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语言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语言学案

‎(二) 诗歌鉴赏 考点一 鉴赏语言 ‎ (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北来人二首(其一)‎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注】 ①东都:指北宋都城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赏析诗中的画线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生 考生答案 误区诊断 甲 运用拟人的手法,借寝园、宫殿的萧条荒凉的景象,抒发黍离之悲。‎ 该考生能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诗句,但赏析的角度不全面,只能得2分。(短板一:语言赏析的 角度不全)‎ 乙 运用对偶、比拟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融情于景。‎ 该考生从修辞和表达的角度对诗句进行赏析,但没有结合着内容进行阐述,只能得1分。(短 板二:答案没有结合具体诗句内 容去分析)‎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语言。诗歌选用了刘克庄(宋)的《北来人二首》(其一),作者通过“寝园”“废殿”以物感人,触景生情,表达亡国之恨;通过旧京女的妆髻,表达了遗民之悲。‎ 从题目的角度看,要做好本题,要在读懂诗歌大意的基础上,从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修辞手法的运用、情感的表达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从内容上看,该句写亡国后“寝园”“废殿”萧条荒凉的景象。从修辞手法上看,“泣”字给景物着上人的情感;两句对仗工整,鲜明生动地表达了亡国之悲;从表现手法上看,“泣”字带有作者的情感,该句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由此,结合着手法的表达效果和诗句的内容组织答案即可。‎ 考生甲在赏析的角度上有欠缺,致使不能得满分;而考生乙没有结合诗句的内容进行阐述,导致得分较低。‎ ‎【答案】 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 一、诗句赏析的“5个角度”(针对“短板一”)‎ ‎1.从描写景物的角度去赏析 不同诗歌写作的角度不同,有的偏重于空间顺序,有的偏重于色彩描绘,有的则从人物感觉器官角度去描写景物。我们在阅读时,读出这些角度,就能读懂诗句的特色。‎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诗人写作时总要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最常见的是一些抒情方式和描写方式,前者如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后者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这些手法是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需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的。‎ ‎3.从诗歌的结构特点角度赏析 古诗讲究起承转合,或一句一景,或句句写景,或景语作结,或前后照应,结构严谨。这些都是诗歌结构方面的特色,从结构角度鉴赏诗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从锤炼字词的角度赏析 古人写诗非常注重字词的锤炼,鉴赏时抓住这些运用传神的字词,可以了解所写景物的特点,营造的意境,表达的感情。‎ ‎5.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文学作品离不开修辞的运用,这些修辞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再现事物的特征,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作者的感情,也能使诗歌语句整齐,体现音乐美。‎ 二、紧扣内容,规范作答的“2个注意点”(针对“短板二”)‎ ‎1.阐述内容:即结合着诗句内容阐述手法的具体运用。‎ ‎2.阐述效果:结合着手法的作用具体阐述表达的艺术效果。‎ 三、语言赏析的“四个关注点”‎ ‎(一)关注重点词语 ‎1.名词:名词往往是特定意象的特称。名词的连用常常会营造出一定的意境。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2.动词:一个动词往往能够使整首诗活起来,而且动词往往有多重含义。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个“见”字把诗人无意看山而见山、悠闲自得的形象表现了出来。‎ ‎3.形容词:这些词语往往从各个角度对中心词进行修饰限制,对渲染气氛、表现心情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红”“绿”“火”“蓝”等词语把江南的美景写得色彩绚烂,美不胜收。‎ ‎4.副词:往往也起修饰限制作用,在很多情况下也是鉴赏的重点。如“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一个“忽”字把漫不经心而忽然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的情绪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的耐人寻味之处。‎ ‎5.数量词:可以准确地表情达意。如杜甫的《曲江二首》之一中的“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一片”飞花落下都要减掉一层春色,“万点”飞花飘落更使人烦恼愁闷,抒发了诗人因伤春而满腹愁怨的感情。‎ ‎6.叠词:词语的重叠往往能增强诗歌的韵律感,使意境深化。典型的是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将诗人寂苦无告的心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二)关注诗歌语言变形的特点 因为古代汉语本身的特点和诗词格律对语言使用的限制,诗词里经常出现语言的变形,而这些变形的词语在诗歌表情达意方面往往起到重要的作用。‎ 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溅泪”不是说花流泪,而是说花上溅上了愁人的眼泪;“鸟惊心”也不是说鸟儿受到惊吓,而是说鸟鸣惊动愁人的心。‎ ‎(三)关注修辞语言的表达效果 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等。因为修辞的运用,诗句往往达到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如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碧玉”喻色,“丝绦”喻形,把柳树青翠润泽、柳条细长柔嫩的特点十分形象地展示了出来。‎ ‎(四)关注诗歌整体的语言风格 诗歌的语言风格,多种多样。很多诗人长期的写作实践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特色。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放飘逸,白居易的通俗明白,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清新自然,杜牧的清健俊朗,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韩愈、孟郊的奇崛险怪,温庭筠的绮丽香艳等等。了解了这些诗人的语言风格特点,对于鉴赏诗歌语言特别有帮助。‎ ‎[综 合 练]‎ ‎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题。(7分)‎ ‎【双调】折桂令·西陵送别 张可久 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在西陵,恨满东州。懒上归鞍,慵开泪眼,怕倚层楼。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潮生潮落,会忘机①泛泛②沙鸥。烟水悠悠,有句相酬,无计相留。‎ ‎【注】 ①忘机:忘却心计。②泛泛:在水面漂浮或浮行的样子。‎ ‎★(1)画线句写的是别后情景,“懒”字描绘出____________之情态,“慵”字描绘出黯然神伤之情态,“怕”字描绘出____________之情态。(2分)‎ ‎(2)赏析本曲的主要表现手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语言。“懒”字描摹出了作者不愿离去又不得不离去的无可奈何的情态;“怕”字描摹出了作者因怕思远而不敢登高的孤寂难耐的情态。‎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从表达上看,作者将“离愁”具象化,用船来载,化虚为实;诗歌前六句实写别后的情景,其后四句虚写别后之景,虚实结合;从修辞上看,小船载不动“离愁”,作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从描写上看,作者将“愁”情融于“岸柳”“烟水”之中,情景交融。结合着各种手法的表达效果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 (1)无可奈何 孤苦难耐 ‎(2)①运用夸张的手法。以“画船儿载不起离愁”“恨满东州”写出了离愁别恨之重之浓。(若答“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一句化虚为实或化抽象为具体,言之成理亦可)②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前六句主要是实写,七至十句是虚写。③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依依岸柳”仿佛含情,却更令人伤心;抒情主人公常与“泛泛沙鸥”相对,却更显寂寞凄凉。‎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 ‎【导学号:74812047】‎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____________。(2分)‎ ‎★(2)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在天涯”点明作者“恨”的原因,“天涯”与“心中事”“眼前花”形成空间上的对照;由此,可知“恨”为因思远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语言。“摇曳”一词看似写景,实则表现作者因思远而产生的内心波动和不宁,此处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景作结。‎ ‎【答案】 (1)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2)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