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14:第9课 劝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14:第9课 劝学

劝学 ‎【教学目标】 ‎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 ‎(2)掌握朗读、背诵的技巧。 ‎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 通过荀子的劝学,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和良好的品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名言名句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教学重点】 ‎ ‎1.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 ‎2.注重本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 ‎【教学难点】 ‎ 理解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认真努力地学习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平平。也曾是雄心勃勃,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说的是任何渊博的知识、精深的学问,无不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这与荀子《劝学》中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 况 , 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三、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有劝勉、鼓励之意。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疏通文意、整理文章重点文言知识点:‎ ‎1. 首先,听教师范读一遍,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注意字音、句读及语调。‎ 槁 gǎo暴pù 砺lì 参省cān xǐng 知zhì明 须臾yú ‎ 跂qì 舆yú 生xìng 蛟jiāo 跬kuǐ 骐qí骥jì ‎ 驽nú 锲qiè 镂lòu 螯áo 鳝shàn ‎2. 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抑扬顿挫。‎ ‎3.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正音及强调某些句子的句读。‎ ‎4.学生展示自己归纳的文言知识点,列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小组讨论交流,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注意要“直译”:‎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10分钟后老师观察学生交流的结果,看是否还有疑难字词未得到解答,进一步归纳文章的文言知识点,检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翻译情况)‎ 梳理文言知识点:‎ ‎①通假字:‎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②古今异义 假舆马者 古义:借助,利用 今义:不真实 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蟹脚 今义:两个膝盖着地的一种姿势 金就砺则利 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的简称 用心一也 古义:因为心思 今义:专心、认真 爪牙之利 ‎ 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党羽或帮凶 ‎③重点实词:劝、学、青、中、极、致、假、绝、兴、功、强、用 ‎④重点虚词:于、者、而(课堂上只讲解“而”,其他两个字要求学生课下归纳)‎ 而:连词,表转折,可翻译成“却”“但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连词,表递进,可翻译成“而且”“并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连词,表因果,可翻译成“因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连词,表修饰,可翻译成“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连词,表假设,可翻译成“如果”“假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连词,表并列,可翻译成“和”“与”:蟹六跪而二螯 ‎⑤词类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名词作状语: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名词用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⑥文言句式:‎ 判断句:青,取之于蓝 固定格式: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冰,水为之 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翻译重点句子:‎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反省,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行为也不会有过错了。 ‎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善于走路, 却可以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 想(也就)具备了。‎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五、小结本课时:‎ 本节课的重点是疏通并归纳了文章重点的文言知识点,其中“而”的用法很重要,请在理解的基础上认真记忆、积累。并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尝试背诵文章。‎ 六、布置作业 ‎1.梳理本文“于”、“者”的用法。‎ ‎2.背诵第一、二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知识导入 提问一些重点的实词和句子的意思,如劝(劝勉、鼓励),绝(横渡)……‎ 翻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二、整体感知全文 ‎1.读课文,根据标题,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2.中心论点明确了以后,第二三四段与第一段是什么关系?它们分别在谈什么?‎ 明确:二三四段是对第一段的分说,即是全文的分论点:‎ 第二段: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三段: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四段:学习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3. 分析第二段:第2段互动探讨课文分析:‎ 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 明确:第一层“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 第二层“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 第三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几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4. 分析第三段:‎ 提问: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 第三段作者又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设喻说理 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习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 第三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 ‎ ‎5.分析第四段:‎ 提问:第四段作者又运用了几个比喻?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习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本段还运用了什么手法?‎ 第四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 ‎ 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比,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 ‎——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 ‎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中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三、归纳文章的论证层次: ‎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 ‎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四、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文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运用了排比和对偶,文章句式整齐又节奏和谐。排比还增强语势、增强说服力。‎ 五、小结全文:‎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 六、拓展探究:‎ 下面一段文字是《劝学》中课文未选的另一段文字,说说用了几个比喻?论述了什么观点?‎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以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就中正也。‎ 这段文字用了“南方蒙鸠之巢”“西方之木”“蓬生麻中”“白沙在涅”“兰槐之根渐之滫”等五个比喻,论证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说明了学习要有好的环境。这正是荀子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尝试用比喻论证的手法来写一段话,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200字左右。‎ 八、板书设计:‎ ‎ 学不可以已 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比喻论证)‎ 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比喻论证)‎ 学习的方法、态度:积累,恒心,专心(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 ‎ ‎(比喻论证:道理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