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年高考语文(3月27日-4月2日)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年高考语文(3月27日-4月2日)

‎2017年3月27日 文学艺术类论述文(一)‎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一、【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类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名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A项,“逐渐走向衰微”无中生有。B项,“因而”强加因果,由文中内容可知,“格律限制并不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皆是古体诗的特点,前后没有因果关系。C项,“更似绝句律诗”没有依据。‎ 误区警示 解答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类题目,考生容易陷入如下误区:一是审题不清,不清楚是选择“有误的一项”还是“无误的一项”;二是弄不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三是抓不住语句中的关键词。‎ ‎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 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C ‎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C项,原文是说“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据此可知选项说“继承汉魏古诗”在文中没有依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C项,“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不正确,引用的诗论部分,有的是为了说明古人对唐代的古诗有偏见,如引用清朝王士禛的“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睹焉”就是为了说明王士禛对唐代古诗有偏见。‎ 二、【2016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同诗歌、散文、戏剧一样,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的评价,离不开五四初期的语言变革对于中国现代小说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决定性意义这个“基点”‎ ‎。每次语言变迁都带来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政治文化语境下语言方式的变动,推动了小说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小说语言的政治化”带来的“标语口号”、“概述”、“讽刺”、“直语”等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而作为对政治语言的反拨,又使小说发展了限制性语态、隐喻和幽默修辞风格等文体表现形式;30年代新媒体影响下的语言变迁,催生了新的小说语言方式,带来了现代都市新小说的形式,如跳跃的小说节奏、画报体小说、电影化小说等形式的发展;40年代小说语言的“口语化”,带来了小说形式的戏剧化追求,推动了章回体等传统小说形式的再利用和再发展。‎ 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不仅可以准确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得与失,也能更加客观地评价同样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古典文学,重新来看待和审视文言之于文学形式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从当时的文化发展大目标出发,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完成了白话语言方式的确立,这种历史功绩自然不能抹杀。但当年有许多学者对五四语言革命中彻底丢弃文言文的观念和实践持保留态度,他们的言论、思考和忧虑中的合理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被人们重新认识。时过境迁,尤其是在冷静面对白话语言给文学带来的一些困境时,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中,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性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问题的许多认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而且很多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在各类文学文本的写作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的文言诗词,其造诣也是很高的。这不仅证明了文言作为文学语言的生命力,并未因白话文的兴起而消失,而且也表明:事实上,文言也参与了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过程。‎ ‎(所选文段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运用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进而推动了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 B.“小说语言的政治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现代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但客观上仍然起到了推动小说形式发展的作用。‎ C.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学衡”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色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但并不是所有学者都支持彻底抛弃文言文的极端做法。‎ D.从语言变革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重新看待和审视文言文对文学形式的重大价值。‎ ‎ 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A项,根据文本第一段内容“‎ 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可知,选项“进而”错误,强拉因果。C项,根据文本第二段内容“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性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问题的许多认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可知,曲解文意。D项,根据文本第二段内容“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不仅可以准确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得与失,也能更加客观地评价同样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古典文学,重新来看待和审视文言之于文学形式的意义”可知,“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重新看待和审视文言文对文学形式的重大价值”表述不准确。‎ 答题步骤 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快速浏览文章,把握其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是准确筛选和整合信息的前提和保障。阅读时,要注意勾画重要信息,包括中心句、标志性词语(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过渡词,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从题干的提问方式上看,题干一般有“本文认为……,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两种提问方式,前者是创设情境式,后者是直接设问式。无论哪种提问方式,都要认真分析题干要求和选项的表述,确定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在此基础上,迅速锁定选项对应的信息区间,要注意既要找准信息区间,又要找全信息点。 第三步,梳理文中的信息。选项内容与原文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常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考生解答时要认真梳理信息,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具体来说,要梳理四种信息:1.潜在信息的梳理。“潜在”或是言在此意在彼,或是有隐含的话,亦即话外之音。对此,我们就要梳理一下,看看在具体的语境中该句的意思是否和选项一样。2.分散信息的梳理。有些重要的信息不一定集中在一个段落中,常常分散在文章的各个部分。对此,我们就要把这些分散的信息组合在一起梳理一下,看看它们能否说明某一个问题。3.同一信息的梳理。文章往往在表述同一内容时会变换不同的说法,我们就要梳理一下,看看这些不同说法体现的信息是否一样;或者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故意变换一种说法,我们就要梳理一下,看看这种说法和文本中的说法表达的是不是一个意思。4.遥远信息的梳理。在一篇文章中,解说同一观点的材料可能不集中在同一段落,也没有分布在相邻的段落,可能相距较远;或能支持某观点的名言、例子相距较远,这些信息不聚在一起,但解说的是同一观点。阅读时要善于梳理这些遥远的信息,并对它们进行归纳概括。 第四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进行对应比较。在比对信息时,要注意巧用排除法,特别要注意信息中体现范围大小、程度高低、数量多少、条件与结果、可能性与现实性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抓住比对判断的关键点,快速准确地排除错误选项。‎ ‎2.从内容出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 )‎ A.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历程 B.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得与失 C.语言变革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 D.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深受语言变迁的影响 ‎ C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解答本题,要根据各个语段所讲的内容,分别概括分析,归纳总结。本文主要讲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变革对各个方面的影响,可用排除法来确定答案。A项,主要讲“中国现代小说”;B项,主要讲“中国现代文学”;D项,主要讲“中国现代小说”,不符合文本意思。‎ ‎3.根据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 ‎①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化”。②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 ‎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首先对题干要进行分析,分析题干的隐含的意思,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实际就是文言发展带来的好处,明确这一点题目就好答了,到文中找主要的事件,通过事件分析体现作用,然后分条作答,注意要对事件记性整合,相同的内容注意合并,各点之间不要相互包含。如本题为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化”。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一定要注意题干的要求“用自己的语言”“两点作用”。‎ 三、【2015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每个人都是有生有死的,但一个社会是可能不死的。“社会”为什么能长久存在?因为有“文化”‎ ‎。而文化是如何起作用的?是基于人的群体性。群体可以超越个体的局限。每个个体的人有生有死,但不同的人的生与死是有时间差的,生不同时,死不同刻,而不同时间生死的人,不同代际的人,会有共处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个体的人生经验、知识、感受、发现、发明等等,可以互相交流,互相传递,可以变成别人的东西,保存在别人那里。一个人的生命会逝去,但是他一生的知识积累,不一定随他的生命结束而消失,它们会传递给继续活着的人,可以传递给很多人。这种不断传递,就成为社会很多人共同的知识即文化,保存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形成一个不断增加的、动态的、分散的“信息库”,这个信息库又反过来不断塑造着新的社会成员的态度和行为,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同时,由于各种信息载体(石刻、竹简、书本、磁带、光盘等)的存在,人们可以把知识记录下来,储存起来,留给后人,这样,即使一个社会真的消失了,一个文化中断了,但后来的社会,其他文明活着的人还可以从那些很久以前死去的人那里学习各种知识——人和人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障碍,进行交流和学习,分享知识和经验。‎ 文化传承中,有很多这种跨越时间、空间继承的例子。比如我们今天经常说“西方文化来自古希腊罗马文明”,实际上,尽管古希腊罗马本来就属于欧洲,但他们的很多文化成就,并不是通过他们自己生物性的后人直接传到近代欧洲的,而是通过阿拉伯人“转手”的。因为在中世纪,欧洲本身的很多古典文化的东西中断了,而这些东西保存在阿拉伯人那里,后来“文艺复兴”,欧洲人不是从自己的前辈手里,而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又“取回”了很多古希腊罗马人创造的知识。‎ 社会和文化可以使人“不朽”。像唐朝的诗人李白,是一个具有有限生命的人,而他保存在各种文献中的诗和诗的风格,则是“文化”。“人”是会消失的,但“文化”保留下来了,社会长存,文化不死,创造文化的人也就“不朽”了。一个人创造的文化不仅能保留,还能传递,还能影响别人,能激发别人的灵感,实现“再创造”,所以传统可以成为新文化生长的土壤。‎ 文化的传递,必须是一种历史过程,所有文化都必须是积累的,没有积累,没有超越生死、时空的这种积累,文化就不可能存在。‎ 从“个人和群体”的角度理解文化,“文化”就是在“社会”这种群体形式下,把历史上众多个体的、有限的生命的经验积累起来,变成一种社会共有的精神、思想、知识财富,又以各种方式保存在今天一个个活着的个体的生活、思想、态度、行为中,成为一种超越个体的东西。当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时,这套文化传统已经存在了,这个新的生命体就直接生活在其中,接受这种由很多人在很长时间里逐步创造、积累的文化,所以文化具有历史性。‎ 文化的历史性是广义的,不仅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是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传承的,更深层、更抽象的很多东西,比如认识问题的方法、思维方式、人生态度等,也同样是随文化传承的。进一步说,文化的传承,也同样包含了“社会”的传承。一个社会基本的结构,夫妻、父母、社区结构,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先人传下来的,是晚辈向长辈、后人向前人学来的。学习、继承中不断有修正和创新,但只有在继承中才可能有创新。没有一个社会结构是完全凭空构建的,它总是要基于前一个社会结构,继承其中的某些要素,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东西。比如,即使像美国这样一个“人造”的国家,其社会结构也不是从美国建国时突然开始的,而是来自欧洲的移民从欧洲移植过去的,实际上是欧洲文化的延伸和变体。‎ ‎(选自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如果没有人的群体性,文化就不会得以保存和传递。‎ B.在文化传递中,古人所使用的信息载体和今人所使用的信息载体是相同的。‎ C.欧洲的“文艺复兴”和美国社会结构的构建,其文化传承的具体方式是不同的。‎ D.一个人可以“不朽”,因为有文化的作用;一个社会可以不死,因为有文化的存在。‎ E.文化是社会共有的精神、思想和知识财富,与个体的人生经验、感受无关。‎ BE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B项,从第一段中的“各种信息载体(石刻、竹简、书本、磁带、光盘等)的存在”来看,古人所使用的信息载体和今人所使用的信息载体是不相同的。E项,“与个体的人生经验、感受无关”错,原文说的是“‘文化’就是……把历史上众多个体的、有限的生命的经验积累起来,变成一种社会共有的精神、思想、知识财富,又以各种方式保存在今天一个个活着的个体的生活、思想、态度、行为中……的东西”。 ‎ ‎2.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现代社会每个个体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前人思想的影响。‎ B.一个国家失传的史料,有可能在其他国家的文献中找到。‎ C.传统的宣纸生产工艺,既是前人生产经验的总结,也体现了前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D.尽管社会面貌已有了巨大的变化,但在社会基本的结构上,我们今天与唐代并没有什么不同。‎ D ‎【解析】本题考查推断能力。社会基本的结构在学习、继承中不断有修正和创新,因此我们今天的社会基本的结构不可能与唐代完全相同。‎ ‎3.文化为什么“具有历史性”?请结合文本回答。‎ ‎①(从文化的积累看)文化是历史上众多个体的、有限的生命的经验积累,这个积累的过程是一种历史过程,即历史性。‎ ‎②(从文化的传递看)每个个体来到这个世界以后,就学习群体在很长时间里逐步创造、积累的文化,并把它传递下去,文化的传递同样是一种历史过程,即历史性。‎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文章第五段最后有“所以文化具有历史性”一句,由此可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概括前面的内容,即可得出答案。‎ ‎4.下面这段话说明了文中什么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 ‎ ‎1994年,上海博物馆获得一批战国楚竹简,其内容涉及大量古籍,很多是以前未曾见过的。比如《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中收录的《恒先》,是一篇完整的战国道家佚作,它的出现为道家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道家思想。‎ 文化可以借助各种信息载体,跨越时间、空间进行传承。包括《恒先》在内的这批古籍蕴含的思想中断两千多年后,通过竹简这一信息载体被我们现代人认识,实现了跨越时空的传承。‎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文中的观点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时,可具体分析所给材料,提取与文本相关的关键信息。如获得的是战国楚竹简,说明了第一段中文化可通过信息载体传递的观点;而从材料中的时间、地点等信息可知,文化传承是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 技巧点拨 论述类文章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辨析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2.分析概括作者对文中某一内容、某一具体事物的观点态度;3.梳理作者在文中引用、转述的多人的观点;4.分析比较引用的他人观点与作者的观点的异同。‎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方法有:1.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2.抓住文中的显性因素进行分析概括。所谓“显性因素”,一般表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或结尾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批评需要“自觉”和“对话” ‎ 文学批评需要自觉。自觉,是一个事物走向独立与成熟的基本特性,在“专业主义”‎ 时代,文学批评尤为需要自觉。职业意识和专业主义可以保证文学批评在一定规范下,批量生产对各种文学作品的定制批评,但无疑会使文学批评本身完全迷失。自觉包括批评家面对社会规训和批评对象的个体意识,以及文学批评活动本身的自觉,两者二位一体。要保证文学批评的自觉,首先批评家应对作品持一种基本的怀疑主义态度,以便在进入作品话语体系的同时,保持必要的距离。同为保持距离,与客观主义态度不同,怀疑主义可以在不降低对作品热度的情况下,保障批评家对作品的批评姿态,拒绝冷漠而怀抱一种“同情的理解”,从而真正做到不被批评对象对象化,这也是批评自觉的前提。再者,批评家除了注意作品本身的文本陷阱,也要注意批评工具的内化,以避免被批评工具工具化。专业主义为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带来了很多专业化的理论工具,同时也为文学批评确立了自己的学术批评范式。超越理论工具,不少人能够做到,但与批评范式达到相当程度的“和解”,而不是深陷其中被死死规定,从而释放批评家自身的个人意识,却是件难事。然而,批评家也不必成为批评工具的主宰,不必对理论与范式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役使姿态,而是应该将它们看成是一种有生命的存在,并化为批评家自身的生命需要,如此,批评家自然能够给予文学作品以最充分的理解,文学批评自然有灵性。 一个自觉的批评家才是一个成熟的批评家。没有批评的自觉,文学批评将永远在别处。需要注意的是,批评“个性”的形成原本应该表明批评自觉的到来,然而,当下中国的批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制造出来的,是一种社会浮躁的产物,与自觉无关。 文学批评应建立一种有效的“对话”。本质上,无论是批评家和作家之间,还是批评与作品之间,都是一种对话关系,既是对话,就必须实现二者之间的平等对接,也就是说,批评家在面对文学作品时,其姿态无论是自我抬高还是自我贬低,都不会是有效的批评。如果自我抬高,那么在批评家高傲的眼光里,文学作品的闪光之处很容易被遮蔽,批评往往流于有失公允的批判;如果自我贬低,那么对于批评家来说,真正重要的不是作品,而是廉价的评价结果,一切是如此“完美”,批评从此变成毫无价值的颂扬,从而失之庸俗。另一方面,文学批评应该站在作品的原点上,而无论批评家在价值取向上对这一原点是否认同。现在的文学批评能做到这点的其实并不多,不少批评家往往会给作品想象出一些特点与意义,而这些特点和意义都与批评对象没有关系。这并不属于批评家“自我重新创作”的范畴,而是批评没有建立在批评对象基础上。它直接导致文学批评失去了批评的支点,当然最终同样会导致无效的文学批评。 因此,在面对文学作品时,批评家们应该努力使自己保持最低限度的“重新创作”意识,在平等的心理机制上与批评对象形成“对话”的状态,从而保证文学批评活动的有效性。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下列有关“文学批评需要自觉”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自觉的文学批评首先要建立在批评家对作品持基本的怀疑主义态度上。‎ B.自觉的文学批评需要批评家避免被一些专业化的批评理论工具束缚。‎ C.自觉的文学批评需要批评家在自觉遵守批评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 D.文学批评一旦脱离了自觉,就会使文学批评本身完全迷失而无法成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本质上来看,文学批评领域中的有效“对话”是指批评家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对话。‎ B.有效的文学批评需要批评家的姿态既不能自我抬高也不能自我贬低,而应平等对待。‎ C.批评家可保持最低限度的“重新创作”意识,但不是给作品想象出一些特点与意义。‎ D.“专业主义”时代,批评家的批评意识易受到范式的影响而很难成就自觉的批评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批评家需要“自觉”的批评意识,这样不仅能建立文学批评的个性化,也会避免被批评对象对象化、被批评工具工具化。‎ B.作者并没有要求批评家能够突破现有的批评范式,而是希望批评家能够不被理论工具主宰,要将理论与范式内化并形成自身的个人意识。‎ C.现在的批评家会因价值取向不同而不从作品原点出发展开文学批评,作者对这种不建立在批评对象基础上的批评持否定态度。‎ D.作者认为当前必须建立文学批评“对话”机制的原因:一是批评主体和批评对象之间关系不够对等,二是批评家不能深入作品。‎ ‎ ‎ ‎1.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C项,曲解文意,“‎ 在自觉遵守批评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错,原文的表述是“与批评范式达到相当程度的‘和解’,而不是深陷其中被死死规定”。‎ ‎2.A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范围失当,原文的表述是“本质上,无论是批评家和作家之间,还是批评与作品之间,都是一种对话关系”,选项中“是指批评家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对话”缩小了范围。 ‎ ‎3.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以偏概全,原文的表述是“现在的文学批评能做到这点的其实并不多,不少批评家往往会给作品想象出一些特点与意义,而这些特点和意义都与批评对象没有关系”,故选项中“现在的批评家会因价值取向不同而不从作品原点出发展开文学批评”的说法绝对化。 ‎ ‎ ‎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 ‎ ‎ ‎ ‎ ‎ ‎ ‎ ‎2017年3月28日 文学艺术类论述文(二)‎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部分参考3月27日内容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情景合一 ‎ ‎“情景合一”是中华民族在创造美和鉴赏美时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其深层文化内核在于“天人合一”。它要求在追寻、创造美的过程中,执着于人的情感与自然、社会的“合一”,在再现自然之工、社会之真时渗透主体色彩,使审美客体成为被主体心灵外化的客体,使“美”与“真”、“美”与“善”有机统一。在审美过程中,要求把人与自然、社会即审美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和谐交融,这都体现了中国文化“和谐型”的特点。‎ 对于中国传统文艺的几个主要门类,情景合一是殊途同归的重要原则。中国古代诗歌历来把“意境”作为最高的审美追求,把作为主客体双方的“情”与“境”联系在一起以建构古代诗学,皎然说“诗情缘境发”,苏轼说“境与意会”,“境”指自然之境,亦即具体的形象,“情”“意”指主体情感,两者在诗中要有机交融。所以,光有“表现”的“象内之象”不是好诗,只有突破有限形象,通过“再现”,使自然之境与主体心灵高度契合与融汇,跻于“象外之象”,才是好诗。再如,富有东方艺术精神的中国绘画,历来将生命情调与自然造化的交融互渗作为创作要旨。在中国绘画中,尤其是宋元山水花鸟画中,我们不仅能欣赏到自然造化之工,而且可以感受到山水林木花鸟的精神性格,以及蕴含其中的蓬勃生发的生命跃动,这种形神兼备的画境,为历代画家所推崇。清代笪重光云:“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方士庶亦有类似论述。又如,中国古代音乐追求的也是与宇宙造化、高山流水的和谐相通。《礼记·乐记》认为乐产生于人心,依天地本性而作,“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人心”与自然相通相融,才有音乐的发生。‎ 所以,‎ 最好的音乐应该以有限的旋律传达无限的大化。真正的音乐应该具有与宇宙和谐相通的特征,如此才能把人带入自身与宇宙融为一体的佳境。‎ 总体来说,“合一”就是让并存的不同事物在矛盾中求得统一,从而达到平衡协调,以推动事物的发展。“情景合一”反映了中国文化重视平衡协调的理念,是古代中国人建构“美”的运思构架。“情景合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价值取向,它包含了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要求两者交流和融合,千百年来,无数文学艺术家围绕意境这一核心进行审美创造,留下了丰富的体现着东方艺术情韵的宝贵遗产。‎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关于“情景合一”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情景合一是中华民族在进行美的创造和鉴赏时所追求的境界,它以“天人合一”为主要内容。‎ B.情景合一要求在追寻、创造美的过程中,坚持人的情感与自然、社会的统一及平衡协调。‎ C.在再现自然、社会时要渗透人的情感,使审美对象成为被人的心灵外化的事物也是情景合一的要求。‎ D.在审美过程中,情景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交融,这是中国文化“和谐型”特点的体现。‎ ‎2.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文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文艺的几个主要门类尽管表现形式不一却殊途同归,情景合一是其重要原则,这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 B.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审美追求始终是“意境”,把作为主客体双方的“情”与“境”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古代诗学。‎ C.中国绘画一直将生命情调与自然造化的交融互渗作为创作的根本原则,这与中国古代诗歌的创作原则是相通的。‎ D.中国古代音乐追求与宇宙造化、高山流水和谐相通,只有这样才能把人带入自身与宇宙融为一体的佳境。‎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诗歌若仅有“表现”的“象内之象”,不是好诗,只有突破有限形象,上升到“‎ 象外之象”,才是好诗。‎ B.宋元山水花鸟画为历代画家所推崇的原因是,人们不仅能从中欣赏到自然造化之工,而且可以感受到山水林木花鸟的精神性格。‎ C.古人认为,“人心”与自然相通相融,才有音乐的发生,故最好的音乐应该以有限的旋律传达无限的内心情感。‎ D.千百年来,具有东方艺术情韵的中国古代宝贵文化遗产,无不体现了“情景合一”这一重要创作原则。‎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 在散文界有一个现象,就是每过一段时间,有人就要拿散文和现实说事,发出散文要紧密联系现实之类的声音。听到这种声音,我心里总有疙瘩,为什么以“紧密联系现实”为第一生命的报告文学,在近二十年来,尽是写历史上的事,翻历史老账,却没人说话,反而偏偏对散文提出这一点要求呢?‎ 散文和现实的关系应该讨论。不过在讨论时不得不提一点历史。在20世纪散文史上影响特别大的事,就是30年代发生在上海的鲁迅和林语堂的关于小品文之争。鲁迅认为散文要紧密联系实际,加入现实斗争,成为“匕首”、“投枪”;林语堂认为散文要“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林语堂等人的散文被鲁迅嘲笑为“小摆设”。这场争论影响了散文近半个世纪。后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有条件地肯定了鲁迅的观点,认为散文要成为“匕首”、“投枪”,但是必须是针对敌人的“匕首”、“投枪”,对工农兵要歌颂。‎ 散文和现实的关系是生动的、艺术的,所以散文最容易被各种含糊的词句或豪言壮语政治化。近日在网上看到一个演讲,说:“好的散文必须实现从‘我’向‘我们’的转变,一个好的散文作家,在促进民族的文化思想进步方面应有所担当。”这一句话就把巴金在《随想录》里提出的“我是我”,以及随之近三十年的散文为争取“我是我”而作出的努力付诸东流了。这样的言论证明了,散文理论要向后看,确实还有人在。‎ 从2008年开始,有人倡导以“介入——然后在场”为模式的“在场主义散文”,他们提出“内外珠联,根性真实,介入当下,表现本真”。显然,他们也是想对散文与现实的关系作一种探索。他们在国内举行了评奖活动,而林贤治的散文获了头奖。这一事实本身显示了“在场主义散文”的“在场”是批判性的“在场”,由此可以看出这个探索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我看来,批判使散文最紧密、最生动地和社会发生了联系,否认或忽视批判和所谓什么什么“命运”‎ 相连的理论,其面目令人生疑。同时,“在场主义散文”的理论有待进一步个性化,尤其是“在场”,要从艺术上把它论透,切莫机械、僵硬。‎ 散文和现实的关系也是讲究感情的。就像人与人的关系,有些人会一见钟情,而有些人却怎么都产生不了感觉。散文是非常个性化的文体,是完全靠情感生发出来的。我们现在不是提倡按科学规律办事吗?恰恰我们散文界还在做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前几年,笔者看到一篇报道,某某协会授予某省的一个贫困县“中国散文之乡”之名。大概当事者是想让散文紧密联系现实,使“我”变成“我们”,并发动全民来创作散文。愿望固然美好,只是不知这个散文县这几年写出了多少散文。‎ ‎(选自《当今散文的审美及评估》,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心里总有疙瘩,是因为以“紧密联系现实”为第一生命的报告文学,在近二十年来,尽是写历史上的事,翻历史老账,却没人说话。‎ B.散文和现实的关系是应该讨论的。在20世纪散文史上影响特别大的事,就是30年代发生在上海的鲁迅和林语堂的关于小品文之争。‎ C.林语堂认为散文要“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与鲁迅的观点不符,所以林语堂的散文被鲁迅嘲笑为“小摆设”。‎ D.某某协会授予某省的一个贫困县“中国散文之乡”之名。作者认为此举可以让散文紧密联系现实,可以发动全民来创作散文。‎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人要拿散文和现实说事,却没有人拿近二十年来尽是写历史上的事,翻历史老账,以“紧密联系现实”为第一生命的报告文学说事。‎ B.鲁迅认为散文要紧密联系实际,加入现实斗争,成为“匕首”“投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充分地肯定了鲁迅的观点。‎ C.林贤治的散文在“在场主义散文”的评奖活动中获了头奖。这一事实本身显示了“在场主义散文”的“在场”是批判性的“在场”。‎ D.作者认为批判使散文最紧密、最生动地和社会发生了联系,否认或忽视批判和所谓什么什么“命运”相连的理论,其面目令人生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人要拿散文和现实说事,发出散文要紧密联系现实之类的声音是散文界里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 B.散文和现实的关系是生动的、艺术的,所以散文最容易被各种含糊的词句,或豪言壮语政治化。‎ C.我们现在提倡按科学规律办事,恰恰我们散文界还在做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D.提出“内外珠联,根性真实,介入当下,表现本真”是对散文与现实的关系作出的一种探索。作者认为,这种探索是没有意义的。‎ ‎ ‎ 一 ‎1.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A项,“以‘天人合一’为主要内容”表述有误,原文为“其深层文化内核在于‘天人合一’”。 ‎ ‎2.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B项,“建构”指搭建起一种构造,这里将“建构”理解为“构成”属望文生义。‎ ‎3.A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B项,根据原文可知,历代画家所推崇的应是“形神兼备的画境”,而非“宋元山水花鸟画”。C项,“传达无限的内心情感”表述有误,原文为“传达无限的大化”,而“大化”意即自然。D项,“无不体现”于文无据。‎ 二 ‎1.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A项,根据原文可知,“我心里总有疙瘩”还因为“反而偏偏对散文提出这一点要求”。C项,根据原文可知,应是“‎ 林语堂等人的散文被鲁迅嘲笑为‘小摆设’”。D项,根据原文可知,“可以让散文紧密联系现实,可以发动全民来创作散文”是作者对“当事者”的愿望的推测,而作者本身并不赞同此种行为。‎ ‎2.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B项,“充分地肯定了鲁迅的观点”错,原文为“有条件地肯定了鲁迅的观点” 。‎ ‎3.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D项,根据原文中的“这个探索是非常有意义的”可知,作者认为这是一个有意义的探索。‎ ‎ ‎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 ‎ ‎ ‎ ‎ ‎ ‎ ‎ ‎2017年3月29日 文学艺术类论述文(三)‎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部分参考3月27日内容 ‎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其所追求的目标都是真实,唯独艺术不以真实为目标。艺术倾向理想,故与现实是有距离的,艺术以“似与不似”为目标,不能似,亦不能不似。‎ 艺术批评与艺术不同,仍应以真实为目标。酷评、恶评、艳评、俗评,包括艺术批评的娱乐化,都与真实远矣,因而有“失语”之类对艺术批评的批评,包括对艺术批评目的庸俗化的质疑,尤其是“孔方兄”的不期而至,更导致艺术批评的矮化,也使艺术批评已完全没有尊严可言。‎ 艺术批评的所谓真实是有条件的,它并不期待艺术批评与艺术的完全重合。中国古代有“诗无达诂”之说,而在西方则有“有一千个莎士比亚,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之谓。可见,对艺术批评的期许,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一直是很理性的。所谓“失语”应当是指艺术批评借助对艺术批评对象的杜撰,实现与批评对应的批评对象风马牛不相及的目的。“失语”之失,失在作伪。‎ 艺术批评亦有与艺术近似的一面,因为艺术批评也有理想,因此严肃的可正面评价的艺术批评,除却客观与公正之外,还须超越艺术,即超越批评的对象,在理想的层面上引导艺术,纯化艺术,端正艺术。对艺术批评“失语”的批评应当是指艺术批评对这一目标的偏离。‎ 但是艺术批评的真实依然是可以期待的,这里的所谓真实只是相对意义的存在,不是指艺术批评与艺术批评对象之间的完全重合,仅限于艺术批评与批评对象可以相互印证,而且是在一定程度、一定情景下的有限印证。它们大致指向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雅与俗、虚与实,‎ 这些曾经以时序指向图腾、宗教、权力、风俗等以及其他历史存续的社会意识。所有艺术批评一直围绕着这些意识形成历史波澜,并且衍生出诸如简与繁、浮华与质朴、感性与理性、现实与非现实、继承与革新等与形象相关、用于艺术批评的标准和规则。‎ 须要指出的是: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区域之间还存在不同的批评标准和不同的批评方式,即使是同一民族、同一信仰、同一区域,其批评的标准与方式亦是变化的。不仅如此,古今之间,中西之间,还存在孰是孰非、孰轻孰重的争斗。这些既是艺术批评的背景,亦是艺术批评的现实。艺术批评的“失语”认真追究起来,其背后不只有批评道德的缺失,亦有批评素质的掣肘,也许后者才是“失语”的更为深刻的原因。‎ 艺术批评的真实性从理想的层面看,并不虚妄,它可以感知,可以体悟。今日中国艺术最切近的目标应当是如何回应21世纪人类共同理想的文化自觉,中国文化必须实现历史性的超越。使中国文化成为人类文化中最为生动、最少偏颇、最富亲和力的一部分,这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中国艺术的责任与使命,当然也是中国艺术批评的责任与使命。‎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失语”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失语”既指艺术批评本身存在的不足,也是对存在着不足的艺术批评的批评。‎ B.酷评、恶评、艳评、俗评和艺术批评的娱乐化等,都属于艺术批评的“失语”。‎ C.“失语”是一种作伪,目的是使艺术批评同与其对应的批评对象之间没有联系。‎ D.除了批评道德的缺失会造成“失语”,“失语”更为深刻的原因还在于批评素质的掣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艺术不以真实为目标,而艺术批评仍以真实为目标,当艺术批评偏离或远离真实时,就会出现“失语”之类的批评。‎ B.艺术批评的真实并不要求艺术批评与艺术重合,但这种有条件的真实并不是说可以借助杜撰批评对象去做艺术批评。‎ C.艺术批评和艺术都有理想,因此艺术批评不仅要客观公正,还要超越艺术,在理想的层面上引导、纯化和端正艺术。‎ D.‎ 简与繁、浮华与质朴、感性与理性、现实与非现实等与形象相关、用于艺术批评的标准和规则都由艺术批评衍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钱的介入使艺术批评已完全没有尊严可言,只要艺术批评能够不受金钱的干扰,就能够保持真实并重获应有的尊严。‎ B.不同民族、信仰或区域之间存在着批评标准和方式的不同,即使民族、信仰或区域相同,其批评标准和方式也有变化。‎ C.在艺术批评的标准和方式上,古今之间、中西之间存在是非轻重的争斗,这是艺术批评的背景之一,也是其现实之一。‎ D.今天的中国、中国艺术和艺术批评的责任和使命,使中国文化成为人类文化中最生动、最少偏颇、最富亲和力的部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清明”与“上河”含义之谜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清明”与“上河”是什么含义呢?‎ 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得出三种观点:一是“清明节”之意,二是“清明坊”之意,三是“清明盛世”之意。‎ 其中,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是河南开封中学已故的孔宪易先生。孔宪易先生通过对《清明上河图》中的木炭、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饰等进行考证研究,认为画的是秋景。清明是指“清明坊”,根据是当时东京城被划分为一百三十六坊,外城东郊区共划分三坊,第一坊就是“清明坊”。‎ 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宝珠先生,用几十年的时间对《清明上河图》进行了细致的考证。他在《<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一书中,对孔宪易先生的秋景之说持否定态度。其中对扇子的考证叫人折服。《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扇子有十多处,这是孔宪易先生产生秋景说法的原因之一。周宝珠教授考证认为,扇子的主要功能的确是拂暑驱蝇,但是在北宋时期还另有他用。扇子除有题诗作画、扑卖馈赠之用外,还有“便面”之用。“便面”这一风俗由来已久。书生文人、达官显贵、庶民布衣在街上碰到熟人不愿寒暄,就以扇子障面,对方心领神会并不责怪,反而认为是礼貌之举。故曰:“以扇遮面,则其两便。”由此看来,“便面”习俗是不受季节影响的。‎ 周宝珠教授对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的“政治清明”一说赞赏有加,并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可能性。北宋长期实施“偃武修文”的国策,国家经济趋于繁荣,出现了继唐朝之后的又一个太平盛世。这一时期的文人官宦,为了仕途腾达,大肆歌颂当朝皇帝的政治清明;《清明上河图》展现出的磅礴气势和繁盛景象,最能代表宋徽宗赵佶“偃武修文”的治国思想。但直接称其“太平盛世”未免太露骨,因此“清明上河图”这五个字一语双关,弦外有音。但是《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正在乞讨的乞丐,官衙门口坐着的懒散的士兵,以及大街上跑着的猪等,却似乎与太平盛世相违背。‎ 许多专家学者对于《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有着诸多的解释与争论。那么《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又有什么含义呢?长期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对“上河”二字的含义也有诸多解释。关于“上河”的含义主要有几种观点: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指“河的上游”,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逆水行舟”之意,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上坟”之意,还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赶集上街”之意。‎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至泗州入淮,运东南之粮。根据这段文字,由西北向东南是下水,反之是上水。因此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汴河上逆水行舟之意。然而,也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根据《清明上河图》明代李东阳的题跋记载:“上河者云,盖其世俗所尚,若今之上冢然,故其如此也。”这就是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上河”即“上坟”一说的重要依据。然而,还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认为“上河”不能作为动词解释,而应该作为专用名词解释,如果按名词解释,“上河”应该是指御河。‎ ‎(原文有删改)‎ ‎1.文章引用周宝珠教授对扇子的考证,用意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证明在北宋时期扇子除拂暑驱蝇外,还有其他如题诗作画、扑卖馈赠的用处。‎ B.否定孔宪易先生对“清明”的解释,说明《清明上河图》所绘之景并不一定是秋景。‎ C.说明扇子在北宋时期,有一个重要的用途是“便面”。‎ D.为了佐证史树青先生关于“清明”是“政治清明”的说法是正确的。‎ ‎2.下列说法中,不能证明“清明”是“政治清明”之意的一项是( )‎ A.北宋长期实施“偃武修文”的国策,经济繁荣,国势昌盛。‎ B.这一时期的文人官宦,为了仕途腾达,大肆歌颂当朝皇帝的政治清明。‎ C.《清明上河图》展现出的气势和景象,能体现“偃武修文”的治国思想。‎ D.《清明上河图》中官衙门口的士兵和大街上跑着的猪等人与物,正体现出一种繁盛景象。‎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清明坊”是北宋时期东京城外城东郊区三坊之第一坊。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认为《清明上河图》画的就是这个地方的景象。‎ B.如果“清明”是“政治清明”一说成立的话,那么“清明上河图”这五个字就是一语双关,弦外有音。‎ C.《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也有着诸多的解释与争论,“逆水行舟”的解释是其中支持者最多也最具代表性的说法。‎ D.文章引用《东京梦华录》的记载,是为了证明“上河”即汴河上逆水行舟之意。 ‎ ‎ ‎ 一 ‎1.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D项,根据文章第6自然段可知,“更为深刻的原因还在于”将或然当成了必然。 ‎ ‎2.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C项,偷换概念。由文章第4自然段可知,“严肃的可正面评价的艺术批评,除却客观与公正之外……端正艺术”。‎ ‎3.A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A项,“只要……应有的尊严”的说法于文无据。‎ 二 ‎1.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A和C两项属于考证的内容,不属于用意。D项不是最准确的用意。‎ ‎2.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D项,根据原文第5自然段可知,这些景象“似乎与太平盛世相违背”。‎ ‎3.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C项,“支持者最多也最具代表性”于文无据。‎ ‎ ‎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 ‎ ‎ ‎ ‎ ‎ ‎ ‎ ‎2017年3月30日 文学艺术类论述文(四)‎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部分参考3月27日内容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 历史题材创作的“真实”界说 近些年,历史题材的影视、戏剧和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活跃期,步入了迅猛发展的快车道。这既是新时期文艺创作丰富多样的自然呈现,也是社会安定、生活富足带来的必然结果。然而,由于历史题材特别是影视创作覆盖面广、影响大,所以关于某些影视作品的不同看法经常会引起很大争议。历史真实与否作为问题的核心,使“真实”还是“戏说”的论争,往往成为评判作品优劣的一个重大分歧点。因而,有必要对不同类型的历史题材创作的历史真实性的要求进行某种粗略界说。‎ 通常,历史剧可粗略地分为历史正剧、野史传说、以历史为背景的虚构性创作等不同的类型,而评判尺度也各有侧重。以真实历史人物和事件为蓝本而创作的历史正剧,应严格遵循历史的基本事实,不得随意戏说;在野史与传说基础上创作的历史剧,只要大的框架符合历史,则不必拘泥于具体史实;而以历史为背景的虚构性作品伸缩空间更大,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剧,原则上只要不违背历史常识就应该许可。如果不加区分,拿一把固定的尺子去衡量这几种不同类型的历史题材创作,那么争论就永远不会停息。‎ 历史题材创作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历史标准与艺术标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有机统一。严肃的历史正剧更须要正确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问题。所谓“历史真实”就是尊重史实的真实,要求基本的历史事实和主要历史人物不能违背历史真实,不得随意虚构和戏说。当然,真实不等于摹写史书,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情感状态下,作品中所描绘的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行为有案可稽,符合真实的历史情境,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其“真实”的尺度,也就是通常大家所讲的“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在“似”与“不似”‎ 之间寻找平衡。如果历史的基本史实和主要人物虚假,也就失去了历史正剧的严肃性,成为“拿历史开玩笑”的戏说。所谓“艺术真实”则是在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尊重史实真实的前提下的艺术虚构和想象,这就意味着历史事件更加生活化,人物性格更加鲜明,故事情节比历史本身更加生动。无论是历史真实还是艺术真实,文艺创作都不是纯粹的原汁原味的历史呈现,它蕴藏着创作者无处不在的对历史的审美评判,即着眼于当代社会需要和平民百姓视角,着眼于对尘封历史进行新的解读以及历史当代意义的新发现。因此,优秀的历史题材创作理应是正确的历史观与美学观的有机结合,是历史品格与审美品格的辩证统一。‎ 野史、传说和纯粹虚构的历史题材创作,当然也要遵循它们被称为“历史题材”所必须遵循的共同的规律性东西,即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只不过,此类创作中的“真实”不同于历史正剧须严格遵循的史实真实,其“真实”尺度较为宽泛,符合历史情境的真实即可,而不须用严格的历史史实相框定。这些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虚构为主的,其目的不是还原“历史真相”,而是通过艺术形式讲历史中的故事或故事中的历史,借历史的传说和古人的智慧,给当下社会以智慧的启迪、思想的教育、审美的熏陶,比如《铁齿铜牙纪晓岚》《宰相刘罗锅》之类。这里的“虚构”应与通常的“戏说”区分开来。“戏说”对于历史正剧而言,成了一个特指的词语,如同“批判”被滥用后使人避之唯恐不及一样,“戏说”也属此类。虚构性作品纠缠于“戏说”与否,委实没有必要。虚构性历史创作是以历史为由头来解说人生,“历史”只是一种叙事策略,是故事的背景、人物性格的底色和人物行为的时空依托,是借古人的酒浇今人心中的块垒,是渗透着浓郁当代意识的历史言说,以古喻今、古为今用几乎是它们如影随形、割舍不去的生存前提。在这里,无论是时代精神、当下需求,还是百姓口味的适应和满足,无论是庄是谐,是精彩故事还是智慧交锋,现实性通常比历史感更受人关注。‎ 只有搞清楚不同类型历史创作的真实标准,才能为繁荣历史题材创作开拓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历史真实”的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历史真实”是指要求基本的历史事实和主要历史人物不能违背历史真实。‎ B.虽然“历史真实”指要尊重史实的真实,但真实不等于对史书的摹写。‎ C.“历史真实”是指作品中所描绘的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行为有案可稽。‎ D.“历史真实”是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的,并不需要创作者对历史进行审美评判。‎ ‎2.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评判作品优劣的一个核心分歧点是该作品符合历史真实与否,即“真实”还是“戏说”。‎ B.历史题材创作的最高境界应是历史标准与艺术标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统一。‎ C.历史品格与审美品格的有机的辩证统一理应是优秀历史题材创作的标准之一。‎ D.无论是时代精神、当下需求,是精彩故事还是智慧交锋,历史感比现实性更受人关注。‎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些年,历史题材的影视、戏剧和小说创作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步入了迅猛发展的快车道,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社会安定、生活富足。‎ B.历史正剧应严格遵循历史的基本事实,而以历史为背景的虚构性作品原则上只要不违背历史常识就应该得到大家的认可。‎ C.对于历史题材的艺术创作要着眼于当代社会需要和平民百姓视角,着眼于对尘封历史进行新的解读以及历史当代意义的新发现。‎ D.野史、传说和纯粹虚构的历史题材创作,也必须遵循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因此也要用严格的历史史实相框定。‎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美的诗歌才灵动,才有吸引力,才打动人,才能诱发读者读诗的兴趣,才能引领心灵进行思考。美之于诗好比花朵之于果实,我们最终想要得到的当然是果实,但在得到果实之前,首先要能为花色所打动、所吸引。美可以有优美、壮美,也可以有哲思之美、幽邃之美;可以有繁复之美,也可以有简略之美。总之,一首诗要使人读后如饮甘醴,如沐春风,欣然而快意,或于沉思之间豁然有所得。而当今诗坛有一些人以审丑为乐趣,以玩弄低级趣味为能事,类似戏剧舞台上的一些小丑瘪三、猫狗之流,写一些恶俗的文字,招摇于世。这种人不但毁灭了自己,也堵住了人们朝向诗歌之路。所以,当下诗坛去除丑化、鄙化、俗化、矮化的痞子诗歌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 无论是写诗自娱,还是希望能于他人有所启示,一首诗都要有一定的精神含量,要能经得起时间(历史)的考问。你对自己的心灵有足够的把握吗?试问每一个诗作者,你是否做到了在世俗面前不低头,在困厄之中不动摇,在世界面前不自卑,在自我之中不迷失?在这个方面,‎ 我对中国的诗人还不能表示乐观,甚至说还颇有些忧虑。长期以来,中国人理性的不足,教育与生活中对人的主体性有意无意地漠视,导致人性的脆弱易折。正如诗人们所说,人是水边的一棵芦苇。而我的期望不是这样的。我希望每一位诗作者在心灵上是强大的,任何苦难挫折也摧不垮他心中的高峰。这种力量的强大在诗歌中表现为对世界的洞悉。世界在他眼中是澄澈的、清晰的、有条理的,他因而能洞察宇宙中一切事理,把握住自己,进而把握住诗歌。而中国的诗人们,更多像沙场秋点兵,缺乏对自己在宇宙中的定位。‎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这一点是每一位诗作者都要明确的。而诗艺还不是凝固不变的,它在诗歌本身的进程中和社会生活进程中更新发展着。诗歌的价值本身在于不断带给人们新的阅读方式和新的美感体验,而不是对过去经验的反复重临。所以创新性或创生性成为诗人的不二追求。这既需要对过去诗艺的反复观摩与演练,同时又需要自我意识的跟进。这就要求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是一个时刻高度自觉而清醒的人。但在中国浩荡的诗人队伍中,能保持这样在诗艺上自觉且清醒的人,恐怕凤毛麟角。而绝大多数都是诗歌的追随者、模仿者,在他们的书写中,诗艺的尺度严重缺失,从而导致一种怪象:几乎每一位中国诗人都是某位外国大师的影子,在外国大师的裘腋下窃窃私语。从这个角度来说,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瑞典诗人,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对中国诗界来说,既是一种鼓舞,又是一种压抑。而我觉得,中国的诗人们应解开诺奖情结,做一个安静的诗人,去安静地写诗。解决好自己的事情,就是最好的。我们的诗作是为历史而存在,为民族的心灵而存在,而不是为诺奖而存在。‎ ‎(选自《北京文学》,有删改)‎ ‎1.关于诗歌的创作原则或指向,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不论繁简,不论有无哲思,只有能体现优美和壮美,才能诱发读者读诗的兴趣,引起读者的共鸣。‎ B.诗歌作品倘要有一定的精神内涵,往往要求创作者在世俗面前不低头,在困厄之中不动摇,在自我之中不迷失。‎ C.要想使得自己创作的诗歌不断带给人们新的阅读方式和新的美感体验,诗作者就要彻底抛弃观摩与反复重临。‎ D.诗人的不二追求就是诗歌的创新性或创生性,而诗歌又是语言的艺术,因此,革新自己的语言也就等于创新了诗歌的内涵。‎ ‎2.对当今诗坛的弊病的认识,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 当今诗坛上那种丑化、鄙化、俗化、矮化的痞子诗歌体现了某些以玩弄低级趣味为能事之人的审美观的扭曲。‎ B.当今某些诗人受教育与生活的影响,自身的人性脆弱易折,从而缺乏对自己在宇宙中的定位。‎ C.在中国浩荡的诗人队伍中,那种在诗歌创作中能时刻保持高度自觉而清醒的人真可谓凤毛麟角。‎ D.某些诗歌创作背离了为历史而存在,为民族的心灵而存在的原则的根本原因是某些诗作者习惯了在外国大师的裘腋下窃窃私语。‎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在作者看来,诗歌创作主要离不开以下三个尺度:一是诗歌美的尺度,二是精神与心灵的尺度,三是模仿的尺度。‎ B.作者对中国诗歌乐观不起来的原因很多,既有诗歌创作者对自身责任的认识模糊以及自身审美素质不高的问题,又有诗艺水平低的问题。‎ C.作者认为“人是水边的一棵芦苇”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如果人们都像芦苇那样软弱的话,就不会有伟大诗人的诞生。 ‎ D.只要能走出外国大师的影子,并且既能对过去诗艺进行反复观摩与演练,又能自我意识地跟进,就一定能获得诺贝尔奖。‎ ‎ ‎ 一 ‎1.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D项,“并不需要”有误,应是“同样需要创作者对历史进行审美评判”。‎ ‎2.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D项,表述错误,应为“现实性比历史感更受人关注”。‎ ‎3.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D项,“也要用严格的历史史实相框定”错,应是“符合历史情境的真实即可,而不须用严格的历史史实相框定”。‎ 二 ‎1.B ‎【解析】A项,“只有能体现优美和壮美,才能诱发读者读诗的兴趣,引起读者的共鸣”表述有误,原文中为“美可以有优美、壮美,也可以有哲思之美、幽邃之美;可以有繁复之美,也可以有简略之美”。C项,“诗作者就要彻底抛弃观摩与反复重临”的表述不符合文意。D项,“革新自己的语言也就等于创新了诗歌的内涵”,既不符合原文内容,也不符合逻辑。‎ ‎2.D ‎【解析】D项,“某些诗歌创作背离了为历史而存在,为民族的心灵而存在的原则”是当前诗歌创作存在的弊端,而“习惯了在外国大师的裘腋下窃窃私语”是另一种表现,二者不存在因果关系。‎ ‎3.B ‎【解析】A项,三个尺度中的第三个应该是“诗艺的尺度”。C项,有两处错误:一是作者并没有完全否定“人是水边的一棵芦苇”的说法,只是强调还应该拥有强大的心灵;二是“人们都像芦苇那样软弱的话,就不会有伟大诗人的诞生”的说法于文无据。D项,“只要……就一定能”的说法太绝对。 ‎ ‎ ‎ 学霸之路,始于足下! ‎ ‎ ‎ ‎ ‎ ‎2017年3月31日 文学艺术类论述文(五)‎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部分参考3月27日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①艺术与日常生活分离,出现一个独立于日常生活世界之外的艺术的世界,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冈布里奇在他的《艺术的故事》一书中多次重复一句话:从来没有存在过以大写字母A开头的Art(艺术),而只是存在“艺术家”(artist)。当然,大写字母开头的Art还是存在过的,他这么说,只是想以此说明他的艺术观念而已。这种观念就是,艺术本来与工艺是一回事,都有着外在的目的。将A大写,是人的观念在特定时代和社会中发展的产物。‎ ‎②我们今天当作艺术作品的古希腊神庙和神像,反映的是当时的宗教观念。我们当作美的典范的维纳斯,智慧与勇武典范的阿波罗,以及各种美丽的男神女神像,在当时都不过是宗教观念的载体而已。尼采在论悲剧时也承认,悲剧是从宗教精神中诞生出来的。在中世纪,大量存在的是圣像和圣徒像,那些修长的人体,发光的眼神,透露出一个神圣而神秘的神性世界。中国汉魏时代的人物画,也是以帝王像和神佛画像为主。王权和神权崇拜是这种画像的驱动力量。这种宗教性随着历史的发展被逐渐淡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中,如果说,其中取材于圣经故事的美术作品还多少有些宗教意味的话,那么,在这时出现的希腊神话故事中的宗教意味就很淡了。‎ ‎③与宗教转化为艺术相反的情况,是一些民间娱乐活动转化成为高雅艺术。戏剧活动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本来具有草根性,承载着人们的愿望;只是后来,由于上层和宫廷的提倡、城市商业文化的兴起,逐渐成为高雅艺术。中国的地方戏是如此,在西方也是如此。在今日的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是最高的文学范本,但在当时,它们只是民间娱乐活动。莎士比亚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曹雪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一样,是死后被追认的。‎ ‎④类似的情况,在手工艺术活动中也大量存在。在手工艺实用物品的生产活动中,大量存在着为着美的目的对产品进行改造的现象。我们后来当作艺术的一些工艺活动,只是诸多的工艺活动中的几种而已。画师、雕刻师、建筑师、乐师,与画匠、铁匠、木匠、首饰匠所做的事,本来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艺术与手工艺的差别,是由于社会分工,由于科学技术和机器,‎ 由于市场和货币交换的发展,才逐渐被建构起来的。‎ ‎⑤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本来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从宗教性或实用性的活动转化而来,在社会的变迁中,寻找到一个暂时栖居的位置,以此体现社会中人的复杂分工的一种独特的情况。作为一个学科的“美学”也是如此。审美无利害,艺术自律,知、情、意分立,并将“美学”与艺术的“情”相对应,这些维系美学的基本概念,造就了“美学”在历史上的辉煌,也预示着这个学科将会出现的危机。‎ ‎(选自《美学与艺术向日常生活的回归》,有删改)‎ ‎1.下列关于“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常生活原本与艺术是一体的,单独从艺术中分离出来,完全得益于历史的发展。‎ B.艺术活动与日常生活一样,都存在着为着美的目的而对活动对象进行改造的现象。‎ C.无论是宗教艺术,还是高雅艺术,都来源于生活,承载着当时人们的观念和愿望。‎ D.艺术从宗教性或实用性的活动转化而来,体现了社会生活中人的复杂分工情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冈布里奇多次重复一句话“从来没有存在过以大写字母A 开头的Art (艺术),而只是存在‘艺术家’(artist)”,没有其他特别用意,只是想说明他的艺术观念。 ‎ B.我们今天当作艺术作品的不论是古希腊神庙和神像,中世纪的圣像和圣徒像,还是汉魏时代的帝王像和神佛画像,都承载了当时人们头脑中神权或王权的观念。‎ C.中西方的戏剧活动本来不是高雅艺术,而是一些民间娱乐活动,具有草根性,但后来因为上层和宫廷的提倡、城市商业文化的兴起,逐渐就成为了高雅艺术。‎ D.画师、雕刻师、建筑师、乐师与画匠、铁匠、木匠、首饰匠所做的事有差别,前者是艺术活动,后者是生活活动,形成此差别的原因在于人们重视程度不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宗教性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被逐渐淡化,因此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希腊神话故事相比古希腊的神话故事来说,其宗教意味大大减弱。‎ B.莎士比亚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曹雪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一样,‎ 是死后被追认的,这说明高雅艺术比不上民间娱乐活动。‎ C.手工艺术活动与戏剧活动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活动,其本质是不同的,因此它们在逐渐成为高雅艺术的历程中,其转化的途径也不相同。‎ D.美学与艺术一样,都是一种以人工性为主的创造活动,但“人工性”的特点,既造就了美学的辉煌,也预示着这个学科将会出现危机。‎ ‎1.A ‎【解析】A项,由原文第1自然段中的“艺术与日常生活分离,出现一个独立于日常生活世界之外的艺术的世界”可知,应是“艺术从生活中分离出来”,而不是“单独从艺术中分离出来”,属于曲解文意。‎ ‎2.D ‎【解析】D项,由原文“由于社会分工,由于科学技术和机器,由于市场和货币交换的发展”可知,“形成此差别的原因在于人们重视程度不同”不当。‎ ‎3.A ‎【解析】B项,“高雅艺术比不上民间娱乐活动”错误,于文无据。C项,由原文第③④自然段可知,“手工艺术活动与戏剧活动”本质应是相同的,转化的途径也相同。D项,“造就了美学的辉煌,也预示着这个学科将会出现危机”的应是“维系美学的基本概念”而不是“‘人工性’的特点”,属于张冠李戴。 ‎ ‎ ‎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 ‎ ‎ ‎ ‎ ‎ ‎ ‎ ‎2017年4月1日 ‎ 周末培优综合训练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好的诗词是形象思维的产物。写诗填词就是借助于观察、联想和想象形成表象、意象,进而把意象组成意境,创造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的过程。其中观察、联想和想象属于思维过程,表象、意象、意境则是思维的对象和产物。写出的诗词又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句子、篇章。‎ 关于表象、意象、意境的区别和联系,可以通过郑板桥的一段话来加以粗略说明。“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这是对绘画过程的概括,也可以说是对形象思维过程的概括。这里的“眼中之竹”就是“表象”,“胸中之竹”就是“意象”,“手中之竹”则是组织意象、形成“意境”、构成作品的过程。‎ ‎“表象”是指感知过的事物留在头脑中的形象,是人们通过感知活动获得的关于事物的表面形象(包括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声音、气味、软硬等特征,也就是我国古人称之为“象”‎ 的东西),它形成于感觉知觉过程中,保存在大脑里。表象虽然也是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但基本上还是对客观事物外在形象的摹写,可以说是事物的客观形象。‎ 意象是指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形象。意象是经作者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它已不单是事物的客观形象,而是蕴含着主体思想情感的形象。譬如,郑板桥胸中之竹,已不是一般竹子的形象,而是一种坚强挺拔、不畏风雨严寒、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形象。当竹子的形象被赋予这样品格的时候,它已变成了一种意象。类似的,老虎的形象成为力量、勇猛的象征,松树的形象代表着长寿或坚强,鸟的形象代表着吉祥、忠贞、爱情,如此等等。简言之,意象是“意”和“象”的融合。“意”是作为主体的人所体验的或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包括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情感体验、思想感悟以及审美感受,简单地说就是作者以及读者的 “情”“理”“美”。“象”是作品描述的物或事,准确地说是事物的形象,是寄予着、表达着作者的“情”“理”“美”又能引发读者“情”“理”“美”的形象。“意”是主体,“象”是载体。美为什么也是意象的重要内涵呢?意象中之所以有美,一方面是因为美感也是一种主观情感,另一方面还因为意象属于艺术所特有的范畴。艺术作品总要通过意象来体现作者的主观世界,而艺术是绝对离不开美的。不美的作品不能称之为艺术品。哪怕是揭露丑恶的作品,其表现形式也应是美的,也能使人获得美的感受。诗歌是一种艺术,诗歌也体现着美,体现着人的美感。诗歌的美,既体现在它的形式上、节奏上,更体现在它的意象和意境中。‎ 意象可分为自然意象和社会意象。自然意象以自然景物为象,包括日月山川、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风雨阴晴等。社会意象以社会现象为象,包括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人物和人类生活景象,以及作为人类社会生活曲折反映的神仙鬼怪的景象等。诗歌中的意象是使用语言来表现的。这种语言不同于一般性的语言,可称之为意象性的语言。意象性语言是一种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典型性、象征性、拟喻性的语言。诗歌中,明月、江水、青松、翠竹、晚照、晴空、来鸿、去燕、宿鸟、鸣虫、三尺剑、六钧弓、清暑殿、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等,都是意象性的语言,也可说是意象。在这里,语言是意象的物质外壳,意象是语言的内涵。‎ 诗人写诗,常运用意象性的语言,构建某种意境,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凫雁满回塘”等都是意象,尤其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把六种形象性的词语(鸡声、茅店、月、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并列在一起,这些词语描述的形象,已不再只是事物的客观物象,而是融入了作者凄凉悲怆体验的意象了。诗人正是利用这些意象的组合,构成一种“道路辛苦、羁旅愁思”的意境。‎ ‎(选自张得良《诗得意象自生光——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浅谈》,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意象是指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形象”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诗就是借助于观察、联想和想象形成表象、意象,进而把意象组成意境,创造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的过程。‎ B.郑板桥的“眼中之竹”就是“表象”,“胸中之竹”就是“意象”,“手中之竹”则是组织意象、形成“意境”、构成作品的过程。‎ C.意象是指经作者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但它本质上还是事物的客观形象,具有客观性。‎ D.诗歌中的意象是用语言来表现的。在诗歌中,语言是意象的物质外壳,意象是语言的内涵。意象性的语言能够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 ‎(2)作者在文中说“哪怕是揭露丑恶的作品,其表现形式也应是美的,也能使人获得美的感受”,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请举例加以说明。‎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人最后的审美家园 季国平 戏曲,是中国人最典型的传统审美方式。‎ 中国戏曲雅俗共赏,选材宽泛,自古以来,既有帝王将相的阳春白雪,也有寻常百姓的家长里短;既登得了庙堂,又入得了街巷。中国戏曲深蕴传统文化的精髓,舞台之上,一桌二椅,唱念做打,节奏唱腔,全凭演员高度程式化的表演营造具体的戏剧情境和表现鲜活的人物。而中国戏曲本质上是写意的: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这与中国整个的传统艺术,如文学、绘画、书法等,都一脉相通,代表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特质。‎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戏曲一直都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活动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随着20世纪现代文明的崛起,西方文化大量引进,娱乐方式渐趋多样,中国戏曲的生态环境大大改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尽管戏曲从过去一枝独秀、舞台霸主的地位退了下来,但不可否认的是,戏曲仍然是文艺百花园中最为绚丽的一朵。‎ 中国戏曲历经千年流传,“通变”‎ 早已融入自身血液之中,善于继承传统,也擅长吸收和创新。戏曲代表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沉淀了中国人千年的心灵世界,而地方戏更是凝聚了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在全球化大趋势下,文化的多样性需要民族文艺的坚守和创新。戏曲在当代的发展,就具有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民族特性、弘扬民族艺术不可取代的价值。因此,戏曲艺术是传统的、独特的,更是面向未来的。‎ 戏曲是古老而又面向未来的艺术,保存个性和特性的传承,扬长避短、顺应时代要求的创新是其生命力所在。这就如同书法艺术需要发展创新,但不管如何创造,终归是点画线条的艺术,是汉字的艺术。中国戏曲整体的写意性、程式性要保留,切忌盲目采用现代舞台声光电技术“大制作”,破坏戏曲的本质。地方剧种的个性和风格也只能在创新中得到强化。‎ 戏曲要走向未来,剧本是基础。曹禺大师早就说过,“繁荣的关键在于创作”,“剧本的生命在于演出”。目前戏曲事业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剧本荒”尤为突出。戏曲剧本有独特的结构形式和表达方式,现在的剧作家创作的天地宽了、条件好了,但市场经济对剧作家心灵的诱惑和腐蚀太严重了。没有纯净坦荡、自由放飞的心态是写不出好剧本的。剧作家要静下心来,独立思考,有感而发,才能创作出形象生动、内涵深刻的剧本来。‎ 戏曲的题材要创新。今人看古人的戏,看什么?传统戏曲应该开辟题材创作的新领域,关注现实题材的创作。题材可以是历史的,但创作理念和立意必须是现代的。站在现代人的立场上再现经典,适当取舍,挖掘经典中历久弥新的永恒主题,厚重的经典就能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心灵慰藉。‎ 戏曲的未来在年轻人,戏曲的观众是需要培养的,这是因为戏曲是高度艺术化的样式,“形式即内容”。现在的小孩子很小就看得懂动画片、电视剧,但让他去看戏就不一定能看懂。一是内容看不懂,二是形式看不懂,比如为什么要勾脸谱?水袖表达着些什么?武将出场为什么要“起霸”?戏曲有一定的欣赏门槛,观众要经历一个从看热闹到看门道的过程。因此,要创造机会让年轻人接触戏曲。现在时尚的东西太单薄,当年轻人腻烦了感官刺激,有了一定审美修养和内涵时,中国戏曲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戏曲是创造性的艺术,是与观众当场双向交流的艺术。如果我们重视剧本创作,扬长避短,好戏频出,老百姓怎么可能不喜欢看?新的观众不断成长,我们的戏曲怎么可能不繁荣?戏曲里有中国文化的根,是中国人最后的审美家园。‎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说明戏曲艺术全凭演员高度程式化的表演营造具体的戏剧情境和表现鲜活的人物。‎ B.戏曲从古代流传到今天,一直都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活动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唱念做打,节奏唱腔,显示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C.目前戏曲事业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最主要的是缺少好的剧本。这是因为剧作家缺少艺术才华。‎ D.现在时尚的东西太单薄,当年轻人腻烦了感官刺激,有了一定审美修养和内涵时,中国戏曲是最好的选择。‎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戏曲,是中国人最典型的传统审美方式,雅俗共赏,选材宽泛,深蕴传统文化的精髓。‎ B.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引进,娱乐方式渐趋多样,中国戏曲从过去一枝独秀、舞台霸主的地位退了下来,在观众的视野中消失了。‎ C.地方戏是中国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了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地方剧种的个性和风格应当在创新中得到强化。‎ D.戏曲的题材要创新,戏曲的题材可以是历史的,但创作理念和立意必须是现代的。‎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文学:呼唤文化建设性 文化是一种依靠记忆和象征符号体系而维系的社会共同经验。作为文化活动的方式之一,文学创作有责任通过文学叙事建构国家和民族记忆,通过文学形象塑造并丰富文化符号系统,参与社会共同经验这一价值和意义体系的建设,推动文化共识的形成、社会共同经验的巩固。文学也由此获得存在依据和上升路径。‎ 当下,中国文学持续地走向繁荣,文学创作总量在不断加大、老中青作家创作各展异彩、网络文学影响日增。2012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更增加了世界对中国文学的关切度。这些构筑了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巨大社会转型中的文化期求相比,文学还尚未展现出足够的建设性姿态。在价值和意义体系呈现复杂化、多元化、动态化的变动过程中,文学作为文化建构活动的自觉性,以及为文化建构提供有效成分的能力,都还亟待提升。‎ 尤其令人忧虑的一种病象是,文学创作似乎更乐于也长于不断解构基本的价值和意义,却拙于或不屑于给出富有文化建设性和确定性的价值。这一问题的存在,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来看,其原因固然非常复杂而深刻。而从文学自身来看,这与创作者的创作理念和自我体认有很大关系。‎ 几十年来西方文学思潮不断发酵,从现代主义对个体本位、形式本位的大肆张扬,到后现代主义对多元化、不连续性和相对性的过度强调,均深刻影响乃至左右着中国文学的创作理念和走向。这种以异质文化的文化立场、思想逻辑和美学原则为号令与标杆的创作,极大地销蚀了文学以社会共同经验为基础创造文化符号和在本土文化现场梳理意义、价值的意愿与能力。特别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带来了更强烈的冲击。西方学者这样定义后现代主义,它意味着拒绝接受下列观点的当代思想运动:整体、普遍价值观念,宏大的历史叙述,人类生存的坚实基础以及客观知识的可能性,怀疑真理、一致性和进步,反对其所认为的文化精英主义,倾向于文化相对主义。这给当下作家怀疑一切价值、解构一切意义提供了依据,也为其退回自我,割断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放弃公共价值而沉迷于私人写作提供了理论庇护。‎ 另一重要原因是在加快市场化进程中,传统作家身份和作家群体生存姿态发生变动。在市场化、商业化的冲击下,作家主体意识的失落和自我身份认知上的转换,使得无论传统意义上的“士”的精神还是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追求,均遭到解构。精神灯塔和火炬、灵魂的工程师、社会的良心,在很多人那里,变成了以自我表达和生计操持为目的的“码字工”。对于这一变化,一些作家非但没有危机感,反而津津乐道,甚至引以为荣。文化意义上的“我是谁”的追问,被狭隘的个人情怀和利益考量轻易置换。这种退场,无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都使文学在价值和意义上的供给变得极为短缺。‎ 文化的建构,其意义在于一个民族和社会的精神整合,也在于个体的安顿和皈依。每一个个体,都要在社会共同经验和价值意义体系参照下,寻求理想的生存方式和人格建构。现代生活加剧了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利益诉求上的分层化、多元化,但一个民族总要融汇和呈现某种整体性的、吸纳个体认同和归属的文化特质。文学正是在这样的需求和生产过程中体现特殊功能,实现艺术品质上的超越。对作家而言,事实上,无论在哪一个社会形态里,无论作家多么体现出个体劳动的特征,但他的产品都是社会性的、具有文化意义的。身为作家,就需要把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扛在肩上,不能把顾影自怜,与社会的疏离、逃避以及牢骚抱怨这样狭隘的个人情怀当成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学叙事。‎ ‎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根据原文信息,下列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今中国,正处于巨大的社会转型期,文学创作总量在不断加大,老中青作家创作各展异彩,文学展现出了足够的建设性姿态。‎ B.创作者的创作理念和自我体认,使得当下的文学创作更乐于不断解构基本的价值和意义,却不屑于给出富有文化建设性和确定性的价值。‎ C.受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中国作家的文化立场、思想逻辑和美学原则发生深刻变化,从而丧失了在本土文化现场梳理意义、价值的意愿与能力。‎ D.文化的建构,其意义在于一个民族和社会的精神整合,并不在于个体认同和归属的文化特质。所以,身为作家,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 ‎1.(1)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做题时,要认真审读题干,根据题干要求,将选项逐条进行研读核对。要细心核对选项的意思是否在所考句子关涉的意义范围之内,是否与所考句子的意义指向相吻合,是否与原文的内涵一致。经过比对,我们可以判定C项中“它本质上还是事物的客观形象,具有客观性”错,原文的表述为“它已不单是事物的客观形象,而是蕴含着主体思想情感的形象”。 ‎ ‎(2)揭露丑恶的作品,也要找到一种好的美的表现形式,也要追求艺术性。一部作品如果缺少艺术的美感,那么就不能使人获得美感,也就不能感染人、鼓舞人。例如,闻一多的《死水》,其主题是揭露黑暗,鞭挞丑恶,但该诗歌富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并且成为新格律诗的典范。‎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这道题时,要先找到这句话所在的位置。通读原文可以发现,这句话在原文第4段的最后部分,所以对第4段的内容要重点关注。这句话是总括句,所以答题区间应该在上文。而上文中有“艺术作品总要通过意象来体现作者的主观世界,而艺术是绝对离不开美的”,分析这句话的内涵就可以回答问题了。因为揭露丑恶的作品也是艺术作品,而艺术作品都是离不开美的。如果没有美的表现形式,就不可能使人获得美感,也就不可能有鼓舞人心的力量。关于作品的举例,不难想到《死水》《恶之花》等作品。‎ ‎2.(1)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做题时,首先要通读文本,对其有一个整体认知,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看题目要求,然后按照要求,找出文中与选项相关的信息,进行认真细致的比对。B项,“一直都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活动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错,原文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戏曲一直……最为重要的地位”。C项,“因为剧作家缺少艺术才华”错,根据原文可知,剧作家写不出好的剧本,是因为“市场经济对剧作家心灵的诱惑和腐蚀太严重了”。D项,“最好的选择”错,原文是“最好的选择之一”,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2)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相关信息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B项,“在观众的视野中消失了”错,从原文第3段中“尽管戏曲从过去一枝独秀、舞台霸主的地位退了下来,但不可否认的是,戏曲仍然是文艺百花园中最为绚丽的一朵”可知,中国戏曲并未在观众的视野中消失。 ‎ ‎3.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推断的能力。文中作者所阐述的观点态度,有的是直接表明的,有的则非常含蓄。判断该题选项中的说法是否与作者的观点态度相一致,关键在于找到相关的语句,然后加以理解印证。我们将B项代入原文,就可以发现两者所表述的思想内容高度一致。A项,“文学展现出了足够的建设性姿态”明显错误,原文为“文学还尚未展现出足够的建设性姿态”,属肯定否定颠倒;C项,“从而丧失了在本土文化现场梳理意义、价值的意愿与能力”表述错误,原文为“极大地销蚀了……意愿与能力”,属夸大其词;D项,“并不在于个体认同和归属的文化特质”表述错误,原文为“文化的建构……也在于个体的安顿和皈依……吸纳个体认同和归属的文化特质”,属弄错条件。‎ ‎ ‎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 ‎ ‎ ‎ ‎ ‎ ‎ ‎ ‎2017年4月2日 ‎ 周末培优综合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 中国文人画的择色十分特殊,西方用色,时时在变,从未有千年一色的怪事。而中国选择“水墨”,自唐至今,执守不变,这反映了一种社会性共识,尽管每个画家用墨之法各异,却始终离不开这“黑”的涯限。研究现象诚然重要,而探索“思想”也有价值。数十年来,画史研究有潘天寿、俞剑华、郑午昌等的洋洋宏著,近人又有王伯敏推出画史,成绩斐然。而思想史、批评史这类,单篇短札虽时有见于杂志者,长篇专著却付之阙如。此或因画家多注重于技巧、风格的传承、兴替,而忽略思想和观念。今之画家在习画的过程中,并不将“读书”放在第一位,于经史罕有涉猎,故研究思想史势必难做画外考察。比如,中国画的“空白”,石涛的“一画”,谢赫的“气韵生动”,便不易在画内求解。‎ ‎《老子》中用的最频繁的虚、无、静、默之类,在语义与哲学精神上,无不与黑白相通。“‎ 大象无形”与“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精神是相谐不悖的。这些言论暗示了黑与白的无边、无际、无限的表现力。简言之,一无所有的黑与白,是拥有一切,无所不包的。‎ 中国画最终走入水墨的玄界,其美学精神是早已“规定”了的,民族文化思想的强大驭控力导迫着绘画选择与自身同一“血型”的色种。文人们称书画曰“墨戏”。这“戏”,不是世俗人间的悲欢离合,而是精神的游戏、理性的游戏、“玄”的游戏。他们遨游在玄妙的“空”之灵界,与“道”同体,委实“逍遥”之至。‎ 以黑白构染成像,是中国画用色的鲜明特色。但这“白”,不是颜料所加,而是纸的色。在三棱镜下的色光光谱,白为“100”,而黑为“0”,亦即处于两个极端。我们的祖先虽不能以科学手段测得黑白的光度,但在实用上却得此精神。潘天寿先生云:“黑与白为至明朗、确实之对比,又为至高雅、质朴之配合,吾国绘画以黑与白为主色,即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也。”又曰:“于黑白之外,又常配以醒目之红色,黑白红相间远从彩陶始,极具古厚之意趣。民族性格使然。”实用既在远古,而理论却构建在汉。《汉书·艺文志》著录之阴阳五行家著述,凡1300余卷,占其总数的十分之一强,仅此可见其流行之盛。汉人以阴阳五行解色彩之构成、变化、性质,于无意中,竟奠定了我国绘画色彩美学的原理。加之,其时虽独尊儒术,而黄老之学反大流行,在精神上,处于两极的黑、白最通玄学之门。黑白为阴阳之色征,故后世的太极图,其阴阳鱼即以黑白为色,而“黑”为玄道之象征,“白”又与空无、虚静相通。在诸色中,黑、白最具玄理。‎ 书画的空白前人论述已多,倘不从哲理入手去破译它,徒以西方美学来加以分析,则必不能揭示本土艺术的美学精神。“空白”是“无”,是“寂”。空白展示了在寂无中无限开拓与博大的精神。‎ ‎(选自姜澄清《论黑与白》,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人画有千年一色的怪事,比如选择“水墨”,自唐至今始终离不开“黑”的涯限。‎ B.潘天寿先生说“吾国绘画以黑与白为主色,即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也”是说一无所有的黑与白,拥有一切,无所不包,具有无边、无际、无限的表现力。‎ C.以黑白构染成像,是中国画用色的鲜明特色,黑白组合之艺术实用在远古,而理论却构建在汉,潘天寿先生所说“黑白红相间远从彩陶始”可佐证。‎ D.汉人以阴阳五行解色彩之构成、变化、性质,奠定了我国绘画色彩美学的原理。‎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关于中国画在择色方面执守不变的思想渊源的单篇短札、长篇专著时见于杂志。‎ B.“大象无形”与“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精神是一致的,《老子》中用的最频繁的虚、无、静、默在语义与哲学精神上与“黑”“白”是相通的。‎ C.研究中国文人画择色特点的思想史很难做画外考察,因为画家在习画的过程中,并不将“读书”放在第一位,他们很少涉猎经史。‎ D.文人们称书画为“墨戏”。这戏,不只是世俗人间的悲欢离合,而且是精神的、理性的、“玄”的游戏。他们在其中委实“逍遥”之至。‎ ‎3.根据原文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世的太极图,其阴阳鱼即以黑白为色,主要是因为在诸色中,处于两极的黑白最具玄理,最通玄学之门,为阴阳之色征。‎ B.关于书画的空白,不能只从西方美学来分析,还须从哲理角度去分析,否则就不能揭示本土艺术的美学精神。‎ C.中国画最终走入水墨的玄界,是民族文化思想的强大驭控力导迫的。如果中国人有西方人那种乐于接受新事物的思想,就不会出现千年一色的怪事。‎ D.对中国画的“黑白”问题,不仅要研究这种现象的产生,更要探究其思想价值。‎ ‎1.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C项,潘天寿先生所说的话只能证明“实用在远古”,不能证明“理论却构建在汉”。‎ ‎2.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B项,由第2自然段的相关内容可知,该项表述正确。A项,原文中说“长篇专著却付之阙如”,而非“长篇专著时见于杂志”;C项,‎ 原文是说“今之画家在习画的过程中,并不……”,选项所述丢掉“今之”两字,扩大了概念范围;D项,原文中是“不是……而是……”的并列关系,而不是“不只是……而且是……”的递进关系。‎ ‎3.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C项,“如果中国人有西方人……千年一色的怪事”在文中无根据,属于无中生有。 ‎ ‎ ‎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 ‎ ‎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