈②。 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 【注】①吴融(850—903):晚唐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目睹唐朝衰 亡,一生仕途不顺。②鲁阳戈:《淮南子》载,鲁阳公跟韩国军队作战,酣战至日幕,为了 趁日间消灭敌人,他挥戈使太阳倒退了三舍(舍,星次。相传有二十八宿,一宿为一舍),又 恢复了光明。后多指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量。 14、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首联先写繁华的弦弹与歌舞景象,以动衬静,来表明自己宁愿在安静的环境中与牡丹互相 厮守,表现出自己对牡丹的用情之真、情谊之深。 B. 颔联上句写红牡丹,直接用“殷鲜”突出其娇艳欲滴的特点,又运用比喻,用美丽的红霞写 出怒放的红牡丹令人惊艳的情态之美。 C. 颔联下句写白牡丹,想象月下一幅澄澈明净的景象,水中倒映着明月,在风的吹动下,水 面泛着清波,以此来描绘白牡丹的素洁淡雅和极具美感的花形。 D. 尾联写只怕下次重来之时,和这次所见的景象就大不相同了,风吹牡丹,香消花落,只能 见到凋零在地、衬着绿草的残花了,表达了诗人的伤感之情。 【答案】A 【解析】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 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 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 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 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A 项,“先写繁华的弦弹与歌舞景象, 以动衬静”错,“不必繁弦不必歌”,是说不需要繁华的音乐歌舞,并没有实际描写动态的景象, 并非以动衬静。 故选 A。 15、这首诗颈联的上、下句都运用了典故,有何用意?请简要概括分析。(6 分) 【答案】诗人先借庄周梦蝶的典故,表明自己为了能一直与牡丹花相伴,愿意变为蝴蝶的想 法;再借鲁阳挥戈的典故,表明自己希望时间倒流,从而留住美好的牡丹的心愿。表现了诗 人对牡丹的喜爱和惜别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无力改变唐朝危局的无奈, 暗藏着诗人希望有力挽危局的人出现的心愿。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应分析诗中所用典故的原始意义, 然后结合诗句,体会其在诗中的意义和作用。颈联上句运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从“看久”“愿 成”等语可以看出,此处用典意为诗人愿意变为蝴蝶以与牡丹相伴,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 之情。下句运用鲁阳挥戈的典故,鲁阳挥戈使太阳倒退了三舍,从诗中的“惜”字可以看出,此 处用典表达了诗人希望时光能够倒流的感情,体现出了诗人对牡丹的不舍之情。同时,结合 注释内容可知,诗人时处晚唐。目睹国家衰颓,故引用鲁阳挥戈之典,抒发自己希望有人改 变晚唐危局的深意。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 分) (1)《蜀道难》中,诗人提醒人们因为蜀道地形险要,若被恶人控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 要警惕战乱的两句是:“,。” (2)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夔州峡口秋江景物特点,映衬诗人 心绪起伏、波澜跌宕的两句是:“, 。” (3)白居易《琵琶行》中,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 道出既表现全诗主旨,的两句是:“,。” (4)李商隐《锦瑟》中,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两句是“,。” (5)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提出“养民”思想时,强调农业发展应合乎天道,走可持续发 展的道路,渔业应“,鱼鳖不可胜食也”,林业砍伐树木,应“,材木不可胜用也”。 【答案】 (1)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同 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数罟不入洿 池,斧斤以时入山林 五、语言文字应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小题。 服饰与人类文化_____________,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的发展可以体现当时 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关 于服饰的起源,______________,观点众多,如保护说、装饰说、巫术说、遮羞说等。不论服 饰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生存与繁衍的缘故,生存与繁衍是人 类的本能。这种本能延伸的结果就是服饰。人穿衣的第一动机是____________的,肯定是诸多 因素的合力,这说明人类在选择“衣”时,已经赋予了其诸多的精神内涵。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人类早期,衣服作为一种奢侈品,自然多多益善,这使得衣服越穿越多, 而衣服的花色品种也越来越多。事物的发展往往______________。经历了几千年的穿衣史后, 人类开始厌倦繁复的穿衣,追求简约。同时一批前卫的设计师打破内外衣界线,形成内衣外 穿潮流,原来穿上的如今脱下,原来长的现在剪短。繁复穿衣,对人体进行美化包装,在不 同程度上导致了对人体的束缚;简约,把人们从自己罗织的樊笼中解放出来。人们脱去了繁 复的衣服,但仍保持着对华美的审美喜好。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 休戚相关 众说纷纭 扑朔迷离 否极泰来 B. 息息相关 见仁见智 扑朔迷离 否极泰来 C. 休戚相关 见仁见智 错综复杂 物极必反 D. 息息相关 众说纷纭 错综复杂 物极必反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 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第一空:“息息相关”指呼吸相关联,形容关 系密切;“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句意中并无祸福互相关联的意思,应选“息息相 关”。第二空:“众说纷纭”指人多嘴杂,说法不一;“见仁见智”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 的见解。“见仁见智”侧重于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众说纷纭”侧重于人 多嘴杂,说法众多。结合后面的“观点众多,如保护说、装饰说、巫术说、遮羞说等”可知,用 “众说纷纭”恰当。第三空:“错综复奈”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 杂,难于辨别。“错综复杂”偏重指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并含有头绪多的意思;“扑朔迷离”偏 重指主观上难以辨认,看不清底细。句中指穿衣动机本身的复杂,属客观情况,应选“错综复 杂”。第四空:“物极必反”指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否极泰来”指坏的到 了尽头,好的就来了。句中没有体现“泰来”之意,而是强调事物朝着相反的方面发展,应选“物 极必反”。故选 D。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 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发展状况从服饰这面镜子上得到折射 B. 服饰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发展状况 C. 服饰就像镜子一样,映照出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发展状况 D. 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发展状况从服饰这面镜子上得到映照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的能力,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 选用句式的能力。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 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 下几个方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 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 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本题中,整段文字的话题都是“服饰”,A、D 两项 的话题与之不统一,应排除。C 项,“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语序与前文不能对应,前文是“可 以体现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相对应的也应该是“物质生活 与精神生活”。故选 B。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 不论服饰的起源有多少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生存与繁衍的缘故,生存与 繁衍是人类的本能。 B. 不论服饰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生存与繁衍,生存与繁衍是 人类的本能。 C. 不论服饰的起源有多少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生存与繁衍,生存与繁衍是 人类的本能。 D. 不论服饰的起源有多少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生存与繁衍,生存与繁衍是人类 的本能。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 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不论”与“许多”不搭配,据此可排除 B 项;二 是结构混乱,“主要原因还是为了”句式杂糅,A 项中“主要原因还是……的缘故”和 C 项中“主要 原因还是因为……”仍然句式杂糅,应排除。故选 D。 20、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 分) () A.小欧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李奶奶,问道:“奶奶,您老身体真硬朗,今年高寿?” B.下楼时,小龙被别人踩了一下,生气地说:“你走路不长眼呀,差点把我踩伤了!” C.小红到同学家做客,离开时说:“今日光临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盛情款待!” D.张老师找小雄到办公室谈话,小雄说:“有什么话赶紧说,我还得回去写作业呢!” 【解析】答案:AB 项,说话不文明,有骂人之意。C 项,“寒舍”,误用谦辞。D 项,不尊重长 辈,不礼貌。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我们每个人在生命的过程中,__①__。也有始终、一辈子帮助和恩惠我们的,但大多数 的帮助和恩惠都是“随机”的和零散的。无论哪种情况的帮助和恩惠,__②__。需知,茫茫人 海中,即便是帮助和恩惠过自己一次、两次的人都不过是沧海一粟。那又怎能不珍贵呢?即 使帮助和恩惠过自己的某人,__③__,那也不能勾销他曾经给过自己的帮助和恩惠。 答案:①都曾得到过他人的帮助和恩惠__②我们都应当牢记心怀而不能忘记__③同时也伤害 或得罪过自己 六、作文 你身在疫区,肯定有很多感受。请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对“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 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生活从来都不容易啊”这句话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