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9届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二10月阶段测试(2017-10)
济南一中2017年10月阶段性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纸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I卷(选择题 共49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各项中,有两处注音错误的是( ) A.拦茝(chǎi) 溘(kè)死 笨拙(zhuō) 伶俜(pīn) B.瀛(léi)海 怏怏(yàng) 嵯(cuō)峨 葳蕤(ruí) C.拊(fǔ)掌 坳(ào)堂 夭阏(è) 青骢(cōng)马 D.榆枋(fǎng) 舂(cōng)米 蓬蒿(gāo) 恶(wū)乎待哉 2.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攘诟 悸动 磨削 万户候 B.杂糅 皱摺 攒钱 娇瞋 C.虔诚 推搡 泯灭 歆羡 D.撕裂 吞噬 竣工 梦靥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前几年,他靠投机倒把成了 户,没想到这几年摇身一变,成了农民企业家。 (2)西藏人民站在创造新历史的关口,手捧荣耀更要 未来,紧跟时代的步伐。 (3)姚明受伤的消息一传出,不少球迷对姚明的再度受伤流露出 和震惊之情。 A.爆发 眺望 可惜 B.爆发 遥望 可惜 C.暴发 眺望 惋惜 D.暴发 遥望 惋惜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 ①黄金周外出旅游让张教授疲惫不堪,一回到家,他就横七竖八地躺在床上睡了过去。 ②傍晚华灯初上时,顺着登山大道乘凉散步,窸窸窣窣的昆虫声不绝于耳,山中凉风吹拂着你的发丝,让你有着盛夏已过的错觉。 ③原告律师严正提出,被告人虽是首次犯罪,但给受害者家庭造成严重困难,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其罪行擢发难数,理应重判。 ④在灿若群星的世界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卓尔不群、久享盛誉,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⑤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和方便。 A. ③④⑤ B. ①④⑤ C. ①③⑤ D. ①②④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日刚刚建成的西红门创业大街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同步启动,绿色设计和“互联网+农业”设计是本次赛事的两大主题。 B. 广西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 C.据报道,摄影师以独特方式拍摄“海萤”,首先把它们放进罐中,然后晚上置“海萤”于濑户内海浅滩的石头上,在沙石间发光有如一点点蓝宝石在闪闪发光。 D.自开展禁毒斗争以来,我国每年新发现的吸食海洛因人员增幅从2008年的13.7%降至2013年的6.6%,近五年来戒断毒瘾三年以上人员已逾120万。 6.下列各项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进不入以离尤兮 芳菲菲其弥章 B.晻晻日欲暝 何方圜之能周兮 C.摧藏马悲哀 吾今且报府 D.而征一国者 辩乎荣辱之境 7. 下列选项中,词类活用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 卿当日胜贵 B.伏清白以死直兮 我腾跃而上 C.鸷鸟之不群兮 謇朝谇而夕替 D.步余马于兰皋兮;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0题。(每题3分,共9分) 书法的当代文化功能 艺术观点是不断变化的,但中国文字的传承是恒久的,它涉及到我们文明的存废。尤其在今天,因为书法已经失去普及性和实用性,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对书法产生误解。这种误解,首先就体现在对“书法”的理解上,过去古人学习书法是“认”、“念”、“写”三位一体,现在这三个部分在书法教育中被完全割裂:认,对汉字的研究,交给了中文系;念,交给了表演系;写,则交给了美术系。中国书法首先是文字,然后才是艺术,如果把文字的内涵都剥掉了,就剩下一个艺术的壳,那就实之不存了。 文化是民族的根,对于中华文化,汉字是它的根。没有文字,哪来的诗歌、历史和哲学?中国书法向来不缺少审美依据,博大精深的书法史论,有延续两千年的完整、缜密的评判标准。如果汉字的书写内涵都被剥离出去了,成了纯艺术,那就必然导致已延续了数千年至今依然在使用的汉字的消亡,中华文明的繁衍就会遇到问题。由此而言,对传统书法的传承,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文化安全问题。 当代书法是建立在当代美术基础之上的一种尝试,也是东西方艺术相互碰撞的结果。现代社会大不一样,随着时代发展,科学进步,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人们对字的要求大大降低。真正认真写字的人越来越少。眼下人们基本上连硬笔字都很少写了,更不用说练书法,我们通过键盘,就可以“敲”出文字。在当代究竟应该如何处理现代的“艺术”和古老的“文字”两者间的关系呢?显然,既不能以中国传统文字的观念完全覆盖纯艺术的观念,也不能完全用艺术的观念来覆盖我们文字的传承。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不应该一直背着传统的包袱,而要大胆创新” ,这观点没错,但当下的现实恰恰在于我们还没有继承到传统,反而徒然背上创新的包袱。书法界有一种怪象:如果你跟古人写得相似,似乎就不叫创新。其实古人早就讲过:“如将不尽,与古为新”,这很有道理。 就当下社会而言,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书法的位置,我们不应把书法仅仅视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的瑰宝,这其实是对书法的低估。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是中华文化最古老、最有标志性的符号。弘扬“中国精神”,为中华民族铸魂,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中国的汉字写好。就中华文明而言,汉字对于我们民族性格塑造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我们常说“字如其人”,西汉杨雄也曾说“书,心画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平时的为人,最后都能通过字体现出来。在古代,书法是衡量一个人学识、才气、风度、品行的重要标准,从来没有一个时代放弃过对书法的要求,这种标准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 我们现在可以做的,就是与时俱进,有效提炼出书法与文化的时代精神和活力。书法的教育,书法的传播,要接地气,要深入到社会每一个空间,要结合当下的文化和社会现实。如果我们现在还仅仅只是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聊书法,仅仅是局限在一种所谓的书法“界”,局限在文人趣味、展厅效应,那是狭隘的。 (节选自《光明日报》) 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书法失去普及性和实用性的今天,很多人对书法产生了误解,把它理解成了脱离书写内涵的纯艺术。 B.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史论中有完整、缜密的审美评判标准。今天,中文系继承了对这些审美评判标准的研究。 C.人们对书法产生误解的原因之一是“认”、“念”、“写”三位一体的方式在今天的书法教育中被完全割裂。 D.延续了数千年的文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能不能把握好汉字的内涵,关系到能不能弘扬好“中国精神”。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字是诗歌、历史、哲学的载体,从这个角度说,在文化的传承中,汉字的书写内涵比其书写艺术更重要。 B.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通过键盘就可以“敲”出文字,认真写字的人越来越少,这阻碍了当今的书法教学。 C.当代书法,要处理好现代的“艺术”和古老的“汉字”之间的关系,我们就不应背着传统的包袱,而要大胆创新。 D.把书法视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对书法的低估,重新认识书法的位置,需要人们认识到书法是民族文化的根。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中国书法,我们可以形象地说,文字为“皮”,艺术为“毛”,如果丢掉了文字的内涵,那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B.传统书法的传承不仅关系到审美艺术,而且关系到中华文明的繁衍,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文化安全问题。 C.古人常有通过书法衡量一个人的学识、风度、品行的做法,所以说汉字在民族性格的塑造上起着很大的作用。 D.当下,书法教育存在着局限在书法“界”、局限在展厅效应的现象,这不仅是狭隘的,而且没有做到与时俱迸。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每题5分,共10分)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①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②黄昏。 【注】①浆:水;②耿:微明的样子。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12.“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 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 ) 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李商隐《齐宫词》) 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陈羽《从军行》) 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月尽梅梢尽放红。(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5题(每题3分,共9分) 司马楚之,字德秀,晋宣帝弟太常馗之八世孙。父荣期,司马德宗梁益二州刺史,为其参军杨承祖所杀。楚之时年十七,送父丧还丹阳。值刘裕诛夷司马戚属,叔父宣期、兄贞之并为所杀。楚之乃亡匿诸沙门中济江。自历阳西入义阳、竟陵蛮中。及从祖荆州刺史休之为裕所败,乃亡于汝颍之间。 楚之少有英气,能折节待士。与司马顺明、道恭等所在聚党。及刘裕自立楚之规欲报复收众据长社归之者常万余人。刘裕深惮之,遣刺客沐谦害楚之。楚之待谦甚厚。谦夜诈疾,知楚之必自来,因欲杀之。楚之闻谦病,果自赍汤药往省之。谦感其意,乃出匕首于席下,以状告之,曰:“将军为裕所忌惮,愿不轻率,以保全为先。”楚之叹曰:“若如来言,虽有所防,恐有所失。”谦遂委身以事之。 从世祖征凉州,以功赐隶户一百。义隆遣将裴方明、胡崇之寇仇池。以楚之为假节,与淮阳公皮豹子等督关中诸军从散关西入,击走方明,擒崇之。仇池平而还。 车驾伐蠕蠕,诏楚之与济阴公卢中山等督运以继大军。时镇北将军封沓亡入蠕蠕,说令击楚之等以绝粮运。蠕蠕乃遣奸觇入楚之军,截驴耳而去。有告失驴耳者,诸将莫能察。楚之曰:“必是觇贼截之以为验耳,贼将至矣。”即使军人伐柳为城,水灌之令冻,城立而贼至,冰峻城固,不可攻逼,贼乃走散,世祖闻而嘉之。 在边二十余年,以清俭著闻。和平五年薨,时年七十五。高宗悼惜之,陪葬金陵。 (选自《魏书·列传第二十五》,有删减) 13.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之乃亡匿诸沙门中济江 济:渡过 B.楚之待谦甚厚 厚:宽厚 C.果自赍汤药往省之 赍:携带 D.谦遂委身以事之 事:侍奉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为其参军杨承祖所杀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因欲杀之 因求假暂归 C.乃出匕首于席下 乃投水而死 D.以功赐隶户一百 以五百岁为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楚之命运坎坷,却斗志昂扬。他生逢晋末动乱,诸多亲人被害,被迫四处逃亡,但最终还是稳定了阵脚,希望有所作为。 B.司马楚之能诚恳待人,赢得士人的敬重和爱戴。他不仅团结了司马顺明、道恭等人,还用真诚感化并收纳了刘裕派来刺杀他的人。 C.司马楚之有突出的军事才能。他以假节身份督战关中诸军,赶跑裴方明,活捉胡崇之,平定仇池,战功卓著,得到了皇上的赏赐。 D.司马楚之有着过人的智识。他在随皇帝讨伐蠕蠕的战役中负责督运粮草,及时识破了敌人的阴谋,设计应敌,确保了粮草的供应。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1分) 五.(共23分) 16.用(/)给文言文中划线语句断句。(限3处,3分) 及刘裕自立楚之规欲报复收众据长社归之者常万余人。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时镇北将军封沓亡入蠕蠕,说令击楚之等以绝粮运。(4分) (2)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3分) (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3分) 18.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离骚》一文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是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 (2)《离骚》一文中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是 , 。 (3) ,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4)《逍遥游》一文中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禁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逍遥游》中庄周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 , 。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共18分) 梨花箱 李德霞 奶奶上山挖野菜,回来时滚了坡,两条腿就不能动了。 父亲把奶奶背到金先生家,金先生看过后说:“人上了岁数不经摔,回家慢慢调养吧。调养得好,兴许能送个屎尿。” 奶奶的腿,被金先生判了死刑。 父亲又把奶奶背回家。奶奶原来住西屋,父亲的腿还没迈上台阶,背上的奶奶就喊:“雷劈的,西屋照不了多少日头,你想让我早点死啊!我住北屋!” 父亲看看母亲,母亲说:“就依娘。” 北屋是倒炕,离窗户远。奶奶说:“给我弄张床,我睡窗口那边。”父亲和母亲“吭哧吭哧”从下房挪来那张老式木头床,摆在窗口前,铺好被褥,扶奶奶躺下去。奶奶很满足,很惬意的样子。奶奶似乎把支使父亲做这做那当成了乐趣,刚躺一会儿,奶奶又说:“去,把我西屋那边的梨花箱搬过来。” 梨花箱是奶奶的陪嫁品,梨木做的,上面画着一朵朵梨花,煞是好看。梨花箱里没啥值钱的东西,全是奶奶打了补丁、磨成毛边的旧衣裳。破归破,旧归旧,可一件件洗得干净,叠得齐整。父亲搬来梨花箱,放到奶奶够得着的地方。奶奶闭上眼安静地睡了。 吃饭了,父亲端来玉米糁子糊糊。奶奶爱吃煮烂了的土豆块,父亲就多捞几块沉在碗底,奶奶一看父亲手里的稀饭,脸一板叫:“雷劈的,你要饿死我吗?我不喝稀的,吃稠的……我吃玉米饽饽!” 父亲不敢还嘴,陪着笑端走稀饭。回到西屋,父亲一脸疑惑地对母亲说:“咱娘以前不是这个样子,咋就不讲理了?” 母亲边做玉米饽饽边说:“昨天咱娘还活蹦乱跳的,一下子不能动了,换你,心里能好受?她不拿捏你拿捏谁?” 母亲做好了玉米饽饽,父亲趁热给奶奶端过去。父亲搁下碗,扶奶奶起来,拉条板凳坐在奶奶床边。父亲想和奶奶好好说会儿话。 奶奶并不领情,瞪一眼父亲,凶巴巴地嚷:“我吃饭,你看昔,你让我怎么往下咽?几年的私塾白念啦?” 父亲灰了脸,急急地走开。从此,父亲再给奶奶送玉米饽饽,搁下碗就走,他怕惹奶奶不高兴。 转眼,几天过去。父亲发现了新问题,回来对母亲说:“咱娘一顿两个玉米饽饽,一天吃两顿,咋越吃越没精神头了?” 母亲说:“你快去请金先生来,可别憋出别的病来。” 金先生来了,进去得快,出来得也快。金先生看看父亲,又看看母亲,眼神怪怪的。金先生说:“老人是不能干活了,可不能亏了老人的肚子啊。” 父亲一把掀开锅盖,锅里是照见人影的玉米稀饭。父亲涨红了脸说:“我娘不喝稀的,吃稠的,我们匀出玉米面给她做饽饽,一天两顿饭,一顿两个饽饽,够壮劳力的伙食了,咋就亏了肚子?” “那就好,那就好。算我没说。”金先生讪笑着,走出门去。 父亲瞅着金先生远去的背影,啐口唾沫说:“呸,医术不行,毛病不少。”母亲说:“要不,你后天跟队长请个假,送咱娘去镇里看看,千万别耽搁了。” 第七天一早,父亲借来毛驴车,拴在大门口。母亲刚好蒸出了玉米饽饽,父亲端着热气腾腾的饽饽走进北屋,进门就说:“娘,吃饭了,吃完饭我们带你去镇里瞧瞧。”没人应。 父亲往里一看,手一抖,碗“啪”地碎在地上,两个玉米饽饽滚到当地…… 奶奶死了…… 村里人都说,奶奶活着刚强,死也刚强,硬是没拖累父亲母亲几天。 出丧回来,父亲和母亲收拾北屋。挪开奶奶睡过的那张木头床,父亲一眼看见藏在床头下的梨花箱.父亲很懊悔,懊悔没把梨花箱随奶奶葬进坟里。 梨花箱打开,父亲和母亲惊呆了。里面没一件奶奶的旧衣裳,全是掰开晒干的玉米饽饽! 母亲含泪把饽饽拼了又拼,数了又数,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正好二十四个。母亲低声啜泣:“咱娘……她是饿死的呀!” 父亲抱着梨花箱,泪雨滂沱,长跪不起…… (选自2012年11期《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完全错误的两项是( )( )(5分) A.奶奶上山挖野菜,摔伤了两条腿,金先生看过后认为,如果调养得好,可以保命,但两条腿是治不好了。 B.父亲把奶奶背回家,奶奶要求住北屋,因为北屋的阳光好,奶奶怕死,所以想多晒一下太阳。 C.奶奶喜欢支使父亲,躺下来不久,就让父亲去搬梨花箱。梨花箱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但奶奶看得很重。 D.这篇小说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父亲对奶奶的厌烦之情就是通过这些细节表现出来的。 E.这篇小说描写了奶奶摔伤腿后把自己饿死的故事,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 20.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奶奶这一人物形象。(6分) 21.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父亲抱着梨花箱,泪雨滂沱,长跪不起……”,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内容,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7分) 七、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家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济南一中2017年10月阶段性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1分) 1. 【答案】B 【解析】A项中错误的是伶俜(pīng)B项中错误的是瀛(yíng)海,嵯(cuó)峨。C项全对。D项中错误的是榆枋(fāng),舂(chōng)米 ,蓬蒿(hāo) 2. 【答案】C 【解析】A项中错误的是万户侯。B项中错误的是皱褶,娇嗔。D项中错误的是梦魇。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3. 【答案】D 【解析】 (1)暴发和爆发两个词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二者的使用范围有所不同,“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 【暴发】 ①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②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 【爆发】 ①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②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2) 眺望:指从高处往远处看;遥望:指向远处看,看远方。 两者均为“向远处看”,前者侧重“从高处看”,后者侧重“向远处看”。 (3) 惋惜,指对人的不幸遭遇或事物的不如人意的变化表示同情、可惜,它突出“变化”或“变故”。可惜,是令人惋惜的意思。 4【答案】C 【解析】①横七竖八,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不能形容一个人。 ②窸窸窣窣,拟声词,形容摩擦等轻微细小的声音。 ③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与前文“首次犯罪”矛盾。 ④卓尔不群:形容超出常人,与众不同。卓尔,高高直立的样子。 ⑤语法错误,重复赘余。 5. 【答案】D 【解析】A 搭配不当,“大街”和“大赛”不能都与“启动”搭配,可改为“... ...创业大街的开张和......创业大赛的启动同步进行” B 句式杂糅,将“受”改为“在”。 C 偷换主语,前面主语是“摄影师”,“在沙石间发光”的主语又偷换为“海萤”。 6. 【答案】B 【解析】A项中的通假字,“离”通“罹”;“章”通“彰” B项中的通假字,“圜”通“圆” C 项中的通假字,“藏”通“脏”;“报”通“赴” D项中的通假字,“而”通“能” 7.【答案】A 【解析】A项中都是名词作状语。 B项中,死,为动用法,为... ...而死; “上”名词作动词,向上飞。 C项中,第一个例句群,名作动;第二例句中“朝”“夕”都是名词作状语。 D项中,“步”使动用法,使... ... 行走;“南”名词作动词,“往南飞”。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问答8—10题。(每题3分,共9分) 【答案及解析】 8. B.“中文系继承了对这些审美评判标准的研究”的表述曲解文意,原文说“对汉字的研究,交给了中文系”并没有说中文系继承了对书法史论中审美评判标准的研究。 9.C.“要处理好现代的“艺术”和古老的“汉字”之间的关系,我们就不应背着传统的包袱,而要大胆创新”的表示条件关系不当,这只是“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的,而原文说“但当下的现实恰恰在于我们还没有继承到传统,反而徒然背上创新的包袱”。 10.C.因果倒置,根据原文第四段可知,因为“汉字对于我们民族性格塑造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固然评价一个人,要看这个人的字,“书法是衡量一个人的学识、才气、风度、品行的重要标准”。 三、 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往岁求浆忆叩门”中的“往岁”二字表明“叩门求浆”是作者回忆的往事,“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是作者做此诗的时间,而非“叩门求浆”的时间。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典诗歌的内容理解和表达技巧。“声色兼备”即视听结合的手法。A选项中,“歌馆”和“铃”只是体现了听觉,没有体现视觉;B选项中,“横笛闻声”为听觉,“红旗”和“雪”一红一白为视觉,体现了“声色兼备”;C选项中,“争白”和“放红”只是体现了视觉,没有体现听觉;D选项中,“留酸软齿牙”体现了味觉,“分绿”体现了视觉,并没有体现听觉。 四、【答案及解析】 13.答案:C.赠送 14.答案:C. A.被;语气词,呢B.趁机;于是 C.于是,就 D.按照;把 15.答案:C.“得到了皇上的赏赐”于文无根据。文中提到的获赏,不是因此次打胜仗而受奖励。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司马楚之,字德秀,是晋宣帝的弟弟太常司马馗的八世孙。他的父亲司马荣期,晋时为益州刺史,后来被他的参军杨承祖所杀。父亲被杀时,司马楚之十七岁,他送父丧回到丹杨。这时恰逢刘裕正在诛灭司马氏,他的叔父司马宣期、哥哥司马贞之同时遇害。司马楚之于是就逃了出来,藏身在各寺院中,又过江到了汝水、颍水一带。 司马楚之从小便有英气,能礼贤下士。刘宋政权建立后,司马楚之一心谋划报仇。他聚集了人马占据了长社,归附他的常有一万多人。宋武帝很害怕他,便派了刺客沐谦去谋害他。司马楚之对待沐谦十分宽厚。沐谦夜间装病,知道司马楚之一定会来看他,想要趁机杀害司马楚之。司马楚之听说沐谦病了,果然亲自端着汤药前去探望。沐谦被他的情意感动了,从席子底下拿出了匕首,将实情告诉了他,从此便跟随侍奉司马楚之。司马楚之以诚待人,很得士人之心的情形大多与此相似。 明元帝末年,山阳公奚斤攻取河南,司马楚之派遣使者去请降,被授予荆州刺史。奚斤平定了河南,就将司马楚之管辖的地区,分别设置为汝南、汝阳、南顿、新蔡四个郡,来壮大豫州。太武帝刚即位,不久就征召他入朝,授任为安南大将军,并封为琅邪王,来抵御宋军。司马楚之在长社打败了宋将到彦之的偏师(主力军以外的军队)。又与冠军将军安颉攻克了滑台,俘获了宋将朱修之、李元德和东郡太守申谟,俘虏了一万多人。他上疏请求再次进行征讨,太武帝认为军队长期作战过于疲劳而没答应,司马楚之被召回,任散骑常侍。不久宋将裴方明、胡崇之侵犯仇池。司马楚之便与淮南公皮豹子等率领关中各军打跑了裴方明,抓获了胡崇之。仇池平定后才还朝。 皇帝车驾亲征蠕蠕,司马楚之与济阴公卢中山等督运粮食来供应大军。当时镇北将军封沓逃入蠕蠕,给蠕蠕献策,让他们攻打司马楚之以断绝魏军的粮食供应。蠕蠕就派人去窥测司马楚之的军队,截断驴耳便跑了。有人把丢失驴耳的情况报告给司马楚之,司马楚之说:“这一定是前来窥探的贼寇截断去做凭证的,敌兵就要到了。”他立即叫人砍伐柳树,用树围成城,周围灌上水,让树冻住。城筑好后敌军就到了。敌人见司马楚之的军队无法攻打,就跑散了。太武帝听说了此事夸奖了他。 司马楚之官在边境二十多年,以清廉俭朴闻名。他死后,被追赠征南大将军、领护西戎校尉、扬州刺史,谥号“贞王”,陪葬金陵。 五.(共23分) 16.【答案】及刘裕自立/楚之规欲报复/收众据长社/归之者常万余人。 17.【答案】 (1) 当时的镇北将军封沓逃入蠕蠕,劝说他们让他们攻打司马楚之来断绝魏军的粮食供应。 (2)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 (3)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的地方,那么小草也可以作它的船;放只杯子在上面就会搁浅,是水太浅而船太大的缘故。 【评分标准】(1)“亡”、“令”、“绝”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宾语前置、使动用法、定语后置各1分。 (3)前三句一句一分。 18【答案】 (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2)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3)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4)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5)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19.【答案】B.D 【解析】B项,“奶奶怕死,所以想多晒一下太阳”错误,根据小说内容,奶奶是想晒玉米饽饽;D项,“父亲对奶奶的厌恶之情”错误,应该是父亲对奶奶的爱;E项中,“情节紧张,极富戏剧性”错误。 20.【答案】奶奶是一位勤劳、刚强、慈爱、善良的普通农村妇女。如文章第一句“奶奶上山挖野菜,回来时滚了坡,两条腿就不能动了”表现出奶奶是一个勤劳的人;把玉米饽饽藏在梨花香里不吃,表现出她的善良、慈爱;村里人对她的评价,从侧面表现了她的刚强。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给2分,其中特点1分,分析1分,答对三点给6分。 21.【答案】 角度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父亲泪雨滂沱,使读者对勤劳、刚强的奶奶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奶奶还有慈爱、善良的性格特点。 角度二:使情节更为曲折。上山挖野菜摔残了脚,要吃好吃的东西,把粮食藏在梨花箱子里,饿死在家里,这样的情节本已曲折生动;父亲在发现真相后泪雨滂沱,长跪不起,使情节再生波澜,引人入胜。 角度三:使主题更加丰富。为了不连累儿女,把粮食藏在梨花箱子里,饿死在家里,体现了奶奶善良的本性,弘扬了善与爱的主题;父亲泪雨滂沱,长跪不起,表现对奶奶深沉的爱,反映出现实的残酷性,小人物在现实面前的无奈。 角度四: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父亲抱着梨花箱子痛哭的场景,集中展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评分标准】任选两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七、写作(60分) 22.【解析】 本材料以切割钻石为线索,引出了商人、专家、切割师、老切割师、老切割师的徒弟等五类人物主体,而主要的侧重点落在商人、老切割师、老切割师的徒弟这三个人身上。 从老切割师的角度入手,他制定了周密的切割方案,表现出他做事的谨慎,由此可立意为“谨慎行事”,但过度的谨慎又会让人失去良机。由他最后所说的话,可立意为“经验、技术与勇气”写三者的关系,但要侧重的是勇气,由此可立意为“抛却价值,才会有更高的价值”“不要患得患失”等。 从年轻切割师的角度入手,师傅制定下计划,却没有勇气切割,而他当着商人的面切割成功,由此可立意为“勇于挑战”“勇于尝试”“挑战自我,追求极致”等。 从商人的角度入手,可以立意为“价值”,现实生活中,我们正是考虑到了“价值”才不会贸然行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