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长阳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隐与闲 就士人而言,隐逸与休闲关系紧密。宋代士人对于隐逸的态度客观上给宋代休闲文化的勃兴创造了条件。宋代隐士文化出现了转折,首先表现在隐士的数量很少。《宋书·隐逸传》记载的隐士只有 49 人,可见其少。其次,隐士之隐,很少再有像陶渊明那样避世疾俗的了,宋代的隐士多与仕宦者往来交游。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变化是,宋代士人普遍具有“归隐”的倾向,而且这种甘于归隐的心理并不能完全用传统隐士那种为了名节、人格之独立等来解释,而更多的是源于一种形而上的人生之思。也就是在对外在功名利禄与内在生命享受两者之间的权衡上,宋人思考得更为深入了。前者通常被看得很虚幻、无意义,而后者通常被认为是生命的真实。注重对生命的个性化体验,追求审美的自由生活,成为大多数士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政治意义上的隐居落实到了略显世俗的诗酒人生、壶中天地的闲隐。至少这种趋势与特点在宋人的诗文中表现得很明显。 ‎ 在宋代隐士那里,隐而不仕已不再是宣泄某种与政治对抗的情绪,或者宣扬一种洁净的人格魅力,而是很简单的理由:“家有山林之乐。”自然审美的欣赏进入了“可游可居”(《 林泉高致 》)的生活化场景之中。另外日常生活的亲情、友情,即一种对生活审美的重视,也成为士人隐居不仕的借口。过一种审美的生活, 充满情感的生活,而非忙碌、异化的政治生活,是促使很多士人放弃仕宦而归田园,或者在仕宦而梦寐田园的重要因素。 ‎ 中唐以来,士人普遍流行及时行乐的闲逸心理,唐宋词中多有表现。究其原因,以白居易为代表的“中隐” 文化心态对此影响显著。 ‎ ‎“中隐”既是隐逸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休闲审美心态的体现。或者可以说,中隐是以审美来调节生活,以休闲来获得有着生命韵律的生存方式,在休闲的生活中实现一种不离政治而远离政治的仕途智慧。‎ 虽然宋代士人大多倾慕白居易的中隐模式,但亦有很大的超越。白居易的中隐前提,他说得很清楚,“隐在留司官”。这样的官位是“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中隐 》)。 ‎ 而对于“大隐”,即隐于朝市的做法,白居易是否定了的,认为“朝市太喧嚣”。而小隐入山林的模式又显得过于冷清辛苦。白居易的休闲审美生活仍是要寄托于外在物质条件之上,要有官做,但不大不小,不闲不忙,还要有较为丰裕的俸禄。因此,大隐、小隐、遭遇贬谪等,对于白居易而言似很难真正洒脱闲适。宋代的士人则大为不同。诸如在朝为官、隐居山野、遭遇贬谪等传统士人所能处的所有境遇,宋代士人仍表现出诗酒风流,山水怡情的人生姿态。他们自觉地将审美的因素与张弛有致的生命节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来,在仕与隐之间做到无往而不闲,无入而不自得。 ‎ 因此,在宋人看来,更为难得的并非身心两闲,而应是“体未得休,而心无他营”,身不闲而心闲的生活方式 。‎ 总之,中国的隐士文化自宋代起就越来越休闲化了。就是说隐逸并不主要是达到一种政治的目的,而更是为了获得美的生活,是从对劳形怵心到闲情逸致的转化。当然,也不否认在宋代及以后的时代,有个别时期隐逸文化会带有很浓的政治色彩,但这已经不是隐逸文化的主流形态。正如苏辙所言:“一出一处,皆非其真。 燕坐萧然,莫之与亲。”(《 壬辰年写真赞 》)出处、隐仕都是形迹,最为重要的是“萧然”之心境。 萧然心境,即为淡泊、闲适的心境。当官的往往劳形累心,隐居者往往内心向往功名。所以,能拥有“萧然”( 审美心胸 )的人是最真了。‎ ‎(节选自潘立勇、陆庆祥《宋代士人的休闲之境》)‎ ‎1. 下列关于“宋代隐士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代的隐士多与仕宦者往来交游,不再像陶渊明那样愤世嫉俗。‎ B. 在宋代,注重对生命的个性化体验,追求审美的自由生活,成为士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 C. 宋代士人普遍存在归隐倾向,他们通常认为外在的功名是虚幻的、无意义的,而内在生命享受才是生命的真实。‎ D. 宋代士人所倾慕的“中隐”模式是一种以审美来调节生活,以休闲来获得有生命韵律的生存方式,在休闲的生活中实现一种远离政治的仕途智慧。‎ ‎2.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代隐士文化出现转折,表现在宋代士人普遍归隐,且这种心理源于一种形而上的人生之思。‎ B. 宋代隐士的归隐,不是为了宣泄某种与政治对抗的情绪,或者宣扬一种洁净的人格魅力,而仅是为了体会日常生活的亲情、友情。‎ C. 白居易的“隐在留司官”表明他将休闲审美生活寄托于外在物质之上,是一种身不闲而心闲的生活方式。‎ D. 自宋代起,隐逸就不主要是为了达到一种政治目的,而是为了获得更美的生活,是从对劳形怵心到闲情逸致的转化。‎ ‎3. 根据原文,下列分析和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A. 过一种审美的生活,充满情感的生活,而非忙碌异化的政治生活,是很多士人放弃仕宦而归田园,或者在仕宦而梦寐田园的重要原因。‎ B. 中唐以来,以白居易为代表的“中隐” 文化心态对士人普遍流行的及时行乐的闲逸心理有着显著的影响。‎ C. 宋人在遭遇在朝为官、隐居山野、遭遇贬谪等境遇时,仍表现出诗酒风流,山水怡情的人生姿态,主要受到白居易“中隐”模式的影响。‎ D. 从文中苏辙的话可以看出,他认为隐居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拥有一种淡泊、闲适的心境。‎ ‎【答案】1. C 2. D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宋代隐士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 不是“不再”,而是很少再有了。过于绝对化。B不是 “士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而是“大多数士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D原文是“不离政治而远离政治”。‎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文意,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A不是“普遍归隐”,而是“普遍具有归隐倾向”,而且不仅仅只有这一个表现 B “仅是为了”不对,宋人隐而不仕的理由有二:家有山林之乐;对生活审美的重视。此项只说了第二个理由。 C“身不闲而心闲”是宋人“体未得休,而心无他营”的生活方式,不是白居易那种要有官做,但不大不小,不闲不忙,还要有较为丰裕的俸禄。‎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C. 宋人在遭遇在朝为官、隐居山野、遭遇贬谪等境遇时,仍表现出诗酒风流,山水怡情的人生姿态,主要受到白居易“中隐”模式的影响。原文是“宋代的士人则大为不同”‎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车马炮 丁肃清 德欣说:“你这匹死马,我暂不吃你。”他说着攻小卒,又攻,再攻……残局上的小卒已是兵临城下。德欣洋洋得意地看着红棋憋在仕脚里的那匹马,确是瓮中之鳖,自己的老将一崴就吃了,可他不吃,他要叫对方输得心服口服。‎ 杨喜良就剩下车马炮了,而且那马还是匹死马,这使得他捉襟见肘,但仍耐心寻找着机会。‎ 德欣是车务段段长,杨喜良是老调度,两人私交甚密。他们什么话都能说,一边下棋一边说着车务段的事情。‎ 旁边还有一位观棋者,叫李来顺,李来顺观棋不语。‎ 几十天的春运,搞得焦头烂额,难得老朋友一聚。杨喜良说:“你看咱仨,像是这棋,你段长是车,我是这炮,都还厉害,来顺像这匹马。”‎ 德欣和杨喜良都笑了。李来顺不笑,只静静观棋,在车务段,三十年前是个兵,三十年后还是个兵,尽管他书法绘画,弹拉说唱无所不能,也卖力气,却没有提升,真的就像憋在仕脚的那匹马。可李来顺没有怨言。‎ 德欣段长说:“稍停,我去撒尿。”‎ 德欣撒尿去了。‎ 杨喜良说:“德欣的棋厉害。”‎ 李来顺说:“我不尿他。”‎ 杨喜良说:“你吃亏就吃在了这个脾气。”‎ 论关系李来顺和德欣段长不错,之所以不错,才没有客套,有人没人,不喊段长,就叫他德欣,他想,这才是哥们儿。‎ 可当了领导,谁没有个自尊心啊。杨喜良说:“德欣工作还是有水平的,”‎ 李来顺又说:“我不尿他。”‎ 德欣撒尿回来了,继续下棋。‎ 李来顺说:“我也去撒尿。”‎ 趁李来顺撒尿的工夫,杨喜良对德欣说:“咱们段里,数来顺最冤,什么苦活儿累活儿都有他,你可该提拔提拔他。”‎ 德欣说:“我快退了,我不想管。”‎ 说得杨喜良不高兴,“啪”地一声敲得很响,“将!”杨喜良在车的后面安上了炮。德欣的将想躲,却躲不了,往哪儿躲都在那只死马的脚下。‎ 德欣“哎呀”了一声,没想到这盘棋输到了这匹死马上。‎ 李来顺回来了,大喊:“输得好!我早就看出你要输这一招儿。”‎ 棋散,仨人叙话。李来顺说:“咱仨,你们都混得好,是车,是炮,我是这死马,可死马也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时候。”‎ 德欣略有感慨:“来顺啊,我对不起哥儿们,可也怪,咱仨人怎么就这么好呢?”‎ 李来顺说:“咳!这怪啥呀?都吃过苦,你不记得你当司机,我和杨喜良当司炉,从阳泉跑石家庄,四个钟头要填十二吨的碳,那累呀,我和杨喜良都不想活了,是不是呀喜良?”‎ 杨喜良说:“是,苦是咱们的根本。”‎ 德欣似有感悟:“这样吧喜良,趁我还没有退,是该把来顺提拔一下,也算了却心事一桩。”‎ 李来顺“哈哈”地大笑起来:“错了,错了!谁稀罕你那个提拔,倒找我钱我也不干。”‎ 德欣瞪大了眼睛:“此话怎讲?”‎ 李来顺说:“这么讲吧,俺李来顺是神仙日子,每天五点起床画画,然后跑步,再然后看日出,看完日出早饭喝一两小酒儿。”‎ ‎“咳呀!”杨喜良似悟道:“你李来顺让我想起一句话,袖中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神仙、神仙!”‎ 德欣无话,又来了下棋的雅兴,“再来一盘!”他愣拽着李来顺下棋,结果连输三盘。李来顺不下了,说德欣段长臭棋篓子。德欣还不甘心。‎ 李来顺说:“要下,就此一盘了,我让你车马炮。”‎ 德欣段长犹豫了一下说:“好吧。”‎ 棋子儿的敲击声又响了起来……‎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讲了车务段三个人下象棋的故事,下棋过程情节起伏,引人入胜,棋局的输赢始终作为主要悬念吸引着读者阅读。‎ B. 车务段段长德欣虚荣、狭隘,棋艺最差而不自知,杨喜良比李来顺处世更谨慎,懂得在让棋的过程中迎合领导的感受。‎ C.‎ ‎ 小说作者擅长运用语言描写推进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下棋者、观棋者的对话虽然简单,却符合不同人物的身份与性格。‎ D. 段长与调度在是否提拔李来顺的问题上起初态度不同,但他们后来发现后者生活悠闲、平静,有着洒脱淡泊的人生追求。‎ ‎5. 小说在刻画李来顺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6. 小说为什么以“车马炮”为标题?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案】4. A 5. ①淡泊名利。不稀罕被提拔,每天画画,跑步,看日出,自得其乐。②任劳任怨。三十年里什么苦活儿累活儿都干,不被提拔也卖力气。③耿直不阿。与德欣说话有一说一,直接坦率,不逢迎领导。④多才多艺。生活中书法、绘画、弹拉说唱无所不能。⑤性格沉静。在德欣和杨喜良下棋说笑时,他虽棋艺高超却不说不笑,只静静观棋。 ‎ ‎6. ①有概括情节的作用。小说主要围绕下棋时对“车马炮”几个棋子的安置展开情节,两次下棋都和如何处理“车马炮”有关,它们贯穿故事始终。②有塑造人物的作用。“车马炮”分别暗喻小说的三个主要人物形象,他们的性格和生命状态与棋局中的三个棋子十分相似。③有揭示主题的作用。“车马炮”在棋局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它们象征社会中的人在不同的身份处境下,有不同的生命追求(或:突出了一种淡泊、洒脱的人生追求),突出了主题。‎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内容的探究,也有对写作技巧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然后明确主旨,分析人物,关注手法;最后结合小说主旨和细节做出准确判断。B项,“棋局的输赢始终作为主要悬念”表述不当,从文中来看,本文的主要悬念在于对德欣和李来顺微妙关系的表述上。如一开始德欣与李来顺互相不对眼,到德欣想要趁着自己没有退提拔一下李来顺,再到李来顺表示对眼下的生活很满意,最后二人又摆开棋局。整篇文章借助德欣和李来顺的微妙关系这一悬念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A项,考查人物形象,正确;C项,考查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正确;D项,考查人物形象以及文章主旨,正确。‎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600余万名写作者、近千万部网文作品储备、200余种内容品类、1.918亿活跃用户——这是阅文集团日前发布的一组数据。过去20年,中国网络文学经历从无到有、从星星之火到广为人知、从非主流到主流的过程。数据显示,2016年网络文学市场规模46亿元,今年预计达63亿元。‎ 网文改变了文学作品的长度,改变了写作者的构成,培育了无数文络文络文学与主流文学的边界日益模糊,文学生态已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巨变。‎ ‎(摘自解放日报《网络文学:改变作者构成和文学生态》)‎ 材料二:‎ 老外为何会成为中国网文的粉丝?‎ 在邵燕君看来,网络小说的特性就会吸引人们去阅读。“网络文学对我们现实生活反映是非常切近的,它是一种折射式的反映,而非直接反映。某种意义上,我们现实中的焦虑、欲望就都会反映到类型文中去,我们最核心的焦虑恰恰可能会投射成网络文学中的‘爽点’。”“比如现在都市文中有很多‘重生文’。就是我一下回到生命的原点重新过起,所有的遗憾,丢失的恋人、错过的机会都可以找回、弥补。这样‘爽点’就有了。”她说。‎ 国内粉丝规模的扩大还只是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一个方面。从2016年开始,邵燕君和她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注意到,中国网络文学正在走出国门。‎ ‎2014年12月,美籍华人赖静平建立了被认为是第一家中国网络文站的Wuxiaworld。由此也引发了国内对网文出海现象的关注,诸多中国网络文学翻译组相继出现。‎ 中国网络文学为何会越来越多的被外国读者接受?我们或许还可以从外国读者在起点国际上的留言找到原因。网友aswalz在看了一部名为《重生后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的网络小说后表示,读这部作品“就像玩角色扮演游戏”。同样在追这部作品的Albert23坦言,“作者把人物和书中的世界背景塑造得太棒了”。Modsan则认为,“这个类型的小说正是我需要的”。‎ 邵燕君曾对媒体表示,老外粉丝爱看中国网络小说的原因,和国内的粉丝差不多,就是爽——“草根的逆袭”这一主打模式具有相当的普适性,能满足不同人群共通的欲望。‎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网络小说出海之路:老外为何追捧?瓶颈在哪?》)‎ 材料三:‎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文艺理论络文学研究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上,中国文艺理论络文学研究会会长欧阳友权教授指出,网络文学要想实现健康、有序、繁荣发展,相关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不能缺位。‎ 与会专家认为,网络文学批评与传统文学批评是一脉相承的。正是由于批评的积极干预,网络文学可以更健康地介入人们的精神生活。不过,网络文学批评也面临新媒介、商业性等新情况。与传统文络文学批评的标准不能没有市场的维度,需要引入读者群的消费评价。不过,歌颂真善美、惩治假恶丑的坚守始终不能变,无论写什么和怎么写,也不能丢掉“文学性”这个核心。‎ 事实上,与蓬勃发展起来的网络文学相比较,当前我国网络文学批评的发展还相对滞后,迫切需要建立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和评价体系,发展起一批专业评论队伍。正如网络作家陆显钊所说,“我们写作需要正能量的指引,需要敢于讲真话、有深度的批评来引导,不然很容易在网络空间中迷失自我,作品也很难留得下。实际上,取得了很好的口碑和社会效益,更能够为我们带来经济效益,两者是统一的。”‎ ‎(摘编自人民日报《网络文学批评不能缺位》)‎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侧重通过详尽的数据来说明,网络文学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学,从而使文学生态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巨变。‎ B. 材料二重在说明,中国网络文学不仅国内的粉丝团正快速扩大,而且被无数的外国读者接受;也产生了无数的中国网络文学翻译组。‎ C. 邵燕君认为:《重生后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的作者把人物和书中的世界背景塑造的很棒,所以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读者追捧。‎ D. 《人民日报》刊文指出,网络文学虽然蓬勃发展,但离实现健康、有序地繁荣发展尚有距离。‎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A. 随着互联网发展的越来越快,中国网络文学亦将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为越来越多的外国读者接受,而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学亦将越来越衰弱。‎ B. 2016年的网络文学市场规模的数据和预计的2017年市场规模的数据已经显示,网络文学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越了所谓主流文学的市场规模。‎ C. 相比较而言,传统文学批评有相对明确的批评标准和评价体系,这种标准和体系一般不会为市场所左右。‎ D. 中国网络小说直观反映了生活现实,反映了现实中人们的焦虑、欲望,这样的特性往往会吸引读者——无论是中国读者还是外国读者——去阅读。‎ E. 网络文学要真正地吸引人们阅读,往往在于作者把握的“爽点”准确地反映人们最核心的焦虑。‎ ‎9. 为了促进中国网络文学健康、有序地繁荣发展,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答案】7. D 8. CE ‎ ‎9.‎ ‎ (1)理论方面,需要建立并完善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和评价体系。(2)监管方面,政府应加强对网络文学平台的监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为网络文学健康发展保驾护航。(3)平台方面,各大网络文学网站应积极推进平台建设,为网络文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4)创作方面,网络文学作品要保证其本身的“文学性”,歌颂真善美、惩治假丑恶的坚守始终不能变化。‎ ‎【解析】‎ ‎7.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项,曲解文意。网络文学并非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学。B项,混淆范围。文章原文是越来越多外国网友,诸多网络文学翻译组,并非“无数”。C项,张冠李戴。文中对于作品的观点来自于一位网友,而并非是邵燕君。‎ 点睛:筛选并理解和分析文中内容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或者“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8.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正确的两项是”。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A项,牵强推理。文中“传统的主流文学将越式微。”的表述缺乏事实依据。B项,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已经超越主流文学市场规模”的相关表述。D项,篡改原文。原文中指出网络文学对现实的反映“是一种折射式的反映,而非直接反映”。‎ ‎9. 试题分析:题干是“为了促进中国网络文学健康、有序地繁荣发展,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认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中中国网络文学出现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中国网络文学健康、有序地繁荣发展的好的建议。材料三第1节中说“中国文艺理论络文学研究会会长欧阳友权教授指出,网络文学要想实现健康、有序、繁荣发展,相关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不能缺位。”这就在理论上指出中国网络文络文学的批评标准和评价体系。材料三第2节中说“网络文学批评的标准不能没有市场的维度,需要引入读者群的消费评价。不过,歌颂真善美、惩治假恶丑的坚守始终不能变”。这就要求中国网络文学创作方面要保证其本身的“文学性”,歌颂真善美、惩治假丑恶。‎ 最后一节说“迫切需要建立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和评价体系,发展起一批专业评论队伍。”这说明中国网络文学要想健康、有序地繁荣发展,离不开专业评论队伍的建设。此外,针对中国网络文学逐渐走出国门这一现象,政府还要加强对网络文络文学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平台方面,各网络文学网站应加快推进平台建设,为网络文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由庶吉士赞善。从西洋人利马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杨镐四路丧师,京师大震。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士兼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列上十议。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未几,熹宗即位。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辽阳破,召起之。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帝善其言。方议用,而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议不合,御史丘兆麟劾之,复移疾归。天启三年起故官,旋擢礼部右侍郎。五年,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 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光启言屯政在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帝褒纳之,擢本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光启曰:“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古。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帝从其言,召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光启为监督。四年春正月,光启进《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是冬十月辛丑朔,日食,复上测候四说。其辩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 五年五月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明年十月卒,赠少保。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忧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及谥光启文定。久之,帝念光启博学强识,索其家遗书。子骥入谢,进《农政全书》六十卷。诏令有司刊布,加赠太保,其孙为中书舍人。‎ ‎(节选自《明史·列传》)‎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忧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及谥光启文定 B. 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忧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及谥光启文定 C. 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忧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及谥光启文定 D. 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忧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及谥光启文定 ‎11. 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B. 在古代官职的任免术语中,“擢”“陟”“升”都是指提升官职,“谪”是指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除”是指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 C. 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中试之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凡中试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D. 尚书作为官职,早期是负责文书奏章的低级官吏,自隋唐设立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后,成为各部的最高长官。文中徐光启就担任过礼部尚书。‎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徐光启博学强识,曾跟从西洋人利马窦学习天文、历算、火器等技术,完全掌握其方法。继而遍习兵机等其他书籍。‎ B. 徐光启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他负责编写的《测天约说》二卷等著作中,有关论述时差里差的方法最为详细周密。‎ C. 徐光启胸怀大志,可是不被重用,几起几落,曾先后遭到兵部尚书崔景荣、御史丘光麟和魏忠贤的党羽智铤弹劾。‎ D. 徐光启堪称治国经世之才,可遗憾的是,等到他掌握大权时,年纪已老,又赶上奸臣专权,其抱负无法得以实现。‎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 ‎(2)帝褒纳之,擢本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 ‎【答案】10. C 11. B 12. B ‎ ‎13. (1) 当时辽东战事正吃紧,没有答应他的请求(不能依照他的要求(行事))。徐光启上书力争,才批准给了他少量(或“稍微给了他一点”)民兵和武器军械。‎ ‎(2)崇祯帝赞扬并采纳了他的意见,升他为礼部尚书。当时,皇帝因为日食预报发生错误,想要处分(治罪、责罚)钦天官(台官)。‎ ‎【解析】‎ ‎10.‎ ‎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或应定需要断开的地方先断开,用排除法。本题中:“御史言”要断开,因为光启已经去世,故御史不可能跟光启说,排除B项,D项;“囊无余赀”的意思是御史说光启去世时口袋中没有多余的钱财,故请求皇上加以抚恤,排除A项。本题选C项。‎ ‎11.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B项,“除”指拜官授职。与“谪”相近的应该是“贬”,指降职并外放。‎ ‎12.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C项,崔景荣和徐光启只是“议不合”,未弹劾他。所以选C项。‎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13. 试题分析:题干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方”:“正”;“疏”:“上书”;“稍”:“稍微”;“乃”:“才”。第二句关键点:“之”:“他的意见”;“擢”:“升迁,提拔”;“以”:“因为”;“失验”:“发生错误”;“罪”:“处分,治罪,责罚”。‎ 点睛: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五是有些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需要译出。‎ 参考译文:‎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省试考中第一名举人,七年后考中进士。由庶吉士做到赞善。曾跟从西洋人利玛窦学习天文、历算、火器,完全掌握其方法。继而全面学习军事、屯田、盐政、水利等各种书籍。杨镐四路兵马丧失于辽东,京城大为震惊。徐光启几次上书要求让自己去练兵以报效国家,神宗皇帝嘉许他的雄心壮志。越级提升为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在通州练兵时,他上奏陈列了十条建议。当时辽东战事正吃紧,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徐光启上书力争,才批准给了他少量民兵和武器军械。没过多久,明熹宗即位。徐光启因自己的抱负不得施展,请求辞职而去,没获得批准。接着因病请假回乡。辽阳被攻破,熹宗下令起用他。回到朝中,他大力提议多铸造西洋大炮,以供守城用。熹宗同意他的看法。正考虑采纳他的建议,而徐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的建议不一致,御史丘兆麟弹劾他。他又称病请假回家。天启三年以原官起用,接着升为礼部右侍郎。天启五年,魏忠贤勾结智铤弹劾他,他丢掉了官职而闲居。‎ 崇祯元年被召回朝廷,又提出练兵建议。不久,以左待郎负责礼部事务。崇祯考虑国家财政困难,命朝廷大臣提出整理屯田和盐政的好办法。徐光启说,屯政的关键在于垦荒,盐政在于严禁私盐的贩卖.崇祯帝赞扬并采纳了他的意见,升他为礼部尚书。当时,皇帝因为日食预报发生错误,想要处分钦天监台官。徐光启说:“钦天监预测天象是本照着郭守敬的方法,元代已经出现了应当发生日、月食而没有发生的情况。郭守敬尚且如此,所以不能责怪钦天监台官计算出差错。我听说,任何一种历法使用久了,就必定会出现差错,宜于及时修正。”崇祯帝听从其言,下诏请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来推算,进行改历的工作。徐光启任监督。四年春季正月,徐光启送上《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当年冬季十月初一日,发生日食,又进上测候四说,其中以论述时差里差的方法最为详细周密。‎ 崇祯五年五月,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要事务。随即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徐光启颇有治国经世的才干,而且立志用于当世。不过,到被信任而掌权时年纪已老,又恰逢周延儒、温体仁独断专政,不能够有所倡议。第二年十月去世。赐诰封少保。御史说,徐光启盖棺下葬时,口袋中没有多余的钱财,请朝廷加以优厚抚恤,以使贪赃枉法者感而羞愧。崇祯帝采纳御史意见,于是赐徐光启谥号为文定。过了较长一段时候,皇帝想到徐光启博学强识,要他的家属把遗留下的著作送上。徐光启的儿子徐骥入朝谢恩,进献上《农政全书》六十卷。崇祯帝下诏命令有关部门刊刻颁布,加赠太保,并录用他的孙子为中书舍人。‎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醉赠刘二十八①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②。‎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③折太多。‎ ‎【注】①刘二十八:即刘禹锡,因其排行二十八,故称。②蹉跎:受挫折,这里指失意贬官。③二十三年:刘禹锡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旧历九月被贬连州刺史,赴任途中再贬朗州司马。十年后,奉诏入京,又复贬任连州刺史,转夔、和二州刺史。直至公元827年(唐文宗大和元年),方得回京,预计回到京城时,已达二十三年之久。‎ ‎14. 下列对诗人及诗歌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事、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有“诗魔”“诗王”之称,与李白、杜甫一起被称为“唐代三大诗人”。‎ B. 本诗是诗人写给友人刘禹锡的赠诗。诗人对刘禹锡被贬官二十多年的坎坷遭遇,表示了极度的不平和无限的感慨。‎ C. “为我引杯添酒饮”中的“引”,本义为“拉开弓”。这里形容白居易拿过朋友的酒杯,不容拒绝。说明诗人的热情、真诚和豪爽。‎ D.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隐含着赞美,诗人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 ‎15.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两句在表现手法有什么特点?刘禹锡在《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这两组诗句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答案】14. C 15.‎ ‎ (1)白诗这两句诗主要运用了对比、讽刺的手法表达情感,(2)诗人通过将友人刘禹锡的遭遇与满朝官员的行为进行对比,以及对当权者和无为者讽刺,表达了他对友人才能的赞赏,以及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和不平。(3)刘诗这两句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谪,但新人辈出也令人欣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宦海沉浮的乐观与豁达。‎ ‎【解析】‎ ‎1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诗人及诗歌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作者的了解、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C项“白居易用力拿过朋友的酒杯”理解错误,由诗歌第一句可知,是刘禹锡为白居易斟酒。‎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15.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对诗歌的手法和情感的综合赏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审题,本题第一问:“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两句在表现手法有什么特点,这是从手法上赏析诗句,考生首先要明确手法,很显然诗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用朝中的百官和刘禹锡的被贬进行对比,抒发了作者替友人鸣不平的愤慨之情。第二问是对比刘禹锡的诗句和本诗的情感的不同,考生要分析理解情感上的细微的差别。‎ 古诗词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有些人离家在外,一时生活不太如意,当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往往会发出《琵琶行》中“_______,_____”的感慨。‎ ‎(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虞美人》一词中也用到了这两个意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同是天涯沦落人 (2). 相逢何必曾相识 (3). 小楼昨夜又东风 (4).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 寄蜉蝣于天地 (6). 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沦落”“蜉蝣”“粟”。‎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 三、 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江时学当天表示,欧洲一体化不是金瓯无缺的,但欧盟的改革还没有真正起步,尚未取得成效,英国就说了“再见”。‎ ‎②日本动画不仅能够在其本土占据商业和文化双重层面的主流,而且能够在东亚市场与好莱坞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进而借助网络在全球范围吸引大量粉丝。‎ ‎③无论中学生还是大学生,努力学习永远是第一要务,在校规制度上“斤斤计较”而无视制度本身对学习和成长的良苦用心就是本末倒置的行为。‎ ‎④目前,这两家馒头店都已改头换面,摆脱了脏乱差的加工环境,其中一家馒头店已符合发证条件,并顺利办理了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⑤一群打扮时尚的大妈在火车车厢的过道中互飙广场舞,她们跟着节拍翩翩起舞,而车上的其他乘客也跟随着扭动腰肢,拍手称快,气氛很热烈。‎ ‎⑥理解我们的宏伟目标就必须联系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1840年以来的近现代史和90多年党的奋斗史,我们要敬畏和感恩历史,不可数典忘祖。‎ A. ②③⑥ B. ①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⑤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①金瓯无缺:金瓯:盛酒器,比喻国土。金瓯没有残缺。比喻国土完整。用于此处,属于望文生义。②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指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符合语境。③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符合语境。④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该内容(含贬义)。此处褒贬失当。⑤拍手称快: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此处误用语意。⑥数典忘祖:泛指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符合语境。故选C。‎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长城谣》……这些经典的抗战歌曲曾响彻中华大地。激昂的歌声、慷慨的歌词,不仅在唱响着当今的时代主旋律,同样也在述说着昨天的故事。‎ B. 对于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一些人借口拉动内需为名,认为适度的浪费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增长。‎ C. 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而是放大草根中“励志”的因素,把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大众,是值得娱乐媒体深思的问题。‎ D. ‎ 通过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使人们记住了要求、心中有了榜样,做到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慷慨的歌词”与“唱响着”搭配不当;分句间关系不当。B项,句式杂糅,删掉“为名”,或将“借口”改为“以”;D项,主语残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辨析并修改病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 ‎19.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同父亲的关系则完全不同。 , , 。 : 。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①而父亲不体现任何一种自然渊源 ‎②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③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 ‎④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⑤在最初几年内孩子同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在这个阶段父亲的作用几乎无法同母亲相比 A. ①③②⑤④ B. ④⑤③②① C. ④①⑤③② D. ①⑤④③②‎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连贯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解答此题,整段文字都在谈父亲教育的职责,先用母亲的比喻加以区分,然后依次写父亲教育的内涵,冒号连缀③②,②是对③的解说。‎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 中学生李阳写了一首诗,想向一位久已慕名的王编辑请教,恰巧王编辑不在家,就给王编辑写了个便条。便条中有几处不得体的,至少找出三处,并加以改正 。‎ 王编辑:‎ 您好! ‎ 我到寒舍拜访您,您不在。我把拙作《诗经情思》放在您家,望拜读。本人有吟诗雅趣,学习之余,凑成几句,错处颇多。但自己不能斧正,您是大手笔,望工作之暇给予修改,不吝赐教。‎ ‎ 李阳 ‎2018年2月3日 ‎①将 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②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③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答案】 (1). “寒舍” (2). “贵府” (3). “拜读” (4). “垂阅” (5). “雅趣” (6). “爱好”‎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 下面是我校18届“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字(含标点符号)。‎ ‎【答案】成人仪式教育活动拟于5月4日举行,该活动分为前期准备和仪式过程两部分。前期准备包括制作家长邀请函和设计成人纪念章。成人礼的仪式过程依次安排:升国旗、唱国歌,亲情互动,集体宣誓,校长致辞和通过“成人门”等五项活动。‎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图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成人仪式教育活动”,主要的要素有制作家长邀请函和设计成人纪念章,升国旗、唱国歌,亲情互动,集体宣誓,校长致辞和通过“成人门”等活动,根据框架图分析之间的关系。‎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的题目主要是概括图文反应的内容,针对反应的内容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类型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成人仪式教育活动拟于5月4日举行,该活动分为前期准备和仪式过程两部分。前期准备包括制作家长邀请函和设计成人纪念章。‎ 三、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表情包”是一种通过图片来表示感情的方式。表情包一经诞生,就统治了中国人的社交圈,尤其是年轻人,他们的社交方式是所谓“天可不聊,图不可不输”,几乎任何对话都会出现表情包的身影。‎ 材料二:一位教授表示,他感觉自己“落伍”了,常常不知道该怎么跟学生在手机上进行交流。最典型的例子是,现在学生都喜欢用表情包,有时他苦口婆心劝告学生几句,学生啥也不说,回一个表情包;表扬或批评学生几句,他们常常也是发来一个表情包。老师说,表情包简直是结束聊天的“利器”,学生发“包”,他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回应;这不是对话结束,而是沟通中止了。‎ 材料三:美国学者伯德惠斯特尔称,在两个人传播的场合中,有75%的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语言符号传递的。专门研究非语言符号的艾伯顿·梅热比曾提出公式:沟通双方互相理解=语调、语速(38%)+表情、姿态(55%)+语言内容(7%)。‎ 表情包是丰富了人们的表达能力,还是阻碍了人们的表达能力?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摘下那表情的面具 某次触及手机屏幕之后,我突然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现象——翻阅各类社交软件后,不难发现,整屏的“表情包”充斥着我们的对话、群聊、空间、朋友圈,人们的交流已离不开“表情包”,你来我往的“斗图”中,只要长按保存,便又能获得新的“表情”。本应用以交流的“文字”却少得可怜。‎ ‎“表情包”因其能快速发送的简单构造却又能博人一笑的娱乐性而迅速获得年轻人的追捧,其中包含的流行语、引人爆笑的图片小人,一下子击中了人们需要迫切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与评论时躁动的心。然而,在被表情包轰炸过后,其流行的意义和从中透露的问题又值得每一个年轻人的思考。‎ 在信息传播的如此迅猛的今日,“表情包”的出现着实拯救了很多“词穷”青年。他们借以各类自定义的表情抒发自我的情感,表现自己对某一事件的评价,其评价多半掺杂着不以为然的清高,对事件及其中的人物投以嘲讽或娱乐大众的自黑。而纵观他们的“表情包”、“我也是醉了”、“人艰不拆”、“宝宝心里苦”,无非是一些泛化的情感,没有什么思想,甚至只是不知所云的避免尴尬的手段。“表情包”的流行恰恰是没有思考力的人掩饰自己的盾牌。而在它们被不断保存,转发中,人们语言表达能力开始弱化,原本所保存的一些思考也被夸张的图片掩盖,不仅是语言被符号化,人们的情感,思想也被日益消解成一块块“表情碎片”,散落在信息时代的交流中。这便是“表情包”流行的可怕之处。‎ 自定义的“表情包”实则是大众的浮于表象的情感,看似丰富,其实千篇一律,因其缺乏个人的情感,并不能表达一个人独特的想法,所以是极其虚伪的。在信息潮流下,不被巨浪带入同化的世界,在外界的嬉笑声中仍保持沉稳而坚定的内心是十分不易的。“表情包”的流行只是巨浪中的一个小浪花,与这个快速的时代相同的是,它在快速的升起后也会迅速的衰落,没有一个表情会经历时间的洗礼而不被人们遗忘,或永远的删除。他们都只是人类意识的兴起,一时的欢欣。在大笑过后,从不会,也不可能在人们心中留下些什么。‎ 我想起郁达夫的一句话:“现在我因为常常写作而感觉很累,但我的精神是不累的。这都源于我对文学的热爱,它使我对事业充满乐观的情绪,促使我不断进取,永葆青春。”当下的年轻人往往把时间交付给了无谓的宣泄,在泛化的情感中找寻共通之处,聊以自慰,但心中却不宁静,丁点的波澜便使他们失去对生活的期待,对自己的信心,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张张被符号化了的面具的脸,我们不能成为时代的木偶,被迷幻而沉浸在网络带给我们的满足之中。‎ 找下我们的面具吧,去挖掘我们内心的想法,找到我们热衷的事业,投以我们的热情,不再被“表情”役使,而成为一个有血肉的人,露出我们真正的面目。‎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性材料作文,共三则材料,都是相关表情包的内容,要求根据材料,针对“表情包是丰富了人们的表达能力,还是阻碍了人们的表达能力”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首先要求明确三则材料的内容,然后根据材料的内容立意。从丰富了人们的表达能力的角度立意:①表情包可涵盖表情、姿态和语言内容,“一图抵千言”,更贴近人际沟通的需求。②表情包简单易懂,既省时省力,还能缓解聊天中的尴尬,具备幽默功能,能促进社会和谐和人际关系。③青少年在人前难以彻底传达的喜怒悲欢,在表情包中得到了全面宣泄,现实生活中饱受压抑、煎熬的心灵得到了慰藉与补偿。④表情包的创作和开发门槛降低,人人都可以成为表情包的创怍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个性与创造性。从阻碍了人们的表达能力的角度立意:①表情包助长了我们表达的惰性,削弱了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久而久之,靠它可以含糊应对的事情,我们就懒得用语言说清楚。②相对于语言表达的无穷无尽,表情包是有限的、制式化的,当我们的表达依赖于千篇一律的表情包时,思维就会出现同质化倾向。③很多表情包都带有恶搞属性,配图和文字的强烈反差,具有引人发笑的效果,滥用表情包助长了娱乐恶搞之风。④不是所有的悲伤,都能用文字诠释,但是一些悲伤,能从文字中得到安慰,这是表情包所不能给予的魅力。从辩证分析的角度立意:表情包不失为一种新的语言补充,也的确具备一定的叙事功能,但其内核是孤独与思想的贫乏,缺乏精致的美感与对时代的沉思洞见。行文时要根据材料引出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有针对性,论证时注意结合实际谈自己的观点和感想,作答观点明确,结构清晰。‎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