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7届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2016-1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7届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2016-12)

普宁侨中2017届高三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号数填写在答题卷上。‎ ‎2. 作答时,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关答题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 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拿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教授整年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他们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读过什么书?《哈姆雷特》根据哪些书写的?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 这些功夫属于“考据学”。教授只做这种功夫,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并不过问。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 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认为,最要紧的事还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在考据学者们看来,考据就是文学批评,但是一般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文学批评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区分起来,除开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 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的就是美,违背的就是丑。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郎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种自传。凡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这是印象派文学批评家的信条。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是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 ‎“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 ‎,它们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 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有的人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有的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 (摘编自朱光潜《考据、批评与欣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真正走进文艺的领域,则欣赏《洛神赋》,就弄清曹植和甄后的关系;欣赏《饮酒》诗,就考定原本中到底是不是 “悠然见南山”。‎ B.学者们埋头旧书籍、资料来寻根究底,下一些考据学的功夫,获取相关历史知识,这些工作对于欣赏是有帮助的。‎ C.从欣赏层面来说,了解作品的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并没有进入作品本身,也不可能获得美感经验。‎ D.关于文学作品的欣赏,一般人把阅读产生的快感、联想当作美感,学者们则认为考据和批评就是欣赏,二者都是误解。 ‎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法官”式的文学批评者秉承亚里士多德提出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的看法,因此认定莎士比亚剧作《麦克白》不是一部悲剧。‎ B.衡量一切作品,全用心中预存的几条纪律,把“我”和作品割裂开来,以纪律代替欣赏,这是被称作“法官式”文学批评的缘由。‎ C.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苦心孤诣拉史实来附会;止步于考据,而不进行深入领略:这些说明考据家们不明白艺术是创造的。‎ D.印象派的文学批评认为文学批评是艺术的、主体的,重视艺术直觉和个人的嗜好,物我合一,因而,更容易得到美感体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派别不同,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同:“法官”式的批评认为美丑有普遍的标准,印象派则认为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 B.认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有的人又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这两种现象都是错误的。‎ C.“批评的态度”对待文艺作品,总是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冷静而不杂情感,因而对作品的评价是客观的。‎ D.内行和外行遇见同一个作品各有各的印象,欣赏和评价也不一致,但无论如何,文学批评都应该说出感受美丑的道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桓彦范,字士则,润州丹阳人。以门荫调右翊卫,迁司卫主簿。张柬之将诛易之等,引与定策。于是,以彦范、敬晖为左、右羽林将军,属以禁兵。时中宗每北门起居,因得谒陈秘计。神龙元年正月,彦范、晖率羽林兵与将军李湛等千骑五百人讨贼。令湛就东宫迎中宗至玄武门,彦范等斩关入,士皆鼓噪,时武后处集仙殿,斩易之等庑下。后闻变而起,见中宗曰:“乃汝耶?竖子诛,可还宫”。彦范进曰:“太子今不可以归往天皇弃群臣以爱子托陛下今久居东宫群臣思天皇之德不血刃清内难此天意人事归李氏。臣等谨奉天意,惟陛下传位,万世不绝,天下之幸。”后乃卧,不复言。明日,中宗复位,以彦范为侍中,封谯郡公 ‎,赐实封五百户。‎ 时武三思以迁太后衔恚,虑不利诸武,而韦后雅为帝宠畏,且三思与蒸乱,因为帝画策。未几,罢彦范等政事。五月,加特进,封扶阳郡王,令朝朔望。王同皎谋诛三思,事泄,三思诬彦范等同逆,乃贬彦范泷州司马。三思又疏韦后隐秽,榜于道,请废之。帝震怒,三思曰:“此殆彦范辈为。”诏有司议罪。大理卿裴谈请即诛斩,家籍没。帝业尝许以不死,遂流瀼州,禁锢终身。三思又请夷彦范等三族,帝不从。三思乃遣周利贞矫制杀之,利贞至贵州,逢彦范,即缚曳竹槎上,肉尽,杖杀之,年五十四。睿宗即位,彦范等并追复官爵,赐实封二百户,还其子孙,谥曰忠烈。 ‎ ‎(节选自《新唐书﹒桓彦范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太子今不可以归/往天皇弃群臣/以爱子托陛下/今久居东宫/群臣思天皇之德/不血刃/清内难/此天意人事归李氏 B.太子今不可以归/往天皇弃群臣/以爱子托/陛下今久居东宫/群臣思天皇之德/不血刃/清内难/此天意/人事归李氏 C. 太子今不可以归/往天皇弃群臣/以爱子托/陛下今久居东宫群臣思天皇之德/不血刃/清内难此天意/人事归李氏 D.太子今不可以归往/天皇弃群臣/以爱子托陛下今久居东宫群臣/思天皇之德/不血刃/清内难/此天意人事归李氏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羽林,皇帝卫军的名称,其意为国羽翼,如林之盛。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时专门护卫皇帝、皇家、皇城的特殊军队。‎ B.“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来被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公,诸侯获封赐的封建等级,爵位的一种,旧说周代有公、候、伯、子、爵等爵位,而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D.朔望,即朔日和望日,晦朔,即晦日和朔日。晦,阴历每月的第一日。朔,阴历每月的最后一日。望,阴历每月的十五日。‎ ‎6.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一项是( )(3分)‎ A.桓彦范忠于中宗。桓彦范用武力强硬逼迫武则天传位给中宗,武则天无奈之下,让出王位。中宗因其功大赏赐封邑五百户。‎ B. 桓彦范有勇有谋,他曾参与制定诛杀张易之等人的计划,并在诛杀张易之等人的行动中身先士卒。‎ C.桓彦范遭到武三思陷害。武三思曾诬陷桓彦范是王同皎的同党,后又用韦后事件再次陷害他,使桓彦范被流放。‎ D.武三思向中宗请求夷灭桓彦范三族,中宗不许。武三思派遣周利贞假托皇帝的命令杀了桓彦范。桓彦范死时场面十分悲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后闻变而起,见中宗曰:“乃汝耶?竖子诛,可还宫”。‎ ‎ ‎ ‎(2)三思又疏韦后隐秽,榜于道,请废之。帝震怒,三思曰:“此殆彦范辈为。‎ ‎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8~9小题。‎ 后游 (唐)杜 甫 寺①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②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注:①寺:修觉寺。杜甫曾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流落到新津(今属四川),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此篇。②暄:温暖。‎ ‎8、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 ‎ 本诗从句式对仗的特点来看有颔联和颈联两联。‎ B. 首联采取倒装句式,突出游览的处所。‎ C. 颔联写山水草木有情,反衬世态炎凉。‎ D. 颈联写诗人从早到暮在此,流连之久。‎ E. 尾联采用散文句式,读起来诘屈而拗口。 ‎ ‎9、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后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6分)‎ ‎         ‎ ‎                   ‎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杜甫《登高》中发出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离骚》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中的某句话印证了这个观点。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考生完成第三、四两大题。注意: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都要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13分)‎ 年猪肥了 骆 驼 ‎ 这日子咋说呢,真的是转瞬即逝。当各色的菊花纷纷退去,各色的梅花绽放枝头时,杀年猪的时节就到了。‎ ‎ 前几天,母亲在电话里告诉了我杀年猪的具体时间,并嘱我一定回去,我没有推辞,当即应下了。除了父母兄嫂的生日必须回故乡外,杀年猪的日子也是我必须回去的,因为年猪一杀,离春节就不远了。‎ ‎ 我的故乡在川北九龙山区,杀年猪时,邻近的乡亲会一起定下日子,在地坡上垒一台大灶,架一口大锅,挑水、劈柴、生火、过秤打号、协助宰杀等工序有明确的分工,大家领了各自的差事,一早就忙开了。“刀儿匠”这时节成了俏货,须提前约下日子,当日清早派一个人去他家背上杀猪用的家什,送上一包烟。“刀儿匠”就点上香烟,悠然地随后跟来,好像是去赶一个什么闲会。‎ ‎ 我回去那天,冬日少有的暖阳挂在天上,人们的心情比以往更好了,精神也更足了。我几次想插手帮忙,乡亲们都婉谢了,他们戏说道,这么笨的活路,哪是你这文弱书生干的,一边看热闹去吧!‎ ‎ ‎ ‎ 这杀猪的场面的确壮观。猪们从圈内一出来,便一路嚎叫,等到了场上,又都缩在一堆,像真的很懂将会发生的事。报重量的看了秤杆后,高声报上猪的重量,猪的主人便会露出欣喜的神色,自豪极了。等下一家时,若重量高过了上家或低过了上家,主人便会显出更加欣喜或极为沮丧的神色。终于轮到我家了,当母亲听完了报重量的声音后,脸上的笑容十分灿烂,因为我家的猪的重量,比前面最重的要重二十多斤,这说明,母亲一年的辛劳没有白费!她依然保持着“养猪能人”的称号(老家有个规矩,谁家的猪最重,谁家的女主人就是“养猪能人”,乡人敬佩)。‎ ‎ 接下来发生的事,就令人不太愉快了。当母亲将第二头猪赶到秤架上时,全场的人就哄笑开了。因为那头猪虽然架子大,但十分瘦,那重量,肯定是今年的倒数第一了。我看见母亲的脸绯红,头埋得很低,她还不时地瞟着挂在横木上的猪和乡人们的脸。母亲看我时,脸上笑了笑,尔后迅速转到别处去了。‎ ‎ 然后就是开膛剖肚,将猪肉分成大小不一的许多块,各自背回家去。‎ ‎ 晚上,自然是好好地款待“刀儿匠”了。因为父亲曾是多年的乡干部,母亲做一手好菜,也因为我回去了,“刀儿匠”和几个主要的男人便依然在我家吃饭喝酒了。大家一个劲地夸母亲的好手艺,一个劲地夸母亲今年又是“养猪能人”,但母亲只是礼节性地笑笑,除了默默地做菜上菜,没有说一句话。‎ ‎ 我们围坐在火堂边烤火,高声摆谈,母亲在屋内将猪肉抹上盐、花椒面和辣椒,用力揉搓,然后将猪肉分装在两个大木桶里,盖上了。我知道,隔上几天,母亲会将这些肉拿出来,挂在火堂上方,用烟熏上数日,就做成了可口的腊肉了。‎ ‎ 第二天,母亲拿出事先留下的没有腌制的肉,叫父亲送我,我一看,就知道是那条瘦猪的,因为那肉上瘦的太多,肥的太少。我向母亲道别时,母亲始终躲着我的目光,她只说,去吧,等腊肉做好了,你爹送来。‎ ‎ 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在前面走,父亲则一路无语。临上车时,父亲叫住了我,说,这头瘦猪,可是按你的意思给你们养的,你妈每天上山扯猪草,加上米糠、包谷喂猪。为了到杀猪场上不被人笑话,我叫她给猪喂点饲料,长点膘,你妈就是不同意。她说,你们喜欢吃瘦肉,不想吃饲料喂的猪,只要娃儿们高兴,杀猪场上被人笑话又能咋的?父亲说,你妈昨晚上可是一夜没合眼啊!这几十年,她从来没养过这么小的猪!‎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各色的菊花纷纷退去,各色的梅花绽放枝头”,这些描写,目的是表达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受。‎ B.小说插入对故乡杀年猪习俗的叙述,既为后文写杀年猪作好铺垫,也使小说透出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 C.“不时地瞟着挂在横木上的猪和乡人们的脸”,这个细节描写生动表现出母亲急切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D.“礼节性地笑笑”“始终躲着我的目光”,这些描写为后文写母亲了孩子养瘦猪的内容做铺垫。‎ E.这篇小说的精彩之处在于曲折离奇的情节与丰富的社会内涵,同时在母亲这个人物身上也体现出了自然而复杂的人性。‎ ‎(2)小说安排“我”这个人物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 ‎(3)小说中“我”的母亲具有怎样的性格?请简要说明(6分)。 ‎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3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3分)‎ 网络与文学 主持:窦文涛    嘉宾:顾彬(德国汉学家)‎ 窦文涛:今天咱们来说说网络和文学。顾教授,您了解德国文学,又十分了解中国文学。现在在中国,有些悲观的人觉得那些经典的、传统的文学已经快消亡了。因为网络的出现,好像人人都可以写了,而且电子化了,那种我们想象的像德国那种大部头的小说,将来还有位置吗?‎ 顾彬:文学永远不会也不可能死掉。所有人都需要好的文学,因为人的存在和书和文学的存在是分不开的。但是我们应该分清楚好的文学是在什么地方发表的:基本上不是在网络发表,而是在出版社发表的。在出版社发表水平不高的文学作品很困难。出版社会注意到一个作家的水平是高还是低,如果低的,就不会发表。在网络上,谁都可以发表东西。‎ 窦文涛:您自己上网吗?‎ 顾彬:根本不上网。德文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言,谁想在网络上发表东西,很难;作家需要出版社专门有编辑调查他的文学作品,看你的德文是对的还是不对,所以我写的那些作品如果没有第二、第三个人审校,可能我的文字水平没有现在高,肯定会很低。‎ 窦文涛:我明白了,您是说出版社的编辑甚至能培养出一个好作家。在中国,有些成了腕的作家,改一个字都不行。但德国出版社的编辑,真的敢和作家商榷。你觉得作家和编辑之间应该是怎么一种关系?‎ 顾彬:应该是合作关系,应该做好朋友。‎ 窦文涛:我发现现在的网络上,中国跟世界的距离比以前接近很多,可是当代的中国作家,比起五四的那辈作家,跟世界的距离其实远很多。为什么?‎ 顾彬:你想想,鲁迅接待萧伯纳,徐志摩接待泰戈尔,郁达夫跟佐藤春夫交朋友,他们都是直接读原文,然后跟外国的重要作家直接做朋友。今天的当代作家,虽然在世界一体化的网络时代,但是,你有听说哪个作家是直接阅读原文的?你有听说哪个作家除创作之外还做翻译的?你有听说他们哪一个人在家里招待哪一个有名的外国作家,他们成为私人朋友的?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在一个这么高速接近的世界里面,中国当代作家的处境却比以往的时代离世界更远。因为他们与世界中间隔着两条沟。‎ 窦文涛:我们再谈谈作家写作与钱和名的问题。‎ 顾彬:我常说一个作家应该完全独立,无论他能否赚钱,他都应该写作。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尼采还没有发疯以前,一本书也没办法发表,他用自己的钱发表他的书,还没有读者看他的作品,但是他发疯以后,慢慢才有了他的读者。如果尼采没有发疯以前,跟中国当代作家一样说市场要什么我写什么,不要我的书,那我不写,那么我们今天不会看到尼采的名字。‎ 窦文涛:这个让我想起我的一些朋友,我在他们当中发现两种人。一种是画家,他说,艺术从来都是少数人的事情,跟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关系。比如他画画,他说我直追宋元,我跟千年之前的古人对话,遥相做知音,然后默默的在这耕耘。另一种是作家,他跟我讲,现在时代不同了,你还想说几百年之后人们记得你?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你如果不在活着的时候出名,你死了没有人再会记得你。您对这两种观点怎么看?‎ 顾彬:我不同意。你看,毛泽东喜欢的唐朝诗人李贺,唐以后中国人基本上不看他的作品,是日本人看他的作品。过了1300‎ 年以后,因为毛泽东特别喜欢李贺,所以李贺非常红。所以一个作家不应该考虑,我今天赚钱还是不赚钱,出名还是不出名,无所谓。他如果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思的,他已经满足了生活上最重要的一个要求。但是也有一些另外的例子,陀思妥耶夫斯基其实是为了还债,拼命写东西,也写出了伟大的作品,巴尔扎克好像也是这样。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小说当初是为了还债,就是生活不好,照样写出伟大的作品。如果有钱赚的话,可以这样做下去,因为做的是工作,简朴的工作。所以也可能有些人,眼前有钱,将来又有很大的名,毕加索就是这样的。‎ ‎(根据凤凰网《锵锵三人行》改写)‎ ‎(1)下列对访谈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窦文涛认为,由于网络的出现,人人都能写作,且写作电子化了,因此经典的、传统的文学已经快消亡了。‎ B.顾彬认为,所有人都需要好的文学,好的文学来自出版社而非网络,因为网络对文学水平的高低无法控制。‎ C.窦文涛认为,网络拉近了中国跟世界的距离,当代中国作家比起五四时期的作家来,跟世界的距离也拉近了。‎ D.顾彬认为,尼采起初的写作未顾及市场需求,以致自己掏钱发表的书没有人读,直到自己发疯才有了读者。‎ E.针对窦文涛两种朋友的观点,顾彬认可了前者,否定了后者,他认为写作是作家生活上最重要的一个要求。‎ (2) 顾彬认为中国当代作家“与世界中间隔着两条沟”,这“两条沟”具体指什么?(4分)‎ (3) 围绕网络与文学,访谈双方主要谈了哪几个话题?请用自己的话概括。(6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在医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某些江湖郎中却声称可以通过“气功”治疗不治之症,这种谎言当真是__________,最终换来的只是贻笑大方。‎ ‎②以民族文化为荣是值得称赞的,但有些民族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过于赞誉,甚至以批评他国文化来抬高自己,这种__________,映射出的是自信力的缺乏。‎ ‎③中国杂技绝对具有世界水平,这绝不是我们__________,无论是技术难度还是创新意识,都得到了世界各国杂技艺术家的认可。‎ A.大言不惭  大吹大擂  自吹自擂 B.大吹大擂  大言不惭  自吹自擂 C.大言不惭  自吹自擂  大吹大擂 D.自吹自擂  大言不惭  大吹大擂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十三五”期间,将重点从调减玉米产量、增加大豆产量和牛奶质量三个方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B.随着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稳步推进,中国的煤炭消费首次近年来出现下降,这对于治理空气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都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C.她本科毕业时被保送为硕博连读研究生,并成为学校第一批联合培养生,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深造,师从我国著名光学专家姜文汉院士。‎ D.外国专家表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为经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全球绿色发展和治理树立了典范。‎ ‎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布尔津河像长方形的餐桌,我坐在山坡上看这只餐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柳的花瓣真的可以在枝上待很久,没有古人所说的飘零景象。‎ ‎①其实不用摆筷子,折一段岸边的红柳就是筷子 ‎②红柳开满密密的小红花,花瓣比蚊子的翅膀还要小 ‎③这么长的餐桌,应该安装几百条结实的橡木和花楸木腿 ‎④小鸟从餐桌上直着飞过去,检查餐桌摆没摆酒杯和筷子 ‎⑤这么小的花瓣好像没打算凋落,像不愿出嫁的女儿赖在家里 ‎⑥它陷在青草里,因此看不见桌子腿 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⑥③②④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 ‎16. 班级举行节日文化主题班会,李雷同学先介绍了“元宵节”(正月十五),接下来韩梅同学将介绍“中秋节”,这时班会主持人要说一段话,将前后两位同学的节日介绍串联起来。请你为班会主持人写一段这样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语意连贯,不少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5分)‎ ‎17. 将下面这段话改为整句,使之语意连贯流畅,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愿意。(6分)‎ 即使身处逆境,只要有信念在,就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风帆。信念的魅力就在于就算遭遇黑暗,也能召唤你点燃心中的火炬。由此看来,谁能说信念不伟大呢?它能帮助你在蒙受不幸时,依然保持崇高的心灵。‎ 六、写作(60分)‎ ‎18. 认真观察下面的漫画,理解漫画寓意,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早出晚归 普宁侨中2017届高三级第三次月考·语文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13‎ ‎14 ‎ ‎15‎ ‎8‎ ‎11(1)‎ ‎12(1)‎ 答案 A A C A D A B B C C D A E ‎1. A(“真正走进文艺的领域”表述有误)‎ ‎2. A(“因此不认为莎士比亚剧作《麦克白》是一部悲剧”分析有误)‎ ‎3.C.(“因而对作品的评价是客观的”分析有误)‎ ‎4.A ‎5.D(“朔”是农历每月的初一,“晦”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6.A(“桓彦范用武力强硬逼迫武则天传位给中宗,”在文中没有依据,从原文“惟陛下传位,万世不绝,天下之幸”来看,应该是桓彦范“劝说”武则天让出皇位。)‎ ‎7.(1)武后听到变乱的消息惊坐起来,见到中宗李显说:“原来是你(干的)吗?奸佞小人已经被杀,你可以回东宫了。”(“闻、乃……耶、诛”各1分,句意2分)‎ ‎7.(2)武三思又上疏揭发韦后私下里的丑行,并在道路上张榜公布,请求废除韦后。皇帝(中宗)十分恼怒,三思说:“这恐怕是桓彦范等人干的。”(“隐秽、榜于道、殆”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 ‎    桓彦范,字士则,润州丹阳人。因祖先的功勋调右翊卫,升为司卫主簿。张柬之将诛杀张易之等,推举他共同商定计策。在那个时候,让彦范、敬晖担任左、右羽林将军,把禁军交付他们带领。当时中宗常在北门起居,因此得以谒见中宗,陈述了秘密计划。神龙元年正月,彦范、晖率羽林兵与将军李湛等五百人讨伐祸国之人。让李湛到东宫迎接中宗到玄武门,彦范等攻破城门闯入皇宫。士兵们都擂鼓呐喊,当时武后在集仙殿,(彦范等)在廊下斩杀易之等。武后听到变乱的消息惊坐起来,见到中宗李显说: “原来是你(干的)吗?奸佞小人已经被杀,你可以回东宫了。”彦范进谏道:“太子今天不可以回宫,过去天皇丢下群臣而去,将爱子托付给陛下,一直久居东宫,群臣思念天皇的美德,不重兵戈,清除内难,这是上天的意旨要政事归还李氏。臣等恭谨地接受天意,希望陛下传位,万世不绝,这是天下(苍生)的幸运。”武后就躺下,不再说什么了。第二天,中宗恢复帝位,任彦范为侍中,并封为谯郡公,赏赐封邑五百户。当时武三思因为武后被贬而心怀怨恨,考虑这件事对武氏家族不利,没多久,解除彦范等(参与)政务(的权力)。五月,加赏彦范特进一职,封扶阳郡王,赐姓韦,同皇后同一籍贯,赐给金银、锦绣,发给铁券恕免十次死罪,让他在每月初一和十五上朝。王同皎密谋杀死武三思,事情泄露,武三思诬陷桓彦范等一同叛逆,于是贬彦范为泷州司马。武三思又上疏揭发韦后私下里的丑行,并在道路上张榜公布,皇帝(中宗)十分恼怒,三思卑鄙地说:“这恐怕是桓彦范等人干的。”命令御史大夫李承嘉审查此案,寻找写布告的人。承嘉立即上奏:“桓彦范、敬晖、张柬之等诽谤朝廷发动政变,假托废除皇后,实际危害君主。人臣不得叛乱,应该诛杀。”中宗曾许诺他不死,于是就把他流放到瀼州,终身禁锢。子弟年龄在十六岁以上的贬谪岭外。三思又请求夷灭彦范等三族,中宗不答应。武三思考虑到这五个人会被重新任用,就采纳了崔湜的计策,派周利贞假托君命用棍杖杀掉他。周利贞追到贵州,遇到彦范,就把彦范绑在竹板上拖来拖去,皮肉全部脱落,再用棍杖杀了他,时年五十四岁。睿宗即位,彦范等人的官爵一同被追复,赏赐封邑二百户,交付给他的子孙,谥号为忠烈。 ‎ ‎8.答案:A(2分)、E(3分)‎ 解析:A项侧重考查修辞中的对仗,也就是对偶,构成对偶的条件是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分析这首诗可知,前三联均为对仗。‎ E项“读来诘屈而拗口”明显错误。‎ ‎9.【答案】颈联描绘了修觉寺晨景与晚景两幅画面,清早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大地,原野像浸透了酥油;傍晚滞留大地的余晖,迟迟不退,沙地闪闪发光(2分)。表面看来诗人像是赞美这里风景绝佳,其实,这正是诗人心中有愁难解——流落西南,满腔悲愤,无处排解,而强作豁达之语(2分)。以乐景写哀情,益增其哀(2分)。‎ ‎【解析】解答该题,首先要理解这两联诗句的意思,这两联的大意为:清早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大地,原野像浸透了酥油;傍晚滞留大地的余晖,迟迟不退,沙地闪闪发光。看了如此美好的景色,在外作客的愁闷完全减消了,除了这儿还要往哪儿去呢?然后再联系作者杜甫的生平遭际理解其情感,这是杜甫写于流落到新津时期,他的情感应是愁闷的,因此这里是作者借乐景衬托自己内心的哀情。‎ 失分点提醒:本题失分在回答思路混乱。这样的练习要有一定的答题思路,先分析诗句,再分析诗人的情感,最后总结情景关系。‎ ‎10.(5分) 答案:(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3)学不可以已。‎ ‎11.(13分)‎ ‎(1)答案:B(3分)‎ 解析:本题考查描写的作用、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A项,“目的是表达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受”有误,目的是说明“杀年猪的日子很快就到了”。C项,“急切而又无可奈何”有误,应为“尴尬而又羞愧”。D项应是“说明母亲对养出“这么小的猪”一直难以释怀。‎ ‎”E项,“曲折离奇的情节与丰富的社会内涵”“复杂的人性”不妥,应为“真实的人性”。‎ ‎(2)解析: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的能力,重点考查人物形象的作用。文中“我”贯穿始终,串联起人物和事件,是故事的亲历者。作答时可从线索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凸显主题等方面考虑。答案:①为小说设置线索,贯穿始终,串联起小说中的人物与事件。②作为亲历者,增加小说的真实性。③作为儿子,为表现母爱提供空间。④作为家庭一员,可以使故事亲切温馨。(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以上给4分)‎ ‎ ‎ ‎(3)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作答时,抓住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多年保持“养猪能人”的称号;做一手好菜;养的猪重量倒数第一,一夜没合眼;为孩子养出瘦肉猪。‎ 答案:①勤劳朴实。多年保持着“养猪能人”的称号。②心灵手巧。做一手好菜,做腊肉可口。③要强能干。养出重量倒数第一的猪,笑容不自然,一夜没合眼。④疼爱孩子。为孩子养出瘦肉猪。(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5分,答对四点给6分)‎ ‎12.(1)B (A.张冠李戴。这不是窦文涛的观点,他只是在转述“现在在中国,有些悲观的人”的观点。C 原文是“我发现现在的网络上,中国跟世界的距离比以前接近很多,可是当代的中国作家,比起五四的那辈作家,跟世界的距离其实远很多。”。D.曲解文意。顾彬以尼采为例是为了说明“一个作家应该完全独立,无论他能否赚钱,他都应该写作”。E.理解错误。顾彬并未认可前者,因为其“艺术从来都是少数人的事情,跟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关系”的看法并不正确,顾彬所举李贺的例子其中就含有对画家观点的否定之意。)‎ ‎(2)(4分)两条沟:①中国当代作家没有很好的外文功底;②中国当代作家很少与国外的重要作家成为私人朋友。(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网络的出现是否会导致经典的、传统的文学消亡;②中国当代作家为什么在网络时代离世界越来越远;③在网络时代,作家写作与钱和名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3.(3分)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大言不惭: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大吹大擂:原指用劲地吹喇叭和敲锣鼓,表示庆祝,现比喻大肆宣扬,过分的夸张和吹嘘。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近义成语辨析的题目,首先注意近义成语的区别,然后找到所给的句子中的重点词语,看哪个成语和它吻合,注意语句中的“谎言”“抬高”“我们”。‎ ‎14. (3分) C(A语序不当。把“首次”移到“近年来”后面。B搭配不当。“增加……质量”不搭配,可以在“牛奶”前加“提升”。 D结构混乱。把“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深造”改为“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或“进入中国科学院深造”)‎ ‎15. (3分)D[作答此类题目时要瞻前顾后。如瞻前“我坐在山坡上看这只餐桌”,可知接下来应该写“餐桌”,⑥中的“它”指代“餐桌”,应紧随其后;如顾后“红柳的花瓣真的可以在枝上待很久”,可知前文应该写“花瓣”“没打算凋落”,⑤应放在最后一空。再对所给句子分层归类,⑥③④写餐桌,①承上启下,②⑤写花瓣。由此可确定答案为A项。]‎ ‎16. (5分) 【解析】题干已设置好特定场景,设计的衔接语要将前后两位同学的节日介绍串联起来,这就要求串联词必须与这两个节日及其文化内涵有关,作答时可考虑两个节日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同时表述需衔接自然,语意连贯、得体。‎ ‎【附参考答案】‎ ‎①感谢李雷同学给我们带来了“灯火阑珊”元宵佳节盛宴,一场元宵文化大餐。 (承前)1分同学们,这样的灯火阑珊,这样的月圆之夜,你是否会想起另一个月圆的十五之夜? (共同点)2分是啊,天上月圆,人间月半,那一轮皎月又挂在了中天, 有请韩梅同学给我们介绍八月十五的中秋佳节! (启后) 2分 ‎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引用诗词)李雷同学说到元宵节,让我想起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词。同样身为豪放派词人的苏东坡也在他的词中写到了我国另一个传统节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同点做衔接)大家知道他写的是哪个节日吗?对,是中秋节。下面有请韩梅同学为我们介绍“中秋节”。大家欢迎!‎ ‎17.(6分)‎ 答案: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风帆。2分 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遭遇黑暗,也能召唤你点燃心中的火炬。2分 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蒙受不幸,也能鼓舞你保持崇高的心灵。2分 ‎18. 【技巧运用】第一步,看漫画中的要素。左边这幅画里,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两只快活的小鸟从茂密的树林里飞出去觅食;右边这幅画里,当月亮出来时,它们回到“家”中,“家”已完全变了样——那茂盛的树木已被砍光,只留下一个个光秃秃的树桩。两只鸟儿伤心地围着面目全非的家园久久不愿离去。‎ 第二步,分析画面的关系。两幅漫画表现的是同一地域里,不同时期(早晨与傍晚)里的不同情景,鸟儿还是那两只鸟,但是它们的家园却在朝夕之间面目全非。可见,两幅漫画之间是对比关系。‎ 第三步,把握漫画寓意。两幅画面的对比,揭示了人们无休止地砍伐树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第四步,思维发散,确立主题。‎ ‎①从鸟类的角度看:保持生态平衡,追求万物和谐。‎ ‎②从人类的角度看:终止破坏行为,保护生存家园。‎ ‎③从发展的角度看:不能饮鸩止渴,倡导可持续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