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段考 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城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第I卷阅读题 一、本大题5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育,就其目标而言,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育的这种人文性集中体现在其作为人格教育的维度。人格是人的各种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各种特质的总和。美育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能够促进人的感性发展,而且有助于人的其他方面的发展,特别是道德发展。席勒在《美育书简》中写道:“有为健康的教育,有为认知的教育,有为道德的教育,还有为审美能力和美的教育。最后那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我们整个感性和理智的力量达到尽可能全面的和谐。”而且,美育能够为人的各种精神能力和素质的充分发展提供基础和助力。正如席勒所说,美育的目的不是单独地促进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而是通过在内心中达到审美状态而使各种心理功能达到和谐。这种观点的深刻性在于把人性的完整与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个性生命完整和谐的状态下,各种精神能力才可能充分健康地发展起来,并达到互相协调,使个性生命保持旺盛的活力和无穷的创造力。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证来自达尔文在其《自传》中的自述:“到了30岁,或30多一点,各类诗歌,诸如弥尔顿、格雷、拜伦、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雪菜等人的诗作给了我很大的乐趣,我甚至像一个中学生似地从莎士比亚的剧作中获得强烈的快感……以前,绘画也给我相当大的乐趣。但是;经过许多年后的今天,我对绘画和音乐的兴趣也差不多丧失了……我的思想几乎已成了机器,只会机械地从无数事实和材料中别出一般规律。”这也从反面为人的各种能力发展的整体协调性原理提供了支持。‎ 以感性体验的方式培养人格,是中国传统儒家一直倡导和践行的,由此形成了悠久而丰富的美育思想。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对此,王国维评价说,孔子教人“始于美育,终于美育”。所谓“始于美育”,就是孔子讲“兴于诗”,而且还带领学子“玩天然之美”,其目的就是“平日所以涵养其审美之情”。所谓“终于美育”,就是“成于乐”,由此养成“无欲”、“纯粹”之“我”,进入“无希望,无恐怖,无内界之争斗,一无利无害,无人无我,不随绳墨而自合于道德之法则”的境界。这种礼乐教化的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变化,但传统儒家对人格养成却一直延续着重视从感性入手、注重情感体验、实现教养内化的原则。所谓“潜移默化”、“陶冶性情”、“怡情养性”等等都是不脱离感性、不断深化感性、持续提升生命境界的教化方法。这个原则和方法植根于一种信念,那就是人格教育的内在性。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尹焞注称:“知之者,知有此道也。好之者,好而未得也。乐之者,有所得而乐之也。”这里从“知到“好”再到“乐”的层层递进,恰恰是一个由外在性句内在性递进的过程。对于道,只有“有所得,也就是内化了,才会有“乐”,这是数自内心的。也就是说,要教化人,仅仅使人知道一些道理还是不够的,而是要使人心悦诚服地接受这些道理,内化于心,并以听闻和践行这些道理为快乐,这才算是达到了目的。《礼记·大学》中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养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物格而后如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里的“明明德”与其后的“意诚”、“心正”都追求教化的内在性。到了明代,王阳明在讲“孝”时指出,对父母问寒问暖不能是礼节性的,而要出于诚心,出于孝心:“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这个“城”强调的是带有深度情感体验的孝道,它是内化于个体内心深处的。反之,只是迫于礼节,虚情假意地“尽孝”,那还是不孝。因此,教人孝道,也就必然要使孝道以感性的方式(具体地说就是情感体验)深入人心,使人诚心诚意地践行孝道。这种以感性的方式使教化深入人心,使之内在化,形成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十分重要而独特的思想和实践,而这种思想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是美育的。因此可以说,中国是具有深厚美有传统的国家。‎ ‎(节选自社卫《美育三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人格教育是可以通过美育来完成的,正是因为有美育,人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B. 席勒认为,相较于为健康、为认知、为审美能力和美的教育,为道德的教育更重要。‎ C. 美育并不能直接作用于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而是使各种心理功能达到全面和谐。‎ D. 中国儒家有悠久丰富的美育思想;一直倡导和践行用感性体验的方式培养健全人格。‎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引用《美育书简》的内容,是为了证明美育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提升各种能力素质的基础。‎ B. 达尔文《自传》中的话从反面论证了包括审美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充分协调的发展才能催生真正的创造力。‎ C. 王国维先生对孔子话语的理解和分析证明了在我们传统儒家的育人观中,美育既是教育之始,也是教育之终。‎ D. 人格教育是一个由外而内的递进的过程,文章在论证这一观点时举出了《礼记·大学》和王阳明论孝的例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传统美育以感性体验的方式培养人,其目标是内化人格教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B. 传统人格教面从“知之”开始,当其终于“乐之”时就培养出“无欲”“纯粹”之“我”。‎ C. “孝”要出于诚心,有些地方的“奖孝金”制度并非是以感性的方式使教化深入人心。‎ D. 中国传统教育重视潜移默化。这种独特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重感性体验的“美育”。‎ ‎【答案】1. D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正是因为有美育,人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错误,由原文“美育,就其目标而言,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育的这种人文性集中体现在其作为人格教育的维度。人格是人的各种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各种特质的总和”可知,“人格”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各种特质的总和,而不是因为“美育”。‎ B 项,“为道德的教育更重要”错误,由原文“席勒在《美育书简》中写道:‘有为健康的教育,有为认知的教育,有为道德的教育,还有为审美能力和美的教育。最后那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我们整个感性和理智的力量达到尽可能全面的和谐’”可知,“美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我们整个感性和理智的力量达到尽可能全面的和谐,所以在席勒认为,“美的教育”应该更重要。‎ C项,“美育并不能直接作用于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错误,由原文“正如席勒所说,美育的目的不是单独地促进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而是通过在内心中达到审美状态而使各种心理功能达到和谐”可知,美育的目的是“不是”单独地促进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而不是“不能”直接作用于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是为了证明美育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提升各种能力素质的基础”错误,由原文“正如席勒所说,美育的目的不是单独地促进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而是通过在内心中达到审美状态而使各种心理功能达到和谐。这种观点的深刻性在于把人性的完整与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个性生命完整和谐的状态下,各种精神能力才可能充分健康地发展起来,并达到互相协调,使个性生命保持旺盛的活力和无穷的创造力”可知,文章引用了《美育书简》的内容,是为了证明人性的完整必须与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统一起来,而美育可以实现这种和谐统一。A错误。‎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B项,“当其终于‘乐之’时就培养出‘无欲’‘纯粹’之‘我’”错误,由原文“所谓‘终于美育’,就是‘成于乐’,由此养成‘无欲’、‘纯粹’之‘我’,进入‘无希望,无恐怖,无内界之争斗,一无利无害,无人无我,不随绳墨而自合于道德之法则’的境界”可知,从“知之”始,以“乐之”终,是人格教化由外而内的过程,而“‘无欲!‘纯粹’之‘我’”是人格教育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在“乐之”的阶段就能实现的。B错误。‎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年1月2日,支付宝发布2017年全民账单。数据显示,去年全国5.2亿支付宝用户移动支付占比为82%。据统计,2017年全国超过30个城市的公交、地铁扶持支付宝;2亿多市民通过支付宝城市服务“窗口”共办理社保、交通、民政等12大类100多种服务;4000多万户小商家利用二维码贴纸实现收银数字化。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19.6%;省会城市占比为19.0%;农村城区占比为17.0%。‎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1月3日报道)‎ 材料二 ‎2014——2020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 材料三 出门打车,掏出手机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码,轻松支付车费;下馆子吃饭,手机上的二维码被收银员扫码枪扫了后,立马埋单走人……扫码支付手段,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城显现出门槛低、使用便捷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同时,条码支付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 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廉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摘编自中计网2017年12月28日报道)‎ 材料四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以二维码为代表的“条码支付”迅速发展。据了解,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裁人之间货币资金特移的业务活动,通常包括“扫码付款”和“扫码收款”两种方式。‎ 不过,扫码支付在走入人们生活的同时,风险也逐渐浮出水面。‎ 据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资深合规总监唐凌介绍,相比于银行卡支付,条码支付没有物理卡片载体,也缺少专业设备支持,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一定隐患。比如,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病毒,将消费者手机中的支付账号、密码、身份证信息、联系人信息、照片等隐私信息窃取,甚至可能通过直接截获短信验证码来盗刷手机用户银行卡。‎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未报记者来访时表示,条码支付由于门槛较低、成本低廉、支付便捷,近年来受到了商户、消费者、银行及支付机构的青睐,在服务普通消费者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从技术层面看,二维码通过几何图形来记录数据和储存信息,支付终端缺乏识别与拦截功能,就可能产生安全漏洞和隐患。从市场层面看,部分支付机构在拓展业务时,通时不当的交叉补贴、滥用优势地位来排除和限制竞争,导致不公平竞争。从合规层面看,部分市场机构片面道求业务发展速度,违规发展商户,带来各类安全隐患。”董希淼说。‎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1月4日)‎ ‎4. 相较而言,下列行为会给移动支付带来较大风险的一项是 A. 在餐饮门店扫码小额支付 B. 出示支付码,由商家扫码收款 C. 定期更改手机支付密码 D. 扫二维码后,按提示安装手机软件 ‎5. 下列对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年来,移动支付应用广泛,虽显现着较大的城乡差异,但已经悄然涉及城乡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B. 从2014年起,移动支付的用户规模稳步增长,预计到2020年同比增长的速度将是2015年的两倍多。‎ C. 移动支付让广大市民安坐于家中也能享受多种便利的服务,但同时也会给用户带来一些安全的隐患。‎ D. 为了避免条码支付出现的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现象,国家颁布了新规,这让条码支付更安全了。‎ ‎【答案】4. D 5. C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相较而言,下列行为会给移动支付带来较大风险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D项,“扫二维码后,按提示安装手机软件” 会给移动支付带来较大风险,因为扫码安装手机软件有可能会导致手机中毒。‎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 A项,“虽显现着较大的城乡差异”错误,由原文“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19.6%;省会城市占比为19.0%;农村城区占比为17.0%”可知,移动支付城乡差异并不大。A错误。‎ B项,“预计到2020年同比增长的速度将是2015年的两倍多”错误,由材料二图表可知,2020年用户规模将是2015年的两倍多,而不是同比增长的速度。B错误。‎ C项,正确。‎ D项,“为了避免条码支付出现的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现象”错误,由原文“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廉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可知,国家颁布了新规,并不仅仅是为了避免条码支付出现的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现象,还有是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廉可持续发展。D错误。‎ 故选C。‎ ‎【点睛】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首先浏览选项标敏感点,敏感点就是题干要求的“内容”“艺术特色”等。其次回归原文找对应句,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句,筛选信息类要注意是否改变了原文判断,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据。最后排除定答案,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二、本大题14小题,共39分。‎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愿伯其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违背 B.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当:通“挡”,抵挡 C. 距关,毋内诸侯 内:通“纳”,接纳 D.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卒:通“猝”,突然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中通假字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时借用“音同或音近”推断,也可借用“字形”推断,有的通假字与本字有共同的声符,或是本字的声符,或是通假字的声符;按其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解释都解释不通时,考虑通假现象。但是需要注意不要胡乱代替,因为通假字往往是约定俗成的,所以要注重平时的积累。‎ A项,“倍:通‘背’,违背”错误,应该为“倍:通‘背’,背叛”,句子翻译: 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项王的恩德。‎ 故选A。‎ ‎【点睛】“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偏义复词的的一项是 A. 去来江口守空船 B.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 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 D.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重点考查偏义复词的能力。偏义复词是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组合成一个词,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作陪衬音节的作用。‎ A项,具体的语境是,“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由此可知,(商人)去来(我)江口守空船,“去来”是偏义复词,离开,“来”是衬字,这里“去来”偏向“去”。‎ B项,“国家”是偏义复词,就是将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将个人的私怨搁在后面罢了,偏指“国”,这里是“国家”的意思。‎ C项,“开合”是偏义复词,因为眼眶全都肿了,眼睛无法开闭。偏指“开”,这里是“睁开”的意思。‎ D项,“得失”无偏义,“得”指“成功”,“失”指“失败”,是单音词连用。句子意思是写文章是传之千古的事业,而其中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里知道。‎ 故选D。‎ ‎8.对下列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贫穷。‎ B.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斯文:行为文雅 C.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D.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学间广博精深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A项,“穷困:贫穷”错误,应该“穷困:困窘,走投无路”。‎ B项,“斯文:行为文雅”错误,应该为“斯文:这篇文章”。‎ C项,正确。‎ D项,“博学:学间广博精深”错误,应该“博学:广博地学习”。‎ 故选C。‎ ‎【点睛】推断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用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这是在推断词义时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即把自己认为的意思代入具体语境中看句意是否通顺。代入后,如果句意通顺,那么可能就是正确的,反之必是错误的。‎ ‎9.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追亡逐北 ②图穷匕见 ③夜以继日 ④不毛之地 ⑤汗牛充栋 ‎⑥狼吞虎咽 ⑦云集响应 ⑧南征北战 ⑨沉鱼落雁 ⑩不耻下问 A. 使动用法:②③⑤ B. 名词用作状语:⑥⑦⑧‎ C. 意动用法:③④⑩ D. 名词用作动词:①④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辨别词语的词性,然后再看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语的词性,最后辨别该位置需要一个什么词性的词语,由此确定其活用类型。①亡,动词用作名词,逃亡者,句子翻译:追逐逃走的败兵。②穷,名词用作动词,全都打开。句子翻译:地图全都打开时,预先卷在地图里的匕首就露出来了。③无特殊用法,意思是: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④毛,名词用作动词,生长。意思是: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某地荒凉、贫瘠。⑤汗,使动用法,使……流汗。本义是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很多。⑥虎,名词用作状语,像虎一样。意思为:像狼一样吞,像虎一样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⑦云,名词用作状语,像云一样。意思为:像云一样聚合在一起,像回声一样回应。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赞同和支持。⑧南,名词用作状语,向南。意思为: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⑨沉,使动用法,使……沉入。意思是: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⑩耻,意动用法,以……为耻。意思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⑥⑦⑧是名词用作状语,①是动词用作名词,②是形容词用作动词④是名词用作动词,⑩是意动用法,⑤⑨使动用法,③无特殊用法。故选B。‎ ‎【点睛】推断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用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这是在推断词义时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即把自己认为的意思代入具体语境中看句意是否通顺。代入后,如果句意通顺,那么可能就是正确的,反之必是错误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为隐者,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彼执舆者为谁?”子路曰:“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然。”曰:“是知津矣。”桀溺谓子路曰:“了为谁?”曰:“为由。”曰:“子,孔丘之徒与?”曰“然。”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与其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耨而不辍。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抚然曰:“鸟兽不可与同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他日,子路行,遇荷蓧丈人,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以告,孔子曰:“隐者也。”复往,则亡。‎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0.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使子路问津 路口 B. 而谁以易之 替换 C. 耰而不辍 停止 D. 植其杖而芸 通“耘”,播种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隐者,隐士,隐居不仕的古代知识分子,往往有着独立的人格和超凡的才德学识。‎ B. 子路,名子路,字仲由,孔子的弟子,曾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孔门十哲”之一。‎ C. 夫子,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犹今之所谓“先生”“老师”,此处指孔子。‎ D. 四体,人四肢。五谷,五种谷物,常指稻、稷、麦、菽、、麻,后来也泛指谷物.‎ ‎12. 把下列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彼执舆者为谁 译文:那个拉着车的人是谁 B. 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译文:还不如跟着我们这些避世的人呢 C. 子路以告孔子 译文:子路就告诉了孔子 D. 复往,则亡 译文:再到那里去看看,老人已经走了 ‎【答案】10. C 11. B 12. C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A项,“津:路口”错误,应该为“津:渡口”。‎ B 项,“易:替换”错误,应该为“易:改变”。‎ C项,正确。‎ D项,“芸:通‘耘’,播种”错误,应该为“芸:通‘耘’,除草”。‎ 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子路,名子路,字仲由”错误,子路,名仲由,字子路。B错误。‎ 故选B。‎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C项,“子路就告诉了孔子”错误,“以”字后省略“之”,应译为:子路把这个经过告诉了孔子。C错误。‎ 故选C。‎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翻译:‎ 在路上遇见长沮、桀溺两人并肩耕田,孔子以为他们是隐士,就叫子路前去打听渡口在什么地方。长沮说:“那个拉着马缰的人是谁?”子路回答说:“是孔丘。”长沮又问:“是鲁国的孔丘吧?”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应该知道渡口在哪儿了。”桀溺又问子路:“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孔丘的门徒吗?”子路说:“是的。”桀溺说:“天下到处都在动荡不安,而谁能改变这种现状呢?况且你与跟着那逃避暴乱臣的人四处奔走,还不如跟着我们这些躲避乱世的人呢?”说完,就继续不停地耕田。子路把此话告诉了孔子,孔子失望地说:“我们不能居住在山林里与鸟兽同群,要是天下太平,我也用不着到处奔走想改变这个局面了。”有一天,子路一个人行走的时候,路遇一位肩扛除草工具的老人。子路问他:“您看见过我的老师吗?”老人说:“你们这些人四肢不勤劳,五谷分辨不清,谁是你的老师我怎么会知道?”说完就挂着拐杖拔草去了。事后子路把这些经过告诉了孔子,孔子说:“这是位隐士。”叫子路再到那里看看,老人已经走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光弼,营州柳城人。父楷洛本契丹酋长武后时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将军封蓟郡公吐蕃寇河源楷洛率精兵击走之师还卒于道赠营州都督谥曰忠烈。光弼严毅沉果,有大略,幼善骑射。起家左卫亲府左郎将,累迁左清道率,兼安北都护。俄袭父封。以破吐蕃、吐谷浑功,进云麾将军。朔方节度使安思顺表为副,爱其材,欲以子妻之。安禄山反,郭子仪荐其能,诏摄御史大夫,持节河东节度副大使,兼云中太守。光弼以朔方兵五千出土门,东救常山,次真定,常山团练子弟执贼将安思义降。郡为战区,胔资注蔽野,光弼酹而哭之,出为贼幽闭者,厚恤其家。渣关失守,玄宗幸蜀,人心惊骇。肃宗理兵干灵武,授光弼户部尚书,兼太原尹、北京留守。光弼以景城、河间兵五千入太原。前此,节度使王承业军政不修,侍御史崔众主兵太原,侮易承业,光弼闻之素不平。至是,诏众以兵付光弼。众素狂易,见光弼长揖,不即付兵,光弼怒,收系之。会使者至,拜众御史中丞。光弼曰:“众有罪,已前系,今但斩侍御史。若使者宣诏。亦斩中圣。”使者内诏不敢出,乃斩众以徇,威震三军。至德二载,思明、希德将兵十万攻光弼,时锐兵悉赴朔方,而麾下卒不满万。众议培城以守,光弼曰:“城环四十里,贼至治之,徒疲吾人.”乃彻民屋为摞石车,车二百人挽之。石所及辄数十人死,贼伤十二。思明为飞楼车,障以木幔,筑土山临城,光弼遣人穴地颓 之。思明宴城下,倡优居台上新指天子,光弼遣人隧地禽之。思明大骇,徙牙帐远去,军中皆视地后行。又潜沟营地,将沉其军,乃阳约降。至期,遣裨校出,若送款者,思明大悦。俄而贼数千没于堑,城上鼓噪,突骑出乘之俘斩万计。思明畏败,乃去,留希德攻太原。光弼出敢死士搏贼,斩首七万级,希德委资粮遁走。初,贼至,光弼设公幄城隅以止息,经府门不顾。困解,阅三昔乃归私寝。后与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大战邺西,败之。光弼与诸将议:“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放轻出,则庆绪可禽。”观军容使鱼朝恩固谓不可。既而思明来援,光弼拒贼,战尤力,杀略大当。诸将惊溃,各引归,所在剽掠,独光弼整众还太原。帝贷诸将罪,以光弼兼幽州大都督府长史。未几,为天下兵马副元帅。‎ ‎(节选自《新唐书·李光弼传》)‎ ‎【注】胔:腐烂的尸体。‎ ‎13. 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父楷洛/本契丹酋长/武后时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将军封蓟郡公/吐蕃寇河源/楷洛率精兵击走之/师还/卒于道/赠营州都督/谥日忠烈/‎ B. 父楷洛本契丹酋长/武后时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将军/封蓟郡公/吐蕃寇河源/楷洛率精兵击/走之师/还卒于道/赠营州都督/谥曰忠烈/‎ C. 父楷洛本契丹酋长/武后时人朝累官/左羽林大将军/封蓟郡公/吐蕃寇河源/楷洛率精兵击/走之/师还/卒于道/赠营州都督/谥曰忠烈/‎ D. 父楷洛/本契丹酋长/武后时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将军/封蓟郡公/吐蕃寇河源/楷洛率精兵击走之/师还/卒于道/赠营州都督/谥曰忠烈/‎ ‎14. 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爱其材,欲以子妻之 材:通“才”,才华.妻:用作动词,给……做妻子。‎ B. 使者内诏不敢出,乃斩众以徇 内:通“纳”,收纳。众:作状语,当众。‎ C. 光弼遣人穴地颓之 穴:用作动词,挖洞穴。颓:使动用法,使……倒塌。‎ D. 将沉其军,乃阳约降 沉:使动用法,使……沉陷。阳:假装,表面上。‎ ‎1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俄袭父封 俄:过了不久 B. 玄宗幸蜀 幸:皇帝亲临 C. 贼伤十二 十二:十分之二 D. 帝贷诸将罪 贷:严惩 ‎16. 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A. 出为贼幽闭者 B. 肃宗理兵于灵武 C. 障以木幔 D. 光弼设公幄城隅以止息 ‎1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累迁,指多次升迁,连续升迁,迁,指官职变动,后文的进、摄、兼、拜等皆是此意。‎ B. 长揖:古代汉族的交际礼仪风俗,见面时拱手自上而至极下,大多数用于晚辈对长辈。‎ C. 年号:从秦始皇开始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词意吉瑞隽永,如建隆、永平、至德。‎ D. 牙帐:古代官署的大门上有猛兽利牙的图案,所以称官署为牙,牙帐指将帅所居营帐。‎ ‎1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光弼少善骑射,有谋略。他得到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和当朝重臣郭子仪的赏识,后曾担任户部尚书、天下兵马副元帅。‎ B. 李光弼能征善战。至德二年,史思明等人前来攻城。此时敌众我寡,李光弼力排众议,灵活地运用战术,击退了敌人。‎ C. 李光弼为国钉敌,忘我无私。在叛军围城之时,他就算经过自己家口也不看一眼;在围困解除后,过了三晚才回家。‎ D. 李光弼领兵有方。相州一城,战况惨烈。敌人一路劫掠,只有李光弼带领部队拼力抗战,最后整治军队回到了太原。‎ ‎1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光弼以朔方兵五千出土门,东救常山,次真定,常山团练子弟执贼将安思义降。‎ ‎(2)侍御史崔众主兵太原,侮易承业,光弼闻之素不平。‎ ‎(3)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敢轻出,则庆绪可禽。‎ ‎【答案】13. D 14. B 15. D 16. A 17. D 18. D ‎ ‎19. (1)李光弼率朔方军队五千人从土门出兵,向东援救常山,驻扎在真定,常山团练兵抓住叛军将领安思义归降。‎ ‎(2)侍御史崔众主持太原军务,崔众经常欺凌、轻慢王承业,李光弱听说这件事,向来为此不平。‎ ‎(3)史思明陈兵于魏州,是想让我军懈怠,我们不如起军逼近他。他忌惮于嘉山之败,不敢轻意出兵,那么安庆绪就可擒获了。‎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累官左羽林大将军”的意思是“多次升官至左朝林将军”,所以中间不能断开,“累”前断句,排除选项AC,“楷洛率精兵击走之”的意思是“李楷洛率精兵打跑了入侵的吐蕃人”,所以中间不能断开,“之”后断句,“师还”的意思为“班师回来的路上”,中间不能断开,“还”后断句,排除选项B,故选D。‎ 句子翻译:他的父亲李楷洛曾是契丹的酋长。在武则天做皇后时,李楷洛入朝为官,多次升官至左朝林将军,封为蓟郡公。吐蕃入侵河源,李楷洛率精兵打跑了入侵的吐蕃人,班师回来的路上,去世了。皇帝追赠了他营州都督,谥号为忠烈。‎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辨别词语的词性,然后再看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语的词性,最后辨别该位置需要一个什么词性的词语,由此确定其活用类型。‎ B项,“众:作状语,当众”错误,应该为“众:人名,指崔众”。B错误。‎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D项,“贷:严惩”错误,应该为“贷:宽恕”。 成语有“严惩不贷”。D错误。‎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然后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进行辨析,结合翻译来判断。文言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以及省略句。‎ A项,被动句,“为”表被动,句子意思为:释放那些被叛军关押的人。‎ B项,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肃宗于灵武理兵”,句子翻译:肃宗在灵武统领军队。‎ C项,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木幔障”,句子翻译:用木板遮挡。‎ D项,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光弼(于)城隅设公幄以止息”,句子翻译:李光弼在城中一角安置营帐来休息。‎ 故选A。‎ ‎【17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项,“摄、兼、拜等皆是此意”错误,摄、兼、拜都不表官职变动,摄,代理。兼,兼任。拜,授予。‎ B项,“大多数用于晚辈对长辈”错误,长揖,上古时开始流行,不分长幼尊卑都可用,但多数用于平辈之间。‎ C项,“年号:从秦始皇开始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错误,年号:汉武帝时首创。‎ D项,正确。‎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 D项,“敌人一路劫掠”错误,由原文“诸将惊溃,各引归,所在剽掠,独光弼整众还太原”可知,劫掠的是溃逃的其他官兵,而不是“敌人”。D错误。‎ 故选D。‎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东:向东。次:驻扎。执:抓住。(2)主:主持。侮易:经常欺凌、轻慢。素:向来。(3)勒兵:陈兵。怠:懈怠。惩:忌惮。禽:擒获。‎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翻译:‎ 李光弼是营州柳城人。他的父亲李楷洛曾是契丹的酋长。在武则天做皇后时,李楷洛入朝为官,多次升官至左朝林将军,封为蓟郡公。吐蕃入侵河源,李楷洛率精兵打跑了入侵的吐蕃人,班师回来的路上,去世了。皇帝追赠了他营州都督,谥号为忠烈。李光弼为个严谨刚毅,沉稳果决,有大谋略,年幼即擅长骑马射箭。李光弼从左卫亲府左郎将做起,多次升迁至左清道率,兼任安北都护。不久,就承袭了父亲的封号。因为其打败吐蕃。吐谷浑的功劳,升迁云麾将军。朔方节度使安思顺上表任命李光弼为副手,喜爱他的才干,想将女儿嫁给他。安禄山反叛了,郭子仪推存他的才能,皇帝诏令其代理御史大夫,持符节任河东节度副大使,兼任云中太守。李光弼率朔方军队五千人从土门出兵,向东援救常山,驻扎在真定,常山团练兵抓住叛军将领安思义归降。常山郡是当时的战场,死尸遍地,李光弼祭奠哭悼他们,释放那些被叛军关押的人,给他们家送去丰厚的慰问品。潼关失守了,玄宗驾临蜀地,百姓人心惊恐。肃宗在灵武统领军队,授予李光弼户部尚书之职,兼任太原尹、北京留守。李光弼率领景城、河间兵马五千进入太原。这之前,节度使王承业不治理军务,侍御史崔众主持太原军务,崔众经常欺凌、轻慢王承业,李光弼听说这件事,向来为此不平。到这时,皇帝下诏书命今崔众把军队交付李光弼。崔众一贯狂做看不起他人,见到李光弼只是长揖而已,没有马上交出军队,李光弼很生气,将他抓住关押起来。恰好朝廷使者到了,授予崔众御史中丞。李光弼说:“崔众有罪,此前已关押,现在只杀付御史。如果使者宣读皇帝的任命诏书,也要杀了新任命的御史中丞。”使者收起诏书不敢拿出来,于是李光弼杀了崔众示众,威震三军。至德二年,史思明、蔡希德率高秀岩、牛廷蚧带领十万军队攻打李光弼。当时,精锐军队全部开赴朔方,李光弼手下兵士不到一万人,众人建议加高城墙来防守,李光弼说:城墙周围四十里,叛军到了再整修它,白白地使我们的兵士和百姓疲顿。于是拆毁民屋造摞石车,摞石车由西百人拉动,发射的石头砸到之处常数十人死伤,结果十分之二的叛军被砸死砸伤。史思明造飞楼车,用木板遮挡,在靠近城墙的地方筑土山,李光弼派人挖地洞使土山倒塌。史思明在城墙下欢宴,歌女戏子在观台上戏辱奚落天子,李光弼派人挖地道抓获了他们。史思明非常惊恐,将主帅的营帐移走,远远离开,军队都选择地势纷纷后撤。李光弼又暗中在敌军营地边挖出深沟,预谋使敌军陷入其中,就假装约定投降。到约定时间,派遣副校将出城,好像送财物投降的人,史思明非常高兴。不久,叛军数千人陷入深沟中,城上守军擂鼓呐喊,冲锋陷阵的精锐骑兵出城追逐敌军,俘虏、杀死敌人按万计算。史思明害怕失败,就率军离开了,只留下蔡希德进攻太原。李光弼派出敢死队与敌军搏击,杀敌七万人,蔡希德丢下粮草物资逃跑了。当初,叛军刚到,李光弼在城中一角安置营帐来休息,经过府门不看一眼。围困解除后,过了三晚才回家。后来李光弼与九节度使将安庆绪围困在相州,大战邺西,击败他。李光弼与众将商议说:“史思明陈兵于魏州,是想让我军懈怠,我们不知起军逼近他。他忌惮于嘉山之败,不敢轻意出兵,那么安庆绪就可擒获了。”观军容使鱼朝恩坚持认为不可。不久史思明来教援,李光弼抵抗敌军,战斗特别尽力,杀戮掳掠敌军与自身伤亡大致相当。众将惊慌溃散,各自率军败退,到处抢劫掠夺,只有李光弼整治军队回到太原。皇帝宽恕了众将的罪责,任命李光弼兼任幽州大都督府长史。不久,任天下兵马副元帅。‎ 三、本大题2小题,共6分:‎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20. 下列对本诗鉴赏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应题,写太阳初升,“开门鼓”响,晨光刚刚照亮了屋梁,这一描写,从细微处写时间之早。‎ B. 颔联写诗人起身出门所见之景,门前仍在睡觉的小狗和在窗前欢叫的小鸟,表现出清晨兴旺之景。‎ C. 在这样清新的环境中,诗人忘记了一切忧愁和烦恼,心境空明,甚至连夜间都没有乡梦撩人愁思。‎ D. 本诗语言浅易平实,但字里行间情感丰沛,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主要风格。‎ ‎21. 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诗中划线的句子。‎ ‎【答案】20. B 21. “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作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这种轻快的感觉与上一句“宿酒未解的头重脚轻的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 B项,“门前仍在睡觉的小狗”错误,诗句“犬上阶眠知地湿”的意思是:那在台阶上贪睡的小狗儿也摆摆尾巴,懒洋洋地爬起来。此时的小狗已经爬起,没有在睡觉。B错误。‎ 故选B。‎ ‎【2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赏析词句,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词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词句内容;其次要看词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当然任何赏析都离不开词的主旨,即词人的情感,所以一定要分析词句中包含的情感。“新脱冬衣”表明正是早春气候,脱去冬衣会令人焕然一新,轻松爽快,所以说“体乍轻”。“体乍轻”而“头仍重 ”,值此酒意未竟消之际,当有头重脚轻、飘飘无定之感。这既是实写酒意未消时身体真实的感觉,同时也是美好的春色令诗人陶醉。正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在这样的境界中,他忘记了一切忧愁和烦恼,以致于“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这两句照应诗题,写夜间因为没有乡梦撩人愁思,睡醒后心境空明。暗示出诗人的身心已完全被春天的气息所感染,他又迎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 四、本大题1小题,共12分。‎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洞箫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洞萧声音的悲凉。‎ ‎(2)《师说》中,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表达他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从视觉的角度写焚烧香草时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则从听觉的角度写宫车经过时的巨大声响.‎ ‎(4)荀子在《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弹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__”。‎ ‎(5)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描写了大鹏在九万里高空毫无阻碍地向南飞行的状态。‎ ‎【答案】 (1). 舞幽壑之潜蛟 (2). 泣孤舟之嫠妇 (3). 彼童子之师 (4).‎ ‎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5).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6). 烟斜雾横 (7). 雷霆乍惊 (8).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9).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0). 背负青天 (11). 而莫之夭阏者 (12). 而后乃今将图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嫠”“壑”“霆”“臾”“阏”。‎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第Ⅱ卷 表达题 五、本大题8小题,共23分。‎ ‎23.从以下10个词中选取最恰当的4个,分别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相应的空缺位置上。选词不得重复。‎ 停止 损害 叫停 具有 侵害 维护 存在 保护 呵护 伤害 ‎“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是文化部指导下的企业自律行为。先期试点的网络企业将建立服务页面,设立专线电话,家长可实名举报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网络游戏企业核实之后,将根据家长的要求,依法限制或①______对该未成年人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目前,一些网络游戏不同程度地②______暴力、色情等方面的内容,这严重③______了那些沉迷于网游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实施网游监护工程的目的是要④______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就合法权益,使他们免受不良网络游戏的侵害。‎ ‎【答案】 (1). 停止 (2). 存在 (3). 损害 (4). 保护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对象等。‎ ‎“叫停”的主语应该是执法部门,不是企业,故①应选“停止”; ②处根据语境应选“存在”,③处“侵害”不和“身心健康”搭配,应选“损害”;④处跟“合法权益”搭配的词语很明显是“保护”。‎ ‎【点睛】近义词辨析,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4.下面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 作为我国高温合金研制的奠基人,师昌绪先生多次领导攻关会战,运筹帷幄,斩关夺隘,在航空发动机材料的研究上建立了卓越功勋。‎ C. 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数字阅读、网络阅读方兴未艾,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在逐渐地发生变化.‎ D. 班长在这次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还有很多。‎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考查重点是测试那些常见但又容易用错的成语。成语运用是否正确,主要看它是否符合语境,和整个句子的氛围吻合,和人称相应,和句意一致,使用就是正确的,忽视语境,就会导致用词不当。‎ A项,不是为训:不能作为准则。训。准则或典范。与句意相符。‎ B项,运筹帷罐,指在帐幕中谋划计策。后指在后方指挥、筹划。符合语境。‎ C项,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方:正在;兴:起始,兴起;艾:停止,完结。符合句意。‎ D项,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类无缺。不及物动词,不能说求全责备自己,这里用错对象。D错误。‎ 故选D。‎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典是在古今中外__________的书籍中淘洗出的精品,经受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和__________。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并不乐观。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在上海书展期间发布了“2019新时代上海大学生经典阅读指数”,数据显示,大学生经典阅读的范围比较狭窄,( )。其次是经典阅读愈加浅层化。具体表现为快餐式和功利式的阅读,人们越来越不愿认真、耐心阅读,而转向浏览网页式的跳读和浏览,经典往往读得__________。最后是缺乏经典阅读的氛围。学校教学过程中重知识传授和技能掌握,校园缺乏人文内涵。同时,家庭普遍缺乏读书氛围,不读书、读书少的家长不在少数。针对这一现象,专家指出,经典不是死的__________,它是有着强大活力、能参与到当代文化建构、并深刻影响到人类灵魂的文化遗产。人们从经典中不仅获取知识、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神可以使个体产生成就感或归属感,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者进取的力量。‎ ‎25.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浩如烟海 诠释 支离破碎 标本 B. 汗牛充栋 诠释 分崩离析 标本 C. 浩如烟海 解释 支离破碎 范本 D. 汗牛充栋 解释 分崩离析 范本 ‎26. 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尽管经常阅读文学类经典的学生已不足三成,而从来不读哲学、教育学和法学类经典有三至四成 B. 经常阅读文学类经典的学生尚不足三成,而有三至四成的学生从不读哲学、教育学和法学类经典 C. 竟然有三至四成的学生从来不读哲学、教育学和法学类经典,不足三成学生经常阅读文学类经典 D. 从不读哲学、教育学和法学类经典的学生有三至四成,况且常阅读文学类经典的学生也不足三成 ‎2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们从经典中不仅获取知识,更获得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进取的力量,使个体产生归属感或成就感.‎ B. 人们不仅从经典中获取知识,更获得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使个体产生成就感或归属感,为个体提供进取的力量或者心灵上的抚慰。‎ C. 人们不仅从经典中获取知识,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者进取的力量,使个体产生成就感或归属感。‎ D. 不仅人们从经典中获取知识,更获得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使个体生成就感或归属感,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者进取的力量。‎ ‎【答案】25. A 26. B 27. A ‎【解析】‎ ‎【25题详解】‎ 该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第一空处,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汗牛充栋: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很多。此处的语境为形容古今中外的书籍多,所以应该用成语“浩如烟海”。‎ 第二空处,诠释:指说明,解释;对一种事物的理解方式;或者是用心感受的一种方式,一种方法;也可理解为:对某事的讲解、证明。解释:分析阐明,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此处的语境为精品经受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从不同视角的理解,此处应该用“诠释”比较合适。‎ 第三空处,支离破碎: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支离,零散,残缺。分崩离析:形容国家或集团四分五裂,不可收拾。此处的语境为人们对于阅读经典采取浏览网页式的跳读和浏览,所以经典往往读得零散破碎,不成整体,所以此处应该用成语“支离破碎”。‎ 第四空处,标本:枝节和根本;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加工整理,供教学、研究用的动物、植物、矿物等的样品;指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医学上指用来化验或研究的血液、痰液、粪便、组织切片等。范本:典范的样本(多指 书画)。此处的语境是指经典不是像那些经过加工整理,供教学、研究用的动物、植物、矿物等的样品一样,它是有着强大活力的,所以此处应该用词语“标本”。‎ 故选A。‎ ‎【2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根据前文“大学生经典阅读的范围比较狭窄”的理解,接下来要补充的句子应该为大学生读了什么内容的书,先介绍读了什么方面的书,再说不读什么方面的书,据此可排除选项CD,然后再看A选项,句子“尽管经常阅读文学类经典的学生已不足三成”可以理解为,以前经常阅读文学类经典的学生有三成,现在没有三成了,强调学生的减少,而此处的语境是强调经常阅读文学类经典的学生人数少,并没有减少的意思,所以应该用“尚不足”三成表示更符合题意,据此排除选项A。故选B。‎ ‎【2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者在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两处错误,第一处是:“更是一种精神”错误,跟前面的主语“人们”搭配不当,句子主干为“人们是一种精神”,主宾搭配不当,应该改为“人们获得一种精神”,跟前一句“人们获取知识”句式一样。第二处是:“这种神可以使个体产生成就感或归属感,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者进取的力量”错误,语序不当,分句间内容次序颠倒,分句间有递进关系,先说“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者进取的力量”,再说“可以使个体产生成就感或归属感”。‎ A项,正确。‎ B项,语序不当,“这种神可以使个体产生成就感或归属感,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者进取的力量”错误,分句间内容次序颠倒,分句间有递进关系,先说“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者进取的力量”,再说“可以使个体产生成就感或归属感”。‎ C 项,“更是一种精神”错误,跟前面的主语“人们”搭配不当,句子主干为“人们是一种精神”,主宾搭配不当,应该改为“人们获得一种精神”,跟前一句“人们获取知识”句式一样。‎ D项,语序不当,“这种精神可以使个体产生成就感或归属感,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者进取的力量”错误,分句间内容次序颠倒,分句间有递进关系,先说“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者进取的力量”,再说“可以使个体产生成就感或归属感”。关联词语“不仅”的位置不当,两句的主语都是“人们”,所以应该把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人们”后面。‎ 故选A。‎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8.花湾中学学生会致函我校学生会主席张楠,邀请他去参加花湾中学学代会,并做我校学生会工作经验的介绍。可是在开会前夕张楠病倒了。为此,他写信给花湾中学学生会,说明不能到会的理由。下面几种说法,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A. 因病不能到会,经验介绍作罢,深感遗憾.‎ B. 因病不能到会,坐失学习良机,深表遗憾.‎ C. 因病不能光临,不能为大会效力,深表歉意。‎ D. 因病不能到会,无法为大会助兴,深表歉意。‎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A项,“作罢”具有文言色彩,此处是写给花湾中学学生会的信,应该通俗易懂,表述不得体,可改为“不能进行经验介绍”。‎ B项,“坐失学习良机”体现了一种谦虚好学的态度。选项表述得体。‎ C项,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光临”只能用于宾客,不能用于自己。表述不得体。‎ D项,“不能为大会助兴”的说法不够谦虚。表述不得体。‎ 故选B。‎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2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第一处不超过15个字,后两处不超过10个字。‎ 早餐应该保证三个方面的摄入。(1)__________。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粮谷类,包指薯类食物加红薯、土豆、山药等。作为主食,它们是热量的主要来源,要保证一定的量。适合早餐的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鸡蛋、牛奶和豆制品。鸡蛋不能生食,牛奶也建议热饮,可能有部分人群对牛奶过敏,(2)__________。蔬菜可以补充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我们可以选择(3)__________,也可以来用自己喜欢的烹调方式。”但蔬菜沙拉中的沙拉酱热量过高,不宜过多食用,尤其对于消化功能欠佳的人群,早餐应该以温热为主。‎ ‎【答案】 (1). )它们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蔬菜 (2). )就可以用豆制品来替代 (3). )自己喜欢的蔬菜种类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补写语句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认真体会各道横线的上下文,根据具体的语境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第一个空处,根据前文的“早餐应该保证三个方面的摄入”,所以此处应该是具体指出摄入的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根据下文可知,这三个方面分别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蔬菜,所以此处所填句子应改为“它们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蔬菜”。第二个空处,根据前文“可能有部分人群对牛奶过敏”,那么接下来就要叙述既然不能饮用牛奶,就要找出摄入蛋白质的方法,由前文“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鸡蛋、牛奶和豆制品”可知,“豆制品”也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所以可以用蛋白质来代替,此空要填的句子为“就可以用豆制品来替代”。第三空处,根据后文的“也”可以来用自己喜欢的烹调方式,可知此句应该填自己“喜欢”的,下文是自己喜欢的烹调方式,那么此处可以填自己喜欢的“蔬菜种类”,所以此句应该填“自己喜欢的蔬菜种类”。‎ ‎【点睛】“语句补写题”,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同时有字数限制。补写的语句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来说,所补写的语句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的语句与上下文的关系为: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 ‎30.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杨,不超过70个字。‎ ‎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20日在北京开幕,本届大会的主题定为“智能新生态、开放新时代”,大会论坛部分邀请了300多位业界顶尖专家和企业领袖开展主持报告和高峰对话。大会同时还举办了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及世界机器人大赛。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展览面积52万平方米,由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智能物流机器人四大展区组成,18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及科研机构将携最新技术成果、应用产品和解决方案亮相;2019世界机器人大赛已在全球举办多场选拔赛,全年原计参赛人数超过4万人,本次将有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支队伍赛。在大会开幕式上,国家工信部透露: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14.8万合(套),全球产量占比是38%。今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86.8亿美元,市场需求潜力依然巨大。‎ ‎【答案】示例: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20日在北京开幕,大会分论坛、机器人博览会及机器人大赛三部分.据悉,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已占全球近四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首先应辨明语段的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采取不同的应对技巧。说明性语段:抓说明对象,扣住其特征。议论性文段: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记叙性文段,可以通过抓记叙的要素来抓信息。具体操作过程:找——陈述对象、中心事件、性质、结果;写——必须按照题干要求(含标点)、尽可能运用原文词语、尽量运用主谓句表达。本题属于新闻报道,根据新闻报道的内容,找出报道对象以及特征,新闻事件以及影响等关键信息,加以概括即可。根据材料可知,本题报道的对象为“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要求保留关键信息,所以要有时间和地点,所以应该保留“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20日在北京开幕”的信息,由材料“大会论坛部分邀请了300多位业界顶尖专家和企业领袖开展主持报告和高峰对话。大会同时还举办了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及世界机器人大赛”可概括出大会的内容为“大会分论坛、机器人博览会及机器人大赛三部分”,由材料“在大会开幕式上,国家工信部透露: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14.8万合(套),全球产量占比是 ‎38%。今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86.8亿美元,市场需求潜力依然巨大”可概括出信息“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已占全球近四成”。然后把这些信息整理成一段不超过70字的段落。‎ ‎【点睛】压缩语段的一般方法:‎ ‎1.摘取法,就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这种方法适合于封闭性语段,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 ‎2.分层法,是语段压缩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压缩语段,连缀语句。‎ ‎3.复取法,也叫合取法,它是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 六、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3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在高三的第一次师生大会上,语文老师提醒同学们,语文学习不仅关系到成绩,更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而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实力和文化自信。‎ 原本语文成绩一般的小明同学听完这番话,立志要把语文学好。他采访了班上语文成绩最好的三位同学。‎ 小宇同学说想要提升语文成绩最重要的是要上课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小雯同学却说最重要的是要有大量的课外阅读,多读才能提高水平;而小佳同学认为,对于中学生来说,关注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学习才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 请以高三同窗的身份写一封信给小明,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并鼓励他学好语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语文素养提高之我见 小明同学:‎ 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和一个拥有良好语文素养的人交流,就是一个与善人居的过程,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化矣。可见,良好的语文素养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有效的课堂学习是基础,大量的课外阅读是关键,社会实践是辅助。只有这三者有机结合,我们的语文素养才能得以有效提高。‎ 首先,我们需要老师的指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从小到大,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会了拼音,学会了方块字,也学会了阅读与鉴赏。多少次我们思索许久没有答案,却因为老师的点拨而醍醐灌顶。是在课堂上,是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中,我们感悟了唐诗之庄,宋词之美,小说之精妙……‎ 大量的阅读对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我们的涵养也在阅读中逐步提升。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只要阅读,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中国也有位作家这样说道:“我喜欢阅读。我读一千本书,这样我也在书中体验了一千种不同的人生。”‎ 生活处处有语文,进行适当社会实践,更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著名的诗歌《观刈麦》和《悯农》就是作者深入社会观察之后有感而作的,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即将进入大学的殿堂,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走入社会,对很多东西的理解也会大不一样,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就是这个道理。‎ 语文素养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她需要时间的积淀,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在平凡的课堂中、在浩瀚典籍的滋养中、在社会事件的感知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巅峰。‎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关乎国家的未来。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成为一个拥有良好语文素养的人,一个有气质的人,一个谈吐优雅不凡的人,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 高三同窗XXX ‎ X年X月X日 ‎【解析】‎ ‎【详解】本题重点考查写作能力。‎ 审题: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这种命题形式的主要特点是: ‎ 一、指令性。指令性就是作文的写作任务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引导考生就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来写作,写作的针对行更强,作文导向十分清晰。二、矛盾性。作文材料要给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或说矛盾性的问题,了然后要求考生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由于出现了一个对立性、矛盾性的情境,那么就需要考生进行探究,探究就是对作文内容去做深入深讨、认真研究。作文的探究性是要围绕作文材料中有争议、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三、权衡性。由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权衡”是审题的关键。四、思辨性。如果说“权衡性”还是在审题阶段,其中当然也会有辨析,而“思辨性”,还主要体现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五、比较性。要在作文中进行比较、辨析,而且实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是写作的关键。多维度地比较论证说理比如从贡献、价值、意义、社会需求度等角度进行比较论证。这样的题型,往往作文材料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则,就更需要比较说理论证。写作的重点是说明选择的原则、理由,在强烈的对比中,鲜明的阐述自己的论点,凸显自己的观点。‎ 本题的写作任务是要求以高三同窗的身份写一封信给小明,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看法和理由,并鼓励他学好语文。学生要全面把握材料,比较三个途径各自的优缺点,写出自己受益于哪种阅读,这种阅读给自己语文素养的提升带来了哪些好处,只要比较三种阅读就不会跑题。注意书信的格式。‎ 立意:‎ ‎(1)认同小宇同学的观点:提升语文成绩最重要的是要上课听讲,认真完成作业。‎ ‎(2)认同小雯同学的观点:要有大量的课外阅读,多读才能提高水平。‎ ‎(3)认同小佳同学的观点:关注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学习才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 ‎(4)也可以三种观点都认同,或认同其中的两个观点。‎ 素材:‎ ‎(1)知识是海洋中的一叶小舟,文史理工是船桨,情感智慧是风帆,人是知识的孩子。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生发展,因为语文,我们思维活跃,因为语文,我们目光远大,志存高远,也正是因为语文,我们的翅膀飞翔,情感绽放。我们中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极其重要。要提升语文素养,我们从三方面入手:课堂有效学习,课外大量阅读和社会生活实践。‎ ‎(2)课堂有效学习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基础。所谓有效学习,就是在课堂上学与问,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途径。正所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每个人都会有疑问,都需要学习,课堂就提供了这么一个学习途径。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学到前人总结下来的很多经验,学习到很多理论知识。对于某些不懂得理论知识在课堂上也可以向老师同学请教,在大家的讨论中得到解决,习得知识。课堂上的学习为大家提升语文素养提供了一个途径,课堂上学与问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所以说,课堂有效学习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基础。‎ ‎(3)课外大量阅读可以开拓眼界,丰富视野,提升语文素养。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有助于补充和丰富知识,开拓视野。读《西游记》,我们能学习孙悟空的疾恶如仇的品质,读《红楼梦》,让我们明白到封建大家庭衰落的必然性,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水浒传》,我们可以知道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的事迹。这些书籍都为我们的语文学习增添了色彩,丰富我们的语文知识,弥补了课文缺少的内容,使得我们的语文素养不断提升。‎ ‎(4)社会生活实践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社会生活实践有利于从实际出发来检验我们的语文素养,让我们积累更多的社会生活经验。就像孟子周游列国去宣传自己的主张,不断用自己的知识去创新知识,为大家所用。《西游记》的唐僧去西天取经,久经八十一难终得真经,这都毫无疑问说明了社会生活实践的重要,它是我们语文素养体现与提升的关键,没有社会生活实践,就没有语文素养,只有做到取之社会,用之社会,语文素养才会有所提升,任何的知识与能力素养,最终都是由实践来体现,实践才会出真知。‎ ‎(5)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要提升语文素养,我们要重视课堂有效学习这个基础性工程,只有基础打得好,路才会坚固;要养成课外大量阅读的习惯,丰富我们的内涵,路才回走得远;进行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我们的语文素养才会变成能力,让生活更加精彩。‎ 结构层次:文章开篇先点明了语文素养的重要性。继而分别从课堂、阅读和实践三个方面去论证,指出了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故事典型,引用恰当,将抒情与说理融为一体,使说理清楚到位,感情充沛,更具有表现力。大量对比、排比句的运用可见作者文字功力之深厚,也更添加了文章的魅力。本文在结构上,逐层推进,切合实际,联系生活,并且首尾呼应,结构比较严谨。‎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解题思路 ‎1、体式驱动——写成议论文 ‎2、内容驱动----内容的规定 ‎3、思维驱动----争议的焦点 ‎4、对象驱动----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分为两部分,阅读材料审题和任务写作部分。要注意:‎ ‎(一)阅读材料并要读懂材料。我们只有在掌握材料的范围、含意后才能进行写作,所以第一步阅读非常重要;‎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要求考生去发表议论的主题,往往就是材料要揭示的某种主题。所以,考生可以从命题者给出的论题里找到中心词,关键语句,防止离题。‎ ‎(三)往往这样的命题材料不止一个,所以要仔细分析材料间的异同,为写作做好准备。‎ ‎(四)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既然是先“读”后“写”,是读后有感而发,那么,“读的内容”和“感的内容”要有机地联系起来,开头要引述材料,后面要针对材料,联系写作任务而写作。‎ ‎(五)就材料的范围而言、就写作任务而言是就事论事;就材料含意、行文中说理论证而言是就事论理。说理就是思辨,就要比较辨析,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六)写作任务是什么?一定分析透彻,否则累死也无功。‎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