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朝阳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 ‎2020.1‎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本试卷共9页。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流经中国九省区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滋养的土地创造出了璀璨的黄河文化,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黄河文化作为一种大河文化,是一种具有黄河地理特点的旱地农耕文化,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它起源早,成熟快。黄河流域拥有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先民们很早就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农业文化。在距今7500年左右的河北磁山和河南裴李岗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炭化的粟类,家畜、家禽的化石以及石斧等生产工具。殷商时中国的蚕丝纺织已达到较高水平,卜辞中屡次出现桑、丝、帛等字。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单字数量和笔画工整程度都表明其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系统,因此汉字的起源应该很早。文字的产生使黄河文化迅速成熟。现在,有些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遗址、文献遭到了破坏损毁,黄河文化中的优秀内核也遭到破坏和侵蚀,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刻不容缓。‎ 黄河文化的另一特征是政治色彩鲜明,这与黄河流域旱地农业的特点有关。旱地农业必须以水利设施为基础。人们共同关心、治理与他们的生存休戚相关的水利问题,从而养成了关心社会问题的文化心理。另外,治水斗争和水利灌溉事业也需要形成集中的社会权力,从而促成了国家的产生。儒家学说就是在这种关心政治的文化心理下逐渐形成的。孔子几乎把一切问题都看作是政治问题。在他看来,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即是一个政治问题,读书学习也是为了参与政治。政治问题在人们的一切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中占有最重要、最突出的位置。这就是黄河文化、儒家精神最重要的特色,其中熔铸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范、价值理念和民族心理。‎ 黄河文化绵延发展数千年,虽不断遭受外部文化的入侵,但始终保持其道统,显示出强大的同化能力。黄河文化以它博大的胸怀,吸纳周边多种原始文化,形成了文明国家。中国对外的经济联系、文化交流、政治外交也主要兴起和发展于黄河流域。早在汉朝,中央政权就曾派遣张骞等人出使西域,开辟从长安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建立起中原王朝与西亚和欧洲的政治、贸易等联系。这条通道也成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往来的主要通道,即丝绸之路。千年来,丝绸之路上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对外文化交往极为活跃。在交流过程中,黄河文化不仅扩大了自身影响力,也不断从其他地域和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展示了多元一体、兼容并包的特点,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历久弥新,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创新动能和发展活力。‎ ‎(取材于牛建强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黄河在造就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灿烂文化的同时,也曾因频繁改道、泛滥,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治理黄河一直是中华民族安民兴邦的大事。‎ 黄土高原地区总土地面积64.06万km2,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改道频繁,“黄泛区”良田沙化,风沙弥漫,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黄土高原坚持不懈地开展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治理,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使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面积、强度减小,沙尘暴次数减少,自然生态得到有效修复,构建了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扭转了黄河下游决口改道的历史。70年来,黄河岁岁安澜。‎ 黄河治理面临的另一大难题是断流。黄河断流导致了严重的水环境污染、河口湿地萎缩和生物多样性衰减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自1999年我国实施黄河干流水量统一调度等政策以来,黄河下游再没有发生过断流,沿黄湿地补水需求得以满足,河流湿地面积增加,河道基本生态功能恢复,黄河生命健康得以维护。‎ 此外,通过强化流域内节能减排、工业污染治理等措施,黄河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黄河干流兰州、包头、潼关等重要河段水体水质明显好转,水体功能恢复,为水生生物的繁殖、栖息提供了支撑,为水生生态系统的修复提供了保障。‎ 黄河治理还有巨大的社会效益。黄河决口历史的扭转,避免了大量的人民群众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避免了道路、生产生活设施以及引黄灌溉系统等遭受破坏,为黄河流域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保障。黄河作为我国重要的供水水源,为山西、鄂尔多斯等国家重点能源基地提供水源保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减少了入黄泥沙,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增加了区域内耕地面积,促进了当地脱贫致富。引黄灌溉、引洪放淤等措施还有效利用了黄河水含沙量大的特点,放淤改土数十万公顷,形成了良田,为粮食连年增产提供了重要保障,不仅满足了流域内的需求,还供给流域外其他省区,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民治理黄河70年取得了巨大而辉煌的成就。为谋求黄河长治久安,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支撑流域及相关地区可持续发展,今后还需要继续加大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力度,让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 ‎(取材于李文学的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殷商时期纺织业高度发达,促进了甲骨文的成熟。‎ B. 水利问题与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联系密切。‎ C. 我国的对外经济、文化、政治交流都发源于黄河流域。‎ D.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汉朝成为黄河文化最鼎盛的时期。‎ ‎2. 根据材料一,下列黄河文化特征,不属于与旱地农业发展关系密切的一项是 A. 起源早,成熟快 B. 政治色彩鲜明 C. 蕴含着儒家精神 D. 同化能力强大 ‎3.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新中国治理黄河的成效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阻止了黄河决口改道,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B. 流域内大量水土流失和沙尘暴,都得到有效治理。‎ C. 解决了黄河下游断流问题,增加了沿黄湿地面积。‎ D. 杜绝了泥沙入黄的现象,维护了黄河的健康生命。‎ ‎4. 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认为治理黄河水患、开发黄河水利促进了黄河文化形成。‎ B. 材料二认为要改善黄河的水体水质,必须抑制流域内工业发展。‎ C. 两则材料关于农业生产对黄河文化发展的作用,看法是相反的。‎ D. 两则材料都列举了黄河流域的考古发现和客观数据,令人信服。‎ ‎5. 以上两则材料能为“谋求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让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提供哪些方面的借鉴?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阐释。‎ ‎【答案】1. B 2. D 3. D 4. A ‎ ‎5. ①要进一步保护和开发黄河:关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②要进一步保护和开发黄河文化: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深入研究和发扬黄河文化的精神价值,创新、发展地继承黄河文化。‎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 A项,“促进了甲骨文的成熟”无中生有,由原文“殷商时中国的蚕丝纺织已达到较高水平,卜辞中屡次出现桑、丝、帛等字”可知,原文只是提到殷商时期纺织业已达到较高水平,卜辞中屡次出现桑、丝、帛等字,并没有说“促进”了甲骨文的成熟。‎ B项,正确。‎ C项,“都发源于黄河流域”错误,由原文“中国对外的经济联系、文化交流、政治外交也主要兴起和发展于黄河流域”可知,是我国对外的经济联系、文化交流、政治外交也“主要兴起和发展于”黄河流域,而不是“都发源”于黄河流域。‎ D项,“使汉朝成为黄河文化最鼎盛的时期”于文无据,由原文“早在汉朝,中央政权就曾派遣张骞等人出使西域,开辟从长安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建立起中原王朝与西亚和欧洲的政治、贸易等联系”可知,汉朝只是开辟丝绸之路,并没有说丝绸之路的开通使汉朝成为黄河文化最鼎盛的时期。‎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 A选项,由“黄河文化作为一种大河文化,是一种具有黄河地理特点的旱地农耕文化,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它起源早,成熟快”可知,“起源早,成熟快”属于黄河文化的特征,与旱地农业发展关系密切。‎ B项,由原文“黄河文化的另一特征是政治色彩鲜明,这与黄河流域旱地农业的特点有关”可知,“政治色彩鲜明”属于黄河文化的特征,与旱地农业发展关系密切。‎ C项,由原文“另外,治水斗争和水利灌溉事业也需要形成集中的社会权力,从而促成了国家的产生。儒家学说就是在这种关心政治的文化心理下逐渐形成的。……这就是黄河文化、儒家精神最重要的特色,其中熔铸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范、价值理念和民族心理”可知,“蕴含着儒家精神”属于黄河文化的特征,与旱地农业发展关系密切。‎ D项,由原文“黄河文化绵延发展数千年,虽不断遭受外部文化的入侵,但始终保持其道统,显示出强大的同化能力”可知,“同化能力强大”属于黄河文化的特征,但是与旱地农业发展关系“不密切”。‎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新中国治理黄河的成效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D项,“杜绝了泥沙入黄的现象”错误,由原文“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黄土高原坚持不懈地开展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治理,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使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面积、强度减小,沙尘暴次数减少,自然生态得到有效修复”可知,是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面积、强度减小,而不是“杜绝”。‎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A项,正确。‎ B项,“必须抑制流域内工业发展”错误,由原文“此外,通过强化流域内节能减排、工业污染治理等措施,黄河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黄河干流兰州、包头、潼关等重要河段水体水质明显好转,水体功能恢复”可知,是采取“强化流域内节能减排、工业污染治理”的措施,而这种措施的实施并不是必须抑制流域内工业发展,流域内工业同样可以发展,但是得做到节能减排、有效处理工业污染。‎ C项,“看法是相反的”错误,两则材料都是讲的农业生产对黄河文化发展起促进的作用。‎ D项,“两则材料都列举了黄河流域的考古发现和客观数据”错误,材料二没有列举黄河流域的考古发现和客观数据,只有材料一列举了。‎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 由原文“为谋求黄河长治久安,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支撑流域及相关地区可持续发展,今后还需要继续加大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力度,让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可知,要进一步保护和开发黄河;由原文“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减少了入黄泥沙,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增加了区域内耕地面积,促进了当地脱贫致富”可知,要关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由原文“在交流过程中,黄河文化不仅扩大了自身影响力,也不断从其他地域和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展示了多元一体、兼容并包的特点,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历久弥新,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创新动能和发展活力”可知,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深入研究和发扬黄河文化的精神价值,创新、发展地继承黄河文化。‎ ‎【点睛】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首先浏览选项标敏感点,敏感点就是题干要求的“内容”“艺术特色”等。其次回归原文找对应句,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句,筛选信息类要注意是否改变了原文判断,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据。最后排除定答案,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赏者,所以辨情也;评者,所以绳理也。赏而不正,则情乱于实;评而不均,则理失其真。赏而不正,在乎信耳而弃目;评而不均,由于贵古而贱今。古今虽殊,其迹实同;耳目诚异,其识则齐。识齐而赏异,不可以称正;迹同而评殊,未得以言平。平正俱翻,则情理并乱也。‎ 昔鲁哀公遥慕稷、契之贤,而不觉孔丘之圣;齐景公高仰管仲之谋,而不知晏婴之智;张伯松远羡仲舒之博,近遗扬子云之美。夫子之圣,非不光于稷、契;晏婴之贤,非有减于管仲;扬子云之才,非为劣于董仲舒,然而弗贵者,岂非重古而轻今,珍远而鄙近,贵耳而贱目,崇名而毁实邪?‎ 观俗之论,非苟欲以贵彼而贱此,饰名而挫实,由于美恶混糅,真伪难分,弃法以度物情,信心而定是非也。今以心察锱铢之重,则莫之能识;悬之权衡,则毫厘之重辨矣。是以圣人知是非难明,轻重难定,遂制为法则,揆量物情。故权衡诚悬,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诬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罔以方圆。故摹法以测物,则真伪易辨矣;信心而度理,则是非难明矣。‎ 越人臛蛇以飨秦客,秦客甘之以为鲤也,既觉而知其是蛇,攫喉而呕之,此为未知味也。赵人有曲者,托以伯牙之声,世人竞习之,后闻其非,乃束指而罢,此为未知音也。宋人得燕石以为美玉,铜匣而藏之,后知是石,因 捧匣而弃之,此为未识玉也。郢人为赋,托以屈子,举世而诵之,后知其非,皆缄口而捐之,此为未知文也。故以蛇为鲤者,唯易牙不失其味;以赵曲为雅声者,唯钟期不混其音;以燕石为美玉者,唯猗顿不谬其真;以郢赋为丽藻者,唯相如不滥其赏。‎ 今述理者贻之知音,君子聪达亮于闻前,明鉴出于意表。不以名实眩惑,不为古今易情,采其制意之本,略其文外之华,不没纤芥之善,不掩萤烛之光,可谓千载一遇也。‎ ‎(取材于北齐·刘昼《刘子》)‎ ‎6.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其识则齐 落霞与孤鹜齐飞 B. 不可罔以方圆 士也罔极 C. 乃束指而罢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 因捧匣而弃之 我欲因之梦吴越 ‎7.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故权衡诚悬,不可欺以轻重。‎ 所以秤砣和秤杆确实挂在那里,就不能在重量上骗人了。‎ B. 信心而度理,则是非难明矣。‎ 相信自己可以超越公理,那么是非的标准就难以明辨了。‎ C. 以郢赋为丽藻者,唯相如不滥其赏。‎ 人们把郢赋误当作词藻优美的作品,只有相如不会丧失鉴赏准则。‎ D. 君子聪达亮于闻前,明鉴出于意表 君子智慧明达表现在于盛名之前能看清价值,明辨是非表现在从外在表象能看出实质 ‎8.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在文章开篇明确指出了评赏对于辨明人情、匡正事理有重要意义。‎ B. 第二段指出,鲁哀公等三人在辨识人才方面,都存在贵古贱今的问题。‎ C. 第四段运用类比论证,意在批评世人盲目追随潮流的变化,喜新厌旧。‎ D. 作者认为由于美恶混糅,真伪难分,所以能赏文识人的知音千载难遇。‎ ‎9. 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①夫子之圣,非不光于稷、契。‎ ‎②今以心察锱铢之重,则莫之能识。‎ ‎10. 要避免鉴赏品评时失实、失真,应遵循哪两个原则?请根据文意,分条概括。‎ ‎11.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将下面《论语》中的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 ‎②《论语》这句话与本文结尾“不以名实眩惑”对“名”的态度是否一致?请简要说明。‎ ‎【答案】6. C 7. B 8. C ‎ ‎9. 参考答案:①孔子的圣明,与稷、契相比不是不显耀。②现在(如果)凭主观断定微小的重量,就没有人能判断(准确的)重量。 ‎ ‎10. 参考答案:①体察客观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制定客观标准。②排除外在和主观因素的干扰,依据客观标准评价。 ‎ ‎11. 答案示例:①孔子说:“君子忧虑的是到死自己的品行都还不能与君子之名相称。”②二者态度不同。《论语》这句话体现君子要看重“名”,追求自己的品行与名声相符;本文结尾表达的是不要看重“名”,而要看重“实”,因为名是外在的,不一定真实。‎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用法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实词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A项,第一个“齐”,“一致”的意思;第二个“齐”,“一起”的意思。‎ B项,第一个“罔”,“欺骗”的意思;第二个“罔”,“无、没有”的意思。‎ C项,两个“乃”,都是副词,“就”的意思。‎ D项,第一个“因”,副词,“于是”的意思;第二个“因”,介词,“依据”的意思。‎ 故选C。‎ ‎【7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B项,“相信自己可以超越公理”错误,“信心”的意思是:依据自己的主观看法。度理:揣度事理。所以“信心而度理”的意思是:依据自己的主观看法来揣度事理。B错误。‎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 C项,“意在批评世人盲目追随潮流的变化,喜新厌旧”错误,意在批评世人丧失鉴赏的准则。C错误。‎ 故选C。‎ ‎【9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①夫子:孔子。圣:圣明。“非不光于稷、契”,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于稷、契非不光”。光:显耀。②以:凭。心:主观。察:断定。锱铢之重:微小的重量。莫之能识: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莫能识之”。莫:没有。‎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弄懂文章的大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 由原文“故权衡诚悬,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诬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罔以方圆”可知,所以秤砣和秤杆确实挂在那里,(就)不能在重量上骗人了;木工打直线的墨线确实设定好了,(就)不能在曲直上骗人了;圆规和尺子确实设置好了,(就)不能在方圆上骗人了。由此可知要避免鉴赏品评时失实、失真,应体察客观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制定客观标准;由原文“由于美恶混糅,真伪难分,弃法以度物情,信心而定是非也”可知,在于美丑混杂,真假难以分辨,放弃(客观)标准来揣度实情,依据自己的主观看法来判断好坏。由此可知要避免鉴赏品评时失实、失真,应排除外在和主观因素的干扰,依据客观标准评价。‎ ‎【11题详解】‎ ‎①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子:孔子。疾:忧虑。没世:到死。称:相称。‎ ‎②本题考查探究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总览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对作品做体验式探究的前提是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厘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其次联系生活,明确观点。在对文本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阅读感受或生活体验,分析评判作者的情感态度。‎ 句子“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的意思是:君子忧虑的是到死自己的品行都还不能与君子之名相称。由此可知《论语》这句话体现君子要看重“名”,追求自己的品行与名声相符;由原文“君子聪达亮于闻前,明鉴出于意表。不以名实眩惑,不为古今易情,采其制意之本,略其文外之华”可知,君子智慧明达表现在于盛名之前能看清价值,明辨是非表现在从外在表象能看出实质,不因名声和实际迷乱而失去主张,不因古今而改变实情,(能)挖掘文章表达意思的本质,忽略文章外在的华彩。由此可知本文结尾表达的是不要看重“名”,而要看重“实”,因为名是外在的,不一定真实。所以二者态度不同。‎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翻译:‎ 鉴赏,是用来辨明人情的;品评,是用来匡正事理的。鉴赏不公正,那么人情就会失实;品评不公平,那么事理就会失真。鉴赏不公正,(原因)在于轻信耳朵(听到的)放弃眼睛(看到的);品评不公平,(原因)在于看重古人轻视今人。古今虽然(时代)不同,但推究考察(的方法)其实是相同的;听到的和看到的确实有差异,但识别辨认(的标准)其实是一致的。识别辨认(的标准)一致而鉴赏(的结论)不同,(就)不能说(是)公正的;推究考察(的方法)相同而评价(的结果)不同,(就)不能说(是)公平的。公平公正都推翻了,那么人情事理就都混乱了。‎ 当年鲁哀公追慕(上古时期)稷、契的贤德,却不能觉察到(同时代的)孔丘的圣明;齐景公仰慕(先祖时期)管仲的谋略,却不了解(同时代的)晏婴的智慧;张伯松羡慕(西汉时期)董仲舒的博学,(却)忽略了(同时代的)扬子云的才华。孔子的圣明,与稷、契相比不是不显耀;晏婴的贤德,与管仲相比并没有减少;扬子云的才华,与董仲舒相比并不算差,(虽然)这样但是(他们)不被看重的原因,难道不是(由于鲁哀公、齐景公、张伯松)看重古人轻视今人,珍视远的看不起近的,重视耳朵(听到的)看轻眼睛(看到的),推崇虚名毁谤实学吗?‎ 看世人的说法,并不是想要崇尚古人轻视现今,看重美名埋没事实,(原因)在于美丑混杂,真假难以分辨,放弃(客观)标准来揣度实情,依据自己的主观看法来判断好坏。现在(如果)凭主观断定微小的重量,就没有人能判断(准确的)重量,(如果)用秤砣和秤杆来衡量,那么即使细微的重量也能辨明了。因此圣人明白是非难以明辨,轻重难以判定,于是制定规范标准,考察事物的实际情况。所以秤砣和秤杆确实挂在那里,(就)不能在重量上骗人了;木工打直线的墨线确实设定好了,(就)不能在曲直上骗人了;圆规和尺子确实设置好了,(就)不能在方圆上骗人了。所以参照规范标准来测量事物,那么真假就容易辨别了;依据自己的主观看法来揣度事理,那么是非的标准就难以明辨了。‎ 越人把蛇做成羹来招待秦客,秦客把(蛇羹)当作鲤鱼,觉得很好吃,吃过之后(才)醒悟,发现那是蛇羹,抓着喉咙吐了蛇羹,这是(秦客)不懂欣赏(真正的)美味。赵国人作了一支乐曲,假托是伯牙(作)的曲子,当时的人争相练习这首曲子,后来听说那不是(伯牙所作),就停指不弹了,这是(世人)不懂欣赏(真正的)好音乐。宋人得到一块燕石,认为(它)是美玉,用铜制的匣子收藏它,后来得知是石头,于是捧起匣子扔掉了燕石,这是(宋人)不懂欣赏(真正的)美玉。郢人作了一篇赋,假托是屈原(的作品),所有人都传诵它,后来知道那不是(屈原所作),(就)全都闭口放弃了这篇赋,这是(人们)不懂欣赏(真正的)好文章。所以(有人)把蛇羹误当作鲤鱼,只有易牙不会错过美味;(世人)把赵曲误当作高雅之音,只有钟子期不会混淆(好与坏的)音乐;(有人)把燕石误当作美玉,只有猗顿不会弄错(玉与石的)真假;(人们)把郢赋误当作词藻优美的作品,只有相如不会丧失鉴赏的准则。‎ 如今(我)讲(这些)道理的原因是(想)送给知音,君子智慧明达表现在于盛名之前能看清价值,明辨是非表现在从外在表象能看出实质,不因名声和实际迷乱而失去主张,不因古今而改变实情,(能)挖掘文章表达意思的本质,忽略文章外在的华彩,不埋没微小的优点,不掩盖微弱的光芒,(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千年一遇啊!‎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行京口至竹里诗 鲍照【1】‎ 高柯危且竦,锋石横复仄。‎ 复涧隐松声,重崖伏云色。‎ 冰闭寒方壮,风动鸟倾翼。‎ 斯志逢凋严,孤游值曛逼。‎ 兼涂无憩鞍,半菽不遑食。‎ 君子树令名,细人效命力。‎ 不见长河水,清浊俱不息。‎ 注释:【1】鲍照(约416—466),南朝诗人。他生活在门阀制度森严的时代,出身低微,仕途坎坷,曾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做幕僚。此诗作于跟随刘义庆徙任途中。‎ ‎12.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起笔不作关于旅程的一般交代,直接描写景物,节奏紧凑,富于力度。‎ B. “斯志”“孤游”两句,承上启下,从描写旅途所见之景,过渡到感怀人生际遇。‎ C. “兼涂”“半菽”两句,写无暇休息,粗陋的饮食也来不及吃,表现旅途的艰辛。‎ D. 诗人认为,君子树立威名后再发号施令,小人就会谨慎小心,为之拼死效力。‎ ‎13. “不见长河水,清浊俱不息”两句中,作者写江河水寄寓哲思。下列诗文中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A.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B.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 C. 长河冻如石,征人夜中戍。(曹邺《蓟北门行》)‎ D.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 ‎14. 有人认为本诗“高柯……倾翼”六句描写景物“既合乎自然,又邻于理想”。请从中任选两句,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2. D 13. C ‎ ‎14. 答案示例:诗中的景物既是自然景物的如实再现,又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志。如“冰闭寒方壮”描写冰封万里寒意正浓,准确地抓住了冬天景物寒冷肃杀阴郁的特征,又是作者才华无处施展、内心苦闷压抑的写照。“风动鸟倾翼”描写猛烈的寒风中鸟儿奋力展翅,准确地抓住了鸟在寒风中飞翔的瞬间姿态,又是作者不甘于现实压制,竭力抗争的写照。‎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D项,“君子树立威名后再发号施令,小人就会谨慎小心,为之拼死效力”错误,句子“君子树令名,细人效命力”的意思是:君子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名望而生存,小人一辈子只能听命于别人,为别人效力,所以不是诗人认为的“君子树立威名后再发号施令,小人就会谨慎小心,为之拼死效力”。D错误。‎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熟记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具体分析诗句是运用了何种手法的,然后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答案。‎ A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所以诗句运用了寄寓哲思这一手法。‎ B项,“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已不知哪里去了,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作者感慨时光易逝,人事变迁。所以诗句运用了寄寓哲思这一手法。‎ C项,“长河冻如石,征人夜中戍”的意思是:河水冻的像石头一样坚硬了,征人在这样寒冷的夜里还在戍守,描写的戍边战士生活环境的恶劣。没有运用寄寓哲思这一手法。‎ D项,“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它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大自然和人类社会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都要经历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最终走向灭亡,这些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和意识为转移的。所以诗句运用了寄寓哲思这一手法。‎ 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解答此题要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步骤,再找出诗中的景物,概括景象的特点。然后描摹诗歌图景,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最后剖析作者的情感。‎ 起笔写景,毫无关于旅程的一般交代,避免松缓不着力。所写景物,又是尖锐强硬的,扑面就是一股逼人的气息。“柯”,树枝。写树不从全体着眼,单写树枝,因为冬日无叶,只见干枯的枝桠斜斜上指,更能显出“危且竦”的味道。“竦”似乎是有意的努力地向上伸展,这就使静物有了动感。接着二句是远处的景物。山涧是一层又一层,从那目光所不及的远处山涧中,隐隐传来松涛的声音;山崖是一重又一重,在那不易辨认的远处山崖上,似乎积聚着好些阴云。松涛是危险的吗?阴云是可畏的吗?当然不是。但“隐”和“伏”二个动词,却是把它们写成了有意匿伏,似乎有所等待、有所窥伺的东西。也许,在鲍照心里,总觉得外界有什么不可知的力量随时在威胁着自己,才这样写。在寒冷的天气中,他也感到了外在力量的压迫。什么地方结冰了,但他不说“结”,不说“凝”,也不说“合”,却用了一个力量很强的“闭”字,好像冰要把这个世界给封闭起来。而形容四周的寒意,他也不用常见的“深”字或者“浓”字,又用了一个力量很强的“壮”字。说冰“闭”寒“壮”,是奇特的修辞,所以格外警醒。那么,有什么东西是逍遥自在的呢?看来是没有。连通常在诗歌里作为自由的象征来写的鸟儿,也被烈风吹得双翼倾斜,令人担心它们会从天上掉下来。这六句写景,描绘出一个不安宁的、充满冲突的、为某一种强大的力量所压迫、钳制着的世界。无论从诗本身来看,还是从其它资料来看,当时似乎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件。这样的描写,只是表现着诗人对他所生活的世界的总体感受。那么,前面说到的鲍照对不合理社会的反抗意识又表现在哪里呢?其实不用另外去找,当他以如此警觉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如此敏感地体会到外部力量的压迫,如此不安宁地描摹自然的时候,就是反映了很强的反抗意识。通常,一个缺乏自由意志的人,总是很迟钝的。‎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洞庭湖畔岳阳楼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多少文人墨客在诗文中吟咏:杜甫低诵“戎马关山北,_________”;范仲淹高唱“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后人到此,也不禁诵读古人诗句“_________,_________”,赞叹洞庭湖的无边无际、烟波浩渺。‎ ‎②北宋词人范仲淹和周邦彦都填过“苏幕遮”。范词以“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_________”直抒胸臆,周词以“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___________”间接抒情。‎ ‎③《前赤壁赋》中,苏子与客问答之间,由眼前的明月想到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联想到英雄已逝,引发了人生短暂的悲慨。‎ ‎【答案】 (1). 凭轩涕泗流 (2).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 示例:浩浩汤汤 (4). 横无际涯 (5). 化作相思泪 (6). 梦入芙蓉浦 (7). 月明星稀 (8). 乌鹊南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轩”“涕泗”“汤汤”“芙蓉”“浦”。‎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寻声楚吟缓缓归 ‎①听见一声“到了”,应声望去,秭归就到了。这句话猛然唤醒了我:那场处心积虑的返回,将将抵达。路上,我一直在深究的,正是“秭归”这个地名。“秭”,《广韵》中称“千亿”。“归”,即返回,扩展为反观、反思。所谓“秭归”,便是万千人生的返回、反观与反思。‎ ‎②屈原必深谙于此,他的一生是对“返回”最好的注释,而导引这一切的就是诗。屈原本质上先是个诗人,以文辞与辩才名世,“诗”与“策”,是他生命的两翼。他曾极力以他的“策”去报效他的国,可惜君王既不懂他的“诗”,也无视他的“策”。当“策”的翅膀被折断,便只能返回去做他的诗人。‎ ‎③我要赶回去过秭归的端午节,参加乐平里的三闾骚坛诗会,向屈原故里、中国文脉源头致意。我到的那天,是端午前一天。我不敢确认,迁址重建的秭归新城,屈原和无数归人是否找得到。这些年,我在异域他乡身心俱疲,每时每刻都在渴望着归去。如果“返回”“归”是秭归的一大属性,漂泊与流浪,则是秭归的又一大属性。没有远离、漂泊与流浪,何来“返回”与“归”?‎ ‎④多年前的一个端午,我去过老秭归。那年的端午诗会是在一个幽暗的礼堂进行。轮到我上台时,浑身都在哆嗦。“近乡情更怯”,紧张,突然意识到了那个时刻的庄严。诗是秭归的骨与血。只有那时,你才会真切地想起你面对的,是中国最古老也最伟大的诗人屈原——一直颠沛流离 于江河湖海的诗人。在他身后,世界迷失了方向,至今还在迷失着,我们都在流浪。汉唐以降,诗早成了仕途进阶攀附的云梯,诗的价值断崖式跌落。人沦为徒具肉身的躯壳,灵魂无家可归。比如我,多年漂泊异乡,以为浪迹天涯阅尽春秋有无尽豪迈,其实无非是一种极致的自我迷失,潇洒中隐藏着的唯有深切的孤独。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与屈原一样,一直处于无尽的流放与漂泊之中……‎ ‎⑤翌日清晨我醒得早,沿乐平里盘山小道爬上去,来到屈原庙前奉上三炷香。转身一望,唯见云山苍茫。只有在乐平里,才能感受到屈原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光,整整走过一部中国文明史。说屈原只知忠君报国的论者,他们忘了屈原终其一生都是个追寻真善美的诗人。在他那里,美政与美人同为一体,二者不过是“美”的不同形态。他是人类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以“美”为终极目标的歌者。以为他只是为自己被黜而痛苦,透露的只是论者自身的狭隘与浅薄。美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她高踞于山河之上,与日月同光。‎ ‎⑥祭奠屈子的招魂仪式即将开始。在高高的屈原庙脚下,一张普通条桌,铺上一幅深红色绒幛。凝眸处,“三闾骚坛”四个稚拙可亲的隶书字,让整个乐平里顿有千钧之重。条桌上,供着显见是出于民间手笔的灵牌:“楚三闾大夫屈原之魂魄位”,两边“清烈千秋师”“忠贞万古存”两行小字,点点滴滴都是淋漓的民心。烛灯、香炉、酒盅、点心一溜排开,轻烟缭绕,人世静穆。纸扎的引魂幡以它素雅的清白,在屈原庙前陡峭沉郁的深色背景里,时而低垂,时而轻飏。由一面鼓、两面锣、一副大钹组成的乐队,四个乡人,把阵阵锣鼓敲打得叫人热血盈沸。三个吟诵招魂诗的乡人开始了吟唱。那是始自屈原的道地楚吟,来自大地,悲悯悠扬,深切跌宕,上天入地,忧而不伤。置身在那样的气氛里,异样的肃穆让人既振奋充盈,又虚脱无力。屈原若魂魄来归,必可听见乡党的声声呼唤。‎ ‎⑦招魂之要义不在召回肉身,而在以吟唱呼唤、重现他的诗意。诗,从诞生之日起,便与“唱”紧紧相连。三闾骚坛的诗人,一代代地读诗写诗唱诗,那既是为怀念屈原,也是他们自身生命的需要。来自俗世的吟唱者们,肉身沉重,尘埃满身,没有翅膀,无法飞翔,只好以吟唱代替飞翔。他们的吟诵,率真的粗砺一如裸露的山野,无饰的挚拙恰似未耕的田园,有无名山花之清纯,有在山之水的凛冽。‎ ‎⑧坐在身边的朋友悄悄问我,能不能也朗诵一首自己的诗作。久不为诗,我只在去乐平里的路上,用手机记下过一些思绪。头天在县城吃过的粽子状若小喇叭,凝视良久,总以为它在吹奏什么,讲诉什么。解开紧紧缠裹着粽子的道道绳索,一如解开屈原身上的左徒官服,方可见屈原作为一个大地诗人的真身,向世界奉献他几经煎煮早已熟透的糍糯之心,顿时诗意汹涌,蜜汁涟漪流溢,九州为之庆幸。不如此,我们将痛失《九歌》《天问》,失去那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而乐平里的乡亲、农人,则在千年之后,继续为大地招魂,为诗意招魂,为生命招魂。‎ ‎⑨骚坛诗会朗诵间隙,我与从台上走下来的乡亲悄声聊天,问他们的写作,他们的吟唱。刚才参与招魂吟唱的三位乡人,没有一个职业诗人。在乐平里,在秭归,诗性的日子已成常态,诗,伴随着他们的日常,伴随着他们的油盐柴米欢乐悲辛。‎ ‎⑩离开秭归的路上,我记述下看见过、思索过的一切,一首仿楚辞的习作适时而生。三十五年辗转,我终于在聆听了那场楚吟后,完成了身与心的同时返回,肉与灵的共同抵达。‎ ‎ (取材于汤世杰的同名散文)‎ ‎1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那场处心积虑的返回 处心积虑:形容用尽心思地探寻 B. 颠沛流离于江河湖海的诗人 颠沛流离: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谋生 C. 点点滴滴都是淋漓的民心 淋漓:饱含深情的 D. 率真的粗砺一如裸露的山野 粗砺:未经打磨的质朴 ‎1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对“秭归”地名含义的阐释,既有文化意味,又为后文做了铺垫。‎ B. 第③段结尾说,正是有了漂泊和远离,才有了“返回”与“归”,颇富哲理。‎ C. 第④段“近乡情更怯”写出作者久别家乡,回来时已无家可归的复杂心情。‎ D. 第⑧段用“粽子”作比喻,表达了对还原屈原诗人本真的思索,耐人寻味。‎ ‎18. 本文题目“寻声楚吟缓缓归”意蕴丰富。“楚吟”包含哪些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阐释。‎ ‎19. 作者参加祭奠屈原的“三闾骚坛诗会”,在庄重的仪式中获得了情感共鸣和心灵感悟。举行仪式的特殊时间地点、具有象征意义的会场布置细节、震撼人心的仪式流程,给作者带来强烈的触动和深刻的思考。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通过郑重的仪式来寄托情感、昭示意义、宣扬理念、洗礼心灵的例子。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对这类仪式的体会。要求:写出具体的仪式场景以及获得的体验和感悟。‎ ‎【答案】16. B 17. C ‎ ‎18. “楚吟”含义:①屈原那些表达对纯粹美的追求的伟大楚辞。②乡人在祭奠仪式上追慕屈原,用楚音吟唱的诗歌;在日常生活中传承诗意,创作、吟唱的诗歌。③作者参加三闾骚坛诗会,找到心灵归宿后创作的仿楚辞习作。 ‎ ‎19. 在南京举行 庄严肃穆的公祭仪式,全南京响起防空警报,行人默哀,车辆鸣笛。这样自发的自觉的市民悼念行为就是一种仪式感的体现,没有轰轰烈烈装腔作势,实打实的在心中默念自己的同胞和家人。这样的仪式感才是我们应该推崇的,这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唤起民众与国家患难与共的情感,有利于世人学习和传承历史,有利于警示和教育世人尤其是年轻人,有利于与国际社会进行沟通。‎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常用的词语、成语、专用术语必须理解和积累,这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平时要勤查字典,反复揣摩,同时要把这些词语放到语境中反复朗读,形成使用该词语的语感,然后再理解词语的含义。‎ B项,“颠沛流离: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谋生”错误,由原文“比如我,多年漂泊异乡,以为浪迹天涯阅尽春秋有无尽豪迈,其实无非是一种极致的自我迷失,潇洒中隐藏着的唯有深切的孤独”可知,颠沛流离是指我多年漂泊异乡、浪迹天涯的生活状态,而不是指我“生活艰难,四处流浪谋生”。B错误。‎ 故选B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C项,“回来时已无家可归的复杂心情”错误,应该是写出作者久别家乡,回来时的紧张,紧张自己没有真正回到家乡,没有从精神上真正回来。C错误。‎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文章标题的能力。解答时要思考标题自身义(表层含义)和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思考标题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写作内容,是否表达作者的感情和态度,是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是否是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 由原文“诗是秭归的骨与血。只有那时,你才会真切地想起你面对的,是中国最古老也最伟大的诗人屈原——‎ 一直颠沛流离于江河湖海的诗人”可知,“楚吟”是指屈原那些表达对纯粹美的追求的伟大楚辞;由原文“三个吟诵招魂诗的乡人开始了吟唱。那是始自屈原的道地楚吟,来自大地,悲悯悠扬,深切跌宕,上天入地,忧而不伤”可知,“楚吟”是指乡人在祭奠仪式上追慕屈原,用楚音吟唱的诗歌;由原文“三闾骚坛的诗人,一代代地读诗写诗唱诗,那既是为怀念屈原,也是他们自身生命的需要。来自俗世的吟唱者们,肉身沉重,尘埃满身,没有翅膀,无法飞翔,只好以吟唱代替飞翔。他们的吟诵,率真的粗砺一如裸露的山野,无饰的挚拙恰似未耕的田园,有无名山花之清纯,有在山之水的凛冽”可知,“楚吟”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传承诗意,创作、吟唱的诗歌由原文“离开秭归的路上,我记述下看见过、思索过的一切,一首仿楚辞的习作适时而生。三十五年辗转,我终于在聆听了那场楚吟后,完成了身与心的同时返回,肉与灵的共同抵达”可知,“楚吟”是指作者参加三闾骚坛诗会,找到心灵归宿后创作的仿楚辞习作。‎ ‎【19题详解】‎ 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明确表达出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围绕观点组织材料,并形成答案。从文本情节引述论据分析,对于小说情节合理性的探究,绝对不能离开文本而漫无边际地去谈,而应该紧密结合文本,并运用文本中的具体情节等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四方面重大价值,悼念死难者、铭记历史对其具有统领意义。死难者是日本侵华战争中侵华日军的杀戮造成,悼念死难者、铭记历史必然揭露侵华日军暴行,反对侵略战争,促进人类文明,维护世界和平。国家被侵略是由于国力弱、主权受损害,悼念死难者、铭记历史必然反思民族悲剧的成因,思考对策,激励国人爱国发奋,自强不息。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否认暴行,悼念死难者、铭记历史就是反击日本右翼,维护死难者的名誉权,捍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新秩序。南京大屠杀30万死难者乃至所有在日本侵华战争中被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主要是平民百姓,悼念死难者、铭记历史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宪法精神,尊重民众,将民众的情感诉求和意志予以集中、充分体现,慰藉死难者遗属和幸存者。‎ ‎【点睛】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等等。选择标题作为探究点是命题者的偏好。常见的探究方式有三种:一是侧重标题内容的意蕴探究,二是不同标题的比较探究,三是拟标题的意图。无论是哪种,都要关注两方面:一是标题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二是标题与文本(如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等)的联系,或就一个角度谈深谈透,或多角度多层次切入。‎ ‎20.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林黛玉曾用贾宝玉的名字开玩笑地诘问他:“宝玉,我问你:至贵者宝,至坚者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请依据原著,谈谈你对宝玉的“贵”与“坚”的理解。‎ ‎【答案】‎ 宝玉的“贵”是指“天地间,人为贵。”宝玉对于女性的爱护,怜惜,都是他的可贵之处。宝玉的“坚”是指“情比金坚”,是黛玉所期望的情之坚贞与厚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和积累的综合能力。该题意在指导学生去阅读文学名著。名著阅读需要积累大量的人物形象,这要靠我们平时的阅读积累。积累的方式主要是摘抄和理解分析。本题要求依据原著,谈谈你对宝玉的“贵”与“坚”的理解。‎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一进来黛玉便笑道:“宝玉,我问你,你又何贵?尔有何坚?”宝玉竟不能答。“天地间,人为贵。”宝玉对于女性的爱护,怜惜,都是他的可贵之处。此时的宝玉尚年少,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可贵之处,他只是凭着本性的善良与公平来处世而已 ,但是聪慧过人的黛玉却看懂他的珍贵之处。所以,在她眼里宝玉至贵。这是黛玉眼里你有何贵的深意。是问宝玉,也是肯定宝玉。可惜,宝玉不能解。再来,尔有何坚?古人言道“情比金坚”,黛玉要的爱情是什么?孤标傲世携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此时的宝玉尚未成熟,他对黛玉的爱还没有上升到知己的层次。几千年的文化底蕴里始终鄙视女性。男人对女人的爱绝大多数都停留在门第之中,极难有人引以为知己。但黛玉自幼家学渊源,饱读诗书,她的思想境界远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深远,此时的宝玉亦不能觉。正因为尚未觉,所以不能体会黛玉所期望的情之坚贞与厚重。‎ ‎【点睛】名著阅读积累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从学生备考的实际出发,可以积累以下方面的内容:‎ ‎1、作家作品常识,包括作家字号、时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朝代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 ‎2、作品的故事梗概,重要章节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等。‎ ‎3、作品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 ‎4、作品的大致主旨。‎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春节在古代称为正旦、元日、元旦等,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才开始的。【乙】从本质意义上说,春节根源于上古先民的时间感受与时间意识。【丙】古人以天文、物候及人事活动等作为时间变化的重要参照,年的时间周期概念应该在夏商周三代以前就已经为人们所掌握。【丁】年是农业社会的时间标志,体现着农人的生活节律。春节处在年度周期与四季循环的新旧交替时间关口,其节俗丰富、生动,充满了人性伦理之美、情感之美、艺术与智慧之美。‎ 春节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世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的一部分,享受、保护、展示春节文化是中国人的责任与义务。‎ ‎①将下面的句子填入原文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春节的产生与古代历年概念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A.【甲】 B.【乙】 C.【丙】 D.【丁】‎ ‎②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哪一种修改是正确的?为什么?‎ 修改一:春节不仅是一宗巨大的中国文化遗产,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修改二:春节不仅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宗巨大的中国文化遗产 ‎【答案】① B ②“修改一”正确。理由:“不仅……也”是递进关系,因为“世界”的范围比“中国”大,所以先说“中国文化遗产”,再说“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解析】‎ ‎【详解】①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准确把握语段的话题,全面理解语段的整体意思;二是仔细分析判断各句的语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三是权衡上下文内容的逻辑关系与语意衔接。‎ 由句子“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才开始的”可知,提到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开始的时间,由句子“从本质意义上说,春节根源于上古先民的时间感受与时间意识”可知,具体解释了称为“春节”的原因,所以句子放在“乙”处起到连接前后句的作用。‎ 故选B。‎ ‎ ②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解答时可运用紧缩法,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毛病,修饰语内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语病是“语序不当”,“不仅……也”是递进关系,因为“世界”的范围比“中国”大,按照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的逻辑关系,要先说“中国文化遗产”,再说“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修改一”正确。‎ ‎【点睛】‎ 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2.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是高中必读书。有的同学不爱读书,请你选择其中的一部作品,写一段话来为它“代言”,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要求:符合原著,有感染力。150-200字。‎ ‎②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2020年5月1日全面施行,届时全市将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请你参照下面的分类标准,写一则顺口溜,向居民宣传相关的分类知识。要求:朗朗上口,易记诵。不超过100字。‎ 可回收物:报纸、纸箱、饮料瓶、易拉罐等 厨余垃圾:菜叶菜帮,剩饭剩菜,果皮树叶等 有害垃圾: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油漆等 其他垃圾:如保鲜膜、塑料袋、纸巾等不属于上述三类的 ‎③语文课上有“你来描写,我来猜诗”的互动环节,请你从下列诗句中选择其一,写一段文字描绘画面,让其他同学能猜出你描述的诗句。要求:描写生动具体,不出现诗句中的字。不少于100字。‎ ‎(a)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b)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 ‎(c)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答案】①《老人与海》是一本让你很快理解什么是执着,什么是坚强的书。通过和大鱼的斗争,老人所展现出的毅力和勇气是无畏的。老人和大鱼的斗争结果是被打败了,可是在老人的人生中,却并未失败。每个人在自己的奋斗生涯中,都可能被打败,但如若你提前放弃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恰好,海明威通过了《老人与海》向我们揭示:人总要遇到挫折,但在每一次的抗争中,都不能放弃,勇敢拼搏和抗争,最终你自然会获得五星的胜利。‎ ‎②绿厨厨,黄其其,红危危,蓝宝宝; 报纸、纸箱、易拉罐可回收,丢蓝色;‎ 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油漆有危害,丢红色;‎ 菜叶菜帮,剩饭剩菜,果皮树叶是绿色;‎ 保鲜膜、塑料袋、纸巾其他用灰色。‎ ‎③(a ‎)一片白雪皑皑的天地下,天空飘着雪,没有一点声音,一片沉寂,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动物的身影已经不见,所有道路都不见鞋的印记。树枝被打扮得像美丽的白珊瑚,地上也盖上了一条长长的白地毯,那么纯洁,那么晶莹,大雪把大地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b)竹子往下深深的扎进了石缝中,土壤和稀少,于是便往四周延伸开来,紧紧地握住脚下的泥土,努力生长,面对风吹雨打依然坚强挺拔,伸开枝叶,吸收阳光。在一个夜晚,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因为已经深入泥土中,所以才没有被狂风吹走。‎ ‎(c)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行船?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尽管风高波急,那激起的波涛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行船,连船只行进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却以同它们的拼搏为乐。‎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微写作的题目虽然字数少,但考查考生快速成文的能力和文字水平,体现了对记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技巧具体运用能力的考查。‎ ‎①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对名著有一定的熟悉程度,包括主题、主要情节、人物等,并对名著中的某些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和感悟。考生平时要注意对名著的阅读和思考。解答本题要从所给作品当中选择自己熟悉的典型人物,明确人物类型,要有明确的概括人物特征的词语,表达对他们的感情。这就要求对人物的典型意义有所认识,还要注意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只有这样写出来的话才能为它“代言”,有感染力,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 ‎②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要求写一则顺口溜,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要达到朗朗上口,易记诵的目的,就要注意押韵和通俗易懂的特点,还要注意字数要求,不能过长,这样不容易记忆。‎ ‎③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此题是对诗句画面的描写,而且描写的内容不能偏离诗句内容,不然就不好猜出诗句,描写的语段中还不能出现诗句中的字,字数不少于100字。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重点描写有关“大雪”的画面,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描写的是“竹子”,诗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描写的是在激流中“游泳”的画面。‎ ‎【点睛】微写作的考查要求常常与表达方式、修辞、句式、人称、角度等语言表达联系起来。从本质上说,微写作是语言综合运用题。微写作的形式多样化,可以改写、扩写、缩写、仿写以及种种片段性写作。‎ ‎23.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题目一:‎ 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以远古时人们用来辨识方位的星斗命名为“北斗系统”;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和太阳监测计划,以古代神话人物命名为“嫦娥工程”“夸父计划”;中国南海深海科考发现的古热液区,以《庄子》寓言中的典故命名为“南溟”;中国自主研发的首颗超音速反舰导弹,用毛泽东诗词中的名句命名为“鹰击”……‎ 我们用艰辛的努力和辉煌的成就将先辈们的想象与预言化为现实,我们用这些地地道道中国味儿的名字与先辈们产生跨越时空的共鸣,这是中国人才能理解的“中国式浪漫”。‎ 请以“中国式浪漫”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题目二:‎ 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晶晶”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头部的绿叶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精神。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吉祥物“冰墩墩”是一只穿着超能量冰晶外壳的大熊猫,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从2008年到2022年,北京将成为世界首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如果福娃晶晶遇到了冰墩墩,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请展开想象,以“福娃晶晶与冰墩墩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有细节,有描写。‎ ‎【答案】例文:‎ 中国式浪漫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科技发展也是如此,如果忘记了昨天的来路,那么就很难找到明天的出路。当前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我们牢牢记着“伴着人文来,带着人文去”的理念,与先辈们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鸣,体现了“中国式浪漫”。‎ 人文精神助推科技发展,为科技发展照亮前路。‎ 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的故事妇孺皆知,这些神话也给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灵感,为他们指明攻关的方向。我们知道,解答一道难题不容易,但是命制一道好题更难。解题时只需要找到命题人设定的方向,而命题却如在荆棘丛深处拓荒,在无路处开路,然后再将开出的路巧妙隐蔽起来让我们去探索。科研方向的制定和科研课题的确立也是这样,我国科技工作者正是在嫦娥和夸父等人文之光和追梦精神的照耀下,确立了开展外太空研究的课题。航天登月探测器取名“嫦娥”,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取名“夸父计划”,可谓实至名归,不足为奇。科技是花,人文是根,根深才能花繁;科技是体,人文是魂,体健要靠魂安。只有筑牢人文底蕴的根基,科技发展才能大展雄风。‎ 科技发展传播人文精神,携人文精神走向未来。‎ ‎“墨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科学家,最早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观点,并进行了小孔成像的实验。将中国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命名“墨子号”,既是为了纪念墨子在早期物理光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也体现了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华为公司”的寓意乃是中华有为,“鸿蒙”是创世之初自然界中能化育和生成万物的元气,以她来命名,象征着华为操作系统集聚了自然界的元气,具有无限生机和远大发展前景的意思。“神舟”是神奇的天河之舟的意思,寄予着中国航天人遨游太空,泛舟银河的美好梦想。以传统文化命名科技发展,寓意深远,弘扬了传统文化,彰显了中国特色。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每一项科技发展都是对人文精神的传播和传承,古老的人文精神必将搭载着科技发展之神器走向未来。‎ ‎“却顾所来路已深,科技深处觅人文。人文若想贯古今,借助科技才是真。”让人文照亮科技的前路,让科技传播人文的光辉。科技和人文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比翼齐飞。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科研事业必定能在“科技与人文齐飞,创新共诗意一色”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让我们用这些地地道道中国味儿的名字与先辈们产生跨越时空的共鸣吧,这才是“中国式浪漫”。‎ ‎【解析】‎ ‎【详解】本题重点考查写作能力。‎ 审题:本题属于材料作文,这种命题形式的主要特点是:给材料不给话题。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全面理解材料,意味着要对本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作一个全面的理解,把材料看透、看全。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侧面”是指材料的内容层次,“角度”是指材料含意的出发点,“角度”包含在“侧面”之中。本题综合考查了考生的审题能力、构思能力、人文情怀和写作能力,符合高考“立德树人”的命题导向。考生审题立意时既要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为当前的科技发展注入的人文精神,又要思考当前的科技发展对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进一步传播和弘扬,将立意重点放到对二者关系的探究上。审题的基本思路是求同存异,也可以在“同”的基础上,针对其“异”分解论证。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和太阳监测计划、中国南海深海科考发现的古热液区以及中国自主研发的首颗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命名,都富有传统文化的浓厚色彩,其中有着承继优秀传统文化的考量。我们用艰辛的努力和辉煌的成就将先辈们的想象与预言化为现实,我们用这些地地道道中国味儿的名字与先辈们产生跨越时空的共鸣,这是中国人才能理解的“中国式浪漫”,材料引导考生对传统文化承继问题进行思考,这与当下整个中国对传统文化承继的呼声相契合,有很强的时代性。‎ 立意:‎ ‎(1)让传统文化浸润我们的心灵 ‎(2)承继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 ‎(3)承继优秀传统文化,是企业的良心。‎ ‎(4)让传统文化照亮民族复兴之路。‎ ‎(5)科技发展携带着人文气息才更能彰显中国特色。‎ ‎(6)中国传统文化在科技领域焕发新的生机。‎ ‎(7)中国科研人浪漫的人文情怀助推了科技发展 ‎(8)科技能沟通过去与未来,带着人文精神走向未来。‎ ‎(9)科技发展能将古老的梦想变成现实。‎ 素材:‎ ‎(1)中国文化与中国智慧一脉相承。古代许多科学家,为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墨子、张衡、祖冲之、沈括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科学家。在技术等硬件设备不够完善时,科学家们用孜孜以求的工匠精神,发明创造一系列产品,设计社会各个领域,改善了生活,改变人们的认知,解放劳动力,推动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些成就至今仍然影响我们,为现代科技的垫脚石。它们无一不丰富中华文明、凝聚智慧,充分体现中华的文化自信。‎ ‎(2)人文是科技发展的垫脚石。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它体现我们祖先先进的价值观。一切科技的进步和发展都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上,满足社会需求。科学家沈括的祖父是官员,父亲是进士,家里的读书气氛特别浓,藏书多。他很小就读完这些书并随父亲去过很多地方,接触不同的社会层面,培养了对自然敏锐的观察力,最终参与了浑天仪制作、改造浮漏、景观三仪,数学方面创立“隙积数”等研究,大大推时代发展与进步。由此可见,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科技的探索与发展。‎ ‎(3‎ ‎)现代科技传承了中国智慧。当今科技飞速发展,满足对自然等各领域的探索。“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夸父计划”,中国航天登月探测器“嫦娥”等名字,无一不是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推崇和认同,既表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又表明中国智慧对世界的新贡献。正如科学家潘建伟所说“卫星名字取自于我国科学家先贤,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墨经》里记载了小孔成像原理,正是光学中非常重要的原理,为量子通信打下一定基础。所以用“墨子号”命名,和卫星本身意义相符,也体现了文化自信。‎ ‎(4)在祖国日益强大的时代进程中,要铭记祖先为我们奠定的基石,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才是对文化最好的传播。没有文化,就没有科技;科技与人文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科技是人类思想的体现,埃及的金字塔,欧洲的大教堂等。科技需要人文,人文离不开科技;为科技注入文化,这是文明的发展与创新,是文明自信的标志。‎ ‎(5)尽管科技让人类生活变得便捷高效,但也能对人类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这就需要用正确的人文观判断。只有与现实的科技紧密相联的人文观才知道正确运用新科技,让科技造福人类,而不是伤害。让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继续创造中国智慧吧!‎ 结构层次:文章开篇提出观点:“伴着人文来,带着人文去”,与先辈们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鸣,体现了“中国式浪漫”。文章接下来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人文精神助推科技发展,为科技发展照亮前路;科技发展传播人文精神,携人文精神走向未来。文章结尾呼吁并点题:让我们用这些地地道道中国味儿的名字与先辈们产生跨越时空的共鸣吧,这才是“中国式浪漫”。‎ ‎【点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