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民办学校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民办学校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语文试题

湖南省民办学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网络文学的辐射面之广、影响力之深,为各界瞩目。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主要文学网站驻站作者达百万人以上,作品总数已超过 2000 万部,细分品类多达 200 多种。有论者,将中国网络文学与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并称。作为当代中国文艺乃至世界文艺范畴内的一大现象级景观,网络文学的研究与评论标准该如何确立呢?‎ 网络文络媒介来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文学类信息内容产品,网络小说是其主体。网络文学本质上是新媒体文学,有着鲜明特色和时代性。其信息属性和故事性、娱乐性,往往大于文络文学作者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复杂多样,写作动机不一,但商业化、类型化写作是当下主流。网络文学走过了二十多年,不仅在玄幻、仙侠等类型叙事上有重大突破,也忠实记录和反映了时代的风云变迁。‎ 网络文络文学,是因为其发生、发展、壮大天然带有媒体这一根本属性。因此,可以从网络新媒体信息的角度来考量网络文络文学海量、庞杂的信息文本,能够反映出信息传播者的“三观”。同时,一部作品的受欢迎程度,也能折射出信息接收者的“三观”。“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很适用于网络文络文学作品极大地反映了社情民意,起到了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的作用;另一方面,一些低俗作品对青少年的人格塑造、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近年来,对文学网站实施的一系列监管措施,以及对网络文学开展的专项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作品,最终离不开文学角度的研评。如果说一些文本不具备相应的文学价值,只是虚构故事供大众休闲娱乐的话,那么网络文学经过二十多年的沉淀,出现的一批成熟、优秀的作品,应该从文学角度进行研究与评论。《网络文学名家名作导读丛书·第一辑》目前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解读了网络文学发展历程中的精品力作,提炼了网络文学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可谓迈出了对网络小说文本研究与评论的关键一步。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陈崎嵘认为,遴选与导读是一种诠释与鉴赏,更是一种导向与推介。‎ 图书出版、付费阅读、点击广告及 IP ‎ 改编的影视、动漫、游戏和衍生产业等,使网络文学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以类型故事见长的网络文学,天然具有娱乐、商业和产业的属性。考察网络文学作品的价值,离不开文化产业这一维度。不仅如此,许多网络文学企业自建传播渠道,目前已覆盖多个国家,上线了十余个语种的版本。从东南亚到欧美国家,都有中国网络文络文学及其衍生产品,已然成为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重要渠道和方式。笔者认为,从这一高度重新审视中国网络文学及相关产业,建构相应的理论研究和评价体系,十分必要。网络文络文艺产业的源头和头部,也会在一定意义上重构文艺产业的生态链和价值链。‎ ‎(摘编自李安《如何建立网络文学评价体系》2019 年 9 月 24 日光明网)‎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的网络文学发展迅速,在国际上已经可与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和韩国电视剧相提并论。‎ B. 本质上属于新媒体文络文学,其所体现的信息属性、故事性、娱乐性重于其具有的文络文学作者复杂多样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不同的写作动机,使其能忠实记录和反映时代的风云变迁。‎ D. 《网络文学名家名作导读丛书·第一辑》的出版对构建网络小说文本研究与评论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介绍中国网络文学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网络文学的研究与评价标准该如何确立”。‎ B. 文章第三段举诗歌“兴观群怨说”的例子,论证网络文学同样可以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也可以给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 C. 文章采用设问构思法行文,围绕中心论点,分别从“网络新媒体信息角度”“文学角度”“文化产业维度”三方面分析论证。‎ D. 文章通过分析网络文学能够反映信息传播者、折射信息接受者的“三观”,进一步论证了可以从新媒体信息的角度考量网络文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络文学作品的优或劣,直接关系着它对社会的影响是利或弊,为了扬长避短,我们要加强对文学网站的监管,并开展专项整治。‎ B. 网络文学以类型故事见长,天然的娱乐性、商业性和产业属性,决定了对其的价值考察离不开文化产业维度。‎ C. ‎ 网络文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抛弃了虚构故事供大众休闲娱乐的做法,转向追求文学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 D. 许多网络文学企业不仅发展了 IP 改编的影视、动漫、游戏和衍生产业,而且自建传播渠道,上线多语种的版本,面向世界发展。‎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中,‎ A项,“在国际上已经可与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和韩国电视剧相提并论”,表述不当,未然变已然,扩展范围,表述绝对,原文“有论者,将中国网络文学与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并称”,可见并非“已经”,且仅为有些“论者”这样做;‎ B项,“重于其具有的文学性”错,绝对化,原文是“其信息属性和故事性、娱乐性,往往大于文学性”,漏掉“往往”由推测变肯定,导致表述绝对;‎ C项,“网络文学作者复杂多样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不同的写作动机,使其能忠实记录和反映时代的风云变迁。”强加因果,原文说“网络文学作者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复杂多样,写作动机不一,但商业化、类型化写作是当下主流。网络文学走过了二十多年,不仅……,也忠实记录和反映了时代的风云变迁。”二者之间有句号隔开,意识着是两个并行的层次,没有因果逻辑关系。‎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针对题干内容筛选文中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断,推断要立足文本,不可随意生发。本题中,‎ B项,“举例论证法”错误,应为“引用论证”,借助名言“兴观群怨说”表达观点立场,彰显网络文学的作用,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也使得文本具有文采和文化底蕴。举例子的内容一般是相关的事件或者人物事例。‎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本题中,‎ C项,“已经抛弃了虚构故事供大众休闲娱乐的做法”错,不符合文意。原文信息是“如果说一些文本不具备相应的文学价值,只是虚构故事供大众休闲娱乐的话,那么网络文学经过二十多年的沉淀,出现的一批成熟、优秀的作品,应该从文学角度进行研究与评论”,这里的意思是说:一些文本虚构故事供大众休闲娱乐,没有文学价值;同样还有一批成熟优秀的作品具有研究评论的价值。并非说“网络文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抛弃了虚构故事供大众休闲娱乐的做法,转向追求文学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选项表述太绝对,曲解文意。此项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也可以判断此表述错误,网络文学的现状应该是鱼龙混杂,虚构故事的大有人在,也有人以此作为娱乐消遣。。‎ 故选C。‎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冷原子钟是利用激光使原子温度降至绝对零度附近,使原子能级跃迁频率更少受到外界干扰,从而实现更高精度。在微重力环境下运行高精度原子钟,既可对基本物理原理开展验证实验,也可发展更高精度的导航定位系统。‎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经过十余年的攻关,突破了微重力环境下运行的冷原子钟物理系统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使得天宫二号上的冷原子钟实现了预定科学目标。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利用激光把铷原子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利用激光和高精度微波场对制备的冷原子进行操纵和探测,提取出铷原子高稳定的能级跃迁频率作为高精度原子钟信号,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冷原子钟的在轨稳定运行。‎ 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原子物理学家斯蒂芬·席勒等国际同行指出“随着实验的成功,中国在天基冷原子传感器的研究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自然·通讯》杂志的审稿人称,“在过去 20 年有很多人努力要把冷原子钟送到太空,但是由中国第一次展示了太空的冷原子钟实验……这是一项惊人的技术成就。”‎ ‎(材料选自2018 年 46 期《科学导报》)‎ 材料二:‎ 航天飞机是可重复使用的大型载人航天器,发射时利用火箭推力从发射台垂直升空,着陆时则像普通飞机一样水平降落在机场跑道上,因重复使用,机体渐渐老化,增大了故障发生的几率;航天飞机没有可靠的逃生手段,一旦出问题就会造成重大灾难;航天飞机发射时必须载人,用它来发射卫星显得代价高昂。终于,美国的所有航天飞机在 2011 年悉数退役,航天飞机时代结束了。‎ 但空间站的发展催生了专门用于货运的飞船。典型的货运飞船只能将货物送上空间站,由宇航员卸下货物并装上空间站的垃圾,待飞船再入大气层时烧毁。最早的货运飞船是俄罗斯的“进步”号,之后欧空局和日本分别研发了 ATV 和 HTV,最近更有 SpaceX 公司的“龙”式飞船发射升空,并与空间站对接。与大多数货运飞船不同,“龙”式飞船有运送货物回地球的能力,今后有望进一步改进为载人飞船。中国也已经借鉴了许多他国的经验,并将利用“天宫”系列空间实验室发展货运飞船,在“天宫三号”升空后进行首次试验。‎ ‎(材料待选自2012 年 13 期《科技传播》)‎ 材料三:‎ 何为“多任务融合”?天宫二号发射以后,需要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及天舟一号货运飞船进行交会对接,所以把三个飞行器放在一起进行一体化设计,达到资源优化。比如说,天宫二号需要携带很多设备,那重量怎么办?天宫二号的重量只有 8600kg,那就可以少携带推进剂。但是少携带推进剂,发射入轨以后缺推进剂怎么办?通过货运飞船对接,进行推进剂在轨补加。再比如一些航天员中期驻留的物资也是可以统筹到神舟十一号携带的。此外,想办法利用舱外空间,构建了舱外载荷实验平台,让大规模载荷实验可以在舱外开展,从而优化了舱内空间。最终通过一系列的“多任务融合”系统设计,柏林厚的团队成功解决了天宫二号功能密度大的难题。‎ 天宫二号作为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已是小型空间站的雏形,相较于天宫一号,有着诸多创新,主要改进之一就是增加了推进剂在轨补加功能。通过推进剂补加,航天器可以在太空“加油”,大大延长寿命,此前实现在轨补加应用的只有俄罗斯,中国是全世界第二个实现推进剂在轨补加应用的国家。‎ ‎“多任务融合”听起来简单,实际上把每一个任务集成丝毫不差地完成,并保证可靠性和安全性,难度非常高。对此只能增强责任心,依靠地面开展大量实验,没有其他捷径。‎ ‎(材料选自 2019 年 23 期《北京青年周刊》)‎ 材料四:‎ ‎2019 年 7 月 19 日,我国第 2 个试验性空间站天宫二号太空实验室,在受控状态下坠入了南太平洋,这是我国第 2 个坠入此地的试验性空间站。‎ 向太空中发射空间站并维持运行,是一种十分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事情,但对于人类社会是一项意义非凡的事情。空间站上可以进行各种地球上做不了的太空实验,比如做失重状态、宇宙射线饱和辐射状态、太空真空状态和太阳辐射状态下的太空实验,比如动植物育种等。在空间站上可以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审视地球,对地球空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地表状况,进行宏观的、持续性的观察监测,得到第一手的真实数据,当然,这些也都可以通过专门的卫星来做到,不过有一些需要灵活操作的、具有时效性的任务交给空间站中的宇航员去做更合适。人类在未来终将会走向太空,在太空中遨游不再是梦,并且还会去别的星球开拓发展,这些都需要极高的宇航技术才能做到,建设空间站是检测和提升宇航技术的极佳途径。另外,在空间站上还可以进行天文观测,也有一定的军事用途,如此等等。‎ 如今我国已经建造并维持运行了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空间站,获得了大量的科研数据,为我国建造下一代空间站,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在天宫二号接受使命陨落到太平洋之后,我国的下一代空间站项目,也进入了筹备建设阶段。‎ ‎(材料选自《科普大世界》2019 年 7 月 20 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宫二号上的冷原子钟能实现预定科学目标,缘于微重力环境下运行的冷原子钟物理系统等关键技术的掌握。‎ B. 太空冷原子钟实验的成功是上海光机所历经十余年努力的结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冷原子钟的在轨稳定运行。‎ C. 航天飞机在重复使用中,机体老化,故障发生率增大,没有可靠的逃生手段,发射时又必须载人,用其发射卫星代价昂贵。‎ D. 中国借鉴了他国的经验,一直利用“天宫”系列空间实验室发展货运飞船,在“天宫三号”升空后进行首次试验。‎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龙”式飞船与大多数货运飞船不同,不仅能将货物送上空间站,还能运送货物回地球。‎ B. 科学家采取利用舱外空间和优化舱内空间两种方法,解决了天宫二号功能密度大的难题。‎ C. 与通过专门的卫星观测地球相比,空间站里,宇航员的观测更具有灵活性、时效性。‎ D. 在天宫一号、二号空间站的成功建造和运行中,科技工作者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技术。‎ ‎6 请结合文本,概括说明建造和运行空间实验室有哪些作用呢?‎ ‎【答案】4. D 5. B ‎ ‎6. ①进行各种太空试验;②观测地球;③实验和提升各种宇航技术;④进行天文观测;⑤有一定的军事用途。‎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要做好这道题,必须全面提取信息,快速筛选整合,与选项加以对照。常见问题有:遗漏信息、杂糅信息、时空有误、不合逻辑、无中生有、表述绝对等等。本题中,‎ D项,“一直利用”错,原文中材料二最后一句话是“并将利用”,变未然为已然。‎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做此题时先锁定答题区域,认真阅读并仔细提取、精准筛选信息,概括出来后和选项加以比对即可。本题中,‎ B项,问题一,“科学家采取利用舱外空间和优化舱内空间两种方法”的“和”字用错,原文中材料三是“想办法利用舱外空间,构建了舱外载荷实验平台,让大规模载荷实验可以在舱外开展,从而优化了舱内空间”,“从而”不等于“和”,逻辑关系出错;问题二,文本说“最终通过一系列的“多任务融合”系统设计,柏林厚的团队成功解决了天宫二号功能密度大的难题”,可见选项遗漏了信息,除了利用舱外空间优化舱内空间,还有别的解决办法,注意“再比如”“此外”这类的提示语。‎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本题中,要求是“请结合文本,概括说明建造和运行空间实验室有哪些作用呢”,可以将答案锁定在材料四,第二中的首句提出“向太空中发射空间站并维持运行,是一种十分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事情,但对于人类社会是一项意义非凡的事情”,其意义可以从本段中的以下内容作出总结,如“空间站上可以进行各种地球上做不了的太空实验”“ 在空间站上可以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审视地球”“ 建设空间站是检测和提升宇航技术的极佳途径”“ ‎ 在空间站上还可以进行天文观测,也有一定的军事用途”,可概括答案为:①进行各种太空试验;②观测地球;③实验和提升各种宇航技术;④进行天文观测;⑤有一定的军事用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唯一长安 朱鸿 ‎①想到长安,我总觉得它是一种愿望,也是一个存在,是一段历史,也是一个现实。我以为一个中国人,都当知道长安,即使一个西方人,凡是有一点东方意识的,也当知道长安。‎ ‎②早在秦就有长安了吧!史上说:“长安,本秦杜县之长安乡。”方志也说:“长安,秦乡名。”元人骆天骧认为,长安就在丰镐之间。‎ ‎③设长安县,建都长安,都是刘邦的决定。刘邦尽管厌恶儒生,但他却能广取异见,显然颇有虚怀。以关中为国都,便是士兵娄敬的建议。沿袭刘邦的选择,之后还有 12 个王朝以长安为国都,这都增加了长安的分量。不过中国人所感到的长安的魅力,并为这种魅力所吸引、所骄傲的,只有唐长安。卢照邻惊叹:“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王维有其亲历:“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韩愈的印象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④唐长安之美,固然体现在其城的宏伟与壮丽,不过也并不仅仅在于里坊连天,宫室拔地,甚至也并不仅仅由于它诗存万千。唐长安之美,完全是因为它大气,能够宽容,给人以自由。信上帝的景教可以来,信释迦牟尼的佛教可以立,信黄帝与李耳的道教可以行。骚客好发牢骚,遂有杜甫酒肉之臭,死骨之冻;有白居易作长恨之歌;而李白大笑西行,尽管仕途艰难,让他失望,不过得赐金离开京师之后,他还是很想念长安的。‎ ‎⑤李白吟诵:长相思,在长安。‎ ‎⑥宇宙有数,遂使星璇斗转,沧海桑田,而且不为人的意志所快慢。有一年,鹿离长安,于是国都就从秦岭与渭河之间的关中迁徙了。凤趣成空,白云悠悠,显得一片空洞。天门不开,魏阙无存,是非常寂寞的。权力转移,长安不做国都,国都不在长安,他的地位便下降了。有不肖子孙,竟不惜在过去的国都界面层层作屋,累累做舍,以成自己的功德与荣华。一人带头,十人效仿。几百年一千年下来,以致大盖楼厦,以求仕途与财源,于是处处流行的装玻璃并贴瓷片的建筑就密密麻麻,滚滚而来。原貌大失,古风遂减,古韵遂损。‎ ‎⑦山高河长,长安仍在。省比市大,市比区大,今之长安已经演化为区,属于一级行政辖域。其东连蓝田县,西接户县,南列秦岭数十峰,北抵曲江池上游一带,面积不足 1600‎ ‎ 平方公里。所谓存在的长安和现实的长安,就是这样一个长安吧!它标在地图上是谁都可以看到的。虽然小于市,更小于省,不过世间毕竟还有个地方名之以长安,多少也是安慰!‎ ‎⑧我观长安,其文化遗产无不具中国的意义。秦岭盘踞于长安,是中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是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从秦岭流出的沣河、滈河、蛟河、橘河,潺潺流水,随物赋形,以种种角度汇入渭水。神禾原耸立于滈河与橘河之间,秦有黄戚葬焉,唐有僧钟荡焉。少陵原为浐河与橘河所环,地势高凸,掘土黄壤,承终南山而挽曲江池,为九州独绝。少陵原夏日金黄小麦万亩,秋日碧绿谷物满目,农耕传统久有几千年。李白登临少陵原,北望汉家大冢与寝阙,兴之所至,赋诗曰:“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⑨长安的文化遗产繁则繁矣,盛则盛矣,不过此长安毕竟处于唐长安的边缘,也只是历史的长安的一个部分。历史的长安,显然有更多的文化遗产。如果他们仍可以展露,那么其气象一定森然而震撼,会吸引天下人乘兴而来,怀念过去,可惜他们渐渐湮灭了。这种结局总让我产生一种隐痛似的折磨。‎ ‎⑩站在此长安的任何一个点上,或是站在彼长安的任何一个面上,我都难免有所思。我不知道历史的长安是现实之长安的原型,还是现实的长安属于历史之长安的一种纪念。我经常把现实的长安与历史的长安融为一体,把今之长安与昔之长安重叠起来,甚至把小长安当做大长安,把真长安目为虚长安。我望着秦长安,呼着汉长安,牵着唐长安,想象秋风吹渭水,万户捣衣声。长安的意象,我挥之不去,触之即飞!‎ ‎⑪如果我强调长安是中国唯一的,想必遭人讥笑:中国何处不是唯一的!是的,可只有长安使人有浓郁的故园之念,醇厚的故国之情,并生千千之结,给人种抚慰灵魂的淡淡而悠远的哀伤。这是中国文化培养出来的,我有什么办法呢!长安无生土,长安无野草。长安是中国唯一的。‎ ‎⑫我一直有一个请求。我也怀疑我的请求会有什么反应,我更知道我的请求已经晚了,几乎没有什么用了,不过我还是要请求,而且呐喊:不要让挖掘机的爪子轻率地在悠久并伟大的长安乱刨,不要简单地拆卸它的石头和砖瓦,不要随便动土,因为长安是一个母系氏族留下了陶罐的圣地,是藏着周人青铜器的圣地,是老子遗存真言的圣地,是孔子只能梦见而没有身临的圣地,是埋着统一了中国的秦始皇的棺椁的圣地,是为中国开拓了疆域的汉武帝拜天的圣地,是有唐一代为中国创造了辉煌文化的英雄活动过和诗人歌颂过的圣地,是日本军队千方百计企图进入而怎么也不能进入的圣地,是神一直关注着的有云飞扬的天作之府。‎ ‎⑬长相思,在长安!‎ ‎(选自《长安是中国的心》,有删节)‎ ‎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引用史书、方志证明长安之名源自秦,引用唐诗文证明唐长安之美的原因所在。‎ B. 作者思念长安,这相思让他从地图上的长安出发,在想象中见到神禾原、少陵原。‎ C. 作者认为历史的长安比现实的长安拥有更多的文化遗产,但这些文化遗产已经消失。‎ D. 作者认为中国人对长安无一处陌生,并且长安蕴含着故园之情,更突出长安是唯一的。‎ ‎8. 请赏析文章第⑫段的文字。‎ ‎9. 请结合文本分析,文中“长相思,在长安”的原因。‎ ‎【答案】7. D 8. ①运用排比,三个“不要”的祈使句形成排比,提出作者的请求。九个“是”字句展示长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强调了长安的“圣地”意义,表达了作者保护长安的原因及强烈愿望,激发读者对长安的热爱之情。②虚词传情,“一直”“更”“不过”“还是”“而且”等虚词使行文跌宕有致,先提出请求,接着解释原因,层次清晰,传达出作者内心保护长安文化的强烈愿望,呼吁人们保护文化遗产。 ‎ ‎9. ①城池壮美、存诗万千;②大气、宽容、给人自由;③文化遗产具有中国的意义;④给人归属感,抚慰灵魂;⑤中国文化的圣地;⑥历史的长安渐渐湮没,带给人隐痛似的折磨。‎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属于考查综合能力的题型。考查内容涉及理解散文作品的内容,语言,表现手法,散文主旨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首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作品内容及主旨。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本题中,‎ A项“文章引用史书、方志证明长安之名源自秦”说法不对,不是说“长安之名源自秦”,而是为了说明“早在秦就有长安了”;‎ B项,“在想象中见到神禾原、少陵原”错,文中第⑧开篇即言“我观长安”,可见下文所见,均是客观实写;‎ C项,“但这些文化遗产已经消失”错,表述绝对,文中第⑨里写道“长安的文化遗产繁则繁矣,盛则盛矣,不过此长安毕竟处于唐长安的边缘,也只是历史的长安的一个部分。历史的长安,显然有更多的文化遗产。……可惜他们渐渐湮灭了”,可见,只是说更多的文化遗产“渐渐湮灭”了,但今日的长安还是历史长安的一部分。‎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段落的能力,确切地说是考查学生理解内容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赏析段落,答案由三部分组成:内容概括,手法,效果。解答这种题型的通常思路是,首先仔细阅读画线句,概括其主要内容,判断其中是否使用了表现手法,效果作用是什么。能表达什么观点态度、思想情感。本题中,重点放在“呐喊”的内容上,先从修辞的角度考虑,文中“不要让挖掘机的爪子轻率地在悠久并伟大的长安乱刨,不要简单地拆卸它的石头和砖瓦,不要随便动土”三个祈使语气的排比句,让作者的情感表达的很强烈,文中“长安是一个母系氏族留下了陶罐的圣地,是藏着周人青铜器的圣地,是老子遗存真言的圣地,是孔子只能梦见而没有身临的圣地,是埋着统一了中国的秦始皇的棺椁的圣地,是为中国开拓了疆域的汉武帝拜天的圣地,是有唐一代为中国创造了辉煌文化的英雄活动过和诗人歌颂过的圣地,是日本军队千方百计企图进入而怎么也不能进入的圣地,是神一直关注着的有云飞扬的天作之府”用九个肯定语气句,表达了作者想保护长安文化的强烈愿望并发出呼吁;二是虚词的准确运用,“一直”“更”“不过”“还是”“而且”等虚词使文章思路更加清晰,感情更加清晰。‎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仔细审题,明确问题方向,然后确定答题范围,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归纳,分点概括。本题中,仔细审题,是要回答作者为什么对长安如此思念。应该是从文中寻找长安的价值意义,表现长安的重要性。文中“唐长安之美,固然体现在其城的宏伟与壮丽,不过也并不仅仅在于里坊连天,宫室拔地,甚至也并不仅仅由于它诗存万千。唐长安之美,完全是因为它大气,能够宽容,给人以自由。”可以总结概括出唐长安城池壮美、存诗万千,大气、宽容、给人自由,有魅力;“我观长安,其文化遗产无不具中国的意义”,可总结文化遗产具有中国的意;文中“是的,可只有长安使人有浓郁的故园之念,醇厚的故国之情,并生千千之结,给人种抚慰灵魂的淡淡而悠远的哀伤。”表明长安能给人归属感,能抚慰人的灵魂;文中“可惜他们渐渐淫灭了。这种结局总让我产生一种隐痛似的折磨。”因为历史的长安渐渐湮没,让作者心生隐痛。倒数第二段列举多例强调长安是中国文化的圣地。‎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豆卢革,父瓚,唐舒州刺史。豆卢为世名族,唐末天下乱,革避地之中山,唐亡,为王处直掌书记。‎ 庄宗即位,拜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革虽唐名族,而素不学问,除官吏,多失其序,常为尚书郎萧希甫驳正,革颇患之。庄宗已灭梁,革乃荐韦说为相。说,唐末为殿中侍御史,坐事贬南海,后事梁为礼部侍郎。革以说能知前朝事,故引以佐己,而说亦无学术,徒以流品自高。是时,庄宗内畏刘皇后,外惑宦官、伶人,郭崇韬虽尽忠于国,而亦无学术,革、说俯仰默默无所为,唯诺崇韬而已。唐新灭梁,朝廷纪纲未立,议者以为宜革以渐,而崇韬疾恶太甚,果于必行。说、革心知其未可,而不能有所建言。‎ 是岁,大水,四方地连震,流民殍死者数万人,军士妻子皆采稆以食。庄宗日以责三司使孔谦,谦不知所为。枢密小吏段徊曰臣尝见前朝故事国有大故则天子以朱书御札问宰相水旱宰相职也。庄宗乃命学士草诏,手自书之,以问革、说。革、说不能对,第曰:“水旱,天之常道,不足忧也。”‎ 庄宗崩,革为山陵使,以故事当出镇,乃还私第,数日未得命,而故人宾客趣使入朝。枢密使安重诲诟之于朝曰:“山陵使名尚在,不俟改命,遽履新朝,以我武人可欺邪!”谏官希旨,上疏诬革纵田客杀人,说坐与邻人争井,遂俱罢。革贬辰州刺史,说溆州刺史,所在驰驿发遣。既而革复坐请俸私自入,说卖官与选人,责授革贵州司户参军,说夷州司户参军,皆员外置同正员。已而窜革陵州,说合州。天成二年夏,诏陵、合州刺史监赐自尽。‎ ‎(选自《新五代史·豆卢革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枢密小吏段徊曰/臣尝见前朝故事/国有大故/则天子以朱书御札问宰相/水旱/宰相职也 B. 枢密小吏段徊曰/臣尝见前朝故/事国有大故/则天子以朱书/御札问宰相/水旱/宰相职也 C. 枢密小吏段徊曰/臣尝见前朝故/事国有大故/则天子以朱书御札问/宰相水旱/宰相职也 D. 枢密小吏段徊曰/臣尝见前朝故事/国有大故/则天子以朱书/御札问/宰相水旱/宰相职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掌书记,全名节度掌书记,唐代外官之一,掌管一路军政、民政机关之机要秘书。‎ B. 拜,与文中“除”都有授予官职之意,但拜指用一定的礼仪授予臣子官职。‎ C. 侍郎,汉代郎官的一种。唐以后,尚书省所属各部(如户部)均以侍郎为正长官。‎ D. 崩,本意是崩裂、倒塌,古代一般用于指称帝王或皇太后之死。这里指称庄宗之死。‎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豆卢革不学无术。他虽出生于唐的名门望族,但向来不学无术,推荐、任命的不少官吏也都和他一样“无学术”。‎ B. 豆卢革任官随意。他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任命官吏,多不符合规矩,常常被尚书郎萧希甫驳斥纠正,对此他十分担心。‎ C. 豆卢革佐君乏术。庄宗时,洪水泛滥,地震不断,百姓流亡,饿殍遍野,但他和韦说只是以“水旱,天之常道,不须担忧”推脱责任。‎ D. 豆卢革受诬遭罢。庄宗死后,他山陵使一职尚在,不等改任,便到新朝任职,遭到枢密使安重诲责骂,而谏官迎合皇上意思,上疏诬告,被罢。‎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革以说能知前朝事,故引以佐己,而说亦无学术,徒以流品自高。‎ ‎(2)唐新灭梁,朝廷纪纲未立,议者以为宜革以渐,而崇韬疾恶太甚,果于必行。‎ ‎【答案】10. A 11. C 12. D ‎ ‎13. (1)豆卢革因韦说熟悉前朝旧事,因此推荐他辅佐自己,而韦说也不学无术,只是凭借门第自负。‎ ‎(2)唐刚刚消灭梁,朝廷的规章制度还没有建立,议事的人认为应当逐渐革除弊端,而郭崇韬嫉恶如仇,办事很果断。‎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画波浪线句子的大意是:枢密院小官段徊说:“我曾见前朝旧例,国家有大灾难,那么天子就用红色书写的书札责问宰相。水灾和干旱,归宰相管”。句中,“故事”为古今异义词,译为“旧例”,作“见”的宾语中心语,在其后断开,排除B、C;句中“朱书御札”译为“用红色书写的书札”,作介词“以”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并且“宰相”应作“问”的宾语,而“水旱”应作后句的主语,在“宰相”后面断开,排除D。故选A。‎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C项解说错误,“以侍郎为正长官”错,正长官应该是尚书。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中,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D项,“谏官迎合皇上意思”错误,原文是“谏官希旨”谏官迎合、揣摩上者的意思,文中指迎合枢密使安重诲的意思。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知”,熟悉;“引”,推荐;“流品”,门第;整句话的意思为:豆卢革因韦说熟悉前朝旧事,因此推荐他辅佐自己,而韦说也不学无术,只是凭借门第自负。第二句中,“革”,革除,“果”,果断;“果于必行”介词结构后置;整句话意思为:唐刚刚消灭梁,朝廷的规章制度还没有建立,议事的人认为应当逐渐革除弊端,而郭崇韬嫉恶如仇,办事很果断。‎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豆卢革,父亲豆卢瓒,唐舒州刺史。豆卢为世代名族,唐末天下大乱,豆卢革迁家避祸来到中山,唐灭亡后,任王处直的掌书记。‎ 唐庄宗即位,被拜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豆卢革虽然是唐的名门望族,但向来不学无术,任命官吏,多不合规矩,常常被尚书郎萧希甫驳斥纠正,豆卢革很担心这事。唐庄宗消灭梁后,豆卢革于是推荐韦说任相。韦说,唐末任殿中侍御史,因罪贬官南海,后来在梁任礼部侍郎。豆卢革因韦说熟悉前朝旧事,因此推荐他辅佐自己,而韦说也不学无术,只是凭借门第自负。这时,唐庄宗在宫内怕刘皇后,在外受宦官、伶人的蛊惑,郭崇韬虽然对国家竭尽忠诚,但也不学无术,豆卢革、韦说随人俯仰,默默无所作为,只是附和郭崇韬罢了。唐刚刚消灭梁,朝廷的规章制度还没有建立,议事的人认为应当逐渐革除弊端,而郭崇韬嫉恶如仇,办事很果断,韦说、豆卢革心中明白这样做不行,却不能提出什么好建议。‎ 这年,大水成灾,四面八方都连续发生地震,流亡的百姓饿死的有几万人,士兵和他们的妻子儿女都采野谷子来吃。唐庄宗天天以此责问三司使孔谦,孔谦不知所措。枢密院小官段徊说:“我曾见前朝旧例,国家有大灾难,那么天子就用红色书写的书札责问宰相。水灾和干旱,归宰相管。”唐庄宗于是命令学士起草诏书,亲手书写,用来责问豆卢革、韦说。豆卢革、韦说不能回答,只是说:“水灾干旱,是老天常要发生的事情,不值得忧虑。”‎ 唐庄宗死,豆卢革任山陵使,按照旧例他应当外出任职,于是回到家中,几天都没有得到任命,而他的朋友宾客们催他上朝。枢密使安重诲在朝廷上骂他说:“山陵使的官名还在,不等到另外任命,就迫不及待到新朝任职,认为我是武臣好欺骗吗!”谏官迎合安重诲的意旨,上疏诬告豆卢革放纵田客杀人,韦说因和邻居争夺水井有罪,于是都被罢官。豆卢革被贬为辰州刺史,韦说被贬为溆州刺史,一路上用驿马遣送。不久豆卢革又因请求俸禄私财归自己,韦说卖官给候选的官吏,责授豆卢革为贵州司户参军,韦说为夷州司户参军,都在编制外安置,待遇同正式编制。不久放逐豆卢革到陵州,韦说到合州。天成二年夏,诏令陵、合二州刺史监督他们二人自杀。‎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望①‎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② ,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定居草堂的第二年,即上元二年(761 年)。②三城戍:岷山三城的堡垒,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 ‎14.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为七言律诗,以“野望”为题 ,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 B. 诗中首联“三城戍”,提思家,“万里桥”,提忧国。颔联、颈联依次对应言思家之切,忧国之忱。‎ C. 诗中颔联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 D. 诗中颈联承“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 ‎15. 诗歌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 最后两句点出“野望”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西山三城列兵防戍,战火不断,百姓离散等,让诗人对世事产生“日”转“萧条”的隐忧。“跨马出郊”,“极目”四“望”,原本为了排遣郁闷,但爱国爱民的感情,却驱迫他由“望”到的自然景观引出对国家大事、弟兄离别和个人经历的种种反思。报效国家、怀念骨肉和伤感疾病等思想感情,集结心头。‎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本题中,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据注解可知,“三城戍”是蜀边要塞的堡垒,暗含战乱之意;“南浦”是送别之地,流露伤别之感;三四句,“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诸弟隔”、“一身遥”表明了诗人思念“诸弟”,不禁“涕泪”横流。五六句又由“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B项,“诗中首联“三城戍”,提思家,“万里桥”,提忧国。颔联、颈联依次对应言思家之切,忧国之忱”错,“依次”二字不准确,由分析可知忧国思家是相融的。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表达的情感态度的分析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本题中,七八句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转“萧条”的隐忧。杜甫“跨马出郊”,“极目”四“望”,原本为了排遣郁闷。但爱国爱民的感情,却驱迫他由“望”到的自然景观引出对国家大事、弟兄离别和个人经历的种种反思。一时间,报效国家、怀念骨肉和伤感疾病等等思想感情,集结心头。尤其为“迟暮”“多病”发愁,为“涓埃”未“答”抱愧。‎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依山而建的楼阁密集、高耸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写自己向老师请教时,“ _____________ ”,自己却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乃至于“ _____________ ”,等到老师高兴时再行请教。‎ ‎(3)古人常借酒来抒发情怀,如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一句写曹操攻破荆州后在江中饮酒作诗,又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一句来写感慨人生而洒酒祭月。‎ ‎【答案】 (1). 蜂房水涡 (2).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3). 或遇其叱咄 (4). 不敢出一言以复 (5). 酾酒临江 (6). 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涡、矗、叱咄、复、酾、尊、酹。‎ 三、语言文字应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 2016 年的知识付费元年,到 2018 年的喜马拉雅“123 狂欢节”内容消费总额超过 4.35 亿元,知识付费一路 ________ 。但 2019 年以来,_______ 的付费课程令许多用户感到失望。知识付费平台的第一个订阅专栏产品“李翔知识内参”团队宣布解散,引发业界 _______ 。知识付费行业停下疯狂扩张的脚步、( )。知识付费热潮降温,根据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布的《2018 年知识付费研究报告》显示,用户复购下降和使用缩水已影响行业营收开始下降。用户期待“物有所值”,会根据实际需要购买知识付费产品,而不是盲目跟风,从这一角度理解,知识付费适度“退烧”对行业而言并非坏事,通过________ ,会留下一批有明确需求、稳定消费能力和理性判断能力的用户。‎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高歌猛进 良莠不齐 关注 大浪淘沙 B. 一往无前 不稂不莠 关注 大浪淘沙 C. 高歌猛进 不稂不莠 关切 物竞天择 D. 一往无前 良莠不齐 关切 物竞天择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争的事实是其已进入“冷静期”‎ B. “冷静期”的进入已是不争的事实 C. 进入“冷静期”已是不争的事实 D. 已进入“冷静期”是不争的事实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根据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布的《2018‎ ‎ 年知识付费研究报告》,用户复购率下降和使用时长缩水已影响行业营收开始下降。‎ B.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布的《2018 年知识付费研究报告》显示,用户复购率下降和使用时长缩水已造成行业营收开始下降。‎ C. 根据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布的《2018 年知识付费研究报告》显示,用户复购率下降和使用时长缩水已影响行业营收开始下降。‎ D.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布的《2018 年知识付费研究报告》显示,用户复购下降和使用缩水已影响行业营收开始下降。‎ ‎【答案】17. A 18. C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高歌猛进: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乐观精神。一往无前: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强调前面没有东西能阻挡。由后文的“付费课程令许多用户感到失望”知“高歌猛进”更符合实际,排除BD;‎ 良莠不齐: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侧重于品质。不稂不莠:比喻人不成才,没出息。文中“付费课程”应该是有好有坏,依据语义应用“良莠不齐,排除BC;‎ 关注:关心重视。用眼睛去看某人、某事。用实际行动去或用心去对待某人、某事。关切:指关心,多用于对人,领导对群众,长辈对晚辈或同志之间,语意较重。“团队宣布解散”强调的是事件,依据语境应用“关注”;‎ 大浪淘沙:在大浪中洗净沙石。比喻在激烈的斗争中经受考验、筛选。物竞天择:生物的生存竞争,原指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后也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由“用户复购下降和使用缩水已影响行业营收开始下降”知是经受考验,应用“大浪淘沙”。‎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A项、B项,话题主语一致原则,承前文应以“知识付费行业”为话题主语,而排除A、B;‎ D项,括号前为“、”号,“进入‘冷静期’”与“知识付费行业停下疯狂扩张的脚步”为并列,而“已”应该修饰两者,两者已是不争的事实。排除D。‎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原句“根据……”和“……显示”句式杂糅,选其一,排除C。‎ ‎“复购”与“下降”,“使用”与“缩水”主谓不搭,改“复购率”“使用时长”,排除D。“影响”与“行业营收开始下降”动宾不搭,改“造成”排除A。‎ 故选B。‎ ‎20.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论语·述而》)‎ ‎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 ‎(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 ‎(2)请简要分析子贡是如何论证观点的?‎ ‎【答案】(1)①人应该知错改错;②人不必回避错误。‎ ‎(2)①采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以日月比喻君子的正大光明;②以日月在运行中出现的日食、月食现象,比喻君子犯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暂时的;③以日食、月食过后,日月光明依旧,比喻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 ‎【解析】‎ ‎【详解】文言文的答题,最关键的是能够翻译出全文,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题型,采用不同的答题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1)概括题,先翻译出两个人的观点,然后总结归纳.‎ ‎(2)阐述题,认真研究比喻的作用.‎ ‎(1)本道试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三个选段可以综述为儒家对“过错”的见 儒家并不怕做错事,做错事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重要的是知错能改,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答第一小题时要同时兼顾三个选段,信息提取与概括要全面准确,不能挂一漏万。‎ ‎(2)日和月在中国古代特定的象征含义即光明正大,并结合选段③找出他们的比喻义,第二小题就可迎韧而解.‎ ‎【点睛】参考译文:‎ ‎① 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②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③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随着大众文化需求越来越细,公共文化资源开夜场成为趋势。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欧美一些博物馆就开始探索“博物馆之夜”活动,①__。比如,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实行每周三、周五晚上会延迟到 21 时 45 分的夜场模式,相比之下,国内博物馆夜间开放仍处于试水阶段。一些博物馆虽然在“国际博物馆日”等时段开放过夜场,②__。开放“夜场”,让博物馆更加亲民,城市更具文博味道。对于博物馆来说,通过优质的服务发挥自身在城市晚间的影响力,才能融入城市的晚间休闲和消费体系之中。③__,博物馆延长晚间开放时间,则回应了所在城市的文化生活和文化消费的需求。‎ ‎【答案】 (1). ①目前已形成比较成熟的夜场模式 (2). ②却并未形成常态 (3). ③对于城市而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联系上下文,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语感。填进横线处后还要反复多读几遍,确保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本题中,①处,结合前文内容可知,此处是对现阶段夜场模式的发展状况做判断,而后文举例说明模式已经形成。前文有时间状语“早在上世纪80年代”此处应有表示当下的时间词。②处,结合前句“相比之下”“虽然”“开放过”等语意可知,此处应转折,介绍国内夜场模式的状态。③处,结合前文可知,下文分别就开放“夜场”对“博物馆”和“城市”的意义展开,并仿照“对于博物馆来说”的句式。‎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15 年 9 月 2 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0‎ ‎ 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上,习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材料二:2016 年 11 月 30 日,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习主席说:“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材料三:2019 年 9 月 29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习主席强调:“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英雄模范们用行动再次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阅读上述材料,作为一个生活在这个大时代里的高三学生,你一定有很多感受和感想,请围绕“英雄”这一主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敬重英雄,争做楷模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曾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国家、民族,英雄人物层出不穷代代不已。‎ ‎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的于谦、“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国心”的戚继光、“吾头可断,身不可辱”的史可法、“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路遇男子持刀抢劫,上前制止,被歹徒连刺五刀,身受重伤。见义勇为的事迹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 中国民航机长刘传健,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发紧急状况。生死关头,他果断应对,带领机组成员临危不乱、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英雄的传奇背后,是一种永不放弃的坚守和对生命的珍爱和执着。‎ 作为高三学生,我们除了对这些英雄心存敬重,更要以他们为榜样,争当新时期的英雄、模范,做好新世纪的接力者、传承人。 “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是领导人经常对青年人讲的话。‎ 英雄的含义可小可大。人们往往认为只有为国家献出生命、做出巨大贡献才能成为国家的英雄,其实不然。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做出的贡献也不会相同,但只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就是时代所需国家所要。其实并非要求每个人有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壮举,只要在平凡岗位上尽心尽责,就能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用点滴行动服务人民。如果每个人都能自觉把人生理想和家庭幸福融入“中国梦”之中,何愁“中国梦”没有康庄大道? ‎ 大国工匠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中恪尽职守,他们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了极致,所以成就了他们的不平凡。我们要相信,即使我们是一根蜡烛,也要“蜡炬成灰”,即使我们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所以相信自己,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让我们敬重英雄,以他们为榜样,勤奋刻苦,努力学习,争做时代楷模。‎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作为一个生活在这个大时代里的高三学生,你一定有很多感受和感想,请围绕“英雄”这一主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与思考”。这就要求考生要先理解材料的内涵,抓住“英雄”,把握材料的重心所在,再联系自己的感悟或经历立意作文。‎ ‎【审题】本题给出三则习总关于英雄的讲话语录,互相联系又各有侧重,第一则材料强调民族与国家离不开英雄,强调了英雄的意义与作用。第二则材料同样强调了英雄的重要意义。第三则材料强调要崇尚与努力争当英雄,在平凡岗位上做好每一项工作就是不平凡的。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我们都需要英雄,从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到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成绩的劳动者,英雄的内涵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演进,不变的是榜样的价值和精神的引领。“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与思考”从这一要求看,适合写成议论文。‎ 参考立意:‎ 铭记英雄,捍卫英雄 和平年代也需要英雄情怀 把英雄精神融入到平凡工作中去 英雄在新时代的新含义 英雄精神的传承 可用素材:‎ ‎1、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什么是不平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我们需要千千万万个英雄群体、英雄人物。英雄都是平凡人,都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无我的奉献着,这就是不平凡。我们要学习他们不平凡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就是要把非凡英雄精神体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我们要坚持不平凡的工作态度,当好公仆,做好人民的“守护者”。‎ ‎2、济南公安消防支队平阴大队东阿中队指导员李光文,是十佳民警候选人之一,他被称为火场最美逆行者。23年以来,他在岗位上默默耕耘,执着付出,先后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历经多个消防支队,扑灭火场数不尽其数。生活工作中,像李光文这样的消防人员肯定不止一个,但在火灾面前,以李光文为代表的英雄们,他们在火灾面前能够敢于舍去自身安全,不忘岗位职责,坚守责任,毅然决然的冲进火场。这何尝不是一种不平凡的英雄?当人人都急于冲出火灾现场报命时,是他们逆向而行,救出一条条珍贵生命。正是这种对职责的坚守,“守护者”才能无私的把自己放在了无畏之巅,这种精神不平凡,才能做到舍弃自我救大我。对凌驾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就是生命的主宰。‎ ‎3、所谓成功,就是在不平凡中作出不平凡的坚持,平凡岗位奉献,实现自我价值。‎ ‎4、援藏干部徐毅,在时年41岁的时候肩负着国网北京电力公司的重托来到了西藏拉萨,初次到来的他克服心悸气短、头痛乏力等高原反应,深入调研拉萨供电公司配电、变电、营销等专业及基层单位整体工作情况,找寻援藏工作突破口与着力点,制订了援藏工作计划,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援藏工作。他经历了了六年的时间,3次援藏,最后扎根西藏。把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当中,在雪域高原刻下了绚丽印记。海伦凯勒讲过“坚定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徐毅坚信对党的承诺,坚持为祖国山河做贡献,才能让他克服重重困难,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扎根,徐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看似平凡,但若没有徐毅365天如一天的来坚持,供电工作哪能开展的如此顺利?所以,只要从“心”开始,努力行动就能守出不平凡的价值。‎ ‎5、“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现在的干部职工不管在何种岗位,都应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更要有“主任翁精神”,把国家建设当做自己的事来做。平凡岗位不平凡,做好自己,坚守岗位,小人物也能创造不平凡的价值。‎ 参考结构:‎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平凡亦可出英雄。‎ 第二段:事实论证平凡中的英雄,举例:援藏干部徐毅,济南公安消防支队平阴大队东阿中队指导员李光文等。‎ 第三段:重申论点。‎ ‎【点睛】新材料作文 “五步成文法”即,“引”“析”“提”“联”“结”。‎ ‎1、“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引述时应注意:‎ ‎①要有针对性。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论点)服务;同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所引材料的详略。‎ ‎②要概括。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以最为浓缩的精要语言对它进行高度地概述,而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描写。‎ ‎2“析“——分析材料,突出感悟点。‎ ‎“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3、“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提”,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因此,中心(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4、“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主体部分)‎ ‎“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尽量正反结合。‎ 表述观点(分论点)的角度:‎ ‎(1)原因: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 ‎(2)结果:从结果会怎么样的角度思考 ‎(3)态度:从应该以什么态度去对待角度 ‎(4)方法:从如何去做的角度思考 ‎5、“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 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