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邯郸永年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www.ks5u.com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语言运用题)两部分。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曲艺是演员以本色身份采用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和其他一切文艺形式一样,它具有娱乐、审美、认识、教化等多重社会功用。但是,从历史上曲艺扮演的不同角色及所发挥的特殊作用看,曲艺又不仅仅是一门艺术,而是在自身娱乐大众和化育世风等“本体”功能之外,同时兼有传承历史文化和传播知识观念的“载体”功能,更有孕育文学体裁与戏曲剧种的“母体”功能。 ②比如,许多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其历史与文化传统,包括生产和生活知识,都是借助曲艺“说唱”的表演方式,传承下来或传播开来的;当今仅有几千人的赫哲民族,基本上不再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生产和生活,唯一促使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动因与理由,就是继承和保护伊玛堪的“说唱”表演。再如,古人吟诵的诗歌和俗赋、演唱的宋词与元散曲,均是古代曲艺与文学一体发展的特殊产物;近代以来诸如评剧、越剧、吉剧和北京曲剧等等剧种的形成或创立,无不是在莲花落、嵊州落地唱书、二人转和单弦牌子曲等曲艺形式的基础上,脱胎发展而成的。凡此种种,均使曲艺功用远远超出了自身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娱乐与审美范畴,从而与其他的艺术门类,形成鲜明对照。可谓出类拔萃,卓尔不凡。 ③从中国曲艺的自身发展来看,当今内地曲艺的曲本创作与表演实践,存在着太多的问题与遗憾,其解决途径,有赖对自身艺术独有特征和多样功能的正确理解与准确把握。只有真正明白了曲艺是什么,曲艺的艺术优长和表演擅长在哪里,才不致将传统继承搞成抱残守缺,将发展创新弄成南辕北辙;才会远离戏剧化、歌舞化、杂耍化的迷误,避免“改行”式的“改革”、“创伤”式的“创新”和“革命”式的“革新”;进而改变创作表演“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段、轻长篇,重表演、轻创作,重技术、轻艺术,重演员、轻伴奏,重数量、轻质量,重包装、轻内涵,重宣传、轻实干”的跑偏路径。最终通过对于自身传统的深入学习和深刻继承,既返璞归真也返本开新,既礼敬传统也发展繁荣。 - 17 - ④从中华文化的当代复兴去看,要想真正确立起自身的文化自信,首先要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及其价值了然于胸。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这就有赖对包括曲艺在内的一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和深刻传扬。只有通过对自身历史文化全面系统的学习了解和继承弘扬,将自信建立在自觉、自尊和自豪的基础上,才不会自卑、自虐和自残,才能够自重、自立和自强。 (摘编自吴文科《中华曲艺的文化形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一门表演艺术的曲艺,具有娱乐、审美、认识、教化等多重社会功用,这远远超出了它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本体”功能。 B.曲艺演员表演的主要方式是“说唱”且唱词以叙述为主,语言通俗易懂。 C.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其历史文化传统传承或传播都需要借助曲艺的“载体”功能完成。 D.赫哲民族基本上不再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生产和生活,这是因为要继承和保护伊玛堪的“说唱”表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阐明曲艺的功用价值,接着论述对待曲艺乃至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和做法,论证层层深入。 B.第②段在论证曲艺具有“载体”和“母体”的功能时,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C.第③段关于中国曲艺自身发展的论证,既指出问题,又运用举例论证阐明方法,观点富有思辨性。 D.文章最后一段关于中华文化的当代复兴的论证,增加了文章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作者看来,虽然曲艺具有与其他艺术形式相同的社会功用,但由于它还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功用,因此它的价值比其他艺术门类更为突出。 B.如果想要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曲艺的独有特征和多样功能,就要以改变中国曲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创作表演问题,避免曲艺革新中的种种错误为前提。 C.中国曲艺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对传统曲艺的深入学习和深刻继承,也离不开在此基础上的改革创新,要做到返璞归真和返本开新并重。 D.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及其价值了然于胸,学习弘扬传统文化,确立自觉、自尊、自豪基础上的自信,才不会自卑、自残和自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8月22日,“一带一路”主题影片《共同命运》在北京举行国内首映会。影片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小人物追寻梦想的故事,展现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共同追求。 - 17 - 据了解,该影片制作历时两年,跨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行程约30万公里。在首映会现场,导演邓斐解读片名时说,影片旨在用梦想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普通人联结在一起。因为对梦想的共同追寻,就有了共同的命运。“中国元素正在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普通人,让他们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走得更加顺畅。”导演曲江涛说。影片主创团队由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的资深电影、纪录片创作者组成,摄制团队总计300余人。本片编剧盖伊·希伯特曾担任电影《天空之眼》的编剧。他在首映会上表示,“人文交流非常重要”,正如影片中西班牙造纸匠人的故事所展现的,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如今“一带一路”也会给全世界带来有利影响,助力沿线各国人民摆脱贫困,同时推动科技和文化交流。据介绍,《共同命运》影片将于8月30日在全国院线上映。 (摘编自新华网,2019年8月23日) 【材料二】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间,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不懈探索和奋斗,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之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道路的建设思路愈发清晰,而十九大擘画的蓝图,让世界更加看好中国未来。 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和发展经验受到海外智库和专家的高度关注,他们对此开展了深入研究和评析,普遍认为中国道路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并基于实践成功实现了创新;中国道路探索积累的发展经验,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道路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 (摘编自新华社,2019年10月14日) 【材料三】 “中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现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国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里的相关阐述,让国际社会再次看到了中国真诚拥抱世界的决心和信心。 “更大规模‘走出去’惠及更多国家。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更深更广地开展全球贸易投资活动,为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扩大当地就业作贡献。” - 17 - 白皮书中短短几句话背后,是中国携手世界同行的动人故事。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中国红利。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10月15日) 4.下列对材料中《共同命运》这部影片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讲述了沿线国家普通人物追寻梦想的故事,展现了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共同追求。 B.旨在展现跨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这些不同地域约30万公里的文化。 C.让全球观众了解“一带一路”倡议带给世界的改变,感受属于中国的别样魅力。 D.西班牙造纸匠人的故事展现了:古丝绸之路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企业为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扩大当地就业作出了贡献,并获得掌控权。 B.截至目前,“一带一路”给全世界带来了积极影响,帮助沿线各国人民摆脱了贫困。 C.实践证明,中国道路是适合本国国情的成功之路,世界也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D.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就在于它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并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 6.为什么说“中国道路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救人 侯发山 随着楼上的灯火渐次熄灭,夜,一点儿一点儿深了。直到四楼那一家的灯光消失,整个楼都沉寂下来,他才松了口气。这是他初出茅庐,千万不能失手。他在工地上干了几个月,工钱没要到,身上只有两百块钱,回家的路费都不够,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他打算,弄够回家的盘缠,便回家过年。 在公园里藏了几个小时,身子骨都麻木了,再不动手,他就要被冻僵了。这是栋老式的六层住宅楼,没有大门,没有门卫,他如入无人之境,很轻松地进入了楼道。 - 17 - 起风了,呜呜的声响把楼道里的路灯弄得忽明忽暗。他轻手蹑脚来到二楼。白天他已经踩好点了,东户住着老两口儿,没有其他人。他不会开锁,也没有撬门的本事,正在他发愁怎么把门弄开的时候,不料,他轻轻一拉,外边的防盗门,开了,再轻轻一推里面的木门,竟然也开了!有那么好大一会儿,他以为是在梦中。他不知道,老两口儿的儿子在外打工,他们担心儿子突然回来进不到家里,多年来,门从来都没锁过。 推开屋门的那一刹那,一股浓重的煤气味儿迎面袭来。他忙退了出来,本想打道回府,又想不对,若是两个老人煤气中毒了怎么办?见死不救,可是一场大罪啊。不行,得进去看看。 他把门完全推开,稍等片刻,他进去了,同时“有人吗?有人吗?”地问着。没有人回应!他打开手机的照明四下扫射,屋内陈设简单,不像是富有的人家。走到卧室门口,果然看到两个老人躺在床上“熟睡”,他大声叫道:“大伯!大娘!”两个老人没有丝毫反应。他上前推了推他们,还是没有反应! 他来不及想那么多,掏出手机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打过电话,他心里略微轻松了一些。他想离开现场,又感觉不妥,老人身边没有子女,自己不能离开。 120来的同时,110也来了。原来,他在打120的时候,说话紧张语无伦次,这让医生起了疑心,挂断电话后,医生拨打了110。煤气中毒,除正常因素外,还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自杀,另一种是他杀。因此,医生多了个心眼。 120走的时候,他把身上仅有的二百块钱交给了医生,说是医药费。医生迟疑了一下,还是收下了。 他被一高一矮两个警察带走了,任凭他们问什么,他一句话也不说。有什么可说的呢? 看着他瑟缩发抖的样子,高个儿警察给他拿了一件军大衣,让他裹上。其实,他不仅是因为冷,还有害怕。 矮个儿警察看了他一眼,对高个儿警察说:“是不是小偷啊?” 他大声辩解道:“我不是小偷!我不是小偷!”说罢,眼泪几乎要流出来。 矮个儿警察说:“那你怎么出现在现场呢?跟这家人什么关系?” 他又闭上了嘴巴。他知道,捉奸捉双,捉贼捉赃。他们没有抓到证据,不会对自己怎么样。 不管矮个儿警察怎么问,他还是不开口。 高个儿警察说:“不像。现场咱们也看了,门没有被破坏的痕迹啊?” 矮个儿警察说:“现在的人能着呢,不能小瞧了。” 高个儿警察说:“是老人的亲戚也说不准。” 矮个儿警察在网上搜了一遍,然后对高个儿警察摆了摆手。高个儿警察明白,他不是惯偷,先前也没有不良记录。 两位老人终于醒了。 他被两个警察带到了老人面前,问他们认识不。此时,两位老人已经知道是他救了他们。 老大娘看了半天,茫然地摇摇头。 他本来就紧张,这下子更紧张了,额头上渗出了汗。 老大爷白了老伴儿一眼,对两个警察说:“ - 17 - 是我一个远房亲戚,论辈分该叫我叔。” 高个儿警察的脸上溢出不易察觉的笑容。 矮个儿警察问老大爷说:“真的?” “真的,真的。”老大爷用力点点头。 “没咱啥事,走。”高个儿警察扯上矮个儿警察走了。 待两个警察走后,他“扑通”一声给老人跪下,眼泪也哗哗流出来。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交待了故事的起因,“弄够回家的盘缠”的想法让“他”滋生入室盗窃的心思。 B.“老大爷白了老伴儿一眼”这一细节描写,表明老大爷心思细腻,也是小说情节的转折。 C.小说环境描写传神,风声让路灯忽明忽暗,既渲染紧张气氛,又烘托了“他”忐忑的心情。 D.小说叙述方式多样,除了运用顺叙,还运用倒叙,如对110到来的原因叙述就是倒叙。 8.题目“救人”有哪些含义,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3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8分)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17 -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拜为上卿 拜:任命,授官 B.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徒:只、不过 C.且相如素贱人 素:向来、本来 D.顾吾念之 顾:考虑,想到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之”的用法和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位在廉颇之右 ②不忍为之下 ③我见相如,必辱之 ④而相如廷叱之 ⑤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⑥为刎颈之交 A.①②⑥/③④⑤ B.①⑤⑥/②③④ C.①⑥/②③④/⑤ D.①⑤/②⑥/③④ 11.下列对文章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渑池之会”中,蔺相如以非凡的胆识和忠勇的行为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所以回国后被赵王重用,官位居廉颇之上。 B.廉颇认为自己作为将军,有攻城略地的赫赫战功,蔺相如凭借个人的口才获得赵王的提拔,根本没有立什么功劳。 C.蔺相如原本是宦官头目的舍人,心生嫉妒的廉颇就以此来挖苦攻击蔺相如,称之为“贱人”,表现出心理的不平衡。 D.蔺相如对廉颇的谦让之举,引起了门客不满,而他善于作比,委婉劝解,他的话传至廉颇耳中,深深地打动了廉颇。 12.把选段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9分) 西江月① 苏 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②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 17 - 【注】 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时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②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 13.下列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从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两句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两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性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了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D.本词写词人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塑造出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词人形象。 14.“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6分) 15.名句默写,补写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在《劝学》中,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状况的两句是“ , ”。 (2)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运用“ , ”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3)李白《蜀道难》中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的诗句是“ , ”。 第Ⅱ卷 三、语言运用题。(27分) 16.下列对词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篱把酒黄昏后——“东篱”暗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与后文的“黄花”相照应,“黄花”即菊花。词人借此表达对陶渊明生活方式的向往。 - 17 - B.帘卷西风——“西风”指秋风,在古代诗词中,“东风”常指春天,“南风”常指“夏天”,“西风”常指秋天,“朔风”常指冬天。 C.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乍暖还寒”是指天气忽暖忽冷,变化无常,词人在这里写的是秋天时节的天气;我们现在常用这个词来写“春天刚刚变暖,还有点寒冷”的情态。 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里写细雨打梧桐之声,以声衬情。这雨不似打在梧桐上,倒似打在词人心上,一滴滴,一声声,让人不能自抑。 1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北宋末年她南渡避乱,不久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逃难,境遇悲惨。 B.“醉花阴”与“声声慢”都是词牌名,这两首词都是词人南渡后晚年的作品。 C.宋代词坛呈现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尤其秦观的词深婉而疏荡,与周邦彦的富艳精工、李清照的清新跌宕如天际三峰,各超婉约词之顶巅。然而在“淡语有味”“浅语有致”“轻巧尖新”“姿态百出”方面,周邦彦是不及秦观、李清照的,故明、清人推秦、李为婉约宗主。 D.李清照生活在南北宋过渡时期,南渡以后词风由明丽而变为凄清。 18.下面四副对联分别对应的行业店面是(3分) ①瓶中色映葡萄紫 瓮里香浮竹叶青 ②瓦壶水沸邀清客 茗碗香腾遣睡魔 ③入门尽是弹冠客 去后应无搔首人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 水国鱼传尺素书 A.①茶馆 ②酒店 ③文具店 ④理发店 B.①酒店 ②茶馆 ③理发店 ④文具店 C.①文具店 ②酒店 ③茶馆 ④理发店 D.①理发店 ②文具店 ③酒店 ④茶馆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②舍相如广成传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④左右欲刃相如 ⑤而相如廷叱之 ⑥秦王恐其破璧 ⑦且庸人尚羞之 ⑧宁许以负秦曲 A.①⑤/②④/③/⑥⑧/⑦ B.①②④/⑤/③⑦/⑥⑧ - 17 - C.①②④⑤/③⑥⑦/⑧ D.①⑤/②④/③⑥/⑦⑧ 20.在古诗词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将语序倒装,下列句子中语序没有倒装的一项是(3分) A.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1.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涵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 B.“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既赞美历史上的孙权,更为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而深表遗憾。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一句,以韩侂胄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刘义隆切勿草率出兵。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廉颇的故事,含蓄地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民宿,不是简单的一栋房子,而是一种生活状态,是当地风土人情的载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________,民宿应或依托于历经沧桑的古老建筑,或依托于恬静美丽的自然风光,或依托于深厚的文化底蕴,________,精心设计,形成自己的独特魅力。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 选择民宿,实际上是在选择一种更有人情味、更让人满意的体验。走进民宿,院内树影斑驳,怪石嶙峋,真是________。一家民宿,如果只有古朴的房屋和美丽的景致,但服务态度和卫生条件差,存在安全隐患,则会给人一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感觉,使其吸引力大打折扣。所以,有品质的民宿不仅要富有特色和魅力,还要提供更加“走心”的服务以及合乎规范的卫生条件、消防设施等,让游客在消费体验中感到舒心、放心。 从长远来看,民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合理规划,尤其是在一些适合民宿集聚发展的地区,更要统筹规划,实现差异化发展,切不可________,一拥而上,简单模仿,恶性竞争。同时,( ),拓展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17 - A.脱颖而出 就地取材 别具匠心 饮鸩止渴 B.出类拔萃 因地制宜 别有洞天 急功近利 C.出类拔萃 就地取材 别有洞天 饮鸩止渴 D.脱颖而出 因地制宜 别具匠心 急功近利 2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尤其是可以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 B.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来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享受到诗意栖居的惬意。 C.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来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享受到诗意栖居的惬意。 D.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 2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还要促进民宿产业与周边的相关产业实现融合发展,产业链条得以延长 B.民宿产业与周边的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应该得以实现,延长产业链条 C.还要促进民宿产业与周边的相关产业实现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 D.民宿产业与周边的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应该得以实现,产业链条得以延长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欧洲著名思想家阿尔贝特·史怀哲曾说:“我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但仍满怀美好的希望。”前总理温家宝也曾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说:“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同时,又要树立信心,信心就像太阳一样,充满光明和希望。”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结合自身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17 - 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 17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 B【解析】 A项“超出了它……的‘本体’功能”错,这些都是曲艺的“本体”功能。C项说法绝对,原文中是“许多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D项强加因果,原文:当今仅有几千人的赫哲民族,基本上不再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生产和生活,唯一促使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动因与理由,就是继承和保护伊玛堪的“说唱”表演。 2. C【解析】 并未运用举例论证阐明方法。 3. B 【解析】 关系倒置,原文是说当今内地曲艺的曲本创作与表演实践,存在着太多的问题与遗憾,其解决途径,有赖对自身艺术独有特征和多样功能的正确理解与准确把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4. B 【解析】 B项,“旨在展现跨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这些不同地域约30万公里的文化”错误,依据材料一第一段“影片聚焦……展现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共同追求”、第二段“该影片制作历时两年,跨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行程约30万公里”可知,该影片为了拍摄而行程约30万公里,展现的是“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共同追求”,故选B。 5. C 【解析】 A项,“获得掌控权”错误,依据材料三第二段“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为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扩大当地就业作贡献”可知,“获得掌控权”无中生有;B项,“给全世界带来了积极影响,使沿线各国人民摆脱了贫困”错误,依据材料一第三段“如今‘一带一路’也会给全世界带来有利影响,助力沿线各国人民摆脱贫困”可知,选项将“会给”说成“带来了”将“助力……摆脱”说成“摆脱了”,变未然为已然;D项,“就在于它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并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错误,依据材料二第二段“普遍认为中国道路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并基于实践成功实现了创新”可知,D项忽略了“普遍认为”(太过绝对)和“并基于实践成功实现了创新”(遗漏条件)。 6.【参考答案】①中国道路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并基于实践成功实现了创新。② - 17 - 中国道路探索积累的发展经验,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③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道路既造福中国,也惠及世界。(一点2分,三点共6分)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中国道路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的原因,筛选原文,考生容易找到材料二第二段“普遍认为中国道路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并基于实践成功实现了创新”;材料二第二段“中国道路探索积累的发展经验,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分析材料三可以看到,中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后,不仅自己,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中国红利。”还可概括出一个答案: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道路既造福中国,也惠及世界。 (三)7.D【解析】 :“对110到来的原因叙述”属于插叙,而非倒叙。 8.【参考答案】①“救人”是指“他”良心未泯,拯救煤气中毒的老年夫妇。 ②“救人”是指老年夫妇与警察宽容“他”的罪行,希望他迷途知返。 ③“救人”,既是“他”救别人,也是“他”心存善意,对自己的救赎。 ④“救人”,是本文主旨,作者期待社会能充满温情,别轻易让一个好人堕落。 (给分标准:每点2分,答对任意3点给6分。如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9解析:D项,“顾”应为“只是,不过”的意思。 10答案:C解析:①⑥是助词,的;②③④是代词,他;⑤是代词,我。 11解析:B项,“根本没有立什么功劳”错。 12答案:(1)我们离开父母兄弟来侍奉您的原因,不过是仰慕您高尚的品德。 (2)诸位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13解析:选C “写出了春晨的喧闹和生机”不对,应为“写出了春晨的宁静”。 14答案:①侧面描写(或侧面烘托),写月下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侧面烘托出月光朗照,月色美好。②借景抒情,通过写景营造出清爽明丽的意境,凸显出诗人的愉悦之情。③叠词,“弥弥”“隐隐”表现出了水之盛、云之淡,音律和谐,朗朗上口,声声悦耳。④对仗,“照野”对“横空”,“弥弥”对“隐隐”,“浅浪”对“层霄”,对仗工整,富于音韵之美。 - 17 - 15(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3)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雷 16解析:A项“借此表达对陶渊明生活方式的向往”错。 17解析:B项中“醉花阴”是李清照早期作品。 18答案:B 19答案:A解析:①⑤句名词作状语,②④句名词作动词,③句形容词作动词,⑥⑧句使动用法,⑦句意动用法。 20[答案] C [解析] A项,现代汉语语序应为“鹦鹉啄香稻余粒,凤凰栖碧梧老枝”,或者“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B项,现代汉语语序应为“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D项,现代汉语语序应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21[答案] C[解析] “元嘉草草”三句写历史典故,这里作者引来讽喻孝宗时的符离之败,并提醒即将开始的北伐当引为教训。 22(1)解析:选B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脱颖而出”只能用于人。此处应选“出类拔萃”。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就地取材:在本地选取需要的材料。此处“因地制宜”更切合语境。别有洞天:另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等引人入胜。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此处用来形容风景,所以选“别有洞天”。饮鸩止渴: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急功近利:急于追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从横线后面的“一拥而上,简单模仿”等内容看,应选用“急功近利”。 23解析:选C 该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少了与“通过”相搭配的中心语;二是搭配不当,“触摸”可以与“脉动”搭配,但与“惬意”不搭配。 24解析:选C 括号前面的“更要统筹规划”里有一个“要”字,后面接“还要”更恰当。根据括号后面的“拓展……环节”“带动……发展”的动宾结构来看,“延长产业链条”更恰当。 25[写作提示] - 17 - 这道作文题以名人言论为材料,内容简洁,指向明确,审题难度不大,但这不等于没有难度。要写好这篇作文,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忧心忡忡”“要有忧患意识”,可提炼出忧患意识;“满怀美好的希望”“充满光明和希望”,可提炼出乐观情怀;“未来”则清楚地提示了写作的指向不应是回忆往昔;“我”意味着作文的主体意识,应写出个人的独特感悟。然后,要准确把握话题间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道材料作文暗含了关系型话题作文的特点。写作时,应准确把握“忧患意识”和“乐观情怀”两个话题之间的关系。切忌只谈“忧患”“乐观”或“希望”。最后,选择自己擅长的角度来写。 [参考例文] 在忧患中,大踏步向前 阿尔贝特·史怀哲说过:“我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但仍满怀美好的希望。”是啊,面对未来,我们不仅需要有忧患意识,立足现实看待未来,而且还要保持一颗怀有希望的心,对未来心存希望,在忧患中,大踏步向前。 在忧患中,大踏步向前,需要立足现实,懂得居安思危。 莫言,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从而在中国乃至世界掀起一股“莫言热”。然而,值得大家欣慰的是,莫言并没有从此止步不前,他仍努力创作。他说,“莫言热”很快就会过去,我只是幸运得奖,若不勤奋致力于写作,文坛将没有我的地位。可见莫言现如今虽拥有至高荣耀,但面对未来,他仍有忧患意识,并不炫耀和张扬。 在忧患中,大踏步向前,最重要的是要怀有希望。 凡高,这位穷苦的艺术学徒,永远心怀一种期待。他心怀希望,沉醉于画室,用希望的画笔勾勒出心中的色彩,用心填补一片片空白,终于完成《向日葵》《星夜》等伟作。他在忧心忡忡中,仍怀有希望大步向前,这是他对人生最好的回答。 在忧患中,要大踏步向前。如若总是忧心忡忡,而不怀有希望,终会进入极端。在那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带着心中最可人的麦子,嘴里默念插着野花的姑娘的名字,海子去了遥远的世界。那个夜晚,带着忧伤的海子,走入山海关,在那里结束了生命。黑夜无法遮挡住光明的天空,忧伤却让多情的海子沉醉于黑夜。试想,如果海子能够对未来充满希望,他还会有那样的选择吗? - 17 - 在忧患中葆有希望,并为希望而奋斗,才让中东和平成为可能。为了中东的和平,阿拉法特长年绷紧神经,穿梭于枪弹之中,因为和平之路很漫长,他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但他相信中东和平一定会成为可能,于是他义无反顾地投入中东的和平事业之中。正因为如此,在他生病时,全世界的人为他担心;在他逝去时,全世界的人都为他哀悼。试想如果没有阿拉法特等人的坚持,中东人们的生活又怎能不断趋于安定? 在忧患中,大踏步向前,让青春的智慧在六月发出光芒。 [点评] 本文从材料导入,明确阐述了“忧患意识”与“希望”二者之间的关系,立意侧重后者。全文中心明确,材料丰富,论证有力,体现了作者良好的辩证思维能力。题目“在忧患中,大踏步向前”,在准确把握两则材料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具体行文中,紧扣这一主题, 通过莫言在忧患中奋斗不止、凡高用希望的画笔在忧心忡忡中挑战未来两例,从正面论述“在忧患中,大踏步向前”的好处;通过海子的事例,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后果,又通过阿拉法特在担忧之中奋斗一生的事例,论证必须要于忧患中葆有希望,奋力向前。作者通过这些鲜活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全文干净利落,发人深省。 - 1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