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高二6月月考(2017-06)
莆田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二6月质量检测 语 文(选修) 命题人:高二语文备课组 审核人:林 隽 注意: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由宋江的家族关系说明中国古代的政治(节选) 萨孟武【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经济制度可以分做两种,一是个人主义的,一是社会主义的。前者指团体对于个人的生存,不负责保证;后者指团体对于个人的生存,须负责保证。但是团体对于个人的生存,既然须负责保证,则团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能不经营生产,因之,生产手段不能不归于团体公有,所以这个时候,许多生产常由国营。反之,个人既然自求生存,则个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能没有生产手段,而生产手段所生产的生产物业不能不归于个人私有,所以这个时候,许多生产均为私营。其次,团体既能保证个人的生存,则个人对于自己的生存,当然没有特别顾虑的必要,因之,个人可任意筹划团体全部的利益,所以这个时候,利他主义是道德上最高原理。反之,团体不能保证个人的生存,则个人在考虑团体利益之先,不能不谋自己利益的安全,否则由个人的穷苦,势必引起社会全体的没落,所以这个时候,在道德上,不能不承认利己主义。 但是从来社会乃同时存在着这两个制度,即在社会之内,固然实行个人主义的经济制度,而在家族之内,则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家族与社会的经济制度既然不同,所以家族与社会的道德原则也互相抵触,即在家族之内,以利他主义为最高道德原则,在社会之内,却不能不承认利己主义的道德原则。社会与家族既然实行二种矛盾的道德原则,那么,人民要在家族之内,成为良好的父兄,势不能再在社会之内,成为良好的臣民,因为在道德上既有保证家族生活的义务,则稍稍剥削社会,由社会的道德原则的利己主义看来,并没有什么大错。 这种现象固然不是中国才有的,不过欧洲各国,自工业革命发生之后,一面因手工业的没落,劳工阶级都吸收于工厂之内,同时兼以交通发达,人民容易迁徙,所以大家族制度渐次破坏,而代以小家庭制度。反之,中国则为农业社会,农民束缚于土地之上,本来不喜欢移住,这种性质已经可以发生大家族制度了。何况农业技术极其幼稚,家有数亩的田,就需要许多劳工,不论男女老幼,均须各尽所能,分担一部分的工作。劳动力既然必要,则家中多一个子弟,无异于增加一个劳动力,因此之故,家长也不许子弟移住别地。中国古代把“九世同居”视为最高道德,是有相当理由的。 在大家族制度之下,祖宗的财产是不许分割的。《礼记》说:“子妇无私货,无私蓄,无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与。”而《唐律疏议》亦说:“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 即不但在道德上,奖励人们共产,且在法律上,禁止人们私产。在这样制度之下,如果一家的人都肯做工,当然和分家异财的,没有区别。但是家族既然实行共产制度,则家长当然有保证一家生活的义务,因此之故,懒惰的常常偷闲,把一切生计归于家长负担。家长既然负担一家的生计,则只能蝇营狗苟,以谋多得金钱,因之,他出来做官,又讲贪邪污浊,刮索民膏。但是不管他怎样刮索,财产是可以用得完的,最好能够抓住生财的手段。在生产力幼稚的社会,生财之法不能依靠于经济手段,只能依靠于政治手段,得了一官半职,就可发一笔大财。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中,团体为了达到负责保证的目的,必须经营生产,生产手段归于团体公有,生产常由国营。 B.一切社会中都同时存在个人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家族的与社会的经济制度不同,其道德原则也相互抵触。 C.在农业社会的中国,广大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之上,不喜欢移居到异地他乡,这种性质会导致中国大家族制度的形成。 D.中国古代把“九世同居”视为最高道德,是因为家中多一个子弟,就是增加一个劳动力,家长不允许子弟移居别处。【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团体能保证个人的生存时,利他主义是道德最高原则;当团体不能保证个人的生存,那么道德上须承认利己主义。 B.如果说在家族之内是以利他主义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那么在社会之内,就不得不把利己主义作为道德原则。 C.工业革命后,欧洲各国大家族制度渐次没落,原因在于劳动力都被吸收于工厂,以及交通的发达,人民容易迁徙。 D.实行共产制度的家族中,家长负担一家的生计,只能想方设法多谋点金钱,因此他们做官会贪污受贿,搜刮民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一段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分析了个人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在生产手段与道德原则等方面的区别。 B.由利己主义看来,人民要保证家族生活,稍稍剥削社会没什么大错,因此,和珅等贪官从社会道德原则看,是可以理解的。【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C.大家族制度下的祖宗财产不允许分割,《礼记》、《唐律疏议》上的记载,从道德和法律上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D.假使大家族的人都肯做工,这和分家异财没什么区别,由此可见在大家族制度之下,共产是受鼓励的,而私产则被反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侯兆川的客人 赵春亮 在侯兆川这块地界上,二小儿绝对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二小儿自幼眼瞎,几乎全盲,每天拖一根竹棍,走街闯巷,卖唱乞讨。每到一个村子,二小儿就拿出竹板,“当、当、当”敲打几下,循着响声,有人便陆续从家里走出来:“二小儿来了?”二小儿“嗯”一声,摸索着找块儿石头,坐下,自说自话:“我叫崔光活,光活不死的意思。”大伙谁也不加理会,仍然喊他二小儿。只要不是农忙季节,乡亲们大都会拿着手中的活儿,围聚在二小儿周围,谈天说地,逗二小儿开心。 二小儿就像个巨大的磁铁,总能迅速聚拢起一个不小的人场。【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笑几声!二小儿!”有人喊。 “笑啥呀?”二小儿反问,但不等人答话,二小儿便“嘎嘎、嘎嘎、嘎嘎”地笑起来。二小儿的笑声很有特点,像是一只孤单的鸭子抻着脖子鸣叫,两个音节一组,一声高一声低,颇具节奏。二小儿的笑声刚起,大伙的笑声就铺天盖地地响起,瞬间将二小儿的笑声湮没 了。二小儿止住笑,抖开一块脏兮兮的红布,摸索着铺开,再伸手从分辨不出颜色的挎包里掏出卦牌来,小心翼翼地摆放好。 二小儿的笑声就像开戏的铃声,接下来幕布缓缓拉开,一场好戏便上演了。 大伙笑一阵子,也便淅淅沥沥止住了。有人说:“二小儿,又拿算卦骗钱,一点也不准呢!”说归说,仍会有很多人走到二小儿面前,明知故问:“算一卦多少钱?” “五毛。” “便宜点——两毛!”也不待二小儿答应,就伸手去抽卦牌了,抽出三张,依次交给二小儿。 二小儿便摸索着打开卦牌,先用右手拇指摸索几下,然后凑到眼前仔细辨认。接着便给算卦的人讲卦:“好事呀,最近家里定会进财。” “哪有什么财呀?花钱如流水,好久都没有进财了!”抽卦的人反驳。 “收礼了吗?” “没有!” “粜粮食了吗?” “也没有!” “鸡下蛋了吧?” “鸡下蛋也算啊?” “算!算!当然算!这就算是应验了啊。”二小儿一边说一边如释重负地摸索打开第二张卦牌。 二小儿的卦牌无非就是“老三篇”,进财、动土、遇小人。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将他准备讲给抽卦人的卦辞背出来。卦算完了,二小儿接过递来的票子,凑到眼前仔细辨认一番,心满意足地塞进上衣兜里,等着下一个顾客。 围聚的人越来越多,时间也临近中午。有人提议:“二小儿,唱一段吧!” 二小儿站起来,摸出竹板开始敲打,锣鼓声、铙钹声、二胡声,诸多乐器的声响源源不断地从二小儿口中发出,惟妙惟肖,热闹非凡。二小儿唱的曲子多半是乡亲们耳熟能详的戏曲,穆桂英挂帅、秦雪梅吊孝等,所唱的却大都是旦角,二小儿手捏手绢,翘起兰花指,扭捏作态,不时惹得听众哄堂大笑。 唱过两三段,就该吃饭了,乡亲们吃啥,二小儿吃啥,连给自家男人准备的鸡蛋汤,也会有二小儿的一份。吃饱喝足,二小儿择一处向阳或背风处,眯眼小憩,休息足了,起身敲着棍子,“哒哒哒”地回去。在乡亲们的意识里,二小儿从未被看作是一名乞讨者,而是整个村子最受欢迎的客人。 有人说,二小儿有个哥哥,在云南某地当县长呢,也曾把二小儿接了过去,二小儿在那住了一段时间,觉得实在没意思,便瞒着哥哥偷偷溜了回来。是真是假,不得而知。倒是二小儿临终前,床前聚集了不少偷偷抹泪的乡亲,让很多有儿有女的人也羡慕不已,都说二小儿前世积了德。 那天,二小儿艰难地扭了扭头,看看身边的乡亲,灰暗无神的眼眶里竟然溢满了浑浊的泪水。“这么多年,侯兆川的乡亲们待我不薄啊,我知足了!”二小儿说,“拜托各位,请在我的墓碑上刻上我的大名——崔光活,光活不死……”二小儿的声音逐渐小了下去。 “你放心吧,二小儿,你叫崔光活!”乡亲们回答。 “我还得问大伙一句,”二小儿双唇翕动,像是一条濒死的鱼,“这么多年,我虽然要吃要喝,但也给乡亲们带去了很多开心和欢乐,你们说是不是啊?”说完,侧着耳朵等待众人回答。在场的乡亲们已经有人泣不成声,赶紧点头说:“那是,我们都把你当亲人呢。” 二小儿走得很安详。 没有了二小儿,侯兆川乡亲们的生活突然索然寡味了好长时间。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二小儿是侯兆川“响当当的人物”,不仅因为他会算卦,会唱曲,更因为他出身不凡,有一个当县长的哥哥。 B.二小儿的卦牌无非就是“老三篇”,进财、动土、遇小人。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将他准备讲给抽卦人的卦辞完整地背出来。且明知是骗钱,但人们还会抽卦牌、算卦,说明侯兆川的人都很愚昧、无聊。 C.二小儿临终前“床前聚集了不少偷偷抹泪的乡亲”,甚至有人泣不成声,因为乡亲们已经把二小儿当成了他们的亲人,他们为二小儿的离去二伤心。 D.小说结尾说“没有了二小儿,侯兆川乡亲们的生活突然索然寡味了好长时间。”说明二小儿就是乡亲们生活中的调味料,没有了他,生活里就少了味道。 5.二小儿不过是一个走街闯巷,卖唱乞讨的乞者,可是在侯兆川乡亲们的意识里,他是整个村子里最受欢迎的客人,为什么?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6分) 6.二小儿临终前请乡亲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上他的大名——崔光活,乡亲们说:“你放心吧,你叫崔光活!”这一情节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傅祗字子庄,性至孝,早知名,以才识明练称。武帝始建东宫,起家太子舍人,累迁散骑黄门郎,赐爵关内侯。母忧去职。服终,为荥阳太守。自魏黄初大水之后,河济泛溢。祗乃造沈莱堰,至今兖、豫无水患,百姓为立碑颂焉。及帝崩,梓宫在殡,而太傅杨骏辅政,欲悦众心,议普进封爵。祗与骏书曰:“未有帝王始崩,臣下论功者也。”骏不从。入为侍中。时将诛骏,而骏不之知。祗侍骏坐,而云龙门闭,内外不通。祗请与尚书武茂听国家消息,揖而下阶。茂犹坐,祗顾曰:“君非天子臣邪!今内外隔绝,不知国家所在,何得安坐!”茂乃惊起。骏既伏诛裴楷息瓒骏之婿也为乱兵所害尚书左仆射荀恺与楷不平因奏楷是骏亲收付廷尉。祗证楷无罪,有诏赦之。时又收骏官属,祗复启曰:“昔鲁芝为曹爽司马,斩关出赴爽,宣帝义之,尚迁青州刺史。骏之僚佐不可加罚。”诏又赦之。祗多所维正皆如此。氐人齐万年举兵反,以祗为行安西军司,加常侍,率安西将军夏侯骏讨平之。迁卫尉,以风疾逊位,就拜常侍,食卿禄秩,赐钱及床帐等。及赵王伦辅政,以为中书监,常侍如故,以镇众心。祗辞之以疾,伦遣御史舆祗就职。王戎、陈准等相与言曰:“傅公在事,吾属无忧矣。”其为物所倚信如此。大将军苟晞表请迁都,使祗出诣河阴,修理舟楫,为水行之备。及洛阳陷没,遂共建行台,推祗为盟主,以司徒、持节、大都督诸军事传檄四方。遣子宣将公主与尚书令和郁赴告方伯征义兵,祗自屯盟津小城,宣弟畅行河阴令,以待宣。祗以暴疾薨,时年六十九。祗自以义诚不终,力疾手笔敕厉其二子宣、畅,辞旨深切,览者莫不感激慷慨。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十七》)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骏既伏诛裴楷/息瓒/骏之婿也/为乱兵所害/尚书左仆射荀恺与楷不平/因奏楷是骏亲/收付廷尉B.骏既伏诛/裴楷息瓒/骏之婿也/为乱兵所害/尚书左仆射荀恺与楷不平/因奏/楷是骏亲/收付廷尉 C.骏既伏诛/裴楷息瓒/骏之婿也/为乱兵所害/尚书左仆射荀恺与楷不平/因奏楷是骏亲/收付廷尉D.骏既伏诛裴楷/息瓒/骏之婿也/为乱兵所害/尚书左仆射荀恺与楷不平/因奏/楷是骏亲/收付廷尉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爵位,是君主制国家君王对贵戚功臣的封赐,通常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B.辅政,指新君即位时因患疾病由他人辅佐理政,辅政者一般是宗室诸王或权臣。 C.常侍,是中常侍的简称,是皇帝侍从,其职责是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D.古人对死各有称谓,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傅祗兴修水利,造福百姓。他担任荥阳太守,主持建造沈莱堰,解决了兖州、豫州两地黄河泛滥的问题,百姓立碑称颂。 B.傅祗不畏权贵,维护道义。太傅杨骏在皇帝去世后进封众人官爵,他致信反对;杨骏被杀后,他仗义执言,朝廷最终赦免了受牵连的官员。 C.傅祗临危受命,讨平叛军。氐族首领齐万年举兵反叛,傅祗代理安西军司一职,加封常侍,率领安西将军夏侯骏出兵讨伐,平定了叛乱。 D.傅祗深为倚信,屡受重用。司马伦辅政,为了安抚其他大臣,任命傅祗为卫尉。傅祗以患风疾为由推辞,司马伦派人用车接他上任。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非天子臣邪!今内外隔绝,不知国家所在,何得安坐! (2)王戎、陈准等相与言曰:“傅公在事,吾属无忧矣。”其为物所倚信如此。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1~12题。 雪夜感旧① 陆游 江月亭前桦烛香②,龙门阁③上驮声长。 乱山古驿经三折④,小市孤城宿两当⑤。 晚岁犹思事鞍马,当时那信老耕桑⑥。 绿沉金锁俱尘委,雪洒寒灯泪数行。 【注】①本诗作于1197年,陆游73岁,闲居江苏江阴。②江月亭:在今四川广元。桦烛:用桦树皮作的烛。③龙门阁:在今四川广元市北。④三折:即三折铺,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至梁山(今属四川)道中。⑤两当:今甘肃两当县。⑥耕桑:耕田植桑,指田园生活。 1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首联描绘了诗人雪夜于亭前阁上所见之景,桦烛的香气和悠扬的驮声交织回荡,营造出悠远绵长的意境。 B.颔联中“经”“宿”两个动词,凝练地再现了诗人紧张奔波的岁月,刻画了他为筹划抗金而不辞辛劳的形象。 C.前四句一句一个场景,以时空的变换串联起一幅幅画面,映现了诗人的生活情形,为下文抒情蓄势。 D.尾联写到绿沉枪和金锁甲,意在比喻诗人的从军生涯,如今只能委身尘埃,诗人借此表达对朝廷不图北伐的不满。 E.后四句与上文相对照,突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与情感,特别是末句,写诗人灯下独坐,老泪纵横,既点诗题,又呼应首句。 12.有人认为“颈联中‘那信’二字尤佳”,请结合全诗对“那信”一词进行赏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3.根据情境提示,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1)《六国论》中苏洵用“ ”四个字一针见血地指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并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是“ ”。 (2)《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借庄宗因困于伶人而亡国的历史故事警戒后人要防微杜渐的句子是:“ , 。” (3)《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强调夜宴的规则的句子是:“ , 。” 三、课文基础知识(15分) 1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始速祸焉 加速 B.不省所怙 依靠 C.吾妻来归 归来 D.当与秦相较 应当 1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吾家读书久不效 A.飞羽觞而醉月 B.抑本其成败之迹 C.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D.旦视而暮抚 1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洎牧以谗诛 早实以蕃 B.其能久存乎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C.而母立于兹 而皆背晋以归梁 D.久不见若影 故不我若也 17.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惟兄嫂是依 A.后秦击赵者再 B.会桃花之芳园 C.秦人不暇自哀 D.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18.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他们在工作中往往自行其是,不尊重上级的统一领导,不注意遵守请示报告制度。 ②他嘻嘻笑着,让酒让菜,谈笑风生,又说起他的过往的创业经历。 ③经过几天的深谋远虑,又和病人家属做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④李白在继承前人创作的基础上,沿着原来的方向把这题材写深,写透,并且发挥到淋漓尽致、无所不至的境界,从而使后来者再也无法在这一领域内超越他。 ⑤在这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他营私舞弊,为他的小舅子——一个抢劫犯罪嫌疑人开脱罪责,引起了极大的民愤。 ⑥他们俩共事已久,许多事往往心照不宣,便能彼此默契,相互配合处理完善。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②⑥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人类与人工智能将合二为一,成为一种更高级的“人类智能”,这不仅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还将改变我们对人类乃至宇宙的本质的理解。 B.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春季运动会,运动员们正抓紧做好赛前训练。教练指出,不适当地增大运动量,运动员的体能会下降,最终会影响比赛成绩。 C. 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欣赏者要自己体悟,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遭到破坏的危险。 D.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 21.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人在着装上的材质和颜色上都是有讲究等级的,就颜色方面,隋唐以及宋,紫、朱、绿、青四色,只有士人以上才能穿。庶人在隋时穿白色,在唐代穿黄白两色,明朝则不许庶人穿黄白两色。 B.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牢,本来是养牲畜的圈,引申为祭祀用的牲畜,所以古人又把牛叫“太牢”,把羊叫“少牢”。 C.容臭,即香袋,内装香料,随身佩带,香气绕身,故名容臭。臭者,香气也。例如《送东阳马生序》:“同舍生皆被绮绣……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D.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仲父”,仲父之弟称“叔父”,最小的叔父称“季父”,后来父之弟通称为“叔父”。 22.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电影是大众艺术,__①__有商业属性,__②__有艺术属性,__③__艺术永远有讨论的空间。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超过440亿元,大量资本进入使得电影行业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亮点。__④__,资本的本性是逐利,有时甚至会扭曲电影的艺术本位,这就__⑤__需要批评界保持清醒,面对商业大潮而不失声。__⑥__,当资本的热度退去,留给观众的可能就是中国电影抽空之后的浮华与泡沫。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不仅 而且 因而 不过 还 所以 B 不但 而且 所以 可是 更 因此 C 既 也 而 但是 更 否则 D 既 更 而 但是 还 因而 23.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处于中古早期的魏晋南北朝, ① 。从政变频繁、外族入侵和国家分裂的角度来看, ② ;但是,如果以个体觉醒和文学、哲学、艺术的灿烂成就为出发点,看上去却是一个开明的时期。同时,魏晋的士大夫大多儒、玄兼修:他们一方面追求道家理想,另一方面又执着于儒家观念。按照常理, ③ ,然而在魏晋时期,这两种哲学观念却共存于许多士大夫的思想体系之中。 五、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6月答案 1.D (“增加一个劳动力”是家长“不许子弟移住别地”的原因,而不是把“九世同居”视为最高道德的原因,因果关系错误。) 2.B (“不得不把利己主义…… ”错) 3.B (“是可以理解的”错) 4.C (A项因为“有一个当县长的哥哥”错。B“侯兆川的人都很愚昧、无聊”错。D项“二小儿就是乡亲们生活中的调味料,没有了他,生活里就少了味道。”错,因为二小儿给乡亲们带来过许多快乐,乡亲们把二小儿当成了他们的亲人,二小儿不在了,乡亲们思念他。) 5.从二小儿的角度:(1)二小儿才华出众。他会算卦,会唱曲,会口技。“诸多乐器的声响源源不断地从二小儿口中发出,惟妙惟肖,热闹非凡”,“手捏手绢,翘起兰花指,扭捏作态,不时惹得听众哄堂大笑。”给乡亲们带来了许多快乐。(2)二小儿乐观开朗,他的笑声很有特点,能感染他人。“二小儿的笑声刚起,大伙的笑声就铺天盖地地响起,瞬间将二小儿的笑声湮没了。”(一点2分,两点4分) 从侯兆川的乡亲们的角度: 二小儿走街串巷,卖唱乞讨,与侯兆川的乡亲们长期生活在一起,彼此有了深厚的感情。几乎所有人都能将他的卦辞背出来,且“乡亲们吃啥,二小儿吃啥,连给自家男人准备的鸡蛋汤,也会有二小儿的一份。”(2分) 6.(1)这一情节呼应了小说开头二小儿自说自话“我叫崔光活,光活不死的意思”的内容,使得小说前后呼应,浑然一体。(情节结构) (2)小说开头二小儿说他叫崔光活时,“大伙谁也不加理会,仍然喊他二小儿”。到他临终前,乡亲们说“你放心吧二小儿,你叫崔光活!”一开始人们并没有接纳二小儿,而最后已经从心地里接纳了他,把他当成了亲人。这样就增强了小说的层次感。(情节结构) (3)二小儿反复强调自己叫“崔光活,光活不死的意思”,临死不忘请乡亲们把他的大名刻到墓碑上,突出表现了二小儿这样一个自幼眼瞎,几乎全盲的乞者对生命的强烈渴望,正是这种对生命的渴望成就了他乐观开朗的性格特点。(人物形象)(每点2分) 若从主题角度,言之有理也可。 7.C 8.B(“因为身患疾病”错。辅政特指帝王死后新君即位时因为年幼而形成的一种短期的政权构成形式。通常有母后临朝称制、诸王监国、宗室诸王摄政、权臣辅政等几种形式。) 9.D(傅祗升职担任卫尉,是在平定齐万年举兵反叛之后,司马伦辅政之前。) 10.(1)你不是天子的大臣吗!现在朝廷内外音讯不通,不知皇帝在什么地方,你怎能安坐不动呢?(译出大意,3分;“非……邪…‘何得”两处,每译对一处,得1分。) (2)王戎、陈准等人一起说:“傅公还在任职,我们就没有忧虑了。”他被大家所倚重信任到这种地步。(译出大意,3分;“相与…‘倚信”两处,每译对一处,得1分。) 11. AD(A.首联描写的不是雪夜所见之景,而是陆游回忆当年由蜀入陕路途上的所见所感,D“比喻”一说有误,“绿沉金锁俱尘委”借兵器被尘埃埋没无用武之地,寄寓了作者的无奈之情,借物抒情法;“对朝廷不图北伐的不满”一说较为片面。) 12 .“那信”表示怎能相信有一天竟会在田园终老,然而事与愿违,当年“那信”之事已成事实。(2分)更能凸显出诗人年轻时的意气与北伐必胜的信心,也反衬出今日的失望之情。 (2分)既表达了昔日的豪情,也表现出诗人的悲愤与对理想的执着。(1分) 13.(1)弊在赂秦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14.B 15.B 16.B 17.B 18.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兴、亡、判断句各1分) 19.D ③改为“深思熟虑” ④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⑤改为“徇私舞弊”【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20.A(B. 语意不明,不适当地增大运动量,停顿歧义;C. 句式杂糅,“遭到破坏”或者“有被破坏的危险”只能选一。D. 成分残缺。“执法部门对向……音像制品”后面,应接中心语”的人员”。) 21.A、“明朝则不许庶人穿黄白两色”错误,明朝则不许庶人穿黄色。 22.C 23.①似乎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 ②这无疑是一个黑暗的年代 ③这两个思想体系本不会走到一起(不能共存) 译文: 傅祗字子庄,为人极为孝顺,很早就知名,以才识干练被称赞。武帝开始建立东宫时, 傅祗初任太子舍人,多次升迁担任散骑黄门郎,赐爵关内侯。因母丧离职。服丧期满后’担任荥阳太守。自从魏黄初年间发生大水灾后,黄河济水泛滥。傅祗主持修筑了沈莱堰,至今兖州一带没有水患,百姓为此立碑称颂他。皇帝去世,殡殓之时,太傅杨骏辅佐理政,想取悦人心,建议普遍进升封爵。傅祗给杨骏写信说:“没有帝王刚刚去世,臣下就论赏功劳的事。”杨骏不听从他的劝说。傅祗晋升为侍中。当时将要杀杨骏,但杨骏自己不知道。傅祗陪侍杨骏就座,但云龙门已关闭,内外不通消息。傅祗请求同尚书武茂一起去打探皇帝消息,作揖后走下台阶。武茂仍坐着,傅祗回头说:“您不是天子的大臣吗!现在内外隔绝'不知皇帝在何处,怎能安坐不动呢!”武茂才惊惧而起。杨骏被杀之后,裴楷的儿子裴瓒,是杨骏的女婿’被乱兵杀害。尚书左仆射荀恺与裴楷不和,就趁机上奏裴楷是杨骏的姻亲,将裴楷逮捕交付廷尉处治。傅祗证明裴楷无罪,诏令赦免了他。当时又逮捕了杨骏的下属人员,傅祗又启奏说:。昔年鲁芝为曹爽的司马,在危急时斩断门锁去救曹爽,宣帝认为他有节义,而且还升任为青州刺史。所以杨骏的属官不能加以刑罚。”皇帝又赦免了他们。傅祗维持正义大都如此。氐族人齐万年举兵反叛,朝廷任命傅祗代理安西军司,加封常侍,率领安西将军夏侯骏平定了叛乱。傅祗升任卫尉,因有中风病而退休,在家被任命为常侍,仍食用卿的禄秩’朝廷赐给他钱及床帐等物。赵王司马伦辅政,任命傅祗为中书监,仍然担任常侍,以此镇抚人心。傅祗以疾病为由辞谢,司马伦派遣御史用车接傅祗就职上任。王戎、陈准等互相说:“傅公还在任职.我们就没有忧虑了。”他被大家所倚重信任到这种地步。大将军荀唏上表请求迁都’派傅祗前往河阴,修理船只,为水上运输做准备。等到洛阳陷落,朝廷官员共同成立行台'推举傅祗为盟主,以司徒、持节、大都督诸军事的身份传布檄文至四面八方。傅祗又派遣儿子傅宣带领公主和尚书令和郁赴各封地征发义兵,他自己驻守在孟津小城,让傅宣的弟弟傅畅担任河阴令,接应傅宣。后来傅祗因暴病而死,终年六十九岁。傅祗认为自己诚义不终,在病重期间手书遗言,严命他两个儿子傅宣、傅畅,辞意深切,看了的人无不感激慷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