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4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论述类文本阅读教案
学案(一) 文章阅读上——快人一步 ——高考考查点决定了读文的关注点 一、考纲呈现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考情分析 1.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 对于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一般选取社会科学类文本,多数为最新发表的涉及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化学、文艺学、美学、伦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文章。选文字数为1 000字左右,多数超过1 000字,考题一般为3个小题。论述类文本阅读侧重考查的是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社科知识,更不是从对专业知识理解的角度来考查。 2.从近几年对高考试题的分析统计来看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角度多为对文章中重要信息的理解与分析,体现在对重要概念的理解(有些试题要求考生根据对文本概念的理解,分析文本以外的相关信息与文本中重要概念内涵的契合度)、重要语句的理解(一般是比照选项与文本信息内涵间的同与异);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主要是判断选项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得当与否,有时是判断对文章主旨的概括准确与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方面。 3.从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的变化要求看 考查的范围要扩展到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且增加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一具体要求。所以在备考中,不但要从文体上拓宽阅读范围,而且要在具体要求上进一步明确议论文的三要素和基本特征。 ——找准了文中信息就找到了破题点 高考对论述类文本的考查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考查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知识,更不是从专业知识理解的角度来考查。因此,我们只要读懂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即可答题。为此,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勾画——标注——思考。勾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勾画出能彰显文本内容的论点和论据,因为部分选项就是从论点与论据的角度命题的。(2017年《考试大纲》增加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条目)标注就是标注文本中的关键词语,这些关键词语往往就是高考命题点。思考就是思考文中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思考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句间关系也是高考的命题点),思考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这三个阅读习惯不是分开的,而是三位一体的,是边读边勾画,边标边思考。 “三位一体”阅读法——勾画、标注加思考 (一)读文时,应勾画论点与论据 1.勾画论点句 论点是指作者在文章中发表的观点。一般是一文一个中心论点,在整个过程中,紧紧围绕着这个论点来展开议论。论点通常用判断句表达;也有短论找不到论点句的,这是潜在论点的写法。 一般来说,论点的提出,有时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的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有时在文章的结尾,就是所谓的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论述中心的写法。不过,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因此”“归根结底”等表总结性的词语。有时候在文章的中间(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有时候文章标题就是全文论点。 2.勾画论据句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可行性的依据。 议论文中的论据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选用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充当,称为事实论据;一类是人们公认为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原理、定律等,称为道理论据。因此,在阅读时,圈注“如”“例”等句可迅速把握事实论据;圈注“如果……那么……”表比较、对比、引述等的句子可迅速把握事理论据。这样可迅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及其观点。 论述类文本常用的6大论证方法 要想准确勾画论点句和论据句,并明晓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必须熟知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如罗迦·费·因格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列举了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以及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这一观点。 (2)引用论证 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来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 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在论述“有业”“敬业”“乐业”时,作者引用了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名句以及孔子、百丈禅师、朱熹、曾文正等人的名言,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对比论证 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如马南邨的《不求甚解》中,先从反面以普列汉诺夫为例,说明“求甚解”实际上做了许多曲解。接着又从正面以诸葛亮和徐庶等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人为例,通过对比,证明会意的重要性。 (4)比喻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如鲁迅的《拿来主义》中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孱头”“昏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来比喻文化 遗产中的几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各个比喻都十分贴切,丝丝入扣。 (5)因果论证 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分析,来证明论点的正确合理的论证方法。如:, 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让勇者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就是另一片蓝天。 以上文段针对每个事例分别作了原因探究,揭示了人物在磨难中取得非凡成就的原因,很好地架起事例与结论之间的桥梁,从而有力地论证了观点。 (6)类比论证 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将自己受到不切实际的赞美即受蒙蔽这一事实类推到齐王的身上,生动地证明了“王之蔽甚矣”这一论点。 (二)读文时,应善于标注关键词 文中需要标注的关键词主要有下面三种类型: 类型 阐释 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 (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的时间)、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括词(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如“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词); (3)表已然未然的词(如“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或然必然的词(如“如果”“可能”“一定”“或许”“已经”“将来”“正在”“目前”“如果”“必然”“预计”等); (4)代词(如“这”“那”“它”“其”“此”等); (5)文章重点阐述的概念、术语、人名的词。 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 (1)表因果关系的词(如“因为”“因此”“……的原因”“因而”“由于”“从而”等); (2)表转折关系的词(如“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等); (3)表并列或递进的词(如“也”“又”“不是……而是……”“不仅……还……”等); (4)表分类分层的词(如“首先……,其次……”等); (5)举例子的词(“例如”“如”); (6)表解说性的词语(如“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所谓”“即”等)。 文中反复强调的词 这类词往往是文章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意思。 (三)读文时,应注意思考3类关系 “关系”是指概念之间、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三种关系。 1.思考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阅读过程中,思考文本中的一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注意它们自身内涵以及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区别。当然,这里所说的“概念”比较宽泛,是指语境中的概念(称陈述对象也可),因为有些选项会着意考查特殊语境造成的同义“概念”现象。 2.思考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在阅读文本时,注意语句之间存在的因果、转折、条件、并列等各种关系。有的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根据勾画时的关联词基本能判断出,但是有的句与句之间没有关联词,需要格外注意,在阅读时要根据语意来分析判断。特别注意的是因果关系,在论述类文本中,以果求因,以因推果,是常见思维模式,含有因果关系的语句比较密集。 3.思考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论述类文章的论证结构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的。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清晰的逻辑关系,有的是并列关系,有的是递进关系,还有的段落关系是纵横结合的逻辑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有的有一些标志性的语句,如“首先、其次”等引起的语句。如果没有这样的语句,可这样处理: ①各语段之内,句与句比较,筛出重要语句; ②重要语句内,词与词比较,把握重要词语; ③连缀重要词语,把握语段大意和文章思路。 再根据勾画的关键词句和连缀的重要词语,迅速串起各段内容,从而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大意,为阅读各题的四个选项时能迅速找出该内容在文章中的大致位置做准备。 [“三位一体”读文示范] [高考原文] [高效读文] (2016·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相关题目。 ① ②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论点与论据 第一段中,句①是观点句,已经明确了观点:故事和小说不等同,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一样。句②是对句①观点的分析,来论述故事讲述人和小说家的不同,属于论据部分,命题者会在论点和论据等内容方面设题,后面[精准答题]第1题的A项需要结合此处比对分析。 关键词 第一段中的关键词有“不等于”“不能” ,表否定,命题者会在肯定和否定方面命题,后面[精准答题]第1题的A项就是从这方面命题的。 关系 第一段提到的概念有三组,第一组是“小说”“故事”,第二组是“故事讲述人”“小说家”,第三组是“听众”“读者”。通过读文,能读出文章中“听众”与“读者”的相对内涵是一致的,“故事”与“小说”不是同一概念,“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是同一概念,后面[精准答题]第1题选项A也是把这二者当成了两个概念,由此可以判定第1题A项的正误。 ③ 论点与论据 第二段中,句③为本段的中心句,也是观点句,命题者会在论点和论据方面设题。后面[精准答题]第3题的A项就需要结合此处理解。句⑥属于事实论据,这些论据是证明“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观点的,命题者会在论点和论据方面命题,也会在时间、地点、对象等方面,后面[精准答题]第1题C项就是在这些方面综合命题的。 关键词 第二段中标注的“并不明显”是说“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不大”,命题者者会利用此处在概念方面做文章,后面[精准答题]第1题B项就是在这方面命题的。对于“过去” 这类表时间性的词语,命题者常会在混淆时态方面命题;指示代词“此”指代的内容是“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命题者会在混淆指代对象方面命题。 ④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⑤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⑥《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⑦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关系 第二段,句④与句⑤是因果关系;句④、句⑤与句⑥、句⑦是总分关系;句⑥与句⑦又是并列关系,是从国外和国内两个角度,分析论证④⑤的,这些关系也是命题者的关注点之一。 ⑧ ⑨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⑩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⑪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⑫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⑬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⑭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论点与论据 第三段中,句⑧是本段的中心句,也是观点句。 句⑩、句⑪是论据,特别是句⑪用小说家创作时的状况来充当论据,以此论证“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也就是说小说可以虚构。这是用事例论据来论证传统故事的,属于论据与论点部分,后面[精准答题]第1题的D项、第2题的A项、第3题的A项,都是在这方面命题的。 句⑭为本段的结论句,明确了小说与传统故事之间的本质区别是小说家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后面[精准答题]第1题的D项、第2题的B项都需要结合此处理解。 关键词 对第三段中标注的“不一定”“也许”,命题者会在肯定和否定方面关注;“但是” 一词,表明了句群之间的层次关系是转折,这是命题者关注的命题点之一。 同时还要注意“大多”“是否”“往往”等词语,命题者会在混淆是非、混淆范围的方面关注这些词语。 关系 第三段,句⑧是观点句,句⑭是结论句,整段是总分总关系。句⑨、句⑩、句⑪与句⑫、句⑬之间是转折关系。后面[精准答题]第2题B项前一句是讲传统故事讲述者,后一句是说小说家,二者也是转折关系,由此可断定选项B是正确的。 ⑮ ⑯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⑰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⑱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⑲19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⑳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论点与论据 第四自然段,句⑮是本段的中心句,也是观点句。 句⑰从论证分析小说家怎样处理“虚构”的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后面[精准答题]第2题的C项、第3题的B项就是在这方面命题的。句中的契诃夫属于事例论据,论证的问题是“讲故事的方式”的重要性,契诃夫认为小说家也应该注意讲故事的方式,命题者会在论据证明的观点上命题,后面[精准答题]第3题的C项就是在这方面命题的。 句为节选文章的关键部分,属于文章的结论部分,命题者会在论点与论据这一层面上出题。后面[精准答题]第2、3题的D项都是在此处命题的。 关键词 第四自然段关键词:“并非”是“并不是”的意思,还要注意“减损”“消失”的内涵,以及 “逐渐”,命题者会在这些词上做文章。 时间“19世纪”和“日趋”,这也是命题者在词语方面命题的关注点。 关联词“并不……而是……”表示并列关系,命题者会在句间关系方面命题。 “早已”是已经过去了,是过去式,命题者可能在时态方面命题。 内容 第四自然段是总分总的关系,句⑮是总的观点。句⑯、句⑰、句⑱是论证分析故事“减损或逐渐消失”的原因。句⑲、句⑳、句是举例论证“讲故事的方式”的重要性,间接论证了“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中间这两部分又是并列关系。这样文本层次就显得十分清晰了。 [精准答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解析:选B 本题从偷换概念的角度考查理解句子的含意。原文第二段中说“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 ,意思是早期小说和故事只是流传形式略有差异,本质并无太大区别。故B项错把形式差异当本质差异,与原文不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原文最后一段中说“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由此可见讲故事的方式的重要性,C项中的“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表述与原文矛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依据原文最后一段中“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可见虚构对于现代小说的重要意义,所以B项“现代小说家尝试……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说法错误。 学案(二) 高考研究上——胜人一筹 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选项的本质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常常通过对原文重要信息的重组、变形、转述、概括、解说等来命制题目选项。不了解命题者的设误方式往往导致答案“不准确”;明辨了命题陷阱,就能提高答题的准确率。下面我们就识别一下常见的9大命题陷阱,以便在答案“准确”上有所突破。 命题陷阱1 以偏概全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主要包括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等。从而使考生做出错误的判断。 [选项] (2016·全国丙卷T2-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原文信息]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比对分析] 通过比对发现,原文“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表述的意思是从文学作品中发掘史料,本来就是取其有史料价值的部分,既不能不分虚实全盘接受,也不能因其有虚构成分而全盘否定。因此,选项“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过于绝对,以偏概全了。 [判定技巧] 要判断“以偏概全”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时,一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看一看选项句与原文中的指代内容是否存在范围、程度以及频率上的差异。二要注意原文表述是涵盖全部还是有所针对,是特称还是全称。 命题陷阱2 混淆时态 命题者故意把“未然”(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然”(既成事实),或者把“或然”(可能发生的情况)转述为“必然”(必定发生的情况)。也可能反之,将“已然”说成“未然”,将“必然”说成“或然”。 [选项] (2012·山东高考T6-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原文信息]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比对分析] 混淆时态,选项A删去了原文中的“极可能”,把“或然”变成了“必然”。 [判定技巧] 要判断“混淆时态”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或选项句时,要特别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 命题陷阱3 混淆是非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选项] (2016·浙江高考T8-C)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学衡” 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但并不是所有学者都支持彻底抛弃文言文的极端做法。 [原文信息] 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从当时的文化发展大目标出发,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完成了白话语言方式的确立,这种历史功绩自然不能抹杀。但当年有许多学者对五四语言革命中彻底丢弃文言文的观念和实践持保留态度,他们的言论、思考和忧虑中的合理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被人们重新认识。时过境迁,尤其是在冷静面对白话语言给文学带来的一些困境时,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中,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性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问题的许多认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而且很多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在各类文学文本的写作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的文言诗词,其造诣也是很高的。 [比对分析] “学衡”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形式的合理成分持肯定态度,并非选项中的“否定态度”。 [判定技巧] 要判断“混淆是非”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或选项句时,要注意区别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特别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更要格外关注出现含有肯定和否定的关键词。 命题陷阱4 偷换概念 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选项] (2015·全国卷ⅠT1-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原文信息]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 [比对分析] 原文说“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而选项中表述为“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将“信用形式”的新特点偷换为“宋代金融”的新特点,意思发生明显变化,与原文不符。 [判定技巧] 要判断“偷换概念”干扰项,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在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命题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命题陷阱5 因果混乱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因”(或条件)等;还有一种情况是强加因果关系,即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 [选项] (2015·全国卷ⅡT2-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原文信息]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比对分析] 原文是一个因果关系的表述,前果后因,即“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是导致“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的原因。选项颠倒了因果关系。 [判定技巧] 要判断“因果混乱”干扰项,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注意选项句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是否在同一位置;注意一些改换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之所以”“就只要”等。注意选项的因果关系在原文中是否存在。 命题陷阱6 曲解文意 选项中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错项故意更换个别关键字词或说法,造成一字、一词之差或说法相异,从而背离原文意思,歪曲作者观点。 [选项] (2016·全国乙卷T3-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原文信息]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比对分析] “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歪曲文意,东汉时期就有了以小篆为本探究先民造字之法的《说文解字》,自北宋以来,随着金石学的发展,对金文的研究成果又成为了学者们探究造字法的重要依据。 [判定技巧] 仔细比对原文,充分理解文意。要特别注意揣摩概念与概念、事物与事物、事理与事理之间的关系,看选项是否有意混淆了各种关系,比如将并列说成转折、将递进说成并列,或者将条件说成是结果、将假设说成现实,等等。 命题陷阱7 张冠李戴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将此人表述成彼人,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比如把某一时间、地点,说成另一时间、地点。 [选项] (2015·天津高考T6-B)“自然世界”是“社会世界” 得以建立的基础,因此,自然规律在“社会世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与它在“自然世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相同。 [原文信息] “社会世界”是在“自然世界”基础上建构的整体,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躯体、语言、规范、组织、机构、活动,等等。在这些要素中,是社会价值规范而不是其他那些社会事实或事件构成了社会世界的核心,社会价值规范在“社会世界”的形成中发挥了自然规律在“自然世界”的形成中所发挥的同样的作用。 [比对分析] 根据原文中“社会价值规范在‘社会世界’……发挥的同样的作用”一句可知,在“社会世界”的形成中发挥同等作用的是“社会价值规范”,并非“自然规律”。 [判定技巧] 要判断“张冠李戴”干扰项,阅读文章时,需要圈出陈述对象。要特别注意选项句的主语与宾语,因为“冠”往往出现在选项句的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当选项中出现类似“××的观点是××××”这样的句子时,应注意是否有此类情况。另外,还要留心文中代词的指代。要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具体内容。 命题陷阱8 武断绝对 忽略程度、情态、条件、范围、分寸的细微差别,排除个例和特殊现象,一概而论,即用同样的说法表述两种或多种事物。 [选项] (2015·安徽高考T3-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原文信息]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 [比对分析] 选项把原文两处文字合而为一,并武断绝对地得出“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的结论;且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偷换成了“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判定技巧] 找到选项所对应内容,逐句比对,关注表程度、情态、范围、分寸、条件的词句,注意选项中“全”“都”“一定”等词语。 命题陷阱9 无中生有 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根据,或原文中并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纯属命题者故意提出来迷惑考生的。 [选项] (2016·山东高考T6-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原文信息]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比对分析] 原文只是说到了“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没有提到古体诗“逐渐走向衰微”,因此属于无中生有。 [判定技巧] 要排除“无中生有”干扰项,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特别提示:“无中生有”与“文外设题”的区别 要格外注意“文外设题”与“无中生有”的区别,“文外设题”题型选项的内容在文中没有出现,但选项想印证的观点在文章内。这类题有两个特点: (1)选项不再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而是跳出选文,采用文外设题的方法,让考生根据文意来判断。 (2)选项本身都与考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让考生具有亲切感和现实感,同时又与文本观点紧密结合。 [选项] (2016·天津高考T7-B)商人收藏画作与画家收藏画作的不同,在于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 [原文信息] 消费者的文化资本或者文化存量,体现为两部分:与文化产品有关的文化和文化消费品位。消费者具备相应的文化,对相应的文化产品自然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费品位,这种消费品位使消费者能够识别欣赏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对该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 [比对分析] 通过选文可知,文化消费品位是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商人收藏绘画属于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自然就会形成文化消费品位,选项“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说法错误。 [判定技巧] 判断这类选项的正误首先要把握文本观点;同时,要注意区辨作者观点与他人观点。作者常常会列出若干人的观点加以辨析,要注意区辨哪些观点是他人的,哪些是作者的。 其次,要把握选项所陈述现象或事件背后隐含的观点。 再次,将原文论证观点的论据与选项进行比对,看选项是否与原文论据是同类,因为选项实则是文本外的论据。 [随堂综合巩固] 请把下面各题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指出其命题陷阱并陈述理由。 1.[选项] 从原因看,技术崇拜过分强调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对艺术创作和传播的作用,许多时候源于艺术生产中的技术消费。 [原文信息] 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 命题陷阱: 判断理由: 参考答案:(命题陷阱)偷换概念 (判断理由)原文是“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选项将“工业社会”改成了“艺术生产”,偷换概念。 2.[选项] 东汉的《白虎通义》和古文经学家郑玄对五经的注释,分别代表了汉代今文经学、古文经学最高成就。 [原文信息] 东汉章帝时的《白虎通义》主张今文经学,强调经学大义与社会价值,借以维护主流思想,带有一定的理论总结性。东汉末古文经学家郑玄融合今古文经学,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今古文经学的分歧和论争促进了经学的发展,它们所代表的两种学术精神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对后来的中国学术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命题陷阱: 判断理由: 参考答案:(命题陷阱)无中生有 (判断理由)“最高成就”没有依据,而且文中说“郑玄融合今古文经学,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郑玄已不是单单只代表古文经学了。 3.[选项] 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著作,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 [原文信息]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命题陷阱: 判断理由: 参考答案:(命题陷阱)以偏概全 (判断理由)对中国经典范围的认定,不仅包括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以及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还应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文字学著作等。 4.[选项] 秦汉时代,人们普遍相信“五行” 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所以“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 [原文信息] “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所表述,而这些概念又被具体化为一些可以操作的技术,于是“天”与“人”之间就被联系起来。首先是“一”。在秦汉时代,它既是宇宙的中心、唯一的本原、至上的神祇,又是天下一统、君主权威、理性法则、知识基础和一切的终极依据。其次是“二”。“二”即阴阳,既可以指日月、天地,也可以指君臣、上下,以及从阴阳引申出来的冷暖、湿燥、尊卑、贵贱。再次是“五”。在《吕氏春秋》中,思想家曾为“五”并列出种种匹配的事物和现象。这说明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相反,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方、五脏、五祀等等发生紊乱,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否则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混乱,宇宙就会无序。比如朝代的变更,要顺序地吻合五德的排行;人们的服饰,要顺序地吻合五色的轮次。这种数字概念经历了漫长的整合和论证过程,在秦汉时代终于以系统的形式固定下来。 命题陷阱: 判断理由: 参考答案:(命题陷阱)强加因果 (判断理由)“秦汉时代,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不能得出“所以‘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的结论。原文中是说“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的应该是“一”。 5.[选项] 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 [原文信息] 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 命题陷阱: 判断理由: 参考答案:(命题陷阱)混淆时态 (判断理由)由原文“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知,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在商代晚期已经出现,选项混淆了时间。 6.[选项] 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原文信息] 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命题陷阱: 判断理由: 参考答案:(命题陷阱)偷换概念 (判断理由)选项“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的是“行会”,而不是“宋代政府”。 7.[选项] “求价意志”是“社会世界”的实质,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并非社会世界中的人类追求。 [原文信息] 如果说“社会世界”是按照人的意志来运行的话,那么这个意志的实质不是一些人所说的“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而是“求价意志”,即追求“价值”的意志。其他的意志都是这种意志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可以说,“价值”要素是“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分水岭。 命题陷阱: 判断理由: 参考答案:(命题陷阱)混淆是非 (判断理由)原文中说“这个意志的实质不是……而是‘求价意志’”“其他的意志都是这种意志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的实质都是“求价意志”,都是人类所追求的,原文是肯定的。选项“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并非社会世界中的人类追求”,是否定的。 8.[选项] 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注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原文信息] 即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命题陷阱: 判断理由: 参考答案:(命题陷阱)曲解文意 (判断理由)原文说“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而选项将其曲解为孟子、荀子关注社会伦理,新儒家关注政治秩序。 9.[选项] 秦汉时代人们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反映出,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 [原文信息] 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被生理上的自由和超越(永生)所取代,“富贵”与子孙“繁衍”成了更现实的追求,铜镜铭文中那么多的“富贵”和“宜子孙”的字样就是明证。 命题陷阱: 判断理由: 参考答案:(命题陷阱)武断绝对 (判断理由)原文说“渐渐退居次要地位”,而选项武断绝对地表述为“从来就没有”“只着重”。 学案(三) 解题技法上——高人一招 做论述类题目要做到“既快又准”,力避耗时过长,以免影响后面题目的解答。怎样做到“既快又准”?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技术操作流程,这就是“先切片,找对应→先微观,再宏观”的2步解题流程。现将此流程详述如下: ——先切片,找对应 为保证比对的精准性,对每个选项可以进行“选项切片”,有些选项是比较长的句子,可将其拆解,切分成若干片断(一般以一个分句为一片断,个别的以一个重要的短语为一片断),再依据切片中的关键词句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对应区域,看原文有没有相关的片断或信息,看相关的信息是否与选项吻合。 在实际比对过程中,可以运用“切片直接比对分析法”或“切片压缩比对分析法”来解答。具体如下: 方法 适用情况 使用说明 切片直接 比对分析法 选项切片后,能直接在原文中找到相应词句。 将选项逐一与分散在原文各个段落的对应词语、句子所在的区域比对,看原文有没有相关的片断,看相关片断的信息是否与选项吻合,具体比对时要借助后面讲到的“比对词语、比对关系、比对依据和结论” ,准确判定选项是否出现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等失误。 切片压缩 比对分析法 选项概括性强,不能直接在原文中找到相应词句,须先压缩概括原文,才能比对。 先压缩概括原文各语段内容,再与切片后的选项片段比对。具体步骤:第一步,各语段之内,从论点和论据、句间关系等角度进行句与句比较,筛选出重要语句;第二步,重要语句内,词与词比较,把握重要词语;第三步,综合这些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提炼出主旨性的重要信息,再将重要信息与选项片段的信息比对,辨别选项正误。 [示例] (2016·全国丙卷T1-D)历代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原文信息]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黄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比对分析] 先切片 找对应 历代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 压缩概括原文后比对: 原文没有直接对应的语句,需要结合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两句,第二自然段中王国维的观点、《汉书·艺文志》的观点、《隋书·经籍志》的观点,第三自然段中“荒诞不经”的观点、《四库全书》的观点以及“五四”之后的观点,谈的这些方面对《山海经》的认知都不相同,因此可以压缩概括为选项切片后的语句“历代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这一片段跨度较大,概括性强,需要压缩概括后比对。(实则比对依据和结论) 《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 与原文直接比对: 这一切片可以直接与原文第二自然段结尾“《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比对,意思是吻合的。(实则比对句子关系) 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与原文直接比对: 这一切片也可与原文第二自然段中间“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比对,文中“这些”就是王国维上文所谈的,因此这一切片与原文意思也吻合。(实则比对关键词) 综合结论:选项与原文表述一致 [应用体验] 请阅读[示例]语段,填写下表,体会“切片找对应”法的具体运用。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选项 先切片,找对应 结论 A 切片“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可直接与原文“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比对,意思是一致的;切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可与原文“ ”比对。 此选项表述与原文意思 。 B 切片“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是对第一自然段中“ ”的压缩概括;切片“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是观点,原文没有直接对应的语句,这一观点句正是对原文第一自然段中 的概括。 此选项表述与原文意思 。 C 切片“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直接对应原文“ ”;切片“ ”对应王国维所说的话,仔细对比分析,会发现王国维的意思是有些历史学家之所以“疑古”,是因为没有充分研究、利用古史材料,但这并不表示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 此选项表述与原文意思 。 答案:A.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一致 B.但在‘五四’以前……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三言二拍”“陈寅恪以诗证史” 一致 C.王国维《古史新证》说 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不一致 ——先微观,再宏观 将选项“切片”“对应”后,就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上比对。微观比对选项与原文的关键词,比对选项与原文的句子关系;宏观是从文章整体方面比对依据和结论。上面的“切片找对应”法示例中已暗含了这几种比对方式,下面进一步详解。 一、微观比对关键词和句子关系 (一)比对选项与原文的关键词 需要比对的关键词有以下几类: 比对词语 常见关键词 设误陷阱 范围、程度、频率词 全部、都、全、人人、所有,一些、部分,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十分,更、极其,较、比较,可能、似乎,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①以偏概全 ②武断绝对 时态词 已经、将、将要、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尚未、之前、之后、必将、大概、可能、似乎等 混淆时态 指代词 之、其、此、这、它、那等 ①偷换概念 ②张冠李戴 ③以偏概全 是非词 一定、必定、的确、出现、有、没有、每、无、无非、拒绝、杜绝、禁止、防止、否则、不同等 混淆是非 [示例] (2015·安徽高考T2-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注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原文信息] 即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比对分析] 作者在原文中并没有就“孟子”“荀子”和“新儒家”各自的关注点作叙述,只是说“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是儒家的共同特点,选项中的“都”和“只”,以偏概全了。 [应用体验] 比对分析,然后判断下列选项正误。 1.[选项] 刻划符号笔划简单,形状规则,已具有竖、横、斜、叉等三十多种基本笔画。 [原文信息] 这些符号绝大多数是陶器烧制以前刻上去的,有的是在使用过程中刻上去的。如在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上就发现有一百多个。这些刻划符号,笔划简单,形状规则,共有三十多种,竖、横、斜、叉均有。这些符号在当时表示着某种意思,已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比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等方法有了进步。 [比对分析] 答案:“共有三十多种”是指“刻划符号”,而非指“竖、横、斜、叉”等基本笔画。选项错误,属于张冠李戴。 2.[选项] (2014·全国卷ⅡT1-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原文信息] 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 [比对分析] 答案:原文是“相关”官员,没有说“主使官员”,选项范围变小了;同时,原文是“处罚”,选项变为“追究”,程度变轻了。选项错误,属于以偏概全。 3.[选项] (2013·江西高考T9-A)“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 [原文信息] 有一种曾经很流行的说法,认为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种说法现在看来不太好。一种更可信的可能性是说,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 [比对分析] 答案:认为“‘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只是“现在”的不太肯定的看法,并非全盘否定“曾经”流行的看法。选项错误,属于混淆时态。 (二)比对句子关系 有些选项不是变换了部分词语,而是改变了语句关系,这就需要考生根据选项前后句陈述的关系,去原文中寻找依据,比对关系就是比对选项中分句间与原文语句分句间的关系的差异,就是看选项句子关系与原文句子关系是否一致。 比对句子关系分两步: 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命题人常在以下关系上设误: 关系类型 设误方式 设误陷阱 关注重点 因果关系 因果颠倒 强加因果 变换原因 因果混乱 1.注意选项句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的位置; 2.注意有无因果关系; 3.注意关注“因为”“由于”“因而”“所以”等关键词运用得恰当与否。 假设关系 假设前提下产生的结果,或变成了现实,或变换了假设前提;或把假设关系变成其他关系。 混淆时态 混淆是非 曲解文意 注意假设的前提及这个前提下产生的结果,注意关键词:假设、如果、若等。 条件关系 两个分句间或是把充分条件换成了必要条件,或把必要条件换成了充分条件。 混淆是非 曲解文意 注意原文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注意关键词:只要……就……,只有……才……等。 递进关系 转换了前后两个句子间的关系,不符合逻辑;或把递进关系变成其他关系。 曲解文意 注意前后句所在的位置及所表述的内容。注意关键词:不但(不仅)……而且(并且)……等。 并列关系 转折关系 把并列关系或转折关系的前后语句转换成了其他关系。 曲解文意 注意表并列关系、转折关系的关键词,如:一……一……、不是……而是……(表并列);或:虽然……但是……等。 [示例] (2016·山东高考T6-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原文信息]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比对分析] 原文“格律限制不太严格”与“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三者都是古体诗的特点,三者是并列关系,选项变成了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并不是“篇幅可长可短……”的原因,另外,原文中是说古体诗“格律限制不太严格”,而非“并不严格”。 [应用体验] 请比对下列选项和原文中句子间的关系,判断选项正误(打“√”或“×”)。如果错了,请说明理由。 1.[选项] (2016·浙江高考T8-A)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运用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进而推动了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 [原文信息] 同诗歌、散文、戏剧一样,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的评价,离不开五四初期的语言变革对于中国现代小说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决定性意义这个“基点”。每次语言变迁都带来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 判断: 理由: 答案:× 选项曲解文意。由原文可知,应该是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进而“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 2.[选项] (2014·湖北高考T6-D)正是由于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所以二者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成为“兴于诗”得以实现的基础。 [原文信息] 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判断: 理由: 答案:× 由原文信息得不出选项所说的这一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 二、宏观比对依据和结论 微观比对词语和问句关系的都解决不了的部分选项需用这一步,而这部分选项概括性强,往往与文本的论点和论据有关联,这就需要先概括文章的论点和论据,然后比对,再进行推断,从而找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我们将这种方法命题名为‘先概括,后推断’法。 论述类文本依然是议论文,所以就有说理的依据和结论,比对依据和结论,看内容是否符合事实、推断是否成立。高考题中的表现有以下两种情况: 选项特征 思考趋向 解题技巧 互换位置:选项将原文中句子的陈述对象和被陈述对象倒置,造成结论与依据互换。 张冠李戴因果混乱 比对选项句和原文中陈述对象、被陈述对象的位置。 结论或依据残缺: (1)选项中的结论在原文中能找到,但是选项所说的依据在原文中却找不到。 (2)选项中的依据在原文中能找到,但是无法得出选项结论。 (3)选项中的结论是多种依据推断出来的,但是选项只有其中一种依据。 (4)选项中的依据可造成多种结果,但是选项中的结论却只有一个。 无中生有 以偏概全 因果混乱 注意:(1)比对选项中的结果或结论是否有依据。 (2)根据这类选项的不同特征,需要逐一理清结论或依据,有的结论或依据会在不同的段落,需要逐一寻找并概括,然后再进行推断。当然要注意“无中生有”和“文外设题”的区别(本专题学案(二)已经讲过)。 [示例] (2016·山东高考T8-C、D)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原文信息] 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诗选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说话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比对分析] [选项C]中“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原文找不到具体对应的语句,这是命题者的概括,但是概括不准确,原文引用诗论部分,是为了说明“古人对唐代古诗的一些看法”,至于“古人对唐代古诗的一些看法”在原文中也没有直接语句,需要概括,概括的依据是“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这句就是古人对唐代古诗的看法,所以本项错误。遇到类似的题,需要“先概括,后推断”。 [选项D]中“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在文中没有,但白居易的诗句是七言,所以这里是论据,属于“文外设题”,论证的观点是文章“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两部分结合的结论,因此,本项正确。 [应用体验] 用“先概括,后推断”法,判断下列选项正误(打“√”或“×”)。如果错了,请说明理由。 1.[选项] (2015·湖北高考T8-B)秦汉时代人们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反映出,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 [原文信息] 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被生理上的自由和超越(永生)所取代。 判断: 理由: 答案:× 选项以偏概全。选项“从来就没有”的观点过于绝对,原文中的观点是“次要地位”,“次要地位”不等同于“从来就没有”。 2.[选项] (2014·江西高考T9-B)仰韶彩陶中的鱼纹多达十余种,鱼纹意味着先民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的祝福。 [原文信息] 仰韶彩陶的特点,是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多,其中尤以鱼纹最普遍,有十余种。据闻一多《说鱼》,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但闻一多最早也只说到《诗经》《周易》。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进一步追溯到这些仰韶彩陶呢?像仰韶期彩陶屡见的多种鱼纹和含鱼人面,它们的巫术礼仪含义是否就在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长久不绝的祝福? 判断: 理由: 答案:× 选项武断绝对。选项的结论是“鱼纹意味着先民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的祝福”,原文用了“是否”,作者没有定论。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 “论述类文本阅读”综合提能练(一) 学术论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建设生态良好的美丽中国是我们的共同理想,而理想的实现必须发展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世界普遍追求的新型文明,它必须是人的实践主体性造就的当代文明进路与生态改善积极成果的内在走向的一致性状态。在技术实践上,生态文明不可能采取消极的环境保护方式,将人与自然、文明与生态隔绝,而是需要有一种将人的自由自觉实践发展和生态改善高度一致的方式,这就是“生态支持”。 生态支持的人的实践主体性与工业文明时代的人的实践主体性有根本区别。生态支持要求人不再对自然进行统治,而是按照自然界的生态要求来改善生态。人的实践主体性体现在对生态多物种权益的呵护,对生态价值的责任担当,对生态环境的积极的建设和改善,按照生态美的规律来造型。人的生产和生活不再是无度的,过度生产和过度需求都将被摈弃。生态支持的实践方式是绿色的、生态的,绿色实践和生态实践构成了生态文明积极进步的历史基础。为此,生态支持首先是对以往人们对自然榨取、统治、奴役等实践态度的摈弃,也是对以往资本化逐利生产生活方式,比如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夸耀性消费的摈弃,更是对傲慢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摈弃。 在生态支持基础上,人们在绿色生产—生活体系中将自己重新纳入一个与自然生态良性互动的完整体系中。人们可以让绿进沙退,改善荒漠;人们可以抚养濒危物种,以大量繁殖来抵御物种消失的厄运,积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然世界;人们可以按照生态规律改善生活环境,使天蓝地绿水净气清;人们可以不断利用基因工程,使千万年前自然灭绝的物种复活,不断再现大自然所不能的过程;人们可以在所有生态化的实践中发展人类事业,并让人类得到最好的享受成果,成就新的幸福生活。 人类只要向生态化方向释放自己的实践潜能,就可以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生态支持表明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回报是积极的,生态支持的回报就是生态服务。我们需要一个越来越大的生态支持和服务,这一支持和服务不仅是宜居的、审美的,而且是产业的和经济的。只有越来越大的生态支持和服务,才能持续地激起人类投入越来越多的生态实践的热情,形成良性循环;而越来越大的生态支持和服务,也只有在积极的生态实践投入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竭泽而渔是传统实践方式的基本特征,不可再生的资源被无情榨干之后,生态支持不可持续,人类自己必然面临生存危机,因此生态支持一定是建立在生态实践基础上的良性循环系统。人类只有建立生态支持和服务系统,才能进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境界;而只有主要部门和地区建立生态支持和服务系统,人类才能建立生态文明,我们也才能实现生态建设的美好的中国梦。 (摘自《新华文摘》2015年第2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文明要求人的发展与生态改善必须具有同向性,不可把文明与生态对立起来。建设生态良好的美丽中国离不开生态文明。 B.生态支持就是人类按照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改善高度一致的要求,用自己积极的实践方式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方式。 C.人们既可以依靠自然自发修复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又可以通过遏制人的生存和发展来保护环境,这就是“生态支持”。 D.工业文明时代,人们按照自己的要求改善生态,生态支持要求实践主体不再对自然进行统治,但要继续发挥人的实践的自觉性。 解析:选C C项,混淆是非,原文第1段说“一种将人的自由自觉实践发展和生态改善高度一致的方式,这就是‘生态支持’”,选项中的“依靠自然自发修复”“遏制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说法与之完全相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生态文明不是简单的环境保护,而是需要人们积极地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没有生态支持的实践形态,生态文明就难以建立。 B.生态支持的人的主体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对生态多物种权益的呵护,对生态价值的责任担当,按照生态美的规律来造型等。 C.人们摈弃以往资本化逐利生产生活方式,比如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夸耀性消费等,也是生态支持的人的实践主体性的体现。 D.生态支持的实践方式是绿色的、生态的,所以人们就会放弃竭泽而渔的传统的实践方式,不可再生的资源就不会被无情榨干。 解析:选D D项,强加因果,根据原文第2段可知,“生态支持的实践方式是绿色的、生态的”,为此,生态支持要求摈弃“对自然榨取、统治、奴役等实践态度”,但并非直接带来“放弃竭泽而渔的传统的实践方式,不可再生的资源就不会被无情榨干”的结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人的生存发展在自觉帮助生态的优化中、在与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中得到实现,那么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生态家园是可以建成的。 B.人类向生态化方向释放自己的实践潜能,可以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可以使天蓝地绿水净气清,成就自己的新的美好的幸福生活。 C.积极的生态支持,最终使生态不断改善而为人的发展和幸福提供优质服务,“封山育林”、各种“保护区”正是积极的生态支持的实践。 D.人类只有建立生态支持和服务系统,才能进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境界,否则人类自己必然面临种种难以应对的生存发展危机。 解析:选C 选项曲解文意。C项,“‘封山育林’、各种‘保护区’”不属于“生态支持”,因为这些做法是用隔绝自然与人类活动的方法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弘扬光大中华文化元素 冯天瑜 ①“元素”一词中的“元”意谓本源、本根,“素”意谓未被分割的基本质素。“中华文化元素”,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铸造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韵味的基本质素,如阴阳和谐、五行相生相克、家国天下情怀、民本思想、区别于拼音文字的形义文字等。 它们生长发育于中华民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中,蕴藏于中华民族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中,为海内外华人所认同和信守。 ②中华文化的不同级次、不同门类包含着各具个性的元素。如水墨画的书画同源、墨分五色;武术的技艺合一、刚柔相济、讲究武德;园林的天然雅趣、可居可游可赏;民间风俗文化的吉祥、灵动、热烈、圆满;建筑中的“中国红”、中轴线、对称与不对称美等。可见,文化元素绝非神秘存在物,从来都与民族、民间的文化实践相共生,始终附着并体现于器物、制度、风俗之中。中华文化元素之于中华文化事象、文化符号,如魂之附体、影之随形,须臾不可分离。从诸多文化事象、文化符号中,可以提取、揭示中华文化元素的精魂。 ③汉字及汉字文化是彰显中华文化元素的典型案例。世界上各种文字都从象形文字进化而来,多数文字从象形走向拼音,而汉字则从象形走向表意与表音相结合的“意音文字”。近有学者将汉字归为“拼义文字” ,即注重语义拼合的文字:首先创造多个视觉符号作为表达万象世界的基本概念,然后将这些符号组合起来,用小的意义单位拼合成大的意义单位,表达新事物、新概念。自成一格的汉字创发于中国,是世界上仅存的生命力盎然的古文字。它主要传播于东亚,成为东亚诸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互动的语言载体。在古代,中国长期是朝鲜、越南、日本等国的文化供给地;至近代,日本以汉字译介西方文化,成效卓异,日制汉字词中国多有引入。汉字在汉字文化圈诸国所起的作用,相当于拉丁文在欧洲诸国所起的作用。故有学者将汉字称为“东亚的拉丁文”。汉字是中华文化系统中影响最深远广大的文化符号。作为中华文化元素重要内容的汉字,造就了一种具有特殊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文化系统。它区别于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和欧洲文化。汉字文化圈是一个有着强劲生命活力的文化存在,是世界上颇具原创性和传承力的文化圈之一。 ④内蕴于文化事象、文化符号的中华文化元素并非凝固不变、自我封闭的系统,而具有历史承袭性、稳定性,因而是经典的。它同时具有随时推衍的变异性、革命性,因而又是时代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的四大发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采用的“中国红”,皆为古老的中华文化元素在现代的展现。中华文化元素也是在世界视野观照下、在与外域元素相比较中得以彰显的,故是民族的也是国际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美国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花木兰》演绎中华文化元素并获得成功,便是一个例证。 ⑤中华文化元素是构建当代中华文化的基本成分之一,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民精神的重要资源。开掘并弘扬中华文化元素,有助于加深中华文化对国人的感召力、亲和力,促使人们增强历史敬畏感和时代使命感,提升民族自信心和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的自觉性。此外,通过发掘蕴含着中华文化元素的文化事象、文化符号,彰显可亲可敬的中国风格,并将其传播给异域受众,可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1月21日) 4.关于“中华文化元素”,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文化元素是在中华民族的长期历史进程中铸造的,它们生长发育于中华民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中,为海内外华人所认同和信守。 B.中华文化元素从来都与民族、民间的文化实践相共生,从诸多文化事象、文化符号中,可以提取、揭示中华文化元素的精魂。 C.中华文化元素既具有历史承袭性、稳定性,又具有随时推衍的变异性、革命性,因而它是经典的,又是时代的。 D.中华文化元素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民精神的重要资源,开掘并弘扬中华文化元素,有助于增强世界对中国历史的敬畏感,提升综合国力。 解析:选D D项,无中生有,“增强世界对中国历史的敬畏感,提升综合国力”原文没有提及。 5.文中说,“汉字及汉字文化是彰显中华文化元素的典型案例”,下列与此相关的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从象形文字进化而来,走向表意与表音相结合的“意音文字” ,与从象形走向拼音的多数文字有别。 B.在古代,中国是很多东亚国家的文化供给地;至近代,这些国家新产生的汉字词中国也多有引入。 C.汉字是世界上仅存的生命力盎然的古文字,因此能够造就一种具有特殊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文化系统。 D.有学者将汉字称为“东亚的拉丁文”,是因为汉字文化圈在发展和传承中受到了拉丁文字的重大影响。 解析:选A B项,范围扩大,文中第③段只是说“日制汉字词中国多有引入”,并不是所有“新产生的汉字词”。C项,强加因果。D项,曲解文意,根据第③段可知,将汉字称为“东亚的拉丁文”是因为“汉字在汉字文化圈诸国所起的作用,相当于拉丁文在欧洲诸国所起的作用”。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①②两段首先解释了中华文化元素的内涵,然后举例证明中华文化的不同级次、不同门类包含着各具个性的元素。 B.第③段紧承上文,以“汉字及汉字文化”这一典型案例为依托进一步展开论证,彰显了中华文化元素的独特魅力。 C.第④段中用美国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花木兰》获得成功的事例,证明了古老的中华文化元素在现代仍然可以精彩展现。 D.第⑤段在论述中华文化元素特点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论证了“弘扬光大中华文化元素”的重要意义,明确了文章的主旨。 解析:选C C项,“证明了古老的中华文化元素在现代仍然可以精彩展现”错,《功夫熊猫》《花木兰》获得成功证明了“中华文化元素也是在世界视野观照下、在与外域元素相比较中得以彰显的,故是民族的也是国际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论述类文本阅读”综合提能练(二) 政论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于现代中国人来说,“秩序”是一个久违的概念。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自觉的社会转型,中国不仅到了确立现代文明秩序的阶段,也到了能对世界新秩序的形成产生越来越大良性影响的阶段。 传统中国长期被称为“礼仪之邦”,这表明那时的中国不仅有秩序,而且有让“近者说,远者来”的文明秩序。自南宋以降,作为一种大的文化形态的农耕文明开始走下坡路。随着皇权专制不断强化的,是民气的衰落和思想的萎缩。直到清朝这最后一个专制王朝,中国内部的“造反”和“起义”都只能充当某家某姓“改朝换代”的工具,脱不出帝王易位、治乱兴替的循环。 中国的历史与西方的历史既有相近或相似之处,又各有其特点。我们知道,西方社会也曾经长期陷入封闭和停滞的状态。在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大约一千年的时间里,欧洲处于中世纪。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其缓慢,并不时受到破坏。然而,兴起于14、15世纪的文艺复兴和16世纪的宗教改革,使西方社会经历了一番称得上脱胎换骨的改变。由资本和科学技术推动的市场经济,不仅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廉价商品,还使人们获得平等的法律地位并形成多方面的社会联系,它冲垮一切闭关锁国的防御,把整个世界都纳入其中。然而,由国家权力介入的殖民活动以及民族利益的竞争,使得西方文明对非西方世界必定构成欺压和示范的双重效应,从而使后者陷入既要向之学习又必须加以反抗的尴尬处境。 著名的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提出“现代世界体系”理论,用“中心”与“边缘”说明资本主义所造成的世界严重的不平衡和依附现象。俄国处于这一体系的“半边缘”,中国则处于“边缘”。进入20世纪,处于一战后期的俄国连续发生政治事变,并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自上而下”地推动工业化。由工商文明所主导的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挑战和欺压,也造成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巨变”,对外摆脱殖民控制实现民族国家独立,对内铲除帝制、变“家天下”为“公天下”,成为无数中国人的夙愿与使命,这就是民族和民主革命。革命无疑是对传统秩序的颠覆性破坏和革除,若非如此,中华民族不可能像火凤凰一样涅槃重生,在现代世界上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历史终有其局限性,现代中国对秩序和规则的理解也经历了一些曲折。我们曾用一种简单的阶级观点看待传统文化,没有把民族文化与“封建”的政治制度做适当区分,没有把人文文化与政治文化做适当区分,许多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并继承了民族精神的先进人士,却在文化上采取了激烈地反传统的态度,结果,蕴含在传统文化中代代相传的许多合理的有价值的内容如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也被否定或丢弃了。凡此种种,长期的自我折腾,加剧了人心和社会的失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正轨,尤其近年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国家转型和文明重建有着更为深邃的战略思想,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提倡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在加强民族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同时,以更为开阔的胸襟面向世界和未来,推动现有的国际秩序向着更加合理的方向转变,这又反过来积极地影响着国内文明秩序的建构。 正是在这种情势下,我们需要从理论上深入地解析和理解秩序与社会历史秩序,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秩序的性质及历史变迁,把握其中的文明、自由与和谐之道。 (摘自张曙光《论秩序与社会历史秩序》,有删改) 1.下列对中国社会“秩序”发展过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中国不仅有秩序,而且有着文明的秩序,南宋以后,随着皇权专制不断强化,这种文明秩序逐渐衰落。 B.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挑战和欺压,使得中国发生“三千年未有之巨变”,民族和民主革命爆发,传统秩序被革除。 C.我们曾对秩序和规则的理解存在问题,使得人心和社会失序,改革开放以后,文明秩序的建构才逐渐步入正轨。 D.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逐渐转型,中国确立了现代文明秩序,并且对世界新秩序的形成有着良性影响。 解析:选D 从原文第一段可知,“中国确立了现代文明秩序,并且对世界新秩序的形成有着良性影响”说法错误,应该是“到了”这一阶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历史与西方的历史有相似之处,中国也一样经历过长期封闭和停滞的时期,然后一系列革命使得社会重生。 B.由资本和科学技术推动的市场经济冲垮了一切闭关锁国的防御,把整个世界都纳入其中,为非西方世界指明了发展方向。 C.清代,也曾经有一些“造反”“起义”等,但这些和后来的民族民主革命不同,并没有结束皇权专制。 D.关于国家转型和文明重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应该全面依法治国,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解析:选B “为非西方世界指明了发展方向”错误,文中只是说西方文明对非西方世界有“示范”作用。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处于“现代世界体系”边缘的中国,也发动了一系列革命,对外摆脱了殖民控制实现民族国家独立,对内铲除了帝制。 B.处于“现代世界体系”“半边缘”的俄国,在一战后期连续发生政治事变,并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推动工业化的发展。 C.许多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并继承了民族精神的先进人士,因为对传统文化认识简单,采取激烈地反传统态度,以致否定或丢弃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D.构建文明、自由与和谐的社会秩序,需要对秩序与社会历史秩序进行深入解析和理解,并能对人类社会秩序的性质及历史变迁进行辩证认识。 解析:选C 曲解文意,文中说的是“用一种简单的阶级观点看待传统文化”。这些先进人士这样做的原因是“用一种简单的阶级观点看待传统文化,没有把民族文化与‘封建’的政治制度做适当区分,没有把人文文化与政治文化做适当区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国内外学界在讨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时,首先就会想到古代的朝贡制度以及中国中心主义,由此关注起中国儒家的天下观。不过,天下观只是儒家的世界秩序学说,在涉外实践中如何实现理想的世界秩序,儒家学者们还提出了一套涉外理念与之配合。 儒家的天下观旨在构建理想的“天下”秩序。要使“天下”有序,就要“协和万邦”。《尚书·尧典》中记载,帝尧家族内部关系融洽后,又先后在各部落以及更远的外邦间次第推行德治与仁爱,使各部落以及外部邦国和平有序。儒家把“和”看作是处理中国与外国关系的思想准则。“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即“和”是天下通行的道理,是天下各安其所的交往方式。而“和”的本质是“仁”,“仁”不仅适用于人际关系,也适合于国家间的关系。《左传》将这种“仁”推及国家间的关系,认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儒家崇尚和谐,强调“和为贵”。如何达到“和为贵”?其中的重要途径是“和而不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在处理国家间的关系上,就是要允许、承认并尊重各国间的文化、信仰和制度的不同,求同存异,从而达到和谐共处。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儒家主张“天下一家”,但后世儒者却多主张“王者不治夷狄”。他们旨在阐述,“中国”帝王不要去直接统治“夷狄”,应与“夷狄”各守其境,和平相处。所以,即使是明朝派遣郑和率领庞大水军巡游东南亚以及印度洋诸国时,他们也是秉持着“圣王”对于“夷狄之邦,则以不治治之”的坚定理念,来处理与这些国家间的政治关系。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还要处理好“王道”与“霸道”之间的关系。所谓“王道”,就是用道德来感化四夷。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而“霸道”,则是使用武力以制服四夷。儒家并不是完全排斥武力的使用,而主张“以力辅仁”。《左传》曾谈到军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兵之设久矣,所以威不轨而昭文德也。”于此可见,“兵”只是昭示“文德”的手段。 “厚往薄来”也是儒家治理天下的一条原则。孔子所总结的周朝治理天下的九条纲领中就有“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关于“厚往薄来”,据唐朝孔颖达解释:“厚往,谓诸侯还国,王者以其材贿厚重往报之。薄来,谓诸侯贡献使轻薄而来。”“君子”(统治者,有德者)应当以“义”作为自己最高的行为准则。不过,孔子并不否定“利”。孔子所否定的是不义之利。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孔子将“义”置于“利”之上,提倡“以义制利”。而孟子主张,“君子”应持“义”而忘“利”。后来的中国封建帝王,为了表现“天子有德”的风度,对于“四夷来朝”的行为也就一概施行“厚往薄来”的方针。譬如,十分节俭的明太祖就曾指示:“诸蛮夷酋长来朝,涉履山海,动经数万里,彼既慕义来归,则赍予之物宜厚,以示怀柔之意。” 儒家文明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强的普遍价值,如上所述的这些涉外理念,今天对于我们也有十分宝贵的理论价值。 (摘编自陈尚胜《中国古代的涉外理念》)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研究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既要关注古代的朝贡制度、中国中心主义和儒家的天下观,也要考虑与之配合的涉外理论。 B.儒家认为,“和”是构建理想天下秩序的思想准则,是国家之间的交往方式,应以此实现“协和万邦”,使各国和平相处。 C.外交上,儒家主张既要有“王道”,又要有“霸道”,但要“以力辅仁”,即以“王道”为主,以“霸道”为辅。 D.儒家的义利观批判见利忘义,主张“以义制利”,表现在外交上就是“厚往薄来”,尽其所能来回报对方的深情厚谊。 解析:选D 原文中“厚往薄来”的意思是:“厚往,谓诸侯还国,王者以其材贿厚重往报之。薄来,谓诸侯贡献使轻薄而来。”本项“尽其所能来回报对方的深情厚谊”的转述不正确。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左传》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重要的是要友善地与邻国相处,以达到“亲仁”的理想境界,这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法宝。 B.儒家认为求同存异才能和谐共处,故其所倡导的“和”是建立在承认并尊重各国间的文化、信仰和制度差异的基础上的。 C.明朝郑和率领水军巡游诸国时,对“夷狄之邦”奉行“以不治治之”的理念,体现了与邻国相处“和为贵”的思想。 D.明太祖十分节俭,但是在赏赐来朝使节时却非常大方,这是为了表现“天子有德”的风度,以显示对蛮夷之邦的怀柔之意。 解析:选A 原文“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中的“亲仁”不是一种理想境界,而是处理好国家关系的方式。本项“以达到‘亲仁’的理想境界”的理解不正确。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协和万邦”“天下一家”“厚往薄来”等涉外理念,是建立理想世界秩序的重要保证,这对解决当今国际问题的困局有借鉴价值。 B.后世儒者提出的“王者不治夷狄”的主张,虽然与儒家所持的天下观并不完全相同,但同样显示了“和而不同”的理念。 C.一个国家要赢得别国的尊重,除了施行仁爱、道义之外,还需要拥有显示国家威力的军队,因此“弱国无外交”是有道理的。 D.儒家的重义轻利的思想,告诉我们不要计较眼前的利益,而要着眼于未来发展的大局,这样才有助于推进国与国之间的合作。 解析:选A 原文中论述的“涉外理念”并不包括“天下一家”,也没有说“天下一家”是建立理想世界的重要保证,本项的分析不正确。 “论述类文本阅读”综合提能练(三) 时 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用“绿色+”把蓝天留住 魏建国 前天晚间的一场“及时风”吹散了笼罩北京106个小时的雾霾,重见蓝天的北京市民纷纷在网络上留言,希望把这份蓝留下来。环保当然不能靠风吹,蓝天也不能单靠365天多少天达标来衡量。要彻底遏制由碳排放带来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趋势,我们需要一场“绿色+”革命。 无论对政府、企业还是民众,“绿色+”首先是一场观念革命。未来应当将这一理念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绿色发展作为我们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抓手。与“互联网+”一样,“绿色+”也可以同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外交相结合,渗透到企业发展观、居民消费观和人民健康观中去,改变我们的生产、消费和生存的方式。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把“绿色+”定位到生产全过程中,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促进全程化绿色,形成一条真正的绿色生产线。 不少地方的企业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比较迷茫,转型缺门路,也不知道哪些产能该保留。实际上产能是必要的,问题是怎么把落后产能转化为绿色产能,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资源消耗的部分。“绿色+”理念可以给企业启示:以“绿色+”指导生产和销售,企业的发展就符合国家需要、未来需要、市场需要。以“绿色+”理念生产出的产品,比低质、粗糙的传统产品更加对得上中国中产阶层的眼光和需求,也更能令国外市场的消费者满意。以手机行业为例,2014年中国生产的手机产品出口1 154亿美元,如此庞大的出口量,中国手机品牌却始终无法代替苹果的龙头老大位置。我认为中国的手机厂商应该提出“绿色+”手机的概念,在手机信号、电池辐射、健康使用和废弃手机处理等方面加强创新,以绿色技术实现弯道超车。 与“互联网+”一样,“绿色+”也需要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来起作用。目前在钢铁行业,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高亏损的“僵尸企业”不肯熄火,是京津冀等地区常遭遇雾霾的祸首。想靠市场撵走这些“僵尸企业”,碳排放权交易是一个已经被别国证明过的有效手段。所谓碳排放权交易,就是温室气体将配额排放,这个配额本身会成为一种商品。一家企业排放量超过了配额,就需要购买新的配额,反之,如果其排放量没有达到配额,可以出售其配额。2017年,中国将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系统。我建议明年碳排放权交易一定要重点在二三线城市展开,在重污染企业展开。 放开思路,可以与“绿色+”结合的领域是广阔的。从产业领域来说,可以有绿色+能源、绿色+冶金、绿色+农业。从生产和销售领域来说,可以有绿色+制造、绿色+管理、绿色+技术、绿色+物流。现在物流快递小车在城市中到处穿梭,快递纸箱遍地丢弃,能不能在物流业实现“绿色+”?从政策领域来说,每一项社会政策的出台,都应当将“绿色+”的理念考虑进去,比如绿色+二孩、绿色+养老,让老百姓享受到更优质、绿色的服务。 为什么老百姓对“阅兵蓝” 那么留恋?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走一条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之路,现在的中国是个什么样?历史不能假设,雾霾也只是提醒了我们环境污染一个方面的危害。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这些我们平时还未多加留意的问题,更是全人类的共同威胁。目前,由于欧债危机、恐怖主义的影响,欧美国家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应付难民潮、罢工潮和恐怖主义上,对产业绿色改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中国的“绿色+”有政府支持、有充足的资金,老百姓又深受环境污染之害。我们应该抓住时机,大力践行“绿色+”理念,使之成为改变人类命运的重大举措。 (选自《环球时报》2015年12月11日,有改动) 1.下列关于“绿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绿色+”是一场观念革命,应当将这一理念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绿色发展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抓手。 B.“绿色+”可以定位到生产全过程中,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是它的特点,如果深入发展还会形成一条真正的绿色生产线。 C.与“互联网+”一样,“绿色+”也需要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来起作用。只要市场发挥调节功能,雾霾就会风吹云散。 D.放开思路,与“绿色+”结合的领域是广阔的,它可以同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外交等结合,改变人们的理念和生活。 解析:选C 选项武断绝对。C项,“只要市场发挥调节功能,雾霾就会风吹云散”的说法过于绝对,文中第5段只是说“‘绿色+’也需要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来起作用”,并不是“只要……就……”的条件关系。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们需要一场“绿色+”革命来彻底遏制由碳排放带来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趋势,以此促进环保的健康绿色发展。 B.以“绿色+”指导生产和销售,企业的发展就符合市场需要、国家需要、未来需要。传统产品不符合“绿色+”的要求。 C.2017年,中国将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购买排放配额的能力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届时可以撵走很多“僵尸企业”。 D.从政策角度看,未来社会政策的出台,如果不把“绿色+”的理念考虑进去,老百姓就很难享受到更优质、绿色的服务。 解析:选B B项,“传统产品不符合‘绿色+’的要求”于文无据,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属于无中生有。现实中,很多传统产品都是符合“绿色+”的要求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企业转换产能的方式是必要的,关键是怎么把落后产能转化为绿色产能,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资源消耗的部分。 B.中国手机厂商提出的“绿色+”手机的概念,在手机信号、电池辐射、健康使用等方面加强创新,实现了弯道超车。 C.目前,京津冀等地区常遭遇雾霾的祸首是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高亏损的钢铁行业中的“僵尸企业”不肯熄火。 D.老百姓对“阅兵蓝”那么留恋,是因为深受环境污染之害。应大力践行“绿色+”理念,来改变人类的命运。 解析:选B 选项混淆时态。B项,“中国手机厂商提出的‘绿色+’手机的概念”“实现了弯道超车”变未然为已然。原文第4段说的是“我认为中国的手机厂商应该提出‘绿色+’手机的概念”,这只是作者的主观想法,中国手机厂商还未实施。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微电影也可负载大主题 牛梦笛 普通观众一般将筷子兄弟的《老男孩》作为微电影的代表,这部当时还被称为“网络短片”的作品讲述了小人物的梦想故事,贴近普通年轻人的生活视角,既具备当下网络文化的一系列特征,也有着基本的电影品质和完整的人物故事链条。自《老男孩》之后,此类网络视频有了新的概念与定义,成为一种在互联网平台上传播能力较强的艺术作品。 短,是微电影显著的特征。这个特征赋予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灵活的展示手法,并使拍摄变得更为简易。近年来,中国微电影产业的总产值已达700亿元左右,具有艺术、商业价值的年产量达2万部。据预测,未来3年内,总产值将超过1 000亿元。它的兴盛,开始牵动大众文化产品的发展态势,也折射出了其自身在创作和推广上的问题。 首先,不少打着“微电影”旗号的网络视频存在依靠软色情、软暴力来增加点击量的现象,内容低俗;其次,不少与微电影相关的创投和赛事活动流于形式,成为商业机构和一些地方的门面活动,很少产生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和导演。还有一些批评者担忧,微电影正在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进而消解微电影应有的艺术品质,让这一独特的影视形态在艺术上过早凋谢。 一般来说,内容上的泥沙俱下,是一个新的艺术类型在初创时期难以避免的情况。在加强管理和引导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微”时代的影视产品,也可以利用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创意,消化大的主题,在赢得市场的同时,承担起大众教化和艺术探索的功能。 艺术性、公益性已经成为优秀微电影的重要标识。央视公益广告《筷子篇》用5分钟微电影的形式,以中国最常见的饮食工具“筷子”为切入点,以小见大,传递了感恩、明礼、睦邻、关爱等中华传统美德,表达出“教会感恩,学会分享”的含义,浓缩了全球华人最深邃的情感。影片虽短,但它所蕴含的意义却深入人心。微电影《再不爱就晚了》曾在3天的时间内火爆网络获得了500万的点击量,这个呼吁年轻人关爱父母的短片,让不少年轻人看了之后潸然泪下,想到自己渐渐长大,然而父母却一天天老去,心里很不是滋味。短短的一个电影,却承载了孝老敬亲这个巨大的伦理内核。 微电影也可以通过其独特的方式,承载起普通人的中国梦。近年来,一批由农民、建筑工人、医护人员等特定群体自导自演的微电影备受关注。虽然这些影片未必有其他微电影那么高的艺术水准,但故事都取材于真实经历,感情真挚,也特别能够打动观众,从而通过网络向观众传递了核心价值观,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互信。这当中的真实情感和文化情怀,展示了所有艺术作品万变不离其宗的成功之道;这些题材和拍摄方式,也为微电影承载社会价值提供了更多可能。因此,充分认识微电影的作用,做到扬长补短,“物”尽其用,是当前创作界的一道重要课题。 (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11月9日第2版,有删改) 4.下列关于微电影的论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微电影既具备当下网络文化的一系列特征,也有着基本的电影品质和完整的人物故事链条,是在互联网平台上传播能力较强的艺术作品。 B.微电影短的特征赋予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灵活的展示手法,并使拍摄变得更为简易,这是其蓬勃发展的一个原因。 C.一些批评者担忧,微电影正在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进而消解其应有的艺术品质,使其在艺术上过早凋谢。 D.微电影可以利用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创意负载大主题,既能赢得市场,也能承担起大众教化和艺术探索的功能。 解析:选A A项,张冠李戴,根据原文第1段“筷子兄弟的《老男孩》作为微电影的代表,这部当时还被称为‘网络短片’的作品……”可知,选项叙述的是《老男孩》的特征,不能进而推广为整体微电影的特征。 5.下列关于微电影作品的论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微电影的代表作《老男孩》讲述了小人物的梦想故事,贴近普通年轻人的生活视角。自此以后,此类网络视频有了新的概念与定义。 B.衡量一部优秀微电影的重要指标是艺术性、公益性,央视公益广告《筷子篇》可以称得上这方面的代表作。 C.《再不爱就晚了》呼吁年轻人关爱父母,虽短短的一部电影,却承载了孝老敬亲这个巨大的伦理内核,是一部优秀的微电影。 D.近年来,一批由农民、建筑工人、医护人员等特定群体自导自演的微电影之所以备受关注,凭借的是高的艺术水准以及真挚的感情。 解析:选D 选项曲解文意。D项,根据原文第6段“虽然这些影片未必有其他微电影那么高的艺术水准”推断,这些微电影“未必有”高的艺术水准,高的艺术水准不是“备受关注”的必需条件。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近年来,中国微电影产业的总产值已达700亿元左右,这一数值还在不断攀升,可以肯定这一艺术形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B.一般来说,一个新的艺术类型在初创时期难以避免内容上泥沙俱下的情况,微电影也难逃这一魔咒,所以我们要加强管理和引导。 C.所有艺术作品万变不离其宗的成功之道是作品当中的真实情感和文化情怀,微电影也不例外,例如《筷子篇》传递了中华传统美德。 D.当前创作界应该充分认识微电影的作用,做到扬长补短,规避其在创作上内容低俗、推广上流于形式等问题,“物”尽其用。 解析:选A 选项混淆时态。A项,原文第2段是说“近年来,中国微电影产业的总产值已达700亿元左右,具有艺术、商业价值的年产量达2万部。据预测,未来3年内,总产值将超过1 000亿元”,这里“据预测”的未必会实现,而本项“这一数值还在不断攀升”,描述成了既成事实。另外,不能因产值这一单一数据就绝对化地肯定微电影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论述类文本阅读”综合提能练(四) 书 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们从叙事手法上仔细考察,发现《繁花》所折射出来的中文、英文小说技法上的差异之处,从而揭示“负情感”的产生与叙事传统的关系。首先,从叙事角度上来说,《繁花》使用一种游离于小说中虚拟世界的视角,强调叙事者不知人物内心活动的状态。叙事视角不受具体人物的限制,也难以与具体人物融合。 说书人这种叙事者游离于人物内心之外的状态在中国明清章回体小说中反复出现。《儒林外史》是叙事者干涉叙事程度达到最小化的传统小说,而《水浒传》《金瓶梅词话》等奇书的叙事者也基本不会进入人物内心从一个局限的视角做出观察体悟。这与现实主义传统中的西方小说有明显的不同。英文小说中很早就使用第一人称叙事,而即便是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视角的小说,叙事者在发出道德评判和人物性格总结之余,也往往会突然遁入某一人物的内心,以此限制自己的视角。18世纪中后期的女作家伯尼开创了这种手法,又由简·奥斯汀承袭(就是著名的“自由间接引语”)。19世纪现实主义鼎盛时期的小说家对这种手法的使用更为娴熟。狄更斯的许多小说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著称,但叙事者仍然经常采用遁入人物内心的做法,比如《艰难时事》中茜茜少量的独白,《荒凉山庄》中与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者相穿插的艾斯特的第一人称叙述。对英文小说影响很深的福楼拜更是在小说中大量使用让叙事者与人物视角相重合的手法。 在这种传统的关照下,西方20世纪全景式都市叙事也经常采取多叙事视角的手段。《繁花》却自出机杼,取径话本说书人,创造了一个游离于小说中虚拟世界的叙事者,并以上海方言化的当代汉语为之赋予一个独特的声音,自始至终保持着风雅的烟火气,入世而又超脱,并不刻意模仿不同人物的口音与个性。正如金宇澄在“后记”中所说:“当代书面语的波长,缺少‘调性’,如能在传统里寻找力量,就有‘闪耀的韵致’。” 如果要描绘《繁花》叙事的情感基调,那只能说是混沌的失落、茫然无措,冷眼看花开花败的“负情感”。但小说在拒斥人与人互相理解的奇迹的同时也召唤了独特的审美体验。叙事者总是在所叙述故事达到一定情感深度的时候突然将视线从人物身上移开,观照四周,或是转向街景(如路过的卡车),或是描写流行服饰或物件(如运动装、邮票等),让读者难以轻易地理解或代入书中情景,只能远远揣测人物内心。没有定论的揣测本来就是文学审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繁花》为例,距离的确产生了美感,一种寄托于可能性的美感。 小说最后,阿宝和李李的情愫毕竟没有凝结成爱情,总是想将暧昧情感明确为稳定关系的梅瑞几近精神崩溃,原来钟情暧昧的陶陶也因为一时糊涂过分投入而身家丧尽。 (摘编自金雯《金宇澄的谜语人物:负情感试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繁花》采用了一种游离于小说中虚拟世界的叙事视角,这种视角不受具体人物的限制,也难以与具体人物融合。 B.《繁花》从叙事手法的角度看,与英文小说中采用的叙事者经常采用的遁入人物内心的叙事方式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C.《繁花》的叙事方式与西方20世纪全景式都市叙事多叙事视角的手段不同,而是自出机杼,取径话本说书人。 D.《繁花》拒斥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奇迹,召唤独特的审美体验,揭示了“负情感”的产生与叙事传统的关系。 解析:选B A项的信息来源于文本第一段的后两句话,基本是对原文内容的“裁剪”,表述正确。B项的信息来源于文本第一段的第一句话和第二段中对英文小说和狄更斯小说创作的分析部分,选项中的“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表述错误。C项的信息来源于文本第三段的前两句话,选项表述与原文内容完全吻合,因而该项是正确的。D项的信息来源于文本第一段第一句话的后半部分和第四段的第二句话,信息区间有跳跃性且对原文顺序做了调整,但内容与原文表述一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繁花》强调叙事者不知人物内心活动状态的叙事角度,在明清章回体小说《儒林外史》《水浒传》等作品中也出现过。 B.由18世纪中后期女作家伯尼开创的运用第一人称叙事的创作手法,经过简·奥斯汀的承袭到了19世纪更为成熟。 C.受福楼拜叙事者与人物视角相重合的叙事方式的影响,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多采用多叙事视角的手段。 D.在这篇书评中,论据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对评论主体《繁花》艺术手法的评述与内容的概括,也有对中外小说名著的举例分析。 解析: 选C A项,信息来源于文本第一段的第二句话和第二段的第二句话,这里主要是对《繁花》叙事角度的评述及其源头的追溯,符合原文内容。B项,信息来源于文本的第二段,选项综合了原文内容的多处信息并加以整合,符合原文内容。C项,信息来源于文本的第二段和第三段。由原文可知,“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手段”表述错误,应为“西方20世纪全景式都市叙事也经常采取多叙事视角的手段”。D项,是对文本内容的总体分析,表述正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实主义传统中的西方小说很早就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即便是采用第三人称叙事的小说,也通常以第一人称限制自己的视角。 B.《繁花》以上海方言化的当代汉语为叙事者赋予一个独特的声音,始终保持着风雅的烟火气,不刻意模仿不同人物的口音与个性。 C.没有定论的揣测本来就是文学审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繁花》一书作者恰恰运用了让读者远远揣测人物内心的叙事方式。 D.《繁花》的结局应该是悲剧性的,阿宝与李李爱情落空,梅瑞精神几近崩溃,陶陶也因一时糊涂钟情暧昧过分投入而身家丧尽。 解析:选A A项,信息来源于文本第二段的中间部分,原文说“而即便是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视角的小说……也往往会突然遁入某一人物的内心,以此限制自己的视角”,并不是说“通常以第一人称限制自己的视角”,选项表述与原文内容有差异,因而该项是错误的。B项,信息来源于文本第三段,基本是对原文内容的复制,表述正确。C项,信息来源于文本第四段的末尾部分,原文在此所说的“以《繁花》为例,距离的确产生了美感”恰恰是对前文“只能远远揣测人物内心”的印证,两者的意思是相同的,所以该项也是正确的。D项,主要是对结尾段小说内容的概括以及根据内容所做出的判断,从小说结局人物的命运看,自然是悲剧性的结尾,所以该项也是正确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悲剧的诞生》一书的最独特之处是对古希腊酒神现象的极端重视。这种现象基本上靠民间口头秘传,缺乏文字资料,一向为正宗的古典学术所不屑。尼采却立足于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现象,把它当作理解高雅的希腊艺术的钥匙,甚至从中提升出了一种哲学来。正是在理解这种史料无证的神秘现象时,他的内在经验起了重要作用。这种内在经验主要有二,即他自幼形成的对人生的忧思和对音乐的热爱,而在他的青年时代,这二者又分别因为他对叔本华哲学的接受和瓦格纳的亲密友谊而得到了加强。从前者出发,他在酒神秘仪中人的纵欲自弃状态中看出了希腊人的悲观主义。但是,和叔本华不同,在他的内在经验中不但有悲观主义,更有对悲观主义的反抗,因而他又在希腊艺术尤其是希腊悲剧中发现了战胜悲观主义的力量。从后者出发,他相信音乐是世界意志的直接表达并具有唤起形象的能力,据此对悲剧起源于萨提尔歌队和酒神颂音乐的过程做出了解释。 这本书显然存在着两个层次,表层是关于希腊艺术的美学讨论,深层是关于生命意义的形而上学的思考,后者构成了前者的动机和谜底。因此,把这本书看作一部特殊的哲学著作也许是最恰当的。说它特殊,是因为它也不同于一般的哲学著作,不是用概念推演出一个体系,而是用象征叙说自己的一种深层体验。其实,尼采自己对此是有自觉的认识的。他知道自己在创立一种诗性的哲学。后来他也始终认为,他在《悲剧的诞生》中创立了一种新的哲学学说,据此自称是“哲学家狄俄尼索斯的最后一个弟子”和“第一个悲剧哲学家”。 作为一个哲学家,尼采当时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生命意义的解释,二是现代文化的批判。在《悲剧的诞生》中,这两个问题贯串全书,前者体现为由酒神现象而理解希腊艺术,进而提出为世界和人生作审美辩护的艺术形而上学这一条线索,后者体现为对苏格拉底科学乐观主义的批判这一条线索。当然,这两个问题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根本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如何为本无意义的世界和人生创造出一种最有说服力的意义来。尼采的结论是,由酒神现象和希腊艺术所启示的那种悲剧世界观为我们树立了这一创造的楷模,而希腊悲剧灭亡于苏格拉底主义则表明理性主义世界观是与这一创造背道而驰的。 纵观尼采后来的全部思想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他早期所关注的这两个主要问题始终占据着中心位置,演化出了他的所有最重要的哲学观点。一方面,从热情肯定生命意志的酒神哲学中发展出了权力意志理论和超人学说。另一方面,对苏格拉底主义的批判扩展和深化成了对两千年来以柏拉图的世界二分模式为范型的欧洲整个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对基督教道德的批判,以及对一切价值的重估。我们确实应该把他的这第一部著作看作他一生的主要哲学思想的本源,从中来发现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解读他的后期哲学的密码。 (摘编自周国平《〈悲剧的诞生〉译者导言:艺术拯救人生》)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基本依靠民间口头秘传、缺乏文字资料的古希腊酒神现象,被正宗古典学术忽略,却受到尼采重视,当作理解希腊艺术的门径。 B.尼采自幼形成的对人生的忧思和对音乐的热爱,在他的青年时代得到了加强。这两种内在经验在理解古希腊酒神现象时起了重要作用。 C.尼采在希腊艺术中发现了战胜悲观主义的力量,因为他接受了叔本华哲学却和叔本华不同,他的内在经验中更有对悲观主义的反抗。 D.对音乐的热爱让尼采相信,音乐能直接表达世界意志,具有唤起形象的能力,以此为依据,尼采对悲剧起源的过程做出了解释。 解析:选A A项,曲解文意,原文第1段第2句说的是“为正宗的古典学术所不屑”,选项将“不屑”改为“忽略”,“忽略”指没有注意到,完全没有了“不屑”中的轻视之意。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为特殊的哲学著作,《悲剧的诞生》具有两个层次,表层关于希腊艺术的美学讨论推动了深层关于生命意义的形而上学的思考。 B.尼采认识到,《悲剧的诞生》是用象征叙说自己的一种深层体验,而不是用概念推演出一个体系,自己是在创立一种诗性的哲学。 C.生命意义的解释和现代文化的批判,是尼采所关注的有着内在联系的两个问题,贯串在《悲剧的诞生》中,并体现为两条线索。 D.《悲剧的诞生》的结论与理性主义世界观不同,尼采的悲剧世界观为本无意义的世界和人生创造出一种最有说服力的意义。 解析:选A A项,主客颠倒,原文第2段第1句说“表层是关于希腊艺术的美学讨论,深层是关于生命意义的形而上学的思考,后者构成了前者的动机和谜底”,意思是深层关于生命意义的形而上学的思考推动了表层关于希腊艺术的美学讨论。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叔本华哲学的接受强化了尼采对人生忧思的内在经验,由此出发,他从希腊人在酒神秘仪中的纵欲自弃看出了他们的悲观主义。 B.现代文化的批判是贯串《悲剧的诞生》全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本书中体现为尼采对苏格拉底科学乐观主义的批判。 C.权力意志理论和超人学说,对欧洲整个传统形而上学、基督教道德的批判以及对一切价值的重估,都源于尼采早期所关注的问题。 D.《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的第一部著作,也是他一生最主要的哲学观点的诞生地,它能够为我们正确解读他的后期哲学提供信息。 解析:选D D项,偷换概念,原文最后一句说“我们确实应该把他的这第一部著作看作他一生的主要哲学思想的本源”,意指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关注的两个问题“演化出了”他后来的所有最重要的哲学观点,选项将“本源”更换为“诞生地”,与文意不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