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文言文阅读之实词5
“文言实词”理解推断的复习方略 我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文化的精华,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生活,运用于平常的口语交际和写作。我们今天读读《古文观止》等作品,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底蕴。这古代文化往往就隐含在文言文中,文言实词具有实在意义,它关系到文章的实质内容,体现着作者的思想倾向。文言实词的数量较多,而大多数实词又具有多义性,高中生如果想要记住文言实词,就有必要注意掌握如下几种理解判断的方法。 一、迁移联想推断法 迁移联想推断法是指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来推断实词意义的方法。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趋于浅近,且贴近生活,贴近课本,因此,在揣测实词含义时可以迁移联想。文言文阅读中常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联想课文中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 【例1】不以外夷见忽。 此例可以翻译为:不因为我是外夷而轻视我。原句中的“见”,我们就可联系《孔雀东南飞》中“府吏见叮咛”来推断,“见”是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 【例2】解释下面几个“节”字: ⑴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庖丁解牛》) ⑵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愚公移山》) ⑶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出师表》) 我们可以运用“发散联想法”联想到以下现代词语:“竹节”、“礼节”、“节制”、“时节”、“节操”、“季节”、“骨节”、“节拍”、“节日”、“贞节”等。 运用“词义归类法”整理该文言实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例如“节”的组词可归为五类:①“竹节”、“骨节”;②“时节”、“季节”、“节日”;③“礼节”、“节操”、“贞节”;④“节拍”;⑤“节制”。从中挑选出它的本义是“竹节”、“骨节”,其它项为引申义。“竹节”、“骨节”指的是物体各段的交接处,那么依此节点可将物体划分为两个部分或两段,故可引申为“时节”、“季节”、“节日”;如果用在音乐上就形成了演奏的小单元,就是“节拍”;物体各段的交接处也就是关键之处,引申在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态度的关键之处也就是“礼节”、“节操”、“贞节”;处理事情一定要把握关键之处,所以又引申为“节制”。 文言文实词教学的联想法,就是根据古今词义的联想引申规律对文言单音实词用现代词语推测组词,合理联想,找出其较为合理的现代汉语解释,然后带入具体语境中验证,最后确定一个最佳的解释。我们以下面三句中的“节”字为例: 运用“语境验证法” 有选择地将这些义项带入文言文具体语境中,找到一个最合理、准确的解释。例如,经过上一步的分析“节”的义项被归为五类,逐类带入句子中尝试验证后即可确定上面三个例子中“节”的准确解释:⑴骨节;⑵季节;⑶节操。 运用“同义词替代法”看一看解释是否恰当。例如:“节哀”中的“节”如解释为“节制”有些牵强,不如换成它的近义词“控制”更好。 二、语言结构推断法 借助句式推断法是指根据结构整齐、对仗工整的句式,在同一位置上推断另一词语意思相同、相对或相反的方法。下面结合具体例子来谈谈。 【例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此例中的“跬步”与“小流”相对,我们可以推断“跬步”即为小步,半步的意思。这两句可以翻译为——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例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此例中的“忧劳”与“逸豫”的意思相反,构成对比,与“忧劳”义相反的“逸豫”就是“安逸享乐”的意思。这两句可以翻译为——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例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此例中的“被”字比较容易理解,我们就可以根据两个句式的相同点来推断——“见”也作“被”字理解。此例译文:诚信而被怀疑,忠诚而被毁谤,能没有怨恨吗? 【例6】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范晔《张衡传》) 此例中的“通”字解释为“通晓”,我们可以两个句式的相同点来推断——“贯”也作“通”讲。“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六艺指:礼乐书数射御。此例译文: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并不骄傲自大。 【例7】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魏征《谏太宗十思书》) 此例中的“慎始”与“敬终”句式整齐(主谓短语),其中“敬”字,可以依据“慎”字来推断出它的意思——“谨慎”。 【例8】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 此例可以这样翻译:忠臣不一定被任用啊,贤者不一定被推荐。“忠不必用”与“贤不必以”句式整齐(都是主谓句),其中的“以”字很难理解,但借助“用”字,我们可以推断出“以”也作“被任用”讲。 【例9】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贾谊《过秦论》) 此例可以这样翻译: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我们借助原句中“地”字可以推断“固”应当是名词,进而解释为“坚固的地方”。 【例10】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明朝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此例可以这样翻译:戴着红带用宝石装饰的帽子,腰上悬着白玉环。我们可以借助“戴”将“腰”确定为动词,因而解为“腰上佩带着”。腰:名词用为动词。 上面几例,句式比较整齐,我们就可以借“易”推“难”。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 三、借助互文推断法 文言文中常常会有“互文”。互文,也叫“互辞”,是指古诗文中上下文义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阐发,互相补充 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下面结合例子去理解。 ⒈单句互文 单句互文是指在一个句子中的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补充,例3就属于这种类型。 【例11】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从字面上看,“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时明月照耀汉时关塞”之意。但不能理解成“月亮还是秦时的月亮,边关还是汉朝的边关”,而应解释为: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句中的“秦”、“汉”、“关”、“月”四个字是交错使用的。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怆。 ⒉对句互文 对句互文又叫“互文相补”。对句互文就是对(下)句里含有出(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下面的例子就属于这个类型。 【例1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柳宗元《捕蛇者说》) 此例中的“竭”与“殚”相对,根据“竭”(使……尽),可推断出“殚”也作“尽、竭尽”讲。又如“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离骚》)这里的“比”对应“齐”,“齐”有“相同”之意,成语有“等量齐观”,那么“比”也是“相同”,而非“比较”。还如“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苏洵《六国论》)中的“弥”可由“愈”义推知。 ⒊隔句互文 隔句互文,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分析理解时和“对句互文” 的思路步骤一样。 【例13】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 此例中的“十旬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胜友”“高朋”“如云”“满座”相互交错,补充说明。应解释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 ⒋排句互文 排句互文,是指两句以上的句子,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式。 【例14】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此例属于排句互文,共有4个句子,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 五、语法分析推断法 语法分析推断法是指根据汉语语法中主语、谓语、宾语充当的词性,推知它的词性的方法。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下面结合具体例子来看看: 【例19】辨析下列一组“信”字的用法: ①信知生男恶(è),反是生女好。(杜甫《兵车行》) ②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信义著于四海。(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④怀信侘 傺 (chàchì),忽乎吾将行兮。(《楚辞·屈原·涉江》) ①句的意思是:的确知道生男孩不好,生女孩好。“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既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确实”之意。又如“烟涛微茫信难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信”修饰了“难求”,作状语。结合语境中就可以推断出“信”是“实在”的意思。 ②句的意思是:现在从姓蒋捕蛇这事情上看来,才相信孔子的这句话。“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动词,为“相信”之意。又如“楚王贪而信张仪”(《史记》)中的“信张仪”是一个动宾结构,因而断定“信”作“相信”讲。 ③句的意思是:信誉在国内“著”为谓语动词,“信义”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为名词,故“信”为“信誉(信用)”之意。 ④句的意思是:怀抱着忠信却这样失意惆怅,我将要飘然远走他乡。其中的“怀”为动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信”处于宾语的位置,所以“信”为“忠诚”之意。怀信:怀抱忠诚。侘傺:形容惆怅失意的样子。 六、巧借字形推测法 巧借字形推测法是指借助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形旁来揣度实词含义的方法。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与字义之间,大都有密切的联系。汉字中形声字占90%以上。形声字的“义符”给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下面结合具体例子来看看。 【例20】有牧人御众之才牧。(《后汉书·邓寇列传》 此例中的“牧”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为“牛(泛指牲畜),右为“人手中拿着一条鞭子”就是“放牧牲畜”;引申一下,对象如果是人,自然就是“统治,治理”之意了。这个意思和《孟子见梁襄王》中“今夫天下之人牧”一句“牧”的含义一致。 【例21】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后汉书·孟尝传》) 此例的意思是: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址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原句中的“籴”字,是一个由“入”字和“米”字组成的会意字,故其本意应为“买进粮食”,与“粜”相对。 【例22】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此例的意思是:这种毒蛇如果咬人的话,那么就没有人能够医治好的。原句中的“啮”,从“口”从“齿”,“口”“齿”加于人不是“吃”而是“咬”,“啮”即“咬”。 【例23】初一交战,曹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 此例中的“引”,会意字,从“弓”从“|”,本义是拉开弓,只能是向后拉,再加以联想,“引”当然是“后退”“退却”之意。 【例24】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此例的意思是:要想水流潺潺,经久不息,必须疏通它的源头,源远才能流长。原句中的“浚”字,是“水”旁,可见意义与“水”有关,再联系整个语境来推断,应是一个动词,故可推知是“疏通”之义。 【例25】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此例的意思是:厉王认为卞和是个骗子,把卞和的左脚砍掉了。原句中的“刖”字,据其“月”“刀”相合之形可推知其有“砍”“截”“断”之义。 汉字是表意文字,其意义可以通过造字法来推知。象形字、会意字,靠的就是意会;而形声字,其形旁也表意,意义自然也可以推知。 七、语境分析推断法 语境分析推断法是指结合语言环境认真揣摩,仔细分析上下文之间的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准确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 【例26】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此例的意思是:顺着风向大声呼叫,声音没有加快,而听到的人会更加清楚、明白。原句中的“疾”一词,如果只从字面上理解,按通常的意义“病”来理解就错了,只有联系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断前面说的是声音,后面说听得清楚,因此该句中的“疾”可理解为声音“加强”之意,即形容声音宏大的意思。 【例2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敛),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此例的意思是:富贵人家让猪狗吃人吃的东西,而不知道加以约束,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看原句中的“检”,发现它是储存的意思,“发”是开仓的意思。 【例28】今河内带河为国,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后汉书·邓寇列传》(2006年天津卷) 此例的意思是:现在河内地区有黄河环绕作为坚固的防线,人口众多,向北通达上党,向南接近洛阳。“南迫洛阳”一句中“迫”字的含义。审视该句语境“今河内带河为国,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可以看出,“南迫洛阳”一句是交代“河内”的地理位置,所以“迫”解释为“逼近”(对象是“人”)更符合上下文意。 【例29】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岁责其租。(《宋史·孝义传·侯可》) 此例的意思是:有个富人不占有田籍却抵押人家的人田券到一万亩,每年索取地租。句中“质”字的含义,从这一段的上下文来看是说那些富人不拥有“田籍”却要向百姓收税,由此看来“质”与质问之间显然没有什么关系,而应理解为“抵押”。 【例30】率倜傥非常之人,此皆予之所习闻也。(汪琬《书沈通明》》) (2009年江苏卷) 此例的意思是:(像沈通明这样的人)全都是倜傥非常之人,这都是我向来所听到的。根据上下文,句子中的“率”应该解释为“都,全”。也可以联想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句子,就可以类推出“率”的意思。 八、因声寻义推断法 因声寻义推断法是指寻找实词的通假关系,从而解释出符合语境意思的方法。古人在记录语言时,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有时这样写,有时那样写。后人便称之为通假。下面结合具体事例来谈谈。 【例3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陶渊明《桃花源记》) 此例的意思是:(村人)于是邀请渔人到自家做客,杀了鸡,摆出酒来款待他。原句中的“要”与“邀”同音通假,推断“要”的意思是“邀请”。 【例3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欧阳修《岳阳楼记》) 此例的意思是: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原句中的“具”与“俱”同音通假,推断“具”的意思是“全、都”。 【例33】夫晋,何厌之有。(《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此例的意思是:晋国,有什么能使它满足呢?之: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正常语序应该是“夫晋有何厌”。厌:通“餍”,满足。这里可以借助成语“贪得无厌”来推断“厌”的含义。 辨明古字通假,就是根据句意,利用语音,辨析明确音同、音近字的通用、假借。巧借成语辨明古字通假,也需在积累具有通假(含古今字)现象的成语的基础上,借助成语与文句的类比辨析来完成。具有通假现象的成语不胜枚举,如:“图穷匕见(现)”、“博闻强识(志)”、“大知(智)若愚”、“一暴(曝)十寒”、“拨乱反(返)正”、“厉(砺)兵秣马”、“穷原(源)究委”、“昔(措)火积薪”、“待贾(价)而沽”、“被(披)坚执锐”等。积累了这些成语,在文言文阅读时就可相机迁移辨析了, 我们要想高效复习文言实词,还有几件事情要做: 第一,回归课本,温故知新 课课过关,重视积累。认真学好每一篇文言文,要尽可能经常通读两三遍,在诵读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并用心把握词语的含义。读完一篇课文之后,把文下注解再看一遍,课后词语练习题再看一遍,力求温故而知新。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勤于动笔,并逐渐养成良好习惯,自觉主动去总结并摘抄在笔记本上。 第二,分类整理,集中复习 要明确考试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首先是考试大纲中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多数复习资料已对120个词进行了归类,或释义,或配以练习,或既释义又配有练习。词语学习强调词不离句,只有根据句意去理解识记,印象才深刻。 120个实词要一口气全部看完或识记完,这不太可能。可采用化整为零、突出重点的方法,分散识记。即把120个实词再分成须重点掌握的和一般性掌握的,这重中之重的词有45个:爱、安、被、倍、鄙、兵、病、察、乘、诚、辞、度、顾、固、恨、患、假、举、绝、克、迁、却、若、涉、识、适、数、私、汤、徒、恶、相、谢、行、修、要、宜、遗、贻、造、致、质、族、左、坐。 对这些词的常用义要能了然于心,对较陌生的词或义项要加以注意,或画或抄,或读或用,争取比较完整地掌握每个多义词的义项。 除了多义词,还有通假字、偏义词、古语词、古今异义词等。通假字从形通、音通两方面来辨识,比较好记,高考考得较少,但为了扫清阅读障碍,需要复习。 第三,篇篇过关,增加积累 这里的“篇篇”指练习中遇到的课外文言材料,我们要将常见重点文言实词课内未出现、但又属较常用的义项用笔记本摘抄下来,以备后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