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水平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水平测试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鲁迅的本质精神是他对于中国社会、文化和中国人的深刻理解。只有理解了中国社会才能读懂鲁迅,而只有读懂了鲁迅才能理解中国社会。鲁迅与中国就是这样一种解不开的纠葛。他一生批判和挑战的不是哪一个人,而是中国的一种文化传统、一种民族根性、一种社会状态。局限于鲁迅与周边人际关系和具体事件的纠葛,是不能真正理解鲁迅的价值和意义的。鲁迅是常读常新的,他已经成为一个世纪性的话题。我们这个民族花费了半个多世纪的时光也尚未真正读懂鲁迅、理解鲁迅。留在民族记忆里的鲁迅是中小学教科书中的鲁迅,是每逢某个重大政治节日便被装饰出来的鲁迅。毫无疑问,鲁迅已经远离了我们这个时代和我们自己。人们都认同鲁迅性格的本质是挑战强者并反抗,但是我们很少能细想为什么鲁迅能至死坚守这一性格?归根结底,就是鲁迅的人格所致,性格特征大多源自人格特征。 鲁迅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为“知识分子”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鲁迅精神在当代中国最大的价值,就是对于中国当代知识分子思想立场和人格境界的启示意义。夜深人静,我读到鲁迅的一些句子,总是惊出一身汗水来。这冷汗不只是为鲁迅的深刻而惊叹,也是面对鲁迅的深刻和挑战而自愧不如的结果。鲁迅的伟大在于其思想的深刻,而鲁迅的痛苦也在于其思想的深刻。不忘鲁迅,让我们活得很累很沉重。但是,无论如何,作为真正的鲁迅学人,绝不能参与对于鲁迅本质精神的改造,因为曲解鲁迅就是背叛鲁迅。 鲁迅确立的现代人的思想人格境界,就是呼唤“真人”而揭露“伪士”。在人性的道德上,鲁迅始终是“复古”的——复归于人间的原点。鲁迅在担负起政治救亡、思想启蒙重任的同时,又担负起道德救赎的重任。鲁迅的真实让恶人作恶变得困难,特别是让伪善者暴露出恶的本质。他一生树敌过多,除了思想立场和政治倾向的差异之外,很大程度上是性格所致。而这性格也就是人格——不说假话和揭穿虚伪。这造成了他人际关系中最大的悲剧——自己不虚伪也不允许别人虚伪。 鲁迅的真诚与真实是当下中国最值得珍惜的精神资源,思想意识上的“独出”与道德人格上的“率真”,是鲁迅“致人性于全”的主要思考内容。鲁迅一生都在“力抗时俗”“力抗强者”。而今日之民众,在思想意识和道德人格上则往往表现为两重性:思想意识的觉醒与道德人格的滑落。由于历史的发展,一般民众逐渐疏离于僵化的意识形态,具有了被“唤醒”后的思想状态。但是,正是这觉醒之后对现实所产生的失望,使人们丧失了理想主义和共同伦理精神,退而求其个人物质生活的发展,结果带来了道德心的淡化,造成政治意识的弱化与道德人格的滑落。身处当下境遇,我们至少能做到真诚和善良。 鲁迅的存在,为我们确立了一种人生境界和一面反省的镜子。鲁迅的存在,使我们不敢自我夸耀,使我们不敢轻易自称为“战士”,也不敢轻易把某人称为“伟人”。我们只要一直努力坚守这样一个底线:可以平凡,但是不能平庸;可以不崇高,但是不可以堕落。然而,这个人生底线的坚守是痛苦的,也可能是孤独的。最后我想说两句话:“我爱鲁迅,鲁迅害我。” (摘编自张福贵《远离鲁迅让我们变得平庸》) - 15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鲁迅的本质精神是批判和挑战中国的旧文化传统、民族劣根性和畸形的社会状态,是对于中国社会、文化和中国人的深刻理解。 B.鲁迅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为“知识分子”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鲁迅精神的最大价值,就是对于知识分子思想立场和人格境界的启示意义。 C.由于历史的发展,一般民众具有了被“唤醒”后的思想状态。但是对现实的失望,使人们追求个人物质生活的发展,造成政治意识的弱化与道德人格的滑落,导致整个社会逐渐丧失道德底线。 D.鲁迅的存在,为我们确立了一种人生境界和一面反省的镜子,这种人生境界就是让我们强化政治意识,提升道德人格。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概括能力。B项,范围扩大,原文是“鲁迅精神在当代中国最大的价值,就是对于中国当代知识分子思想立场和人格境界的启示意义”。C项,“导致整个社会逐渐丧失道德底线”无中生有,于文无据。D项,“这种人生境界就是让我们强化政治意识,提升道德人格”理解有误,结合前后文,这种人生境界指的是“我们至少能做到真诚和善良”和“可以平凡,但是不能平庸;可以不崇高,但是不可以堕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指出不要纠结于鲁迅与其周边哪一个人的关系如何,这样解读,会阻碍我们去真正理解鲁迅的价值和意义。 B.作者写中小学教科书中的鲁迅、每逢某个重大政治节日便被装饰出来的鲁迅,是举例论证鲁迅已经远离了我们这个时代和我们自己。 C.文章第二、三、四段,以并列结构阐述了鲁迅精神对于当今社会知识分子、普通人具有的意义。 D.原文标题明确提出论证中心,是作者结合社会现状提出的自己的观点,具有启发性,极具现实意义。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分析把握能力,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C项,“以并列结构阐述了鲁迅精神对于当今社会知识分子、普通人具有的意义”理解错误,应为递进结构。先点明鲁迅精神的价值所在,再具体阐述“思想立场和人格境界”的实质,最后点明其精神对于今日之民众的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虽然不忘鲁迅让我们活得很累很沉重,但也绝不能对鲁迅的本质精神进行改造,因为曲解鲁迅就是背叛鲁迅。 B.鲁迅人际关系中最大的悲剧就是自己不虚伪也不允许别人虚伪,这是由他不说假话和揭穿虚伪的性格造成的。 C.鲁迅性格的本质是挑战强者并反抗,这是鲁迅的人格所致,人格特征大多源自性格特征。 D.作者说“鲁迅害我”,是因为当代知识分子要坚守鲁迅确立的精神人格,会活得很累、很沉重、很孤独,这是深爱鲁迅的正话反说。 - 15 -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人格特征大多源自性格特征”理解错误,原文为“性格特征大多源自人格特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巴金为何能“感动中国” 鄢烈山 自巴金辞世以来,各种媒体的报道与评说铺天盖地,其哀荣远远胜过前些年去世的沈从文、冰心、萧乾等新文学大师。我相信,人们对巴金的哀悼是发自肺腑的,意在借此向他致敬,并寄托自己的情与思。 巴金何以能“感动中国”呢? 论文学创作,在新文学大师中,他的成就并不是数一数二的。郭沫若诗集《女神》对个性解放的热烈呼唤,茅盾小说《蚀》对“幻灭、动摇、追求”心路历程的描摹,沈从文小说《边城》的清新纯朴,老舍小说《骆驼祥子》对底层小人物命运的关注,都比巴金代表作《家》更切合时下的情境,能引起我辈共鸣。 巴金的女儿对记者说,他未能成为“与他经历相符合的文学大师”。他写的最成熟的小说《寒夜》,由于时代的变迁,甚至不如谌容的《人到中年》更能打动我们。而论晚年对时事的投入,他也许还比不上对教育改革和反腐败有激情表达的冰心老人。 “文革”后的二十多年,巴金呼吁建立现代文学馆和文革博物馆,很艰难地写作五卷本《随想录》,实际上做的是一件事——反思;实际上表达一个心愿——讲真话。 《随想录》有什么了不起,比得上他翻译的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吗? 比不上,根本不可比。巴金写作《随想录》始于1978年,时年七十有四,这样高龄带病写作,难免朴拙,难得的是执着。而《随想录》的出版颇有曲折。心有余悸的出版社不经同意就将某些“敏感”篇页删得有题无文。我们怎忍心责备他的思考情胜于理,“没有达到他理应达到的深刻”? 然而,《随想录》体现了他早年秉持的写作信条“将心交给读者”,他明明白白地告诉世人:我要把《随想录》当作遗嘱来写,把心交给读者,呼吁世人讲真话,他“揪出示众的首先是自己”。他的这种光辉人格不能不感动每一个有良知的人。他是一个正直的理想主义者,一个善良的人道主义者,他具有我们这片土地所稀缺的“求真意志”与“忏悔意识”。正是出于这样的钦敬,他的同辈人戏剧大师曹禺称他为“二十世纪的良心”。新华社在他逝世当日播发特别报道,大标题就是《别了,“二十世纪的良心”》,内文称他为“讲真话的一面旗帜”。 讲真话又有什么了不起?“实事求是”是中国古训:从小幼儿园阿姨就教导我们“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教训人们:求真求实是何等艰难,“讲真话”要付出多少代价?五卷《随想录》耿耿不忘的、记录的、反思的不就是几十年间巴金及同代人被迫自诬诬人“由人变兽”的经历吗?浩劫过去了,提议建造“文革”博物馆,不过是要求“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让我们今后堂堂正正做“人”。但是他的愿望至今未能实现,我们只能记住老人的这个遗愿,等待着告慰巴金在天之灵的那天到来。 - 15 - 心理常识告诉我们,感动源于共鸣。人们“接受”巴金作为“世纪良心”的符号,认同其意义,盖因“讲真话”很难,非平常的血肉之躯甘愿承担其沉重。若不然堂堂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较多披露审计报告,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直率批评地方官员时,怎么会说反正自己快退下?而人的天性是,消极地讲希望“免于恐惧”,积极地讲渴望表达个人意见,以参与社会活动与公共事务。 道理其实很简单,巴金对讲“真话”的呼吁之所以“感动中国”,其实就像“超女”大赛主题词“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之所以激起千万人响应一样,不过是与人们的心声发生共振了。唐诗有言:“人无百年寿,百年复如何!”如果我们连“讲真话”都不敢都不能,苟活到一百岁也不过是行尸走肉,活着有什么尊严有什么价值? 《人民日报》 10月18日李辉悼念巴金的专文题为《巴金:巨星陨落,光还亮着》。那么让我们在巴金老人心灵之光照耀下,继承他坚守良知顽强求真的精神,去开创讲真话的美好未来。 (选自《新京报》,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随想录》是巴金一生的心血,他在晚年终于写下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如果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的巴金就不会动笔。 ②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深刻反思,完成了最真实人格的塑造。 (选自“百度百科”) ③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巴金的代表作《家》,不比郭沫若的诗集《女神》、茅盾的小说《蚀》、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更切合时下的情境,引起我辈共鸣。 B.巴金《随想录》的思考情胜于理,“没有达到他理应达到的深刻”,但他七十四岁高龄带病写作,难免朴拙,难得的是执着,我们作为读者,不忍心责备。 C.“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符合中国古训“实事求是”。但现实中求真求实,“讲真话”极其艰难,所以巴金的《随想录》难能可贵。 D.巴金的女儿、戏剧大师曹禺、新华社在他逝世当日的报道、李辉悼念巴金的专文,都对于巴金先生“讲真话”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也对其表达了哀思。 答案 D 解析 文中巴金女儿的话未对巴金“讲真话”给予评价,曹禺的评价没有涉及“哀思”。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情感表达真挚,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巴金老人“求真意志”与“忏悔意识”的钦敬与怀念之情。 B.巴金女儿对记者说,巴金未能成为“与他经历相符合的文学大师”,表达了巴金女儿对人们没能公正评价父亲的不满和惋惜。 - 15 - C.人们“接受”巴金作为“世纪良心”的符号,原因正如感动中国颁奖词中所说“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样。 D.本文写巴金的文学作品整体上比不了同时代的郭沫若、茅盾、沈从文、老舍、冰心,甚至还比不了当代作家谌容,但并不影响作者对他的认可。 答案 A 解析 B项,“女儿的不满和惋惜”错误,写女儿的话,是为了突出巴金写《随想录》、说真话的可贵;C项,原因是他“讲真话”;D项,“整体上比不了”错误,只是从某种角度来说。 6.文章结尾引用“李辉悼念巴金的专文题为《巴金:巨星陨落,光还亮着》”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答案 ①内容上,侧面描写,写出巴金老人顽强求真(“讲真话”)的精神对未来的影响,表现出巴金老人心灵之光的伟大。②情感上,突出主旨,表达了作者对巴金老人的怀念和赞美。③结构上,照应开头巴金老人辞世后得到的哀荣、人们的悼念等内容,结构严谨。④引用别人的评价,突出传记的真实性。(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解答本题时,可以注意从内容、情感、结构及引用的表达效果上分析。分析时要紧扣文章的内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藤的悲剧 ①游览过绍兴青藤书屋的朋友回来说,青藤书屋是一座石柱砖墙、木格花窗的平房,前后两室,前室南向,窗前有一小天井,天井西端有一株枝干蟠曲、大如虬松的青藤,传说是书屋主人徐青藤亲手所栽。 ②徐青藤本名渭,字文长,晚年自号青藤道士,诗词书画曲剧俱工,中国历史上像他这样的全才似乎不多。朋友的谈论勾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找来他的诗文书画和明人写的传记,仔细研读揣摩。读着读着,就惊奇地发现,徐青藤不仅栽藤,且写藤、画藤。藤,似乎成了他精神上的某种寄托。对于他这种“藤的情结”,心中颇多疑惑,最后才恍然大悟:徐青藤原来就是一株藤。 ③徐青藤开始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就是一根藤的命运。他是梦想能“砥柱中流”的。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自幼聪慧颖悟,才思敏捷。但二十岁考上生员后,八次应乡试,屡试屡败,直到四十一岁,始终没有得中。时值嘉靖年间,倭寇侵扰东南沿海,徐青藤非但穷究学术,还留心经济之学,希望有朝一日能剪除倭寇,立功边庭。当时胡宗宪因为与严嵩的关系,得以总督江北、江南、浙江、山东、福建、湖广诸军,独揽边域大权,同时摆出一副广罗人才、共商抗倭大计的姿态,想延揽徐青藤入幕。对于徐青藤来说,入幕为宾成了唯一的展露才华、实现宿志的机会。虽然他对胡的延请再三推辞,但最终还是答应了。从此,他开始了藤的生涯。 ④藤之为物,柔弱是它的本性,攀缘是它的轨迹。在茂密的丛林里,藤如果想要见到天日,瞻仰阳光,它唯一的途径就是攀缘大树;但是,当大树一旦被砍倒,藤的命运是,要么成为树的陪葬,要么委身于地,任人践踏。 - 15 - ⑤徐青藤一方面希望“砥柱中流”,另一方面又以“一尘不到”自励。胡宗宪请他入幕时,他提出要保持宾客的地位,表明自己并非趋炎附势,企图借以升官发财;胡宗宪威势赫赫,“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诸生傲之”,保持了书生本色。传说有一天深夜督府召开紧急会议,胡宗宪到处找不到他,而他却在一家小酒店里同几个青年畅通酣饮,等他醉醺醺回到督府,会议也快结束了。可以说,文人的自命清高、任诞不羁以及酸溜溜的醋劲,在他身上都找得到。一棵树固然有时需要藤萝的装饰,然而胡宗宪对待文人确实有其雅量。可以想象,在这样宽松的环境里,徐青藤的心情是舒畅的,因此作幕客期间,对御倭部署多有中肯建议。 ⑥然而好景不长,大树终于有一天倒了,藤失去了依赖。随着严嵩的垮台,胡宗宪也成为奸党株连下狱,徐青藤结束了五年的幕客生涯。政治敏感性的缺乏,使他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自命清高却又在为奸党效力,且又深得信任。人生抱负的幻灭,一世清名的玷污,不为人知的痛苦,种种因素交织一起,使他精神受到极大刺激而失常。他几次自杀,但都没有死。隆庆元年,四十六岁的徐青藤因精神错乱,误杀后妻张氏,以至身陷囹圄达八年之久。直到万历元年,经同乡好友张元汴等人的大力营救,才得以获释。 ⑦藤有多种,有一种藤,生活在灌木丛中,拉杂于蓬蒿之上,弱不禁风的蔓迎风招展,扬扬自得;也有一种藤,类似薯藤,匍匐于地面,每一节都有根须,广吸营养于基层,倒也无妨于妒忌的目光,自在于墨黑的土壤。而徐青藤却不是这两种藤,在《自为墓志铭》中,他是这样说的:“人谓渭文士,且操洁,可无死,不知古文士以入幕操洁而死者众矣!乃渭则自死,孰与人死之。” ⑧出狱之后,徐青藤“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一切可惊可怖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这时,他的精神已恢复正常,但“愤益深,癫狂益甚”,笔之于诗文,则嬉笑怒骂、自然奔放;形之于书,则纵横跌宕,苍劲有致;表现在绘画中,则在笔酣墨饱之中,洋溢出不羁、不驯和不平。我看到,在他的《墨葡萄》轴中,藤条枝叶纷披,历乱错落;《杂花图》卷中,藤条老辣纵横,显示出不可一世的动感。他是在以藤自况。但他始终没有弄清楚的一点是,一株藤刚劲也好,柔弱也好,始终只是一株藤,就像他和那个时代的文人一样,始终只是附属于统治阶级的一个特殊阶层。这就是宿命。 ⑨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牢骚困苦一辈子的徐青藤,死在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他的故居——青藤书屋里。我想徐青藤的悲剧,就在他是一株藤,而不是一棵树,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群体的悲剧。 (文/忘川,有删节) 7.下列关于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散文开头从朋友介绍青藤书屋写起,特意点出书屋前栽的青藤,使行文自然不突兀,而且有以物喻人之意。 B.徐文长一生写藤、画藤、爱藤,亲栽青藤于书屋之下,这种“藤的情结”,可视为他一生精神追求的写照。 C.徐文长在《自为墓志铭》中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人生悲剧在于明明“操洁”,偏要“入幕”,身不由己。 D.散文以“藤”为线索,勾连了徐文长的一生,中间几处对藤的介绍和议论,含蓄地点评了徐文长的人生。 - 15 - 答案 B 解析 文中并未提到他“爱藤”,藤也不寄寓他一生的精神追求。只是表现他的一种无奈的生存状态。 8.结合全文,分四个阶段概括徐文长的生平经历,每个阶段概括语言不超过10个字。(6分) 答:(1) (2) (3) (4) 答案 (1)参加科考,屡试屡败。(2)入幕为宾,辅佐权贵。(3)失去依赖,精神错乱(或身陷囹圄)。(4)出狱之后,放浪形骸,死于书屋。 解析 本题的有效区间主要集中在第③⑥⑧⑨四个自然段。由第③自然段可以看出,徐的第一阶段经历为科考失利。由第③自然段结尾表明徐的第二阶段经历为入幕为宾。由第⑥自然段可知,徐的第三阶段为失去依赖又身陷囹圄。由第⑧自然段“出狱之后,徐青藤‘放浪曲蘖,恣情山水’”,第⑨自然段相关内容可知,徐的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为放浪形骸,最终死于书屋。 9.徐文长的悲剧是什么?作者在文末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群体的悲剧”?(6分) 答: 答案 (1)徐的悲剧在于他不得不依附于权贵,却梦想成为“中流砥柱”,人格独立、志洁品清,最后人生抱负幻灭,一世清名玷污。(2)因为那个时代的文人,都像徐一样,只能是附属于统治阶级的一个特殊阶层,所以说是一个群体的悲剧。 解析 第(1)问:徐的悲剧源于他的性格。由文章第⑤自然段“徐青藤一方面希望‘砥柱中流’……保持了书生本色”可见,徐入泥淖却以青莲自居,附权贵却希冀成为中流砥柱。第⑥自然段“政治敏感性的缺乏,使他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自命清高却又在为奸党效力,且又深得信任”,缺乏政治敏感性,徐注定在政治旋涡中折戟沉沙。第⑨自然段,“我想徐青藤的悲剧,就在他是一株藤,而不是一棵树”,作者认为徐的悲剧在于他只有藤的攀附性格,没有树的独立坚强。第(2)问:第⑧自然段的结尾:“一株藤刚劲也好,柔弱也好,始终只是一株藤,就像他和那个时代的文人一样,始终只是附属于统治阶级的一个特殊阶层。这就是宿命。”作者以徐为缩影,映射了整个时代文人的悲剧。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致远,字子猷,南剑州沙县人。宣和三年,中进士第。致远鲠亮有学识,言论风旨皆卓然可观。宰相范宗尹荐其才,召对,擢为枢密院计议官。建寇范汝为已降,犹怀反侧,而招安官谢向、陆棠受贼赂,阴与之通。致远谒告归,知其情,还白执政,请锄其根枿,于是捕向、棠及制置司属官施宜生付狱。诏参知政事孟庾为福州宣抚使讨贼,韩世忠副之,辟致远为随军机宜文字。贼平,除两浙转运判官,改广东转运判官。 绍兴四年,以监察御史召。未至,除殿中侍御史。时江西帅胡世将请增和买绢折纳① - 15 - 钱,致远上疏言:“折纳绢钱本欲少宽民力,而比旧增半,是欲乘民之急而厚其敛也。”从之。 金人与刘豫分道入寇,宰相赵鼎劝高宗亲征,朝士尚以为疑,白鼎审处。致远入对,独赞其决。迁侍御史。言:“聚财养兵,皆出民力,善理财者,宜固邦本。请罢榷福建盐,精择三司使、副,以常平茶盐合为一官,令计经常,量入为出,先务省节,次及经理。”诏户部讲究。 五年,除户部侍郎,进吏部侍郎,寻复为户部侍郎。言:“陛下欲富国强兵,大有为于天下,愿诏大臣力务省节,明禁僭侈,自宫禁始,自朝廷始。额员可减者减之,司属可并者并之。使州县无妄用归其余于监司监司无妄用归其余于朝廷朝廷无横费日积月聚惟军须是虑中兴之业可致也。”除给事中。 寻以老母丐外,以显谟阁待制知台州。朝廷以海寇郑广未平,改知福州。六年八月,广等降,致远选留四百人,置营城外,余遣还业。复遣广讨他郡诸盗,数月悉平。 八年正月,再召为给事中。出知广州。寻以显谟阁待制致仕。十七年卒,年五十八。 (节选自《宋史·张致远传》, 有删改) [注] ①唐时实行两税法,称按钱折价交纳粟帛为折纳。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使州县无妄用归/其余于监司/监司无妄用归/其余于朝廷/朝廷无横费/日积月聚/惟军须是虑/中兴之业可致也 B.使州县无妄/用归其余于监司/监司无妄/用归其余于朝廷/朝廷无横费/日积月聚/惟军须是虑/中兴之业可致也 C.使州县无妄用/归其余于监司/监司无妄用/归其余于朝廷/朝廷无横费/日积月聚/惟军须是虑/中兴之业可致也 D.使州县无妄用/归其余/于监司/监司无妄用/归其余/于朝廷/朝廷无横费/日积月聚/惟军须是虑/中兴之业可致也 答案 C 解析 通读整个句子,发现重复的词语较多,这就需考虑文言文中顶真修辞和句式对称整齐的特点,据此可排除A、B两项;“归其余”表意不完整,“朝廷”是“归”的对象,中间不应断开,据此排除D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是古代科举春闱及第者之称。 B.枢密院,唐至元代的最高军事机构,宋设枢密院与“中书”分掌军政大权,号称“二府”。 C.机宜文字,宋代统帅的幕僚,负责与军事有关的机密事件,包括写奏折、参谋军机等。 D.宫禁,原意是“宫中戒令”,汉以后称皇帝居住、视政的地方,本文借指帝王后妃。 答案 A 解析 春闱是会试,及第者称贡士,殿试及第者称进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15 - A.张致远因其才能获得宰相范宗尹举荐,被擢升为枢密院计议官。他明察事态,了解到招安官员竟暗中与建州贼寇范汝为相通,立即回朝报告主政者,请求铲除其根本。 B.张致远时有卓异于其他朝臣的见解,金军同刘豫分路南下入侵,宰相赵鼎劝说高宗亲征,朝臣存在不少疑虑,报告赵鼎慎重处理,唯独他赞成赵鼎的决定,被贬为侍御史。 C.张致远担任户部侍郎时,谏言皇上要富国强兵,大有作为,希望皇上能诏令大臣力求节省开支,明令禁止奢侈浪费,从宫中、朝廷开始做起。 D.张致远妥善对待海寇郑广及其降军,选留其中的四百人,置于营城之外,其余的遣回归业。又派郑广征讨其他州郡的盗贼,数月之后全部平定。 答案 B 解析 “被贬为侍御史”错误,根据原文内容来看,当为“被升为侍御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建寇范汝为已降,犹怀反侧,而招安官谢向、陆棠受贼赂,阴与之通。(5分) 译文: (2)聚财养兵,皆出民力,善理财者,宜固邦本。(5分) 译文: 答案 (1)建州贼寇范汝为投降之后,依然怀有反叛意图,而招安官员谢向、陆棠接受贼寇贿赂,暗中同贼寇勾结。 (2)聚集钱财供养军队,都是出自民众的力量,善于理财的人,应该巩固国家的根本。 解析 翻译时请注意以下关键词:(1)犹:依然。反侧:反叛意图。阴:暗中。通:勾结。(2)兵:军队。善:善于。固:巩固。邦:国家。 参考译文 张致远,字子猷,南剑州沙县人。宣和三年(1121),中进士及第。张致远为人耿直磊落,有学问有见识,言谈风度均异于常人。宰相范宗尹向朝廷推荐他的才能,召他入对,擢升为枢密院计议官。建州贼寇范汝为投降之后,依然怀有反叛意图,而招安官员谢向、陆棠接受贼寇贿赂,暗中同贼寇勾结。张致远请假回家,了解到这些情况,回朝后报告主持政事者,请求铲除其根本,于是将谢向、陆棠及制置司属官施宜生逮捕交付监狱。诏令参知政事孟庾任福州宣抚使讨伐贼寇,韩世忠为副使,张致远任随军机宜文字。贼寇平定之后,张致远被任命为两浙转运判官,改任广东转运判官。 绍兴四年(1134),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职务召张致远回朝。还没有到任,又被任命为殿中侍御史。当时江西将领胡世将请求增加买绢折纳钱,张致远上疏说:“折纳绢钱本来是想稍微宽解民力,但如果比原来增加一半,这是想乘民众危急时加重征敛。”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 金军同刘豫分路南下入侵,宰相赵鼎劝说高宗亲征,朝廷人士存在不少疑虑,报告赵鼎慎重处理。张致远入朝答对,唯独他赞成赵鼎的决定。升任侍御史。他说:“聚集钱财供养军队,都是出自民众的力量,善于理财的人,应该巩固国家的根本。请求罢免福建盐官,精心选拔三司使、副使等官员,将常平茶盐合并为一官,让他经常筹划,量入为出,先求节省开支,其次是经营管理。”诏令户部研究他的建议。 - 15 - 绍兴五年(1135),张致远任户部侍郎,又进升为吏部侍郎,不久又任户部侍郎。他说:“陛下要富国强兵,大有作为于天下,希望诏令大臣力求节省,明令禁止奢侈浪费,从宫中开始,从朝廷开始做起。官员数量能减少的就减少,官府机构可以合并的就合并。倘使各地州县不妄用经费,将剩余部分上交监司;监司不妄用,将剩余部分上交朝廷;朝廷不铺张浪费,这样日积月累,只考虑军费需要,那么中兴大业就能达到。”被任命为给事中。 不久因为侍俸年迈的母亲请求外任,以显谟阁待制身份出任台州知州。朝廷因为海上盗寇郑广没有平定,改任张致远为福州知府。绍兴六年(1136)八月,郑广等人投降,张致远选留其中的四百人,置于营城之外,其余的遣回归业。又派郑广征讨其他州郡的盗贼,几个月之后全部平定。 绍兴八年(1138)正月,朝廷再次任命张致远为给事中。出任广州知州。不久以显谟阁待制身份退休。绍兴十七年(1147)去世,时年五十八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次韵尹潜感怀① 陈与义② 胡儿又看绕淮春,叹息犹为国有人③。 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 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 共说④金陵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 [注] ①次韵:按照原诗的韵和(hè)诗。尹潜:是陈与义的诗友,两人常有诗词唱和,本诗即其一。②陈与义,南宋诗人,少即有才名。此诗写于1129年,诗人遭受贬谪,仍未复官。又因金兵南下,连陷三州。故避乱江汉,转徙湘湖。③引用西汉贾谊的“犹为国有人乎?”表忧国之情。④金兵南犯,南宋政府对定都何处存在争议。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诗人描写了金人南犯的情景,表达了他为自己是一个有国家的人的幸运之情。 B.颔联用借代的手法。“翠华”是皇帝仪仗队中用翠鸟羽做的旗,常用来指皇帝;“白羽”指白羽扇,古代将军指挥作战的白色羽毛扇。 C.颈联上句言五年间国多战乱,下句叹万里路奔走江湖,两句形成因果关系,对仗工整,一气呵成。 D.尾联中“共说”一词照应文题,两人在唱和的诗中谈论到同一个问题,表明作者与尹潜定都南京的主张一致。 答案 A 解析 A项,“幸运之情”错,“叹息”二字表现出忧国之意,“犹为国有人”则语带愤激之情。 15.作品中蕴含诗人哪些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答: 答案 - 15 - ①首联诗人用“又”“叹息”等词,表达了面对金兵的多次入侵,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才不得展的愤懑。(2分)②颔联诗人用设问的方式表现了对朝廷现状的不满,表达了对“匡扶社稷”的英豪的期盼之情。(2分)③颈联与尾联通过对自己漂泊的状态及国无定都的现状的描写,表达了对自己和朝廷前途命运的担忧。(2分) 解析 赏析该诗的思想情感,可以从诗句中的关键词入手,然后再从整体上理解。如首联中有“又”和“叹息”,表达的是诗人因面对外敌多次入侵自己无能为力的愤懑。颔联中“谁持”句,意为谁能指挥三军澄清宇内呢?既表达了对朝廷到处流亡现状的不满,也饱含了对英雄的期盼。颈联、尾联中“万里江湖”“迷路”等写出了对自己及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 ,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2)亲戚或余悲, , , 。(陶渊明《挽歌》) 答案 (1)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2)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 托体同山阿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先烈们那种“为天下人谋永福”而殒身不恤的高风亮节,将永垂青史,激励后人千千万。 ②8月9日下午,由文化部、中国文联共同召开的吴冠中纪念座谈会在文化部举行,众多文化界和美术界的人士长歌当哭,缅怀吴冠中先生。 ③他博观约取,师心自用,在原有对汉隶、明清行草等书法精深研习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符合个人气质的艺术形态。 ④她把市场定位为高消费的中产阶级,她相信只有私人订制的产品才能保持设计质量,而越稀少越精致的东西才会变得炙手可热。 ⑤梁启超演讲颇有一种古代文人的气质,潇洒自如,旁征博引,再加上深厚的功底,夸夸其谈,纵横捭阖。 ⑥周简段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闻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⑥ 答案 C 解析 ①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使用正确。②长歌当哭: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使用正确。③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不合语境。根据语境,应用“独具匠心”。④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胜,(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望文生义。⑤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褒贬失当。应用“侃侃而谈”,意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⑥博闻强记: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使用正确。 1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新中国航空工业在走过一个甲子的光辉历程后,逐步形成了专业门类齐全,科研、试验、生产相配套,研制生产当代航空装备能力的高科技工业体系。 - 15 - B.中国文化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让历代文人制作出了许多意境深远的经典作品,让人类的心灵得到极大的安抚与提升。 C.为纪念青海玉树地震一周年,电影《情暖玉树》经过一年的筹备和拍摄,将于近期在全国各大院线同步上映。 D.在这些古城镇里,让人们可以感受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品尝浓浓的民俗风情,捕捉精致的民族文化符号。 答案 C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在“研制生产”前加上“具备”一词;B项,搭配不当,把“制作”改为“创造”;D项,无主语,去掉“人们可以感受”前的“让”字。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我们的散文拒绝精神的攀沿, 拒绝起码的思想含量, 始终徘徊于低层次的琐碎生活 生活的细小咀嚼, 散文还会有沉甸甸的分量吗?还会有它宏阔的天宇吗? A.既然 从而 因而 和 所以 B.尽管 甚至 因而 和 所以 C.因为 和 所以 乃至 那么 D.如果 甚至 而 乃至 那么 答案 D 解析 根据语意和前后分句间的关系,可以断定本复句是假设复句。在第一个空白处只能填入“如果”一词,而最后则填入“那么”一词。 20.下面是《梁启超谈读书》中的文字,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在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使之上下连贯。(6分) 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因为 ,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 。诸经、诸子、四史、通鉴等书,宜入精读之部,每日指定某时刻读他,读时一字不放过,读完一部才读别部,想抄录的随读随抄。 答案 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 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第一处补写的句子内容与“精读”“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相对应,且句式与“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一致。第二处补写的句子内容,与“浏览”“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相对应,句式与“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一致。 21.频繁跳槽已成为当下我国职场的突出问题,给企业造成了不小的用人负担,《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此进行了问卷调查,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辞职对象 百分比 具备一定资历 74.3 职场菜鸟 45.5 资深骨干 35.2 - 15 - 工作年限 百分比 一年 29.2 二至三年 60.8 十年以上 3.9 辞职原因 百分比 个人发展空间小 68.6 工作环境不好 35.7 福利待遇低 66.6 (1)根据以上表格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2分) 答: (2)面对这一现象,企业要想长期留住员工,应做出怎样相应的整改?(3分) 答: 答案 (1)跳槽的主要群体是具备一定资历,工作2~3年的员工。个人发展空间小,福利待遇低是跳槽的主因。(2分) (2)企业在提高员工福利待遇的同时,应选定有一定工作年限或资历的员工,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3分) 解析 关于根据表格得出怎样的结论这一问,主要分析三组图表的数据,一是结论要涵盖这三组图表内容:辞职对象、工作年限及辞职原因;二是注意数据的比较,其中数值最大的应该是结论重点。第二问需要做出的整改主要是结合结论,尤其是结合第三个图表,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整改。 四、写作(60分) 22.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60分)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写作指导】 本题为材料作文,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就本题来说,给出的材料较短,含意深刻,在审题上有一定难度。 从前两句“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可以看出,材料中涉及两个概念:“坚硬的东西”“柔软的东西”。考生可发挥想象,将其具体化,“坚硬的”如刚正、骨气、坚韧、激情等,“柔软的”如温柔、圆滑、妥协、安静等。从后两句“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可见,不论怎么论证这两个概念,最终要达到的是一个和谐的状态,因此本题应从辩证统一的角度来写作。 - 15 -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的立意角度: (1)以柔克刚,刚柔相济 (2)方与圆 (3)坚持与妥协 (4)与自己和解 不论选择哪个立意角度,最终要达到两个概念的统一与和谐,因此,本文最好写成议论文,辩证地论证,也可以写成记叙文或小说,体现坚硬和柔软在人物身上的和谐统一。注意充分展开思考,写出自己的感悟。 【佳作展台】 她与鹿 上海考生 许鋆开始频繁地梦到一只鹿。 是的,一只高大而雄壮的鹿。它有那样美丽而忧伤的眼睛,总能让人想到在雏菊上久驻不落的露珠。许鋆伸出手去抚摸它那柔顺的皮毛,能清楚感受到每一块肌肉的力量以及血液在血管里长久不息的流动。鹿角的弧线是那样的美,看似圆滑实则质地坚硬,精致得如同陈列的艺术品。 第一次有鹿的梦境里,许鋆穿着一条棉布白裙,赤着脚,走在崭新的柏油路中央。脑海里交织着那张鲜红的试卷和冷面若霜的自己。她觉得自己好像要去一个地方,一个可能永远走不到却义无反顾地要去的地方。夜色冰凉,凝固了风声,唯有月色滴落的声音。突然她听见了沉重而均匀的喘气声,配合着蹄子与地面相撞的声音。许鋆缓缓地转过身,看见一只硕大的鹿在她面前停了下来。路边没有灯,月光亮得有些不像话,许鋆借着涌动的月色,打量着眼前的不速之客。鹿轻轻晃动头颅,与许鋆静默地对视着。 自那以后,许鋆就常常梦见这同一只鹿。大多时候鹿都是跟在她身后,若即若离。许鋆想问它从哪里来,话语却在和它对视的那一刻遗忘了。想回头抱抱它时,却发现它不见了,唯有喘气声和清脆的蹄声重重地叩在许鋆心头。 梦是记忆与现实的缝合。发生过的场景在梦里一遍又一遍地重演。父亲推开房门,许鋆听见动静,翻身面向墙壁。父亲的话语里满是沉重感,他说:“对不起,我也想给你一个完整的家。”许鋆坐了起来,头也不抬地回答父亲:“我能理解,我希望你们都能幸福。”父亲如释重负地离开了,许鋆太疲惫了,昏昏睡去。恍惚间,她好像看见那只鹿竟走向她的房间,穿透了房门,停在她身旁,轻轻蹭了她一下。许鋆揉着眼睛,站起身,跟着它缓缓走向一团浓雾。整个人却突然开始不断下坠、下坠。猛地一抽搐,醒来时暮色迫近。 许鋆感到这只鹿就藏在她的身体里,藏在她坚硬的内心深处,藏在她每一个想说话却又沉默的瞬间。她活得像个坚挺的战士,在风里站成树的模样,屹立不倒,唯有这只鹿,一直洞悉着她内心深处某些柔软的东西。 睡吧,许鋆对自己说,拥着看似矛盾的内心在梦里寻找那个平衡的点,继续行走在明日的生活里。 - 15 - - 1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