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抽测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周口市2018——2019年高二年级(上)期末抽测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荀子认为礼是治国的纲领,所谓“国之命在礼”,其价值不可小觑。荀子提出,在治理国家进程中,礼犹如称量轻重、衡量曲直、描绘方圆的工具。礼的制度体系是治国安邦的重要保障,缺少礼的引导,国家的运行就难以走上正轨。没有礼的规约,社会的治理将难以实施。治理国家必须首先在礼的调控下满足人的欲望与合理要求。然而,如果一味纵容人类无限的贪欲,掠夺有限财富,将会导致社会混乱、道德无序,因此需要“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通过礼的调控既养人之欲,又制人之欲。如此一来,人们的欲望不会由于物资短缺而得不到满足,物资也不会因为人们欲求无度而枯竭,物资和欲望两者得以在互相制约中增长。荀子认为,“礼”是修身为学的最高境界。“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个体的礼仪修养、道德品行关系事业的成败、家庭的兴旺、国家的兴盛。因此,个体要严格律己,端正身心。此外,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社会混乱。荀子认为,礼具有“明分”的社会管理职能,只有明确道德秩序,才能使人们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促进社会群体的和谐共生。 虽然荀子主张“礼主刑辅”,但是他在隆礼的同时也重法。荀子强调,人生来本性自私,若无老师教诲、无法律约束,只能是唯利是图之辈。对于社会治理而言,礼治与法治缺一不可。孔孟强调礼源于人的天然属性,具有道德性与神圣性,荀子则提出礼首先是制欲的工具,目的在于彰显法的功效。在社会管理过程中,针对不同对象,应采取不同措施。对于屡教不改的“奸民”与“元恶”,运用法律,严肃处理;对于其他普通百姓则应重视教育与引导。相对于礼的柔性教化,法则强调强制性的管理,重在发挥治理社会的职能。荀子提出在法治过程中要重视两个问题:其一,执法者的执法能力与道德水平。法治是治理国家的开始,君子是法治的本源,有了德才兼备的执法者,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执法有力、执法有度,杜绝法不责众或者过度执法。其二,执法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要根据罪行轻重,量以不同等级刑罚。只有以法律治国,以刑法来威慑各类型的不法分子,有错必纠,有罪必罚,执法有据,执法公正,才能保障国家的安定祥和,秩序井然。 荀子主张礼制与法律刚柔相济的管理手段,预设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赋予儒家社会治理思想新的内涵,为构建德治与法治并举的“群居和一”的社会共同体提供了理论准备。不过,任何思想都不可能摆脱历史的局限,他的社会治理思想体系立足于统治阶级立场,将治国安邦的责任赋予圣王明君,却未能重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不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摘编自金妍妍《荀子重构早期儒家社会治理思想》)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治理国家进程中,礼的价值不可低估,礼能引导国家走上正轨,它的制度体系是治国安邦的重要保障。 B. 礼既能养人之欲,又能制人之欲,使物资和欲望得以在互相制约中增长,因而礼是修身为学的最高境界。 C. 礼能“明分”社会管理职能,促社会群体的和谐共生,个体礼的修养关系到事业,家庭和国家。 D. 在社会管理的过程中,礼、法的职能不同,礼强调柔性的教化,法则强调强制性的管理,重在治理社会。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了因果论证的方法,突出礼在社会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B. 文章从治理国家到调控人欲,再到提升修养,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礼的重要作用。 C. 文章把孔孟和荀子对“礼”的看法进行比较,意在论证荀子在隆礼的同时也重法的观点。 D. 文章结尾段论述了荀子德治法治结合的治国手段,为现今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孟和荀子都强调礼源于人的天然性,具有道德性与神圣性,目的在于强调礼的柔性教化功效。 B. 荀子认为君子是法治的本源,如果执法者德才兼备,便能执法有据、有力有度、公平公正,使国家秩序井然。 C. 荀子社会管理思想主张礼制与法律刚柔相济,德治与法治并举,赋予儒家社会治理思想新的内涵。 D. 荀子治国方略为构建“群居和一”社会共同体提供了理论准备,但忽视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因而不可能实现。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B项,“因而”错误,强加因果,原文礼“既能养人之欲,又能制人之欲,使物资和欲望得以在互相制约中增长”和“礼是修身为学的最高境界”没有因果关系。故选B。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D项,“为现今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错误,原文“不过,任何思想都不可能摆脱历史的局限……不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故选D。 【3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孔孟和荀子都强调礼源于人的天然性”错误,原文“孔孟强调礼源于人的天然属性,具有道德性与神圣性,荀子则提出礼首先是制欲的工具”;B项,“如果执法者德才兼备,便能执法有据、有力有度、公平公正”错误,原文“有了德才兼备的执法者,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执法有力、执法有度”;D项,“不可能实现”错误,文中无据,无中生有。故选C。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口琴 “警佐,打死了!真的打死了!”西谷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命令:“立即报告岸谷厅长,击毙匪首杨靖宇!” “警佐,警佐!”一日本兵叫喊着,从高大汉子身上搜出一个磨得溜光锃亮的东西跑过来。伪军队长李道善凑上前,惊叫:“魔笛儿!魔笛儿!” “八嘎!什么魔笛儿?”西谷接过那个叫魔笛儿的东西, 眼珠子直转。 1939年的冬天嘎嘎冷。日本关东军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消灭杨靖宇。10多万日伪军围山、封路,进行“梳篦式”的“拉网”“讨伐”。 风雪中,杨靖宇率领队伍与敌艰苦周旋。枪声骤响,日伪军连续发动猛攻,只向前推进了20多米。激战中,十几名战士壮烈牺牲,杨靖宇领着俩战士拖得敌人疲惫不堪。日军资料这样记载当天的战斗:“早晨出发队伍有600人,逐渐剩下300人、200人、100人,到16日凌晨两点钟,仅剩下50人。” 太阳落到山后面,呵气成霜,杨靖宇好几天没吃东西,他裹紧棉衣,靠在窝棚墙上打了个盹儿。恍惚中,肚子“咕噜、咕噜”叫,他从衣袋里掏出一块榆树皮,放进嘴里细细地咀嚼,艰涩而痛苦地咽下。月光从窝棚的缝隙照进来,今天不是正月十五吗?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口里面的衣兜,那里搁着一把他心爱的口琴,他经常在休息的时候给大家吹口琴,甚至教小战士们吹口琴。他想起来,自己还是跟进步音乐家塞上萧学会的吹口琴。这会儿,他连拿口琴的力气都没了,便轻轻闭了一下眼,在心里默默哼唱: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 …… 一切的抗日民众快奋起 夺回来丢失的我国土 结束牛马亡国的生活 英勇的同志们,前进吧 打出去日本强盗 …… 北风呼呼地刮,杨靖宇使劲咽下嘴里嚼成碎沫的榆树皮,感觉身上暖和了一些。 第二天清晨,山路上走来几个砍柴的农民,他上前试探着拿钱从他们那儿买些食物和一双棉鞋。当中的赵廷喜,见面前这人灰头土脸的,脸和手上都是冻疮,就猜出了几分,劝说道:“你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不杀投降的人。”杨靖宇笑了,岂止不杀,如果投降,日本人还打算让他出任伪满洲国军政部长呢!他痛心地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那天,杨靖宇在山洞口没有等到他们答应送来的粮食和棉鞋,却等来了一大群日伪军。西谷率日伪军紧追不舍,终于把杨靖宇逼到了一棵老槭树下。“杨司令,你跑不了啦!”杨靖宇靠着大树,见文件烧成了灰烬,喘着粗气说:“杨司令也是你们能活捉的?” “我知道你几天没吃东西了,特意给你带来了好酒好肉。你是大大的英雄,只要你放下武器……你的部下程斌、崔胄峰都归顺皇军……”敌人还在喊话。这一次代替回答的是愤怒的子弹。西谷恼羞成怒,吼道:“打!干掉他!”100米、50米,日伪军一步步逼近,杨靖宇躲到大树后奋勇还击,打死了冲在前面的两个鬼子。这时,一颗子弹打中他的左手腕,手枪掉下来,滚烫的鲜血涌出,他迅速掏出身上的第二把手枪还击。 敌人见生擒困难,遂轻重武器猛烈开火,杨靖宇胸部中弹,一下靠在大树上,又一排子弹重重地打过来……杨靖宇重重地倒在雪地上。这天,是中国农历正月十六。 “杨靖宇身上怎么会有口琴?”岸谷隆一郎纳闷,又叫来叛变的安光勋。西谷从一个木盒子里拿出一把磨得溜光锃亮的口琴问:“这个,你的认识?” 口琴比鬼子烧红的烙铁还烫人,安光勋像被电击了一下,手一哆嗦,口琴“当”地掉到地上。远处传来口琴声:“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他不再理会任何人,嗓子眼儿发干、发咸、发腥,突然,一头扑在那具高大的躯体上:“杨司令啊,我安光勋不是人啊……” 残忍的日军军医剖开杨靖宇的腹部,肠胃里只有还未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 鬼子大受震骇,他们怎么也不明白,这个塞了一肚子棉絮和树皮的人,怀里怎么会揣着一把口琴? 岸谷隆一郎感觉自己在这场决战中被耍弄了,他下令:铡下杨靖宇的头颅! 大雪纷飞,北风弹奏着古老的琴弦…… (有删改)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写杨靖宇被敌人围剿打死的情节,扣人心弦,引发了读者急欲探究杨靖宇是怎样被敌人围困的阅读期待。 B. 正月十五夜,天气寒冷,呵气成霜,杨靖宇饥饿难忍,却只有榆树皮可咀嚼,力气微弱,写出了杨靖宇的艰难处境。 C. 文中写日军资料记载当天战斗减员的数字,是为了表现日军部队伤亡很大,暗示日军日薄西山,失败已成定局。 D. “杨司令也是你们能活提的”表现了杨靖宇对敌人的蔑视和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誓死战斗、决不投降的决心。 5. 文章结尾写叛徒安光勋拿着的口琴掉到地上,并向杨靖宇谢罪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 作为战士,杨靖宇身上一直带着口琴,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一匠心设计的看法。 【答案】4. C 5. ①体现“口琴”与杨靖宇关系紧密,看到口琴就像看到了杨靖宇,安光勋心里受到了震撼。②反映安光勋意识到自己出卖同胞的卑微人格,感到良心的不安和愧疚。③侧面烘托了杨靖宇人格的伟大,赞扬了他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宁死不屈、决不投降的英勇气节。 6. ①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表现了杨靖宇将军对生活的热爱,对安宁生活的追求。②结构上前后勾连。结尾与前文杨靖宇给大家吹口琴,教吹口琴、学口琴等有关情节照应,说明杨靖宇对口琴有着特殊的感情。③彰显了小说主题。衬托杨靖宇的英勇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解析】 【4题详解】 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C项,“暗示日军日薄西山,失败已成定局”错误,突出杨靖宇的部队作战英勇,给日本人造成很大的损失。故选C。 【5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文中某情节的作用的能力,一般从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为后面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等角度分析,一般的答题模式是某某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此题要求回答文章结尾写叛徒安光勋拿着的口琴掉到地上,并向杨靖宇谢罪的情节的作用,答题时可先分析原因:看到口琴就像看到了杨靖宇;然后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分析作用,通过安光勋意识到自己出卖同胞的卑微人格来突出烘托了杨靖宇人格的伟大,赞扬他宁死不屈、决不投降的英勇气节。 【6题详解】 此题考核探究文章的情节安排的能力,要求探究作为战士,杨靖宇身上一直带着口琴设计的妙处,可从文中物象的作用的角度分析,可从对人物的作用:交代人物背景,烘托人物情感,烘托人物性格,衬托人物形象,暗示人物命运对情节的作用:预示情节走势,推动情节发展;显示线索,做铺垫,构成对比,(开头)引起下文,(结尾)总结上文,前后呼应;对环境的作用:营造氛围,创造美感,创造意境,衬托环境,暗示社会环境;对主题的作用:暗示主题,揭示主题,深化主题,触发情思,寄托感情,象征意义的角度分析。此题可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分析表现杨靖宇将军对生活的热爱;从结构上看,与前文杨靖宇给大家吹口琴,教吹口琴、学口琴等有关情节照应;从主旨上看,衬托杨靖宇的英勇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点睛】物象作用题目的考查形式: 小说以某某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小说中多次写到某某,分别表现了什么意思?请简要分析。 请探究作者以某某为题目的原因。 小说中先后几次提到某某,有什么作用? 请围绕某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一般的答题思路:自身作用+环境作用+人物作用+情节结构作用+主题作用+艺术手法作用(自身作用,指的是它作为小说形象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的独到特点、作用和审美价值) 答题模板: 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衬托人物性格、揭示主题、渲染环境。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国际热核反应堆计划(英文简称ITER)于1985年确立,目标是建立一个核聚变试验堆。因此ITER计划也被称为“人造太阳”计则,与国际空间站研究、欧洲加速器、人类基因组测序研究等项目一样,是一个大型国科技合作项目,所涉及国家的人口总和占全球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我国磁约束人造太阳突破1亿度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所谓人造太阳就是效仿太阳的核聚变原理,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并且这能源是非常清洁的,不会污染环境。想实现核聚变,就必须要产生极高的温度,这种温度世界上任何材料都无法承受,所以至今的人造太阳用两种方法解决这个难题。一种是利用磁场的约束,另一种是激光惯性约束。至今为止,我国不光已经研制出第4代磁约束人造太阳,惯性约束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和国上同步提出和研究。惯性约束的优点是可以小型化,适合在来来用于飞行器等领域,但缺点是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产生激光用来点火。磁场的束的优点是持续性好不需要反复点火,但缺点是无法小型化。 (摘编自《快资讯》) 材料二: 人类一旦可以完全利用人造太阳,那么就可能迈进新的一级文明,但是前提条件是完全掌握并利用聚变技术。并且,各种领域都将迈上新的台阶,就连气候变暖和淡水问题都将得到解决,因为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就是石油和煤炭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海水淡化难推广也是因为电费占大部分成本。 目前,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反应堆正在法国南部进行建设,被认为是第一个将能持续生产净能源的核聚变装置,它将生产500兆瓦的清洁及可持续性电力,预计将于2025年开始制造第一批等离子体并开始投入运行。ITER计划的实施结果将决定人类能否迅速地、大规模地使用聚变能,从而可能影响人类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的进程。在全世界都对人类能源、环境、资源前录等问题予以高度关注的今天,各国坚持协商、合作的精神,搁置诸多的矛盾和利害冲突,最终达成了各方都能接受的协议,并开始合力建设世界上第一座聚变试验堆。 (摘编自“中国网络电视台”) 材料三: 国际聚变界普遍认为,今后实现聚变能的应用将历经三个战略阶段,即建设ITER装置并在其上开展科学与工程研究;在ITER计划的基础上设计、建造与运行聚变能示范电站;最后,将在本世纪中叶(如果不出现意外)建造商用聚变堆。我国将力争跟上这一进程,尽快建造商用聚变堆,使得核聚变能有可能在本世纪末在我国能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中国的聚变装置之路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即便规模很小时,就以在我国实现受控热核聚变能为主要目标。尽管就规模和水平来说,我国核聚变能的研究和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我们有自己的特点,也在技术和人才等方面为参加ITER计划做了相当的准备。这使得我们有能力完成约定的ITER部件制造任务,为ITER计划做出相应的贡献,并有可能在合作过程中全面掌握聚变试验堆的技术。2018年11月,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发布消息,我国“人造太阳”项目获得重大突破,获得的多项实验参数接近未来聚变堆稳态运行模式所需要的物理条件,朝着未来聚变堆试验运行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清洁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摘编自“人民网)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际热核反应堆计划的目标是建立核聚变试验堆,因其能像太阳一样产生上亿度高温,而被称为“人造太阳”计划。 B. 人类如果完全掌握并利用聚变技术,那么不但可以解决目前的气候变暖问题,而且人类可能迈进新的一级文明。 C. 实现聚变能的应用将历经建设ITER装置开展研究,设计、建造与运行聚变能示范电站,建造商用聚变堆等战略阶段。 D. 中国的聚变装置研究规模虽然相对较小,但经过科学家的努力,已经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清洁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际热核反应堆计划是一个大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涉及的人口数量三大,一旦成功将给人类带来重大福利 B. 聚变能能否得以迅速、大规模使用取决于ITER计划的实验结果,这会完全改变人类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的进程。 C. 中国有能力完成约定的ITER部件制造任务,有可能全面掌握聚变试验堆的技术,得益于之前做的相当的准备。 D. 我国“人造太阳”项目获得的多项实验参数,使人类朝着聚变堆试验运行返出了关键一步,具有重要意义。 9. 如何尽快实现国际热核反应堆计划?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7. A 8. B 9. ①尽快实现完全掌握并利用聚变技术,解决耐温度材料等难题。②关注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反应堆的进展,按步骤实现聚变能应用。③各国要坚持协商、合作,科技共享,营造出有利于科技发展的外部环境。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A项,“因其能像太阳一样产生上亿度高温,而被称为‘人造太阳’计划”错误,原文“所谓人造太阳就是效仿太阳的核聚变原理,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并且这能源是非常清洁的,不会污染环境”。故选A。 【8题详解】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B 项,“完全改变人类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的进程”错误,原文“从而可能影响人类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的进程|”。故选B。 【9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如何尽快实现国际热核反应堆计划,注意根据文中的相关句子“想实现核聚变,就必须要产生极高的温度,这种温度世界上任何材料都无法承受,所以至今的人造太阳用两种方法解决这个难题”“人类一旦可以完全利用人造太阳,那么就可能迈进新的一级文明,但是前提条件是完全掌握并利用聚变技术”“ITER计划的实施结果将决定人类能否迅速地、大规模地使用聚变能,从而可能影响人类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的进程”“全世界都对人类能源、环境、资源前录等问题予以高度关注的今天,各国坚持协商、合作的精神”概括答题要点。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宋璟,邢州南和人,其先自广平徙焉,后魏吏部尚书弁七代孙也。璟少耿介有大节,博学,工于文翰。长安中,幸臣张易之诬构御史大夫魏元忠有不顺之言,引凤阁舍人张说令证之。说将入于御前对覆,惶惑迫惧,璟谓曰:“名义至重,神道难欺,必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若缘犯颜流贬,芬芳多矣。或至不测,吾必叩阁救子,将与子同死。”说感其言。及入,乃保明元忠,竟得免死。璟尝侍宴朝堂,时易之兄弟皆为列卿,位三品,璟本阶六品,在下。易之素畏璟,妄悦其意,虚位揖璟曰:“公第一人,何乃下座?”璟曰:“才劣品卑,张卿以为第一人,何也?”天官侍郎郑善果谓璟曰:“中丞奈何呼五郎为卿?”璟曰:“以官言之,正当为卿;若以亲故,当为张五。足下非易之家奴,何郎之有?郑善果一何懦哉!”其刚正皆此类也。先是,朝集使每至春将还,多有改转,率以为常,璟奏请一切勒还,绝其侥求之路。又禁断恶钱,发使分道检括销毁之,颇招士庶所怨。十二年,驾又东巡,璟复为留守。璟因极言得失,特赐彩绢等,仍手制曰:“所进之言,书之座右,出入观省,以诫终身。”其见重如此。神龙元年,迕吏部侍郎。中宗嘉璟正直,仍令兼谏议大夫、内供奉,仗下后言朝廷得失。 时武三思恃宠执权尝请托于璟璟正色谓之曰当今复子明辟王宜以侯就第何得尚干朝政王独不见产禄①之事乎俄有京兆人韦月将上书讼三思潜通宫掖,将为祸患之渐,三思讽有司奏月将大逆不道,中宗特令诛之。璟执奏请按其罪状,然后申明典宪,月将竟免极刑,配流岭南而死。 (节选自《旧唐书·宋璟传》) 【注】①产禄:指吕产、吕禄,西汉后期曾经掌管大权,后被以谋反的罪名杀害。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武三思恃宠/执权尝请托于璟/璟正色谓之曰/当今复子明辟王/宜以侯就第/何得尚干朝政/王独不见产/禄之事乎/ B. 时武三思恃宠执权/尝请托于璟/璟正色谓之曰/当今复子明辟王/宜以侯就第何得/尚干朝政王/独不见产/禄之事乎/ C. 时武三思恃宠执权/尝请托于璟/璟正色谓之曰/当今复子明辟/王宜以侯就第/何得尚干朝政/王独不见产/禄之事乎/ D. 时武三思恃宠/执权尝请托于璟/璟正色谓之曰/当今复子明辟/王宜以侯就第何得/尚干朝政王/独不见产/禄之事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吏部和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等职能不同,但都是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中书省下属部门。 B. 三品,古代官职分为九品,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同一品级在不同朝代包括的官职各不相同。 C. 改转,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改即改任官职,转是调动官职。如《后汉书·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 D. 土庶,即士子和庶人,也泛指人民、百姓。士人在中国古代指读书人,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统称,庶人就是老百姓。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璟为人耿直,识大礼有节操。张易之诬陷御史大夫魏元忠而让张说做伪证时,他正告张说不要诬陷正直的人以暂时免祸。 B. 宋璟为人刚正,不虚意奉承人。天官侍郎郑善果假意奉承宋璟,宋璟毫无顾忌,直言郑善果才华拙劣,品德败坏,为人怯懦。 C. 宋璟为国分忧,因此得罪众人。他不但上奏请求杜绝朝集使侥幸求利之路,还曾禁绝私铸的劣质钱,并派人检查销毁,招致很多人的不满。 D. 宋为人忠诚,深得皇帝倚重。皇上东巡时让他担任留订,还把他的进言写在座位右边,用来观看省察,警戒终身。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易之素畏璟,悦其意,虛揖璟曰:“公第一人,何乃下座?” (2)璟执奏请按其罪状,然后申明典宪,月将竟免极刑,配流岭南而死。 【答案】10. C 11. A 12. B 13. (1)张易之向来害怕宋璟,想要取悦他,就站起身来让座给他作揖说:“您是天下第一人,怎么能坐下座呢?” (2)宋璟坚持上奏请求审查韦月将的罪状,然后申明典章法令,韦月将最终免于死刑,发配流放岭南而死。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恃宠”是“执权”的原因,不要断开;“尝”另叙一事,前面断开;两个“王”都是句子的主语,前面断开。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A项,“中书省下属部门”错误,应为“门下省”。故选A。 【12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题中B项,“直言郑善果才华拙劣,品德败坏”原文“才劣品卑,张卿以为第一人,何也?”“才华拙劣,品德败坏”说的不是“郑善果”。故选B。 【13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注意,素:向来;悦:取悦;虛:站起身来让座;何乃:怎么;执:坚持;按:审查;竟:最终。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宋璟,是邢州南和县人,他的祖先从广平迁徙到这里,是后魏吏部尚书宋弁的第七代孙。宋璟年轻时正直而且很有节操,学识广博,擅长作文章。长安年间,宠臣张易之诬陷御史大夫魏元忠有不忠的言论,让凤阁舍人张说为他做证。张说将要当廷对质时,十分恐惧窖怕,宋璟对他说:“名义最为重要,神眀难以欺骗,你一定不要依附邪恶陷害正直,以求暂时免祸。如果你因为这冒犯威严而被贬官流放,正可以流芳后世。你如采有什么不测,我将在朝廷中诉相救,将与你同死。”张说被他的一番话感动。进入朝廷,于是保全魏元忠,最终使他免于死罪。宋璟曾经在朝堂侍宴,当时张易之兄弟都是公卿,官位三品,宋璟的官阶是六品,在下座。张易之向来害怕宋璟,想要取悦他,就站起身来让座给他作揖说:“您是天下第一人,怎么能坐下座呢?”宋璟说:“我才能低劣官品卑微,张卿认为我是第一人,这是什么道理?”天官侍郎郑善果对宋璟说:“你为何把五郎叫作卿呢?”宋璟说:“从官位上来说,他为卿相;如因亲族缘故,当为张五。你不是张易之的家奴,又哪来的什么郎呢?你郑善果是多么怯懦啊!”他的刚正不阿都如同这类事情。起初,朝集使每到春天返回任所时,大多有所改任,经常这样成为常规,宋璟奏请皇上让朝集使一律返回原地,杜绝他们的侥幸求利之路。又禁绝私铸的劣质钱,派遣使者分道检查销毀,由此招致了士子庶人的不满。十二年,皇上再次东巡,宋璟又任留守。宋璟就直言说明政事的得失,皇上特意赏赐给他彩绢等物,并亲笔下诏说:“卿所进之言,我已经写在座位右边,朕出入观看省察,用来警戒终身。”他就是如此受到器重。神龙元年,宋璟升任吏部侍郎。中宗赞赏宋璟的正直,仍然让他兼做谏议大夫、内供奉,朝会散后可与皇上谈论朝廷得失。当时武三思依仗得宠掌握大权,曾经私下有求于宋璟,宋璟严肃地对他说:“当今天后已经明确还政给儿子,你这个王应该降封为侯退居私第,怎么还干涉朝政呢?你难道就看不见吕产、吕禄的事吗?”不久有京兆人韦月将上书控诉武三思私通宫禁,将会逐渐成为祸患,武三思指使有关官员奏告韦月将大逆不道,中宗为此特意下令杀死韦月将。宋璟坚持上奏请求审查韦月将的罪状,然后申明典章法令,韦月将最终免于死刑,发配流放岭南而死。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来诗,完成各题。 云涛石① 黄庭坚 造物成形妙画工,地形咫尺远连空。 蛟鼍②出没三万顷,云雨纵横十二峰。 宴坐使人无俗气,闲来当暑起清风。 诸山落木萧萧夜,醉梦江湖一叶中。 【注】①云涛石:诗人叔父黄襄案头放的一块状似云涛的石头。此诗属于黄庭坚《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诗中的一首。黄襄隐居于合源。②蛟鼍(jiāo tuó):指水中凶猛的鳄类动物。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总写云涛石给人的感受,一个”妙”字表达了作者的无限叹赏,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 B. 第二句诗人把“咫尺”和“远”这一对矛盾概念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体现了作者赏石时无边的想象。 C. 颔联紧扣“云涛石”展开想象,第三句扣“云”,第四句扣“涛”,神话般再现了云涛石的奇观。 D. 颈联写云涛石让人在静坐时没有俗气,在大暑天让人如沐清风,表现了云涛石的风韵和神异。 15. 本诗尾联有何妙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想象奇特丰富,诗人想象自己在秋夜醉梦中乘坐一叶小舟,出没在“云涛石”的山水间,描写生动而真切,凸显“云涛石”的奇妙。②表达对“云涛石”的喜爱,对叔父志行的赞美和自己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暗合前三联内容。 【解析】 【14题详解】 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C项,“第三句扣‘云’,第四句扣‘涛’”错误,应为“第三句扣‘涛’,第四句扣‘云’”。故选C。 【15题详解】 此题考核赏析诗句的作用能力,分析诗句的作用答题模式:诗句是何种手法+ 手法在诗歌中的证据+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某句运用了……的手法,写了……的内容(归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词语组合),具有……的优点,抒发了诗人……的感情。一般的思路: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怎样使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此诗“醉梦江湖一叶中”运用想象的手法,想象自己在秋夜醉梦中乘坐一叶小舟,出没在“云涛石”的山水间,然后分析情感,首先是喜爱,然后结合注释“诗人叔父黄襄案头放的一块状似云涛的石头”“黄襄隐居于合源”,是由物赞人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点睛】分析诗句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诗句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作用,分析时注意诗句的位置,开头主要是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调,和标题、结尾相照应,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等;中间主要是承上启下;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卒章显志等。答题时结合具体的题目具体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他想到故国的今昔对比,物是人非,同时也暗含着词人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 (2)庄子《逍遥游》中,作者认为宋荣子已经坦然面对世人的毁誉,他的境界可以称得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列举“钉头磷磷”“瓦缝参差”等是为了引出对秦始皇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雕栏玉砌应犹在 (2). 只是朱颜改 (3). 定乎内外之分 (4). 辩乎荣辱之境 (5). 独夫之心 (6). 日益骄固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辩、砌的写法。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其主体工程项目采用桥、岛、隧组合,可谓是_______________,设计巧妙。大桥沉管隧道东、两两端各规划有一座人工岛,岛上各有2个青铜鼎,以浮雕手法刻画了蛟龙出海、梦圆伶仃等四个故事,以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鼎”来记录大桥故事,既彰显了设计者的_______________,也是粤港澳三地文化的集中体现。 乘飞机经过人工岛上空时清晰地可以看到,西、东人工岛有形似“中”“华”的字样。在人工岛建筑顶部,有一个类似帽子一样的构建,( )。在进出隧道口的位置,有110米长的遮光罩,可以缓解司机对阳光的不适应。九洲航道桥所采用的是风帆造型,寓意______________;青州航道桥所采用的中国结造型,是中华民族关于团结的共同记忆,也寓意着三地通力合作、共同建设“世纪工程”。工程很多技术填补了我国建筑领域的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被称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留下了多项______________的世界纪录。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珠联璧合 独具匠心 一往无前 撼人心魄 B. 相得益彰 别开生面 一帆风顺 撼人心魄 C. 相得益彰 别开生面 一往无前 震撼人心 D. 珠联璧合 独具匠心 一帆风顺 震撼人心 18. 文中面描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乘飞机经过人工岛上空时湾晰地可以看到,形似“中”“华”字样的建筑在西、东人工岛上。 B. 乘飞机经过人工岛上空时可以清晰地看到,西、东人工岛上建筑有形似“中”“华”的字样。 C. 乘飞机经过人工岛上空时可以清晰地看到,西、东人工岛上有形似“中”“华”字样的建筑。 D. 经过人工岛上空时乘飞机清晰地可以看到,形似“中”“华”字样的建筑在西、东人工岛上。 19. 下列在文中指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是一个巨大的中央风口,可以保持隧道内空气的畅通 B. 这里有一个巨大的中央风口,可以保持隧道内空气的畅通 C. 可以保持隧道内空气的畅通,因为这个中央风口是巨大的 D. 道内的空气得以保持畅通,因为这里有一个厂大的中央风口 【答案】17. D 18. C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珠联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原文“桥、岛、隧组合”,不是两者,用“珠联璧合”。别开生面:多用来形容文艺作品另创新的形式、风格等。独具匠心:指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文中是“设计者”,用“独具匠心”。一往无前:指不把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放在眼里,无所畏惧、毫不动摇地奋勇前进。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没有阻碍。文中是“风帆造型”,用“一帆风顺”。撼人心魄:令人震惊的意思。震撼人心:指某件事对人内心震动很大。文中是“世界纪录”,用“震撼人心”。故选D。 【18题详解】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句中有三处错误,“乘飞机”应该修饰“经过人工岛上空”,“清晰”应该修饰“看到”,“看到”的对象应该是“建筑”。这三处错误都修改的是C项,故选C。 【19题详解】 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句子的前面是“有一个类似帽子一样的构建”,后文应该是“这”,指代前面的“构建”;后面是“在进出隧道口的位置”。前句也应该用“隧道”结尾。故选A。 20.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谦敬用语。 (1)做错了某事后请求人原谅:我年轻识浅,这件事是我考虑不周,还请您_________。 (2)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________。 (3)本月十六日,拟在学校大礼堂举行高考复习备考会,您是这方面的专家,我们诚垦地邀请您________出席,传经送宝。 (4)在全市围棋冠军争霸赛上,获得冠军的选手对亚军说:“今天我能获得冠军,________了。” (5)老师,今天是您80________,我们祝您寿比天高,福比海深!松鹤同春,福乐绵绵! 【答案】 (1). (1)海涵(见谅谅解等) (2). (2)斧正(赐教) (3). (3)拨冗 (4). (4)承让 (5). (5)寿诞(寿辰、贵诞、大寿等)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语言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1)句应该是表达“原谅”,用“海涵”“谅解”;(2)要让别人修改稿件,用“斧正”;(3)句表达的是邀请别人抽时间参见,用“拨冗”;(4)表达的是比赛中赢了对方的谦虚的说法,用“承让”;(5)说生日的代名词,且人物80岁,用大寿。 21.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某高校举办了文艺汇演,第一个节目是合唱《春天的故事》,请为主持人写一段串台词,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简洁连贯,不超过120个字。 【答案】示例:40年前的那个春天,南来的风吹过田野和山川,吹出的是一幅碧绿的画卷,燃起的是改革与发展的火焰。希望的种子,从此播撒在全中国人的心田,人们扯起了远航的征帆。今天,让我们用歌声述说改革的故事,传诵开放的乐章。下面请听歌曲合唱——《春天的故事》。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要求写串台词,串台词的作用是串联节目,注意此题是第一个节目,就要和文艺汇演的主题“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相关,然后由此引到合唱“《春天的故事》”,要照顾二者的衔接,注意修辞和字数的要求。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10月30日,中国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在香港去世,11月12日,美国漫画界元老级人物斯坦·李辞世。金庸的武侠世界塑造的是为天下黎民百姓付出生命的英雄形象;斯坦·李的漫威宇宙,塑造的英雄具有天才般的智慧、极高的创新智能、自我修复能力和超人的分析能力,能够以超人的速度处理信息并进行精确的计算。 这些英雄都有很大的受众群体,而且持续时间达半个世纪以上。但是有人认为,这些英雄所处的世界不现实,我们更需要现实世界的英雄;也有人认为,现实世界已不需要除暴安良、主持正义的侠客和超级英雄了;还有人认为这种英英雄的精神一直都在,对维护社会秋序、促进社会进步有积极的意义。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认识或感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当今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英雄 “这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 这是国产动画《大圣归来》的海报宣传语。不得不说,创作团队很清楚这个时代人们需要什么。每个人尤其是青少年,都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英雄,或激励自己;或以其为奋斗目标;或视其为崇拜偶像。 就像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心中会有不同的英雄。也许是受好莱坞大片影响,许多青少年心目中最常想到的,是那些在荧幕上披荆斩棘、挑战极限、拯救世界的钢铁侠、美国队长等超级英雄们。这些英雄不但具有超人的本领,能够在危急中力挽狂澜,更是自信、成功、力量与魅力的化身。他们如此优秀,怎不令人向往和崇拜? 然而,超级英雄毕竟是虚幻的想象,现实中英雄们的境遇要困难和残酷得多。他们没有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的超能力,有的只是血肉之躯,他们之所以被人们称为英雄,或因英才盖世、功勋卓著,或因气节坚贞、无私无畏,而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大多是他们注定的结局。从这个意义上说,英雄的诞生,往往意味着残酷,意味着死亡,意味着超越自身利益的局限,意味着肉体毁灭而灵魂不朽。 中华民族,历来是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从古代精忠报国的岳飞、宁死不降的文天祥、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再到近代抗日战争中誓死报国的张自忠、吃棉絮枯草战斗的抗联英雄杨靖宇、被捕后遭受种种酷刑却始终没有一丝屈服的赵一曼,英雄们用肉体的殒灭见证生命的意义,捍卫民族的尊严,用行动诠释了英雄的内核不仅是英勇牺牲,更是无私奉献。 穿越历史的烟尘,时针走到今天。有人说,当今时代是个没有英雄的时代,此言差矣。英雄的内涵,从来都不狭隘。战争年代,“血染沙场气化虹”、“一身报国有万死”是英雄,和平时期,见义勇为、坚守正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也是英雄。那些为人民造福、干出经天纬地大事业的是英雄,那些默默无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也是英雄。境遇有不同,能力有大小,但爱国无贵贱,奉献无高低。只要不断超越自我,坚持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益的事,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或群众心目中的“英雄”。 当今之中国,局势复杂、任务繁重,其实更加需要英雄。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中国梦”不仅需要纵横捭阖、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领袖英雄,更需要千千万万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平民英雄。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只要我们心中种下英雄的“种子”,脑中崇尚英雄的精神,奋发进取、乐业奉献,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中展现出自身的价值,都能成为当之无愧的时代英雄。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中列出了2018年发生的两件事,其真正目的在于通过两位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英雄人物和英雄行为。由于当今世界对英雄精神有不同理解,在思想碰撞下,可使考生的作文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可从不同的角度立意。参考立意:人们对英雄和英雄精神仍然是认同和向往的;现实世界并不缺少英雄和英雄精神,英雄与英雄精神并不虚无缥缈;现实世界仍然需要英雄和英雄精神;社会应形成赞颂英雄、向英雄学习的氛围;英雄并不仅仅包括侠客和超级英雄,在现实社会中传播正能量的人也是英雄,等等。 【材料链接】1.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彰显了战斗精神的伟大力量。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人民军队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狼牙山五壮士”、“白刃格斗英雄连”、“刘老庄连”、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等无数英雄群体和革命先烈,用生命诠释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面对气焰嚣张的强大敌人,人民军队曾经发出了“三个不相信”的英雄宣言:在革命战士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英勇顽强,视死如归,血战到底,人民军队用大无畏的气概赢得了党的信任、人民赞誉,也赢得了世界尊敬。 2.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目的就是号召全体中华儿女发扬英雄的精神,继承英雄的事业,勠力同心、不懈奋斗!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论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期盼“崇尚英雄”蔚为风尚,光荣永远传承,英雄永不独行。 【结构】可从材料入手提出这个时代需要英雄,首先分析材料中的“英雄”是虚无缥缈的,但其精神是需要弘扬的;然后再分析现代一部分年轻人崇拜明星、小鲜肉等现象,分析英雄精神需要弘扬;再从弘扬英雄精神有助于正能量的传播三个角度分析,最后总结中心论点。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 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