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9届山西省太原市金河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1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9届山西省太原市金河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11)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在中国古代风起云涌的政治变革浪潮中,土地问题总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 ‎ 纵观中国古代政治史,为君者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把土地和附着在土地上的百姓牢牢控制在手中,这就需要通过一系列制度的推行来实现。西周建立后推行分封制与井田制,使得王权和土地真正结合在一起。‎ ‎ 与此相适应,中国古代的政治变革往往伴随着以土地为核心的经济变革。商末周初的“授民授疆土”的封建体制便是最重要的代表。周初重器大盂鼎铭文中记载了周康王封赐给一位名盂的贵族土地、人民的情形,就是这一制度的生动写照。作为配套的井田制在当时也举足轻重。春秋中期以后,以井田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走向瓦解,引发了政治领域内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商鞅在秦国推行的变法,便抓住了土地这一关键问题,在地方行政和土地分配两方面完成了新旧制度的更替。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的两千多年间,中央集权体制日益巩固,土地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稳定。‎ ‎ 西汉中期以后,聚敛了大量土地的地方豪强严重危及中央的统治。对此,董仲舒建议通过“限民名田”来抑制土地兼并,但未被采纳。自此以后,严重依赖地方豪强的中央政权无心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最终形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延续数百年的门阀政治。中央对所辖区域内土地与行政权力的控制越来越弱,反过来又促使中央政权对土地关系、地方行政运行机制采取改革措施。于是,在隋唐北宋时期,中国历史上又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政治与土地变革。‎ ‎ 隋朝建立,推行均田制。这些本应在打击豪强大族势力方面效果显著的措施,在当时的情况下却稍嫌操之过急,根基未稳的隋王朝迅速覆亡。随后崛起的李唐政权在土地分配方面延续并完善了均田制,使得唐朝开始走向强大;但自天宝之后,中央政权失去了对地方行政的主导权,出现了藩镇割据、边疆不守的局面,以致走向消亡。此后,北宋政权所进行的改革仍然是以土地的控制与分配为中心,将地方权力大都收归中央,改变了地方势力“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的局面。‎ ‎ 元明清三代,虽然最高统治者的民族身份不同,但他们采取的政策在本质上却是一致的。与两宋时期边患屡兴相比,元明清对边疆的控制也明显加强,而“摊丁入亩”等政策之所以能够推行,依靠的正是国家对土地所有权与分配体系的绝对控制。‎ ‎ 中国古代政治变革与土地权力发展的关联使我们认识到,土地与中央集权抑或君权的一体化形成了政治与经济发展的高度统一。土地与君权的联动机制也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较为固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与发展。而当土地与君权出现矛盾冲突时,往往会出现政治危机甚至政权更迭,这又促使掌权者不得不采取措施,以缓解矛盾冲突。‎ ‎ (选自刘伟《土地问题决定中国古代政治走向》,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 土地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 ‎ B.封建君王只要推行一些制度,将土地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就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 C.商鞅抓住土地这个关键问题所推行的变法,使得中国土地制度保持了两千多年的稳定。‎ ‎ D. 隋朝统治者为打击那些豪强大族势力推行了均田制,可惜操之过急,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文章开头提出观点,然后按朝代先后顺序列举了历代重视土地问题的材料来进行论证。‎ ‎ B. 文中所举周康王封赐给一位名盂的贵族土地、人民的事例,证明中国古代的政治变革常伴随着以土地为核心的经济变革。‎ C.文章通过董仲舒建议未被采纳的事例,证明了中央政权如果无法抑制土地兼并,对所辖区域的控制就会越来越弱。‎ ‎ D. 结尾一段提出了掌权者在政治危机甚至政权更迭时,有必要采取措施遏制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自西周建立至春秋中期这时段,井田制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但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井田制逐步消亡了。‎ ‎ B.西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依赖地方豪强,无心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为后来的门阀政治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 C.李唐政权因在初期延续并完善隋朝的均田制走向稳定和强大,也因均田制消极因素的影响走向了灭亡。‎ ‎ D.元明清三代除了都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外,采取的土地政策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都对土地所有权与分配体系绝对控制。‎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 -6题。‎ ‎ 白月光 胡玲   白色的月光透过窗户,照进简陋破旧的工棚里,洒下一地清辉。   大毛翻来覆去睡不着,精瘦的身体里,一颗心翻江倒海。   下午,二毛打来电话,说学校在催学费了,娘准备把家里的牛卖了。没了牛,怎么种地怎么活啊?想起家里的困境,18岁的大毛辗转难眠。大毛轻轻下床,推开工棚的木门,走了出去。   工棚外,月光皎白如雪,月光下,工地静极了,仿佛睡着了一样。大毛披着银白的月光,漫无目的地朝前走,不知不觉走到了仓库前。仓库的门虚掩着,工长斜躺在门边的凉席上,鼾声如雷。门前,一摞摞电线堆得整整齐齐,宛如一座小山。这些电线贵得很,200多块钱一卷呢。大毛蹑手蹑脚走到电线跟前,轻轻抽出三卷电线,掂量一下,不重。   大毛犹豫片刻,把一卷电线放回原处,手上只剩两卷电线。两卷电线,可以卖400元钱。   400元钱,正好是二毛欠学校的学费。   大毛紧紧拽着电线,拼命朝前跑,夜风吹得他的衣服像两面乱舞的旗。他一口气跑到工地外面的小树林里,趁着月色,大毛将两卷电线藏在大树下的草堆里。   ‎ 第二天午休时间,大毛偷偷把电线拿到镇上五金店里卖了400元钱,一分不少地寄回了家。   整整一天,大毛都在惊恐中度过。出乎意料的是,工地平静如旧,没有任何风吹草动,就像自己偷电线的事从未发生一样。   晚上,大毛躺在床上,下意识摸摸口袋,心里一惊,揣在口袋里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不在了。大毛的心猛烈地跳起来,他感到深深的恐惧。他害怕的并不是录取通知书丢了,因为他本来就不打算念大学了,家里的条件不允许他继续读书。他害怕的是录取通知书上有他的名字,他断定录取通知书昨晚掉在仓库了。如果工长捡到录取通知书,就会发现他偷电线的事,那样,他会被赶出工地,还有可能被扭送进派出所。   大毛的心忐忑不安,难以平复,他觉得每一秒钟都很难捱。   “大毛,出来一下。”工长突然在工棚外叫他。大毛的心蹦到嗓子眼。   工棚外,月色明亮,大地如同罩上了一层水银。大毛紧张地站在工长面前,头垂得很低很低,他不敢看工长的眼睛。   “大毛,你不用在工地做了,你走吧。”工长终于说话了,和大毛预想的一模一样。   不出大毛所料,工长拿出那张录取通知书。“我早上在仓库门口捡到的。”工长说。   大毛盯着那张录取通知书,盯着这张自己看了无数次的通知书,原本自己引以为傲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今天却成为了他偷窃的有力罪证。   “工长……对不起……电线是我偷的。”大毛艰难地吐出几个字,颧骨凸现的脸红得如同柿子。   “不要说了。”工长打断大毛的话。“这件事情只有你知我知,我买了两卷电线放进去了,没有人会知道的。”工长轻轻地说。   大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抬头,看到工长正微笑地看着自己。这笑脸那么熟悉,让大毛想起老家的父亲。   “你走吧,回去吧。”工长说。   大毛不说话,他不想回去。   “回去念大学。”工长说出的话让大毛很震惊。   大毛想说自己家里没有钱供自己念大学,却一个字也说不出口。   工长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钱,递给大毛。“把这些钱拿去交学费,以后我来资助你。”   一股暖流淌进大毛心里,再流到他眼睛里,变成一滴滴热泪从他的眼睛溢出来。大毛不伸手接钱,他知道,工长手上的钱重如千斤,这是工长用无数血汗换来的。   工长将钱硬塞进大毛的口袋。   工长欣慰地笑了。30多年前,工长和大毛一样大,那一年,他也考上了大学,家里没钱给他读书,他流落到工地上。眼前的大毛,多像30年前的自己啊。   那晚,大毛背着简单的行囊,在工长的目送下,披着明亮的月光踏上了回家的路。   白色的月光,照得大毛心里亮堂堂的。‎ ‎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 行窃被发现后,大毛只能离开工地,工头这样做也是无奈的选择,但他无意间的这一善举,却给了大毛以正面的教育:为人要真诚。 B.大毛虽然偷了电线,但他仍然是一个善良正直之人,他偷电线卖钱,是为了替弟弟交学费,也是为了不让妈妈卖掉赖以生活的牛。 C.如果不是大毛自己承认,工头可能就不会发现电线失窃一事,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大毛初次行窃,内心的惶恐不安使他暴露了自己。 D.工长是个善良的人,他发现大毛偷电线后并没有揭发,而是自己买了电线,并且资助大毛去上大学,正是工长的善良拯救了大毛。‎ ‎5.小说中的“大毛”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 ‎ ‎6.小说题目是“白月光”,文中也多处写到月光,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 -9题。‎ ‎ 材料一:‎ ‎ 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生态环境建设,一些长期积累的问题正在食品安全领域集中显现,特别是重金属、地膜与畜禽粪便污染严重,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突出。在源头上,土壤污染和农药过量施用等多层因素叠加,导致食品安全风险层出不穷。‎ ‎ 生产方面,分散的农户是我国食用农产品的生产主体;在全国40多万家食品生产企业中,90%以上是小企业,呈现点多面广,小、散、多等突出特点;在食品流通与餐饮环节,全国约有819万张食品流通许可证、348万张餐饮服务许可证,微小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是持证经营的主体。食品供应链上的大多数生产经营主体规模小、分布散、集约化程度低,为追求经济利益往往采取违规违法行为。‎ ‎ 目前公众对食品安全满意度较低,这与食品安全“总体稳定、趋势向好”的基本状态相悖。其原因错综复杂:由于近年来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爆发,引发公众的愤怒情绪,影响了消费信心;一些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报道夸大扭曲、网络推手推波助澜,导致虚假食品安全信息甚至谣言大范围传播。‎ ‎(摘编自吴林海《我国食品安全基本态势与风险治理》,2017年6月8日《光明日报》)‎ ‎ 材料二:‎ ‎ 青岛新闻网6月8日讯近期,青岛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落实党政同责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作为食品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实行“一岗双责”,切实担负起食品药品安全的政治责任和工作责任,全面提升我市食品药品安全水平,努力创建全国食品药品最安全城市,进一步捍卫好广大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摘编自《青岛出新规:食品安全出问题党委也要问责》,2017年6月9日青岛新闻网)‎ ‎ 材料三:‎ ‎ 中新网衡水6月8日电6月8日,河北省衡水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就建立食品快速检验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衡水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副调研员陈晓保表示,随着食品快速检验室的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手段和能力将会不断加强,民众“舌尖上的安全”将会得到有效保障。‎ ‎ 据陈晓保介绍,大型商超和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食品快速检验室,是今年衡水市委、市政府承诺的20件民生实事之一。截至目前,全市已在39个经营单位建成食品快速检测室,共完成了31217个批次的快检任务,其中不合格的6个批次。‎ ‎ (摘编自2017年6月9日中新网《河北衡水建立食品快速检验室,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 材料四:‎ ‎ 农药残留污染、添加剂的违法使用等,仍旧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我国食品安全的信息公开程度不高,有一些食品危害如药物、毒物、重金属残留,含菌量超标等,不易被人辨识,在消费前、消费过程中,甚至消费之后,都让人浑然不觉。二是行为人的违法成本低。食品生产经营者自身不会公开食品安全信息,政府部门执法监管也存在覆盖面低、人员不足的问题,导致食品市场上违法成本低而违法收益高。‎ ‎ 在立法领域,要消除食品安全的行政民事立法和刑事立法的壁垒冲突,更新理念扩大食品安全的入罪口径,加大行为人的违法成本。食品安全的立法要朝干预范围广、入罪口径大的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威胁食品安全的上游行为进行追溯性规制。‎ ‎ 实践层面中,存在行政执法人员一味通过行政执法方式来“消化”刑事案件的情况,检察机关要加强监督,避免刑事案件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喧嚣声中消失。‎ ‎ (摘编自钱冲《食品安全刑事立法应坚持法益保护前置》,2017年6月7日《检察日报》)‎ ‎7.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近十多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风险因子中,违规使用添加剂远远超出了其他因子。‎ ‎ B.近十多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风险因子中,人为因素的比重要大于非人为因素。‎ ‎ C.由于我国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程度不高,致使食品中添加剂的违法使用屡禁不止。‎ ‎ D.衡水市建立食品快速检验室,就如同在食品流通环节设置了一个安全的关卡。‎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A.“材料一”开头指出食品安全领域畜禽粪便污染严重、农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与图表中人为因素造成食品安全相照应。‎ ‎ B.有效遏制食品生产和流通中的违规违法行为,必须改变食品生产主体点多面广、规模小、分布散等状况,着力扶持大企业。‎ ‎ C.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爆发和自媒体、网络推手的负面作用,抵消了我国食品安全“总体稳定、趋势向好”的正面舆情。‎ ‎ D.“材料一”和“材料四”都指出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但角度和侧重点不一样,两者具有互相补充的作用。‎ ‎ E.在有效保障居民的食品安全方面,青岛市和衡水市探索出有效的办法,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为其他城市树立了榜样。‎ ‎9.如何才能有效提高我国居民的食品安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 ‎ ‎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0 -13题。‎ 周新,南海人。初名志新,字日新。成祖常独呼“新”,遂为名。因以志新字。洪武中以诸生贡入太学。授大理寺评事,以善决狱称。成祖即位,改监察御史。敢言,多所弹劾。贵戚震惧,目为“冷面寒铁” 。京师中,至以其名怖小儿,辄皆奔匿。巡按福建,奏请都、卫、所不得陵府、州、县,卫、官相见均礼,武人为之戢。改按北京,时令吏民罪徙流者耕北京闲田,监禁详拟,往复待报,多瘐死。新请从北京行部或巡按详允就遣,以免淹滞,从之。且命畿内罪人应决者许收赎。帝知新,所奏无不允。还朝,即擢云南按察使。未赴,改浙江。冤民系久,闻新至,喜曰:“我得生矣。”至,果雪之。初,新入境,群蚋迎马头,迹得死人榛中,身系小木印。新验印,知死者故布商。密令广市布,视印文合者捕鞫之,尽获诸盗。一日,视事,旋风吹叶坠案前,叶异他树。询左右,独一僧寺有之。寺去城远,新意僧杀人。发树,果见妇人尸。鞫实,磔僧。一商暮归,恐遇劫。藏金丛祠石下,归以语其妻。旦往求金不得,诉于新。新召商妻讯之,果商妻有所私。商骤归,所私尚匿妻所,闻商语,夜取之。妻与所私皆论死。其他发奸擿伏,皆此类也。新微服行部,忤县令。令欲拷治之,闻廉使且至,系之狱。新从狱中询诸囚,得令贪污状。告狱吏曰:“我按察使也。”令谢罪,劾罢之。永乐十年,浙西大水,通政赵居任匿不以闻,新奏之。夏原吉为居任解。帝命覆视,得蠲振如新言。当是时,周廉使名闻天下。锦衣卫 指挥纪纲使千户缉事浙江,攫贿作威福。新欲按治之,遁去。顷之,新赍文册入京,遇千户涿州,捕系州狱。脱走诉于纲,纲诬奏新罪。帝怒,命逮新。旗校皆锦衣私人,在道榜掠无完肤。既至伏陛前抗声曰陛下诏按察使行事与都察院同臣奉诏擒奸恶奈何罪臣帝愈怒,命戮之。临刑大呼曰:“生为直臣,死当作直鬼!”竟杀之。他日,帝悔,问侍臣曰:“周新何许人?”对曰:“南海。”帝叹曰:“岭外乃有此人,枉杀之矣!”后帝若见人绯衣立日中,曰“臣周新已为神,为陛下治奸贪吏”云。后纪纲以罪诛,事益白。 (《明史?列传第四十九》)‎ ‎10、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既至伏陛前/抗声曰/陛下诏按察使/行事与都察院同/臣奉诏擒奸恶奈何/罪臣/帝愈怒 B. 既至/伏陛前抗声曰/陛下诏按察使行事/与都察院同/臣奉诏擒奸恶/奈何罪臣/帝愈怒 C. 既至伏陛前/抗声曰/陛下诏按察使/行事与都察院同/臣奉诏擒奸恶/奈何罪臣/帝愈怒 D. 既至/伏陛前抗声曰/陛下诏按察使行事/与都察院同/臣奉诏擒奸恶奈何/罪臣帝愈怒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名”是古人幼年时由父母起的,供朋友称呼的;而“字”是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所取,女子I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所取,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长辈呼唤。‎ B.“太学”是西周时国家的最高学府。汉代在京师设太学,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太学祭酒兼掌全国教育行政。隋以后改为国子监.从此国子监和太学互称。‎ C.“锦衣卫”是明代专有军政特务机构,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 D.“陛下”是宫殿的台阶下,本指在宫殿台阶下的近臣或侍卫。群臣与天子言,不敢直呼天子,恐有渎圣颜,故呼其身旁侍卫之人以传达。后成为对帝王的尊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新正直敢言,冷面寒铁。为官期间,他敢于直言,弹劾了了很多官吏,权贵外戚们都震恐畏惧他,京城中甚至有人用他的名字来吓唬小孩。‎ B.周新善判案子,细缜能干。他从在马前盘旋不去的群蚋和落在公案前不同的树叶就能觉察出情况有异,后仔细勘察、审讯,能发奸摘伏。‎ C.周薪微服私访,善于工作。他以平民打扮在按察区内巡察,触忤县官后被关入狱,在狱中他从囚犯口中了解实情,掌握了县令贪污的情况。‎ D.周新执法严明,不畏强权。一个千户负责侦缉搜捕之事时收贿赂、作威福,周新决心惩治他,但他却成功逃脱并诬陷周新有罪,周新至死不屈。 ‎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改按北京,时令吏民罪徙流者耕北京闲田,监禁详拟,往复待报,多瘐死。‎ ‎ ‎ ‎(2)新验印,知死者故布商。密令广市布,视印文合者捕鞫之,尽获诸盗。‎ ‎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 1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①‎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②,儒冠多误身③‎ ‎。 [注] ①耒阳:地名;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②招魂:《楚辞》的篇名。③借用杜甫的诗句“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14.下面对词的上阕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开头两句,山前的灯火和山头的浮云,构成一幅朦胧温馨的画面,“浮云”也巧妙的和诗人飘然不定的心理密切关合。‎ B.“山前灯火欲黄昏",一个“欲”字,用得绝妙,写出了夕阳似落非落、夜幕似降非降的刹那之间的景象。‎ C.作者选取“鹧鸪”的意象,不仅营造凄凉的氛围,也以此衬托凄凉的心境,表现对前途的担忧。‎ D.“潇湘逢故人”,诗人感情更加低落,其中蕴含了面对故人内心苦痛却无法言说的无奈和惆怅。‎ ‎15.词的下阕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1)《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只有做到 , , 。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把项目工作作为经济工作中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重要抓手,以此扩大有效投资需求。‎ ‎②亚洲投资银行的顺利成立和运营,将惠及亚投行各国,也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这是不言而喻的。‎ ‎③“互联网 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的规划建设正有序推进,完成这个任务,不能自出机杼,也不能只服务我们本地。‎ ‎④现在的生活水平虽比以前有了极大的提高,但还是需要瞻前顾后,从细处打算;还是要节俭,不可铺张浪费。‎ ‎⑤2000年初,他成为“北漂”一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蜗居地下室、挣不到饭钱的艰苦生活,蹉跎岁月中写出佳作。‎ ‎⑥单调的生活、狭窄的空间和严格的管理让人对航母生活心生厌倦,但航母追梦人依然甘之如饴,执着追求强军梦。‎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①②④ D.④⑤⑥‎ ‎18.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人大代表提议,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填补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法律空白。‎ B.未来五年,国家将通过改造棚户区、建设公租房等方式,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供给,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 C.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D .凭借着在本届澳网比赛中的超强发挥,李娜成为第一个晋级大满贯赛决赛的亚洲球员,从而奠定了她中国体坛一姐的宝座。‎ ‎19、填入下面义段空内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比尔·布莱森在他的《万物简史》里介绍了超级火山的巨大破坏性。以美国为例, ① 境内有一座超级火山喷发, ②其产生的巨大能量将摧毁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无数人会因此丧命,③ 会导致整个国家被深达6—20米的火山灰覆盖,随后 ④ 会出现其他许多可怕后果。⑤ 目前人类还无法预测美国超级火山会在何时喷发, ⑥了解了它的杀伤力有利于我们制订各种减损预案。‎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一旦 则 ‎/‎ 也 即使 然而 B 倘若 那么 进而 ‎/‎ 由于 所以 C 假如 则 甚至 更 ‎/‎ 那么 D 只要 ‎/‎ 而且 还 虽然 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文学创作是一种具有明显内省色彩的个人行为。因为它是艺术创作,①___________。我们曾经历过的一个痛苦的历史阶段,让作家消除个性,否认自我在文学创作中的基础作用。经过拨乱反正,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学事业拥有了一个灿烂的春天。又因为作家的文学创作是以作品的形式发表、出版面世的,这就决定了作品和作家必须带有公共性。因此,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秦汉时期,匈奴是北方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集团,秦始皇之所以修筑万里长城,就是为了抵御匈奴。一说到秦始皇,可能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汉武帝。    ,    ,    。    ,    ,    。秦始皇比较热衷于修长城和寻求长生不老药,而汉武帝则致力于经营西域和积极引进域外物质文明,从而迎来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峰。 ‎ ‎①这两位帝王都堪称天之骄子 ‎②似乎汉武帝要略胜一筹 ‎③正所谓“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④但如果单单就拓展中西文化关系而言 ‎⑤世人常常将二者相提并论 ‎⑥就开拓疆土、雄才大略而论可谓各有千秋 A.①③④②⑥⑤ B.①⑥⑤④②③‎ C.⑤④②⑥③① D.⑤③①⑥④②‎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 ①生活有度,人生添寿。——书摘 ‎ ②时间是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古希腊】德奥弗拉斯多 ‎ ③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 ④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唐】李绅《答章孝标》‎ ‎ ⑤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明】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 文化无国界,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名人名言,都对我们的成长给予宝贵的启迪。读了上面五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附加题(20分)‎ ‎1、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3分)‎ 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C.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3分)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必能养成沉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        ,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 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 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B.中国传统民居由正房、东厢、西厢、倒座和中间天井构成,无论是北方四合院、南方厅堂和上海石库门,都是这种适于合家聚居的结构。‎ C.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D.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4~5题。‎ ‎ 六月二十四日夜分,梦范至能、李知几、尤延之同集江亭,诸公请予赋诗,记江湖之乐,诗成而觉,忘数字而已 ‎ 陆游 ‎ 露箬霜筠织短篷,飘然来往淡烟中。‎ ‎ 偶经菱市寻溪友,却拣蘋汀下钓筒。‎ ‎ 白菡萏香初过雨,红蜻蜓弱不禁风。‎ ‎ 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 ‎ 【注】这首诗是宁宗庆元二年陆游在故乡山阴时,据梦中所得而补写,他时年七十二岁,已在家乡闲居多年。‎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首联写诗人驾着用露箬和霜筠织成的短篷小舟,在淡烟缭绕的江河湖泊中飘然来往。‎ ‎ B.颔联写诗人乘小舟特意前来寻访“溪友”,可是没有访得溪友,索性坐下来握竿垂钓。‎ ‎ C.“偶经”“却拣”二语前后呼应,用语灵动自然,补足了首联“飘然来往”‎ 之意。‎ ‎ D.诗人问诸公:吴中近事你们知道吗?写出了诗人在家乡闲居多年后不知国事的苦闷。‎ ‎ E.陆游的诗作大多抒写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此诗却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情趣。‎ ‎5.本诗的颈联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6分)‎ ‎ ‎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1.D(A“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的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B与原文不符,原文“为君者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把土地和附着在土地上的百姓牢牢控制在手中”。C“土地制度保持了两千多年的稳定”犯了推断不当的错误。商鞅变法使得秦朝强大,并不是此后土地制度保持稳定的原因,保持稳定的原因应是此后的朝代中央集权体制日益巩固)‎ ‎2.D(“采取措施遏制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的观点”理解错误.应是采取措施缓解土地与中央集权或君权之间的矛盾)‎ ‎3.C(原因分析不当。李唐政权的灭亡不是由于均田制消极因素的影响.而是中央政权失去了对地方行政的主导权,出现了藩镇割据、边疆不守的局面)‎ ‎4. D;‎ ‎5.①勇于担责。他年仅1 8岁就打工养家,因弟弟急需用钱交学费而一时误入歧途。②心地善良。他为了弟弟,宁可自己不上大学。③为人诚实。当工头叫住他时,他自己就承认了偷电线的事实。‎ ‎6.①渲染了皎洁明亮宁静的氛围,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背景。②“白月光”烘托了工长纯洁、善良、真诚、坦荡的内心,也见证了大毛内心的变化。③“白月光”象征人性的善良、纯朴。④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7.C(因果关系不成立。我国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程度不高,只能导致人们对食品的危害物浑然不知,加大了安全隐患。食品添加剂的违法使用则是利益驱动等其他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3分)‎ ‎8.C、D(选C给3分,选D给2分)‎ ‎ 解析:A项,从图表中的两大类分类情况,以及“材料一”开头“我们忽视了生态环境建设”一句来看,应该是与图表中非人为因素造成食品安全相照应。B项,材料中只说出我国食品生产和流通主体具有“点多面广”“小、散、多”“规模小、分布散、集约化程度低”等特点,并指出这可能是违法违规现象产生的原因,但并没有说要遏制食品小企业,发展食品大企业。根据材料二、三、四,针对这种现状,应该采取其他管理措施。E项,“做出了突出的成绩”错,“材料二”只写了出台相关政策,没有写出成绩;“材料三”也只写出了实施情况,没有写出效果。)‎ ‎9.①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农产品种植中农药、化肥、重金属、地膜与畜禽粪便等污染。②加强对食品加工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使用添加剂、违禁物,打击造假、欺骗、使用过期原料或出售过期产品的行为。③政府建立严格的行政管理机制,责任落实到人.切实担起食品安全责任。④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扩大检测面,提高检测频率,⑤加强立法,提高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执法中的渎职、不作为、地方保护主义等腐败行为,加强刑事执法力度,防止以行政民事立法取代刑事立法的做法。(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 ‎10、B(原文标点为:既志,伏陛前抗声曰:“陛下诏按察使行事,与都察院同,臣奉诏擒好恶,奈何罪臣?帝愈怒。)‎ ‎11、A(供朋友称呼与供长辈呼唤颠倒了).‎ ‎12、D(“但他却成功逃脱并诬陷周新有罪”错,诬陷周新的是纪纲)‎ ‎13、(1)周新改任北京巡按,当时命令有罪被判徒刑或流邢的官吏、百姓开垦(或耕种)北京闲田,监禁详细拟定,来回往返报告(或回报、答复),很多囚犯死在狱中。(“改按”、“吏民罪徙流者”、“详拟”、“ 瘐死”)各1分,句意1分)‎ ‎(2)周新验查(或查验)木印,推知死者原(或以前)是一个布商。他秘密命令大量买布,看到印文(或布上的印文与木印)相合的就逮捕审问,抓获了所有的强盗。(“验”、“故”、“市”、“ 鞫”)各1分,句意1分)‎ 周新,广东南海人,起初名叫志新,字日新。明成祖经常只喊他“新”,“新”就成了名,就把志新作字了。洪武年间由地方上的诸生推荐进入太学。被任命为大理寺评事,因善于判决案件而被人称道。明成祖即位后,他改任监察御史。他敢于直言,很多官吏被他弹勘。权贵们都很震惧害怕他,把他看作是“冷面寒铁”。京城中甚至有人用他的名字来吓唬小孩,小孩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奔逃躲藏起来。周新巡视考察福建时,在奏章中提出都、司、卫、所各级武官不能欺辱府、州、县各级文官,同等官阶的各级文武官员相见时都须用平等的礼节,武官们因此有所收敛。周新改任北京巡按,当时命令有罪被判徒刑或流刑的官吏、百姓开垦(或耕种)北京闲田,监禁详细拟定,来回往返等待报告(或回报、答复),很多囚犯病死在狱中.周新请求依从北京行部或巡按的具体判决遣发人犯,来避免滞留,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并且命令京畿内应当处死的罪人允许收取赎金赎罪。明成祖了解周新,他所奏请的事没有不允许的。 ‎ 回到朝廷后,被提拔为云南按察使,未及赴任,又调任浙江按察使。(浙江)冤屈的百姓被拘禁很久了,听说周新到来,兴奋地说“我们能活命了。”周新到任以后,果然为他们雪洗了冤屈。当初,周新赴任进入浙江地界时,成群的飞虫围着马头飞,周新追踪来源,在丛生的荆棘中发现一具尸体,死者身上系着一个小木印。周新查验木印,知道死者原是一个布商。秘密下令多买些布回来,看布上的印文与木印相合的就把人抓起来审问,全部抓获了那些偷盗的人。一天,周新正在办案,旋风把一片树叶吹落到案前,叶子和其他树的树叶不同。周新询问周围的人,(知道)只有—座寺庙有这种树叶。寺庙离城远,周新猜测是寺庙的僧人杀了人。挖开树,果然看见—具妇女的尸体,审讯确实,于是判处僧人磔刑。有一个商人傍晚回家,担心遭到打劫,就把金钱藏在荒野丛中的神祠的石头下面,到家后就告诉了他的妻子。第二天早上去取金钱时却没有了,向周新诉说。周新叫来商人的妻子讯问此事,果然是商人的妻子私通他人。商人突然跑回家,妻子私通的那个人还藏匿在他妻子的住所内,是他听到商人说的话,连夜去拿走了金钱。商人的妻子和她私通的人都被判了死罪。其他揭发不轨和隐秘的奸行都像这样。‎ 周新以平民打扮在按察区内巡察,违逆了地方上的县令,县令要拷打处治他,听说廉使要到了,就把周新关进了监狱。周新在狱中向那些囚犯了解情况,掌握了县令贪污的罪状。告诉狱吏说:“我是按察使。”县令认罪,周新弹劾罢免了他。永乐十年,浙西发大水,通政赵居任隐瞒不把情况上报,周新上奏朝廷。夏原吉替赵居任辩解。皇上命人重去视察后,得以按周新说的减免租税赈济灾民。这个时候,周新的廉使的名声天下闻名。锦衣卫的指挥纪纲让一名武官千户任浙江的缉事,他攫取财物,作威作福。周新要审察处治他,这名武官逃匿而去。不久,周新送文册进京,在涿州遇到这一武官,就把他抓起来关押在州的监狱里。他脱身逃跑后向纪纲告状,纪纲捏造事实上奏皇上说周新有罪,皇上大怒,下令逮捕周新。押解的官员都是纪纲的心腹,在途中把周新打得体无完肤。到了京城,周新伏在台阶前,慷慨陈词说:“陛下您下诏按察司执行公务,与都察院一视同仁,我奉皇上之命捉拿犯恶的罪人,怎么反倒判我的罪?”皇上更加恼怒,下令杀了周新。临刑前,周新高喊:“我活着是正直的臣,死了要做正直的鬼!”最终还是杀了他。后来有一天,皇上后悔了,问侍臣说:“周新是什么地方人?”‎ 回答说:“南海人。”皇上叹息说:“岭外竟有这样的人,我错杀了他。”后来纪纲因犯罪被处决,事情的真相更加清楚了。‎ ‎14.AD(“朦胧温馨”错,“内心痛苦、无奈、惆怅”错。‎ ‎15.运用对比、用典的手法,将少年时期风流潇洒、意气风发、驰骋沙场的形象和如今憔悴不堪、落魄江湖的形象做对比,并引用《招魂》与杜甫的诗句,表达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痛。‎ ‎16.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17、C【解析】①纲举目张:比喻做事抓住主要的环节,带动次要环节。也形容文章条理分明。②不言而喻,释义: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③自出机杼:机杼,本指织布机上的筘,织布时每条经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比喻心思、心意;比喻写文章、古诗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独创新意。此处应改为“闭门造车”。④ 瞻前顾后:瞻:向前望;顾:回头看。原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现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⑤蹉跎岁月。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常被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⑥ 甘之如饴,意为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18、选A。B.成分残缺,缺少“解决”的宾语,应在“房源不足”后加“的问题”;C.句式杂糅,“将围绕……为主题”应改为“将以……为主题”;D.“奠定”与“宝座”搭配不当,“奠定”宜与“基础”搭配。‎ ‎19、D ‎ ‎20、1.所以它呈现出作家的个人特色 ‎ 2.作家找回了自我/作家个性在文学创作中得以实现 ‎ 3.作家和作品要有个性也要有共性 ‎21、D 解答此题要先整体感知文段大意,然后观察所给六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根据前后语境,确定句子的排列顺序。本文段前半部分叙写秦始皇与汉武帝的并驾齐驱,后半部分叙写二者的区别,中间这六个句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也应按照这样的逻辑排列。单看句子内容,①③⑤承上,②④⑥启下,由此可快速判断D为正确选项。‎ ‎22.【写作提示】‎ ‎ 这五条格言或诗句,总体上是砺志的,但又居不同的角度。例如:①侧重于劝人知足,② 勉励人惜时,③警诫人要谦虚,④启示人们不能虚伪,⑤告诉人们成功可能在最远的终点。这几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来激励人们要努力夺取成功。如果把它们任意组合起来,可以使立意面得到拓展,或生出新的立意来。例如:①③组合,昭示人们要谦虚谨慎,知足常乐,戒贪戒傲;④⑤组合启示人们是金子总会发光,不要急功近利,老当益壮,终能成功;②⑤组合劝慰人们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即便垂老,也能有所成就,对社会有益;①④组合告诫人们人生要保持淡泊与洒脱;②③④启发人们既要虚心学习,又要珍惜时间,保持真我,总能成功。‎ 附加题:‎ ‎1、D解析:A项“拨冗”是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意思是说,请对方推开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来(做某件事情)。属敬辞用于对方,还有“特此通知”用在此处也不合适。B项“光临 ”用于对方,敬辞。C项“列席”指参加会议而无表决权。用于“庆典”不合适。D项符合人物身份,用语得体。‎ ‎2、A。从第一空来看①②不能取舍,第二空后面是一个比喻句,其表层含义是指看到的东西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只能空手而归;联系前后文,其深层含义是书读得多,但由于不求甚解,没有收获。所以第二空只能填③‎ ‎。再看第一空,我们会发现第二句是反面含义的并列句,所以第一空填②。从句子表达上看,把读书看成装点门面,所以应选⑤。‎ ‎3、C(A.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将前半句中的“是否”“能否”去掉B.联词应改成“无论……还是……都”D.搭配不当和赘余,要么“具有……功能”,要么“有……作用” ,“增加”改为“增强”,删掉“发作”C、√)‎ ‎4.B、D(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B项“偶经”可见诗人不是特意寻访。D项“写出了诗人在家乡闲居多年后不知国事的苦闷”说法错误,“吴中近事君知否?”自问白答,告诉好友每家的团扇上都画着他)‎ ‎5.①色彩浓淡映衬,景物相映生姿。雨后荷花分外洁白.碧绿的荷叶上停着一只红色的蜻蜓,色彩描写极为生动。②既有静态描写,又有动态描写。洁白的荷花在水巾静静地绽放,红蜻蜓在雨后的微风中,上下翻飞。 ③视觉描写和嗅觉描写相结合。白色的荷花、红色的蜻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荷花散发出阵阵清香,给人以嗅觉上的冲击。(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