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庄子•逍遥游》中,点明列子虽能御风而行,但仍然达不到逍遥游境界的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杜牧《阿房宫赋》中,开篇以夸张手法,用“ ______ , ______ ”两句写出阿房宫占地面之广和建筑之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想宋武帝刘裕挥戈北伐,收复失地的威猛气势,以“ ______ , ______ ”两句表现出刘裕的英雄气概。 【答案】【小题1】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小题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小题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解析】故答案为: (1)此虽免乎行 犹有所待者也(重点字:犹) (2)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重点字:覆) (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重点字:戈) 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逍遥游》中的名句辑录: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4)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5)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早秋山中作① 王维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蓠。 岂厌尚平②婚嫁早,却嫌陶令③去官迟。 草间蛩④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注]①这首诗疑作于王维四十多岁的时候,他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②尚平:字子平,东汉人。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③陶令:陶渊明。④蛩:蟋蟀。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首句“无才不敢累明时”,是自谦的说法,王维年纪轻轻就名满天下,不是真的无才。此句笔法微婉,旨趣却很明白。 B.颔联两句用了两个典故,表明诗人与尚子平、陶渊明一样意欲归隐山林的思想,而且归隐之心非常迫切。 C.尾联两句写诗人隐居山中,门庭冷落,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每天在林中散步,独与白云相伴,如闲云野鹤一般,充满幽居的情趣。 D.全诗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描写景物和传情达意,如反语、用典、比喻等。全诗语言含蓄,意味悠长。 诗歌颈联常为人称道,请结合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情感等,对颈联进行简要赏析。 【答案】【小题1】D 【小题2】 【解析】(1)D.“如反语、用典、比喻等”错误,诗句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 (2)颈联“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是典型的景物描写的诗句。考生赏析这样的诗句,可以从形式与内容两个层面进行。本诗是律诗,律诗的中间两联必是对仗的,这是形式上的鉴赏点。颈联中的景物描写必然与诗人的感官感受有关,这就可以从各种感觉的角度来赏析诗句的描写手法。更重要的是,诗人不会为写景而写景,必然于一切景语中蕴含着情语,而这一点考生可以结合整首诗所要表达的隐逸情怀来作深度解读。 答案: (1)D (2)①颈联符合律诗对仗的要求,“草间”对“山里”,“蛩响”对“蝉声”,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富于音乐美。②颈联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临秋的蟋蟀响急,薄暮的寒蝉声悲,照应题目,写出了早秋山中的安静空寂,给人一种 萧索落寞的感受。③情景交融,临秋的蟋蟀响急,薄暮的寒蝉声悲,是景语,也是情语,映衬岀作者的迟暮感。 白话译文: 没有才能不能辜负圣明时代,思念回东溪守着竹篱故居。不厌弃尚平尽早了却儿女婚嫁,却嫌恨陶潜辞官归隐年岁已迟。逢临秋季草堂边蟋蟀叫得更急,时近黄昏深山里蝉鸣徒增悲意。柴门前寂寞冷清车马不到,空林中我独自与白云相依。 诗歌赏析: 此诗首句谦词反语出之,诗人不是真的无才,而是对时事有所不满。颔联用了两个典故,出句用的是东汉尚平之典,汉建武中,尚平子女婚嫁已毕,遂不问家事出游名山大川,后不知所终;对句是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而去的故事。这两个典故,表明诗人与尚平、渊明一样的意欲归隐山林的思想,而且归隐之心非常迫切。颈联是从山野间的昆虫的声音,也就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早秋寒凉萧瑟的特点。蟋蟀和秋蝉的凄苦音响,预示着一个寥落季节的来临,予人一种萧索落寞的秋季感受。临秋的蟋蟀响急,薄暮的寒蝉声悲,是景语,也是情语,映衬出作者的迟暮感。最后二句写诗人隐居山中,门庭冷落,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此诗主要申明作者自己无心世事,向往隐逸生活,抒发了一个隐士的情怀。 (1)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情感与技法的理解,综合性较高。考生可在整体理解诗歌主题的基础上,逐联细读,然后对照各个选项,辨析其中鉴赏的错误点,如意象含义解读错误、技法解说错误、语言风格赏析错误、思想情感把握错误等。 (2)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关键语句的理解与赏析,考生可从技巧与情感两个层面展开鉴赏,注意分析时要结合具体的内容来展开,切忌笼统答题。 考生对于一首诗歌往往有一定的见解和感悟,但是一旦述诸语言,学生的思维却大打折扣,写出的鉴赏文字缺乏逻辑性、条理性,不能准确地运用有关的诗歌鉴赏术语,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从阅卷效果来看,阅卷教师也往往喜欢那些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的答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分点答题,点后例证,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诗歌鉴赏方法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 2 .就诗论诗,不枝不蔓,强调对诗歌本身的理解,答题时一般无需引经据典,泛泛而谈。 3.适当运用鉴赏术语,如“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以我观物,万物皆著我之色彩”“言有尽而意无穷”等鉴赏术语,使答案显得更技高一筹。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日前,随着《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持续刷屏,使得一批沉睡了千百年的文物一夜爆红,被千千万万网友所熟知。在博物馆里,这些文物乏人问津、日渐蒙尘;化身“戏精”,则分分钟晋身为“网红”, 借助“戏精”人设,文物们混了个脸熟,但它们在本质上并不是 的谐星,而是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艺术价值挑大梁演正剧的“严肃艺术家”。 文物除了记载着古代的家国大事之外,还记载着古人的日常生活。在“文物戏精大会”里露脸的文物,就相当于一扇时空大门。打开这扇大门,我们就可以走进古人 的日常生活。古人尤其是古代文人把哲学思想、文化审美、精神情感都融汇于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之中,把生活艺术化、美学化,形成充满哲学内涵、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的东方生活方式。如果观者具备足够的文化素养,就可以经由这一件件文物之门,走进那个令人 的历史时空。 一场“文物戏精大会”激起千千万万人对文物的兴趣。然而,在“混个脸熟”之后,还要继续探索新的方法和模式,使人们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脉络、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日前,随着《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持续刷屏,使得一批沉睡了千百年的文物一夜爆红,被千千万万网友熟知 B.日前,《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持续刷屏,一批沉睡了千百年的文物一夜爆红,被千千万万网友所熟知 C.日前,随着《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持续刷屏,一批沉睡了千百年的文物一夜爆红,被千千万万网友熟知 D.日前,《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持续刷屏,使得一批沉睡了千百年的文物一夜爆红,被千千万万网友所熟知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路人皆知巧舌如簧色彩斑斓心旷神怡 B.家喻户晓巧舌如簧色彩缤纷心驰神往 C.路人皆知插科打诨色彩缤纷心旷神怡 D.家喻户晓插科打诨色彩斑斓心驰神往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因为,要说营养价值,谐剧还是比不上正剧。 B.毕竟,谐剧虽然欢乐有趣,但要说营养价值,还得是正剧。 C.所以,谐剧虽然欢乐有趣,但要说营养价值,还得是正剧。 D.最终,要说营养价值,谐剧还是比不上正剧。 【答案】【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解析】(1)“《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持续刷屏”残缺介词,造成偷换主语,应:随着《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持续刷屏,排除BD;A.“使得一批沉睡了千百年的文物一夜爆红”滥用介词造成偷换主语,删去“使得”。 (2)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贬义。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此处指都知道,故:家喻户晓,排除AC。 巧舌如簧: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含贬义。插科打诨:戏曲演出中穿插一些滑稽的动作和谈话,引人发笑。此处指引人发笑的谐星,故:插科打诨,排除B。 色彩斑斓:形容色彩灿烂的样子或形容生活或文学作品等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色彩缤纷:有许多颜色在一起,十分美丽。 心旷神怡:心情愉快,精神舒畅。心驰神往:形容非常向往。 (3)第一段提出“文物们混了个脸熟,但它们在本质上并不是插科打诨的谐星,而是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艺术价值挑大梁演正剧的‘严肃艺术家’”,应照应开头,解释“还要继续探索新的方法和模式,使人们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脉络、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原因,终归是谐剧虽然欢乐有趣,但要说营养价值,还得是正剧,排除ACD。 答案:(1)C。 (2)D。 (3)B。 (1)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 (2)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3)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 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 好友刘勇获全国物理竟赛一等奖,夏军给他发了一条信息表示祝贺,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够恰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刘勇,获悉你获得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这个好消息,觉得你真的特別幸运!我已在家为你准备了庆祝仪式,希望你能莅临,最后,敬祝你学业进步!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 【答案】“获悉”改为“听到” “幸运”改为“优秀 “仪式”改为“活动”; “莅临”改为“前来”; 敬祝”改为“祝愿”; 【解析】(1)“获悉”是书面语,不适合用在短信中,应改为“听到”; (2)“幸运”是指获奖靠的是运气,不得体,应改为“优秀”; (3)“仪式”大词小用,适用于比较重大活动中,不适用于朋友间举行庆祝活动,这里应改为“活动”; (4)“莅临”属于敬辞,不适用于平辈朋友之间,应改为“前来”; (5)“敬祝”属于敬辞,不适用于平辈朋友之间,应改为“祝愿”; 答案: (1)“获悉”改为“听到”; (2)“幸运”改为“优秀”; (3)“仪式”改为“活动”; (4)“莅临”改为“前来”; (5 )“敬祝”改为“祝愿”(或“祝”); 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中得体这个考点。语言表达得体是我们在日常交际中需要学习的,此考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词语得体,主要指词语的运用要适合语境要求的范围、程度、感情色彩等,还有词语音节和谐协调等要求;语体适合,即要符合书面语和谈话语体;语气恰当,不单指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还侧重根据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不同身份、辈分、地位、文化修养,而使用的上对下、下对上、平辈间的说话的语气。 1. 《红楼梦》中用一首《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解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对贾宝似贬实褒的刻画。请你结合对《红楼梦》的阅读,写一段文字阐明你对其中一句的理解。要求:观点鲜明,语句通顺字数100~150之间。 答:______。 【答案】“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表面上是嘲笑贾宝玉徒有其表,实质上是对他不随俗的赞美和褒扬。例如他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根有据的议论,他拟的那些匠额和对联,使包括贾政在内的所有在场的人都相形见绌。他只是不愿读那些“圣贤”的说教和一文不值的科举时文而已,而非“腹内原来草莽”。 【解析】这一具体的内容表面上是对贾宝玉图右旗表的一种嘲笑与讽刺,实际上突出贾宝玉不屈服于礼俗,选取自我个性的一种颂扬与礼赞,表现出贾宝玉的一种个性特征,以及人生情怀凸显出在封建社会中的一种价值与理念,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内在行为,考生可以结合这些角度,从不同的,内容方面进行表达,同时还要符合原著的相关要义。 答案: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表面上是嘲笑贾宝玉徒有其表,实质上是对他不随俗的赞美和褒扬。例如他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根有据的议论,他拟的那些匠额和对联,使包括贾政在内的所有在场的人都相形见绌。他只是不愿读那些“圣贤”的说教和一文不值的科举时文而已,而非“腹内原来草莽”。 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经过无数诗人的提炼、加工和创造,拥有众多的诗意盎然的词语。这些词语除了本身原来的意义之外,还带着使之诗化的各种感情和韵味。这种种感情和韵味,我称之为情韵义。情韵义是对宣示义的修饰。 词语的情韵是由于这些词语在诗中多次运用而附着上去的。凡是熟悉古典诗歌的读者,一见到这类词语,就会联想起一连串有关的诗句。这些诗句连同他们各自的感情和韵味一起现出来,使词语的意义变得丰富起来。而这种种丰富的情韵义,往往难以用训诂的方法予以解释,也是一般词典中难以包含的。 例如“白日”,除了指太阳以外还带着一种特殊的情韵。曹植说“惊风飘白日”(《箜篌引》);左思说“皓天舒白日”(《咏史》其五);鲍照说“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学刘公幹体》其五);李商隐说“白日当天三月半”(《无题》)。“白日”这个词有一种光芒万丈的气象,用白形容太阳的光亮,给人以灿烂辉煌的联想。盛唐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开头的“白日”二字和诗里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正相吻合。这首诗所写的景色是日落黄昏时的景色,但丝毫也没有黄昏时分的萧瑟、暗淡和朦胧,而是给人以辉煌灿烂的感觉。诗里激荡着对于光明的留恋和追求,是那一轮当空四照无比辉煌的“白日”,渐渐地隐没于山后了,所以要“更上一层楼”,追上那将要隐去的白日,追回那光辉壮丽的时光。此中的意味是何等深长! 但是在使用这类富有情韵义的词语时,也需要加以创新,使它们不至于成为陈词滥调;要以充沛的思想感情来驾驭它们。正如章学诚所说:“譬彼禽鸟,志识其身,文辞其羽翼也。有大鹏千里之身,而后可以运垂天之翼;鴳雀假雕鹗之翼,势未举而先踬也,况鹏翼乎!故修辞不忌夫暂假,而贵有载辞之志识,与己力之能胜而已矣。”(《文史通义》内篇四《说林》,嘉业堂本《章氏遗书》卷四)例如,“丁香结”喻指心中郁结的忧愁,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珣《河传》:“愁肠岂异丁香结?因离别,故国音书绝。”牛峤《感恩多》:“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李璟《摊破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都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丁香结”的。但也有从另外的角度下笔的,陆龟蒙《丁香》:“江上悠悠人不问,十年云外醉中身。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解却丁香结”就是使丁香的花苞开放,丁香花一开,春意才更热闹而浓郁。这首诗运用富有情韵的词语,而用法有所创新,使人觉得十分新鲜。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凡是熟悉古典诗歌的读者,只要见到古典诗歌中的词语就会联想到有关的诗句,从而感悟到诗歌的情韵义。 B.情韵义是对宣示义的修饰,是相对于工具书中直接罗列出来的意义而言的,是工具书中难以包含的意义。 C.曹植、左思、鲍照、李商隐的诗句中的“白日”,除了指太阳本身这个含义外,还带有一种灿烂辉煌的情韵。 D.李商隐的《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中的“丁香结”并不是真的指丁香的结,而是代指一种忧愁。 下列对原文的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先提出关于情韵义的论题,接着解释情韵义这个概念的含义然后逐步进行论证。 B.第三段举例论证词语的情韵义,列举了大量的例子,详细剖析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C.第四段引用章学诚有关修辞的言论,论证要用充沛的思想感情来驾驭情韵义的观点。 D.文章以李商隐《代赠》等诗词中的相关内容,从反面论证情韵义需要加以创新的观点。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丝毫也没有黄昏时分的萧瑟、暗淡和朦胧,而是激荡着一种对于光明的留恋和追求。 B.富有情韵义的词语都会成为陈词滥调,所以使用富有情韵义的词语时,要以充沛的思想感情来驾驭它们,需要加以创新。 C.李珣《河传》、牛峤《感恩多》、李璟《摊破浣溪沙》、陆龟蒙《丁香》四首诗词中有关“丁香结”的情韵义完全不同。 D.无论是“白日”还是“丁香结”,都属于名词这说明古典诗词中,容易产生情韵义的词语都是名词。 【答案】【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A 【解析】(1)A.扩大了范围,原文第一段为“凡是熟悉古典诗歌的读者,一见到这类词语”,这类词语是指具有情韵义的词语,而不是所有古典诗歌中的词语。 (2)D.“从反面论证情韵义需要加以创新的观点”错,应是从正面论证。 (3)B.“富有情韵义的词语都会成为陈词滥调”表述绝对化,原文第四段为“但是在使用这类富有情韵义的词语时,也需要加以创新,使它们不至于成为陈词滥调;要以充沛的思想感情来驾驭它们”;C.“完全不同”错,前三处的情韵义相同;D .“容易产生情韵义的词语都是名词”理解过于武断,以偏概全,文中列举的都是名词,但不能推论出“容易产生情韵义的词语都是名词”。 答案: (1)A (2)D (3)A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号称“史上最拥挤春节档”,却成了各家片方史上最焦虑春节档。大年初二( 2月6日),电影才刚刚上映一天,春节档的所有影片就齐齐在网上出了资源。不是枪版,而是高清版。有人在朋友圈和微博上以“一元一部三元打包”的价格叫卖。今年的泄露是全方位的,所有的春节档影片都流出了高清版,这让片方措手不及。因为影片像从原文件拷贝出来,这样的集体泄露显得可疑,有业内人士将其称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大泄露事故”。 各家片方基本都在“焦头烂额”中度过,专业的检测机构在春节期间尚在放假,目前也只能依靠反盗版的第三方公司 24小时监控删稿。但已经流向网络的影片资源,尤其是网盘链接层出不穷,有片方已经表示删到“没脾气”。 到大年初五( 2月9日),全天的观影人次已经下降到1905万人次,比去年同日下降了将近100万人。2月10日,国家版权局发布声明,表示将严厉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保护优秀国产电影,对严重的侵权盗版分子,将移交公安部门采取刑事手段予以严厉打击。 《流浪地球》《飞驰人生》等片方都表示,目前主要精力还在删链接这一块,后续的追责要等到春节过后。 今年2月2日,国家版权局发布了《2019年度第一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该名单包含大年初一上映的《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新喜剧之王》《小猪佩奇过大年》等8部贺岁片。要求各地版权行政执法监管部门应当对本地区主要网络服务商发出版权预警提示,加大版权监测监管力度。对于未经授权通过信息网络非法传播版权保护预警重点作品的,应当依法从严从快予以查处。 (摘编自澎湃新闻2019-02-10) 材料二 根据国家电影局的初步统计,今年春节假期,电影票房达到 58亿元,已超去年同期。尽管春节档电影的票房表现不俗,但对于电影制作方来说,猖獗的盗版,仍然给他们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根据对盗版链接的监测,这些小网站多为三无未备案网站,并且 70%的网络服务器设在境外,这也给执法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中国版权协会版权监测中心副主任吴冠勇说:“因为服务器设在海外,短时间内很难直接禁止,但是通过微信第一时间将侵权链接屏蔽,可以大大降低盗版的扩散。” 国家版权局版权执法处处长赵杰说:“下一步国家版权局将会同国家电影局及公安部、工信部等相关部门,深挖盗版源头,特别要加大对影院偷拍盗录的打击力度。” (摘编自央视网2019-02-18) 材料三 其实,影视遭遇网络盗版不是今年的特有现象。 2016年2月,中国电影著作权协会影视监测管理中心发布春节档电影反盗版联合公告,发现《美人鱼》《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澳门风云3》侵权盗版链。2018年春节档《红海行动》等影片流出高清资源。 虽然有关方在打击盗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院线电影还是难以摆脱盗版的困扰。对此,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丛立先分析认为:“当前网络技术的飞速迭代和更新,客观上为盗版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服务便利,而良性合理的电影版杈社会综合保护机制尚未形成。同时,网络用户的版权保护意识和行动也有不足,相当一部分网民没有从根本上形成尊重保护电影版权的社会消费习惯。” 北京韬安律师事务所法律顾问许燕表示,在电影版权保护方面,现行立法尚不完善,司法和行政打击力度不够,公众版权保护意识的淡薄及内容付费习惯的缺失,使得盗版产业链拥有广大的下游受众基础,也加速了盗版资源的传播。目前还存在着侵权判定标准滞后、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缺乏可操作性与法定赔偿标准明显偏低、权利人举证难等问题。 (摘编自正义网2019-02-2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被称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大泄露事故”的今年春节档电影集体泄露事件,是电影业内人士所为,让片方措手不及。 B.春节档电影资源泄露是造成今年春节档电影观影人次不断下降的唯一原因。猖獗的盗版,给电影制作方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C.电影遭遇网络盗版是今年才开始出现的现象,今年大年初二,电影才刚刚上映一天,春节档的所有影片就在网上出了高清资源。 D.在查处春节档电影资源泄露问题上,发送盗版链接的小网站大多是三无未备案网站,并且七成的网络服务器设在境外,这给执法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国家版权局发布的《2019年度第一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包含了8部贺岁片,表明国家对优秀国产电影的重视。 B.今年春节期间,专业的检测机构尚在放假,片方只能依靠反盗版的第三方公司24小时监控删稿,后续的追责要等到春节过后。 C.虽然很多盗窃电影版权的服务器设在海外,短时间内很难直接禁止,但是通过微信第一时间将侵权链接屏蔽,可以让院线电影摆脱盗版的困扰。 D.网络技术的飞速迭代和更新,客观上为盗版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服务便利。 结合三则材料概括并分析如何有效防止影视资源被盗版。 【答案】【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 【解析】(1)A.“是电影业内人士所为”于文无据,原文说“影片像从原文件拷贝出来,这样的集体泄露显得可疑”是猜测。B.“春节档电影资源泄露是造成今年春节档电影观影人次不断下降的唯一原因”错,春节档电影资源泄露会导致观影人次下降,但并不是唯一原因,“唯一”太绝对。C.影视遭遇网络盗版不是今年的特有现象,材料三中列举了之前遭遇盗版的实例。 (2)C.“可以让院线电影摆脱盗版的困扰”说法过于绝对,材料说“可以大大降低盗版的扩散”“院线电影还是难以摆脱盗版的困扰”。 (3)从材料一“表示将严厉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保护优秀国产电影,对严重的侵权盗版分子,将移交公安部门采取刑事手段予以严厉打击”“要求各地版权行政执法监管部门应当对本地区主要网络服务商发出版权预警提示,加大版权监测监管力度。对于未经授权通过信息网络非法传播版权保护预警重点作品的,应当依法从严从快予以查处”,材料三“而良性合理的电影版权社会综合保护机制尚未形成。同时,网络用户的版权保护意识和行动也有不足,相当一部分网民没有从根本上形成尊重保护电影版权的社会消费习惯”等分条概括,分三个方面组织答案。 答案: (1)D (2)C (3)①机构方面:加大版权检测力度,完善先行立法,加大对盗版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②技术方面:电影制片方,网络服务商以及专业检测机构都应该不断提高防盗版的技术水平,促进良性合理的电影版权社会综合保护机制形成。③公众方面:加强版权保护意识,养成内容付费习惯,从根本上形成尊重并保护电影版权的社会消费习惯。 (1)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的细微差别。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3)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有关内容的能力,通读文章,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 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意识: ①文本意识:题目都源于原文,而答案与原文的关系则是镜中花,水中月的关系,看得见,却又看不清。命题者依据选文,考生答题也要依据原文,因此文本意识考生必须注意。 ②问题意识:阅读主观题就是要求考生就提出的问题作答,考生一定要围绕“问题”对应回答,要问什么答什么,有几问作几答,怎样问就怎样答。 ③关键词意识:答案在原文中也是阅读题命题的原则之一,考生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捕捉文中与题目相关的关键词语,提取答案要点。文中的关键词句实际上就是答案要点,考生要学会从文中寻找,并利用其提示作用提炼出答案。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回家戒心 旧历,腊月初八。年越来越近了。 民工张老四正使劲将沙料和水泥铲进搅拌机。虽然是寒冬,但张老四额角的汗珠还是簌簌地滴落下来,和进沙料和水泥中。 张老四已记不清楚,他来这个工地是第几个年头了。只知道,那房子是一栋接一栋地平地而起,耸入云霄。来的时候,张老四四十多岁,身强力壮。转眼间,已过半百,走起路来,背已略有些驼了。 张老四趁机器和泥的空儿,又从内衣兜里掏出女儿的照片来。照片上是一个十五六岁漂亮可爱的小女孩,扎着两根粗粗的羊角辫,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张老四仔细端详着照片,想象着女儿现在的模样。又一年多没有见到女儿啦,心里怪想的。 正月过了初三出去,腊月过了二十四回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张老四家盖起了楼房,女儿有了新衣裳,家里日子宽裕了。但张老四更加想家了,每次趁休息的空儿,他就对着家的方向眺望,然后大口大口地吸着烟。接着咳嗽不止。 张老四常想,把今年干完了,说什么明年也不干了,回家好好地和妻子儿女聚在一起。可是到了正月,当家里各项开销都列出来,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又不得不接受现实。他歇不得,家还得靠他。 但张老四从不怨天尤人,他相信,日子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总有一天,他不会再想家,可以天天呆在家里。春天来了,牵着家里的两头黄牛,去山坡上放牧、踏青。冬天来了,就坐在家里灶下的柴火旁,烤火拉家常。这样简单的生活,却成了张老四心中的奢望。 腊月初八,在乡下,又是各家打扫卫生,煮腊八粥,为过年而准备着的日子。此刻,他似乎又闻到了家里腊八粥里散发出的浓浓香味。 乡下有句俗话:“月怕过半,年怕过中秋。”腊月到了,年还会远吗? 远方的火车没日没夜地轰轰隆隆,回家的脚步声越来越大了。 回家,今年一定得回家。张老四想。去年,他没有回家。他和另外几个工友留下来一起照看工地,老板给他发双倍的工资。但今年,他下定决心,就算老板给他三倍的工资,他也要回家过年。 张老四正站在那里发愣,民工小刘走了过来。“张老四,在干什么呢,又在想家呢?”小刘的声音不大,却把张老四吓了一跳。刚才,他真的走神了。 小刘给张老四递上一支烟,客气地对张老四说:“张大叔,有件事求你帮个忙,中不?” “说吧,能帮的一定帮。”张老四在工地上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大好人。最脏最累的活派给他干,他也毫无怨言。哪儿缺人,他就在哪儿顶上。 原来小刘在工头那儿得知,今年工地上安排他和另外几个工友过年一起在工地上值班。而小刘前几天接到家里电话说,家里给他找了个对象,让他春节回去和人家见面。小刘来工地好几年了,一直都单身。可这次有了机会,又听工头说让他过年值班。小刘一听就急了,于是想到了张老四。 张老四听了小刘的难处,也有些为难了。小刘让张老四代替他,春节在工地上值班。可先前他已经打电话给妻子和女儿说,今年过年一定回家的。他是真的很想家了,很想回家了。 张老四又猛吸一口烟,心情有些沉重。他可以拒绝小刘,小刘也没有理由责怪他。可是既然小刘找到了他,就是对他的信任。他是和小刘同一年来的,眼看小刘都二十七八了,还没找到对象,他心里也急啊。如果担误了人家,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 小刘见张老四有些为难,又趁热打铁道:“张大叔,求你帮个忙了。过年老板付你三倍的工资,我再自己掏一份给你,你看成吗?” 张老四想了想说:“好吧,过年我就替你值班吧。但我不要你给的那份钱,你回家去,好好相对象。我等着吃你的喜糖。” 张老四说完,小刘心里激动不已。忙说:“张大叔,谢谢你,喜糖喜酒一定忘不了你的那份。” 回家,又回不了家。 回家,什么时候,又变成了张老四的另一个奢望。 张老四把女儿的照片又收进内衣兜里,他不能再看,越看,只能越想。他又对着家的方向眺望,然后苦笑了一下。 张老四自语道:“赶明年吧,赶明年一定回家去过年。别人求我也没用。” (本文有删改)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止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张老四在寒冬腊月挥汗如雨地工作,几年间,城市的高楼一座座拔起,他却耗尽了身力,在辛苦的劳作中,给他安慰的是口袋里的女儿的照片。 B.张老四外出打工逐渐使家里宽裕,他想回家不再打工,但家庭财务状况使他的愿望难以实现,和家人在一起过平常人的生活成了他的奢望,对此他很是愤懑。 C.腊月初八是个特殊的日子,勾起了张老四对回家的期盼,他已经快两年没回去了。文中写火车“没日没夜地轰轰隆隆”衬托了张老四想回家的迫切心情。 D.小说写了城市工地上的普通民工,展示了底层社会小人物的生活。张老四是千千万万城市普通民工的代表,他们虽然渺小,但内心是丰富的。 小说开头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小说的题目是“回家”,但主要内容是围绕张老四想家展开的,如果以“想家”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答案】【小题1】B 【小题2】 【小题3】 【解析】(1)B.“对此他很是愤懑”错误,文中并没有描写他的这一心理。 (2)开头第一段“旧历,腊月初八。年越来越近了”只有两句话,第一句话主要写时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第二句话写了主要事件,快过年了,主要是为了营造春节前那种充满希望的忙碌的气氛;结构上的作用主要是引出下文,为下文表现主人公热切期盼回家埋下伏笔。 (3)“张老四常想,把今年干完了,说什么明年也不干了,回家好好地和妻子儿女聚在一起”、“回家,今年一定得回家。张老四想。去年”、“但今年,他下定决心,就算老板给他三倍的工资,他也要回家过年”“回家,什么时候,又变成了张老四的另一个奢望”、“张老四自语道:“赶明年吧,赶明年一定回家去过年。别人求我也没用”这些语句是张老四直接情感的体现,他已经由想家,变成了强烈的“回家”的愿望,所以本文的重点是想通过描写农民工张老四年想回家而不得“回家”的故事,展示了底层社会小人物的生活状态,揭示了当代民工的生存状况。所以以“想家”为题不合适。情节上,“想家”预示了故事的结局,不够含蓄。主旨上,故事写张老四年复一年“外出”“回家”,揭示了当代民工的生存状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以“回家”为题提升了小说的主题。如果以“想家”为题,题意就显得单一了。 答案: (1)B (2)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②营造春节前那种充满希望的忙碌的气氛,为下文表现主人公热切期盼回家埋下伏笔。 (3)以“想家”为题不合适。①“想家”预示了故事的结局,不够含蓄。②从全文看,“回家”还有另一层含意:回家好好和妻子儿女聚在一起,不再在外奔波了。这个含意提升了小说的主题。如果以“想家”为题,题意就显得单一了。③故事写张老四年复一年“外出”“回家”,揭示了当代民工的生存状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2)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思考(有些时候也要注意语言表达)。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其中结构上的作用有: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 (3)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此题探究标题的合理性,题答题步骤:①亮出明确的观点;②分点列出事实依据;③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④注意语言通顺流畅,表述规范。解答本题,要重点把握作者在文中表现的具体情感。 考查段落(语句)的作用:解答时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思考(有些时候也要注意语言表达)。 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其中结构上的作用有: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 开头段:开门见山,开篇点题;总领下文,统摄全篇;为下文作铺垫;揭示主题;上下文形成对照、呼应;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写景);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小说); 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 结尾段:照应开头;呼应前文;使结构首尾圆合;卒章显志;点明主旨;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含蓄蕴藉,言已尽而意无穷。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9.0分)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范应铃宇旂叟,丰城人。稍长,厉志于学, 丞 相周必大见其文,嘉赏之。举进士,调永新尉。寇甫平,喜乱者诈为惊扰,应铃廉得主名,捽而治之。县十三乡,寇扰者不时,安抚使移司兼郡,初奏弛八乡民租二年,诏下如章。既而复催以检核之数,应铃力争,不从。即诣郡自言,反覆数四,帅声色俱厉,应铃从容曰:“ 民贫迫之急,将以不肖之心应之,租不可得而祸未易弭也。”帅色动,令免下户。知崇仁县,始至,明约束,正纪纲,晓谕吏民,使知所趋避。然后罢乡吏之供需,校版籍之欺敝,不数月省簿成。冠裳听讼,发擿如神,故事无不依期结正,虽负者亦无不心服。丁内艰, 服 除,通判蕲州。知吉州。应铃洞究财计本末,每鄙 榷 酤兴利。永新禾山群盗啸聚,数日间应者以千数。应铃察过客赵希邵有才略, 檄之摄邑,调郡兵,分道捣其巢穴一乡以定。授湖南转运判官兼安抚司。峒獠、蒋、何三族聚千余人,执县令,杀王官,帅宪招捕,逾年不至,应铃曰:“招之适以长寇,亟捕之可也” 即调飞虎等军会隅总讨之应铃亲临誓师号令明壮士卒鼓勇以前禽蒋时选父子及凶渠五人诛之胁丛者使之安业未一月全师而归帅别之杰问疾,之杰退,悠然而逝。应铃开明磊落,守正不阿,别白是非,见义必为,不以得失利害动其心。书馈不交上官,荐举不徇权门,当官而行,无敢挠以非义。 所至无滞狱,绳吏不少贷,亦未尝没其赀,曰:“彼之货以悖入,官又从而悖入之,可乎?”家居时,人有不平,不走官府,而走应铃之门;为不善者,辄相戒曰:“无使范公闻之。” (选自《宋史•范应铃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即调飞虎等军会隅总讨之/应铃亲临誓师号/令明壮士卒鼓勇以前/禽蒋时选父子及凶渠五人诛之/胁从者使之安业/未一月全师而归/ B.即调飞虎等军会隅总讨之/应铃亲临誓师/号令明壮/士卒鼓勇以前/禽蒋时选父子及凶渠五人/诛之胁从者使之安业/未一月全师而归/ C.即调飞虎等军会隅总讨之应铃/亲临誓师号令明壮/士卒鼓勇以前/禽蒋时选父子及凶渠五人诛之/胁从者使之安业/未一月全师而归/ D.即调飞虎等军会隅总讨之/应铃亲临誓师/号令明壮/士卒鼓勇以前/禽蒋时选父子及凶五人诛之/胁从者使之安业/未一月全师而归/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丞相,最高国务长官。掌握辅佐国君管理本国军政要务。或分左、右,历代有兴废。 B.服除,又称“服阕”,古丧礼规定,父母去世后,要服丧一年,一年期满除去丧服。 C.榷酤,也称“榷酒”等。政府所实行的酒专卖制度,也泛指一切管制酒业的措施。 D.檄,文中指发檄文。檄文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谕或声讨的文书。与“移文”类似。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范应铃打击强盗,体恤百姓。他在永新任职时,打击以身试法的强盗头目;朝廷同意缓征永新部分百姓的租税,后又变卦,他为百姓据理力争。 B.范应铃为官有为,政绩卓著。他在崇仁县任职,整顿纪律,开导官民,免去乡吏供给,革除户籍的弊端,即使是受处分的官员也对他心服。 C .范应铃富有文才,严惩坏人。他小时候就展现了过人的文才,他的文章曾得到周必大的称赞。他在湖南时,对顽固不化的恶人不手软,着力打击。 D.范应铃光明磊落,深得民心。他明辨是非,见义必为,不顾个人利害得失,不巴结上司,不顺从权贵,任职行事雷厉风行;人们信任他,坏人害怕他。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民贫迫之急,将以不肖之心应之,租不可得而祸未易弭也。 ②所至无滞狱,绳吏不少货,亦未尝没其背。 【答案】【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4】 【解析】(1)“之”作“讨”的宾语,“应铃”作下一句的主语,应在“之”后停顿,排除C; “号令”作“明壮”的主语,应在“号令”前停顿,排除AC; “诛之”是“禽”后的结果,应归于上句,在“诛之”后停顿,排除B; 整句译为:调遣飞虎等军会合于边地一侧统一讨伐。范应铃亲自来到军中告诚将士,号令分明,士兵击鼓英勇前进,活捉苈时选父子和元凶五人杀掉,被迫跟从的让他们安于本业,不到一个月全师而还。 故选:D; (2)B.古丧礼规定为父母服丧需要三年,三年期满除去丧服; (3)B.“即使是受处分的官员也对他心服”错,原文“虽负者亦无不心服”,应是即使是败诉的人也没有不心服的; (4)①急:紧急;不肖:不正当的;应:应付;弭:消除; 整句译为:百姓贫穷而被压迫得紧,将用不正当的心来应付,租税不能获得而祸患不容易消除。 ②滞:积压;狱:案件;绳:约束纠正;贷:宽容;赀:财物; 整句译为:所到之处没有积压的案件,纠正官吏没有一点宽容,也不曾没收他们的财物。 答案: (1)D; (2)B; (3)B; (4)①百姓贫穷而被压迫得紧,将用不正当的心来应付,租税不能获得而祸患不容易消除。 ②所到之处没有积压的案件,纠正官吏没有一点宽容,也不曾没收他们的财物。 译文: 范应铃字旃叟,丰城人。稍稍长大,专心于读书,丞相周必大看了他的文章,赞赏不已。考中进士,调任永新县尉。强盗刚平定,作乱的人突然袭击,范应铃查访到主谋的姓名,揪出并惩罚他。县有十三乡,强盗侵扰常常发生,安抚使移司兼州,起初上奏缓征八乡百姓田赋二年,下诏书同意。以后又催缴检査税租的数量,范应铃力争,不答应。就赴州自己陈述,反复地说,帅守声色很严厉,范应铃镇定地说:“我并不仅是为八乡贫穷百姓,而是也替大人考虑!百姓穷困,用小人之心对付,田租不能收取而祸事却不容易平息。”帅守动容,下令免除下等民户田租。改为崇仁县知县,刚到,明确定期聚集,整顿纪律,开导官民,让他们知道进退。然后免去乡吏的供给,核査户籍的舞弊,没过几个月户籍造好,就将户名册速同田赋规定上交帅府,从此赋税劳役公平。早起,戴帽穿衣听理诉讼,判决如神,所以全都按期结案,即使败诉的人也没有不心服的。遭母丧,服丧期满,通判蕲州。任吉州知州。应铃洞察探究财务会计本末,鄙夷靠专宝酒获利,瑭五县全都改成户。永新禾山众强盗号召聚集,几天之内响应的有上千人。范应铃发现过路客人赵希邵有才能和谋略,传书让他代理县事,调拨州军,组成掎角互保之势,分路攻击他们的老窝,一乡得以安定。授任湖南转运判官兼安抚司。峒獠蒋、何三族聚合一千多人,拘捕县令,杀害官吏,安!司提点刑狱司招抚捕捉,过了一年没有来,范应铃说:“招降他们正好助长强盗气焰,可以迅速把他们抓捕。”便调遣飞虎等军会合于边地一侧统一讨伐。范应铃亲自来到军中告诚将士,号令分明,士兵击鼓英勇前进,活捉苈时选父子和元凶五人杀掉,被迫跟从的让他们安于本业,不到一个月全师而还。帅臣别之杰来探病,别之杰告退,超然逝世。范应铃光明磊落,坚持正义不徇私阿附,辨明是非,见正义之事一定去做,不因利害得失动摇其决心。书信往来不巴结长官,推荐保举不顺从权势,任职行事,没人敢以不正当的理由反对。所到之处没有积压诉讼,没有积懕案件,纠举胥吏一点不宽容,但也不曾没收他们财物,说:“他们的财货是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官府又跟着不正当地收进来,行吗?”闲居在家时,人有不平,不去官府,却到范应铃家门;做壤事的人,往往互相警告说:不要让范公听见。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熟练掌握文言句式,学会抓关键词判断语句停顿;选择题可多采用排除法,并理解句子大意;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识记;平时注意积累,结合选项进行推断排除;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思想的正确理解;将选项与原文进行对照,抓住有差异处仔细辨析;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注重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积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文言文断句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章法内容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1.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2月3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8年十大流行语:命运共同体、锦鲤、店小二、教科书式、官宣、确认过眼神、退群、佛系、巨婴、杠精入选。 年度流行语就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窥探到某些社会心态与社会现象。“锦鲤”是好运的象征,隐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店小二”指推进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周到服务的政府部门及领导干部;“确认过眼神”的流行,反映了人们面对良莠不齐的海量消息甚至虚假信息时希望得到“确认”“甄别”的心理;“佛系”指一种“不争不抢、看淡一切”的生活态度;“巨婴”“杠精”,则是一种负面表达。一些成年人心理极不成熟,如同“巨婴”一般;杠精,指“抬杠成精”的人,这种人往往不问真相,不求是非,为反对而反对,为争论而争论,有时故意进行“地域黑”,有时肆意人身攻击…… 十大流行语背后折射的大众心理和诉求值得回味和反思。对此,你有什么思考?请选择一两个词语,结合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年度流行语的价值何在 自有互联网以来,年度流行语已经成为当代文化的新景观,其背后折射的大众心理和诉求,值得思索和回味。 年度流行语凝聚了时代的缩影。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已引起各国关注,得到全球认同,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国际共识。“退群”本是源于微信群的网络用语,但随着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抬头,美国接连退出一些国际协议或组织,被形象地称为“退群”,并广泛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今年浙江等地提出“政府要努力做好‘店小二’”,是指推进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周到服务,“店小二”由此演化出新义。这几个流行语紧扣时代特征,忠实记录了大时代的变化。 年度流行语记录了对社会的观察。“教科书式”,源自一段上海民警街头执法的视频,其中记录的执法程序和现场指令等都无可挑剔,具有教科书一样的规范性,承载了人们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期待。信息爆炸时代,人们产生了信息焦虑,尤其是找不到有效信息的焦虑,有两组流行语与此有关。“官宣”,即“官方宣布”,把个人、机构等行为称为“官方”,有强调其权威性、可靠性的意味。与此同时,“确认过眼神”的流行,反映的是人们面对海量消息甚至虚假信息时希望得到“确认”“甄别”的心理。 年度流行语蕴含着对生活的体悟。曾经流行的“感觉身体被掏空”“葛优躺”等,都可以窥见一种“丧文化”的端倪,这次依然有所体现。“锦鲤”被认为是“好运”的象征,隐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生活压力的一种表达释放。与此相关,“佛系”更为直接,它源于某种自嘲心态,是一种不可取的生活态度。“杠精”,是指不问真相、不求是非、为反对而反对的人;“巨婴”,则是指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规则意识、没有道德约束的人,这两个概念能够上榜,背后是人们对某些不理性行为的反思与批判。 从流行语中,我们可以研判时代走向、汲取成功力量。那些具有时代烙印的流行语固然宝贵,但是关注社会、关注个体的流行语,也在等待我们进一步挖掘,去读懂大众心中所想,从中找到新的方向。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写作能力。本题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写作重在对材料的理解,自有互联网以来,年度流行语已经成为当代文化的新景观,其背后折射的大众心理和诉求,值得思索和回味。年度流行语凝聚了时代的缩影。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已引起各国关注,得到全球认同,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国际共识。“退群”本是源于微信群的网络用语,但随着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抬头,美国接连退出一些国际协议或组织,被形象地称为“退群”,并广泛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今年浙江等地提出“政府要努力做好‘店小二’”,是指推进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周到服务,“店小二”由此演化出新义。这几个流行语紧扣时代特征,忠实记录了大时代的变化。年度流行语记录了对社会的观察。“教科书式”,源自一段上海民警街头执法的视频,其中记录的执法程序和现场指令等都无可挑剔,具有教科书一样的规范性,承载了人们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期待。信息爆炸时代,人们产生了信息焦虑,尤其是找不到有效信息的焦虑,有两组流行语与此有关。“官宣”,即“官方宣布”,把个人、机构等行为称为“官方”,有强调其权威性、可靠性的意味。与此同时,“确认过眼神”的流行,反映的是人们面对海量消息甚至虚假信息时希望得到“确认”“甄别”的心理。年度流行语蕴含着对生活的体悟。曾经流行的“感觉身体被掏空”“葛优躺”等,都可以窥见一种“丧文化”的端倪,这次依然有所体现。“锦鲤”被认为是“好运”的象征,隐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生活压力的一种表达释放。与此相关,“佛系”更为直接,它源于某种自嘲心态,是一种不可取的生活态度。“杠精”,是指不问真相、不求是非、为反对而反对的人;“巨婴”,则是指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规则意识、没有道德约束的人,这两个概念能够上榜,背后是人们对某些不理性行为的反思与批判。从流行语中,我们可以研判时代走向、汲取成功力量。那些具有时代烙印的流行语固然宝贵,但是关注社会、关注个体的流行语,也在等待我们进一步挖掘,去读懂大众心中所想,从中找到新的方向。 参考立意: 1、关键词的时代感; 2、关键词是导向性; 3、关键词表达了人们的心愿。 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