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二)-2017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穿透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09 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二)-2017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穿透卷

www.ks5u.com 一、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 王崇古,字学甫,蒲州人。由郎中历知安庆、汝宁二府。迁常镇兵备副使击倭夏港追歼之靖江从巡抚曹邦辅战浒墅已偕俞大猷追倭出海累进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四十三年,改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崇古喜谭兵,具知诸边厄塞,身历行阵,修战守,纳降附,数出兵捣巢。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隆庆初,加右副都御史。吉囊子吉能据河套为西陲诸鄙长,南扰河、湟番族,环四镇皆寇。其冬,进崇古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延、宁、甘肃军务。崇古奏给四镇旗牌,抚臣得用军法督战,又指画地图,分授诸大将赵岢、雷龙等。数有功。吉能犯边,龙等出花马池、长城关与战,大败之。吉囊弟俺答纳叛人赵全等,据古州地,东入蓟、昌,西掠忻、代。四年正月,诏崇古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崇古禁边卒阑出,而纵其素通寇者深入为间。又檄劳番、汉陷寇军民,率众降及自拔者,悉存抚之。归者接踵。其冬,把汉那吉来降。把汉那吉者,俺答第三子铁背台吉子也。崇古念因此制俺答,则赵全等可除也,留之大同,慰藉甚至。俺答方掠西番,闻变急归,索把汉甚急,使使调之。崇古令把汉绯袍金带见使者。俺答大喜,屏人语日:“我不为乱,乱由全等。天子幸封我为王,永长北方,诸部孰敢为患。即不幸死,我孙当袭封,彼受朝廷厚恩,岂敢负耶?”遂遣使,并请互市。崇古以闻,帝悉报可。俺答遂缚全等十余人以献,崇古亦遣使送把汉归。崇古广召商贩,听令贸易。布帛、菽粟、皮革远自江淮、湖广辐辏塞下。崇古仍岁诣弘赐堡宣谕威德,诸部罗拜,无敢哗者,自是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诏进太子太保。十五年,三封告成。又二年卒。赠太保,谥裹毅。‎ ‎ (节选自《明史·王崇古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迁常镇兵备副使/击倭夏港/追歼之/靖江从巡抚曹邦辅战浒墅已/偕俞大猷追倭出海/累进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 ‎ B.迁常镇兵备副使/击倭夏港/追歼之靖江/从巡抚曹邦辅战浒墅已/偕俞大猷追倭/出海累进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 ‎ C.迁常镇兵备副使/击倭夏港/追歼之/靖江从巡抚曹邦辅战浒墅/已/偕俞大猷追倭/出海累进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 ‎ D.迁常镇兵备副使/击倭夏港/追歼之靖江/从巡抚曹邦辅战浒墅/已/偕俞大猷追倭出海/累进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郎中,战国始置,后从隋唐到清朝,朝廷各部都设立郎中一职,分掌各司事务,位于尚书、侍郎之下。‎ ‎ B.旗牌,指写有“令”字的旗和牌,是朝廷颁给封疆大吏或钦差大臣准许其代替王命、便宜行事的凭据。‎ ‎ C.袭封,与“荫”相同,均指封建时代子孙承袭上辈的封爵,都是一种封建皇帝封赏大臣子女的制度。‎ ‎ D.互市是指中国历史上中央王朝与外国或异族之间的贸易,汉朝时期出现最早的互市,有名的如明朝的“茶马互市”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崇古通晓军事,保护一方平安。他任宁夏巡抚时,熟悉各边关的险要关隘,组织抵抗防守,收纳投降归附盗寇,屡次出兵直捣敌巢,使敌寇不敢残害宇夏。‎ B.王崇古善于用人,具有战略意识。他统辖陕西等四地区军务时,画出防区,分别授权给赵岢、雷龙等大将,这些大将各自独立作战,灵活机动。‎ C.王崇古巧抓时机,促使事况转变。当把汉那吉来降,他认识到这是处理蒙汉关系的契机,厚待把汗,让其穿绯袍束金带,趁机安抚俺答,铲除了叛徒赵全等人。‎ D.王崇古重视贸易,稳定发展边境。他广招商贩,听任贸易,数千里边地不动兵兴武,每年节省了很多费用,出现了数千里军民安居乐业的现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檄劳番、汉陷寇军民,率众降及自拔者,悉存抚之。‎ 译文: ‎ ‎(2)崇古仍岁诣弘赐堡宣谕威德,诸部罗拜,无敢哗者,自是边境休息。‎ 译文: ‎ ‎【答案】‎ ‎1.D ‎2.C ‎3.B ‎4.(1‎ ‎)他又发檄文慰抚少数民族和汉族陷落敌手的军民,率众来降以及自己逃同的人,全部进行安抚。(2)王崇古仍旧每年到弘赐堡宣告皇帝的威仪圣德,各部族环绕着下拜,没有敢大声说话的人,从此边境安宁。‎ ‎【解析】‎ ‎1.首先,要读懂文章的内容,尤其是要正确理解断句处的文意及其语境意,然后将四个选项放到原文中进并没有“各自独立作战”之意。‎ ‎4.第(1)句抓住关键同“劳”“自拔”“存抚”。第(2)抓住关键词“诣”“罗拜”“休息”。译文的语意要通顺。‎ 参考译文 ‎ ‎ ‎ 王崇古,字学甫,蒲州人。由郎中历任安庆、汝宁二府知府。调任常镇兵备副使,在夏港攻击倭寇,在靖江追上并歼灭了他们。跟随巡托曹邦辅在浒墅作战。不久,与俞大猷一起追倭寇出海。他积功升任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嘉靖四十三年,他改任右佥都御吏,任宁夏巡抚。王崇古喜欢谈论军事,完全知晓各边关的险要关隘,亲身参加部队作战,修治进攻和防御设施,接爱投降和归附的人,多次出兵直捣敌人的巢穴。敌寇屡屡残害其他的边镇,唯独宁夏完好。隆庆初年,他被加封为右副都御史。吉囊的儿子吉能占据河套做了西部边疆各部落的首领,向南骚扰河、湟番族,周围四镇都遭侵犯。这年冬天,王崇古升任兵部右侍郎,统辖陵西、延、宁、甘肃地区的军务王崇古上奏请求给四填发放旗牌,使扼按大臣能够按军法督察战事,他还根据地图画出防区,分别交给大将赵岢、雷龙等。他屡次立功,吉能侵犯边关,雷龙等人从花马池、长城关出兵与他们作战,大败他们。吉囊的弟弟俺答收留了叛贼赵全等人,占据古丰州地方,向东攻八蓟、昌地区,向西劫掠忻、代地区。隆庆四年正月,诏令王崇古总督宜、大、山西地区的军务。王崇古禁止边防兵卒擅自出境,却放出一向通敌的人深入敌营充当间谍。他又发檄文慰抚少数民族和汉族陷落敌手的军民,率众来降以及自己逃回的人,全部进行安抚。回来的人接连不断。这年冬天,把汉那吉来投降。把汉那吉是俺答第三个儿子铁背台吉的儿子。王崇古考虑可以趁此制服俺答,铲除赵全等人,便将把汉等人留在大同,慰问安抚备至。俺答当时正在辅掠西部少数民族,听到事变急忙回师,急切地索要把汉,派使者刺探。王崇古让把汉穿绯袍束金带接见使者。俺答很高兴,屏退随从对他讲:“我不作乱,祸乱是赵全等人所为。希望天子分封我为王,永远为北方首领,各部落谁敢生祸乱。即使我不幸死去,我的孙子应当世袭封爵,他接受了朝廷的厚恩,怎敢辜负呢?”于是派遣使者,并请求互市通商。王崇古将这件事上报,皇帝全部答复可以。俺答就绑缚了赵全等十多人献给朝廷,王崇古也派使者将把汉送回。王崇古广泛地招集商贩,听任他们做生意。布匹丝绸、豆子米粮、皮革远从江、淮、湖广密集到了边塞附近。王崇古仍旧每年到弘赐堡宣告皇帝的威仪圣德,各部族环绕着下拜,没有敢大声说话的人,从此边境安宁。东起延、永地区,西到嘉峪关七填,故千里地区的军民安居乐业,不动兵兴武,每年节右十分之七的费用。诏令晋升他为太子太保。万历十五年,三次封贡都成功了。又过了两年,王崇古去世。封赠为太保,谥号襄毅。‎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较难 ‎(二)古代诗歌阅读 ‎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 ‎ 渭上秋夕闲望①‎ ‎ 潘 阆 ‎ 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 ‎ 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 ‎ 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 ‎ 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②贤?‎ ‎ 【注】①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②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 ‎5.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诗题中的“渭上”,点明了诗歌作于长安,“秋夕”点明具体的时令和时间,“闲望”是悠闲远眺的意思,暗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 B.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渭水边”是诗人选取的登临之地,为下文详细具体描写秦川秋色作了铺垫。‎ ‎ C.颈联中的“明月”二字,照应了诗题中的“秋夕”,“没远烟”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含有一个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 ‎ D.尾联使用对比手法,拿“渔人”的“空老”和“太公”的“贤”进行对比,网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 ‎ E.该诗通过对渭上秋夕幽美景色的描绘,借助太公垂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又不愿老死江湖,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 ‎ 6.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 答: ‎ ‎【答案】‎ ‎5.BE(答E给3分,答B给2分)‎ ‎6.第一问:诗歌颔联主要写了残阳、轻雨、鸣蝉三种意象。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残阳初过雨”属于视觉描写,“何地不鸣蝉”属于听觉描写;静谧的黄昏时分,一阵小雨刚过,天上挂着一轮西沉的残口,四周响起了蝉的鸣叫声。第二问:诗人借助不同景物,勾画出一幅静中有动、时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景。‎ ‎【解析】‎ 赏识,无太公的际遇。‎ ‎6.首先,要审准试题的两问要求:“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然后,对照诗歌内容分别解答。还需要作简要分析。如答“动静结合”“声色结合”也可酌情给分。‎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较难 ‎(三)名篇名句默写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诗经·氓》中,“  , ”两句,运用比兴手法暗示诗中女子容颜憔悴衰老。‎ ‎ (2)李白《蜀道难》中,“ ”一句写行人面对路途的艰难、山的高危,只好手按胸膛而无可奈何。‎ ‎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 , ”两句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扦情定下了基调。‎ ‎7.【答案】(1)桑之落矣  其黄而殒  (2)以手抚膺坐长叹  (3)醉翁之意不在酒 ‎  在乎山水之间也 ‎【解析】第(1)题易错字为“殒”;第(2)题易错字为“膺”;第(3)题易错字为“乎”。‎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较易 二、语言文字运用 ‎8.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两项是( )‎ ‎ A.为提高本刊的质量,现面向广大读者征集文章,请读者不吝赐稿,谢绝文字粗劣的不刊之论。‎ ‎ B.白银集团今年在秘鲁成立了一家公司,从事有色金属、矿产品贸易,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 C.作为一个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人,我深知只有鼎力相助的责任,没有任何推辞的理由。‎ ‎ D.民间活力、人才培养等都是中国保持增长的重要着眼点,必须未雨绸缪,抢占先机。‎ ‎ E.一切优秀艺术作品的创造,无疑都取决于艺术家们处心积虑地耕耘和孜孜不倦地探索。 ‎ ‎8.【答案】BD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农民工欠薪问题涉及政府监管、企业运营和市场秩序等各个方面,要把长效机制落到实处,就应该针对现实情况出真招。‎ ‎ B.面对技术基础薄弱、品牌影响力有限等,国内企业必须苦练内功、迎头赶上,相关产业政策、财政扶持政策也应适时调整。‎ ‎ C.新闻发言人指出,受市场主体投资信心不足等诸多因素影响下,自2014年以来,东北地区民间投资的增长速度持续回落。‎ ‎ D.从表面上看,国际金价的震荡起伏,不过是商品价格的涨跌,而在其背后,不仅有鲜为人知的战略考量,还有市场因素。‎ ‎9.【答案】A ‎【解析】B项,成分残缺.可在“等”后面加“问题”。C项,句式杂糅,把“受”改为 ‎“在”,或删去“下”。D项,不合逻辑或语序不当,应将“鲜为人知的战略考量”和“市场因素”位置互换。 ‎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10.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把人民的福利和幸福感作为重要发展目标,  ①  要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健康不仅是指身体的强健,更是生理心理 ② 生存环境、社会福祉的和谐状态。从这种“大卫生、大健康”的视野去看, ③ 更清醒地意识到,影响国民健康的多重因素和复杂局面。除了看病难、看病贵的老大难问题, ④ 有水、空气、土壤污染的新威胁, ⑤ 包括高强度生活节奏带来的亚健康问题。 ⑥ “感觉身体被掏空”的无力感,某种程度上也是健康问题的另一种表征。‎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就是说 和 ‎/‎ 更 甚至于 只要有 B 标志着 与 才能 也 ‎/‎ 如果有 C 意味着 乃至 就能 还 甚至 ‎/‎ D 就是指 甚至 ‎/‎ 就是 乃至 一旦有 ‎ 10.【答案】C 当,这样可排除D。‎ ‎【题型】语言表达 ‎【难度】一般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自信,是理论自信之根。传统文人常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显示自信。从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的关系看,  ①    ,“气自华”‎ 是自信的结果和表现。文化范围像大海那样宽广,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等。中国人爱喝茶,俄国人喜饮酒,美国人放不下枪,诸如此类,统属文化。按文化大逻辑,理论属于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种类;  ②   ,再有理论,如同先有根,再有树;文化体量大、资源足,理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文化之根伸得广、扎得深,  ③    。‎ 答:① ② ③ ‎ ‎ 11.【答案】①“腹有诗书”是基础  ②先有文化 ③理论之树就会枝繁叶茂 ‎【解析】首先,要读懂文段的内容,尤其是要正确理解补写处的语境意,然后依据补写处上下句的内容进行补写,并且符合试题有关补写的内容、语言、字数的要求。 ‎ ‎【题型】语言表达 ‎【难度】较难 ‎ 12.下面是某市“循环经济开展前后居民废弃物处理措施选择情况”统计图表,请根据图表内容写出统计结论(不得出现数字),不超过110个字。‎ 答: ‎ ‎12.【答案】循环经济开展后,废物处理措施发生显著变。其中,采取循环利用方式处理废物的比例明显上升,而采取不利于循环经济的方式明显下降。对于循环利用措施,大多数居民选择“分类后丢弃”。可见,循环经济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效用。‎ ‎【题型】语言表达 ‎【难度】较难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