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
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2019级第五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杜甫《可惜》)古代文人的生活离不开诗与酒。诗与酒在某些情况下具有相同的功能:打发时光,娱乐消遣。酒一是诗中的一大主题,不必详论,本文将讨论“遣兴”之诗。创作可能是痛苦的升华,但当写诗是为了应酬时,那就是一种闲适了。文人间的唱酬赠答,在通常情况下是具有闲适心态和游戏性质的。应酬诗以和韵、次韵最普遍;而最具有游戏性质的写作则是联句诗。前者是古代文人文字交往的常见形式,也最富文人特征。后者是这一类写作的特殊形式,也可以说是文人酬答之极端。 ②次韵是按照他人的诗韵,写一首相同或不同情调的作品,这是一种受时空和形式限制的创作方式,它也是古代文人生活的一种特殊形式。推而广之,以诗歌来交际应酬,也成为文人诗酒生活的一部分。据笔者粗略统计,杜甫的1400余首诗中,赠、酬、和、答、寄、呈、送、别、简以及陪人游、宴、题诗的作品就超过了500首。在李白的900余首诗中,同类作品过半。沈佺期存诗160首,同类作品80余首。在孟郊的400余首诗中,同类作品210首。宋代苏轼存诗2700余首,次韵之作超过三分之一。中唐诗人李贺或许是一个例外,在共240余首诗中,同类作品仅占十分之一。李贺早夭,加之性格内向,因而唱和类的作品甚少。从这一现象也可以了解到李贺风格形式的外部原因之一:与外界联系不够。李贺更倾向主观世界的表现,他的鬼蜮诗写得阴冷恐怖,他的仙界诗光怪陆离,他沉浸在想象的世界,最终成为一个“主观诗人”。 ③从唱和诗的大量存在,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及创作方式之一端。由这些诗可知,古代文人的写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具有娱乐性质的,这和今天大量职业文人的写作目的是不同的。在今天,仍有为数不少的诗歌爱好者和写作者,当他们以文自娱而不是以文求进时,他们的写作便具有别一种意味。 ④在次韵之作中,大量的作品是平庸的。道理很简单,这类写作近似于命题作文。它要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还要受形式的限制,尤其是韵部(包括用字)的限制,因而对自由地表达情感会起到阻碍作用。而文学创作最需要保护的就是思想的自由或思绪的自由。不过,应酬对于写作而言可能是一个创作契机,有时也会触动作者的感情,引发诗人的思绪,写出好的作品。在个别时候,一个天才诗人甚至完全可能在应酬过程中写出超过原韵的好作品。所以应酬(包括古代的应试和现代的高考及各种急就章)也完全可能是表现或检测天才的机会。成功例子是苏轼的《次韵子由渑池怀旧》。当弟弟写下《怀渑池寄子瞻兄》时,苏轼有感而发,次韵一首,将人生的一次经历和独特感受化为一首千古绝唱。与原作相比,可以肯定这是次韵之作中少有的“后来居上”的好作品。但这不能减轻次韵之作在形式上的游戏性质。因为苏诗之所以好,一个原因是这一次唱和,属于兄弟俩的异地唱和,在时间上似乎不那么紧迫,苏轼可以从容不迫地思考和琢磨,在原韵基础上写出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但其写作性质是唱和应酬,则是不必争论的。 (节选自刘明华《古代文人酬唱诗歌论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联句诗是应酬诗中的一种,是应酬诗中最具游戏性质的诗,也是最富文人特征的诗。 B. 李贺极少写应酬诗作,因此他更倾向主观世界的表现,写出了一些或阴冷恐怖或光怪陆离的诗作,最终成为一个“主观诗人”。 C. 次韵之作要受时间空间限制,还要受形式的限制,尤其是韵部的限制,因而会对思想的自由、思绪的自由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D. 苏轼的《次韵子由渑池怀旧》是少有的超过原韵的作品,也是少有的不带游戏性质的次韵之作。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①段借杜甫的诗句,是为了将“诗”与“酒”联系,证明诗与酒都是古代文人生活中可以用来排解无聊、放松身心的东西。 B. 文章第②段通过列举大量的数据,用唱和类诗歌在诗人们一生创作的诗歌中占的比例,充分证明了以诗歌来交际应酬是古代文人生活中较重要的一部分。 C. 文章第④段举苏轼的例子,能够证明深刻的感悟、充实的时间、充分的思考对于诗歌创作是非常重要的。 D. 本文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类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对古代酬唱诗歌的创作情况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和分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次韵之作可以与原韵的情调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是必须遵照原韵之作的诗韵来写作。 B. 酬唱诗歌在古代大量存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使人们感受到当今职业文人的创作所不太可能拥有的意味。可以见它对中国诗歌整体发展,是具有一定价值的。 C. 古代的次韵之作与当今的高考作文是有相似性的,它们都属于应酬之作。但应酬对写作而言不一定只有产生限制,它也可以为天才提供契机和土壤。 D. 诗人之间通过写诗来应酬,都是具有闲适心态和游戏性质的。因此,次韵之作是不太可能出精品的。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张冠李戴。“最富文人特征的诗”不是联句诗,而是和韵、次韵之作。B项,因果混乱。李贺诗风形成的外部原因之一是“与外界联系不够”,而“极少写应酬之作”是他“与外界联系不够”的一种表现。D项,曲解文意。原文说苏轼的这首诗“不能减轻次韵之作在形式上的游戏性质”。故选C。 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用唱和类诗歌在诗人们一生创作的诗歌中占的比例”错误。原文说“沈佺期存诗160首,同类作品80余首。”“存诗”与“一生创作的诗歌”不是一个概念。故选B。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D项,“诗人之间通过写诗来应酬,都是具有闲适心态和游戏性质的”表述过于绝对化,原文是“文人间的唱酬赠答,在通常情况下是具有闲适心态和游戏性质的”。且次韵之作难出精品的原因是表达受到了限制,而不是闲适心态和游戏性质。故选D。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倾听原野 李伊平 ①原野疲惫地躺下来,像劳作后的汉子似的摊平四肢,对着天空敞开宽厚结实的胸膛。这个季节,那拥挤着、嬉闹着、任性地在这边掀起排排绿浪,从那边吐出条条金谷的庄稼都纷纷撤退,一群群地蹲在村旁场院里;贪恋热闹、日夜在田亩上欢唱着穿梭织网的飞鸟,不知逃向了何方;就连悠来荡去的小驴驹、牛犊也踪影杳杳了…… ②只有树们还站在这儿。 ③就在我对面的这些树,叫你简直不敢相认,它们变得这么丑陋了,憔悴、枯瘦、黧黑的枝干疙疙瘩瘩,且密布着一道道口子,如同农人生了冻疮的皲裂的手,僵直地伸着,再没有往日那潇洒、优美而夸张的舞姿。有一株树许是负载过太多太重的果实,树身前倾,压弯的枝条几乎触到地面,显得矮小、衰老、衣衫褴褛。你不由得好生怜悯,它自己却并不在意,好像正沉浸于一团美梦,肯定又梦见头顶抽出簇簇新芽,新芽缀满露珠般的宝石…… ④这片林子后面的树则散漫、自由、轻松得多,它们或三五一伙地小憩在地头,或稀稀落落地顺着沟渠溜达成一趟儿,或独个儿在田间伫望……远树无树,远人无目,你看不清它们的模样,谁被雷电劈断,烧焦了半边身子;谁因为树毛吸不足水分早早枯干了须发;谁的膀子上长了一堆圆鼓鼓的毒瘤,你全然不知晓。甚至它们各是啥树种你也说不上来,你喊不出它们的名字,其实对它们来说这不重要,原野上的树有无姓名是无所谓的。再蔓延开去的树就模糊了间距、姿势,仅剩一抹灰了,浅灰,深灰,很长很长,犹如峰峦起伏的山脉,绵绵地横亘在天边。 ⑤冬天的日头总是躲得那么远,像只断了线的风筝使劲往外挣。浓浓淡淡的雾霭终日在低空缭绕,它的忧郁感染了我们,一株株面色阴冷,空气仿佛凝滞了,它们就这样默默地待在那儿,它们没有言语。浑朴的原野像睡熟了一般,广阔的原野越发坦荡无砥,无际无垠。 ⑥走下河岸,来到林子中,与树们紧挨着站在一块儿,摸摸这棵多粗,比比那棵多高,一寸一寸地抚摸树们苍白失血的肌肤。踮踮脚,钩住根长柯,捻一撮硬硬的皮屑。它们冰凉的身体泛着温热,我能感觉到它们的脉跳、喘息和微颤,能感觉到它们在思虑什么,为了什么愁闷。此时我好像才真真切切地看到它们活得并不轻松,活得如此艰难,它们在把痛苦、忧伤咀嚼千遍后咽进肚里,在悄无声息地承受着命运给的一切。我的心异常沉重、疼痛,悲哀充盈心中:你们怎么就不怨恨、不愤怒、不呼号、不抗争! ⑦原野太平静了,平静得令人绝望。 ⑧隐隐地,原野深处传来丝丝声音,细听又似乎什么都没有,不!是渐渐清晰,渐渐扩大,像钢铁铮铮的撞击声,像海潮裂岸的轰鸣,像万钧雷霆的震荡,它迅速滚过整个原野,无数头巨兽般疯狂摇撼着原野,要把原野翻个个儿,一阵剧颠,树冠上方支离破碎的天穹在噼里啪啦往下掉。虽然我还分辨不出这声音是哭、是悲、是怒,但我已经被一股无敌的力量、蓬勃的生气所裹挟、所推动,我眼前喧嚣起汹汹涌涌、铺天盖地的绿意。我听见一个崭新的世界正婴儿般呱呱叫着诞生! ⑨我不知道这声音来自树们,还是我的幻觉。 ⑩原野的平静也是一种大平静。 ⑪等待风。 (有删改)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③~⑤自然段,以“我对面”为观察点,由近及远地描绘了对面林子的树、林子后面的树、远方冬日下的树,其主要特点分别是:丑陋不堪、散漫普通、阴冷沉寂。 B. 本文多处使用了拟人修辞格,表达效果十分突出,如“庄稼都纷纷撤退”“它们或三五一伙地小憩在地头,或稀稀落落地顺着沟渠溜达成一趟儿”“它们在把痛苦、忧伤咀嚼千遍后咽进肚里”等。 C. 树是原野生命力的代表,树象征了生活在原野上的农民。就像鲁迅先生对其笔下人物的评论一样,作者表达了对“树”、对农民的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D. 文章以“等待风”单独成段收束全文,引人遐想:风来了,树醒了,空旷、沉寂的原野变得喧嚣起来,绿一点点,一片片,然后呼啦啦铺满了天地间。 5. 认真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和原文第⑧自然段,试分析两段文字描写角度的相同点和思想感情方面的不同点 那是大风景和大地貌荟集的一个点。我从天山大坂上下来,心被四野的宁寂——那充斥天宇六合的恐怖一样的死寂包裹着,听着马蹄声单调地试探着和这静默碰击,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若是没有这匹马弄出的蹄音,或许还好受些。300里空山绝谷,一路单骑,我回想着不觉一阵阵阴凉袭向周身。那种山野之静是永恒的;一旦你被它收容过,有生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无论后来我走到哪里,总是两眼幻视、满心幻觉,天涯何处都像是那铁色戈壁,都那么空旷宁寂、四顾无援。我只有凭着一种茫然的感觉,任那匹伊犁马负着我,一步步远离了背后的雄伟天山。 ——张承志《汉家寨》 6. 文章第⑩段说“原野的平静也是一种大平静。”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的内涵。 【答案】4. C 5. (1)描写角度的相同点: ①听觉。此段文字从听觉角度,借马蹄声的单调以声衬寂凸显了天山环境的死寂。第⑧自然段从听觉角度,描摹了树木生长发出的磅礴之声。 ②正侧结合。此段文字既正面描写了天山的死寂,也从“我”的感受角度描写了天山死寂给“我”带来恐怖感;第⑧自然段正面描写了原野的磅礴之声,也通过写“我”“被裹挟”“被推动”的感受来突显这份“无敌”“生机”。 ③想象或者虚写。此段文字想象自己余生都难以摆脱天山苍凉死寂的影响,突显出天山环境的死寂;第⑧自然段借助丰富的想象,把树木生长的声音比喻为钢铁之声、海啸之声、巨兽之声等。(2)思想感情方面的不同点: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途径荒凉死寂之地内心的恐惧和茫然,表达了对汉家寨人在荒凉中坚守精神的赞美。第⑧自然段表现出对自然、人类生机与活力的赞美、希望。 6. ①原野表面上阴冷沉寂,令人绝望。②它的平静带着散漫、自由、轻松,蕴含对生活的潇洒坦荡的态度。③它在平静中默默承受命运给予的痛苦忧伤,平静中包含着坚忍顽强。④它的平静中蕴含着蓬勃的生命力,充满着梦想与希望。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C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说法与整体文意不合。我们还可以从第⑥自然段“我的心异常沉重、疼痛,悲哀充盈心中”看出,对树“不怨恨、不愤怒、不呼号、不抗争”这种情形,作者并没有愤怒之情。故选C。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及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本题是对比异同阅读的考查,难度较大。需要熟知两文内容,并且能归纳文章主旨,明确写作方法,才能知道异同点。拿来对比的文章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阅读材料集中起来,比较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阅读方法。结合“听着马蹄声单调地试探着”“隐隐地,原野深处传来丝丝声音,细听又似乎什么都没有,不!是渐渐清晰,渐渐扩大,像钢铁铮铮的撞击声,像海潮裂岸的轰鸣,像万钧雷霆的震荡,它迅速滚过整个原野,无数头巨兽般疯狂摇撼着原野,要把原野翻个个儿,一阵剧颠,树冠上方支离破碎的天穹在噼里啪啦往下掉”分析,从听觉角度描写。此外还有想象或者虚写、正侧结合等手法。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即可。此段文字表明,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无言地继续前人的事业,以一种执着与环境抗衡,固守着先人的土地而决不放弃,并且代代相传。这种精神是作者着意讴歌的。在这残酷的绝地里,汉家寨的人自从祖先迁移到这里,就这样世世代代地固守了下来,他们以坚守对抗着恐怖的大自然,对抗着被抛弃的寂寞,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品格使作者心中激荡不已。第⑧自然段,结合关键语句“虽然我还分辨不出这声音是哭、是悲、是怒,但我已经被一股无敌的力量、蓬勃的生气所裹挟、所推动”分析,表现出对自然、人类生机与活力的赞美、希望。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如下:语境分析法、关键词分析法、句子特色分析法、句间关系分析法。首先回归文本找到设题的句子,然后结合前后的语境理解意思。结合“这片林子后面的树则散漫、自由、轻松得多”“原野太平静了,平静得令人绝望”“此时我好像才真真切切地看到它们活得并不轻松,活得如此艰难,它们在把痛苦、忧伤咀嚼千遍后咽进肚里,在悄无声息地承受着命运给的一切。我的心异常沉重、疼痛,悲哀充盈心中:你们怎么就不怨恨、不愤怒、不呼号、不抗争”“但我已经被一股无敌的力量、蓬勃的生气所裹挟、所推动,我眼前喧嚣起汹汹涌涌、铺天盖地的绿意”分析可知,原野的平静是表面的,表面看来空旷、沉寂,但正是在这平静中酝酿着汹涌的绿意、蓬勃的生机,充满着希望。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据游戏咨询机构伽马数据估计,2017年第一季度,《王者荣耀》取得了55~60亿元的收入,估计占整个手游市场收入的20%。与市场上的巨大成功相伴而来的,是社会上的争议不断。小学生沉迷游戏后刷爆家长的银行卡之类的新闻不断出现。在社会关注之下,7月4日,《王者荣耀》“防沉迷系统”上线。系统推出当天,港股收盘时,腾讯股价下跌4.13%,市值蒸发151亿美元。 《王者荣耀》的防沉迷系统,被众多媒体称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目前,各大网络游戏厂商都制定了相似的防沉迷系统规则。 厂商 实名认证规定 防沉迷系统基本规则 网易 暴雪 (1)创建游戏通行证必须输入本人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 (2)未满18岁纳入防沉迷系统。 健康时间(3小时以下)不作限制;疲劳时间(3~5小时)游戏收益【注】下降为50%;不健康时间(5小时以上)游戏收益为0。 王者 荣耀 (腾讯) (1)实名认证流程同上。 (2)未满18岁纳入防沉迷系统,对应措施分未满12周岁及13~18周岁两档。未实名认证的被默认为12周岁以下。 (1)每日此类账号累计登录游戏时长:12周岁及以下用户不可超过1小时;13~18周岁用户不可超过2小时。 (2)所有未满18周岁用户,家长可以在“成长守护平台”关联账号,查询其游戏记录,自主设置游戏时间、消费额度,可以一键禁止子女继续游戏。 【注】游戏收益:指游戏中取得的经验值和虚拟货币。 实际上,网易、暴雪等各大游戏厂商所遵循的防沉迷系统标准版本已有超十年历史。2005年到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曾联合中央文明办、信息产业部、公安部等部分发布了多个“游戏防沉迷”条例。 然而,以上政策执行得仍不到位。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公布的《中国游戏绿色度测评统计报告》,自2013年以来,设置防沉迷系统的游戏数量有所增加,但在当年所有测评游戏中的占比却在下降。而且,2016年没有设置防沉迷系统的游戏数量仍占到当年所有测评游戏数量的71%。。 (摘编自澎湃网:《防止小学生沉迷游戏,防沉迷系统是最佳方案吗?》) 材料二: 《2016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去年网游用户数量达5.66亿人,同比增长5.9%。记者调查发现,从几岁、十几岁的中小学生到40多岁的中青年都有沉溺于网游的玩家。因为家庭关怀缺失、学校教育不足、同伴负面影响等种种原因,许多青少年愿意到网游世界中寻求精神寄托。而对于中年人来说,他们希望在网游的虚拟世界里获得在现实工作中难以取得的成就感。 据一些游戏设计师介绍,企业内部对游戏设计的考评就是靠每日活跃玩家(DU)等指标,为了达到目的,游戏就会每天搞整点活动等,刺激玩家提高在线时长。某些游戏厂商虽然推出了游戏防沉迷系统,但通过使用别人的身份信息,未成年人依然可以“畅游”该游戏。因为网游后台没有核查申请人和玩家是否为一人,实名制根本落实不到实处。以游客身份登录的,虽然系统默认为未成年人,但仍然可以凭游客身份充值买游戏装备。 (摘编自凤凰网:《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 亟须实行游戏分级制》) 材料三: 武汉市教科院德育研究室主任王一凡说,防止沉迷网游最关键的是家庭教育。家长应该多培养孩子现实中的兴趣爱好,加强和孩子的交流与沟通,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应该进行管控和限制。另一方面,作为游戏运营企业应提高企业的责任意识,真正落实实名认证。社会公众以及网络平台对涉及色情暴力的游戏及时举报。同时,网络平台还应大力推荐、宣传积极向上并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绿色游戏。 “扬清是激浊最有效的手段,当前亟待扶持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吸引力的绿色游戏。”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曹三省说,青少年受到网游的吸引,说明网游有强大的吸引力,文化需求的出口还不够。为此,应建立有效的推动机制,把绿色游戏当成产业来做,并对整个行业进行引导,推动更多的企业越来越绿色。要用运动锻炼、兴趣爱好、绿色游戏等来占据青少年的闲暇时光,有效促进身心健康。 (摘编自新华网:《网游在和我们争时间?》) 7. 下列对以上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游戏防沉迷系统标准版本十多年前就已经在网易、腾讯等各大游戏厂商中推行。 B. 当前不少成年玩家沉溺于网游,其心理成因与那些青少年玩家有某些相似之处。 C. 大力推行绿色游戏、运动锻炼等有益活动,就能做到真正防止青少年沉迷网游。 D. 刺激玩家提高在线时长、允许游客充值等行为,违反游戏防沉迷条例相关规定。 9.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有害身心健康,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谈应如何避免。 【答案】7. B 8. B 9. ①游戏厂商应严格执行防沉迷系统规则。②青少年不应一味在网游中寻求精神寄托,而应有积极健康情趣和追求。③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④家庭和学校应给予青少年更多的关怀和教育。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项,根据材料一第1 段的叙述,《王者荣耀》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是迫于公众压力,因此这并不能说明他们比其他企业更为主动。故选B。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A项,十多年前标准出台时是在“7家运营商11款游戏”中推行,并不一定包括网易和暴雪等各大游戏厂商,实际上名单中也没有腾讯。C项,“真正防止青少年沉迷于网游”说法太绝对。D项,游戏每天搞整点活动、允许游客充值等行为虽然以逐利为目的,但并不是游戏防沉迷条例所禁止的,“违反”一说不成立。故选B。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结合“各大网络游戏厂商都制定了相似的防沉迷系统规则”“作为游戏运营企业应提高企业的责任意识,真正落实实名认证”分析,游戏厂商应严格执行防沉迷系统规则;结合“从几岁、十几岁的中小学生到40多岁的中青年都有沉溺于网游的玩家。因为家庭关怀缺失、学校教育不足、同伴负面影响等种种原因,许多青少年愿意到网游世界中寻求精神寄托”分析,青少年不应一味在网游中寻求精神寄托,而应有积极健康的情趣和追求;结合“家长应该多培养孩子现实中的兴趣爱好,加强和孩子的交流与沟通,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应该进行管控和限制”分析,家庭和学校应给予青少年更多的关怀和教育;结合“社会公众以及网络平台对涉及色情暴力的游戏及时举报。同时,网络平台还应大力推荐、宣传积极向上并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绿色游戏”“2005年到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曾联合中央文明办、信息产业部、公安部等部分发布了多个‘游戏防沉迷’条例”分析可知,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 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 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已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慑服。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擢礼部主事,历郎中,谢病去。起建宁知府,“进浙江副使。时浙江有召募兵,抚按议散之,兵皆汹汹。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从之,事遂定。官终陕西布政。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注】①两造:诉论的双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B. 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C. 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D. 淳曰/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古代,“就车”和“下车”都是指官吏新到一个地方赴任的意思,如《张衡传》,“衡下车,治威严。” B. 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设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等各种事宜。 C. 参加殿试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D. 礼部。管典礼、学校、科考等。礼部长官叫礼部尚书,副职为侍郎。部下设司,司长称郎中,副职称员外郎。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淳善于断案。百姓都说张淳断案就像当年的包拯一样迅速,他们只带了一包饭就能结束诉讼。 B. 张淳体恤百姓。永康县人贫穷,生下女儿大都不抚养,张淳耐心规劝,又拿出自己的俸禄给百姓,使很多人活了下来。 C. 张淳聪明机智。他故意放出强盗卢十八逃跑很久没法抓的风声,令他放松警惕,然后再用计,将卢十八缉拿归案。 D. 张淳料事如神,离开永康县之前,他告诉下属,有个逃跑的盗贼就在附近,现在可以去抓捕他,手下人按照他的话,果然抓到了盗贼。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 (2)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答案】10. D 11. A 12. B 13. (1) (当时)打官司的有几千人。(张淳)判决像流水一样迅速顺利,官吏百姓大为吃惊,叹股不已,官司逐渐减少。 (2)这个盗贼追捕得急就逃走,现在听说我离开就回来了。按照道理推断,哪有什么神明呢?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解答此类题,可先根据句意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断开,再根据主谓或动宾关系及文言虚词断句。本题,抓住关键词“曰”,虚词“者”“而”“则”,相同句式“留则有用”“汰则叵测”“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结合句子意思断句。本句翻译为:张淳说:“这些骄横强悍的土兵,留下来有用处,淘汰的话不可预测。不如淘汰那些老弱的士兵,留下那些强壮有勇力的,那样的话,留下的不会想骚乱,淘汰的也不能捣乱”。故选D。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就车’和‘下车’都是指官吏新到一个地方赴任的意思”错误。“就车”在这里就是上车的意思。“下车”,意思是古代作殉葬用的粗陋的木制车。初即位或到任也称为“下车”,源于《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就车,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登车。故选A。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B 项,“永在县人贫穷,生下安文就不抚养,张淳耐心规劝,又拿出自己的俸禄给百姓”错,由原文“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劝诚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可以知道,生下女孩,大多不抚养,而且他拿出俸禄给无力抚养的人,不是给百姓。故选B。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讼者”,打官司的人;“剖决”,判决;“如”,像;“骇”,惊讶;“浸”,逐渐。(2)“此”,这,代词;“遁”,逃走;“闻”,听说;“乃”,连词,就;“以”,按照;“卜”,推断;“何神之有”(宾语前置),哪有什么神明呢。 【点睛】参考译文: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中进士,被任命为永康知县。(永康)官吏和百姓平时大多奸猾,接连告得七个县令被罢免。张淳到任,日夜翻阅公事文书。(当时)打官司的有几千人,(张淳)判决像流水一样迅速顺利,官吏百姓大为吃惊,叹服不已,官司连渐减少。见是前住官府申诉的,张淳当即定下审判日期,(到时)诉论双方按照预先约定的日期到官府,审决案件很快没有拖延积压的。百姓带一包饭就能结束诉论,于是称他为“张一包”,说他像包拯一样快速断案。 有个叫卢十八的大盗抢劫库藏的金帛,过了十多年还没俘获,御史把这件事交给张淳办理。张淳限定三个月一定抓到大盗,并请求御史在一个月内下达数以十计的缉捕公文。等到公文接连下达,张淳故意讥笑说:“大盗逃跑好久了,到哪里去抓辅呢。”搁置着不去办理。有个官史的妻子与卢十八暗中勾结,那官史很留心案情,听到张淳的话告诉了卢十八,卢十八心里安稳许多。张淳于是让差役假装告这位官吏欠人银子。把官吏关入狱中。张淳暗地叫来这官吏用勾结大盗犯死罪来责罚他,再叫他请求让妻子代替自己坐牢,自己出去借钱未偿还,卢十八听到以后,急忙来探望这位妇人,(张淳等人)趁他喝醉酒将他祝拿。等到上报御史,(俘获大盗)只有两个月。 百姓之间有一点小小的怨恨,常常夸大成人命案一般的大案来诉讼。张淳查验发现不属实就定诉讼者有罪,从此没有诬告者。永地人贫穷,生下女孩大多不抚养。张淳规劝非常耐心,贫穷而无力抚养的就捐献俸禄供应物资。保全性命活下来的无数。过了许久,凭执政成绩第一的身份前往应召,离开永地,刚上车,回头对下属说:“盗贼某人已经回来,距离此地只数里地,你们可以替我捉拿他。”根据他的话追寻,发现盗贼正在河里洗脚,拘捕到官府,盗贼服罪,永地人对这件事感到惊奇,认为有神明告知。张淳说:“这个盗贼追捕得急就逃走,现在听说我离开就回来了。按照道理推断,有什么种明呢?” 升任礼部主事,历任郎中,因病辞职离开。后但任建宁知府,升任浙江副使。当时浙江有招募来的士兵,巡抚商量将他们解散,士兵们(知道后)都骚乱不宁。张淳说:“这些骄横强悍的土兵,留下来有用处,淘汰的话不可预测。不如淘汰那些老弱的士兵,留下那些强壮有勇力的,那样的话,留下的不会想骚乱,淘汰的也不能捣乱。”听从他的意见,事情就平定了。(张淳)官最终做到陕西布政。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客 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宾 至 杜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客至》篇首以“群鸥”引兴,篇尾以“邻翁”陪结。在结构上,作者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从空间上看,从外到内;从时间上看,则写了迎客、待客的全过程。 B. 《客至》颔联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 C. 《宾至》“幽栖地僻经过少”一句写自己住所偏僻,少人来访,表达诗人受到冷落的孤独与凄凉之感。 D. 《宾至》一写客,一写己,在表现客人身份尊贵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清高。 15. 主人对“客”和“宾”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试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客至》尾联写主客对饮兴致渐浓,并招呼邻翁助兴,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突出场景的欢快热烈,表现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宾至》尾联写希望贵宾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再来看花,既表达了款待不周的歉意,又暗含送客的意味,言辞客气,流露出诗人的清高性格,表现了主人对贵宾的敬而远之。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项,“表达诗人受到冷落的孤独与凄凉之感”错误。草堂初建,居幽而地辟,很少有造访之人,此句暗含突然有贵客来访,诗人没有想到。故选C。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客至》一诗,诗人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这首诗歌中的待客描写,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写得那样情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显示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宾至》一诗,“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特致歉意,兼邀贵客重来。诗人说:如果不嫌“野外”“供给”菲薄,还望“乘兴”再“来看”花。这是客套话,也有送客之意。嘲讽之意,隐约可见了。作者对来客敬而远之,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一笔带过。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到自己有时被老师批评的那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他的态度是“色愈恭,礼愈至,________________。” (2)有人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 (3)《离骚》中写屈原忧愁失意,走投无路,十分迷茫困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或遇其叱咄 (2). 不敢出一言以复 (3).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 濯清涟而不妖 (5). 忳郁邑余侘傺兮 (6).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叱”“濯”“邑”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如今,“德国制造”显然成了高品质的代名词,而130年前情况刚好相反。 1886年1月20日,英国调查员发现德国索林根城有上百家“山寨”作坊,大肆仿造英国刀具,并在刀具上打上“谢菲尔德制造”的质量检查印章。为了 ,他们先将货品运往英国,再从英国出口到世界各地。 丑闻曝光后,英国企业家无比愤怒,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行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需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英国产品与德国产品区分开来。“德国制造”由此成为一个法律新词,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 在抗议和“白眼”中,很多索林根城的企业倒下了。德国人没有抗议,没有辩解,而是开始彻底反省:( )他们不再盲目扩大生产,而开始 ,专注于生产高品质、经久耐用的产品。 在这场质量斗争中,德国的工匠精神开始萌芽并迅速成长,一方面,它和诚实守信、敬业守责的民族精神相关;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企业大幅度提高产业工人待遇。此前,德国工人工资低、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很难想象他们一边饿着肚子,一边还能有 的追求。时至今日,德国蓝领的收入和白领 。 17. 文中划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运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德国产品和英国产品区分开来。 B. 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行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需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德国产品和英国产品区分开来。 C. 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运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需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英国产品和德国产品区分开来。 D. 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行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英国产品和德国产品区分开来。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是廉价产品,不是低价格,而是高质量才能占领全球市场! B. 占领全球市场靠的不是低价格,不是廉价产品,而是高质量! C. 占领全球市场靠的是高质量,不是廉价产品,不是低价格! D. 占领全球市场靠的不是廉价产品,不是低价格,而是高质量!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自欺欺人 宵衣旰食 精益求精 半斤八两 B. 自欺欺人 卧薪尝胆 精雕细琢 不相上下 C. 掩人耳目 卧薪尝胆 精益求精 不相上下 D. 掩人耳目 宵衣旰食 精雕细琢 半斤八两 【答案】17. A 18. D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B项,“发起”和“行动”搭配不当,可将“行动”改为“运动”,“都需注明”表意不准确。C项,“都需注明”错误,应改为“都须注明”以强调其必要性。从语意上来看,是“必须”注明,而非需要注明。“将英国产品与德国产品区分开来”语序不当,应改为“将德国产品与英国产品区分开来”,因为句子是以德国产品为中心展开的,要将德国生产的产品特别标明,以此来表示其不是英国的产品。D 项,“发起”和“行动”搭配不当,“将英国产品与德国产品区分开来”,语序不当。故选A。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结合下文“他们不再盲目的扩大生产”,“专注于生产高品质经久耐用的产品”。可知,反省内容是对之前错误做法的否定,应该强调质量的重要性。A项,不恰当,原文中德国仿制产品的目的是占领全球市场,因此要将其放在句首以示强调。B项,不恰当,低价格和高质量形成对比,应该放在一起。C项,不恰当,语句不当,应当先否定错误做法,然后再指出正确做法。故选D。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自己和别人,形容不肯面对事实。掩人耳目:堵住人的耳朵,遮住人的眼睛。比喻迷惑欺骗别人。句中德国人的做法是对消费者的欺骗,而不是欺骗了自己,故排除A项、B项。宵衣旰食: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卧薪尝胆: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最终苦尽甘来。结合“不再盲目扩大生产”“专注于生产高品质、经久耐用的产品”等分析,选用“卧薪尝胆”。排除D项。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精雕细琢:比喻做事情精益求精。半斤八两:指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不相上下:指分不出高低好坏,形容水平相当。故选C。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0.在各种推理形式中,最常见的是“三段论”,这种推理形式是通过两个前提推出一个结论,且两个前提包含一个共同的词项。请仿照下面的示例,补写出一个前提,使之与其他两句构成一个正确的“三段论”。 【示例】:他已经年满18岁了,拥有选举权了。补写前提:年满18岁的公民拥有选举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补写前提: 【答案】圣贤无过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和逻辑推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仿照下面的示例,补写出一个前提,使之与其他两句构成一个正确的‘三段论’”,考生要了解何为三段论,题干中也给出了说明,“这种推理形式是通过两个前提(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一个结论,而且两个前提包含一个共同的词项”,要特别注意两个前提“包含一个共同的词项”这一暗示。分析题干所给示例,“他已经年满18岁了,拥有选举权了”“年满18岁的公民拥有选举权”,“两个前提”和“结论”具体体现在例句之中,而对于“他已经年满18岁了,拥有选举权了”这句话来说“18岁”可作为两个前提的共同“词项”,按照示例围绕这个词项可以写两个前提,分别是“年满18岁的公民拥有选举权”“他已经年满18岁了”,这样就可推知结论“所以,他拥有选举权了”。再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孰能无过”是结论,“人非圣贤”是前提之一,根据两个前提要有共同“词项”这一特点,可以确定共同的词项是“圣贤”,由此可以拟写出答案。 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全国共有444个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764个城市限制燃放烟花爆竹。有人感叹没了烟花爆竹就少了年味儿, 甚至有人将其“上升”到“文化流失”的高度,认为禁放烟花爆竹是对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年俗文化的严重打击。 请写一段文字,劝大家转变观念,接受禁燃,要求体现辩证思维,80字左右。 【答案】答案示例:燃放烟花爆竹确是传统文化习俗,是春节的一种符号。然而,它与现代社会人们对洁净环境、人身安全的需求是相矛盾的。我们需要权衡利弊,理性对待,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支持禁燃。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可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题目,要求写劝说辞,解答此题,一要把握题干中的三个要求,“劝大家转变观念,接受禁燃”“体现辩证思维”“80字左右”;二要抓住材料分析,把握其中的有用信息,如“没了烟花爆竹就少了年味儿”“是对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年俗文化的严重打击”,而且要明确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造成空气污染,产生垃圾,有火灾隐患等。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年9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就读的泸州文科状元唐立培在微博与网友就“港独”问题掀起骂战,称反对港独的网友为“支蛆”,引得诸多不满;2018年4月,厦门大学在读研究生田佳良发表辱华言论,曲解“CHINA”含义为“支那”,称“爱国人士”为“粉红豚”,引起轩然大波;2018年9月19日凌晨,湖南城市学院大一新生王栋在网络上发布“爱国是不可能爱国的,老子一辈子都不可能爱国”,“都他妈大学生了还爱国,我看你就是蠢货”等辱国言论,遭网友举报。 对此现象你怎么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弘爱国之心,立青春之志 爱国主义,这是一个多么光辉的字眼。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有多少仁人志士,有多少科学伟人,有多少文学巨匠为它而拼搏,为它而奋斗不息! 大家都熟悉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他牢记母训“精忠报国”,带领岳家军,驰骋疆场,威震敌胆,击退敌人的一次次进攻。南宋末年,宋朝江山土崩瓦解之际,文天祥奋起卫国,终因寡不敌众而被俘。他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诗句,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和誓死不屈的决心。 古罗马有一位叫马塞尔的英雄,当祖国遭受敌人的侵略时,他带领人民奋勇杀敌,在战斗中不幸被俘。敌人威胁他如不投降,就把他烧死。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马塞尔临危不惧。他慷慨陈辞:“为了祖国免遭强盗的蹂躏,我即使葬身火海也在所不辞。”马塞尔的生命被火神吞噬了,可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罗马人民努力奋斗。 正如俄国伟大评论家车尔雪尼夫斯基所说:“爱国主义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呀,在它的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就连人本身又算得了什么呢!” 让我们看看,从解放战争中的董存瑞、刘胡兰到抗美援朝中的黄继光、邱少云,从两弹元勋邓稼先、钱学森到新时代的道德模范,他们哪一个身上不闪烁着爱国主义的烁烁光芒?就说说我们敬爱的邓小平爷爷,他曾深情地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的爱着我的祖国。 如今,作为我们跨世纪的一代,面对未来祖国前途无限光辉灿烂,我们更应该具有爱国之情和树立报国之心。当远访国外参加演出的同学为了中国的主权毅然放弃时,我们不禁要对他们的行为肃然起敬;当我们的学生闻听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后,上街游行以示抗威时,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学生高昂的爱国热情,再一次从他们的身上感到了流淌着的爱国热血;当看到一个个海外归来的游子们,用他们的知识报效我们祖国时,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爱国情操的巨大动力。它才真正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信念,它才真正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它不是与生俱来,但它是后激勃发;它不是上帝,但它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兴亡;它不是利剑,但它永远是对外最有利的武器。 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爱国的丰碑,其实国家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真的不会奢求我们多少回报。当身边的同学需要帮助时,我们能伸出自己的双手;当贫困山区的孩子在饥寒交迫时,我们能够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当社区的爷爷奶奶在孤独寂寞时,我们能够主动联系身边的同学一同去给与问候和帮助,让我们用一颗爱国之心,一颗感恩之心,向我们的祖国献上我们自己特有的爱吧。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材料主要讲一些大学生青年的辱国言行。材料有明显的倾向性,对这些辱国言论应该明确反对的。这些辱骂祖国的人,丝毫没有感觉到自己的错。正是他们,一边做着国家的蛀虫,一边急忙与祖国划清关系。只要生活中有一点不顺,他们便会极力声讨国家。可也是这样的人,他们会想尽办法破坏秩序,他们会努力占国家的便宜。每个国家都有落后的地方,每个地方都有黑暗的角落。我们愿意为这个国家付出,希望改变现状让国家变得更好,而不是急忙的与祖国划清界限。(1)面对未来祖国前途无限光辉灿烂,我们更应该具有爱国之情和树立报国之心。它才真正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信念,它才真正是一个民族的象征。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爱国的丰碑,让我们用一颗爱国之心,一颗感恩之心,向我们的祖国献上我们自己特有的爱吧。(2)从这些辱华大学生的言论背后,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学校应该全面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将立德树人和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位。(3)这些辱华大学生分子,一定要好好反省,深刻反思,感恩社会,感恩国家的培育,努力提高德育素质,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自身就是中华民族一分子,理应维护作为国人的尊严。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选择议论文,应小切口,深分析。写散文或记叙文,应情感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性。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