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二上学期入学语文试卷 (解析版)
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二(上)入学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学:人类生存的一种支撑 无论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我们的语文教育中,文学的价值都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估,尤其是在当前这个浮躁、喧嚣的消费社会中。以往,我们侧重强调的是文学的 思想教育作用和宣传鼓动作用;现在,人们更看重的是文学的消遣和娱乐作用,甚至它 的市场轰动效应。 文学最内在、最深层的价值却被忽略了。在我看来,文学作为人类的精神创造活动, 它还应当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支撑,一种情感与精神的支撑。从原始文化学的意义上 讲,人类在其还不太会直立行走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翩翩起舞,在其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 已经能够唱歌,在其还不会写字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绘画,在其还不会制定法律条文、撰 写科学论文的时候就已经会创作故事和诗歌。因此我们可以断定:文学艺术,是人类生 命进化史中的一个包容诸多的“原点”,一个出发点。而同时,这个“原点”又使它在 人类生命活动史中永远占据一个“顶点”,一个精神的制高点。如俄国美术家瓦西里•康 定斯基所说的:“人类的精神生活可以用一个巨大的锐角三角形来表示,它缓慢地、几 乎不为人们觉察地向前和向上运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三角形的顶端经常站着一 个人”,这个人就是像贝多芬、德彪西、梅特林克、莫奈、马蒂斯、毕加索这样的伟大 的艺术家,当然也包括像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这样的诗人、小说家。 在人类生活与人类历史中的定位使文学艺术拥有了这样一些“天性”:既根植于大地, 又仰望着天空;既是真实的生活,又是虚幻的想象;既是本能的喷涌,又是理性的张扬; 既拥有肉体的丰厚,又拥有精神的空灵;既是对于往昔的追忆,又是对于未来的憧憬。 它拒绝一切形式的人与自然的割裂、物质与精神的偏执、思维与本能的对立、本体与现 象的拆解、理智与情感的剥离。它始终追求的是一种圆满、充盈的生命形式,一个真实、 独特、富有创造活力的个体。 人类的文学艺术活动,几乎就是地球生态系统中天地神人和谐相处、健康发育的一 个楷模。文学艺术可以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状况的象征﹣﹣“在艺术得不到人们的维护, 同时又缺乏真正的精神食粮的时代,精神世界是衰微的。灵魂不断从高处跌落到三角形 的底部,整个三角形显得死气沉沉,甚至倒退和下滑”。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精神又是内 在于每一个人的身心之中的﹣﹣“任何人,只要他把整个身心投入自己的艺术的内在宝 库,都是通向天堂的精神金字塔的值得羡慕的建设者”。文学艺术,并不只是一种职业 一门技能,在现实生活中,远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创作出成功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但 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诗的心境和艺术的情致,以超越功利的、发自内心的、充满喜悦 和感激的心态对待生活,这样的人即使一字不识,也仍然是一位艺术家,一位诗人。 诗意地栖居意味着独立自主、自得其乐、自我完善。文学艺术本质上是肯定,是祝福,是生存的神话,是人们的自我救治、自我保健。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你能够走进这样一种人生境界,你的生命就是富足的、健康的、美好的,那么,你也就在 精神上站稳了生存的出发点,同时也占据了生存的制高点。 (1)对文学艺术拥有的“天性”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文学艺术仰望着天空,是虚幻的想象、理性的张扬,拥有精神的空灵,是对于未来的憧憬。 B.文学艺术应该是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思维与本能、本体与现象、理智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C.文学艺术追求的是一个真实、独特、富有创造活力的个体。 D.文学艺术是地球生态系统中天地神人和谐相处、健康发育的模范。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创造活动,因此,它应该支撑起人的生命、支撑起人的情感和精神。 B.文学艺术是人类生命活动史中的精神制高点,贝多芬、托尔斯泰等艺术家是这个制高点上的代表人物。 C.文学作品既可以内在于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中,又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 D.只要每一个人都努力创作,那么,你就会在精神上站稳生存的出发点,占据生存的制高点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在当前这个浮躁、喧嚣的消费社会中,我们更应该重视和挖掘文学最内在、最深层的价值。 B.重视、维护文学艺术,可以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起来,我们的时代也可能因此拥有更加充盈的精神食粮。 C.艺术家、诗人并非专指能够创作出成功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的人。 D.只要创作出成功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就能诗意地栖居。 二、古代诗文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郝浴,字雪海,直隶定州人。少有志操,负气节。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时张献忠将孙可望、李定国等降明,据川南为寇,师讨之。 郡县吏率军前除授,恣为贪虐。浴至,严约束,将吏始敛迹。 九年,平西王吴三桂与李国翰两路兵俱败,三桂退驻绵州。浴在保宁监临乡试,可望将数万人薄城,浴飞檄邀三桂,激以大义,谓“不死于贼,必死于法”。逾月,三桂乃赴援,可望等引去。上诏询收川方略,部议谓战守事当听三桂主之。三桂入四川,浸骄横,部下多不法,惮浴严正,辄禁止沿路塘报①.及保宁围解,颁赏将士,浴不受。疏言:“平贼乃平西王责。臣司风宪②,不预军事,而以臣预赏,非党臣则忌臣也。”因陈三桂拥兵观望状,三桂深衔之。降将董显忠等恣睢虐民,浴复疏劾,改原职。三桂嗾显忠等入京陈辨,浴坐镌秩③去。 大学士冯铨等交章荐浴,三桂乃摭浴保宁奏捷疏,有“亲冒矢石”语,指为冒功,论劾,部议当坐死,上命宽之,流徙奉天。浴至戍所,益潜心义理之学,以“致知格物”颜其庐,刻苦厉志。 康熙十二年,三桂反。侍郎魏象枢疏言:“浴血性过人,才守学识,臣皆愧不及,参浴者三桂也,使三桂始终恭顺,浴一书生耳,即老死徙所,谁复问之?今三桂叛矣,天下无不恨三桂,即无不怜浴。浴当三桂身居王爵手握兵柄不畏威不附势致为所仇。三桂之所仇,正国家之所取,何忍弃之?”上乃召浴还,复授湖广道御史。十九年,授广西巡抚。广西新经丧乱,民生凋瘵,浴专意抚绥,疏陈调剂四策,上辄报可,时南疆底定,满洲兵撤还京师,浴疏言请为死事巡抚马雄镇、傅弘烈建祠桂林。 二十二年,卒官。丧归,士民泣送者数千里不绝。 (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七》) 【注】①塘报:朝廷下发各地的传抄令、奏章和朝廷大事等的官报。②风宪:风纪,法度。③镌秩:削职,免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以臣预赏 预:预先。 B、可望将数万人薄城 薄:逼近。 C、据川南为寇,师讨之。 师:军队。 D、以“致知格物”颜其庐 颜:作为门框上的横匾。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浴当三桂/身居王爵/手握兵柄不畏威/不附势/致为所仇 B、浴当三桂身居王爵/手握兵柄/不畏威/不附势/致为所仇 C、浴当三桂/身居王爵/手握兵柄/不畏威/不附势/致为所仇 D、浴当三桂身居王爵/手握兵柄不畏威/不附势/致为所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郝浴执法严明,招致排挤。违纪者甚至是忌惮,以至朝廷诏令不能传到军中,从而与吴三桂结怨,使他远徙奉天。 B、郝浴一身正气,拒绝利诱。他在大是大非面前仗义执言,多次上疏,即使被远徙,仍然刻苦励志,潜心义理之学。 C、郝浴才守出众,深得赞誉。曾被同僚交相推荐,在吴三桂造反之后,魏象枢又极力劝谏,使得郝浴重新被任用。 D、郝浴宽厚爱人,关注民生。任广西巡抚期间,面对凋敝的局面,他积极安抚百姓,医治战争创伤,受到朝廷认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郡县吏率军前除授,恣为贪虐。浴至,严约束,将吏始敛迹。 ②参浴者三桂也,使三桂始终恭顺,浴一书生耳,即老死徙所,谁复问之?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①,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②,流落在丰城。 【注】①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②龙泉剑:传说在豫章丰城地下四余丈的地方,曾有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 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1)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2)古人评此诗“一个‘嗟’字,自然蕴藉,写尽了作者的复杂心情”,请结合全诗进行 具体分析。 4.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的“ , ”与荀子《劝 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2)人们常用唐代诗人杜甫《登高》诗中的名句“ , ”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 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 , ”。 (5)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 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 然有所待的句子是 , 。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5分) 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打完这盘台球 (法国)都德 仗已经打了两天。 这些兵士是在倾盆大雨之下,背上背着背包度过这一宵的,因此都疲惫不堪。可是你看已经长长的三个钟点了,就任凭他们手扶着枪,在大道的积水滩里,被雨水渗透的 田野烂泥里挨受着入骨的寒气。 他们在这里干什么呢?情况怎样了呢? 那些尊大炮,炮口向着丛林,好象在窥视什么东西。掩蔽起来的机枪牢牢瞄着天际。 一切都准备齐全,只待进攻。为什么不进攻呢?还等待什么呢? 原来是等候命令,而总司令部却迟迟不下命令。 可是总司令部并不远。就是这座路易十三式的古堡,被雨洗过的红砖在半山坡的矮树丛中闪闪发着光,平整的绿色浅草地夹在两行盛开的盆花之间,一直伸展到正房的阶 前。饭厅的窗户都面临大门石阶开着,从窗口望进去,可以看见杯盘狼藉的饭桌:拔去 塞子的酒瓶,暗淡无光的空酒杯,都憔悴地留在弄皱了的台布上。在隔壁屋子里,发出 说话的语声、笑声、台球的滚动声、互相碰杯声。原来元帅正在打他那盘台球,这就是 军队为什么在那里等待命令的缘故。元帅一打上台球,天塌下来他都不管,世上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碍他把这盘球打完。 打台球嘛! 这是这位伟大军人的癖好。他站在那里,严肃得跟身临战场一样,穿着军礼服,胸前挂满了勋章,眼睛冒火,两颧通红;宴会,赌兴,酒意都催得他劲头十足。他的副官 们众星捧月似地围着他,殷勤恭顺,他每打一球,他们便钦佩叹赏得五体投地。 跟元帅打台球的对手是一位参谋本部的矮小的大尉,他是打台球的第一把能手,能 够把世界上的所有元帅打个落花流水,可是他懂得和他的长官之间应该保持一种表示敬 意的距离,他留着神不要打赢,可也不要输得太容易。他正是一位人们称为有前途的军 官。“留神!小伙子!元帅已有了十五分,你是十分。应该照这样对付到底;对你的晋 级来说,这比在外边跟那些人一起,让淹没大地的泉涌似的雨水浇着,用处大得多。” 这大尉就这样心里默念着。 这盘球打得真精彩。象牙球滚来滚去,互相挨身擦过,两色交错着。突然,天上闪过一发炮弹的火光。一阵隆隆的响声震得玻璃颤动。大家都吓了一跳,焦虑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有元帅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见;他哈腰歪在台子上,正在琢磨一杆子“嘬球”的绝妙效果。这是他的拿手好戏,嘬球的效果!…… 看!又是一片火光,紧跟着又是一片。大炮一发跟着一发,一发比一发快。副官们 都奔到窗口。莫非普鲁士人真的进攻了? “让他们攻吧!”元帅拿粉块擦着球杆头说,“该你啦,大尉。” 这时候骚乱更厉害了。大炮的震撼声中,还夹杂着机枪的哒哒声,排枪的连续不断的响声。从一片一片的浅草地里,升起一大片镶着黑边的红云。花园的尽头全部被照得通红。总司令部里开始惊慌起来。传令兵骑着马如飞地跑来。大家都要求见元帅。可元帅是见不着的。我不是对你们说过,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碍他打完他那盘球吗? “该你了,大尉。” 不过大尉有点心不在焉了。到底还是年纪太轻!你看他忘记了他玩的花样,连着打了两杆子好球,几乎要赢这盘球。这回,元帅可怒不可遏了,脸上显出惊奇和愤怒。正在这时,一匹跑得四蹄翻飞的马奔到了院子里。一个满身是泥的副官不顾卫兵的拦阻, 一跳闯上了石阶:“元帅!元帅!……” 元帅无名火有八丈高,脸红得跟鸡冠一样,出现在窗口,手里还拿着球杆:“有什么事?……这成何体统?……难道这儿没有卫兵了?”“可是,元帅啊……”“好吧……回头再说……等我的命令,真他妈的!”窗子又使劲地关上了。等他的命令! 那些可怜人,正是在等候啊!没有人明白为什么待在那里毫无动作。一点办法没有。 他们在等候命令……不过,死是无须等候命令的,于是这些人就整百整百地死去。从他 们张开的伤口里,不声不响地流着法国的忠贞之血……台球室里,也异常紧张:元帅又 领了先;可是那个小个儿大尉象狮子似地抵抗着。 十七分!十八分!十九分! 几乎来不及记分了。战争的声音越来越近。元帅只差一分了。炮弹已打到花园里。 有一颗竟在水池上空爆炸了。镜面似的水四分五裂,一只天鹅在卷成漩涡的一大堆带血的羽毛里慌慌张张地游着。这是最后一声炮。 现在是一片沉寂。没有别的声响,只有雨点落在灌木上的声音,小土山下隐约的鼓声;在渗透雨水的路上还有一种有如羊群狂奔的踏步声……军队是完全垮了。 元帅打赢了他那盘球。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开头用了比喻手法来写大炮机枪,让我们看到法军兵士们的严阵以待,“窥视” 和“瞄”这两个动词,渲染出一种紧张的战前氛围。可他们却不能发起进攻,因为在打 台球的元帅还未下达命令。 B.小说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方法,塑造了法军元帅贪图享乐、没有 责任感,打台球上瘾成癖,一旦玩起来便如痴如醉,敌人开始进攻也不管不顾的形象。 C.大尉也是一个典型化的人物。他陪着元帅打台球,他的技术很好但他留着神不要打赢, 可也不要输得太容易,因为这对他的晋级来说比取得战功更有用。作者将法军军官的钻 营投机等等丑行集中体现在了大尉这个人物身上。 D.作品把故事时间安排在敌人疯狂进攻、法军急待指挥的这一刻,揭示出法军的失败就 是因为元帅在打台球。此外,台球不是在休息场所打,而是在前线的司令部里,其揭露 鞭挞的意义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突出和强化。 E.一边是满腔爱国热情、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士兵,另一边是深宅别墅内兴致勃勃打台 球的元帅和奉陪的人们;一边是赢了比赛,一边是输了战争……小说用对比手法结构情 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这篇小说中对司令部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3)小说故事的叙述用的是第几人称?这样的人称有什么好处? (4)小说的题目是“打完这盘台球”,以此为题,有哪些方面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6.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时,曾以气壮山河.的词句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 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不可剥夺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B.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 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C.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 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D.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 瞻前顾后,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日,郑州文化名人作品珍藏馆暨郑州市作家艺术家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在郑东新区举 行,为郑州市文化界人士搭建了文化交流的平台. B.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我国应继续做好依法治国工作,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 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从而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C.海军飞行员姜涛、鲁朋飞面对发动机空中起火的重大险情,果断驾机避开人口密集区 域,终因高度过低,处置时间短促,无法跳伞,壮烈牺牲. D.郑、汴、洛能否协同发展,关键在于把郑州非省会功能疏解好.郑州要轻装上阵,有 些优质资源就要到开封、洛阳地区配置,产生更大的效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网络阅读的读者主要是青少年,他们的阅读趣味实际上支配着网络文学的走向。于是网络文学就天然地具有“80后”和“90后”的文化烙印。这些人没有历史重负,更注重表现自我的想象力和个体生命的细微感受。而由于拥有大量作者,网络文学也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收入模式和良性运营的路径。,作者对读者的需求非常熟悉,读者对于作者的影响也是即时性的。 A.双方在网络上互动频繁,其作者和读者的关系较之传统纸面文学更加紧密 B.其作者和读者的关系较之传统纸面文学更加紧密,双方在网络上互动频繁 C.较之传统纸面文学,双方在网络上互动频繁,其作者和读者的关系更加紧密 D.传统纸面文学的作者和读者,因为双方没有网络上的频繁互动而不甚紧密 9.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并进行整合,为“微信”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 ①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应用软件。 ②微信通过网络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 讯服务。③微信能快速地为用户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④微信界面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字,并支持多人群聊和视频聊天。 五、写作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熟语有“先声夺人”“敢为天下先”“先下手为强”……强调的是“先”的优势;然而熟语又有“后发先至”“后来居上”“后发制人”……强调的是“后”的优 势。……一“先”一“后”,可以引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思考。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二(上)入学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学:人类生存的一种支撑 无论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我们的语文教育中,文学的价值都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估,尤其是在当前这个浮躁、喧嚣的消费社会中。以往,我们侧重强调的是文学的 思想教育作用和宣传鼓动作用;现在,人们更看重的是文学的消遣和娱乐作用,甚至它 的市场轰动效应。 文学最内在、最深层的价值却被忽略了。在我看来,文学作为人类的精神创造活动, 它还应当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支撑,一种情感与精神的支撑。从原始文化学的意义上 讲,人类在其还不太会直立行走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翩翩起舞,在其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 已经能够唱歌,在其还不会写字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绘画,在其还不会制定法律条文、撰 写科学论文的时候就已经会创作故事和诗歌。因此我们可以断定:文学艺术,是人类生 命进化史中的一个包容诸多的“原点”,一个出发点。而同时,这个“原点”又使它在 人类生命活动史中永远占据一个“顶点”,一个精神的制高点。如俄国美术家瓦西里•康 定斯基所说的:“人类的精神生活可以用一个巨大的锐角三角形来表示,它缓慢地、几 乎不为人们觉察地向前和向上运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三角形的顶端经常站着一 个人”,这个人就是像贝多芬、德彪西、梅特林克、莫奈、马蒂斯、毕加索这样的伟大 的艺术家,当然也包括像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这样的诗人、小说家。 在人类生活与人类历史中的定位使文学艺术拥有了这样一些“天性”:既根植于大地, 又仰望着天空;既是真实的生活,又是虚幻的想象;既是本能的喷涌,又是理性的张扬; 既拥有肉体的丰厚,又拥有精神的空灵;既是对于往昔的追忆,又是对于未来的憧憬。 它拒绝一切形式的人与自然的割裂、物质与精神的偏执、思维与本能的对立、本体与现 象的拆解、理智与情感的剥离。它始终追求的是一种圆满、充盈的生命形式,一个真实、 独特、富有创造活力的个体。 人类的文学艺术活动,几乎就是地球生态系统中天地神人和谐相处、健康发育的一 个楷模。文学艺术可以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状况的象征﹣﹣“在艺术得不到人们的维护, 同时又缺乏真正的精神食粮的时代,精神世界是衰微的。灵魂不断从高处跌落到三角形 的底部,整个三角形显得死气沉沉,甚至倒退和下滑”。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精神又是内 在于每一个人的身心之中的﹣﹣“任何人,只要他把整个身心投入自己的艺术的内在宝 库,都是通向天堂的精神金字塔的值得羡慕的建设者”。文学艺术,并不只是一种职业 一门技能,在现实生活中,远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创作出成功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但 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诗的心境和艺术的情致,以超越功利的、发自内心的、充满喜悦 和感激的心态对待生活,这样的人即使一字不识,也仍然是一位艺术家,一位诗人。 诗意地栖居意味着独立自主、自得其乐、自我完善。文学艺术本质上是肯定,是祝福,是生存的神话,是人们的自我救治、自我保健。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你能够走进这样一种人生境界,你的生命就是富足的、健康的、美好的,那么,你也就在 精神上站稳了生存的出发点,同时也占据了生存的制高点。 (1)对文学艺术拥有的“天性”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 A.文学艺术仰望着天空,是虚幻的想象、理性的张扬,拥有精神的空灵,是对于未来的憧憬。 B.文学艺术应该是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思维与本能、本体与现象、理智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C.文学艺术追求的是一个真实、独特、富有创造活力的个体。 D.文学艺术是地球生态系统中天地神人和谐相处、健康发育的模范。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A.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创造活动,因此,它应该支撑起人的生命、支撑起人的情感和精神。 B.文学艺术是人类生命活动史中的精神制高点,贝多芬、托尔斯泰等艺术家是这个制高点上的代表人物。 C.文学作品既可以内在于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中,又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 D.只要每一个人都努力创作,那么,你就会在精神上站稳生存的出发点,占据生存的制高点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D A.在当前这个浮躁、喧嚣的消费社会中,我们更应该重视和挖掘文学最内在、最深层的价值。 B.重视、维护文学艺术,可以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起来,我们的时代也可能因此拥有更加充盈的精神食粮。 C.艺术家、诗人并非专指能够创作出成功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的人。 D.只要创作出成功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就能诗意地栖居。 【考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无非是抓住概念的特点来衡量,即揭示事物本质属性(最为全面的)的选项是正确的;还有一种就是重要概念(词语)之间形成的各种判断(试题中表现为选项),解答这一类型题目的技巧是﹣﹣抓住选项中的“关联词”(揭示逻辑关系,即各种各样的判断)“虚词”等标志,;若没有这些标志,就要认真分析选项句子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再回到文中仔细对照. 【解答】(1)D项过于肯定.原文第三段为“人类的文学艺术活动,几乎就是地球生态系统中天地神人和谐相处、健康发育的一个楷模” (2)A曲解原意,原文第二段的意思是文学“还应当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支撑,一种情感与精神的支撑”.C“文学作品既可以内在于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中”错,原文第三段应为“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精神又是内在于每一个人的身心之中”.D“每一个人都努力创作”错,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创作. (3)D强加关系.原文第三段应该是“以拥有诗的心境和艺术的情致,以超越功利的、发自内心的、充满喜悦和感激的心态对待生活”,才能诗意地栖居. 答案: (1)D (2)B (3)D 二、古代诗文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郝浴,字雪海,直隶定州人。少有志操,负气节。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时张献忠将孙可望、李定国等降明,据川南为寇,师讨之。 郡县吏率军前除授,恣为贪虐。浴至,严约束,将吏始敛迹。 九年,平西王吴三桂与李国翰两路兵俱败,三桂退驻绵州。浴在保宁监临乡试,可望将数万人薄城,浴飞檄邀三桂,激以大义,谓“不死于贼,必死于法”。逾月,三桂乃赴援,可望等引去。上诏询收川方略,部议谓战守事当听三桂主之。三桂入四川,浸骄横,部下多不法,惮浴严正,辄禁止沿路塘报①.及保宁围解,颁赏将士,浴不受。疏言:“平贼乃平西王责。臣司风宪②,不预军事,而以臣预赏,非党臣则忌臣也。”因陈三桂拥兵观望状,三桂深衔之。降将董显忠等恣睢虐民,浴复疏劾,改原职。三桂嗾显忠等入京陈辨,浴坐镌秩③去。 大学士冯铨等交章荐浴,三桂乃摭浴保宁奏捷疏,有“亲冒矢石”语,指为冒功,论劾,部议当坐死,上命宽之,流徙奉天。浴至戍所,益潜心义理之学,以“致知格物”颜其庐,刻苦厉志。 康熙十二年,三桂反。侍郎魏象枢疏言:“浴血性过人,才守学识,臣皆愧不及,参浴者三桂也,使三桂始终恭顺,浴一书生耳,即老死徙所,谁复问之?今三桂叛矣,天下无不恨三桂,即无不怜浴。浴当三桂身居王爵手握兵柄不畏威不附势致为所仇。三桂之所仇,正国家之所取,何忍弃之?”上乃召浴还,复授湖广道御史。十九年,授广西巡抚。广西新经丧乱,民生凋瘵,浴专意抚绥,疏陈调剂四策,上辄报可,时南疆底定,满洲兵撤还京师,浴疏言请为死事巡抚马雄镇、傅弘烈建祠桂林。 二十二年,卒官。丧归,士民泣送者数千里不绝。 (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七》) 【注】①塘报:朝廷下发各地的传抄令、奏章和朝廷大事等的官报。②风宪:风纪,法度。③镌秩:削职,免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而以臣预赏 预:预先。 B、可望将数万人薄城 薄:逼近。 C、据川南为寇,师讨之。 师:军队。 D、以“致知格物”颜其庐 颜:作为门框上的横匾。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A、浴当三桂/身居王爵/手握兵柄不畏威/不附势/致为所仇 B、浴当三桂身居王爵/手握兵柄/不畏威/不附势/致为所仇 C、浴当三桂/身居王爵/手握兵柄/不畏威/不附势/致为所仇 D、浴当三桂身居王爵/手握兵柄不畏威/不附势/致为所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郝浴执法严明,招致排挤。违纪者甚至是忌惮,以至朝廷诏令不能传到军中,从而与吴三桂结怨,使他远徙奉天。 B、郝浴一身正气,拒绝利诱。他在大是大非面前仗义执言,多次上疏,即使被远徙,仍然刻苦励志,潜心义理之学。 C、郝浴才守出众,深得赞誉。曾被同僚交相推荐,在吴三桂造反之后,魏象枢又极力劝谏,使得郝浴重新被任用。 D、郝浴宽厚爱人,关注民生。任广西巡抚期间,面对凋敝的局面,他积极安抚百姓,医治战争创伤,受到朝廷认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郡县吏率军前除授,恣为贪虐。浴至,严约束,将吏始敛迹。 ②参浴者三桂也,使三桂始终恭顺,浴一书生耳,即老死徙所,谁复问之? 【考点】文言文阅读. 【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解答】(1)A 预:参与.译文为:却让我参与奖赏. (2)B“不畏威不附势”并列结构,中间及前后停顿,排除AD;“三桂”是“身居王爵”的主语,中间不可停顿,排除BD;故选:B.译文为:郝浴在吴三桂身为王爵,手握兵权时,不畏惧吴三桂的威风,不屈服吴三桂的权势,致使被吴三桂仇恨. (3)A“违纪者甚至是忌惮,以至朝廷诏令不能传到军中,从而与吴三桂结怨,使他远徙奉天.”错误,与吴三桂结怨的原因不是诏令不能传至军中,被远徙的原因也不对.原文为“因陈三桂拥兵观望状,三桂深衔之”,“指为冒功,论劾,部议当坐死,上命宽之,流徙奉天”. (4)①“除授”,任命;“约束”,法度;“始”,才;语意明确顺畅.译文为:郡县的官吏都是军前任命,任意做贪虐的事情,郝浴到任后,严明法度,将吏们才收敛行迹. ②“参”,弹劾;“使”,如果;“徙”,流放;语意明确顺畅.译文为:弹劾郝浴的是吴三桂,如果吴三桂始终恭顺(没有反叛),郝浴只是一个书生而已,就算老死在流放的地方,谁又会问起他. 答案: (1)A (2)B (3)A (4)①郡县的官吏都是军前任命,任意做贪虐的事情,郝浴到任后,严明法度,将吏们才收敛行迹. ②弹劾郝浴的是吴三桂,如果吴三桂始终恭顺(没有反叛),郝浴只是一个书生而已,就算老死在流放的地方,谁又会问起他? 参考译文: 郝浴,字雪海,直隶定州人.年少时就有志向和操守,志气坚定.顺治六年考中进士,担任刑部主事.当时张献忠的部将孙可望、李定国等人投降南明,占据川南为乱.大军讨伐他们.郡县的官吏都是在战场上任命的,他们随意做贪婪残暴的事,郝浴到任后,严明 纪律,将吏才收敛行迹. 顺治九年,平西王吴三桂与李国翰两路军队全都战败,吴三桂退守绵州.郝浴身在保宁监察主持乡试,孙可望率领数万人逼近保宁城,郝浴飞送文书给吴三桂,用大义激励他,说到“(不救的话,你)没有死在敌人手里,也一定死在法律上”.过了一个月,吴三桂才前来救援,孙可望等人领军退去.皇帝下令征询攻取四川的方略,部里商议认为进攻和防守的事情应当听从吴三桂主持.吴三桂进入四川,逐渐骄横,部下大多不守法,害怕郝浴的严明正直,就禁止沿路递送的塘报①.等到保宁城的包围解除,吴三桂颁令奖赏将士,郝浴不接受.上奏说:“平定反贼是平西王的职责,我管理风纪,不干预军事,却让我参与奖赏,这不是要与我结党就是顾忌我.”接着汇报了吴三桂统兵观望的情况,吴三桂深深记恨他.降将董显忠等人胡作非为虐待百姓,郝浴又上疏弹劾,(使董显忠等)改任为原来的职务.吴三桂指使董显忠等人进京陈述辩解,郝浴获罪免职离开. 大学士冯铨等人交替上奏推荐郝浴,吴三桂就摘取郝浴保宁奏捷的奏章中,有“亲冒矢石”的话,指摘是郝浴冒领军功,论罪弹劾,部议要获罪处死,皇帝下令宽恕郝浴,把他流放到了奉天.郝浴到了流放驻守的地方,更加潜心于义理的学说,用“致知格物”(的字样)作为房屋门框上的横匾(的内容),下苦功钻研并磨练自己的意志.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反叛.侍郎魏象枢上奏说:“郝浴刚强正直过人,才能、操守和学识,我都惭愧赶不上他.弹劾郝浴的人是吴三桂,如果吴三桂始终恭敬顺从(没有造反),郝浴是一个书生而已,即使老死在流放的地方,谁又会过问他?现在吴三桂反叛了,天下没有人不恨吴三桂的,也就没有不同情郝浴的.郝浴在吴三桂身为王爵,手握兵权时,不畏惧吴三桂的威风,不屈服吴三桂的权势,致使被吴三桂仇恨.吴三桂所仇恨的,正是国家应任用的,怎么能忍心抛弃郝浴?”皇帝就召郝浴回来,又任命他为湖广道御史.康熙十九年,任命他为广西巡抚.广西刚经历战乱,民生凋敝困顿(瘵:音寨,困顿、劳敝),郝浴一心安抚,上奏陈述调整使符合要求的四个策略,皇帝马上回复同意.当时南疆达到平定,满洲军队撤回京城,郝浴上疏请求为死于平叛的巡抚马雄镇、傅弘烈在桂林修建祠堂. 康熙二十二年,死在官任上.遗体送回家乡时,哭送的官吏百姓数千里不断.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①,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②,流落在丰城。 【注】①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②龙泉剑:传说在豫章丰城地下四余丈的地方,曾有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 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1)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2)古人评此诗“一个‘嗟’字,自然蕴藉,写尽了作者的复杂心情”,请结合全诗进行 具体分析。 【考点】送别诗. 【分析】《送杜审言》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创作的一首五律.首联叙事写情,平坦直露,写诗人卧病在家,人事隔绝,已使人有寂寞之感,忽闻得朋友远滴江西,惆怅万分.第二联紧扣“嗟”字写惜别深情.朋友远行,诗人因病不能相送,伤别之情倍添一层.第三联围绕“嗟“字,借孙楚、屈原的典故,交待友人行踪,喻写友人品性遭遇,抒发诗人对宦海沉浮之感和对友人的惋惜之情.最后两句仍用典故,以“可惜”归结“嗟”字.全诗笔墨饱满,情意厚重.诗人以龙泉剑埋丰城的故事,暗点出友人的贬所,寄寓了怀才不遇的慨叹,同时也是对友人的安慰,暗示他会被再度起用,重施抱负. 【解答】(1)题目明确了答题区间和答题角度.分析景和情的关系,要结合诗句分析景和情的特点,从而明确景和情的关系.“河桥不相送”:与好友别离固已难堪,但作者又因病不能相送(卧病人事绝),寂寞感伤之外,又增添一种遗憾之情;“江树远含情”,这是诗人的想象,想象送别情景:友人远去了,唯江边垂柳,临风依依,惜别之情,无穷无尽,“含”运用拟人手法.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自己与友人的深厚情谊.根据分析可知,颔联寓情于景. (2)炼字题答题方向有两个,一是手法,二是内容.此题题干明确是内涵丰富,所以从内容层面作答即可.“嗟”字用得好,一是惜别;二是伤怀;三是慨叹.这一“嗟”字,直贯篇末,渲染了一种悲凉沉重的气氛.答题时,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案: (1)颔联寓情于景. “河桥不相送”:与好友别离固已难堪,但作者又因病不能相送,寂寞感伤之外,又增添一种遗憾之情.“江树远含情”:想象送别情景:友人远去了,唯江边垂柳,临风依依,惜别之情,无穷无尽,运用拟人手法.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自己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2)一个“嗟”字,直贯篇末,渲染了一种悲凉沉重的气氛.一写惜别之情,因同知己离别而怅惘.二写伤怀之情,为故人不得志而感伤.用孙楚、屈原的典故,借他们的身世遭遇喻友人仕途之坎坷,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三写对友人的抚慰与希冀,以龙泉剑终于被有识之士发现,喻友人也终将脱颖而出,再得起用.于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 参考译文: 身有病少交往门庭冷清,悲叹你遭贬谪万里远行. 我不能到河桥饯别相送,江边树相依偎远含别情. 丢官职只因你才过孙楚,汨罗江把船系凭吊屈平. 可惜你犹如那龙泉宝剑,无人识遗弃在江西丰城. 赏析: 此诗情真意切,朴实自然,采用直说和用典双管齐下的手法,以“嗟”字贯全篇,写得情意深挚,是宋之问诗作中较有意义的作品. 诗的前四句通俗晓畅,选词用字,不事雕饰,抒发感慨,委婉深沉.首联直起直落,抒写自如.“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叙事写情,平坦直露,正如实地反映了诗人作此诗时的处境和心情.当时,诗人卧病在家,人事隔绝,社会交往甚少,自不免孤零寂寞之感;偏偏这时又传来了友人因贬谪而远行的消息,使诗人有寂寞之感,更是惆怅倍增,感慨无限,为全诗定下了凄伤哀怨的基调.“嗟”字用得好,自然而又蕴藉:一是惜别,因同知己离别而怅惘;二是伤怀,为故人被贬而感伤;三是慨叹,由友人被贬而感慨宦海沉浮,宠辱无常.这一“嗟”字,直贯篇末,渲染了一种悲凉沉重的气氛.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紧扣“嗟”字写惜别深情,突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曲折起伏、波澜叠出,又写出了想象中的送别情景:朋友远行,诗人因病不能相送,伤别之情倍添一层.这时诗人忽发奇想,以江边依依杨柳比心中缠绵之情,虚景实情,浑然无迹,朴实自然,蕴藉深厚.第四句流露出诗人身虽未去河桥,而其心已飞往江滨,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诗人自己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使“送别”二字有了着落,与第三句对照起来看,又是一层波澜.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诗人围绕“嗟“字,既暗点友人杜审言的贬谪,交代其行踪,更是以孙楚、屈原的身世遭遇,喻友人杜审言才学之高超、仕途之坎坷,以及世道之不平,寄托了诗人对宦海沉浮之感和对友人杜审言的惋惜之情.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屈平才华卓绝,遭谗被逐,流落沅湘,自沉汨罗而死.贾谊贬长沙王太傅时,途经湘水,感怀身世,曾作《吊屈原赋》.友人杜审言也是个“恃才謇傲”的人,此番由洛阳流贬吉州,正好取道两湖,浪迹潇湘,沿途恰是前贤足迹所到之处.诗人借抚今思昔,感慨友人杜审言仕途坎坷,惋惜之情跃然纸上. 最后两句“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仍用典故,以“可惜”归结“嗟”字.诗人用龙泉剑埋丰城的故事,暗点出友人的贬所,寄寓了怀才不遇的慨叹,同时也是对友人的安慰,暗示他会被再度起用,重施抱负.这两句典与事融,密不可分,富有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收到了一石三鸟之效. 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对仗,此诗的第二联对偶虽不甚工致,但流走匀称,宛转如意,说明作者于此重在达意抒情,而不拘泥于形式上的刻意求工,这也体现了初期律诗创作中比较舒展自由的特色.综观全诗,笔墨饱满,情意厚重.诗人后四句接连用典,熨贴工稳,不伤晦涩,仍保持了全诗自然朴素的风格.诗人用龙泉剑被埋没的故事,分明是喻友人的怀才不遇,进一步丰富了上联的寓意;但同时也发展了上联的思想:龙泉剑终于被有识之士发现,重见光明,那末友人也终将脱颖而出,再得起用,于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 宋之问在律诗的定型上有过重要贡献,但其创作并未完全摆脱六朝绮靡诗风的影响.这首诗音韵和谐,对仗匀称,而又朴素自然,不尚雕琢,可以说是宋之问律诗中的佳作之一,代表了作者在这一诗体上所取得的成就. 4.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师不必贤于弟子 ”与荀子《劝 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2)人们常用唐代诗人杜甫《登高》诗中的名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金戈铁马 , 气吞万里如虎 。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 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 人生如梦 , 一尊还酹江月 ”。 (5)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 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 然有所待的句子是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去以六月息者也 。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 士不可以不弘毅 , 任重而道远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题干要求,然后根据题干中的关键点及平时积累进行解答.注意字形,不要出现错别字,写后要检查. (重点字:) 【解答】(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重点字:是、必)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重点字:萧、滚) (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重点字:戈、吞) (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重点字:尊、酹) (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重点字:抟、息)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重点字:弘、毅)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5分) 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打完这盘台球 (法国)都德 仗已经打了两天。 这些兵士是在倾盆大雨之下,背上背着背包度过这一宵的,因此都疲惫不堪。可是你看已经长长的三个钟点了,就任凭他们手扶着枪,在大道的积水滩里,被雨水渗透的 田野烂泥里挨受着入骨的寒气。 他们在这里干什么呢?情况怎样了呢? 那些尊大炮,炮口向着丛林,好象在窥视什么东西。掩蔽起来的机枪牢牢瞄着天际。 一切都准备齐全,只待进攻。为什么不进攻呢?还等待什么呢? 原来是等候命令,而总司令部却迟迟不下命令。 可是总司令部并不远。就是这座路易十三式的古堡,被雨洗过的红砖在半山坡的矮树丛中闪闪发着光,平整的绿色浅草地夹在两行盛开的盆花之间,一直伸展到正房的阶 前。饭厅的窗户都面临大门石阶开着,从窗口望进去,可以看见杯盘狼藉的饭桌:拔去 塞子的酒瓶,暗淡无光的空酒杯,都憔悴地留在弄皱了的台布上。在隔壁屋子里,发出 说话的语声、笑声、台球的滚动声、互相碰杯声。原来元帅正在打他那盘台球,这就是 军队为什么在那里等待命令的缘故。元帅一打上台球,天塌下来他都不管,世上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碍他把这盘球打完。 打台球嘛! 这是这位伟大军人的癖好。他站在那里,严肃得跟身临战场一样,穿着军礼服,胸前挂满了勋章,眼睛冒火,两颧通红;宴会,赌兴,酒意都催得他劲头十足。他的副官 们众星捧月似地围着他,殷勤恭顺,他每打一球,他们便钦佩叹赏得五体投地。 跟元帅打台球的对手是一位参谋本部的矮小的大尉,他是打台球的第一把能手,能 够把世界上的所有元帅打个落花流水,可是他懂得和他的长官之间应该保持一种表示敬 意的距离,他留着神不要打赢,可也不要输得太容易。他正是一位人们称为有前途的军 官。“留神!小伙子!元帅已有了十五分,你是十分。应该照这样对付到底;对你的晋 级来说,这比在外边跟那些人一起,让淹没大地的泉涌似的雨水浇着,用处大得多。” 这大尉就这样心里默念着。 这盘球打得真精彩。象牙球滚来滚去,互相挨身擦过,两色交错着。突然,天上闪过一发炮弹的火光。一阵隆隆的响声震得玻璃颤动。大家都吓了一跳,焦虑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有元帅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见;他哈腰歪在台子上,正在琢磨一杆子“嘬球”的绝妙效果。这是他的拿手好戏,嘬球的效果!…… 看!又是一片火光,紧跟着又是一片。大炮一发跟着一发,一发比一发快。副官们 都奔到窗口。莫非普鲁士人真的进攻了? “让他们攻吧!”元帅拿粉块擦着球杆头说,“该你啦,大尉。” 这时候骚乱更厉害了。大炮的震撼声中,还夹杂着机枪的哒哒声,排枪的连续不断的响声。从一片一片的浅草地里,升起一大片镶着黑边的红云。花园的尽头全部被照得通红。总司令部里开始惊慌起来。传令兵骑着马如飞地跑来。大家都要求见元帅。可元帅是见不着的。我不是对你们说过,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碍他打完他那盘球吗? “该你了,大尉。” 不过大尉有点心不在焉了。到底还是年纪太轻!你看他忘记了他玩的花样,连着打了两杆子好球,几乎要赢这盘球。这回,元帅可怒不可遏了,脸上显出惊奇和愤怒。正在这时,一匹跑得四蹄翻飞的马奔到了院子里。一个满身是泥的副官不顾卫兵的拦阻, 一跳闯上了石阶:“元帅!元帅!……” 元帅无名火有八丈高,脸红得跟鸡冠一样,出现在窗口,手里还拿着球杆:“有什么事?……这成何体统?……难道这儿没有卫兵了?”“可是,元帅啊……”“好吧……回头再说……等我的命令,真他妈的!”窗子又使劲地关上了。等他的命令! 那些可怜人,正是在等候啊!没有人明白为什么待在那里毫无动作。一点办法没有。 他们在等候命令……不过,死是无须等候命令的,于是这些人就整百整百地死去。从他 们张开的伤口里,不声不响地流着法国的忠贞之血……台球室里,也异常紧张:元帅又 领了先;可是那个小个儿大尉象狮子似地抵抗着。 十七分!十八分!十九分! 几乎来不及记分了。战争的声音越来越近。元帅只差一分了。炮弹已打到花园里。 有一颗竟在水池上空爆炸了。镜面似的水四分五裂,一只天鹅在卷成漩涡的一大堆带血的羽毛里慌慌张张地游着。这是最后一声炮。 现在是一片沉寂。没有别的声响,只有雨点落在灌木上的声音,小土山下隐约的鼓声;在渗透雨水的路上还有一种有如羊群狂奔的踏步声……军队是完全垮了。 元帅打赢了他那盘球。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CE A.小说开头用了比喻手法来写大炮机枪,让我们看到法军兵士们的严阵以待,“窥视” 和“瞄”这两个动词,渲染出一种紧张的战前氛围。可他们却不能发起进攻,因为在打 台球的元帅还未下达命令。 B.小说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方法,塑造了法军元帅贪图享乐、没有 责任感,打台球上瘾成癖,一旦玩起来便如痴如醉,敌人开始进攻也不管不顾的形象。 C.大尉也是一个典型化的人物。他陪着元帅打台球,他的技术很好但他留着神不要打赢, 可也不要输得太容易,因为这对他的晋级来说比取得战功更有用。作者将法军军官的钻 营投机等等丑行集中体现在了大尉这个人物身上。 D.作品把故事时间安排在敌人疯狂进攻、法军急待指挥的这一刻,揭示出法军的失败就 是因为元帅在打台球。此外,台球不是在休息场所打,而是在前线的司令部里,其揭露 鞭挞的意义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突出和强化。 E.一边是满腔爱国热情、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士兵,另一边是深宅别墅内兴致勃勃打台 球的元帅和奉陪的人们;一边是赢了比赛,一边是输了战争……小说用对比手法结构情 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这篇小说中对司令部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3)小说故事的叙述用的是第几人称?这样的人称有什么好处? (4)小说的题目是“打完这盘台球”,以此为题,有哪些方面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考点】小说阅读. 【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 【解答】(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B应是被好友的媳妇告上法庭.B项,概括不完全,除了有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外,还有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A项错,用的手法是“拟人”.D项错,法军失败的原因是指挥层的沉溺吃喝玩乐、昏聩无能.故选CE. (2)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这是一道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题目,结合上面列出的内容结合全文分析即可.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交待人物活动的场景,暗示人物心理、性格,推动情节发展,铺垫、引起下文,有时是文章的线索,相互照应,暗示主旨.具体到此题应该是:交待人物活动的场景、渲染气氛、暗示主旨、推动情节发展.小说中对司令部景物的描写,通过写司令部周边建筑的豪华,突出一种讽刺意味,与小说开头部分的大战在即形成对比,表明一些将领安于享乐的场景. (3)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这是一道人称运用的题目,三种人称的一般作用为:第一人称(我)①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②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你)①便于对话②便于抒情,加強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③用于对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第三人称(他)①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结合具体文章套用这些即可,本文运用的是第三人称,主要作用是叙述更加客观、直接、灵活.本文中的第三人称手法,形象直观表明作者的叙述视角,推动了文章情节的发展,拉开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4)此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这是一道探究文章标题的题目,先知道文章标题的作用:点明人物、环境、情节(有时是线索)或暗示主旨.具体到此题应该是从人物上是人物性格更加丰满,情节上推动情节发展,制造悬念,主旨更加便于解释主旨,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作答,不要只答概念性的词语. 答案: (1)EC(选E得3分;选C得2分,选B得1分) (2)①写出了司令部的豪奢,渲染出安详悠闲的氛围,充满讽刺意味;②与小说开头大战在即的环境描写形成鲜明对照,衬托出了元帅等人的享乐安逸并与兵士们的疲惫艰辛形成对比;③景物描写的穿插暗示着战事发展的进程,推动了情节发展.(每点2分) (3)第三人称①有利于故事的讲述,叙述者站在全知视角,清楚地交代情节的进展、人物的心理活动等.②拉开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客观性. (4)①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打台球是轻松的娱乐,小说以此为题,开头却交代出战争背景,制造悬念,充分调动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打完这盘台球”交代了小说的主要事件,贯穿全文,情节的发展推进,都与元帅打台球有关,是情节发展的线索.③敌人在疯狂进攻,可是元帅的心中根本不顾兵士的死活、国家的安危,一心一意打台球,以“打完这盘台球”为题,揭示出法军元帅的昏聩无能,使人物形象生动丰满.④以此为题,揭示出法国军队指挥层沉溺玩乐,最终导致战役失败,士兵白白送命,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深刻,揭示出文章的主旨.元帅赢了台球,却输了战争,鲜明的对比充满讽刺意味.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6.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时,曾以气壮山河.的词句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 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不可剥夺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B.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 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C.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 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D.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 瞻前顾后,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考点】成语. 【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解答】A.正确,气壮山河: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符合语境; B.正确,浅尝辄止: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符合语境; C.正确,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符合语境; D.不合语境,瞻前顾后:瞻:向前看;顾:回头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这里可改为“左顾右盼”; 故选:D.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日,郑州文化名人作品珍藏馆暨郑州市作家艺术家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在郑东新区举 行,为郑州市文化界人士搭建了文化交流的平台. B.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我国应继续做好依法治国工作,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 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从而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C.海军飞行员姜涛、鲁朋飞面对发动机空中起火的重大险情,果断驾机避开人口密集区 域,终因高度过低,处置时间短促,无法跳伞,壮烈牺牲. D.郑、汴、洛能否协同发展,关键在于把郑州非省会功能疏解好.郑州要轻装上阵,有 些优质资源就要到开封、洛阳地区配置,产生更大的效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考点】病句辨析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病句题中常见的六种类型为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学生平时要注意归纳这几种病句类型,同时还要多做题,熟悉各种病句的特点. 【解答】A.偷换主语,尾句的主语不再是“仪式”,而是“该馆的落成”,在“为郑州”前加“该馆的落成”; B.成分残缺,“完善”后却宾语中心语,在“腐败”后加“体系”; C.正确; D.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 故选:C. 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网络阅读的读者主要是青少年,他们的阅读趣味实际上支配着网络文学的走向。于是网络文学就天然地具有“80后”和“90后”的文化烙印。这些人没有历史重负,更注重表现自我的想象力和个体生命的细微感受。而由于拥有大量作者,网络文学也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收入模式和良性运营的路径。,作者对读者的需求非常熟悉,读者对于作者的影响也是即时性的。 A.双方在网络上互动频繁,其作者和读者的关系较之传统纸面文学更加紧密 B.其作者和读者的关系较之传统纸面文学更加紧密,双方在网络上互动频繁 C.较之传统纸面文学,双方在网络上互动频繁,其作者和读者的关系更加紧密 D.传统纸面文学的作者和读者,因为双方没有网络上的频繁互动而不甚紧密 【考点】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通读语段,把握语段中心,然后结合上文进行推测,可以使用排除法. 【解答】本语段的关键词是“网络文学”.横线后面两个句子中说的是网络文学的“作者”和“读者”,所以排除D;应该先表述“作者和读者”,再转化成“双方”,所以排除A、C; 故选:B. 9.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并进行整合,为“微信”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 ①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应用软件。 ②微信通过网络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 讯服务。③微信能快速地为用户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④微信界面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字,并支持多人群聊和视频聊天。 【考点】提炼语意.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下定义的能力,要筛选组织关键信息,对所给几个句子加以变换,按照下定义的格式组织答案. 【解答】解答本题要抓住第一句,“微信”的属概念是“应用软件”,然后从各句中提取核心要素:第二句是借助网络为智能手机提供服务,第三句说明特点“迅速”,第四句说明服务内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字,并支持多人群聊和视频聊天.注意将相关内容合理排序,整理通畅,注意字数限制. 答案示例: 微信是一款通过网络为智能手机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和视频聊天的应用软件. 五、写作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熟语有“先声夺人”“敢为天下先”“先下手为强”……强调的是“先”的优势;然而熟语又有“后发先至”“后来居上”“后发制人”……强调的是“后”的优 势。……一“先”一“后”,可以引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思考。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考点】材料作文. 【分析】 由材料可知,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通过熟语强调了“先”的优势和“后”的优势.从“先”的优势侧重去立意,可联想到勇气胆识、机遇、提前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等角度立意.从“后”的优势侧重去立意,可从蓄势、厚积薄发、后来居上等角度立意,要注意强调没有“先前”的力量蓄积、沉淀,就不会有“之后”的居上、制胜.还可以从“先”与“后”的辩证关系角度立意,“先”与“后”的背后,核心因素是创新、实力、蓄势与品质.由题干可知,本文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要注意题干的要求. 参考立意: 1、先和后的关系; 2、厚积薄发,积累的作用. 【解答】让先后的优势相得益彰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话强调做任何事早做总比晚做好.但如果“早起”仅仅是时间的领先,而没有雄厚实力兜底,那“早起的鸟儿”也就吃不到“虫”. 一味求先之优势,后续可能乏力.至刚易折,至猛易破.先下手也未必强,陈涉最先举兵,却落得身首异处;莱斯最先发明电话雏形,却终与成功失之交 臂;8848最先在中国发展电子商务业务,现在却默默无闻;柯达最先发明数码相机,现在已经宣布破产倒闭.一味求快求先,如果没有不断地巩固和积累,没有 持续地创新和发展,最终只会后继无力,抱憾终生. 彰后之优势,必需先做充分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牛根生虽然算不上早起的“鸟儿”,因为东家伊利总裁打压、刁难,迫使牛根生在重重围剿下杀出一 条血路,另立门户﹣﹣创办蒙牛.在牛根生看来,早起不早起并不太重要,关键是要做好充分准备,要有远大的战略准备,要有永恒创业的思想准备,要有做大产业 链的人才储蓄,正是因为先前这些准备工作做得充分,蒙牛才能后发制人,其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超越伊利成为全国第一.所以,“后来居上”是先前充分准备的基 础之上实现的,否则后者永远落后. 先与后的优势各有千秋,唯有将二者相得益彰,我们才能一路领跑,完胜市场.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敢为天下先”,在当时中国互联网市场一片空白的语境下 “先声夺人”,创办了中国黄页,不到三年该网站就赚得500万,马云“先下手为强”,牢牢抓住互联网的发展先机,捧到“敢为天下先”的第一桶金,把“先” 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然而马云仍然居安思危,一时领先并非真领先,他敏感地意识到要在互联网市场一路领先必须不断地突破与锐意进取,他瞄准互联网产业界企业与企业间的电子 商务,与他的团队再度创业﹣﹣开发了阿里巴巴网站,帮助企业带来更多更有价值的国际订单,马云也因此成为首位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人物的大陆企业家.一 时的“创新”领先已属不易,而长期以来,一路领跑互联网则更是难能可贵,马云的成功离不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和“先下手为强”的抢占先机,更离不开日后 的不断挑战与突破,没有后来的锐意进取、持续地创新,马云的事业就会停滞不前、后继乏力. 谋定而后动,一招制胜.“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高三的我们也是这样,应考压力大,模拟成绩不理想,都不必气馁,要知道 先声夺人固然能独领一时之风骚,但谋定而后动,面对挫折积极应对,也能让我们的实力在不经意间蓄积,最终必将以猛兽吞狐、泰山压卵之势扶摇直上,纵横间谁 堪敌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