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期半期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学术界大致有两种界定:广义上,以题材分,指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严格意义上,以作家分,指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不管哪一种界定,少数民族文学最基本的含义应该是以少数民族为创作对象的文学。当然,少数民族文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以少数民族为写作题材,还在于它能够通过文学的形式传达一个民族的心声、介绍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交流,对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融合起到积极作用。无疑,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对于促进各民族的理解、提振各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构建中国边疆的文化软实力、对外产生文化影响,都有重要的意义。‎ 少数民族作家存在着身份认同和自己的民族文化立场问题,其优点在于他们成长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对本民族的文化从意识、价值到社会、物质等各个层面都有优先于其他民族的体验,这样使他能够写出深刻反映本民族的文学作品。然而,无论是哪个民族的作家,只要能深入少数民族的生活都能够进行创作,也完全有可能产生好的文艺作品,例如雷振邦创作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音乐脍炙人口、经久不衰。因此,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并不完全是由作家的身份决定的。少数民族文学首先应该是少数民族题材文学,其次才是作家身份文学。如果少数民族文学成为一种作家的身份文学,那么,少数民族文学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以身份和身份认同作为标志,也可能对作家的视野和思维造成不可避免的局限,从而带来创作的局限性。‎ 对于少数民族作家来说,处理好身份认同的平衡点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必须要有自我身份认同,这样才能立足于民族文化的立场,深入思考和挖掘文化的精髓,从中吸取创作的养分;另一方面应该淡化少数民族的身份,立足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去思考人类共同的关注和命运,写出一部民族心灵史的同时也表达出人类共同的兴趣、心灵的共鸣和共同的关注;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去认识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的理解和文化交融。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在于固守自己的民族身份和认同,目的在于用本民族的文化资源与世界对话,如果丧失了这些资源,一个少数民族作家也就没有了和世界对话的资本。只有立足本民族的文化资源,同时又形成不同民族相向而行的共同文化、满足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文化需求,少数民族文学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 27 -‎ 要使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迈向一个新的繁荣阶段,我们必须走出两个误区:一是关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思维误区。事实上,民族的只有走向世界才是世界的,如果没有走向世界,那么永远都是民族的,而并非世界的。因此并非固守民族的立场就可以成为世界的,这样的结果是会被世人边缘化,走向自我消亡。二是关于主流和非主流问题。少数民族文学常常被看作是非主流,由此产生了长期的关于主流与非主流的争论。产生这种思维误区是因为没有认清主流和非主流的根本考量在于社会的认知度和认同度,认知度高、认同度大、阅读面广的文学作品必然成为主流,包括少数民族文学也是一样的。而没有认知度和认同度的文学,必然成为非主流,被边缘化,这对于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都是一样的。因此少数民族文学必须立足于自己的民族文化资源,同时具有世界的视野和人类共同的关注,用少数民族文化这只手去拨动人类共同的心弦,用少数民族的声音去震撼人类共有的心灵,才是根本的繁荣之道。‎ ‎(摘编自《光明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少数民族作家成长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因此他能够写出更深刻反映本民族的文学作品。‎ B. 为了能用本民族的文化资源与世界对话,少数民族作家必须固守自己的民族身份和认同。‎ C. 只有立足本民族文化资源,与其它民族的文化一同前行,少数民族文学才能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D. 即使社会的认知度高、认同度大、阅读面广,少数民族文学也不一定就能成为主流文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从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界定及其文化价值谈起,进而围绕如何繁荣少数民族文学展开论述。‎ B. 文章第二段以雷振邦为例,意在论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离不开作家的身份认同和民族文化立场。‎ C. 文章主体从作家身份认同的角度来展开论述,剖析优点和局限,重在论述如何处理好平衡点。‎ D. 文章最后澄清了两个认识误区,指出民族只有走向世界才是世界的,明确了主流与非主流的考量标准。‎ ‎3. 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本文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 A.‎ - 27 -‎ ‎ 汉族作家迟子建创作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描述了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族人的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其文学主题具有史诗品格与世界意义,被媒体称为“最值得期待的书”之一。‎ B. 白族女作家景宜创作的《茶马古道》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茶马古道上的各族儿女在民族存亡生死关头,化解民族恩怨,共同团结抗战的壮丽画卷,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 C.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扛枪戍边部队作家和地方的其他民族作家,创作出了一批反映云南边疆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和各民族风土人情味的作品,为当时文坛瞩目。‎ D. 藏族作家阿来1994年创作完成反映藏族地区文化风貌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直到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慧眼识珠,这一优秀作品才得以出版,至今已累计销售达100多万册。‎ ‎【答案】1. B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他能够写出更深刻反映本民族的文学作品”是错误的。由原文“有优先于其他民族的体验,这样使他能够写出深刻反映本民族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哪个民族的作家,只要能深入少数民族的生活都能够进行创作,也完全有可能产生好的文艺作品”可知,没有表达出与非本民族的作家相比本民族作家“更深刻”,无中生有。‎ C项,“与其它民族的文化一同前行”是错误的。由原文“只有立足本民族的文化资源,同时又形成不同民族相向而行的共同文化、满足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文化需求,少数民族文学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可知,应该形成同民族相向而行的共同文化。‎ D项,“少数民族文学也不一定就能成为主流文学”是错误的。由原文“认知度高、认同度大、阅读面广的文学作品必然成为主流,包括少数民族文学也是一样的”可知,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也有可能成为主流。‎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 - 27 -‎ 项,文章第二段以雷振邦为例,意在论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并不完全是由作家的身份决定的。‎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论证的是少数民族文学的生存困境,籍籍无名的作家即使创作出很好的作品,想要进入读者的视线也不容易。并不能证明本文的观点:少数民族文学如何实现繁荣。‎ 故选D。‎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3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就“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发表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度,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点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习总书记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2017年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扭住乡村振兴这个“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现农业全面升級、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就能为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結构画上句号,为举世瞩目的中国梦写下惊叹号。‎ ‎“先立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体系。束纲张目,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才能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好做实。‎ ‎(摘编自2019年03月《湖南日报河南日报》)‎ 材料二:‎ ‎2000-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及增长率 - 27 -‎ ‎(摘自2018年02月9日《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研究与国情分析报告》)‎ 材料三:‎ 近年来,新疆哈密市五堡镇坚持以乡村旅游引领乡村振兴,基本形成环境因乡村旅游更美丽、产业因乡村旅游更兴旺、百姓因乡村旅游更富裕的乡村振兴发展态势。‎ 近日,在伊州区五堡镇吐格受博依村,一场中式面点培训课程正在村委会进行,这场培训是五堡镇为镇里旅游业发展培训后备餐饮人才。吐格曼博村村民阿木提参加了这次培训。阿木提原是吐格受博依村的贫困户,2016年五堡镇举办了首届桑葚节,大批外地游客蜂拥而至,吃饭、住宿都不能滿足游客需求,阿木提由此找到了商机,开办起农家乐,第一年就盈利8万元,2018年收入达到10余万元。‎ 旅游业发展也促进了五堡镇生活环境的改变。为了吸引游客,改变公共服务设施,五堡镇加大公厕等公共设施建设,并制定各项制度改善乡村卫生环境。如今,走进五堡镇,現代感十足的街道,整洁美观的院落,美丽的新农村景象跃然眼中,吸引了八方游客前来观光游。‎ ‎(摘编自2019年03月17日央广网)‎ 材料四:‎ ‎2018年10月12日,四川美术学院成立艺术与乡村研究院。该研究院下设乡村建设与环境研创中心、艺术与社会创新中心,将以具体实践案例和项目为体,积极促进理论和研创成果落地,以艺术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四川美术学院整合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新媒介美术创作实验室、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西部文化遺产与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高校创新工程中心等校内外资源,成立艺术与乡村研究院,汇聚中外艺术与乡村研究人才,构建跨学科的学术团队,搭建跨文化的学术平台,开展在地性的学术探讨。‎ 长期以来,学校在乡村民居营建、乡村风貌改造、乡村文化生态调查和当代艺术走入乡村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 27 -‎ ‎(摘编自2018年10月13日新华网)‎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当长一段时间来,我国城乡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相比城镇居民有较大的差距。从2000年至2016年,这种差距呈现不断加大的趋势。‎ B. 从2000年到2016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总体上呈逐年递增的态势这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走势相一致。‎ C. 在2008年至2016年的大部分年份中,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接近或高于域镇居民,农村经济呈現出较强的増长动力。‎ D. 2000年以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城镇相比,差距总体加大,这表明农村经济发展要追赶城镇需要更多更强的经济增长源,而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小康中国的成色,就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秉纲张目,统筹谋划,科学推进。‎ B. 如今新疆哈密市五堡镇环境美丽,多产业并举,百姓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成为促进乡村旅游的重要途径。‎ C. 乡村振兴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等方面的全面振兴,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和政策体系是必要的制度保障。‎ D. 搭建文化学术平台,开展针对性的学术探讨,让艺术走进乡村,是艺术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探索,也有利于乡村振兴实践工程的品质提升。‎ ‎6.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哪些方面的共同努力?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述这些方面分别是如何努力的。‎ ‎【答案】4. D 5. B ‎ ‎6. ①国家规划: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谋划,科学推进:②乡村实践:努力挖掘地域性优势,积极寻找有特色的乡村振兴途径;③文化助力:发挥学院文化艺术优势,以具体实践案例和项目为载体,多种形式助力乡村振兴。‎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材料二,再与选项内容进行比对。本题中,D - 27 -‎ 项,“这表明农村经济发展要追赶城镇需要更多更强的经济增长源,而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错误,选项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理解错误,材料一中提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并不是“农村经济发展要追赶城镇需要更多更强的经济增长源”,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B项,“如今的新疆哈密市五堡镇……多产业并举”错误,材料中只提及五堡镇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振兴成为促进乡村旅游的重要途径”错误,手段和目的倒置,“乡村旅游”是途径,“乡村振兴”是目的,应该是“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哪些方面的共同努力?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述这些方面分别是如何努力的”,然后到材料中圈出直接指明该如何去做的文字,还可以圈出成功的案例,根据其成功的经验进行概括。从材料一来看,“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点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2017年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体系”“束纲张目,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才能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好做实”,这是从国家层面给出的制度保障;如材料三以五堡镇为例,“以乡村旅游引领乡村振兴,基本形成环境因乡村旅游更美丽、产业因乡村旅游更兴旺”“2016年五堡镇举办了首届桑葚节”,这是乡村成功实践的例子,可见应该挖掘地域的优势,展现地域的特点;如材料四,“四川美术学院成立艺术与乡村研究院。该研究院下设乡村建设与环境研创中心、艺术与社会创新中心,将以具体实践案例和项目为体,积极促进理论和研创成果落地,以艺术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学校在乡村民居营建、乡村风貌改造、乡村文化生态调查和当代艺术走入乡村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这是文化对乡村振兴的帮助。考生可以依据这些内容从国家制度、乡村特色以及文化帮助等方面分析作答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五九(注)‎ 老舍 - 27 -‎ 张丙,瘦得象剥了皮的小树,差不多每天晚上来喝茶。他的脸上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只有一对深而很黑的眼睛,显出他并不是因为瘦弱而完全没有精力。当喝下第三碗茶之后,这对黑眼开始发光;嘴唇,象小孩要哭的时候,开始颤动。他要发议论了。‎ 他的议论,不是有统系的;他遇到什么事便谈什么,加以批评。但无论谈什么事,他的批评总结束在"中国人是无望的,我刚说的这件事又是个好证据"。说完,他自动的斟上一碗茶,一气喝完;闭上眼,不再说了,显出:"不必辩论,中国人是无望的。无论怎说!"这一晚,电灯非常的暗。张丙来了,看了看屋里,看了看电灯,点了点头,坐下,似乎是心里说:“中国人是无望的,看这个灯;电灯公司……”‎ 第三碗茶喝过,我笑着说:“老张,什么新闻?”‎ 出我意料之外,他笑了笑--他向来是不轻易发笑的。“打架来着。”他说。‎ ‎“谁?你?”我问。‎ ‎“我!”他看着茶碗,不再说了。‎ 等了足有五分钟,他自动的开始:“假如你看见一个壮小伙子,利用他身体气力的越,打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你怎办?"‎ ‎“过去劝解,我看,是第一步。”‎ ‎“设若过去劝,他自然是停止住打,而嘟囔着骂话走开;那小孩子是白挨一顿打!你想,过去劝解是有意义的吗?”他的眼睛发光了,看看我的脸。‎ ‎“我自然说他一顿,叫他明白他不应当欺侮小孩子,那不体面。”‎ ‎“是的,不体面;假如他懂得什么体面,他还不那样做呢!”‎ ‎“那末,你以为应当立刻叫他受惩罚,路见不平……那一套?”我知道他最厌恶武侠小说,而故意逗他。果然不出我所料,他说:“别说《七侠五义》!我不要做什么武侠,我只是不能瞪着眼看一个小孩挨打;那叫我的灵魂全发了火!更不能叫打人的占了全胜去!我过去,一声没出,打了他个嘴巴!”‎ ‎“但是,”我问:“你打了他,他一定还手,你岂是他的对手?”我很关心这一点,因为张丙是那样瘦弱的人。"那自然我也想到了。这种人,善于利用筋肉欺侮人的,遇到自家皮肉上挨了打,他会登时去用手遮护那里,在那一刻,他只觉得疼,而忘了动作。及至他看明白了你,他还是不敢动手,因为他向来利用筋肉的优越欺人,及至他自己挨了打,他必定想想那个打他的,一定是有些来历;因为他自己打人的时候是看清了有无操必胜之券而后开打的。”‎ 他不言语了,我看得出,他心中正在难受——难受,他打了人家一下,不用提他的理由充足与否。‎ - 27 -‎ ‎“他打人,人也打他,对这等人正是妥当的办法;人类是无望的,你常这么说。”我打算招他笑一下。‎ 他没笑,只轻轻摇了摇头,说:“这是今天早晨的事。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我又遇见他了。”‎ ‎“他要动手了?”我问,很不放心的。‎ ‎“动手打我一顿,倒没有什么!叫我,叫我——我应当怎样说?——伤心的是:今天下午我遇见他的时候,他正拉着两个十来岁的外国小孩儿;他分明是给一家外国人作仆人的。他拉着那两个外国小孩,赶过我来,告诉他们,低声下气的央告他们:踢他!踢他!然后向我说:你!你敢打我?洋人也不打我呀!然后又向那两个小孩说:踢!踢他!看他敢惹洋人不敢!”他停顿了一会儿,忽然的问我:“今天是什么日子?”‎ ‎“五九!”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泪流下来了。‎ ‎“呕!”张丙立起来说:“怪不得街上那么多的‘打倒帝国主义’的标语呢!”‎ 他好象忘了说那句:“中国人没希望,”也没喝那末一碗茶,便走了。‎ ‎【注】这篇小说是老舍为“五九”国耻日而写的,发表于1931年10月《齐大月刊》。“五九”即1915年5月19日,就是在这一天,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了“二十一条”卖国条约,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日运动,人们把5月9日定为国耻纪念日。‎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五九”为题,不同手现代小说以人物、事件、物象等为题的惯常用法,标题的陌生化既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引发了读者对小说主题的思考。‎ B. 张丙“只有一对深而很黑的眼晴”,表明他对国人国事并未失去热情。“这对黑眼开始发光;嘴唇,像小孩要哭的时候,开始颤动”,表明他内心的愤恨、不平和痛苦。‎ C.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线素人物,与张丙十分熟悉,起到了组织情节的作用,而“我”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思想倾向和个人情感。‎ D. 小说取材于市民的日常生活,不仅表现了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而且将笔触延伸到对民族精神的挖掘和对民族命运的思考。‎ ‎8. 小说中说“出我意料之外”,小说中张丙有哪些“出我意料之外”的言行?以此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9. 小说的主体部分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推进,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①在“‎ - 27 -‎ 我”问他有什么新闻时,不轻易发笑的他笑了笑,他为自己能教训欺小孩子的壮小伙而自豪,表明他天性善良。②他平时“最厌恶武侠小说”“不要什么武侠”,而当他看到壮小伙欺负小孩时能有侠义之举,这凸显了他打抱不平、正义勇敢的形象。③他没有说“中国人没希望”,也没有喝那一碗茶,就走了,而平时“中国是无望的”是他批评的结束语,这异乎寻常的言行,既揭示了他敢怒敢言、关心国事的一面,又反映出他从懦弱、沉沦走向觉醒的精神变化。 ‎ ‎9. 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小说情节清晰紧凑。②生动刻画人物形象。张丙善良、勇敢、正义、从沉沦走向觉醒的市民形象,打小孩的壮小伙卑躬屈膝、欺压同胞的洋奴形象通过“我”与张丙的对话得以凸显。③提升读者阅读体验。小说中人物的对话将真实情景再现,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④点明小说的时代主题。小时结尾点出“五九”,借人物之口表现“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主题。‎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C项,“而‘我’没有表现出自己思想倾向和个人情感”分析有误。小说倒数第三段“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泪流下来了”,“我”是因那个奴颜婢膝的壮小伙子而落泪,是因街上“打倒帝国主义”的标语而感动落泪,这些都表现出了“我”的个人情感和思想倾向。‎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本内容,分析人物形象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概括相关内容,在根据相关内容赏析人物形象。如本题“小说中说‘出我意料之外’,小说中张丙有哪些‘出我意料之外’‎ - 27 -‎ 的言行?以此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答题时,考生要先找到与题干中所说“出我意料之外”相关内容,如“出我意料”“果然不出我所料”,然后取出前后张丙的表现,在根据这些表现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如第一处“出我意料,他笑了笑——他向来是不轻易笑的”,不怎么笑的张丙笑了,这与他刚刚做的事情有关,从下文他的讲述中,我们知道,张丙是未来自己能教训欺负小孩的壮小伙而“笑”,这“笑”中表现出张丙为自己的做法而自豪,体现出张丙善良的天性;第二处,“我知道他最厌恶武侠小说,而故意逗他。果然不出我所料,他说:‘别说《七侠五义》!我不要做什么武侠,我只是不能瞪着眼睛看一个小孩挨打;那让我的灵魂发了火!更不能叫打人的占了全胜去!我过去,一声没出,打了他个嘴巴!’”平时最厌恶武侠小说且不要什么武侠的张丙看到不平之事——壮小伙欺负小孩时有侠义之举,这表现出任务性格中正义勇敢的特点;第三处,文章开头说“他的议论,不是系统的。他遇到什么事便谈什么事,加以批评。但无论谈什么事,他的批评总结束在‘中国人是无望的,我刚说的这件事又是个好证据’”,而文章结尾说“他好像忘了说那句‘中国人没希望’”,开始时“无望”的评价表现出人物虽然关心国事但非常懦弱,而最后的表现说明他从这种懦弱中走了出来,走向觉醒,敢怒又敢言。答题时,考生围绕概括出来的“出我意料”的事进行分析概括人物形象即可。‎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把握小说情节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主体部分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推进,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考生要分析人物对话的内容,再分析这些内容对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造、主旨的揭示以及对读者的影响等方面的作用。从文中来看,主体部分“我”与张丙的对话主要是说张丙看到壮小伙打小孩而路见不平这件事情,在两人的对话中,张丙在该事件中表现出的善良、勇敢、正义等说明张丙已经不是文章开始所写的那个在现实中沉论、对中国不报希望的人了,展现出人物的转变,从沉论走向觉醒,同时在叙述中我们也看到了那个形体壮硕的小伙子在弱小国人面前的强霸、在外国人跟前的卑躬屈膝的洋奴形象,“我”和张丙的对话凸显了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点,从情节的发展角度来看,“我”与张丙的对话展示了事件的过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变化。从主题的角度来看,张丙最后“停顿了一儿,忽然问我:‘今天是什么日子?’,‘五九!’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泪流下来了。‘噢!’张丙立起来说,‘怪不得街上那么多的打倒帝国主义的标语呢!’”再结合注释“‘五九’即1915年5月19日,就是在这一天,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了二十一条卖国条约”可知,在人物的对话中交代了小说的时代主题,通过张丙之口点明“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这一主题。考生围绕这些方面答题即可 ‎【点睛】解答人物形象赏析类题,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1.是“概括”还是“分析”。“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性格特点即可,“分析”题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字分析。2.是性格特点还是形象特点。性格特点包括人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较宽泛内容的特点,而形象特点则主要以“性格特点”为中心,还包括人的外在形象(肖像)、身份、地位、职业等内容的特点。用语不同,回答的内容也不同。分析人物形象特点,要由表及里,由外在形象特点到内在思想性格特点。规范答题1.‎ - 27 -‎ 概括题与分析题的不同答题思路。概括题只要分点列出即可,点与点间不能交叉。2.分析题有两种思路:①概括→分析:用几个关键性的词语高度概括出人物性格的特点,然后在小说中找到相关依据,概要分析。②分析→概括:先列出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后概括出人物性格特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夏竦,字子乔,江州德安人。竦资性明敏,好学,自经史、百家、阴阳、律历,外至佛老之书,无不通晓。为文章,典雅藻丽。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数言竦材命教书资善堂未几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史成,迁户部。景灵宫成,迁礼部郎中。‎ 后二年,徙邓州,又徙襄州。属岁饥,大发公廪,不足,竦又劝率州大姓,使出粟,得二万斛,用全活者四十余万人。仁宗即位,迁户部郎中,徙寿、安、洪三州。‎ 竦材术过人,急于进取,喜交结,任数术,倾侧反覆,世以为奸邪。当太后临朝,尝上疏乞与修《真宗实录》,不报。既而丁母忧,潜至京师,依中人张怀德为内助,宰相王钦若雅善竦,因左右之,遂起复知制诰,为景灵判官、判集贤院。‎ 竦雅意在朝廷,及任以西事,颇依违顾避,又数请解兵柄。改判河中府,徙蔡州。庆历中,召为枢密使。谏官、御史交章论:“竦在陕西畏懦不肯尽力,每论边事,但列众人之言,至遣敕使临督,始陈十策。尝出巡边,置侍婢中军帐下,几致军变。元昊尝募得竦首者与钱三千,为贼轻侮如此。今复用之,边将体解矣。且竦挟诈任数,奸邪倾险,与吕夷简不相能。夷简畏其为人,不肯引为同列,既退,乃存之以释宿憾。陛下孜孜政事,首用怀诈不忠之臣,何以求治?”‎ 竦以文学起家,有名一时,朝廷大典策累以属之。其为郡有治绩,喜作条教,于闾里立保伍之法,至盗贼不敢发,然人苦烦扰。治军尤严,敢诛杀,即疾病死丧,拊循甚至。尝有龙骑卒戍边郡,剽,州郡莫能止,或密以告竦。时竦在关中,俟其至,召诘之,诛斩殆尽,军中大震。其威略多类此。‎ ‎(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数言竦材/命教书资善堂/未几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 B.‎ - 27 -‎ ‎ 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数言竦材/命教书资善堂/未几/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 C. 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数言竦材/命教书资善堂/未几/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 D. 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数言竦材/命教书资善堂/未几/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 ‎11. 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领,兼任官职的意思,与之意义相同的还有“兼”;“署”“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B. 起复,封建时代,官吏有丧,守丧未满期而重新起用,称作“起复”。也可以指降职或革职后重被起用。文中指的是第一个意思。‎ C. 斛,容量单位,南宋以前,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作五斗一斛。‎ D. 户部,六部之一,负责全国税收、土地、户籍、外交等事务,其主官为侍郎。‎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夏竦聪敏好学,富有才华。他多识古文,涉猎广泛,写文章辞藻华丽,经常执笔朝廷大典的策书。‎ B. 夏竦才智过人,但反复无常,世人以他为奸邪。庆历间,被言官御史们交相上奏,认为不能任用他。‎ C. 夏竦体恤民情,祛除社会流弊。在襄州时,他开仓赈灾,又以身示范,带领本州大姓捐粟救灾。‎ D. 夏竦治郡有方,治军严厉。他立保伍之法,控制了盗贼的行为,又诛杀剽掠的士兵,让军中大震。‎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而丁母忧,潜至京师,依中人张怀德为内助,宰相王钦若雅善竦,因左右之。‎ ‎(2)竦在陕西畏懦不肯尽力,每论边事,但列众人之言,至遣敕使临督,始陈十策。‎ ‎【答案】10. B 11. D 12. C ‎ ‎13. (1)不久母亲去世守丧,暗中到京城,依附宦官张怀德为内助,宰相王钦若很欣赏夏竦,因而以他为左右侍从。‎ ‎(2)夏竦在陕西畏缩懦弱不肯尽力,每次议论边事,只列陈大家的言论,到朝廷派敕使前来督促,才陈述十策。‎ ‎【解析】‎ ‎【10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封”是动词,宾语是“庆国公”,“仁宗初"是时间状语,应单列,在“出”和“封”之间断开,排除AC;“为”“兼领”是连动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句子翻译为:“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几次说夏竦的才能,命夏竦在资善堂教书。不久,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升任尚书礼部员外郎”。‎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户部,……负责外交等事务”错。外交是礼部的事务。‎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 C项,“又以身示范”错。文章第二段说:“属岁饥,大发公廪,不足,竦又劝率州大姓,使出粟,得二万斛,用全活者四十余万人”,意思是“适值饥年,大肆散发公家仓库粮食,不能满足,夏竦又劝说带领本州大姓,使其拿出粟米,得二万斛,因此被救活的人有四十多万”,并没有说“夏竦以身示范”。‎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1)句翻译时应注意:既而,不久;丁忧,指遭到父母的丧事;潜,暗中;依,依附;中人,宦官;雅,向来;善,形容词意动,以为善,赞许,欣赏;因,因而或于是;左右,意动用法,以…为侍从。‎ - 27 -‎ ‎(2)句翻译时应注意:畏懦,畏缩懦弱;但,只,只是;至,到;遣,派遣;临督,前来督促;始,オ;陈,陈述。‎ ‎【点睛】文言文答题技巧:‎ ‎1、词语解释题。这是典型的“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题目。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已经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参考翻译:‎ 夏竦,字子乔,江州德安人。夏竦资质明敏,喜好读书,从经史、百家、阴阳、律历,外到佛老之书,无不通晓。写文章,典雅修饰华丽。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几次说夏竦的才能,命夏竦在资善堂教书。不久,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升任尚书礼部员外郎、知制诰。国史修成,升户部员外郎。景灵宫建成,升礼部郎中。‎ 后二年,移邓州,又徙襄州。适值饥年,大肆散发公家仓库粮食,不能满足,夏竦又劝说带领本州大姓,使其拿出粟米,得二万斛,因此而被救活的人四十多万。仁宗即皇帝位,夏竦升任户部郎中,移任寿、安、洪三州。洪州习俗尚鬼,多女巫男巫蛊惑百姓,夏竦搜索部中得到一千多家,敕令返归农业,毁掉其祭祀祠堂,以之报告朝廷。诏命江、浙以南全部禁绝。‎ 夏竦智才过人,急于升官,喜欢交结,纵任方术,反复无常,世人以他为奸邪。值太后临朝,他曾上疏请求参与编修《真宗实录》,没有得到答复。不久母亲去世守丧,暗中到京城,依附宦官张怀德为内助,宰相王钦若向来很欣赏夏竦,因而以他为左右侍从,于是起复知制诰,为景灵判官、判集贤院。‎ - 27 -‎ 夏竦向来意在朝廷,等到委任以西部边事,很是犹豫观望,又几次请求解除兵权。改判河中府,移任蔡州。庆历年中,召用为枢密使。谏官、御史交相上奏章论列:“夏竦在陕西畏缩懦弱不肯尽力,每次议论边事,只列陈大家的言论,到朝廷派敕使前来督促,才陈述十策。曾经出巡边地,把侍婢安排在中军帐下,几乎导致军队叛变。元昊曾悬赏得到夏竦首级者给钱三千,他为敌人轻视侮辱如此。现在又任用他,边地将要解体了。而且夏竦挟诈任数,奸邪倾险,与吕夷简合不来。吕夷简害怕他的为人,不肯引为同列,辞官隐退后,又推荐夏竦来消除历来的怨恨。陛下专心政事,首先任用胸怀欺诈不忠的臣子,何以求得治理呢?”‎ 夏竦以文学起家,有名于一时,朝廷大典策书屡次让他执笔。多识古文,学习奇字,到晚上用手指画在皮肤上。有文集一百卷。他任州郡长官有治绩,喜欢制作条条框框,在闾里立保伍之法,致使盗贼不敢显露,但人们苦于苛烦骚扰。治军尤其严格,敢于诛杀,倘若疾病死丧,抚慰很周到。曾经有龙骑士兵戍守边地,群起剽掠,州郡不能制止,有人秘密报告夏竦。当时夏竦在关中,等他来到后,召见士兵诘问,诛斩几乎将尽,军中大震。他的威严方略多类此。‎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 陆畅 其一 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 人定军州禁漏①传,不妨秋月城头过。‎ 其二 一别朱门三四春,再来应笑尚风尘。‎ 昨宵唯有楼前月,识是谢公②诗酒人。‎ ‎[注]①禁漏:漏刻发出的声响,②谢公:南齐诗人谢眺,唐李白《秋登宜城眺北楼》诗:“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此诗中“谢公“应指崔大夫。‎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诗中,首句雄奇磅礴,“压”字写出北楼之高,“满”字则写出北楼上视野之开阔。‎ B. 前诗写因为楼高,故而诗人觉得“风清水凉”也正因如此,所以诗人才难以入眠。‎ C. 后诗中,“别”“笑”二字写出诗人近几年羁旅漂泊的生活状态,达观里有一些苦辛。‎ D. 两首诗角度不同,前诗从空间切入,侧重写景;后诗从时间切入,侧重写人。‎ ‎15. 两道诗都写了“月”,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27 -‎ ‎【答案】14. B 15. ①前诗以景结情,写秋月从城头经过,渲染出清凉幽静的氛围,衬托出诗人欣赏美景而不忍入眠的愉悦;②后诗采用拟人手法,借唯有明月识得“我”是与“谢公”一同吟诗品酒之人,既称许了崔大夫的高雅,也委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漂泊多年怀才不遇的郁闷。‎ ‎【解析】‎ ‎【14题详解】‎ 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B项,“因为楼高,故而诗人觉得‘风清水凉’也正因如此,所以诗人才难以入眠”错误,难以入眠不是因为天凉,而是因为景美,不忍心睡觉。故选B。‎ ‎【15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文中的意象的作用的能力,要求分析文中“月”这一意象的作用,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分析其在手法和情感表达上的作用,第一首“秋月城头过” 写秋月从城头经过,结合上文“谁忍卧”可知是渲染出清凉幽静的氛围,以景结情,衬托出诗人欣赏美景而不忍入眠的愉悦;第二首“识是谢公诗酒人”。由“识”可见是“拟人”手法,唯有明月识得“我”是与“谢公”一同吟诗品酒之人,写出既崔大夫的高雅,结合前面的“一别朱门三四春,再来应笑尚风尘”可知此句借“月”又委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漂泊多年怀才不遇的郁闷。‎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桃花源诗》有云:“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表现人们生活幸福。《桃花源记》 中,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_____,_____。‎ ‎(2)《离骚》中写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修养品德的句子:_____,_____。‎ ‎(3)《登高》中杜甫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子:_____,_____。‎ ‎【答案】 (1). 黄发垂髫 (2). 并怡然自乐 (3). 进不入以离尤兮 (4). 退将复修吾初服 (5). 无边落木萧萧下 (6). 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 - 27 -‎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髫”“怡”“离尤”“萧”,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称《哪吒》)炒热了冷寂的暑期档,成为了全网吹爆的“国漫之光”。《哪吒》的成功,除了精良的制作,关键还是胜在“新瓶装旧酒”。它将________的传统神话故事进行了创造性改编,让观众喜欢上了这个画着“烟熏妆”的丑哪吒。‎ 中国神话传说,一直是国产动漫取之不尽的巨大素材库。那些神话故事,历经千年而流传不衰,是超越时空、经得起考验的经典,而动漫,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可以使它直观地体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从这个角度看,或许不是动漫选择了神话,而是神话需要动漫。‎ 源于道教神仙谱系、“封神榜”传说的《哪吒》的成功,让人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中国动漫或许不需要________,而是在千百年一次次讲述的基础上,打造具有中国文化内核的“封神宇宙”。当然,构建一个“封神宇宙”,必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   )。这不但要有对原著的情怀式“守护”,而且要有________的创新性“再造”。但唯其艰难,才更显出其意义和价值。‎ ‎“不信命是哪吒的命”,也是中国动漫人的命。中国动漫能否以中国的故事改变世界的文化生产版图?让我们________。‎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耳熟能详  另起炉灶  孜孜不倦  拭目以待 B. 耳熟能详  另辟蹊径  谆谆不倦  拭目以待 C. 耳濡目染  另起炉灶  谆谆不倦  翘足而待 D. 耳濡目染  另辟蹊径  孜孜不倦  翘足而待 ‎18.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可以直观地体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 B. 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可以使它直观地展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 C. 可以使它直观地体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 - 27 -‎ D. 可以直观地展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它不只是需要臻于至善的美术与技术,更是需要对人物和故事再挖掘 B. 它不光是免费“拿来”,还是一种创造性转化 C. 它既需要臻于至善美术与技术,还需要对人物和故事再挖掘 D. 它不是免费“拿来”,而是一种创造性转化 ‎【答案】17. A 18. D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第一空: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根据前文的“旧酒”和后文的“传统神话故事”语境,可知此处重在强调“熟悉”,而不是强调“受影响”,故用“耳熟能详”。‎ 第二空:另起炉灶,比喻重新做起,或比喻另立门户或另搞一套;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新风格或另找一个新途径、新方法。根据前文的“新瓶装旧酒”和后文的“在千百年一次次讲述的基础上,打造具有中国文化内核的‘封神宇宙’”,可知中国动漫不需要“另起炉灶”,而只需要“另辟蹊径”。因本句语境是“不需要”,故用“另起炉灶”。‎ 第三空: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谆谆不倦,恳切耐心地教诲,不知疲倦。此处并不是强调“创新性‘再造’”要恳切、有耐心,而重在“勤奋不知疲倦”,故用“孜孜不倦”。‎ 第四空: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翘足而待,一抬脚的短时间内即可等到,指很快就会实现。此处是说我们对“中国动漫改变世界的文化生产版图”充满了期待,而不是说很快就能实现,故用“拭目以待”。‎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 27 -‎ 原句有三处语病:①“体现”与“人物形象”“场景”搭配不当。排除AC两项。②“可以使它”表意不明,因“它”的所指不确定而致“谁可以使谁”的语义不明。排除BC两项。③根据事理逻辑,先说展现人物和场景,再总说它是最适合的形式。排除AB两项。‎ 故选D。‎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根据后文的“这”字,指代出上文需要填写与“情怀式守护”和“创新性再造”相关的内容,而“臻于至善的美术与技术”并不是“对原著的情怀式守护”,排除AC两项;‎ 根据上文“神话传说是国漫取之不尽的素材库”,根据下文“要有对原著的情怀式守护”可知,动漫是可以将神话“免费拿来”的,只是不能光“拿来”而不“创新”,故排除D项。‎ 故选B。‎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义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正常情况下,当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后大都面临两种命运:如果被机体识别为有用或无害物质,则这些物质将与人体和谐相处,最终将被吸收、利用或被自然排出;①________,机体的免疫系统则立即做出反应,将其驱除或消灭。②_________。免疫应答是人的防卫体系重要的功能之一,但是如果这种应答超出了正常范围,即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进行攻击时,这种情况称为变态反应。③______,因为无端的攻击也会损害正常的身体组织,甚至免疫系统居然有时对机体本身的组织进行攻击和破坏,对人体的健康非常不利。过敏就是变态反应的主要代表。‎ ‎【答案】 (1). 如这些物质被识别为有害物质时 (2). 这就是免疫应答发挥的保护作用 (3). 变态反应是一种疾病 ‎【解析】‎ - 27 -‎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句的衔接、连贯的能力。答题时要阅读所给材料,找出语段陈述的话题,注意保持话题的前后一致,然后根据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关系选出答案,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推测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解答。‎ 第① 句由上文“当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后大都面临两种命运:如果被机体识别为有用或无害物质……”,下文“机体的免疫系统则立即做出反应,将其驱除或消灭”可知,横线处应填入类似于“如这些物质被识别为有害物质时”的句子。‎ 第② 由上文“机体的免疫系统则立即做出反应,将其驱除或消灭”,下文“免疫应答是人的防卫体系重要的功能之一”可知,横线处应填入类似于“这就是免疫应答发挥的保护作用”的句子。‎ 第③ 由上文“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进行攻击时,这种情况称为变态反应”,下文“因为无端的攻击也会损害正常的身体组织,甚至免疫系统居然有时对机体本身的组织进行攻击和破坏,对人体的健康非常不利”可知,横线处应填入类似于“变态反应是一种疾病” 的句子。‎ ‎21.下列五个句子均取材于某中学戏剧社的古装戏剧本,每句都有措辞错误,请找出并修改。‎ ‎(1)欣闻同学聚会,本应专程前往,奈何身体不适,恐无法惠临,恳请谅解。‎ ‎(2)就定于8月8日8点8分,小店准时开张大吉,欢迎各位届时光临。‎ ‎(3)在下オ疏学浅,方オ斗胆进言,其间多有不妥之处,难免大师见笑鄙人啊。‎ ‎(4)老夫行动不便,只能就此留步!如蒙不弃,欢迎随时光临寒舍。‎ ‎(5)端午将至,特为兄台奉上粽礼一份,聊表心意,还请惠存。‎ ‎【答案】(1)惠临——前来(或者前往、参与等);(2)大吉——删去;(3)见笑——晒笑、嘲笑、取笑等(或者:鄙人——删去);(4)留步—恭送;(5)惠存——笑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五个句子均取材于某中学戏剧社的古装戏剧本,每句都有措辞错误,请找出并修改。”然后依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 ‎(1)惠临:对迎接人到来的敬称。句子语境是自己去别人那里,“惠临”应改为:前来(或者前往、参与等);‎ ‎(2)“准时开张大吉”成分赘余。大吉——删去;‎ ‎(3)“见笑鄙人”成分赘余。鄙人——删去;‎ ‎(4)留步:主人送客,客人辞让之语,此处用错对象。“留步”改为“恭送”;‎ ‎(5)惠存:敬词,意思是请保存。此处是“粽礼”,不能保存,“惠存”应改为“笑纳”。‎ - 27 -‎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现代社会越来越关注个人需求,商家让会员独享优惠,生活中也有些趣味无法与人分享,诸如一杯啜饮咖啡的时光、一竿临溪垂钓的等待、一路挥汗慢跑的苦练……正如王维所说:“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也有人提出:人生路上,我们需要个人奋斗,更需要与他人共享空间、资源、智慧、经验、快乐。正如森村诚一认为:“幸福越与人共享,它的价值越增加。”‎ 你对上述材料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例文:独享一个人的味道 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着窗外。看春天花开,看冬日雪落。看风乍起,吹皱一池秋水;看雨飘落,引得三两行人在夏雨中匆匆……‎ 喜欢一个人,没有吵闹,没有喧嚣,却别有一番宁谧、惬意、美好的滋味在心头。泡一杯香茗,品味苦涩之中夹杂的淡淡幽香;捧一本文集,让优美的辞句在耳边萦绕,让诗蕴和哲思开启久闭的心扉。原来,一个人的空间并不单调。‎ 一个人,自有一个人的味道。‎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一个人,可以无拘无束,远离浮躁,让从容与淡定根植心中,任世事变幻独守一方波澜不惊。‎ 就像李太白,在一个空静闲适的早晨,轻轻踏上盘山道,面对沉默山石,“相看两不厌。”‎ 就像王摩诘,在一个尘嚣弥漫的午后,缓步登上覆釜山,面对茫茫四野,“一悟寂为乐。”‎ 就像苏东坡,在一个月色昏黄的夜晚,独自漫步江边路,面对水天一色,“倚仗听江声。”‎ 他们远离世事浮华,官场倾轧,享受着独处的乐趣。洒脱超然,狂放不羁,体味着一个人的味道。‎ 一个人,可以更深刻地感悟生死,更美好的生活。就像史铁生,在古老的地坛冥思15年,写出一篇篇美文来照亮幽暗的心。就像黄建明,在破败的老房中幽居三年,用半个身躯走出一条无足者的路。就像邰丽华,在无声世界里苦练技艺,演绎一场绝美的千手观音。他们是上帝偏爱的天使,独走的路上没有空虚,没有孤寂,只有解读人生的美丽。‎ - 27 -‎ 一个人,可以更精确地感悟生活,全身心的投入。‎ 一个人,可以在梦中自由飞翔,为理想而徜徉。‎ 就像袁隆平,在科研道路上,独走却执着;就像杨利伟,在飞天旅途中,寂寞却幸福。‎ 热闹自有热闹的妙处,一个人独有一个人的味道。都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要写好一篇作文首先要审准题,否则难以拿到高分。从这个角度而言本题也在考查理解概括能力。这一篇给材料作文,材料包含两个小段,呈并列关系。第一段关键词为“独享”,第二段关键词为“共享”。若把第一段的中心理解成“兴趣”,第二段的话题提炼成“幸福”,那就偏离了写作中心。联系现实看来两个关键词“独享”“共享”各有其价值和意义,于生活都很重要,应该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中。所以本作文可以取其一单独立意,也可以二者结合起来平行或辩证而论。另外除了准确审题还要注意出题者明性要求:你对上述材料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论述类文章也就是议论文写作,别的文体如诗歌、散文、记叙文等都不符合要求。‎ 关于独享:‎ 人之心境大体三种,由高到低依次是:热闹中的快乐,平静中的淡然,独处里的寂寞。人大多乐得快意,其次是淡然,最难捱那随孤独而至的失意。它犹如洪水猛兽般:让人避之而唯恐不及。热闹中有笑声,平静中有自在,孤独中易生怨艾悲气,以致抑郁消极,失去活的勇气,生之信念。人人向往乐开怀,憎恶落寞感。而生命旅程中的孤独,正如一日三餐,吃喝拉撒睡一样,是必然的状态。可以说有多少幸福时光就会有多少孤寂岁月。上天是最公正无私的,它总有办法让人生在得失间平衡。所以,人活一世既要恣意享受美好,更要泰然面对不称意。‎ 关于共享:‎ 中美双边协议是长达13年谈判的成果,决定成功的黄金法则便是互惠共赢。互利共赢,互谅互让,求同存异,以诚相见,这些都是被历史检验过的实现团结协作原则性要素。当下中美两国的经贸合作也应该严格遵守互利共赢的这一标准而非零和博弈。和为贵,是儒家倡导的道德实践的原则。出自《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就是说,礼的作用,贵在能够和顺,要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够恰到好处,彼此都能融洽和谐相处,而前提便是合作二字。任正非带领华为一直走在共享的路上,相信有这样的企业理念,华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耀眼。‎ 立意提示:‎ ‎1.独享快乐 - 27 -‎ ‎2.共享生活 ‎3.独享和共享,一个不能少 ‎4.让独享和共享手牵手,助力人生 ‎5.幸福在哪里,在于独享和共享 行文结构:首先,拟一个论点式标题,干脆利落,避免误判。开头部分以优美的文句描绘一幅颇具感染力的画面,让读者在诗情画意中身临其境,与作者情感迅速达成共鸣。然后来一个过渡句,承上启下总领下文,使结构自然严谨,条理清晰。正文主体部分例举大量事例,多角度多侧面取材,彰显积累的丰厚。铺排诗句不仅气势流畅,还丰富文本内容,增强文化底蕴和文采。注意了时空顺序,富有逻辑性。结尾部分总括上文,照应题目和开头。‎ 可用素材:‎ ‎(一)名言警句 ‎ ‎1.与其你死我活,不如你活我也活,这就是双赢,是良性竞争。‎ ‎2. 过去那种视竞争者为敌人,一定要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做法已不再奏效,所有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如同出于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条上的生物种群,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在高度警惕的同时实现双赢甚至多赢。‎ ‎3. 一味进行着无法双赢的零和竞争,迟早完蛋。‎ ‎4. 有时,我们以为赢了,其实,我们输了!因为,我们赢了“面子”,却输了“里子”!我们生活在社会里,懂得赢,也要懂得输;懂得竞争,也要懂得包容。因为,我们不能一直只赢不输!我们必须懂得适时地包容、退让与感恩。常常,包容与退让不一定是“我输”,反而可能是“双赢”!‎ ‎5.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一“须” 一“却”各自都不愿服输。白雪润梅以色,梅花赠雪以香。其实梅和雪,没有可争地方,它们相辅相成,构成冬季最美的景色。 6. “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这蕴含哲理的名言揭示了竞争与合作的辨证关系,竞争不排斥合作。‎ ‎7. 美国商界有句名言:"如果你不能战胜对手,就加入到他们中间去。"‎ ‎8.现代竞争,不再是"你死我活",而是更高层次的竞争与合作,现代企业追求的不再是"单赢",而是"双赢"和"多赢"。‎ ‎9.我国一向倡导合作,“四海之内皆兄弟”,是相传已久的古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 27 -‎ ‎,更成为时代的风尚。不能过多地强调个人奋斗,而忽略了应该怎样与他人合作以取得成功,更忽略了如何在竞争中不伤害别人。‎ ‎10. 要知道,竞争以不伤害别人为前提,竞争以共同提高为原则。竞争不排斥合作,良好的合作促进竞争。 ‎ ‎(二)精彩语段 ‎1.成功是需要分享的,哪怕是那些渺小得微不足道的成功,一个人的高处只有寒冷,没有喝彩,那成功便和失败没什么两样,或者说,成功的意义在于有没有观众,也就是有没有在给过路英雄鼓掌的人。‎ 若一个凯旋归来的英雄昂头挺胸地迈着大步独自行走在本该繁华却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当他发现自己的欢迎仪式没有欢呼着簇拥在身旁的群众,没有芳香艳丽的花朵,身后也没有跟着雄赳赳的骑士护卫,四周冷冷清清,死一般寂静,那么,这个英雄还会继续眉飞色舞,骄傲自豪吗?没有人愿意分享你成功的喜悦,便是失败,而且是最大的失败。‎ ‎2.在这个世界上,我觉得快乐最重要。人们应该时时都努力保持一份快乐的心情。这样,你才会对生活时刻充满热情。更重要的是,当你找到快乐时一定要与别人分享,因为快乐是可以传递的,就像耕作一样,你播撒的种子越多收获也就越多。俗话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句话的意思是:与他人一起分享快乐,与他人一起面对困难。分享是一种快乐。那是源自内心的一种美好的情愫,它平凡,但又珍贵;它朴素,而又华丽;它纯洁,却又多彩。‎ ‎3.人生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和别人一起分享,记得有人说过:“当你把快乐与别人分享时,你就拥有两份快乐;当有人和你一起分享痛苦时,你的痛苦就减少了一半;当你敞开心扉,把自己的珍贵东西拿出与别人分享时,你会明白:分享是美丽的!”‎ ‎4.曾有人说过,不会分享的人注定是一个孤独者,一个失败者。其实分享却很简单,它只是一种思想上的放松。每个人都把自己所拥有的给予别人,从而获取快乐,丢掉忧愁,这就是分享!‎ ‎【点睛】高中了,学习紧,任务重,不能进行常规的课外阅读;积累少,材料乏,语汇贫,难写内容丰实语言精彩的作文。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事不是我们做不来,而是思想陷入误区。学习亦如是。写作中,我们的思维也常走进死胡同,犯些舍近求远的幼稚错误。是思想误导了素材积累和语言提升的方式方法。殊不知,只要我们用眼观察,用心思考,努力发掘,素材宝藏俯拾即是。阅读篇目就是丰美语言的源头活水,摘抄背诵或创新思维就是写好作文的点金法门。‎ - 27 -‎ 如果认真挖掘课文内涵,你会发现,从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文本解读,直到单元小结,课下注释,延伸阅读,都是可供无限挖掘的 “富矿”。特别是平时素材积累不够的同学,考场上万一想不出什么特别好的例子,这些素材就是救命稻草,还不落窠臼不入俗套。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里的将相和“徒以吾两人在也”;《赤壁之战》中借得东风,火烧战舰,共退曹操大军;荀子《劝学》中“善假于物也”;鲁迅《拿来主义》中的“拿来主义”等等。‎ ‎ ‎ - 27 -‎ ‎ ‎ - 2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