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7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6-12)
巢湖市柘皋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第四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命题人:应 勇 审题人:朱昱晨[]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总分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原本是“络红人”的意思。然而在当下,“红”一词逐渐特指那些依靠秀脸蛋、秀身材、秀美食、秀财富而走红的青年女性。每当媒体提及“红”,几乎都对其加以挞伐,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阶层,更是一碰到“红”就蹙眉,唯恐避之不及。“肤浅”“拜金”“媚俗”等骂名与“红”总是如影随形。对这些“红”的鄙夷和批判,也成为一种主流舆论。 “红”们走红的方式的确肤浅,粉丝对“红”的追捧,也确实物质了些,庸俗了些。然而,“红”们为何能以如此肤浅的方式走红?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又为何毫无保留地把热情和时间,献给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红”?对于这些现象存在的内生合理性,鲜见具备人文关怀的思考,这是不应该的。 其实,只要我们愿意试着去理解“红”现象,年轻人追捧“红”的真正原因并不难找。“红”之所以能够依靠发自拍、发美食赢得追捧,不就是因为社会中许多下层的年轻人,需要依靠这些东西来满足自己对现实和未来的幻想,让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吗?对于大多已经在社会上立足的成年人,和少数有幸享受较好教育环境的年轻人而言,这种充实精神生活的方式或许过于廉价,过于媚俗了。但对社会中大多数下层年轻人而言,“红”们那半真半假的姣好面容,逛逛吃吃的悠闲生活,正是他们最真实的内心向往。对他们来说,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大多数青年都没有机会接受精英式教育,叫他们欣赏曲高和寡的高雅文化,未免有些强人所难,经济上的压力则让他们难以负担日益高昂的文化消费成本,进一步挤压着他们的精神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或许只能在络上用这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 我也是年轻人,我幼时的玩伴中,有不少人也是这些“红”的粉丝。他们可能甫一成年,就挑起了生活的担子。我深知和他们相比,自己是幸运的,有幸生在小康之家,接受高等教育,因此绝不会对他们的精神生活加以批判和鄙夷,而我们的社会也应该有更强的同理心,去理解“红”现象背后的社会现实。 说“红”肤浅也好,低俗也好,既不是“红”自己的错,也不是“红”粉丝群体的错。社会文化既需要有高雅的形式,也需要有通俗的形式。如果要让络文化环境更加高雅,更加丰富,那么我们就应该对社会阶层差距的根源开刀,让身处社会中下层的年轻人能过得更富裕,更有尊严,让他们能够有余暇和条件去追求更加高雅,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 试想,如果有一天,每个人都可以走进影院欣赏一场精彩深刻的电影,每个人都可以抽出时间,摊开书本,在阅读中遨游知识与艺术的海洋,那人们又何必要依靠追捧“红”来填充自己的心灵?努力去创造一个这样的社会,远比坐在清谈室中,高高在上地批判“红”更有意义。 (节选自《中国青年报》2016 年02月26日05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红”们以秀脸蛋、秀身材等肤浅的方式走红,并成为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追捧的对象,这些现象存在的内生合理性,需要具备人文关怀的思考。 B.社会中大多数下层年轻人,因受到教育水平及经济收入的影响,其结果他们只能在络上用一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 C.在当下,媒体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阶层,他们对“红”几乎都是鄙夷和批判的态度,这也成为现在看待“红”的一种主流舆论。 D.社会中许多下层的年轻人,通过“红”发自拍、发美食等方式来满足自己对现实和未来的幻想,这是“红”能够赢得追捧的原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本文作者不对“红”粉丝们的精神生活加以批判和鄙夷,这是由于作者幼时的玩伴中,有不少人也是这些“红”的粉丝。 B.想要让络文化环境更加高雅,更加丰富,我们就应该从社会层面着手,让身处社会中下层的年轻人有条件去追求更加高雅,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 C.“红”们那半真半假的姣好面容,逛逛吃吃的悠闲生活,是现在社会中大多数下层年轻人最真实的内心向往。 D.让每个人都能有时间摊开书本,在阅读中遨游知识与艺术的海洋,这远比坐在清谈室中,高高在上地批判“红”更有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红”原本是指“络红人”,没有褒贬之意,然而在当下,“红”却背负着“肤浅”“拜金”“媚俗”等骂名。 B.如果每个人都能走进影院欣赏一场精彩深刻的电影,或抽出时间,摊开书本阅读,那人们就不必依靠追捧“红”来填充自己的心灵。 C.对高雅文化欣赏的困难,以及日益高昂的文化消费成本,这些都挤压着生活在社会下层青年人的精神空间。 D.社会文化既然需要有高雅与通俗的形式之分,因此在评判“红”肤浅与低俗与否时,不能将错误归咎于“红”自己或“红”粉丝群体。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加拿大的契诃夫”艾丽斯•芒罗:问鼎诺奖的“家庭主妇” 大多数中国读者对艾丽斯•芒罗这个名字并不熟悉,她的作品被翻译成中文同大家见面的也仅有《逃离》一部作品,但她创作的短篇小说在欧美国家却拥有成千上万的“铁杆粉丝”。还好,这一次诺贝尔文学奖花落芒罗手中,可谓来得“恰是时候”,总算让亿万中国人一夜之间知晓了大洋彼岸、年过八旬的“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芒罗从小特别喜爱阅读,七岁时就能在学校的朗诵课上绘声绘色地给小伙伴讲述书中的故事。但由于家境贫困,她生活的农村封闭保守,女孩子做家务,织毛衣,相夫教子,很少有人上大学,她常常需要放下书本来干诸如编织之类的活儿以赚钱贴补家用,而这总让她痛苦不已——终于,芒罗掷下一句豪言壮语来:“等着瞧吧,我非要考上大学,同这些编织活儿彻底决裂……” 芒罗17岁高中毕业后,应聘当教师,要教11个学生,无论多么艰难都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幸好,西安大略大学的奖学金及时到来,芒罗得以进入该校的新闻学专业。她的很多故事也都以安大略省为背景。1951年,为了与同学詹姆斯•芒罗结婚,她毅然辍学。婚姻生活、家庭妇女在婚姻与家庭中的态度与抉择也成为芒罗写作中最常见、也最为重要的一个主题。[] 1963年,成为家庭主妇的芒罗,生育了4个孩子。在她想到1950年大学读书时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影子的维度》之后,她家庭主妇生活就多了一项内容,在哄孩子睡觉、洗衣服和等待烤炉的间隙,她开始断断续续地写起小说来。芒罗与丈夫开了一家书店,取名“芒罗书店”,不想这竟为芒罗创造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大好平台。在书店,她可以近距离仔细观察前来借书和买书的各色人士,比如中小学生、专家、教授、政府官员和企业负责人等,同他们畅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从而为写作积累了较为充裕的素材。迄今,芒罗书店依然经营良好,极受欢迎。 1968年她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快乐影子舞》。起初她对自己的处女作充满了信心,但由于短篇小说在当时的欧美文学界地位低下,结果没有一家出版社对它感兴趣,以至于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间她竟先后收到二十余封退稿信。在一连串的“打击”面前,芒罗并没有气馁:“我坚信我的短篇小说一定会有人喜欢的!既然出版社看不上眼,那我就想别的办法来发表……”她决定找家报纸进行连载。不承想,就是这一“被逼无奈”之举,却为芒罗带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机。当时,加拿大女权运动愈演愈烈,她的这部小说甫一连载,即在维多利亚市的女性读者中引起了共鸣,因为她的作品讲述的是她最擅长的——以典型女性视角讲述家庭主妇的故事,所以女性竞相传阅,小说随后迅速向周边城市蔓延。不久,一位出版社编辑嗅到了商机,当即找上门来洽谈出版事宜。1968年,《快乐阴影之舞》改名为《快乐影子舞》后与读者见面,很快就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并在加拿大引起广泛关注。这一年,芒罗三十七岁,她凭借这部短篇小说集一炮走红,而且还赢得了自己写作生涯中的首个至高荣誉——加拿大最高文学奖总督文学奖。 自此,芒罗一发而不可收,她以平均每五六年一部作品的速度又陆续出版了近十部短篇小说集,文笔朴素、精准、传神,开始享有世界级的声誉。这一切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芒罗的小说并不特别重视情节,但她真实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给读者绘制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文本世界。芒罗的故事大都源于她的亲身经历和见闻,很多内容都是根据她的回忆复现的,雄心勃勃的母亲、逃避现实的父亲、敏感爱幻想的女儿、孤独压抑的成长等等,这些都在芒罗的小说中反复出现。她用创作来传承记忆,并用记忆来丰富和深化叙述。她利用时空转换的创作手法,将记忆、想像和现实生活打碎重新组合,最终使读者进人到她所书写的记忆世界。她曾在一篇散文中介绍阅读小说的方式:“小说不像一条道路,它更像一座房子。你走进里面,待一小会儿,这边走走,那边转转,观察房间和走廊间的关联,然后再望向窗外,看看从这个角度看,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而我想让读者感受到的惊人之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发生的方式。” 几乎所有读过芒罗短篇小说的人,无不为她精致的“房子”而折服。加拿大历史上首任华人女总督伍冰枝上任后,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看过好几部芒罗的小说,深知底层百姓的困苦和不易,我将不辞辛苦地努力工作,把各族裔人民团结在一起……”芒罗与政治、历史的交集并不是从这里开始。早在创作初期她对婚姻暴力现象关注较多,很多作品情节简单,反映了加拿大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社会公众意志对婚姻暴力的态度。人们在作品里体悟到了西方婚姻伦理的变化,也体现了在女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女性地位明显提高。“重要的是顿悟性的时刻,那突如其来的领悟,那精确、微妙和深具揭示性的细节”,著名犹太作家辛西娅•奥齐克就赞芒罗为“当代契诃夫”。 相关链接: ①芒罗的小说被归于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在叙事中,她从不使用诸如意识流、超现实主义或是魔幻主义等现代派手法,她完全采用传统写法。但她对女性们的心理描述捕捉准确,刻划细腻,可说是曲尽其妙。瑞典文学院认为,她的叙事风格以细腻见长,表达的清晰和心理现实主义是其主要特点。 ②2013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给全加拿大人送来了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个桂冠第一次戴在了一位加拿大作家的头上,而且还是一位女性。艾丽斯•芒罗获奖的消息让加拿大人奔走相告,兴奋不已。总理哈珀当即发出贺电说,“加拿大人为这一卓越成就感到无比骄傲……诺贝尔奖将进一步巩固加拿大属于世界上拥有最好作家的国度之一的地位”。 (节选自2013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芒罗书店为芒罗创造了一个大好平台,可以近距离观察前来书店的各色人士,为写作积累了充分的素材,人们在这里也可以一睹诺奖得主风采。 B.受加拿大女权运动的影响,女性意识觉醒,芒罗的《快乐阴影之舞》从诞生之初就引起女性读者共鸣,从而一炮而红,为自己赢得写作生涯中首个至高荣誉。 C.标题中的“家庭主妇”既指芒罗凭借“家庭主妇”的身份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也指她的作品内容都是从女性视角写关于“家庭主妇”的故事。 D.本文记述了芒罗的主要人生经历和创作特点,材料取舍详略得当,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展示了鲜明的传主形象,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性。 5、芒罗的创作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6、芒罗作为一个家庭主妇,最终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她的获奖有怎样的意义?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 王奎山 1982年我读大四。那年的春节,我领着徐美红一起回乡下过年。徐美红的爸爸当时是我们省财政厅厅长。一个厅长的千金,能看上我这乡下娃,那是因为我有三篇论文上过学报的缘故。徐美红的到来,简直像在我们那个村子里刮了一场十二级的台风。女人们、孩子们都挤到我家的院子里来看稀奇,一时间,院子里热闹成了一锅粥。男人们到底矜持一些,远远地站在那里看,议论。父亲拿着香烟,满面春风地上前挨个儿给大家敬。大家也不客气,会吸的,当场点着吸了起来;不会吸的,就夹在耳朵上。 这是刚刚到家那天的事。此后的几天里,家里也是人来人往像赶集一样,没个冷清的时候。母亲高兴地说:“咱老王家几十年都没有这样热闹过了。”父亲点点头,说:“那是哩,那是哩。” 直到年三十下午了,家里才算清静下来。母亲麻利地剁好饺子馅,妹妹和好面,和父亲三个人包起饺子来。我和徐美红表示要帮忙,被母亲坚决地拒绝了。于是,我躺在厨房一角父亲平时睡觉的地铺上看书。徐美红也找了一本闲书,懒懒地靠在我的身上看。这中间,徐美红上了一趟厕所。黄昏时候,饺子包完了。妹妹说:“呀,憋死我了。”就往厕所里跑。一会儿妹妹就回来大惊小怪地喊:“猪跑哪里去啦?咱家的猪跑哪里去啦?”父亲母亲都慌了,忙着往厕所里看,厕所里空空如也,哪里还有猪的影子。我们这里,厕所和猪圈是在一起的。 突然,妹妹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大声说:“俺嫂中间上厕所了,肯定是出来的时候忘记拴栅栏门了。”这是极有可能的事。一到乡下,徐美红就暗中朝我抱怨:“啥都好,就是解手太恐怖了,身边那么个大东西朝你虎视眈眈的,吓死人了。”因此她匆忙离开时忘记拴栅栏门,以至于让猪逃了出去,这是极有可能的事。母亲忙给徐美红打圆场,批评妹妹说:“你胡说个啥,你嫂出来咋会忘记拴栅栏门!”徐美红也是个实心人,也不知道推卸责任,说:“我也忘记拴没拴栅栏门了。”父亲宽厚地笑笑,说:“我出去找找看,二百多斤个大肥猪,还能丢了?”说罢,父亲就出去找猪去了。跟着妹妹也说:“反正没事,我也出去找找。” 天黑透了,四周传来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别人家都在过大年了,我们家却连灯都没有点,五口人有两口还不知在什么地方奔波呢。 终于,父亲回来了。停了一会儿,妹妹也回来了。父亲把手一挥,朝母亲说:“烧火吧,不能因为丢了一头猪,就连年也不过了,该咋过还咋过。”父亲还特意朝我和徐美红笑笑,说:“丢不了,一头二百多斤的大肥猪,往远处跑,它又跑不动,肯定就在这附近。我明天再找,保准找得到。” 话是这样说,但一家人谁也无法轻松下来。特别是徐美红,因为整个事件是因她的粗心大意而造成的,所以更显得心事重重的样子,饺子吃了没几个,就丢下饭碗早早地上床歇息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就出发找猪去了。然后,妹妹也出去了。母亲说:“反正我在家也是闲着,我也出去,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这样,家里就剩下我和徐美红两个人了。我想起母亲的话,“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就征求徐美红的意见:“要不我也出去找?”徐美红说:“谁不让你出去了?你出去吧,你想上哪儿上哪儿!”我有些尴尬地笑笑,走过去拍了拍徐美红的脑袋,也出去找猪了。在那样一种特定的情况下,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我只能选择一头猪。我希望徐美红能理解这一点。 一直找到中午,连根猪毛也没有找到。我垂头丧气地往回走。刚进村,就见妹妹远远地迎了上来。一看见妹妹脸上灿烂的笑容,我就知道猪找到了。果然,是父亲在附近的崔庄找到的。原来,头天下午猪跑到人家的包产地里吃麦苗,被人家赶到自家的猪圈里圈了起来。父亲给人家买了两盒烟,才把猪赶回来的。回到家里,父亲母亲脸上都是一脸的欢笑。 突然,妹妹发现了一个新情况,说:“哎,我嫂哩?”又问我:“哥,我嫂不是跟你一块儿找猪去了吗?”母亲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知道出大事了,像个孩子一样“哇”地哭了起来。母亲一哭,本来就是一个孩子的妹妹也跟着哭了起来。父亲虽然没有哭,眼圈也红红的,对我说,我马上就去国营家借车子,你赶紧到新安店去。 新安店,是京广线上离我们家最近的一个火车站。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从徐美红与“我”回乡下过年,到后来因为一头猪的缘故,徐美红逃离,应该说二人爱情的过失是一种偶然,但更是城乡不同文化碰撞的必然。 B.作为厅长的“千金”,徐美红因为“我”的才华而来到乡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那个时代的超越,以及她对爱情的一份大胆与执着。 C.妹妹机灵聪明,憨直率真,说话不注意场合,这些特点恰恰增加了小说的戏剧性,同时也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D.整篇小说通过细腻的对话描写与心理描写,讲述了一个生动的乡村闹剧,反映出较为深刻的社会问题。 E.小说用诗化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令人遗憾的爱情故事,小中见大,展现了中国社会中存在的城乡矛盾冲突。 8、小说开始写徐美红到农家过年的情形有什么作用?(4分) 9、本文以“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为题,针对这个题目有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塑造等多方面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做简要说明。(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元彧,字文若。彧少有才学,时誉甚美。侍中崔光见彧,退而谓人曰:“黑头三公,当此人也。” 彧姿制闲裕,吐发流靡,琅邪王诵有名人也,见之未尝不心醉忘疲。奏郊庙歌辞,时称其美。彧本名亮,字仕明,时侍中穆绍与彧同署,避绍父讳,启求改名。诏曰:“ 仕明风神运吐,常自以比荀文若,可名彧,以取定体相伦之美。”彧求复本封,诏许,复封临淮,寄食相州魏郡。会尔朱荣入洛,杀害元氏。彧抚膺恸哭,遂奔萧衍。衍亦先闻名,深相器待,见彧于乐游园,因设宴乐。彧闻乐声,歔欷,涕泪交下,悲感傍人,衍为之不乐。自前后奔叛皆希旨称魏为伪唯彧上表启常云魏临淮王。衍体彧雅性,不以为责。及知庄帝践阼,彧以母老请还,辞旨恳切。衍乃以礼遣。彧性至孝,事父母尽礼,自经违离,不进酒肉,容貌憔悴,见者伤之。庄帝追崇武宣王为文穆皇帝,庙号肃祖,母李妃为文穆皇后,将迁神主于太庙,以高祖为伯考。时庄帝意锐,朝臣无敢言者,唯彧与吏部尚书李神并有表闻。又追尊兄彭城王为孝宣皇帝,彧又面谏曰:“陛下中兴,意欲宪章前古,作而不法,后世何观?历寻书籍,未有其事。”帝不从。尔朱荣死,除彧司徒公。尔朱世隆率部北叛,诏彧防河阴。及尔朱兆率众奄至,彧出东掖门,为贼所获。见兆,辞色不屈,为群胡所殴薨。彧美风韵,善进止,衣冠之下,雅有容则。博览群书,不为章句。所著文藻虽多亡失,犹有传于世者。 (节选自《魏书》卷十八列传第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自前后奔叛/皆希旨称/魏为伪/唯彧上表/启常云魏临淮王 B.自前后奔叛/皆希旨称魏为伪/唯彧上表启/常云魏临淮王 C.自前后奔叛/皆希旨称/魏为伪/唯彧上表启/常云魏临淮王 D.自前后奔叛/皆希旨称魏为伪/唯彧上表/启常云魏临淮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名字:古人有名有字,有的还有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 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B.太庙:封建皇帝为祭拜祖先而营建的庙宇。如欧阳修《伶官传序》“入于太庙,还矢先王”中的“太庙”即为此意。 C.河阴:“河”特指黄河,“阴”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阳”则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故“河阴”指黄河以北地区。 D.避讳:中国封建社会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而避讳的方法有代称法、改字法、空字法、缺笔法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元彧本名叫元亮,因避讳,所以启求改名,皇帝因为他谈吐具有风采神韵,且经常自比荀文若,所以认为他可改名为彧。 B.元彧不忘前朝,敢于劝谏。在梁朝他上表时自称魏临淮王,萧衍没有责怪他但感到不乐;面对一意孤行的庄帝,他一再劝谏。 C.元彧为人孝顺,心痛族人。他在庄帝继位时因为母亲年老请求回北方;元氏族人被尔朱荣杀害,他得知后拍胸痛哭。 D.他博览群书,文采斐然,但不为章句之学。所写的文章仍有流传在世的。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彧抚膺恸哭,遂奔萧衍。衍亦先闻名,深相器待,见彧于乐游园,因设宴乐。(5分) (2)陛下中兴,意欲宪章前古,作而不法,后世何观?历寻书籍,未有其事。(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谪岭南道中作 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枕榔椰叶暗蛮溪。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台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乌啼。 [注]这首七言律诗,是李德裕在唐宣宗李忱即位后贬岭南时所作。 14、首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分析它们的妙处?(5 分) 15、清人沈德潜认为颔联“一语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请分析这种说法。(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用“ , ”两句写出了男女主人公少年时非常融洽的关系。 (2)白居易在《琵琶行》的开头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 ”。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在媒体属性强烈的微博之上,用户更多以获取信息为主;而在朋友属性强烈的微信之上,用户则是在朋友圈里分享体验。微博与微信虽各有千秋,但终将 ,共建以兴趣为导向的移动社交平台。 ②棋盘上一番惊心动魄的缠斗之后,胜利者 连连说着“幸运”和“没想到”,而失利的一方则将遗憾写在脸上,苦笑不已。 ③择一段闲情在缤纷繁华的世界里为自己演绎一份清欢,即便春尽花谢、冬来梅开也是属于一个人的山河静世,一个人的 。 A.殊途同归 额手称庆 物换星移 B.异曲同工 额手称庆 物换星移 C.殊途同归 弹冠相庆 鸟飞兔走 D.异曲同工 弹冠相庆 鸟飞兔走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喜剧小品风趣幽默、短小精悍,能生动鲜活地反映现实生活,是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 B.只有产品在优胜劣淘中竞争而出,才能形成真正的品牌效应,一些总是试图经由“借衣”来进行自救的乳企,他们并非不知道这一点。 C.在万众瞩目的告别赛上,38 岁的科比用单场独得60 分的神奇表现,为自己的篮球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D.海昏侯墓的发掘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的西汉列侯墓园,墓中数量众多的文物可能需要几代人去整理研究。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我站在这位于雨林第三群落的空中走廊上,见谷两旁有望不尽的古树,有数不清的佳木,有看不尽的名杉。 置身此等仙境,我焉能不顿生“偶然临险地,不信在人间”的感觉! ①昂首上观,雨林第四群落的伟岸乔木,仍是高难企及。 ②耳畔有幽禽唱合,婉转清扬。 ③它们青幢碧盖,浓绿生云。 ④我仅能从它们亲吻蓝天的树冠的缝隙中,偶见几抹金亮的光束,如探照灯般地投射进来。 ⑤谷下有清溪湍湍,叮叮咚咚; ⑥低头下望,雨林第二群落的树木,尽收眼底。 A.⑥③①④②⑤ B.①④③⑥②⑤ C.①④⑥③⑤② D.⑥③⑤②①④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6分) 剪纸的产生和流传与我国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的关系,逢年过节的喜庆日子,人们把剪纸贴在墙上、门上、窗户上,__ ①__ _。由于剪纸制作简便,材料普及,技法易于掌握,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_ ②_ ,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作为民间艺术,_ ③_ _:陕西窗花风格粗朴豪放,河北和山西剪纸秀美艳丽,宜兴剪纸华丽工整。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这一艺术日趋完善。 21、下面是一幅公益广告图片“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请简要介绍图片的主要内容并揭示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 个字。(5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60 分) 里约奥运会上一大波“奥运表情包”刷屏。“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在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后,以第三名成绩进入决赛的中国游泳选手傅园慧成为新晋“红”。20岁的傅园慧表情丰富夸张而有喜感,语言幽默而耿直,被友戏称为“洪荒少女”。友忍不住惊叹:“这个女孩太可爱了!”“真实而不做作,我已经完全被‘圈粉’了”。甚至国外很多主流媒体包括BBC、卫报、纽约时报都报道了这个新近红。美国媒体称,这个人她甚至连金牌都没有,但这都不重要。因为没有人比傅园慧更有趣、更享受比赛、更招人喜欢,她能让人立马就喜欢。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参考答案 1.B:“他们只能用络这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说法过于肯定,原文为“他们或许只能在络上用这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 2.A:对“本文作者不对‘红’粉丝们的精神生活加以批判和鄙夷”的原因分析错误,就原文看原因是“红”粉丝们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下层,大多数无机会接受精英式教育。 3.D:“社会文化既然需要有高雅与通俗的形式之分”与“因此在评判‘红’肤浅与低俗与否时,不能将错误归咎于‘红’自己或‘红’粉丝群体”两个分句从原文看没有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 4、D【解析】A.“也可以一睹诺奖得主风采”于文无据。B.《快乐阴影之舞》诞生之初受冷落且芒罗的走红既有社会的因素,也有芒罗自身的因素,故B项说法不太准确。C.“都是”说法绝对。 5、①创作体例上,以短篇小说见长,善于从日常生活寻找创作素材,反映社会现实。②创作风格上,大都以安大略省为背景,情感真实,笔触细腻,文笔朴素、精准、传神。③创作视角上,芒罗善于从女性视角讲述家庭妇女的故事,家庭妇女在婚姻与家庭中的态度与抉择成为她写作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个主题。④创作手法上,用创作来传承记忆,并用记忆来丰富和深化叙述,将记忆与现实生活重新组合。(每点2分,答对两点给满分) 6、①是对芒罗个人成就的承认。芒罗的小说采用传统手法,拒绝现代派的创作手法,其独到的眼光和叙事风格得到了读者和文学界的认可。②是加拿大文学和女性文学的荣耀。诺奖的桂冠第一次戴在了一位加拿大作家的头上,而且还是一位女性。③是对执著文学理想的褒奖与肯定。芒罗从小就喜欢阅读,对写作充满热情。第一本小说集屡次被出版社拒稿,也没有气馁,而是想方设法求得发表。诺奖的获得是对文学理想者的接纳与肯定。④是对短篇小说的巨大鼓励。短篇小说在欧美文学界曾经地位低下,往往得不到人们的足够重视,芒罗是继契诃夫等短篇小说大师之后的又一颗短篇小说明星。 7、DE D.细腻的心理描写这一表述是无中生有。E.“诗化的语言”表述不准确,小说的语言家常而平淡。(对一个即给两分,共4分) 8、①渲染气氛,写出厅长千金到农家过年的轰动效应,从侧面交代社会背景。(2分)②呼应下文,对小说结尾千金离开乡村的平静形成对比,引发读者思考。(2分) 9、(示例1)将抽象的主题形象化、幽默化,引起读者兴趣,凸显主题思想。徐美红和猪的冲突实际上是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与农村文化(农村生活方式)之间的冲突,物质生活贫乏的乡村,物质是第一位的,爱情是物质的附庸,是第二位的。 (示例2)题目的拟定也正好体现着小说的矛盾冲突,展现着小说的情节结构,整个小说紧紧围绕“猪”和“徐美红”二者的矛盾冲突展开,思路清晰,线索明了。 (观点2分,分析4分) 10、B 11、C(阴指山的北面和水的南面,阳指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因此河阴指黄河以南地区) 12、B(在梁朝他上表时自称魏淮临王,萧衍没有责怪他但感到不乐错误。) 13、(1)元彧抚胸痛哭,于是投奔萧衍。萧衍也早就听说了他的名声,十分敬重礼待他,萧衍在乐游园会见元彧,于是设宴奏乐招待他。 (2)陛下恢复宗室基业,心中想仿效远古,但是行事不循法度,让后世如何看待您的作为呢?遍寻书籍记载,没有这种事。 译文: 元彧,字文若,从小很有才学,当时很受赞美。侍中崔光见后对人说“:黑头发就担任三公的,应当就是这个人了。” 元彧仪态闲雅谈吐言辞美妙。琅邪王诵也是很有名气的人,见了元彧之后,也不能不为之心醉,忘却疲劳。他奏祭祀郊庙时所用歌词,当时人也大加赞美。元彧原名叫亮,字仕明。当时侍中穆绍跟他同署办事,为了避开穆绍父亲的名字他便上表请求改名。皇帝下诏说“:仕明谈吐具有风采神韵,经常自比三国时的荀文若,可改名为彧,以取同一体类相似之美。”元彧又请求恢复本来的封爵,皇帝下诏答应恢复临淮王的封爵,寄食邑于相州的魏郡。正值尔朱荣进入洛阳,杀害元氏族人。元彧拍胸痛哭,便投奔萧衍。萧衍也早就听说了他的名声,十分敬重礼待他。萧衍在乐游园设宴奏乐招待他,元彧听到歌声嘘唏而哭,涕泪交加而下,萧衍见后也感到伤心。和元彧一样前来梁朝投奔叛降的人,都迎合旨意称魏为伪朝,只有元彧上表时总是自称魏临淮王。萧衍体谅元彧的本性如此,也不责怪他。当他知道庄帝继位时,便以母亲年老为由请求返回,词语十分恳切。萧衍便以礼相送。元彧非常孝顺,侍奉父母极尽礼节,自从母亲去世以后,再也不吃酒肉,面容憔悴,见到的人都为之伤感。庄帝要追尊父亲武宣王为文穆皇帝,庙号肃祖,母亲李妃为文穆皇后,准备把神主迁入太庙,以孝文帝为伯考。当时庄帝心意坚决,朝臣没有人敢劝说,只有元彧和吏部尚书李神俊有表上奏。庄帝又追尊他哥哥彭城王为孝宣帝。元彧又当面劝谏说“:陛下恢复宗室基业,心中想仿效远古,但是行事不合法度,后代人将怎样看待?遍寻书籍记载,没有这样的事情。”皇帝又不肯听从。尔朱荣死后,任元彧为司徒公。尔朱世隆率领部下在北方反叛,皇上下诏令元彧驻守黄河以南地区。当尔朱兆带兵突然到达时,元彧从东掖门出城,被敌人抓获。见到尔朱兆时,他神色不变,不肯屈服,为群胡殴打而死。元彧美于风韵,善知进退,是衣冠士族之中很有容量和规矩的人。他博览群书,但不为章句之学,所写的文章,虽然大多散失,但仍有流传在世的。 14、“争”和“暗”。“争”字,用了拟人手法,点出了“路转迷”的原因,好像道路纡曲,使人迷失方向是“岭水”故意“争分”造成的。(3 分)“暗”字,枕榔、椰树使溪水阴暗,突出枕榔、椰树等常绿乔木的茂密,遮天蔽日的特点(2 分)。 15、颔联表面写在谪贬途中处处提心吊胆的情况:害怕遇到毒雾,碰着蛇草;更担心那能使中毒致死的沙虫,连看见掉落的燕泥也要畏避,有力地渲染了岭南地区的荒僻险恶(2 分)。实际上诗人运用双关的写法,用这种险恶的自然环境比喻官场的凶险,(2分)用“毒雾” “蛇草”等来喻指奸佞小人,从而表达对他们的憎恶和畏惧之情。(2分) 16、(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3)一尊还酹江月 17、A: 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异曲同工: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①句主要讲“微博和微信”的共同目的,故用“殊途同归”;额手称庆:以手加额。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弹冠相庆: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②句修饰下棋得胜者,可用“额手称庆”;物换星移: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比喻时间的变化。鸟飞兔走:形容光阴迅速流逝。③句根据语境可知,主要讲一个人的时间的变化,没有强调飞逝,故用“物换星移”。 18、C: A 中“深受”后面不宜搭配“所喜爱的。”,可改成“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或者“是广大群众所喜爱的”。B 中语序不当,“产品”应放在“只有”之前。D 中前半句的主语是“发掘”,但是搭配的宾语是“最好的西汉列侯墓园”,应该改成“发掘的海昏侯墓”。 19、C:注意观察的顺序,先是“上观”,①④句在前;然后是“下望”,⑥③句在后;⑤②句谈谷底美景,由此可以确定答案为C 项。 20、①渲染浓郁的节日气氛 ②几乎遍及我国的城镇乡村 ③剪纸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 21、图片以三口井为主体,每口井都配有一个木桶,而打水的绳子依“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的顺序大幅增长。(3分)寓意: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地下水资源日渐匮乏。(1 分)呼吁人们要合理开发、利用和珍惜水资源。(1 分) 22、[参考立意]:①做人要真实、真诚、不做作;做真实的自己;有个性才更有魅力。②唯金牌论不可取;理性看待金牌(成绩、名利);从容面对比赛。③ 享受运动和比赛的快乐;在拼搏中感受快乐。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