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泰安四中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泰安四中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泰安四中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微小说的出现至今仅仅五六年时间,它是随着微博的盛行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网络文学形式。关于“微小说”之“微”的具体含义,学界说法不一。“微”若指“微小”,那么马克·吐温《丈夫的支出账单》应该是微小说的开创与经典;若指“微博”,微小说则特指“微博上的小说”。微小说的网络定义则将二者合一,指以微博客形式发表的微型小说,是微博客价值延伸的一种生动表现形式。微小说一般不超过140个字,文本短小精悍、语言简洁、结局出人意料,作者可随时与读者互动,具有相当的网文交互性。‎ 若仅就文本字数而言,微小说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它可说是短篇小说的一个“分支”,早在我国古代的《论语》《世说新语》《阅微草堂笔记》等经典文本中就有实践。事实上,从说唱文学到舞台剧,再到电影、电视剧,传统小说作为一种相对成熟的文体总是借助传播技术手段的发展来实现自身的突破,并由此对叙事艺术形态产生新的影响。尽管很多专家认为微小说的出现是对主流文学的延伸和补充,但相较于传统小说,微小说的文本形态仍具有更“短”、更“简”、“碎片化”、“即时性”和文学“信息化”等诸多不能被主流文学和传统小说的延长线所辐射的新特点。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形态,一方面作为新兴的传播方式为微小说提供了一个空前宽广的展示平台,同时在另一方面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传统小说的某些本质特征与审美倾向。作为新文学样式的微小说在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如今风头正劲,这一结果虽离不开科技的日新月异,但其背后的成因一旦从技术层面转移到价值领域,涉及文学的内涵以及文学在现代社会的转型和发展等问题,它所透露的事实本身便会超越技术的单一向度,乃至引发学界对文学本体的再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始终存在着作为文化秩序中心的“道”统,它垄断文化意识中的权威性并以此来制约文化,文学当然也不例外。千百年来,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们围绕“道”统形成了一个颇具史诗品格的宏大叙事情结。受此思维模式浸染,现实主义作家作为有忧患意识的精英知识分子,肩负着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微小说则在自身字数限制和后现代“碎片化”策略的影响下,不得不从宏大叙事过渡到小叙事,注重个体的话语表达和艺术的生活化。小叙事背离宏大叙事的全面、统一和定性,采取碎片化、拼贴式、反讽式的多种表达来反映当下。在微小说作者那里,记忆的整体性已然瓦解,生活纷乱破碎,即便他们试图在作品中缝合经验世界的片断与零件,展现给读者的依旧多是支离破碎的图景。小叙事里不存在宏大叙事的“典型环境”,人物的性格与命运也并不能归结于某种统一的社会原因及其呈现方式,它在变数与常数的张力拉扯下,探求个人命运的偶然性与复杂性。面对非凡复杂的当下现实,小叙事反映出一种原态真实。‎ 鲁迅先生曾指出稗官野史和私人笔记中存在着远比“二十四史”等所谓“正史”更为真实的历史。若不恰当地将传统文学比作正史,将微小说在内的网络文学比作野史,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小叙事恰可作为对历史真实和叙事的有效保存和有益补充。小叙事作为世界的小小碎片,顽强抗争着遗忘本身,它的种种尝试也就值得我们去留心聆听、仔细阅读、用心体味。‎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微小说是一种新的网络文学形式,它伴随着微博的盛行而产生,其概念含义也引发了各方争议。‎ B. 我国古代的经典文本中也有优秀的短篇小说,只是从文本字数角度看,它们和微小说有诸多不相同之处。‎ C. 传统文化中的“道”统对古今中国的文学创作存在影响,宏大叙事情结的产生就是受其影响的结果。‎ D. 小叙事虽不能探求人物命运的社会根源,却在人物命运的偶然性和复杂性的探求上具有一定优势。‎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关于“微”的两种不同理解在微小说的定义上得到了整合,即微小说的发表形式是特定的,具有相对严格的字数要求。‎ B. 微小说的文本形态具有许多完全有别于主流文学和传统小说的新特点,微小说的发展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C. 中国的现实主义作家身上总是肩负着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是一定的文化根源和思维模式影响的结果。‎ D. 微小说的作者采用碎片化、拼贴式等多种表达来反映当下,放弃了对记忆整体性的追求,只能展现出纷乱破碎的生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微小说和传统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在语言和情节安排上具有某些相似点,但传统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在互动性上远不如微小说。‎ B. 对微小说的形成和发展进行深入探究,不仅会涉及科技发展问题,还会涉及文学与社会关系、文学本体等多方面问题。‎ C. 微小说的小叙事注重个体的话语表达,在对纷繁复杂的当下现实的反映中,小叙事显示出一种原态真实。‎ D. 包括微小说在内的网络文学在创作方面所做的种种尝试十分有价值,可以和传统的文学相提并论。‎ ‎【答案】1. B 2. D 3. D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C项,“对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学创作存在影响”的说法绝对,从文中第三段来看,如今的微小说和外国文学创作就不受其影响。‎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D项,“放弃了对记忆整体性的追求”错误,原文第三段为“即便他们试图在作品中缝合经验世界的片断与零件,展现给读者的依旧多是支离破碎的图景”,可知并不是“放弃”,“记忆的整体性已然瓦解”是微小说的性质决定的。‎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D项,“可以和传统的文学相提并论”错误,从文中最后一段来看,小叙事是可作为“对历史真实和叙事的有效保存和有益补充”,说明它不能与传统文学相提并论。‎ 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雾 季羡林 ‎①我从来没有喜欢过雾。‎ ‎②抵达加德满都的第二天凌晨,我一起床,推开窗子:外面是大雾弥天。昨天下午我们从加德满都的大街上看到城北面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个个都戴着一顶顶的白帽子,这些都是万古雪峰,在阳光下闪出了耀眼的银光。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我简直像小孩子一般地喜悦。现在大雾遮蔽了一切,连那些万古雪峰也隐没不见,一点影子也不给留下。旅馆后面的那几棵参天古树,在平常时候,高枝直刺入晴空,现在只留下模糊的黑影,衬着白色的大雾,宛如一张中国古代的画。昨天抵达旅馆下车时,我看到一个尼泊尔妇女背着一筐红砖,倒在一大堆砖上。现在我看到一个男子,手里拿着一堆红红的东西,我以为他拿的也是红砖。但是当他走得近了一点时,我才发现那一堆簌簌抖动、模模糊糊的东西,原来是一束束红色的鲜花。我不禁自己笑了起来。 ‎ ‎③正当我失神落魄地自己暗笑的时候,忽然听到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咕咕的叫声。浓雾虽然遮蔽了形象,但是却遮蔽不住声音。我知道,这是鸽子的声音。当我倾耳细听时,又不知从哪里传来了阵阵的犬吠声。这都是我意想不到的情景。我万万没有想到,我在加德满都学会了喜欢的两种动物――鸽子和狗,竟同时都在浓雾中出现了。难道浓雾竟成了我在这个美丽的山城里学会欣赏的第三件东西吗? ‎ ‎④世界上,喜欢雾的人似乎是并不多的。英国伦敦的大雾是颇有一点名气的。有一些作家写散文、写小说来描绘伦敦的雾,我们读起来觉得韵味无穷。对于尼泊尔文学我所知甚少,我不知道,是否也有尼泊尔作家专门写加德满都的雾。但是,不管是在伦敦,还是在加德满都,明目张胆大声赞美浓雾的人,恐怕是不会多的,其中原因我不甚了了,我也没有那种闲情逸致去钻研探讨。我现在在这高山王国的首都来对浓雾大唱赞歌,也颇出自己的意料。过去我不但没有赞美过雾,而且也没有认真去观察过雾。我眼前是由赞美而达到观察,由观察而加深了赞美。雾能把一切东西:美的、丑的、可爱的、不可爱的,都给罩上一层或厚或薄的轻纱,让清楚的东西模糊起来,从而带来了另外一种美,一种在光天化日之下看不到的美,一种朦胧的美,一种模糊的美。 ‎ ‎⑤一些时候以前,当我第一次听到模糊数学这个名词的时候,我曾说过几句怪话:数学比任何科学都更要求清晰,要求准确,怎么还能有什么模糊数学呢?后来我读了一些介绍文章,逐渐了解了模糊数学的内容。我一反从前的想法,觉得模糊数学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在人类社会中,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有着大量模糊的东西。无论如何也无法否认这些东西的模糊性。 ‎ ‎⑥在大自然中怎样呢?在大自然中模糊不清的东西更多。连审美观念也不例外。有很多东西,在很多时候,朦胧模糊反而更显得美。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在这里,观赏者有更多的自由,自己让自己的幻想插上翅膀,上天下地,纵横六合,神驰于无何有之乡,情注于自己制造的幻象之中;你想它是什么样子,它立刻就成了什么样子,比那些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要好得多,而且绝对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在大自然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 ‎⑦我的幻想飞腾,忽然想到了这一切。我自诧是神来之笔,我简直陶醉在这些幻象中了。这时窗外的雾仍然稠密厚重,它似乎了解了我的心情,感激我对它的赞扬。它无法说话,只是呈现出更加美妙更加神秘的面貌,弥漫于天地之间。‎ ‎(《中华散文珍藏本从书·季羡林卷》)‎ ‎4.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融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文字清新优美,笔法细腻流畅,内容纯净具体,结构清晰明了,充满哲理,给人无尽的美感享受。‎ B. 作者认为绝对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在大自然中是根本不存在的,但在社会生活中是存在的。‎ C. 作者认为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有着大量模糊的东西,承认这个事实,对研究学术和制订政策等等都是有好处的。‎ D. 文本结尾说雾“呈现出更加美妙更加神秘的面貌,弥漫于天地之间”,形象而含蓄地表达出作者对模糊空间的思考。‎ ‎5. 文章的第②、③自然段中着重写到了关于鲜花和动物的细节。从本文的主旨来看,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雾的哪两个主要特点?从艺术表达效果来看,这些细节描写又有什么作用?‎ ‎6. 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答案】4. B 5. 1)雾的主要特点:模糊性和遮蔽性。2)细节描写的艺术表达作用:①突出雾的特点;②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③行文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情趣和可读性。 ‎ ‎6. ①作者开篇说“不喜欢”雾。②接着写“喜欢”,进而“欣赏”后来“赞美”雾景。③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④作者最终“陶醉”在雾境的幻象之中。‎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的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和对选项的比对作答本题,B项“但在社会生活中是存在的”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在人类社会中,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有着大量模糊的东西。无论如何也无法否认这些东西的模糊性。”应该是“在社会生活中也是不存在的”。‎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重在对手法和内容进行考核,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首先要认真研读文本内容,其次要将选项内容与文本内容进行仔细的比对,注意常见的错误有曲解文意、强加因果、枉家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的手法的理解和赏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先要审题“文章的第②、③自然段中着重写到了关于鲜花和动物的细节。从本文的主旨来看,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雾的哪两个主要特点?从艺术表达效果来看,这些细节描写又有什么作用?”根据题意结合对文本的理解进行概括作答:雾的主要特点:模糊性和遮蔽性。细节描写的艺术表达作用:突出雾的特点;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行文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情趣和可读性。‎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主要内容的梳理和概括,考生首先要认真研读文本内容,然后要根据理解逐层概括主要内容:作者开篇说“不喜欢”雾。接着写“喜欢”,进而“欣赏”后来“赞美”雾景。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作者最终“陶醉”在雾境的幻象之中。‎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外卖市场日益火爆,大量的餐饮包装垃圾也随之产生。塑料或发泡餐盒、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构成了外卖垃圾的主要部分。‎ 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白领对记者表示,带饭的时间成本太高,去外面餐馆吃又太贵;现在外卖商家有很多优惠,一般都比去餐馆吃便宜,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知道叫外卖会造成一些“白色污染”,但也难以抵抗外卖便宜、方便、快捷的诱惑。‎ 大量的外卖垃圾让保洁员们叫苦不迭。每天午餐过后,单位的垃圾桶里差不多都堆满了餐盒、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外卖垃圾,要处理这些垃圾,着实令人头疼。而这些外卖垃圾,基本没有人回收,只能当生活垃圾处理掉。‎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很快,订外卖就是为了图方便,但是可能很少人意识到外卖垃圾问题。”某送餐员对记者表示,有的顾客即使在家可以用家里的筷子,也会因为外卖里没有配筷子而进行投诉。‎ 各家外卖平台的订单量正在快速增长,而这也意味着外卖垃圾也在不断增加。对于外卖垃圾的数量,虽然目前并没有权威统计数据,但可从外卖平台的订单量窥一斑而知全豹。根据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等公布的数据,这三家外卖平台的日订单量大概在700万单左右,粗略计算,按照每单外卖用1个塑料袋,每个塑料袋0.06平方米计算,每天所用的塑料袋可覆盖42万平方米,大约相当于59个足球场,大约15天即可覆盖一个西湖。‎ ‎(摘编自《一顿外卖付出多少环境成本?外卖垃圾问题亟待重视》,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 要想减轻外卖对环境的影响,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循环经济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曲睿晶认为,可以从减量化——从源头减量,资源化——回收再循环,以及无害化——垃圾处理三方面入手。‎ 源头减量最容易但践行不足。除了保温防漏,不少外卖的包装过于严实甚至很“华丽”。 “饿了么”设计部总监张怿对此的理解是:“以前消费者可以通过店内装潢、风格等对餐饮品牌有形象认知。到了外卖时代,餐厅依然希望建立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因此选择以华丽的包装和富有个性的LOGO体现。”‎ 回收再循环也面临一定困难。一位废塑料收购从业人员对记者说,近期废塑料的回收价格一路走低,尽管外卖产生的餐具数量庞大,但对他们来说,把充满油污的餐盒从一堆垃圾里拎出来、再清洗的过程,耗费了大量人力,“回收外卖餐具更是赔本买卖”。‎ 而外卖行业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当前还不能用更加环保的材质替代塑料。成本太高,实用性差,且不一定环保是很主要的原因。在看似可行的替代方案中,纸质餐盒和聚乳酸的成本都是聚丙烯的2倍,生物基餐盒成本也很高,价格并无优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说,传统外卖餐盒多采用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材料,其强度、耐热性、稳定性高,且成本低廉,因此受到商家青睐。纸质餐具除了易沾染油渍外,最关键是无法密封,运输中容易洒出来。然而最好的生物基材料餐盒和纸质餐盒也都含有一定的塑料成分,在生物基餐盒中,虽然40%左右的秸秆等物质可以直接降解,但另外60%的塑料则仍然存在同样问题。 ‎ ‎(摘编自《外卖垃圾围城大讨论;毁了下一代,还是在背锅》,《南方周末》)‎ 材料三:‎ 外卖平台 美团外卖 饿了么 百度外卖 环保方案 青山计划 蓝色星球 EP行动 推出时间 ‎2017年8月31日 ‎2017年9月6日 ‎2017年9月10日 具体措施 客户端增加“不需要一次性餐具”选项;设立“首席环保官”职位,成立专门团队负责推动“青山计划”的规划和落地。‎ 客户端增加“无需餐具”选项,并为选择该项的用户提供积分奖励。‎ ‎ ‎ 客户端增加“不使用餐具选项”;对使用环保餐具的优秀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引入环保餐具供应商,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环保餐具成本。‎ ‎(表格前瞻产业研究院:《2017-2022年中国在线外卖行业深度解析报告:竞争、模式与投资策略》)‎ ‎7. 下列关于大量的餐饮包装垃圾产生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活垃圾清运的速度赶不上垃圾产生的速度。‎ B. 外卖企业提供的服务方便、快捷,性价比高。‎ C. 快节奏的生活提高了人们做饭的时间成本。‎ D. 很多消费者只图自己方便,环保意识不够强。‎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A. 目前解决外卖垃圾污染问题仍有困难,但只要全社会动员起来,就能很快解决。‎ B. 材料一揭示外卖垃圾大量产生的现状,分析了外卖垃圾产生的原因。‎ C. 材料二分析并提出了减少外卖垃圾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有效策略。‎ D. 当下制约外卖垃圾污染环境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还是经济成本。‎ E. 材料三揭示了各个外卖平台应对外卖垃圾污染问题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9. 材料三列出的“青山计划”“蓝色星球”和“EP行动”这三个方案有什么共同点?它们又各自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7. A 8. BD ‎ ‎9. 共同点:在客户端增加“不需要餐具”的选项。特点:“青山计划”,成立专门团队,专人负责。“蓝色星球”,鼓励消费者参与环保。“EP行动”,通过降低环保成本,激励外卖产品提供商参与环保。‎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项“生活垃圾清运的速度赶不上垃圾产生的速度”,文中没有依据,无中生有。其他选项在文中都能找到依据。‎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项无中生有。C项材料二阐述的所提出解决办法并不可行。E项“各个平台”有误,只有三个大的平台。‎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这是一道概括图表的内容的题目,答题的关键是认清表头的内容,然后筛选信息,此题不难,表格组成简单,共同点和各自的特点在表格中的“具体措施”中找即可,如相同点,三个平台都有类似“不需要一次性餐具”选项的句子。‎ 点睛:分析统计图表的题目,分析统计表注意统计表的名称,表头列出的项目,表格中的极值和表现出来的趋势等。通过表格中的数字和所给的题干要求进行判断,此题表格的内容不是数字,是具体的现象,注意分析异同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敕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物史。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捍将二百人,暴横甚。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咸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节选自《明史•熊鼎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B. 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C. 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D. 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也称表字。文中的“伯颍”的“伯”是长子之意。‎ B. 迁,本意是指迁指移动,搬换,转变,在古代也可指变动官职。左迁就是降职。‎ C. 洪武,明朝第一个皇帝朱元璋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也可以作为表示年份)。‎ D. 山东,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指崤山以东地区,一种指太行山以东地区。文中所指崤山以东地区。‎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熊鼎卓有才能,处变不惊。他深受邓愈器重,留在邓手下任职;为母亲守孝后担任德清县丞,其时松江有人叛乱,邻郡惊恐,他冷静地控制了本县局面。‎ B. 熊鼎思虑周详,维护朝廷威信。广信郡县官员违法,皇上已颁发敕令,此时又要查究;熊鼎认为朝廷应当取信天下,不应为小事出尔反尔,皇上这才作罢。‎ C. 熊鼎治政有方,坚持依法办事。分管台、温事务时,他迁走凶恶残暴的官将,百姓方才安定;平阳知州梅镒被诬贪污行贿,他听从民意,依法予以释放。‎ D. 熊鼎面对威逼,表现出凛然正气。朵儿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察觉其中有诈,不久叛寇果然作乱,并胁迫他北还,他维护正义,责骂叛寇,最终被杀。‎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2)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答案】10. C 11. D 12. B ‎ ‎13. (1)熊鼎到任,上奏罢免了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部贪官污吏得以肃清。‎ ‎(2)皇帝派遣使者慰问他,赐给他裘皮帽子,又派遣中使赵成召回熊鼎。‎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断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句的理解,同时也要注意文句中的标志性的词语,本题中标志性的词语有“不应”“邓愈”“奇”“太祖”“以”“乃”。‎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D山东是指山的东面。主要有几种说法,崤山、太行山、华山、泰山以东都叫山东,先秦时称崤山以东为山东,《鸿门宴》即是。文中是指相当于当今的山东省。大致为泰山以东。‎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B选项违背文意。文中说的是广信郡县官员违法,皇帝却要颁发敕令表彰,而不是查究,也没有出尔反尔;李善长也为此事上奏进言,皇帝不听,熊鼎与给事中伊正进言,皇帝默然良久,这才不让御史送去敕令。‎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句中难点有“奏罢”“不职”“数十辈”“列部”,这些都是理解句子的关键,“奏罢”是两个词,“上奏并罢免”之意;“不职”意为“不称职”,是“不称职”的省称;“数十辈”难理解关键是“辈”字难理解,其实根据文章大意,很容易理解为“数十人”;“列部”就是“各个部门”之意。整体理解句子,抓住上下文,特别是上文“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就能理解主人公去山东上任,主要是监察官吏。(2)此句几乎没有什么难理解的词语,对译即可。‎ 点睛: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 ,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参考译文:‎ 熊鼎,字伯颖,是临川人。元代末年熊鼎被乡里推举执掌龙溪书院。江西发生贼寇暴乱,熊鼎聚合乡里兵丁自行守卫。陈友谅屡次威胁,熊鼎都没有顺应他。邓愈镇守江西的时候,多次邀请熊鼎相会,为他的才能感到惊奇,(向朝廷)推荐他。太祖想授予熊鼎官职,熊鼎用双亲衰老(需要照顾)的理由而辞谢了,于是留在熊鼎的幕府之中辅助军队事务。等到母亲去世并守孝期满之后,熊鼎这才应召到了京师,被授予德清县丞的官职。松江人钱鹤皋反叛,相邻的郡治都非常惊恐,熊鼎予以镇守抚慰使他们得以恢复平静。后来升任起居注,奉诏搜求可引以为戒的旧事例,写在新宫殿的墙壁上。舍人耿忠出使广信回来,将郡县官员违法的情况上奏皇帝,皇帝要派御史去察访。而当时已经颁发大赦令,丞相李善长两次进谏(要求不派御史),皇帝都没有接受。熊鼎偕同给事中尹正一起进言说:“朝廷广布信用于四方,又因小事派出御史,会失去信用,而且亵渎天威。”皇帝沉默了好久,终于没有派出御史。改洪武纪年后,新设浙江按察司,熊鼎任佥事,分管台州、温州。台州、温州自从被方氏窃据以后,聚集了伪官悍将两百人,都非常凶暴横蛮。熊鼎将他们全部迁到长江和淮河之间,百姓才安定下来。平阳知州梅镒犯了贪赃罪,不住地分辩,几百个老百姓都来申诉知州无罪。熊鼎想要听从民意,有一个小吏禀告道:“如果释放了知州,问起我们徇私故纵的罪名来怎么办呢?”熊鼎叹息说:“法律是用来诛杀罪人的,我敢因为怕被责罚,而诛杀无辜的人吗!”释放了梅镒,将情况上奏皇帝,皇帝回复照此执行。宁海人陈德仲肢解了黎异,黎异的妻子多次投诉不得伸冤。熊鼎逮捕了陈德仲,审讯得知实情,立刻就治了他的罪。这年秋天,山东刚刚平定,皇帝设置了按察司,又叫熊鼎做佥事。熊鼎到任,上奏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部贪官污吏得以肃清。熊鼎要考查官吏的好坏,于是命令郡县各备两份日历,每天记下所处理的诉讼钱粮等事,一份留在郡县,一份上报御史台,递相更换,按日历查考,没有敢隐瞒的。洪武八年,西部的朵儿只班率领部落来归附,调熊鼎为岐宁卫经历。到了那里,熊鼎察知敌寇是假装投降,他悄悄地将情况详加论列,报告皇帝。皇帝派使节前来慰劳,赐给他皮裘和帽子,又派中使赵成来召他回京。熊鼎动身后,敌寇果然反叛,胁迫熊鼎返回北方。熊鼎对他们以大义相斥责,怒骂他们,于是与赵成和知事杜寅一起被杀害了。‎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登原州城①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注①:原州城,即今宁夏固原。‎ ‎14. 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15. 全诗表达出了作者哪些复杂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1)本联描绘的是一幅萧瑟的边塞风光图。临近傍晚,荒芜的边城传来角声,有时高昂,有时呜咽,由原州城楼向外望去,泾河早已结 冻,不再流淌。‎ ‎(2)采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 “塞角高咽”是听觉(动态)描写,‎ ‎“泾河不流”是视觉(静态)描写。 ‎ ‎15. ①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凄凉之情:“异乡”“独上”表达了孤独之感; ‎ ‎②感叹边塞生活的艰苦:“惟有雁”“更无州”“冻不流”表达了生活在边塞艰苦环境中的凄苦; ‎ ‎③人生不如意的郁闷无奈:“贫官”“客”“离恨”表达了这种郁闷无奈之情。‎ ‎【解析】‎ 视频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和表达技巧。考生应抓住诗歌中的景物,再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述,在分析景物时把表达技巧也说出来。颈联紧承上文进行情景描述。“数声塞角高还咽”,处在凄凉哀愁情绪中的诗人偏偏又听到了几声时而高昂时而呜咽的军中号角,就不禁在凄凉悲切的羁旅心境中又平添了几多哀愁:“一派泾河冻不流”,诗人此刻站在原卅城上,放眼望去,只见泾河之水早已被冻住不流了,更使人觉得“塞上风云接地阴”,让这种顿起“愁云惨淡万里凝”哀思。面对这样的穷荒野漠,碎丘幽壑,耳闻声声号角,呼呼北风,一介书生剩下的只有“可怜无定河边骨”的惨不忍睹的景象和“古来征战几人回”之无穷无尽的感慨了。‎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景物类型: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试题类型:1.诗中赏画:看画面形、色、动、静等概括意境描绘图景。2.画中品诗:由形象画面的色调,剖析作者情感思想。首先考生应明白答题的步骤:第一步:总结并概括诗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第二步:这幅画面是怎样组合而成的?从色彩、动静上下左右远近高低等角度展开分析。第三步:概括作者在景物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诗中赏画,就要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歌的画面美。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上下左右远近高低等角度);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如本题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塞角高咽”是听觉和动态描写,“泾河不流”是视觉和静态描写。‎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情感的赏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词语,主要词语有“异乡”“独上”“惟有雁”“更无州”“冻不流”“贫官”“客”“离恨”。‎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分析诗歌的情感,主要看以下几方面,一是诗歌的标题,二是作者,三是注释,四是涉及诗歌中的景物及其特点,五是诗句中的情感词。本诗的注释以及诗句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异乡”“独上”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凄凉;“惟有雁”“更无州”“冻不流”表达了生活在边塞艰苦环境中的凄苦;“贫官”“客”“离恨”表达了人生不如意的郁闷、无奈。‎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侧面表现客吹洞箫的音乐效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 ‎(2)《赤壁赋》中写客人认为生命渺小、微不足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一文以“_____,_______”两句勾画出赤壁大战前曹操雄心勃勃的形象,显得格外饱满,有立体感。‎ ‎【答案】 (1). 舞幽壑之潜蛟 (2). 泣孤舟之嫠妇 (3). 寄蜉蝣于天地 (4). 渺沧海之一粟 (5). 酾酒临江 (6). 横槊赋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壑、潜、蛟、嫠、蜉、蝣、渺、沧、粟、酾、槊等词,都要格外留意。‎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不少同学在接受老师的批评之时,总是信誓旦旦要改正,可是一转脸就“涛声依旧”。‎ ‎②作为现在的学生家长真的不容易,为了孩子的读书,夙兴夜寐,早起晚睡,不辞辛苦。‎ ‎③八月中秋节这天,月明星稀,月亮格外明亮,星星眨着眼睛,拱卫月亮,分外美丽。‎ ‎④古人的娱乐活动真的非常雅致,阳春三月,引来流觞曲水,吟诗作对。‎ ‎⑤现在叙利亚出现美国俄罗斯对峙的局面,简直可以用不绝如缕来形容。‎ ‎⑥在中东、在阿富汗,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战争频繁,出现了许多耸人听闻的爆炸事件。‎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信誓旦旦,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夙兴夜寐,夙:早;兴:起来;寐:睡。 早起晚睡。形容勤奋。与后文“早起晚睡”重复。月明星稀,月亮明亮时,星星就显得稀疏了。比喻一种事物能把另一事物掩盖。此处属于望文生义。流觞曲水,古代习俗,每逢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 三国 魏 以后定为夏历三月初三日),人们于水边相聚宴饮,认为可祓除不祥。后人仿行,于环曲的水流旁宴集,在水的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饮,称为“流觞曲水”。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觴曲水。” 宋 苏轼 ‎ ‎《和王胜之》之二:“流觴曲水无多日,更作新诗继永和。”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流觞曲水,不但仿古人馀韵,而且有趣。”亦作“ 流杯曲水 ”。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亦省作“ 流觴 ”。 宋 欧阳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怜霜鬢惜年华。”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巨石镇其中流,平濶如臺,其上可布席而坐,其下可流觴。” 朱自清 《潭柘寺戒坛寺》:“只是流觞亭雅得那样俗,在石地上楞刻着蚯蚓般的槽;那样流觞,怕只有孩子们愿意干。” 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耸人听闻,耸:惊动。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此处属于望文生义,应该用骇人听闻。‎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官方微博消息,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日前在湖北武汉召开会议,部署自2017年11月20日起,分三批在全国推广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 B. 有专家指出,清洗白衬衫时,切忌不要使用漂白剂,因为漂白剂虽能使衣物变白,但也会让衣物纤维变硬变脆,从而损伤衣物。‎ C. 为提升员工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公司决定采取跟岗学习、外出培训,让每位员工都能得到发展的机会。‎ D. 记者从北京市教委获悉,本市所有幼儿园(包括公办幼儿园和注册民办园)要实现挂牌督导全覆盖,建立健全家园沟通机制,引导家长和社区有序参与园所建设与管理。‎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语序不当,“分三批”的语序;B.语义重复,“ 切忌”与“不要”;C,成分残缺,缺宾语,加上“措施”。‎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听完同学们的发言后,校刊编辑说:“感谢大家抛砖引玉,我相信在大家的支持下,本刊会越办越好!”‎ B. 为了让读书的儿子熟悉社会,妈妈特地带他到市场买菜。到市场后儿子问摊主:“叔叔,买1千克白菜要多少人民币?”‎ C. 同事的给自己的送来字画,我说:“恭敬不如从命,你的墨宝我就全都收下了。”‎ D. 老师放在讲台上的书不见了,问小明看到没有,小明回答说:“你的书在哪儿我怎么知道呢?你问别人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运用的得体,考生要注意语言的主客、谦敬、环境的得体。A项,“抛砖引玉”是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不能用于别人。B项,“千克”和 “人民币”为专业术语,口语中不宜使用。D项,反问句语气强烈,有失谦和。‎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 “小龙虾生活在污染的水体中,吃垃圾,富含重金属,对人体危害极大”……这些都是真的吗?小龙虾确实①___________,但这并不代表它们就喜欢待在很脏的地方。其实小龙虾之所以能够“扛”下来,②____________。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小龙虾能把重金属聚集转移到外壳,然后通过不断蜕皮把毒素转移出体内。但这种耗费能量的过程,使得小龙虾不怎么长肉,也较难储备能量去繁殖。其实它们最喜欢干净水体和新鲜食物,③_________。市面上的小龙虾,基本是大个且肉厚的。‎ ‎【答案】 (1). 能够适应各种污染环境 (2). 得益于良好的排毒减毒机制 (3). 这样才会个头大,繁殖多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后文“喜欢待在很脏的地方”,第②空注意后面的“把毒素转移出体内”,第③空注意前文“耗费能量”。‎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示例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残疾考生魏祥为什么只要求解决母子的住宿,没有其他要求?答案很简单:自尊与善良。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自尊与善良,就会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条件。现在,举国上下都在提倡自尊与善良,这样,势必迅速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文明程度提高了,我们的强国梦也就实现了。‎ 示例:①一个人失去了自尊与善良,不一定失去生存的基本条件。‎ ‎②______‎ ‎③_____‎ ‎【答案】②提倡自尊与善良,不一定迅速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 ③文明程度提高了,强国梦不一定实现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本题题目是“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三处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文段中“举国上下都在提倡自尊与善良,这样,势必迅速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文明程度提高了,我们的强国梦也就实现了。”‎ 推断存在逻辑问题,说法太绝对。由推断的条件,并不一定能得出所推断的结果。仿照①的方式——“一个人失去了自尊与善良,不一定失去生存的基本条件”,把理由表述出来即可。‎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头脑平静地生活。(《学习的革命》)‎ 请以 “我生活在________之中”为题,要求:‎ ‎(1)从所给材料中选择一个词语或另外再选一个更适合你自身情况的词语,填写在题目的横线上。‎ ‎(2)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 ‎【答案】我生活在鼓励中 回首往事,望着我那一串串幼稚而坚定的脚印,我知道,它们不仅饱含我的努力和拚搏,也饱含着长辈的关爱,老师的帮助,同学的支持。他们鼓励的话语,微笑甚至一个眼神都像春风一样轻拂我受伤的心灵,像清泉一样冲走我内心的懊恼,使我重整旗鼓,蓄势待发,扬起希望的风帆,吹响自信的号角,向人生一个个制高点进军。‎ 记得在小学三年级时,学校开设毛笔字课,我对这软质笔束手无策,它总是打转,根本写不出一个成形的字。我在家中铺开几张报纸练习,母亲在灯下做鞋。由于执笔手法依旧,我急躁地把笔扔了。母亲正微笑着引线,一次又一次,针线好像作对,但母亲仍试着……终于,成功了。母亲微笑着看看我,仿佛讲述一个简单而有深刻的道理来鼓励我。我又重新拾起笔,回忆着老师的姿势,一次又一次……终于,我也成功了!大字本上的字中饱含着母亲穿针引线的鼓励。‎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我在鼓励中快乐地学会了滑旱冰、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在操场上飞舞着,同时,在鼓励中,我经受了磨难的考验,学会了坚强、乐观向上。在亲人和朋友的鼓励中,我进入了竞争激烈而又丰富多彩的高中时代。‎ 还记得刚入学时,陌生的一切和想家的思绪使我迟迟不能进入状态。这时,周围的同学告诉我: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我们相信你会快乐的!于是,我用笑脸来接受了陌生,逐渐品尝到了高中生活的五彩缤纷。‎ 如今在高中这块希望的田野上,不单有阳光鲜花的温馨,更会有风霜雨雪的考验,失败的滋味不时常常闯进我的生活,然而在心灰意冷、悲观自怜时,同学们、老师们都说:拚搏奋斗,青春无悔!激情的话语像雨露一样滋润了我的心田,我拥有了自信,向着胜利的方向稳步迈进。‎ 鼓励是疲惫时的一杯龙井茶,当我软弱萎靡时,只消几口,便会神情气爽;鼓励是沙漠中的一眼清泉,当我干渴无力时,只消几杯,滚滚的生命汪洋便会在心中蔓延;鼓励是火种它会使熄灭的希望重新燃烧;鼓励是春风,它使昏睡的生命复苏,在鼓励中生活,我学会了自信!‎ ‎【解析】‎ 试题分析:一、写作指导:‎ ‎1、根据以上提供的材料,可知这是一个半开放型的命题作文。针对上文话题设计的内容,在动笔前首先要确定题目,可以填提供的三个词语,也可以另选,如“幸福”“真诚”“竞争”“磨难”“猜疑”等等,然后要注意所提供的四句话前后的因果联系,如“真诚”与“头脑平静地生活”,“真诚”在这里是“头脑平静地生活”的前提,而“头脑平静地生活”的产生是由于“头脑不平静地生活”,由此可以推出 “头脑不平静地生活→真诚→头脑平静的生活”的写作思路,当然如果直接写由于“真诚”而使人“头脑平静的生活”也并非不可。最后,还应当提醒学生,必须是对自己的思想感情产生影响,不能抛开自己只是去说别人。这样围绕自己的生活,去搜集素材,构思情节,展开文章,就可以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了。‎ ‎2、以《我生活在鼓励之中》为例提示如何写作此文。‎ 首先确定“不自信→鼓励→自信”的写作思路,那么针对“不自信”选材,生活中有那些呢?例如:‎ ‎①自己搞小制作,开始不会,觉得难,以后经鼓励、模仿,以致到创造各种小制作;②学习英语,总觉得难,失去了信心,然后……③开始学钢琴时,弹得很差,学了一年也不见效,以后经鼓励、指点,终于……④学书法、绘画,不感兴趣,经老师悉心教育、鼓励,特别是被一事感动,终于……⑤学习成绩也是如此,从不自信到发奋努力……‎ 其次确定不同文体的写作思路。‎ 写记叙性散文或小小说必须以自己为中心,构置好情节,来表现自己“生活在鼓励之中”的转变,一般结尾处“画龙点睛”,但高明的写法可以让自己的感悟贯串在整个情节,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展现自己的思想转变。例如写学习书法或绘画时的艰难令自己失去了自信心,思想上处在动摇中的自己就是因为老师或父母的鼓励而产生了信心,这鼓励可以是温暖的话语,可以提醒的眼神,可以是一个非凡的行动或一件让自己感动的事情等,对这些一定要有生动而精当的描写,而且配合自己细腻的心理刻画,以完成自己思想的转变。‎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