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作业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实用类文本阅读 传记 作业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史学家吕思勉先生 陈吉龙 ‎ ‎   六岁,他就开始读经书、学八股;八岁起开始接触史学,启蒙者是他的母亲。后来在父亲指导下,他从头至尾点读完了《纲鉴易知录》,后来又花了半年时间,点读了编年体通史《通鉴辑览》,对中国历史有了一个概略的了解。与此同时,他还跟母亲学习了《说文解字》。 ‎ ‎   他就是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 ‎ ‎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先生十一岁,已开始读报,关心时事。1898年戊戌变法,风云人物康有为、梁启超成了他心目中的楷模。他读梁启超、康有为等人的文章、著作,思想上受了很大影响。 ‎ ‎   他十五岁开始阅读正史,或抄录或点读,极其认真,且阅读速度惊人,能日读十四卷,每读书必从头至尾看完。十六七岁间,其父按苏常一带读书人家教子弟读书的常用方法,要他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通读一遍,以便在做学问之初,可知整个学问的概况及分类,知道天下学问有哪几种,每种源流派别如何,对学术史作一鸟瞰。他读得很认真,花了两年多时间,将经、史、子三部全部读完,只是集部读了一半。 ‎ ‎   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又阅读了《日知录》《廿二史札记》等书,着重学习怎样阅读史书及写作札记的方法。后来在经学名家丁桂征先生的指引下,他又花了三四年功夫,将有关小学的书及《十三经注疏》精读一遍,使经学、文字学成为治史的得力工具。1904年,他在邑人创设的“读书阅报社”听了元史专家屠寄先生的一次讲座,深受影响,开始研读辽金元史,从此爱好民族问题的研究。那年他二十三岁,首次读遍了“二十四史”。 ‎ ‎   先生每读书必用朱笔圈识,或眉批,或将材料抄录,加题识或按语,分类保存,在此基础上写成读书笔记。待有心得,意见成熟,即写成札记、论文或专著。如此五十年如一日,形成了先生扎实的治学功力及精切严谨的学风和文风。 ‎ ‎   1925年“五卅”惨案之后,上海圣约翰大学爱国师生为悼念被杀害工人举行罢课,并在校内下半旗志哀,以示对帝国主义的抗议。美籍校长卜芳济竞蛮横地将当时的国旗拉下,踩在地上。于是全校师生愤而离校,并谋创光华大学。张寿镛先生任校长,知名学者如钱基博、胡适等激于爱国热忱,纷纷执教光华。当时已应沪江大学之聘的先生,看到光华初创,便决定赴光华任教,为中国人自己办的大学出一把力,争一口气。从此,几与光华终生相伴。 ‎ ‎   他进光华后,每周上课十多节,先后开过中国通史、中国民族史、文字学等十余门课程。他常穿深色长衫或袍子,戴一副深色近视眼镜,谦逊、质朴、睿智而又自信,具有东方学者的风度和气质。他的课极富魅力,很多受业学生认为听他讲课是一种享受。他上课时带几本古籍上堂,先以刚劲挺拔的书法板书一二段提纲,然后边踱方步边缓缓讲授,言词清晰,语气平和,引经据典,脱口而出。先生虽自称是个专门读书的人,但他历来反对死读书。他认为读书不能脱离实际,学问在空间,不在纸上。 ‎ ‎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同年11月29日常州沦陷。当时他对女儿说:“我已年过半百,决不向日本人低头!”他虽然生活清苦,但是立身持正,志节凛然。那时候常州,城门口有日本兵的岗哨,行人经过时要脱帽,他“遂不帽,誓言吾必光复乃戴帽”。1945年日本侵略军投降后,光华大学复校,翌年他特地在上海买了一顶六合帽戴上,扬眉吐气,昂然归故乡。 ‎ ‎(摘编自陈吉龙《史学家吕思勉先生传》) ‎ 相关链接: ‎ ‎  (1)吕思勉(1884-1957),与陈寅恪、陈垣、钱穆并称为近代史学四大家。他学识渊博,具有深厚的国学根底,同时又极富获取新知的热情。治学领域广泛,在中国通史与多项专史的研究上都有建树,并撰写了大量教学用书和通俗读物,同时关注国事,心系民生。 ‎ ‎——李波《吕思勉与二十世纪前半期的新史学》 ‎ ‎  (2)先生不喜走访知名人士,自述见名人辄自远,不涉无谓的社会交际。没有学历学位,无党无派,遵从父训,一生唯好教书授业,小学、中学、大专、大学都教过。1926年进入光华大学,不久即受聘为史学系系主任,遂自托为终身归宿,前后凡30余年。 ‎ ‎——王家范《吕思勉与“新史学”》‎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吕思勉父亲依照苏常一带读书人家教子弟读书的常用方法,指导吕思勉通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便他在做学问之初对整个学问概况及分类有了解。 B.吕思勉六岁开始读经书,八岁接触史学,十一岁开始读报,十五岁开始阅读正史,二十岁开始研读辽金元史,这些都是在父母的启蒙和指导下进行的。 C.吕思勉治学领域广泛,对中国通史和多项专史以及文字学都颇有研究,他在光华大学曾开通中国通史、中国民族史、文字学等十余门课程。 D.吕思勉关注国事,爱国忧民,光华大学初创之际,已应沪江大学之聘的他毅然决定赴光华任教,为中国人自己办的大学出一把力,争一口气。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吕思勉十几岁时就结识戊戌变法风云人物康有为、梁启超,阅读他们的文章、著作, 受他们的思想影响,把他们奉为心目中的楷模。 B.吕思勉读书认真且速度惊人,每读一书,必从头至尾看完,到二十三岁时已将“二十四史”读了几遍,奠定了他成为史学家的坚实基础。 C.吕思勉学识渊博,国学根底深厚,具有东方学者的风度和气质,在光华大学先后开设十余门课程,他讲课引经据典,深受学生喜爱。 D.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身居沦陷区常州的吕思勉,不齿于行人向城门口的日本岗哨脱帽行礼的行为,发誓光复后才戴帽子。 E.吕思勉不喜结交知名人士,更不涉足无谓的社会交际,没有学历学位,遵从父训,一生唯好教书,从小学到大学各学段学生都教过。‎ ‎3. 作为一位优秀的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治学成功的要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 ‎   94岁的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就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她师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叶先生大学时的诗词习作就已被老师顾随惊叹“青年有清才若此”,到中年,更是获得文史大家繆钺“实大声宏,厚积薄发,迥异于前代诸女诗人者矣”的揄扬;至于学术成就,老师顾随在她23岁时已经断定“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鼓励叶嘉莹自立门派;尤其她将西方理论的研究方式引入古典诗词研究领域的大胆尝试,更是引得繆钺主动来信盛赞,“继王国维《人间词话》之后,对中国词学之又一次值得重视的开拓”。其成就之高,在当今是首屈一指的。‎ ‎   叶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研究与普及。倡导以吟诵为主、对儿童进行古诗教学成为这位自感“老之已至”的学者的工作重点,她为儿童编写古诗读本,亲自读诵吟唱,乃至参加电视节目亲身示范。“只希望在传承的长流中,尽到我自己应尽的一份力量。”叶嘉莹说。‎ ‎   叶嘉莹认为,古诗词教育能使孩子们与古典文化相通:“关键在于选入教材的是不是精华之作,老师能不能把其中的精华讲解清楚。选的是糟粕的话也没什么用。选的是精华,老师能把精华讲出来,才算达到目的。”“好的老师应该把诗词里的生命教出来,让诗词有一种兴发感动。”叶嘉莹说。‎ ‎   诗教是古代的教育传统,而这个时代的诗教,对她而言,就是让诗从抽象变为具体,使今人也能体会当时诗人的感情、意念、理想等,使诗词活起来。‎ ‎   她曾在加拿大为幼儿园的孩子们讲古诗词,一出手就用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学界往往以为杜诗沉郁顿挫、意蕴丰富,非经人世者难解其中况味,乃至历代对其的阐释、集注都有上百种。但叶嘉莹认为,不能看低小孩的智能而让他们读浅近的诗歌,“要选择真正好的作品,只要老师讲得明白,他们一样会理解,一样能背下来。让小孩子学骆宾王的《鹅》并不合适,这不能算一首好诗,只是骆宾王小时候的习作,对孩子们学诗、作诗没有意义。”‎ ‎   叶嘉莹先用了杜甫的画像让孩子们认识这名诗人,再用地图让孩子们了解杜甫颠沛流离的生活境况,最后回到诗歌本身,向孩子们讲解这首诗是杜甫出外散步、看见春天的美景而作。叶嘉莹讲完一句,就画一幅图以加深孩子们的理解,全诗讲完后,她再带领他们背诵、吟唱,孩子们由此对古诗饶有兴味,学得非常快。‎ ‎   当时她给孩子们留了“门前小松鼠,来往不惊人”两句诗当作业。有一个小朋友续出了“松鼠爱松果,小松家白云”这样饶有意趣的句子。‎ ‎   “诗不是抽象的东西,”叶嘉莹说,“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诗是感情的活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小孩子学诗,就是让他们对天地草木鸟兽、对人生的聚散离合都有关怀的爱心。”‎ ‎   但现在的一些做人方式令她不能理解。生于“燕京之旧家”,叶嘉莹“提倡弱德之美,要求自己在艰难困苦中亦能持守;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也就是待己严待人宽;日三省吾身……这样的性格是我从小受到的教育使然,在这种文化里强调人的弱德,而非当一个强取豪夺、不择手段的强者”。‎ ‎   现在的“读经”让她有点看不懂。她看到报纸上说,一些读经班单让孩子背书,老师不讲解内容,像唱歌一样带着孩子背,孩子连字都认不全,只能跟着老师唱。“误人子弟。”叶嘉莹评价,“读书当从识字始,字都不认、道理都不懂, 背来有什么用?”‎ ‎   叶嘉莹认为,应该以“兴道讽诵”的方式,老师先让孩子认字,告诉他诗里写了什么,让他明白诗人的感动何在。 而“道”,则在于以讲解来引领。“教小孩是要一步一步来,现在的情况是老师都不懂,学生乱背,错字别字都不通,背得再多有什么用?”叶嘉莹反问。‎ ‎   在古与今、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作为一名学者,叶嘉莹以辩证眼光观之。近体诗与现代诗,在她看来“各有所得,各有所失”,都有上品与劣作。但与古典诗歌强调内心的兴发感动不同,现代诗更侧重于机智、技巧、安排、造作,看得出制造痕迹,它的根基与美感更来自西方,“接受外国传统、受到外国诗歌影响”。‎ ‎   “胡适的白话诗如果用白话说出来,就没有诗的意思了,所以只能变个花样、加入技巧,制造一些艰难……而古诗用古诗的方法说有意味,用白话说,同样也有意味。”叶嘉莹说。在她看来,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是很灵巧的句子,但如果用于儿童教育,“小孩不见得有什么体会”。‎ ‎   叶嘉莹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面的美好、高洁的精神。她希望能把这扇门打开,把不懂诗的人牵引进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做的事情。”她发出感慨,“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 ‎   相关链接 ‎   ①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自1945年从辅仁大学国文系毕业后担任中学教师开始. 叶嘉莹至今未曾中断她的古诗词教学。从1954年起先后在台湾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任教,1966年开始担任哈佛大学客座教授,1969年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也是加拿大皇家学会唯一华裔院士。‎ ‎   ②作为一个承习“新知识,旧道德”家教的女子,叶嘉莹站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诲人不倦,度人无数。叶嘉莹历经丧乱,晚年丧女,诗词给她力量,叶嘉莹借诗渡过忧患,获得疗愈。‎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叶嘉莹认为,古诗词教育想要达到目的关键在于选材和讲解。只有选择精华之作,并把精华讲出来,才能让孩子们与古典文化相通。 B.诗教是古代的教育系统,而今对叶嘉莹来说,就是让诗从抽象变为具体,使读者体会当时诗人的感情、意念、理想等,使诗词活起来。 C.在叶嘉莹看来,现代诗更侧重于机智、技巧、安排、造作,看得出制造痕迹,它的根基与美感更来自西方,与古典诗歌强调内心的兴发感动不同。 D.叶嘉莹从小就接受诗词方面的正规教育,诗词伴其一生,尤其是在历经丧乱、晚年丧女的时候,诗词又给了她力量,使她渡过忧患,获得疗愈。 2.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嘉莹提倡“弱德之美”,生于“燕京之旧家”的她从小受到的教育让她要求自己在艰难困苦中能持守;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也就是待己严待人宽;日三省吾身。 B.正是因为叶嘉莹自感“老之已至”,所以内心始终有一种传承中国文化的紧迫感,她把对儿童进行古诗教学当作重点工作,她为儿童编写古诗读本,亲自读诵吟唱,乃至参加电视节目亲身示范。 C.叶嘉莹对让孩子们背书,老师不讲解内容,像唱歌一样带着孩子们背,孩子们连字都认不全,只能跟着老师唱的 “读经”方式颇有微词,并说这样会“误人子弟”。 D.作为一名学者,叶嘉莹以辩证眼光看待古与今、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在她看来近体诗与现代诗“各有所得,各有所失”,都有上品与劣作,但古典诗歌更强调内心的兴发感动。 3.如何理解叶嘉莹先生就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请结合文本从几个方面做简要概括。‎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不为人知的氢弹功臣:于敏 ‎   少年时代的于敏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度过的,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他留下惨痛的记忆,也激发了他为国解难的愿望。上大学后,于敏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并以惊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赢得教授们的欣赏。毕业不久,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专心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他就拼命学习,很快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站在了国际前沿。‎ ‎   60年代初,有关部门做出部署,要求氢弹的理论探索先行原子弹研究一步。于是,钱三强找于敏谈话,让他参加氢弹原理研究。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意味着自己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但是,于敏欣然服从了组织的安排,开始新的研究。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前苏联用了四年零三个月,其中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再加上我们的设备不足,国内当时仅有的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有95%的时间是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的,只留下5%的时间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于是,于敏领导下的工作组就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直至获得所需的数据。从1960年到1965年初,在艰难的科研攻关中,于敏带领同事们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5个多月后,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人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爆炸成功后,于敏接着对氢弹的小型化、提高比威力等作了优化设计,并定型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装备部队。‎ ‎   20世纪80年代,在原子弹、氢弹等技术相继突破后,一些曾经和于敏共同奋战在核武器研制一线的骨干相继离开九院①‎ ‎。于敏也曾在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回去做基础研究。但是,他稍加权衡就放弃了离开九院的想法。他对别人说:“虽然下面还有不少人,但掌握物理设计全面的也就是自己了。在这个时候把任务全交给下面,显然是不行的。”因为他知道,第一代热核武器虽然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性能还需提高,必须发展第二代核武器。于是,他留了下来,突破第二代核武器技术和中子弹技术。正是由于于敏等科学家们的先见之明,中国在禁止地上核试验后,及时转入地下核试验,随即又在全面核禁试前取得了应有的试验数据,使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始终没有受到影响。可以说,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   于敏为人谦虚,待人诚恳。他给同事讲东西从来不保留,从来不怕别人超过自己。改革开放后,一些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在他的启迪下,写出一些颇有见地的论文,写上他的名字请他审阅时,他常常把自己的名字抹掉。由于极为平易近人,于敏私下里被同事和晚辈们亲切地称为“老于”“于老爷子”。目前,88岁高龄的于敏仍是单位的重要“顾问”。每每遇到难题或重大决策时,就会想到要请“于老爷子”出山,以他平生所学,继续为祖国的核物理事业提供宝贵的咨询和建议。‎ ‎【注】①九院:第九研究院,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前身。1965年1月,于敏奉命调入此。‎ ‎【相关链接】‎ ‎①于敏记忆力惊人,平时很少记笔记,但他满脑子装的都是数据。靠大量的数据,他能很快对一个事物做出物理判断。这是一项特殊的本领,被简称为“粗估”。这种“粗估”方法被何祚庥院士称为理论研究的灵魂。(摘自《我所了解的“氢弹之父”于敏》)‎ ‎②1955年,以朝永振一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代表团访华,对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大为惊叹。回日本撰文,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对此,于敏说,“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广阔视野,但留学后须“回国再给国家做点事儿”。(摘自陈海波《于敏:愿将一生献宏谋》)‎ ‎③“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1988年被正式解封的于敏,这样对记者说。‎ ‎(摘自余晓洁《绝密忠诚——记中国氢弹功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院士》)‎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于敏不但有科学的直觉,也不乏战略的眼光。他预见到世界核武器发展的趋势,加快了我国核武器研究的进程,从而保证了我国核武器事业的顺利发展。 B.于敏认为,科学需要开放,应该交流,互相启发。所以,他主张所有的科学研究工作者都应该出国,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于敏重视对年轻科技工作者的培养,他积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发展的平台,为了使年轻人的论文便于发表,他常常在论文上署上自己的名字。 D.作为一名优秀的原子核理论研究人员,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深得物理学界的赞誉,在学界曾有“国产土专家一号”的美誉。 2.文中说:“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具体直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 A.于敏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B.于敏带领团队,用两年八个月的时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颗氢弹,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 C.于敏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突破第二代核武器技术和中子弹技术,使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始终没有受到影响。 D.童年亡国奴的生活让于敏深感屈辱,激发了他为国解难的情怀,正是这种强烈的民族情感,成为日后于敏从事核武器研究的精神 3.作为一名不为人知的氢弹功臣,于敏有哪些精神?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他在探究生命的密码 ‎   1967年5月,施一公出生在河南郑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父母给他取名“一公”,就是一心为公的意思。父母对他要求格外严格,他也一直比别人更加刻苦。1985年施一公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清华生物系,成为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1990年初,施一公赴美深造,在全美一流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物理学及化学博士学位由于他敏锐地指出导师在演算上的一个错误,被导师刮目相看,成为导师眼里最出色的学生。1997年4月,施一公还未完成博士后研究课題,就被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聘为助理教授。 短短9年间,他就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最高级别的教授职位, 并很快成为学校分子生物学系的领军人物。‎ ‎   2008年2月,40岁的施一公毅然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执教的职务,从美国辞职回到中国,受聘为清华大学终身教授, 并出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 ‎   施一公的辞职回国在全世界学术界引起一定的震动。有朋友劝阻他:“你现在豪情万丈,但用不了两年,就会被国内的大染缸染得看不出顏色。”施一公回应说:“回国就是回家。 我的意志很坚定,国内学术界的潜规则改变不了我几十年形成的人格和做事方式。国内的科研环境目前不比美国好,但将来的发展一定会比美国强。”‎ ‎   施一公回国后,迅速组建了实验团队,除了他,全都是年轻的博士生。‎ ‎   阿尔茨海默症,又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 据统计,该症已是发达国家花费最高的疾病之一,我国目前约有500万该症患者,占世界发病总数的1/4。而到2050年, 估计全球每85人就有1人罹患该病。‎ ‎   人类曾经花了很大气力鉴定老年痴呆症的起因,终于找到分泌酶是最重要的“罪魁祸首”。可一直以来的结构研究却屡屡碰壁,在结构决定功能的科学世界里,如果连这个蛋白长什么样都看不见,就很难解释它的发病机理,更别提药物研究了。如今,获得γ—分泌酶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已成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 ‎   早在2004年,还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的施一公,就把目光锁定在这个全球科学家都“心照不宣”的结构生物学制高点, 但研究却始终停留在初级阶段,令他非常痛苦。‎ ‎   施一公回国后,也把攻克这个世界级难题的梦想带回了清华。‎ ‎   研究这个课题就像打仗一样,需要与时间赛跑,这让一向和蔼的施一公有时也变得严厉。2014年春节,新婚的马丹和卢培龙硬着头皮请了三天假回家见父母。可返校后,还是被他说了几句,“实验室还有7位同学都在这儿过的年,到这个份上了,必须玩命。”‎ ‎   施一公曾说,“相比‘院士’二字,我更喜欢别人称我为老师,这是莫大的尊称。”他也是这样一位谦恭而伟岸的师者, 激励那些年轻而积极向上的灵魂,夜以继日地拼搏,终于让“白手起家”的中国科学家领跑全球。‎ ‎   2014年6月29日,英国《自然》杂志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了这个让全世界顶尖生物学家都为之一震的惊人发现。 它也是罕见的,让世界顶级期刊《细胞》《科学》“疯抢”的重大成果。‎ ‎   “这是我科学生涯里最耀眼的成果:甚至超过了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所有成果的总和。”归国六年,一向用词严谨的施一公破天荒地用这样的评价为这个成果做了注脚。‎ ‎   2015年7月8日上午,施一公在学生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他说:“我们为什么来大学呢?我以为,是学做人,是学做一个健全的、有自信的、尊重别人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大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这样的人。清华就是这样一所大学,我们的师生就是这样的一批清华人!”‎ ‎(选自《人物传记》同名文章,有删改)‎ 相关链接 ‎   ①施一公回国以来,先后把70多名世界优秀人才引回清华大学全职工作。2010年,一支由世界一流学者组成的国际评估组来到清华,评估的结果是:清华大学生命学科发展态势很好,其中结构生物学学科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摘编自《新闻晨报》)‎ ‎   ②施一公坚持给本科生上课,每年将近100个课时。“施老师不仅教给我们科研的方法,更让我们懂得了坚持、协作和担当。”“每次遇到困难,都会从他那里获得无限的激情, 什么灰心丧气都没有了。”学生们这样说。他总是尽力启发学生思维,希望学生挑战他的推理,反对迷信权威。他注意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曾说,“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们觉得做科研很酷,而不是嫌钱很酷。”‎ ‎(摘编自“搜狐网”)‎ ‎   ③最好的支持是以你们在美国坚守的职业道德标准为中国服务。我相信,在科学和研究中,中国和美国应该坚持同祥的职业道德和伦理价值观。‎ ‎(摘自施一公 《致海外华人科学家的信》)‎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施一公在学习上一向刻苦努力,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成为生物系恢复招生后的第一批本科生。 B.1990年初,施一公到美国攻读生物物理学及化学博士学位。40岁时,他毅然回国成为清华大学终身教授,并担任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 C.当有人劝阻施一公回国时,他说“回国就是回家”,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施一公勇于担当的主人公意识以及拳拳的爱国之心。 D.施一公团队的科研成果让世界震惊,他自己也感到很自豪,声称这是他科学生涯里最耀眼的成果.甚至超过了他所取得的所有成果的总和。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 A.施一公从小被父母严格要求,连他的名字都带有“一心为公”的色彩,这对施一公后来以科学报效祖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B.施一公在霍普金斯大学学习期间,因为不迷信权威而受到导师赞赏,还未毕业就被学校聘为助理教授,以后又成为学校分子生物学系的领军人物。 C.施一公敢于挑战,勇于创新,他在课题上选择了γ—分泌酶复合物的三维结构这一世界级生物学难题,组建的团队除自己外都是年轻的博士生。 D.施一公意志坚定,回国后不仅没有如朋友所预言的那样被国内学术界的潜规则所“污染”,而且还让中国科学家领跑全球。 E.施一公特别看重与国际接轨,他在《致海外华人科学家的信》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海外华人科学家应该用美国的道德标准为中国服务。 3.施一公回国后,为中国的教育和科学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 一.1.B; 2.CE; 3.(1)父母启蒙指导,名家引领:吕先生读书受母亲启蒙,经父亲指导学会许多读书方法;治学中得到经学家丁桂征先生、史学家屠寄先生的指引影响。‎ ‎(2)治学态度勤奋执着:吕先生治学中阅读了大量书籍,积累大量史学知识;潜心科研,五十年如一日。‎ ‎(3)治学方法科学严谨:吕先生为了治史,还学习了经学、文字学,学习了阅读史书以及写札记的方法。‎ ‎(4)治学领域广泛:他在光华大学先后开过中国通史、中国民族史、文字学等十余门课程。‎ ‎(5)甘于平凡:不喜欢走访名士,不涉无谓的社会交际。‎ 解析:1.研读辽金元史是在屠寄先生的影响下进行的。 2.A项吕思勉并没有结识康梁二人,也不是读了二人的著作,受其思想影响才奉其为楷模的。B应为“首次读遍了二十四史”, D原文并没有他“不齿于行人”行为的意思。‎ 二.1.D; 2.B; 3.①在师承方面:师承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深得古典诗词的精华。‎ ‎②在学术研究方面:成就之高,在当今首屈一指;研究方式融通中外,勇于开拓和创新,以辩证眼光评价近体诗和现代诗。‎ ‎③在教育教学方面:注重实践,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研究与普及;关切当下,对当今孩子古诗词教育的缺失提出批评和指正。‎ ‎④在情感态度方面:对传统文化感情深厚,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诲人不倦,度人无数。‎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从小就接受诗词方面的正规教育”于文无据。“相关链接”中只有“1924年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一个承习‘新知识,旧德道’家教的女子”的信息,不能说明从小接受过正规教育。 2.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强加因果,原文第2段中“对儿童进行古诗教学成为这位自感‘老之已至’的学者的工作重点”这句话,只能说明叶嘉莹在耄耋之年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儿童古诗教学方面。 3.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是文章题目,统领全篇, 答题时需要进行全文检索。第1段写她青年时师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到中年更是获得文史大家缪钺的揄扬。学术成就之高,‎ ‎ 在当今首屈一指。第2段写叶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研究与普及,倡导以吟诵为主、对儿童进行古诗教学成为这位自感“老之已至”的学者的工作重点。第3段至最后从教学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思想等方面写叶先生的古诗词教学实践。同时需注意“相关链接”中“作为一个承习‘新知识,旧道德’家教的女子,叶嘉莹站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诲人不倦,度人无数”等信息。 梳理以上信息后,从叶嘉莹的师承前贤、古诗词研究、古诗词教学实践、育人成果等几个角度概括即可。‎ 三.1.A; 2.D; 3.①有探索自主创新之路的精神,在原子核理论研究、氢弹研制中进行开创性研究;‎ ‎②有淡薄名利,甘心奉献的精神,为了核事业,不计个人得失,隐姓埋名近三十年;‎ ‎③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开放的胸襟,不遗余力,为核事业出谋划策和培养中青年科学工作者;‎ ‎④有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和担当,服从安排调整研究方向,长期留在九院,从事核武器事业研究。‎ 解析:1.B项“他主张所有的科学研究工作者都应该出国,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错; C项“他常常在论文上署上自己的名字”错;D项“在学界曾有‘国产土专家一号’的美誉”错。 2.不属于具体直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是背景条件。‎ 四.1.A; 2.AC; 3.①增强了国内的学术力量。他先后把70多名世界优秀人才引回清华大学全职工作。②为国内学术界注入了清新的空气。他抵制国内学术界的潜规则,影响了清华人的职业道德和伦理价值观。③他把科研梦想带回清华,率领清华团队勇攀世界科研高峰,震惊了世界。④他注意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们觉得做科研不错, 而不是嫌钱很酷。⑤他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鼓励创新,反对迷信权威,让学生学会了坚持、协作和担当。⑥他关注大学的育人目标,强调大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健全的、有自信的、尊重别人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解析:1.“考入清华大学”错,原文是“保送”。 2.B项张冠李戴,“还未毕业就被学校聘为助理教授……领军人物”错, 施一公任教和成为领军人物的学校是普林斯顿大学;另外,“还未毕业” 说法错,当时施一公已是“博士后”。D项“还让中国科学家领跑全球” 说法欠妥,范围扩大。 E项“应该用美国的道德标准为中国服务”错,原材料链接③是“以你们在美国坚守的职业道德标准为中国服务”。 3.本题应当从原文中提取信息并恰当槪括,是一道需结合全文内容来回答的综合训练题。通读全文,结合相关材料,可从引进学术人才、‎ ‎ 廓清学术氛围、取得科研成果、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关注育人目标等方面来阐述施一公回国后给中国的教育和科学带来的影响。本题要求考生有能从叙述性文字中提取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