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7届四川省自贡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2017-0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7届四川省自贡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2017-03)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这两部分合起来,形成了中国文化。在这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陈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事实正是这个样子。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衡之以我上面所说的中国文化二分说,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无我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这一点,中国不少学者是感觉到了的。比如,梁漱溟先生说,“中国人把文化的重点放在人伦关系上,解决人与人之间怎样相处”;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中国的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这些意见都是非常正确的。‎ 国外一些眼光敏锐的思想家也早已看到这一点,比如德国最伟大的诗人歌德就说:“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就感到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还有许多典故都涉及道德和礼仪。”正是这种在一切方面保持严格的节制,使得中国维持到几千年之久,而且还会长存下去。‎ 中国文化同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既然同为文化,必然有其共性。我想强调的却是它的特性。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就是它的伦理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 ‎(季羡林《中国文化的内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可以分为知和行两个部分,二者合起来构成中国文化,隐藏于二者背后、最具中国特色的则是它浓厚的纲纪文化色彩。‎ B.从历史记载和现实看,中国文化深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在行方面受儒家影响,在知方面受佛道二家影响。‎ C.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是中国文化最为本质的部分,它的力量巨大,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在歌德看来,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但中国人的表现更符合道德的要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哲学的特点是喜欢谈论知行问题,从中国哲学的角度出发,认识中国文化,也可以从知和行两个方面入手。‎ B.考察中国的思想史,关于儒释道的论述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以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来代表中国思想可以追溯到晋朝。‎ C.原始佛教是完全没有伦理色彩的,“孝”是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的东西,佛教中讲“孝”是适应中国文化的结果。‎ D.中国文化重视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鲜明的伦理色彩,这是不少中外学者对中国文化共同的认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也可分知行两方面,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受中国文化影响染上了浓重的伦理色彩。今天的佛教已与原始佛教完全不同。‎ B.中国文化注重伦理道德,在一切方面注意节制,这使得中国得以延续发展几千年,保持这一传统,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也将产生积极作用。‎ C.同中国文化一样,中国哲学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哲学既有同为哲学的共性,也有鲜明的个性,这就是对知和行的特别关注和思考。‎ D.今天的我们仍然应当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中汲取智慧,将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解决今天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些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豪迈洒脱蒙文通 经学大师蒙文通,在执教成都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协合大学期间,有不少故事流传。现代成都的几位文史巨匠各具风采,蒙文通则是其中豪迈洒脱的一员。‎ 关于蒙文通的豪迈洒脱,留给学生印象最深的,是他上课。蒙文通在讲课时,因为学富五车,每每刹不住车;讲到尽兴处,便不管什么下课铃声,照讲不误。往往等到下一节课的老师已经站到教室门口,蒙先生才不得不打住,收拾好几页讲稿。在一阵爽朗的大笑声中,学生们终于可以下课了。‎ 一把仙风道骨的长髯,可以说是蒙先生的标志之一。他的学生隗瀛涛曾这样描述:“先生身材不高,持一根二尺来长的叶子烟杆,满面笑容,从容潇洒地走上讲台,大有学者、长者、尊者三位一体之风。”这一根长烟杆,和长蒙文通一辈的林山腴的水烟袋,是老成都高校的一方风景,为学界所熟知。‎ 蒙文通喜欢听川剧,“杀馆子”,他的酒量也不算小,喝黄酒有两斤的量。他的朋友也并不局限在学术圈,社会上的三教九流他皆有所交往,且对不同的人都一视同仁。在他眼中,商贾小贩,工人农民,和尚道士,只要人对了的,他都会与之海阔天空地摆龙门阵。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 ‎1933年,蒙文通经汤用彤推荐,到北京大学讲授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史。未料,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的胡适对蒙文通不感兴趣,蒙文通被解聘。这是他执教生涯中第一次被解聘,他还有一次被解聘是在川大,时间是抗战后期。当时某军阀执掌校印,行龌龊之事,将一干学者拒之大学门外,蒙文通却照常为学生上课,他对自己行为的解释霸道得很,他说:“聘不聘我是你学校的事,上不上课是我的事,我是四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子弟。”‎ 耿介率直、我行我素是蒙文通性格的又一特征。他常言:“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学生有不同见解,他总是不回避矛盾,即使朋友之交亦如此。‎ 汤用彤、钱穆、熊十力还有蒙文通,间或还有林宰平和梁漱溟,在1933年的北京,几人有过一段谈学论道的美好交往。熊十力好辩,蒙文通亦口若悬河。其实,熊十力正用新唯识论驳斥其老师欧阳竞无的小说,蒙文通不以为然。二人唇枪舌剑,上下古今,旁征博引,每每由一个问题的争锋转入另一个问题的考辩,彷佛两位旗鼓相当的斗士,你来我往,不遑多让,让钱穆在几十年后仍然记忆犹新。钱穆说:“余时为十力、文通缓冲”,未几,二人“又自佛学转入宋明理学,文通、十力又必争。又惟余为之缓冲”。‎ 然而争论归争论,二人却是相互推崇的。有一次,熊十力有事不能上课,学生们问谁来代替,熊十力答四个字:“蒙文通好。” ‎ ‎(摘自《华西都市报》)‎ 相关链接:‎ ‎①就其论著的科学性质说,中国思想学术史占的比重最大,包括了先秦两汉的经学及诸子学,晚周、六朝、两宋史学,佛学中的禅学史和新罗学,道家和道教学等。他多年寝馈于宋明理学,历时既久,用力亦深。另外,还在中国古民族史、古地理学、巴蜀地方史、历代社会经济史各个方面,也发表了大批高质量的论文。‎ ‎(摘自《蒙文通先生的治学与为人》)‎ ‎②蒙先生30年代在北京大学任教,从不一登文学院长胡适之门,后来他被解聘。据钱穆先生说:“文通在北大历史系任教有年,而始终未去适之家一次,此亦稀有之事也。” ‎ ‎(摘自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记》)‎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蒙文通讲课时常常刹不住车,尽兴处,便不管下课铃声,照讲不误,一方面因为其学问渊博,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其不拘小节的性格。‎ B.蒙文通因为喜欢听川剧,“杀馆子”,所以他的朋友圈子包括三教九流的人,他对他们也都一视同仁,只要人对了就行。‎ C.蒙文通在被川大解聘时,坚持照常为学生上课,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霸道解释,表现了他藐视权势的性格。‎ D.蒙文通做学问不回避矛盾,他和熊十力之间唇枪舌剑的论辩,是他耿介率直的性格使然,同时表现了他坚持学术求真的精神品质。‎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一把仙风道骨的长髯,一根长烟杆,满面笑容,从容潇洒,是蒙文通的形象写照,说明一个有学问的人,必定有不同常人的形象气质。‎ B.在北大时,蒙文通被胡适解聘与他孤高的性格不无关系,因为他在北大任教多年,却从未登门拜访胡适,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 C.蒙文通与熊十力的学术论争,既因为二人在学术上有不同的观点,更因为蒙文通对熊十力反对自己老师的做法无法苟同。‎ D.作为一代经学大师,除了为人行事独具风貌,蒙文通在中国思想学术史、中国古民族史、古地理学、巴蜀地方史等诸多领域都有重大贡献。‎ E.蒙文通为人虽然有我行我素的特点,但无论做学问还是结交朋友,他都坚持心术要正,要堂堂正正地做人,表现出正直的一面。‎ ‎6.蒙文通常言“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请结合材料,对此进行分析。(4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 夜航船 董宏量 ‎①对住在江畔河边的人来说,夜航船是一幅看厌了的风景。然而,我怎么也忘记不了儿时看夜航船所引起的心灵的颤动。如果你的窗口正对着墨汁般流淌的夜江,你就可以想象一个爱沉思的孩子,在关灯后的深夜趴在冰冷的窗台上看夜航船的情景。那熟睡的长江,那一声声甜鼾似的汽笛,那江中闪烁的流动着的灯火,就像一个个美丽的童话,一个个漂浮着的梦,不知给了我多少温暖的安慰和神秘的向往。‎ ‎②长大以后,夜航船不再神秘,我已无数次在长江上夜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是天天坐轮渡船上班下班的,常常驰行在破晓的夜色和渐浓的暮色中,借着船上昏黄的灯光看书,夜航的里程,是一页又一页书的里程。我在渡船上读了很多很多的书,直到读到一本书也叫《夜航船》,才又唤起我对夜航船的迷恋和沉思。‎ ‎③那是明代大学者张岱的《夜航船》,是一部令人惊叹的古文化的百科全书。他在书中断言: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他讲述了一个书生和一个和尚的故事,在狭窄的船舱里,和尚曾因书生高谈阔论而畏慑,又因书生的无知而大胆伸脚。他以“夜航船”为书名,其旨意令人深思,也使我对那古老的吴山越水中驰行的夜航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长江上的铁轮相比,那木船桡声当然富有传统的诗意,展示着一种令人品味的文化陈迹。‎ ‎④有一年秋天,我终于坐上了从杭州到苏州的夜航船。在古老的运河里,在深沉的夜色中,木船就像一个怀旧的老人,缓缓地追寻着发黄的陈迹。虽然这是机动船,哒哒哒的马达声会打破怀古的幽情,但你仍可通过那剪影似的小桥小镇,想起历代江南才子吟咏的诗词和故事。这条河流沉淀着太多的文思,使任何一只船都像一个温柔的手指,抚摸着一行诗、一行典丽的汉字。‎ ‎⑤然而,我还是喜欢长江上的夜航船,这不仅仅是出于对家乡的偏爱。在无边的大海上夜行,你会有一种茫然的漂泊感,会产生“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惶惑。在小河中夜行,你又会感到生命的逼仄和拘谨。只有在浩荡的长江上,你才会更美妙地体会到夜航的乐趣,有一种掌握着自己的命运又放胆漂泊的感觉。你知道你是顺水而下或逆流而上,两边的岸离你既近又远,你可穿行在高峡夹峙的一线激流中,也可飘荡在豁然开阔的万顷碧波里。当夜深无人你独自抚栏,看天上的星星与两岸时隐时现的灯火交融在一起,你还会想到,此时是不是有一个孩子趴在窗口,像当年的你一样看夜航船,看他的梦呢?‎ ‎⑥当然,夜航船的最大好处还是读书。不论是短途还是长途的夜航船,你都会在宁静的漂流中情不自禁地捧起一本书来。在这没有颠簸的旅行中,在水流和夜色把你隔绝成一个岛的时光里,在悠闲的氛围中,你读书会比平时更加投入也更加愉悦。于是,你无形中就到达了某个港口,那不仅是船的到达,还有书带给你的某种感悟的到达。‎ ‎⑦对于习惯静夜工作的人,“夜航船”是一种美丽的象征。我们在夜色中执著地航行着,写诗的笔、在音乐中起伏的指挥棒、对烈焰挥舞的钢钎,甚至清洁工的扫帚,都会使我们想起桨,划动时光之浪的桨。我们就这样不停地到达,也不停地出发,夜航在生命的河流上。于是夜就充满了创造,充满了活力,充满了遐思和梦想,使每一个看见夜航船灯火的人,都不再寂寞,不再孤独,都想追着那灯火而去,去渐渐明亮起来的远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对住在江畔河边的人来说,夜航船是一幅看厌了的风景”开篇,欲扬先抑,为下文表达我对夜航船的情感态度做铺垫。‎ B.三、四两段插入有关张岱《夜航船》和自己坐船经历的叙写,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通过对比赋予夜航船文化意蕴,表现主题。‎ C.文章多次写到在夜航船上读书的经历,既前后照应,又与“夜航船”构成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意在表达在夜航船上读书的感悟和启示。‎ D.文章运用了拟人、比喻手法,如用“熟睡”写夜晚的长江、把木船比作怀旧的老人等,形象生动,表达了对长江的怀念之情。‎ ‎8.第五段,作者说“我还是喜欢长江上的夜航船”,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5分)‎ ‎9.文章以“夜航船”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 杜伏威,齐州章丘人。少豪荡,不治生赀,与里人辅公祏约刎颈交。公祏数盗姑家牧羊以馈伏威,县迹捕急,乃相与亡命为盗,时年十六。伏威狡谲多算,每剽劫,众用其策皆效。尝营护诸盗,出为导,入为殿,故其党爱服,共推为主。‎ 隋大业九年,入长白山,依贼左君行,不得意,舍去,转剽淮南,称将军。下邳贼苗海潮拥众钞暴,伏威遣公祏胁谕曰:“天下共苦隋豪桀相与兴义然力弱势分不相统若合以为强则无事隋矣公能为主吾且从不然一战以决”海潮惧,即以众下之。江都留守遣校尉宋颢将兵捕击,伏威与战,伪北,诱颢堕葭榛泽中,顺风纵火迫之,步骑烧死几尽。海陵贼赵破阵闻伏威兵少,轻之,召使并力。伏威引亲将十人操牛酒谒,勒公祏严兵待变。破阵引伏威入幕,置酒,悉召酋首高会。伏威突斩破阵,众眙骇不及救,复杀数十人,下皆畏服。‎ 炀帝遣右御卫将军陈稜以精兵讨之,稜不敢战,伏威遗以妇人服,书称陈姥,怒其军。稜果悉兵至,伏威迎出挑战,稜军射中其额,伏威怒曰:“不杀汝,矢不拔!”遂驰入稜阵,大呼冲击,众披靡,获所射将,使拔箭已,斩之,携其首入稜军示之,又杀数十人,遂大溃,稜走而免。‎ 进破高邮,引兵度淮,伏威选敢死士五千,号“上募”,宠厚之,与均甘苦,每攻取,必先登,战罢,阅创在背者杀之。所虏获必分与麾下,士有战死,以其妻殉 ‎,故人自奋战,无完敌。宇文化及以为历阳太守,不受。徙丹阳,自称大行台。始进用士人,缮利兵械,薄赋敛,除殉葬法,民奸若盗及吏受赇,虽轻,皆杀无赦。上表越王侗,封楚王。‎ 是时,秦王方讨王世充,遣使招怀,伏威乃献款。高祖授以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安抚大使、上柱国、吴王,赐姓,豫属籍。武德七年二月,卒。‎ ‎(节选自《新唐书•杜伏威传》)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下共苦 / 隋豪桀相与兴义 / 然力弱势分不相统 / 若合以为强 / 则无事隋矣 /公能为主 / 吾且从 / 不然 / 一战以决 /‎ B.天下共苦 / 隋豪桀相与兴义 / 然力弱势分不相统 / 若合以为强 / 则无事隋矣 /公能为主 / 吾且从 / 不然一战以决 /‎ C.天下共苦隋 / 豪桀相与兴义 / 然力弱势分不相统 / 若合以为强 / 则无事隋矣 /公能为主 / 吾且从 / 不然一战以决 /‎ D.天下共苦隋 / 豪桀相与兴义 / 然力弱势分不相统 / 若合以为强 / 则无事隋矣 /公能为主 / 吾且从 / 不然 / 一战以决 /‎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殉是古代以活人或物品与死者同葬的一种习俗,以活人殉葬直到清代仍然存在。‎ B.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场文书,主要用于大臣对君王以及下级对上级陈情言事。‎ C.尚书令是隋唐时代尚书省的长官,隋唐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其长官同为宰相。‎ D.赐姓指皇帝赐给臣民姓氏,古代帝王常用赐给皇族姓氏的办法褒奖功劳、笼络人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伏威豪爽放荡,不治生计。他的好友辅公祏多次偷盗姑家的牧羊送给他,官府缉捕很急,二人因此一起逃亡江湖,聚众起义。‎ B.杜伏威精于算计,富有谋略。对苗海潮威逼利诱,对宋颢诱敌深入,对赵破阵谋定而后动,对陈稜用激将法,都获得成功。‎ C.杜伏威作战勇敢,身先士卒。在与陈稜之战中,他勇猛地冲入陈稜的军阵,不顾额头中箭,奋力冲杀,大败敌军。‎ D.杜伏威富有主见,亦能治理。投靠左君行,不如意就离去;宇文化及让他做太守,他不接受;在丹阳,薄赋敛,严法纪,显示出不凡的治理才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营护诸盗,出为导,入为殿,故其党爱服。‎ ‎(2)伏威引亲将十人操牛酒谒,勒公祏严兵待变。‎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11分)‎ 桐庐山中赠李明府① ‎ 孟郊 静境无浊氛,清雨零②碧云。‎ 千山不隐响,一叶动亦闻。‎ 即此佳志士,精微谁相群。‎ 欲识楚章句,袖中兰茝薰③。‎ ‎【注】①明府:唐人称县令为明府。李明府,生平事迹不详。②零,落。③兰茝:皆香草名。‎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首句用一“静”字,概括出桐庐山无世俗浑浊气息、优雅宁静的特点。‎ B.次句用一“零”字,化静为动,描摹出“清雨”在碧云下的飘零之态。‎ C.三、四句以辽阔的“千山”与微小的“一叶”对比,突出桐庐山环境的寂静。‎ D.五句的“佳志士”照应诗题中的“李明府”,表达出对李明府的赞美之情。‎ E.前四句写景着力表现桐庐山的清、静,为后四句表现李明府的形象做铺垫。‎ ‎15.诗歌的最后四句是怎样赞扬李明府的?请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 , ”两句,写出了敌军兵临城下的危急形势以及守城将士严阵以待的气势。‎ ‎(2)杜甫《登高》“ , ”两句,从困苦不断、容颜变化等方面具体表现了诗人的潦倒情状。‎ ‎(3)杜牧《阿房宫赋》描写高耸的建筑不计其数的一句是“ ”。‎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广大群众关于净化信息环境、保护网民权益的合理诉求是无可厚非的。‎ B.今年,中央巡视组继续加大明察暗访的力度,严肃查处了一批与中央八项规定南辕北辙的顶风违纪行为。‎ C.在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的舞台上,上海复旦附中学生武亦姝左右逢源,过关斩将,最终夺得冠军。‎ D.特朗普入主白宫一个多月以来的表现,在大多数美国人心目中还算差强人意,尽管一些主流媒体对他多有微词。‎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宜宾筠连县1月28日发生的4.9级地震造成该县18个乡镇的房屋、公路、通信、电力、交通等多项基础设施受损,两万余人受灾。‎ B.2017年世界媒体纷纷关注中国春节,在全球刮起的这场“红色旋风”背后,折射出的是世界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影响力的关注和认可。‎ C.全国公安机关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不仅强力推动了公安系统改革向纵深的发展,而且广大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也明显提升。‎ D.荷兰内政大臣普拉斯泰克宣布,荷兰大选放弃电脑计票而拟用人工计票是因为据评估报告显示,电脑计票系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苏轼生活在党争酷烈的北宋中后叶,一再因文字受累,因群小告讦遭祸,动辄得咎,进退失据,其生存环境之凶险,实非常人所能想象。对于自己历尽坎坷之由,苏轼曾有过冷静的反思。 。 。 。 。 。 。‎ ‎①苏轼深爱陶渊明《饮酒》一诗,称“与渊明诗意不谋而合”‎ ‎②于是,“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予。以谓宁逆人也,故卒吐之”便成了苏轼的最终选择 ‎③所谓“不谋而合”者,即世人皆与世推移,而自身与世俗并不谐合 ‎④因此,不愿违背自己心愿的苏轼,“吾驾不可回”,其人格理想不可逆转 ‎⑤正是这种勇气与品格,给苏轼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⑥苏轼乃性情中人,“性不忍事”的坦率性格因其人格的自觉而无可更改 A.③①④⑥⑤②B.③①⑥④②⑤C.⑥①③④②⑤D.⑥④①③⑤②‎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据中国气象局相关专家介绍,暴雨预警信号有蓝、黄、橙、红,分为四个等级,强度由低到高,都是 ① 。气象学上,24小时内降雨量在50.1~100.0毫米的降雨被称为暴雨,所以,相同的雨量下,如果降雨的时间越短, ② 。根据以上原理,气象部门制订了相应的预警信号,并随着暴雨强度的变化随时调整。那么收到不同颜色的预警,普通人应当如何防范?专家指出, ③ ,防范手段也要不断升级。‎ ‎21.下面是我国“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徽标”,请写出该徽标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6分) ‎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秋季开学不久,某大学组织大一新生,选择“家书”这一古老而温情的方式,为父母呈上“大学里的第一封家书”。校方认为:互联网时代应当传承家书文化,就算微信、QQ等再快捷方便,对父母来说,也抵不过一封孩子亲笔书写的家书,家书的价值不能被埋没;同时,学生们第一次远离父母到外地求学,中秋节即将到来,这也是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的最佳时机。‎ 这件事引发热议。大家认为感恩教育是必要的,家书是交通不便时代的产物,对用家书的方式,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包括许多家长。有人将这件事传到网上,又引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答案:B (“中国人在行方面受儒家影响,在知方面受佛道二家影响”不合文意)‎ ‎2.答案:C(“原始佛教是完全没有伦理色彩的”错,原文只是说“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 ‎3.答案:A(“今天的佛教已与原始佛教完全不同”错)‎ ‎4.答案:B(强加因果)‎ ‎5.答案:E.D(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A项形象与“说明一个有学问的人,必定有不同常人的形象气质”没有必然关系 ,B项分析原因错误,C项“反对自己老 师的做法无法苟同”错)‎ ‎6.答:①心术正的人,在面对纷繁的社会时,不会迷失自我,蒙文通和三教九流的人都有交往,他择友坚持做人要堂堂正正, 保持了学者 本色;②心术正的人,在面对邪恶势力时,能坚守、不屈服,蒙文通被川大解聘,坚持上课,保持了对学问的执着追求;③‎ 心术正的人,能直面矛盾,坚持学术求真,蒙文通因此取得了多方面的学术成就而成为一代大师 。 (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7.答案:A(B项“通过对比赋予夜航船文化意蕴”错,没有对比。C项“构成一明一暗两条 线索”错。D项“表达了对长江的怀念之情”错)‎ ‎8.答:①能给我温暖的安慰和神秘的向往;②让人产生怀古的幽情;③对家乡的偏爱;④让人产生掌握自己命运又放胆漂泊的感觉;⑤在船上读书能带给人某种感悟的到达。(一点1分)‎ ‎9.答 :①从文章结构看,“夜航船”是贯穿全文的线 索,串起作者由夜航船引发的回忆和遐想。②从主题表现看,抒发对 长江上的夜航船的喜爱之情,并赋予夜航船象征意义,表达生命的河流上不断创造、不断追求的主旨。③从表达效果看,赋 予夜航船 文化内涵,夜航船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带给人审美愉悦。(一点2分)‎ ‎10.答案:D ‎11.答案:B(“下级对上级陈情言事”错)‎ ‎12.答案:A(“聚众起义”错,应是“聚众为盗”)‎ ‎13.(1)译文:(杜伏威)曾经周旋救护众盗,出行他做向导 , 收兵他殿后,因而那些党羽爱戴信服他。(5分。译出 大意,2分;“导”“殿”“ 爱服”译正确一处1分)‎ ‎(2)译文:杜伏威带着十个亲信将领携带牛酒拜见,命令辅公祏严整兵马以观事变。(5分。译出大意,2分;“ 引”“勒”“严兵 待变”译正确一处1分)‎ ‎14.答案:B.C(选正确一项3分,两项6分。B项“化静为动”错,C项二者不构成对比)‎ ‎15.答:五六句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以“佳志士”称李明府,又说他无人可匹敌,直接赞美李明府;(2分)七八句用典,李明府让我产生了去读读楚辞的冲动,他的衣服 经过兰草熏蒸,赞美李明府的文采和高洁情操:(2分)最后四句,虚实相生,表达出对李明府的 高度赞美之情。(1分)‎ ‎16.(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两句,写出了敌军兵临城下的 危急形势 以及守城将士严阵以待的气势。‎ ‎(2)杜甫《登高》“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两句,从困苦不断、容颜变化等方面具体表现了诗人的潦倒情状。‎ ‎(3)杜牧《阿房宫赋》描写高耸的建筑不计其数的一句是“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一空1分,有错字、别字、漏字,该空不给分。‎ ‎17.答案 :D ‎18.答案:B(A项“公路”与“交通”并列不当,不合逻辑;C项语序不当 ;D项句式杂糅)‎ ‎19.答案:C ‎20.答案示例:①预 警未来可能发生的暴雨强度 ②那么暴雨的强度就越强 ③随着暴雨强度不断加大 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 ‎21.答案示例:徽标由汉字“乡”、数字“0”和燃烧的蜡烛组成。“乡”又像数字“3”,它与“0”组成数字30.整体图形构成汉字“师”,代表乡村教师从教30年。弯曲的“乡”和燃烧的蜡烛,寓意乡村教师对乡村教育的无私奉献。‎ 答出构图要素,给2分;答出寓意,给3分;句子通顺,给1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