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牡丹是中华名花,它那雍荣华丽的硕大花朵就是吉祥富贵的象征,牡丹文化是盛世的象征。唐代对牡丹的热爱是全社会的风气,上至皇宫,下至民间,无不为它的华贵之气       (倾倒/折服)。刘禹锡在脍炙人口的《赏牡丹》中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然而,这样一种富有文化传统堪为国花的著名花卉,       ①          。‎ 二十世纪80 年代以前,中国植物分类学界对牡丹不甚重视,对野生牡丹的研究很不充分,随着中国经济    (逐步/逐渐)繁荣,牡丹重新成为人们广泛     (关心/关注)和喜爱的花卉,植物学家这才开始仔细研究牡丹的“家普”。如今牡丹的家世已班班可考,但长期以来,人们或为观赏牡丹的花,或为获取它的根皮入药,不断滥采乱挖,野生牡丹陷入濒危、灭绝的困境。国色天香的牡丹,长期以来在为人们贺喜添乐的同时,自己却默默忍受着诸般委屈,甚至殇痛……‎ ‎1.文中加点的词语,字音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花卉(hui)       雍荣华丽 B.家普(pǔ)        班班可考 C.濒(pín)危       脍炙人口 D.殇(shāng)痛     国色天香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折服    逐渐    关心 B.折服    逐步   关注 C.倾倒    逐步    关心 D.倾倒    逐渐    关注 ‎3.在文中①处横线上依次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却也揭开了牡丹鲜为人知的委屈和殇痛 ‎②人们对它的研究少之又少 ‎③身世却一直是个谜团 ‎④直到近些年研究才慢慢有所深入 ‎⑤在揭开了牡丹神秘的面纱的同时 A.②①⑤④③    B.⑤③④②① C.③②④⑤①    D.③①②④⑤‎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来越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B.美国UIGO科研团队宣布,他们发现了来自于13亿光年外的引力波,引力波与阿尔法射线、贝塔射线一样,无声无臭,看不见,摸不着。‎ C.《拉贝日记》以具体而真实的文字,记载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一言九鼎,有力地控诉了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所犯的累累罪行。‎ D.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评选了2015年十大流行语,“获得感”“脑洞大开”“创客”等词语脱颖而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余额宝转入时系统繁忙的原因一般是由于网络不给力造成的,请尝试更换环境或连接WIFI,如果未能解决或依然有异常,请致电人工客服协助处理。‎ B.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C.中国周边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大国战略遏制的综合影响,热点问题特别是争端升温带来的风险,以及分离势力和恐怖主义势力制造的暴恐活动等。‎ D.中国航天2015年航天发射持续高密度完美收官,全年共实施19次航天发射任务,将45颗中外航天器成功送入太空。‎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 家是游子的心灵港湾,是浓得化不开的情结。然而古往今来,少小离家建功立业,几乎成为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人生选择与内心情感逆向行驶,并非是因为不眷顾家园亲情,而在于炽烈情怀早已从乡土走向家国。‎ ‎ 家国情怀,与其说是心灵感触,毋宁说是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抑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就来自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 ‎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家”同“大国”‎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正因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所以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在传承优良家风中筑牢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在正家风、齐家规中砥砺道德追求和理想抱负,在履行家庭义务中知晓责重山岳、公而忘私的大义,正是家风传承中所蕴藏的时代课题。‎ ‎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当我们专注于亲情眷念、自我圆满,不应忘了民生之疾苦同样关乎自我之荣辱。更好地兼顾小家与国家,将对家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人生才能真正达成圆满。从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壮志豪情,到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慷慨赴义,再到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为民情深,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是共产党人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与奋斗中,见证共产党人的忠诚信仰和无私情怀。以伟岸人格承接伟大担当,以家国情怀托举复兴使命,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有这样的使命自觉。‎ ‎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精神有了归属,生命就有意义。家国情怀是一股永不衰竭的精神涌流,有了它的丰润,我们必能描绘大写的人生、成就不凡的意义。‎ ‎ (选自 ‎2016年01月20日《人民日报》)‎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将对国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人生才能真正达成圆满。‎ ‎  B.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与奋斗中,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是共产党人的生动写照。‎ ‎ C.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以伟大担当塑造伟岸人格,以家国情怀托举复兴使命,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有这样的使命自觉。‎ ‎  D.有了家国情怀的丰润,我们的精神有了归属,生命就有了意义,就能描绘大写的人生、成就不凡的意义。‎ ‎7.根据文中“家国情怀”的阐释,下列经典名句不能体现“家国情怀”的一项是 A.顾炎武《日知录》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D.刘邦《大风歌》中“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人们的意识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国情怀就是生命自觉或家教传承。‎ ‎ B.家国情怀就来自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它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 ‎ C.因为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所以感念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 ‎ D.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我们只要正家风、齐家规就可以构建起永不衰竭的家国情怀。‎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 刘挚,字莘老,永静东光人。嘉祜中,擢甲科,历冀州南宫令。县比不得人,俗化凋敝,其赋甚重,输绢匹折税钱五百,绵两折钱三十,民多破产。挚援例旁郡,条请裁以中价。转运使怒,将劾之。挚固请曰:“独一州六邑被此苦,决非法意,但朝廷不知耳。”遂告于朝。‎ 三司使包拯奏从其议,自是绢为钱千三百,绵七十有六。民欢呼至泣下,曰:“刘长官活我!”是时,挚与信都令李冲、清河令黄莘皆以治行闻,人称为“河朔三令”。‎ 为监察御史里行。上疏论率钱助役、官自雇人有十害,安石使张琥作十难以诘之,琥辞不为,司农曾布请为之。既作十难,且劾挚。挚明日复上疏。疏奏,安石欲窜之岭外,神宗不听,但谪监衡州盐仓,琥亦落职。先是,仓吏与纲兵奸利相市,盐中杂以伪恶,远人未尝食善盐。挚悉意核视,且储其羡以为赏,弊减什七。父老目为“学士盐”。‎ 哲宗即位,擢侍御史。又请杂用经义、诗赋取士,复贤良方正科,罢常平、免役,引朱光庭、王岩叟为言官。执宪数月,正色弹劾,多所贬黜,百僚敬惮,时人以比包拯、吕晦。(元祐)‎ 六年,拜尚书右仆射。挚性峭直,有气节,通达明锐,触机辄发,不为利怵威诱。自初辅政至为相,修严宪法,辨白邪正,专以人物处心,孤立一意,不受谒请。子弟亲戚入官,皆令赴铨部以格调选,未尝以干朝廷。与吕大防同位国家大事多决于大防惟进退士大夫实执其柄然持心少恕勇于去恶竟为朋谗奇中。‎ ‎ 绍圣初,来之邵、周秩论挚变法、弃地罪,夺职知黄州,再贬光禄卿,分司南京,蕲州居住。将行,语诸子曰:“上用章悖,吾且得罪。若悖顾国事,不迁怒百姓,但责吾曹,死无所恨。正虑意在报复,法令益峻,奈天下何!”忧形于色,无一言及迁谪意。四年,陷邢恕之谤,贬鼎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惟一子从。家人涕泣愿侍,皆不听。至数月,以疾卒,年六十八。‎ ‎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九》)‎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输绢匹折税钱五百          输:交纳 ‎  B.安石使张琥作十难以诘之    诘:责问 ‎  C.引朱光庭、王岩叟为言官    引:引导 ‎  D.未尝以干朝廷            干:求取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且得罪          不出,火且尽 ‎  B.盐中杂以伪恶      不赂者以赂者丧 ‎  C.不为利怵威诱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 D.遂告于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二项是 ‎ A.与吕大防同位国家/大事多决于大防/惟进退士大夫/实执其柄然/持心少恕/勇于去恶/竟为朋谗奇中 ‎ B.与吕大防同位/国家大事多/决于大防/惟进退士大夫实/执其柄/然持心少/恕勇于去恶竟/为朋谗奇中 ‎ C.与吕大防同位/国家大事/多决于大防/惟进退士大夫/实执其柄/然持心少恕/勇于去恶/竟为朋谗奇中 ‎ D.与吕大防同位国家/大事多/决于大防/惟进退士大夫实/执其柄然/持心少恕/勇于去恶/竟为朋谗奇中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挚担任冀州南宫县令时,设法减轻了百姓税负。他与信都县令李冲、清河县令黄莘都以治绩德行著名,人们称他们为“河朔三令”。‎ ‎ B.‎ 刘挚监衡州盐仓期间,大力进行整顿,惩治售假的不法之徒,对待售之盐全部进行检查验收,使原先的弊端减少了十分之七。‎ ‎ C.刘挚升任侍御史,提出了选拔人才的建议。执法几个月,严正弹劾,贬退了许多官员,百官敬畏,当时人们把刘挚比作包拯、吕晦。‎ ‎ D.刘挚曾与吕大防同时为官,只有进用或斥退士大夫,才实握其权。但内心不够宽恕,勇于除去邪恶,终因得罪人而遭意外陷害。‎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挚固请曰:“独一州六邑被此苦,决非法意,但朝廷不知耳。”(5分)‎ ‎ ‎ ‎  (2)疏奏,安石欲窜之岭外,神宗不听,但谪监衡州盐仓,琥亦落职。(5分)‎ ‎ 14.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减 字 木 兰 花 宋 吕本中 ‎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树下。此夜江边。月暗长堤柳暗船。‎ 故人何处。带我离愁江外去。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去年。‎ ‎⑴请简析词上片最后一句中两个“暗”字的表达效果。(4分)‎ ‎⑵赏析词的最后两句(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2)庄子在《逍遥游》中称赞宋荣子能够坦然地面对世人的赞誉与非议时用了这样的句子:“           ,      。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表现古代英雄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 五、(12分)‎ ‎16.下列标序号的句子,是从文段中画横线的地方抽出的,请复归语段原位。只填序号。(4分)‎ ‎ ①都化作宝贵的体验记入它的收入栏中   ②一个自我到世界上去奋斗,去追求 ‎ ③只有收入,没有支出  ④一个自我含着宁静的微笑 心灵是一本奇特的账簿, A  ,人生的一切痛苦和欢乐, B  。是的,连痛苦也是一种收入。人仿佛有了两个自我, C  ,也许凯旋,也许败归, D  ,把这遍体汗水和血迹的哭着笑着的自我迎回家来,把丰厚的战利品指给他看,连败归者也有一份。‎ A      B     C    D             ‎ ‎17.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能源纸”下定义,不超过50字。(4分)‎ 一张长宽不过‎15厘米、厚度不到‎1毫米的“纸”,电容可以达到1法拉,可媲美目前市场上的超级电容器。这就是瑞典林雪平大学有机电子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与丹麦和美国同行合作开发出的新材料——储能能力出众的“能源纸”,其由纳米纤维素和导电聚合物制成,可反复充电数百次,每次充电只需要几秒钟。‎ ‎18.下面是某人发给朋友的一则手机短信中的部分内容,有几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其中的四处并加以修改。(4分)‎ 我于昨晚得知家母重病住院、急需手术、资金不足的消息,甚为挂念。现承蒙xxx捎去5000元,以尽绵薄之力,请务必领受;他日抽闲我定当莅临医院探望。祝愿老人家病体早日康复!‎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苦 瓜 况 味 秦勇 ‎①不知何时起,城里的人一到周末便往郊外跑,吃一顿刚采回的蔬菜、池塘里的清水鱼。若是到立夏,农家小院里、地坝边、菜地里,几根木棍或竹竿搭成的篱笆,绿油油地挂满了瓜果。除丝瓜、黄瓜外,不时会看到一根一根青翠欲滴的苦瓜,掩映在篱笆墙的绿荫里。‎ ‎②那苦瓜,翠翠的,沾着露水,泛着绿光,但它不像丝瓜那样光滑,周身疙疙瘩瘩,隆起许多卵形的凹凸小包,像癞蛤蟆其貌不扬。从藤上摘下几根鲜嫩的苦瓜,腌上一盘,夹上一筷子,嚼上一小口,脆脆的,苦苦的,但又夹着一丝甘甜、一缕清香,回味无穷。‎ ‎③记得这苦瓜并非本地的农作物,它应属于亚洲热带地区的植物,算是“外来菜”‎ ‎。农村的孩子,总是喜欢吃甜的,山里的刺果、桑葚、地菇,特别是甘蔗,甜得让人馋嘴。所以,读中学前都没有吃过苦瓜,后来,村子里的青壮年陆续到广东去打工,挣了钱,逐渐富起来,从外地带回一沓沓钞票,也带回苦瓜的种子,洒在房前屋后的菜地上,寒去暑来,苦瓜也就像那“知青”,落地农村了。‎ ‎④苦瓜成熟的季节,和朋友一起去喝夜酒,要么我请客,要么朋友请客,总是离不开一个菜——凉拌苦瓜,并且要特别给老板交代:“一定要生拌,不能焯水哈,整麻辣点!”凉拌苦瓜,要鲜瓜生拌,老了不行,放久了不行;要现腌现吃,太熟不行,味浅不行,还得配上一盘用花椒粉、胡椒粉、辣椒面、味精、盐巴等味料配制的“干麻辣”,吃上一盘再一盘,让人大快朵颐。‎ ‎⑤有几家夜市很有名气,例如川江号子、田三嫂、藩寻味、泉潭屿、鱼老大、何大姐……这些夜市或在滨江路,或在闹市区,或在广场旁,或在路边小巷,有的以活色生香的凉拌菜出名,有的以清淡可口的菜豆花出名,有的以香辣细嫩的烤鱼出名,有的以清醇新鲜的生啤酒出名,各有一群粉丝,各有独特的味道。夜幕降临,新月初升,这些夜市已是人头汹涌,觥筹交错,欢声笑语此起彼落,不亦乐乎。热闹到凌晨一两点方才打烊收摊,夜的喧嚣才得以宁静。‎ ‎⑥城小,时间一长,这些店老板见到我,就知道我喜欢点那生拌苦瓜,不用再提醒,老板就会给拌菜的服务员吼两声:“生拌,不焯水,麻辣味!”我会心一笑,感受着小城人那少有的默契和温馨。于是开心地喝起酒来,偶尔也是折腾到凌晨,其他的顾客都已散去,酒瘾未尽的朋友喊一声再开一瓶啤酒,坐在板凳上不住耷头打瞌睡的老板倏地跑过来,笑眯眯地询问:“老师,还要点儿啥子?”‎ ‎⑦那一刻,我感受那老板多像一根苦瓜,天天熬到深夜,以菜为生,解人之馋,那么苦,那么累,仍满脸笑容,不把自己的苦感染给客人。苦瓜也是,以己之躯,为人之餐,或清炒鸡蛋,或爆炒肉丝,或炖排骨,不论与什么食材同炒同煮,总是独揽苦味,“不传己苦与他物”,真是“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叫它“君子菜”,也算名副其实。其实,生活中有着苦瓜情怀的人很多,我曾阅读肖复兴的散文《苦瓜》,当读到“母亲再也不能为我亲手到厨房去将青嫩的苦瓜切成丝,再掂起炒锅亲手将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心里总是一阵酸楚。母亲,怕是人世间最苦最苦的“瓜”了。‎ ‎⑧‎ 有一次,我在下班的路上,遇见一个挑着篮子卖菜的婆婆,她佝偻着身子,蹒跚地走着,篮里还有几个被人挑剩的苦瓜,表皮已蔫了,我叫住老人,买下了剩余的苦瓜。有一根很老了,一半已褪成红褐色。我打算拿回家掏出籽来,来年春天种在阳台的花盆里,说不定会吃上自己种的苦瓜。回到家,用刀剖开苦瓜,里面露出殷红的瓜瓤和瓜子,真叫人惊奇,捏几颗放进嘴里,抿了抿,舌尖一丝淡淡的酸甜。看来,这一生清苦、外表平平的苦瓜,貌癞而不悲,才美而不露,静静地咀嚼苦的寂寞,不以苦悲,却以苦留香,瓜熟蒂落,便是苦尽甘来时。‎ ‎⑨苦瓜是最苦的,也是最有味的。‎ ‎ (选自《散文选刊》原创版,有删改)‎ ‎19.简析文章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0.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分)‎ ‎①但它不像丝瓜那样光滑,周身疙疙瘩瘩,隆起许多卵形的凹凸小包,像癞蛤蟆其貌不扬。‎ ‎②坐在板凳上不住耷头打瞌睡的老板倏地跑过来,笑眯眯地询问:“老师,还要点儿啥子?”‎ ‎21.作者为什么说“母亲,怕是人世间最苦最苦的‘瓜’了”?请简要分析。(4分)‎ ‎22.本文标题为“苦瓜的况味”,从文中你读出了哪些“况味”,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一谈。(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答案】D(3分)‎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答案】D(3分)‎ 试题分析:“折服”指信服,心服,使人从心里屈服或服从;“倾倒”有使人倾心、爱慕之意,结合语境,应用“倾倒”。“逐渐”指渐渐;“逐步”指一步一步地,文中应用“逐渐”。“关心”,(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关注”指关心重视,用眼睛去看某人、某事,用实际行动去或用心去对待某人、某事,用“关注”更合意境。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学优高考网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答案】C(3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连贯。正确解答这类题目可以从如下角度思考:前后话题的一致性,陈述角度的一致性,内容前后的照应性,句式结构的一致性,顺序的合理性,意境的谐调性等。本题由上文“然而”可知,此处所填内容应与上文构成转折,再结合下文来看,下文写了人们由不重视对牡丹的研究到重视对牡丹的研究,弄清楚了牡丹的“家世”,但却发现野生牡丹已濒于灭绝,由此可判断出需要排序的句子应先说牡丹的“身世”,再说牡丹的“委屈和殇痛”,据此可排除AD,B项中⑤③不衔接,可排除。‎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答案】A(3分)‎ 试题分析:A“风生水起”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使用正确。B无声无臭:比喻没有名声,默默无闻,或不产生影响。此处望文生义。C.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不合语境。D.脱颖而出: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只用于人。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其测试重点是:一感情色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做好这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②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③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④弄清所用的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答案】C(3分)‎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9分)‎ ‎6.D(A偷换概念“将对国的情意”应为“将对家的情意”;B表述范围不当,“是共产党人的生动写照”应为“是共产党人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C是“伟岸人格承接伟大担当”)‎ ‎7.D(A表达出民族存亡,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这样一种担当精神;B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等;C表达的国家危难之际,理应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的家国情怀;D只是抒发荣归故里的自豪)‎ ‎8.B(A应是“中国人的”,“是生命自觉或家教传承”中“或”应为“和”字;C因果倒置;D表述绝对化) ‎ 三、(12分)‎ ‎9.C(引:引荐)‎ ‎10.A(B上句中的“以”介词,可译为“用”;下句中的“以”介词,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C上句中的“为”,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下句中的“为”介词,可译为“替、给”。D上下句中的两个“且”均作副词,可以译为“将要”; D上句中的“于”,表示对象,可译为“向”;下句中的“于”表比较,可译为“比”。)‎ ‎11.C ‎12.B(说“惩治售假的不法之徒”与文意不符,属于无中生有)‎ 四、(16分)‎ ‎13.(1)刘挚坚决请求说:“唯独这一州六县遭受此种苦害,(这)决不是法规的本意,只是朝廷不知道罢了。”(5分。重点词语“固”、“被”、“法”“但”各1分,补出省略成分“这”1分)‎ ‎(2)奏疏上奏,王安石打算把刘挚流放到岭外,神宗不同意,只是把他贬为监管衡州盐仓,张琥也被罢官。(5分。重点词语“窜”、“谪”、“不听”、“落”每个1分,“窜之岭外”句式1分)‎ 参考译文:‎ ‎ 刘挚字莘老,永静东光人。嘉祜年中,高中进士甲科,受职冀州南宫县令。该县几任县令不称职,风俗教化凋敝,百姓赋税很重,缴纳一匹绢折合税钱五百文,每两绵只折钱三十文,百姓多破产。刘挚援引附近郡县之例,上书请求按中等价格折合。转运使生怒,打算弹劾他。刘挚坚决请求说:“唯独这一州六县遭受此种苦害,这决不是法规的本意,只是朝廷不知道罢了。”于是向朝廷报告。三司使包拯奏请同意刘挚的意见,从此绢一匹为钱一千三百,绵一两为钱七十六。百姓欢呼至于泪下,说:“是刘长官救活了我们! ”当时,刘挚与信都县令李冲、清河县令黄莘都以治绩德行著名,人们称他们为“河朔三令”。‎ ‎ 任监察御史里行。上疏论述官府推行的雇役制度有十种害处。王安石指使张琥针对刘挚的上疏作《十难》逐点反驳,张琥辞谢不作,司农曾布请求撰写。《十难》写好后,又弹劾刘挚。刘挚第二天再次上奏疏。奏疏上奏,王安石打算把刘挚流放到岭外,神宗不同意,只是贬为监管衡州盐仓,张琥也被罢官。此前,管理衡州盐仓的小吏与运盐的兵士相勾结,非法求利,在盐中掺杂假劣物质,边远地区的人从没有吃到好盐。刘挚到任后全部进行了检查验收,且把在运输、保管过程中积攒下的零头作为相关赏金,原先的弊端减少了十分之七。父老乡亲把它看成为“学士盐”。‎ ‎ 哲宗即位,升任侍御史。又请求国家科举考试综合采用经义、诗赋来选拔人才,恢复贤良方正科,废除常平、免役法,推举朱光庭、王岩叟担任谏官。在任执法几个月,严正弹劾,贬退了许多官员,百官敬畏,当时人们把刘挚比作包拯、吕晦。元祐六年(1091),升迁为尚书右仆射。刘挚性情严峻刚直,有气节,通达明锐,反应快捷,不怕威胁利诱。从最初任职到担任宰相,修整严格宪章法令,辨别邪恶正直,专意留心选拔人物,坚持独立的见解,不接受拜谒请托。自己的子弟亲戚做官,全都让他们到吏部按标准调选,从没有因此求取朝廷。与吕大防同时在位,国家大事,多由吕大防决定,只有进用斥退士大夫,才实握其权。但因他坚持原则,不能宽恕,勇于除去邪恶,最后遭到朋党谗言而出人意外地被中伤。‎ ‎ 绍圣初年,来之邵、周秩列举刘挚变法、弃地罪状,刘挚被削职知黄州,再贬为光禄卿,分掌南京,勒令居住在蕲州。他将要出发,对儿子们说:“皇帝任用章惇,我又获罪。如果章惇执掌国家大权,不迁怒于百姓,只责斥我们这些人,我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只是担心他意在报复,法令更加严峻,天下人又怎么能够承受! ”忧形于色,没有一句话涉及到降官贬谪的意思。绍圣四年(1097),被邢恕诽谤陷害,贬为鼎州团练副使,勒令在新州居住。只有一个儿子跟随。家人哭泣希望陪伴,都没有允许。到新州后几个月,因病去世,终年六十八岁。‎ ‎14.⑴两个“暗”字,描绘了一幅“淡云遮月,长堤上柳枝繁荫,遮蔽了停泊在堤畔的远行之船”的画面,(2分)抒写了作者江边送别的怅惘之情。(2分)‎ ‎⑵末两句作者虚实结合,立足眼前,想象到来年的今夜,会再到月下花前,重现今夜送别的情景;(2分)同时,此二句以景结情,抒发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1分)而“去年”“今年”“来岁”的循环往复,更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1分)‎ 五、(12分)‎ ‎16.③①②④(填对一处得1分,共4分)‎ ‎17.“能源纸”是一种由纳米纤维素和导电聚合物制成、可反复充电且充电时间短、储能能力出众、形状像纸的新材料。(4分,“新材料”的四个定语各1分,答成“‘能源纸’是……超级电容器”扣1分)‎ ‎18.①“家母”改为“令堂”(或“令慈”);②“资金”改为“费用”;③“承蒙”改为“拜托”(或“劳驾”);④“领受”改为“收下”;⑤“莅临”改为“前往”。(4分,选出并改对一处得1分,改对四处即可,共4分)‎ 六、(18分)‎ ‎19【答案】(4分)承接上文“喝夜酒”,描写出各家夜市的特色和热闹红火,(2分)反衬出夜市老板经营的用心和辛苦劳累,为下文写夜市老板的苦瓜情怀做铺垫。(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解答时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思考。文章第五段从内容上看,写了各个夜市的特色和夜市的热闹景象,足见夜市老板经营用心;而且说“热闹到凌晨一两点方才打烊收摊”,足见夜市老板的辛苦。从结构上看,本题所考查段落在文章中间,结构上的作用一般为承上启下,从上文看,作者写自己有与朋友“喝夜酒”习惯,接下来写夜市的情景,顺理成章;而夜市老板的辛苦也为后文揭示夜市老板的“苦瓜情怀”做了铺垫。‎ ‎20【答案】(4分)①运用对比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苦瓜外表的丑陋,反衬了下文苦瓜味道的清香甘甜回味无穷。(2分)‎ ‎②运用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出老板的劳累、辛苦和服务周到、热情。(2分)‎ ‎(意思对即可。)‎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语言的鉴赏。解答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语言表达上,是否运用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表现了什么主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等。句①从手法上看“不像丝瓜那样光滑”把苦瓜与丝瓜进行对比,“像癞蛤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从内容上看写出了苦瓜外表的样子丑陋,联系下文可知,反衬了苦瓜的味道。句②“打瞌睡……笑眯眯”运用了神态描写,“耷头……倏地跑过来”运用了动作描写,“老师,还要点儿啥子”属于语言描写,可以看出老板已然很累,但面对顾客的要求仍然有求必应。‎ ‎21【答案】(4分)苦瓜总是独揽苦味,“不传己苦与他物”;(1分)母亲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孩子和家人,为了他们,母亲独自承担了生活中所有的苦,而从不言苦,“自苦不以苦人”,所以作者说母亲是人世间最苦最苦的“瓜”。(3分)‎ ‎22【答案】(6分)①应学习苦瓜,快速适应环境,落地生根。苦瓜本是“外来菜”,但适应性强,能够很快在陌生的环境里生根发芽结果。‎ ‎②应学习苦瓜注重内在,努力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苦瓜虽外表丑陋,但味道苦中有甘甜,清香而令人回味。‎ ‎③学会奉献,做一个有苦瓜情怀的人。苦瓜以己之躯总是独揽苦味,不传己苦与他物,自苦不以苦人,做人也应如此。‎ ‎④谦逊、豁达,耐得住寂寞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苦瓜一生清苦,貌癞而不悲,才美而不露,静静地咀嚼苦的寂寞,最终以苦留香,瓜熟蒂落,苦尽甘来。‎ ‎(每点2分,总述1分,分析1分,答出三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探究题,从文章标题入手考查对文章主旨及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解答时需通读全文,仔细分析文中写了苦瓜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与现实相结合可以对照人的哪些特点,然后再总结,就可以得到答案了。如,文中第二段写苦瓜貌丑而味道令人回味,可总结出人应注重的“内在美”;第三段写苦瓜是“外来菜”,可总结出人应学会适应环境;第七段写到了“苦瓜情怀”,可总结出人应有“苦瓜情怀”;第八段写到了苦瓜“以苦留香,瓜熟蒂落,便是苦尽甘来时”,可总结出人应耐得住寂寞等。‎ 七、(60分)‎ ‎23【参考例文】‎ 改变自己 社会变化万千,要想跟上社会的脚步,就需要进行适当的改变,以便更好的和社会融合在一起。‎ ‎“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社会包罗万象,周围的环境一旦形成就很难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所以我们应该去试着改变自己。一位老者曾对自己的弟子说他拥有移山的本事,只要说“山过来”,山就会自己过来,于是他当着弟子们的面对前面的山说“山过来”,但是山却丝毫未动,对此老者并没有显得很尴尬,他说道:“既然山不会过来,那么我们就向它靠近吧。”环境不会因一个人而改变,所以你要努力适应。托尔斯泰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行动者,一种是观望着。很多人都想着要改变世界,却从未想过改变自己。”然而,改变自己,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所以才会存在妒忌和看不惯,但是我们无法让别人改变他的缺点和优点,所以我们要改变自己,让自己学会欣赏和包容。一位老师总是抱怨班上有很多调皮的孩子上课不听讲,屡教不改,很是苦恼,她经常想尽办法要改变那些调皮的孩子。这时另一个老师说:“孩子们不听课也许是老师口才不好,讲课的魅力不够大,所以孩子们对老师的课兴趣不浓。好好改变一下自己吧。”于是这位老师开始努力改变自己,改变上课的形式,很快孩子们不再调皮了。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地球不会因一个人而转,当一根手指指向别人的时候,其他四根手指都指向自己,就算错的不是自己,那也应该检讨为什么别人会那么对我,从而学会包容欣赏。‎ 蜡梅开放在寒冬,正因为它改变了自己,让自己变得坚强,才接受了寒冬的考验,使自己能够在百花凋零之时展示风采。人又何尝不是呢?一个人只有改变自己,才会走出阴霾,让自己成为一道独一无二的靓丽的风景线。世界不会因我们而改变,环境不会主动适应我们,只有我们去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才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天气的恶劣,但我们能改变自己的心情;虽然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生命的长短,但是我们能改变自己生命的价值。有些事情无法改变,但是我们能改变自己。下定决心改变自己吧,我们将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解析】‎ 试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本题所给材料的关键句是老人的话“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其中“穿上鞋子”指的是从自身改变,而“给全世界铺上地毯”则是指改变环境,“容易做到”也就是说改变自己容易做到,据此可得出此则材料的寓意为: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世界)更容易。考生可依此确定自己的作文立意。另外从整则材料看,青年人总是抱怨,而老人给出建议中不管是穿鞋子还是铺地毯都是行动,由此还可以谈一谈与其抱怨不如行动。学优高考网 立意参考:改变自己;从自身做起;抱怨不如行动;调整心态,努力行动等。‎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