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9届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2018-03)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 月)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国学,何学?这是人们津津乐道,却也让专家学者大为困扰的问题。章太炎指出:“夫国学者, 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张岱年认为:“所谓国学即中国学术之意。”其实,国学就是民族传统文化 的经典化、知识化、普及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如何看待国学?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先秦诸子到宋明理学等思想都闪耀着古人的 睿智,规定着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方向与精神表现。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传统文化虽 有“厚德载物”的胸襟和气质,亦有空谈心性,轻于实践的固有缺陷与不足;长于道德规范架构,短 于思维方式的更新。这使得传统文化在向现代社会转型中步履维艰,困难重重。以何种态度,站在 何种立场,支持何种观点来看待国学,就成为关涉国学弘扬,国学复兴,国学能否正常发展的重大 理论命题。我们对待传统,抱守残缺,故步自封要不得;数典忘祖,粗暴武断亦要不得。重提国学, 弘扬国学,不是要拘泥于经典,食古不化,而是要从中寻找民族文化的“根”与“魂”,在普及中修 复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国学研究该求是,还是致用?学术研究本身就包含了“是什么”和“怎样做”两个不同层面的 问题。“是什么”就是学术研究要讲求客观,实事求是,在客观事实中探究真知。“怎样做”是将所 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检验。探寻“是什么”是更好地解决“怎样做”的前提。君子有 志于学,首先在于学能明道、明理。而通过这种思想创造活动,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的学习规律,达到寻求真知目的,即求是;在此基础上有所为而为,则是“致用”,即“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这固然保持了学人对社会政治的紧密关切,避免了单纯地“为学术而学术”,但也 会使不少人受此误导,认为做学问的最终目的是讲求功利的实用主义,使学术研究沦为政治的附庸, 违背学术求真求是的初衷。作为数千年学问积累结果的国学,我们不要总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它。 如果仅仅满足于从国学中寻找某些应对现实问题有用的技巧和方法,那就太实际、太简单化了。 国学的使命是什么?这牵涉国学研究与国学普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国学研究是某些领域的相关 人士通过努力获得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对国学自身的推进和完善起着重要作用。国学普及则是学者 通过通俗化的形式,向社会大众普及包括前沿成果在内的国学基础知识,让他们以最简单、最有效 的方式亲近经典,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和精神追求,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国学研究是国 学普及的前提与基础,国学普及是国学研究的延伸与补充。我们倡导具有包容、和谐、共生共存的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借助国学研究与普及创造出与我们当前国家形势相适应的,能满足广大人民精 神生活需要的新文化。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也要吸取外来先进文化并加以 融合;不仅要提倡正确的价值观,也要用发展的眼光批判和否定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内容。 (摘编自《学理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各家对国学的表述不同,但其实国学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化、知识化、普及化。 B. 国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闪耀着古人的睿智,规定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与精神表现。 C.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表现出独特的胸襟与气质,但存在有空谈心性,轻于实践的固有缺陷。 D. 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搬照用,也不应该全盘否定,认为它落后于时代。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国学研究该求是还是致用的问题并不矛盾,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正确理解“求是”方可正确理 解“致用”。 B.某些领域的相关人士通过努力获得国学研究前沿性的成果,推进了国学自身的完善,这有利于国 学的普及。 C.不少人认为研究国学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实利,这违背了学术研究的初衷,是对“致用”意义的一 种错误理解。 D. 国学普及的重要意义在于让国人可以以更为简易的方式亲近经典,通过熏陶,确立自己的道德与 精神取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文化长于道德规范架构,短于思维方式更新的特点是传统文化在向现代社会转型中步履维艰 的原因之一。 B.国学虽博大精深,但并非完全适用于当代,我们弘扬复兴国学应着眼当下,站在发展的态度立场 上看待国学。 C.国学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它需要在普及的过程中修复,这样它才能成为满足广大人民精神生活需 要的新文化。 D.国学的使命在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是综合考虑国学研究与国学普及两方面意义而 得出的判断。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樊锦诗:敦煌的女儿 雷媛 77 岁的樊锦诗,已经在敦煌待了 52 年,和她的前辈还有很多同事一样,从满头青丝待到了一头 白发。就像今天的敦煌研究院是中国石窟保护研究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樊锦诗是“莫高窟人”的 杰出代表。 懂得樊锦诗的人都清楚,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守护敦煌,保护文物,把莫高窟完完整整地 传下去。有人说,樊锦诗要把莫高窟藏在保险柜里才放心。她苦笑,“我是要保,保是第一要紧的 事情。但我更要扬,敦煌是人类的敦煌,要让人类了解。敦煌历史文化只有为人们欣赏,才能让人 们热爱敦煌文化艺术,自觉地保护敦煌石窟”。 作为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深感肩上的重担,丝毫不敢懈怠。她带头参与科研,与国际上优 秀的文物保护机构合作,不断将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引入敦煌遗产保护,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 的保护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敦煌的 52 年,保护是她最重视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 硕。从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从环境监测到风沙治理,在敦煌遗产保护的各个领域,樊锦诗和 敦煌研究院的保护工作者一起,不断探索创新,攻克难题。在她的带领下一,敦煌遗产保护翻开了 新篇章,走上了科学保护之路。在她的倡导和推动下,《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和《敦煌莫高窟保 护总体规划》先后公布实施。 在同行眼里,樊锦诗不单单是一位出色的文物保护专家和遗产管理专家,还是一名在国内外享 有很高声誉的敦煌学者。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樊锦诗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在石 窟考古、佛教美术、文献研究等很多领域都取得了新成果,敦煌研究院已经成为国际敦煌学研究的 最大实体研究院,“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历史已不复存在。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 法,结合洞窟中的供养人题记、碑铭和敦煌文献,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 窟的分期断代,揭示了各个时期洞窟发展演变的规律和时代特征,先后撰写了《莫高窟北朝洞窟分 期》、《莫高窟隋代洞窟分期》等论文。这些敦煌石窟分期断代的学术成果,不仅确定了洞窟本身 的时代,而且为敦煌石窟的各项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公认和采纳。她主持 的《敦煌石窟考古全集》第一卷的出版,将敦煌石窟考古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学大师、香港大 学教授饶宗颐先生称此考古报告“既真且确,精致绝伦,敦煌学又进一境,佩服之至”。 实现“数字敦煌”之前,坚持走国际合作之路的樊锦诗也曾体味了“孤立”。从 20 世纪 80 年 代起,敦煌研究院在全国文物界首开国际合作先河,先后和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的 一些文物保护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为此,有人说她崇洋媚外,也有人告她的状,说在和日本人合 作中让日本人把我们的东西拿走了……时间证明,这种国际合作之路使敦煌研究院与世界平等对话 成为现实。正如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苏伯民所言,如今的我们与国外文物研究机构在思想、 技术、研究方面的差别在缩小,“这说明我们在进步,大家已经能够在一个思路、语境下工作。不 像过去,人家说什么,我们就只能做什么”。 如今,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多年的国际合作保护,使敦煌研究院吸取了国际上关于文化遗产保 护和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引进了国外先进的仪器设备,建起了一流的保护实验室,培养了一批 高素质的青年业务骨干,学到了国外先进的保护科学技术和工艺。国际合作保护使敦煌研究院逐步 与国际接轨,达到新的高度,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的成功典型。 陈寅恪先生曾痛心疾首地悲叹:“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地也。”看到今天的敦煌,老先生 若九泉之下有知,当转悲为喜。 (摘自《新华文摘》2016 年第 4 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她守护国宝 41 年,从青春少女到满头华发,她有愧于家庭、有愧于孩子,也怠慢了自己。但 却用 41 年的守望告诉世人,她无愧于敦煌! ②“数字敦煌”概念由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在上世纪 80 年代末提出,就是将数字技术引入敦 煌石窟保护,将洞窟、壁画、彩塑及与敦煌相关的文物加工成高智能数字图像,汇集成电子档案, 以利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思路。利用敦煌数字档案开发出数字电影,数字电影能使敦煌艺术走出 莫高窟,做到使游客在窟外看窟。这还有利于减轻漏窟的开放压力和增加洞窟的承载量。事实已证 明,这一概念的提出无疑是史无前例的。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樊锦诗带头参与科研,不断将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引入敦煌遗产保护,在她的带领下,敦 煌遗产保护翻开了新篇章,走上了科学保护之路。 B.作为“莫高窟人”的杰出代表,樊锦诗把敦煌文物保护作为永恒的任务,觉得遗产保护更重 于敦煌文化,因为弘扬文化只是手段,遗产保护才是最终目的。 C.樊锦诗当年“数字敦煌”的构想和坚持走国际合作之路都遭到了“孤立”,但最终时间证明, 樊锦诗是成功的。 D.“数字敦煌”就是将数字技术引入敦煌石窟保护,具有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特点。 5.文章题为“樊锦诗: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为敦煌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 分) 6.文章最后一段话语意丰厚,如何理解当年陈寅恪先生的悲和“看到今天敦煌”的转悲为喜?请结 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5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武生 张国平 剧团虽属三流,演员们待遇也不高,但有它在毕竟是个寄托,现在突然散了,便仿佛一座靠山 蓦然坍塌了。出门时拿走了一把刀,侯三演的是武生,那把道具刀已陪伴他多年。 侯三的老婆是一家超市的财务主管,自从她从收银员升为财务主管后,她的脸顿然肿得不行, 对侯三指桑骂槐,剧团解散的事让她知道了,准又一阵狗血喷头。得尽快找份工作,这样才能堵住 她的嘴。理清了思路,侯三提刀回家。 哟,长出息了?想杀人呀?老婆看到侯三手里那把明闪闪的刀,口气里满是不屑。 我的祖奶奶,借八个胆我也不敢动你一指头啊。侯三说,刚接了一个新角色,拿回家练练。 练个屁!你看看你,有蹬三轮的挣钱多不?侯三被老婆一下噎住了。每提到钱,侯三便像撒气 的皮球,再没舞台上那份豪情了。 去招聘市场,侯三看到一块牌子,顿时兴奋了,牌子上写:招聘保安。可人家不要侯三,说是 专解决下岗职工的。侯三的剧团虽不算草班儿,但也未正式纳编,侯三没有下岗证。侯三灵机一动 说,我是唱武生的,会翻跟头。侯三便一阵前空翻又一阵后空翻,将跟头翻得如旋风。人家还是摇 头,上面有政策,我们说了不算呀。侯三没辙了,一脸惆怅。 这时被人拍了一掌,侯三回头看到一个很阔的人正对他微笑。那人问,找工作?侯三点头。那 人说,除了跟头你还会什么?侯三说,会武功。那人说,耍一套看看。侯三便打了一套拳,虎虎生 风。 那人便说,就跟我干吧。不过是试用,试用期内这个数。那人伸两个指头。 二百元?太少了。侯三说。那人说,不是二百,是两千。那人见侯三吃惊得张大了嘴巴,就说, 过了试用期,就是这个数。那人伸出一个巴掌。侯三做梦也想不到会有这么优厚的待遇,笑得嘴角 咧到了耳朵上。于是那人便成了侯三的老板。 有天老板让侯三坐他的车办事,还没到地方便被人截住,侯三迷迷糊糊被几个彪形大汉绑架了。 侯三虽有些功夫,但恶虎难抵群狼,侯三被推进黑乎乎的地窖。 说,你们老板住哪里?怎么联系?侯三被打得遍体鳞伤,遭人盘问。侯三的嘴上像沾了封条, 一个字也不说。反复多次,侯三死去活来,愣是没吐一个字。那帮人恼羞成怒,将侯三关在地窖里, 一连三天不给饭吃也不给水喝。地窖里阴冷潮湿,侯三昏死过去。 侯三看到地窖口闪进一道亮光,朦胧中下来一个人。侯三吃惊,下来的是老板。侯三胆怯地说, 你也被抓了?不是我说出去的。老板笑了,说,你小子够意思,安心养伤吧。侯三问,你怎么知道 我被藏在这儿?老板说,以后你就明白了。那天侯三突然看到一个绑架他的人,才明白,原来是老 板考验他。妈的!侯三咽了口吐沫。 一天老板问,你表现很好,有什么困难需要我解决?侯三便说,家有老母一人独居。老板说,请来 嘛。侯三苦笑,老婆不孝顺,不让老人来。老板脸一沉说,休了她。侯三说,我哪敢啊。 看你那点出息。老板说,这好办,等你试用期满,安排套房子,把老人接来住。侯三没想到老 板这么仁慈,感激得差点跪下。 这天侯三陪老板出门,老板一脚踏坏了一卖艺瞎子的二胡。瞎子死抱老板的腿不放,非让老板 赔。老板很没面子,对侯三吼,踢翻他!侯三见瞎子可怜,便掏钱,却被老板打在地上。老板说, 我是随便赔钱的人?踢翻他!一分钱也不给。侯 三犹豫着不肯动手。 老板失望地过来拍侯三的肩膀,又掏出一沓钱说,你可以走了。为什么?侯三吃惊。老板说, 你考试不合格。这就让我走?侯三不肯。老板把钱一塞说,拿钱走人。 妈的。侯三接过钱朝瞎子走去。侯三把钱塞在瞎子衣兜里,拍他肩膀说,伙计,拿着。 侯三转身离去,头仰的老高。 (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侯三所在的剧团只是三流,他在剧团的收入也不高,剧团的突然散了,使他失去的生活的寄 托,如果不尽快地找到新的职业,肯定会被老婆骂个狗血喷头。 B.侯三因为惧怕老婆,剧团解散自己下岗的事瞒着老婆;去招聘市场找工作也只能背着老婆; 即使被老板高薪试用的好消息也不敢告诉老婆。 C.侯三生性懦弱,老婆骂他,他只能笑脸相迎;老婆不孝顺老母,他也不敢说什么;瞎子找老 板赔钱,老板让他踢翻瞎子,他也犹豫着不动手。 D.老板是个黑社会的头目,他心狠手辣,为了考验侯三对他的忠诚,把侯三打得遍体鳞伤;还 让侯三殴打一个向自己索赔二胡的无辜的卖艺瞎子。 8.侯三从剧团出来时拿走了一把刀,这把刀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3 分) 9.侯三在老板对他的两次考验中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并结合全文,谈谈你对“不同表现”的看法。 (5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8 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刘玄佐,滑州匡城人。少倜荡,不自业,为县捕盗,犯法,吏笞辱几死,乃亡命从永平军,稍 为牙将。大历中,李灵耀据汴州反,玄佐乘其无备,袭取宋州,有诏以州遂隶其军,节度使李勉即 表署刺史。 德宗建中初,进兼御史中丞,充宋、亳、颍节度使。时李纳叛李洧以徐州归纳急攻之诏玄佐援 洧大破纳兵斩首万。馀级_东南饷漕乃通进围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迁检校兵部尚 书、兼曹濮观察、汴滑都统副使。 李希烈之反,玄佐与李勉、陈少游、哥舒曜联兵屯淮、汝,数困贼。帝在奉天,垂意关东,乃 诏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希烈攻陈州,玄佐救之,希烈走,遂进取汴州。诏加汴宋 节度使、陈州诸军行营都统。玄佐本名洽,至是赐名以尊宠之。入朝,复兼北庭兵马副元帅、检校 司徒。 性豪纵,轻财好厚赏,故下益困。汴自李忠臣以来,士卒骄,不能自还,至玄佐弥甚。其后杀 帅长,大钞劫,狃于利而然也。玄佐贵,母尚在,贤妇人也。常月织纯一端,示不忘本。数教敕玄 佐尽臣节。见县令走廷中白事,退,戒日:“长吏恐惧卑甚,吾思而父吏于县,亦当尔。而居高当 之,可安乎?”玄佐感悟,故待下益加礼。 汴有相国寺,或传佛躯汗流,玄佐自往大施金帛,于是将吏、商贾奔走输金钱,惟恐后。十日, 玄佐敕止,籍所入得巨万,因以赡军,其权谲类若此。初,李纳遣使至汴,玄佐盛饰女子进之,厚 馈遗,皆得其阴谋,故纳最惮之。所宠吏张士南及假子乐士朝赀皆钜万;而士朝私玄佐嬖妾,惧事 觉,酰玄佐,死,年五十八,赠太傅,谥曰壮武。 始,玄佐养子士干与士朝皆来京师,士干知玄佐死无状,遣奴持刀绐为吊,入杀士朝于次。帝 恶其专,亦赐士干死。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九》,有删 改)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时李纳叛李洧/以徐州归/纳急攻之/诏玄佐援/洧大破纳兵/斩首万馀级/东南饷漕乃通 /进围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 B.时李纳叛/李洧以徐州归纳/急攻之/诏玄佐援洧/大破纳兵,斩首万馀级/东南饷漕乃通 /进围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 C.时李纳叛/李洧以徐州归/纳急攻之/诏玄佐援洧,大破纳兵/斩首万 馀级/东南饷漕乃通 /进围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 D.时李纳叛李洧/以徐州归纳/急攻之/诏玄佐援/洧大破纳兵/斩首万馀级/东南饷漕乃通 /进围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指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或奏章;作为公文,它只能陈述自己的政 治主张,不能用来抒发个人情感。 B.“汴州”是古地名,也称梁、汴,又称汴梁,简称汴,中国七大古 都之一,为八朝古都,即 “直把杭州作汴州”中的“汴州”。 C.“端”是古代布帛的一种长度单位,二丈或六丈为“一端”;“端”在古代也指一种礼服,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句中“端”就指礼服。 D.“商贾”是商人的统称。古代有“行商坐贾”的说法,商是流动着贩卖商品的人,贾是开店 铺卖东西的人,二字连用,泛指做买卖的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刘玄佐倜傥不羁,性情豪纵。他少年时期行为放荡.不事产业;发达以后,轻财好赏,因此 汴州士兵变得贪财而又骄横。 B.刘玄佐平叛立功,获得尊宠。他平定李纳有功,晋升检校兵部尚书等职,打败李希烈,加官 汴宋节度使等职,并被皇帝赐名。 C.刘玄佐孝敬母亲,听从教诲。他母亲多次告诫他要恪守为臣之道,他忠于朝廷;他母亲劝告 他礼待属下官员,他奉行唯谨。 D.刘玄佐驭下不严,结局可悲。他不严格管理军队,结果他的士兵常常犯法乱纪;他对干儿子 过分宠信,结果被其用酒鸩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长吏恐惧卑甚,吾思而父吏于县,亦当尔。而居高当之,可安乎?(5 分) (2)十日,玄佐敕止,籍所入得巨万,因以赡军,其权谲类若此。(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浣 溪 沙 苏 轼 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②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③元是此中人。 注释:①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③使君, 指作者自己。 14.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15.词的下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16.名篇名句默写(10 分) 1.文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 , 。 2.本文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的语句是: , 。. 3.韩 愈在《 师说》 中体现士大夫之族以地位、 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不良风 气的句子 是 , 。 4.《阿房宫赋》中用两句 , 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5. 文 中 写 宋 荣 子 看 淡 了 世 间 的 荣 辱 , 不 会 因 为 外 界 的 评 价 而 更 加 奋 勉 或 沮 丧 的 句 子 是: , 。 第Ⅱ卷 表达题(80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 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 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 ,又和病人家属作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 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 ,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 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B.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C.老谋深算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D.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随着新兴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崛起,特别是大数据和云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一场关于疾病预防 控制策略和手段的革命。 B.如果能够回收天然气锅炉房烟囱排放的水气,我们不仅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而且还可 以利用热循环原理提高整修锅炉房的效率。 C.武侠小说到底是一种经过夸张的精神,是对超凡脱俗的硬派人格的高度褒扬,也可作为带有 超现实倾向的半神文化。 D.在 20 世纪上半期“革命与战争”的语境下,聚焦这一时期中小学历史、社会教科书,你会 发现书中有关民族问题的叙述是如此意趣盎然。 19.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司马迁采用纪传体的方式让血重新流回历史的血管,历史恢复了心跳。 ① 为什么后来那 些同样采用纪传体的历代正史却不能有这样栩栩如生的效果呢?这就要提到《太史公书》中另一独 特东西:细节。 ② 个体复活,历史 ③ 会复活 ; ④ 只有细节生动,个体才会复 活。 ⑤ ,司马迁那么关注细节,他云游天下,就是要在史料之外搜罗活生生的细节,寻找生 命的原始形态,他 ⑥ 不惜动用自己的想象来弥补细节的不足,恢复生命的血肉。 A 但 只要 就 而 然而 因而 B 但 只有 才 而 所以 甚至 C / 只有 才 但 然而 因而 D / 只要 就 但 所以 甚至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 15 个字。(3 分) ① ,不提更远的传说,只凭史籍记载,周代的宫廷教育科目有“礼、乐、 射、御、书、数”六项——“书”是识字,当然属于语文;“数”的教科书《九章算术》一直与“小 学”(文字、音韵、训诂学)同科,是用语文的方式编写的;“礼乐”,要训练,但观念、规范写 在经 书上,也要阅读文本,理解文意,其实也是高级语文。当时的宫廷教育分文武两 科, ② ;但是,“射御”在“礼乐”的覆盖下,也是要阅读和理解文本的。所 以, ③ 。西周至今 3000 余年,不可谓不早。中国古代社会制度都是帝制,虽然固化, 但上古、中古到近古,内在的变化也很复杂。社会变,语文不能不变;但是,这样一门古老的课程, 自然会有万变不离其宗的中国体式,保留着太多的传统,也形成了太多的习惯。 ① ② ③ 21.右图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请用简洁的语言从图中总结出两条知识遗忘的规律,并总结一 下这张图在学习方面给你的启示。(6 分) 规律:① ② 启示: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2017 年北京电视台春晚小品《取钱》大受好评。它讲述的是一个热心人出门,遇到一位接到 骗子电话的大妈,便百般劝阻其给骗子转账,反而被大妈当作坏人,历经波折误会最终得以澄清的 故事。因小品中骗子打电话时说的是某省方言,一律师以“地域歧视”为由提起诉讼,要求电视台 和该小品剧组赔礼道歉并给予经济赔偿。律师此举引起网友热议。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高二语文月考答案 答案: 1 (3 分)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能力层级为 B 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 B。关于 B 项,原文说“从先秦诸子到宋 明理学等思想闪耀着古人的睿智,规定着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方向与精神表现”。“从先秦诸子到宋 明理学”这些都是“国学”的具体内容,但这些具体内容都诞生在古代,因此,对其影响的陈述, 原文有明确的限制词“古代”。B 项少了“古代”一词,扩大了“国学”的影响范围,显然是不符合 原文的,也是不正确的。由此可见 B 项应该是选项。关于 A 项,主要信息在文章的第一段,章太炎 与张岱年对国学的定义不同,因此“各家对国学的表述不同”由此可见。C 项的内容从第二段“中 国传统文化虽有“厚德载物”的胸襟和气质,亦有空谈心性,轻于实践的固有缺陷与不足”可知并 无不正确。D 选项是对原文“我们对待传统,抱守残缺,故步自封要不得;数典忘祖,粗暴武断亦要 不得。”的同义转述,“抱守残缺,故步自封”即“原封不动的照搬照用”,“ 数典忘祖,粗暴武断” 即“全盘否定,认为它落后于时代”,故此项也无误。 2(3 分)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应该是 A。关于 A 项,其信息范围在第三段 的头四句中。从这几句来看,所谓“求是”,即探寻“是什么”,所谓“致用”即思考“怎样做”。原 文认为“探寻‘是什么’是更好地解决‘怎样做’的前提”,这里的关键在“更好地”。也就是说理 解“致用”未必一定要理解“求是”,理解“求是”是理解“致用”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而 A 项的表述将其绝对化了,认为正确理解“求是”才能正确理解“致用”,故有误。B 项中“某些领 域的相关人士通过努力获得国学研究前沿性的成果,推进了国学自身的完善,这有利于国学的普及”, 符合原文意思。C 项的信息范围在第三段后半部分,原文指出“不少人受此误导,认为做学问的最 终目的是讲求功利的实用主义,使学术研究沦为政治的附庸,违背学术求真求是的初衷”,表述句符 合原文意思。D 项信息较为明确,即第四段中“让他们以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亲近经典,确立自 己的道德理想和精神追求”,与原文并无二致。 3(3 分)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应该选 D。从原文来看,该选项信息范围 在第四段,“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对国学普及的意义的思考,而非“综合考虑国学研究 与国学普及两方面意义而得出的判断”,故对原文理解不正确。A 选项是对第二段中“我们必须清醒 地看到,中国传统文化虽有‘厚德载物’的胸襟和气质,亦有空谈心性,轻于实践的固有缺陷与不 足;长于道德规范架构,短于思维方式的更新。这使得传统文化在向现代社会转型中步履维艰”的提 炼转述,没有理解上的错误。B 选项是对第二段内容的概括,并无不妥。C 选项是对全文意思的综合, “民族精神的载体”在第一段可知,“需要在普及的过程中修复”是第二段的信息内容,而最终的目 的在第四段被说明了。 4.B(从“保是第一要紧的事情,但我更要扬”这段话可看出她认为“扬比保”更重要。) 5. ①樊锦诗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一生致力于敦煌文物保护,让敦煌遗产保护翻开了新篇章。② 她是一名卓越的敦煌学者,在她的带领下,敦煌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敦煌石窟考古进入了一个 新的阶段,敦煌学又进一境,在国际上弘扬了敦煌学。(共 4 分,每点 2 分。如答具体措施“引进 先进保护理念和技术”“坚持走国际合作之路”“数字敦煌”等可酌情给分) 6.陈寅恪曾悲叹的原因一是保护不力,文物流失和损毁严重;二是研究乏力,“敦煌在中国,敦煌 学研究在国外”;(2 分,每个要点 1 分) 转悲为喜:①敦煌遗产保护得力。在“莫高窟人”的带领下,一代代人在敦煌坚守,把文物保护作 为自己一生的任务,同时还开辟了“数字敦煌”这样永久的科学保护之路。②敦煌研究成果喜人。 在“敦煌学在国外”已成为历史。在樊锦诗的带领下,敦煌学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并在国 际产生了重大影响。③敦煌研究前景广阔。国际合作使敦煌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培养了一 大批青年骨干,为敦煌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3 分,每个要点 1 分,意对即可,酌情给分) 7.CD(C 项“侯三生性懦弱”错,侯三怕老婆是宽仁,不打瞎子是仁厚。 D 项“老板是个黑社会的 头目”说法绝对,“卖艺瞎子”是老板派人化装的,不是“无辜的”。(每项 2 分,共 4 分) 8.这把刀在小说中的作用有: ①突出侯三在剧团的武生身份,拿刀表现出他对自己曾经从事的职业的眷恋,表现他的敬业精神; ②这把刀引出侯三与老婆的对话及侯三到招聘市场找工作的情节,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在老婆面 前唯唯诺诺的侯三,舞台上用刀充满豪情,能熬过“绑匪”毒打,不服从老板踢翻瞎子的命令,最 后把钱塞在瞎子衣兜里转身离去:刀象征着侯三身上柔中有刚的霸气、坚守善良本心的骨气。 (共 4 分,每点 2 分,任答两点即可) 9.①在第一次考验中,侯三被打得遍体鳞伤,以至昏死过去,也不出卖老板,在他身上有一种忠于 职守、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英雄气概;②在第二次考验中,他并不因为自己得到老板优厚的待遇 而违背自己善良的本性去殴打一个“无辜”的卖艺瞎子,在他身上透射出富贵不能淫的人性光辉; ③侯三虽然下岗没有生活来源,因收入低而受到老婆的辱骂,他也迫切地希望能多挣钱来改变自己 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但他却能为了职业操守而不惜牺牲性命,能做到不为得到钱而改变自己善 良的本心,在明白“考验”所要达到的目的后,更是优雅地把钱往瞎子衣兜里一塞,转向而去:这 个平凡的小人物身上的高贵的人性品质,正是社会宝贵的正能量。(每点 2 分,共 6 分。) 10.C(这句的意思是:“这时李纳反叛,李洧在徐州归顺朝廷,李纳加紧攻打李洧,皇上诏令刘玄 佐援助李洧,大破李纳军,斩杀一万余人,东南部 的水陆粮道才打通。进而围濮州,攻濮阳,都打 下来了,迫使守将投降,从而打通了濮阳渡口。”) 11.A(“不能用来抒发个人情感”错,《陈情表》《出师表》都有情感的流露。) 12.A(因果不当。“因此汴州士兵变得贪财而又骄横”错,汴州士兵骄横,从李忠臣时期就开始了。) 13.(1)长吏恐惧而十分谦卑,我想到你父亲在县里做官,也应当是这个样子,你高高在上 地面对下属,心里能够安宁吗? (“而”“吏” “ 尔”“当之”各 1 分,大意 1 分) (2)十天以后,玄佐下令停止,没收(登记)所得收入数万金,利用这些来充当军费(赡养 军队),善用权术计谋大都像这样。 (“敕”“籍” “赡”“谲”各 1 分,大意 1 分) 14 答案:雨后置身于清新怡人环境之中的愉悦、惬意。一场雨后,“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 新,路面上,净而无尘,作者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希冀归耕田园的 愿望。“收拾耦耕身”,表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雨后桑麻蓬勃生长,蒿艾香气如熏,诗人 自然是热爱这样的景色和生活的,最后一句又将这样的情感进一步深化。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词的大意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着词的注释及关键词句分析,上阙 写景,故可根据景物描写渲染的氛围来体会作者的情感,“软草平莎”在雨后有绿水灵,格外清新; 路面上,一层薄纱,经雨之后,净而无尘,不仅写出“草”之“软”、“沙”之“轻”,而且写出 作者这种清新宜人的环境之中舒适轻松的感受。景物描写的优美清新自然烘托出词人的愉悦心情。 作者极力描绘农村田园风光,表现出他对农村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从注释及词的写作背景也可得 出,词人在政治仕途上不得志的郁闷心情。 15.(1)比喻。“光似泼”“气如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雨后天晴田野里的蓬勃景象; (2)对偶。“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两句形成工整的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3) 情景交融。清新、蓬勃的田野景色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赏析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对表现手法的积累, 结合着具体的词句分析,“光似泼”极言光照足,“气如熏”,表明香气浓郁,由此可得出,这是 采用视觉、嗅觉相结合的手法;“似”“如”也表明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日暖桑麻光似泼。 风来蒿艾气如熏”对仗工整,故运用了对偶的手法;上阙写景,桑麻在春日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 绿光,暖风夹着蒿艾的熏香扑鼻而来,生机蓬勃、风光宜人;下阙抒情,如此宜人的风景,流露出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故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 16 1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3“位卑则足羞 , 官盛则近谀。”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5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7.解析:选 C 本题考查近义成语的辨析。“老谋深算”指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 事精明老练,①句中用来形容“经验丰富”的主教练,符合语境。“深思熟虑”指深入细致地考虑, 侧重形容人思考的深入、时间久,符合②句“经过几天”的语境。“深谋远虑”指周密地计划,往 长远里考虑,符合③句“早在上个世纪末”就提出“战略措施”的语境。 18.D(A 项“带来”的主语残缺,应当删除介词“随着”,B 项语序不当,“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应在“可以利用热循环原理提高整修锅炉房的效率”之后;C 项“武侠小说”是“精神”,主语与 宾语搭配失当。) 19.B (①处表转折,让司马迁跟“后来同样采用纪传体的”构成对比;②③处选“只有……才” 表必 要条件,也是唯一条件,且跟后文“只有细节生动,个体才会复活”构成呼应;⑤处是因果关 系,填“所以”,⑥处表递进,填“甚至”) 20.①语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教育课程。(2 分)②射箭和驾车属于武科(1 分)③一切教育均以语文 为基础(2 分) 21 规律:①在学习识记完某一知识后,遗忘就开始发生; ②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在起始阶段遗忘的速度较快。 或:①在识记某一知识后,第一天遗忘速度最快; ②一天之后遗忘速度趋缓。 启示:在学习完某项内容后应及时复习,复习越及时,效果越好。 (每点 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22. 参考立意: 否定律师做法:这是小题大做,过度敏感,放着大好的内容不去关注,反而抓着细枝末节的形 式不放,本末倒置;不能把艺术和现实混淆,如果演讽刺小品都要被起诉,谁还敢演反面人物呢? 说某地方言是地域歧视,说普通话就不是吗?只能不说话了。 肯定律师做法:就是要坚决向“地域歧视”行为说“不”。不但如此,还要向一切歧视行为说 “不”。 【参考译文】 刘玄佐,滑州匡城人。少时放荡不羁,不自立业,替县里捕捉盗贼,犯了法,吏人鞭打凌辱他, 几乎丧命,于是逃亡投奔永平军,逐渐升为牙将。大历年中,李灵耀占据汴州叛变,刘玄佐乘其不 备,偷袭占领了宋州,朝廷下诏以宋州隶属刘玄佐管辖,节度使李勉上表奏请让刘玄佐代理宋州刺 史。 德宗建中初年,升职而兼任御史中丞,任宋、亳、颍节度使。这时李纳反叛,李洧带着徐 州归顺朝廷,李纳猛攻李洧,皇上诏令刘玄佐援助李洧,大破李纳军,斩杀一万余人,东南部的水 陆粮道于是被打通。进兵围濮州,攻濮阳,都打下来了,两次都迫使守将投降,从而打通了濮阳渡 口。朝廷提升刘玄佐为检校兵部尚书、兼曹濮观察、汴滑都统副使。 李希烈反叛时,刘玄佐与李勉、陈少游、哥舒曜联兵驻于淮汝,多次困扰贼兵。皇帝在奉天, 关注关东局势,于是下诏任命刘玄佐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希烈攻打陈 州,刘 玄佐去救援,李希烈败走,因而攻取了汴州。皇帝又下诏给刘玄佐加官任汴宋节度使、陈州诸军行 营都统。刘玄佐本名刘洽,至此,皇帝赐他名玄佐以表示恩宠。还朝后,刘玄佐又兼任北庭兵马副 元帅、检校司徒。 刘玄佐性情豪放不羁,轻视钱财而喜欢重赏部下,所以部属日益难于约束。汴州自李忠臣以来, 士卒骄横,不能自拔,到刘玄佐时更加厉害。以后杀将帅上司,大肆掠夺抢劫,都是贪财而造成的。 刘玄佐发迹后,其母还健在,是一个贤慧的妇人。常常每月织粗绸一匹,以示不忘贫时劳动本色, 多次教育告诫刘玄佐要恪守为臣之道,母见县令来厅前禀告政事,县令走后,她告诫玄佐说:“长 吏恐惧而十分谦卑,我想到你父亲在县里做官,也应当是这个样子,你高高在上地面对下属,心里 能够安宁吗?”刘玄佐受感动醒悟了,所以对待下属更加宽和以礼相待。 汴州有个相国寺,有人传说佛体流汗,刘玄佐亲自去大量施舍金银布帛,于是将佐、官吏、商 民纷纷向相国寺捐赠金钱,惟恐落后,十天以后,玄佐下令停止,统计所得收入数万金,利用这些 来充当军费(赡养军队),善用权术计谋就像这样。当初,李纳派遣使者到汴州,刘玄佐以盛妆美 女进奉,并赠送丰厚礼品,因此全部获悉了李纳的阴谋,所以李纳最怕玄佐。他宠信的官员张士南 及义子乐士朝都是巨富;而乐士朝与玄佐宠妾私通,害怕丑事败露,用毒酒害死了刘玄佐。刘玄佐 终年五十八岁。皇帝追赠他为太傅,定谥号为壮武。 当初,刘玄佐义子士干与乐士朝都来到京城,士干知道玄佐死得蹊跷,派遣奴仆持刀假称吊唁, 进去杀死士朝于灵旁。皇帝讨厌士干的专擅,也赐令士干自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