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六次双周考(2017-1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六次双周考(2017-12)

荆州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六次周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绿色发展”及相关概念辨析 沈满洪 什么是“绿色发展”?在概念上说,当前还不是很明晰。‎ 首先,“绿色发展”与“绿色经济”是否为同一个概念?“绿色经济”主要针对绿色产业和绿色消费,“绿色发展”则包括绿色理念、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绿色环境、绿色资源、绿色科技、绿色制度等的变化。“绿色发展”比“绿色经济”具有更加宽泛的内涵。‎ 其次,“绿色发展”与“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有什么区别?‎ 从含义广狭角度看,三个概念之间具有包容关系:“绿色发展”含义最广,“循环发展”其次,“低碳发展”最窄。“绿色发展”既要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又要求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循环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减量化、再使用和再资源化,这三个原则也正是“绿色发展”所追求的。“低碳发展”主要针对碳减排和碳循环利用,它仅仅是循环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三个概念各有侧重:“绿色发展”针对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旨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循环发展”针对资源危机,旨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低碳发展”针对气候危机和能源危机,旨在建设气候舒适型社会。‎ 由于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都逐步发展。例如,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养生养老产业,使得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这是典型的绿色经济;上市公司新安化工,依靠自己的科技成果实现了原来作为废气排放的氯甲烷的回收,回收1吨的成本是200多元,而氯甲烷的市场价格是每吨2000多元,这是典型的循环经济;陕北窑洞可以做到冬暖夏凉,大大节省了能源消耗并减少了碳排放,这是典型的低碳经济或低碳建筑。对于这种情况,政府所要做的就是鼓励和倡导。‎ 我们也看到另外一些不良现象。黑色经济——对社会而言是黑色的,但对企业而言是经济的。线性经济,如一些小造纸、小印染、小制药企业等。高碳经济,如火电就是高碳能源,虽然火电内部成本低,但是发展火电会増加外部成本。之所以存在上述现象,首先是技术障碍,也就是科技创新尚未达到既绿色又经济、既循环又经济、既低碳又经济的水平。其次,也与制度障碍有关,由于错误的发展观和错误的政绩观,使得黑色经济、线性经济、高碳经济没有得到遏制。‎ ‎ (选自《文汇报》‎2017年6月9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绿色发展”与“绿色经济”,不是同一个概念,“绿色发展”的内涵更宽泛。‎ B.从含义广狭角度看,“绿色发展”与“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三者是完全包容的。‎ C.“绿色发展”的概念就是既要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又要求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D.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的逐步发展,必将带来新的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阐述了“绿色发展”及其相关的一些概念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侧重点。‎ B.文章运用例证分析法阐述了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情况。‎ C.文章运用对比分析法阐述了我国目前还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模式。‎ D.文章采用总分式,先总说“绿色发展”,再分说与它相关的一些概念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绿色发展”涉及绿色理念、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绿色环境等多个领域的变化。‎ B.“绿色发展”和“循环发展”一样,都只有减量化、再使用和再资源化这三个原则。‎ C.“绿色发展”跟“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不同,它侧重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D.只有从技术与制度两方面抓起,才能根除黑色经济、线性经济和高碳经济的发展。‎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传 承 卢生强 草长莺飞的时节,细雨润物无声。‎ 路上,儿子越想越气,这多大的事儿啊,害我又要牺牲个节假日。就这两天,电话里,父亲的语气似十万火急样,弄得儿子心烦意乱。父亲说:“你无论如何都得回趟家,就是天王老子找你也没用,我在家好好等着你呢”。‎ 儿子还在死磕:“爸啊,我真没时间啊,抽不开身呀”。‎ ‎“你小子就别找借口了。不是规定的节假日吗?你能有什么事?你必须回来一趟!”父亲说得斩钉截铁。‎ ‎“爸,这多大的事儿啊,你就雇个人搭把手不就得了,何必非让我路途迢迢地赶一趟?”‎ 父亲生气了,声音高分贝地传过来:“你说什么?这么大的事你还说多大的事?我看你真的忘了本了。你小子轻飘飘了不是?你现在真就忘乎所以啊。臭小子,你得给我回趟家,否则我真的找你去了。”最近父亲与他通话,总是呛了火药似的,噼里啪啦一阵急风暴雨。儿子在想:我春风得意的事,怎么在父亲这儿就一股子嫉妒的味儿?哪儿不对劲儿呢?‎ 早年前,儿子对父亲还是言听计从,渐渐地,儿子羽毛渐丰,就不把父亲的话当回事了。特别是最近,儿子路途坦荡了,就有些飘飘然。儿子想,再这么永远长不大,会被同事耻笑的。‎ 车子驶进老家的集市。儿子打电话问:“爸,家里都准备了没有?要不要我买现成的东西?”‎ 父亲回话:“早准备好啦,你们人回来就行了”。‎ ‎“爸,就我们俩去吗?”‎ ‎“怎么?你不带你媳妇回来?你儿子呢?”父亲颇感意外,满是失落。‎ ‎“嗨。我老婆回她爸那儿了,你孙子准备中考呢,在争分夺秒咧。”‎ 父亲想了想,只好说“好吧,那就我们俩吧”。‎ 儿子说:“爸,我除了带我司机,还想雇个人帮忙,我怕就我们俩忙不过来。”‎ ‎“什么啊,这事你好意思雇别人干?说出去你不怕别人笑掉大牙啊?不妥不妥,绝对不妥。”父亲坚决反对,头摇得似拨浪鼓。‎ 儿子觉得父亲太过迂腐守旧了,呵呵地笑道:“哎呀老爸,这有什么呀,这在我们城里早就时兴让人代劳了。现在时代不同了,有钱能使鬼推磨哦。”‎ ‎“钱钱钱,你小子早晚掉进钱眼儿里去。”一提到钱,父亲特别激动,过于敏感了。‎ 儿子觉得好笑,心想:父亲许是一生清贫惯了,以至于当儿子每次送钱时,父亲总是接得犹犹豫豫,总要盘问几许,好像儿子的钱沾了什么毒似的。父亲总说:“有口粗茶淡饭,有件布衣遮体就行了,人过日子,就得像山泉般清清爽爽地淌。”想着父亲的话,儿子摇摇头。‎ 儿子让司机把车停下,雇了个人,一起往家赶。‎ 他们来到一座“豪华”的坟茔前,周围杂草丛生。去年他们送的花圈、纸品虽然风落了,但是那些骨架还傲然地竖在那儿呢。‎ 四个人齐动手,满头大汗。之后,父亲让儿子把祭品摆上,父亲说:“清明节不是有国家规定的假日吗?人人都忙着回家祭拜祖先,你倒好,满嘴借口。我问问你,你能有什么事比这事还急?”‎ 儿子呵呵一笑。其实儿子就想跟城里人学,掏钱请人代劳。路途迢迢又难走,实在是懒得回来。‎ 父亲问:“臭小子,你不会忘了你爷爷生前是干什么的了吧?” ‎ 儿子说:“怎么可能忘?不过呀,你这话都听得我耳朵生出茧子来了。我爷爷当年是公社书记呢。这不,每个清明节都有别人送的花圈。”‎ 父亲说:“是啊,你爷爷生前也是赫赫有名的,你看乡亲们为你爷爷造的坟就是不一样。告诉你,生前再怎样奢侈,终归是一撮黄土为伴,倒是名气源远流长。你看看,你爷爷的墓前,哪年少了别人的花圈?” ‎ 儿子默默无语。‎ ‎“好名气是我们为官的根本啊,我们就求赤裸裸地来,赤裸裸地去。在我们家,只有坦荡做事的人,百年后才能归位祖宗墓地。当年我刚升县长时,你爷爷就是这样告诫我的。”‎ 才升为区长的儿子,虔诚地祭拜着爷爷……‎ ‎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题目"传承"是小说叙述的中心:爷爷把良好的家风传给父亲,父亲将其传给儿子,希望儿子很好地传承下去。‎ B.开头的景物描写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后文的"清明节"相呼应,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令背景。‎ C.儿子每次给父亲钱的时候,父亲“总是接得犹犹豫豫,总要盘问几许”,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有点不放心,他唯恐这钱来路不正。‎ D.对于父亲无数遍地讲爷爷的事迹,儿子早已心生厌烦,只是碍于孝道,唯恐父亲生气才特意装出喜欢听的样子。‎ ‎5.小说中的"父亲"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5分)‎ ‎ ‎ ‎ ‎ ‎6.小说结尾部分写父亲向儿子叙说爷爷的事情,这一情节安排有多重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探究。(6分)‎ ‎ ‎ ‎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近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一句话一下子又成了络热点话题。‎ 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放在演讲的语境里,也并无不可,无非是劝说年轻人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要有胆量,不必唯学历是举。但舆论纷纷中,难免也有人把这番话进行歪解,有的甚至从中推演出了一个极端的结论:读书无用。‎ 的确,这些年来,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如果把“有用”等同于物质上的成功,老实说,想通过读书上大学来实现“挣大钱”的确没那么简单了。同时,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普通人创造了很多人生出彩的机会,即使没有大学学历,只要敢闯敢干,一路坚持下来也能有不小的斩获。但这是否说明,我们就不需要读书了?‎ 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还有其更高的价值:养成训练自我学习的能力。与其说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是具体专业的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读书的“有用”,就在于其能丰富个人素质。大学教育能使人宏阔视野、丰盈见识,并塑造人的价值观,其“回报”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 当然,“读书无用论”的回潮也值得社会反思: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上升通道的道路是不是变得更狭窄了?但无论如何,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发展的时代,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 ‎ (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在‎1月3日晚上的直播中,两个90后红姑娘原本只是在盘点近日收到的生日礼物,最后演变成为撕书直播。‎ 她们对礼物中的书本不屑一顾,并表示读书没用,自己从来不读书,照样做老板开跑车,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 如今,“读书无用论”渐渐流传,一是因为不少辛辛苦苦读书的年轻人,进入社会后取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二是因为读书多年,一朝进入社会,大部分知识内容都会忘记。‎ 读书有何用?对于这个问题,有个外国友的回答很有意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吃下了许多的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对我来说已经消失并忘记了,但我确定其中有一部分变成了我的骨血。我想,阅读也是一样的事情。”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要学,不仅我们学,下一代也要学,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 所以,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你”读不读书才重要。‎ ‎ (选自“红”)‎ 材料三“读书无用论”‎ 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大有市场。让人惊诧的是,有极个别的农村走出了成百上千名大学生,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考名村”。那么这就引出了一系列问题:“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到底有多大的市场?一些村子为何能够如此重视教育?有何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 这些“高考名村”的村民并非毫无缘由地对教育“情有独钟”。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一是,这些“高考名村”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出过大学生,他们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鲜活案例,促使后人争相效仿;二是,尽管生活贫穷,但这些地区的村民并没有外出打工,而是过着简单的生活,全力供孩子读书,并时常向他们灌输“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 要想彻底铲除“读书无用论”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度层面上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诸如高校自主招生、校长推荐、名校联合招生等教育改革举措,应该向农村考生重点倾斜,从而疏通贫寒子弟向上层流动的通道。‎ 这些“高考名村”所取得的经验,也在警示我们,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既要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点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 (选自《中国青年报》)‎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某位名人认为读书无用,因为在他看来,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胆量是很重要的,学历不如胆量。‎ B. 外国友对“读书有何用”这一问题的回答十分巧妙,运用类比的方法说明读过的一些书会变成我们的骨血。‎ C. 红们读不读书不重要,因为他们不需要读书就可以成功;我们读不读书很重要,因为我们如果不读书,就没有出路。‎ D. “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很有市场,但有些农村却成为“高考名村”,因为这些地方20世纪80年代曾出过大学生。‎ ‎8.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材料一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话作为引子,引出话题“读书无用论”,论述后指出,在这个时代需要读书。‎ B. 材料二用两个90后红姑娘在直播中撕书并表示读书没用的事件引出话题,对她们的行为进行了强烈批判。‎ C. 材料三以农村地区出现“高考名村”‎ 这一事件引出讨论,认为这些地区对教育“情有独钟”,但没有什么可供借鉴。‎ D.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读书无用论”问题,都分析了“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并强调了读书的有用性。‎ E. 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专业报纸,有门户站,但都针对当前"读书无用论"流行的现实进行报道,议论性较强。‎ ‎9.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应该如何解决“读书无用论”的问题。(5分)‎ ‎ ‎ ‎ ‎ ‎ ‎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一)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申屠致远,字大用,其先汴人。金末从其父义徙居东平之寿张。致远肄业府学,与李谦、孟祺等齐名。世祖南征,荐为经略司知事,军中机务,多所谋画。师还,至随州,所俘男女,致远悉纵遣之。至元十年,御史台辟为椽,不就。宋平,焦友直、杨居宽举为都事,首言:“宋图籍宜上之朝;江南学田,当仍以赡学。”行省从之。临安改为杭州,迁总管府推官。宋驸马杨镇从子玠节,家富于赀,守藏吏姚溶窃其银,惧事觉,诬玠节阴与宋广、益二王通,有司榜笞,诬服,狱具。致远谳之,得其情,溶服辜,玠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杭人金渊者,欲冒籍为儒,儒学教授彭宏不从,渊诬宏作诗有异志。致远察其情,执渊穷诘,罪之。属县械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改寿昌府判官。时寇盗窃发,加之造征日本战船,远近骚然,致远设施有方,众赖以安。二十年,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江淮行省宣使郄显、李兼诉平章忙兀台不法,有诏勿问,仍以显等付忙兀台鞫之、系于狱、必抵以死。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桑哥当国,治书侍御史陈天祥使至湖广,劾平章要束木,桑哥摘其疏中语,诬以不道,奏遣使往讯之,天祥就逮。时行台遣御史按部湖广,咸惮之,莫敢往,致远慨然请行。比至,累章极论之。桑哥方促定天祥罪,会致远章上,桑哥气沮。转运使卢世荣 榷茶牟利,致远并劾之。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致远清修苦节,耻事权贵,聚书万卷,名曰墨庄。家无余产,教诸子如师友。‎ ‎ (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七》,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 B.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 C.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 D.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学田”指古时朝廷或地方政府拨给学校的公田,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经济支柱。‎ B.“驸马”是我国古代对皇帝及皇亲国戚的女婿的称呼,又可称为帝婿、主婿、国婿等。‎ C.“教授”指古时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学官,是讲授经义、掌管学校课试的文职官员。‎ D.“榷茶”指政府对茶叶所实施的课税、管制等措施,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茶叶专卖制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申屠致远备受重用,为政有方。元世祖南征时,军队中的机要事务,大多由他谋划;任寿昌府判官时,他布置得法,使骚动不安的民众安定下来。‎ B.申屠致远明察秋毫,断案公正。任杭州总管府推官时,为屈打成招的杨玠节平反昭雪,使诬陷彭宏有叛离之心的金渊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C.申屠致远为人正直,不惧权贵。忙兀台要置弹劾他不守法纪的郄显等人于死地,申屠致远不惧威胁,亲自解开郄显等人的囚具,让他们从军赎罪。‎ D.申屠致远为人勇毅,敢于斗争。陈天祥被捕后,众御史害怕桑哥,不敢前往湖广巡视,申屠致远慨然请行,和桑哥进行了面对面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致远谳之,得其情,溶服辜,玠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 ‎ ‎ ‎(2)属县械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 ‎ ‎ ‎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其一)‎ 黄庭坚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①化枯枝。‎ ‎ 湘东一目②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注1①蜩甲《庄子》中有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丈人一心捕蜩,竟把身子当枯树,手臂当树枝。②湘东一目:《南史》载,梁湘东王萧绎早年一目失明,此处喻指围棋只有一“眼”,而围棋有两“眼”才能活。‎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首联写公事之余,双方开始下棋,既呼应标题中的“弈棋”二字,又引出下面的内容。‎ B.“碧落”指天空,和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中的“碧落”意思相同。‎ C.“尚可持”与“诚甘死”构成转折,说明落后一方已经走出危局,扭转了不利形势。‎ D.尾联以反问的句式表明了作者对一向珍惜光阴的人在下棋上浪费时间的不满。‎ E.诗歌重点描写了弈棋者在下棋过程中的状态,而没有重点描写双方的博弈过程。‎ ‎15.颔联和颈联写出了弈棋者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 ‎ ‎ ‎ ‎ ‎ ‎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韩愈在《师说》一文中认为,由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新的师生关系是相对的,即“ , ”。‎ ‎ (2)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 , ”三句,形象地表达了词人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关于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虽然研究的人很多,但一直言人人殊,始终没有一个定论。‎ ‎②维护学生的就业权益,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无论如何,都应尽早行动起来,尽早建章立制。‎ ‎③发挥文化优势,开展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改善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新疆文化建设兴高采烈,受到各族群众的欢迎。‎ ‎④近日,浙江省嘉兴市南湖革命纪念馆游人如织,游客通过参观重温光荣传统,深刻感受到了伟大祖国翻云覆雨的变化。‎ ‎⑤只要我们在规范和发展之间找准平衡点,各方努力、共同协作,就一定能实现共享单车有序发展,促进绿色出行蔚然成风。‎ ‎⑥多年来,退休教师梁有庆上下其手,一直坚持每天分拣学校垃圾堆中的废品瓶子,并将卖瓶子的钱捐给学校的学生。‎ A. ①③⑤ B. 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为期3天的第六届西藏唐卡艺术博览会在拉萨举行,自治区99位唐卡等级画师的精品唐卡首次集体亮相,展现出了西藏唐卡的最高水平。‎ B.《昆曲艺术大典》的编辑出版不仅对昆曲的传承、抢救、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将会带动古典戏曲甚至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C.来自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的最新数据,截至‎11月30日,浙江省新建商品房库存相比年初减少了2884万平方米,降幅达24. 9%。‎ D.压力、焦虑、困惑和各种困难,让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封闭自己,而康比教堂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倾诉的空间。‎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3分)‎ A.鄙人令爱成婚,一批文人墨客、众好友前来祝贺,与窗外的小雨相映衬,婚宴现场格外浪漫,温情,喜庆!‎ B.自国家做出设立雄安新区的决策后,国家发改委等多部委表示将会以实际行动全力支持雄安新区的发展。‎ C.接受过大学教育的韩国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面对就业难也不甘屈尊,都希望能找到一份大公司体面的工作。‎ D.本人中午于二楼食堂丢失《红楼梦》一书,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胜感激。‎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快餐式阅读”是“信息大爆炸”时代的产物。信息太多,导致① 。快字当头,遇到长文章,人们更喜欢“被告知”结论。事实上,一篇文章如果只是“直接说结论”,② 。读文时,如果不能反复思考、咀嚼的话,久而久之,读者便丧失了思考的乐趣,甚至持久发展的潜力。简言之,虽然快节奏的生活需要碎片化的八卦和段子来解压,但是,③ ,毕竟还有更多的未知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慢慢思考与探索。‎ ‎21.某校高三(1)班同学庆祝中秋节的联欢会上,主持人不小心将端午节、春节、中秋节的几副对联弄乱了。请你帮他按照节日先后顺序整理好对联,‎ 再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除这三个以外)中,选择一个,写一副对联。‎ ‎①窗含明月十分圆②冰心洁玉大夫诗③迎新春前程似锦 ‎④贺佳节事业辉煌⑤地得清秋一半好⑥芳草美人屈子赋 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③②⑥①⑤ C.⑥②⑤①③④ D. ③④⑥②⑤①‎ ‎(1)对联顺序的正确选项是 。‎ ‎(2)另选的传统节日 对联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宇的文章。(60分)‎ ‎①著名作家梁实秋说:“人类的最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闲暇,于必需的工作之余还能有闲暇去做人,有闲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我们应该希望人人都能属于‘有闲阶级’。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 ‎②不说闲话,不干闲事,不做闲人。——某中学某班班训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荆州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六次周考语文卷 参考答案 ‎1.A ‎[解析]B项,说法绝对化,原文只是说“从含义广狭角度看,三个概念之间具有包容关系”。C项,偷换概念,“既要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又要求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属“绿色发展”的含义范围,而不是“绿色发展”的概念。D项,因果倒置,原文说“由于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都逐步发展”。 2.D ‎ ‎[解析]“文章采用总分式”的表述错,从文中的“首先”“其次”可以看出,文章前半部分采用的是并列式,后半部分从“我们也看到另外一些不良现象”一句可以看出,采用的是对比式。‎ ‎3.B ‎[解析]以偏概全。文中说“ ‘循环发展’ 的基本原则是减量化、再使用和再资源化,这三个原则也正是‘绿色发展’所追求的”,但并没有说“绿色发展”也只有这三个原则。‎ ‎4.D [解析]“特意装出喜欢听的样子”曲解文意。‎ ‎5.①正直坦荡。他每次接儿子给的钱,总要盘问清楚钱的来历;教育儿子为官要坦荡。②深爱家人。担心儿子误人歧途,多次给儿子讲自己父亲为官清廉的事情,教育儿子传承优良家风;见儿媳妇、孙子没有回来祭祖,满是失落。③脾气急躁。从父亲与儿子对话或多或少带点火药味儿可以看出,父亲脾气有点急躁。 [解析]分析人物的形象特征,要抓住文中对人物语言、行为的相关描写。从相关描写中提取关键信息。如从父亲说“人过日子,就得像山泉般清清爽爽地淌”和“在我们家,只有坦荡做事的人,百年后才能归位祖宗墓地”可以看出,父亲正直坦荡;从父亲的话“我看你真的忘了本了。你小子轻飘飘了不是?”和儿子的话“你这话都听得我耳朵生出茧子来了”可以看出,父亲深爱儿子,经常给儿子讲为官之道;从儿子说没有时间回家,父亲“语气似十万火急样”可以看出,父亲脾气急躁。 6.①情节结构上有两个作用:一是照应小说开头,揭示了父亲坚决要求儿子回家的真正原因,同时照应小说标题“传承”,使人有豁然开朗之感。二是 引出后文儿子态度的转变,前文儿子想要雇人帮忙祭祖,后文儿子“虔诚地给爷爷祭拜着”,儿子的这一转变使小说情节完整,结构严谨。②点明文章主题,表明要“传承”的是清廉、坦荡的家风。(也可从“丰富人物形象”的角度展开分析,一点2分,三点6分)‎ ‎[解析]写父亲提起爷爷的事情,交代了父亲要求儿子回家祭祖的真正目的,即传承清廉、坦荡的家风,防止儿子走上邪路,这自然就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照应了文章的开头以及标题“传承”,同时也引出了儿子“虔诚地给爷爷祭拜着”的结尾,儿子对祭祖这一态度的转变表明家风确乎已经传给了儿子。 7.B [解析]A项,“某位名人认为读书无用”错误,从材料一来看,这位名人只是想表明“不必唯学历是举”。C项,“因为我们如果不读书,就没有出路”错误,从材料二来看,之所以要读书学知识,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D项,从材料三来看“这些地方20世纪80年代曾出过大学生”只是原因之一。‎ ‎8.AE [解析]B 项,“对她们的行为进行了强烈批判”错误,材料二开头对这件事进行的是客观叙述,只是结尾的“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有轻微的否定色彩;C 项,“没有什么可供借鉴”错误,材料三第二段说“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可见还是有丰富的经验可供借鉴的;D项,“都分析了‘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并强调了读书的有用性”错误,材料三并没有分析“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也没有强调读书的有用性。‎ ‎9.①宣传“读书有用论”,使人们正确认识读书的价值,明确读书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提升个人能力等;②拓宽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给有知识者提供施展才华、获得收益的舞台;③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 ‎10.B ‎[解析]分析可知,日本是“远征”的对象,“日本不可涉海远征”中间不可断开。据此排除C、D两项。“量”在句中应作动词,“地远近”作“量”的宾语,故“量地远近”中间不可断开。据此排除A项。‎ ‎11.B ‎[解析]“驸马”只是对皇帝的女婿的称呼。‎ ‎12.D ‎[解析]“进行了面对面的斗争”错,从文中可知,申屠致远是多次递上奏章为陈天祥辩护,并没有与桑哥进行面对面的斗争。‎ ‎13.(1)申屠致远审议此案,发现了实情,姚溶服罪,杨玠节用财物作为酬谢,申屠致远生气地拒绝了他。(谳,审议;服辜,服罪;贿,财物,谢,酬谢,大意1分)‎ ‎(2)属县中关押了十七个谋反的人,审讯他们后得知,原来是因为盗贼兴起,他们用武器自卫,实际上不是谋反的人,这些人都得到了释放。(械,关押;作,兴起;兵,武器;大意2分)‎ ‎[参考译文]申屠致远,字大用,他的祖先是汴梁人。金朝末年跟随他的父亲申屠义迁居东平的寿张。致远在府学进修学业,和李谦、孟祺等人齐名。世祖南征,申屠致远被举荐担任经略司知事,军队中的机要事务,大多由他谋划。军队返回,到达随州,所俘获的男女,申屠致远全部释放了他们。至元十年,御史台征召他担任椽吏,申屠致远没有赴任。南宋被平定后,焦友直、杨居宽举荐申屠致远担任都事,申屠致远首先提议:“宋朝的图书文籍应该上缴朝廷;江南的学田,应当仍然用来供应学校。”行省听从了他的建议。临安改为杭州,申屠致远升任总管府推官。宋朝驸马杨镇的侄子杨玠节,家中很有钱财,守藏吏姚溶偷了他的银子,害怕事情被发现,就诬陷杨玠节暗中和宋朝的广、益二王勾结,官吏拷打杨玠节,杨玠节无辜而服罪,案卷已定。申屠致远审议此案,发现了实情,姚溶服罪,杨玠 节用财物作为酬谢,申屠致远生气地拒绝了他。杭州人金渊,想籍贯造假做儒生,儒学教授彭宏不答应,金渊诬陷彭宏写的诗歌有叛离之心。申屠致远察知事情的真相,逮捕金渊追问到底,将他治罪。属县中关押了十七个谋反的人,审讯他们后得知,原来是因为盗贼兴起,他们用武器自卫,实际上不是谋反的人,这些人都得到了释放。改任寿昌府判官,当时敌寇盗贼兴起,加上建造远征日本的船只,远近民众骚动,申屠致远布置得法,民众依靠他安定了下来。至元二十年,拜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江淮行省宣使郄显、李兼控告平章忙兀台不守法纪,皇上下诏书不让追问,并且把郄显等人交给忙兀台审问,郄显等被关押在监狱中,忙兀台一定要置他们于死地。申屠致远知道了他们的冤情,要释放他们,忙兀台用权势来胁迫他,,申屠致远不为所动,亲自解开郄显等人身上的囚具,让他们从军赎罪。桑哥当权时,治书侍御史陈天祥被派到湖广,弹劾平章要束木,桑哥摘录陈天祥奏章中的话,诬陷他大逆不道,奏请皇上派遣使者前往审讯陈天祥,陈天祥被逮捕。当时行台要派遣御史巡视湖广,大家都害怕桑哥,没有人敢前往,申屠致远慷慨激昂地请求前往。等到了那里,多次递上奏章极力为陈天祥辩护。桑哥正在催促给陈天祥定罪,恰逢申屠致远的奏章呈上, 桑哥气焰受阻。转运使卢世荣征收茶税牟取暴利,申屠致远弹劾他。又说不可越海远征日本,白白地耗费国力;选拔人才区别南北,苦乐不均,应该考核他们的优劣,考虑地区的远近,并定为制度,那么选拔人才就能公平而官场的弊端也能革除。申屠致远清心持戒修行,坚守名节,以侍奉权贵为耻,藏书万卷,取名墨庄。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教育孩子如同师友一般。‎ ‎14.CD ‎[解析]C项,“说明落后一方已经走出危局,扭转了不利形势”错,“尚可持”即尚且可以与之对峙,明显没有扭转不利形势。D项,“表明了作者....的不满”错,作者用反问的句式写下棋者十分专注,连时间都忘了,并没有不满之意。 15.弈棋者的形象:①心思缜密。作者把弈棋者的心思比作“蛛丝”,足见弈棋者心思缜密。‎ ‎②神情专注。以佝偻丈人承蜩的典故写弈棋者神情专注。‎ ‎③意志坚定。用湘东王萧绎一目失明的典故写弈棋者在处于不利局势的情形下仍然在努力,突出弈棋者的意志坚定。 16.(1)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7.D ‎[解析]D①使用正确。“言人人殊”的意思是每个人所说的话各不相同,指对同一事物各人有各人的见解。②使用正确。“一蹴而就”比喻做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③使用对象不当。“兴高采烈”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④不合语境。“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此处应用“翻天覆地”。⑤使用正确。“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⑥褒贬失当“上下其手”指玩弄手法,暗中作弊。 18.A ‎[解析]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抢救、保护、传承”。C项,成分残缺,应在“数据”后加“显示”。D项,不合逻辑,“困难”包括 “压力”“焦虑”等,三者不能并列。‎ ‎19.B ‎[解析]A项,“令爱”是对对方女儿的敬称。C项,屈尊指降低身份俯就。D项,“璧还”是敬辞,意思是原璧退还,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在此处不合语境。‎ ‎20.①人们急于快速获取更多信息②读者往往会对文章缺少思考③阅读长文章时要多一些思考 ‎[解析]①处,根据横线前的“信息太多”“导致”和横线后的“快字当头”可推断,此处应填“人们急于快速获取更多信息”之类的语句。②处,根据横线前的“直接说结论”和横线后的“读文时,如果不能反复思考、咀嚼的话”可推断,此处应填“读者往往会对文章缺少思考”之类的语句。③处,根据横线前的“但是”和横线后的“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慢慢思考与探索”以及整个文段论述的重点一“读文时要反复思考”可推断,此处应填“阅读长文章时要多一些思考”之类的语句。‎ ‎21. 对联:D ‎22.[写作指导]第一则材料是梁实秋的名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人生应该有闲暇去享受生活。第二则材料是某中学某班班训,强调的是在忙中生活,不做一切和学习无关的事。两则材料在意思上呈现出一种对立的关系,我们要思考的是正事和闲事这两个相对立的概念之于人生的辩证关系。在写作时,必须把正事和闲事这二者的辩证关系揭示出来,做到既对立又统一地看问题。具体写作时,既可以围绕一则材料来立意,也可以从两则材料的异同上入手,最好是扣住忙与闲的关系行文,,体现思辨的力量和独立的思维。具体的立意角度主要有:①忙与闲。这是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在传统的眼光中,忙似乎是有用的、积极的、充实的,然而闲也不见得是负面的。正确对待忙与闲,该忙则忙,该闲则闲,才是富有智慧的表现。②做一些闲事也无妨。别将生命之弦绷得太紧,应给自己留一刻闲暇。闲暇是生命最自然的存在形式,苏轼就为“偷得浮生半日闲”而歌唱,我们也应在闲暇中感受自由。③忙碌也是一种享受。人生是忙碌的,有责任,有使命,我们在忙碌中才会有所收获,生命才会少一些遗憾,多一些精彩。‎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