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辛集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427-440班)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辛集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427-440班)试卷

辛集一中高二语文三月月考(427-440)‎ ‎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学作为一种精神导向渗透在唐诗的创作宗旨和思想内涵中,对其产生了潜移默化而又深远绵长的影响。通过对儒学的吸收、转化、融和,唐诗逐渐开拓着自身新的发展道路,尤其在应制、宦游、乐府、咏史等多种诗歌类型中,形成了文质浑融的诗性表达。‎ 从《诗经》开始,中国传统文学肩负起“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的政教功能。在这一互动的过程中,儒学作为一种理念早已融入到诗歌之中,尤其对唐代应制诗创作,具有一种箴规引领的作用。应制诗起于汉魏而盛行于唐,满足了彰显皇家气象与凝聚政治力量的需要,符合儒家“征圣宗经”的文学观念及“文质彬彬”的美政要求。尽管应制诗只是一种围绕皇权展开的诗歌样式,但在诗中大力提倡儒家思想的做法,开启了唐诗注重“风雅兴寄”的先河。‎ 如果说在应制诗中宣扬儒学满足的是统治者的政治诉求,那么,像“初唐四杰”这样的普通士人“援儒入诗”,则反映了唐诗在发展过程中对儒家理念广泛而迫切的思想需要。“四杰”在诗歌理论中充分吸收融合儒学主张,有力纠正了齐梁文学思想贫弱的弊病,成为唐诗“声律风骨兼备”的先导实践。儒学的渗透对四杰诗体、诗风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在或辽远壮阔、或秀丽明澈的山水之中渗透进自己的入世态度。以“四杰”为代表的宦游诗人,多将自己的人生遭际与儒学的济世情怀、功业思想等联系起来,尽管有些诗作在艺术表达上还比较生硬,但为气象浑融的盛唐之音积蓄了经验,传达出了大唐独有的精神风尚。‎ 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面对战争留下的破败局面,中唐士人将儒学视为疗救之方,将儒学与诗文的载道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白居易、元稹等发扬了杜甫“即事名篇”的创作方式,大力提倡“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的新乐府创作,写下了《秦中吟》《新乐府》等辞质、言直、事核、体顺的作品,希冀以此“救济人病,裨补时阙”。唐代士人追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奉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信条,将自己的治世理想与政治主张以儒者的姿态写入唐诗;而“合时”“合事”的新乐府创作,用诗化的语言表达了这一真挚、强烈、沉重、深刻的情感,从创作的角度实现了理念、心性与情感的完美统一。‎ 在中晚唐的诗作中,咏史怀古的数量越来越多,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罗隐等,不约而同地选择将儒家治世理想融入到诗作之中,在治乱兴亡的议论和咏叹中凝练出个人的创作风格。对唐诗而言,儒学不仅是充盈于字句之间厚重深沉的情感,而且在诗人探究古今、感怀兴亡之际,还提供给人们理性的哲思。‎ 在唐代,儒学是诗歌重要的思想背景与文化语境,不同的诗人在对儒学的坚守与汲取中形成了自己的创作个性,唐代的诗坛呈现出一种张弛有度、广袤丰富的局面。‎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学对唐诗产生了潜移默化而又深远绵长的影响,唐诗促进了儒学的吸收、转化、融合。‎ B. 儒学作为一种理念早已融入诗歌中,它对盛行于唐代的应制诗创作具有箴规引领作用。‎ C. 儒学的渗透对“初唐四杰”诗体、诗风的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他们的诗作全面走向成熟。‎ D. 儒学是诗歌重要的思想背景与文化语境,诗人因创作个性不同而对儒家的坚守与汲取有别。‎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总分总的论证结构,条理清楚地论述儒学作为一种精神导向对唐诗创作的影响。‎ B. 文章主体从应制、宦游、乐府、咏史等诗歌类型论述了儒学在唐诗中的精神转化与呈现。‎ C. 文章以白居易、元稹等人的诗歌创作为例,说明了乐府诗将儒学与诗文载道功能结合起来。‎ D. 文章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述了应制诗和宦游诗在宣扬儒学思想方面的不同立场和态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应制诗是一种围绕皇权展开的诗歌样式,在应制诗中宣扬儒家思想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政治诉求。‎ B. 那些宦游诗人多将自己的人生际遇与儒学的济世情怀等联系起来,在诗中渗透进自己的入世态度。‎ C. 因为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沉重打击,所以中唐的士人将自己的治世理想以儒者的姿态写入唐诗。‎ D. 在中晚唐的咏史怀古诗中,儒学在诗人探究古今、感怀兴亡的同时,还为人们提供了理性的哲思。‎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   说起梅花 (苏菲)‎ ‎  ①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很多,如“‎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  ②记得第一个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梅”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花。我突然张口结舌起来,记得梅花翻译成英语是plum,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plum。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这个答案很失望。‎ ‎  ③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那人就说“是玫瑰花”。我有点失望,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们画成画挂墙上,写进诗里。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 ‎  ④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有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 ‎  ⑤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他似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 ‎  ⑥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我讶然了,是的,有些梅是可以结果子的。大多花草有艳花者无果实,有美实者无艳花,难得梅两者俱美,梅的美不仅是果实,这老美只知道吃。‎ ‎  ⑦第三个问的是意大利人,是搞音乐的,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正他没见过梅花,就信口开河起来。我说梅花是中国最美的花,有几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们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中国人倾心于梅的很多,清朝曾有一位叫陈介眉的官人,听说孤山的梅花开了,立即丢官弃印从京城千里迢迢骑马狂奔至杭州,“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还有一个叫林和靖的,有一天独自欣赏梅花时,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以梅花为妻。那人睁大了眼睛问:“真的吗?”“真的。”我说,他有一首写梅花的诗,在所有写梅花的诗中独占鰲头,无人能比。“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我脱口而出。如果你读了这诗,看了这梅,你一定能作出美的乐曲,中国有名曲《梅花三弄》,你可以写出“梅花四弄”。‎ ‎  ⑧从此,那人每次见我,必问梅消息,一天被逼无奈,就从网上找出梅花的照片与绘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墨梅》。那人端详半天,说,很像桃花吗,枯瘦的桃花,还有黑色的,很稀有的颜色。我不再想解释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说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 ‎  ⑨显然这位艺术家也误解了梅花。我怎么才能告诉他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树梅花独自迎雪吐艳,那种惊心动魄。怎么才能告诉他,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怎么才能告诉他,当你为情所困,辗转反侧时,突然一股梅香袭来,幽幽而来,又悄然而去,那种神魂颠倒。梅花的美是摄人魂魄的,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 ‎  ⑩有一次和一个日本人闲聊,不知怎么就谈到他自己国家的国花,他异常兴奋,竟说得泪花点点。我也不由自主又谈起梅花,他说他的,我说我的,他说的我不太懂,我相信我说的他也不懂,有一点是相通的,对一种花的深入灵魂的热爱。‎ ‎  ⑾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中国人心里千回百转的梅魂,在与世界相遇的过程中焕发出独异的魅力,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 ‎4. 下列对文章内容及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与雅致的“苏菲”相比,“梅”这个中文名字虽然极美,但又觉得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是不大动听的中文名字,因此令作者耿耿于怀。‎ B. “墨梅”是用水墨画出的梅花,在黑白浓淡之间呈现出疏、瘦、清、斜之美。‎ C. “梅”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都是历代中国画家酷爱的创作题材。‎ D. 文中那位意大利人对梅花有很好的艺术感受力,作者期待他写出“梅花四弄”。‎ ‎5. 请赏析第九段中画线的句子。(5分) ‎ ‎6.本文为什么写了外国人向作者询问“梅花”的几个故事?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月球背面是一片难得的宁静之地,屏蔽了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干扰。这次探测可以填补射电天文领域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将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资料。”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新闻发言人于国斌说。‎ 落月后,通过“鹊桥”中继星的“牵线搭桥”,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了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多项工作,建立了定向天线高码速率链路,实现了月背和地面稳定通信的“小目标”。‎ ‎15时7分,科技人员发送指令,两器分离开始。22时 22分,巡视器玉兔二号月球车踏上月球表面。‎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表示:“飞几十万公里,关键是着陆,要不翻车,月球车要安全走下来。苏联连续失败16次,主要是下去的瞬间翻车了。”‎ 材料二:‎ 嫦娥四号登月是一个重要时刻,因为它不只涉及技术,嫦娥四号的成功就像伴随登月向世界分发的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张名片。只有坚定地自上而下制定目标和指挥实施项目和推进进程,才可能成功。‎ 中国人隐忍而系统地为这次成功做了准备。他们先发射了绕月运行的探测卫星。成功后,又于5年前将嫦娥三号探测器送上了月球面向地球的一面。嫦娥三号甚至还携带了名为玉兔的月球车。‎ 航天业迄今的重要参与者美国、俄罗斯和欧洲正是这种持之以恒行动的反面教材。它们费力地说服政府提供太空任务所需的预算,因此,美国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航空航天署只能惊讶地旁观中国人的太空行动。虽然单纯从技术角度看,它们也能做到。‎ 材料三:‎ 欧阳自远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曾成功推动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升空。此后,“嫦娥计划”从一号到五号探测卫星,全都离不开他的参与和推动。‎ 中国的探月准备工作做了35年,其中仅是论证,就整整10年,但对于欧阳自远来说,更难的是如何赢得国人的理解和支持。他最初面临的质疑很多,近20年来没有其他国家提过探测月球,为什么中国要去搞探月?尤其令欧阳自远感到压力的是,国人只愿看到“嫦娥”系列卫星一个接一个地成功,无法想象一旦出现失败会是怎样。“开汽车有时都会遇到发动机发动不起来的状况,对于如此复杂的探月工程,问题怎么可能没有?所以我们的压力很大,要出去就必须成功!”‎ 回忆往昔,欧阳自远仍然心情激动:“当卫星上轨道,我从来没那么激动过,抱着孙家栋(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我们两个七老八十的人说不出话来,眼泪一直在往下流。” ‎ 材料四:‎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玉兔二号巡视器成功实现月表“越野”,令无数中国人激动不已,而 “嫦娥登月”背后的航天人也逐渐走入公众视野。与过去不同,与国外不同,中国飞控中心坐着的几乎全是年轻人:一群80后、90后,筑就了这条长达38万公里的奔月路。‎ 航天队伍的年轻化,已然成为中国航天的独特优势。今天,中国航天15万研究员中,10万人属于 “80后”,平均年龄为 31~33岁。这样的年龄优势,让国外同行感到“恐怖”。美国宇航局研究员平均年龄是42岁,欧洲和日本科研人员年龄更大,俄罗斯还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尴尬。‎ 更值得称赞的是,这群献身航天事业的年轻人的意志品格丝毫不输老一辈。他们既有初生牛犊的闯劲,又有拓荒牛的冷静,还有孺子牛的奉献精神。‎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表软着陆,其意义重大,可以填补射电天文领域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将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资料。‎ B. 在嫦娥四号登月之前,我国为登月成功已做了充分准备,包括发射绕月探测的卫星,甚至还包括携带玉兔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探测器也登上了月球。‎ C.对科学家欧阳自远来说,探月工程一直在诸多质疑中进行,尤其让他感到压力的是,国人只愿看到“嫦娥”系列卫星发射成功,无法容忍出现失败。‎ D.“嫦娥奔月”背后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航天人,这是其他国家不能相比的巨大年龄优势,其他航天强国研究人员大多年龄偏大,甚至青黄不接。‎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由于月球背面能够屏蔽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所以要通过中继星“鹊桥”来中转月背和地面信号,实现对探测器发送指令和传输数据等功能。‎ B.衡量登月探测器成功的关键是着陆,还要保证月球车不能翻车,前苏联进行过多次登月探测,但其失败的主要是月球车在探测中最终出现翻车。‎ C.技术上看,美国、俄罗斯等也能实现月球背面着陆,但他们的政府不愿提供太空任务所需预算,他们的科研人员只能成为中国太空行动的旁观者。‎ D.在复杂的探月工程中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国人应该理性看待,不要苛责。而对于科学家来说,国人的苛责也可以转化成必须成功的坚定信心。‎ ‎9.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中国在探月工程中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6分) ‎ 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 ‎ 延熹二年,尚书令陈蕃、仆射胡广等上疏荐稚等曰:“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乂,为陛下出,当铺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伏见处士豫章徐稚、彭城姜肱、汝南袁闳、京兆韦著、颍川李昙,德行纯备,著于人听。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桓帝乃以安车玄粮备礼征之,并不至。帝因问蕃曰:“徐稚、袁闳、韦著谁为先后?”蕃对曰:“闳生出公族,闻道渐训。著长于三辅礼义之俗,所谓不扶自直,不镂自雕。至于稚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 ‎ 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及于涂,容为设饭,共言稼穑之事。临诀去,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 灵帝初,欲蒲轮聘稚,会卒,时年七十二。‎ 子胤字季登,笃行孝悌,亦隐居不仕。太守华歆礼请相见,固病不诣。汉末寇贼从横,皆敬胤礼行,转相约敕,不犯其闾。建安中卒。‎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 B. 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 C. 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 D. 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屡辟公府”中的“公府”是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职。‎ B.“家拜太原太守”中的“拜”是授予官职的意思,古代表示“授官”的词还有“除”“夺”“授”“封”等。‎ C.“伏见处士豫章徐稚”中的“处士”是指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 D.“三辅”,西汉时指分治京畿地区的三种职官的合称,也指其所辖地区。也泛指京城附近地区。‎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陈蕃在郡府不接待宾客,只有徐稚来,才特意摆设一副坐榻,徐稚离开后就把它悬挂起来,可见徐稚在陈蕃心中的分量。‎ B.陈蕃、胡广等上疏推荐徐稚等人,桓帝于是用安车玄纁,带上礼物去征召这些高士,结果他们都不肯来。 ‎ C.徐稚有感恩之心,曾征召他做官的黄琼去世后,徐稚徒步前往祭奠,哭毕而去。‎ D.徐稚做人虽恭俭义让,为陈蕃等人所敬重,但为人迂腐,不通人情世故。郭林宗的母亲去世了,他前往吊唁,只是将一把野草放到墓前就离开了。‎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临诀去,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 (2)太守华歆礼请相见,固病不诣。汉末寇贼从横,皆敬胤礼行,转相约敕,不犯其闾。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小题共2题,8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5 题。‎ 浣溪沙•武林送李似表 张元幹 燕掠风樯款款飞。艳桃秾李闹长堤。骑鲸人去晓莺啼。‎ 可意湖山留我住,断肠烟水送君归。三春不是别离时。‎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上片用燕子翻飞、桃李争美、晓莺轻啼等美好之景烘托离别之情,是以乐景衬哀情。‎ B. “艳桃秾李闹长堤”中“艳”“秾”“长”均是形容词,凸显意象特征,形象生动。‎ C. “闹”字运用比拟手法,将其比喻成喧闹的孩童,让桃李的艳丽如在眼前,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春景的美好。‎ D. “骑鲸”一词本指隐遁或者成仙,词人在此用“骑鲸人”代指词作中远去的朋友。‎ ‎15.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下片内容。(6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认为宫中之事都可以咨询郭攸之、 费祎、 董允然后施行, ‎ ‎ 这样一定可以做到“ , 。”‎ ‎ (2)《琵琶行》中“ , ”两句巧妙运用互文手法,将 ‎ 主客二人的行为举止表现出来,避免了行文的单调。‎ ‎ (3)苏轼在《赤壁赋》中感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 鲸落,是鲸鱼死后尸体沉入海底,并由此形成的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深海海底生物依靠化学能合成和海面降临的物质生存。从海面沉下的食物碎屑是天降甘霖,而偶尔落下的鲸鱼尸体,则是他们在大洋荒漠底部的 。当鲸鱼的躯体抵达海底时,会很快被盲鳗、睡鲨、深海蟹等生物发现。鲸鱼90%以上的软组织会被它们吃掉,这顿盛宴一般会持续一年。当这40多个物种的大号食腐者 离去之后,轮到20余种多毛类和甲壳类小型生物入住,食物残渣可以维持它们两年的生存。鲸鱼只剩下骨架时,大量的特殊厌氧细菌会爬入鲸骨深处,脂类。鲸骨体型巨大,富含脂类,分解又十分缓慢,一头大型鲸鱼可以维持这样一个“绿洲”和里面上百种无脊椎动物生存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当然,( ① )。过去两百年里,工业化捕鲸将大型鲸鱼推入了_ 的境地。今天全球海洋里的鲸落数量,可能不足以前的1/6。 假如大型鲸类数量彻底崩塌,这对深海的生命意味着什么? 没人确切知道。也许生命依然能顽强地找到其他道路,重新学会找到“绿洲”之前的生存方式;不给生命留下足够的时间适应,也许鲸鱼的消失会来得太快。 的是,( ② )。‎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洞天福地    心满意足    风雨飘摇    不容置喙 B.世外桃源    心满意足    岌岌可危    不容置疑 C.洞天福地    志得意满    岌岌可危    不容置疑 D.世外桃源    志得意满    风雨飘摇    不容置喙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①鲸落为许许多多的海底栖息生物提供了复杂的生态环境 ‎②如果鲸鱼没有了,鲸落这一庞大而温柔的奇迹,也会随之而去 B. ①只有达到30吨级别的大型鲸鱼,才能真正形成繁盛的鲸落 ‎②如果鲸落没有了,鲸鱼这一庞大而温柔的奇迹,也会随之而去 C. ①只有达到30吨级别的大型鲸鱼,才能真正形成繁盛的鲸落 ‎②如果鲸鱼没有了,鲸落这一庞大而温柔的奇迹,也会随之而去 D. ①鲸落为许许多多的海底栖息生物提供了复杂的生态环境 ‎②如果鲸落没有了,鲸鱼这一庞大而温柔的奇迹,也会随之而去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 A.也许鲸鱼的消失会来得太快,不给生命留下足够的时间适应;也许生命依然能顽强地找到其他道路,重新学会找到“绿洲”之前的生存方式 ‎ B.也许生命依然能顽强地找到其他道路,重新学会找到“绿洲”之前的生存方式;也许鲸鱼的消失会来得太快,不给生命留下充分的时间适应。‎ ‎ C.也许生命依然能顽强地找到其他道路,重新“绿洲”之前的生存方式;也许鲸鱼的消失会来得太快,不给生命留下足够的时间适应。‎ ‎ D.也许鲸鱼的消失不会来得太快,会给生命留下足够的时间适应;也许生命依然能顽强地找到其他道路,重新学会找到“绿洲”之前的生存方式。‎ ‎20.下面一则征文启事的正文部分,其中存在五处语言不得体、语句不通顺等毛病,请找出来在横线上写上序号并加以修改。(5分)‎ ‎①值此新年即将到来之际,②我们欣喜地告诉您:“新世纪中国”网站五周岁了。③为祝贺网站创办五周年,④并配合湖南新世纪出版社即将出版的“著名文化网站丛书”中的《新世纪中国(卷)》,⑤本网将从即日起截至到6月7日开展“‘新世纪中国’与我”征文活动。⑥要求这五年来与网站共同成长的各位网友撰文投稿,⑦并恳切希望您继续得以支持。‎ 特别申明两点:⑧一、由于人手有限,未录用的稿件,概不退还,敬请谅解;⑨二、对采用的稿件,本网站有斧正的权利。‎ ‎(1)序号: 改为: (2)序号: 改为: ‎ ‎(3)序号: 改为: (4)序号: 改为: ‎ ‎(5)序号: 改为: ‎ ‎21.请提取相关信息,依次概括《参考消息》的主要特点,不得出现数字,每个特点不得超过10个字。(6分)‎ ‎《参考消息》是由参考消息报社编辑出版的一份报纸,其主办单位新华通讯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的国家通讯社。新华社是中文(汉语)媒体的主要新闻来源,同时使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和葡萄牙文发稿,提供实时文字新闻、经济信息、新闻图片、图表等,同时也是中国大陆法定新闻监管机构。在它世界各地有一百多个分社,在中国大陆的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设有分社,有的省、直辖市、自治区还设有支社。直属事业单位有瞭望周刊社、经济参考报社、新华每日电讯社、半月谈杂志社和参考消息报社等10多个。现在许多报纸版面达到十多版,甚至几十版,《参考消息》是四开八版日报。它及时选载世界各地通讯社、报刊及因特网等媒体上的最新信息和评论精华,全面报道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体育、文化及对华反应等方面的最新消息。日均发行量400万份以上,它的读者规模近2000万。读者中,男性占73.1%女性占28.7%。它以50亿元的品牌价值居中国报刊第一位。‎ 特点一 特点二 特点三 ‎ 特点四 特点五 特点六 ‎ ‎22、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听到大家夸奖自己毛笔字写得好,20岁不到的张蔷薇腼腆地说:“见笑了,我不过是率先垂范罢了。”‎ B、回到住所,我饶有兴趣的翻看着一张张剧照,耳边又隐隐奏起城隍小戏台的流云之音和绕梁之声,他们才疏学浅,怎么能悟出如此妙音。‎ C、多读书少应酬,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但是有些干部却打着“盛情难却”的幌子,对小恩小惠却之不恭。‎ D、由于时间仓促,加上我们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2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员 的天职。 ②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    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 ③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        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 A.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B.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C.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当仁不让 D.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24.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把“身体健康、节日快乐”说成“身体快乐”,这是父亲衰老的信号——曾经出口成章的父亲如今已是语焉不详。这不禁让人慨叹:时间都去哪儿了? ‎ ‎②正是这些变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③雍正执政13年,那么多的政务都要他一个人处理,使他心劳日拙,极度疲惫。 ④这个城市很是繁盛,百业齐全,但米珠薪桂,幸好云飞收入稳定,不致衣食无着。 ⑤老舍先生的《茶馆》聚国事家事、世态人情于一室,句句如探骊得珠,让我们在啼笑中感知着民众的无奈以及时代的黑暗。 ⑥为了写好博士论文,韩春雨遍查文献、寻章摘句,费尽了心思,最终使论文的观点新颖并有一定的创见,论文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A.③④⑥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⑥‎ ‎2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烦琐的形容,平平淡淡,自然感人,体现了一种苦心经营的朴素。 B.陶老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 好为人师,甘作人梯,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C.当中产阶级以暴力应对房产趺价、文人以暴力对待观点分歧时,要求小贩和城管相敬如宾,就显得有点儿幼稚了。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要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以古人为楷模,焚琴煮鹤,磨炼坚强的意志。‎ ‎26.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东方卫视热播的《生逢灿烂的日子》口碑高涨,剧中浓浓的情怀,演员们走心的表演,让这部没有大牌明星参演的戏脱颖而出,成为收视热点。‎ ‎②纪录片《至味西关》在多个平台上线,它既讲述了广州人喜闻乐见的美食故事,又聚焦名厨大家的工匠精神,带着观众走进广州西关街坊的生活。‎ ‎③在马戏节连续8天的展演时间里,四位灵巧、醒目的小演员表演的杂技节目《蹬人》让观众叹为观止,“最具人气奖”实至名归。‎ ‎④老胡是一位高级技工,做的零件从未出过次品,他的徒弟们感叹说:“师傅年届六十,马齿徒增,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⑤小时候的高伯龙爱看《小学生文库》,说自己长大后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没想到一语成谶,后来他成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A.①③②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①‎ ‎27.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座地处黄河上游的西部小城,在她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镌刻着太多长歌当哭的故事,亦写满豪情壮志的励志篇章。‎ ‎②这个问题没有专门性的理论,他们两个人的观点从一开始谈论又是南辕北辙,所以最终也没有形成一致看法。‎ ‎③办中医诊所不需要多少医疗设备,但高门槛的审批程序让不少有意离开体制独立开设中医诊所的大夫望而却步。‎ ‎④深圳特区无疑是学习型中国的一个杰出代表,“深圳奇迹”背后显现出令世界肃然起敬的中国式学习密码。‎ ‎⑤苏东坡仕宦的一生差不多一直处于险恶的政治漩涡中,屡遭贬官,但他始终能高蹈超越,光风霁月,如云间谪仙。‎ ‎⑥春节返程期间,旅客会携带很多土特产,大包小包的,在安检、上下车时,往往厚此薄彼,给出行造成不便。‎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28.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些地方贪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名,对容易从数字上反映出来的、能够吹糠见米的成绩十分用力,对打基础、管长远的项目不感兴趣。‎ ‎②国民党军队一路溃败,从福州往厦门方向逃奔,士兵们一个个筚路蓝缕,狼狈不堪。‎ ‎③本公司承诺十九天完成家装工程,拖一天罚一千元,一言九鼎,决不食言。‎ ‎④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要如履薄冰,居安思危,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 ‎⑤一些运动员在不完全了解国家乒乓球队管理模式调整具体内容的情况下,意气用事,擅自退赛,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⑥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尤其是微型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应用前景稍微靠谱一点,而在锂离子电池上的应用前景微乎其微。‎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⑤⑥‎ ‎29、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一粒种子,融入大地消失不见,看似消失了,却在悄然间孕育更多新生命。‎ 同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复兴,也需要无数粒这样的种子。‎ 阅读上面的文字,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 ‎辛集一中高二语文三月月考答案(427-440)‎ ‎ ‎ ‎1. B(A项,无中生有,文中只是说“通过对儒学的吸收、转化、融和,唐诗逐渐开拓着自身新的发展道路”,并没有讲到“唐诗促进了儒学的吸收、转化、融合”;C项,夸大其词,原文的表述是“有些诗作在艺术表达上还比较生硬”,很明显“使他们的诗作全面走向成熟”夸大了儒学的作用;D项,关系倒置,原文只是说“不同的诗人在对儒学的坚守与汲取中形成了自己的创作个性”,而不是说“因创作个性不同而对儒学的坚守与汲取有别”。故选B。) ‎ ‎2. D(“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错,作者在论证“应制诗和宦游诗在宣扬儒学思想方面的不同立场和态度”时,运用的应该是类比论证。) ‎ ‎3. C(强加因果,从原文看,“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沉重打击”与“中唐的士人将自己的治世理想以儒者的姿态写入唐诗”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4.D(作者只是说这个意大利人是搞音乐的,有艺术感染力,并没有说对梅花有很好的艺术感染力,文中并没有体现出期待。)‎ ‎5.答案:这几句运用了排比手法,(1分)写出了梅花在恶劣环境下保持品格节操、(1分)生命力强、(1分)滋润人的心灵(1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敬仰赞美之情(1分)。‎ ‎6.答案:几位外国人出于对中国梅花的好奇、兴趣,他们从作者的名字翻译切入,以外国人对梅花的好奇、不解与误解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关注。(2分)‎ 用意是:一方面,作者要向他们展示梅花的独有魅力,介绍梅花时才注重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与丰富,凸显梅花独特的美感和魅力,阐发了梅花所凝聚的名族精神。(2分)‎ 另一方面,表现了外国人与中国文化的隔膜,流露出对交流和理解的渴望,表明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分)‎ ‎7.B(A错在“月表软着陆”,应是“月背”。C错在“一直在诸多质疑中进行”,原文是“他最初面临的质疑很多”,D错在“都是80后、90后”,原文是“几乎全是年轻人”。)‎ ‎8.B(B错在“主要是月球车在探测中最终出现翻车”,原文是“主要在下去的瞬间翻车了”。)‎ ‎9. ①国家的支持,坚定地自上而下制定目标,持之以恒地指挥实施项目和推进进程。②老一辈科学家积极参与、推动与艰辛付出。③中国航天队伍的年轻化与青年航天人的奉献精神。‎ ‎10.答案C(意思是“如果使他们位登三公,辅佐陛下,他们就一定能够捍卫并发扬光大盛美的国政,为日月增光。”)‎ ‎11.答案B(“夺”是削去官职、权利的意思)‎ ‎12.答案D(说徐稚“为人迂腐,不通人情世故”错,《诗经》说‘生刍一束,其人如玉’,送野草恰恰表明徐稚对郭林宗的敬重。)‎ ‎13.(1)临别,徐稚对茅容说:“请替我向郭林宗致谢,大树要倒了,不是一根绳子所能维系,为什么要忙碌不停、四处奔波呢?”‎ ‎(要点:“谓容曰”前补充主语1分,“为”“颠”“维”各1分,末句1分)‎ ‎(2)太守华歆以礼请求他相见,他一再称病不去。东汉末年盗贼纵横,但他们都敬佩徐胤的礼让品行,互相约束,不去侵犯他的住所。‎ ‎(要点:礼、固、诣、从横、礼行、约敕、闾)‎ ‎14. C“将其比喻成喧闹的孩童”不对。‎ ‎15. 下片运用拟人(或移情)手法,(1分)写湖山在挽留“我”,而茫茫烟水在哀愁地送别“你”,只是春天并不是伤感的别离季节。(3分)虽然抒发的是离别之情,但并不见太多的悲伤,表达出词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淡淡的惆怅。‎ ‎16.(1)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7.B[解析]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洞天福地: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现泛指名山胜境。应选“世外桃源”。心满意足:非常满足。志得意满:志向实现,内心满足。应选“心满意足”。岌岌可危:指局势或处境非常危险。风雨飘摇:形容形势很不稳定。应选“岌岌可危”。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不容置喙: 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应选“不容置疑”‎ ‎18.C【解析】A①由文段整体来看为说明文,常用列数字的方式,语言简明严谨,应有吨位,表达不够清晰。B②鲸落与鲸鱼的关系错误,鲸鱼的存在是形成鲸落的前提条件。D①同A,②同B② ‎ ‎19.A【解析】B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充分与时间搭配不当C语序不当,“重新绿洲之前的生存方式”缺少谓语。D“也许鲸鱼的消失不会来得太快”与“过去两百年里,工业化捕鲸将大型鲸鱼推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矛盾。‎ ‎20、答案:③改为:为庆祝网站创办五周年;⑤改为:截止到/截至;⑥改为:诚邀;⑦并恳切希望您继续给予支持/并恳切希望得到您的支持。⑧改为:修改 ‎21、(1)主办单位级别高;(2)版面少;(3)刊载信息及时全面;‎ ‎(4)发行量大;(5)读者以男性为主;(6)品牌价值高。‎ ‎22、D ‎23.答案:C 解析: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贷,推卸)。当仁不让:《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2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査正确使用成语(熟语)的能力。①语焉不详:虽然说到了, 但说得不详细。望文生义。②胼手胝足:指手和脚都磨出老茧,形容十分辛勤劳苦,正确。③心劳日拙:费尽心机,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处境越来越糟。可用“心力交瘁”。④米珠薪桂:珠,珍珠,米贵得像珍珠,柴贵得像桂木,形容物价贵得出奇,人民生活极其困难。使用正确。 ⑤探骊得珠:比喻作诗文能得其旨要,抓住关键。正确。⑥寻章摘句:寻,找; 章,篇章;摘,摘录。旧指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段语句,不深入研究。现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25.答案:A 解析:A.苦心经营: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或进行艺术构思。B.好为人师: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感情色彩不当。C.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对象错误。D.焚琴煮鹤:把鹤煮了吃,拿琴当柴烧,比喻做煞风景的事。不合语境 ‎26.答案:C 解析:①脱颖而出: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对象不当。‎ ‎②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 ‎③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至极、完美之至。‎ ‎④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使用错误。‎ ‎⑤一语成谶:一句不好的话说中了,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当。‎ ‎27.答案:A 解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修改。本题要求选择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此题可以用排除法。‎ ‎①“长歌当哭”: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不合语境,使用错误。‎ ‎②“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是指一个人的行动和目的相反,句中理解为他们感到观点不一致,使用错误。‎ ‎③“望而却步”:形容事物可怕或讨厌,使人一看就往后退缩。合乎语境,使用正确。这样排除B项、C项。‎ ‎④“肃然起敬”:形容感动后产生的恭敬、钦佩的心情和态度肃然、恭敬的样子。使用正确。这样排除D项。‎ ‎⑤“光风霁月”: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合乎语境,使用正确。‎ ‎⑥“厚此薄彼”: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怠慢另一方。比喻对两方面的待遇不同。使用对象不当,错误。故本题选A项。‎ 点睛:分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①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 ‎②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 ‎③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 ‎④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 ‎⑤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成语使用要仔细分析语境。还可以用排除法做成语题。‎ ‎28.答案:B 解析:①吹糠见米:把米糠一吹开,立刻可看到米粒。比喻事情可轻易见成效。使用正确。‎ ‎②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衣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业的艰苦。这里形容溃败的士兵,属于望文生义。‎ ‎③一言九鼎:形容所说的话分很重,作用很大。这里形容公司讲信用,重承诺.不合语境。‎ ‎④如履薄冰:像踩在薄冰上:比喻做事极为小心谨慎。使用正确。‎ ‎⑤意气用事:只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这里形容擅自退赛的运动员,正确。‎ ‎⑥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这里形容应用前景,不合语境。‎ ‎29.作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