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

文言文解题技巧 一、以题解文。 文言文阅读相对是难点,一般同学往往读了一遍不很懂。此时,要迅速浏览一下试题要求,特别是最后的 内容概括判断题,仔细阅读,能够了解全文大致内容,因为这道题往往有一项不符原文,其他三项都正确, 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细节问题。那么通过解读最后一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原文,就会 事半功倍,化难为易。 二、以文解文 以文解文,就是用文章中的话来解题。文章中的诸种因素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互相阐释的关系,这是读 者解文的一种依据,例如 1994 年试题,“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必独飨白粲”。“白粲”即白米,因为 上文有“月俸得白米……”。 三、以注解文。 文言文命题者会给一些注释,这些注释往往能给解题带来很大帮助。例如 1991 年试题中有一句“识者多有 叔段,州吁之讥”,命题者给“叔段、州吁”的注,并在注解的基础上出了一道题:“对于琅阝王邪 王,识者 多有叔段,州吁之讥,原因是(什么)。”“这实际上考查学生以事解文的能力。 ” 四、以理解文。 在解答翻译句子时,要与语境结合,更要善于了解事理。例如 1994 年“以给供养”一句中“给”,到底讲成“给 以”还是“使……丰足?”似乎都可以。但从情理上分析,就只能取“使……丰足”。因为何子平做为退职官员, “竭身运力”就是不满足于一般的供养,而要“使之丰足”。再比如“扶持私庭”的译法,是“在家奉养母亲,” 还是“扶助母亲理家”?抛开词义的规定性不谈,仅从情理上看,也不能讲成“扶助母亲理家”。因为这“理家” 的重任还要靠年近八十的母亲,何子平何孝之有? 高中阶段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是“有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作为高考,面对的当然是具有这样能力的 高中毕业生了。这样的“能力”包括几方面呢?在考这些能力时,又如何拉开差距,体现出区分度呢?下面 想针对这两点,谈谈看法。 文言文阅读考查重点 1.词汇量包括实词和虚词,词汇量的掌握当然越大越好。大到多少呢?其底线就是高中六册所出现的全 部实词和虚词。所以复习中梳理一下你应该掌握的实词和虚词在课文中出现过的所有义项。这点上,除有 意识记取一些生疏、忘却的词语外,最好的方法还是多读读课文,到能熟读成诵的地步,课文内容记住了, 词汇也就忘不掉了,解加点词解释、翻译句子等题目的能力就大大加强了。 2.语法掌握的熟练程度语法掌握牢固了,对古汉语的语言特点就掌握牢固了,所谓的“语感”也就强了。 语感强的,就知道“让他活”,古人是讲成“活之”的;“用绳捆住他”,古人是讲成“系之以绳”的。这样即使叫 你为“以人能曳之以绳络之以羁鞭之以捶楚”这段写人如何对牛、马、猱的文字标点,你决不会标成“以人能 曳之,以绳络之,以羁鞭之,以捶楚”,因为“以绳络之”,“以羁鞭之”是以现代文语感来标点的,古人是讲 “以人能曳之以绳,络之以羁,鞭之以捶楚”的,讲穿了,“介词结构后置”这一特点掌握了,给这句标点的 能力就强了。 3.上下联系判断的能力再以上文提及的“曳之以绳,络之以羁,鞭之以捶楚”为例,“以绳、以羁”中,“绳、 羁”都各是一种用具,那最后的“捶楚”是用具吗?是一种还是两种用具?首先,根据“对文”知识,应判断: 句子结构相同,那么处在相同位置上的词,其解释也应类似,即也是用具。第二,从“鞭之以”来分析,“捶 楚”是一种拿来“鞭打”的用具。第三,从下文“无绳而欲服牛,无羁而欲乘马,无捶楚而欲戏猱”的句子看, 它更是用具了。第四,从加点词要求解释“楚”看,可判断为“一种鞭打的用具”了。考后一查:捶,通棰, 鞭子。楚,古代抽打用的小杖。 4.在遇有读不通的地方,要有看看前后是否有省略的能力,要有判断这个词是否与哪个词相通的能力 5.掌握并运用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考能力拉开差距的做法 1.语法现象已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其中有两个现象:(1)原不作要求的“为动用法”等不仅在语段中出 现,而且在考题的选择项中出现要你辨识。(2)课文中从没出现的类型,考题中也出现了。如 2000 年齐桓 公这一语段,第 27 题“把‘金玉之贱,人民是宝’释成现代汉语”,这两句都用到“宾语前置”的语法,属“通过 之、是、之为使宾语前置”这一类,但课文中只出现过“句读之不知”这一类,而绝无出现“人民是宝”这种通 过“是”使宾语前置的例句,学生缺少相应的思想准备,失分就较多。 2.词汇量超出了课本的词汇量如果说前几年命题老师注重考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加点字解释一般都能 从课文中找得到答案的话,那么最近两年加点词的解释出现了,H 版、S 版都没出现过,完全考你根据上 下文的意思加以判断猜测的能力的现象。如 2000 年欧阳修这一语段,考加点词三个“止”、“狱”、“平居”。 其中“止”解释只、仅,课文《五人墓碑记》中“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中出现过。而“狱”解释“罪、案件”,只 在初中《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中出现过。“平居”解释“平时”,高中课文中从没出现 过。 3.开始注重对语段内容和思想的理解、感悟 语法、词汇是读懂文言文的工具,但文言文阅读的目的决不止于“读懂”,重要的是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育,以更好地传承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故近年来的考题中增加了在读懂基础上,要求进一步从整体上 感悟、理解语段的题目。如 2000 年齐桓公这段,第 28 题“邦人认为,他自己说的话哪一句最重要?”如果 你不在读懂基本意思的基础上,再把握住全文的中心,你是回答不出“无使群臣百姓得罪于吾君,亦无使吾 君得罪于群臣百姓”的。 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试卷中的分值为 20 分。对常见的实、 虚词的理解是考查的重点,考生复习时在这一块投入的精力最多,但失分也不含糊。究其原因,在于 没有找到文言文实、虚词的规律,把精力都投入到死记硬背,或大量的机械性的训练上,结果事倍功 半! 大家知道,文言文实、虚词都具有一词多义,用法灵活多变的特点。有没有必要将这些意义和用 法都牢记于心呢?答案是没有必要。对于文言实词,笔者认为,只需要记住其基本义就行了,其他的 引申义比喻义只需要作一般的了解。例如“本”,其基本义是“树根”,除了特殊情况,古汉语中一 般都采用基本义,这就是规律。实词的基本义与造字法有关,“本”在造字法上是一个指事字,“木” 下加一点,指明是树木的根,这一点后来发展为一横。因此,从造字法上去把握(或推测)文言实词的 基本义,准确而又直观,是一条捷径! 例句: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史记《商君列传》) 此处的“徇”作何解释?根据造字法,“徇”是一个形声字,左形右声。而形旁又与“行走”有 关,因此可以推测,“徇”在这里是游街示众的意思。 文言实词的用法复杂多变,要把它们一一记住,是很要费一番脑筋的。记住了也不等于就掌握了, 考试时照样会出错。因此,把握文言实词的用法的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认为,文言实词的 用法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遵从语法规律。对考生而言,只需记住现代汉语的“主谓宾定状补”, 然后套用在文言文的具体语句中,问题一般都能迎刃而解。 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事”作为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后面接了宾语“之”,因此它活用了,即“名词活用为动词”。 “兄”处在主谓之间,是状语,而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能直接充当状语的,因此它也活用了,即所谓 的“名词活用作状语”。 例句: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2、天下苦秦久矣。 “苦”是形容词。1 句中的“苦”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后面接了宾语“其心志”。我们知道,形 容词是可以充当谓语的,如“江水绿了”、“枫叶红了”,但前提是后面不能接宾语。因此可以肯定 它活用了,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可以理解为“使其心志苦”。2 句中的“苦”情况和 1 句相同,因此 它也活用了,可以理解为“以秦为苦”,或“苦于秦”,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所谓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完全是根据翻译的情况来定义的。1、2 句中的“苦”也可分别翻译 为“折磨”和“仇恨”,则就是一般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了。 文言虚词是公认的难点。近年来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数量减了又减,但许多考生仍然摸不着头 脑。其实,文言虚词比实词更具有规律性。我们知道,文言虚词都是由实词演化而来的,所谓“实词 虚化”,就是这个道理。例如“之”,最初是一个动词,“走路”的意思,后来虚化了。在文言文阅 读中,怎样鉴别它是实词还是虚词呢?关键还是看它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 例句:1、吾欲之南海。2、郑商人玄高将市于周,遇之。 1 句中“之”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后面接宾语“南海”,因此它是动词。2 句中“之”处在宾语 的位置上,前面有谓语动词“遇”,因此它是代词(在文言文中,代词是属于虚词的)。 虚词和实词较容易鉴别,但虚词里的代词、助词,介词、连词,等等,又该怎样鉴别呢? 例句: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犹且从师而问焉。 两个“焉”都处在句末,怎样辨别它们是代词还是助词(还有兼词)呢?1 句主谓宾齐全,“焉” 在这里不可能充当宾语,因此不是代词。而 2 句明显缺宾语,因此“焉”充当宾语,用作代词。1 句中 的“焉”可以理解为助词,也可以理解为兼词,完全是根据翻译来的,无所谓规律问题。 许多虚词既可以作介词也可以作连词,鉴别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只需看它后面所接的成分就可以 了。 例如:1、为了祖国,我无怨无悔。2、为了祖国繁荣昌盛,我无怨无悔。 这两句意思差别不大,但 1 句中的“为了”后面接的是名词,因此它是介词,与“祖国”一起构 成介宾结构,充当整个句子的状语;而 2 句中“祖国繁荣昌盛”是主谓短语,属动词性短语,因此“为 了”就只能是连词。文言文虚词与此同理。 例句:1、不足为外人道也。2、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1 句中“为”接名词,构成介宾短语作“道”的状语,因此是介词;2 句“为”后面接的是主谓 短语,因此是连词,表原因。 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搞清楚词性是第一位的。词性不同,哪怕意义相同,用法也不会相同。而 词性是复杂多变的,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环境才能准确判断。因此,对句子的语法分析就显得格外重 要了。 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导引 (一)关于实虚词的解题技巧导引 实词和虚词一般以在文句中加粗的形式出现。以实词的一词多义为重点(如“勤”、“徇”、 “致”等)也考一些今天不常用的词义(如“奉洒扫”、“贾祸”等)。虚词主要考它在所处语 句的语法作用。如“以”,1993 年试题曾列出学过的几篇课文辨“以”的意义和用法,1996 年 试题从所给文段中抽出四个带“以”的句子辨同异。这类题约占总题数的不足一半,赋分 8 分左 右。难度偏易或适中。因为材料广而考点小,考生常因粗心而错选。 要解好实词词义用法鉴别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常用实词”的范围 《考试说明》要求“根据上下文正确解释常见实词的词义”。通常以为“常用实词”指的 是高中课本附录的“文言常用实词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在所考 查的实词中,只有一部分来自该表,一部分则来自课文注释。这就告诉我们,一定要重视课文注 释中的实词,切不可拘限于常用实词表。 2.要善于紧扣上下文 所谓上下文,大致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语境。考查的实词常常是多义性的,而一个词的 词义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获得确定性,因而要确定某一个词在特定语境中究竟表达了哪一种义 项,这也就是一种能力。考查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就一个词的解释提供四个选项,要求选择 正确的一项。如 1993 年试卷的第 13 题,在考查“子访得之”中“访”的词义时,供选答案是: A、咨询;B、探望;C、寻求;D、访问。联系前文一看,“访”的对象是千树柑橘,答案只能是 C。二是就四个不同的实词加以解释,要求选择错误的一项。如 1995 年试卷的第 12 题,答案应 是 D(“岂汝身致之邪”,致:导致),因为“之”所指代的是前文“承袭茅士,位至方伯”, 显然是好事,而“导致”的常常是不好的结果。 3.成语比较法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平时多掌握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对判断文言词义 会很有帮助。解答 1995 年的文言试题就多处可以用到。如第 12 题“在官清恪,未尝问私”(恪, 谨慎而恭敬),成语有“恪守不渝”;“吾亦望汝副其心”(副:符合),成语有“名副其实”; 第 16 题“或妄嗔怒”(妄,胡乱),成语有“轻举妄动”等。 4.对文比较法 古人行文常常讲究对称,有些词义可以根据与之相对应的词的意义进行判断。如 1991 年 试卷的第 18 题:“顽鲁者亦当矜怜”(A 愚笨而鲁莽;B 固执而粗鲁;C 顽皮而愚蠢;D 愚昧而 愚蠢)。孤立地看,似乎都讲得通。如果懂得一点对文的知识就不难判断,原文是“贤俊者自可 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两个句子对得相当工整,“贤俊”与“顽鲁”对文,“贤俊”是指有 德有才且才智出众的人,这就可以排除 ABC 三个义项,再从原文提供的内容看,也是指“聪明” 与否而言,不涉及顽皮、固执、粗鲁的意思,至此可以判定 D 是对的。 要解好虚词词义用法鉴别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 由于文言虚词的数量相对文言实词来说要少得多,据统计大约五百多个,但常见的只有二 三十个,所以,我们只要把教材中列出的三十二个文言虚词准确掌握,对它们的词性、作用、意 义都弄清楚了,拿到文言虚词的试题,我们就不会害怕了,任何语段中的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基 本上不超出教材所介绍的范围。 2.审语气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 ‘而’、‘于’、‘以’者,乃答句之旧体;‘乎’、‘哉’、‘矣’、‘也’,亦送末之常科。 据事似闲,在用实切。巧者回运,弥缝文体,将令数句之外,得一字之助矣。”认为文言虚词没 有实在意义,但在造句和表达上很有作用。因此,我们解决文言虚词试题时,认真地、仔细地审 视该句的语气,很重要。 3.析结构 在审语气的基础上,运用已学过的现代汉语的知识来分析文言句子的结构,从而把握文言 虚词的用法。 与文言实词相比较,虚词不是考查的重点,对常见的文言虚词基本上了解就可以了,不必 过分探究,花过多时间死记硬背。 (二)关于文意的解题技巧 1.观点与材料的理解 无论是史传文章还是政论文章,总要通过一些具体的材料,来说明某个问题,或阐明某个 观点。考查考生整体阅读的能力,最常用的题型之一就是将若干材料编组,选出能够说明某个问 题或阐明某个观点的一组。解题的关键在于分清所给材料的类属。 【例 2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何子平孝心的一组是 ①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 ②何心独飨白粲。 ③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 ④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 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 ⑥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 该题所给的六句话中,①②说的是一件事,①是叙事,②是记言:何子平任扬州从事史时, 月俸得白米,他就卖掉,买价钱便宜些的粟麦吃,他说:“母亲在家乡不能常吃到白米,我哪忍 心独自享用?”说明他“事母至孝”。⑤⑥两句说的也是一件事,⑤是叙事,⑥是记言:何子平 任海虞县令时,所得俸禄只用来奉养母亲,妻子儿女一点也不占用,他说:“求取俸禄本在奉养 母亲,不是为自己”。这也突出说明了他的孝心。唯③④两句不属于这一范畴;③句说的是“籍 注失实”,母亲年龄实际还没到八十,④句言何子平不愿在母亲实未八十的情况下借以求取县禄, 说明他为人清正。分清了材料的类属,即可排除含有③④的 ABD 三组,只有 C 组是全都说明何子 平孝心的一组。 【例 2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与郑母教子为官清正有关的一组是 ①吾非怒汝,乃愧汝家耳。 ②在官清恪,未尝问私。 ③吾亦望汝副其此心。 ④何可负荷忠臣之业乎? ⑤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 ⑥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③⑤⑥ D.②③④ 该题题型与上例相同,解题的关键在于看清⑤⑥与郑母教子为官清正是没有关系的。⑤句 言郑母勤苦,即有给儿子做榜样的意思,也是教他勤于国事,与清正是两层意思。⑥句说的是应 该怎样看待所得的侍俸,与清正无关。所以含⑤⑥的 ABC 三项应排除。D 项②③④三句,都是教 子继承父志,清恪无私,承担起忠臣的事业,中心就是要为官清正,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2.因果关系的理解 因果关系的理解,属于对选文事理关系的理解。 【例 22】以下各句话中,构成李衡想“奔魏”的原因的一组是 ①不用卿言至此 ②既作无礼,而复逆自猜嫌 ③衡乃口陈吕壹奸短数千言,太祖有愧色 ④家人淫放,衡数以法绳之 ⑤复何面目见士大夫乎 ⑥寻而帝立,衡忧惧 A.③④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①②⑤ 试题选文主要内容是:三国时吴国的李衡向孙权“口陈吕壹奸短数千言,太祖(孙权)有愧色”。 不久吕壹事发坐诛。琅琊王孙休“家人淫放,衡数以法绳之。妻习氏常谏不可,衡不从。寻而帝 立(孙休即位),衡忧惧,谓妻曰:‘不用卿言至此,今奔魏何如?’妻曰:‘不可。君本庶人, 先帝赏拔过量,既作无礼,而复逆自猜嫌,逃叛求活北归,复何面目见士大夫乎?’” 解这类题,必须读懂原文,剖析事理,然后才能判明因果关系。因果关系一般呈三种形态: 一因一果,数因一果,层递因果。李衡因为没有听从妻子的劝谏,多次依法惩治了孙休淫放的家 人,所以得罪了孙休;由于得罪过孙休,所以当他做了皇帝后就怕他报复;害怕报复,就产生了 奔魏避祸的想法。这是层递因果关系,答案应选 B。另外三句:②句“逆自猜嫌”指的就是“奔 魏”这种想法,是结果不是原因;③句所言之事与得罪孙休想奔魏无关;⑤句说的是奔魏的后果 将名节俱失。 因果关系的理解,是文言文整体阅读的重要能力,考生应加强这方面能力的训练。 3.文章内容的概括 【例 23】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郑母感慨善果是个年幼的孤儿,自己又是寡妇,有慈无威,未能教他懂得礼训,教 导他不要心缘骄乐,堕于公政。 B.郑母希望善果应该仿效其父,要在官清恪,不问私事,以身殉国,继之以死,做一 位无愧于家国的忠勤之士。 C.郑母鼓励善果处理政事应该剖断合理,同时又劝戒他不要妄加瞋怒,行事不允,骄 逸堕业,以负荷忠臣之业。 D.郑母认为善果自小袭爵封侯,位居三品,但却不是自身致之,要求他能够散赡六姻, 为先君之惠,以报答天子之恩。 【例 24】原题同例 15。 〔附〕相关文字 母本侧庶,籍注失实,年未及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时镇军将军顾觊之为州上纲, 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黄籍, 籍年既至,便应扶侍私庭,何容以实年来满,敬冒荣利。且归养之愿,又切微情。”,觊之又劝 令以母老求县,子平曰:“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觊之益重之。既归家,竭身运力,以给供 养。末除吴郡海虞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人或疑其俭薄,子平曰:“希禄本 在养亲,不在为己。”问者惭而退。 文章内容的概括,目的在于检测考生整体阅读理解的能力,较之其他题型,明显具有综合 性强、难度大的特点。因为完成这类题,既要正确理解词句的意思,通晓文义,又须分清主次, 领会文章的主旨。《近思录》谓:“凡看文字,先须晓其文义,然后可求其意;未有文义不晓而 见意者也。”其中,“晓其文义”就是把握文章的内容,大意;“求其意”即探求主旨。可见, 解这类题,必须先通读原文,分清主次,正确地领会文意,然后再比较备选项,就可以直接找出 正确的一项,而不被干扰项所迷惑。 从试题涵盖的范围看,可分为全文的概括和部分内容的概括两种题型。 例 23 是全文内容的概括。文章记叙了郑母对善果的身教和言教:她考察善果如何处理政 事,“闻其剖断合理”则“大悦”,“若行事不允,或妄瞋怒”则“蒙被而泣,终日不食”,以 其先父之“忠勤”、“清恪”教导他;并且她常亲自纺绩到深夜,教育善果要正确看待俸禄,不 能骄逸堕业。这一切,目的都在于使善果能够“负荷忠臣之业”。C 项准确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 内容,对郑母言行的意图,理解正确。相比之下,其他三项都犯了以次为主的毛病,错会了文意。 例 24 是部分内容的概括。一般说来,由于试题涵盖的范围小了,判断部分内容的概括要 比判断全文内容的概括容易些。但考生须特别注意题干所指定的范围,看备选项所述是否与题干 指定的范围一致。1992 年、1993 年两年的试题,指明从哪句至哪句的内容,范围十分清楚;而 我们所选的 1994 年的这个试题,只说“何子平去职归家奉养老母一事”,确定试题范围的难度 就大得多了。我们节录的“相关文字”,是四个备选项涉及到的,实际上按试题指定的范围,还 得掐头去尾。“去职归家”是因为老母“籍年已满”,与“母本侧庶,籍注失实,年未及养”无 关。所以,A 项前半句所述言不及义,而后半句又把“归养之愿,又切微情”这种婉谢之辞当作 去职的原因,不辨主次,错会了文意。“既归家”以下文字,叙归家之后的事,显然,也离开了 试题指定范围,B 项的错误正在于此。排除了 A、B 两项,再比较 C、D 两项,就可以比较容易地 看出 D 项的概括是正确的。因为 C 项的说法有两点明显的不妥之处:一是事情缘起没有说清;二 是概括的角度不对,或者说答非所问。如果试题改为“对顾觊之敬重何子平的原因,理解正确的 一项是”,那么 C 项当然是正确的答案了,但是就本题而言,这却是错项。可见,解这类题,不 仅要看选项所涉及的范围与试题指定的范围是否一致,还要注意叙述的角度是否符合试题的要 求。 前面说过,概括文章内容的试题,综合性强,难度大。不管是概括全文的内容,还是概括 部分内容,都要真正读懂原文,理清脉络,然后再比较备选项,千万不要一上手就急于判断哪一 项正确。否则难免步入误区。 文意的考查是难点。这是因为文意必须在精读原文之后才能准确提取,不少考生达不到这 一至高点。而且由于所给的备选项之间常常不是肯定与否定的关系,而是全面与片面、准确与偏 颇的关系;因此,一些考生对全文终不能如对讲读课文似的“吃透精神”。这类题分值在 3 分左 右,但不乏得零分的。 (三)关于句意翻译的解题技巧 1.文言文的断句和标点 古籍古文没有现代汉语这样一整套标点符号,常令今人难读费解。但古人读文章在识字辨 义的同时必须“明句读(d^u)”。句,即现在所说的句子和分句末尾的停顿处;读,即句中语 气停顿的地方。“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是古之师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今人学习古文,如果能准确 地以现代汉语的标点用法为之断句并标点,那他的文言水平一定相当可以了。因此给文言文断句、 标点便成了学习和检测古汉语水平的一项重要方法,也是进行古文翻译的准备阶段。其步骤大致 是: 第一,拿到不曾标点的文段,要认真耐心地通读一至二遍,可以不求甚解,但力求知其梗 概。如属什么文体,涉及何事何理,心里有个大数。倘发现从内容、语气上非停顿不可的地方, 可用铅笔顿上小黑点,“姑妄断之”。 第二,再读时根据古代文化常识,判定一些无须译出的专有名词,如人名、官爵名、地名、 事物器具名称、干支纪时、年号等,可用铅笔画上横线,以防受其干扰。有些术语与现代汉语某 些词语易混,如“烛之武”、“瘦公之斯”、“尹公之他”(人名)“天赐礼盛国庆”(西夏惠 宗赵秉常的一个年号)等,遇上时要小心剥离。 第三,依靠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断句,如“矣”常用于陈述句之末,“乎”常用于疑问句 之末,“哉”、“耶”常用于感叹句之末;“夫”、“唯”、“盖”、“凡”常用于句首发语; “以”、“而”、“于”常用于句中:它们各有其司,各见其义。“曰”是古文对话不可缺的标 志,其后常有说话人的原话。这些使用频率颇高的虚词,能使文段断句大体完成。 第四,利用初断句后的文句前后内容和形式上的关联继续明意而断句。如古文多整句,常 用对偶、顶真、排比、间隔、反复等修辞格进一步对难断难点之处作分析,必定又有新进展。 第五,疏通并口译全文,用现代汉语标点符号用法进行认真标点。 如果是平时练习,不妨查找一下已经断句标点的同段文字,印证一下自己的能力。不管对 与错,都会有收获。断句虽表现于形式,但标点得恰如其分,文段的意思也就知之八九不离十了。 2.古文翻译 今人阅读古文,首先要落到准确地译成现代汉语这一点上,这才可能对文化遗产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对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教学大纲要求是:“能够翻译成现代汉语。”当然,其对象仍 是课文所示的浅易文言文,如《孟子》、《史记》等先秦两汉散文,韩柳欧阳苏氏父子等唐宋古 文,《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文学作品。平时学习中尽管有教 师讲授,有提示和注释相助,但最重要的是养成独立通译全文的习惯,重要的文段不妨笔译出来。 翻译古文,虽不能与翻译外文相比,但同样是一种“再创性的劳动”。它不但能全面检测自己掌 握古汉语和古代文化常识的程度,而且也对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是一种锻炼。 翻译的要求,高中教材第四册第七单元作了简要的说明。借用古人的话,就是信、达、雅, 这是递进关系的三个层次。首先要求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走样;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顺,无 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文采。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说则是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 关键要确切地表达原文原意。 实际操作起来情况比较复杂。词义古今一一对应的,语序古今一致的,这无须多说,直译 就是了。但当出现另一些情况,如词语古有今无,成分缺这少那,照直译出诘屈聱牙时,就需运 用现代汉语的各方面知识,体现出现代汉语“规范、清晰、连贯”的基本要求,这就得意译。它 是在宜译难以确切表达时采用的不拘泥于原文的方法。最令人不安的是有些同学一直将意译作为 臆测大意、遮掩无知的方法,实在是有害无益的。无论如何,翻译水平是在阅读实践过程中提高 的,复习时,除了重读重译课内重要文段外,还应当找一些课外古文语段,读读译译写写。这样, 阅读水平和速度必将同步增长,高考时面对陌生材料,也不会视为畏途了。 因此,在解答翻译类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重点词语的意义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文言翻译题常常是选择含有两个关键 性常用词的文句,每个常用词又选取两种既有区别性又有干扰性的解释,构成四组不同的译文, 让考生选择正确的答案。如 1995 年试卷的第 15 题:“吾谓汝知天下之理,今闻此言,故犹未也。” 主要考查“理”(道理;治理)和“故”(所以;仍然)的释义。再如 1997 年试卷的第 16 题: “徒流及死,具有等差”。主要考查“徒”(服劳役)和“等差”(等级次第)的释义。因此, 这类题只要准确地判断重点词语的意义,就不难作出选择了。 (2)注意特殊句式的用法《考试说明》要求“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这些 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词序、成分省略等。历年高考的文言文阅读对于特殊句式的考 查也较为重视,考查的范围也比较全面,而且总是结合翻译题进行考查。如 1995 年试卷的第 16 题对“何由济乎?”一句的翻译,一为“凭借什么才能成功呢?”一为“有什么理由能成功呢?” 考生只要懂得宾语前置这一句式,就不难作出判断。 (3)注意词类活用的特点 词类活用是指甲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乙类词的语法 特征,有这几种情况: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而对词类活用所 表示的意义又要有特定的理解。如,名词作状语,表示特征时,一般要用比况结构“像……那样 地”或“跟……似的”来对译,如“豕人立而啼”要译成“野猪像人似的站起来啼叫”。如 1990 年试卷的第 18 题,判断“请闻其说”的译文(A.请让我听听你的说法;B.请让我听你说一说; C.请你听我说一说;D.请你听听这种说法),“闻”在这里是使动词,C、D 就排除了,联系 前后文看,“说”在这里只能是名词,因此 B 项也是错误的。再如 1996 年试卷的第 17 题,“永 械致之府”的译文有二:一是郭永持兵器把他们押送到府;二是郭永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到府, 虽然两句译文都是“械”的动词用法,但在上、下文来看,后一个译文是正确的。 (4)注意综合考查 文言文翻译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的考查,因此有时考查的内容相对地 要多一些。如 1991 年试卷的第 20 题,“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从提供的 选项看,考查了实词“称”、“黠”,虚词“每”,固定结构“有所”,词类活用“面”,判断 句“此黠儿也”,只有将各个词语逐一弄懂,方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5)注意译文是否通顺 通常说译文的标准是“信、达、雅”,不通顺就是不达。有时考 查的侧重点就是判断译文是否符合“达”的要求。如 1995 年试卷的第 16 题,“或妄嗔怒”的译 文有二:或者胡乱地发怒;或者狂妄地发怒。后者显然不通,因为“发怒”不能用“狂妄”来修 饰。再如 1995 年试卷的第 17 题,“独擅其利”的译文有二:独自专占其利;独占擅用其利。后 者明显搭配不当。 (四)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整体把握及解题技巧 人们阅读文章的基本规律是整体——局部——整体,如果颠倒过来,效率必低,效益也差。 过去做文言文方面的练习往往一“点”一练,对巩固某一知识点是必要的,却也致使部分学生惯 于“肢解”而不善“组装”。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文言部分确定了这样的模式:由整体阅读出发, 从若干方面分别检测考查整体把握的能力。应当说这个模式全面体现了阅读基本规律,具有更高 的信度。 自 1988 年以来,考查的文言选段均来自课外,字数约在 300~400 个,命题 8 道左右,分 值 20,占全卷的 15%。题材选自《战国策》、《史记》、《三国志》、《新唐书》、《宋史》 等史籍,以史传文章为主,难度与课文相当,仍属“浅易文言文”。除个别专用术语和生僻词语 外,一般不加注释。其做题步骤大致可为三步。 第一步就是认真地整体阅读。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对记叙文体,能大概读 出什么时代,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前因后果各如何,能懂个七八成即可。“以意逆志”或“以 意会之”,阅读就有了基础。如果一遍读不明白,只好重读,这不免延误了时间。 第二步细读题目,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所在。一般来说,运用学过的知识, 较易题和中等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做客观题时,要充分利用所给的选项,根据是非准偏, 选出正确项。 第三步,带着需从整体上回答的问题再重读全文,从更高的层次上(如原文的文意、人物 行为的总评价等)认知全文。这一步较第一步更深入,要大致达到精读研读的水平;同时也能对 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一纠正,因此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课外涉猎较多的考生有时会有意外之得。如 1993 年材料记述唐代名相姚崇力主劝农灭蝗 救灾的史实,当时电视剧《唐明皇》刚刚播映,看过的考生当知大略。一些文化常识在课本内也 难以囊括,博览群书的考生会有“得来全不费功夫”之感。整体阅读和把握简单地说,就是这样 一个“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过程。考生在出入的广度、深度和准确度上各显其能,其水平的 高低就十分醒目地流露出来。 从以上分析看,文言文整体阅读的考点明确而集中,也有明显的梯度,各类考生容易拉开 距离。要获得好成绩主要靠平时过硬的功底,也要靠临场细心沉思,善联想,会比较,使已知因 素发挥作用。 近几年的高考中,文言诗文的考题主要是以单项选择的形式出现的。要想既快又准地解答 这类题目,除要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注重知识的迁移外,更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1.确认排除法 有的题目所列的选项较多,考生没有把握对每一个选项都逐一作出判别,或者为了节省时 间,不想对每一项逐一进行鉴别,就可采用确认排除法——确认其中几项,排除剩余的选项,从 而得出正确的解答。例如 1991 年全国卷第 12 题。 【例 2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④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⑤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 A.①②⑤ B.②④ C.③④⑥ D.①③⑤⑥ 此题六句话中,如果考生能确认①中“亲戚”与现代汉语用法不同,因为古人的“亲戚” 包括内外亲戚,父子兄弟都包含在内,概念的内涵比现代丰富,外延也比现代大;如果还能确认 ③中“作息”是偏义复词,偏指“作”,描述刘兰芝昼夜辛勤地劳作,而现代汉语既指劳作又指 休息。这样就可以把 A、C、D 一下子全部排除,正确的选定 B。 2.熟点切入法 有的选择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如能找到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的一点,即可找到正确的 选项。 【例 26】下列词语典故都跟历史或古代传说故事中的人物有关,从后面的四组答案中选出 正确的一组。 1.随俗为变 2.胡服骑射 3.鸡犬升天 4.封狼居胥 5.望帝啼鹃 A.1.李冰 2.汉元帝 3.成名 4.贾谊 5.关汉卿 B.1.李冰 2.赵武灵王 3.刘安 4.刘义隆 5.窦娥 C.1.扁鹊 2.汉元帝 3.成名 4.辛弃疾 5.白居易 D.1.扁鹊 2.赵武灵王 3.刘安 4.霍去病 5.杜宇 这道题涉及好多知识点,似乎这些知识点都要掌握后才能解题。其实,只要我们注意到题 干中的“故事中的人物”这个条件,从一两个熟悉的知识点入手,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如与 “胡服骑射”有关的人物,大家很有把握,是“赵武灵王”,那立即可排除 A、C 项,如知道了 “随俗为变”是扁鹊,那答案立即就出来了。如仅知道与“封狼居胥”有关的人物是霍去病,或 知道与“望帝啼鹃”有关的杜宇,直接就可判定答案为 D。 3.聚焦揣摩法 有的选择题是抽出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以几个词翻译的正误解释编题,要求选出表达正 确意思的一项。考试时,用聚焦揣摩的方法,就可以快速确定选项。 【例 27】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这句话的正确意思是: 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应当让他有所成就。” B.武成帝每次见面时都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C.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D.武成帝每次见面时都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应让他有所成就。” 此题四个选项中,“面称”是译成“当面称述”,还是“见面时都称述”?“黠”是“狡 猾”,还是“聪明”?只要能看出“面”是名词作状语,应是“当面称述”,“黠”在称赞自己 的儿子时肯定是说“聪明”这两点,答案就出来了。至于“当”解释为“应当”还是“必将”, 就不必考虑了。放过相同的地方,找出不同点,就缩小了范围,使得思考点集中。再如: 【例 28】①不惧比干之诛 ②高宗意乃解 A.①不怕像比干那样受到指斥 ②高宗的情绪这才缓解 B.①不怕像比干那样受到指斥 ②高宗的主意这才消释 C.①不怕像比干那样遭受杀害 ②高宗的主意这才消释 D.①不怕像比干那样遭受杀害 ②高宗的情绪这才缓解 此题关键是“诛”和“解”的译法,“诛”应作“杀害”,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解”是 “缓解”还是“消释”就应从上、下文考虑了。 4.比较认同法 有的选择题在题干中着力强调某一点,要求从选项中找出相同者,此时运用比较认同法最 适宜。 【例 29】下列各句加粗的文言词中,与“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用法相同的是: A.齐醒公得管仲,有霸诸侯之荣。 B.山光惊鸟性,潭影空人心。 C.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 D.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解答此题的关键,首先应弄清题干中“绿”的用法,然后比较选项找出与之用法相同的词。 根据“绿”在句中的位置,是形容词作谓语,属使动用法。对照选项,D 项带点的字是形容词作 谓语,但属意动用法,故排除;C 项则是形容词作名词用,也该排除;A 项较复杂,它是“有霸 于诸侯之荣”的省略,即“有在诸侯中称霸的荣耀”,“霸”是名词作动词用,也当排除。至于 B 项,后一句的“空”,含义虽不十分明确,但由于前后两句对偶,借助前文,“山光惊鸟性” 的“惊”字,还是可以看出“空”与“惊”都是使动用法,且“空”还是形容词作谓语。故 B 项 完全正确。 5.去同辨异法 有的选择题的迷惑性答案与正确答案之间,往往只有微小的差别,因此对备选答案则须去 同辨异。 【例 30】“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这个文言句子有以下四种标点方法,选出 正确的一种。 A.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B.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C.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D.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解答这道题,首先要分析备选答案的异同。四项答案相同处很多,所不同的只有两处,一 是“陈”字断在前或断在后;二是“乘”字断在前或断在后。然后要调动学过的知识来判断异处 孰是孰非。“骑”字在文言文中常用,当“骑兵”讲,“骑”本身就有“乘马”的意思,“乘骑” 的说法显然不妥,那么 A、C 两项就可判定为错项。再看 B、D 项“陈”字可以当“陈列”讲,D 项把它断在后面,似乎是对的。但“比至”的说法不妥,“比”当“等到”讲,“至”当“到” 讲,连在一起“等到到了”,很别扭,看来“至”后面应带宾语,“陈”可能是地名,应断在前。 那么,可以判定 B 项正确。 6.联系对照法 有的选择题单靠选项本身是难以确定是或非的,必须联系上下文的内容进行对照,才能作 出判别。 【例 31】文中“东宫”是谁的称代?(原文略)[ ] A.齐武成帝 B.太子 C.大后 D.琅邪王 古代“东宫”可以指太子,也可以指太后,单靠选项本身难以辨别。联系原文,“齐武成 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可以看出琅 邪王与太子是亲兄弟,父母对两个儿子在生活待遇上一视同仁,故“东宫”应该指太子。再对照 下文,“及太子即位”,琅邪王“器服玩好,必拟乘舆”,可进一步证明 B 项是正确的答案。 7.类推比照法 有的选择题可通过考生学过的内容来测试未学的内容,应试时应根据已知的一类事物、观 点推出类似的事物、观点。 【例 32】阅读下面文天祥的《念奴娇》,完成下题: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忽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 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 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11.甲、乙两处的文句依次是:[ ] A.此恨谁雪 细看涛生云灭。 B.此恨凭谁雪 看涛生云灭。 C.此恨谁雪 看涛生云灭。 D.此恨凭谁雪 细看涛生云灭。 很明显,解上题的关键是考生必须熟悉《念奴娇》的格式,因为考生未学过文天祥的《念 奴娇》,只学过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题面四项选择支内容没有区别,只是每句的字数 有不同。比照苏轼、文天祥的同词牌的词,得知苏词中甲、乙两处是五字句和六字句,据此推知 文天祥词中甲乙两处分别应是五字句和六字句,于是选出 D 项。 8.组合求同法 这一方法适用于选择支是由若干小项组合而成的选择题。 【例 33】下列八句加粗的“之”、“其”全都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②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③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 ④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⑤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⑦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⑧会其怒,不敢献。 A.③④⑥⑦ B.②③⑥⑧ C.③⑤⑦⑧ D.①④⑤⑧ 解答此题,可按题干要求将各句相同之处找出来组合成一组,再对照选项,看是否相同。 一般而言,相同者即是正确答案(与错误选项配合者有之,为避免有误,最好组合后再去验证), 如与四项答案都不相符,说明组合有误,仍需再作分析、判断、去异求同,寻求正确答案。经过 分析、判断,可看出③⑤⑦⑧句中的“之”或“其”均为第三人称代词;与选项 C 组相同,可确 认 C 组为正确答案。 9.难点定句法 有些译文选句题,关键在难点的确认上,看是否对译得好,从而选定答案,例如: 【例 34】“(求)无乃尔是过与?”的正确译句: A.恐怕这要责备你吧? B.恐怕这是你的过错吧? C.这不要责备你吗? D.这不是你的过错吗? 这类题,一要看固定句式和固定词组的翻译是否准确,二要看疑难词语的翻译是否准确无 误。 例题“无乃……与”应对译成“恐怕……吧”,排除 C、D 两个错项,“过”无“责备” 之意,又排除错项 A,正确选项是 B。 10.结构属对法 有些选择题是考查结构方面的诗句配对的,对此,可利用属于词性、结构须相同的特点选 项,也可用平仄须相对的特点选项。 【例 35】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选出最佳对偶句。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英临窗片片雪 C.带风鞭蓉点点面 D.丁香初绽悠悠云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的要求,继之是理清例句中每一个词的词性,而后对照选项,凡与 上句中词性有不同的项均予以排除。对照的结果,B 项的“临窗”属“动+名”结构,与“院落” 不相同。C 项的“带风”是“动+名”结构,与“梨花”不相同。D 项的“初绽”是“副+动”结 构,与“院落”不相同,均应排除。唯 A 项符合要求,其平仄关系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平”,故正确。 当然,上述这些技巧并不是孤立的。应试时如能综合使用,灵活变通,效果将会更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