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邢台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测试语文试题
邢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期末测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演进过程中,民间组织的出现要早于官方组织。从源头上讲,民间组织促进和推动了官方组织产生、发展和不断演化;从实际运行看,官方组织出现之后,便开始组织引导、规范和管理民间组织,它们相互配合、共同构建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到明清时期,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组织管理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为适应新的形势,官方组织管理体系在继承中不断发展,民间组织形式屡有创新,呈现出强烈的自我发展态势和明显的地域差异性特征。 民间组织是由基层民众自发形成的非官方组织,到明清时期它们的存在便已无法与官方完全脱离,即便是一些看似与官方毫无关系的民间组织,实质上仍是在官方的允许或默认之下存在。明清时期没有普遍设立县级以下机构,所以发挥民间组织的管理作用极为重要。其基层组织可简单划分为官方、半官方和民间三类,半官方和民间组织都具有广义上的民间组织性质,比如里甲、乡约、社学等,都属于半官方性质,因为它们虽然主要是由民间群体来组织运行管理,却被纳入国家体系之中,接受考核、监督和管理。比如社学,它是半官方性质的民间教育组织,明清时期各地普遍设立。明初天下既定,贫寒出身的朱元璋就下令地方政府延师以教民间子弟,倡立社学,但效果不佳。清朝明确规定社、义学教师可免差役,体现了半官方性质。各地民间学校的教学水平,主要取决于地方官和地方乡绅的重视程度。 极具血缘性的宗族义庄、地缘性的善堂善会,以及兼具地缘和血缘的会馆、公所等组织的民间属性更为明显,但也没有完全脱离官府而存在,它们同样在国家有效的监督和指导之下运行。这类民间组织的产生动力主要来自强烈的自我需要,以及地方精英的积极推动。明清时期,社会秩序稳定,传统经济恢复,手工业和商业不断发展,城市繁荣,城乡各类民间组织也应运而生。商业会馆和商帮就是典型的民间组织。一些商人为方便在外地的经营,多以地域为单位,与经营同类商品的商人联合起来,捐资兴建会馆。它们各有组织章程,保护入会者的利益,研究经营对策,举办联谊活动和公益事业等。明清时期,全国各地普遍出现了商业组织,即便是商品经济不是特别发达的中原地区也是如此。分布在大中城市的会馆,也是同籍官员私下聚会场所,在联络亲情和关注家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半官方的民间组织在填补政府职能的空缺方面作用最为突出,里甲、保甲和乡约等组织实际担负了县以下基层社会的管理职能。明清时期全国各地普遍设立里甲组织,主要职能是编查土地,催办钱粮,完成官府交办的各项公事。比较而言,保甲组织在维护地方治安、防止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等方面功能更突出。两套地方基层组织交叉使用,在稳固国家政权基础、确保赋役征收和安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行会、慈善会是侧重于经济和社会功能的民间组织,在行业自律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 明清时期的民间组织复杂多样,地区发展不平衡,地城差异大,原生性强,决定了它的自发无序和泛滥性质,难免与“官方”组织利益不一致,会对国家政权和社会稳定产生严重的威胁,因此朝廷对其加强了管理。 (摘选自彭勇《活跃在明清时期的那些民间组织》)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民间组织早于官方组织出现,但后者产生后,就与前者相配合,共同构建社会秩序。 B. 民间组织得到官方的允许或默认,被纳入国家体系之中,已经无法与官方完全脱离。 C. 具有血缘性或地缘性的民间组织产生的动力主要源于民众自我需要和地方精英的推动。 D. 明清时民间组织具有的复杂性等特征,难免会导致其对国家和社会产生很大威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起源和实际运行两个角度来阐述民间组织和官方组织的辩证关系,逻辑严密。 B. 朱元璋令地方政府延师以教、倡立社学之例论证了社学这类民间组织具有半官方性质。 C. 文章将里甲与保甲进行对比,论证了在填补政府职能的空缺方面保甲的作用更大。 D. 末段总结论述了明清时期的民间组织的特点,并指出了朝廷对其加强管理的根本原因。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明清时期的民间组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代变化屡有创新,呈现出自我发展态势和地域差异性特征。 B. 清朝的社学、义学有官方的明确规定,给予了教师一定的优惠政策,所以其教学水平相对于明代来说更高一些。 C. 明清时期,各类商业民间组织遍及全国各地,这些组织维护了入会者的利益,且在关注家乡发展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D. 从职能来看,基层组织中的里甲、保甲和乡约等担负着社会管理功能,而行会、慈善会的功能则偏重于经济方面。 【答案】1. B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中,B项,“已经无法与官方完全脱离”表述有误,原文说的是“到明清时期它们的存在便已无法与官方完全脱离”。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C项,“在填补政府职能的空缺方面保甲的作用更大”分析失当,里甲和保甲各自的功能不一样,不能得出谁的作用更大的结论。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本题中, B项,于文无据,文中不能看出“教学水平相对于明代来说更高一些”。 C项,以偏概全,根据“分布在大中城市的会馆……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信息可知,“在关注家乡发展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的是那些会馆组织。 D项,“行会、慈善会的功能则偏重于经济方面”表述有误,原文是说“行会,慈善会是侧重于经济和社会功能的民间组织”。 故选A。 【点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解答此类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答非所问、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超级计算机最早出现在《1929年纽约世界报》的报道中,超级计算机的完整定义是“由超过百处理器组成的,能够完成普通PC机和服务器不能完成的大型复杂课题的计算机”。 超算领域的国际竞逐并非只有一个维度,而是运算速度、体系规模、产业应用的协同共进,中国超算研发的全面崛起,是建立在强悍的计算个体芯片、先进的运算管理技术、可靠的操作系统支持基础之上的。现今,超算领域的最强争夺,已是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竞争,几乎没有哪一方能长久保持超算速度之冠。不过,中国超算的研发实力已经跻身世界第一阵营。 2018年8月5日,国产超算研制向着皇冠又迈进了一步:神威E级超算原型机在国家超算计算济南中心完成部署,并正式启用。可以预期,中国超算未来可以赢得很多世界第一,但这并不表示可以赢得未来。 长期以来,国内更关注升级技术,做好产品,很少去想如何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很多基础概念都是别人提出来的,别人设立这个跑道,我们在上面跟着跑。我们很少找出问题和逻辑的源头,所以,哪怕中国超算的研发实力已经十分强大,但未能提出更多真正有价值的问题,也就不能真正掌握未来,因为伟大的创造往往缘一个绝佳的问题。 (摘编自2018年8月刊总第4期《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材料二: 为进一步在与各国的高性能计算竞争中取得先机,我国将百亿亿次(E级)超级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国家“十三五”规划,希望在2020年左右实现这一宏伟研究计划。在2016年启动的国家“十三五”高性能计算专项课题中,国防科技大学、中科曙光和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同时获批开展E级超级计算原型系统的研制工作,形成了“三头并进”的局面,拟通过赛马机制打造我国自主的E级超算系统。 高性能计算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其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计算数学、行业应用知识。我国高性能计算的研发人才具备相当实力,不但勤苦且在研发中有突出贡献,但应用人才相对短缺,特别是缺乏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方面的专业人才。主要原因在于培养相关人才的门槛高、专业性强,学科交叉协作还未形成风气,缺乏鼓励学科交叉合作的具体机制和组织保障。 因此,培养高素质跨学科人才显得尤为迫切,应建立长期的人才培养战略,通过科普让更多年轻人接触、了解高性能计算,同时扩大设置“高性能计算理论+多学科应用课程”的高校范围,加大对“懂计算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大力推动该领域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要加强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还要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结合实践培训用户来解决人才不足问题。 (摘编自2018年6月12日《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材料三: 美国能源部表示,将不款五亿元给英特尔公司和克雷公司。以共同建造美国首台可实现每,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的超级计算机(简称E级运算)“极光”。“极光”预计2021年交付,将主要用于推进科学研究,促进新发现。 美能源部表示,“极光”将建在能源部下属的阿尔贡国家实验室内,目标是促进科学创新、引领新的技术能力,进一步提升美国在全球的科学领导地位。 美国能源部部长里克·佩李19日在阿尔贡国家实验室举行的新闻会上说:“实现百亿次计算,对于提升美国科学界的研发能力,改善普通美国人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极光”及新一代百亿次亿次超级计算机可将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用于癌症研究、气候模拟等领域,基于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创新将对社会产生难以置信的重大影响。”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鲍勃·斯旺则表示,人工智能与高性能计算的融合不仅是解决世界重大挑战的机遇,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催化剂。 中国目前已走在E级超算研制的前沿,据悉,由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牵头的“天河三号E级原型机系统”已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完成研制部署,并于2018年7月22日顺利通过项目课题验收,其将逐步进入开放应用阶段,与中国一级超算将很快进入实质性研发阶段。 《纽约时报》的报道称,名为“顶点”的超级计算机,去年在每年排两次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重夺第一名。此前这一位置以为中国占据5年。但中国在上榜数量上领先——中国有227台超级计算机上榜,而美国只有109台。 (摘编自2019年3月19日美国能源部网站)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超级计算机处理器众多,完成的课题复杂,运算速度快,、体系规模大,应用范围广。 B. 超算领域竞争激烈,中国很难长久,保持速度,但研发实力以及身世界第一阵营。 C. 中国只有及早规划积极实施高性能计算的研发布局应用拓展,才能确保取得竞争先机。 D. 美国能源部将拨款给一些公司,以便共同建造美国首台名为“极光”的超级计算机。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E级超算未来可期,因为同时启动三家研发单位,拟通过赛马制达到自主系统。 B. 中国超算发展令人鼓舞,但又让人担忧:未来能获第一,可未必就能赢得最好的未来。 C. 高性能计算研发很重要,应用更重要,而要加大培养交叉综合的复合型人才的力度。 D. 中国超级计算机上榜数量领先,已部署将进入开放应用阶段的E级原型机系统的研制。 6. “中国超算的研发实力已经跻身世界第一阵营”的原因有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C 6. ①国家方面:国家战略部署有效;②国际方面:超算领域世界性竟争的推动;③科研单位:多个单位的协同共进;④研发人员:研发人员勤苦且有突出贡献。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本题: C项“中国只有及早规划积极实施高性能计算的研发布局应用拓展,才能确保取得竞争先机”错误,结合原文材料二“为进一步在与各国的高兴计算竞争中取得先机,我国将百亿亿次(E级)超级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国家‘十三五’规划,希望在2020年左右实现这一宏伟研究计划”来看,说法太绝对。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 本题: C项“高性能计算研发很重要,应用更重要”,属无中生有,原文没有如此说法,更没有将高性能计算研发和应用二者进行比较,原文中只有“培养高素质跨学科人才显得尤为迫切,应建立长期的人才培养战略,通过科普让更多年轻人接触、了解高性能计算,同时扩大设置‘高性能计算理论+多学科应用课程’的高校范围,加大对‘懂计算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大力推动该领域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相关内容。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然后勾画出相关语句,最后进行整合。 本题: 依据原文“2018年8月5日,国产超算研制向着皇冠又迈进了一步:神威E级超算原型机在国家超算计算济南中心完成部署,并正式启用”相关信息,可以得出,从国家反面来看“国家战略部署有效”;依据原文“为进一步在与各国的高性能计算竞争中取得先机,我国将百亿亿次(E级)超级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国家‘十三五’规划,希望在2020年左右实现这一宏伟研究计划”相关信息,从国际上看“超算领域世界性竟争的推动”;依据原文“国防科技大学、中科曙光和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同时获批开展E级超级计算原型系统的研制工作,形成了‘三头并进’的局面,拟通过赛马机制打造我国自主的E级超算系统”相关信息来看,是“多个单位的协同共进”的结果;依据原文“我国高性能计算的研发人才具备相当实力,不但勤苦且在研发中有突出贡献”来看,我国高性能计算的研发人才具备相当实力,不但勤苦且在研发中有突出贡献。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瞎眼狼① 迟子建 故事发生在1938还是1939年,父亲记得并不很清楚,他说年份不重要,重要的是时令,寒冬腊月,祭灶的日子。西北风呜呜叫,他们抗联部队的一个支队(父亲至死都对他部队的番号保密),二十多号人,清晨从四道岭小黑山的密营出发,踏雪而行,晚饭时分,袭击了位于中苏边界的一个日军守备队②。 四道岭在哪里?我在地图上找不到。父亲说除了四道岭,还有头道岭、二道岭、三道岭和五道岭。这些岭呈刀锋状,山上林木茂盛,下溪流纵横,地形复杂,易守难攻,适宜做密营。父亲说他们最初的营地在头道岭的大黑山,那里狼多,当地人也叫它野狼岭。深夜时群狼齐嗥,狼眼鬼火似的在树丛闪烁,地窨子的女战士恐惧这“夜歌夜火”,就往男战士住的这一侧跑。父亲也不避讳,说他们因此喜欢狼嗥。 狼通常群居,但也有离群索居的。父亲说头道岭就有这样一条母狼,它双眼瞎。不知是天生瞎眼,还是后天瞎的——比如被猎人打瞎、疾病或是同类相残所致。大家分析,它在狼群里受排斥,才被驱逐出来。一条瞎眼的狼,就是一把卷刃的剑,锋芒不再。虽说它的嗅觉依然灵敏,但它朝着掠食目标飞奔的时候,由于深陷永无尽头的黑暗,往往会撞到树上,或是跌入谷底。猎物到不了嘴,反受皮肉之苦。但狼是聪明的,父亲说这条瞎眼狼自打发现支队的行踪后,就一直凭声音和嗅觉尾随他们,求得生存。 父亲是火头军,他可怜瞎眼狼,做了几个鼠夹子,将拍死的老鼠扔给它。战友们都说,狼是吃人不吐骨头的野兽,喂不熟的,可父亲还是不忍看它挨饿,尤其到了漫漫长冬,白雪像巨大的裹尸布一样覆盖了山林,它几乎找不到吃的,连哀叫的力气都没了,像一团飘浮的阴云,蔫巴巴地尾随着队伍,父亲总会想方设法给它口吃的。它得了食物后会叫几声,像小孩子没吃饱奶时的吭叽声,带着些许的满足,又有些许的抗议。大地回春了,瞎眼狼的日子就好过多了。春夏秋三季,它可以用鼻子觅到果腹之物,而那些东西其他狼基本是不碰的,譬如浆果、蘑菇、青苔或是昆虫。它食肉的机会有没有呢?那得看它的运气了。病死的鹰,半腐烂的兔子,对它来说就是美味。一旦发现,它就迅疾赶去。可这样的食物也是乌鸦的珍馐。常常在它大快朵颐时,乌鸦纷纷落下,与其争食。瞎眼狼反正看不见,奋勇吃它的。父亲说他们不止一次撞见它与乌鸦同食腐肉的情景。看着它被漆黑的乌鸦给挤在一角,像条瘪了的布袋,实在是心疼。 有时不是瞎眼狼先发现的腐肉,而是乌鸦,它也能跟着蹭点荤腥。乌鸦一鼓噪,它就循声而去。所以瞎眼狼最爱的声音,该是乌鸦的叫声吧乌鸦啃不动的骨头,对它来说就是心仪的阳光,它会把它们拖进山洞,作为存粮,以备不时之需。它瘦弱不堪,但牙齿锋利,骨头于它,恰如糖果。 瞎眼狼像个讨债鬼,跟着支队,渐渐地成了编外一员。 这条狼有年正月,突然消失了!看不见它了,大家还担心,它是不是被老虎或狗熊给吃了?父亲说瞎眼狼失踪三个月后,他和战友为前方的大部队运粮,在二道岭遇见了它。它居然大了肚子,怀了崽了!它拖着沉重的身子,穿越新绿点点的灌木丛,往头道岭走。它的爪子在林地上,留下的印痕明显比过去深了,而它的毛色,也比过去光鲜了!闻到它熟知的队伍的气味,它还停下来,转过头,低低叫了几声,有点羞怯,又有点骄傲似的。 它是在哪里俘获了一条公狼的心呢?父亲说他们猜测,公狼与它发过情后,恐怕也是后悔的,否则不会在它怀着孕的时候,让它孤独地在山岭间穿行。 那次运粮,父亲他们中途遭到日伪军伏击,死伤过半。原来是队伍里一个姓梁的通讯员做了叛徒。他们不得不放弃头道岭的密营,重整旗鼓,在四道岭的小黑山再建营地。这样,头道岭的瞎眼狼,就在他们视野消失了。两三年不见它,大家还念叨,它生了几仔?养活得了小狼吗?因为一直没见它来找他们,父亲认定,瞎眼狼生的小狼,个个都是好眼睛,它的生活有了灯,不需要他们了。但父亲还会在队伍偶尔开荤时将吃剩的骨头,扔在附近的山洞。瞎眼狼喜欢山洞,也能对付骨头,万一他们转移了,而它走投无路,寻到那儿的话,总不会饿着。 (有删改) [注]①本文节选自迟子建的《炖马靴》,内容和抗战有关。②守备队:日军最早的独立守备队成立于1909年,在中国东北占领地编组独立守备队(1933年改称第1独立守备队)。当时的独立守备队就是六个大队的规模,任务主要是守备铁路线。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暗示了时代背景,“二十多号人”对峙“日军守备队”为故事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B. 小说中瞎眼狼凭声音和嗅觉尾随父亲的支队求得生存,说明它有灵性;而“像个讨债鬼”,说明它还有难缠与不知足的一面。 C. 文中画线句对雪景的描绘很有特色,一方面说明了大黑山生存环境的恶劣,另一方面也突出了抗日战士可贵的斗争精神。 D. 文中对战况的描写比较少,但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战争的惨烈。结尾写到我军的暂时失利和与瞎眼狼的分离,设置了悬念。 8. 请简要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9. 《炖马靴》是抗战题材的小说,节选部分为什么却着重回忆了以瞎眼狼为代表的狼群的生活情景?请加以分析。 【答案】7. B 8. ①父亲是一位保守秘密的军人。父亲至死都对他部队的番号保密。②父亲是一位善良有爱心的人父亲可怜瞎眼狼,做了几个鼠夹子,将拍死的老鼠扔给它。父亲不忍看它挨饿,总会想方设法给它口吃的。瞎眼狼消失了,父亲还一直挂念着它。③父亲是一位苦中作乐的人。父亲和其他战友在大黑山的恶劣战争环境年复一年地和瞎眼狼“友好相处”,而且在相处的过程中产生了某种“感情”。 9. ①内容上,本文虽把描写重心放在狼群和瞎眼狼,但处处又与父亲为代表的我军的行军战争生活紧密相连,不落俗套,内容上更具吸引力。②环境上,小说通过描写大黑山群狼的嗥叫声、鬼火似的狼眼以及瞎眼狼觅食等情景,渲染了残酷恶劣的战争氛围烘托了抗日战士的艰辛。③主题上,狼群是四道岭大黑山恶劣生存环境的缩影,歌颂了抗日战士克服困难不畏牺牲的精神。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通读全篇,把握作品的主题、手法等,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 B项,“难缠与不知足”错误,应为瞎眼狼对父亲的支队产生了依恋之情,并非难缠与不知足。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本题,小说中“父亲”“西北风呜呜叫,他们抗联部队的一个支队(父亲至死都对他部队的番号保密)”,可知父亲是一位保守秘密的军人。“父亲是火头军,他可怜瞎眼狼,做了几个鼠夹子,将拍死的老鼠扔给它。战友们都说,狼是吃人不吐骨头的野兽,喂不熟的,可父亲还是不忍看它挨饿”“父亲总会想方设法给它口吃的”“但父亲还会在队伍偶尔开荤时将吃剩的骨头,扔在附近的山洞”,可知父亲是一位善良有爱心的人。“大家分析,它在狼群里受排斥,才被驱逐出来”“父亲认定,瞎眼狼生的小狼,个个都是好眼睛,它的生活有了灯,不需要他们了”“瞎眼狼喜欢山洞,也能对付骨头,万一他们转移了,而它走投无路,寻到那儿的话,总不会饿着”,可知父亲是一位苦中作乐的人。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小说的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①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首句(段):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的作用,也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起因或缘由,还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过渡句(段):多出现在文章中间,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若是插叙,行文起伏跌宕,摇曳生姿。尾句(段):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启发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②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包括揭示的人物心理)。③对表现主题的作用。④给读者的感受,即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本题,内容上“故事发生在1938还是1939年……他们抗联部队的一个支队……二十多号人,清晨从四道岭小黑山的密营出发,踏雪而行,晚饭时分,袭击了位于中苏边界的一个日军守备队”“那次运粮,父亲他们中途遭到日伪军伏击,死伤过半。原来是队伍里一个姓梁的通讯员做了叛徒”,处处有行军战争,这样具吸引力。环境上,“这些岭呈刀锋状,山上林木茂盛,下溪流纵横,地形复杂,易守难攻,适宜做密营。父亲说他们最初的营地在头道岭的大黑山,那里狼多,当地人也叫它野狼岭”“病死的鹰,半腐烂的兔子,对它来说就是美味。一旦发现,它就迅疾赶去。可这样的食物也是乌鸦的珍馐。常常在它大快朵颐时,乌鸦纷纷落下,与其争食”,渲染了环境恶劣。 主题上,狼的生存环境恶劣,战士就是在这样的环境打仗的,歌颂了抗日战士克服困难不畏牺牲的精神。 【点睛】文学类阅读的选择题,命题人常常会从多个角度来设置一些令考生迷惑性的或隐性的陷阱,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设置,从内容、人物精神、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结构等角度来分析。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源,要把所有的信息源全部找到;其次要把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比较,找到两者表达的信息是否完全一致,核实选项是否完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对于有多个信息源的选项,要辨别选项是否全部概括了所有信息。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冯鲂字孝孙,南阳湖阳人也。其先魏之支别,食菜冯城,因以氏焉。王莽末,四方溃畔,乃聚宾客,招豪桀,作营堑,以待所归。是时湖阳大姓虞都尉反城称兵,先与同县申屠季有仇,而杀其兄,谋灭季族。季亡归鲂,鲂将季欲还其宫,道逢都尉从弟长卿来,欲执季。鲂叱长卿曰:“我与季虽无素故,士穷想归,要当以死任之,卿为何言?”遂与俱归。季谢曰:“蒙恩得全,死无以为报,有牛马财物,愿悉献之。”鲂作色曰:“吾老亲弱弟皆在贼城中,今日相与,尚无所顾,何云财物乎?”季惭不敢复言。鲂自是为县邑所敬信,故能据营自固。时天下未定,而四方之士拥兵矫称者甚众,唯鲂自守,兼有方略。光武闻而嘉之,建武三年,征诣行在所,见于云台,拜虞令。为政敢杀伐,以威信称。迁郏令。后车驾 西征隗嚣,颍川资贼群起,郏贼延褒等众三千余人,攻围县舍,鲂率吏士七十许人,力战连日,弩矢尽,城陷,鲂乃遁去。帝闻郡国反,即驰赴颍川,鲂诣行在所。帝案行斗处,知鲂力战,乃嘉之曰:“此健令也。所当讨击,勿拘州郡。”褒等闻帝至,皆自髡剔,负鈇锧,将其众请罪。帝且赦之,使鲂转降诸聚落,县中平定,诏乃悉以褒等还鲂诛之。鲂责让以行军法,皆叩头曰:“今日受诛,死无所恨。鲂曰:“汝知悔过伏罪,今一切相赦,听各反农桑,为令作耳目。”皆称万岁。是时每有盗贼,并为褒等所发,无敢动者,县界清静。中元二年,帝崩,使鲂持节起原陵。永平四年坐考陇西太守邓融听任奸吏策免削爵士鲂性矜严公正在位数进忠言多见纳用。建初三年,以老病乞身,肃宗许之。元和二年,卒,时年八十六。 (选自《后汉书·冯鲂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永平四年/坐考/陇西太守邓融听任奸吏/策免/削爵士/鲂性矜严公正/在位数进忠言/多见纳用 B. 永平四年/坐考/陇西太守邓融听任奸吏策免/削爵士/鲂性矜严公正/在位数进/忠言多见纳用 C. 永平四年/坐考陇西太守邓融/听任奸吏/策免/削爵士/鲂性矜严公正/在位数进忠言/多见纳用 D. 永平四年/坐考陇西太守邓融/听任奸吏/策免/削爵士/鲂性矜严公正/在位数进/忠言多见纳用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氏是表明家族系统的称号,姓则是从氏中衍生出来的分支。 B. 车驾,指帝王出行的工具,即所乘的马车。文中为帝王的代称。 C. 帝崩,对古代帝王之死的委婉说法,这种说法从周代开始。 D. 乞身,旧时视任官为委身于国君,因此将官员自请离职称为“乞身”。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冯鲂为人仗义,营救受难之人。虞都尉造反,想趁机灭了仇家申屠季家族,申屠季只好逃亡去归附冯鲂,冯鲂怒斥欲捉拿申屠季的虞长卿,带着申屠季回到营垒。 B. 冯鲂很有谋略,受到光武帝赞赏。当时拥兵称帝的特别多,冯鲂极具谋略,拥护光武帝,光武帝听说后很赞赏,征召他来自己的临时住地,任命他为虞县县令。 C. 冯鲂遭受围困,英勇奋战而出。冯鲂任郏县县令时,郟县强盗延褒等带领三千人围攻县府,冯鲂带领官吏随从们七十多人力战多日,直至城池丢失才跑了出来。 D. 冯鲂宽宏大量,赦免造反之人。光武帝派冯鲂转巡各地收降各聚落,并下诏把延褒等人都交给冯鲂处置,冯鲂严厉斥责他们后全部赦免,让他们去种田务农。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老亲弱弟皆在贼城中,今日相与,尚无所顾,何云财物乎? (2)是时每有盗贼,并为褒等所发,无敢动者,县界清静。 【答案】10. C 11. A 12. B 13. (1)我年迈的父母和幼弱的弟弟都在贼人占据的城里,今日援手,尚且无所顾忌,还说什么财物? (2)这以后这一带只要一有盗贼,都被延褒等人告发,没有人敢任意作乱,县内很清静。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本句句意为“永平四年,因为负责陇西太守邓融的考核而犯听任奸吏之罪被罢免,削去爵位和封地。冯鲂性格矜持严整,威严而公正,在职屡次进献忠言,大多数被采用。” “陇西太守邓融”为名词,作“考”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AB; “忠言”为名词,作“进”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BD。 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极其广泛,大致说来它包括天文地理、目录辞书、科举职官、礼仪习俗、姓名称谓、衣食住行、器物用具、史传典籍、古代纪时、音乐娱乐、学校设置等。同时,要积极利用文言文文本进行正误判断。 A项,“氏是表明家族系统的称号,姓则是从氏中衍生出来的分支”错误,姓是表明家族系统的符号,氏则是从姓中衍出来的分支。 故选A。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的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 B项,“拥护光武帝”错误,原文是“唯鲂自守,兼有方略。光武闻而嘉之”,并无“拥护光武帝”的信息。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解题时要注意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注意的关键字词:(1)句中“老亲”,年迈的父母;“相与”,援手“何云”,宾语前置,“云何”,还说什么;(2)句中,“为……所”,表被动,被……;“发”,告发;“动”,任意作乱。 【点睛】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 参考译文 冯鲂字孝孙,南阳湖阳人。王莽末年,天下分崩离析,冯鲂便召聚宾客,招养豪杰,建造营垒壕堑,来应对形势所趋。这时湖阳大姓虞都尉据城拥兵而反,(他)以前就跟同县申屠季家有仇,就杀了申屠季之兄,想要灭了申屠家族。申屠季逃亡归附于冯鲂,冯鲂带着申屠季打算回自己营垒,路上遇到了虞都尉的堂弟虞长卿,(长卿)想抓走申屠季。冯鲂怒斥长卿说:“我与申屠季虽不是老相识,但他走投无路来归附我,我自当用生命来担保,你还有什么说的?”就和申屠季一起回去了。申屠季感谢地说:“蒙您大恩得以保全,没有用来报答的方法,家中的牛马财物,我愿全部都献给您。”冯鲂气愤地说:“我年迈的父母和幼弱的弟弟都在贼人占据的城里,今日一起(回来),尚且无所顾及,说什么牛马财产?”申屠季惭愧,不敢再再说什么。冯鲂从此受地方上所崇敬、信任,所以能据守营垒(保全并)巩固自己。当时天下还没有平定,但四方之士聚集军队诈称王的特别多,只有冯鲂仅求自卫,而且很有心计谋略。光武帝听说后赞赏他,建武三年,征聘他来到自己的临时住地,在云台见面,任命他为虞县县令。(冯鲂)治理敢于杀伐决断,凭借威严信誉著称。改任郏县令。不久光武帝向西征讨隗嚣,颍川一带盗贼群起,郏县强盗延褒等拥众三千多人,围攻县府,冯鲂带领官吏随从七十多人,力战好几天,弓箭射光了,城池沦陷了,冯鲂才逃跑离开。光武一听郡国反叛,立刻奔赴颍川,冯鲂到光武帝临时住地拜见。光武帝巡查冯鲂战斗的地方,知道冯鲂是尽力作战的,就表扬他说:“这可是一位强有力的县令。所该讨伐的(反贼),不要拘于州郡界限(一律追讨)。” 延褒等人知道光武帝来了,都自己剃去头发,背着斧头铡刀,带着部下来请罪。光武帝暂且先宽恕了他们,派冯鲂转巡各地收降各聚落,县中平定下来,光武便下诏把延褒等统统交给冯鲂惩罚。冯鲂严厉斥责他们,要执行军法,(他们)都叩头说:“今日受到严惩,死了也没有什么不满。”冯鲂说:“你们知道认罪悔过,现在可以全部赦免你们,听任你们各自回家去种田务农,替县令做耳目。”他们齐呼万岁。从这时起,这一带只要一有盗贼,都被延褒等人告发,没有人敢任意作乱,县内很清静。冯鲂性格矜持严整,威严而公正,在职屡次进献忠言,大多数被采用。(章帝)建初三年,用年老多病(的理由)请求辞职,肃宗同意请辞一事。元和二年,(冯鲂)去世,当时的年纪是八十六岁。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人从军(时有吐蕃之役) 杜甫 弱水应无地,阳关已近天。 今君渡沙碛,累月断人烟。 好武宁论命,封侯不计年。 马寒防失道,雪没锦鞍鞯。 14.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无地”即地尽处,"近天"是天边头,极言戍边之地的偏远。 B. 颔联想象友人将渡过人烟断绝的茫茫沙漠,行军环境之恶劣溢于言表。 C. 颈联暗用李广难封之典故,用友人口吻,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情绪。 D. 标题交代写作背景和缘由,阳关、沙碛等意象营造出浓厚战争氛围。 15. 在这首送别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怎样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前两联写友人远行从军路途中的艰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担忧。②颈联写对远行友人的勉励与叮嘱,既然你好武,就不要埋怨命运使你远戍边塞;为了实现封侯的壮志,就不必顾虑时间的长短。③尾联写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边地冬季天寒地冻,一片苍茫,你要小心谨慎,不要迷失了道路。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情绪"错误,“封侯不计年”是诗人对远行友人的勉励与叮嘱。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本诗从题目“送人”可知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从“从军”可知内容与边塞有关,前两联写景、叙事为主,后两联主要抒情。“无地”“近天”“渡沙碛”“断人烟”极言从军路途中的艰险;“宁论命”“不计年”写出对远行友人的勉励与叮嘱;“马寒防失道,雪没锦鞍鞯”中的“马寒”“雪没”言边地荒寒,“防失道”透露出对友人的关怀之情。 【点睛】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的答题要领:抓住诗题,抓住关键词,抓住题材类型,抓住景物形象特点(景物形象可分为“乐景”和“哀景”两类),抓住典型意象,抓住注释(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人的创作动机及本诗的思想感情。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从中揣摩出本诗的感情基调。介绍别人评价暗示本诗的艺术特色或本诗的思想内容)。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高骚》中提到,楚怀王糊涂荒唐,致使“ ___________”,而自己又遭嫉妒,被小人“______”,不受重用,难以施展抱负。 (2)《琵琶行》中,白居易被贬江州,卧病浔阳,听不到丝竹之声,早晚间只听到“__________”,虽然有一些山歌村笛,却“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阐述“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从“不变”的角度看“ __________”。 【答案】(1). 终不察夫民心 (2). 谣诼谓余以善淫 (3). 杜鹃啼血猿哀鸣 (4). 呕哑嘲哳难为听 (5).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6).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的默写。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察、谣诼、善淫 、呕哑嘲哳、瞬 、无尽。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多年以来,欧阳中石勤勤恳恳,认真体察生活、感悟自然。在老家泰安,他感叹于泰山拔地而起的高大、巍峨,____________于树木的丰茂葱郁,也深刻认识到它自古以来作为五岳之首的独特象征意义,____________写下《泰山颂》。由于这部作品基于作者的亲身感受的原因,又产生在新的时代背景中,一经问世就广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个例子充分证明,( )。 文艺表达最忌讳的就是直接的呐喊和生硬的说教。每一个文艺门类都有一整套成熟的技术表现体系,艺术家需要长期____________其中,过刻苦训练和细心揣摩,才能确保文艺作品传情达意的准确、妥帖、雅致和蕴藉。那些不关创作本身的无聊表演与炒作,那些不加节制的人情吹捧,在文艺精品面前必将____________,在时间长河中,唯独留下那些安静、踏实、苦干的身影。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倾心 信笔 沉溺 黯然失色 B. 倾力 命笔 沉溺 黯然销魂 C. 倾力 信笔 沉浸 黯然销魂 D. 倾心 命笔 沉浸 黯然失色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由于这部作品基于作者的亲身感受,又产生在新的时代背景中,一经问世就广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B. 这部作品由于基于作者的亲身感受,又产生在新的时代背景中,一经问世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C. 这部作品由于基于作者的亲身感受的原因,又产生在新的时代背景中,一经问世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D. 由于这部作品基于作者的亲身感受,又产生在新的时代背景中,一经问世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有火热的现实生活打底子,文艺作品就有了根基来源和气色魂魄 B. 现实生活是火热,有了现实生活的底子,文艺作品的根基来源和气色魂魄就有了 C. 不管有没有火热的现实生活打底子,文学作品都有根基来源和气色魂魄 D. 哪怕没有现实生活打底子,文艺作品的根基来源和气色魂魄都会有 【答案】17. D 18. B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词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成语的积累记忆。 第一组,倾心:一心向往,爱慕。也指拿出真诚的心。倾力:倾注全部力量。根据语境,用“倾心”。 第二组,命笔:指执笔做诗文或书画。信笔:没有多加考虑,随意写或画)。根据语境,应用“命笔”。 第三组,沉浸:浸入水中。多比喻人处于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方面),不能自拔。根据语境,应用“沉浸”。 第四组,黯然失色: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黯然销魂:多用于描写别离时极度愁苦或悲伤的凄然之情。根据语境,应用“黯然失色” 故选D。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A项,“由于这部作品基于作者的亲身感受……广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错误,语序不当,“由于”要放在“这部作品”之后,不然整个句子缺少主语;“广泛”要放在“社会各界的”之后。 C项,“这部作品由于基于作者的亲身感受的原因”错误,句式杂糅,“的原因”要删掉。 D项,“由于这部作品基于作者的亲身感受……”错误,语序不当,“由于”要放在“这部作品”之后,不然整个句子缺少主语。 故选B。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衔接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本题,前面所举实例强调了现实生活的重要性,排除C、D项;整个段落的叙述主体是“文艺作品”,排除B项。 故选A。 【点睛】病句题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人才问题上,最理想的局面是人才辈出、人才济济,人尽其才、才尽其用。①_____,“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需待七年期。”人才培养是长期工程,不能急功近利。以欣赏的眼光识才,人才并不等于全才。绝大多数人才②______,而且往往具有自己的个性,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缺点或缺陷。以过人的胆识用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是我国古人在用人问题上的经验之谈。③______,就应排除流言蜚语的干扰、摒弃孤疑犹豫的心态,大胆为人才搭设舞台、提供平台,为其创造大显身手的机会,让人才充分施展抱负,并为有担当的人才担当、为敢负责的人才负责,消除人才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 【答案】 (1). ①以长远的眼光育才 (2). ②只是在某一领域或方面有专长 (3). ③用人者(或“用人单位”)一看准了人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本题是嵌入型补写。解答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本段文字从三个层面说的是人才使用问题。(1)根据“人才培养是长期工程,不能急功近利”推知应填“以长远的眼光育才”;(2)根据“人才并不等于全才”“而且往往具有自己的个性,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缺点或缺陷”推知应填“只是在某一领域或方面有专长”;(3)根据“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就应排除流言蜚语的干扰、摒弃孤疑犹豫的心态”推知应填“用人者一看准了人才”。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基层小官”,尤其是村干部,直接面对着广大群众和农民,,其言行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基层小官”看似职位小、实权却挺大,一旦贪腐,这些“小蝇、蝼蚁”的危害不亚于,甚至远超“大老虎”。从近几年各地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典型案例来看,这些贪腐的小官或身居关键岗位,以权谋私;或利用工程建设,“靠山吃山”;或盯着补贴款项,“雁过拔毛”……贪腐数额多则数亿元,少则几千万、几百万,直接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侵蚀着国家执政之基。 盯住“微权力”、遏制“小官贪腐”,刻不容缓、势在必行。自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十”大数据监督模式,加大对小微权力的监督。 【答案】关键信息:①“小官巨贫”危害大;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监督模式;③加大对小微权力的监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段压缩、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本题材料共分两段,第1段根据关键句“‘基层小官’看似职位小、实权却挺大,一旦贪腐,这些‘小蝇、蝼蚁’的危害不亚于,甚至远超‘大老虎’”概括出“小官巨贫”危害大;第2段主要抓住关键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十” 大数据监督模式,加大对小微权力的监督”进行概括即可。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曾经,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草王坝村村民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水来回要走两个小时。为了解决村民缺水问题,1958年起,时任草王坝大队大队长的黄大发开始带着村民打通隧道建沟渠,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工程进行得很艰难,但黄大发没有放弃。1989年,54岁的黄大发到水利站学习水利知识和开凿技术。就这样,他带领群众,用36年的时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 2018年,黄大发荣膺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 上面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例文】 新时代要弘扬愚公移山精神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愚公移山是见于《列子•汤问》的一则古老寓言。这则寓言传承了上千年,愚公移山精神也传承了上千年。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草王坝村黄大发带领村民,用36年的时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 。他是新时代的愚公,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愚公精神。一个人、一个国家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人没有精神容易垮掉,一个国家没有精神经不起风浪,我们需要弘扬愚公移山精神 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就是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矢志不移、至死不渝,子孙相继、久久为功,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是愚公移山精神的核心。当前,我们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奋斗目标是如此宏伟、如此鼓舞人心,但实现的过程既不会顺风顺水,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充满曲折和艰辛,需要经过长期的奋斗。越是曲折和艰辛,越要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立下愚公志”,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宏伟目标就能成为美好现实。 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就是要务实重干、勇于担当。愚公之“愚”,就在于他把别人不敢想、不愿做的事情扛到自己肩上,明知千难万险却义无反顾,历经千辛万苦仍不改初衷。愚公移山精神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干,只要认准了的事情,就力排众议、一干到底。当前,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愚公之“愚”显得尤为可贵。我们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啃硬骨头、涉险滩,必须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有问题敢面对,有责任不推脱,敢于触及矛盾、迎接挑战,承担风险、破解难题,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有了愚公移山精神,才能迈过沟沟坎坎,越过发展中的各种陷阱,赢得更加光明的前景。 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就是要开放合作、互联互通。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与外界实现互联互通。我国自古就有追求互联互通的传统,创造了许多互联互通的奇迹,丝绸之路就是其中的典范。当今时代,实现内外联动、协同发展是区域发展的必由之路,“一带一路”建设就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互联互通的新探索。在新时代弘扬愚公移山精神,需要在开放合作、互联互通中寻求机遇、集聚优势、实现共赢。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一如既往地传承和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凝聚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正能量,这是时代所需。 【解析】 【详解】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材料内容不难理解,为了解决干旱问题,老支书黄大发立下愚公移山之志,几十年如一日劈山引水为人民,以血肉之躯劈山修渠,以实干苦干带领乡亲力拔穷根的事迹。这与古代的愚公移山颇为相似。根据材料可以分析黄大发精神的内涵,愚公精神是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决心,是与天斗与地斗迎难而上的勇气,是不怕苦不怕难一点一滴啃硬骨头的行动,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是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的坚持,是为国为民甘于奉献的无私……当前,愚公精神更有其现实意义,是我们国家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共筑“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精神。写作此文要充分理解黄大发精神的内涵。 【立意】 面对困难不退缩,遭遇失败不气馁;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艰苦卓绝、百折不挠;坚定的信仰,不屈的精神;不忘初心;主动寻求科学方法;自力更生;愚公精神,就是中国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公仆精神、锲而不舍精神、与天斗与地斗迎难而上的勇气、一心为民的初心、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决心);一生只为一清渠,当代愚公“凿灭渠”的执着与坚守等等。 【结构】标题切题《新时代要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第一段联系材料,引出论点,“我们需要弘扬愚公移山精神”,中间三段并列式论述怎样弘扬愚公精神,“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就是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就是要务实重干、勇于担当”“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就是要开放合作、互联互通”,最后一段强调弘扬愚公精神,展望未来,“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凝聚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正能量,这是时代所需”。 【素材】1. 近期,曾担任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开山劈石,绝壁凿渠”的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了热烈反响。4月25日,中央宣传部授予黄大发“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先进事迹。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苞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这是曾经流传在草王坝村的一首民谣,也是当地昔日辛酸生活的写照…… 2.为了改变山村的贫困面貌,从20世纪60年代起,黄大发带领200余名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绕三重大山,过三处绝壁,历三道险崖,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之渠”,结束了当地“滴水贵如油”的历史,这条渠也被当地群众们亲切地誉为“大发渠”。绝壁上的大发渠蜿蜒曲折,这条生命之渠里流淌着的不仅仅是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坚守、苦战而来的结果,更是一个人带着一群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钢铁意志”。 3.“作为党员干部要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要有担当。”这是黄大发时常挂在嘴边话。几十年来,他带领着群众凿水渠、修村路、架电线、坡改梯、建学校……用青春,甚至用生命,一点一滴、一天一天改变着当地贫穷落后的村貌,用一个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愚公移山”的精神。黄大发凿悬崖绝壁,通生命水渠,树不朽丰碑。他犹如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在千年古镇的大山脊梁迎风飘扬。如今,年迈的他,依旧默默守望着这精神之渠,生命之渠。 【点睛】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