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第八中学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第八中学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持续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分水岭,标志着大唐盛世的终结,也是陆上丝绸之路鼎盛时期的终结,自此,这条连接亚欧的商贸通道,逐渐衰落,终于湮没。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是唐代诗人元稹《行宫》中的两句。这些宫女们,再也得不到从丝绸之路西来的香料与珠宝了。因为“安史之乱”,唐朝不得不将驻守西疆的四镇边兵东调长安,一时西北边防空虚,吐蕃乘机北上占据河陇,回鹘亦南下控制了阿尔泰山一带,同时西边的大食亦加强了中亚河中地区的攻势,这三股力量又彼此争夺与混战,从此,唐朝政府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丝绸之路,“道路梗绝,往来不通”,杜甫写诗哀叹:“乘槎消息断,何处觅张骞。” 美国学者爱德华·谢弗著有一本《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这是一本关于唐代文化交流史的名著,他写道:“在玄宗时代,人们可以随处听到龟兹的琵琶,但到了九世纪,这一切就成了梦想。”陆上丝路的中断,直接影响了唐朝的文化和社会。爱德华·谢弗分析说,为什么唐代传奇和笔记小说中,与《山海经》所记述的珍怪一样的奇珍异物大量涌现,因为“从九世纪初期开始,唐朝的国际时代、进口时代、融合时代和黄金时代,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对于跨越大海、翻过大山而来的珍奇物品的渴求,都已经不可能轻易地得到满足了。”在九世纪的时候,真实的新奇物品已经无法到达唐朝境内了,唐人只能杜撰虚构出怪异荒诞的贡物。 到了元朝,依托强大的军事实力,陆上丝绸之路再度繁华,丝路上的重要国家花剌子模,因为劫杀蒙古商队、侮辱蒙古使臣,甚至遭遇了灭国之灾。但随着元帝国的土崩瓦解,这条路又陷入没落。河西走廊上的敦煌,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物,恢宏壮美的莫高窟洞窟,是当年走向远方的商旅祈求平安的精神驿站,从晋朝到南北朝,再到唐朝,都有,但是没有明朝的洞窟和壁画,因为到了明朝,这条路已经没人走了,后来被人遗忘,一直到了近代。 事实上,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有一个历史兴替,安史之乱后,陆路衰落,海路开始发达,后者在宋、元时代以及明前期始终保持兴盛,遗憾的是,明朝“寸板不许下海”的禁令,清朝的“禁海令”和“迁海令”……海上丝路也日渐衰落,中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全球重心转向了西方。中国人因为丝绸之路形成的世界观、大格局,彻底倒退了。 (摘编自新华每日电讯2017.5.12关山远《丝绸之路与中华国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安史之乱”是大唐盛世的终结,是陆上丝绸之路的终结,这条商贸通道自此走向衰落。 B.吐蕃、回鹘、大食三股力量的彼此争夺与混战,使唐朝政府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 C.唐代传奇和笔记小说中,大量涌现像《山海经》所记述的珍怪一样怪异荒诞的奇珍异物,直接原因是陆上丝路的中断。 D.元朝依托强大的军事实力使陆上丝绸之路再度繁华,花剌子模因此遭遇了灭国之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二段引用元稹的诗,描述宫女的生活,是为了说明丝绸之路对唐人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B.文章第三段引用美国学者爱德华·谢弗的著作,丰富了文章内容,说明了陆上丝路对唐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作用。 C.文章第四段提到莫高窟洞窟中没有明朝的洞窟和壁画,证明了明朝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已经没落了。 D.文章分析了唐代陆上丝路没落的原因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后来陆上丝路再度繁华与没落的现象,论证了丝绸之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朝就不会将兵力东调长安,也就不会失去对西域的控制,陆上丝绸之路可能也不会衰落。 B.九世纪,由于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断,人们不太可能随处听到玄宗时期龟兹的琵琶,也得不到从丝绸之路来的香料与珠宝。 C.如果明朝没有“寸板不许下海”的禁令,清朝没有“禁海令”和“迁海令”,那么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就不会衰落。 D.丝绸之路的衰落,使中国人因之形成的世界观、大格局彻底倒退了,可见开放、交流非常重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荆轲之死 夏一刀 荆轲从秦武阳手中的托盘里取过地图,身子前倾,双手举过头顶。秦王,这是我们燕国地图,从此以后,燕国将俯首称臣,如大秦之属县,岁岁纳贡,不敢有半点异图。 秦王喜不自禁,俯身来看。 地图一点儿一点儿展开,一点点展开,末了,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 荆轲突地执匕朝秦王猛刺,秦王情急中躲开利刃,荆轲奋力追赶…… "停停停停",台下赵团长击着手掌,示意台上停下来。"金科,你演荆轲演了多少年? 三十年。三十年一直都这么演?" "这是历史正剧,当然这么演!" "啧啧啧!赵团长不停地摇头,难怪我们剧团濒临倒闭,三十年啊!一成不变,时代不同了,金科,老戏要演出新意,要融入时代元素嘛!这戏要改,一定要改!" "怎么改?" 赵团长经过一个星期的编写,终于拿出了一个自己十分满意的剧本,剧情是这样的:荆轲并不是什么义士,而是一个无赖,整天好酒贪杯爱色敛财,一心想着飞黄腾达。于是买通关系,混骗到了燕王身边。后来见秦国势力强大,燕国岌岌可危,便假托刺秦,携燕国地图、奇珍异宝投靠了秦王…… 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 "狗屁!"金科愤怒地说。 赵团长心痛地捡回剧本,赶紧收回公文包里。 "我说金科,现在不是流行戏说吗?不是流行穿越吗?流行搞笑吗?你那什么什么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狗屁!谁信?谁看?没人看,哪来钱?没钱哪来房?哪来车?金科呀金科,你不能再固执下去了,好好想想吧!"赵团长痛心疾首地说。"要演你演!"金科剑眉倒竖,黑着脸甩手走了。 赵团长还真想演,但他演得好吗?金科是县剧团的台柱子,金科饰演的荆轲神形毕肖,唱念做打,无不精彩绝伦。只是这金科演荆轲久了,出不来,总以为自己就是荆轲,他耿直,敢怒敢言,好打抱不平,这不,连起团长他都不给一点面子。 赵团长只得强忍着,低下身价去求金科,金科啊,我初来乍到,您是老革命,一定要支持我的工作啊!如果我们把这个戏演好了,到省里拿个一等奖什么的,奖金可是两万呢! 赵团长软磨硬泡了几天,金科心一软,勉强默认了下来。 经过两个月精心排练,新版《荆轲刺秦》终于隆重上演。首演在县大剧院举行。锣鼓铿锵,大幕开启, 艳丽的灯光下,十位盛装女子且歌且舞,巧笑倩兮, 美目流转,妖冶异常,歌舞升平中,荆轲摇摇晃晃,晕晕乎乎,醉眼蒙昽,美女们挤眉弄眼,极尽挑逗,荆轲左牡丹,右芙蓉,沉醉在温柔乡里…… 易水送别…… 图穷匕见…… 荆轲从秦武阳手中取地图在手,突然间神情大变,脸色异常凝重起来。地图一点点展开,一点一点展开,图穷,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赵团长大惊,按照新剧本,地图里是没有匕首的。 荆轲左手扯住秦王衣袖,右手执匕首朝秦王猛刺。饰演秦王的演员覃望也吃了一惊,戏不是改了吗?怎么还刺?金科朝覃望使了一个眼神,低声道,按老剧本演。覃望愣了一下,只好拔剑,一边拔一边奔跑,一边奔跑一边想,赵团长不是吩咐过吗?不,不能按老剧本演,荆轲不能死,死了后面的戏怎么演。于是继续奔跑,装作始终拔不出剑的样子。金科瞧出来覃望的意思。 荆轲止步,仰天长笑,哈哈哈哈!秦王施暴政天怒人怨,荆轲我受重托为民除奸,焉能好美色贪钱财忠义扫地,留千古骂名遗臭万年!罢罢罢!难手刃秦贼,我怎能苟且偷安,纵万死无生也不污我忠肝义胆。金科突然擅自加进了一段唱词,还好琴师老练,跟了上去。唱罢,荆轲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 戏完全演乱套了,赵团长急忙令人将幕布拉上。 奖牌呀!奖金呀!赵团长捶胸顿足。为了奖牌,为了两万元奖金,不管怎样,戏还得演。赵团长只得压住满腔怒火上金科家去求他。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 从此以后,金科告别舞台,不再演戏。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金科的形象就是在与赵团长改编剧本,覃望不敢按老剧本演戏这一系列事件的鲜明对比中凸显出来的。 B.小说写金科罢演新版“荆轲刺秦王”“自尽”时眼中噙满泪水,表现了金科对现实的无奈,抒发了他内心的悲愤痛苦之情。 C.小说中的人物姓名设置颇具匠心,金科与荆轲,覃(qín)望与秦王,谐音相近,暗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正剧中的形象一一对照。 D.小说以生动的笔触叙述了金科罢演新编“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体现了艺术创作不能为市场所左右,艺术不能做市场的奴隶的主题,引发读者深思。 5.小说中的金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6.小说中金科答应赵团长出演新版《荆轲刺秦》,在舞台上却按照老剧本演,这样安排情节的好处是什么?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5分) 二、文言文基础(共24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论语>十则》中,阐述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语句是: , 。 (2)《鱼我所欲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中的“是心”指: , 。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明人才经过艰苦磨练的作用是: , 。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B.愿足下更虑之 更:更加 C.而燕国见陵之耻 见:被 D.秋毫不敢有所近 近:接触、沾染 9.下列加点虚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 A.吾其还也 以其无礼于晋 B.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D.嘉为先言于秦王 良曰:“长于臣”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B. C. D. 11.下列加点字与“函封之”中的“函”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3分)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D.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拔剑撞而破之 13.下列句子中特殊句式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大王来何操? D.若属皆且为所虏。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①由于高度很低,强大的飞机尾气流把地面上的落叶吹得________,遮天蔽日。 ②最近“单独二胎”政策一出,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谈论此事,很快弄得________。 ③对他来说,世界杯起着标记时间的作用,提起来,他能________讲上一天。 A.沸沸扬扬 洋洋洒洒 纷纷扬扬 B.纷纷扬扬 洋洋洒洒 沸沸扬扬 C.纷纷扬扬 沸沸扬扬 洋洋洒洒 D.沸沸扬扬 纷纷扬扬 洋洋洒洒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A.叙利亚西北部地区至少有15名左右的儿童在接种麻疹疫苗后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对事件表示震惊,并已派人协助调查。 B.青海省在确定参加洽谈会项目时,本着符合产业发展政策为原则,以符合经济发展的企业项目为重点,立足于吸引外资,利用外资。 C.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水畈村在众多美丽乡村中脱颖而出,夺得“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的荣誉称号,成为安徽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乡村。 D.洛阳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千年帝都、中国花都等城市名片,努力建设中原经济区文化示范区,城市知名度大幅提升。 16.对下面六句话顺序的编排,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①刘邦的话,则表现出他能屈能伸的性格 ②张良则足智多谋,外柔内刚 ③如项羽在本文中虽只说了几句话,却可看出他的寡谋轻信的性格特点 ④《鸿门宴》语言的最大特点,就是善于用符合人物身份有特征的口语传达人物的神采与个性 ⑤这些人物之所以性格鲜明,无不得力于个性化的人物言语描写 ⑥而范增则老谋深算,急于事功,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④③①⑥②⑤ B.④⑤③⑥①② C.①③②⑥⑤④ D.⑤③②⑥①④ 17.仿照下面的示例,任选一个历史人物,写一句话谈谈你对他的认识,修辞手法要一致。(3分) 示例:项羽,乃百世难得之英才!忠于义,重于信。 备选人物:烛之武 刘邦 张良 荆轲 樊哙 范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不超过25个字。(3分) 用橄榄油的灯能发出很亮的光。灯洋洋得意,以为自己的光比太阳还要亮得多。一阵风吹来,灯马上被吹灭了。有人来再点燃,并对他说:“灯啊,好好地亮着,别啰 嗦!星星的光是永不会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800字的文章。 承受是沉重的,但没有地基的承受,就无法建成高楼大厦;承受是苦涩的,但没有河床的承受,就没有河流的奔腾。当然承受也是幸福的,没有父母对生活压力的承受,就没有儿女的幸福…… 你对承受的理解感受是怎样的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题卡 单选题 19.作文 高一9月份月考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扩大范围,原文是“陆上丝绸之路鼎盛时期的终结”。B.以偏概全,唐朝失去对西域的控制,还源于三股力量对相关地区的控制。D.强加因果。花刺子模遭遇了灭国之灾,是凶为劫杀蒙古商队、侮辱蒙古使臣。 2.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文中只是借用该诗说明宫女再也得不到从丝绸之路西来的香料与珠宝。 3.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选项推断错误,原文“遗憾的是……日渐衰落”.由“迁海令”之后的省略号可知,海上丝路衰落的原因不止这两点。 【论述思路】选文分析了唐代陆上丝路没落的原因和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元代陆上丝路的再度繁华与明清时期的没落现象,论述了丝绸之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第一、二自然段,指出陆上丝路走向衰落的直接原因是“安史之乱”。第二层为第三自然段,引述美国学者爱德华· 谢弗的论述,说明陆上丝路对唐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作用。第三层为第四、五自然段,分析元明清时期陆上丝路的再度繁华和衰落的原因,并提出海上丝路的日渐衰落使中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全球重心转向西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答案:4.C; 5.①耿直刚烈。如看完赵团长改过的剧本后,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②坚持原则。如他在舞台上坚持按老剧本演,无人配合后悲愤“自尽”。③忠诚于艺术,淡泊名利。如他对赵团长追逐的奖牌、奖金不放在心上。(每点2分,答对两点得4分) 6.①这样安排情节使小说前后形成伏笔和照应。前文写赵团长软磨硬泡了几天,金科才心一软,勉强默认了下来。勉强默认为“荆轲已死”埋下伏笔,金科按照老剧本演戏,与前文形成照应。②这样安排符合常理。金科的勉强答应符合人之常情,而这与后文中金科按老剧本演戏相照应,更能凸显其刚烈、坚持原则的性格特点。③这样安排在情节上制造波澜,推动高潮的发展,起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耐人寻味。(一点2分,两点5分) 二、文言文基础() 7. 答案:(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 【答案】 B 【解析】 B项,“更”,改变。 9. 【答案】 C (C项,“所以”表示原因。A项,“其”,前为“还是”,表祈使语气;后为代词,指郑国。B项,“微”,前为“隐约”;后为“无,没有”。D项,“于”,前者为“对”;后者为“比”。) 10. 【答案】 B 【解析】 B项,均为连词,表修饰。A项,①结构助词,的;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 11. 【答案】 B (“函封之”的“函”,是“用函(匣子)”的意思,名词作状语。而B项的“盟”,是名词作动词。其他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12.【答案】 B 【解析】 B项,为意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使动用法。 13. 答案C 解析A、B、D三项均为被动句梦,C项为宾语前置句。 四、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4. 答案C 沸沸扬扬: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扰,议论纷纷;纷纷扬扬:形容雪、花等多而杂乱地在空中飘舞;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 15. 答案C A.不合逻辑,“至少”与“左右”矛盾;B.句式杂糅,将“本着”改为“以”或将“为”删除;D.搭配不当,将“开发”改为“打造”。 16.答案 A 解析 注意逻辑顺序。 17.【解析】 本题是仿句练习, 但规定的评论对象都是本单元课文涉及的历史人物。示例有两点要注意:一是用一个散句给人物身份定位,二是用一个对偶句评价历史人物的功绩或性格。 【答案】 烛之武,生于乱世的精于辞令的外交家!言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 荆轲,身处危难的燕赵悲情英雄!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18.【解析】 寓意表达题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透过现象提取带有普遍性的生活哲理,二是揭示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讽刺意义。语段中的灯因一时的光亮就以为自己比太阳还要亮得多,由物及人,阐发哲理。 【答案】 不要因自己一时的名声、荣誉而盲目自大,沾沾自喜。 五、作文(60分) 【写作提示】 材料中已列出了几种对“承受”的理解和感受,强调“承受”是沉重的、苦涩的,但同时也是幸福的。现实中,人要承受生活的压力,才能成长得更快更好。人承受得住挫折,才能积累获得成功的经验。但同时,气球承受过大的打击,就会破碎;精神承受过大的打击,也常常会崩溃。因此,可从肯定承受的价值立意,也可辩证地看待问题。 高一9月份月考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扩大范围,原文是“陆上丝绸之路鼎盛时期的终结”。B.以偏概全,唐朝失去对西域的控制,还源于三股力量对相关地区的控制。D.强加因果。花刺子模遭遇了灭国之灾,是凶为劫杀蒙古商队、侮辱蒙古使臣。 2.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文中只是借用该诗说明宫女再也得不到从丝绸之路西来的香料与珠宝。 3.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选项推断错误,原文“遗憾的是……日渐衰落”.由“迁海令”之后的省略号可知,海上丝路衰落的原因不止这两点。 【论述思路】选文分析了唐代陆上丝路没落的原因和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元代陆上丝路的再度繁华与明清时期的没落现象,论述了丝绸之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第一、二自然段,指出陆上丝路走向衰落的直接原因是“安史之乱” 。第二层为第三自然段,引述美国学者爱德华·谢弗的论述,说明陆上丝路对唐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作用。第三层为第四、五自然段,分析元明清时期陆上丝路的再度繁华和衰落的原因,并提出海上丝路的日渐衰落使中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全球重心转向西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答案:4.C; 5.①耿直刚烈。如看完赵团长改过的剧本后,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②坚持原则。如他在舞台上坚持按老剧本演,无人配合后悲愤“自尽”。③忠诚于艺术,淡泊名利。如他对赵团长追逐的奖牌、奖金不放在心上。(每点2分,答对两点得4分) 6.①这样安排情节使小说前后形成伏笔和照应。前文写赵团长软磨硬泡了几天,金科才心一软,勉强默认了下来。勉强默认为“荆轲已死”埋下伏笔,金科按照老剧本演戏,与前文形成照应。②这样安排符合常理。金科的勉强答应符合人之常情,而这与后文中金科按老剧本演戏相照应,更能凸显其刚烈、坚持原则的性格特点。③这样安排在情节上制造波澜,推动高潮的发展,起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耐人寻味。(一点2分,两点5分) 二、文言文基础() 7. 答案:(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 【答案】 B 【解析】 B项,“更”,改变。 9. 【答案】 C (C项,“所以”表示原因。A项,“其”,前为“还是”,表祈使语气;后为代词,指郑国。B项,“微”,前为“隐约”;后为“无,没有”。D项,“于”,前者为“对”;后者为“比”。) 10. 【答案】 B 【解析】 B项,均为连词,表修饰。A项,①结构助词,的;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 11. 【答案】 B (“函封之”的“函”,是“用函(匣子)”的意思,名词作状语。而B项的“盟”,是名词作动词。其他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12.【答案】 B 【解析】 B项,为意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使动用法。 13. 答案C 解析A、B、D三项均为被动句梦,C项为宾语前置句。 四、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4. 答案C 沸沸扬扬: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扰,议论纷纷;纷纷扬扬:形容雪、花等多而杂乱地在空中飘舞;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 15. 答案C A.不合逻辑,“至少”与“左右”矛盾;B.句式杂糅,将“本着”改为“以”或将“为”删除;D.搭配不当,将“开发”改为“打造”。 16.答案 A 解析 注意逻辑顺序。 17.【解析】 本题是仿句练习,但规定的评论对象都是本单元课文涉及的历史人物。示例有两点要注意:一是用一个散句给人物身份定位,二是用一个对偶句评价历史人物的功绩或性格。 【答案】 烛之武,生于乱世的精于辞令的外交家!言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 荆轲,身处危难的燕赵悲情英雄!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18.【解析】 寓意表达题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透过现象提取带有普遍性的生活哲理,二是揭示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讽刺意义。语段中的灯因一时的光亮就以为自己比太阳还要亮得多,由物及人,阐发哲理。 【答案】 不要因自己一时的名声、荣誉而盲目自大,沾沾自喜。 五、作文(60分) 【写作提示】 材料中已列出了几种对“承受”的理解和感受,强调“承受”是沉重的、苦涩的,但同时也是幸福的。现实中,人要承受生活的压力,才能成长得更快更好。人承受得住挫折,才能积累获得成功的经验。但同时,气球承受过大的打击,就会破碎;精神承受过大的打击,也常常会崩溃。因此,可从肯定承受的价值立意,也可辩证地看待问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